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十篇

时间:2024-03-19 10:40:33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1

以“健康睡眠、幸福中国”为主题的“2012世界睡眠日暨全球健康睡眠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这是自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以来,国内首次举行的大型国际睡眠峰会。

据悉,此次全球健康睡眠高峰论坛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由全球健康睡眠资源整合者慕思寝具独家协办,来自卫生部、民政部、中国科协和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世界睡眠联盟、澳洲睡眠协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亚洲睡眠研究会的相关负责人,畅谈健康睡眠。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论坛并发表《健康睡眠,幸福中国》主题讲话,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晓明教授,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术学会部部长沈爱民等多位省部级领导,及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被业界誉为世界睡眠大师的ChristianGuilleminault教授,世界睡眠联盟秘书长、亚洲睡眠研究会副主席、台湾长庚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陈泞宏教授等多位中外从事睡眠研究的科学家和权威人士,也出席了本次高峰论坛,并结合慕思带来的全球健康睡眠产品和体验创新发表了与睡眠产业、睡眠与健康等相关的多个主题演讲。

据悉,本次峰会上,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世界睡眠联盟、澳洲睡眠协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亚洲睡眠研究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慕思总裁姚吉庆共同宣读了《全球健康睡眠北京倡议书》,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普及健康睡眠知识和理念,积极防治各种睡眠障碍相关慢性病,广泛营造健康睡眠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政产学研用互联互动与国际交流合作。

全球政要、商贾、科学家共论健康睡眠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在演讲中指出,工业化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使得慢性病占中国人群死因构成比例已达85%,而难治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都与睡眠关系密切且已被临床充分证实。研究表明,睡眠与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会引发或共发很多生理疾病,如高血压、肺栓塞、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要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充分把握好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普及睡眠卫生知识、技术和理念。

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说,人生有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会直接影响到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睡眠障碍会与疾病互为因果,还会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要大力开展健康睡眠教育和促进工作,促进各类先进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我们每个人都能关注睡眠、享受睡眠的良好社会氛围。

毛群安在讲话中还表达了对协办企业慕思寝具的感谢,同时希望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参与我国健康睡眠文化的普及工作。

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Christian Guilleminauh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两大角度出发,阐释了重视健康睡眠的重要性。

此外,上海市副市长、因研究健康睡眠而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沈晓明教授、著名睡眠专家韩德民教授,也分别从儿童睡眠和睡眠医学角度指出睡眠时间保障的重要性。

峰会的独家协办方“全球健康睡眠资源整合者”慕思总裁姚吉庆,则从寝具角度分享了题为《专注健康睡眠科技,提升人类1/3生命质量》的精彩演讲。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睡眠状况已经超越医疗范围,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安全的大问题,针对个体的不同,慕思提出了健康睡眠的“以人为本、量身定制”概念,力求从寝具上提供个性化健康睡眠产品和服务。

记者了解到,本次峰会上慕思还推出了第三代T-5智能化健康睡眠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全自动电动智能调节的排骨架、无极自动调节气压床垫、凝胶微环境调节、床品微环境调节,包含了“人体工程学、睡眠环境学、智能化技术”三大学科的综合应用,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征实现智能化调节,达到宏观上的量身定制和微观上的精细调整,为消费者营造真正的健康睡眠环境,畅享健康睡眠。

普及健康睡眠,慕思成人类健康睡眠的伙伴

众所周知,健康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指数。据调查,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日益增多的各类睡眠障碍人数已占全人群的38.2%,都市人群的入睡时间相比较改革开放前已普遍延后了1小时左右,睡眠已逐渐成为各界关心的社会问题,医学研究表明,每天低于6小时或超过9小时的睡眠者,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乃至死亡率均显著增加。

据悉,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人均寿命要实现增长1岁的目标,同时,我国睡眠产业总值也有望借此突破2000亿元大关。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冰冰在发言中说,研讨睡眠文化,首先应是产品的研发,个性化的定制非常需要。好的睡眠和环境非常有关系,像慕思这样的优秀企业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上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产品和体验。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社区管辖的2016名老年人健康档案中抽出206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些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频繁觉醒、早醒、多梦,个别患者长期睡眠障碍还表现为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心悸心慌、情绪急躁、忧虑、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最终导致疾病发生,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1.2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睡眠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社区护士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睡眠健康教育活动,以纠正老年人不良生活行为,强化服药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1.2.1 消除心理矛盾因素。睡眠障碍患者常有复兴生活,预防和治疗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是消除患者的心理矛盾因素,指导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行为,如建立有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午睡不超过30分钟,睡前排空小便,睡前饮热牛奶等。

