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18:14

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骨科手术;围术期综合护理;疼痛;焦虑;效果

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因手术在心理学上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引起患者身体体征和心理的强烈波动,严重可增加患者不能正常进行治疗导致的手术风险概率,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问题仅依靠单纯传统的疾病护理不能同时解决,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1],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问题通过围术期护理能有效解决,本院对围术期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是简单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13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在36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1±2.23)岁;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在3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2.82)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观察组患者以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分为手术前心理护理、疾病与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护理[3]。(1)手术前深层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情况及家庭情况,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与患者进行交流,注意用亲切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采取最合理的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讲解骨科疾病的知识,消除由不了解自身疾病而带来的恐慌。(2)研究发现对疾病自身的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大多数是导致骨科手术患者出现心理的诸多不良反应的原因,因此非常重要的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和疾病知识的讲解,对患者通过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高危诱因的方法及术后的康复方法,患者心理的焦虑、恐惧、紧张的心情在了解疾病及健康知识后得以缓解,使患者能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术前、中、后开展护理工作。(3)患者手术后,下肢血液循环容易受到长期卧床休息而阻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下肢容易出现的例如静脉血栓、褥疮及消化系统等并发症加强护理和预防。1.3观察指标。使用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4],采取50分制的评分结果,表示患者出现严重焦虑的总得分>29分、表示患者出现明显焦虑>21分、表示患者有焦虑>14分、表示患者可能有焦虑>7、表示患者没有焦虑<7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感,采用满分为100分制视觉模拟法(VAS)进行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高显示疼痛越厉害。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分级情况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在严重焦虑、明显焦虑、有焦虑、可能焦虑以及无焦虑各维度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手术本身操作过程的护理是临床上传统护理模式的重点,但是存在有患者的主观因素往往被忽视了的现象,患者出现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不良情绪后,治疗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导致患者治疗有效率下降。实验结果显示,较多的焦虑情况出现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强,且情绪控制不理想。文献报道,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与患者术前通过进行亲切的交流,对患者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深入了解,解决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由针对性地,同时将骨科疾病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向患者讲解,对自身的情绪更加了解,增加治疗信心,更有助于解决患者自身不良情绪,与医护人员增加治疗配合度,对患者手术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通过从易到难、由少到多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5]。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情绪的波动情况、焦虑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感观察组也比对照组低,可见围术期护理这种护理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何艳.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86-88.

[2]吕美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4):315-317.

[3]范祠春.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28-2329.

[4]廖静.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19).

综合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风偏瘫;肢体功能

恢复中风通常是指患者因体内气血逆乱、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功能障碍,常见功能障碍如突发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以及偏身麻木等,患者出现偏瘫会直接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此病发病急,且多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颈椎病等疾病相关,治疗相对复杂,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打击[1]。本病除受到上述疾病影响外,还受到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血液瘀滞等因素影响[2-4]。本文在对接受完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17±10.64)岁,其中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者26例、内囊性偏瘫患者19例、交叉性偏瘫者1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5.92±11.31)岁,其中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者22例、内囊性偏瘫患者24例、交叉性偏瘫者1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40~75岁;(2)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精神状态正常且护理依从性高;(4)无危及生命病症。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脏器存在危急重症者;(2)抗拒中医护理或依从性较差者;(3)患者无民事能力;(4)预计存活时间<6个月。1.3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行中医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中药热敷:将适量伸筋草、威灵仙、续断、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川芎置于25cm×25cm中药用布包内,使用白醋以及黄酒深度浸泡,24h后从浸液中取出,将取出后的布包置入锅中,隔水使用小火慢蒸1h,取出后冷置片刻,将布包置入患者患侧腰部、脖颈位置,对部位进行热力刺激,热敷时间保持在15min,1次/d,4~5次/周,1周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2)穴位刺激:对患者患侧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如患者上肢出现偏瘫,选取上肢相关穴位按摩刺激,如肩井穴、肩贞穴、手三里穴等,按摩同时手动帮助患者腕关节以及手指关节活动,可对手指进行来回捻动;如为下肢出现偏瘫,则选取绝骨、环跳穴或风市穴等,患者采取俯卧位,按摩患者相应穴位同时,护理人员将手置于患者脊柱两侧,沿脊柱适当力度按压,同时缓慢移动,从脊柱上端到脊柱下端来回按摩1~2次,可采取中医用按摩滚轮,对背部适当力度滚动按压;而患者若是面部偏瘫,则可对地仓穴、太阳穴以及下关穴等穴位进行刺激,将双手置于相应穴位,按摩力度需轻缓,适当按压,采取拿捏法或轻拍进行按摩。对穴位进行按压时,单个穴位按摩时间控制在2~5min,按摩每日3次为宜,每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停止1~2d,按摩共持续4个疗程。(3)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保持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部分患者病因与情志郁结相关,通过沟通了解该部分患者情志郁结的原因,通过说明病症原理,告知患者治疗机制,同时重点讲述治疗后防护目的以及防护方法,告知其热敷原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度,同时讲述说明按摩穴位的作用,以及选取相应穴位的目的。加强患者对病症的了解程度,从根本取得患者信任,同时加强患者治疗信心,对于心理抑郁或焦虑患者,引导患者间保持娱乐活动,如纸牌或观看影视节目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心态平和,稳定情绪。1.4观察指标。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估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含总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生理机能4个维度,各维度满分2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通过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恢复越好。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很满意=85分以上、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度=很满意率+满意率。1.5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QOL、FMA评分对比观察组出院1年后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FMA评分显著更优(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突然且极为危急的病症,存在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中医上的表现常有肢体功能障碍或突发性失神,此病多发人群为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该部分患者本就存在身体素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日渐衰弱的特点,中风后发生偏瘫更是对其生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同时多数患者因对病症了解不深,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因此,此病在接受治疗后往往预后效果较差[1,5]。据研究,结合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其康复有较大裨益。本文对传统护理以及中医综合护理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中医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本文中,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QOL、FMA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说明中医综合护理在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也相对更优,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如下:传统护理措施侧重于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目的在于辅助患者治疗后的恢复,虽有健康知识宣教对患者说明病症知识,但重视程度不足,所行措施并未达成较好效果,同时传统护理仅试图倚靠治疗达到令其偏瘫康复的目的,而中医综合护理通过对穴位刺激,一是有扩张血管、祛瘀消肿的作用,二是对偏瘫部位穴位刺激,可加强偏瘫位置功能恢复。肩井穴有疏导水液的作用,肩贞穴可祛除上肢体寒,而对手三里进行按摩,可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三者结合可加速上肢患侧的康复;绝骨又名足少阳胆经,对治疗足缓难行、脚弱无力以及半身不遂均有显著功效,对环跳穴位刺激可健脾益气,同时对下肢神经恢复有一定帮助,而风市穴可化解水液;地仓可助面部瘫痪恢复、太阳穴可缓解颅内疼痛、下关穴可化体湿祛寒气[6]。

