建构主义下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实践

时间:2022-07-07 17:07:32

建构主义下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方法,通过“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主动,更有“意义”,更有“获得感”。同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融入,也是对照“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总体育人理念和目标,把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社会保障原理

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同时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明确指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就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相关保障机制作出说明和安排。如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真正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精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结合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学习具有的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等特点,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做出改变和创新。关于课程思政,目前国内学术界也已有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理论支撑、元素挖掘和运用、建设路径等方面[1]。

一、课程思政融入“社会保障原理”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课程思政理念主张,课程学习的终极目的不只是学习课程知识,即停留于把握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等层面,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训练运演,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练就较强的思维能力,明确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即要着眼于课程思政育人的多维度[2],高校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是正确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从“社会保障原理”课程的特点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出发,加强和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

目前高校学生普遍是“90后”“00后”,他们是生于新时代、成长于新时代的青年。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关头,新时代大学生们享受着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同时,更应深切感受到国家在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应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始终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借鉴国外已有研究理论的同时充分吸收本土理论研究重要成果,积极利用、吸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集体文化精髓,构筑起了世界上实施范围最广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十四亿中国人民提供着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方面的全面保障,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提升制度覆盖率、人口覆盖率,到实现制度整合,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优化结构体系,将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公平,有效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团结功能,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二)有助于厚植大学生的专业情怀

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而言,在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具有深厚专业情怀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情怀,充分激发和发扬其家国情怀、民族情怀,在专业教育中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专业情怀不仅是对专业的情感和热爱,更是对内含在专业中的思想、制度及实践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基础之上的“理”的认同和感受。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生活保障,关注居民个人和家庭风险防范,关注所有社会成员民生福祉改善,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价值实现,关心社会和谐稳定,倡导社会团结互助,推动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从大学生个人成长及专业人才培养角度而言,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专业情怀的建立和塑造都有重要意义。

(三)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课程思政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必须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之上。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有其明显的特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出发,从目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助力完成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安全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出发,在介绍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保障理念,了解制度体系模式及发展实践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辨,使他们深刻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历程。

二、“社会保障原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

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力求避免“大水漫灌”或“蜻蜓点水”式的做法。要准确甄别判断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把握思政元素的核心指向是“理想信念”,基调主线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3]。依此,教师应从大量的教学资源中寻找、梳理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育人要素。

(一)从课程有关“知识单元”“知识点”中挖掘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必须贴合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既要注意其广泛性,但又不能过度,甚至是“生搬硬套”,即要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课程思政内容不应该也不能是独立的,须围绕课程“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进行设计,要遵循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又能升华学生思想和认识的基本原则。如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部分内容讲授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总体构成情况以及体系的特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近些年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构方面取得的突破和变化进行分析,如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与企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整合实施等,反映从制度设计到待遇公平方面的改革成果,思考和讨论体系建设方面可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从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及政策规定中挖掘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集中体现国家和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意志,法律规范性和政策性特征非常明显。社会保障具体制度设计是以相关法律制度及政策规定为依据,而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因而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与其他领域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相衔接、相协调。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的模式设计,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但从模式本身来看,其设计本身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这一最根本的特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使然,也与我们的发展理念相符合,而和其他一些国家“完全强调效率”或“以效率为主”的模式有明显差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明事实,增强其对我们国家社会制度和其他重要制度安排的信心。

(三)从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实践中挖掘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不能仅仅停留在法律和政策层面,还要注重制度实践,以发挥其民生保障功能。如对中国社会保障四大组成部分的讲解,都是从不同的项目及分工入手,结合其建立的背景、意义、制度模式、制度和人群覆盖情况、筹资办法、待遇标准等,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去理解理论,感受制度发展变化给公民所带来的“获得感”。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兜底”保障,居民医疗保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居民养老保险提供老年时的“收入补充和保障”等,既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实现了对所有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以民为本的初心使命,努力消除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和部门二元化现象。

