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十篇

时间:2023-03-20 14:04:03

电教篇1

知道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教具

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挂图,小灯泡一只,两只1.5伏的干电池,学生电源一台,导线6根,开关两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什么是电磁铁?

②电磁铁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人直接操作高压电路的开关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够在低压下操作高压电路,就能避免高压的危险。利用电磁铁制成的电磁继电器,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通过观察,讲解学习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板书:〈第六节电磁继电器

1.电磁继电器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电磁继电器,配合课本上的图11-17或挂图,问:

①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在什么位置?电磁铁起什么作用?

②图中的B是衔铁,它起什么作用?

③图中的C是弹簧,它起什么作用?

④图中的D是动触点,E是静触点,它们起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以上问题时,教师注意纠正,让学生正确认识电磁继电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板书:

〈控制电路的组成-电磁铁、低压电源、开关。

工作电路的组成--高压电源、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

(2)引导学生弄懂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看课本图11-17(或挂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过程,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1-17下的"工作原理"部分,边阅读边在文字下面划波浪线,同时教师板书:

〈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电磁继电器实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3)演示:使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小灯泡的亮、灭

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实验部分的内容。

①接线,教师出示实验用电磁继电器,问:

该电磁继电器有几个接线柱?要使用电磁继电器,怎么接线?

教师指出哪两个接线柱接控制电路;哪两个接线柱接工作电路。然后让学生上讲台按课本图11-17线路接线。

②引导学生按图11-17线路共同检查一遍。并对照线路认清实际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的组成。

③观察,先观察控制电路通电和断电时触点闭合和断开情况,再观察工作电路小灯泡的亮和灭情况。

上述实验控制电路控制的只是一只小灯泡。似乎没有必要。但工作电路若是对人有危险的高压电路,就很有必要了。

(4)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①工作电路是有危险的高压电路,通过电磁继电器可利用低压控制高压。

②工作场所温度高或环境不好,可以利用电磁继电器实现远距离操作。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11-18图例。

板书:

〈3.电磁继电器的应用

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实现远距离操作。〉

4.巩固、小结

(1)按板书归纳小结。并指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都是人们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后发明创造的,这说明了理论知识在指导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1填空。

(3)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练习2,然后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和补充,教师注意纠正。

电教篇2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媒体

电工电子是中专教育的主要和基础课程。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电工电子人才,中专教师有必要积极改善思路,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改善电工电子基础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关于电工电子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掌握电工电子的核心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电工电子知识,以提高中专电工电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电工电子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当前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1.电工电子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电工电子作为中职各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中职教学中,电工电子的课程教学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完全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电工电子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无味,而教学内容也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这样就会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的无味,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较为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

传统落后的电工电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依然采取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上课不能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讲授知识,只照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去讲课。电工电子是中职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本应该受到很大的重视,但却往往被忽略,体现不出它自身的价值。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挑战。

3.在电工电子的教学中不重视实践环节

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是,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中,实践课程太少,大多数是纯粹的课堂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只能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理论部分知识,而不能掌握实践知识。总体来说,实验课程太少,同时也不能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实验课程,对电工电子的学习很重要。而目前,中职学生就算是有实验,也是在课堂讲学过程中穿插着进行,独立的实验课程还是很少,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二、提升电工电子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教学

现代的科技十分发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借助这些新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PPT进行内容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针对特定内容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进行三极管放大作用教学时,部分学生会觉得很难掌握其中的电流的分配与放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容易理解其中的概念,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多媒体硬件的优势,直观地展示电流在三极管输入回路中的流动模拟情况,对于较为微小的电流电动来说,就会造成在回路中比较大的电流量。

2.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转变观念,保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无论是授课还是操作,都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资料的时候,就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般老师都对自己班里的学生比较了解,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前准备好相应的问题,课堂上再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电工电子这门中职基础课真正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

3.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

目前,电工电子教学的理论课程太多,而实践性课程非常少,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直观地去感受那些知识,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尝试,才能体会到电工电子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魅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对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的总结

电工电子作为中职专业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有着本身独特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学校还不够重视,而目前的电工电子教学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学好电工电子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各个中职学校的老师应该继续探究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增加实践性的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骆阳.浅谈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才智,2014(11).

