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3-26 12:08:42

生命的思考

生命的思考篇1

看了《天鹅湖》的芭蕾舞蹈之后,我更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

那优美的舞资,轻盈的每个动作,都向我们展示王子与公主的哀怨情愁。旋律扣人心弦,总在慢慢地激荡每个人的心田。一切一切的外在烦恼,忧愁随之抛开,心灵暂时得到了宁静,只有那对翩翩起舞的公主王子占据了我的心田。这,是否就是我失去的东西?这,是否就是我一直都在寻找的东西?身体也有语言,而他们,是这样来展示自己的生命,展示生命的热情,生命的力量!我们不应只看到公主与王子的悲哀,伤感。舞蹈的真谛不仅仅于此,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舞蹈与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而音乐,给人的感悟更深。

旋转!旋转!旋转!转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有太多东西,是值得思考的。有时候,形体的语言往往不能表达出她的内涵所在。无言的舞动,用四肢诉说一切,生命,就更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生命的思考篇2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由不得你不思考,无论成败得失,无论悲喜哀乐,无论精彩平淡,无论贫富骄奢,我们拥有的是过程的精彩而不是结果的短暂。改变你能改变的,珍惜你所拥有的,只有挚爱生活才能享受其中乐趣。就像你不能延长生命,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一样……

在市声尘嚣之中,生命的声音已经久被遮蔽,无人理会。生命不只是一种孤立的生存,在这些意义的追寻之途中,每个人都应该倾听一下自己的心灵,听一听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在一切失去时,希望依然存在。”这个世界找不到没有憧憬的人,每个人或大或小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只是有的人幸运地得偿所愿,而有些人只能把梦埋藏在记忆深处,让岁月尘封起来。生活不总是让你如愿,一帆风顺的生活也会突然遇上风暴和无常的波浪,不知道哪天会席卷掉生命的船只,也许这航程不会很远,但如果能在这航程中乘风破浪,倒不失为一件荣耀的事。

史铁生病中的日子长极了,像是根怎么都扯不断的鱼线,死死勾着他,无法游向更远处。他病中的日子就像呆在一个小小的被上了锁的房间,没有人来开门。他与命运始终保持着距离,眼光平视甚至俯视生命,悲悯着人性,思考着人性,解剖着人性,也理解着人性。他从头至尾碎笔成山的文章,时而冷峻,时而幽默,时而沉重,时而清澈,时而深邃,时而旷达……让人觉得这仿佛不是一个身患重疾的人,而是一个在人生旅途中十分顺利的成功人士。因为疾病,他才有机会抛却太多的纷繁复杂,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他不逃避苦难,因而能够静静地看着这个存在苦难的世界,他以“旁观者清”的视角在“碎笔”中指引我们。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是将疾苦放小,内心放大,唯有自己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耀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我想: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惧怕将来。我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病隙碎笔》所传递出来的,绝非只是一个疾患者的苦难与抗争,这部作品更多呈现出了哲学的沉思与生命的关怀。史铁生的存在意义不单单在他哪天可以丢开轮椅站立行走,而在于他内心强大的精神站立起来,在于那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指引着我们看见了人生之路。

吉吉工作室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指导教师:李春梅

生命的思考篇3

近年来,中学生因学业压力等原因导致的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这些现象表明: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信念的缺乏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现实问题。生命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必需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生命中的苦难和挫折,养成一种对生命的敬畏。由此希求中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在积极的人生态度指导下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但是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我想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

二、践行: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抓准突破口,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1.通过言传身教渗透生命教育,以生命意识影响学生

生命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用心灵涵养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感激感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机会,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向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浑身洋溢着乐观地对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对于课文的解读和教学应当融入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捕捉生命教育契机,浇灌学生心灵

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点。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欣赏生命的美好,享受精彩的生活,收获生命的真谛。

(1)走进文本,让学生学会珍视生命,直面逆境

语文课文中,很多作者尽管饱受挫折,但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所传达的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给读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史铁生21岁时双腿瘫痪,但是,作者用瘫痪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他所依附的坚实的地坛,就是对生命执着的眷恋与追求。

(2)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善待他人的博大情怀中受到熏陶,尊重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社领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能善待他人,尊重生命。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意,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主人公这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让我们感悟到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包括珍爱他人的生命。

