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十篇

时间:2024-03-12 18:13:14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规划,正确引导,改善条件,强化服务,规范管理”的发展思路,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推进我区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国务院“两个为主”的原则,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切实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到2010年,符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学校达到90%以上,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达到90%以上,努力让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能“读上书,读好书”。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纳入当地教育事业规划,统筹安排。要发挥公办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公办学校资源潜力,扩大办学规模。对布局调整出来的校舍和化技术学校富有校舍,可以优先考虑举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种办学模式,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规范有序地吸纳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已取得暂住证且暂住一年以上,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其他证明材料齐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具体吸纳程序和条件由区教育局另行发文)。

(二)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和待遇。各类学校在学生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购置基本教学设备、改善食堂卫生设施和学校安全保障设施等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深入开展公办学校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校校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当地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生结对”、“手拉手”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发动社会各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开展捐助活动,逐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素质的提升。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注册登记制度。督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校长应当持证上岗,聘任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要与公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将其校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纳入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体系,安排相应的培训经费。

(四)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规范办学有序发展。采取“五纳入、一加强”措施,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规范化管理和服务。一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纳入当地基础教育学校建设布局规划,修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准入标准;二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学教研纳入当地教育部门管理指导体系,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三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财务统一纳入镇乡(街道)教辅室财务核算中心管理,学校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必须报教育和物价部门批准并公示;四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根据《宁波市区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考核细则》的标准,对学校每学年度进行一次教育督评,对达不到督评标准的学校要求限期整改,对办学成绩显著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五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材和簿册征订纳入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保障学校开齐开足课程;六要加强学校安全、公共卫生等综合管理,创建平安校园,建立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

(五)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从年起,区政府将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每年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经费500万元,对达到政府督导评估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教育设施建设、生均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按在校学生人数每生每年100元的标准下拨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2)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学校承担部分,区财政给予1/2的补助;对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已办理好社会保险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助。(3)对符合就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同时享受免收杂费和课本费、作业本费。(4)区教育局每年制订教师培训计划,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师参加进修,所需经费均由政府买单。(5)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创建平安校园,对授予平安校园称号的学校,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6)根据《区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细则》的有关规定,每年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学校予以一定的奖励。(7)建立帮困助学专项资金,对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就读的困难学生(在校生5%的比例),每生每年给予500元资助。(8)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购置基本教学设备、改善食堂卫生设施和学校安全保障设施等提供一定的经费补助。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多种模式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机制。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登记、疫苗接种、学校收费、学校安全设施设备、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教育、公安、卫生、劳动、物价、城建、综治等部门应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并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系统,形成健全有序的协作机制。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2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义务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01-05

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已经并将长期成为城市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我国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还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政策。在全国城乡普遍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问题还没得到很好地解决,成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最为薄弱的部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中央政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演进

1996年以前,中央政府没有制定过流动儿童教育的任何文件,1996年后陆续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一)管理责任下放、经费责任不明确时期

1996年4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制定并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这是中央政府关于流动儿童教育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文件提出,流入地政府要为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具体承担管理职责。流动儿童以在全日制中小学借读为主。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学校,其经费由办学者负责筹措;流入地学校可以向流动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收取借读费。该文件强调办学者和家庭的经费责任,没有对政府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作任何规定。

1998年3月,国家教委和公安部联合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个文件的内容与1996年的文件基本相同,只是规定得更为清晰,如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入学“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而不是笼统的“以全日制中小学为主”。这个文件正式确立了流动儿童教育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但这个文件也没有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问题作出规定。

2001年5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个文件比以前的两个文件更进了一步,将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视为政府必须依法保障的权利。但由于这个文件不是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专门文件,没有对这一问题作更多的规定,也没有提到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责任。

上述三个文件构成了中央政府1996-2003年期间对以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框架。这些文件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筹资和收费、公办学校借读费等问题虽都有所提及,但并没有明确政府的经费负担责任。

(二)政府经费责任明确但各级政府责任不清晰时期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央政府第一份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文件。文件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作出比较全面的政策规定。

除重申“两为主”政策以外,上述文件提出:“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此外,该文件还要求流入地政府的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城市社会发展计划,将农民工子女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数量纳入定编范围,作为学校定编的基础;价格主管部门要制订收费标准,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检查学校收费情况;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六部委的这个文件第一次明确了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承担经费保障责任,但将这一责任下放到了流入地政府。

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流入地政府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要求流入地政府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人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该文件还第一次提出,流入地政府对委托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2008年8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照当地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标准享受补助;中央财政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

上述国务院及六部委的三个文件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问题的规定,是迄今为止中央政府所作的最为详尽的规定。通过这三个文件,中央政府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三项经费责任:公办学校的校舍建设、人员和公用经费责任;对受委托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的经费补助责任;对农民工子女的免费和资助责任。

不过,尽管中央政府明确了流入地政府的经费责任,但是其自身却没有承担责任(只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也没有对各级地方政府如何分担经费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中央政府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还是一项责任下推的半模糊政策。

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地方模式

中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问题上推卸自身责任的半模糊政策,为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政和卸责留下了很大空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方模式。

(一)上海模式

2008年,上海市教委文件,要求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需求纳入各区县教育发展规划,增建公办学校,加大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力度。资助农民工子女学校改造,使其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将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围。市财政对符合规划要求,纳入规范改造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一次性给予每所学校50万元改造经费。纳入规范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要与公办学校一样免除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市财政按接纳学生人数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的基本成本补贴,余下部分由区县

根据实际成本核算情况予以补足。2009年,上海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65%;规范改造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达到146所,接纳了农民工子女的25%。在公办学校和规范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就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达到了90%。到2010年,农民工子女将全部享受政府提供经费、有一定质量保证的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以来上海的政策调整和实践,形成了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上海模式。上海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公办学校尽力接纳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政府主导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改造和规范并提供持续的成本补偿;市和区县共同负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市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中起主导作用。

