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的浪漫诗句十篇

时间:2023-04-08 15:41:14

桃花的浪漫诗句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1

笑而不答心自闲④。

桃花流水窅然⑤去,

别⑥有天地非人间⑦。

【注释】

① 余:我。

② 栖:居住。

③ 碧山:在湖北省安陆县内,山下桃花岩是李白的读书处。

④ 闲:安然,泰然。

⑤ 窅(y ǎ o)然:深远的样子。

⑥ 别:另外。

⑦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李白特别善于讴歌祖国的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他还善于从民歌和神话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构成其特有的奇伟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译文】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漂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能比拟的。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恬淡心境与钟情自然的情趣。

第一句诗“问余何意栖碧山”中的“问余”即有人问我,“余”是诗人的自指。“何意”,有的版本也写作“何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因为什么。“碧山”不仅仅是山的名字,也指山色的青翠苍绿或环境的幽静深远。作品开篇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直接触及诗题,突出题旨,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第一句诗虽以问句的形式突兀领起,可第二句诗“笑而不答心自闲”却并未正面作答,而是绕开问题,确实匠心独运。“笑而不答”,形象地再现了诗人当时憨态可掬的情态。“心自闲”,既写出了诗人隐居山水之中的心境,又写出了诗人对“何意栖碧山”这个问题司空见惯和不以为奇的心理。本句诗妙在不答,使读者有了诸多的疑惑与想象的空间,放大了诗意的内涵。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2

——一怀心事向桃花

作者:巴山夜雨 (作者: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散文集<雨韵芳菲><云水时空>,诗集<月影风荷>,欢迎点击收看空间更多文章,更多精彩。

( 2012年3月25日凌晨1:23时)

当春风穿破严冬的封锁,当季节的候鸟如期报道春的信息,桃花开了。溪畔陌上,万紫千红,争妍斗艳,竞相把自己的美丽蓬勃展示,满树满枝满眼的缤纷色彩让人不由为春天喝彩。

我被长冬封冻的灵魂,驿动的心没有理由抵挡得意春风的召唤,又怎能抵挡住灼桃艳艳,摇曳枝头肆意的诱惑?又如何能不为它盛开的繁华灿烂,芳华绰绰而惊羡?正如唐代周朴的诗句所写:“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当我踏着和煦的春风,借着微醺的酒意,走在这条绿荫如伞,桃花盛开的江堤大道时,春风拂面,花随风舞,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满树花随风轻颤,舞动婆娑的花蕊,闪动着诱人的光亮。一路繁茂,春光如酒。鲜艳夺目的红桃、还有花瓣硕大的紫玉兰,朵朵红云,堆粉织霞,你挤我拥,色彩灿烂,竞相绽放生命的精彩。漫天的桃花,在春天的天空下安静而又激烈绽放的情景令人动情,含苞的如处子独守情怀,绽裂的桃花像少女舒展的笑靥格外绚烂,渲染了春日暖暧的天空是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花一朵又一朵地氤氲开来,在阳光中曼妙地释放活力,柔软地走进一双双凝望的眸子,缤纷的色彩中将人迷幻得心旌激荡。也许是红桃美丽的吸引吧,每一株盛开的桃花树下,都有仨仨俩俩的人们在拍照,人们留连往返,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我感慨地发现,近年来,人们赏花、谈花的热情在不断升温。

三月桃花是春的使者,桃花饱蘸生命的激情,总把春的信息向世人昭示。我吟咏唐人白敏中对桃花的描摹和赞美:“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醉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使春天妖娆多姿,仪态万方。古人写桃花与春之关联最应景的名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酒饮微醺,花看半开。微醉中,在这片花径下徜徉,在时空里恍忽迷离,一树一枝一片灿烂的桃花如霞光映射,如神入太虚,让我心中的情愫萌动,心境陡然被这热烈的花海震撼。漫步花丛,我与红桃细说心语,我在你枝头上品读残冬的划过的痕迹,我在你那含苞的蓓蕾上寻找着生长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我在你艳放的粉瓣上,回味着曾经的浪漫故事,我在你的笑靥中品读沁人心脾的温馨。让那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时光缓缓地精彩回放!

