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朗读十篇

时间:2023-04-07 06:13:00

桃花源记朗读

桃花源记朗读篇1

一、科学处理文言文教材

在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加强对阅读教材的科学处理,极为重要。对文言文教材的常用科学处理方式为结构化处理。所谓文言文结构化处理,主要是指在研究中对学习材料予以科学分析及总结处理。在通常状况之下,阅读理解的学习材料会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展现于人们面前,进而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及记忆。结构其实就是文言文的框架及脉络,对其结构予以构建处理,就需对文言文材料予以综合化整理、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文章结构中,需能够充分展现出内容间的实质性关系,决不能浮于表面,应充分理解其内部存在的逻辑关系。如《桃花源记》,文章以“异”字贯穿始终。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在综合思考探究中对“异”字的体现方式予以分析,进而对文章结构予以剖析处理。在《桃花源记》中,“异”的展现主要为桃花源内和源外生活的反差。在桃花源之外,战火纷飞,处处呈现出一种衰败之相,民众流离失所,生活动乱。而在桃花源内,人们生活安宁祥和,安居乐业。桃花源内、外景象呈现出强烈反差,进而引起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加强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极为重要,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对文言文的大声朗读中,学生的口才及语言能力得以充分提升,而且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真情实感,产生审美体验,为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增强提供助力。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在阅读中对于韵律更为重视,在朗读中可体会到朗朗上口的感觉。因此,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加强对文言文的朗读练习。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文中刘邦的谦虚、樊哙的忠诚及项羽的优柔寡断。在文言文的朗读练习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得以增强,且反复朗读可培养出学生的语感,一些文言句式、字词用法均可于学生脑海中留下印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重视积累

文言文知识极为琐碎,因此,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做整理和总结,积极积累知识,经常回顾复习。在回顾复习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及阅读理解能力均可得以显著提升。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需先引导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字、词、句式予以整理总结,为其后期的文言文知识学习提供助力。与此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固定文言文句式进行认识、掌握,并了解其构成及应用方式。随着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阅读理解能力就会迅速提升。

四、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属于一种极为良好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较为喜爱采用教师翻译、学生记录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效果不佳。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展开师生互动讨论方式较为有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先针对文章提出一些小问题,如一个词、一句式、一个文学典故等。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自由讨论活动中,对于问题的解答只要确保具有新意且无逻辑错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教师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要做到师生平等,并对学生的观点持尊重态度。

五、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桃花源记朗读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训练 有效方法

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获得文章的基本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可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将其综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师生对话,设疑激趣

在新课标指导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他们对新鲜事物仍充满着好奇。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在一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树叶茂盛的桃花林中,走来一位诗人,他满怀愁绪、愤慨无奈,于是他只能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引发学生根据播放的内容联想一个成语,即“世外桃源”,然后说:“下面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看看世外桃源的美好,亲身感悟那美好的世外桃源。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1)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描绘桃花源的美好?(2)作者为什么要创设这样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它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吗?有什么寓意吗?(3)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来阅读课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下,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阅读也更加认真了,还能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疑惑解开,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阅读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训练的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在课下的时间里也能自主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理解,分析体验

要对阅读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就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时如果只是一味地为了读而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作用。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而不是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掉一个,将之前读过的内容都忘掉了。要在阅读并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形成一种阅读模式,养成科学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海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领会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将课文分成了三幅不同的画面:第一幅为风卷云集,海燕在空中飞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为暴风雨迫近,海燕勇敢地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为暴风雨降临,海燕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照海面上的景象变化而逐步展开。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分层梳理,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层次,并能体验到暴风雨来临时海燕的迫切心情。另外,海燕的行为与海鸥、海鸭、企鹅等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突出。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逐步分析与体验,能让自己更贴近作品,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挖掘文章主旨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反复朗读,心口并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通过阅读,用作品展开对话,是对作品观点态度的一种再理解和再创造。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能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缜密,情感体验更丰富,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便于学生准确地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其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朗读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味;朗读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而能够背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时,我提倡采用反复朗读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宋代陆游的诗《游山西村》时,我就让学生先进行反复朗读,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文章注释,将这首古诗翻译出来,我再对重点诗句加以剖析,学生对诗的理解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方面,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山泉在溪流中川流不息,草木越来越茂密浓郁,蜿蜒的山路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认。正在迷惘不知所措之时,突然看到前面的几家农舍,坐落在花木之间,诗人豁然开朗。另一方面,它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令人回味无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哲理――不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坎坷难行,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乐观、坚强、勇于前行,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光明与希望。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能够在阅读时形成惯性思维,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鉴赏阅读,感情升华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优美、形象、生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认真思考,并充分展开想象,感受作者的写作意义,让学生将自身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所感融入作品的境界之中,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例如,在讲《背影》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后,我让学生再认真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并对重点句子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等,父亲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学生在认真鉴赏与分析后,能够理解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并能通过这些具体的小事,联想到自己的父亲默默无闻地为自己做的那些事情,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切体会着父爱的无私。另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诵咏吟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积累阅读素材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其阅读素质。

