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十篇

时间:2024-03-22 18:03:10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1

意义表征符号是动态变化的,吸收更多元、异质的思想,从而显得更庞杂和多样。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经济结构已不复存在。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及社会结构都使得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文化不再作为文化主流作用于现代社会,相反,更多地以渐进、温婉的方式影响现代人。因此,仪式的仪式,有助于考察传统文化的媒介传播,更清晰地透析此种传播现象的结构性因素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媒介生存特征中,仪式化生存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维度。首先,从文化间性来看,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异质性地同构于现代社会。我们知道,仪式是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交流系统,“它由一系列模式和序列化的言语和行为组成,往往是借助多重媒介表现出来,其内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礼仪性的﹙习俗﹚,具有立体的特性﹙刚性﹚、凝聚的﹙熔和﹚和累赘的﹙重复﹚特征”⑥。它是一种象征体系,是一种文化影响力,内化为一种信仰、精神、气质在社会发挥影响力。在现代社会符号系统中,传统文化一直是这样一种生态状态:仪式化生存。整个传统文化更多是以精神形式作用于现代社会的。当代中国社会是以现代性为旨向,趋向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的形成,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的建立,以及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政治为核心的价值理念的确立。现代性诉求的中国已经呈现了迥异传统社会的文化形态。传统文化维系的“社会意义”被颠覆、解构和重新建构,形成一种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的复调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大众文化显然成为时代的文化潮流。各种文化转换与斗争,诚如文化互动转型论的提出者所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需要的变化,传统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在被取代或改变着。正如没有哪个人永远不死,也没有哪种文化模式永远不变。”①大众文化始于西方,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其生成背景,“从空间定位看,大众文化的生成发展源于文化的全球化浪潮;从时间定位看,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构成了大众文化成长的深厚土壤;而从文化定位看,大众文化的生成以文化复调时代﹙即文化的多元发展﹚的到来为前提”②。尽管人们对大众文化褒贬不一,但它在现代文化的主导性地位已然确立。大众文化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修辞。不管宏大叙事、英雄叙事的逻各斯主义,还是碎片化、表层化的数字表征人格,都浸淫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为现代人生存编码了一套耀眼的符码。所以说,传统文化的框架性存在已失去了现实土壤,其作用及再生产也显然疲软无力。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逐渐淡出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行为。当下传统文化的存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体性存在,即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占据一定空间的,以一定的物理形式存在的文化形态,比如古代字画、玉石、建筑、典籍等;二是意识性存在,传统文化无法触摸的那部分便是以意识性存于当世,一般内化为精神,比如天人合一、男尊女卑、内圣外王等思想观念,这种存在虽似无影无踪,但往往成为当代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其次,从本体层面上看,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中存在大量仪式。群体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即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群体主义。从仪式发生学来看,仪式是一种群体性形式,重在传达、共享。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指出:“只要存在集体生活”,就必然存在着“产生和复制社会关系的作用”的仪式。③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个体价值必须服务于群体价值,人的自觉性、独立性被压抑,家庭、国家是超越个性的绝对价值。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防止个人主义的膨胀,有利于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团结,凝聚民族的向心力。群体生活以及群体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仪式性更容易发生了。人类学理论认为,神话、宗教等产生了大量仪式,其一系列的繁复的程式与历史积累,形成了仪式文化。比如宗教祭祀仪式、宫廷祭祀仪式、氏族祭祀仪式、民间祭祀仪式等。除了传统仪式本身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其他文化形态也深具仪式性。比如戏剧,戏剧起源于仪式,是希腊戏剧发生学的经典观点。“戏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语言范畴内‘通过仪式’,即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器具等的结合完成一个形式上的仪礼性过渡,这种过渡可以达到作为‘戏剧效果’所要达到的引起‘恐惧和怜悯’,并且起到‘净化情感’的作用,也可以事实上完成人物。戏剧角色由一种社会状态到达另一种社会状态、一种社会身份转入另一种社会身份、一种人物性格替换成另外一种人物性格的媒介和‘’。”④纵观中国电视发展史,很容易发现电视戏剧一直是传统文化节目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早期电视时期,电视戏剧甚至是传统文化节目的重头戏。除此,具有仪式性的还有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等。再次,从功能来看,传统文化具有仪式的功能,即政治合法性构建、文化传承、社会控制和经济功能等。关于仪式的功能,学术界有很多论述,“仪式是由社会来规范化的重复的象征行为,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标准化的系列,并常常在自身也带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特定的地点和时间被上演。仪式行为是重复的,因此也是循环往复的,但这些都服务于重要的意义并用以疏导感情、引导认知和组织社会群体”①。迪尔凯姆认为仪式在于维系共同体,重新加强社会成员从属于社会集体。功能主义者德克利夫·布朗也认为仪式具有增强集体情绪的作用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格尔茨认为仪式是传统规定的文化行为,并注重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族的认同、维系有重要作用。所以,E·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里详细地分析了英国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建构许多本不是传统的传统,即所谓“传统的发明”。他认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更需要“传统的发明”,所谓“传统的发明”是指“一整套行为过程,通常由外显或默示而为人感受的规划所支配,其本质是仪式性的或是象征层次的,它藉着重复再三而企图传授价值观与行为规划,而这些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又自动地迎合过去。事实上,在可能的情况下,它们通常企图在现在与适当的历史之间建立连续性”。而这些传统又具有各种功用:“a﹚那些使各个团体﹙真实的或是虚假的共同体﹚的社会凝聚力或成员资格得到确立或是象征化的传统;b﹚那些使制度、身份或是权利得以确立或合法化的传统;c﹚那些主要目的是使信仰、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得到灌输和社会化的传统。”②这便是传统带来类似仪式的功能。所以有学者认为,民族文化认同“对构成民族与众不同遗产的﹙那些﹚价值观、象征物、记忆、话语传统模式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以及对带着那种模式和遗产的个人身份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③,将为“大规模的强大的共同体,提供能够获得最低限度社会聚合力、秩序、意义的信仰系统,使社会转型时最强有力的现代人—理性国家—的活动合法化”④。传统文化的这些功能使得它具有仪式化存在的基础。

二、表征模式:传统文化的大众媒介的意指实践

现代仪式理论实践早已突破仪式作为信仰与行为本身的主导范式。传统文化的媒介仪式更多表现为以仪式为表现形态,具有现代媒介特质,并形成独特的形态特征,以及基于此的意义表征模式。相对而言,传统文化的仪式传播情境可以用“事件传播”与“日常传播”两种形式概括:

﹙一﹚“事件传播”。

事件传播主要依靠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影响力,以事件本身为契机,开展仪式编码,及其仪式价值的传播。正如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关于那些令国人及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部级的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萨达特去往耶路撒冷的出行及约翰·肯尼迪的葬礼”。⑤这些仪式唤起的可能是一国、及至全世界的观众,“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着社会,唤起人们对社会及其合法权威的忠诚。”⑥

