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十篇

时间:2023-03-16 19:12:51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1

【关键词】真理;误认;凡性;规训;任自然

通常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道家无为的消极思想。但通过拉康的真理来自误认理论和陶氏的其他作品,我们发现《桃花源记》表征了人类认识的一个共通规律,那就是:真理在误认中曲折前行;同时他在本质上也不仅是消极无为的,还有着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

拉康认为:“真理来自误认。”齐泽克解释说:“误认是人类境遇的基本特征”,“所谓的历史必然性是通过误认形成的。”在两者的基础上,季广茂认为:人类的某些积极成果也以“误认”为根基,误认就是主体在无意之中达到了其无意达到的目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误认,误认常常决定人的命运。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发现就是从渔人误入山中村庄开始的,太守所遣人“迷不复得路”与高尚士刘子骥“未果,寻病终”也是一种误认(错觉、误解、误会都是一种误认,它们是人类行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误认中真理的内容和真理追求的形式得以显现,在权力和道德的规训中日常生活的凡性得以提升。

首先,误认中彰显“怡然自乐”的理想追求。渔人误入山中村庄见到的是日常生活的恬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后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结,这既是渔人和陶渊明个人的生活憧憬,也是对社会理想的代言。这种憧憬从传统文化资源看,有《老子》的任“自然”和“自化”思想作背景;有孔子“古之学者为己”(《论语》)的记忆(《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看作读书为己自得其乐)。从时代背景看,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生灵涂炭,人们盼望平静的生活,表现在文人身上,清谈清议大盛以避祸,竹林七贤的惨剧相差并不远,在心目中巴不得有一次奇遇(误认)躲灾避难,加上玄学的兴起,憧憬自乐平和是意料之中的事(文中说“避秦时乱”当有所指)。从个人经历看,陶渊明不愿意受官场案牍劳形劳心,《归去来兮辞》表明了这种决心,大量田园诗平淡冲和的风格也流露了对“怡然自乐”生活理想的向往。基于此,哲学家眼里的大同社会(儒家)和道家的华胥国,变成了田园诗人想象中的桃花源,借渔人的脚步误入梦中的理想国。他在反思自己的官场经历时曾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如果说那是一种误认的话,那种误认使他参悟了自己的率真本性,那么误入桃花源就是他社会理想的艺术寄托。

其次,在误认中揭示了“误认—真理—误认”的真理追求形式。《桃花源记》在描写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后,渔人离去做标记以再来,但结果却是“遂迷,不复得路”。第一次进入是误入,在误认中获得的真实体验,在刻意追求时反而失去,不妨说这也是误认,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并不是陶渊明一千多年前就已经领会了拉康的学说,而是真理来自误认理论对于人类的基本境遇有较大的适用性,陶氏是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基础上得出相同的认识的。老庄“抱朴”和“言不尽意”的观点对他影响很大,越刻意为之,越离淳朴越远,如“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就表现了这种思想。标记也是符号,总是有它不能表达的东西,所以,符号中必然的包含了误认的前提。第二,这种反向误认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人类认识的积极因素,因为这次的误认是下次真理发现的契机,真理就是在“误认—真理—误认”形式中演进的。陶渊明深谙老子的哲学,“道者,反之动”就是在以寻找桃花源过程中艺术的阐明自己的(“自道”)。以前的解释者只是简单的说《桃花源记》表现了不切实际的空想了事,而没有看到他对人类认识规律的把握。第三,旧的文章分析多认为寻桃花源未果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这只是对艺术特色的肤浅把握。官府的“遂迷,不复得路”和高尚士的“未果,寻病终”,在内容上揭示了人类认识的链条还要往复的进行下去;在艺术上是一个未完成的文本,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呼唤后来者不断的阐释,不断的补充,如果说,《桃花源记》是对大同社会、道家华胥国、《击壤》的续写和阐释的话,如《桃花源诗》“日入从所憩”、“秋熟靡王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句与《击壤》就颇相似,那么康有为的大同和毛泽东的“芙蓉国里尽朝晖”就是对《桃花源记》的补充和高扬。

再次,在权力和道德的规训中日常生活的凡性得以提升。《桃花源记》结尾处的误认使权力、道德与凡人的品性形成了对照。官府当然是权力的代表,高尚士当然是道德和学问的代表,权力认为他能代表民意创造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道德学术认为通过他们的示范和教化,社会一定能够民风淳朴道德高尚,这也是陶渊明初入官场时所抱有的幻想。然而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社会动荡不安,生命朝不保夕,何谈民风淳朴和安居乐业?于是从现实中作者发现了日常生活的温暖、平和、宁静、可贵,诗中有了“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散文中有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日常生活憧憬。在作品里,权力教化和道德的规训不能达致的境界,集体和个人刻意追求的生活,在一个渔夫那里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不就是“悠然见南山”中“见”的真谛吗?陶渊明用艺术的笔触把内心深处发现日常生活可贵的狂喜,在看似轻描淡写的地方悄悄的流露了出来。人们往往用神性赞美人的崇高,用人性指称精神的可贵,对看似粗糙的日常生活却无以名之,对此不妨用凡性概括之。古今中外关注凡性的人不在少数,西方哲人胡塞尔以“生活世界”概念分析它,牵动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神经,在中国较早关注凡性的就是陶渊明。他崇尚道家任自然的思想,所以《桃花源记》就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描写,他反对官场的巧取豪夺,所以《桃花源诗》里有“秋熟靡王税”的诗句,因为厌倦了礼仪道德束缚,便有了性嗜酒饮辄醉的自述,本着这样的思想,他在《桃花源记》里是不让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力者和道貌岸然的道德家发现真理的,只有和他一样自劳自食的渔人才有这样的资格。

