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探索思考

时间:2022-07-07 17:01:37

高校大学生朋辈教育的探索思考

摘要:朋辈教育是一种在朋辈之间开展指导、咨询与分享活动的教育形式。将朋辈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体现,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文章从朋辈教育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创新与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朋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朋辈教育;探索;实践

近年来,朋辈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校中被逐步接受和采纳,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形式。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走向成熟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增强并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修正自我。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创业、学生基层党建、团体辅导活动等工作中融入朋辈教育,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优秀的朋辈榜样生活化、具体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乐于学习。朋辈教育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于高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一、朋辈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

“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目前,0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身处于物质条件优渥的时代,视野开阔、崇尚个性、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效果欠佳。有调查显示,00后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困惑的时候,更愿意向同学或者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在面对辅导员和班导师时,也追求关系平等的谈心谈话。朋辈教育的出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适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它的教育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突出了教育的主体性。“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2]。朋辈指导员来自学生群体,在政治素养、专业学习、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与榜样作用。当朋辈榜样群体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引导和成长发展指导时,学生的接受度更广,行动力更强,积极性更高。将朋辈教育充分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并加以创新,将教育引导与率先垂范相结合,能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增强自我管理效能,实现助人者与受助者共同进步。

二、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朋辈教育主要分为朋辈心理帮扶和朋辈成长发展指导两个方面。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朋辈心理帮扶为基础,创新朋辈成长发展指导的新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完善朋辈教育指导体系,促使朋辈教育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

(一)朋辈心理帮扶

1.班级心理委员。高校学生大多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和活动,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委员是班委会的成员之一,负责班级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及时了解班内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理委员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心理班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活动”调节同学情绪状态,每月向学校上报班级“心理晴雨表”,掌控学生心理动态。在遇到特殊事件时,心理委员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及早干预,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身边的学生干部,有亲和力并让人信赖,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补充。

2.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师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教育中心选拔一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热情、有兴趣的学生,经过专业培训和督导后,向同龄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朋辈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为电话、网络及面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在情绪有波动时可能不愿意找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辅导员进行沟通。而朋辈咨询师与来访学生生长于同一个时代,有着相同的话语模式和相似的学习、生活背景,为来访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安全的咨询氛围。面对学生咨询的问题,朋辈心理咨询师更容易产生共情,继而根据培训和督导的专业知识对来访者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不断学习和思考,起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3.校园心理社团组织。高校心理社团在校园中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心委会、心理协会、心理潜能开发协会等社团共同研究和学习。心理社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相关特色主题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灵加油站、趣味心运会、心演讲比赛、心理沙盘等进行朋辈心理互助,解决学生人际关系、恋爱情感、学业压力和工作技巧等多方面问题,同时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降低心理危机发生概率。这种由学生组成的心理社团组织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朋辈成长发展指导

1.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指导。新生入学后对大学生活不适应是一种普遍现象。自己安排课业与生活替代了父母每日的接送和陪伴,获得新鲜感的同时也会存在迷茫和焦虑等情绪。相较于书本的描述与刻板的说教,学长、学姐对于新生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同龄人,学长、学姐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入学之初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安排课业学习和业余活动时间,如何选择学生组织和社团,如何处理寝室及班级同学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和指导。同时,这种无代沟和隔阂的关系也能够直观地发现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有效干预,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成长发展指导。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专业性和学术性更强,经历了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他们视野更开阔,知识储备更充分,学习工作和处理问题的经验更丰富,具有榜样性和示范性的优势。经过个人申报和系统培训,充分整合学校资源,选拔优秀研究生结合所学专业和特点确立帮扶班级,作为本科生成长发展指导员进行朋辈教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托,从党团建设、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等方面对本科生进行成长发展指导,激发本科生内在学习动力。

3.学生党员对普通学生的思想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理论宣讲和实际行动向普通学生传递正能量,进行思想引领。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打造“百年党史人人讲”等思想引领项目,传递正能量、讲好新故事,让学生党员通过微视频、音频和文字等方式讲述百年党史,弘扬红色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学子一同“学党史、守党心、修党性”。