总之,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拥有强烈的阅读动机与兴趣;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剖析,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并对重点段落及语句进行鉴赏,使其情感得到升华。另外,想要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在课堂上进行文章的分析与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多读书,多揣摩文章的意境,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与情境。在语文阅读训练中,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桃花源记朗读篇3

唐朝诗人张旭写过“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表达自己对武陵人的羡慕,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惆怅之情。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创造了文坛上的一个不朽的经典。

提起陶渊明,就会想起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它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这与他的经历和处境相关。

公元405年秋,他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这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面对此情此景,陶渊明痛苦不堪,便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全文语言简练生动,叙述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勾画出一片奇景。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更是着墨不多含义丰富。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文中的细节描绘是现实主义手法,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给人亲切逼真之感,让读者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非神仙境界。结尾借助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前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

《桃花源记》先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文章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从捕鱼活动中自然地把人物引进桃花林,桃花林奇异的景色又引起渔人的探求,从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桃花林景色的描写宛如仙境,为后文描写桃花源渲染气氛,作了铺垫,暗中点明了桃花源的由来,同时也交代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第二层写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先是从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优美的池塘,纵横的道路,邻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后写人们的生活情景:往来交游、耕种劳作、衣服穿戴和生活乐趣。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第三层写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从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谈往来中,表现了桃源民风的古朴淳厚,桃源人的知礼好客;说明了桃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他们的先世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这里既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叹惋而已。从而表现了对暴政战乱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最后一层写渔人离开桃源及桃源再次与世隔绝的过程。这一层描写进一步加强了世外桃源神秘气氛的渲染。末尾一段文字与开头寻得桃源的描写是相互照应的。开始是“忘路之远近”,结尾是“不复得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仅读者不知,就连发现它的渔人也无从知道。文章气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虚幻的乌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者苦闷迷惘的心情。

桃花源记朗读篇4

如教学《月亮湾》,在导入新课后,教者问学生:月亮湾是个美丽的小村子,作者是怎样把月亮湾的美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把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用笔做上记号,再多读几遍。

师: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最美?

生:我觉得“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这一句写得很美。

师:老师也这样认为。你们看――(出示了一幅桃花图)。

生:哇!(不由自主地惊叹着)。

师:看到眼前的桃花,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百花盛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春色满园等。

师:春天,正是桃化盛开的时候,远远望去,桃花像什么?

生: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你们看(出示朝霞图),朝霞就是早晨天空的云霞。当太阳出来时,太阳周围的云都被染得通红、鲜亮,非常美丽,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朝霞,是哪个词?

生:灿烂。

师:那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

师: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桃花比作了朝霞。

师:这样一来,我们眼前的桃花更鲜活动人了。你也能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一说这幅图吗?