当然,权力和道德在日常生活的凡性面前被陶渊明放逐,并不意味着社会就不需要权力和道德。相反,恰恰是权力和道德的存在才显示了日常生活凡性的可贵,如同《击壤》歌日出日落的美妙和饮食起居的淳朴,若没有“帝力”的存在又怎么能感受到呢?因此权力和道德的存在之于日常生活的凡性与误认之于真理是一体两面的,一从认识论入手,一从存在论入手,共同揭示了《桃花源记》的涵义。

最后,从《桃花源记》体现的道家思想就认为陶渊明是消极无为的,这种看法对作品的理解来说是最大的一种误认,只有走出这种误认才能看到陶渊明的性格组合真相。我们认为,陶渊明的道家思想是时势使然,玄学的兴盛是他接纳道家思想的文化动因,时局的动荡和文人的朝不保夕是他接纳道家思想的社会动因,官场和道德礼仪的劳心劳形是他崇尚自然的政治原因。外在局势如此,在社会大潮面前如要生存下去就不能不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他的道家思想就是他的惟一精神支柱,这从《桃花源记》中体现的真理来自误认思想可以看出来,结尾处召唤结构呼唤来者这种主动趋势起码就说明他并不是消极无为的。把视野放大来看就更明显了,以《读山海经》为例,有论者指出:“十三首诗中,前面七首( 除第一首外)均从正面着笔, 在诗中借美丽的神话世界寄寓对理想的天道与人君关系、理想的王朝政治、理想的社会模式、理想的士大夫人格修养与价值取向等的描绘与期望;第八首是组诗从美好的神话领域过渡到惨烈之现实之中的一个转折;从第九首始,采用古典与今典结合的双重象征手法, 通过悲悼怀想上古神话中的悲剧英雄, 表述诗人对晋宋禅代之际史事人物的强烈感喟, 并展现内心独有的道义原则与批判精神,最后一首以‘帝者慎用才’作结, 最深刻地揭示了组诗的政治主题。”②从诗歌的主题和与现实的联系来看,诗歌揭示了作者积极进取、猛志常在的儒家思想。沈约《宋书·陶潜传》说他“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题外之意,他有浓重的忠君思想,由此观之,他所说和所做的“性嗜酒”也是另有他意的,所以袁行霈认为陶渊明喝酒是为了远祸。③另外,他训诫子女时援引子夏、诗经的话,谈得是穷达寿夭的儒家命题,《命子诗》中又叙其先祖续其谱系是典型的儒家规范。总的说来,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是陶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误认,儒道互补或对立才是陶渊明的性格组合真相。

既然误认是人类境遇的基本特征,真理来自误认就适用于不同时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如齐泽克对《傲慢与偏见》的解读。不惟文本,对一些电影电视作品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法国电影《落在树梢〉,主人公从意大利返回的路上,开车搭乘了几个偶然相遇的路人,结果不慎将车开到了海边悬崖的松树上,于是在喜剧的气氛中引发了一连串发人深省的故事,误认中人性深处的痼疾得到揭示。随着“韩流”涌入我们的文化市场,大批韩剧紧紧抓住了观众的胃口,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文艺工作者也开始反思大陆影视制品的不足,就本文来说,韩剧对真理来自误认思想的有效利用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片头因女主人公误认男主角为歹人而报警造成喜剧效果,后历经曲折终成眷属,体现了误认的魅力,电视剧《爱在哈佛》男主角将女主人公当成妓女也属此类,当然,如果只是为误认而误认博得一时的笑声,还不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关键在于误认基础上对日常生活凡性的深度挖掘:现代生活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矛盾,职业追求和家庭的不一致等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表现,而且表现得比较自然合理,所以人们比较喜欢。

海德格尔把真理看成是遮蔽与去蔽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误认与真理的关系会更全面一些。解读《桃花源记》的通常观点认为作者描述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流露了道家无为的消极思想,其分析方法是基于阶级分析的社会学观点的,而借用拉康真理来自误认理论观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分析同一文本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正是在不同方法的参照中,误认不断被克服,真理日趋接近,这既是海德格尔对我们的启发,也是本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译者前言》[m]季广茂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北京 第5-6页。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课文《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集中体现。作者因不能与污浊、虚伪的官场融为一体,最终辞官隐退回到家乡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与精神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有深厚的生活与思想根源。根据陶家至陶渊明性格,难以进入当时的更高层社会,其政治抱负不可能实现,他选择了退守田园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桃花源记》感受作者是寄托其人生理想的。

一、感受意象美丽:对大同生活的向往。

作者在《桃花源记》中由衷赞美了“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世外桃源生活,这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生活。这是作者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因为儒家思想就是理想的“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和谐社会。文章中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正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因此,作者在《桃花源记》中的所有意象都是那么美丽,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作者从叙述武陵渔人的偶然邂逅,发现了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存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在当时的地理环境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里相对是封闭的地方。这里民风古朴,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崇尚自然法则,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年轻人共同赡养老人,成年人共同教养儿童,这是理想的社会现实社会。当然,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社会现实黑暗,官场浑浊,人与人之间阿谀讹诈。作者厌倦了这样的社会生活,带着对大同社会生活的无比向往,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无数美丽的意象。这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美丽意象的同时,更感受到作者对大同社会生活的向往。