(3)通过阅读感受,欣赏生命,获取生命的力量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感受。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虽然身体残疾,却丝毫没有恐惧、悲哀,依然微笑着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像中的美景。《安妮日记》中,法西斯剥夺了安妮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都是和平与真挚的。

(4)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溶入群体,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人墓碑记》《(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记念刘和珍君》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不是把生命自觉地与安邦治国、拯救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生命的热爱。

教师要在解读作品的时候让学生明白群我关系的重要,并重视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要活得好,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与命运抗争中的自我体现,更体现在此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

三、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奠定生命底蕴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通过引入生命话题,让学生思考有关生命的问题,可以是对自己的生命状态的追问,可以是对周围的生存环境的理解,也可以是自然界中小生命的生长过程的探寻等,把这些有关生命问题的话题带到写作教学中来,既有效地拓展学生写作题材,又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同时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命题应紧贴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将生活中对动植物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感悟诉诸文字,让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倾吐心声、舒缓毫Φ摹凹跹埂被疃,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人类生命的意义。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提升生命境界

生命的思考篇4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生;德育;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历练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1;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28-01

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了解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迷茫,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生命教育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生命的宝贵性,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去创造生命的价值,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会获得许多人的帮助,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因此,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

一、认识生命

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在拥有生命的同时要备加珍惜,因为生命只有宝贵的一次。有了生命,我们才能够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世界的美丽,去爱自己周围的人;有了生命,我们才有机会去发现生活的绚烂多姿、喜怒哀乐;有了生命,我们才能发现自己价值,让自己也让周围的人幸福。因此,应该让学生去发现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的存在。在学校,有关生命起源、生命奥秘的活动往往开展得很多,这些都是从正面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比如请妇产科医生讲解生命的孕育、组织学生开展护蛋行动。可是反过来想,认识生命,也很有必要了解死亡。法国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说过:“对死亡的熟思也是对自由的熟思。”这告诉我们要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不要惧怕死亡,学会享受每一天,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精彩。在中国,死亡一直都是一个让人避讳的话题,不少人反对死亡教育的理由是“怕吓着孩子”。可是如果仅仅怕孩子受到惊吓,却让他们失去了理解“死亡”的机会,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这几年,发生在周围的个别学生花季凋零的悲剧,让人扼腕痛惜。这一系列悲剧的背后,都在叩问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没有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生死教育观的正确引导。

二、欣赏生命

我们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时,不能简单停留在只要活着就好,应该让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精彩。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入大自然,看着草长莺飞、丹桂飘香,发现自然的魅力;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去发现世界的奇妙;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同学情、师生情,感悟人性的真善美。而这些都是源自生命,我们要教会学生去欣赏、品味生命。在这其中,有两个方面十分重要,一个是“欣赏自己”,另一个是“欣赏他人”。首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的火花……”这时,需要学生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可在生活中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他为什么成绩比我好?”“为什么同桌比我受欢迎呢?”这样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自卑情绪一旦控制不好,会让学生自我封闭,这不利于生命的成长。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有限性,让学生树立起欣赏生命的意识,对自我生命确认、接纳和喜爱。同样的道理,我们身边其他的人也是具有独特性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所以,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现在的孩子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接受他人的意见。在此,需要扭转他们的观点,让他们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没有特例的存在,大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悦纳。所以,可以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让他们学会如何在感受他人爱心的同时去付出自己的爱。

三、历练生命

虽然我们让学生感受了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生命不是一直阳光灿烂,也有阴雨连绵,甚至是倾盆大雨。因此,学校的生命教育不光是让我们的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也应该教会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挫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这里的忧患意识不是指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而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所以,在小学就应该开始挫折教育,一味地溺爱与顺从孩子,只会让他们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把挫折教育引进来,给学生们打好预防针。成人有责任告诉孩子,生活中有挫折、烦恼是很正常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而人生正因为一次次挑战与历练显得从容与美好。

四、结束语

“生命教育”是教育永远的主题,是开启学生幸福人生的重要一课。所以,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欣赏、珍惜、敬畏生命;引导学生悦纳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生命也意味着在缺憾中追求完美,在磨难中展现力量,在生活中展现智慧,在创造中绽放美丽。

参考文献:

生命的思考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教育缺失 原因 对策

互联网百度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增无减,自杀人数有攀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和媒体热切关注的话题。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自我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

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成长的某些当代大学生,人生中缺乏挫折与失败,在面对就业、经济、学业、人际关系、恋爱等各方面挫折和压力时,缺少耐挫力,容易走极端,造成校园悲剧的发生。

