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十篇

时间:2024-03-21 17:41:11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通识教育 核心地位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3]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工科大学生;素养教育

如何全面的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如何全面提高人数众多的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我们今天全社会都必须要认真探讨的话题。

一当今工科大学生培养的情况分析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如同脱缰野马,越来越快,让人难以适应。社会对于人的要求水准也越来越高难越全面,一个大学生仅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是一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必须要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很难说就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文科与工科之间存在的难以逾越的知识结构方面的鸿沟,造成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多是“专才”而不是“通才”。

工科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从中学时代起就远离了文科知识。一方面是一部分人本身可能就对文科知识兴趣不大,不是很热衷学习和了解文科知识。另一方面也由于高考的严重压力,即使是对于文科知识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可能对其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解。到了大学阶段,由于思维已经形成了某种定势,而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来自于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工科的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价值理解已经很难从思想深处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了,所以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工科学生一生当中对于人文知识根本就没有多少了解和学习的可能性。

我们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论证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如果缺乏所带来的后果,都会清晰的看到这个后果是很让人担忧的。正如很多学者分析的那样,缺乏人文知识底蕴的大学生,无论在思维模式思维方法文字和语言的表达价值理念道德修养创新意识等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缺陷,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工科大学生的发展。

二、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纳入工科大学生培养的体系中

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纳入工科大学生培养的体系中呢?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考虑的难题之一。

我们当前的工科大学生的培养体系虽不能说很完善,但也已经是运行了多年,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确实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并且是很成体系了,改动起来并不是很容易(虽然高校经常进行教改,但很难从体系的层面有所撼动)。但是时展的太快,教育如果不积极赶上甚至超前,就只能逐渐被社会淘汰,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已有的工科学生培养模式对于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今天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工科人才的需求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现在中国的发展确实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工科人才,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工科教育体系中是需要立即着手的工作了。

对于工科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要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下手。

首先,就应当加强课堂内的教育。我们目前的大学生无论从学习时间方面还是从学习习惯方面来讲,课堂内的学习都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应该当仁不让的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来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作为公共课,让工科的大学生普遍接受一次以“中国传统文化”课为载体的人文知识普及教育。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先让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科学有兴趣的学生得到系统的教育。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课程,都要认真设计教学的模式,一定要设法打消大部分工科学生头脑中对于人文课程养成的习惯性的轻视和厌倦的定势,要摆脱中学为了高考而养成的对于文科学习“背”的恶习,要在生动性上下功夫,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育就是一个目标:让工科学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人文科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恢宏华美的殿堂,不需要死乞白赖的拖着后生小子们去掌握,而只要真的把我们的青年人领到中华文化殿堂的大门,那种让人震撼的力量一定会让我们的青年人崇拜和欣赏的。我们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大学生我们工科的大学生认识我们的中华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课对于工科大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知识性的教育,而应该是体会性的教育。让我们的青年人找寻到了某种体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体会)就可以了。中华文化其实常常就是一种意境,中华传统的教育也常常表现为一种意境,一种孔夫子抚琴而歌的意境,我们工科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就应该追求一种意境,而不要单纯的追求分数和所谓的知识教育。有了这样一种认识,然后再来设计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都一定要为了这个目标服务,万万不能再走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否则在工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意义就不大了。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3

【关键词】民本观 畏民意识 党员教育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文化遗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畏民意识是中国传统民本观中重要的思想基石。常怀畏民之心,方有为民之行。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民本思想观,强化畏民意识,常怀一颗敬畏百姓之心,多行真心为民服务之实,对建设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的民主建设和文明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一、畏民意识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观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历来都非常强调和重视民本思想观。民本思想观发端起源于夏商周时代,其历史渊源悠久,《尚书·虞夏》明确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深刻而又精辟地阐明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与作用。周公更进一步提出“敬德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对民本观均有大量论述,如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思惠于民”“平政爱民”等等。西汉时期大政治家贾谊在其代表作《大政上》对民本观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阐述,提出“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民无不为功,民无不为力”,人民是国家安危之基,存亡之本,兴衰之源,是君主威侮、盲明、强弱的关键,进而提出“政在爱民,施行仁政,民必胜”的观点。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此基础上对民本观不断加以充实、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本思想观。