与上海模式比较接近,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尽力提供较好教育条件的还有天津、福建等地区。天津市强调公办学校的责任,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100%由公办学校接纳,不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存在。2008年,福建86%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省政府要求对委托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给予财政补助。不过与上海不同的是,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区县承担,省和市级政府负担较少。

(二)北京模式

2009年,有41.8万非户籍儿童在北京接受义务教育,其中67%在公办学校就读,还有约14万非户籍儿童在农民工子女学校或民办学校就读。北京目前还有200多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但只有60多所是有办学许可证的学校。近几年,政府对有许可证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提供了少量的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对在公办学校就读、符合一定标准的农民工子女免除了杂费,对有许可证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中符合一定标准的学生提供了相当于公办学校杂费标准的补助。但对于100多所没有许可证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其中的学生,政府没有提供任何资金支持,也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北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的政策和实践,可以称作北京模式。北京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50%以上,做到了“以公办学校为主”,但仍有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在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基本由区县政府负担;政府对有许可证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及学生提供了少量财政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由市和区县分担;市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全国多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负担政策接近北京模式。

(三)贵阳模式

2004年起,贵阳市政府通过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提高接纳农民工子女的能力,但多数农民工子女还在民办学校就读。2008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待遇,市财政对民办学校按接纳的农民工子女人数提供经费补助,每人一年补助200元,其中100元抵学杂费,另100元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贵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约13万余人,其中9万余人在民办中小学就读,民办学校承担了约70%的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任务。

贵阳市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可以称为贵阳模式。贵阳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虽然政府努力加大公办学校接收的力度,但限于接纳能力,公办学校接纳的农民工子女不到50%,没有做到“以公办学校为主”;农民工子女多数就读于民办学校,政府对民办学校及学生普遍提供财政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由市政府统筹;市级政府在提供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像贵阳这样农民工子女数量大、财政能力薄弱,但对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尽力提供财政支持的城市很少。

(四)广州模式

2008年,约有40万外来务工子女在广州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只占30%,另外70%就读于民办学校或农民工子女学校。政府对民办学校或农民工子女学校基本没有提供财政补助。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不仅不能享受免学杂费待遇,还要按择校生对待,交纳借读费。㈣在民办学校或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更没有得到政府的免学杂费补助。

广州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和实践可以称为广州模式。广州模式也可称为广东模式,是深圳、东莞等广东其他城市普遍采用的模式。广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限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公办学校接纳的农民工子女比例远低于50%,没有做到“以公办学校为主”;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而政府对农民工子女学校极少提供财政补助;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和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非广东籍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免除学杂费的待遇;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主要由区县承担,省和市级政府很少提供经费补助,没有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发挥积极主导作用。

广州市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提供财政支持的力度,不仅远远不如上海和北京,甚至比贵阳还要差很多。在贵阳,虽然也有70%的农民工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但民办学校和学生普遍能得到财政补助。像广州这样财力雄厚但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解决得很差的城市,在广东以外的城市很少。

三、现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尽管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但由于经费负担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继续改革与完善。

(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问题

1 政策设计不完善

现行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政策的设计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完善。

第一,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不清晰。现行经费负担政策没有明确的目标,强调的是“两为主”。但“两为主”是对管理和就学方式的规定,不应该是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应该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为非户籍儿童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条件。即使是“两为主”政策,也存在含义不明确的问题。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数量界限是多少?是不是超过50%就是“为主”了?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

第二,区县承担主要经费责任不合理。由于中央政府只是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责任交给地方,各地的省、市级政府多效法中央,将责任层层下推,最后实际上推到了区县政府身上。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收入体制下,农民工为城市政府创造的包括税收在内的经济利益,更多是全市范围共享的。农民工进城所推动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则更多是全省、全国共享的成果。但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城市公办学校的经费主要由区县政府负担。因此,对于区县政府来说,农民工带来的利益没有全部得到,但其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却要全部负担,这是一种净收益为负的制度安排。这种利益格局必然导致区县政府尽可能推卸自己的责任,减少接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数量,进而减轻自己的财政负担。

第三,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在现行的学校治理结构下,公办学校可以进行创收活动,可以用创收的收入作为教职工的津贴和补贴。在招生上的自由裁量权,是中小学校创收的优越条件。公办学校资源的不足和地方政府的高准入条件,已经使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遇到很多困难,政府给予公办学校是否接收农民工子女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公办学校向农民工违规收费的机会,加大了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难度和成本。

2 政策效果不理想

政策设计的不完善导致了政策效果不很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农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难。尽管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子女多数进入公办学校就学,但还有几百万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仅广东一个省,就有100多万农民工子女不能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公办学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民工居住地附近没有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接纳能力不足。二是公办学校的准入条件高,如深圳市政府规定,农民工子女在深圳的公办学校就学需要提供暂住证等9个证明。农民工子女满足不了条件便无法进入公办校读书。三是有些公办学校收取较高的借读费、赞助费,农民工负担不起。

第二,农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差。由于各种原因,相当多的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公办学校就学,只能进入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基本的教育。但农民工子女学校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受农民工支付能力的约束,收费水平较低,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质量不高。2008年初,笔者调查了40所北京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和其中的222名教师。调查发现,95%的教师没有配备电脑,28%的学校没有图书室,70%的学校没有实验室,73%的学校音乐器材满足率不到40%,64%的学校体育器材满足率不到40%,52%的教师学历是高中或以下。

第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流入地政府应当为非户籍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但各地制订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基本上都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农民工子女实际上难以获得平等的义务教育条件。如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对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设置了准入条件,要求提供多种证明;很多城市只有部分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且一般都是办学条件较差的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即使进入了公办学校,也不能获得同等待遇。如广东省规定,城市义务教育免费的对象限于广东省户籍的非农户学生,明确排斥了农民工子女。