(二)家庭生命教育缺失

在当前的家庭中,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吃得好、穿得暖、生活费够不够,在意的是孩子的成绩,缺乏与孩子的情感沟通。部分对孩子过分保护,甚至是溺爱;部分对孩子缺乏关心,放任自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三)学校生命教育缺失

当前的学校教育关注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因为只有有足够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谋求更好的发展。面对种类繁多的专业知识,学生只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其他方面的知识。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缺乏关注,致使学生只关注实际利益,而忽视对生命尊严、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四)社会生命教育不足

当前社会,竞争加剧、环境复杂,人们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某些媒体对自杀事件、暴力事件的不当报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尤其在虚拟网络游戏中,导致大学生对生命感知和认识逐渐麻木模糊。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生命教育是以上思想的最好体现。

(一)自身要加强挫折教育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充满挫折与逆境。挫折和逆境使人产生挫败感,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等消极情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挫折和逆境可以唤起人们的斗志,开发生命潜能,锤炼意志,增强毅力,滋长恒心,进而挑战一个个挫折和逆境,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与乐趣,感受生命的美好与伟大。

(二)家庭要加强生命关怀

家庭环境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父母应当努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唤醒孩子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三)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

学校应该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怀,感悟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珍惜生命。如组织学生参观婴儿院、太平间、火葬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孤儿院做一些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增强生命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看守所、戒毒所等,使学生树立生命意识,从而维护生命的尊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到革命纪念馆参观,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生命绽放光彩、熠熠生辉。

(四)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

生命教育关系下一代的成长,是整个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为大学生营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氛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一方面,我们应做好对影视、网络等媒体的监管,禁止不健康的媒体报道、出版物和网络游戏的传播,净化社会环境,防止、杜绝不健康的媒体产品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应利用网络、媒体做好生命教育主题宣传,引领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和谐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总之,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让关爱拥抱生命,让温情常驻校园,引导大学生尊重、热爱、珍惜生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对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月红.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04):87-92.

[2]赵晓坤,杨镇.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95-97.

[3]朱林.浅析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2(36):221-223.

生命的思考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1-0156-05

人类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问题,并不断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当然,并非所有方法都能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考虑方法的效用问题。问题、方法和效用,乃是做一切事情都要思考的,因此,一切事情都有“问题+方法+效用”的生存结构。理论,乃是人类用来解决生存问题的重要手段,也具有该生存结构。我们可以从该生存结构中提取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问题+方法+效用”。将这一思路用于考察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生命力,则是:任何一个理论,都面对特定问题,并寻找一定方法解决问题。当然,理论对问题的解决,只是提供可能方案,未必一定有效。而一个理论要被人们认为是好的理论,要么因为它提出了好的新问题,要么因为它为老问题提出了更优的解决方案,或者兼有此二者。

在这个方法论指导下,我们分别考察,马克思主义究竟面对了什么问题,又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它具有强大生命力。

一、马克思时代与当今时代问题之比较

(一)马克思时代的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主要国家已经得到确立,生产力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但同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之恶,有多方面的表现。

1.劳动异化问题。尽管资本主义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但这些生产力却成为了剥削劳动者的“异己的力量”。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非人状况,马克思创造性地借用了黑格尔的异化概念,第一次把异化与物质生产劳动相联系,创立了异化劳动的科学范畴。异化劳动主要是指劳动者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反过来成为统治与支配劳动者的力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