生:月亮湾像一面大镜子。

我梳理着教学的过程,反思着教学的细节,我发现,在不经意之间,这堂课的执教者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这堂课上的学习活动,都是在教者提供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下自主实现的。

我认为,要实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参与,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给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自主学习能否落实,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上面的课例中,教者十分重视朗读与词句训练的紧密结合,让巧妙的词句训练在朗读和体会中实现。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意境,而且让词句训练更有趣、生动。事实证明,教师对词句的训练越扎实,学生的理解就越到位,朗读的效果就越明显。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要务实有效,不能为了热闹和精彩而玩噱头,语文课的精彩就是因为选择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例中,教者以朗读和词句训练来教学这篇课文,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自主达到最近发展区,获得相关的知识,得到相应的训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二、为学生搜集资料

在信息化的社会,网络资源十分丰富,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为我所用,是教师必须拥有的一种能力。课前搜集一些对课堂教学有用的资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攻破教学的难点,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弥补自身知识的某些缺陷,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教师是桥梁,一边连着的是教材,一边连着的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做好对教材的精加工。如果只拘泥于教科书和教参,教学生硬、死板,就会没有生气,教学机智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就不会有精彩纷呈的师生互动。

从上面的课例中不难看出,教者课前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月亮湾的大量资料及有关月亮湾风景的图片、动画,并经过了精心的处理,所以课堂能得心应手。一组桃花、朝霞的图片神奇地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的想象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开发,这是仅仅依靠文字描述所不能实现的。其实,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方法很多,只要科学选择,合理运用,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和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让学生了解自己、信任自己、亲近自己,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朋友。在这样一种心理环境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安全温暖,说出自己的思考时,就不会有胆怯和顾忌,思想就不会因为紧张而受到抑制。

桃花源记朗读篇5

关键词:中学 古诗文 教学 方法

初中学生开始接触较多的古诗文,但古诗文比起现代文来,阅读理解确实十分费力。以往教师在讲授古诗文时,只是单方面地讲授,疏通文意,理解大意,然后就是背诵,不重视字面背后的内涵,学生会觉得空洞乏味。所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讲授古诗文的教学方法:

一、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

对古诗文的诵读越来越成为中学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的做法是:初一第一学期,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利用录像、磁带或自己和学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再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看准,读得准确无误、有感情。初二开始,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朗读后将自己的诵读录制成磁带,上课时,适时播放同学们自己录制的课文朗读录音。读得好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通过量化考核适当加分。曾经记得有位叫刘桐智的同学,平时各门学科成绩都不理想,但在播放他自己录制的《醉翁亭记》课文朗读时,语句流畅,句读分明,感情充沛,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使其有了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从此,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

二、古诗文教学应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总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如学生们可根据《扁鹊见蔡桓公》、《越巫》、《〈世说新语〉三则》等多篇文言文,排练出精彩的课本剧。在课代表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自己准备服装道具,课前认真排练,课堂上精彩的表演让大家认识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不听劝告的后果,从而教育学生要防微杜渐,虚心听取意见,及时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从“越巫”的形象上,同学们认识到了愚昧无知、自欺欺人终将害人害己,自食其果;从《魏武将见匈奴使》情节中了解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特点。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容量古诗文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桃花源记朗读篇6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世外桃源 :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在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

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豁然开朗:形容开阔;开朗指的是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黄发垂髫: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且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 或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欣然规往: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无人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桃花源记朗读篇7

一、消除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学生总认为文言文很难理解,难把握朗读节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先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有信心和有兴趣来应对文言文。因此在教学中就要选取简单的材料,名人的故事以及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的短篇文章,如:《孔融让梨》、《两小儿辩日》、《凿壁借光》等,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既简单易懂又趣味无穷,不必有任何惧怕心理,这样就会慢慢喜欢文言文教学。

二、创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讲述经典故事导入情节,如教《孙权劝学》时,由三国故事导入,用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歇后语导入,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继而进入本文的《孙权劝学》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明白: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孙权怎样劝学的?分了哪几步?