芳华迷离,超凡脱俗。桃花是浪漫多彩的花朵,三月桃花是理想境界中美丽的花朵,花开时节,万千烂熳,空灵迷幻,缈若仙境,恰与佛家、道家理想圣地的清静与超凡吻合。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宁静详和,富足安康其乐无穷的理想王国,这个理想境界中的佳境就是藏匿在一片美丽桃花林里的,以至自晋代后,桃花源就成了理想王国的代名词,成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成了人们苦苦寻求的梦想精神家园。然而陶潜笔下武陵人桃花园,那片美好的乌托邦,只不过是历代文人雅士们向往的静洁世界,是一些失意文人企盼逃离现实,寻求自由自在的天地的浪漫梦想而矣,这种情结是合乎时代背景的。当然,如果真有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我也幻想能做风流才子唐伯虎,勾留于桃花盛开的小岛,仁山乐水,终老桃花坞。然而,这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矣。今天,我们摒弃时代特征来看研究这些诗词,其文学艺术的魅力仍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称赞的。

姹紫嫣红,娇媚柔丽。三月桃花亦是寄情之物,古往今来,桃花流水,落红萧萧是多么容易触动失意之人的感伤情怀。有一种人面桃花似美人粉面,外层花瓣粉红色,内层花瓣越向中心越红,仿佛美人娇羞遮面,藏匿无限心事在其间。古往今来,多少有情之人,在春风灼约的桃花树下海誓山盟,最终牵手,走上红桃化着的红毯,走进结婚的殿堂。有一年的春天,唐代风流才子崔护到到城外的一个村庄踏春谴怀,被春光明媚的景色吸引得留连忘返,有些渴了累了,于是来到一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讨要水喝。令他惊喜万分的是,开门给他送水并倚在鲜艳如滴的桃花树看他喝水的女子貌美如花,给他留下了如醉如痴的印象。第二年春天,崔护情不自禁,故地重游,那户农家门前桃花依旧开放得热烈灿烂,而桃花前那风情万种、浅笑着看他喝水的女子却不见了踪影,诗人万般惆怅扫兴而归,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三月桃花笑为谁人?疏影半窗花月春。三月香鬓蝴蝶梦,春风杳过扣弦真。 还有一首诗“夭夭灼灼倚窗前,春色缤纷带紫烟。昨日雨声来纸上,惜花人听不万眠”写出了闺中少妇在桃花开放春天,在夜雨相思难眠,于是窗前徘徊,情思无限。

红艳缤纷,最赞是那漫天红云,霏霏淫雨,我问谁人堪怜一地芳华?雨后的桃花林会是怎样呢?当我信步来到那片日前盛开的桃林。只见一地的落红,鲜艳夺目的花瓣显得那么一切萧瑟可怜,仿佛是无数粉红的嘴唇向春风诉说着满腹哀愁,让人怜悯!唐代诗鬼李贺曾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总能让人想起诗人一生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伤感故事。在我国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凡有相思之苦,离别之恨,伤亲之痛,兴亡之叹,用桃花来赋兴起笔,借物抒怀随处可见。我想这江畔红桃依然不会忘记,那年春天,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你踏着红地毯走进结婚殿堂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你楚楚明眸里有几分无奈在流动,你的背影凝聚了多少祝福祈祷,同时又聚焦了多少酸楚和幽惋!

灼灼桃花,一岁一荣枯,恰是岁月的盛衰轮回,热恋的狂喜如赏花之盛开,而失爱的哀恸莫不如见花之凋落。多年以前,我迷醉过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回首往事,那年,我青春年少时,告别学校来到一所离乡镇二十多公里的深山学校当老师。那时上课之余,而对大山,寂寥涌来,寄托情思除了写书信给友人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为此我博览群书。对南宋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的凄惋爱情十分仰慕和同情,他们之间哀惋缠绵,爱恨悱恻的爱情故事令我痴醉,我十分喜欢陆游的词《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曾几何时,娇艳的桃花由于饱受曲解被人们认为“妖媚无骨”,而背上“轻薄无操”的骂名,我不能苟同那些把桃花与红颜祸水相提并论的世俗观点,那是失意文人对美丽桃花的误解和亵渎。世人都认同桃花的开放是十分浪漫而有风韵的,但是浪漫与美丽难道也是桃花的过错吗?在我们翻阅典籍时便会看到中国积淀厚重的花草文化中,人们对桃花总是誉胜于毁,赞赏有加的。我很赞赏二十世纪上海龙华监狱一位革命者有一首题壁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把桃花之红和烈士之血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了桃花炽热的革命内涵,将桃花的美艳升华到极高的境界。不是吗?桃李艳丽的花开过后,枝头上果实累累,正如先生们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成为栋梁之材。我钦慕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哲理警句,我崇尚春风育桃李,桃李满天下的礼赞。愿意做一缕春风吹拂大地,愿倾一腔热情化作一夜春雨催生大地万千桃李。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3

描写桃花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宋·秦观《虞美人》

描写樱桃的名句

一树樱桃带雨红 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描写杏花的诗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描写梨花的诗句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帧侗峤等曛莨愠擎洹

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描写兰花的诗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怕端普唇

唐·

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描写蔷薇的诗句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4