﹙二﹚“日常传播”。

日常传播是一种泛仪式意义上的理解。在这种传播形态中,严肃性被淡化,它更倾向于演播室小场地、周期性、线性的播出形态。例如每周一次的电视评书节目、电视书画节目都遵这种规律进行传播的。仪式的神圣与世俗的界限被打破,神话与宗教的神圣与非凡被淡化,并以一种见缝插针的情形穿梭于各类节目。它无法像媒介事件那样,引起一国乃至世人范围的关注。但是要注意的是,两者虽是异质的、相对的,又是相互依存、流转的:事件传播是宏大叙事的基调,以整体性象征完成一定意义的展演;相对而言,日常传播更注重微观视角,在周期与程式中实现认同与共享;前者偏阳刚,后者偏阴柔,各自一体,展开传统文化仪式。两者的关系模型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如图1﹚:媒介事件向日常传播转换,比如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无疑是一场盛大的媒介事件。央视春晚为了造势,积累人气,在电视中曝出一系列关于春晚节目的内幕,关于上台演出人员的透露,引起观众热议。日常传播也可能转换为媒介事件,比如北京电视台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本是周期性、线性的一个日常传播,但因为有民间藏家称,王刚紫金锤砸掉的赝品中至少有三成为珍品,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和探讨。因此,《天下收藏》节目成为一个媒介事件,引起公众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从而上升为媒介事件。仪式也随之升级,能够在更多的人群中发挥影响,并引发出新的意义。所以传统文化的媒介事件仪式与日常传播仪式两者是可以彼此转换的。那么,传统文化的仪式传播当中,有怎样的意义生成模式?有学者以圣诞树模式形容仪式传播。圣诞树至少在天主教文化里象征着普遍接受和理解的欢乐、喜庆和伙伴的意义和观念。“圣诞树的装饰图既是媒介也是﹙符号化﹚讯息,而表演成分则由有着装饰、显示以及相关的仪式﹙如分送礼品﹚来实现。”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2

关键词:仪式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12-01

作为一项特定的社会活动,仪式教育不管在哪种场合或是处于任何背景,都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不仅能够对人们共同社会心理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还可以促进行为习俗达到统一。同时,仪式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会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挥并发展了社会价值,为医学院校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为了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就应该组织多元化的仪式教育活动,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1.强化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仪式教育能够强化医学生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例如,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仪式能够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使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1]。

2.加强情感的聚合和统一

情感的聚合和统一是指人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均达到聚合和统一,这两点的统一和聚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加轻松生活和工作,促使医学生情感处于积极的状态,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效学习。积极的情感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延长性积极情感和短暂性积极情感。而通过开展仪式教育调动的情感更多是属于短暂性积极情感,所以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延长其情感有效期限。

3.促进价值观的传导和共享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教育能够促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实现共享和传导,为医学生群体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导具有一定的形式化[2]。

4.促使医学文化的传承

仪式教育主要是依靠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来熏陶医学生群体的精神,使他们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仪式教育加深了医学生群体的文化记忆,促使医学文化内涵得到传承。需要注意的是,举行仪式时,前辈们应该为医学生们普及相关历史知识、人物背景等。

二、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

1.医学新生入学参与的“白袍宣誓”仪式教育

“白袍宣誓”仪式教育通常在医学新生入学之初进行,是新生入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在现场庄严神圣的环境中,医学新生心怀敬畏,肃然起来的参与到“授袍”仪式和“宣誓”仪式活动中。全体医学新生庄重的穿着白大褂,并从宣誓起就开始担负其治病救人的使命,履行传承治病救人理想与信念的责任。在仪式上,医学界杰出的前辈将带领医学新生宣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宣誓的过程中,不仅凸显了昂扬向上、积极拼搏的精神,还表明了自己矢志医学、不懈努力的志向[3]。

2.护理专业学生的“授帽”仪式教育

“授帽”仪式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他们成为专业护士的关键性环节。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国际护士节或毕业典礼上,医学院校均会举行“授帽”仪式。在这一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南丁・格尔塑像前,接过护理专业前辈手中的护士帽,然后由前辈们带领着宣读誓言,从此开始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护理人员。“授帽”仪式的举行宗旨是为了促使所有护理人员认真、严格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履行护理人员“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保护生命”的职责。

3.“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教育

“无语良师”又被成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是大部分医学生上第一堂解剖学实践课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由解剖实践课老师带领医学生进行庄严的“无语良师”默哀仪式,学生们围站在“无语良师”旁,低头默哀3分钟,然后向“无语良师”行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生命和“无语良师”的尊重,并表示出对“无语良师”无私奉献的感激和崇敬[4]。

4.实验动物的祭奠仪式教育

现阶段,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都会将实验动物祭奠仪式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实验动物遗体的安放地点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思。开展这种仪式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安置实验后的动物遗体,并促使学生珍惜实验标本,使他们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进而促进其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得以明确树立。

三、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仪式教育的形式化、套路化,促使仪式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医学文化内涵能够通过仪式教育传导给医学生群体,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坚定自身的职业立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5]。同时,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还应该注意将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促使仪式教育更加符合医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医学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作为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仪式教育对提高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仪式教育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所以其开展能够帮助医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自身职责的重大,并在其情感聚合、价值传导、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征,杨宜,董诺.仪式教育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1117-1120.

[2]李云,莫碧珍.论医学生的仪式教育[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572-573.

[3]张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2011,32(15):64-66.

[4]方木水,肖凤,刘丹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医学与哲学,2014(5):74-76.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3

作为一项特定的社会活动,仪式教育不管在哪种场合或是处于任何背景,都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不仅能够对人们共同社会心理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还可以促进行为习俗达到统一。同时,仪式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会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挥并发展了社会价值,为医学院校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为了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就应该组织多元化的仪式教育活动,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1.强化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仪式教育能够强化医学生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例如,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仪式能够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使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1]。

2.加强情感的聚合和统一

情感的聚合和统一是指人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均达到聚合和统一,这两点的统一和聚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加轻松生活和工作,促使医学生情感处于积极的状态,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效学习。积极的情感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延长性积极情感和短暂性积极情感。而通过开展仪式教育调动的情感更多是属于短暂性积极情感,所以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延长其情感有效期限。

3.促进价值观的传导和共享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教育能够促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实现共享和传导,为医学生群体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导具有一定的形式化[2]。

4.促使医学文化的传承

仪式教育主要是依靠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来熏陶医学生群体的精神,使他们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仪式教育加深了医学生群体的文化记忆,促使医学文化内涵得到传承。需要注意的是,举行仪式时,前辈们应该为医学生们普及相关历史知识、人物背景等。

二、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

1.医学新生入学参与的“白袍宣誓”仪式教育

“白袍宣誓”仪式教育通常在医学新生入学之初进行,是新生入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在现场庄严神圣的环境中,医学新生心怀敬畏,肃然起来的参与到“授袍”仪式和“宣誓”仪式活动中。全体医学新生庄重的穿着白大褂,并从宣誓起就开始担负其治病救人的使命,履行传承治病救人理想与信念的责任。在仪式上,医学界杰出的前辈将带领医学新生宣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宣誓的过程中,不仅凸显了昂扬向上、积极拼搏的精神,还表明了自己矢志医学、不懈努力的志向[3]。