(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负担政策的改革思路

1 建立以流入省市政府为主的经费分担制度

无论是从保障最弱势的农民工子女的法定义务教育权利的公平角度,还是从推进经济和人口城市化、现代化的效率角度,建立政府出资、覆盖全体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全国性跨区域的准公共产品性质,要求从中央到区县的各级政府都应该分担其经费。因此,应该区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内流动的农民工子女,建立相应的各级政府共同分担、以省市政府为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负担体制。

2 扩大供给,规范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和资助制度

“以公办学校为主”实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是中央政府的一贯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公办学校容量不足,地方政府设置严格的准入条件以及公办学校出于自身利益的拒收和不规范收费等原因,给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增加了很大困难。因此,应该完善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增加公办学校供给,降低公办学校的准入条件,规范公办学校的管理和收费,增加公办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增大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3 建立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财政投入机制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3

[关键词]山东省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教育均衡

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青岛市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2004年,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育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青岛市教育局出台了《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中小学入学的条件、程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责任等内容作了进一步规定。为深入了解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落实情况,2008年10—12月,我们对市内四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主要经验

通过与学校领导座谈和市内四区教体局提供的有关资料,调查组了解到,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2004年春季开始,青岛市城区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逐步开始免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就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项目、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相同,对家庭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减免有关费用等办法进行资助;二是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继续升入高中,报名规定、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和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教学、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四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经考核合格,由流入地就读学校发给相应的学业、学历证书。

(二)坚持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

青岛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在规定的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不得拒收居住在本校招生区域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于符合入学条件但没有联系到接收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保证其入学。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市内四区教体局坚持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分配、统一收费。各区都建立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如:四方区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指定17所小学就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李沧区、市南区对一年级新生入学采取了集中报名、统一调配的办法确保外来务工子女按时入学;市北区提出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门槛”入学,保证其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三)各区、各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青岛市市南区莘县路小学、北京路小学、四方区洛阳路第三小学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专门确立了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群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科研课题,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许多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调查中我们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认识到位、责任感强。正如北京路小学王校长所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政策,区教体局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事情办好,对得起这些孩子。”

(四)教师们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意识较强

与其他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放学后的去向和表现;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市南区北京路小学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长欠了债,债主到学校跟踪孩子逼债,为了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段时间里轮流值班亲自负责孩子的接送问题。在我们抽样调查的洛阳路第三小学、青岛第六十二中学等学校都有教师给予外来务工子女更多关爱的典型事例。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薄弱学科(如英语)的问题,各校教师都自发地进行义务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赶班级进度。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快速增长,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带来很大压力

青岛市教育局2004年制定的《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颁布以来,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把自己的孩子接到青岛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逐年递增,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内四区小学和初中学校接纳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特别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李沧区,现有学校已无法继续满足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相对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

调查中,我们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长期在青岛市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拿不到工作合同而使其子女享受不到相关政策。二是在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证明中,存在着虚假证明、花钱买证明的现象。许多学校反映,从外来务工人员报名登记的情况看,有关部门对暂住证的办理疏于管理,不做实地调查。这些问题反映了青岛市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需要一种公安、社区、学校联动机制,否则会影响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值得关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是影响其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是56.4%的被调查学生有过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留守期间由老人或亲属照看,造成教育空档,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明显缺失,纪律意识比较差;二是有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农村孩子”或“外来户”身份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往:三是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学校教材不衔接、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上掉队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辍学;四是频繁变换学习环境也是孩子不能安定学习的直接因素,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过转学经历的达到41.9%,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五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离异、再婚家庭较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染上了说谎、逃学、偷盗等不良行为,有的甚至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混在一起。这些都增加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难度。

(四)外来务工家庭家校联系不够通畅,给学校教育管理增加了较大难度

大多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较低,多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小本经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且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家长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或“不按点上下班,整天在外面忙”。在与班主任座谈中,老师们较多地提到孩子在学校中发生情况时经常联系不到家长,家访时会发现只有两个孩子住在一起。很多外来务工者从来不与老师联络,还有部分外来务工者不办理任何转学手续就将子女转回原籍或转到其他城市就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很难有效控制学生的去向。

三、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义务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投入,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两个为主”实现的根本前提是公办学校有充足的容纳能力。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入学子女还将大量增加,现有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能力已接近饱和。这就需要政府对学校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源。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二是要在对城市未来人口波动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加强新建学校规划与学校布局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区域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局部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紧张现象;三是市、区政府要统筹协调,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条件。

第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制度建设。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社区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公安部门、社区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和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人口基数,这有利于政府部门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准确数字,从宏观上把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真实需求,科学地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可将暂住人口登记与外来工学龄子女登记并轨进行,参照流动人口“暂住证”的发放方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流动入学证”,以作为其入学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定期了解区域内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登记和定期核对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深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规律,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质量。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班主任、学科教师、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在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背景、思想状况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价值体系、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等方面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4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并且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6岁之间,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这部分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又被称为“流动儿童”。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育

1.贫困的家庭条件,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城市正常家庭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要缴纳很大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来讲,家长的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子接受正常教育的经费压力。庞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民工无法给子女同城市孩子同样的条件。

2.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农村孩子辍学打工现象的增长。

(二)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公立的学校借读;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

1.公办学校

近年来,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对于经过努力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主要表现如下:

(1)因成绩跟不上,面临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由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以及教学质量等构成的城乡差别,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差,出现成绩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致使一些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的教师,在对待城乡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在处理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农民工子女缺乏耐心,相反对城市孩子给予更多的照顾等。

(2)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对公办学校来说,近些年来,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生的缩减趋势,使之具有了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相比于外来人员子女的数量,公办小学可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就致使流动人口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的现象频频出现。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进城人口自立自救的结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管理藩篱,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支持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形成城市壁垒