电教篇3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各院校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这门学科的实践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此外,实际教学中教师将课程的重点放到理论知识上,强化学生电工电子的基本理念、技术经验等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模仿教师的技巧。课堂上,任课教师专门进行过细知识讲解、故障排除示范,忽略了学生自主操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电工电子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电工电子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应首先明确电工电子的教学目的,进而再不断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经验,不断加强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输送给社会以及国家都满意的电工电子方面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也就决定了电工电子学科的主要工作应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着力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分清轻重关系,有所侧重,切不可样样通、样样松。

(二)电工电子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当前,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院校在加紧进行教育改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前提下,将所学教材中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重组和归类,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基于电工电子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学习效率。

三、结语

电教篇4

首先要求重构后的每一项目是完整的电力电子系统,即包含三块内容;其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项目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置;最后应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环境———实训基地,即实训基地能够完成教学项目。因此项目从电力电子器件的功能知识和测试技能开始,深入到其构成的主电路和对应的触发电路,最后到项目的实现完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渐进提高的过程。将课程重构为调光灯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直流调速装置应用与检修、开关电源的调试与检修、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安装与调试、变频器应用六个教学项目前,大部分院校都采用挂件结构的实验成实训。扩展方便,只需要更换挂件就可以实现。

但是电路板全部封装在系统内部,看到的只是电气符号和电路图。实训部分只是记录实验数据和波形,并作出相关分析,效果不好,也不可能全部把挂件打开使用。结合仿真实验、硬件实验及课程设计、现场试验设计步进式教学方法思路先进,但是企业现场教学难以实现。

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设备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基于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思路。基于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6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一个项目一般至少需6到8个学时,要求按照6步实行教学做一体。结合一次课往往是理论分析与动手实践结合,而不是资讯分析———项目相关理论学习———项目实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交融渐进,以调光灯系统为例,从基础实验、仿真实训、项目实训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调光灯系统和其他项目一样,其核心是电力电子器件、触发电路、变流电路三部分。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三部分的结合成为一个系统。

基础实验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体现对晶闸管的学习过程,用实训室的器件展开。首先,认识器件。每一组学生发放几个晶闸管,学习辨认晶闸管的阳极、阴极和门极,在此基础上引入晶闸管结构、等效电路。其次,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在教师引导下,做晶闸管的试灯试验,并记录相关结果,师生共同总结晶闸管导通关段条件。再次,记录晶闸管的型号,师生一起分析晶闸管的相关参数。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用万用表测试管子的性能,并且联系测试实训台上所有晶闸管的好坏,判别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学习过程,以最常用的单节晶体管触发电路为例。在教师引导下,用示波器对各个部分的波形进行测试,并分析原因。使用过程中某个触发电路可能损坏,通过示波器的测试也能够找出故障。最后对触发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仿真实训在一体化教学中的体现一体化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实训都要用到电力电子器件,需要三相交流电源和双踪示波器等设备。操作过程虽然严格要求,但是同学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过流和接地报警,甚至烧保险丝、损坏实训装置。因为系统电路都是封装在挂件内部,一旦损坏难以查找原因、难以修复。另外电力电子线路是一个系统,示波器、器件、触发、同步等任何问题出现,系统就无法启动。计算机仿真不需要三相交流电和设备的操作,在MATLAB/SIMULINK运行环境下,用户只需将所需电气元件的模块添加到模型编辑窗口,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快速地组建仿真模型实现电力系统的计算仿真。还可借助计算机仿真弥补实训设备的不足。调光灯主电路为单相半波电路,按照要求找到相关元件构建模型。双击示波器后,可以看到电源电压、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脉冲及晶闸管的电流电压波形。据此,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各波形出现的原因,深刻理解电路工作原理。改变触发延迟角,则可实时观测由此波形的变化,深刻理解调光灯的原理。同时移开触发信号或者移开晶闸管可以模拟触发电路故障、晶闸管断路时的输出效果,对实际电路的调试提供帮助。

综合实训在一体化中教学的体现项目主体由器件的选择、触发电路的安装测试及变流电路的安装组成。按照项目要求和项目图纸安装好电路,经检查无误通电试车,观察灯泡的亮暗变化,并记录相关输出波形。实际调试不像仿真那么容易,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无法完成。因此,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实训台电源状况检查;晶闸管好坏的鉴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晶闸管调光电路的安装;电路检查;同步检查;脉冲移相角调整。按照这样的顺序,层层监测,可以最大效率完成项目。