二、感受情致生活:世俗与游仙的统一。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描绘了理想社会生活场景,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因为在漫长的封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无数知识分子总是在苦苦寻觅这样的生活情致。而陶渊明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世俗与游仙统一的理想天地。《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把文中人们的生活情致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文章中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写小溪、写流水、写田野等等。这些描写都给人可触可摸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情致生活的美妙。当然,更多的是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如描绘人的耕种、游乐、访友、待客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若在眼前,从而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可信。仿佛在一片田园美景中让武陵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此过上令人心醉的生活。作者把这样的田园搬移到自己的文中,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从道家学说角度看,这是世俗与游仙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刻感受这样的情致生活,从而把文章的故事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三、感受高度和谐:自然美与人性美统一。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就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妙世界。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的人们怡人自乐。可以说,这是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语文是最和谐的学科,是最讲人性美的学科。陶渊明笔下的山、水、人,无不体现自然美与人性美。桃花源中山清水秀,地形峻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王国。这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没有封建官僚。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但人们生活安逸;虽然这里生产力落后,但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最原始的生活。这样,这里一切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也相对较少。因此,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保持着自然的原生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此时,我们回到作者生活的社会现实中。不难发现,一切与理想的社会生活落差太大了。所以,从这篇文章问世以来更多的落魄知识分子愈想寻找心中理想的桃花源。即使是在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们依然忘不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四、感受平淡朴素: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作品《桃花源记》虽然不是诗歌,但仍然描绘的是田园生活。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表现出超然物外与物我两忘的脱俗境界。在字里行间中,我们依然感受到作者平淡朴素的思想意识。然而,回到现实事实却远非如此。因为东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黑暗、最腐败的朝代。这个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封建贵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这样,封建统治阶级与底层百姓之间差距太大。加之作者品格高洁,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宁可还乡归隐。有人说,愤怒出诗人。黑暗的社会现实触动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因而他的笔下文字才会言之有物。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把自己的理想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所幸,黑暗的社会现实没能淹没作者平淡朴素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桃花源记》中讲述武陵人进入桃花源时,依然呈现出一幅恬淡明丽的生活图景。

今天,我们理性对待陶渊明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的避世消极、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但是,作品《桃花源记》中那平淡朴素的风格及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陶渊明那刚正不阿的人格。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

参考文献:

[1]阳达.论陈献章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J].文理导航,2010(01).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3

自然美。陶渊明在文中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一片风光绮丽的清幽环境: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这里有溪水,有芳草,桃花成林,落英缤纷,良田美池,空气清新,草绿花红,环境清幽,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图,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渔人甚异之,一个“异”更衬托出自然环境的美,令人向往。

秩序美。桃花源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此之美,那么桃花源中的景象又如何呢?作者紧接着推出另一番景象: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寥寥三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活画出桃花源里的布局。只见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上,几十户房屋整齐地排列,道路纵横交织。隔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多么井然有序的乡村之美,而鸡鸣阵阵,狗吠声声,更点染出桃花源里祥和宁静之美。令人悠然神往。

风俗美。桃花源的环境是美的,桃花源的生活是井然有序祥和宁静的。那么桃花源的人情风俗又如何呢?桃花源里的人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幼有其乐,老有所养,怡然自得。生活是富足美好又平静的,渔人的到来,引起了桃花源中人的惊奇。打破了桃花源生活的宁静,激起层层浪花,从而为我们展现出桃花源的风俗人情之美。一人之客乃全村人之客,尽管是素不相识的生人。也不用怀疑。也不用提高警惕,既不漠然,也不逐之而后快,更不见财起意,而是都来问候。并一一邀客还家,置酒杀鸡招待客人。席间没有飞短流长。拨弄是非,也没有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更没有张长李短。市井奇闻。再者他们言身世之隐。叙乱世之情,叹易代之感,话桑麻之乐。这是一幅多么淳美友爱、和睦相处、人人同乐的风土人情画,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心醉其间。

和谐美。桃花源的自然美、秩序美、风俗美构成了《桃花源记》的整体美学特征――和谐美。在这里,自然环境的清幽绮丽,村庄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平和宁静,人伦的和乐友善。相生相应,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和谐宁静的美的世界。而鸡鸣狗吠和村人热情待客的热闹场景,与桃花源里的平和宁静动静相生,更衬托出桃花源的生趣盎然,和谐宁静之美。对此,人们不禁由衷感叹:美哉。桃花源!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4

一个在长沙工作的男子兴冲冲地跟媒体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于是有记者跟着这名男子像模像样地踏访了一番,给出个结论是,这个地方的确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几分神似”。

据说,这名男子是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到《桃花源记》原型地的,他逐字逐句将原文进行逻辑分析,得出20多个特征信息,并将这20多个特征信息设为命题的边界条件,在结合了社会背景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后,他采用数学命题证明上的逐步逼近法,将《桃花源记》原型地锁定在古武陵郡和长沙郡的交界线上。可见,他寻找到的地方不仅与《桃花源记》原型地“神似”,就是寻找方式也很神奇。

且不说用证明数学命题的方式寻找一个文学作品描写过的景物是不是靠谱,单说这个新闻,得承认,这条新闻写得很妙,妙就妙在“神似”一词的使用。自家阳台上如果有花有草,主人几页书读罢在混沌梦乡半睁开眼,也会发现此地与“桃花源”有几分神似。这样的新闻完全可以当作娱乐新闻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何处不飞花,难道我们就能据此认为到处都是“桃花源”吗?

这种近似指着海市蜃楼信誓旦旦说这是“北京、上海”的扯淡事情,多半是某地为了宣传当地旅游风景的一种炒作,但这样的消息能够被媒体报道出来,并且被广泛地转载引起网民的注意,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在的,那就是自陶渊明以降,中国人寻找“桃花源”的心愿一直是如此地强烈,乃至随便一小处风景就迷惑了双眼,自以为身在“桃花源”中了。

《桃花源记》原文不过400余字,不足三条微博的信息量,里面涉及景物的描写,也就这几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最后陶渊明还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断了后人追寻的念想。在课堂上学习过该名篇的同学们都知道,《桃花源记》原意不在写景,而是借歌颂乌托邦式的“桃花源社会”,来发泄对黑暗、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这篇意境优美的文字,实则是当时的盛世危言。

关于“桃花源”的原型地争夺,闹出了不少笑话,前后有多个市、县30多处景地自称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甚至连棵桃树都很难找到的北方某地,也想沾点“桃花源”的光。但有一种观点认为,“桃花源”就是陶渊明他老人家杜撰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结合原作的寓意,我个人比较认可这种观点,众人都以为陶渊明为后世编造了一个梦,实际他只是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不要相信“桃花源”的存在。

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想找到“桃花源”真的是艰难的事情,柏油公路修到上千米的山顶了,风景秀丽处建满了富人住的别墅,人工制造的各种巨大雕像非常难看地戳在风景中令人大倒胃口,景区门票迎风涨一年一个价,花费巨额资金申请了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名头,却没钱用于文物保护……人迹能到的地方,几乎都挤满了手持数码相机的游客,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哪来半点《桃花源记》描写的悠然世外景象?