3.劝学前后有什么变化?(刮目相看)

三、指导趣味性地朗读

1.默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习字词,学生轻声讨论2-3分钟。

2.范读。教师范读重点段落,边读边想象里面的画面及相关情节,让学生初步划出文言文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

3.小组齐读。大家齐读,要读出情感、节奏,教师也可及时点拨、纠正读音、节奏及文中的语气,并体会情感。

4.学生竞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在竞争中相互提高,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选取经典段落,并学会边读边做简单的批注,绝不去死记硬背。

四、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课堂,并学会用表演方式渗入文章内容,深入文章情节,体会文章的主题

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力求多变创新,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嚼,学生咽,老师抄,学生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例如:教《孙权劝学》让学生表演孙权三劝时的不同语气和神态,从而了解孙权的劝学能力。继而承接文章的情节来点拨,为什么会判若两人,了解经典句子――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五、难中取易而点拨,初步积累并指导背诵

尽量抓住文中易把握的内容去点拨,如:教《三峡》,写水抓住水急、猛等词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学生了解三峡夏季水的特点,冬季特点抓住重点诗句(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了解秋、冬季三峡的凄美,并抓住后半部分的优美词句“林寒涧啸”,指导学生背诵,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

六、拓展延伸,练习巩固与知识发散

1.知识点。教《桃花源记》时,重点识记古今异义词。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绝(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

教学中将采取难中取易,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如文言虚词和一词多义:

之:(1.两狼之并驱如故。不译,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花之君子者也。的;3.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虫争斗)

名(1.有仙则名,出名;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或(1.或者,表示选择;2.或王命急宣,有时)

2.主题拓展。如教《桃花源记》

(1)桃花源人为什么听了渔人的故事后皆叹惋?

(2)他们为什么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地方?

(3)本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5)你认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桃花源记朗读篇8

关键词:华盛顿・欧文陶渊明 《瑞普・凡・温克尔》 《桃花源记》 人文情怀

处在由英国殖民统治向合众国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急于从文学贫瘠的现状中摆脱出来的美国文学幸好有了华盛顿・欧文。他在美国国族建构初期为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美国文学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世界文学舞台,由此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但因为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经历的改朝换代,欧文在其作品中宣泄得更多的是国家独立带来的喜悦之外的困惑不解和思古幽情。他的思想偏于保守,常常在作品中有美化过去的倾向,其代表作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被公认为欧文最具有永恒魅力的佳作之一。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成就卓著的大诗人,被林语堂先生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位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其淡雅的诗风和高洁的人格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自古及今, 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 以追求静谧安逸的古朴社会, 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 不肯沉浮应世, 而选择辞官归隐, 躬耕自励之路, 来注解其隐逸形象。《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作于晚年,是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桃花源记》以其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影响超过了《桃花源诗》,成为一件独立成篇,脍炙人口的珍品。作为文学名篇,《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这两篇作品具有诸多相似点,已有众多比较文学爱好者从时代背景、作者影响、理想倾向和追求上做过分析。其实两文可比之处颇多,笔者从两位作者对政治的态度,浪漫主义风格以及生态意识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让更多的读者对这两篇作品产生研究的兴趣,感受其文学生命力,并得到更多关于中美文学源头的研究结果。

一、怀旧与归隐――逃遁避世的不同表现

在这两篇作品中,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逃避社会现实为主题,这也是两位文学大家内心的强烈共鸣,对待现实生活的无独有偶的相似态度。对于北美殖民地挣脱英国殖民枷锁进行国族建构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欧文持有保留的看法。《瑞普・凡・温克尔》中欧文让主人公一觉睡了二十年,再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二十年后已经独立的美国,通过观察到的很多生动诙谐的细节向读者暗示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贫苦农民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从而对现实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陶渊明身在政治腐败,宗室内争,军阀谋权,杀戮遍地的魏晋乱世,虽然曾受到儒家用世思想的熏陶,也曾经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最终为避祸保身,其政治雄心也不得不有所消减。晚年时期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失望:出仕违拗性情,选择归隐,也被证明并不能有舒心的日子。在创作《桃花源记并诗》前,陶渊明美好的田园梦也已经被现实无情地击得粉碎。他只好勾画出一个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来自我安慰了。他的《桃花源记并诗》写渔人误入桃源,发现一处与外界隔绝,没有战乱和剥削,且风气醇厚的人间乐土,后人再寻难觅其踪的故事。