1.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致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相割裂。同时与户籍制度相对应,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担负,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由农民自己买单。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性。

2.政府政策管理缺位。城市外来人口子女的大量流入,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法律上,《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流人地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使得上述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流入地政府的做法是盲目地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出来,并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有限性,面对庞大的流动子女大军,城市学校只简单地以家长的经济实力作为筛选条件,直接损害了外来人员子女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在城市中有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但是由于其是私人办学,不管是经费,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与城市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滞后于学校教育,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的职业大都为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且十分辛苦,父母也就没有额外的精力来管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方面就是学校的事了,而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任务就是为子女提供充分的经济上的支持。

(四)变更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很难适应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别,同时流动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也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不仅要去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心理上出现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在以城里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流动人口子女遭遇了适应性障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庞大,其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就学渠道,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使其扩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方面的有限性,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民间办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条件,尽量简化入学审批手续,为其提供实际帮助。

2.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一,应把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用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第二,应在全国范围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为保护流动人口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功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多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正面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进流动人口家庭,了解这个群体。从根本上给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使其子女在学校中树立信心,与城市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二)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1.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以公立学校为主,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应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应该积极争取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新的天空。

2.教师尊重学生,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同时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班级中,在班集体中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意愿。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跟随父母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和心理上都面临很多问题。作为孩子父母,虽然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但对孩子的教育与关注不可忽视。在自己有限的空闲时间里,父母应多抽空陪陪孩子,主动关心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听听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跟孩子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5

论文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未成年 教育 管理

一、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被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25%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0%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左右,另有少数文盲。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被起诉的人员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左右,占到绝大多数。

(二)团伙性犯罪较多

由于成长背景和教育背景相似,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往往容易出现“抱团”现象,尤其是来自相同地区的人员之间很容易“结伙”。被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70%左右为人员相对固定的盗窃、抢劫团伙,而临时起意纠合犯罪的仅占30%,这些未成人往往崇尚江湖义气,为了发泄不满情绪容易相互纠合而犯罪。如本院办理的被告人张某等人盗窃案,张某与其老乡陈某、马某等五人系湖南籍老乡,在网吧认识后组成盗窃团伙,分工合作,多次入室盗窃,造成恶劣影响。

(三)犯罪具有随意性和突发性

经办人在办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时发现,这些人员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罪大多是因为一时冲动,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预谋,通常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化,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冲动而突然犯罪。如本院办理的被告人范某等人故意伤害一案,仅仅因为被害人全某在网上聊天时爆了几句粗口,范某就纠合七、八名男子持刀将全某砍成轻伤。

(四)犯罪手段残忍

部分外来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环境较差,经济需要得不到满足,对社会有报复心理,加之受教育的程度较低,自身素质较差,不懂得尊重他人,对事情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年少气盛,动辄对他人实施暴力或进行公然侮辱,作案方式简单粗暴,往往不计后果。如我院办理的郑某聚众斗殴案,在逃同案人因与人发生纠纷,遂纠合郑某等9人(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被害人持刀追砍,致被害人全身多处受伤失血性休克死亡。

(五)重复犯罪率高

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因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被处罚后再次犯罪的情况普遍存在,且所犯新罪往往比以前犯罪的要严重得多,过去只是“一面手”,通过劳改、劳教农场出来后,则变成了“多面手”。据统计,我院起诉涉嫌盗窃犯罪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中,重复犯罪占30%,有人甚至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我院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陈某在年满14岁时已被公安机关多次拘留,后因抢劫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又伙同社会青年对在校学生进行故意伤害。

(六)网吧、酒吧成为主要犯罪地点

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往往较早辍学,精神空虚导致这部分人员很喜欢聚集在网吧、酒吧等地。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未成年人本不应该进入网吧、酒吧,但由于管理漏洞,规定形同虚设,反而成为未成年人聚集地,这些场所管理混乱,环境复杂,特别容易滋生犯罪。我院办理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案件中,发生在酒吧、网吧的约占60%,且多为抢劫犯罪。

(七)罪名集中在“两抢一盗”和故意伤害

2011年上半年,我院共受理审查起诉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案件41件79人,其中盗窃11件17人;非法侵入住宅1件1人;故意伤害5件10人;聚众斗殴3件9人;强奸1件1人;抢夺2件2人;抢劫13件32人;诈骗1件1人;贩毒4件4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其中将近80%的案件罪名集中在“两抢一盗”和故意伤害,这反映出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犯罪具有明确的犯罪动机,一是为了非法获取钱财,二是年轻气盛,易冲动,遇事习惯用暴力解决。

二、引发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到位

这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上父母工作忙碌,往往无暇管教子女,使他们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放养”的状态,造成这批孩子在思想上自由散漫,缺乏爱心。相当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如家庭结构不完整、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气氛紧张等等也对下一代人走向犯罪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我院今年上半年受理的被告人陈某寻衅滋事一案,经审查,陈某1994年出生,在2008年已经被公安机关多次拘留,2009年因抢劫被判刑,刚刑满释放又伙同社会青年对在校学生寻衅滋事,而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其父母亲从小就对其失教,甚至他被多次拘留也完全不知道。

(二)学校教育缺失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以及目前公共教育资源的稀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离开家乡后,很难进入务工地的公立学校就读,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而私立学校的收费相对较高,另外还要收取额外收取“赞助费”、“择校费”,这些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难以负担的费用。目前虽然陆续开办了一些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瓶颈,导致授课不正规、教学质量差等后果。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经常做出让子女辍学在家的选择,导致这些孩子缺乏学校教育,缺少人文关怀。