当下中国,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活在这个工地里的人们,背后是环境、人际、工作等带来的综合压力的折磨,所以,明知“桃花源”不存在而去寻找,是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寄托。这两年,“逃离北上广”的白领们日趋增多,他们不甘心只做“桃花源梦”的畅想者,而货真价实地踏上寻找之路了,只是对于他们能否最后找到,我持担忧态度。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5

摘 要:美丽的沅水下游有个桃源县,这里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仙源乐土”。它得名于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桃花源,县名自宋初沿革至今。桃源县名又与陶渊明千古流传的诗篇《桃花源记》有着极深的渊源。要知晓一个地区的历史,寻根求源,自然要先考察其历史建置。从其沿革可以窥知其发展历程与文化积淀,所以试对其历史建置及县名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桃源县;《桃花源记》;建置沿革

桃源县隶属湖南省常德市,地处省域西北市域西南,地域上与其他数市县接壤。东连常德的武陵、鼎城两区,南临益阳的安化县,西接张家界的永定区和怀化市的沅陵县,北靠临澧、石门和张家界的慈利县。我生于斯长于斯,浓烈乡土情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充满好奇。

一、桃源县的建置沿革

在桃源县西南部,美丽的沅水之滨,有处闻名的“世外仙境”桃花源。这里苍松翠竹,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让人流连忘返。据说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源仙境就是此地,“桃源”之名也由此而来。陶渊明所作是在东晋,桃源县名是否在当时就已有?这得就其历史建置说起。

战国时,楚为南方大国,辖地甚广,桃源在当时属楚地。秦一统六国后始建郡县,今湖南西部及北部多属当时的黔中郡。《水经注》载:“临沅县县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1]武陵郡建置于西汉初年,管辖今常德等地域。《水经注》又载:“汉高祖二年,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王莽更之曰建平郡也。”[2]可见,武陵郡在新莽时曾更名。《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其所辖诸县:“武陵郡,县十三:索、孱陵、临沅、沅陵、镡城、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3]一般认为是按照从沅、澧水系下游逐步向中上游县份的排序记载的。从地理位置上看,桃源居沅水下游,加上相关考古资料论证,多认为桃源归属当时的临沅县。《后汉书·郡国志》注疏:“武陵郡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4]即东汉时才建置沅南县。关于沅南县和临沅县《水经注》载:“临沅县与沅南县分水。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南有夷望溪,……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又东带绿萝山”“沅南县……在沅水之阴,因以沅南为名。”[5]夷望山、夷望溪、白璧湾均在今桃源境内,绿萝山在县南。由此推知,东汉时今桃源辖地以沅水为界南北部应分属沅南、临沅两县。所以今认为“古沅南县为今桃源,古临沅县为今常德”的说法是极不确切的。

《宋书·州郡志》载,曾置武陵太守、沅南令,属荆州刺史,后又几经变更。[6]《隋书·地理志》载:“梁置武州,后改曰沅州。平陈,为朗州。”[7]武陵郡在陈国灭亡后被废,炀帝大业三年重置。可见,这一时期政区建置更易频繁。《隋书》又载,文帝开皇三年,把临沅、沅南及汉寿合并为武陵县,隶属朗州。[8]《唐书》载:武陵郡隶属朗州,下设武陵、龙阳两县。[9]唐与五代基本沿袭隋的建置,所以今桃源当时一直隶属武陵县。

二、《桃花源记》与桃源

宋乾德年间,中央下达析武陵县的政令,荆湖北路转运使张咏经考察建议设置桃源县,县治设于沅水北岸,即今桃源漳江镇。理由:境内有因《桃花源记》传颂而闻名的桃花源胜地。由是至今,桃源县名已有千余年历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桃花源记》本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序文,寄托了他一生执着的田园梦想。文以清新、恬淡的笔墨,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由祥和的“世外桃源”,引得后世对它无限憧憬与向往。东晋是战乱频繁期,人们向往无阶级压迫、无纷争的“世外桃源”。陶渊明写出了世人心声,所以他笔下桃花源也成为了历代文人避世归隐的旗帜。这篇诗序中并没有给出桃花源的详细信息,文末还留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寻病终”之句,使得后人向往却又难寻其踪。所以一般都认为《桃花源记》不是真实,只是作者的理想罢了。我觉得文学创作虽高于现实但终也源于现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应该是有其原型的。自公元前秦灭古巴子国后,逃亡的巴人流入楚武陵山区。有人误入后见他们未改秦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是可能的。《并非虚构》中就论证了陶渊明所作是以“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原型。[14]即有其原型,那原型又在何处?“桃花源”今地之说争论不断,有湖南省溆浦龙潭、江苏连云港宿城山之说等,浙江省鄞县西还有古镇桃源乡。

