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译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1:43:20

桃花源记译文

桃花源记译文篇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桃花源记鉴赏】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译文篇2

关键词:文化符号;艺术作品;《桃花源记》;语际翻译;符际翻译;影像;绘画;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北宋高僧赞宁对翻译的阐释,耐人寻味。所谓“翻”,“翻也者, 如翻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①所谓“译”,“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积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呼虽殊, 而辛芳干叶无异。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 即东夏之杨柳, 名虽不同, 树体是一。”② 有学者据此认为,译,象也(仿象,象似);译,易也(交换或交流、改变、变化);译,化(转变)也。③可见,翻译在于借助“易”的手段,实现“通”的目的;“翻”与“译”,都是通过符号作为中介的。

雅各布森将符号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与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④。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变说法”。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来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通常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符际翻译则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据此,将古汉语“易”成现代汉语,属于语内翻译;将汉语“易”成英语,属于语际翻译;将语言“易”成符号,属于符际翻译。本文以《桃花源记》为例,侧重探讨语际与符际两种翻译类别,以观察“易”的艺术效果。前者指汉译英的文字层面,后者则指影像与绘画方面。

一林语堂、方重、罗经国、孙大雨、汪榕培、A. R. Davis、J. R. Hightower、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等翻译家都英文翻译过《桃花源记》。这证明了《桃花源记》的文学魅力,证明了翻译家让经典走出去的价值取向。重译的价值表明,对文本理解的逻辑正确以及表达的得体全面,因翻译家个体而存在差异,不同翻译家的译作如同展开的层层锦绮,相得益彰,各放异彩。尽管翻译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语言转向与文化转向,由关注文本内的语言层面而扩大至文本内外所涉及的文化层面,由文本翻译的生产更多地兼顾到译本的接受及其产生的影响,但是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接受等环节,文本是中介,文字是载体,这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桃花源记》的英译研究,仍必要从传统的文字翻译的视角切入,继而再扩大翻译的定义,研究由语际而延伸至更广泛的符际层面。《桃花源记》标题的英译值得玩味。包括林语堂在内的“本土”翻译家,深谙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对“桃花”意念重生,譬如,人面桃花、桃之夭夭、桃灼呈祥,等等。对桃花的这些积极意义的前理解,符合《桃花源记》的文本语境,因而翻译家们将“桃花”一律译为“peach blossom”,不会引起任何歧义。但是,对“源”的英译,则产生了很多分歧,有林语堂的“colony”,J. R. Hightower、方重、罗经国的“spring”,A. R. Davis的“source”,孙大雨的“visionary land”,Rick Davis和David Steelman的合作译文中,则将其译为“Shangri-la”。是否可以认为,spring和source视“源”为“源头”,colony视“源”为“田园”(a territory distant from the state having jurisdiction or control over it),visionary land与Shangri-la与“田园”意思更近,但都有了浪漫色彩。尤其是Shangri-la,不仅使译文靠近其读者,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美好的意象,而且强化了《桃花源记》的乌托邦色彩,是文化翻译的典型例证。《桃花源记》的叙事始于“晋太元中”,神奇之处在于,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寥寥数语中,朝代更替,别有洞天,将“时空”与“虚实”巧妙结合,将武陵人的遭遇——误入桃花源、享受桃花源、惜别桃花源、重觅桃花源,自始至终都置身于一种幻境之中。然而,若使译文读者享受到这种晃世的感觉,对“朝代”翻译的处理还是值得烦神的。客观情况是,除了林语堂外,其他中国译者似乎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此处翻译存在的“陷阱”可能导致译文读者接受与反应的“障碍”,因此众多译者对朝代仅用音译处理。林语堂在相应位置不仅采用括号内加注的方法来处理,而且对时间“去陌生化”表述,如“汉”译为the Han Dynasty (two centuries before to two centuries after Christ)。至于美国汉学家James Robert Hightower仅用音译法,可能是早已“汉化”了吧。而A. R. Davis的处理则是一目了然,譬如,Han (206 BC-220AD)。Rick Davis 和 David Steelman用尾注处理年代翻译,可能会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速度,从而影响读者对文本的全面理解与接受效果。毕竟,朝代的频频更替、次第出现,蕴含着陶渊明及其文本的写作意图。林语堂学贯中西,精于英文创作,对《桃花源记》的理解与表达环节自然游刃有余。也许正因如此,林译本在句式方面较之他人更富特色。简而言之,林译本的句子简短,表述灵活,将《桃花源记》作为圣经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情节完备而又不拘小节。譬如,全文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所谓情节完备,译文伊始就是典型的英文故事模式“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至于不拘小节,尤其体现在对“行”与“忘”的处理,前者应为“划船前行”,后者则为“没有介意”,但在译文中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至于林语堂对驾驭中英文本的自信,还表现在他能自如地拆分中文句读,如该句的英文就与下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用逗号将两个句群衔接到一起。相比之下,汉学家的译文较为忠实,句式也因此复杂但不冗长。譬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林语堂仅译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而A. R. Davis则译为“The field dykes intersected; cocks crowed and dogs barked to each other”。后者的信息没有流失,而且意境栩栩如生。基于上述对语际翻译的分析,可以主张,译者在对叙事情节翻译时,要尽可能使自己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理解与表达源语文本中蕴含的符合逻辑的意义。当然,这仅是一种理想境地,有对“度”的把握问题。譬如,武陵人受到殷勤款待,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被很多译者理解为“不必要”、“不值得”,即,There is no need…或There is not worth…。林语堂和A. R. Davis则将其设身处地地理解为“求您别”、“千万别”,全句分别译为:“The villagers begged him not to tell the people outside about their colony.” / “The people of this place said to him:‘You should not speak of this to those outside’” 。林语堂的翻译采用间接引语,刻画了桃花源人的善良谦恭以及唯恐小国寡民的宁静生活被外来人从此打破的顾虑。A. R. Davis则用直接引语对武陵人做出了警告,体现了仁义尽至的桃花源人“友情提醒,礼貌在先”的处世哲学,意味着“……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再入此地了。”这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是否多少也体现了两位译者文化身份的自觉呢,不得而知。