4.各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示范效应。在各年级、班级中,会有在各领域表现突出的学生,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部级获奖者、“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获奖者、发表CSSCI等高水平论文者、创新创业先锋者等。这些学生的优异成绩得益于他们平时的付出与努力,是朋辈引领的突出体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普通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他们的优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目标,结合自身优势请教各领域相关优秀学生代表,获取经验,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朋辈教育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三、促进高校朋辈教育发展的创新与对策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补充,朋辈教育应该发挥显性引领和隐性引领的双重效能,努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位一体育人体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增强朋辈教育的制度规范,加强对朋辈指导员的技能培训,创新学生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模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显性引领和隐性引领相结合

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3]。在高校朋辈教育过程中,朋辈指导员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的直接指导与帮扶即为显性引领。以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学院开设“四说新语”栏目,下设“学子说”“党员说”“团员说”和“校友说”。通过在微信平台进行微视频展播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新的思想与真知,将经典元素与时代特色相融合,引领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几类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群体通过录制主题视频和演讲,撰写学习工作经验文章,举办成长分享沙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显性引领。而朋辈指导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榜样效应则构成对学生的隐性引领。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工作的自主能动性,增加他们的心理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东北大学成立东北大学学习报国青年宣讲团,推选优秀学生代表深入团支部进行理论宣讲;定期进行“成长发展指导员”“心理委员”“自强之星”等荣誉评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展示。朋辈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认同,产生奋斗和拼搏的动力,进而践行、发扬榜样精神。在朋辈教育工作中,将显性引领与隐形引领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朋辈教育实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二)多位一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朋辈育人体系

在工作中,构建起多位一体的结构化育人体系是做好朋辈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以学生个体为“点”,落实班级心理委员和班级成长发展指导员的职责,在开展日常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班级每名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现实需求。当学生面对学业困难、心理发展适应性障碍、就业困难、沟通障碍等具体问题时,朋辈指导员可结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和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精准化指导与帮扶。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学生所面对的成长需求也有所不同。以大三年级为例,有的学生面临紧张的考研复习,有的学生积极提高就业应聘能力,有的学生备考托福、雅思规划出国留学。这些拥有共同目标和追求的学生群体就是由“点”所构成的“线”。由“点”带“线”,运用宣传讲座、成长沙龙等形式,针对考研考公、专业科研、推免保研、出国留学、创新创业等共性问题邀请研究生或相关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说明和指导,充分发挥朋辈指导的有效资源,与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形成育人合力。面对学生的共性发展需求,可以通过主题学生大会、团体辅导等形式邀请相关朋辈榜样在入党启蒙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成长发展指导全“面”覆盖,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榜样指引,将朋辈教育深刻融入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规范选拔流程,加强培训考核

朋辈教育的优势在于学生愿意自主地接受引领和指导,愿意主动地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这对朋辈教育和指导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学校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的补充,朋辈教育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优中选优。首先,应确立各班级朋辈指导人员配比,按照专业和班级选拔合适的人员。然后从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能力、人际关系水平等多方面予以考察,最终确定合适人选。在形成专业朋辈发展指导队伍后,给队伍确立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的放矢地进行帮扶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建立长期、系统化的人员培育体系和考核标准,适时对优秀工作人员进行表彰,从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各个层面朋辈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制定有针对性和系统化的培训方案,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朋辈指导员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4]。在完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设置成员间讨论交流、总结汇报的环节,遇到困难共同解决,面对问题一起学习。为了更好地加强朋辈指导的专业性和可靠性,学校可依托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开设“校园心理学”“朋辈心理发展指导”“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等课程,增强指导员时间管理、沟通表达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建立心理、人际和学业多维互助支撑体系,利用专业课程提高朋辈指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大学生朋辈教育遵循高校学生成长规律,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才兼备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朋辈教育中,应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助人自助的主体意识,促进朋辈指导员与受助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转化。朋辈指导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专业学习辅导、心理困惑疏解、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环境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成果让受助者受到鼓舞与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实现自我提升。在进行朋辈教育的助人过程中,指导员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得到“自我实现”的心理体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指导员不断审视自己的工作成果,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规划,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和表达能力,努力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个助人的过程成为无形的动力,让朋辈指导员在学习、工作、心理等多方面实现成长和提升,在助人的同时实现自助。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中,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共赢”。

四、结语

高校朋辈教育能够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高校朋辈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价值的有效整合。高校应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重视和进一步发挥朋辈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

作者:高歌 单位: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