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13:52

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1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宁波市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员。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之间存在相互磨合过程,不仅存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适应问题,而且更表现为心理上的渐渐融合,因此本文采用城市归属感来描述这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并以地域适应、身份归属、心理归属3个方面为指导,参考罗忆源(2003)和李芳(2009)的研究设计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在各个劳动力市场发放问卷,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看,男性占56.8%,女性占43.2%;从受教育程度来说,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12.5%,初中占47.7%,高中或中专占34.1%,大专占4.5%,本科占1.1%;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占62.5%,未婚占37.5%,有子女的占54.5%;从年龄看,集中于16~35岁,在宁波的打工时间集中于1~5年,在宁波打工时间在10年以上的仅占7.95%;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工作时间集中于8~12小时,占68.18%;年收入水平集中于1万~3万元,占69.32%,处于宁波市平均收入中低水平。

2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2.1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总体状况

(1)地域归属感现状。主要是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城市状况、消费水平、户籍等方面调查地域归属感,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愿意遵守宁波市的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的意愿最高,平均值达到4.125分,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对于获得宁波市户口的意愿最低,平均值仅为2.92分。综合来看,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市的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48分,处于中上水平。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地域因素具有较高的期待,表现出较高的归属感,但是受到全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房价过高的经济环境影响,在宁波买房这一行为意愿上,外来务工人员又表现出稍低的归属感倾向。

(2)群体归属感现状。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的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生活习惯的适应性平均分达到了3.72分,为群体归属感6项统计项中最高,表明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的生活习惯适应良好,能够遵从城市的作息习惯、生活方式。除了对社会组织活动的参与与自身身份的归属2项,其他几项均在中值3分以上。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程度平均分为2.54分,对自身身份归属的认识平均分为2.76分,两者表明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社会融合过程中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对城市的归属感,而是采取了被动的方式;而从社会活动组织者来说,各类社会活动往往忽视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举办的社会活动极少。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界定。综合来说,宁波市鄞州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13分,相较于城市地域归属感低,处于中等水平。

(3)整体城市归属感。问卷通过直接询问外来务工人员未来的打算以及离开宁波后的去向选择调查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城市归属感。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针对宁波市地区,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这一特定城市的归属感;二是相对于农村针对城市的归属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表示会留在宁波,仅有2.27%的人表示想尽快离开宁波,说明在宁波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城市归属感比较高。在假设不得不离开宁波的情况下,34.09%的外来务工人员仍然选择在城市打工,说明被调查者具有较强的城市归属感,39.77%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不知道,仅有19.32%的人选择离开城市回老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在宁波打工比较满意,暂时未考虑其他选择。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与其针对宁波市的城市归属感的得分分别为3.46分和3.51分,均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市具有较强城市归属感,但相较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对于宁波这一城市的归属感略低,因此还需进一步提高。

2.2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了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经济因素、城市因素、自身因素、群体因素、家乡因素共5个因子。其中,经济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达到了3.37分,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影响程度均在3分以上。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得分均值为3.08分,影响程度较大。影响最小的是家乡因素,责任田、老家经济和城市户籍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下,家乡因素平均得分只有2.53分。该统计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自己将要去打工的城市关注度比自己老家高,家乡的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是关心宁波这个城市的消费、收入水平,自己能否在宁波挣到钱,能否负担起在宁波的生活消费。

2.3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分析

不同的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具有不同的感知,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等人群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

城市地域归属感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数据发现,未婚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水平为3.61分,而已婚者均值为3.26分,可见未婚的被调查者的城市归属感高于已婚的被调查者。

城市群体归属感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均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的被调查者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均值分别为2.90分、3.08分、3.19分、4.16分,呈逐渐增长趋势,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认知上具有更高水平,同时也说明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更加容易被当地群体所接受。年收入水平在2万元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均表现出较低的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均值都小于3分,年收入水平在3万~5万元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最高的群体归属感,均值为3.69分,而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均值为3.33分。