2.护理专业学生的“授帽”仪式教育

“授帽”仪式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他们成为专业护士的关键性环节。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国际护士节或毕业典礼上,医学院校均会举行“授帽”仪式。在这一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南丁?格尔塑像前,接过护理专业前辈手中的护士帽,然后由前辈们带领着宣读誓言,从此开始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护理人员。“授帽”仪式的举行宗旨是为了促使所有护理人员认真、严格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履行护理人员“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保护生命”的职责。

3.“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教育

“无语良师”又被成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是大部分医学生上第一堂解剖学实践课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由解剖实践课老师带领医学生进行庄严的“无语良师”默哀仪式,学生们围站在“无语良师”旁,低头默哀3分钟,然后向“无语良师”行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生命和“无语良师”的尊重,并表示出对“无语良师”无私奉献的感激和崇敬[4]。

4.实验动物的祭奠仪式教育

现阶段,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都会将实验动物祭奠仪式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实验动物遗体的安放地点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思。开展这种仪式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安置实验后的动物遗体,并促使学生珍惜实验标本,使他们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进而促进其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得以明确树立。

三、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仪式教育的形式化、套路化,促使仪式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医学文化内涵能够通过仪式教育传导给医学生群体,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坚定自身的职业立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5]。同时,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还应该注意将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促使仪式教育更加符合医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4

[关键词]传统仪式;现代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52 — 02

丧葬仪式作为传统仪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历来为人类学之外的学者所以忌讳和疏落。人作为创造性的存在,由于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丧葬传统,它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印记,应当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性因素的嵌入也使农村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传统仪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而这种丧葬仪式有它存在的基础,对于农村社会来讲存在着巨大的社会功能,我们倡导的是传统仪式对于农村社会的正面功能。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仪式

涂尔干将仪式视为具有增强作用的集体情绪和社会整合现象,他认为人的感情并不是给定的,而是由社会生活的事实产生出来的,感情的表现形式是被所属社会群体的性质建构起来。 〔1〕 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是一种结构与反结构的过程,“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之时,一个群体会出现某些变化;而伴随着这些变化的就是仪式。”〔2〕在整个仪式活动中,受礼者会占据公众活动的中心位置,他们得到地位的提升和地位的逆转,平日里地位低的人会提高到一个较高的位置。阿劳德·凡·盖尼普在其《通过礼仪》中认为死亡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丧葬活动是在人死后为其进行的一系列的仪式活动。因为在人们看来死亡象征着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为死亡而进行的丧葬仪式也就是一种典型的“过渡仪式”。

国内学者对仪式的概念采取了广义上的理解,王铭铭通过田野调查来重新考虑“文化遗产”问题,他呼吁对于农村文化的研究应当回归于社区和民间,力图通过地方性叙述来分析村落传统在国家宏大历史转型冲击下如何延续和演绎。孙立平则认为1949年之后多次大规模开展的移风易俗、批判封建思想残余、革命理想教育等意识形态运动,使农村的传统社会关系发生变革,而仪式则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讲是血缘、亲缘关系的载体。

二、传统意识的存在基础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小农经济形式,相对来讲是落后和封闭的,所有民间活动也是与此社会相适应的。陕西关中地区的土葬形式和盛大的规模有其历史根基。俗语道“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不只是说明了陕西关中地区是历代皇帝建都和终老之地这样的事实,同时也充分反映出这一地区的丧葬仪式由来已久厚葬和停柩不葬的特点,此地普通百姓上行下效的历史现象。我们认为陕西关中盛行的厚葬模式不仅是纯粹产生于民间,它是民间风俗和上层礼俗制度结合的产物。

1.当前政府关于丧葬的政策导向与执行力成为外在因素

孟德斯鸠说过“礼俗起于民风,法律本于定制”,而表现民族文化传统的民风不是像法律那样可以通过硬性手段得以改变。《陕西省殡葬管理办法》第三条:殡葬管理工作坚持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破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暂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可以按本办法的规定实行土葬;第十七条:可以土葬的地区内的公民死亡后,应当在公墓或农村公益性墓地内安葬遗体。从这些条例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于丧葬的态度是明确的,由于农村对于丧葬传统本能的执着,这些政策在执行上又是含糊的,也就是说不具备强制力,使得土葬厚葬的传统继续盛行。相比于其他一些地方,关中地区的人们在观念上不拒绝新的事物,但丢不下的是厚重的历史传统,在丧葬仪式上难以接受其他的方式,所说政府目前的政策也只能是倡导,而这样的政策导向也丧葬现状的因素之一。

2.朴实的孝敬观是传统丧葬仪式的内在动力

在一定场域内人们形成固定的惯习,而习惯背后折射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人们的流动性小,“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3〕,先辈是后辈绝对的权威,而先辈的愿望是养儿防老。先辈逝去必定是大操大办,丧葬仪式中“孝”的体现是淋漓尽致的,头上带的是“孝帽”,身上穿的是“孝衫”,所有本户的晚辈都被称之为“孝男孝女”。所有的孝既是一种“表演”,表达了一种祖先崇拜的传统价值,“孝在封建社会已不是报恩事亲的家庭道德,而是延伸成了处理上下尊卑关系的普遍准则,各阶层的人都要遵守它。”〔6〕同时中国人是相信来世的,相信鬼神传说,先辈的逝去并不是消失,而是有魂魄的,人们对于鬼神是有敬畏和恐惧心理的,所以在整个丧葬仪式中,人们是小心翼翼,把各路鬼神都会孝敬到。由于如此孝与敬的丧葬观,使得丧葬仪式的许多环节变得必不可少。

三、传统仪式的现实功能

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丧葬文化源远流长,随处可见的文物可以验证历史,而农村民俗则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从民俗角度来看,关中地区的丧葬祭祀文化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文化延续千年,经久不衰,表明其存在的价值,既是丧祭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1.丧葬仪式本身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首先,丧葬仪式本身是对于逝者的一种告别方式,是把逝者离开这个世界过渡到另一个世界的一种仪式。在此意义上讲,不管哪个民族哪个地域,也不管丧葬仪式的具体方式如何,丧葬仪式的这种原始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整个丧葬仪式中包含了人与鬼神、人与人的互动,村民之间亲戚朋友之间,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或许不会注重这些交往,或是由于各种事务而疏于交往,但是在丧葬仪式的“行情”送礼其实也成为一种互动模式,这种互动交往成为一种自发的仪式;最后,农村中每个家庭整个关系网是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家庭成员的离去肯定会打破这种平衡,使整个原有关系体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比如逝者的财产继承、幼小子女的抚养问题,人们需要在丧葬仪式中进行协商和调整,改变原有的互动模式,使整个关系网重新找回平衡。