《桃花源记》为符际翻译成影像提供了素材。该文仅三百余字,但它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其中“看”与“被看”是一道景观。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着渔人的传奇经历、桃花源人的善良安逸、陶渊明的精神诉求。在桃花源的和谐生态中,渔人与桃花源人遭遇到文化的“陌生化”。“渔人甚异之”、“见渔人,乃大惊”。时空隔阂自然使得渔人认为桃花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而桃花源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文本中的渔人、桃花源人与21世纪的读者同样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在反复制造编码和解码的时代,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影像的手段直观呈现、重构文本。《桃花源记》有两个动画版本,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符际翻译。台湾版的《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八分钟,国画风格,中文字幕根据陶渊明的原作逐句呈现,配以相应的英文字幕翻译,画面随情节徐徐变换。风景山清水秀,人物栩栩如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每一行字幕所能蕴含的可能意象,都一律得以展现,在中英文字幕实现语际翻译的同时,文字与画面情景交融地进行着符际翻译,不但给中文观众带来了用多种符号艺术阐释文本所提供的视觉,而且使外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享受到东方乌托邦所能提供的文化演绎空间。翻译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语际翻译的缺憾在于,译者虽经百般解释依然无法说清好多文化专有项。符际翻译虽然可以通过画面提供多维视角的切换对语际翻译留有的缺憾尽力弥补,而且这种符际翻译给中文观众同样提供了补充固有理解欠缺的机会,但是,画面的定格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文本可能潜在的更多想象空间。如果说不足八分钟的台湾版《桃花源记》是对陶渊明文本字里行间的“忠实”翻译,属于直译,那么大陆版《桃花源记》则属于典型的编译,明显具有“变”和“易”的特征。其中,英语世界的观众对《桃花源记》所刻画的生态、人物、世界之间又构成了一种“看”与“被看”的跨文化关系。

据报道,深圳环球数码出品的动画作品《桃花源记》片幅不足十七分钟,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皮影、剪纸、大写意等,实现了三维动画的无缝衔接。此片曾先后获得东京TBS亚洲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等。该片于2012年12月8日至2013年4月14日应邀参加了澳大利亚昆士兰艺术馆/昆士兰新现代艺术馆举行的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展“山水情”,呈现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魅力⑤。该部作品在题材、画面元素及动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等各方面都有突破。片中的潺潺水流和缤纷桃花,以及人物形体动作的流畅、面部表情的丰富、细节动感的逼真,使得整个画面将传统的艺术符号升华到崭新的视觉体验。落英缤纷、升平歌舞、洞天福地,带给国内外观众一种飘飘欲仙的新奇感受。这种符号带来的异域享受,还得益于该片的语言文字与故事情节。深圳版《桃花源记》充分体现了二度创作的特色,且明显具有使中国经典文学走出去的意识。英文片名The Legend of Shangri-La反映了扑面而来的浓郁的跨文化气息,古朴的中文台词配以现代的英文字幕,亦庄亦谐的动作、触及魂灵的独白、民族特色的音乐,引人入胜。尤其是叙事层面,将陶渊明作品中的顺叙处理成倒叙和插叙的方式,情节发展显得跌宕起伏,属于典型的“变”与“易”,或者是编译。不过,从片首的渔人遭太守鞭笞、刘子骥策马相救、渔人描绘桃花源奇遇、刘子骥欣然前往而未果,情节虽似曾相识,但主题不偏不离,属于典型的“形散而神不散”。现实的残酷、奇遇的美妙、未来的无望,使得渔人自己最终感慨“没有人再相信我的故事了”。由此,他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讲经历的人。这种悲哀,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增添了观众对渔人的同情、羡慕与不屑。同情他的现实遭遇,羡慕他的人生偶遇、不屑他的违背诺言。可以说,通过影像符际翻译《桃花源记》,文本的抽象与文字的意象,都得到了形象的呈现。当然,这种呈现并不局限于影像这种动态的流感画面。