通过针对性的穴位刺激,可有效帮助偏瘫恢复[7]。使用伸筋草、威灵仙、续断、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川芎等草药热敷,一方面高温热敷可加速热敷部位体液循环,同时可防止组织释放淋巴液,减少体内局部水肿,利于患者肢体恢复,同时药包与身体紧密接触,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患者热敷位置,促进药液吸收,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帮助。此外,通过情志护理,缓解患者情志郁结等情况,并可有效释放患者心理压力,侧面患者治疗依从性。综上所述,对中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肢体恢复,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红霞,杨志敬,潘锐焕,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4):395-398.

[2]胡振国,孙丽琴,杨文,等.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中医综合理疗对脑卒中后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4):1974-1976.

[3]周建梅,陈祢,王宝兰.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影响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8):1062-1064.

[4]刘桑,焦富英.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4):974-977.

[5]刘深龙,张海燕,满慧静.头针同步运动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老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肢体运动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9):929-933.

[6]贾亮,刘俊英,王贵玲.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20(1):51-53.

综合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护理;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患者疾病类型多样,病情急重、复杂,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患者易产生害怕、恐惧、急躁等多种情绪,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给予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手术室综合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科学性的护理模式,从生理、心理多个方面对患者施护,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其应激反应。本研究以我院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诊手术患者,入组患者均保持意识清醒,无精神异常,按照入院时间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38例。综合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8~71岁,平均(44.76±11.75)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4例,心胸外科手术10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骨科手术8例。常规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9~70岁,平均(44.21±11.34)岁;手术类型:妇科手术15例,心胸外科手术11例,泌尿外科手术5例,骨科手术7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护理方法1.2.1常规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准备手术器械、物品、药品等,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1.2.2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保温护理。调节手术室温度在23~24℃,湿度在50%~60%,加用棉被、保温毯,术中冲洗腹腔、伤口时,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防止患者术中体温过低,产生应激反应。(2)心理护理。急诊手术患者病情急重,多数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担心会存在生命危险,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需注意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告知其通过手术很快便可以康复,且不会对术后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疏导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保持平静,避免过度紧张引起血压升高,影响手术进程。(3)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医生摆好患者手术体位,骨隆突部位垫棉垫,摆放患者体位时遵循既不影响手术又保持功能位置原则,侧卧位注意保护患者心肺功能,防止男性外生殖器受压、健侧耳廓或眼睛等受压;截石位注意用腿架托住膝部与小腿,肢体与支架间垫棉垫,术毕缓慢单独放下双下肢。(4)隐私保护。术中,除手术需要外,避免不必要部位暴露,及时遮盖裸露的皮肤,保护患者隐私。(5)安全护理。手术期间,护理人员确保整个过程无菌操作,注意手卫生,所有物品均经无菌消毒或未拆封,手术锐利器械传递时采用托盘。(6)术后护理。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导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清洁皮肤,注意保暖,患者苏醒后将其送往病房,做好交接工作。1.3观察指标(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总分56分,评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14分>评分≥7分为可能有焦虑;21分>评分≥14分为肯定有焦虑;29分>评分≥21分为肯定有明显焦虑;评分≥29分为可能有严重焦虑[1]。(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3)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95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2]。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HAMA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满意度)用%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对比护理前,两组SBP、DBP、H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BP、DBP、HR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综合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11%,较常规组的73.68%高(P<0.05)。见表3。