2.4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与城市归属感显著性分析

城市归属感可以区分为城市地域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调查中所归纳的5种因子分别对城市归属感、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以及城市整体归属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群体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自身因素对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感知上具有不同的差异。而家乡因素因其显著性指数为0.377、0.904和0.774,均大于0.05,因此,在影响因子和各城市归属感水平显著性检验中,家乡因素的显著度指数没有达到要求,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3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3.1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特点

第一,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特点。调查样本集中于宁波打工1~5年的年轻群体,他们普遍表现出对宁波交通、硬件设施、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较高的期待,这些期待使他们产生对宁波较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

第二,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特点。城市群体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身份归属感较低,外来务工人员被动融入当地群体,城市群体归属感提高缓慢。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其中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不清。对自身身份的认识是评价城市群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个指标上,调查者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第三,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在调查期内处于中上水平,变动性比较大。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城市归属感。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在这一段时期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还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动。

第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在城市整体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上具有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归属感的含义,也比较容易被宁波当地群体接纳。收入水平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宁波的消费水平,享受宁波提供的更多资源。因此,在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间出现了城市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的差异。

3.2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子中,经济因素包括宁波市的租/住房成本、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外来务工人员最关注的仍然是在宁波工作能够挣多少收入,是否能够承担在宁波生活消费的水平,是否能够在宁波获得比老家更好的生活水平。同时,经济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社会地位,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群体的关系。

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比,该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因素中的社会保障福利、就业机会和群体因素中的当地居民态度同,并不如其他学者认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2

一、苏州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启示

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制度保障的范围和水平。在公平公正理念指引下,苏州几乎所有的政府活动,包括政府规划、公共财政安排等,都会考虑到外来务工群体,并尽可能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苏州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坚持的公平公正理念,彰显的人文关怀意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其它地方借鉴和学习。1.公平公正理念贯穿始终“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要更加注重公平。”苏州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大亮点就是公平公正。在公平公正理念的指引下,苏州把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称呼为“新苏州人”。早在2004年,苏州就实施了“新苏州人计划”,关注在苏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在公共财政、就业环境、工资福利、子女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制定公平均等的政策,使他们享受到市民待遇。2011年4月1日,苏州开始向全市外来流动人口发放居住证,已实施16年之久的暂住证将逐步取消。拥有了这张居住证,外来人员在公共服务方面,可获得与苏州户籍居民同样的待遇。外来人员可参加社会保险;子女可接受义务教育,不加收借读费及其他费用;育龄夫妻,可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生服务;符合居住地现行户口准入条件的,可直接落户等。同等市民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苏州扎根,苏州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2.人文关怀精神凸显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工作,超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环境的恶劣等种种不如意,会使他们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有的因遭受歧视而消极悲观,甚至采取报复社会的极端举动,所以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为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融入苏州,充分感受到城市大家庭的温暖,苏州市政府推出“家在苏州”品牌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给新苏州人予极大地人文关怀。在新苏州人的住房问题上,苏州制定了多渠道提供住房、多形式改善居住条件的机制,至今已建起一批专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集中住宿区。园区东景工业坊生活便利中心是一个大型民工集宿区,区内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每幢楼设有独立卫生间、淋浴房,实施热水供应。在综合商业楼内,设有餐饮、超市、浴室、银行、网吧、休闲茶室、室、健身房、医院等相关设施,以满足入住员工的生活娱乐需求。集宿区内消防设施齐备、管理统一有序,以保障每一名务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类似东景工业坊这样的民工集宿区,苏州还有很多。在新苏州人的文化需求上,苏州积极开展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政府深知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是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必然要求,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在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建立图书室等文化服务站点,市文化馆定期派志愿者前去辅导。市高新区枫桥街道集宿区居住着9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市文化馆为他们送上公共文化精品服务巡演,受到了务工人员的热烈欢迎。在文化惠民工程中,苏州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新苏州人文艺汇演评奖及展演等品牌活动,鼓励新苏州人参加各级文艺汇演,共享苏州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结语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3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4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教育均衡