目前,实训室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开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室教授理论知识,实践老师教授实训环节的同时,也充当在实训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这种方式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是,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技能训练的指导者。实训管理人员管理和维护归实训室。这种模式下,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在基于项目的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能够把握全局,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交融。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这种模式下的教师是实训室的使用者,没有设备维护的相关义务,也没有配置维护设备的仪器仪表。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的损坏和缺陷做出记录,由实训室人员修复。本来可以随堂处理的设备故障,却不得不停下。管理者不使用设备,也不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仅靠记录难以高效修复设备。另外,教学中需要的相关器材,必须到实训室办理相关手续。这种使用管理脱离的方式,局限了实训室功能的最大发挥。电力电子实训室管理和维护应由授课老师承担,实施教学管理一体化。

电教篇5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学现状;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6-0000-01

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可以大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动手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中职学校中,电子电工专业里的实验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在教学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都遭受到了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现状问题

(一)学习内容繁多复杂没兴趣

中职学校中的学生在综合性的素质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并且整体的学习能力显得较差,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是电工专业的学生。由于电工教学中的内容多而复杂,其中的电流、电压、电路连接等诸多基础知识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该专业的学习中会显得十分吃力。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学生对电有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畏手畏脚,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1]。

(二)缺乏创新性

中职学校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做足课前的准备,在正式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立刻按照实验中的要求进行相关方面的操作,然后学生获得最终的实验结果,但是,这样的实验教学知识让学生跟着课本中的知识进行了一次亲身的体验,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走了个程序,完全没有切实的培养出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因此没有进行思维上的创新,更无法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完全结合起来。

(三)未实现差异性教学

从本质的角度上来说,中职学校中的学生从能力的层面上来看是参差不齐的,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由于无法进入高中进行学习的学生。然而,在对班级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划分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虑,因此,在对实验教学进行统一开展的时候,基础知识能力相对而言较差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就会明显的感觉到有些吃力,而基础知识能力相对而言较强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就会感觉较轻松,这样很难真正的实现开展实验教学时的最终目的。

(四)考核评价及教师素质

由于当前的中职学生自觉性都较差,自主性能力较弱,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环节经常出现抄袭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操作方面往往由于设备缺乏,无法同时开展实验进行,导致了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发生。而在中职学校中,电子电工课程的教授教师都是理论课程教师来担任,他们严重的缺少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在实践技能方面十分匮乏,缺乏新技术驾驭能力,最终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明显表现出经验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

二、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管是学习什么科目,有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原动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大力且有效的调动,才是达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因此,在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验教学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将实验教学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改善,让学生通过实验中的趣味性,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与教材相同但实验过程不同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实验中的趣味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

实验教学中,教学设施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中职学校需要为学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将教学设备进行一体化是较好的一种建设手段,一体化的教学设备是将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的必要条件。在一体化的教学设备中,包括了讲台、课桌、黑板、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的等。

(三)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

将多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当中,可以将原本单一化的教学形式转变成多种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中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将原本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教学内容,加上教师将多媒体中的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2]。

(四)建立师资队伍改革教学评价

实验教学中质量上的有效保证就是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中职学校需要主动的培养且发展综合能力强和经验丰富的理论性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对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有效指导。同时,实验可以让教师以及技术人员不断的自身能力,通过在岗学习或者进修培训的方法,不断的拓展自身知识范围,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性能力以及业务水平,从而实现自身飞跃的价值。而学生实验评价需要更加关注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实验评分方面可以从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着手。共同对学生的实验评价打出客观的分数。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抽题方式保证公平性,同时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任教的教师来说,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出思维中的创新性,通过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变,积极的调动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自己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和质量要求。在实验的教学方面,除了加强教学设备的建设之外,学校还需要引进诸多相关方面教学技术,从而加强师资教学队伍的建设,将学生身上的潜能和创造力通过实验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电教篇6

丰富的资源――师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宝库

电子化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各种与课文有关的学习资源,创建了一个理想的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很容易地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了学生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黄山奇松》时,学生在电子化教材中不仅可以浏览大量的图片、文字、多媒体资料,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黄山松奇特、挺拔的特点,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在电子化教材中找到答案。

电子化教材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同样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行组织运用的教学信息库、教学策略库与工作平台,具有素材丰富、能够科学快速地分类与检索的特点。电子化教材不仅可提供教学资源,增加教师的备课素材,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而且可以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