一、借“落花”表达诗人的伤别之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曰: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尾句中的“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老友重逢的时间,又是对两人自身不幸的慨叹。歌唱家李龟年、大诗人杜甫当年享誉京都,风华正茂,而今漂泊江南,宏大抱负无法施展,看到纷纷“落花”,顿生隔世之感。“落化时节”还包含着诗人对唐王朝昔盛今衰的苍凉之情的沉痛之感:开元盛世已成为历史陈迹,安史之乱已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总之,两位老友的身世之悲、家国兴亡之叹,尽在“落花时节”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结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说,水流逝了,花凋谢了,春天过去了,与“无限江山”永久相隔了。由此可知,这位亡国之君的绵绵不尽故土之思,家国之恨,真是肝肠断绝,遗恨无涯。

二、以“落花”自喻,表现诗人的情怀与骨气

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借“落花”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和积极精神。他在《已亥杂诗(五)》中高唱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俨然是“落花”的代言人。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倾吐了自己的心曲。尽管一生备受压抑,却始终不甘寂寞消沉,为变革中国社会呼号奔走,为改革和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结句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梅花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它的香味一丝一毫没有改变!“只有香如故”,诗人的坚贞骨气由此可见一斑。

三、借“落花”烘托人物的心情

宋代诗人梅稽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开首四句云: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这四句诗,作者从对方着笔,写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先说秀才心中如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愿望;再说他的心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诗中的“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既表现了秀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诗人的深长怀念。写别情没有丝毫的伤感,还烘托出了欧阳秀才的游兴,真是情致绵邈,意味无穷。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表达凋零之感和离别之恨;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写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四、用“落花”营造特定的氛围,表现诗人的某种情趣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营造了春山之夜的幽寂氛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说诗人内心十分清闲,环境非常幽静,除了可以看到桂花在晚风中徐徐飘落之外,什么声响也没有,更使诗人感到夜的寂静和山林的空旷。两句诗用“桂花落”这种极细微的动态来表达作者心境的平静悠然和环境的寂静。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以“桃花”与“流水”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图。该诗云: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作虽写了桃花随溪水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朽情调,而是把它当做令人神往的一种美来渲染、来赞叹。具有天然、宁静之美的碧山与“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酷爱自由、酷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5

读书是一个经久不变的话题,老早就听闻死读书、读死书的说法。的确,以此方法来读书,在书海里确实是点不起涟漪泛不起波澜的,为读书而读书,就像生活中为生存而生存,为吃饭而吃饭,为工作而工作,甚至为坐公交车而坐公交车,漫无目的地涉略,为书本的页码劳累,既苦了精神又苦了眼膜,徒然浪费了坐下来磋几轮麻将的时间,烂漫的青春随着页码的递增而逐渐减少,偶然放下书本,却似乎有「出门白搔头,若负平生志的意思。

显然,读书对很多人是件苦差事,在白底黑字间无法酝酿出自身需要吸收的成分,这样的读书就不怎么「浪漫了。到这就显得模糊了,读书何以称上「浪漫?

夏日是与书约会的最美妙的季节。

伴着银铃般的蟋蟀声沉睡了一宿,月色将沉,鸟语鸣明,水晶般的露珠在微微颤动的绿叶上开始晨练了,朦胧睡眼探寻到雾霭萦绕在对面的山腰间,那是梦幻般的新陆地。捡起一本诗书,门前那棵樱桃树下,坐在置于树脚磨盘上,轻声或朗读几首田园山水诗,思绪在字里行间浮动,此刻对于潜公、摩诘所述之美景,你又有什么可羡慕的?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6

关键词:教学简案;李白;将进酒

教学内容: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将进酒”。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人格魅力;

2.能借助注释鉴赏李白的代表作品《将进酒》;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

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寻求指导学生自学自修、合作探究的教学途径。

教学过程:

课前:

1.课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学生用一周时间搜集李白的生平,以及有山水、明月、美酒的诗歌。

2.学生根据兴趣结成6人学习小组,并需有明确分工,且预先将小组成员名单和分工情况告知教师。

3.各小组确定研习方向或课题,并以书面方式告知教师。学生 可自拟课题。

4.教师提供研习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

(1)生平折射浪漫

(教师预设:李白所受教育以及接受道家思想和他的游历经历都为他的浪漫主义精神奠定了基础。)

(3)性格铸就浪漫

(教师预设: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等诗句中可以看出李白藐视权贵的傲气,和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无论是悲愤“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还是苦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都代表了他的浪漫主义特点。)

(4)纵情山水,浪漫尽显

(教师预设:李白山水诗中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都曲折的表现了他想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酒入愁肠化作浪漫风