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青岛市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年,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育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青岛市教育局出台了《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中小学入学的条件、程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责任等内容作了进一步规定。为深入了解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落实情况,2008年10—12月,我们对市内四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主要经验

通过与学校领导座谈和市内四区教体局提供的有关资料,调查组了解到,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年春季开始,青岛市城区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逐步开始免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就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项目、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相同,对家庭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减免有关费用等办法进行资助;二是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继续升入高中,报名规定、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和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教学、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四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经考核合格,由流入地就读学校发给相应的学业、学历证书。

(二)坚持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

青岛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在规定的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不得拒收居住在本校招生区域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于符合入学条件但没有联系到接收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保证其入学。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市内四区教体局坚持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分配、统一收费。各区都建立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如:四方区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指定17所小学就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李沧区、市南区对一年级新生入学采取了集中报名、统一调配的办法确保外来务工子女按时入学;市北区提出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门槛”入学,保证其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三)各区、各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青岛市市南区莘县路小学、北京路小学、四方区洛阳路第三小学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专门确立了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群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科研课题,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许多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调查中我们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认识到位、责任感强。正如北京路小学王校长所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政策,区教体局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事情办好,对得起这些孩子。”

(四)教师们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意识较强

与其他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放学后的去向和表现;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市南区北京路小学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长欠了债,债主到学校跟踪孩子逼债,为了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段时间里轮流值班亲自负责孩子的接送问题。在我们抽样调查的洛阳路第三小学、青岛第六十二中学等学校都有教师给予外来务工子女更多关爱的典型事例。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薄弱学科(如英语)的问题,各校教师都自发地进行义务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赶班级进度。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快速增长,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带来很大压力

青岛市教育局年制定的《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颁布以来,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把自己的孩子接到青岛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逐年递增,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内四区小学和初中学校接纳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特别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李沧区,现有学校已无法继续满足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相对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

调查中,我们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长期在青岛市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拿不到工作合同而使其子女享受不到相关政策。二是在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证明中,存在着虚假证明、花钱买证明的现象。许多学校反映,从外来务工人员报名登记的情况看,有关部门对暂住证的办理疏于管理,不做实地调查。这些问题反映了青岛市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需要一种公安、社区、学校联动机制,否则会影响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值得关注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是影响其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是56.4%的被调查学生有过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留守期间由老人或亲属照看,造成教育空档,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明显缺失,纪律意识比较差;二是有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农村孩子”或“外来户”身份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往:三是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学校教材不衔接、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上掉队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辍学;四是频繁变换学习环境也是孩子不能安定学习的直接因素,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过转学经历的达到41.9%,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五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离异、再婚家庭较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染上了说谎、逃学、偷盗等不良行为,有的甚至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混在一起。这些都增加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难度。

(四)外来务工家庭家校联系不够通畅,给学校教育管理增加了较大难度

大多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较低,多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小本经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且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家长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或“不按点上下班,整天在外面忙”。在与班主任座谈中,老师们较多地提到孩子在学校中发生情况时经常联系不到家长,家访时会发现只有两个孩子住在一起。很多外来务工者从来不与老师联络,还有部分外来务工者不办理任何转学手续就将子女转回原籍或转到其他城市就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很难有效控制学生的去向。

三、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义务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投入,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两个为主”实现的根本前提是公办学校有充足的容纳能力。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入学子女还将大量增加,现有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能力已接近饱和。这就需要政府对学校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源。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二是要在对城市未来人口波动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加强新建学校规划与学校布局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区域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局部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紧张现象;三是市、区政府要统筹协调,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条件。公务员之家:

第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制度建设。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社区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公安部门、社区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和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人口基数,这有利于政府部门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准确数字,从宏观上把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真实需求,科学地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可将暂住人口登记与外来工学龄子女登记并轨进行,参照流动人口“暂住证”的发放方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流动入学证”,以作为其入学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定期了解区域内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登记和定期核对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深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规律,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质量。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班主任、学科教师、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在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背景、思想状况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价值体系、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等方面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5