(三)社会管理不完善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认知力和自我控制力都较差,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社会教育、就业机制不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享受与本地未成年人同样的待遇,因缺乏专业技能,失学后通常无法找到工作,而社区也很少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条件和文化活动中心。另外,对网吧、酒吧这些重点场所管理上的漏洞,也是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的重要原因。

(四)社区矫正覆盖不全面

根据最高法对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轻刑化”的指导意见,法院对未成年人的判决多以拘役、缓刑为主。我院起诉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中判处拘役、缓刑的共占50%以上。而外来务工人员通常居住在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出租屋甚至是村屋,政府没有登记在册,有限的社区矫正资源无法覆盖,并且社区矫正机制主要针对具有本地户籍的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不具备广州户籍而无法适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社区监管,被判处缓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再次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自身主观上不努力

除了社会环境、政策因素、家庭条件等外界的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主观上的不努力也是造成这部分人员犯罪率高的重要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普遍没有接受过足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自身素质一般较差,不具有一技之长,这不仅导致他们不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获得满意的薪酬,同时也导致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消极,对社会和他人的态度冷漠。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是抱怨社会和家庭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好的成长条件,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态。

三、抑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的对策建议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高发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加以抑制:

(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之所以高发,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得不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有关。对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放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其父母务工地学校就读的门槛,降低“赞助费”、“择校费”等额外费用。另外,加强对私立学校的政策鼓励,引导私立学校多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进一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补贴力度,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吸引优质师资,多管齐下,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有学上,并尽量上好学。

(二)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

一是由社区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长效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未成年人苗头性犯罪行为的掌控,及时教育、引导、帮扶;二是对刑满释放或执行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实行“一对一”管理帮教模式和“定期回访”制度,并尝试建立非本地户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保证社区矫正无盲区;三是试行企业参与矫正机制,建立以检察机关个案评估为前提,法院判处轻、缓刑为条件,企业建立矫正基地为基础,检察、法院、社区、团委共同监督、帮扶为网络的新型社区矫正制度。

(三)有效加强社会管理和帮扶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辍学后由于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这是引发他们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大家庭的力量,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可以赖以谋生的技能。同时,积极做好就业引导,通过抵扣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大型企业根据用工需求联系学校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全面解决14岁到18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业问题。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 随迁子女 就学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4-02

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组织就学条件准入的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对随迁子女就学条件准入的反映和看法,并从互联网上了解观察部分大中城市就学准入条件,在综合考虑郑州经济发展水平、生源分布状况和义务教育最大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试图以郑州市市区为解剖点,提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条件准入路径新选择,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一、研究分析郑州市市区就学条件准入政策缘由

每年秋季入学时,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不时见于报端,其直观的原因为大量随迁子女的涌入,公立学校学位短缺,同时责难之声不绝于耳,而实际上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政府积极保证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多年来,郑州市为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00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先后出台了《郑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郑州市教育局关于继续做好2005年全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2007年郑州市把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列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郑州市努力为随迁子女就读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随迁子女就读“两为主”得到落实。随着郑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急剧增加,随迁子女在郑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也随之递增,大班额现象显得更加突出,教育资源短缺更为严重。尽管如此之困难,政府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模式,实施优质资源倍增项目,增加优质招生学位,以保证了90%的随迁子女能在公办学校就读。以郑州市内金水、中原、二七、管城四区小学升初中就近分配为例,2004年人数为20837人,其中随迁子女3032人,占比为14.5%;而到了2014年人数为35944人,其中随迁子女14205人,占比为39.5%;十一年间市内四区就近分配的总人数仅增加了15107人,而随迁子女却增加了11173人,随迁子女占增加总数的七成以上。

3.快速增长的随迁子女入学需求与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空前突出。首先是源源不断的随迁子女进入城区,城区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就学的压力有增无减,旺盛的就学需求已远远超过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大承载能力;其次是随迁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使市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明显,特别是小学超66人的超大班额的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郑州推进实施小班化教育工作;再次随迁子女入学的旺盛需求给引导、规范招收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等带来了新的课题,也给整治非法办学增加了困难。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深感通过课题研究为郑州市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郑就学准入条件提供支撑和建议,把解决随迁子女就学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实事加以研究,以民生、公平、全接受为价值取向,确保真正地随迁子女不仅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

二、部分大中城市随迁子女就学条件准入的路径选择

为解决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明确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作为基本策略和途径。保证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公办学校资源,但流入地政府作为具体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得不在城市资源承载力与贯彻国家政策精神之间寻找均衡点,从搜集到的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队段就学政策文本看, 就学条件准入大致分为三类: 即“积分制模式”、“优惠政策模式”和“材料准入模式”。

“积分制模式”是按照一定标准计算积分,以此决定随迁子女是否有资格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优惠政策模式”是指只有享受当地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才具有入读公办学校的资格,如部分地区规定企业高层人员、海外归国留学人员、高职或高学历人员等属于本地优惠政策人员的子女才能进入本地公办学校就读,以珠三角东莞等城市表现较为突出。“材料准入模式”,即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完备程度决定随迁子女是否有资格在当地公办学校就读。从材料类型上看,主要包括居住证、户口薄、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多种材料,不同地区所要求的入学材料涉及到其中的几种,只要提供完整的证明材料,流入地公办学校就接收随迁子女入学。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珠三角地区就学准入条件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学准入条件高于县级城市[1]。

三、郑州就学条件准入变迁和可能的变化

1.郑州市2000年―2004年的就学政策。2000年,《郑州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凡年龄在7至15周岁,随父母在郑州市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其父母在郑州市有固定居所、职业和收入的,均可在郑州市的公办、民办学校申请就学。