(教师预设:“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自由和浪漫的个性,而酒,是失意文人躲避困境的精神港湾,是调和心灵矛盾、求得心理平衡的手段。李白政治上失败以后,便借着隐居山林,求仙学道,纵酒狂歌来排遣苦闷。但他没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悲,也没有“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伤,更没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他把酒当作了朋友、伴侣,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5)飘逸的月,浪漫的诗

(教师预设:《静夜思》清水芙蓉,自然流露思乡之情,宛如天籁,都怪月亮冷如霜让人倍思亲,感受只可远思不可近却得清苦无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折射出蜀地秋高气爽,峨眉月色光明,是月亮让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仙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排忧解愁,兴高逸雅,浪漫到底,是月亮使人梦里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空留无限愁。)

5.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并指明自己材料的出处,以及收集、整理的过程。

课上:

1.教师用余光中的《寻李白》导入,介绍教学内容;

2.学生背诵《将进酒》,教师通过几个问题明确诗歌的思想情感;

3.经过教师指导挑选后,学生分组按顺序介绍小组研习结果。每组介绍完后,小组接受一位同学或教师的提问。

4.教师总结。

5.师生共同诵读《将进酒》。

课后:

各小组将文字资料整理成论文,交给学习委员,然后送校报发表。

附:学生优秀论文片段摘录:

翻开他的浪漫,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十足的有为青年“;一个“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的轻狂风流才子;一个“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游客;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情诗人;一个“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报国志士;一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惆怅老者;一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及骑访名山”的仙人食客。

――李霞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7

杏花是当地有名的花,可以密植,家前屋后,都能看到它们洁白的杏花树影。杏花开放之时,一簇簇拥在枝头,花朵洁白,花瓣紧密,鲜红的花蕊若隐若现地点染其间。杏花开得早,无其他花相伴,便让人觉得开得有些孤单,孤独中更让人觉得不染世俗,寂寞却十分清雅。

在山里看杏花,多半赏的是老杏树,黝黑的树干绽放着洁白的杏花,更显花的皎洁、明丽。杏花的香,不似芍药,更不似牡丹,花开的再好,香气也不太明显。能闻到杏花花香,是一种缘。心情好时,悠静怡然,花香才闻得分明。杏花喜风,风来,花香才扑向鼻端,让人觉得猝不及防。阳光温暖,山路悠长,杏树生长在山腰,视野里,便有一些岁月的沧桑。

步杏花其后,桃花开得晚些。在我的故乡,到处可见那一树树的殷红。桃花灼灼,也便成了故乡的“美人花”,只要是在春天,你的目光就躲不开它。这里每年都有桃花节。桃花节上,有模特走秀,有民间艺人的表演,有踏着鼓点跳起歌舞的知名演员,连中央电视台都到这里采访。一时间,摄影爱好者的相机里,网络上的图片中,到处是桃花朵朵,精彩纷呈。

无数的游客被吸引着,来这里踏春赏花,寻访于桃花瓣间,遥想当年的崔护,感受那一缕穿越千年的情愫。“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果农们也正忙着掐桃花、备花粉,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

在一个度假村里,我们看到成片的梨树,当地叫做梨行。梨花盛开的时候,梨行里穿行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五颜六色的服饰,是梨行里的另一种花。风柔和地吹着,夹杂着甜甜的清香,与杏、桃、李相比,梨香更加浓郁。身上似乎是沾染了玫瑰花露,可又比花露气味清纯。人们徜徉在漫天飞雪般的梨花丛中,或赏景,或拍照,热闹非凡。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8

    [论文摘要]:舒曼是德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善于从诗中捕获音乐灵感,并运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进行精心刻画,使诗成为“音乐的诗”,使乐成为“诗化的乐”。同时,他将钢琴伴奏与诗、歌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诗、歌、乐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舒曼(1810一1856),是德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和风格,即“浪漫主义”。以雨果、歌德、拜伦、席勒、米勒、海涅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祟拜理性,歌颂自然之美,体现民众情慷,并逐步影响和推动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抒情性、自然性和对个人心理的刻画,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风格和特征。而大量抒情诗歌的产生,又为艺术歌曲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文学基础。在当时的德国,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被称为浪漫主义四杰,舒曼则更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美誉。他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曲、交响曲、协奏曲、艺术歌曲、清唱剧、歌剧、室内乐、戏剧配乐等,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耀眼灿烂的珍品,而其中艺术歌曲则更是让世人仰视的巅峰。

    一、从诗中捕获音乐的灵感

    诗的意境以及语音、韵律、节奏等本身就蕴涵着强烈的音乐感。因此,古今中外都有“诗为歌而作,其诗必歌,不歌的诗不可谓之诗”这一类的论说。踏进舒曼艺术歌曲的长廊,我们会对“诗”与“歌”这对艺术孪生姐妹的关系产生更为深切的感受。舒曼之所以能将“诗”与“歌”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根植于他自幼酷爱文学,早年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的重要作品以及古希腊悲剧的研究与翻译。