将《桃花源记》的文字用绘画描述出来,用非语言符号解释语言符号,同样属于符际翻译,难度超过临摹,临摹是根据原作进行书法或绘画的模仿。临摹以原作为依据,关键在模仿(imitation),而用绘画实现符际翻译《桃花源记》的关键则在于对像似的创造(creation)。袁行霈认为:“历代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作品很多,这些画中并没有陶渊明的形象,但是因为这篇作品表现了陶渊明的理想,而这理想反映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愿望,深受历代读者喜爱,所以也成为画家常用的题材。”⑥其实,除了陶渊明和该作品表现的理想外,作品的叙事技巧及文字意象所产生的意境,尤其适合绘画,适合符际翻译。譬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都是一幅幅动静交融、人禽睦处、生态祥和的神往图像。“象也者,像也。”二者都是人类符号化把握世界的两种模式。不过,“象”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诉诸心灵的内视,是可感、可思的;而“像”则具有形象性和固定性,诉诸眼睛的直观。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物象总在“似与非之间”,从而要求“象外之言”、“象象组合”,以营造一种意境,达到境内之象与象外之境的理想状态,这也使得《桃花源记》达到了“诗中画,画中诗”的像境状态。将心灵之悦诉诸泼墨之间便构成了视觉之美,《桃花源记》的符际翻译家个个都是丹青高手,仅袁行霈的著作《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就收录、介绍了十九幅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历代绘画名作。其中八幅收藏于台北,其他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扬州、重庆,以及美国、日本等。据袁先生考证,唐代韩愈所作七古《桃源图》,已经提到根据《桃花源记》绘图的情况,而且明代杨慎认为,“唐人画桃源图,极为工妙。”不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有的图绘桃花源故事较为完整,如南宋马和之的作品,最右端溪水中停泊一小船,从右至左依次展开五组人物,有渔人与桃源中人对话的情景,众人下棋的情景,也有众人聚饮的情景。中间点缀以树木、屋舍、溪水、耕牛、小犬等,全是农家景色。但左端云雾中露出楼台,楼顶巍峨,又是仙境。⑦还有明代文徵明所绘的《桃源别境图》,共分为四大段。第一段只画群山、溪水、桃花,乃是进入洞口之前的那一段路。在一巨石之下,倒挂着的桃树掩映之中一小船停泊其间。第二段从一座桥开始,渐次进入桃花源中。图中五人体态各异,其中最右边的白衣者似乎是那渔人,正张开臂膀似乎在询问着什么。向左是一手持拐杖的老者。第三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人物中有担柴的农夫、水田中耕作的农人,也有闲坐的老者。还有一只小犬在篱笆前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第四段还是从一座桥开始,上面是一道瀑布,将左右画面明显地划分开来。桥上站着一位正在观瀑的高士,身后跟着一个书童,腋下夹一张琴。右面还出现了一个女性,似乎是刚刚晒了衣物,颇有生活气息。画的最左端是几道瀑布,下面激起层层浪花,气势非凡。袁先生以为:“在今天所能见到的所有桃源图中,这一幅画对内容的取舍最具匠心。”⑧ 然而,类似的桃花源全景图似乎并不多。其他画家多是把握故事的某些特定场景或细节。文徵明次子文嘉立意很有特色,但仅图绘了渔人舍舟登岸欲入山洞的情景。明代宋旭的《桃花源图》先是画出一段山溪,两岸点缀以桃花,溪水尽头停一小舟,山间一小洞,再向左展开则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怡然自乐。渔人手持船桨,正与桃源中人对话。这些绘画虽非全景图,但对于陶渊明的文本而言,形散而神不散,因为渔人、小舟、桃花等都是《桃源图》的独特标识性符号。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有明代仇英的《桃源图》卷,画面重岩叠嶂,点缀以桃花,右部溪水中隐约一船,中部和左部绘桃源景色,屋舍俨然,良田美池,往来种作。袁先生认为该作更为接近《桃花源记》原作的内容。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桃花源图》的主体部分是渔人与桃源中人见面的情景,人物形象的勾勒,笔墨简练,十分传神。以《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绘画,也有出自朝鲜画家之手的。李朝的安坚画过《梦游桃源图》,图中奇峰耸然,红色的桃花点染其间,俨然是神仙世界。从这幅图可见陶渊明以及中国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对朝鲜的影响何其深远。⑩袁先生认为,《桃花源记》最能展现想象中的山水之美,成为山水画家喜爱的题材。而且,它有简单的情节,便于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传统的卷轴形式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于其时空的设计,画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既可以将不同时空的情节置于同一幅画中,让人物反复出现,也可以选取一个固定的时间与地点,着重表现某一特定时刻的情景,画家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B11不过,小溪、渔船、桃花等,作为《桃花源记》的标志性符号,始终揭示着该部经典作品的主题,有效地实现了符际翻译的效果。