2.丧葬仪式本身是一种价值传承活动

首先,丧葬仪式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活动,是具有整合功能的,在农村社会,等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之后,是要分家的,分家之后,虽说是父母兄弟都在临近居住,但是平时还是各自为主,平时缺少聚在一起的机会。在丧葬活动中不但把本家和本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这个时候人们的感情是相同的、目的是明确的,在活动的过程加强了所有本户人的身份认同,整个宗族的人也重新团聚在一起;其次,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人们很少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所有的道德价值教化只能是以民间的形式来传递,除了先辈们的口头传递和身体力行。一方面传统的丧葬仪式中的各种形式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一些传说和故事也是在秦腔戏曲中被展现出来,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化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整个丧事是集体的形式,在这种集体活动中给每个人以强势和震撼,面对先于个人和强势于个人的丧葬仪式,人们不得不融入整个活动中,从感情和行动都要与集体保持一致。

3.丧葬仪式本身承载着文化欢娱功能

“关中农村一般以丧者70 岁年龄为界, 若年龄大于70 岁则为喜丧,请乐人、放电影、录像、唱戏等, 亲朋好友及邻里利用这样的机会聚集在丧家打牌、看电影、录像等, 达到‘以闹冲悲’的目的。”〔4〕作为农村相对远离城市文化和娱乐方式,那么在农村社区形成适合自己的文化形式成为必然,这些需求融化在婚丧嫁娶日常民俗之中,丧葬仪式本是一个悲伤的过程,但是随着农村各种文化形式的发展,其中被注入了“喜”的色彩,那么在整个丧事之中一些“热闹”形式,是在欢娱中“追悼”逝者,人们习惯了这种生老病死的更替,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几乎是相同的,他们自然地享受整个丧事带来的娱乐形式。丧葬仪式中的“热闹”娱乐众人,众人参与其中,各取所需,农村社会以此种逻辑维系着。

四、传统仪式研究的学术价值

对农村社会发展变迁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它包括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革。农村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农业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其特殊性,必须认真对待农村社会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首先,对于仪式的研究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个突破口,从一开始人类学对仪式的原始呈现和阐释到当代社会学视角探析,都体现着从本土社会出发、从传统资源入手。其次,运用后现代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农民在“小社会”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强调仪式变的社会变迁。因此农村传统仪式的研究将是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选择。

其次,丧葬仪式是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了解农村社会的很好切入点,该研究自始便力图沿着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出发,“试图摆脱传统的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方法,从社会的正式结构、组织和制度框架之外,从人们的社会行动所形成的事件与过程之中去把握现实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5〕,运用事件—过程分析方法,从具体个案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在叙述中分析一个完整的丧葬事件始末,透视了农村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方式、生存价值以及社会秩序,从而联系到更加宏大的社会背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

结 语

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落后与封建的代言词,它之所以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延续,必然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现实功能,现代性的方案和现代化的过程不应只是崇尚经济理性和城市文明,农村社会有自己的生活逻辑,农民并不只是被动得接受现代性的改造,也不是抱着传统因循守旧,只是在社会转型如此快的过程中在现代与传统中难以把握。但农民有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农民的行为选择也并不是绝对的感性选择,根植于农村社会的民间传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实践和精神功能。通过全文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丧葬仪式的现代性;民间传统是现代化实现的根基,二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参 考 文 献〕

〔1〕莫里斯·罗森堡,等.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孙非,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604.

〔2〕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1.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5

关键词:家具;礼仪文化;现代中式;设计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1][2]。礼仪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礼仪文化渗透到了古代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3],因此,研究礼仪文化对家具设计的影响对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具有着现实意义。

1中国古典家具中礼仪文化思想的体现

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原则是“以人文精神为本”[4],强调的是精神,而不是纯物质的东西。中国古代的家具正是在礼仪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被赋予了礼仪文化的内涵。

1.1造型上的体现

礼仪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言行举止,而且间接影响了家具的外观造型。例如:官帽椅的造型。当人坐在官帽椅上时,头部靠在脑上,腰依在“S”状的背板上,两手自然垂放在两端扶手上,这种姿态正是礼仪文化中倡导的彬彬有礼的姿态。又如,皇帝宝座的造型比较宽大,作为皇帝办公接见文武百官的家具,为凸显皇帝地位,选用此种造型,有别于普通的椅子,可以保持一种正襟危坐的姿态[5]。这种坐姿正是受到礼仪文化中主宾之礼的影响。

1.2功能上的体现

在礼制秩序思想的影响下,在家具使用功能上,有服务于高贵人群的交椅,也有服务于地位低人群的玫瑰椅或凳类家具。交椅可折叠、搬运方便,在野外活动中,让为官最高者休息使用,每当出行郊游、围猎时,会有人扛一把交椅,专供为官者累了休息使用,交椅成了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玫瑰椅是家庭地位低者使用的坐具,其特点是尺寸小,用材细,给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从功能和尺寸大小上看,都有别于交椅、圈椅和官帽椅等家具。凳类家具通常是指没有靠背,没有扶手的一类家具,用料简单,用途广泛,一般不出现在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属于档次较低的家具。

1.3装饰上的体现

在礼制秩序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人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礼制秩序的限制和约束,因此,装饰图案也有着等级之分。例如:御用家具在装饰上运用大量雕龙手法,官员大臣用龙图案做装饰的家具,只是小面积点缀,用到的龙纹图案也不一样,百姓的椅子则很少用到龙纹,从中国古代家具装饰图案上的禁忌中可以看到,礼仪文化也影响着人们对中国古代家具的装饰。又如,清代家具在造型与结构上仍然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宫廷家具趋于复杂,出现了雕漆、填漆、描金等工艺的家具,并利用玉石、陶瓷、珐琅等做镶嵌,但民间家具仍以经济实用为主,可见中国古代家具在装饰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主次尊卑的礼仪文化思想。

1.4材料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家具有高低档之分,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黄花梨、紫檀、酸枝木、鸡翅木等名贵红木是高档材料,是宫廷家具主要材料,民间家具则大多采用一些普通的木材,譬如:楠木、榉木、榆木等材料。可见,在不同人群中,在家具制作选材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的古代礼仪文化思想。

2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礼仪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家具是受到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中三六九等、贵贱有分、男女尊卑思想观念的影响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发展到今天,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继承和发扬以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主宾有别、长幼有序、男女有异的现代礼仪文化思想,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上合理运用礼仪文化,有着必要性。

2.1造型上的运用

面对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现代中式家具在造型上的设计也应该要以现代礼仪文化为基础,并合理运用到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造型上来。例如:开发成套的现代中式家具,从家具造型的大小、高矮、方圆中体现长幼、主宾、男女的关系,使之更具人性化。又如,可以将现代家具的造型做的厚实感强烈一些,中国人对宽大结实的家具有着特别的好感,这观念也一直影响着现代的中国人,厚实的班台办公家具的热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心理正是受到礼仪文化等级思想的影响后内心的一种自然反应。

2.2功能上的体现

现代中式家具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正朝着舒适实用、多功能、人性化等方向发展。在现代中式家具的功能设计上,尝试引入长幼有序,大小有分的礼仪文化思想,也就说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设计不同类型功能的家具,这也将会是现代中式家具显得更加人性化。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老人家具和儿童家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如,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坐具时,存在着不同高低变化,如果说它是一种礼仪文化的体现,不如说它是适合不同年龄或不同高矮人群功能上的需要。