1.2.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社区护士指导患者的家属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光亮度应适宜,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睡前不抽烟,进食不能过饱及过量运动,看电视时间不宜过久,睡姿以右侧卧位最佳。

1.2.3 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适度的体育锻炼是纠正睡眠障碍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太极拳、游泳、球类等项目,也可安排其参加文娱活动,如读书、看报、下棋、听音乐等。

1.2.4 药物相关知识的指导。老年人服用催眠药的比例较高,经调查发现有50%老年人依靠药物来维持正常睡眠,研究证实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可导致药物依赖、蓄积性中毒、停药反跳性失眠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抑制作用,尤其对记忆力和反应力存在潜在危险。社区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从而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

2 结 果

经过为期半年的健康教育,206名睡眠障碍患者当中168人睡眠状况有所改善,38人由于其他躯体方面疾病,效果不满意,其有效率81.6%。

3 体 会

通过实验表明,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对其行为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但是,不同个体、不同时期,其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内容和形式要从疾病到心理、社会、家庭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另外,目前对社区护士进行有关睡眠障碍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足,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力量还很薄弱。总而言之,对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对比研究;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03-03

Self-health Assessment Stat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ainan Province/YU Ai-l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ongzhou University, Sanya(572022), Hai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lf-health assessment statu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health self-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ethods Totally five hundred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SRHMS 1.0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imes of exercise every week, daily sleep time, sex and grade.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self-rated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were from (57. 0±18.8) to (92. 6±15.5). The scores in subscale of physical health was highest(79.9±10.7), mental health was lowest(64.2±14.5).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imes of exercise every week, daily sleep time, sex and grade. Conclus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ainan province are diffe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imes of exercise every week, daily sleep time, sex and grade.

【Key words】 Self assessment(psychology); Comparative study; Mental health; Students

健康自我评估,是指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它基于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认识,把主客观的各种健康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对自身总体健康状况的认识。它是获得全面健康状况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健康自我管理的出发点[1]。自测健康评定是开展自我健康评估的一个有效工具,便于了解个体健康状况在躯体性、心理性和社会适应性3种表现类型上的归属,有利于探讨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改善人群或个体健康状况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信息[2]。近年来,许军等[3]修订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在国内得到较广泛应用,该量表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4-5]。有关研究表明,自测健康在性别、年龄、种族、婚姻、职业、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6]。据国外报道,个体自测健康状况与其自我报告的躯体和情感的体验高度相关[7],而健康自我评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上。笔者采用SRHMS和相关影响因素问卷,综合考察了海南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琼州学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的本科大学生500名为研究对象。为了使样本更符合研究的需要,提高可比性,在抽样时尽量控制男、女数量和院系年级之间的平衡。

1.2 方法 采用SRHMS 1. 0版本和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该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城乡差异、每周健身次数、睡眠时间、性别、年级。从2009年4月下旬-6月下旬,在院系领导、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协助下,以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表,采取匿名形式,按要求完成测试。调查后共获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为83.4%,平均年龄为(21.12±1.48)岁。本研究采用“重测法”,在1周后对60名大学生进行重测,得出相关系数r=0.97,P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 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单题错答或未答则单题不进行分析。SRHMS各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及量表总分采用终得分。

终得分的计算公式:终得分=维度实际粗得分/组成某一维度的理论最高粗得分 100。

2 结果

2.1 自测健康测试结果 海南大学生自测生理、心理、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终得分和总分均在64.2~92.6分之间,其中生理健康子量表的终得分较高,为79.9分。终得分均分低于70分的维度分别为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支持4个维度,见表1。

2.2 自测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

2.2.1 城乡差异 城市、郊区和农村组大学生除了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外,其他各子量表和总得分为城市>农村>郊区,但仅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每周健身次数因素分析 随着每周健身次数的增多,各子量表得分和总得分也相应提高。每周健身次数不同的学生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社会健康和健康总体自测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3 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在8 h左右的学生在各子量表和总分得分为最高,且除了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4 性别因素 除了在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男生低于女生外,其余子量表分、总分均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且在生理健康子量表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5 年级因素 4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均以大四年级学生得分为最高,大一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最低,大三学生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总分得分最低。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海南男女大学生SRHMS总分均大于70,总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3个方面相对较弱,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这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8-11]基本一致。提示要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城市、郊区和农村大学生自测健康比较,农村大学生生理健康方面比城市学生有显著性优势,但在其他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以及对健康的总体感觉则不如城市学生。其原因可能是农村组参与户外运动和体力活动的机会比城市学生多,体能较好。而城市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与强度可能要高于农村学生[12],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郊学生各项健康得分均处在劣势。提示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差异,大学生在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也存在诸多差异,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尤其需要加强对城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每周健身次数增多,大学生健康状况各方面都得以改善。每周健身次数不同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社会健康和整体健康感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经常参加健身的大学生往往容易获得来自朋友、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其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好,社会健康就好,整体健康自我评价也就高。提示大学体育要重视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