柔性的设计――实现个性化教与学的保障

电子化教材不仅使教师的教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个性化教学”,同时也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平台,体现了文本资源与非文本资源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教材的原有文本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充实、拓展和完善,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并且能帮助学生实现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例如,在借助电子化教材学习完《动物的互惠互助》一文后,学生对自然界动物有趣的生存方式已有了深入的认识,感悟到了自然界的无穷奥妙。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教学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有趣的互惠互助”这一主题,查找动物与植物、动物与人类间存在的这种有趣的关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找到的故事介绍给伙伴或父母。于是,学生又进行了信息的搜索与整合,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在表达的形式上作了精心的设计和修饰。这时,虽然针对的是同一专题,学生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兴趣、能力水平进行灵活的调节,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无穷的潜力――在应用中不断雕琢完善的学习平台

电教篇7

一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1.切实处理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

突出课堂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除要注重理论课教学外,又要将电子小制作、课外家电兴趣小组、双休日小发明、小设计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融教学与实验、实践为一体

强调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的检验;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必须以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电工电子各章节的实验时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写全实验报告,做好实验分析,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对实验故障的分析及处理,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得到正确的理论。

3.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不完善,使得笔者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空间局限于教室。思维空间和能力的狭隘,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受到限制。为此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定与教学相关联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目前,这些资料部分已在教学资料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得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明显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学生一开始接触时会很自然地产生兴趣,教师应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如我们在教授电子电器专业内容时利用学生对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如何工作的这种求知欲,多提供一些电器的基本检测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还远远不够,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如果遇到难题就会产生畏难心理认为自己不行,再次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很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力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鼓励。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升华、飞跃。教学实践也证明,凡具备了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应知识信息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就充满了信心和把握,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笔者在教授新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复习这一环节,发现学生缺少什么基础知识,先给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有自信,教学才有效果,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三 教学合一,作为中心

1.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专业书籍

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换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电工电子理论的概念、原理、公式和结论文字精炼,但表达在书本中的长篇的叙述里显得纷乱复杂,让学生很难掌握条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头序纷繁的教材内容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纲要”,更便于学生透彻理解,牢固掌握。而且学生在总结“纲要”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不同信息的重新整合,而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做”的要素。

2.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笔者从走上工作岗位后,慢慢发现有许多问题在课本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笔者将这个观念在课堂中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会“迁移”知识的本领对今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教授给学生一些分析和维修电器的方法,通过对十几种典型电路的熟悉,领会其电路本质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是较为复杂且难以理解的内容,但只要抓住了其作用、本质,了解以上电路是已学过的“受控电源”的变形,通过知识的“迁移”,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迁移”知识实际上是创新能力中综合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其学会通过已有知识、技能去学会和吸收一切新知识、新技能为我所用。

3.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专业课的实验实习多。为此,学校注重“以练促教,强化技能训练”。考虑到在实验实习中工艺过程复杂,笔者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步骤、分阶段逐个击破。首先,设立单项分组训练,其内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其次,设立组装综合技能训练,在单项分组练习达标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其内容立足于强调整体装配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练程度;立足于整体装配、协调处理的能力,培养群体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4.培养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电教篇8

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4.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电路元件的符号、简单的电路图.其中会画简单电路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法建议

新课的引入可以由实验去研究电路的问题,让学生建立起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出无论电路的复杂程度如何,电路至少要由用电器、导线、开关和电源组成.对于用电器和导线,学生比较熟悉,不必作过多的讲述.而对于开关和电源,教师要结合实物作详细的介绍:主要介绍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三种电源;介绍拉线、拨动、闸刀、按钮四种开关.介绍过程不涉及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学生了解电源是电路中的供电装置,开关是电路接通或断开的控制装置即可.结合课本图4-16的实验向学生介绍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

教材先介绍了门铃电路,并提出了用符号来表示实际电路的意义:简单、方便、一目了然.接着介绍了门铃电路图并介绍了电路元件符号.这里仅仅是一般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教师应把握这个分寸.介绍门铃电路图时,不能只对图讲述,应配合演示一个最简单的电铃电路实验,让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对电路图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课

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连接如前面的图4-6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最简单的电路都至少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3.进行新课

(1)电路的组成

①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是电路中的供电装置.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③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继续刚才实验的演示,重做图4-6的实验,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将小灯泡取下,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

观察:观察手电筒电路.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可让学生自带手电筒).