    舒曼既是一位富有浪漫情怀的作曲家,又是一位非常细腻、深邃、敏锐的文学鉴赏家。舒曼唱“诗”为“歌”的态度非常严谨,从不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潜心研读后,遴选他认为最有价值、最富有寓意的作品。他往往慧眼取来那些深人刻画内心世界、具有鲜明个性的诗,运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将诗的意境和神韵进行精心刻画,使诗成为“音乐的诗”,使乐成为“诗化的乐”。因此在舒曼的艺术歌曲里,经常会有海涅、歌德、拜伦、席勒、沙士比亚以及爱申多尔夫、吕克特、凯尔纳等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大名跃人我们的眼帘。如他最着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就是根据德国浪漫派诗人海涅的早期抒情诗集《抒情间奏曲》创作而成的。海涅作为德国、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早年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憧憬“博爱、平等、自由”的理想世界。海涅的一生中,曾向往过真诚的爱情,面对爱情悲剧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悲观、消沉,以诗人的浪漫去虚拟梦境并沉洒其中,而是正视现实,拿起浪漫嘲讽的武器,对当时德国社会生活中庸俗、丑陋的一面,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抨击。正是这一点,舒曼才被海涅的诗打动,并激发起创作热情。舒曼和海涅同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自然会引起共鸣,更产生创造灵感。可以说,套曲《诗人之恋》是舒曼从“诗”的阵地上跃起,愤怒地向当时社会制度掷去的“歌”的标枪!

    难能可贵的是,舒曼没有搞“拿来主义”,而是在充分尊重原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发挥音乐之长和针对声乐套曲需要具备人物、情节以及叙事性强的特点,进行再创作。,首先,舒曼从海涅(抒情间奏曲》的69首短诗中,挑选了16首来组成套曲(诗人之恋》,并给原来没有题目的诗加上了标题。其次,舒曼在这部套曲中极为细致地捕获原诗的诗情、诗心、诗境,着力挖掘诗的感情蕴含,整个套曲以主人公(诗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为主线,向人们倾诉这段心路的历程。再次,舒曼以蒙太奇的手法,又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完整地用歌为我们娓娓编织了一个诗人爱情悲剧故事:

    第一、二分曲《灿烂鲜花的五月里》( rm wun-derschonen Monat Mai)和《从我的眼泪里面》(Ausmeinen Tranen spree en),是整个故事的开头,它以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作为爱情的开始,表达了诗人内心萌发出对爱情的渴望。当心中有了爱慕的情人,但又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只能独自暗暗地叹息、落泪,这真诚的眼泪,使大自然为之深深地感动。第三分曲《小玫瑰,小百合》( Die rose, die Lilie, dieTaube),则是第一、二分曲感情的升华,心爱的姑娘占据了诗人的整个心,在他看来,爱人胜过一切,是他的唯一,玫瑰、百合、鸽子和太阳,都为之逊色。

    第四分曲《当我凝视着你的眼睛》( Wenn ich indefine Augen she ),讲述了姑娘的第一次表白,但是诗人已经预感到爱情必将告吹的不幸。接着的第五、第六《我愿把我的灵魂陶醉》( Ich will meineSeele tauchen)和《莱茵河,圣洁的河流》( Im Rhein ,im heiligen Strome)告诉人们,诗人仍然要拥抱爱情,沉醉在爱情之中,而且是那样的多愁善感,将整个心灵献给了情人。在他的心目中,姑娘就像画在莱茵河畔科隆大教堂墙上金碧辉煌的圣母像一样圣洁、美丽。

    预感的事终于发生了,在第七分曲《我不怨你》(Ich grollenicht}中终于证实姑娘变了心,诗人虽然悲痛万分,但竭力克制自己,既不责备,也不怨恨这位姑娘,而是从心底唱出了“即使心灵破碎也决不怨恨你”的戏剧性独白。在接踵而来不尽的悲伤和痛苦中的诗人,又有谁会怜悯呢?如果星星、花朵、夜莺知道诗人承受着失恋的痛苦时,一定都会来为他分忧的,这就是第八分曲<那小巧的花儿如果知道》( Und wu ten s die Blumen , die IUeinen)所唱出的歌。第九分曲《笛子和小提琴》( Das ist ein Flotenand Geigen,描述了心爱的姑娘与别人结婚的场面,她穿着婚纱,婚礼的场面热闹非凡,笛子、小提琴齐奏,喇叭、铜鼓吹打着。这些都深深地刺痛着被抛弃、被冷落的诗人,而他只能隔墙吸泣。第十分曲《当我听见那首歌》( Hor, ich das Liedchen klin-gen),则是诗人无限悲痛的延续。现在,只要一提起过去的爱情,一听到她唱过的歌,诗人的心仍然难以平静。紧接着,套曲用辛辣的讽嘲,令人心酸地浅唱出一对情侣因受骗、赌气而分道扬镰的一个古老故事。第十一分曲《一个青年》(Ein JunglingLiebt ein Madchen ),反映出对世俗的悲愤。