从不同睡眠时间对比看,能保证8 h左右睡眠时间的大学生健康状况最好,但有15.6%的学生睡眠无规律,还有23.1%的学生睡眠不足6 h,也就是说还有1/3以上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和障碍问题,而睡眠无规律的学生各项健康得分最低。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学生卫生习惯的指导仍需进一步加强,要开展睡眠健康重要性的教育及加强宿舍作息制度管理。

性别对比结果显示男生在生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和总分方面均高于女生,而在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女生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男、女生性别角色不同特征的表现,女生在与人协调和沟通、获取社会支持方面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男生[13],而女生可能受“一白遮百丑”审美心理的影响,加上海南长年气温较高,紫外线较强,室内体育设施又明显不足,健身方式上,暴露出女生参与健身的依赖心理,而男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生[14]。因此,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时,在性别上要有所侧重。海南省高校应为女生开设其喜爱的轻松愉快、陶冶性情的体育专项选修课,增强其健身动机,提高其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15]。

大一新生由于远离家乡父母,心理健康得分最低,提示应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大三学生健康状况不佳,有可能是随着大二体育课程的结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且大三阶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学习强度与压力增大,所以他们的自测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提示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征来制定不同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计划,多方位多层次连续性地开展健康教育[16],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4 参考文献

[1] 王健,马军,王翔.健康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

[2] 谢娟,刘莉,苗汝娟,等.天津医科大学学生自测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43.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5-45.

[4] 许军,李博,胡敏燕,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的信度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11(3):341-343.

[5] 许军,解亚宁,李博,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V1.0)的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82-2085.

[6] 董婷婷,卫平民.某高校大学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试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5,16(4):12.

[7] BRISSETTE I, LEVENTHA lH, LEVENTHAL EA. Observer ratings of health and sickness: Can other people tell us anything about our health that we don't already know? Health Psychol, 2003,22(5):471-478.

[8] 董婷婷,卫平民.某高校大学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试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4,16(4):10-12.

[9] 赵静波,许军解,解亚宁.大中专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46-548.

[10]吴晔.丽水学院学生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53-554.

[11]王小丹,高允锁,郭敏.海南大学生自测健康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2):1341-1343.

[12]耿玉洁,王东华.382名大学生自感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校医,2007,21(6):631.

[13]董晓梅,王声,池桂波,等.广州市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5-226.

[14]吴钟权.海南省大学生余暇健身调查与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40.

[15]符晓航,符晓峰,袁存柱,等.海南省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100.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 多虑平; 心理行为干预; 失眠症; 辨证施治; 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 R338.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032-02