基层管理单位工作不到位,管理措施与方法等落后,使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管理工作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城乡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导致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一定的歧视,管理部门对待外来务工人员态度有差异,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权利保障方面存在差异。

二、关于和谐社会中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思考

1.转变观念。人的意识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通过各种渠道使本地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其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健全制度。政府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要主动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外来务工人员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通常是最底层的工作,制度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当其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管理部门要将权益保障问题纳入到工作范围中,为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3.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政府管理部门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通过开展培训等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在竞争中具备一定优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开展,既要完善相关制度,又要从思想上转变,法律法规完善要跟上步伐。法律法规健全可以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及权益维护提供保障,避免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采用不正当方式来解决,同时也能够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5.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援助工作。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对当地城市生活不熟悉,往往在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解决。管理者要做好相应援助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提供必要帮助。援助工作可以分为就业、维权、生活、法律等方面,地方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设立各种援助机构,比如在法律援助方面,可以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援助中心。6.加强教育工作。外来务工人员素质较低,为了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要通过各项措施、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在于提升其法律意识。宣传教育资料在设计方面要考虑到对象特点,确保其能够接受,从而使教育与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结语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6

关键词:人才短缺外来员工培训

本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尤其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紧缺更为紧迫,国内企业将面临来自全球激烈的经济竞争、人才竞争的挑战。培训不仅是发展员工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上形成了一套基本规范的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应制订了《工人技术考核条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现在的《国家职业标准》等一等系列规范标准,但在实际企业培训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虽然一直在坚持,却始终没有多少成效。因此,展开对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珠海市企业外来员工状况和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如何增强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外来员工队伍状况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纵深推进,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已逐步成为全国最容易就业的城市之一,外来人口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外来人口总量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底,我市已经有外来人口共272.7万人,而今年外来人口达到39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事一线产业,外来人口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必不可少的队伍,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从外来人口的年龄段结构看,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我市外来人口主要以搬运、企业做工等劳力活为主,通过打工取得报酬,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2)从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情况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我市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高达88.7%,大专及以上所占比重仅为2.6%。我市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来人口的就业方向只能在文化和技能要求不高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3)从外来人口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二者合计占外来就业人口的97.9%。从各行业就业人员比重看,外来人口在制造业中的比例最高,为68.7%;位居第二的是建筑业,为8.8%;再次是批发零售业,为7.6%;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居第四和第五位,比重分别为4.2%和2.6%。

(4)从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来看,主要是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从事运输、操作等工种的外来人口占外来就业人口的75.5%;其次是商业、服务业,占16.9%。宁波市的外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两个职业所占的比重均较低,只有1.8%和1.1%。

(5)从外来人口就业人员的工作单位或工作类型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59.6%和28.6%,土地承包者所占比例最低,只有0.9%。

(6)从外来人口的收入状况看,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在1200-1500元之间的外来人口占到了46.8%,1200元以下的占28.7%,1000-1200元之间的占10.1%,1201-1800元占9.4%,1800元以上仅占5.0%。外来人口的收入较低,这与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就业层次相对较低是一致的。

2企业外来务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从无到有,已逐渐被广大劳动者所理解,被社会所理解,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实际职业技能培训运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加强,以真正发挥好职业技能鉴定的效能。

近些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单位,企业经营管理者已逐步认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具体来看,企业对外来务工者培训工作存在着以下问题。

2.1企业管理者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未转变,培训前一般都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进而策划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2)培训控制不力,效果评价滞后。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企业在培训活动中,没有进行控制或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培训活动放任自流,即使已经发现效果欠佳,也不积极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培训教师方面的问题

(1)培训教师的自身素质影响,无论是外聘还是企业内部选拔的培训者都肩负着企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其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荣辱。

(2)培训教师不了解学员情况,要把培训做好,培训教师在进行培训之前应事先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以及他们的知识背景,然后制定具体的课程培训方案,因材施教,但一些培训教师往往按照企业给的培训大标题,自己想象一些培训内容,常与员工需求不符,也背离了企业培训的目标,从课程方案设计上也较少考虑员工的知识层次。