第一,劳动产品与工人生存状况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第二,劳动过程与工人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劳动本身成为劳动者的一种异已的力量。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是一种“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下的“被迫的强制劳动”,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造成如下结果:“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马克思指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对这个劳动的关系”。这就是经济领域里的两个阶级的对立。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较为理论化,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则从经验上为马克思的论述提供了验证。正是异化劳动对人的逼迫,使马克思构想了一种属人的劳动――自由劳动。这种劳动由劳动者根据自己的个性自由选择,人性在劳动中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当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2.经济危机问题。就异化劳动与经济危机的关系看,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因为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由自觉的,而是被迫的、受剥削的。正是这种异化劳动,埋下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巨大贡献,在于揭示了资本“创造”财富的奥秘――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资本家的利润。正是这部分剩余价值的积聚,使资本主义经济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如果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每一年的经济总量都有一部分作为利润被资本家获取。这部分利润(除掉资本家消费的净利润),或者被资本家存起来,或者被资本家作为下一年的投资,但是,这部分利润不会对当年生产的商品形成购买力;也就是说,与这部分利润相等值的商品被积累起来了,无人购买。当然,由于利润经常不是静态的,它常常会作为新的投资而形成购买力;即便利润被资本家存在银行里,它也经常会被其他人贷出去作为投资或消费。但是,当年利润并不一定作为投资形成下一年的购买力,银行里的钱也不见得会被贷出去,因此,购买力很容易低于实际商品总价值。同时,即便当年利润在下一年形成购买力,同样不能使购买力最终与实际商品总价值持平,而只会扩大购买力与商品总价值的差距,购买力相对越来越小。因为当年利润转化为下一年的购买力后,会刺激下一年的生产,使下一年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资本家照常要从下一年的生产中赚取利润,因此,到第二年结束时,资本家的利润增加了。利润增加了多少,对于第二年来说,就多了多少商品没有卖出去。或者说,到第二年结束时,资本家的总利润是多少,就有多少等值的商品没有购买力。我们还可以这样表述:对于当年(第一年)来说,资本家的利润是无人购买的剩余产品。利润投资于第二年,对于第一年 来说,购买的则是未来的商品(即积存于第二年的商品);对于第二年的投资来说,则用的是过去的钱。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的结果就是利润越来越多,而相对购买力越来越低。过了若干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许多商品无人购买。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资本流通就会受到阻碍,投资就难以为继,于是,就爆发了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下文,我们将会看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本没有消除,只不过具体的发生形式有所变化而已。

3.国际剥削问题。在马克思的时代,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很糟糕,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俱存。不过,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在马克思那里,主要用于分析国内阶级生存状况,但也用于分析国际剥削。自从美洲大陆被“发现”以后,世界市场渐渐形成,西方(欧美)国家开始开拓海外市场。西方国家不但利用技术优势,向非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还采取非人道手段剥削非西方国家,如向中国倾销鸦片。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对华贸易》、《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或《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著作中,揭示了这种国际剥削。由于国际剥削,使得世界资源向西方大大倾斜,世界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这使得无产阶级的斗争成为全世界范围的斗争,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就是全世界的革命。

(二)当今时代的问题

诚然,与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相比,当今时代的物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马克思时代的基本问题,有些得到了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1.劳动异化问题并未根本改观。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多,西方发达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一般民众能支配的产品与空闲时间增加了,绝对贫困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但是,相对贫困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国家有所扩大。例如,在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美国,上世纪70~90年代,贫富差距就不断扩大,且这种差距继续扩大,2007年,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指出,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让1%的富人变得更富,财富更加集中。有人统计,在股市中,从1983年到1995年,最穷的40%家庭失去了其财富的80%,而占1%的最富有家庭的财富却增加了17%。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一书中也揭示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贫富差别惊人加剧的现象。尽管人均收入自1973年以来,有大幅提高,但平均收入却不能说明大多数人的情况。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家庭中值收入在1973~2005年间只有轻度增长,最大的好处则落入了极富者的囊中。根据美联储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CEO的平均收入是当时整个美国经济体中普通全职工人工资的40倍,但在21世纪初,CEO的年薪平均超过900万美元,是普通工人工资的367倍。贫富差距扩大,也就是相对贫困加深,这也会导致人的严重异化。这种相对贫困,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所以,就发达国家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从马克思时代至今,虽然工人阶级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其改善与资产阶级财富的巨额增长简直相去霄壤。若就世界范围内看,劳动异化问题甚至有所加深。由于国际剥削的扩大与加深,世界上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据统计,截至2001年,所有发展中国家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约为11亿,贫困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1%。按照目前的经济状况发展下去,到201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将达4.2亿人,比目前的极端贫困人口3.07亿人上升近40%。同时,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发展中国家整体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底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与资源,成为“世界工厂”,许多劳工都在极端恶劣的生产条件下工作,劳动异化状况仍然很严重。