    失去爱情的诗人,被苦愁的栓桔紧锁着,孤独地在花园里徘徊,夜里也得不到安宁,被恼人的梦幻困扰着。而当他醒来时,留下的却是更剧烈的痛苦和悲伤。、这种刻骨铭心的酸楚,分别在第十二分曲《一个明朗的夏天早晨》( Am Leuchtenden Sommer-morgen、第十三分曲《我曾在梦中哭泣》(Ich hab imTraum geweinet)和第十四分曲《我每夜在梦里》( nu-nachtlich im Traume)体现出来。

    然而,诗人毕竟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决心彻底抛弃旧日的痛苦,于是在古老的童话中寻找慰藉,向往到一个充满欢乐的仙境中去,并将爱情和诗歌统统装进一口大棺材里沉人海底。在第十五、十六分曲《古老传说》( Aus allten Maxchen)和《古老邪恶的歌谣》 ( Die al.ten , bosen Lieder)中,完成了诗人内心世界升腾过程的全部刻画,整个套曲的悲剧性结尾也同时发展到了顶点。

    二、用音乐倾诉诗歌的意境

    再感人、再优美的诗篇,终究是无声的文字,其感情和意境只能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心领神会。而音乐是心灵的艺术,是诸多艺术形式中最能表现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艺术。似乎可以说,用音乐来表达诗中蕴藏着的某种“情”和“意”是再合适不过了。舒曼是一位擅长用音乐刻画心理世界、表现感情的音乐家,他的艺术歌曲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浪漫主义幻想色彩,是在用音乐向人们倾诉诗意。

    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中,除了以爱情为题材的歌曲占较大比例外,也有对自然景致的描写,还有民族、民间风俗的歌曲及叙事曲等。1840年是舒曼音乐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凭借着杰出的音乐艺术手法,将歌曲这一融“诗”和“乐”于一体、冶思想与情感于一炉的音乐体裁来托物言志,倾吐情怀。他潜心创作艺术歌曲,这一年被称作为舒曼的“歌曲年”,他的zso首左右的艺术歌曲,大多数是在这一年写下的。也正是在这一年,舒曼终于经过法律诉讼而得以同他老师维克的女儿克拉拉喜结良缘。在婚礼上,他把自己创作的z6首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抒情歌曲,汇编成(桃金娘歌曲集》,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新娘。

    《奉献》是《桃金娘歌曲集》里的第一首歌,歌词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吕克特的一首爱情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把心爱的人比作“生命”、“大地”、“天空”、“天仙降临人间”等,甚至比作“坟墓”,并吟唱道:“在那儿(坟墓)我永远将苦闷都埋葬”。全诗感情奔放,句句可见肺腑,读来使人体味到诗人对爱人的感情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舒曼对克拉拉又何尝不是如此!在音乐上,舒曼将它编织成带有浓郁民歌风格并由A,B,A三乐段构成的单三部曲式,并通过速度、节奏、音高、音色的变化,描绘出起伏跌宕的感情变化。歌曲一开始,钢琴以亲切热烈的连续分解和弦奏出,第一乐段(A乐段):

    此处是作者激情的迸发,明显让人感到的是一种急切而又热烈的情绪,这正符合全诗开头6个排比句所形成的情绪冲动。尤其在这里使用了全曲的最高音(见例2),从而把诗的感情推向峰颠。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9

关键词:舒曼 艺术歌曲 创作 浪漫主义

舒曼(1810—1856)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继舒伯特之后为德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舒曼和舒伯特一样,都用浪漫主义的灵感去创作艺术歌曲。然而舒曼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学修养,他的音乐比后者的音乐更精雕细琢,深刻细致;不像舒伯特的易于外露的感情,舒曼的作品与他内向的个性相吻合。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受到诗意的启示创作而成的,浪漫主义的诗意想象力和音乐家的敏感、细腻在舒曼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舒曼是乐坛上的浪漫诗人。本文主要阐述舒曼艺术歌曲在创作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声乐作品借助诗歌的明确语义,充满真情,富于幻想,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

舒曼少年时代在文学、诗歌、音乐方面同时显露出天才,富有诗人气质与灵性。歌德、海涅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数以这些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谱曲。艺术歌曲选词严格,通常采用诗人最有价值的诗歌作为歌词,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本质,使诗歌焕发出更加动人的诗意来。