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观中,畏民意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民本观的基石。在中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中,“畏民”并不是认为民众地位有多高身份有多尊贵,而是认为:在统治和管理国家中,民众是根本,作用大,力量大,必须小心谨慎,常存敬畏之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防民胜于防川”等等。因此在施政中,要实行“仁政爱民”。虽然传统民本观中“民惟邦本”并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也不可能真正承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更不可能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在历史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的思想意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作用。正是因为有畏民意识,才可能有重民、忧民、知民、爱民、教民、利民、富民的思想意识。传统民本思想观也正是在畏民意识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在当今时代,传统民本观也依然闪耀着进步的光辉,畏民意识在今天也应大力传承、提倡和发扬。

二、传统民本观中畏民意识的核心内涵

在中国传统民本观中,畏民意识包含四个层面:首先是重民,充分承认民众的作用和威力,重视民众。民众是国家根本,统治者在统治与治理国家中,要时刻重视民众的地位,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眼中要有百姓”。第二是敬民。要敬重老百姓,百姓是衣食父母,立国之本。要从内心深处尊重老百姓。第三是惧民。对百姓大众要心存畏惧之心。这并不是说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就一定惧怕地位卑微的民众百姓,而是告诫统治者要自律要有自我约束之心,不要为所欲为。第四是爱民,要关心爱护百姓,要时刻为民众着想,充分考虑百姓大众的疾苦生计,不要一味贪图统治者自己的享受和利益。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文人骚客对传统民本思想观进行了充分阐释,也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情怀千古传诵。王羲之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声至今不绝于耳。许许多多的政治家而且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传统的民本思想观。

三、在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中强化畏民意识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中,虽然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和谐思想以及现代科技知识、文明素养武装头脑,但当今党员干部也应当自觉地学习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高人文素养,加强中国传统人文知识熏陶。用中国传统民本观对当今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用传统民本思想观引导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取向

在当今党员干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中,用传统的民本思想观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也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首先要让党员干部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责任和担当。身处其位,就要有担其位之责,为民做主、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效力。其次,要端正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取向,要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是为个人而活,而是为社会大众而活。人生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自己的荣华富贵、升迁发达上,而是体现在人民的幸福安康上。人生个人价值应当体现在为民谋福上,应当在为民服务、为民奉献中体现人生奋斗的价值,个人的幸福应当在追求人民福利上得到最大满足。

(二)用畏民意识强化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约束

当今社会,灯红酒绿,诱惑多多,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畏民意识,对老百姓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人民群众要常怀敬畏之心。老百姓很厉害,对他们要像神灵一样对待。”此言一出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和反响。党员干部敬畏百姓,就会感觉有无数双眼睛时时刻刻在盯着自己,犹如芒刺在身就会自觉约束自己、检点自己、规范自己,就会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感觉,从而不敢放纵自己的私欲。敬畏百姓,就会把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自己。敬畏百姓,在诱惑面前就会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必须对百姓敬畏”,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显现的是一种信念和境界,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是党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有畏民之心,才会有爱民之举,为民之行。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坚定理想信仰,实现人生价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造福人民是共产人奋斗的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敬畏老百姓,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真正的伟大蕴藏于万千民众之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敬畏老百姓,是怕我们的工作不能让老百姓高兴,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为此,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当经常自我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否真心实意、兢兢业业地在为人民大众办事谋利?是把自己当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还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每个党员都要经常用民本观经常拷问自己的灵魂,加强党性修养,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价值取向,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老百姓的褒奖和肯定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满足,体现自己的人生成就感。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东巴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面向大众传播的文化产品,每一部叙事的电影都向大众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即“意识形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是承载了传递国家意识形态、传达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意识形态与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的新动态,同时也可了解国民的思想动态。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受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影响。