3讨论

急诊手术可为患者提供外科疾病治疗、紧急治疗,快速止血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但手术也会产生医源性创伤,是一种常见应激源,大部分急诊患者对疾病、手术缺乏正确认知,可能会自我放大手术危险性,出现恐惧、焦虑情绪等负性情绪,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3~4]。因此,手术室护士需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高质量护理。急诊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避免任何微小环节疏忽导致手术失败,或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手术室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保温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有研究发现,体温对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重要影响,体温管理可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减轻免疫应激反应[5]。本研究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使用棉被与保温毯、加热冲洗液等方法对患者体温进行管理,保持其体温在合理区间,避免低体温引起应激反应。负性情绪也会对手术产生严重影响,局麻手术中患者可能担心疼痛、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而产生焦虑、害怕情绪,一定程度上引起血压、心率变化。手术室护士通过安慰患者,增强患者信心,疏导其负性情绪,有利于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引起血压、心率等变化[6]。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7]。本研究还对急诊手术患者隐私进行保护,避免患者产生羞耻感。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综合组HAMA评分、SBP、DBP、HR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可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本研究还显示,综合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手术室综合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可有效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吕婷婷,王新友,王长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障碍患者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33(7):589-592.

[2]张周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6):1040-1042.

[3]周晓筠,吴靦,朱毅,等.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和复苏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3):2186-2188.

[4]王敏,谢林碧,黄伟文,等.外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2):228-230.

[5]宋伟娜,公凤霞.体温管理对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免疫应激反应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2):104-105.

[6]杨海丽,李文昌,乐婷,等.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79-180.

综合护理范文篇4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0例,所有患者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疾病,不存在手术禁忌,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综合组年龄44.7±3.6岁,子宫切除术22例,剖宫产术18例,盆腔手术13例,附件清除术22例;对照组年龄46.7±2.9岁,子宫切除术17例,剖宫产术22例,盆腔手术15例,附件清除术21例,两组患者一般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并发症护理工作等。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前护理工作中,加强术前健康宣传工作,根据患者性格和文化层次制定个体宣传方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疼痛情况、原因及处理措施等,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识,为正确预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可以通过口头宣传工作及视频等方式进行疼痛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心理耐受力。在疼痛护理中做好护理工作,术后告知患者疼痛原因,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减少疼痛,在术后护理中协助患者尽量放松腹部肌肉,减少切口的疼痛刺激。叮嘱患者做好局部护理工作,遵照医嘱按摩患者局部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对组织胺等物质的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物质的产生,达到消肿止痛目的。术后疼痛护理工作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工作,可以通过精神放松法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在患者无法忍受情况下给予镇痛药。疼痛多集中在切口,因此需要及时清理药物和辅料,注意创口清洁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消极、低落等情绪,在护理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开展工作,对患者保持亲切的语气,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保证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术后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切口愈合时间等。疼痛情况分为4个等级,无痛为0级,轻度疼痛能够忍受为I级,中毒疼痛,难以忍受需要采用镇痛剂为II级,存在持续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为III级。患者护理满意根据我院设计调查问卷表,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其中满意率和较为满意率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综合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理情况比较

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为4.15±1.24d,切口愈合时间为22.34±3.61d,对照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为7.62±1.28d,切口愈合时间为31.67±2.96d,综合组疼痛药物使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65.3%,P<0.05)。

3讨论

综合护理范文篇5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护理;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应用

“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是一门护理学专业的综合性课程,整合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核心课程需重点掌握的临床实践技能。本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储备,重点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个人内在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目前多数课程实践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认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项目式学习由1918年美国教育家威廉·克伯屈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演变而来,是指学生以小组方式围绕真实情景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究,完成一系列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护理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护理教育教学开始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护理培训及实践课程中,应用效果良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但对于项目式学习如何具体运用于护理实践课程的探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及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护理实践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教学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传统的“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按部就班地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一次性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来观察和模仿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利于教师精准地实现教学任务,培养在测试中能够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的学生,通过考试成绩来统一检验教师教学效果。但这种模式使得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之间缺乏关联性,与临床实际动态变化的真实情境脱轨,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缺乏小组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当他们进入实习或工作阶段时,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复杂的工作环境。因此,护理实践课程应当从重点培养学生应对临床真实实践问题的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临床情境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相互联系的多个知识点并解决复杂变化的临床问题。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这样学生分析案例时,会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串联成整体,加深记忆。而教师不再一味地单向灌输讲授内容,而是改教为导,在学生小组间讨论和互动过程中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践项目,通过团队的补充和帮助,完成实际任务,并且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处理动态的问题。在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情境中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将知识点泛化,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类似的临床情境。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中,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从而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的能力、人文关怀及团队沟通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中的应用