2.经济危机仍在爆发,病根未除。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扩大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仍是马克思所言的购买力(即消费能力)相对不足。资本家试图通过超前消费来消除经济危机,但是,这只能是饮鸩止渴,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经济危机。超前消费常以借贷方式进行,所以,也可以称为借贷消费。超强消费是由资本家推动的、甚至是资本家利用国家力量来推动的。超前消费是超过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只针对中低收入者有效。对于富人来说,不存在超前消费。在根本上,对于资本家来说(或者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来说),超前消费是想解决购买力不足的问题。超前消费会导致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购买力。就短期看,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就长期看,购买力不足被累加起来,以前多年的购买力不足积累起来,与社会商品总价值形成一个庞大的差距。在这个时候,消费者、借贷、消费三者的关系就是,消费者的收入分解为还贷与消费。由于超前消费的人都是中低收入者,所以,这肯定使这些人的购买力直接下降,同时也影响其还贷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通过超前消费方式刺激消费,资本流通、投资、利润等都会大受阻碍;如果刺激消费,的确能使许多消费者超前消费,却一定会透支未来购买力,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而,当今经济危机的总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在扩大和加剧,因为生产越来越集中,垄断越来越严重,中小企业很难与大企业平等竞争,从而导致富者越富,财富集中加剧,也就是导致上面所说的相对贫困扩大与加深。其实,国际剥削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在很大程度缓解了国内劳动异化、经济危机以及其他社会矛盾,否则西方国家的劳动异化、经济危机等都会严重很多。

3.国际剥削严重加剧。20世纪以后,虽然殖民地体系瓦解,但是,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政治殖民、文化殖民等,却在加深。它们利用先发优势,建立有利于它们的世界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运行规则,并形成相应的秩序,形成一种惯性,迫使非西方接受它们的规则与秩序。可以说,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是靠规则来进行国际剥削的。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国际剥削,有两大基本策略:向弱者推行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向强者实行保护主义。这两大策略遵循的是双重标准,一方面,西方国家不但要求非西方国家开放市场、原材料、能源、初级产品等,实行自由主义,并且,它们还掌握定 价权,掌握交易规则等;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又不允许劳动力这样的重要生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不向非西方国家出售高技术产品,更不转让高技术。由此,西方国家大量攫取非西方国家的差额利润,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销售商品,获得的是高利润率,但非西方国家向西方国家销售原材料、能源、初级产品等,却只能获得低利润率。于是,非西方国家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国家,因此,导致西方国家把国内矛盾转嫁到非西方国家,使其整体生存环境远远好于非西方国家。

上述三大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与当今时代都面对的老问题。马克思主义所针对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第一个原因。世界有问题,就需要解决。那么,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今世界的老问题,有何帮助呢?

二、无可替代的方案: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考察

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但这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错了。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指出:“国际共运中出现的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而是马克思主义执行者的错误。那种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就是社会主义整体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某一部分的失败,绝对不能认为是整体的失败。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正确的”。资本主义从它的萌芽到确立统治地位,也是经历了几百年。自然科学也是允许失败的,为什么社会理论不允许尝试失败呢?再者,苏联体系的许多策略与做法,离马克思主义相去甚远。例如,马克思虽然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但是,马克思是支持真正的民主的,他指出,民主“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民主已经成为了无产阶级的原则”,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而前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念。美国学者保罗也认为,剧变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为马克思理论的灵活性、人道主义和对自由的关注不复存在,反而代之以僵化、形式化、教条化的体制。德国学者哈贝马斯在《追补的革命》一书中说:“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21世纪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也有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具体做法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理想即民主、自由、公正、互助等被历史抛弃了。邓小平曾指出:“东欧、苏联的事件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坏事变成了好事。问题是我们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再把这样的好事变成传统,永远丢不得祖宗,这个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

在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以前,我们不能说某种理论是正确的甚至是唯一正确的。同样的道理,在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以前,我们也不能说某种理论就是错误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的有些理论已经被确证。

第一,有效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与发生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奥秘,解释了经济危机的本质与发生过程,并能对经济危机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指出资本主义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巨大矛盾。经济危机会反复出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此后蔓延的经济危机,再一次验证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正确性。我们甚至可以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定会再次出现。有人说,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周期的预测很不准确,其实,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与预测,主要是以国内市场为分析样本的。马克思时代的世界市场远没有20世纪后那么广泛与深入。20世纪后,西方国家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剥削,转嫁了其国内矛盾,使非西方国家长期陷入危机中,而降低了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范围与程度。如果考虑国际剥削因素,则可以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发生周期的理论进行调整。一个理论,只要它能通过调整来解释或预测世界,就仍然是有效的。