2.3装饰上的运用

家具装饰目的是为了使人产生美感和舒适感,是在家具造型上的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过程,礼仪文化影响了中国古典家具的装饰,成为中国古典家具装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发展到今天,形成了新时期的礼仪文化内容。而作为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现代中式家具,也应该以新时期的礼仪文化的思想来指导其装饰上的运用。可以在装饰手法、图案构成上采用主宾有别、男女有异、长幼有序的礼仪文化思想。例如,可以用代表男女不同的简单几何图案可以进行装饰,这样既可以达到男女有异的现代礼仪文化思想,又可以做到现代、时尚、简洁的装饰效果。

2.4材料上的选择

现代中式家具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改变,在思想上受到中国古典家具材料的影响比较深刻,主要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在市场上所看到的现代中式家具产品也是如此,并没有真正大胆的进行材料上的革新。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利用礼仪文化思想为参考,进行各类家具设计。例如:可以在室内空间座次上进行材料上的细微区分,也可以结合男女身体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使用不同材料加以区分;更可以结合老、中、幼年身体体质上的差异进行材料区分,例如:年老者家具采用皮革材料,年青人家具可采用现代感的亚克力材料。而在整套家具材料的搭配选择上,更是可以采用多种材料结合,并注重不同材料在面积、质地、数量上的比例变化和主次关系。

3结论

通过对中国古典家具中礼仪文化思想的体现和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礼仪文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特定时代的产物,礼仪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现代中式家具是从中国古典家具衍生而来,有着近亲血缘关系,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从造型、功能、装饰、材料等方面融入礼仪文化思想,是现代中式家具的开发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胡俊修.“礼仪之邦”:中国礼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诉求[J].学术论坛,2008(06):109113.

[2] 毕诚.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J].中国德育,2008(02):8386.

[3] 杨祥民.传统礼仪造物思想及当代应用[J].创意与设计,2012(04):7478.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6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 )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7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1]由此可见礼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遗憾的是,部分大学生礼仪素质水平较低,依然存在着不知礼,不守礼的现象。“大学生公交车不让座案”、“课堂侮辱老师案”、“老人摔倒不扶案”等案例的出现让我们感到诧异的同时也感到难过,然而这些并不是偶然事件,大学生在学校里迟到旷课;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在公共场合里大喊大叫、不排队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一、传统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并不完善,较为笼统和粗糙;夏商时期进一步发展,夏礼的忠孝之道已基本形成,并较多的出现在文字记载中;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成型,经过周公、孔子、荀子等人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对礼仪的系统化阐述逐渐成熟,形成“以礼治国”的理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仪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发展迅速;唐朝时期,编制礼仪和制礼活动达到高潮;元明清时期是礼仪文化发展的衰弱期,“礼”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暴露出、残暴的缺点。传统礼仪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了属于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一)传统礼仪的内涵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2]这里的礼仪主要指的是行礼的仪式。而真正对礼仪的内涵下定义则是在《礼记・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在这里,“礼仪”[3]是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定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的疑难问题,辨别人与人的异同差别,判断事情正确与否的准则,这与我们现代对礼仪的理解差别不大。当代学者对于传统礼仪的内涵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4]陈戍国认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李安宅认为“‘礼’是人类学上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5]杨志刚认为“‘礼’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学等诸方面内容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丛林。”[6]

(二)传统礼仪的外延

微观来讲,在文化层面上,礼仪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制度文化体现在礼仪文化在规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体现在礼仪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价值,包括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操等;行为文化体现在外在的礼仪形式。从礼仪文化所涉及的不同内容看,礼文化的结构包括礼仪文化、礼乐文化、礼治思想、礼法观念等。[7]宏观来看礼仪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外在的礼仪和内在的礼义,礼仪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规范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秩序等,礼义则是礼仪文化思想意蕴的体现。

二、 传统礼仪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

传统礼仪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资源以丰富教育内容,提供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效果,提供浓厚的礼仪氛围以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库的作用。除此以外,也起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这些内容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政治公共课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方法也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活跃,这种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手段。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性,还应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大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德育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可以将传统礼仪教育与道德观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对待长者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礼仪文化中对待同辈和幼辈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团结同学、爱护幼者有重要价值。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所以说,良好的礼仪行为要求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这对于大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可以摆脱传统的理论说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生动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课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者借助政治公共课进行“满堂灌”,让当前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明显脱节。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实践性的内容,能够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生活脱节的弊病。大学生在学习了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后,在思想上会形成一个大体的礼仪文明标准,并自觉的将这一标准与日常生活的事情相对应,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和延续,会不断完善和加固大学生头脑中的礼仪文明标准,进而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思想和观念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优化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

首先,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的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网络高科技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而礼仪文化则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为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创造条件。[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传统礼仪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主张“和而不同”,在差异中找到相同点,以此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也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

其次,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校园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起积极的作用,提供正确的人生引导。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校园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礼仪文化活动的全员参与。高校举办成人礼、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有利于带动这个学校的礼仪文明之风,使每位同学都能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2.“礼”的建筑、雕塑、名言等实物展示。“礼”的雕塑或者名言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展示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校园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建设要构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前阶段乃至以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不断受到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国外的一些流行时尚、礼仪盲目追求,认为就餐拿刀拿叉就是时尚,用拥抱代替鞠躬。高校应该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礼仪和良好道德修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而礼仪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也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以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崇高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 传统礼仪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礼仪教育“缺位”的现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可行措施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礼仪素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也提到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是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被大学生所观察和学习,必然有助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礼仪素养;[11]另一方面,礼仪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体现人的尊严,高校教师礼仪素养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礼仪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所以作为高校大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校礼仪教育中的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素养。这具体包括两方面的措施:(1)主动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与规范,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就要先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自律意识,具备“慎独”精神。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空间如何变化,都要恪守礼仪规范,并自觉践行。

(二)知行合一,改进课程体系

知与行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者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进。由于礼仪文化的理论与形式的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为讲究,可遵循礼仪文化思想并重和促进礼仪行为养成与道德修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排:(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矫正礼仪失范行为。多增加礼仪文明意识、具体行为规范的践行方面的教育内容。(2) 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一方面要选择有利于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个人礼仪行为培养的礼仪文化内容和形式安排教学活动,起到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的效果。比如参加曲阜祭孔大典活动,学生身处祭孔大典的情境中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目睹祭孔的礼仪流程,并自觉接受儒家礼仪文化的熏陶,从而起到了增强教育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多样,大学生对于礼仪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实用性,交通礼仪、面试礼仪应运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传统的礼仪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入实用性的礼仪教育,寻找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三)教导有方,革新礼仪教育方法

礼仪文化课程是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礼仪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特点,因此要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方面,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单一的理论灌输。具体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理解,变难点为易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2],其大意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给予他解答,而是启发他主动思考。因此,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适时给予他们启发;在课程的考核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外,还要增加实际操作的考试。因为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外化是礼仪教育的理想效果,这也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良好效果。