doi:10.14033/ki.cfmr.2016.5.016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世界卫生组织(WTO)调查确认,在世界范围内1/3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医学中失眠又称不寐,首见于《内经》,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眠[1]。2002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学基金会(IFMHN)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中有45.5%存在睡眠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笔者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7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23±5.21)岁;病程1~3年;文化程度:大学19例,中学5例,小学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3],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晚睡前均给予盐酸多塞平片25 mg(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425,规格:25 mg),口服,连续治疗8周,并由专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教育性干预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提供有关治疗的目的、治疗效果、治疗副作用、医疗费用等信息,向患者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情绪、心理、生理的改变,介绍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等知识,澄清患者的一些错误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了解患者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等,拟定家庭支持健康教育干预方案[4]。患者调节情感和防御缓冲外界精神刺激的功能下降,且多有闲思杂虑,故常因不能调控的情志引起失眠。刘海燕[5]认为失眠属心神病变,在治疗上主张心神并治,整体调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嘱患者调畅情志,解除疑虑,重视精神调摄,心理疏导和讲究睡眠卫生。张莉[6]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针对失眠五种证型,采用不同的情志调护方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者,应避免思虑、劳累过度,保持平和;阴虚火旺者,指导精神调摄,喜怒有节,禁,避免劳累过度,保持平和;心胆气虚者,注意精神调养,鼓励患者坚强,加强意志锻炼;痰热内扰者,采用诱导法或聆听轻音乐、催眠曲等诱导入睡;肝郁化火者,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除精神刺激因素,使患者心情舒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睡眠卫生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失眠的恐惧,降低患者的心理敏感度,提高睡眠效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采取有利于健康并提高生存质量的抉择及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1.2.2 心理认知干预 心理认知干预对睡眠障碍的运用,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是心理问题。睡眠障碍首先是心理障碍,是人对睡眠的认识、理解和观念的错误理解,是失眠的重要因素。失眠患者因长期忧心忡忡,思虑过度,极易损伤脾胃,加重失眠,《素问・逆调论》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因此,中医护理十分注重失眠患者的饮食调节,谨合五味,保护和促进脾胃运化之职,借以恢复正气。运用饮食疗法,指导患者食用与病证相应的调补心脾、滋养肝肾、理气、化痰、祛瘀、安神的药膳,有利于改善睡眠。运用心理认知干预,普及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教会患者一定的行为训练程式,让患者表述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反应等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沟通交流及讨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纠正感知事物的片面态度。如果涉及家庭矛盾、个人情感因素,可联系当事人了解原因,取得他们的配合,解决和缓解矛盾,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从而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1.2.3 行为认知干预 在人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对环境评价和预测,并同时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行为反应。行为认知的产生总是离不开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行为,同时它又反过来强有力地影响个人的情绪和对行为的评价。如果存在个人识别错误,它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或加重心身症状,加重和诱发人的躯体疾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患者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睡眠信念和态度,正确的引导纠正其错误或不良的行为,来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中医重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择时服药是在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根据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以及疾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时间服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治愈率的服药方法。叶浩然[7]采用早晚分治的方法,白天按辨证施方,晚上睡前1 h用镇静安神方,使本源得正,药有专攻,标本兼治。对于患者处于突发的生活事件中情绪不稳定时,给予认知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会支持对其身心健康恢复非常重要,使其主动与其他老人多交流、倾诉,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使其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量表由18个条目构成7个维度,维度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使用及日间功能[8]。每个维度用有、有时有、经常有进行评价,分值为0~3分,得分≥2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分值范围为0~21分,总分≥8分者被认为存在睡眠问题,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重测信度为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人文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对与自身有关治疗的选择,患者有参与和了解的愿望,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9]。随着整体护理的全面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利用健康教育,对失眠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制定积极的治疗方向,以防止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之间的差异决定的睡眠质量,尤其是不现实的期望程度,夸大了负面影响,大多数失眠障碍患者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对睡眠时间的需求,失眠障碍患者在心理因素的暗示下,精神处于紧张的态势,而达不到心理预期,从而近一步影响睡眠质量,使生活质量下降。人的身体状态、家庭、社会环境、文化和个人特质,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长期的睡眠障碍,由于患者的失眠、精神不振、心理抑郁,严重影响了生产、工作能力、社会和其他社会功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以及由于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因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造成的烦躁、焦虑及不信任的负面情绪[10]。通过讲解帮助患者了解睡眠生理,正确对待失眠,改变一些不良认知,建立睡眠合理期望值,从而减轻患者的烦恼和痛苦,使其振作精神,调动其积极情绪,树立坚强的信念。因此,加强健康宣教,以纠正其错误认知及不良行为,对治疗失眠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一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易产生耐受和药物依赖性,如何提高疗效以减少用药后的副作用,是笔者研究的目的。吕双喜等[11]应用奥氮平治疗可显著改善睡眠障碍,有效率达83.3%,而且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有积极影响。袁金秋等[12]研究认为,应用1~25 mg多虑平,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但需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因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采用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失眠症,治疗8周后PSQ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46.

[2]杨亚娟,赵忠新.中老年健康睡眠[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29-3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121.

[4]胡霞,张波.不寐的病因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3):204-205.

[5]刘海燕.老年人失眠诊治心得[J].四川中医,2013,31(2):48-49.

[6]张莉.辨证施护老年失眠症80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1004-1005.

[7]叶浩然.中药早晚分治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J].新中医杂志,2013,45(3):43-44.

[8]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5):103-105.

[9]刘金涛,杜昕,马长生,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信任程度对其临床决策倾向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14,11(25):203-204.

[10]夏小丽,冒云霞.个性化护理对改善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12-113.

[11]吕双喜,李莉.奥氮平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6.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 初中阶段 体育教学 健康教育

著名作家茅盾在《我的童年》中说:“中学生,一定得有这个气魄:有一个挨得起饿,受得起冻,经得起跌打的身体,有一个不怕风吹,不怕失眠,不知道什么叫眩晕的脑袋……”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力的,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情绪调节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向学生传授有关健康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形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利用好体育课程,丰富学生的健康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一、确立学生的健康意识

我们要把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保护自身健康的能力和形成良好健康习惯作为自己的责任。广泛运用以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倡导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特别是利用体育课向学生讲授健康知识,逐渐确立起学生的健康意识。如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与饮水的卫生、运动与进餐时间、运动后的整理等,这些体育卫生知识与学生平时的锻炼密切相关,而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影响身体健康。另外,学生在运动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防止感染,减轻痛苦,为治愈创造条件。这些常规的体育卫生知识,可利用体育课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或利用练习后的休息时间,向学生讲授。使学生重视体育卫生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充分利用新课程教材,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课堂,让学生了解健康常识,尤其是树立新的健康观。让每个学生都懂得: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要点,加大宣传教育面和教育力度,使健康教育逐渐深入人心。