第二,有效预测了全球化与国际剥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阐述了全球化思想,指出这种全球化乃是资本主义的扩张,这种扩张的本质就是国际剥削,同时,在全球化(或国际剥削)的过程中,原来的所有国家、地区、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就必须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全球化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为资本开辟道路。1848年1月,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中说道:“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马克思的这些话,犹如对今天世界的准确写照。

如果要淘汰一个理论,需要更优的理论。但是,截止目前,没有任何其他理论提出了能够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也没有人设计出了更切实可行的人类未来蓝图。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生命的思考篇7

[关键词] 特德・姜;科幻文学作品;诗意;生命思考

特德・姜(Ted Chiang,姜楠,又名“特德・蒋”),美国当代著名华裔科幻作家,其迄今为止全部作品共有八篇,分别为《巴比伦塔》、《你一生的故事》、《除以零》、《赏心悦目》、《人类科学之演变》、《七十二个字母》、《领悟》和《呼吸》。与其他科幻小说作家不同,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利用过多的语言对高科技、星际大战等进行大规模、大场面的描绘,特德・姜只是运用精简凝练的语言,将人类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表现在作品中。由于特德・姜的文学语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其作品中更是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诗意语境,使科幻文学作品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科技、宇宙战争等方面叙述,开拓了将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和等多领域学科、元素融入科幻文学作品中,从而得到统一的新局面。本文以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为实例,对作品德・姜自成一派的诗意语言和语境进行分析,探寻、解析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展示特德・姜为科幻文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一、特德・姜科幻文学作品中的“诗意”

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作家在写作活动中,通过对文学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使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彰显出来,从而更好的表现内容,表达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灵活运用文学语言是为了寻找到更好的方式、方法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可读性,从而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等等。在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其自成一派的、特色语言的灵活运用,成功的在作品中营造出富有诗意和思考空间的文学语境,在这样语境德・姜不但阐述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超凡的想象还对宇宙、生命、人类、宗教等问题进行的深刻的思考。例如,《领悟》中,除了荷尔蒙K疗法,“我”的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电影、诗歌,小说……一切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安逸的美好生活,而又正是因为荷尔蒙K疗法,“我”拥有了超出于凡人的超能力,高智商,对于肢体语言的敏感、可以透过一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等等。当“我”遇见另外一个也如同“我”一样的“超人”,在纷争中,在死亡临近的最后一刻,“我”对于自己和超能力有了最深刻的领悟。

二、特德・姜文学作品中的生命的思考

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解释多种多样,其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认为“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由此“定义”又引申为事物所具有的能够生存下来的性质、价值、资格等等。宿命论主义者认为“生命”是“命运”的表现形式,等同于“命运”。在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通过其诗意语言的表述和诗意语境的烘托,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也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诸如生物生存能力本身和生存活动中价值的体现,以及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等等。

例如,在《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设定被称作“七肢桶”的外星人应有自己的文明,并且在作品中对“七肢桶文字”进行了描述。特德・姜赋予“七肢桶文字”类似于中国象形文字的外形,又令“七肢桶人”可以凭借一个文字就表达出需要表达的语意,语意越复杂,文字就表现得越繁琐。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中赋予外星生物以生命的能力与资格,并且赋予他们以“命运”,正如文中女主人公所感慨的,“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尽在其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人类对于未知和真理的追寻从未停止过,即使如《巴比伦塔》中所描述的,最后一无所获,探索的过程依旧充满了梦想和美好,特德・姜用他惊人的想象力对“探寻”这个永恒的思考主题进行了表现和阐述,使作品更具有人文深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诗意语言的灵活运用方面,还是在对于语言环境的构造方面,特德・姜在科幻文学写作过程中都展现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然而特德・姜在作品中,不局限于高科技发展、星际战争等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又令其科幻文学作品在艺术造诣上提升了高度。特德・姜在科幻文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创造力也对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特德・蒋.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科幻佳作集.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2.

[2]詹姆逊.西方科幻理论译丛之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1.