(3)培训方法存在失误,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但目前,大部分培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情景模拟游戏、行动学习、小组讨论等增加实感的方法采用较少,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

2.3学员方面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在选派培训员工时,一般都担心业务技术骨干离岗培训会影响工作,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忙、不太重要,但与培训内容不怎么相关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是应该接受培训的员工因为工作忙,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而去参加了培训的员工又因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在培训时积极性不够,往往应付了事。

(2)某些员工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正确,员工对他们感兴趣参加培训的的项目比较感兴趣,为了拿个文凭,为自己以后晋升捞些资本,至于能学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则很少关心。目前不少企业的员工进行脱岗培训仅仅走形式,培训员工关注的只是能为他们带来政治、经济利益的文凭或证书,究竟能否为企业多创造一些效益好像与他们无关。

(3)培训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但伴随着素质的提高,某些员工过分追求物质回报,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再加上企业之间的“挖墙脚”行为,这时受训员工若对本企业不满,经过权衡就有可能“炒老板的鱿鱼”。企业管理者本希望通过培训让员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却不料由于受训员工的跳槽会给自己的培训带来负回报。这种负反馈常常会降低管理者对培训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甚至可能不再愿意进行培训。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7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维权意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一、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不强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情况,尽管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不高,甚至其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认可的(依据我国2009年国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关调查资料统计:约12%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满意,80%左右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认为还可以,仅有8%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表示不满意)。结合这份调查报告笔者个人判断认为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这种满意度的主要依据是相对于农村收入水平太低来决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他们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加之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是城市边缘化的身份,并且其收入及自身思想观念让他们常常因为“怕花钱、嫌麻烦”等原因,而对雇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金”等一系列行为往往听之任之、忍耐克制。这就是导致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十分淡薄且参保意愿不强的主要原因。

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对此已经可以完全明确“享受社会保险是包括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存在严重缺陷,包括“法律法规过于陈旧、立法级别较低、法律化程度低、覆盖面小”等等缺陷,并且由于一些社会保险立法相关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工作状态,总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立法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得实际需要。此外,执法力度弱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时,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执行监督机构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严重缺乏对“欠缴社会保险费行为、拖欠保险金行为、非法挪用与挤占保险金行为”等方面的制裁。公务员之家

二、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1.着力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

笔者个人认为在社会保险问题中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提高参保人员的维权意识和参保意愿首先就是要依靠政府加大相应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来实施培养的,在以往政府实施的“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帮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能力、自身素质,最终提升其收入,对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法律常识讲座”,这是由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保意愿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与缺乏法律意识”,“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其收入,“法律常识讲座”则是在提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收入的基础上同时让他们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是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益,以往大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时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政府通过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法律知识讲座能够最大层面的去为其普及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劳动保险维权意识。

2.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笔者认为要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政策,也就是转变我国社会保险立法滞后的现状,真正做到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利益受到侵害时,我国相关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有法可依。对此,笔者个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认为我国应该具备“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法”,对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应该有着明确且完善的法律条文,包括“从法律上明确阐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的重要性”“明确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和范围”等等方面,此外,还应该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各种具体社会保险险种(如工伤、医疗、养老等)进行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完善的法律法规背景下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能否的道有效地保护。在执行发面需要执法机关不受外部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变化且适当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让侵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3.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我国有着一个专有名词“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称谓让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群体一直徘徊在城市的边缘。笔者认为只有真正让他们在城市里拥有城镇户籍、固定合法的住所、稳定可靠的生活保障,他们才能真正摆脱这一尴尬称谓与感受,他们的身份转变才能真正和职业相一致,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才能真正有保障。我国一直在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只有当改革继续深化下去,当逐步实行统一的居民身份管理办法和户籍制度,我国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才能真正依靠政策争取个人的身份与各种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一致。此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去关注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相关问题纷争,通过加强监督对外来务工人员及相关用工单位的管理来维持规范的就业市场。劳动监察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认真规范的监察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社会保险办理情况,最大程度的消除就业歧视现象,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业进行重点监察,例如:建筑、餐饮,畅通劳动监察投诉与举报渠道,真正及时、严格处理投诉问题,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伴随城市振兴而崛起的建设新军——关于沈阳农民工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8,(09).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8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人员通常指的是外地来本地城市打工的人员,一般泛指从事建筑行业、搬运行业等技术含量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1]在我国,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无论是党和国家还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我国社会经历了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渐崩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成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农民工”一词最早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在1983年提出,尽管农民工勤勤恳恳为城市化建设付出劳动,却被贴上了“低素质、低能力”带有歧视色彩的标签。随着社会的发展,众多学者提议将“农民工”改为“外来务工人员”:即指户口仍在农村,但已经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在城镇所有制企业打工或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人群。[2]