桃花源的道观雄伟,桃源风景更是秀丽。《水经注》载:“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遠注沅……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檝嬉游,徘回爱玩。……又东带绿萝山,绿萝蒙羃,颓岩临水,寔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16]夷望山、夷望溪等都是桃源胜景。桃源也是人杰地灵,孕育了许多人才。北宋有诗人张隅,明有诗人文澍、江盈科,清朝有文史都很杰出的罗人琮。近代更有宋教仁、翦伯赞、刘炎、陈协平、覃振、刘戡等。桃源也曾是著名作家丁玲和沈从文学习、创作的地方。桃源还有这样的传说:晋孝武帝时,武陵渔人黄道真缘桃花溪误入桃源洞,遇到避秦难的秦人子孙,发现了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记》就取材于此。

结语

当然,《桃花源记》不是单个原型的产物,它是陶渊明毕生经历和见闻加上理想和寄托所成就的。桃花源也确是因《桃花源记》而闻名。历代的文人学士竞相讴歌“世外桃源”,留下许多绝妙篇章,也成就了桃花源的盛名。人们向往没有喧闹、没有纷争的生活环境,《桃花源记》中追求的也是一种意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山灵水秀、人杰地灵的桃源就是这样的地方。愿桃源比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更真更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2][5][1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台北:世界书局,民国77:P466

[3] 班固.汉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3.6:P1594-1595

[4] (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郡国志[M].中华书局,1965.5:P3484

[6] (梁)沈约.宋书·州郡志[M].中华书局,1974.10:P1117、1125

[7] [8](唐)魏征.隋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2.10:P890

[9] (宋)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5.2:P1027、1029

[10] (元)脱脱.宋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85.6:P2194、2195

[11]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4:P1525

[12] (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4.4:P1088

[13] 赵尔巽.清史稿·地理志[M].中华书局,1976.7:P2192

[14] 彭伊立、覃武陵.《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论桃花源与武陵蛮[J].民族论坛,2004(05)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6

1.理解诗、文内容。

2.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学习重难点】

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及其思想根源。

【学习流程】

【导入】

陶渊明一生五仕五隐,无论出仕也好,隐居也罢,他都执着地追寻着他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结合他的4篇诗、文,探寻他的社会理想及其思想根源。

一、重温经典

背诵《桃花源记》,重温世外桃源的美好,说说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温馨提示: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答略。

师总结: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了一幅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徭役,人人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而这样的社会生活,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更是进行了具体描绘。

二、诗文互证

1.诵读《桃花源诗》,理解诗歌内容。

2.理清《桃花源诗》的思路,找出诗中和《桃花源记》中互为印证的内容。

学习方法:(1)自由诵读;(2)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六句,叙述了桃源中人的来历。

第二部分:中间十八句,具体描写桃源中人的生活场景。

第三部分:结尾八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慨。

师:默读诗歌,请从记和诗中找出互为印证的内容。

生答略。

师总结:同学们仔细阅读,诗与文两相印证,理解更加深刻。下面我们诵读《归园田居》二首,从这两首诗中找出和《桃花源记》描写内容相似的诗句。

3.诵读《归园田居》二首,理解诗歌内容,找出和《桃花源记》描写内容相似的诗句。

学习方法:(1)自由诵读;(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生诵读、思考、探究、展示。

师总结:经过诵读、解析,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美好。这种生活就是他向往追求的理想生活。可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这一切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他生活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你能从这4篇诗、文中找到一些依据吗?

三、时代背景

二十岁的陶渊明,也曾怀揣梦想,希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虽说也出任了一些小官,但当时的社会实在太黑暗,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到底是怎样的呢?你能从这4篇诗、文中找到一些依据吗?并说说你的理解。(自主思考、同桌交流。)

生答略。

师:仔细阅读之后,大家能从诗、文中找到陶渊明生活时代的一些印记,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资料。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那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不安的时期之一。东晋王朝内部的腐败和相互倾轧,外部的连年混战,使百姓民不聊生。到了怎样的程度呢?我们来看两个数字就明白了:仅晋孝武帝在位的21年,就爆发了大小战争60场。并且,东晋王朝严苛的门阀制度,保护的是门阀世家的利益和特权,而像陶渊明这种中下层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是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的。

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陶渊明依然在坚守他的初心、他的抱负、他的理想,你能从4篇诗、文中找到他抒发心志和情怀的句子吗?(学生再次默读4篇诗、文。)

生答略。

师:陶渊明在诗文中表达的这种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他的社会理想又是受谁的影响呢?请看――

四、思想根源

资料显示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八十章

师解说: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而它并不大,人民也很少。邻国之间和平相处,没有争夺利益的斗争发生。国内百姓生活安定,民风淳朴,人们用原始的结绳记事之法记录生活。

资料显示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师解说: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一是人人平等,相处和睦,诚实守信;二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人生价值;三是人人都为这个社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社会做贡献,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师总结:从上面两份资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传承了《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同时,陶渊明在诗文中所寄托的社会理想也影响着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

五、后世影响

1.对后世文人人格的影响:陶渊明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人格影响着后代的文人。如,唐代诗人李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性格,就与之是一脉相通的。李白曾有诗云:“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2.社会理想的影响:(1)陶渊明之后1200年,英国人莫尔创作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创作的《太阳城》,在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极大。(2)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理想社会。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在这里探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是希望我们在建设美好社会的同时,能够延续先生的思想之光,成为我们创造未来的力量。“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的丰碑,永远矗立在田园之上。让我们向先生致敬!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7

我研究过陶渊明和《桃花源记并诗》,对实地也很熟悉。桃花源的原型,应该是在水溪镇沅水支流桃川进去约4公里的今朝阳乡三庄村、龙虎乡一带。

从沅水入溪口,有个小湖,《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称明月池,现已沉积成田地,但池形还清晰可辨。通过明月池住上走,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溪河里鱼虾成群。对照陶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此景完全相符。