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锻炼是要坚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订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每周的体育课是要学生通过一个个体育项目来实现锻炼目标的。我们在进行这些项目时,要根据学生体质,让他们在运动中认识到自己身体的技能,通过适度、适量地锻炼来增强体质,让学生身体的技巧和竞技的极限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学生一旦真正了解了自身的某一方面的体育技能的现有水平和可能潜力,就会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快乐的生活态度,往往和对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学生对锻炼产生了兴趣,那么,体育锻炼的习惯就会在兴趣的催动下逐渐养成。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的生活教育

不要小看生活起居,它是直接影响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体育健康教育是科学使用身体的教育,是珍惜生命的教育。日常生活有很多健康的知识,从饮食到睡眠都有规律可循。其一,睡眠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生活部分,从健康的角度说,多睡是不健康的,睡眠应该适度。对于缺少睡眠知识的人来讲,睡眠和睡梦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清醒的状态是健康的前提,所以,促使学生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是使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的重要保证。其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的健康解释绝不是吃饱,哪些食物对身体有什么作用,是有一定讲究的。好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是饮食要适当、适时,不可失去节制;二是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不能偏食;三是要求食物卫生,不变质,不受污染。其三,穿衣要保暖,要干净大方。其四,掌握必要的预防常见疾病的知识,掌握灾难面前预防及自救常识。这些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件件都是事关生命健康的大事,所以,体育教学中的生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四、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与影响因素。 方法  对130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量表评定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好者20名(15.4%),一般91名(70%),差者19名(14.6%);睡眠质量差者以年龄偏大者居多。睡眠质量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则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 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心身健康,也有可能影响对患者正常的治疗过程。提示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安排工作班次。

【关键词】 护士;睡眠质量;心身健康;睡眠质量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有报道显示[1],成人中15~30%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难及早醒问题。精神科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特点,睡眠质量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他们,且被人们所忽视。为此作者对我院130名护士进行了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均为我院精神科护士。共发放问卷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85.5%。入组的130名护士中,年龄18~55a,平均35.23±9.81a;已婚92名,未婚38名;工龄1~35a,平均14.12±7.23a;职称:初级97名,中级29名,高级4名。

1.2 方法  采用睡眠质量调查表[2]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入组者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调查表根据李氏编制修改,共11个项目,以5分制表示5个等级,最好5分,最差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好,反之则越差。最高得分55分,最低11分。

2 结果

2.1 130名护士睡眠质量平均得分36.12±4.87。将得分均数减2个标准差以下的定为睡眠差,共19名(14.6%),将得分均数加2个标准差以上的定为睡眠好,共20名(15.4%),其他91名(70%)为睡眠一般。

2.2 睡眠质量调查表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阶段护士睡眠质量(略)

注:P<0.001

2.3 EPQ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EPQ评定结果比较(略)

注:*P<0.05,**P<0.01

2.4 护士睡眠质量与EPQ相关分析显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得分与E量表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量表呈显著负相关(P<0.01)。

3 讨论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职业,社会偏见一如既往。有人认为,由于精神科职业的关系,患失眠症的人数相对较多。1967年Monroe[3]报告了睡眠好者与差者存在个体差异;王长虹[4]等用EPQ研究睡眠质量与个性的关系发现,睡眠好者E分显著高于睡眠差者,而N分则较睡眠差者为低,本调查结果与此一致。本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好,且睡眠好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外向情绪稳定型,睡眠差者其个性特征倾向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本文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睡眠差者中以中年以上护士居多。

Kirmil[5]认为睡眠质量差的人往往持消极的态度看待事物,而消极情绪与心身疾病关系密切,睡眠质量差的护士容易产生对现职不满甚至厌恶的负性情绪反应,这将直接影响精神科患者的治疗过程。因此,应关注护士睡眠卫生,科学安排工作班次,加强睡眠卫生的宣传教育,保障护士的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贤臣.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16

[2] 李德明.倒班与正常班医护人员记忆特点的比较[J].心理学报,1989,21(2):1630

[3] Monroe.L.Psychological physi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ood and poor sleepers[J].J.Abnormal psychdogy,1967,72:225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消化内科;健康教育;护理