这两篇文章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都是以“逃避”这个方式来寻求解脱。瑞普・凡・温克尔通过二十年的大梦,逃避了悍妻和劳动。妻子向他劝奉的是清教时期的清规戒律和富兰克林式的劳动哲学,“但是,瑞普对有利可图的劳动均反感透顶”。其实功利主义也正是欧文本人所憎恶和排斥的,他对新英格兰北方佬及他们的清教传统一直持敌视态度,这点在他另一名篇《睡谷传奇》 (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 中也有同样的表现。

而桃花源则是通过作者自身的寻游探幽,在山重水复之中,寻得柳暗花明。他通过桃花源中的具体景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美好的社会图景。在世外桃源中,可以逃避战乱与苛政,寄托自己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桃花源实际上并不客观存在,而是逃避现实的理想社会的象征。

尽管这两篇作品具有相同的主题,但是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等不同,各自显现出来对政治的态度也有所区别:欧文对突如其来的国体独立和所谓的民主自由感到困惑,为了让陶醉在刚刚获得胜利的喜悦中的人们看到了他们从未注意过的一面,他幽默且夸张地讽刺揶揄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将之与单纯而又美好的宗法制社会进行对比,同时内心又在怀念从前那个幽僻山村里悠然自得的生活;而陶渊明所处的乱世一次次地浇灭他的政治热情,他的入世理想也无法得到实现,他退而寄情于山水,然而最终还是无法过他憧憬的田园生活。他只有在作品中幻想出一个没有纷争人人自给自足的理想国,表达的是对现实黑暗的批评和由于理想破灭而产生的绝望, 同时也抒发出作者逃避黑暗现实和追求理想境界的强烈愿望。

另外,欧文小说中由乔治三世的臣民变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瑞普,在家庭变革中终获自由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洲殖民地力图摆脱殖民宗主国统治的斗争,这表明在感到无所适从和郁郁不满之后欧文还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也曾为美国的独立革命运动而欢呼”。而陶渊明在有生之年却从未有幸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济于苍生” (《感世不遇赋》)。壮志未酬的他被愤愤不平的复杂感情和终生遗憾的情绪折磨,何尝会为任何一次政治变革而去欢欣鼓舞?

相形之下,入山遇仙然后沉睡多年无疑是某种对历史和责任的逃避,欧文面对新国家的诞生备感茫然,心中流露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希冀时间可以永远停滞在过去那个幽静惬意的山村;而偶遇世外桃源然后失而难觅也同样表明陶渊明是在逃避无可奈何的政治,退而在臆想中构建自己“小国寡民”的乌托邦。当他发现田园生活也无法真正实现他归隐的心志,只好以隐逸山水虚构幻境的艺术构思寄托着自己的社会理想。

二、仙遇――浪漫主义的相似手法

两位作者都是通过讲述非常神奇的传说为开端,细致刻画对现实的逃避,最后都成功地实现各自对现实的逃避和理想际遇的期盼。想要逃避现实到达一个理想的所在,其逃遁之地必须要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必然要与遥远的时空发生联系;而关于如何实现时空的超越,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入山遇仙”这个模式。

《瑞普・凡・温克尔》的故事是一个荷兰人的奇遇,也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因入山偶遇到了早已作古的哈德逊船长和他的水手们,瑞普偷喝了他们的仙酒后酣然入睡,醒来后回到村子里,却发现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文创造性地把古老传说中的德国农民变成美国农夫,把地点从莱茵河畔搬到美国偏僻的小山村,把异国的古代传说加上英国航海家亨德利克・哈德逊及其“半月号”船上水手们的冒险事迹改造成极富浪漫色彩的现实故事。欧文这样做是很有见地的,因为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白人没有自己的古老传说,欧文发现自己的国家虽然活跃,但的确是浅薄的,很需要有一点文化传统,于是他向自己所倾慕的欧洲借了点东西――德国的古代传说。当这一德国传说被一个美国作家成功地移植到了美国本土上,甚至使得欧洲的读者都开始被这古老的传说重新吸引,也最终为华盛顿・欧文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的声誉。欧文既是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在叙事中富有优雅的散文化的风格,在写作手法上继承和发扬了18 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传统。小说全篇“雅洁流畅,简练缜密”,当中散文般优美的词句,形象而具体、流畅而幽默的描写,使原本的欧洲传说显现出美国哈德逊山谷的独特景色和生活气息,就像根据本地的传说写成的一样。