如著名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这部声乐套曲是根据海涅的一首长诗改编的,它描写了一个诗人对真诚爱情的向往以及失恋以后的痛苦,作者用音乐的手段着力挖掘诗歌的深刻感情,更加细腻地表现原作的诗情画意,使套曲具有很深的感染力。《诗人之恋》这部套曲共有13首歌曲,舒曼用简洁的笔法写出了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其中细腻的情感变化和诗情画意,都通过音符表达出来,吸引和感动着人们。这部套曲的第一首歌曲《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描写春天来到了,百花盛开,欣欣向荣,诗人心里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这首歌的曲调并不华丽,却表达出发自内心的真诚,歌曲到了结尾,曲调有意地并不终止,停在一个不稳定音上,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二、舒曼的艺术歌曲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还兼有一些抒情的以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和一些叙事曲

在舒曼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中,占比例最高的是爱情歌曲,其中有很多艺术性非常高。歌曲集《桃金娘》是舒曼在1840年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克拉拉的。该集共有26首歌曲,每一首都写得极其动人,其中最受人们喜爱并传唱最广的是第一首《献词》。在舒曼的歌曲中,以抒情的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也很多,如《月夜》是一首具有典型的舒曼式浪漫主义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艾兴多夫的原诗创作的。这是一首分节歌,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在减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舒曼还写过不少叙事曲,最出色的是《两个掷弹兵》。这是舒曼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杰出的叙事歌曲代表作,歌词也是海涅的诗作。它通过1812年从俄罗斯战败的两个法国士兵的对话,来表达欧洲封建复辟以后,人们重新怀念拿破仑、向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情绪。全曲采用通俗的手法,音调铿锵有力,引用了标志法国革命精神的《马赛曲》,表现了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舒曼的艺术歌曲与德国民歌的联系比较隐晦,旋律很短小,大多不是结构完整的乐句

德国民歌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它既不像意大利民歌外露的抒情,也没有西班牙民歌豪放的性格,它始终保持着朴实、内在、简洁、工整的特点。舒曼在歌曲创作中,虽然极少直接地引用德国民歌的曲调,但他十分忠实于民歌的特色。

舒曼的节奏最具有独创性,他非常爱用复杂的节奏,我们常见到跨小节的切分音,高低声部的复节奏,但有时他又坚持不变地在一个较长的段落中使用一个节奏型,表现他独具的风格。

在和声上,舒伯特虽在创作手法上开创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新领域,但还没有跳出古典和声的窠臼。而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他力求和声“功能”强度的减弱,运用不协和音,转离调大胆,他常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性的离调手法,制造一种诗意的朦胧气氛和充满幻想的意境。因此,在演唱舒曼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时,必须具备能在高音区上渐弱和运用轻声的技巧。唯此才能表达出这种缥缈的、超脱尘世的遐想和令人神往的意境。

如舒曼用海涅的诗歌谱写的《莲花》,音调自然朴素,全曲基调是F大调,当唱到“月亮是她的情人,用光辉将她唤醒”时,调性向bA大调离调,使歌曲进入一个情感高潮。接着,伴奏又造成离调效果,舒曼用这样多变的调性对人物内心进行细致刻画,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的情态。

在曲式上,他挣脱古典样式,不受束缚,依从感情的自由奔放,抒发内心的感受。曲式自由松弛,从而形成了他创作上的又一大特点。

四、舒曼的钢琴伴奏写作具有非常独特的效果,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结合完美,音乐形象鲜明

舒曼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独具匠心地对歌曲伴奏也作了非常精确的首尾一贯的设计,把艺术歌曲曲调与钢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使钢琴伴奏更能体贴入微,展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在舒曼的歌曲中钢琴与人声密不可分。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他还常常在歌曲的末尾加上大段的钢琴尾奏,像尾声,又像发展部分,在这些部分常会出现新的乐思,使歌曲的意境更上一层楼。

假如说舒伯特的钢琴伴奏写作还属于古典技巧的话,舒曼的伴奏则已开创了浪漫主义钢琴表现技巧的新天地,他的转调手法,使音乐从古典和声和转调法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丰富了和声色彩和变化,丰富了表现的手法和技巧。此外,他还吸收了复调音乐的织体写作风格,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

俄罗斯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说,舒曼是贝多芬、伯富朗兹、舒伯特之后最有天赋的一个继承者。他的艺术歌曲更侧重于通过贴切的情感与心理状态,描绘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呈示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桃花的浪漫诗句篇10

“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绺可挂的丝头,丝的两端有小圈,意为丝的末端打了结疙瘩,表示丝已用完,到了尽头,即“终”字(见下图)。