1.“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特点。新疆第二医学院护理学专业的“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课时安排共36学时,每次4学时,均为实验学时。课程涵盖八个综合实训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技术、呼吸系统常用护理技术、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外科手术护理技术、管道护理技术(1)、管道护理技术(2)、急救技术、婴幼儿护理技术。每个项目包含多项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内容。每次上课前一周,教师提前将临床真实案例及操作技能的视频发放至班级群中,提示学生按照护理程序的思路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其中,护理措施这一环节包括操作技能和健康宣教。最后,教师用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OSCE)进行情景模拟考核。2.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应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在“综合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1)情境问题。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具体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高质量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要求学生护理操作技能,若只是机械性地记忆操作,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因此,“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组教师团队要认真挑选临床实际病例,并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编写情境案例,仔细筛选课前预习护理操作技能学习视频,并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教师提前一周将项目案例与学习视频发放至学生班级群内,要求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操作技能分为5-6人一小组,要求各小组之间没有较大差异。学生要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按照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分别是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在课前对案例中理论知识点及操作要点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以解决情境问题。同时,学生也要提前熟悉护理操作技能,为下一个环节夯实基础。(2)协作解决。协作解决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教师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因此,项目式学习在情境问题的驱动下,在正式课堂中,各个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交流、共享、展示查阅的资料以及小组内课前讨论及思考结果,互相补充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在这一环节中,小组的展示方式可以十分灵活,但要求注明资料来源。每一次项目案例中所涉及的操作技能由小组长根据组员能力安排操作人员,小组共同协作进行护理实践技能练习,在不违反护理操作原则的前提下,不限制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的方式方法,但当遇到无法统一的争议问题时,再由教师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最后对各小组展示的知识点和护理实践技能进行总结和评价。(3)成果展示。项目式学习需要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这是激发学生努力的途径之一。教师根据案例的护理措施,采用角色扮演法对护理对象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健康宣教,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在以后面临真实临床情景时,具有处理问题的思维能力,能根据临床情境的变化去灵活处理问题,有效地与病人进行沟通。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具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对于学生知识薄弱的环节进行引导,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成果展示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指标之一。教师采用OSCE进行每一次项目的考核,考核站包括护理程序站、护理技能考核站、健康宣教站,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模拟真实临床情境,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以及综合能力。(4)评价反思。项目式学习中评价反思包括小组自评和他评,多角度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技能操作进行实时反馈。其中,小组自评可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在下一次课堂中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交流与配合。小组他评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指出其他小组内部没有发现的问题,借鉴优秀的方面,避免重复错误,从而形成互相促进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小组自评和小组他评的过程中,教师能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薄弱面,及时调整课堂内容,把握课堂方向。最后,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表现,从案例分析能力、护士礼仪仪表、护患沟通、团队合作、人文关怀、操作技能等6个方面进行客观的赋分评价。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由于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多等特点,对于护理教师来说,授课难度高,且学生也无法吸收较多的课堂知识。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能够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有效提高课堂质量。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真实模拟临床实际面临的工作内容。这种学习模式能使学生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病人提供系统的整体护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转化并运用到真实护理情境中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项目式学习提供真实的临床环境,学生从中学习、反思和提升。因此,未来护理专业教师应将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实践课程,以弥补和缩短护理教育领域和临床实践领域的距离,同时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姗,周燕燕,郭彦萍,等.“综合护理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青年,2021,(16).

[2]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2).

[3]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徐倩倩,王会,肖合存,等.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项目式学习法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

[5]兰萌,吕菲,卢迪.基于慕课的项目式学习对高职护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0,(2).

[6]马宁,郭佳惠,温紫荆,等.大数据背景下证据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与系统[J].中国电化教育,2022,(2).