生命的思考篇8

关键词:班主任 生命教育 意义 思考

现在学校的学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颓废、消极、不爱惜自己,长此以往必将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后的发展。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及时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最大限度的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一、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来,因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青少年对“生命”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导致中学生群体中的各种各样的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这迫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生”和“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在学校方面,过多地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生命教育往往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种更深刻的人文知识、道德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理念做出调整。由于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集体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班风和校风,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正确指引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在生命教育的背景下,班主任更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服务宗旨,积极寻求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班主任的应对措施

1、积极体验生命的价值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增加对生命价值的体验,提高珍惜生命的觉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通过集体活动中的互帮互助,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好;通过多样的竞赛,体会成功的快乐与自豪;通过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以感恩之心善待自己的躯体;通过种植花木、饲养动物,从中体会生命的奥妙与可爱等等。还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如通过拜访敬老院,参观工厂、商店、法院、监狱,增加对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认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通过旅游领略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之美;通过劳动,感受奉献的快乐与满足等。

2、父母、老师及同学的力量

我们要经常提醒学生,父母是世上最亲近的人。老师是最值得信赖的人。同学们是亲密的伙伴,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向父母、向老师、向自己关系最好的同学敞开心扉,诉说心事,这样也许会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

家长、老师和同学也应该关心每个同学的思想表现,发现某位同学情绪低落,举动异常,要主动与他谈心,帮助他解开心中的疙瘩,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处理学生间矛盾纠纷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取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律“针锋相对”,进行“热处理”。要给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抓住学生一点错误不放,更不要大批特批,激化矛盾我们作为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要过度。只要孩子学习尽了力,考分不高、名次不好,就不要再强退孩子,而要给以安慰和鼓励,否则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厌倦学习,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班主任要与家长、任课老师和同学们紧密配合,共同关心每一名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加强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康的生命来源于强健的体魄和快乐的心理,因此班主任除了督促学生加强各门功课的学习,还必须加强对班级学生体育活动的管理,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为此,班主任要经常提醒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协助体育任课教师上好体育课,抓好学生的晨练落实工作,积极展开学生之间与班级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传给学生必要的健康知识等。其次,班主任需要首先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做必要的心理调查和观察,以获得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要采取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的辅导与教育。这对学生会学与他人相处、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个乐观、向上而富于进取心的幸福中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方式的多样化

在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上,应注意多种方式相结合。国外有着很好的经验。如德国教育界就认为,生命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完成。在德国,主要采用随机教学法、亲身体验法、欣赏与讨论法、阅读指导法、角色扮演法和生命叙事法等六种方法。班主任具体实施时,首先,注重课堂教学。这里的课堂教学是指班主任利用班会、主题活动时间以及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专题的生命教育。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把活生生的生命教育变成传统的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其次是学科渗透。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式。英国的生命教育方式以渗透为主,《柯瑞克报告书》明确指出生命教育采取渗透型实施模式,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入其他课程。我国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这些课程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分阶段、分层次、适时、适量、适度地挖掘,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再次是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生命教育除了认知方面的重视外,更需要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体验。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学生直接参与及感受,真切体验生命的力量和意义。如参加社团关怀活动和访问贫苦活动,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组织学生照料孤寡的活动;组织探险活动等。最后是创设生命化的环境。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校园以及生命化的社会带给学生更多感动和关怀,使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内心世界。国外的生命教育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日本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美国加强了各种媒体对生命教育的宣传作用。在这种生命化的环境中,他人良好的生命态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生命的思考篇9

国内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类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生命教育的内涵可界定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人的身体和健康与生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以“健康第一”为目标、突出身体教育的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有利于健康,健康提升生命质量。众所周知,“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那么对于生命教育来说,“生命第一”才是它的指导思想核心所在。学校体育教学作为生命教育的奠基石,理应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生命教育意识。

2生命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中的缺憾

随着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学校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到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再到体育习惯的形成,从“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终身体育”各种口号的提出,正慢慢实现着学生个体生命本源的回归。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体育教学的起点和终极目标中并无涉及学生生命价值体验的需求。

2.1尴尬的地位:在教育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的学校体育

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先生曾说,“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是走向歧途的体育”。从我国教育制度上看,尽管近些年来加大了体育在教育中的比重,社会、学校和家长也对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和我国人才选拔机制的影响,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仍然很突出,而且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体育始终游离于教育的边缘,尚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根本不重要,”就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真实写照。

2.2体育教学内容:远离生命逻辑思考,忽视学生生命发展规律

人是最高级的、最特殊的生命体,他们有思维、有情感、有需要、有意志、有愿望,这些都因人的生命存在而存在。学校体育在人的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促进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和谐发展、干预人的生命过程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体验和感悟。目前,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上,存在着以下问题:(1)程式化、成人化的教学内容无法使学生体验生命的快乐。这使得很多学生有着“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烦恼。(2)竞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背离了学生生命发展逻辑,而学生也因此成了运动技术、技能的“傀儡”。这种“竞技化”的内容设置,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消减了体育教育的功能,最终使体育教育无法良好地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2.3体育课程实施:远离学生生命体验,淡化学生生命乐趣