(二)城市融入

社会融合起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以及帕森斯和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的社会整合理论,社会融入注重社会各个群体间的相互包容渗透,包括经济关系、社交关系、文化关系和心理距离等,强调平等性和交互性,具有双向特征。[3]城市融入是社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融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生存方面、社会方面、心理方面。首先,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首先始于在城市中有一份工作,具有维持自己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这是最基本的城市融入水平。其次,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的逐渐深入,他们开始学习普通话,学习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生活靠近,并开始与城市居民互动交流。再次,心理方面的适应是最高等级的适应,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不再有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从心理上互相接纳包容,真正合为一体并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4]

(三)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与全民教育实践的广泛深入,成人教育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有许多定义,它是基础教育的代替,是教育的补充,是教育的延长,是教育的完善,是发展个性的手段。[5]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学校教育相比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学习者不受年龄限制,主要是普通学校教育以外的青少年以及中老年人;二是不具有义务性,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愿、自发学习;三是教育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四是途径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6]简而言之,成人教育是指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继续教育,是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四)教育支持

外来务工人员相对于“本土市民”来说在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各种资源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有时候这种地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是难以改变的,需要社会支持。教育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为保障弱势群体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国家、社会团体或个人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其接受教育所提供的物质、资金、服务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7]教育支持理念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宗教慈善到国家福利、从追求入学机会均等到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从关注公平到公平、效率、自由兼顾的过程。[8]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开展了大量教育支持工作,包括制定向工农倾斜的学校制度、实行免费的教育政策和人民助学金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资助。现如今,我国教育支持不断完善,支持内容包括物质性的资金、设备,也包括非物质性的知识、技术等;支持对象也从初次进城的务工人员扩展到失业下岗职工、务工人员子女等等。

二、教育支持———成人教育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应有之义

(一)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现状

1.经济层面。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约48%的工资用于生活开支。[9]在城市与在农村相比,外来务工人员虽然工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城市居民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的局限性,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只能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工作。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主要用于维持生计,交通、住房、饮食等方面的开销导致其依旧停留在“解决温饱”的水平。[10]2.社会层面。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工友,占到39%;其次是同乡,占32%。[11]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生活一般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拉帮结派”共同进入城市。因为有着相同的经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容易产生共鸣和互动,因此,他们安心于自己的生活圈子从而自我封闭,不愿意与城市居民发生接触交往,且空闲时间也只是看看电视、打打牌,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城市社会交往层面的融入。[12]3.心理层面。调查显示,约63%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自己依旧是农村人。[13]他们无论是职业地位、居住条件、文化背景都处于弱势地位,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尴尬境遇,这难免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排斥,导致他们将自己定位为“过客”的身份,只是短暂性地来打工挣钱,并没有要落地生根的想法。与此同时,长期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也遗留下了城市居民歧视的心理,这些都大大加深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心理上的被歧视感和被剥脱感。[14]