四、结语

文字、影像、绘画,共构叙事,在多视角展现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重构了《桃花源记》的经典性,使其跨出传统的叙事模式,跨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学的奇葩。在讨论世界文学是如何通过生产、翻译和流通而形成时,戴姆拉什曾提出一个专注世界、文本和读者的三重定义:1. 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简略折射。2. 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3. 世界文学并非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是超然地去接触我们的时空之外的不同世界的一种模式。B12当然,对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而言,这还要归功于作品的“经典性”所具有的可译性。所谓可译性,“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但这并不是说对于正在被翻译的作品本身是本质的。它意味着内在于原作中的某种特定的含义在可译性中得以自我展示。显然,任何译作不管多么优秀,较之原作都不具有任何意义。然而,它确实由于原作本身的可译性而接近原作;事实上,这种关联更加紧密,因为它不再对原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它叫做一种自然的关联,或更具体地说,一种至关重要的关联。正如生命的各种形式与生命现象本身紧密关联而对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一样,译作虽来源于原作,但它与其说来自原作的生命,倒不如说来自其来世生命。”B13可见,翻译不再局限于文字,影像、绘画也是翻译,这种认识为通过语际翻译与符际翻译将民族的《桃花源记》在异域寻求到它的来世,提供了资源保障,使得“世外桃源”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模式。对这种认识的接受,可以使类似于《桃花源记》的其他民族作品,今世找到来世,经典更为经典。

① 赞宁《宋高僧传》(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53页。

② 同①。

③ 张佩瑶《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翻译》,2009年第5期,第30页。

④ Roman Jakobson,“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 of Chicago P, 1992:144-151.

⑤ 《深圳动画〈桃花园记〉亮相奥大利亚》,《深圳商报》,2012年12月13日,第C05版。

⑥ 袁行霈《陶渊明影像:文学史与绘画史之交叉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1,82,99,117页。

⑦ 同⑥。

⑧ 同⑥。

⑨ 同⑥。

⑩ 同⑥。

B11 同⑥。

B12 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Princeton & Oxfr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281.

B13 Walter Benjamin,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72-73.

Semiotic Translation of Tao Hua Yuan Ji

HU Mu1,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2.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桃花源记译文篇3

【关键词】衔接手段 英汉对比 英译 《桃花源记》

一、语篇与衔接

对于衔接的系统化研究始于韩立德、哈桑的作品《英语的衔接》。他们给衔接定义如下:衔接是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和对解释说明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所以本质上是一种语义的关联关系。那么这种关联可以是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整个语篇层面。根据Halliday & Hasan(1976)的观点,英文的衔接手段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大类。其中前四类属于语法衔接手段,后一类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而汉语自古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意指汉语不注重形式的整合,而侧重语义的连接。在汉英的实际转换中,由于两种语言差异,为了确保忠实、切合的译文,衔接方式却必须做出调整。

下面结合《桃花源记》林语堂英译本来分析汉译英转换过程中,衔接方式的转变。

二、汉译英中衔接方式对比

1.标点符号衔接与词汇手段衔接。

例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此句,句内皆是逗号隔开,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可见,逗号在中文里是一种衔接方式。除此之外,中文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常常用来表示句意之间的衔接。

而相应的英译: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译文进行断句处理,并且通过词汇one day 来连接句子。在英语中,标点并不能连接句子,这里采用词汇手段来连接也是一种常见的转换方式。常见的连接词汇比如表示时间顺序的first, second, then, finally. 此外英语中常见的多词同义现象,便是词汇衔接的体现。

2.语序衔接与连词衔接。

例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原文表示渔人来到桃花源后先后看到的一系列景象,句子之间并没有表示时间的副词,但是读者根据句子语序,却可以准确理解这一时间关系。倘若在这里把中文句子语序更换一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那么描述的对象在时间上便有了变化。因此,语序在这里表示时间衔接。除此之外,汉语的语序还可以表示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可以看出,汉语的逻辑关系通过语序隐藏在句子内部。

译文(前半句):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在英文里 原文的语序在英文里却可以更换,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因为英文运用了表示时间关系的连词“after”。连词是英文里重要的衔接手段,除了表示时间关系的before, then ;表示因果关系的 because,as a result, 转折关系的 but,however ;递进关系的 besides 等等。显然,英文中逻辑关系通过连词显性表达

3.重复衔接与代词衔接。

例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在汉语里,重复更多的是一种衔接的手段。而这种衔接方式到了英语中,却转换成了替代。比如此句译文: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The latter sent someone to go with him and find the place.