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概况

1.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况

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念探究,主要是要对其概念进行辨析,它区别于民族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对于三者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参考王志敏在其《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一文中所说的,判断一部电影是不是少数民族电影,要遵循以下原则:“一个根本原则,即文化原则;两个保证原则,即一个保证作者原则,一个保证题材原则。”这句话指的是,少数民族电影的作者本身应当是少数民族人民,所反映的是少数民族题材、少数民族文化内核的电影。陈剑雨认为,对于三者的概念应当从题材和作者的身份出发,即:“少数民族电影应当包括三点内容,一是少数民族身份的导演拍摄自己本民族生活的影片,二是少数民族身份的导演拍摄本民族之外其他民族生活的影片,三是汉族导演拍摄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归纳上述观点,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人员即导演、编剧与主要演员应该是本民族身份,所反映的是民族气质与精神内涵。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指的是表现少数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内涵的影片,对于创作者以及演员没有民族身份要求和限制。

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开始由阿尔都塞在其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国家机器”的概念不同,“国家机器”更偏向于国家为了巩固统治而使用的物理手段,如军队、监狱、法庭、政府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是国家统治的软实力,非暴力手段,即宗教、教育、法律、文化等。统治阶级除了要通过国家机器来限制民众的言行,同时还要依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供让人信服的合理化表述,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接受统治阶级的统治,接受自己被统治的身份和地位。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影响了后人对电影的鉴赏与评价,为电影的批评开启了一条新的方法和道路。意识形态批评改变了以往对电影鉴赏只从电影的文本、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的传统,开始从电影背后所隐藏的内容和意义讨论电影,分析其是如何讲述故事的。意识形态电影批评让人们更加关注电影当中所“没有”讲述的内容,并从电影的根本进行分析,更加深刻地理解其要传达的意味深长的内容。

二、电影《大东巴的女儿》文本分析

电影《大东巴的女儿》是一部典型的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片是全球范围内第一部反映纳西族人民生活的叙事电影,影片由韩志君导演,于2005年上映,在2006年希腊的塞浦路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奖”“最佳摄影提名奖”三项大奖。《大东巴的女儿》是继表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五朵金花》《阿诗玛》和《花腰新娘》之后, 又一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美丽的纳西族姑娘和西从小听不到声音,也不能说话,在姐姐和纳和奥地利朋友杰克的帮助下,和西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纳西舞王的故事。这部影片展现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之间互相交融发展的现象。

1.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

中国是一个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传统文化,56种不同的文化交织成中国国家文化,其中国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族文化。在不同民族几十年的相处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影响并逐渐走向融合。影片从几个方面展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一是剧中主要人物除节日外都身着现代服饰,所用语言都是汉语,只有老一辈的纳西族人才一直身着传统服饰,并知晓传统语言。二是家庭身份地位的转变。传统的纳西人家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如片中客人到家做客,纳西女人不能上桌吃的传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纳这一代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如片中年轻一代纳西人木庚与和纳之间的恋情,木庚对和纳温柔体贴、百依百顺,甚至对和纳说:“以后我为你‘披星戴月’还不成吗?”(“披星戴月”主要指纳西族女性天不亮就出门干活,月亮升起才回家,为家庭日夜操劳,是纳西族女性勤劳善良美的象征)这种变化与国家倡导的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纳西族的家庭观念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

2.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交融

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许多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往往面临着被商业化的风险。和云杉与家人和徒弟的矛盾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交融,在这里可以拆分为两点考虑。

一是和云杉与家人的矛盾,是传统文化和变化创新的矛盾。和云杉不准和纳唱歌时有伴奏,和纳便在纳西民歌的基础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和云杉不准和西学东巴舞,和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名纳西舞王;和云杉不准妻子蓝月在绘画中加入其他元素,蓝月便在画中加入西方绘画艺术元素,使得东巴绘画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这些创新最终打动了和云杉,和云杉也接受了这些创新。从这里可以折射出传统文化向文化创新低头,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逐渐融合的现象。