综合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创伤骨科;常规护理;术后疼痛

创伤骨科属于骨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受到各种创伤患者的治疗,在为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以手术作为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1],且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因为侵入性操作、心理因素等产生疼痛感,不仅对患者的机体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可以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护理方法[2]。本文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就诊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可以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并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就诊的患者68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36±3.58)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1.25±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致伤原因均为外伤者;经X光或CT检查明确有骨折或骨损伤者;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患者;存在引起疼痛的其他内科或外科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1.2方法对照组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宣教与准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治疗,做好术后生命体征与病情的观察,按照医嘱完成必要的护理操作等。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内容如下。(1)疼痛评估。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均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而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其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并不相同,意志坚强患者对疼痛有着较高的耐受度,虽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可能并不会说出来。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病情、主诉、睡眠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为后续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基础。(2)心理干预。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心理与情绪状态均会影响其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因此护理人员就要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通过亲切、耐心的沟通与交流,回答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支持和肯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做好疏导。同时,护理人员也要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关心与爱护,做好心理与情感上的支持,进而保证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舒适干预。环境对于患者的情绪与状态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与疼痛的影响就应该做好环境干预,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首先,室内温湿度要适宜,床单、被罩等要勤更换,定期做好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光线的充足。同时,也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为不良体位而加重患者的疼痛感。(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喜好等为其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一般将低脂肪与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作为进食原则,保证食物容易消化,尽可能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让患者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与蔬菜,减少便秘情况给患者带来的影响。(5)疼痛干预。术后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的正常生理反应,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后疼痛产生原因、发生机理的解释与说明,同时,也应该告知患者缓解疼痛与转移关注疼痛注意力的方法。首先,可以让患者听音乐,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减慢心率,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其次,也可以通过松弛疗法、想象疗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过于关注术后疼痛感,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给予患者有规律的按摩,指导其做深呼吸动作,必要时可以运用镇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疼痛感。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术后6h、24h、48h与72h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运用一条长度为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分别标有0分与10分,在评价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选择,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感,10分表示存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微[3]。(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的内容包括主观感受、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等相关内容,满分为100分,分值≥85分表示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分值70~84分表示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分值<70分表示对护理服务不满意[4]。护理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6h、24h、48h与72h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6h、24h、48h与72h疼痛严重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综合护理范文篇7

[关键词]宫颈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近年由于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宫颈癌发病率呈现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1]。然而,由于宫颈癌有着较长生存期、较高存活率,在临床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术后患者若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影响预后。因此,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为分析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8例,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2],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者。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5~65(47.67±6.23)岁;临床分期:Ib期23例,IIa期16例。研究组年龄36~67(48.45±5.34)岁;临床分期:Ib期21例,IIa期18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耐心回答患者问题,解答疑问,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让患者入院后感觉入院如家,确保病房环境温度、湿度适宜。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由护士向患者介绍自我情绪记录单的重要性及记录方法,要求患者当有负面情绪时,可按照自我情绪记录单完成里面的内容,帮助患者明确心境与应对方法的关系,由护理人员在记录单上简单评价患者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家属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向患者讲解家庭生活中的事情,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增强治疗自信心;同时,可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并传授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2)疼痛护理。通过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变化,对于轻度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沟通交流,缓解疼痛;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可遵循三阶梯镇痛疗法原则,按阶梯、按时及个体化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缓解疼痛;对于初次给药者,可规范行阿片类药物治疗,选择最佳治疗剂量,降低药物依赖性。(3)并发症护理。①尿路感染:选择粗细适宜且表面光滑的导尿管,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性,预防感染;定时采用消毒液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根据尿道口、会阴部、外阴的顺序进行擦拭消毒,以防尿道感染;更换尿垫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以免感染。②下肢静脉血栓:术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嘱咐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并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制定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练气功及打太极等,禁止剧烈运动,以防过度劳累。(4)饮食护理。术后6h内,禁饮食;待患者肛门排气后,鼓励患者饮水,增加尿量,清洁尿道;指导患者进食容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鸡蛋汤及小米粥等;若患者阴道出血较多,可服用止血及补血食物,如黑木耳、红小豆,银耳等,禁止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尤其狗肉、韭菜及羊肉、胡椒等热性食物的食用。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生活质量。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得分越低表明心理状态越好[3]。采用WHOQOL-BREF[4]量表评价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每项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高。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Fisherχ2检验;均由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能力恢复。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初期无任何症状,一旦发现往往为中晚期。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往往担心生命安全,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患者对手术治疗也缺乏相应了解,而出现恐惧、恐慌等心理。长期以来,临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未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1)由于宫颈癌患者发病初期往往是猜疑,并抱有侥幸的心理,当确诊为宫颈癌后,精神上出现反常,多表现为极大数震惊,并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对此,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安慰[5]。还有年轻宫颈癌患者在治疗后担心性功能、生育能力丧失等,引起丈夫或朋友的鄙视,出现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应通过自我心理探索,激发患者自我情绪管理意识,调节不良情绪;并通过介绍家庭中的一些信息,让患者感觉到自身在家庭中的重要性[6]。本研究显示: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宫颈癌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2)疼痛是宫颈癌疾病的普遍症状,由于癌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从而压迫周围神经,进而出现坐骨神经的持续性疼痛[7]。实施手术治疗后,术后带来的疼痛更为明显。首先评估患者疼痛度,对轻度疼痛患者可给予语言沟通交流,加以缓解;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采用疼痛药物治疗[8]。(3)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是宫颈癌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抵抗力下降,极易尿道逆行感染[9]。对此,通过选择表面光滑的导尿管,减少对尿道黏膜的刺激性,并对会阴部进行消毒清洗,从而预防尿道感染[10]。由于宫颈癌术后患者由于疼痛等,多卧床休息,缺乏活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因此,鼓励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及简单体育锻炼,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11]。(4)由于宫颈癌患者术后身体较虚弱,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高蛋白的食物,补充体内营养,增强抵抗力。其中黑木耳、红小豆等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抑制凝血酶活性,制止阴道出血。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作用。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伟伟,杨秀芹,惠静,等.宫颈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5):174-175.