汉语里重复的“太守”二字,在英文里用“the latter”来替代。再者前文里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其中译文中的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其中which来连接这两个短句。引导词诸如 which,that,who在英文里用来整合句子,使得句意连贯统一。不难发现英文里出现代词的场合要比汉语多得多。代词诸如 he, she ,it, they 等等。在英文里当然也有重复。但多是用来表示强调或者避免含混。因此英文里大量使用同义词、近义词、代词来避免含混。

4.英汉语言其他衔接方式。

汉语里表示衔接的手段有:标点符号、语序、重复。其中,语序可以表达多层逻辑关系。除了上文提到的方式之外,汉语里也有通过词汇手段来衔接语义。比如桃花源记里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现代汉语里的刚,才,于是等等。而英语表示衔接的方式相比之下就更加丰富。除了上述翻译对比时所提到的词汇手段、连词、代词等。还有介词、分词。

例4: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文: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这里的分词结构 having noticed 表示在其后绑船动作之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三、结语

衔接是语篇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但具体的衔接方式却有很大的差异。汉语的衔接方式较为简单,外在表现形式为语序、标点,重复等方式,多数情况下依照语义的方式来衔接;而英语衔接手段丰富多样,具有显性可循特点,如使用连词、介词、分词、代词等手段。本文通过桃花源记和林语堂英译本分析英汉衔接方式的异同,借鉴韩立德和哈桑对衔接的分类,本文对英汉衔接方式的差异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望能有效帮助英汉学习者掌握差异,更好地完成英汉语言间的转换。

桃花源记译文篇4

1、译为: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出自《桃花源记》。

2、之:为代词,代渔人所看到的桃花源的美景。

3、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异之:以之为异,以看到的桃花源的美景为诧异,可意译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

(来源:文章屋网 )

桃花源记译文篇5

翻译: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这句话出自陶渊明诗人的《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桃花源记译文篇6

第三册第二十三课《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书中没有翻译,而教参中翻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我觉得这句话就有望文生义而不顾题旨之嫌。

首先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是由于不满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想表现的一种尘世之外的美好的社会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才把与世不同的美好社会称为"世外桃园",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1,美好的;2,与当世不同的。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作者由于受到生活和思维的限制,他所表现的世外环境并没太多地超出现实,但他也还是想尽力地表现得与现实不同。比如他所描写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在当时--陶渊明所处讲的"晋太元中"--东晋倒数第三个皇帝手里是不可能有这种环境的,这就是作者在有限的思维里极力想表现世外与世内不同的美好景象的结果。同样讲到衣着,当然作者也是要表现它与世内不同的,如果真如教参所讲的"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的话,那这肯定违背了作者的意志,违背了作者要表现的主题了。再我们还可以想到,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之一,况且这又是东晋末期--一个朝代越是到了末落就越黑暗,这是被所有历史所证明的不争的事实,老百姓的生活就可想该是多么地困苦,衣不敝体,食不裹腹是任何人都能随便想到的,如果说桃花源人的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话,那桃花源就不该是陶渊明所向往的了,我们也就不能对桃花源用"美好"这个形容词了。再说作者在文薪驳?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秦末到东晋末前后相差近六百年,可以说社会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两个不同世界的衣着文化也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作为一个有着渊博知识的陶渊明他应该知道,即使是讲不出不同在哪里,他也会给它表现出区别的。故综上所述,我以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好像是世外的人"比较切合事实和题旨。

第六册第十六课《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文中注解②对"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是这样翻译的:"想要让它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这样翻译很是宁人费解,普通马怎么样呢?千里马怎么样呢?什么东西相等呢?这样望文生义地解释把人讲得一头雾水。

桃花源记译文篇7

关键词:《桃花源记》 《乌托邦》 异同

1. 《桃花源记》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1.1 《桃花源记》的内容介绍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精炼的文字描述了武陵渔人来到桃花源的全过程,并按“游记”的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田园生活的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①这里没有喧闹与斗争,更没有灾难和不公平,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人们可以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小村庄。“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简直就是人们世世代代一直所向往的人间的“仙境”。

1.2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根据史料的记载,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时政治矛盾尖锐,社会生活也动荡不宁。《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生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陶渊明及当时的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之不满的心理。②《桃花源记》反映出人民大众期待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要求,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

2. 《乌托邦》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2.1 《乌托邦》的内容介绍

远在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15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乌托邦》(Utopia)。《乌托邦》借希斯洛蒂的旅行者之口,叙述他本人随航海家维斯普契(Amerigo Vespucci)到美洲,而又继续独自起航旅行,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一片海域,岛屿上有个国家的名字就叫乌托邦。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一切生产资料归国民所有,日常用品按需分配。那里的人民都从事生产劳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科学,当然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乌托邦里没有堕落和罪恶。现在,乌托邦这个词语专指不现实、不存在、虚幻而完美的世界。