(四)从社会保障有关的国家战略和社会热点中挖掘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也与每一位公民的工作及生活息息相关,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长远规划和设计,以保证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保障领域的某些重大变革或部分项目的实施状况如何往往是全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和热点话题。就“社会保障原理”课程学习而言,结合学理的分析和思考,对制度调整、发展及变革的基本思路、方向等形成清晰的认识就尤显必要。如在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相关问题中,一是让学生明确我国目前医疗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两大部分,“保基本”和“兜底线”各有分工;二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是“就医费用更低”“服务更专业高效”“就医更便捷”“更注重疾病预防”等。引导学生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药品政府统一采购,健康中国发展理念提出和实践,以及居民健康状况改善、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全面理解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历程。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社会保障原理”课程教学的实现方式

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满足学生人生和职业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需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和方式,要求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在教育模式方面,教师需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树立更新发展的知识观,主动建构的学习观,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主体性,团队协作,主张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4]。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见的情境,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思想理念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5]。教师结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以教材“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为切入点,将课程思政由教师单方面的设计和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去思考和体悟,实现意义建构,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小组作业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是“进入对话”的意义建构,不同的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形成思想和观点之间的碰撞。通过“生生间”及“师生间”的“对话”,进而形成对相关知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在小组协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互相启发、引发思考、解决问题、内化知识、锻炼能力。比如通过设置主题讨论作业,围绕社会保障某一主题或者话题在小组范围内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总结之后提交小组作业,再由各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点评。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设定主题或话题、引导问题讨论进一步深入的作用。

(二)课堂展示

依据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要求让学生准备课前展示内容,课堂展示过程就是一个引领和帮助学生不断探索相关知识结构,寻找和发现课程思政相关元素内涵及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构建相关知识点“意义”的过程。如给学生设定“新闻播报员”“新闻评论员”等虚拟身份,在每节课前根据自己搜集和整理的结果向大家播报最近关注的国内外或本地区范围内社会保障相关新闻事件,或针对某些热点新闻进行点评,提升学习效果。

(三)资料搜集

“社会保障原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类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资料来辅助学习,但资料如何选取,围绕什么主线来选取,选取的资料价值如何都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意义建构中的价值,但同时应认识到学生在认识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不足,须在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以课程思政元素为引领,丰富学生原有的认识。如关于中国社会保障思想理论基础,可以引导学生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的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重要会议、不同时期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去搜集和整理。

(四)社会实践

社会保障学科本身属于应用和实践层次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关的社会实践对于形成全面的学科认知也非常关键。理论性的课程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实施状况如何,必须通过参与实践来获知。课程思政的内容同样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需要与具体的制度与政策实践结合起来,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化理论认知,还原具体的社会保障项目实施的背景、政策出发点与归宿、成效以及现有约束条件下的不足或需改进之处。

(五)案例讲述

案例往往能够在说明事实的同时充分展现暗含在其中的理论、特定的价值理念等。在案例的选取和加工过程中,讲述者自身的价值偏好、理论分析能力,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也会在其中体现。教师可事先通过确定社会保障相关案例,拟定好案例范围、主题及具体要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案例讲述既贯穿相关知识点,又对制度具体实践进行评析,将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操作统一起来。

四、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既传授专业知识又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对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发展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一)难点

1.如何找准课程思政融入的“点”和“时机”。课程思政要实现其效果,增强针对性,既不能是“大水漫灌式”的,也不能是“蜻蜓点水式”的,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知识点和时机,将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结合起来。即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是否可以“有机融入”[6],否则就会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或者“为了教学而教学”的授课模式。2.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课程思政实施遵循“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强化分类指导”的总体要求下,如何实现“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也尤为重要。有观点认为评价是对“课程思政”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述和估价的活动[7],另有观点认为应该立足于课程或者专业,凸显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6]。从课程思政的“特殊性”出发,首先,应该是分层次的,如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其次,由于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价值引领,具有特殊性,评估应以定性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最后,评价应避免片面的指标化倾向。

(二)需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思政的阵地在课堂,但基础工作在于教师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更新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重构和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案等都是教师须在课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要做的工作。具体可遵循“小步子原则”“观念冲突原则”“情感共鸣原则”“自主选择原则”[8]。另外,还应遵循“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原则。2.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的协同育人机制。从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了育人功能方面的不同,其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法也会有差异。从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来看,可结合课程组建设,形成不同专业课程在思想育人、价值育人和情感育人等方面的合力,最终形成相互支撑和补充的课程思政体系。3.提升专业课程教师思政能力和水平。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教师首先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在教学中把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结合起来,真正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作者:吕永强 司睿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