思考:手电筒电路的开关与我们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

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①示范:画出图4-6的电路图.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图4-6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4.小结(略)

电教篇9

就考核方式而言,我们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和古板,学生一学期的收获由一张考试卷来决定。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高分的同学有一部分读的是死书,理论虽然很强,但一提到动手就两眼发蒙,学的是口头技术,只会说,不会用。

2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转换教学思想,改革电工教学方法,建立连贯的教学体系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以“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改变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式,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主动“学”+主动“思”+主动“用”的思想。教师重点讲解思路、思想、方法,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相互结合和运用,主要激发学生爱思、爱问、爱动手实践的良性循环。

2.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以板书、多媒体、动画以及实验操作方式、以及时下流行的名校的MOOCs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手段丰富教育教学方法。采取“设趣与展演”的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善学、乐学、会学。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应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教学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和理解。更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加入实验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封闭、受约束的状态”变为“主动、开放、自由”的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和主人。在实验中,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制作电路、测试数据和分析数据等一系列过程,知道如何学,如何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仅是讲授知识,更要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学生,要想带动学习的热情,可以采用高(年级)带低(年级),优(学生)带差(学生)的团体学习与讨论的氛围,不仅强化高年级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低年级的同学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即能深化理论知识、强化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与协调的能力,一举多得。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逐渐向显性知识转化需要学生间积极地交流和沟通,集思广益通常比个人冥思苦想具有更多的收获和更好的效果“。研讨与回顾”是夯实与深化知识的重要保障,“训练与总结”是知识提升与转化为能力的实践检验。各环节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的现代教学理念。

2.4面向过程,突出创新,实施多元化的学生考核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考核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的总评成绩,导致学生只关注考试的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积极性,不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把学生考核体系建设作为深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面向教学过程,重平时表现,重实践能力,重创新思维”的原则,建立和实施过程性考查(随堂测试+实验操作)与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评体系。根据理论课程的目标要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结论

电教篇10

(1)空间分离对学员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间可以进行零距离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一目了然。但在电视教育媒体下,师生之间不可能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空间上的分离对师生的教学互动造成了影响,教师只能借助电视等媒介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单方面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而对学生能否掌握和理解缺乏一定的判断。教学过程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在电视教育媒体学习中产生了不适应感。

(2)多种干扰因素影响电视教学的实际效果。影响电视教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电视媒体音质画面的清晰度,因制作技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音质画面不清楚,影响教学的质量。二是主讲教师的口语发音等方面的干扰,对学生听课效果产生影响。三是电视教育媒体在实际教学中受无线网、广播信号等设施设备的干扰,影响到播放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在电教教学中由于组织人员对电教教学设施操作不熟练,放音放像技术差,影响音像效果。

(3)主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电视媒体教育教学中,主讲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一是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缺乏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灌输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在语言表达、教学行为和思想感情表达上不直观、不形象,影响教学效果。三是主讲教师教学中不能很好将教具、语言、声音、灯光等综合运用到一起,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电视教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1)电视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在电视教育教学形式下,学员可以不受地域、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学历、身份等各种限制,根据学员自身的意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受时空地域限制的条件,学员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可以申请在线学习。同时,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课程、学科专业、学习地点时间、学习进度计划等进行自主安排,这种学习形式上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电视教育媒体的开放性。

(2)电视教育教学的共享性。在电视教育媒体下,教学资源不仅丰富海量,而且具有优质性。电视教学的教材和课件一般均是由全国重点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学员随时可以登录进行在线学习。同时,电视教育教学还实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重点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逐步缩小地区间不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电视教育教学的终身性和社会性。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教育媒体的出线和发展很好地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受教育者真正实现了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电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生活实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好学习时间,因而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并逐渐被社会接收和认可。

三、新形势下提高电教化教学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电视教育教学的地位作用。一是确立电视教育在远距离教育及成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电视教育教学是一种视听相结合的自我学习,是自学和当面辅导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二是明确电视教育主讲教师和面授教师的辅助地位,辅助教师要围绕主讲的教学扮演好助教角色。三是确立电视教学在学员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形象,学员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把主讲教师看作自身的良师益友。

(2)抓好电视教学主讲教师的授课环节。主讲教师授课质量直接关系着学员学习的质量。一是应挑选那些素质较高、学识渊博、幽默风趣、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二是主讲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内容设置上要结合电视教学的特点来来实施,使学生有一种如同在教师学习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主讲教师不要随意走动,走出课堂教学的模式限制,不仅讲授课本理论知识,还要多讲一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抓好面授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电教教学水平。面授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的助教,要在课前及时与电教主讲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录像等及时进行观看和分析,更好地了解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安排,及时准确的回到学员的提问,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只有辅助教师充分重视电视教学,认真扮演好自身角色,才能学员才能重视电视课,电视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