(二)外来务工人员成人教育现状

1.教育机会不均等。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种形式的培训。然而,外来务工人员虽然与城市职工付出了同样的劳动,却没有享受相应的政策,即没有享受接受教育培训的同等机会。许多省市并没有相应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政策,有些较发达省市虽然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班、阳光工程项目等,但这些培训班由于缺乏针对性,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必将造成教育培训机会上的不均等。2.培训与就业相脱离。一些省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主要是根据其在城市中的发展需求及所从事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其开展各种生活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包括普通性技能培训和专业性技能培训,无论哪种培训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好地就业。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目前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主要由政府主导,由于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社会力量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陷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培训重复单一,与就业相脱离的困境。3.教师队伍不合理。据调查,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教师队伍引进了志愿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队伍的非职业化,影响培训质量。[15]目前这支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更新不足、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结构即双师型教师不足、能力素质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大大影响了培训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教师是培训工作的灵魂人物,其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风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如何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刻不容缓。

(三)成人教育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带来了巨大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文化差距等。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工作有序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而高级技工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这迫切需要务工人员通过成人教育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提高劳动效率。2.强化务工人员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在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上逐渐养成的一套新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6]对务工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其在认知结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与城市接轨,为真正融入城市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对务工人员的法制法规教育,可以培养其公民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其获取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其就业能力。3.教育支持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政策主要是补偿性社会政策,也就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救助政策、住房补贴政策以及其他各种基本权利的保护政策。[17]随着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城市,他们有着更高的权利要求。他们渴望工作在城市、安居在城市、身份市民化,以及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市民化,仅仅靠这些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在调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方面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增加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能够改善教育的结果乃至他们的人生,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8]

三、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成人教育对策

(一)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离不开“带头人”,教师作为“带头人”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以不断满足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工作的需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社区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必须要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合力打造一支教师队伍。第一,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各种各样,尤其是有些工作技术性较强,所以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培训任务,其中包括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讲师团,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同时对于教师的来源要严格把关,要经常性地进行考核、调整、更替,从而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等。第二,教师队伍的相关保障。目前,培训外来务工人员的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些兼职教师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培训工作任务。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效果,需要有一支稳定的培训师队伍,为此,需要在地位待遇、评价制度、经费投入、管理措施上对这些培训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以保持其热情和耐心,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于在培训工作中有突出作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或奖励。[19]第三,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接受培训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样作为授课教师也需要接受继续教育而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对此,可以由政府牵头,院校主办,构建教师培训体系,编制具有中国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授课教师专业培养课程,建立适用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强化其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的培训,不断推动教师队伍优化。[20]

(二)更新培训内容

1.身心素质。身心健康是人的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的整体素质培养的重点,也是构成人力资本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21]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心发展,在生理层面,要经常传授健康知识、保健知识、卫生知识等,祛除外来务工人员各种不健康行为;在心理层面,要重视其精神成长,培养其进取精神和理性合作精神,摒弃传统的小农意识、极端家族观念等意识,树立现代自立、自强、自主、自律的精神。2.职业能力。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能力,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2010年和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要求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的预备制培训,要根据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应的实用的技能培训。就职业能力培训的内容而言,可以结合国家劳动部下发的各类职业工种考核的标准要求进行,并通过职业能力培养证书制度将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衔接起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2]

(三)创新培训方法

1.榜样示范。“小农意识”深藏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脑海中,他们习惯于传统的经验方式,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对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生活方式、学习理念有一定的排斥性。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刚进入城市习惯与自己的同乡、同事接触交流,对此,我们可以选择一部分有潜力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能力,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带动周围的人学习。早在1994年我国就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复转军人等,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23]2.远程培训。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对此,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进行电化教学、网络教学,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社区,可以建立远程培训中心,利用电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进行直播教学,如石家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立了五大网络体系,农民可以应用计算机、电话、触摸屏实施交互。[24]3.经验交流会。除了课堂授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专家或学者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就知识经济、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对于某些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可以组织现场技能指导、答疑、解惑;还可以邀请部分“代表人物”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与体会,现身说法。这些方式方法一方面可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学习的动力,一方面也可以引发他们的共鸣,提高其学习信心。

(四)学习国外经验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9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地方以加强管理和服务等为名,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巧立名目乱收费,严重损害了务工人员的利益。因此,为保障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决定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清理主要面向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收费,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凡未经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所属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缔。符合上述规定权限和程序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要重新审核,除证书工本费外,暂住费、暂住(流动)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外地(外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每证最高不得超过5元,具体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从低的原则重新核定。