2.2 《乌托邦》的创作背景

托马斯・莫尔是十六世纪英国一位有名的人文主义者,《乌托邦》书中的思想,更多的体现了是人文主义的热忱,有其自有的特性。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的概念,讨论了应该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的精髓,人民之间应和谐共处,尊重人的婚姻自由、宗教自由等与十六世纪英国人的生活相关的问题,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要消灭它。他创作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批判和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与乌托邦中的人民与当时社会的罪恶作了巧妙的对比,而达到谴责批判现实的目的。

3.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异同之比较

3.1 两书的相同之处

人们心中总是有个理想的世界存在着,特别当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的时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遂无问津者”作为结尾,天衣无缝,找不出任何破绽,让读者除了叹服,也没办法在细作询问,其实也暗指理想的世界的不可能实现。而莫尔则的《乌托邦》的真正含义是“乌有之乡”。《桃花源记》与《乌托邦》都讨论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两个社会的都属于很难发现的地方,如《桃花源记》中所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而乌托邦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隐秘:“乌托邦岛中部最宽处达两百英里,两端渐行狭窄。地形迂呈心月状,全岛周围长约五百英里。岛之两端隔海相峙,仅十一英里左右。海水由岛之两角流入,形成一片,……恰似一池静水。”③

此外,两个社会的人民都过着和美相处、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两个社会中的人民都是以从事以生产活动为主要职业,能够达到自给自足。每个人就如同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为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生活。在一切财物充裕的时代,没有必要为了个人的财富而努力。

3.2 两书产生社会背景并不相同

如上文所述,《桃花源记》的创作时间在东晋,正值政治矛盾尖锐的时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宁,居无定所。陶渊明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归隐田园十六年了,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数次投降,安于江左的一隅之地。朝廷内部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国家濒临崩溃的时代里,陶渊明的一腔理想无法实现,只得寄托希望于“桃花源”这个仙境。

而《乌托邦》创作的社会背景是十六世纪初期的英国。此时国王的权利威胁着贵族和教会势力,而农民和新资产阶级在政治目的不明确的前提下成为了王权的维护者。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他们有着的特殊经济利益。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由此而激发起的各阶级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摩尔在《乌托邦》中大胆的抨击了当时的“羊吃人”的社会现状,描写了人民的痛苦。

3.3 两书产生文化背景并不相同

此外,《桃花源记》与《乌托邦》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桃花源记》是以中国的儒家和中国道家文化为背景的。南北朝时期与中唐时期的中国属于政治纷乱的时代,却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酝酿了道学和理学的产生,这一时期思想与沉迷在中世纪的欧洲的黑暗是完全不同的。文中体现出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珍爱,对自然社会的赞美,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及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而莫尔的《乌托邦》是基督教的产物,他在求学阶段就深受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影响。⑤在那里人人平等,选举民主,两书都在阐述基督教的教义:上帝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3.4 两书折射的社会现实不同

《桃花源记》的时代是晋宋易代之际,魏晋是个崇尚隐逸的时代,陶渊明的清明廉正,不与权贵之势苟同,因而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并逃避社会现实,长期隐居田园。陶渊明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作品与理想的高度统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桃园,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的逃避,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莫尔的《乌托邦》想在其中折射的是英国社会,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不断的压迫普通人民大众,对其进行深刻的讽刺和抨击。

注释:

①《桃花源记》:陶渊明

②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③ 托马斯托斯・莫尔,郭湘章译,《乌托邦》,台湾,国立编译馆,1966

桃花源记译文篇8

【关键词】负载 文化 物质名词 西游记

词汇是基本的语言单位,常被用于交流感情、表达思想,可直接反映文化要素,文化负载词主要包括特定民族的特有事物词汇、民族色彩鲜明的词汇,有修辞或象征作用的人名、习惯寒暄用语、国俗成语或俗语,在特殊历史背景中形成的习语、词组或词。文化典籍《西游记》中含有大量独具文化特色的物质名词,所承载的源语词文化信息无对应的译语,译语、源语表达方式及思维方式均不相同,翻译时容易出现词汇空缺及语义冲突等现象。翻译时应合理处理文本文化因素,承J可译性,实现文化转换与文化等值,灵活变通翻译手段,确保译文与译入语的文化规范、语言规范相符,或适当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及语言特色。