(四)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这句话阐明了人与环境具有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除了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传统礼仪教育要想真正走进高校,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礼仪教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在整个外部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淘汰老旧教学设备,完善图书馆馆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学校广播电台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也可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视频、音频进行礼仪教育。但这个过程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力而行,避免学校大改大建,华而不实。另一方面,塑造校园精神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和道德素质进行影响。精神环境的营造方式主要包括:普及校歌、校训,使人人都会唱校歌,人人都会说校训;在学习和生活场所悬挂名人名言,礼仪文明标准示范图;善于利用成人礼,升旗仪式等仪式活动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开展关于礼仪文化的校园活动,寓教于乐。

(五)与时俱进,创新传统礼仪文化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理念。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推动礼仪文化的创新,要秉承以下几个原则:(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敬老之礼、尊师之礼、人生礼仪等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有着引导当代大学生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属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礼仪文化诞生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传统礼仪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例如传统礼仪中的三纲五常,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自由平等。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糟粕。(2)相融相通的原则。这里的相融相通主要是将优秀的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通。传统礼仪文化产生于主张天人合一的农耕时代,这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背景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寻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切合点,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3)洋为中用原则。一方面,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礼仪文化强调简单实用性原则,由此产生了面试礼仪、餐桌礼仪、交通礼仪等,这些礼仪能够与时俱进,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西方礼仪重视人的平等和自由,尊重妇女,这与我国的传统礼仪有着很多不同,需要我们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礼仪的优点。另一方面以韩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传统礼仪十分重视。以韩国的祭孔大典为例,韩国每年举行两次祭孔大典,是韩国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规格最高的祭孔仪式,举办地点除了韩国成均馆以外,还在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而且韩国也筹划为“祭孔大典”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祭孔大典”是起源于我国的古代社会,但是韩国全民重礼的态度和为此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个人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尽管当前高校存在着传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但是只要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联动起来,为优秀传统礼仪教育提供足够的土壤,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一定能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荀况.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

[2]孔丘.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

[3]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25.

[4]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3.

[6]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7]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17.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9]张自慧.古礼“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2009(7):3.

[10]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1.

[11]党贵平.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考[J].黑河学刊,2003(11):113

[12]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8

关键词:虚拟仪器,力传感器,标定

 

1 引言

力传感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本身结构的变化,需要对其进行标定,以此保证测量的精度。近年来,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基于该技术来开发自动化测量设备。博士论文,标定。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而在众多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中,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的LabVIEW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力传感器标定程序的设计。

2 标定的原理

所谓标定(或现场校准)[2]就是指用相对标准的量来确定测试系统电输出量与物理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标定是测试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标定除了能够确定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之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测量系统中的系统误差。

传感器的校准采用静态的方法,即在静态标准条件下,采用一定标准等级(其精度等级为被较传感器的3~5倍)的校准设备,对传感器重复(不少于3次)进行全量程逐级加载和卸载测试,获得各次校准数据,以确定传感器的静态基本性能指标和精度的过程。为简化系统的设计,此处标准量采用砝码加载的方式获得。

3 系统组成

3.1硬件组成

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硬件组成

由图可以看出,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接线盒等。本系统中,力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四个应变片采用全桥的工作方式。数据采集卡采用NI公司的PCI-6221,该采集卡的主要参数如下:它具有16个模拟输入端口,2个模拟输出端口,24个数字输入输出端口,采样速率最高可达到250kS/s。接线盒采用NI公司的SC-2345,此接线盒直接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线盒上有SCC信号调理模块插座。SCC模块是NI公司提供的信号调理模块,其上面包含信号调理电路,可以将传感器处采集的信号转换成适合数据采集卡读取的信号。本系统所用的SCC模块为SCC-SG04,此模块适用于连接采用全桥工作方式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3.2软件组成

本系统软件基于LabVIEW 8.2来开发。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博士论文,标定。博士论文,标定。与其他开发工具不同,用LabVIEW编程的过程不是写代码,而是画“流程图”。这样可以使用户从烦琐的程序设计中解放出来,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测量等物理问题本身。它主要针对各个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设计,非计算机专业人员[1]。博士论文,标定。

因为所用的力传感器属于应变式电阻传感器,其电阻变化率与应变可以保持很好的线性关系,即输入与输出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用一条直线对校准数据进行拟合。此直线就称为拟合直线,所求得的方程为拟合方程。图2所示为传感器标定程序的采样页面。

此程序采用LabVIEW的事件驱动编程技术进行编制的。事件[3]是对活动发生的异步通知。事件可以来自于用户界面、外部I/O或程序的其它部分。在LabVIEW中使用用户界面事件可使前面板用户操作与程序框图执行保持同步。事件允许用户每当执行某个特定操作时执行特定的事件处理分支。

图2 标定程序采样页面

图3 采样程序

直线拟合的方法[2]有很多种,比如最小二乘法、平均选点法、断点法等等。其中,最小二乘法精度比较高,此处利用它进行直线拟合。根据最小二乘法,假定是一组测量值,是相应的拟合值,mse为均方差,则拟合目标可以表达为,期望mse最小。

LabVIEW中的分析软件库提供了多种线性和非线性的曲线拟合算法,例如线性拟合、指数拟合、通用多项式拟合等等。本程序选择Linear Fit.Vi 来实现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标定子程序的工作流程如下:用户先通过多次采样,获得各个输入量对应的输出量,通过While循环的移位寄存器保存这些值。博士论文,标定。采样完成后,把这些值输入Linear Fit.Vi进行拟合,拟合的曲线在Graph控件中显示出来,同时该Vi自动求出方程y=ax+b中的斜率a和截距b,这样,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可以确定下来了,如图4所示。

图4 标定程序拟合前面板

4 小结

基于虚拟仪器的力传感器标定程序能够方便地对力传感器进行标定。博士论文,标定。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灵活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参考文献:

【1】.候国屏;王珅;叶齐鑫.LabVIEW7.1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迎新等.非电量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3】.NationalInstrumentsCorporation.LabVIEWHelp[CD].ni.com/china,2008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9

关键词:树典型;典型引领;价值功能;互动仪式链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6-0100-04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颇受关注。从柯林斯把“9·11”事件中的消防兵作为团结符号的案例分析[1]135-144,到国内学界对汶川、玉树地震集体哀悼仪式的团结意义研究皆表明了典型引领的功能问题和情感能量、符号内化所能动员的价值认同紧密相关。2009年12月,《人民论坛》的调查报告表明,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已然成为最严峻的问题之一。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主流价值必须借助有效载体来推动。2012年强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雷锋精神。树典型活动无疑是典型引领的重要载体之一。故此,本文拟在吸收学界社会价值观研究、典型引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互动仪式链视角来分析之。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社会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郑杭生认为作为“大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英政治文化)只有回到大众性、人民性,贴近日常生活的“小传统”,为民众所接收、所认可、所认同,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软实力”[2]。李友梅认为福利渗透、意义系统和社会组织构成了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意义系统由象征符号构成,一般通过传媒、教育、人际互动等途径发挥作用[3],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马伊里强调通过合理的仪式互动与紧密的情感交流能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4]。王处辉认为社会价值观在结构上呈现为制度化形态、知识化形态和生活化形态的“三位一体”,它需要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推行,内化为行动的指南,社会秩序才会长期稳定[5]。毛寿龙认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社会,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迷失会导致道德滑坡和信任缺失。要重建社会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理清价值观,形成复合的价值观[6]。刘少杰认为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发生从单位传播向社会传播变迁的同时,还发生了感性传播对理性传播的地位替代。感性传播和理性传播是就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展开形式而言,感性传播是以感性形象、影视画面或符号象征传播意识形态观念,而理性传播则是以文字语词、报刊书籍或有声广播传播意识形态观念[7]。这些研究从结构、意义的角度提出了价值观如何在互动中实现内化的命题。树典型活动显然应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仪式。典型引领的作用大小视乎价值观能否转变为可持续的情感能量和可接受的内化符号。