《桃花源记》的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共三段情景。第一段生动地描述了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第二段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桃源人物怡然自乐的生活,构画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然后桃源人见到渔人,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从文学构思上看,《桃花源记》明显受到魏晋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及传统游仙文学的影响。当时志怪小说描写普通人误入仙境又得而复失的故事很多。小说还有另一种变体,就是进入的虽不是神仙处所,却是与仙境无异的人间乐园!《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典型。陶渊明并非想把美好的理想归宿到飘渺的神仙世界,而宁愿是真实的人间生活,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期待。陶渊明的这篇作品有游仙的结构,但摆脱宣扬神仙长生的功利目的,不附庸于神道的宣传,因此作品更易突出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作者亲身参加劳动,对人民的疾苦有切肤之痛;同样,正是在与农人的亲密交往中,他了解并融入了他们当中,所以写下了此篇反映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最朴素、最原始、最真切的理想的佳作。

三、自然的永恒魅力――前瞻的生态焦虑

对于作家来说,被自然的美丽所沉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的美丽又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因此,挚爱自然的美,用生花妙笔把它展现出来,是古今中外作家的一种自觉追求。陶渊明与欧文正是这样两位敏感而关注生态自然的访客,在他们的创作中,彰显自然美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由此形成了贯穿这两篇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情调。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欧文对自然表达了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他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形象细致的描写, 尽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非凡魅力。文笔清新流畅,流露出作者的一种思古幽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故事的第一段对卡慈吉尔山景的描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季的每一转换,气候的每一变化,乃至一天中的每一小时,都能使这些山峦的奇幻的色彩和形态变换,远近的好主妇会把它们看作精确的晴雨表。天气晴朗平稳的时候,它们披上蓝紫相间的衣衫,把它们雄浑的轮廓印在傍晚清澄的天空上,但有时,虽然四处万里无云,山顶上却聚着一团灰雾,在落日的余辉照耀之下,像一顶灿烂的皇冠似的放射着异彩。

这段对自然宛如仙境的描写不仅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将读者带入一片清新壮美、亦真亦幻的天地之中,同时诗一般的语言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节奏和韵律,文章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浮想联翩,无比神往。

“自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伟大存在”。当瑞普返回村子,面对眼前陌生的一切,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身份来,几乎无法回答“我是谁”这样最根本的的问题。而最终使他认定没有走错地方的,是象征永恒的卡慈吉尔群山和奔流不息的哈德逊河水。故事中瑞普随遇而安和自然质朴的人生观,反映了人类对荒野的歌颂和向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自然带来破坏的的鞭笞和焦虑,从中不难看出欧文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意识。

陶渊明更是以热爱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而著称的诗人。他一生宁静淡泊,钟情于田园生活。在动乱、黑暗的时代,他把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判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倾注笔端。陶渊明用饱含深情的笔,写自然的清新美丽和真切动人。写春天,写和煦的风,写淙淙流淌的溪水,写空中翩翩的落花,写山间景色的佳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风情正是对他的满腔深情、感受自然所作的艺术反映,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因而使人为之陶醉。作者描写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两句,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沁人心脾。那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且“夹岸数百步”中没有一棵杂树,仿佛造化于转瞬间,把人间美景中所有的桃树,都神奇地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使那里成为桃花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弥漫着浓浓的春意,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为了保护他用心感受到的山水之美、田园之乐,在文章的结尾处不仅是桃源中人不愿“外人”重来,或许陶渊明本人是出于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不愿世上的人去破坏桃花源中那奇丽的自然美景吧!

参考文献:

[1] Irving,Washington. “Rip Van Winkle”[A].in History,Tales, and Sketches [C].Ed.James W.Tuttleton.NewYork:The Library Of America,1983.

[2]危捷,郭建林.《瑞普・凡・温克尔》与《桃花源记并诗》理想追求之比较[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吴良红.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瑞普・凡・温克尔》[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4期.

[4]杨金才.从《瑞普・凡・温克尔》看华盛顿・欧文的历史文本意识[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6期.