一、地点名词

地名代表了特定的地理实体,语言符号具有历史时代特色,地名命名依据通常为社会人文特点或自然地貌特点,因此地名负载了地理、文化、历史等文化信息。在翻译现实存在的地名时多采用音译形式,将汉语拼音作为译文即可,但《西游记》中的地名蕴涵了丰富的文化意象,翻译时直接采用音译,容易让受众感到不知所云,难以对译文中描述的地名产生联想,译文也无法激起受众的好奇心。因此,对于《西游记》中的地点类文化负载名词,翻译时通常会结合意译法与音译法,如受众对地名的理解难度较大,翻译前需将地名转换为意义相近或相当的词组,随后翻译经过转换处理的词组或词。例如,《西游记》第13回中描写了三藏到达法门寺,采用直接音译法可将法门寺译为“Fa Men Monatery”,受众读到“Fa Men Monatery”这一译文时仅能够了解到法门寺是寺庙,不能明确寺庙名称由来与取名用意、深层寓意,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寺庙名字无端而来之感。如意译“法门”,将法门寺译为“temple of law gate”,能够让受众直观化、深刻理解译文,即法为教法与佛法,“入我门与行我法”。再如,水帘洞、花果山多被意译成“Water-curtain cave”、“flower-fruit mountain”,宝象国在英文译本中被译为“precious image kingdom”或“elephantia”,火焰山意译为“The flaming mountain”。

二、用具名词

《西游记》中人物所使用的器物、工具等均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负载深厚文化底蕴的用具名词,多采用对等翻译法。例如,《西游记》原文中多处出现的词语“盘缠”,意为古代出门时携带的路费,古代人出远门时会利用绳索将金属硬币串成串,并在腰间缠绕成串的硬币,因为旅费需要“盘”及“缠”,所以被称为“盘缠”,盘缠即为旅途中需要使用的旅费、钱,通常被译为“money”。“money”一词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将“money”作为译文中盘缠的对等词,容易弱化盘缠的文化内涵,受众可能无法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异国风情。因此部分译本对不同章节中出现的盘缠进行了特殊处理,译成“funds”或“silver”,充分保留与原文词语密切联系的部分。由于翻译异国风情鲜明的用具名词较为困难,译本多关注对等翻译故事情节与内容,对于此类用具名词翻译细节多不做苛刻盘问。再如,《西游记》中提到“碗来粗细”的“如意棒”,译本中的译文包括“the compliant rod”及“the as-you-will cudgel”。《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龙宫中几经周折后才找到如意棒,“如意”一词原为梵语,专指可以为拥有者带来好运气的一类玉器,译文“the compliant rod”及“the as-you-will cudgel”均为异化翻译法,但“the as-you-will cudgel”更能生动地体现出如你所爱、如你所愿的文化信息。此外,在第40回中提到的“睡轿”、“明轿”、“螺轿”、“人轿”,译者用了“chairs”,与人叫译文的“cheers”相对应,具有混淆视听的作用,可提升译文的艺术性、欣赏性与可读性。

三、食物名词

桃是《西游记》多次提起的食物,如孙悟空偷吃蟠桃、乱蟠桃嘉会等,蟠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属于食物类文化负载名词。传说人吃了蟠桃可成仙得道,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桃合蝙蝠有福寿之寓意,桃合灵芝则有仙寿之寓意,古代帝王曾多次下令寻找蟠桃,民间将桃作为祈福之物,寿团也被称为寿桃,是寿宴的必备食物之一。因此,蟠桃负载了长寿、健康等文化蕴意。译者将《西游记》中的蟠桃翻译成“peach banquet”或“a feast of peaches”,采用了直译法,译文完整及有效保留了蟠桃的文化意象,在受众阅读文本时可以从译文的语境当中了解源语言文化意象,明确蟠桃象征了长寿、成仙得道等文化内涵。《西游记》中的玉液琼浆,指的是采用美玉制作的浆液,传说饮了“玉液琼浆”能成仙,多用来比喻甘美浆汁或美酒。译者采用异化直译法翻译玉液琼浆,译文为“jade liquor”,异化直译法虽能够让译文具有一定的中国韵味,可翻译出的译文失去了负载文化内涵的作用。玉被道教认为是山石精髓,以玉伴左右可长生不老,因此玉负载了追求长生的思想,但英文中的jade不具有上述文化意义,容易增加受众对译文的理解难度,甚至可能产生误解现象。如采用归化意译法翻译玉液琼浆,译文为“mellow wine”,可以在译文中表达负载词文化内涵,也可以降低受众阅读时的理解难度。

四、药物名词

《西游记》中的药物名词主要有丹药、中药两大类。炼丹时需要使用铅、汞,铅为大药,须汞点化方可结丹,土为化合铅汞之媒介。《西游记》中提及金乌、蛇、龟、汞、姹女铅、婴儿等均与炼丹有一定的关系,代表阴阳,道家中的铅、汞并非金属,汞为性、铅为命,汞是元神,铅为天地之灵气,翻译时需根据名词的文化含义采用异化翻译法。在第33回中提到木母逢灾,译者采用异化翻译法将木母译为“wood mother”,或采用归化翻译法将木母译为“pig”,木母代指汞,猪为亥,亥属水,故可代指汞。《西游记》第1回中提到薏苡、茯苓、山药及黄精四味中药,薏苡及茯苓的拉丁名分别为coicis及poria,直接翻译成拉丁文容易使译文晦涩难懂,多采用英译法,薏苡译为“coix seed”,茯苓译为“indian bread”。译者采用英译法将黄精翻译为“solomon-seal”,受众在阅读译文时可以根据英文查找相关的植物学资料,由此了解中药的效用,或采用意译法将黄精翻译为“yellow sperms”,同时加注解,让受众可以了解到“yellow sperms”是一种中草药。