(二)典型引领的功能分析与归因研究。典型引领包括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政治和社会动员的基本方式等方面。Maurice Meisner认为,树典型活动对中国政治运动与社会运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8]。Borge Bakken指出中国通过树典型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公民[9]。吴海刚[10]、陶东风、吕鹤颖[11]总结了雷锋作为一种伦理符号,起到了“一种道德模型”的主要功能,揭示了意识形态在道德模型建构过程中所起的自觉作用。冯仕政的研究表明,国家与先进典型之间的关系网络,既是意识形态灌输的通道,也是资源动员的捷径,并为村庄制度变迁提供了行动者、理念和资源,树典型是政治权威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动员、控制和整合而采取的一种社会治理策略和技术,典型能够有效地将政治权威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12]125。陈映芳认为国家和成年人通过树立典型,来塑造他们所期待的孩子形象,孩子图像成了国家对孩子实施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13]。任俊英强调典型报道与典型的规训化作用[14];刘方玲指出建构政治典型的过程也是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及其诠释的过程[15];魏爽结合符号资本理论来解释模范形象的主体建构问题,对模范形象塑造中反映的意识形态问题、权力关系进行了分析[16]。叶扬兵研究了当代农村变迁中的标兵与典型,认为时代造就了标兵和典型,标兵和典型也影响了时代[17]。刘俊彦、程旭辉认为典型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指导、教育、示范、激励和社会整合作用[18];彭怀祖强调典型引领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19]。潘玉腾、陈赵阳认为先进典型引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20]。苗春凤认为树典型活动是一种基本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管理手段[21]。邓智平指出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领域寻求内在动力,强调雷锋精神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22]。刘勇认为树典型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有效技术路径[23]。薛国林等认为典型人物是代表国家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宣传一种典型可以塑造一种信仰,达到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典型引领的意义在于确认、肯定并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4]。在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中,我们应重视对典型引领这一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归因研究方面,典型引领之所以是一种普遍存在,是和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利益机制、权力运作等方面紧密相关的。刘林平、万向东认为树典型普遍化的社会原因,在于我国民族心理中的群体主义取向和计划体制下的政治本位、领导本位的价值取向等因素[25]。魏沂指出树典型是德治社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力技术,是推行新德治的需要[26];冯仕政认为中国特殊的“中心—边陲”二元结构,导致人们一方面需要依靠典型进行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另一方面需要典型符号扩大化来引起中心权力的关注[12]125。孙立平认为谬赏主义导致树典型活动普遍化,其结果会是树典型活动的泛滥化,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遭到削弱[27]。不过,董颖鑫进一步发现树立政治典型既寄托了理想价值,又赋予了工具功能,主要有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和“鲶鱼效应”等多维因素[28]。苗春凤认为树典型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渊源,主要源于“大一统”传统、道德教化传统、义务价值观传统和旌表传统[29]。可见,功能研究和归因研究的已有文献多集中在宏观结构性分析和个案解读上,忽视了宏微观的连续性。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其引入。在社会学界,互动理论研究颇有渊源,从涂尔干的宗教仪式到戈夫曼的日常生活的互动仪式论皆是其中的典范。柯林斯汇流而综,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强调互动仪式的宏微观连续性,认为互动仪式的后果体现在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情感能力、符号的群体性认知和思维内化、彰显群体正义感和道德感当中[1]2-4。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引入中国大陆伊始就被用于解释大学生逃课现象[30]、旅游体验的互动机制[31]等日常生活研究。有学者在德育研究中将其引入价值功能的分析,指出当前德育活动的形式化导致空洞或强迫的互动仪式出现,德育活动空间的虚拟化使会话际遇脱离了现实,德育的个体化倾向导致群体团结的减少和神圣物的祛魅。改变现有困境需要重构已有的互动仪式,增加真实情境下的会话际遇,让互动符号与群体道德返魅[32]。总体来看,柯林斯非常重视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的内化,试图借此从知识社会学上激活涂尔干模型。国内学者的引介和运用为多维地、多向互动地进行典型引领,发挥主流价值社会整合功能铺垫了理论基础。

二、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研究展望与思考

由上可见,在一个文化多元、媒体多样的时代里,如何打破单向性灌输模式,多维、互动地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文化强国的使命感,基于核心价值如何具有巨大而持续的情感能量、如何实现符号内化等基本问题,通过总结、反思中国典型引领中的价值功能,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寻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机制以及社会认同机制,是一个新视角。引入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不仅要回答创新在哪里,更要回答怎样创新问题,即典型引领怎样创新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典型符号与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关系

树典型活动是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是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手段,是权威机构进行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关键。树典型活动成为社会文化价值变迁的动力和机制,引导着社会文化价值变迁。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重视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和管理。在一个社会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绝对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是社会群体的精神“黏合剂”,决定着社会群体主体行为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33]。应在文献综述和现实考量基础上,归纳典型引领的功能,突出其价值功能,亦即梳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典型的价值功能,提出反思典型引领与塑造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之必要性。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需要重视感性传播,感性传播是以感性形象、影视画面或符号象征传播意识形态观念,典型符号的引领是一个形象和具体的感性方式,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传播,实现其生活化,有利于公众的认同、内化和践行。

(二)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

以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以权威机构树立的知名度较高的典型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与颁奖仪式为案例,分析树典型活动的完整程序和各种具体形式(仪式),说明在互动情境中创造典型符号的过程,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 介绍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进而着力分析在互动仪式中,如何将主流价值转化为公民的内化符号,使之具有持续性道德整合能力。2. 阐释树典型活动的完整程序和各种具体形式(仪式),分析树典型活动中的互动仪式(报告会、表彰仪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与颁奖仪式等)与典型引领功能和效果的相关性。3. 在以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为重点的同时,梳理柯林斯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是“互动”,不同于单向式的灌输和说教的传统方式,作为“树”典型的政府或管理者,如何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并使公众对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作为公众,如何在参与中自我调适,重塑社会认同。这是构建互动仪式必须考虑的。典型符号在互动情境中才会获得所具有的情感意义和发挥价值功能。