二是和云杉与徒弟的矛盾,是传统文化与商业化之间的矛盾。木庚是和云杉最得意的学生,学到东巴文化之后,木庚想要将东巴文化传播出去,但是他在传播中逐渐走向了误区。在他承包的剧场中,他向不懂东巴文化的大众展现的是畸形的东巴文化。在和云杉训斥木庚的时候,木庚反驳道:“观众喜欢看这个。”因为大众喜欢那么就投其所好,不顾文化本身的内涵,一心想着以赢利为目的传播民族文化是不可取的。在后来木庚与和纳的谈话中,木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将剧场交给了和纳,这喻示着商业化向传统文化低头,市场经济的盈利思想向传统文化靠拢。

3.少数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交融

影片中另一大亮点,就是不远万里专程来到丽江研究东巴文化的奥地利小伙杰克。杰克在影片中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纽带。东巴文化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块文化瑰宝,吸引着国外众多文化学者、文化精英对其加以了解和探究。杰克作为外国文化的代表,对东巴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成了和云杉的学生,并跟着和云杉如饥似渴地学习东巴文化。这些剧情反映了我们的文化正在走出去,走向全球,民族文化交流已经打破了国界、人种、语言的限制。少数民族文化全球化,是我们国家在新时期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影片的最后,和西和杰克在吊桥上奔跑并最终拥抱在一起,象征着少数民族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三、总结和思考

1.国家意识形态可促进民族团结

《大东巴的女儿》为我们展现了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全球化之间互相交融发展的和谐现象。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趣味性的故事以及贴近生活的描述,感染了少数民族同胞,增强了其归属感。同时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中融入了很多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使得少数民族边缘文化在向着主流文化靠拢,增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于未接触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来说,电影中的歌舞、艺术、文化无一不在吸引着他们,在影片中常常会有民族大团结的剧情展开,宣扬了各民族平等和谐的思想,这种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

2.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困境

在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导演韩志君拿着这部电影去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参加评选,在导演看来,年轻人的想法非常重要,年轻人是未来中国的顶梁柱,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但是在参加完展映之后,导演对媒体记者说:“不应该与年轻人有隔阂。”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年轻人对这部电影的热情并不太高。主流意识形态电影在我们国家来说不算少数,早在“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主流意识形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这些电影面对并不是很稳固的民族关系等问题,依靠其感染性、故事性、普及性强等特点,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较好地传递到了各民族之中,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大东巴的女儿》可以说与“十七”年电影非常相似,然而观众对其积极性并不高,主流意识形态强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当今难有市场。笔者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为以下几点:首先,文化内核缺失。《大东巴的女儿》中真正是纳西人的两位演员在整部剧中对话不超过三句,没有纳西族本土的味道,故事中Χ巴文化偏重科普而缺少深挖。其次,刻意强调。影片中,杰克学习东巴文化的表现非常刻意,为了介绍知识而创造剧情,弱化了故事性,观众会感觉是在被灌输知识,会有一种不适感。最后,整部电影的故事性不强,观众从开始观看就能基本猜得到结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故事性弱是痛点。

综上所述,针对上面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少数民题材电影应当向商业电影学习,在保证传递国家主流意识的前提下,应加强电影艺术创作,强化电影故事性。我相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终会迎来既叫好又卖座的一天。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6

一、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对于高中生来说,对生物学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中生物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接触生物学学科的时候,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这一问题,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够真正将生物学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全面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学科知识和学习技巧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教师应该仔细分析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的时候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接触生物学学习的时候,能够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修养,而且学生也能够真正地把握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意识的引导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加大科学创新的力度,运用科学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压力大