[2]张淑兰.2014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C].//2014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论文集,2014:65-70.

[2]胡芙蓉,敖丹.宫颈癌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2):234-236.

[3]韩冬芳,李小妹,周凯娜,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0):1831-1834.

[4]李琼.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147.

[5]徐强英.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9):68-69.

[6]于春玲.综合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124-160.

[7]陈环.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及免疫力影响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7,2(8):170-171.

[8]王丹.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0):3837-3838.

[9]沈其敏,王丽.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84-1186.

[10]郭虹.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2(2):281-282.

综合护理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已排除使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合并肺炎者、具有沟通障碍者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其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2~59岁、平均(39.1±1.4)岁;研究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9.0±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包括病情监测、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1)在雾化吸入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作用、意义、效果等,告知患者雾化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协助患者选择适宜的体位;对于痰多且黏稠的患者,在雾化前给予吸痰干预。(2)雾化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缓解患者因疾病引起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雾化治疗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节氧气流量,若氧流量过大,则容易引起呛咳、呼吸困难,若氧流量过小,则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4)雾化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量会增加,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选择侧卧体位,指导其正确咳嗽,为其扣背,促进痰液排出。(5)嘱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每日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分与情绪成负相关。(2)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活动为有效;患者自主活动过程中仍有咳嗽、咳痰等为好转;临床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病情更重为无效。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3)通过QLQ-A30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对照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7.56±5.61)、(61.32±6.00)分,干预后分别为(50.22±3.24)、(53.32±2.54)分;研究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57.55±5.60)、(61.30±6.02)分,干预后分别为(45.21±2.01)、(47.21±2.01)分。干预后,两组的情绪状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70、9.432,均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有效10例、好转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4%;研究组:有效2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研究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0,P<0.05)。

2.3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的躯体状况、情感状况、角色状况、社会状况、认知状况评分分别为(59.70±4.30)、(58.52±3.37)、(60.21±3.20)、(57.00±4.30)、(60.00±5.21)分,研究组分别为(65.57±4.45)、(65.60±3.40)、(68.35±3.40)、(68.35±4.00)、(69.87±5.20)分。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43、7.395、8.717、9.663、6.704,均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多使用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将药物的形态转化成气雾,具有吸收快、不良反应小、方便快捷的优势[1]。有临床实践表明,在雾化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文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从体位护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科学排痰、氧流量控制、饮食指导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综合护理范文篇9

[关键词]综合护理;产后抑郁;效果

引言

为了进一步验证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在临床上具有的积极干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近两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130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现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近两年在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130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65例)与实验B组(65例),其中实验A组产妇年龄区间22—43岁,均龄(30.25±2.34)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25例,均周(39.85±1.26)周,自然分娩38例,剖宫产2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B组产妇年龄区间20—41岁,均龄(30.47±2.42)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23例,均周(40.10±1.35)周,自然分娩37例,剖宫产2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纳入标准:参与此次研究的产妇均为已婚,临床资料齐全,经过对产妇的检查与评估确定产妇无其他精神性疾病和妊娠禁忌症,依从性良好,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为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论对医护人员后续工作的开展有指导作用,对130例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比,见表1。

1.2方法

为对比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择分组对比的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对产妇实施合理分组,并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A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监测,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对日常休息和饮食进行指导,帮助产妇进行子宫部位的按摩,帮助子宫进行收缩,向产妇家属做好相关护理知识的讲解。实验B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有: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在我院产科住院的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产妇在孕期如何正确护理、正确用药、补充孕期所需营养、护理新生儿等知识[3]。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与产后抑郁普及工作,特别是引导产妇丈夫与家属多给予产妇关心,对产妇的情绪波动表示包容,理解女性分娩及哺乳的不易,对可能出现抑郁情绪的高危因素产妇进行格外关注,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产妇采用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的讲解,对产妇表示理解与同情,利用自身性别优势,拉近与产妇的关系。