本文主要对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了探讨,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内科患者82例进行临床研究,以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9.8岁,其中胃溃疡患者12例,肠炎患者16例,胃炎患者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例;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1.2岁,其中胃溃疡患者14例,肠炎患者17例,胃炎患者7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如下:在患者入院后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自我疾病认知情况全面掌握,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身体特征和生活特征结合患者文化背景,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以此为依据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向患者介绍健康教育的内容[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疾病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措施,还有饮食、运动、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新的认识,能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技能,同时能进行合理饮食和运动[2]。健康教育方式:护士进行健康教育除了要通过口头讲解之外,还需要利用宣传册、宣传板以及视频等手段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在健康教育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详细分析,注重个性化健康指导。另外,要定期对健康教育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对薄弱处加强教育。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得分越高表示越焦虑)、睡眠质量(采用巨兹堡睡眠量表,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患者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有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类)等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当P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等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护理后,对照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9.9±5.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50.7±4.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07±0.56)分;研究组的焦虑状态评分为(42.3±4.4)分,抑郁状态评分为(44.6±3.9)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2±0.54)分,上述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5.4%;研究组非常满意24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7.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讨论

对于消化内科患者来说,其疾病与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内科患者患病后,其心理、生理均会产生较大的变动,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所以在护理中护士应该尽快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注意观察患者的需求,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积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要让患者了解发病因素,而且还需要帮助患者掌握自我防护和护理的方法,能有效避免危险因素,同时能在病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抑郁状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焦虑心情,改善抑郁情况,提高睡眠量。

除此之外,加强消化内科健康教育还能促进护理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对护士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同时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良翠.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14(6):185-186.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鼻内镜手术;应用效果

鼻内镜手术是指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结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具有入路深、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在我国已得到了蓬勃发展[1]。但术后必须鼻腔填塞48~72 h,因鼻腔填塞引起的疼痛、张口呼吸、口干等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不敢进食,睡眠障碍,造成术后康复时间延长[2],影响患者治疗信心,甚至引起鼻出血而危及生命。仪征市中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5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依据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行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其中鼻息肉切除术38例,鼻中隔矫正术 31例,鼻窦开放术 15例,鼻甲成形术8例。男57例,女45例,年龄14~77岁,平均(38.64±14.13)岁,平均住院日7 d。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出凝血指标均正常。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依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则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路径及内容

入院当日上午:①入院接诊时:自我介绍、介绍责任医生、床位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安全知识。②护理评估。③完善各项检查。

入院当日下午:①按照医嘱告之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禁食时间、肌内注射术前针时间。②指导术前注意事项如注意保暖、戒烟酒、注意口腔卫生、女性避开月经期、剪鼻毛、清洁鼻腔、剃胡须、晚间沐浴更衣、进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③心理安慰,介绍成功病例,介绍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

手术当日:进手术室前:肌内注射术前针、心理安慰。术毕回室后:①局麻者取半卧位休息,全麻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休息。②额部鼻部予以冷敷,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口部覆盖湿纱布及少量多次饮水,以免张口呼吸引起口咽部干燥不适。③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鱼汤、稀饭、面条、蒸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并鼓励进食,以增强体质④予以心理安慰,讲解双鼻腔填塞的必要性和暂时性,嘱如有打喷嚏或咳嗽时可深呼吸,以免填塞物脱落引起出血,更不能自行取出填塞物,指导分散疼痛注意力的方式,如听音乐、看书或电视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用药,晚间创造安静舒适光线适宜的病室环境,以促进睡眠,必要时使用安眠药。⑤说明用药目的。术后第1~2天:指导继续半卧位休息,观察渗血情况;指导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保持口腔清洁;询问进食及睡眠情况,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床单元整洁,促进舒适,指导控制白天睡眠时间,以免影响晚间睡眠。

术后第3天:抽取鼻腔填塞物后嘱仍半卧位休息,2 h内勿活动,防止鼻出血;遵医嘱使用鼻喷剂,防止黏膜粘连;观察鼻腔出血情况,如出血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安慰患者;饮食荤素搭配,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第4天至出院前:①继续观察鼻腔有无出血,指导遵医嘱按时鼻腔换药,并说明目的及必要性。②指导勿挖鼻、勿用力擤鼻,注意休息,勿随意外出,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按时用药。③出院前1 d,行出院指导:保持情绪乐观,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感冒,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注意鼻部按摩,1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勿用力擤鼻,避免鼻部外伤;按医嘱用药及鼻腔冲洗,并教会鼻腔冲洗方法;遵医嘱按时来院复诊。

出院当日:祝贺病员康复出院,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再次行出院指导。

2.2 管理方式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前的各项指导均由床位护士负责完成,责任组长负责评价及加强,护士长每天下午下班前检查新入院及手术患者健康宣教及掌握程度,不定期检查出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及掌握程度。