2.郑州市2004年―目前的就学政策。2004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需持父母身份证、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外来人员就业证》和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在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准予在郑就读证明,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指定学校就读。即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期间,进城务工人员持“五证”(户籍所在地户口本、父母身份证,流入地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流出地县教育部门或乡级政府同意借读的证明)到所在的辖区报名,教育部门按照“免试、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3.郑州市就学政策可能的变化。郑州市的情况在很多大城市都很有代表性,突出表现在大班额现象日益严重,已超过郑州市区教育的最大承载能力。郑州要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抓住国家把郑州市确定为“特大城市”的契机,针对基础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研究出台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与教育最大承载能力相匹配的随迁子女就学准入办法。依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对特大城市落户政策(需要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以及连续居住年限等)的要求,可以采取材料准入制度的方式规范随迁子女入学,设置两年过渡期:在原有的户口本、父母身份证、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借读证明的基础上,增加年限要求,去除借读证明。同时建议,政府在出台的办法中要明确公安、工商、社保、房屋租赁、教育等部门的职责分工。

四、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教育资金投入上要坚持两条路腿走路: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并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特别是学生的学籍系统基本已经实现全国联网情况下,相应的生均公用经费也应随之“联网”,做到“钱随人走”,以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购买学位的方式,对符合条件、吸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予以补贴及相关政策优惠。这样既有利于防止公办学校扩张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也有利于规范民办学校以实现其在政府部门监管下的健康发展。目前郑州市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共有139所,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和遏止择校热上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二是在过程管理上,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坚持以流入地县(市、区)政府安排为主、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主渠道的作用,以及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在严格控制班额,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同时教育部门指导和督促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财政部门安排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

三是在协作共商上,要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流出地政府及时对本地(原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登记备案制度,为实现管理衔接工作打好基础。流入地政府要积极主动和流出地政府沟通,要改变务工人员在办理入学手续两地跑的现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教育数据库,使用电子工具,实现网上办公,减轻务工人员的负担,实现高效、便捷、惠民、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汪传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差异研究―――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7

一、珠海经济发展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产生的影响

珠海市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发展特区城市之一,由于其优美的环境(国家第二宜居城市),良好的惠民政策、经济发展的潜力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谋求发展。作为广东省人口规模最小的地级市,珠海全市常住人口在珠三角核心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小,仅相当于深圳的20%左右,在普及基础教育方面独具优势,实施12年免费教育负担亦相对较轻。但近年来,珠海户籍人口平均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速度超过了4%,远高于广东省户籍人口1.38%的平均增速。据专业人士分析,珠海户籍人口增速过快,同近年珠海陆续率先推出未成年人医保、12年义务教育免费、全民医保等政策有关,一系列惠民政策令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通过购房落户到了珠海。随着财政压力的不断加大,从2008年开始珠海市提高了买房入户的门槛,所以总体来看珠海学位控制情况良好。但由此也造成了无户籍的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突出。

二、目前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现状

从珠海市人口计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珠海市无户籍人口约50万。由于户籍问题而产生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也相应出现。从2007年秋季起,珠海市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12年免费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杂费全免,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只收取课本资料费和住宿费或实习实验费。继此项在全国率先实行的惠民政策后,珠海市又从2009年2月起,取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借读费,除高中阶段外,全市公办小学、初中停止向所有在读的外来工子女收取借读费,外来工子女只需缴纳书杂费。据悉,这项措施在2009年让4万多在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外地户口学生受惠。造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与入读民办学校的差别加大,因此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想尽办法想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公办学校读书,在公办学校现有资源还无法满足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的背景下,实施积分制成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条件平等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2009年珠海市七中就接受了外来工子女279人,占新生六成以上。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外来工子女不能顺利入读,如2009年香洲区共有1400人申请积分入读公办初中学校,经过教育、计生等部门审核,600人符合条件可入读公办初中,420人完全不符合条件不可入读公办学校,380人其他条件均符合但因计生项不符合也不可入读公办学校。据珠海市教育局官员透露,12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使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从原来的88%上升到现在的97%,更多学生有书可读了,但这也对珠海现有的教育体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由于需要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增加,近几年珠海的中小学一直扩招,致使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而随着高中免费教育的普及,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据统计,在珠海市斗门一中,一个年级有20个班级共1000多个学生。无论是对学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来说都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如此难题,社会各界也都给予了倾力关注并付出了应有的努力,但社会所关注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帮扶力度上,目的在于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顺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除去入学困难外,还有其他相关问题也突出存在,如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均等、由于家庭环境较差所造成的心理问题突出等等,这些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三、三维角度分析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农民工是推动珠海市发展重要力量。只有同时留住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才能让他们能安心在城里留下来务工。但从目前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来看,由于国家现有教育体制和相关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地方财政教育经费的有限导致城市公办学校办学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其它一些更为复杂的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现象日益凸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也是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一项影响程度深、范围广、涉及面多、解决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得以有效解决。通过研究珠海市将如何通过相关政策的改革完善使外来工子女能顺利接受义务教育外,也欲从三维角度涉入,多方位的研究解决珠海市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种种问题。鉴于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主要是家庭、学校和主体教育的组合,那么对于珠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就需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家庭教育

在珠海市,农民工普遍从事的行业以运输业和个体经营为主,部分农民工在企业务工。由于工作繁忙,且每天持续工作时间较长,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学校教师的管理难度相对加大。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来看,超过80% 的家长文化程度为小学或者初中毕业,他们几乎没有能力为孩子辅导功课。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父母能够为孩子辅导功课,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业的信心。经常为孩子辅导功课,加之与教师的积极配合,就会避免孩子教育受到过多的限制。

从农民工的家庭收入来看,普遍月收入低于珠海市的平均收入,甚至有超过30%的农民工收入仅仅够维持温饱。由于收入过低,加之居无定所,孩子就会因此而频繁地换学校。

在农民工中,超过70%的家长对孩子具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在教育方式上表现为明显的不适当,比如超过32%的学生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就会遭到父母的责骂,13%的学生表示,家长以打人的方式教训孩子。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与农民工自身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而言,这种教育方式尚需改进。