2-环境护理。对于出入病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出病区,对参观、实习、探望、陪护制度进行完善并将规定张贴于病区入口,最大限度减少病区人员流动,避免打扰产妇休息,提高孕产妇的住院舒适度。保持分娩室环境卫生,产前进行消毒处理,排除其他对产妇情绪可能造成刺激的因素。由于产妇受怀孕影响多行动不便,护理人员应当格外注意,保持住院区照明条件良好,光线柔和,注意开窗透气,病房清洁度达标,无灰尘及其他无误,地面平整无凹陷及地砖脱落,避免病区地面出现积水、障碍物等可能引起产妇摔倒等不安全事物。帮助孕产妇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的基本布局,消除住院的陌生感。可以在病区墙面张贴母婴宣传画册,让产妇更好地学习到母婴知识,悬挂宝宝照片等,使产妇感到家的温暖[4]。

3-心理护理。产科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避免孕产妇出现心理波动。护理人员注意对产妇进行陪伴,对产妇在临产前的相关事项进行指导,有不适感的产妇可以变换体位、深呼吸调节,多与产妇沟通,减少不适,通过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巧,增加产妇的信任感。在分娩时,护理人员通过语言对产妇进行分娩鼓励,通过轻握产妇的双手,给予产妇安慰,使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与同情,示意产妇不必过度紧张,告诉产妇如何配合医护人员接生,对产妇的配合进行肯定。与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进行部分事项的详细解释,维护好与产妇及家属的关系,拉近与产妇的感情,增强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在进行检查和护理过程中,注意态度温和,帮助产妇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和紧张情绪。在胎儿成功娩出后,助产人员应当对产妇的努力与坚强给予称赞,恭贺产妇成功分娩,使产妇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当胎儿出现异常情况或胎儿的性别不为产妇所期盼,护理人员应当先与产妇进行沟通,委婉劝说,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避免产妇情绪波动。产后,产妇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因素影响较深,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关系满足产妇的心理需要,引导产妇家属特别是丈夫对产妇的行为与语言表示充分的理解,使产妇在情感上获得支持,通过对分娩进行经验交流,使产妇积累更多分娩的知识,满足产妇被关心与爱护的情感需要。鼓励产妇多与同房产妇交流,寻找新的人际关系,将抑郁情绪的产生遏制在萌芽中[5]。

4-专业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前指导其采用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对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借助分娩监护仪对宫缩曲线进行描绘,定时对胎心进行监听,通过使用胎心监护仪监听胎儿的心跳,使产妇在胎儿的心跳中充满分娩成功的信心,缓解产妇的情绪,取得产妇对分娩工作的配合。在进行检查前,医护人员应当向产妇说明检查的项目以及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获得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在对产妇进行阴道检查时应当对手部进行完全消毒,防止给产妇带来细菌感染,临床上非特殊情况应尽量避免阴道检查。护理人员帮助并指导产妇进行适量活动。对宫缩加强、情绪紧张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当陪伴在侧,对产妇进行相应照顾,指导产妇合理呼吸,可用双手握拳抵住骶骨以缓解疼痛。在对产妇私密部位进行护理时,要求周围人员回避,在门口悬挂告示牌,以保护产妇的隐私,在结束护理后迅速为产妇穿好衣物并对此次配合表示感谢。胎儿娩出后,将胎儿脐带及身体污物处理好后,将胎儿抱至母亲身侧,进行早接触、早吮吸,帮助建立母子间的亲切感[6]。

5-饮食护理。在产后初期,产妇经常会感到十分疲惫,同时伴随肠胃功能的紊乱,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容易对产妇情绪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建议产妇少吃油腻食物,采取少量多次的进食方式。1.3观察指标留下产妇及家属的联系方式,通过EPDS与SAS调查表格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收集,在产妇产前、产后1周和6周分别对向产妇发放调查表,结合调查研究表,对产妇产后的抑郁情绪进行分析。其中,EPDS评分≤5分为无抑郁,6—9分为轻度,≥10分为中重度;SAS评分≥40分提示产妇心理情况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用t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EPDS、SAS评分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产后1周、6周的EDPS与SAS评分较实验A组均更低,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产后6周抑郁发生率比较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产后周抑郁发生率(13.84%)较实验A组(32.31)更低,P<0.05,见表3。