新课标一直要求相关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进行转变,要求教师应该真正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但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实际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时候,依旧遇到一些问题,其中较明显的问题是当前高中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较大,所以在实际开展渗透教学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依旧没有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片面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成长和过程。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高考,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增加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多门学科,整体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教师和家长也会给学生施加一些无形的压力,在这些无形的压力下,学生的思想负担是非常重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只是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学生加大学习力度,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生物教学的开展,而且对学生整体的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与传统文化不融合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除了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之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整体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也有一定的隔阂,没有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导致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不够理想。仔细观察当前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情况,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挖掘和融入。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生物学教学和传统文化是可以融合的,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漏洞。由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时候不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和高中生物学教学之间的联系,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也应该将优秀的美德和时代精神进行结合,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创设情境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生物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渗透,首先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巧妙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应该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思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之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例如,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物质循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意境的诗句来跟学生描绘某一种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对生活和经验进行思考。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更能够深入诗句中的意境进行思考和研究。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阅读素材的时候,能够对生物学学习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应该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深化思想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化思想,重视学生的思想培养和思想引导。高中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良好心态的发展。另外,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才能够按照目标的内容开展学习。例如,在带领学生一起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作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良好的作息和较好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实际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一些礼仪、修身、爱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全面提高生物学教学的科学性。

(三)传承文化

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生物学教学中,全面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一直以来人和自然都是统一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只有严格遵守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实早在之前,我国古代的文学思想家就针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也涉及相关的内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教学观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部分观点与古代的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的结合,结合在一起之后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学科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古代优秀思想家的名言,让学生在课上针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教师通过合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产生兴趣,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学之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生物学学科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7

【关键词】 学校发展传统体育对策

我国众多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内涵,具有较好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因此,把部分优秀的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整理项目纳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能为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和风格,从而打破以西方竞技体育为模式的学校体育教学,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由于电视媒体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报道,所以在访谈中我们提到的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学生没听过也没见过。这直接影响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因此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和非常喜欢民族传统体育的只占38.8%。民族传统体育要更好的发展,改变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的老师中有83.4%的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会两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占83.4%,且有33.3%的老师自身会多项民族传统体育。由此可见,那43.6%对民族传统体育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只要老师正确引导,他们会改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

1学校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

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体育意识的建立,引导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体育文化,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很容易啦。要积极引起全社会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通过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意识,引导人们逐渐建立宏观的体育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体育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就成为人们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2培养民族传统的师资

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体育老师在其中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师资的培养尤为关键。在培养师资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安排现任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参与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另一方面,可与当地的高校进行联合,在当地的高校培养一批熟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老师,再让这些老师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到各个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体育老师在其中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师资的培养尤为关键。在培养师资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安排现任的体育老师进行培训,参与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并邀请专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可与当地的高校进行联合,在当地的高校培养一批熟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老师,再让这些老师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到各个学校。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可不定期举办体育老师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比武,并由专家、老师、学生组成的三级评判团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定,对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老师进行表彰。

3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教学内容除了优化、继承、改造传统教材外,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色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非典”过后的反思,体育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喜爱找一些与自己工作、生活、兴趣爱好相适应的实效性强的一些体育项目来锻炼身体。如:街舞、羽毛球、滑板、定向运动、棒垒球等。这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当然,这些项目的引进要根据各校的条件、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实际情况,适量的选择。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几千年的承袭﹑发展﹑演变之后,已经成为生理﹑心理﹑形态﹑神志的特殊标志,内化在民族体育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着这种凝聚力的品格。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不必具有高水准的文化素质条件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4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统一完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民族文化教育,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体育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其次,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体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素质教育中的三个体育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将体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49-0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现如今在高中校园内,大量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正在被一点点的侵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逐渐降低。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有限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十分不重视,这是我们教育思想落后的表现。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可以说,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更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一、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

1.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充实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艺术视野。从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目标分析,传统文化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渗透传统文化有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我国很多传统优秀的文章和诗篇中都充满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和真挚的友情,这些文章和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爱国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存在哪些不足,然后自我进行改善,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思想品质。

3.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优秀的爱国主义文章和文化内容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良好的思想道德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本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在学习中逐渐感悟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学生必将更加尊重和敬爱我们的国家,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对于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历史,充分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精髓,以及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分析