(二)学校教育

在中国的义务教育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载体。针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中国的国家教育部强调了“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珠海市政府所设立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管理不够完善,加之受到财政拨款限制,导致学校的施教职能难以发挥出来。

1.教育资源匮乏

与其他的公立学校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之资金补助相对很少,导致学校与外界在教学领域的交流受到了局限。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生源紧张,当然也很难吸引到教师人才。与公办学校相比,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无论是工资待遇上,还是奖金和福利的发放上,都相对较低。学校的硬件设施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导致学校优秀资源外流,因此而经常出现优秀教师调走的现象。

2.教育管理不够完善

珠海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加之工作不够稳定,居住区域分布不够均匀,给学生的学籍管理造成了困难。从教师的办公条件而言,由于学校的规模比较小,教师的办公室往往为综合区域,且划分不够明确,结果造成了诸多事务混为一谈。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导致学籍管理难度增大。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学生素质是影响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文化程度低而且管教方式不合理,就会导致孩子在为人处事和行为举止上出现问题。

3.学生主体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学习能力上,还是学生方法上,都明显不够,而学校则在这方面的教育有所疏忽。传统的教育方式,拮据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很难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从整个的社会现象上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自我教育能力不够,导致学生很难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予以控制。即便是在显意识中对错误行为有所排斥,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太差,使学生过于放任自己。虽然学校可以将学习好、品质优良的学生作为典型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榜样式教育,但是由于教师疏于深入研究而很难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导致教育效果降低。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原则,将外来工子女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体系,提高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工子女的能力,加大对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管理力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高标准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成果。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工子女的能力

1.各区镇要主动承担起辖区内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管理范畴,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女入学工作。

2.凡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可申请到居住地所在学区内的公办中小学入学。

3.各公办中小学要尽最大可能吸纳外来工子女入学,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择校费和其他费用。

(二)加大对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

1.根据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本市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人数,市财政按照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00元的标准拨付生均补贴经费。

2.根据教育部门综合考评结果,市财政对外来工子弟学校给予教育装备实物奖励,帮助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装备达到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三类及以上要求。

3.市教育局向每所外来工子弟学校选派2~3名公办学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开展支教工作,帮助外来工子弟学校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推进外来工子弟学校规范化管理

1.市教育局要加强对外来工子弟学校招生行为的管理,将外来工子女招生工作纳入全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范围。

2.各区镇和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外来工子弟学校举办者第一责任人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和师生安全。要依法加强对外来工子弟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卫生、交通车辆、校舍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3.各区镇和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外来工子弟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为教师办理社会保险,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市教育局要加强对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管理,保证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师在培训培养、评先评优、职务评审等方面享受与本地教师同等待遇。

4.各区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外来工子弟学校规范收费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市物价局要会同教育局加大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收费的监管力度,依据学校办学成本,从严核准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市财政局要会同教育局每年对外来工子弟学校进行12次财务检查,督促举办者按一定比例预留发展基金,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和改善办学条件。审计局要依法对外来工子弟学校接受的财政补贴资金进行监督。

三、保障措施

1.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各区镇及发改、教育、公安、财政、人保、建设、交通卫生、人口计生、审计、物价、消防、国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外来工子女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9

论文关键词 流动儿童受教育权 不平等现状 保护途径

一、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现状

城市流动儿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所谓流动儿童,即城市流动人员的子女、农民工的“第二代”。这些儿童之所以称为“流动儿童”,是因为他们必须随其父母经常四处“流动”。他们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但却没有享有与同龄城市儿童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

(一)基本状况

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在北京公布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状况调查结果。这是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流动儿童生活状况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率较高,达到9.3%。有46.9%的6周岁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人口子女的31%和10%。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指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人口子女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这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益 。

《宪法》规定,每个学龄儿童都有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权利。然而,在城市流动人口尤其农民工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中,这项权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他们的子女,经常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这群孩子,生活在城市边缘,也许将成为城市未来的主人公。他们的受教育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不平等现象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在现实生活中还难以充分实现。主要表现在:

1.入学机会和条件的不平等

很多流入地政府没有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收费问题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一些公立中小学校以种种借口把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限制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要求他们交纳数目不等的“借读费”、“赞助费”等教育补偿费用。例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显示:“88.4%的人表示子女在城市中就学有困难,而最大的困难就是‘借读费用太高’”。 对于国家现有法规、政策中的免收义务教育补偿金、借读费的规定,一些地方执行起来往往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公然违背,导致一些公立中小学校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收费的现象经常发生。不合理的收费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立中小学就读。虽然我国现行的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了公立学校应当招收农民工子女,但一些地方在制定具体入学程序时却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弱势群体地位,使得农民工子女要进入公立学校仍然困难重重:农民工子女一般需要家乡没有监护人,具备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学生的计划免疫卡,然后凭父母的身份证、务工证、暂住证等到流入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才能到公立学校报名。这种程序虽然合法,但对一个农民来说过于繁杂,从而间接导致一些农民工子女不能如愿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2.物质和精神待遇上的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一方面表现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差,生存困难。当以公立学校为代表的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不能有效满足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时候,农民工子女就不得不进入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另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对于进入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可能要受到来自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这些歧视有来自城市同学的排斥,有的是明显有意的漫骂、孤立和羞辱,有的是较为含蓄的疏远和冷淡,最终形成校园中农民工子女成为一个被孤立的群体。

3.缺少国家的特殊保护

一方面,流入地政府接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负担加重,无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虽然2006年9月1日实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但长期以来,义务教育经费是按户籍学生数下拨的,其中并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出现后增加的教育经费开支。因此,流入地政府既要满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还要保持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教育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工子女能获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对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滞后于需求与发展。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特殊性与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教学存在较大矛盾。例如,学籍制度是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农民工子女户口不在当地,往往没有正式学籍。致使一些学校不把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记入教学考评,在学习竞赛、评优、评奖等方面不能获得同等对待。此外,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儿童有较大差异,也造成许多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无法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从而很难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