3讨论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产科护理人员主要实行“多对多”的护理模式,将重点放在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上,对产妇进行指导,当产妇发生异常情况时遵照医生指示进行护理,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忽略了对产妇的心理健康关注,产妇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甚至患上产后抑郁症,并不能达到护理效果最优化[7]。在我国,产后抑郁症状严重的患者患病时间可长达1—2年,并且经产妇复发的概率能够高达20%—30%[8]。由于产妇具有的人格特性不同,对分娩的心理准备不足,在产后无法适应,加之需要照顾新生儿较为疲累,缺少周围人群的理解与关心,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产后抑郁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就是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负面情绪无法自控,经常哭泣,常会因为某些小事而发脾气,即使患者对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但常常将原因归咎于他人,患者对自我的评价降低,常出现自责心理,与丈夫、家属的关系不和谐,容易感到疲累,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主动对新生儿进行哺乳,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甚至有自杀或者伤害新生儿的心理或行为。对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前指导其采用正确的呼吸技巧,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对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借助分娩监护仪对宫缩曲线进行描绘,定时对胎心进行监听,通过使用胎心监护仪监听胎儿的心跳,使产妇在胎儿的心跳中充满分娩成功的信心,缓解产妇的情绪,取得产妇对分娩工作的配合。在本次研究中,实验B组患者产后1周、6周的EDPS与SAS评分较实验A组均更低,P<0.05;实验B组患者产后周抑郁发生率(13.84%)较实验A组(32.31)更低,P<0.05,充分提示综合护理在对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上具有积极意义。

4结束语

综合护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综合护理;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大多起病急,伴随意识障碍,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合并基础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多伴有呕吐,容易引起误吸,部分患者还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因无力咳嗽、咳痰或咳嗽反射减弱而发生肺部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作者采用了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现将相关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年1—10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入住NICU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7~90岁,平均(53.63±16.29)岁;对照组年龄8~82岁,平均(55.79±16.5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措施:(1)环境管理:病室每天通风,空气消毒每天1次,出院时终末消毒,仪器停用后终末消毒。(2)预防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减少人员探视,留陪护1人。(3)病情稳定,按护理常规抬高床头15°~30°,留置脑室、腰大池引流管患者平卧位。(4)呼吸道管理:每2小时1次翻身扣背,遵医嘱应用化痰药,按需吸痰,高频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每天2次;鼻饲前先翻身扣背吸痰,鼻饲后30~60min内避免吸痰、翻身,以免引起呕吐进而造成误吸。(5)呼吸机管理:使用一次性呼吸回路,呼吸过滤器每周更换1次,及时倾倒集水杯的冷凝水。(6)营养管理:术后第1天流质饮食,昏迷患者留置胃管鼻饲流质。(7)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每天2次。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改进。(1)环境管理:病室温度维持在22~24℃,每天通风透气,病室空气消毒每天2次,相关仪器设备表面每天用消毒巾擦拭1次,分管护士每月对仪器清洁消毒1次。床单位每天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消毒,手术当天、由普通病房迁至NICU的病床先用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位,更换新床单、被套后方可进入NICU。(2)减少交叉感染:不留陪护,每天探视时间30min,限2人探视,每人轮流探视15min;探视时,换鞋、洗手、穿隔离衣后方可接触患者,探视人员衣物专患专用,每周换洗,鞋子以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体位管理: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允许的患者,床头抬高至40°~50°;脑室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床头抬高15°~30°,开口高于侧脑室10~15cm。(4)呼吸道管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接人工鼻,每班监测气囊压保持在25~30mmHg(1mmHg=0.133kPa),高频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每天3次;雾化后及时拍背,鼓励排痰,无力排痰者及时吸痰,鼻饲后6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翻身。痰液淤积肺部,必要时可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5)呼吸机管理:根据痰液黏稠程度调整湿化液量,温度控制在35℃左右,呼吸回路进气端高于呼出端。按需吸痰,过滤器随脏随换。(6)营养管理:术后6~8h评估无吞咽障碍者,进食清流质,术后第1天早上进流质饮食,循序渐进过度至普通饮食,昏迷患者术后第1天留置胃管。请营养科会诊配制肠内营养液,每天4次,每次鼻饲前回抽潴留量大于200mL[1],适当延长鼻饲时间。对于胃排空缓慢或误吸高风险患者,留置鼻肠管,经肠内给予营养。(7)口腔护理:改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上呼吸机的患者每天进行3~4次口腔护理。每天更换固定气管插管胶布或气切纱布。1.2.3观察指标观察入住N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及感染发生率;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吸机管理:根据痰液黏稠程度调整湿化液量,温度控制在35℃左右,呼吸回路进气端高于呼出端。按需吸痰,过滤器随脏随换。(6)营养管理:术后6~8h评估无吞咽障碍者,进食清流质,术后第1天早上进流质饮食,循序渐进过度至普通饮食,昏迷患者术后第1天留置胃管。请营养科会诊配制肠内营养液,每天4次,每次鼻饲前回抽潴留量大于200mL[1],适当延长鼻饲时间。对于胃排空缓慢或误吸高风险患者,留置鼻肠管,经肠内给予营养。(7)口腔护理:改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上呼吸机的患者每天进行3~4次口腔护理。每天更换固定气管插管胶布或气切纱布。1.2.3观察指标观察入住N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及感染发生率;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