1.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文化内容与自己距离较远,总是高高在上,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话语,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不强,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忽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是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苏洵的《六国论》中,他提出了“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及借古讽今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论断。再如欧阳修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论断,在《伶官传序》中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论断。这些名言名句中的深刻内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再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网络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虽然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但是依然不妨碍学生对电视节目以及影视剧的热爱,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积极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不断拓展教学途径。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听于丹讲解《论语》,针对这种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这方面内容,并将讲解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相结合,有的学生喜欢听相声和评书,教师不妨为学生寻求这方面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相声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网络技术需要强调的是,在网络中由历史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很多,编剧剧本编写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严格把关。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合理的使用网络。

3.透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高中语文教材是文化知识和语文知识传输的重要载体,同时,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观察,引导学生去借鉴;其次,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承担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进行人文知识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宋石晶.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J]. 学周刊. 2011(28)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9

Abstract: To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roblem of elderly guardianship, this paper studies an 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can judge the abnormal situation based on factors such as the old man′s action rate and meet the automatic alarm function, and analyzes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name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nomaly model database based on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reless vide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premise that as far as possible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 elderly, this system can realize intelligent 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for the elder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关键词: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模式识别;异常模式数据库

Key words: the elderly;intelligent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pattern recognition;anomaly pattern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58-03

0 引言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居世界前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的监护问题越来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的养老习惯以及当前养老模式的主要载体是家庭和机构[1],老年人在面对突发的意外情况时无法解决。再者,由于目前的视频监测系统大部分是通过人的实时监测来完成的,连续不断地监测方式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不易被老人接受。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总体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医疗卫生资源的紧张局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并对监护系统工作过程中关键技术异常模式库的建立和异常模式识别进行研究,推动老年人群安全监护系统的研究进展和推广应用。在无隐私侵犯的安全状况下,实现居家环境下对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智能视觉监护,对解决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的监护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在初期阶段基于老人的行动速率等因素归纳出发生危险时的异常行为特征,完成异常行为模式库的建立。通过视频监测设备和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子信号、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采集信号与异常模式是否匹配。当采集的信号与异常模式不匹配,则说明没有发生意外情况,视频图像自动删除,如果采集的信号与异常模式匹配,系统将自动报警并及时向监测中心反馈,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在无隐私侵犯的安全状况下,实现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智能视觉监护,对缓解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的监护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除了应用于家庭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外,“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的主要监护对象还可以是残疾人群以及高发病人群[2]等。

1.1 基于视频的安全监护系统的系统结构 基于视频的安全监护系统主要由带有无线网络接口卡的NIC便携式视频检测仪、无线接收基站、监控中心构成。(如图1)

视频检测仪主要完成监控现场的视频图像采集和图像的无线发送功能,主要由CCD摄像机、高性能嵌入式主板和无线网卡组成。无线接受基站接收无线视频发射装置传输的视频信号,并通过局域网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护中心的服务器上。监护中心服务器接收到图像信号后进行异常模式监测,视频图像若判定为异常则在监视器上显示报警现场的实时图像,并进行声音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发生异常,同时将异常场景自动存储以备查询。若识别结果为正常,则将场景数据丢弃,不形成显示画面,不但节省存储空间,还可保护个人隐私。

1.2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的优点

①隐私安全保护。基于老人的行动速率等因素归纳出发生危险时的异常行为特征,构建的异常行为模式库作为检测设备采集图像信息后处理的数据库。系统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电子监测设备对老人的居家生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打破了传统的全程监控模式,对老年人正常的行为活动不予显示,仅在监测地点发生异常情况时实现自动报警并将异常信号和监测画面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供监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无隐私侵犯的安全状况下,实现针对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智能视觉监护。

②无人监护模式。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仅显示需要监护人员关注的异常状态,对于个人正常的行为活动则不予显示,大力减少了监护人员信息的处理量。同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并将异常信号和监测画面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供监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了监控过程的无人操作,解放大量人力资源,降低监护成本。