2.3 效果评价 焦虑情绪缓解,在手术当日询问患者焦虑是否较前明显减少;心率、血压的变化与入院时基础心率、血压比较,如心率增快10次/min以上,血压增高达15%以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调查以100分计,95分以上为合格;睡眠指数(每日实际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70%为好。

3 结果

2组患者健康教育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满意度、睡眠好、鼻出血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4.1 健康教育是一项规范的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系统而又具体的教育活动[3]。但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只是在入院及疾病诊疗过程中及出院时给予一些相应的宣教,没有考虑到患者的接受程度,形式大于效果,没有对患者的预后及预防保健起到积极作用[4,5]。健康教育路径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办法[6],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在住院治疗的每个阶段,都能及时了解到其所需求的信息及知识,易于掌握和依从,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表可见,实施后患者的生理、心理、并发症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4.2 健康教育路径实际上就是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知道怎么做、做什么、何时做,尤其是年轻护士可按照健康教育路径逐项落实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群体的信任,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6,127.

[2] 药晋红,郑虹彩.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7,7(19):1831,1832.

[3] 胡然.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2,35(6):325.

[4] 刘伯芬.阶段性健康教育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天津护理,2008,8(4):236.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社区人群 打鼾基线 慢病网络 外源性睡眠干扰 干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26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属于慢性睡眠呼吸疾病,而打鼾是OSAHS的重要表现之一[1]。目前,国内外的治疗研究大都是针对OSAHS进行的,通过早期干预控制打鼾,降低OSAHS发病率,特别是将打鼾纳入社区慢病管理的相关研究罕见报道。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安阳市钢铁集团公司居民区(以下称安钢社区)打鼾≥1级的人群,通过慢病网络进行健康促进,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打鼾社区防治策略与模式。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安钢社区常住居民5万余人,对20岁以上、户口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居民,随机抽查取4953人作为调查对象。

方法:制定统一完整的调查计划。调查组织者与居民委员会取得联系,共同入户调查逐户发放问卷。

内容: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生活行为方式,如吸烟、饮酒、减重、睡眠卫生、外源性睡眠干扰、卧睡姿、镇静药等;有无打鼾史,对打鼾的认识;患高血压(指标:DBP

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用EPI-info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和分析。U检验方法统计。

结 果

基本情况:确定调查人数为4953人,收回有效问卷4391份,回收率为88.65%,其中有不能回答问卷或未能按时收回者,入选样本男性为2115名,女性为2276名,男女比例为1∶1.03,男女性别比与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无显著性差异,年龄20~85岁。

社区人群生活行为方式:打鼾、吸烟、饮酒、减重、外源性睡眠干扰、卧睡姿、镇静药等相关因数的调查显示,打鼾者占到人群的58.23%(2557/4391),样本人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生活方式,且存在男女差异,吸烟、喝酒、打鼾等男性多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

社区人群对打鼾的认识:样本人群中认为打鼾只影响别人对自己无害的占32.65%,认为打鼾是病的占到了67%以上,真正接受过治疗的仅占0.72%。结果见表2。

对4391例被调查者慢性病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从不打鼾与打鼾者自述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打鼾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打鼾干预基线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人群中打鼾者占到人群的58.23%(2557/4391),打鼾现象非常普遍;男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生活方式,且存在男女差异,打鼾、吸烟、饮酒、外源性睡眠干扰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P

打鼾干预模式:结果见图1。社区人群打鼾干预动员:社区人群打鼾干预始终要赢得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卫生部门要与宣传部门、报社、电视台、工会、妇联、老干部活动中心、居委会、公安、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各种活动相结合,通过人户调查,健康咨询等各种宣传形式宣传控制打鼾的意义,使社区领导、居民等各类人群主动参与打鼾干预活动。从打鼾的知识、危险因素、控制意义、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社区专业人员的作用,营造支持性氛围。

社区打鼾干预调查:打鼾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居民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居

表2 安阳市社区人群对打鼾的认识

认识情况例数百分比(%)

打鼾只影响别人对自己无害143432.65

打鼾是病但不需要(或无法)治疗134930.74

打鼾是病且需要治疗157635.89

知道睡眠呼吸监测84419.22

接受过治疗320.72

民打鼾意识调查、居民睡眠卫生调查、社区人群打鼾流行特征调查、打鼾人群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调查、居民膳食状况调查、超重肥胖人群相关指标调查、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与打鼾的相关性调查。

而在整个打鼾干预过程中,定期召集社区内领导小组、专家组、居委会、居民、医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讨论会,了解社区人群对打鼾的认知程度,打鼾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及社区需求,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干预活动内容的可接受程度等;掌握社区人口学、经济学、疾病现患状况、卫生服务及环境条件等,以完善社区管理。