(三)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

树典型要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内嵌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权力运作的逻辑。具而言之,社会情景决定了树典型的类型与规模。典型功能的发挥与社会发育程度和公众认同程度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为适应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新形势,典型引领也需要创新。通过实证调查,揭示目前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现状和效果;针对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与价值的时代背景,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在研究方法方面,可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呈现公众对典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我国目前典型引领功能和效果的基本状况。通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仪式的运作和知名典型引领社会价值等案例,研究典型符号如何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与发挥引领功能。用比较分析法,进行传统与当代树典型、官树典型和民树典型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树典型的比较,借鉴经验。

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是否需要树典型?树什么样的典型?怎样树典型等等问题亟需我们从学理角度进行解答。典型的功能问题尤其是价值功能问题是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因此,运用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研究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树典型是主流价值符号塑造和传播的过程,发挥着符号引领的作用。树典型活动中的仪式化运作,尤其是互动传播和颁奖典礼(情感模式)的结合,可以实现典型与公众的互动,进而实现符号内化和情感能量维持。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能否发挥,取决于符号选择是否具有持续的情感能量动员,取决于符号实现思维层次的内化。树典型活动必须基于此才能发挥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有力手段。树典型活动中的仪式化运作,可以调动公众情绪和情感,在仪式化的活动和互动情境中,建构典型符号和实现符号内化,完成权威机构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宣传、推广和公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因此,树典型活动是如何以互动仪式形式,将核心价值观投射到形形的公众面前,调动公众情绪,提供价值参照系,完成将核心价值观置入其中的使命,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以及典型引领怎样创新等问题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一种“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00.

[3]李友梅.重塑社会认同与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J].探索与争鸣,2007(2):11.

[4]马伊里.仪式互动与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J].探索与争鸣,2008(4):6.

[5]王处辉.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和合[N].社会科学报,2010-02-04.

[6]毛寿龙.社会价值观重建要靠制度变革[J].人民论坛,2011(20):15.

[7]刘少杰.新形势下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72.

[8]Maurice Meisner,Mao‘s China and After: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Free Press,1999:96

[9]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EB/OL].http:///nForum/#!article/JC/9788

[10]吴海刚.雷锋的媒体宣传和时代变革[J].二十一世纪,2001(4):137-142.

[11]陶东风,吕鹤颖.雷锋:社会主义伦理符号的塑造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0(12):103.

[12]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J].学海,2003(3).

[13]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3.

[14]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从福柯的视点出发[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7.

[15]刘方玲.话语的诠释:意识形态对政治典型建构的操纵[J].理论探讨,2006(4):171.

[16]魏 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

[17]叶扬兵.当代农村变迁中的标兵与典型[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323.

[18]刘俊彦,程旭辉.多学科视野下的选树青年典型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41.

[19]彭怀祖.典型引领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1-12-12.

[20]潘玉腾,陈赵阳.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兼论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

[21]苗春凤.“树典型”活动的历史演进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12(3):121.

[22]邓智平.弘扬雷锋精神与社会管理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2(3):26.

[23]刘 勇.树典型:二元分立社会结构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技术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2(5):31.

[24]薛国林,等.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3;7.

[25]刘林平,万向东.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10.

[26]魏 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2):30.

[27]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3-297.

[28]董颖鑫.从理想性到工具性:当代中国政治典型产生原因的多维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5):24.

[29]苗春凤.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3.

[30]康慕云.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西南教育论丛,2010(3):31-34.

[31]刘会燕.古村落旅游地互动仪式与旅游体验质量相关性分析——以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63-65.

[32]苌庆辉.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5.

[33]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5-468.

Review and Thinking of the Value Function of Example Leading

Miao Chunfe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篇10

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和可调谐光滤波器的光纤光栅传感动态解调系统。用LabVIEW编写虚拟仪器(VI)程序,通过硬件接口由计算机控制可调谐光滤波器,使其在固定波长范围内扫描;采集电路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采集并送到计算机中分析处理,得到传感信号的反射波长以获得应变量。最后把传感解调系统的测试结果和光谱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说明了解调系统的设计是正确的。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解调;可调谐滤波器;LabVIEW

0引言

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广泛用于应变和温度等参量的测量[1]。当外界参量作用于光纤光栅时,其谐振波长会产生漂移,外界参量的变化和光栅的谐振波长变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解调就是检测光栅反射信号波长的变化,与光源的偏振态、相位和强度无关,对外界参量的测量精度主要由波长解调系统的精度决定[2-10]。采用光谱仪虽然能够直接观测光纤光栅波长的变化,但此类仪器一般价格昂贵,很难用于工程实际。对于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系统,通常要求解调系统具有很高的解调速度和精度,并可长期稳定工作。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调光谐滤波器的动态传感解调系统,通过LabVIEW编写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VI)程序,采用计算机通过硬件接口控制光可调谐滤波器,使其在固定波长范围内扫描,由采集电路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采集并送到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传感信号的反射波长,获得应变量[11-14]。最后把传感解调系统的实验结果和光谱仪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定解调系统的性能。

4结语

根据光纤光栅传感光信号的特点,设计了解调系统中的光电检测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利用LabVIEW编写VI程序,通过硬件接口用计算机控制可调谐光滤波器,使其在固定波长范围内扫描,采集电路对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进行采集后送到计算机中分析处理,得到信号的反射波长,最终获得应变量。测试结果表明,解调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光谱仪的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动态解调系统的设计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MAJUMDER M,GANGOPADHYAY T K,CHAKRABORTY A K,et al.Fiber Bragg grating i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 present status and application[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8,147(1):150-164.

[2]

NUNES L C S,VALENTE L C G,BRAGA A M B.Analysis of a demodulation system for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using two fixed filters[J].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2004,42(5):529-542.

[3]

CRUNELLE C,WUILPART M,CAUCHETEUR C,et al.Original interrogation system for quasidistributed FBGbased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fast demodulation technique[J].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9,150(1):192-198.

[4]

王敏,乔学光,贾振安,等.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信号解调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41(12):54-58.

[5]

张卫华,童峥嵘,苗银萍,等.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传感解调技术[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6(4):284-287.

[6]

乔学光,冯宏飞,贾振安,等.光纤光栅传感信号解调硬件电路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20(11):1426-1429.

[7]

詹亚歌, 裴金成, 杨熙春, 等.双光栅匹配解调系统线性解调模型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 29(12):2612-2616.

[8]

王云新, 刘铁根, 江俊峰.便携式光纤Bragg光栅波长解调仪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2007, 28(6):1104-1107.

[9]

LI E B,PENG G D,YAO J Q.Lowcost highresolution wavelength demodulator for multichannel dynamic FBG sensing[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7, 28(1):1-5.

[10]

ZHU P Y, DHILLON B S, LI X J,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n interrogation instrument for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ing[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8, 29(4):673-678.经查是英文文献

[11]

陈明星,朱灵,张龙,等.基于LabVIEW的光纤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数据处理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10, 31(3):488-492.

[12]

邝业成, 余有龙, 胡亮, 等.基于LabVIEW的光纤光栅传感干涉解调系统仿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4): 19-20.

[13]

沈小燕, 林玉池, 付鲁华, 等.LabVIEW实现光纤光栅传感解调[J].传感技术学报,2008, 21(1):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