③使用性能优化。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将图像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监护过程,与目前的传感器智能监护技术[3]相比,系统能够在被监护人不必佩戴传感器的情况下获取最能体现被监护者人体行为的准确特征数据,使得系统使用适应性更强。其次无线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安装位置灵活机动的优点,监护人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系统的位置,减少被监护地点的布线费用和修改装潢费用成本。使用性能的优化使得系统在养老机构、医院等场所推广应用更为广泛、便捷。

2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异常模式数据库的建立

①建立异常模式库。通过文献资料[4],借鉴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5],分析得到会导致老人发生危险的异常模式:老人的行为异常;所处场景的异常。基于老年人的行动速率并结合模式识别方法[6],研究异常群体行为在视频中的特征:异常模式在单帧、静态图像征;异常模式在动态、连续图像中的表现特征。通过归纳、整理异常特征,形成异常模式数据库,以供识别异常行为使用。

②视频文件的特征提取和选择。由于监控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数据是高维、海量的,无法实时地从中直接识别异常,需要使用颜色量化、灰度化、边缘提取、二值化等图像预处理技术[7],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把当前图像中的无用信息进行处理,简化图像。然后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图像中进行特征提取,取得最能体现被监护者人体行为的特征数据。

③视频特征数据与异常行为特征数据之间的匹配。利用模式匹配算法[8],设从当前视频中分析得到的特征数据为向量X1,Y={Y1,Y2,…,Yn}为异常模式库中的各种异常模式。对X1和Yi进行模式匹配,i=1,……,n,通过属性距离计算、模板匹配、结构匹配等方式分析X1与Y中模式的相似程度,识别出X1是否属于异常模式库中的模式,以及属于哪一种异常模式,并把识别结果进行的输出。异常模式识别过程如图2所示。

2.2 无线视频传输性能的提高

由于无线信道带宽有限,而视频信息的数据量十分惊人,且存在多个终端用户争用同一无线信道的问题。监护的及时性要求保证所有用户都能够均等地获得发送无线信号的机会,而且还须保证连续两次发送机会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监护中心服务器无法分析是否发生异常。为此,采取两方面的技术措施对无线视频传输性能进行了提高:①在客户端的嵌入式系统中制定数据采集和发送策略,包括调节视频图像设备的分辨率,控制发送视频图像的频率,为图像添加客户标识,以便服务器区分来自不同客户的图像等内容。为保证所有用户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均可获得一次发送视频图像的机会,需要根据服务器端所采取的识别算法和网络的传输能力综合考虑,确定发送频率的最优值,并且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自动调整。视频采集设备的分辨率也可根据无线信道的状况动态调节。②在服务器采取措施,高效及时地处理收到的数据,保证监护的有效性。包括在监护中心的服务器为每个客户开辟相应的存储区来保存一段时间内收到的视频数据,识别模块据此来分析同一场景的视频序列;采用轮询机制[9,10]依次检测各个存储区内的视频进行异常分析等措施。

3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的发展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主要针对居家和机构养老两种方式。老年人体能及认知能力的下降使得安全隐患剧增:除了摔伤造成残疾外,老年人特别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许多人是关节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的慢性病患者中85岁以上的老人发生致命事故的情况是60-70岁老人的四倍,向有需求的居家养老家庭推出老年人智能视频监护系统,必将为他们的生活带去福祉。

系统今后将扩大老年人生活规律的统计范围,归纳足够的统计样本,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统计数据库。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目标,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以及无线技术的改进,监护系统的成本相较于传统监护设备的成本更低,预计系统可以应用于建立养老服务综合设施和站点的80%以上的乡镇服务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服务杜区,实现老年日间照料,卫生站和助餐网点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覆盖;同时可推广应用于医院、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政府筹办和民间资本筹办的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以及有需求的居家养老家庭。

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护系统响应政府号召,顺应服务趋势,在尽量保护老人隐私的前提下,全天候、实时地对独处的老人进行安全监护,对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日渐成熟的养老模式快速成长,智能视频安全监护系统在技术上为这一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保障。因此从全国养老市场来看,专业养老机构将有很好的成长性,并且对老年人智能视频安全监护系统有较大的需求。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居家养老的个人用户也对智能视频安全监护系统有越来越多的认可。

4 结论

根据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监护问题的日趋突出,依托我国当前的居民养老方式,研究了基于老人的行动速率等因素来判断异常情况并满足自动报警功能的智能视频监护系统。实现了监护系统工作过程中关键技术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异常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和无线视频传输性能的提高,优化了使用性能,在无隐私侵犯的安全状况下实现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智能视觉监护。随着科技的进步,模式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的完善,基于老年人的智能视频监护系统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蒋升ィ陆发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23(12):154-156.