体育是一种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与挑战,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因此,体育可以起到激发生命灵感、感受生命乐趣的功效。而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的不足在于从本质上偏离了体育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本原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增强体质”放在首位,体育固有的本原精神被轻易淡化,学生的精神生命得不到应有的体验。因此,体育课程实施应创设多样化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勇于体验、乐于表达,在表达中实现生命价值,展示个体独特的发展状态。

2.4教学考核评价:缺乏生命教育评价,未能进行动态评价

人的生命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的,因此,生命个体才有了自身的超越性和生成性。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考核评价的多元性、综合性,但在实际的学习评价中仍只注重对学生个体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及体能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评价,忽视了体育中生命教育内容的传播,如情感、态度、行为等。教学的考核评价结果应该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动态中完成的,生命教育同样需要这种“动态生成性”的评价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教学生命教育目标的达成,帮助学生个体完成生命的超越和实现。

3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

目前备受世界关注的生命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也为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参考。体育教学是由多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动态过程,要在体育教学中成功渗透生命教育,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具体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教学实施过程和评价。

3.1注重生命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设置

要达到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目标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目标要与生命教育内容相一致,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操作性和达成性,使学生能从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关注生命和珍爱生命。具体来讲,以生命为视角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设置的核心指导思想应是尊重生命的个性、体验生命的快乐、服务并提升生命质量。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学校体育目标的设置与人的生命是分离的,无法放眼未来的生命整体,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生命体验和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实现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应紧紧围绕“人”制定三个子教学目标,即: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人生命价值的实现。这既是体育教学对“教育以人为本”的深化,对生命本性的回归,也是对学校体育理论的丰富和创造。

3.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体育教学内容

在新的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是规定了原则和范围,没有给予具体规定,各地区因地制宜,这大大增加了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也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日本教育学家佐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对人的培养,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塑造什么样的人”。体育教学内容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选择能够提升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的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景为课程内容。比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模拟火灾逃生情景,并教授学生逃生的方法,这样的体育课让学生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在玩耍中也学会了保护自己的知识。

3.3教学实施过程注重生命体验的快乐

教学实施过程是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展现的重要环节,是师生难以忘却的重要生命经历,也是师生生命体验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生命体验的快乐,将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独特享受,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让学生亲历“情境”,感知运动的快乐与挑战,从而在体验中超越自我。

4结束语

生命的思考篇10

故事围绕着一个病毒展开。20NN年,一种极其罕见的嗜血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都市,瞬间沦为“猎物”。拥有心理学背景的女作家罗纬芝临危受命,成为亲临抗毒一线的采访组成员。在抗疫小组里,罗纬芝深入了解了各色普通人面对恐慌和毁灭时的心理困境;一线的科研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事件发展不断失控,官方急救药物却迟迟研发不出,另有不少势力都想从这场病毒虐杀中获利……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不禁让人思索:我们究竟要怎样善待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

书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人在危机状态下的情感和心态的描绘,对事业、爱情、亲情万象的诘问,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譬如,关于生命的本质,书中这样说:“人的个体,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缕青烟……无论它何时消散化灰,都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一种回归。”这些颇有禅意的话语,不禁让我们感慨,人生实在没必要有太多的烦恼和患得患失。

整本书,作者基于当年的非典事件展开了新一轮的构思。类似的真实事件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支架,类似的人性反馈是本故事内容的最佳着眼点,类似的生与死的考验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思考点。一切就这样在真实和虚构的结合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示给众多和平年代的读者。可想而知,《花冠病毒》饱含了作者巨大的付出和辛苦。用毕淑敏自己的话说:“暮鼓晨钟,我时刻警醒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确是这样,这本书并不只是纸加油墨印刷的文字,它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悟。在这本思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里,不仅包含着作者绕行地球的漫长航程,以及对过去和将来世界的回眸与眺望,还包含着对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展示了作者在医学、文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博学及人道主义关怀。在令人惊叹的病毒肆虐及抗役过程乃至生死存亡之时,主人公罗纬芝表现出的人格坚守使人动容,书中主角一系列扑朔迷离身份的揭开更是增加了抗役英雄们的人格魅力,看似以旁观者的身份轻描淡写地刻画着世间百态,其实字里行间无不传递着人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