再上行,就是溪流的山口,当年溪流落差很大,有似瀑布,然船不能行,古代将这里当成水的源头。对照陶文“欲穷其林,林尽水源”。这溪口被山林封锁,左岸群山就叫桃花山(后叫桃源山)。山脚下有个狭窄山口,叫马廊口,可以走人,古时茂林修竹,非常阴暗,相符陶文所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走进这个山口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合俨然……”这里就是现在的三庄村、龙虎乡一片田园。这田园四面环山,中间是桃川的上段溪流,古时水急滩多。新中国成立后已改造好,田园面貌也有改观。

这一块封闭式的盆地有古《山海经》记载:“三苗国(即三毛国)的东边,有载(zhi)国,又叫民国,其国人原是帝舜的后裔,……传说民国生活安乐,衣食无忧,他们不用纺织,却有衣服穿;不用耕种,却有粮食吃。鸾鸟歌唱,凤凰翔舞,百兽群聚,和平相处,一派和谐景象,这民国就是古代先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徐客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的《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本)民国的位置,正是沅水的中上游地方。这里是古代统称的南蛮,也叫苗人部落。这里过群居生活,野生食物丰富,击石取火,善射猎。生产以畲种法为主。(即将山坡烧成火土地,播上种子,不管理,只侍成熟时去收获)穿着只是葛麻粗编或兽皮。《山海经》所说的这里人不用纺织,却有衣服穿;不用耕种,却有粮食吃,不过是抽象的描写,哪里会有不劳而获的呢!陶渊明到访的这个地方,正是这民国的范围。

陶渊明研读过《山海经》,写下多篇诗文,收入《陶渊明集》的就有13篇。这民国就是吸引他探察的地方。“桃花源”的原型,就呈现了一个大体轮廓。

陶文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怍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里人,到现在还留存着淳朴的民风。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如果你要在村口户前站住,就会有人“成来问讯”,若能坐下说话,他们会马上敬上蜂蜜茶或是擂茶;如果有可能“延至其家”,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代桃花源人在社会生活上处于“无苛政”的状态,人人平等自由,借宗教教化,人人修道崇义,这里曾叫过崇义之乡。家族联合制规治理,社会秩序安定。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近实现小康,已是一个安乐和谐的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同志曾经视察过这桃花源,并进入陶渊明探访过的田园――今龙虎乡的凤凰山,喝了擂茶,题写了“桃花源”三个大字的墨宝。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代政府改造治理了这条溪流。现在的村庄,旧木房换成了美观的瓷砖楼幢,人们追求绿色自然美,家家户户门前都栽植果树花卉。当你走进这田园放眼t望时,只见茂林修竹,环抱每个村落,鸟巢环布,遍地鸟语花香,一片兴旺旷怡的景象。在这样的田园劳动,确实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这样的“世外桃源”,哪能让人干扰呢?

可是自《桃花源记并诗》问世之后,岂能无人问津?来的人太多了:隐居避乱的,修行谋道的,仰慕游览的,研究考察的,不计其数……特别是唐代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常德市)任司马10年,很关注这个地方,为了方便游人,特修了一条驰马道,并题写了“桃源佳致”碑。这驰马道现存清晰,从水溪至洞口有四座石桥:大安桥、吕会桥、唐诗桥、八旺桥,其中唐诗桥、大安桥至今保存完好。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山口在唐代之前就建有石门一座,现在还存有类似城墙的夯土堆。唐代吕岩(吕洞宾)写有《石门诗》,明代画家仇英所画的《桃源仙景图》,就是立于洞口为视点,描画了当时的景观全貌。

这桃花源田园,从东晋末起逐步成为道教圣地,修建有许多道观(唐代起也增建佛寺),后成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之――桃源山洞,白马玄光之天。道教的洞天,不是指岩洞、溶洞,而是四面环山,中有田园,封闭式的只有山口出入。这就是修道的最佳场所了。今幸存唐代完整古大安桥边,存有石龟一对,带阴雕花纹,传说这石龟背负的大石碑上刻有“桃源山洞白马玄光之天”。

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问世,其沅水篇记载有桃花源一带的景观:“沅水又东历临沅县(桃源古县名)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楫嬉游,徘徊爱玩。沅水又东历三石涧,鼎足均蹄,秀若削成,其侧茂竹便娟,致可玩也。又东带缘萝山,缘梦蒙幕,秀岩临水,是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以上所写之景,还清晰可考,一目了然。对照明仇英所绘《桃源仙境图》,情景完全一样。

古代多以《水经注》为导游本,来桃花源的游人逐步增多,后又发现有白马雪涛、瞿童洗鼎、空心杉,后又建了仙径亭、大士阁(后称观音堂)等等,大大丰富了景区内容。游客们来这里不进桃源洞心不甘,很多人还是走入洞口、穿过石门来到“豁然开朗”的地方(今三庄村龙虎乡一带),有的还在田园里留宿过。游历于此的名流墨客留有大量的诗文,鲜见于今。如唐代王维的《桃源行》,确是有亲临其境的感受。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8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

方译:all of a sudden he came upon a peach grove.for hundreds of pace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the peach-trees were in full bloom.no other trees were to be seen in the whole grove.the soft grass looked fresh and beautiful.here and there falling blossoms were dancing gracefully in a thousand hues.

林译: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 of a 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 and 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 gracefully”,和“in a thousand 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

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

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方译: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on learning of it,was anxious to rediscover the place. nor did he succeed,and died soon of illness.