[2]林兆华,谢存禧.基于视频的社区智能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息,2008,24(2-1):77-79.

[3]陈祝荣,刘守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参数家庭监护系统[J].传感器与微信息系统,2009,2(28):72-74.

[4]赵楠,景鹏宇.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07:821-823.

[5]林得根.智能家庭监护系统中异常行为检测与识别问题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

[6]马宝庆,汤一平,严杭晨.基于全方位视觉的独居老人监护系统[J].计算机工程,2013,8(39):44-59.

[7]朱毅,张朝亮,周君.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图像预处理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11):102-106.

[8]魏宁.模式识别中图像匹配快速算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篇10

(一)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有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另一层含义是在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该重视文化的作用。提高文化自觉就是提高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利益的抽象表达。实际上,文化资源的争夺就是民族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争夺。因为只有存在民族利益,民族意识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民族意识是靠主体来表达的,所以民族意识的提高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失去了自我,就是因为他们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失去了自我,在西方文化的强烈渗透下,一步步走向了文化殖民。因此,在强势文化强烈渗透的今天,必须要增强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自觉地发现问题,取世界优秀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增强民族意识和主体意识,提高文化自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文化的转型中掌握文化的自和话语权。

(二)健全文化心态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还算不上是文化强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树立发自内心的自信,既不要有弱国心态,也不要盲目的乐观和自大。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必须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反对文化的霸权主义。但是仍要防止文化的孤立和盲目的自大。中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应当给与尊重,但是要健康引导,健全文化心态,以一种理智的、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化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开放的、发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态。

(三)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融合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关系。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学术层面则注重发扬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和科学性。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学术,也没有完全不关心学术发展的政治,保持意识形态的学术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合理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要处理好融合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意识形态的大众化是把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的精英化是指把意识形态与国家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掌握的意识形态。在目前的融合过程中,意识形态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大众化发展还很欠缺。由于当前对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总是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就使得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遇到了瓶颈。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比意识形态精英化更为重要。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更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发展,转变教育、宣传模式,让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深入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

二、加快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传播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传播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会提高国家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成为扩大文化传播力度的新的手段和途径。要想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就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但是传播大众文化往往具有商业性的特征,因此,就形成了追求文化的先进性和追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的矛盾。忽视大众对文化的需要,文化就失去了大众性;如果过于追求商业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就丧失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这种情势下,怎样兼顾文化产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理发展,成为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把中国先进的文化产品送去国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规范,规避只求商业经济效益的不良后果,努力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积极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文化的创新是改变国际文化战略力量对比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增强文化的创新力,就要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文化的先进发展与文化的创新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就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优秀的世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也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加快吸收外来文化的速度和程度。用一种全球的视野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不断焕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把外来文化融合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要有所甄别和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来文化更好的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更好地为民族和国家服务,满足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视线由原来的关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逐渐开始关注国际文化秩序。目前国际文化秩序仍然是以经济和政治秩序为规则和导向,这样是不合理的,也很容易引发国际争端。因此,要想维护真正的和平和稳定,也应着眼于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文化秩序。当前国际文化秩序的不合理,是因为国际文化秩序的规则依然沿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规则,像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一样,由少数国家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合理的国际文化秩序,应该“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国际文化秩序中,应该秉承平等、互助、和谐的原则。让所有国家掌握平等的自和话语权,让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国际社会主流中,也能掌握应有的自和话语权,也能成为秩序规则的制定者。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