以此表示结束、完成的意思。这个字的产生,说明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且已有了蚕桑缫丝业了。后来“冬”字引申指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为了跟原先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有区别,于是分化为两个字:一个添加“”旁,这就是现代汉字表示结束义的“终”字;另一个是添加“冫”,即冰的部首,成“冬”字(见下图)。

可见“冬”和“终”古代同义同源,在商周甲骨文卜辞里都将“冬”作“终”字用。后来丝两端的疙瘩已从轮廓化的两圈实化为两个圆点。在有的钟鼎文(如金文)里已完全线条化了,把两个圆点连成一体而变为“一”,成了古文“终”字的最终形体。当字义引申指一年中终结的季节(亦指缫丝的季节)时,这个字的外部,幻变像“天如穹庐,笼盖四野”的天幕,而“天幕”之下有一横,仿佛将太阳关闭在里面。这很有意思,因为时序一到十月以后,太阳便较少露面,光照短,天上灰蒙蒙的,像已把“日”封闭,寒凝大地,这就已到了冬季,一年将尽了。于是,想象力丰富的祖先,便攫取了这种自然景观,用会意法来创造了这个“冬”字,继而又在下面添加形符“”。“”是冰的古字,如冰凌的样子。这样原来上部表示终结意义的字,讹变为“夂”,反成了“冬”字的声符。

“冬”字从“”,故本义是寒冷,又跟“夂”(终)有意义上的关联,所以这个字后来渐渐失去跟缫丝的联系,单一指称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名,表示寒冷的冬天。冬天虽然酷冷,但给人以希望,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在中国,上古只分春和秋两季。随着中原天气的变化,出现分明的四季,但那是后来的事。夏商周后,人们开始把阴历10月至12月称为“冬”。从此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四季各有赞美之词: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雪是冬天的象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洁白的雪也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冬尽年开,迎来美丽的春天,我国唐宋时期许多诗人为冬天的思念留下了许多充满向往的优美诗句,给人思亲的情愫和面对寒松、瑞雪生发的无限相思,例如: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人啊,本来是生态环境的感情物,一年四季在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有一种爱的激荡:春花烂漫,春情萌发,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篇《关雎》最为动人的情爱吟唱。夏日消融,桃花盛放,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以《桃夭》隐喻男女之间情深意长,男有室,女有家。秋高气爽,秋水望穿,最相思是爱人的倩影,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意刻画无限惆怅。冬雪霏霏,冬阳和煦,是爱的憧憬和梦想:“北风其凉,雨雪其。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这是《诗经・邶风》中《北风》给相爱者的启示。冬天是寒冷的,但是热恋的情侣心中永远是温暖的。

冬天到了,不见夏日的满山滴翠,不见秋季的遍地红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翠竹,虽弯不失节;飞雪迎红梅,人间春意在。松、竹、梅被中国人誉为“岁寒三友”,它们的这种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乐观通达的精神成为鼓舞人们奋发振作的动力。在寒冻的冬日里,岁寒三友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终于迎来了繁荣和谐的春天。

【中西文化漫谈】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一个名句:When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用疑问句来启示人们对未来的渴望。我们突然想起这句诗,并非因为冬天真的要到来了,也不是有了一丝冬天的感觉,而是觉得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联结着自己心境,感受人生的因果轮回、阴阳转换的自然规律。春天羞涩地带走鲜花,夏天狂热地漫卷风暴,秋天把树叶全都吹落,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冬天呢,使我想起美国歌手Tori Amos(多莉艾莫丝)的《Winter》:

Snow can wait,

雪花可以等一等,

I forgot my mittens.

我忘了戴手套。

Wipe my nose,

擦擦鼻子,

Get my new boots on.

穿上新棉靴。

I get a little warm in my heart,when I think of winter.

一想到冬天,心里就会感到一阵温暖。

I put my hands in my father's glove,

我戴上父亲的手套。

I run off,

我跑开了,

Where the drifts get deeper.

雪越积越厚。

Sleeping Beauty trips me with a frown.

睡美人皱皱眉,把我绊倒了。

I hear a voice:

我听见有个声音说,

“You must learn to stand up.

“你必须学会站起来,

For yourself.

为你自己。

'Cause I can't always be around.”

因为我不能总在你身边。”

He says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他说,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When you're gonna love you as much as I do?

你何时能像我爱你那样爱你自己?

When you're gonna make up your mind?

你何时才能下定决心?

'Cause things are gonna change so fast.

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All the white horses are still in bed,

冬天还没有到来,

I tell you that I'll always want you near,

我告诉你我想让你永远在我身边,

You say that things change, my dear.

你说,世事无常,亲爱的。

Boys get discovered,

男孩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

As winter melts,

冬雪化去,

Flowers competing for the sun.

鲜花苦争春。

Years go by,

年复一年,

And I'm here still waiting,

我还在等待,

Withering where some snowman was...

等待着那个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