[5]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 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6]董秋敏.《瑞普・凡・温克尔》的魅力[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桃花源记朗读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07-0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感触。

一、引导学生质疑

提问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在实习中体会到: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习惯。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比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科利亚怎么会找不到木匣呢? 木匣是被敌人抢走了吗?"的疑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则可以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以后,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的思想,让学生读出语气、从中体会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讲科利亚找木匣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最终怎样找到木匣的过程。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我释疑。

二、提问难易“适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有些问题很难驾驭,在备课时很难想象学生对于你所设计的问题有怎样的回答,对教学内容会有诸多种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教材,剖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应表述清楚、详实、准确,避免笼统、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感到所提出的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又不能唾手可得,有让学生跳一跳够桃子的难度,这样既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一种自豪感,又能开动学生的脑筋,让他们在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才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语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这里的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很容易就解决了,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评价学生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不评或乱评都是不妥当的。有些教师在提问后不管学生如何回答,只一句“坐下”,看似简洁的语言却会挫伤学生思考、回答的积极性;还有些教师无论学生如何回答,都会附上句“很好”,看似肯定表扬的语言,时间长了,学生都明白“大家都好”,这种评价没有任何意义,更是要不得。如果学生回答分析的比较到位,要不吝词藻地表扬他们;如果学生回答比较困难,可以换个角度,启发提问。例如在教授《麻雀》一文时请同学圈划体现麻雀特点的语句,并简单赏析交流。我在班内巡视时,发现一个成绩较差、听课效率低的男生圈划了“麻雀是对人类依赖性最强的鸟类。但是,麻雀是唯一不曾向人类屈服的鸟类!”于是请他起身大声朗读。他朗读了此句,并表示只是喜欢“不屈服”一个词而已。我抓住他谈及的“喜欢‘不屈服’”一词,明确这是麻雀一大特点,表扬他能找到这样的关键词并在朗读时注意重读,但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提醒他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为己所用。一向埋头不语的他一改常态,认真地听着记着,甚至自己举手主动发言交流。我提倡教师应做出准确、恰当的评价,“好”在哪些方面,不足在哪里,客观中肯并带有鼓励的评价,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的最好奖赏。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教学锦上添花。

桃花源记朗读篇10

上节课,我们一起随着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认识了一位奇怪的种树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他有哪些

奇怪的举动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种树人,来揭开心中的疑惑。

二研读感悟,入境体验

课件展示(种树人的奇怪表现)

1当我们见到种树人的奇怪表现时,相信你的心头一定涌出了很多的想法和问题,请你大胆地说出来

?(生答)

2看来我们的心中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困惑。作者是怎样问种树人的呢?(用疑惑的语气读)

课件出示(作者的问话)

3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桌分角色朗读作者与种树人的对话,进行品味。思考;我问种树人问

题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笑?(生答)练习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怎样读才能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

思考:语重心长什么意思?怎样才能读出种树人的“语重心长”呢?学生练习读,指名读。

4如果你是一位种树人,老师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是

合格的种树人。好,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啊?

种树人你好,请问应该什么时间来浇水呢?谢谢你,请坐。

种树人你好,请问应该多久来浇一次水呢?

种树人你好,我想问一下,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这个“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种树人,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新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看来同学们都是合格的种树人。我们都理解了种树人的良苦用心,种树人的用意是什么?(板书;找到

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

5想象;大家都理解了种树人的做法,那么桃花心木是否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呢?同学们请想象一下

,假如你就是桃花心木,你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

苗,我会对种树人说___________;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新木苗,我会对种树人说

___________;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对种树人说————————)真是一群

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呀!现在你们觉得种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三超越文本,升华情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尚且如此,更何况育人呢?种树人的一番话,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问,

而且使我们悟出了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

谁来读一读这段饱含激情的文字。齐读。

生活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呢?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

没有类似的体验?(学生谈感悟)

你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种树人更关注的不是桃花心木的生长程度,而是桃花心木的生存能力,而桃花心木有了生存能力,

离开了任何人都可以生存,所以文章结尾说(课件出示)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以“桃花心木”为题,作者仅仅写的是桃花心木吗?桃花心木在不确

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

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就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四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