五、结语

综上,翻译活动并非单纯性语言转换,同时是一种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翻译负载文化信息的物质名词时,应把握好历史性、创造性、转换性、文化性及社会性原则,从建空间、重组句、去桎梏三个角度分析负载词对等表达方式,结合异化及归化等翻译方法,跨越文化鸿沟,无需一味忠实原文。还应根据语言文化选择文本类型表达原文思想主旨,准确传达古典小说的原文交际意义、文化内涵。翻译物质名词时,应保持语言平等、文化平等,避免出现语言歧视问题,保留本族文化。此外,对于负载词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文化意象,翻译时应考虑宗教心态、思维模式、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等要素,避免导致文化流失或文化失真。

参考文献:

[1]赵晶.英汉小说翻译中的去名物化及其同语言系统和翻译策略的关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6):116-123.

[2]蒋跃,张英贤,韩纪建.英语被动句人机翻译语言计量特征对比-以《傲慢与偏见》译本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3):46-51.

[3]耿自玲.汉英翻译中概括名词衔接研究-以《边城》及其两英译版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6(11):126-128.

桃花源记译文篇9

文/亚瑟

人都具两面性,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他发动玄武门杀死同胞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夺取皇位,霸占弟媳杨氏,反映出他人性恶的一面;而他又三次了断桃花运,反映他人性善的一面。

据《贞观政要》记载,至少有三次桃花运,都被李世民自己了断了。第一次桃花运的了断,跟黄门侍郎王珪有关。一天,唐太宗跟王珪谈话时,指着已经成为自己嫔妃的庐江王宠姬对王珪说:“庐江王无道,杀害了她的丈夫,把她占为己有。手段残暴之极,怎么可能不败亡呢!”不料,李世民这一番原本不乏正义的感慨,却被王珪抓了个破绽:你李世民已经知道霸占他人妻子是不对的,为什么自己却做了同样的事情呢?李世民毕竟是一代明君,听了王珪的意见,“大悦,称为至善”,马上让人把那美人送回她自己家去了(《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第五》)。

第二次桃花运的了断,跟魏征有关。魏征得知唐太宗准备纳郑仁基女儿为妃,而此女已经许配给一户姓陆的人家,便立即跑到唐太宗面前劝阻。众所周知,魏征的劝阻总是义正词严、危言耸听的,自然,这一次也不例外:“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总而言之,魏征认为,这事不符合为民父母之道,有亏圣德,是万万做不得的。一番话,说得李世民大惊失色。尽管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博、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等一班大臣都认为“大礼既行,不可中止”,陆家也上书否认跟郑家曾有婚约。但是,最终李世民还是下了一道敕命,承认自己没有充分了解情况便颁诏纳妃,是很不对的。同时,也批评了有关官员。就是说,终结了这一次桃花运(《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第五》附《直谏》)。

第三次桃花运的了断,跟他人无关。高丽使节带两美女献给李世民,李世民当时就对高丽使节说:“朕怜悯这两个女子从此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因为喜爱她们的美貌而伤她们的心,这样的事我不干。”让高丽使节把那两个美女领回去了(《贞观政要》卷八《贡赋第三十三》)。

乱扣洋帽子误国

文/雷颐

清末,身处与“夷人”作战前线,林则徐当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夷情”。他聘有专门的翻译为他译介有关情况,编译成《四洲志》,对海外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政情作了初步的介绍,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外部世界的著作。

1842年至1843年间,林则徐的好友魏源受林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对“夷情”作了更详细的介绍。但魏源在此书中仍坚持传统观点,面对现代地理学,他花了许多工夫,“考证”出“自古以震旦为中国,谓其天时之适中,非谓其地形之正中也”。即承认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不过他认识到,“狄夷”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尚有所长,中国可以师法,所以对其先进的制造轮船火炮之术、练兵养兵之法,另有专门介绍,并明确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可见,鸦片战争使林则徐、魏源等人对外部世界有了初步客观的了解。

然而,像林则徐、魏源这样仅为了解敌情而编的《四洲志》《海国图志》便在当时被视为大逆不道,认为“知夷”“悉夷”本身就是罪过,“堂堂天朝”岂能去了解那些“蛮夷之邦”?

桃花源记译文篇10

巴旦木也称巴达木,其别名甚多,古时称扁桃、扁核桃、婆淡树,也有称:巴旦姆。为维语音译词。新疆巴旦杏是从古波斯(现今伊朗)传入。我国种植巴旦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酉阳杂俎》、《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