社区打鼾综合干预: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38个保健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预防保健网络和社区居委会等资源,实施综合干预活动。采取全员参与和打鼾人群重点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策略,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打鼾的危害、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打鼾的影响、睡眠卫生知识、睡眠呼吸监测的作用,指导科学合理睡姿、减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预防慢性病的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同时强调认知的重建,以增加干预的依从性[3],改善健康观念。提倡家庭内部开展无指导干预,通过公开出版的书籍或健康手册,进行自我帮助干预[4]。该方法有详尽的指导内容和注意事项,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使得干预的针对性、依从性没有保证,在评价干预效果时存在困难,不作为评价指标。基本上采取有主要利用大众传媒:电视台、报纸、宣传栏、黑板报等,采取讲座、知识竞赛、发宣传品、结合宣传日举办大型广场活动等形式,通过38个免费网点的专业计算机软件进行打鼾的健康管理。

社区打鼾干预评价:根据社区人群打鼾干预的目的,设空白对照。选择分析指标进行干预前后及对照之间的比较,证实打鼾干预的效果和可行性。主要指标有:打鼾意识、生活行为方式、戒烟限酒[5~7]、侧卧睡姿、避免镇静药物、减重锻炼[7]、腰围、颈围、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等。并配以严格有效的质控措施,以得到科学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95-198.

2 黄明远,张素勤,魏大臻.温州市区 50岁以上人群打鼾危险因素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9,21(6):21-22.

3 Atkinson RL,Fuchs A,Pastors JG,et bination of very-lowcalorie diet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2,56(1):199-202.

4 David N,Samuel AB.Tucker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3th edition.US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3:13-240.

5 Flemons W,ward.Obstruct ive sleep apnea.Clinical Practice Volume.2002,347:498-504.

睡眠卫生健康教育篇10

关键词:专升本考试;医学专科生;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

状况压力(stress)又称应激,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出了个体的能力所及的时候,就会体现为压力[1]。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压力的高水平和高应激状态下,机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和损伤[2]。升学作为一种应激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医学生造成生理心理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医学专科生的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干预提供参考,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参加毕业前临床综合技能培训的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89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62±1.01)岁;对照组为同年级、同专业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420人,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97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34±1.12)岁。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压力状况、睡眠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采用集中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由经过培训的教师组织现场笔试,统一指导语,学生在30分钟内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自我评定。向观察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71%;向对照组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76%。应用如下量表进行调查:(1)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3]:采用1~5级评分,依次表示没有、稍有、中度、较大、极大5种程度,BSSI用来测量专升本医学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量表)[4]:该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由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7个维度构成,按照0~3分计分,得分≥2分表示该维度情况较差或很差,以PSQI≥8分作为判定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累积各维度得分作为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5]:评分标准为1~5分,依次表示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5种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程度越严重。

1.3统计学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

BSSI问卷得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BSSI问卷得分最低分75分,最高分106分,平均分(81.36±13.30)分;对照组得分最低分58分,最高分71分,平均分(72.68±8.28)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5)。

2.2两组医学生

PSQI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观察组医学生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的医学生中均未发现有使用催眠药物的现象。

2.3两组医学生

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观察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3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当今社会,压力似乎已经是学习、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的加剧让职业人群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6]。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调查显示[7],医学专科生的就业率最低、平均薪酬最低。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的培养与就业定位是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如医疗设备状况、经济待遇、生活环境、自身医疗技术发展机会等很难吸引医学生就业,医学专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远远大于本科生[8]。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学生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发展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医学专科生参加专升本考试来提高学历层次以利于就业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把升学、考研作为出路,边实习边准备考试,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考试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的睡眠状况不如对照组(P<0.05),升学压力对医学生睡眠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医学生实习阶段面临毕业,即将走向社会,如果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提高学历,无疑会增加自身的压力,升学成了部分医学生的又一压力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的睡眠,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SCL-90量表中6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专升本考试压力可能给医学生造成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对医学生特别是对专升本医学生的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针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对于促进专升本医学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其健康状况,使医学生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看待自我,发展动机要合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关学业与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使学生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卫生政策联系起来,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联系起来,从而坚定到基层工作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找准就业定位。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医学生应对学习目的不明的迷惘期、毕业分配的选择期,使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处理好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遇到的困惑,以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完成实习、毕业;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相应压力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够在适度压力下进行复习,参加升学考试。三是对个别因压力过大引起较严重心理问题的专升本医学专科生,应积极给予心理治疗甚至药物干预,促进医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有升学压力的医学生,其不良的睡眠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又有学校层面和个体应对层面的问题,从3个不同维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10],以减轻医学生面对的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广大医学生能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身社会,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