二、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平等保护

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教育被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问题作为其中重要的部分更值得广泛关注。审视目前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挖掘目前仍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及其原因后,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城市流动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

(一)尊重和保障农民人权

流动儿童与市民子女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一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然而在受教育上却被排斥在正规的教育体制之外,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所有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流动儿童是农民工的子女,是农民的子女。保护城市流动儿童,首先就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的人权,保证农民与其他公民一样能够平等的享有权利。提出农民人权、提倡农民人权,就是在遵守共同道德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平等的关怀和对待,承认农民平等地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这样就遏制了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防止农民问题在扬汤止沸中继续恶化。唯其如此,坚持标本兼治,才能有效地彻底地解决农民问题,从而使城市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有可靠基础。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对农民及其子女的歧视,是流动儿童受教育平等权问题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城市现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急剧增多的流动儿童的需求,是流动儿童受教育平等权问题的直接因素。物质的充裕是对公平的现实保证,要使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平等权问题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好转,增加教育资源、扩大城市公立学校的容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无论是从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及与世界水平对比看,还是从教育经费的使用途径来看,通过增加财政投入解决受教育平等权问题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另外,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城市教育资源配置,是在新时期发展公平教育的重要思路。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引入了市场的竞争机制,而且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允许和鼓励民间力量办学,不仅可以弥补公有教育资源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打破教育垄断,促使公办学校等、靠、要观念的转变,使公办学校由一个具有特权和特殊身份的主体变成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使其增强生存意识和服务意识。但民办学校的设立要坚持教育平等的原则,不能像贵族学校与农民工子女专门或重点学校一样一开始就带有歧视性色彩,并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必须确保其教学质量。

(三)健全教育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政府有义务对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扩大入学机会、改革户籍制度,取消户籍制度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但这些,若不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得到确立,,往往会导致政府的良好愿望落空,导致在实际实施中人为的歪曲变形,以致丧失了政策实施的本义。

针对我国的教育,在立法层面上应明确“免费能获得受教育权的义务性教育”与“需要付费才能获得的非义务性教育”两者的定义;明确“学杂费的具体费用项目,学费、学杂费的具体用途”;明确“教育经费政府财政拨款的最低强制性法定标准”;“学校的费用使用必须公开化、透明化,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有学生的同意,学校或教育行政机构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取其他费用”;从根本上取消借读费,以激励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并消弭在学校内部人为地区分借读生及本地生的不平等状况 ;并以立法形式保障教育投入,扩大教育机会。

(四)确保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篇10

【关键词】进程务工人员;入学政策;义务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9月30日转发了由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一政策性文件,并明确强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个部委及其直属机关务必贯彻落实执行。《意见》的出台是一个里程碑,它使得解决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有了政策指导,是其走向合法化的重要标志。广州市天河区作为人口流量较大的城区,进程务工子女入学政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分析进程务工子女入学政策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落实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政策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繁荣富强,教育是根本途径。只有教育水平上去了,国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国家的综合实力才会真正的得到提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要是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是别的国家都比不了的,而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当前,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他们大多对子女的教育都非常地重视。然而,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庞大,随之进城的学龄子女也越来越多,而这类达到入学年龄而并未入学的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父母重视教育而子女教育问题又得不到解决,这一矛盾在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中普遍存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中存在着各种矛盾,而人口政策与教育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地匹配的矛盾尤为突显,它直接导致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因此,落实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政策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近些年来,随着广州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急剧增加,随迁而来的学龄子女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广州市教委也与相关教育部门联手合作,不仅降低了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的入学条件,而且还实施了诸如独立设点、整校招生、允许独立编班和插班等一系列措施,以吸收这些随迁子女入学就读。以天河区为例,尽管这是广州市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教育政策、教育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还有部分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如何调整学校布局,合理安排和整合教学资源,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这成了当前天河区,广州市,乃至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相关政策。

二、落实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政策面临的困境

(一)政策执行主体的行政低效率困境

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践行者,其决定着政策实行的效率,是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政策执行主体还存在着低效率的问题,在政策贯彻和落实上,还存在着政令不通的情况。例如:国家财政部于2004年3月25了关于清除和取消针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乱收费的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收费标准应与当地学生相同,不得再收取择校费、借读费、捐资助学费或其他费用。但是据调查显示,当前这些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学校教育机会不均,教学质量不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教育非常重视的国度,教育公平更是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前国家总理在2003年9月10日教师节视察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打工子弟学校时就曾作出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题词,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密切关注。

但是,当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失学问题仍然严重,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不仅可就读的学校少,即使可以就读,教学的质量也不高,并且大部分还存在着歧视性收费情况。目前,除了打工子弟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之外,还有部分的城市公立学校,而这些学校要么是地处郊区的乡镇学校,要么是办学条件较差且基础薄弱的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是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特别开设的一种学校,是居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外的一种办学方式,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自身的弊端,如大多为私人办学,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设施简陋或短缺,教学质量不高,乱收费现象严重等,甚至还有些学校根本不具备合法办学的正规手续。而对那些公立学校而言,大多对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特别编班,有些还进行“特别”收费。这样“特别”的将这些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分校或分班,其无疑是一种排斥行为,是与教育公平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

三、完善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政策的对策

(一)完善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我们就必须从制度上作出调整,其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修改《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责任只由户籍所在政府承担,因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他们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修改《义务教育法》就是要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地解决提供法律保障。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二)教育观念的平等化

实现公平教育是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首要目标,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政策实施的根本出发点。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就是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让其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黄晓赢. 国内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综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