林译: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 good scholar of 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象”。

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9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成因 分析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评价,这也是人们对陶诗的共识。

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得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评价的内在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陶渊明诗歌所寄寓的人生志趣触动着历代文人们在“仕”与“隐”取舍上的矛盾心态,扣动他们的心弦,能够引起文人们的共鸣

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这些文人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学以致用,他们以仕为荣耀,盼望能够遇到圣贤君主,推行他们所建构的美好未来。然而,这些美好的梦想,大多数都是以破灭告终。他们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像孟浩然、杜甫和陆游,极想进入政治层又偏偏进不去;或像柳宗元、苏轼,进去了又被黜贬。在或遭贬谪、或怀才不遇的矛盾和困惑中,他们以“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为依凭,怀有归隐之意,希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成全他们超脱飘逸的高人之志,作为调节他们悲落情绪的良药。山水田园成为平衡现实与理想间巨大落差的场所,是他们心目中向往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专制独权,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邪恶,宁静朴素,可以修身养性,使心灵得以陶冶,情致得以抒发,暂时忘却仕途坎坷,恢复天然本性。因此,他们或身在朝堂心向田园,或以隐求仕,或干脆归隐,总之,他们都有过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的心路历程。

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蕴涵在其中的真味,实际上就是理想化了的农耕经济下的田园生活。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在他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桃花源记》给人们构置了一个“自然”的社会,这里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呈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生活图景,这也是诗人经常在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景象,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一)诗人写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与诗人在《移居》诗中所写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非常一致,陶渊明大量田园诗中,描写了淳朴的乡村生活,这其中既有纪实的成分,反映了他在家乡生活的情况,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完全是写实的,而是按照某种理念要求对现实素材加以处理的结果。如:《劝农》诗中所描写的“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他的田园诗正如他的《桃花源记》一样表达了他对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一千多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世外桃源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认为子虚乌有,可是古代文人尤其在仕与隐矛盾中徘徊的文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这种情感越深,文人们对陶诗就越能产生共鸣,愈读陶诗就愈加觉得陶诗意味无穷,正如苏轼所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另一方面,陶渊明率真而毅然的归隐,与统治阶级决裂的坚定信念以及从而体现出的光明峻伟的胸襟和刚正不阿的人格、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令那些以隐求仕或半隐半仕的文人感到自叹不如,甚至陶渊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精神偶像,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如:李白本身是个力求济世、纵横思想的人,而一旦在政治上失意后便自然而然的又和陶渊明产生共鸣,在许多诗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陶渊明,对其诗酒人生深表赞赏:“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戏赠郑溧阳》〕。“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九日登山》)。李白在被排挤出长安后,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明显是受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的影响,连陶渊明虚构的桃花源也成了李白一再写作的对象:“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公墩》〕。苏轼贬谪至惠州、儋州时,酷爱陶诗。黄庭坚说他:“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惠洪《冷斋夜话》)。他写信给苏辙道:“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然我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东坡襟怀旷达,胸无蒂芥,在逆境之中,仍然从容自如。显然受到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种达观思想的影响,能更深体会陶渊明田园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蕴涵在其中的真味。

二、陶渊明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使他对于田园生活和劳动有相当认识和感情,这也成就了他的田园诗纯朴厚道的诗风,他能与人真诚相见,使我们读其诗,见其心,感其人,他的诗更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在陶诗中,农村平常事物经诗人如实说来,妙笔点化,都诗意盎然,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真趣,像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进人们的心田。尤其是陶渊明半生躬耕不懈的生活使他对于劳动有相当认识和感情,他把与土地的接触、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的美的意趣,《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就忠实地表现了他第一次走向田野亲自参加劳动的兴奋心情和对于劳动的新鲜感受,在第一首诗中他写道:“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鸟欢新节,冷风送余善。”在第二首诗中,他描写广阔的原野上秧苗欣欣向荣的情景:“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坡曾赞扬道:“平畴二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即说明这种心理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会有的。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的甘苦,如:“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还反映了劳动者的希望和忧虑,“贫居依稼穑,戳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写出农民的普遍感受。对于劳动生活没有相当认识和感情,是写不出上述这样的诗句的,这也是陶渊明的田园诗高出后来王维、孟浩然等人田园山水诗之处。众所周知,历来统治者都鄙视劳动,魏晋以来的士大夫更是“耻涉农商”(《颜氏家训•勉学》)。而陶渊明不慕利禄富贵,勇敢冲破士大夫“耻涉农商”传统观念,带月荷锄,躬耕稼穑,他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一平凡朴素的道理出发,强调人人都应参加劳动,这对于古今耻涉农务之辈,实在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正是由于他的率真与质朴的劳动生活,成就了他的田园诗,他能与人真诚相见,使人们读其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能够深入了解体会其田园诗中的真性情。

三、从陶诗本身的艺术特色看,陶诗在创作上情、景、理三者交融,富有意境 浑然天成,表现出意在言外,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陶诗不但富于情趣,也富于理趣,他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启示,让人感到清新自然、毫不枯燥。并且他的诗的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映着他的世界观,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表现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人生的奥秘和意义,认真思索和实践的结晶,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和鲁迅《伤逝》所表现的思想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深刻。“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饮酒》)无不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并充满自然之趣。诗中景、情、理水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

正是由于情、景、理的交融,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沉浸到诗歌意境中去,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一切还构成一种意境,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又如:《和郭主薄》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琴书”,描写了夏日乡居的淳朴、悠闲生活。只随意拈取极平常的生活情景,生活的淳真之趣就跃然纸上。首两句写景只一个“贮”字,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用在此处微妙地表现了诗人表现出摆脱官场牢笼之后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我们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了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平淡冲和,意境浑成。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陶渊明用他的神来之笔,使麦苗、春燕,白云、凯风、月亮、炊烟等等寻常之物成为寄托美好情感的载体,极易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启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补充,让人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渊明还常常写到秋菊、青松、孤云、归鸟,在陶渊明笔下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某种固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感情,这些词语启示给读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们本身的含义。陶诗这种深厚醇美的艺术境界,即“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决定了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臧维熙:《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3].刘建强:《中国文学演进史》,中国言实出版,2000。

[4].狄守花:《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http://省略l

[5].汪树东:《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原型》,学术交流,2006.5。

[6].袁行霈:《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桃花源记陶渊明篇10

关键词:秋江待渡;钱选;艺术母题;隐逸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34-02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主要画种;待渡,是山水画中一个常见题材。画史上钱选等先后对待渡场景有过表现,为何如此多的画家均乐衷于此,此题材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艺术母题,这些作品异同在何?学界目前尚乏人问津,本文对画史上的待渡图进行一个纵向梳理,以钱选《秋江待渡图》为个案,联系画家生平并运用图像学的方法,试寻其创作的艺术母题及所寄托的意蕴情感。

现将画史上待渡题材作品整理如下:王维《雪景待渡图》,董源有《雪景山待渡图》《雪浦待渡图》,关仝有《山溪待渡图》,李成有《密集雪待渡图》,许道宁有《秋江晚渡图》,钱选《秋江待渡图》,盛懋《秋江待渡图》,仇英亦有《秋江待渡图》。

一、《秋江待渡图》的图式分析

《秋江待渡图》为元代画家钱选所绘,纸本设色,纵26.8cm,横108.4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采用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卷后有钱选自题七言绝句:“山色空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引首处有乾隆御题“秋江待渡”四大字,曾为《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等著录。此卷描绘江南山水,画面起首处一红衣人独立待渡,翘首远眺,身后有几株红杉树,中央是大面积留白,江水浩淼苍茫,画面上方秋山连绵,从右至左逐渐隐退,右岸是房舍数楹,山林小径,一条小船刚刚从河岸驶离。

此图以平远取势构图,画面的左,上,右方为山,中间为水,整体呈半包围状,似一个倒置的“U”形。画幅中大胆留白,营造一种空灵迥绝的世界,茫茫江面似在暗示渡过的艰辛。朱良志评价说,“行人目断东南方,这方位也是有讲究的,东南自是神仙窟,岂可一点尘埃飞,那是仙灵的世界。”可见,在布局方位上钱选也精心考虑。此画虽为青绿山水,但用色简淡雅致,并无二李,二赵般丽辉煌,此画践行了钱选“士夫画”的艺术主张,注入了文人画的意兴情趣,体现了元人“尚意”的特点,整体意境苍茫,静谧悠远。

二、待渡图的艺术母题与生成机制

为何钱选在内的众多画家均乐衷于“待渡”这一题材的表现?笔者认为原因有两方面:其一,王维,董源,钱选等大多生活在水乡泽国的南方,凭舟而渡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创作素材;其二,此类画家们自身的遭遇与陶渊明颇为相似,厌弃尘世,向往一个美好恬静的理想世界,并把陶所描绘的“桃花园”作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创作母题。

1.文献资料中看出,东晋后钱选等画家把陶渊明作为精神和行为上称颂仿效的楷模。陶渊明嗜酒,而钱选则有非酒后方以画的习惯,戴表元谓其“酒不醉不能画,……惟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是其画趣”。钱选在宋亡后烧毁家藏大量经书,而这其中不乏有陶潜所著之文。

2.待渡图画面元素和叙事结构与《桃花源记》极为吻合。钱画中,起首处是一立人,右侧为岸,左侧略显萧索,右侧房舍掩映,高山戛然而止,似画外有画。陶文中也出现了人,小船,小溪,房舍等这些要素,“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山洞另一侧显然更富足美好。其次,二者的叙事结构都是由一地到另一地;在由一地到另一地的过程中,二者过程都极为不易,武陵人“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钱画中待渡者要渡过苍茫江面,只不过钱把小溪山洞换成了江水而已。

3.画家生活遭遇,精神诉求与陶及其相似。陶渊明不满荒淫腐朽的东晋王朝,壮志难酬;南宋灭亡后,钱好友赵孟入朝为官,钱选却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终日卖画维生,不肯仕元。钱选画中的“待渡人”实际上也是自己的写照,厌弃污浊尘世,对现世不满,其和陶渊明《桃花源记》所传达出的隐逸情结极为吻合。

4.其它陶渊明题材的绘画作品可作佐证。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归去来辞图》,以及《陶渊明像》,《扶醉图》等都是对陶渊明本人或其文其事的表现,可见,陶渊明是当时画家十分乐于表现的一个题材。

综述之,陶渊明对其后的画家影响甚为深远,待渡图这一题材作品实际上是依据名篇《桃花源记》为艺术母题创作而来,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们的隐逸愿望和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三、待渡图的精神探蕴

1.桃花源情结,寻找彼岸的理想世界。画史上待渡图中的“待渡者”实际是画家的自身写照,而那茫茫江面好似所处尘世,渴望渡到彼岸即是画家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向往。在传统山水画中,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画面中一定会出现房舍,小桥,小船,小径这些元素,这不只是点缀画面那样简单,而起着联系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的桥梁作用。小船,承载着画家对彼岸的向往,遥远的桃花源般的世界得以安抚画家心绪,成为性灵的安顿之所。

2.儒释道很多地方有共通之处,佛教中的“渡”,庄子的“逍遥”,儒家所讲的“出世”,这些均成为了画家调适自我的精神给养。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佛教圣经《坛经》讲摩诃般若波罗蜜,意为用大的智慧渡到彼岸,而波罗蜜即是渡过的意,庄子讲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从待渡类题材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逍遥性,超越自身,超越绘画,超越现实,画面中总能看到人生的希望和理想所在。

结语:钱选《秋江待渡图》实际上为画家在纷繁黑暗的尘世中出于对自己身心调适,依据陶渊明《桃花源记》为艺术母题而创作出来的。待渡图这一独特题材画,体现了画家对现实的不满,对心中美好理想世界向往的隐逸情结。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化一个符号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理想及其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所蕴含的精神逍遥性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朱良志.生命清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2]戴表元.《剡源文集》卷18,《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