为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经营性服务的收费必须符合“自愿、有偿”的原则。坚决纠正各种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强行服务、强制收费的行为,取消一些地方规定的向务工人员强制收取的购买车船票组织服务费。

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上述规定清理整顿本系统的收费。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财政主管部门要对本省范围内的清理整顿工作做出统一部署安排,并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负起责任,努力将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抓出实效。

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公安、建设、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除组织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自查工作外,要重点对涉及外出或外来务工的各种管理审批行为进行清理,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予以取消;符合规定的,也要简化审批手续,并以规章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三、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清理整顿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全面清理和自查自纠阶段,于2001年12月底完成。各级政府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经批准的涉及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摸清收费底数,区分哪些是符合规定、合理的收费,哪些是不符合规定、不合理的收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清理涉及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同时,要组织各个收费执行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要求执收单位将自查自纠结果报同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备查。

第二阶段为审核处理阶段,于2002年2月底完成。在全面清理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批准的涉及外出或外来务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逐项重新审核,按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减轻务工人员负担的原则提出取消、保留或降低标准的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家计委、财政部备案。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并向社会公布。要坚决纠正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的行为。

第三阶段为检查阶段,于2002年4月底完成。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要抽调人员,集中时间,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收费单位自查自纠情况,确定重点检查单位、重点检查项目。对检查出的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要依法予以处理。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处罚力度,对一些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检查结束后,要写出检查情况总结报告,5月25日前上报国家计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和财政部(综合司)。

外来务工人员范文篇10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1.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所受到的影响

外来务工子女在外乡求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阻碍,这些因素包括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经济条件、城市与农村环境的差异、外地与本地的文化背景差异,教师在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重视,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减少这些因素对外来务工子女所造成的影响。下文将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展开详细的分析。

1.1外来务工子女受到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因为外来务工子女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所以他们的父母具有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很多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这导致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在学习上父母无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尽可能地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保持多一点的关注,这会使他们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在学习上奋发努力。外来务工子女的父母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无法解决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外来务工子女多一点耐心,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

1.2外来务工子女受到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经济条件上与其他的学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生活上的不足包括吃穿等方面,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无法正常地与同学交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会向同学求助。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多与外来务工子女沟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学习上的不足包括无法给予相关的教学资料的支持,比如各种辅导书、补习班,使他们在学习上被拉下很大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

1.3城市与农村环境差异的影响

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外来务工子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只有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当外来务工子女出现错误时,要多一点包容,避免对他们脆弱的心灵造成影响。

2.如何更好地对外来务工子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如果长时间发展下去,将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为了使外来务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在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使他们健康成长。

2.1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

很多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生活条件上的巨大差距,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如果长时间发展下去,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他们也是可以得到老师的重视的,老师并不会因为他们穷就看不起他们,这个社会也是,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教师要通过关注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信息,让他们积极地努力、奋斗。教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分寸,不要因为过于关注而造成不好的影响。

2.2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视

外来务工子女由于自身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阻碍。这些阻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正常课程的传授过程中要加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树立正确的心态,不因为自身的贫穷就看不起自己,一个人未来的成就有多大不是取决于他的家庭,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努力,是否正确看待自身,能否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3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上的关心

外来务工子女在学习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导致无法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支持。很多外来务工子女由于家庭观念的落后,导致对学习不是那么重视。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为了解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家访,重视学校组织的家长会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心态,使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并在学习上尽可能地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教师在对外来务工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关注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可以不定期地进行一定的谈话,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鼓励。

2.4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生活上的关心

由于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距或者地区文化的差异,导致外来务工子女无法很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甚至可能与同学发生矛盾,而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缺乏对孩子这方面的关心,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因素就产生歧视,也要端正其他学生的态度,是外来务工子女受到平等的对待。

3.结语

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很多中小学的重视,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以加强对他们所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使他们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并积极给予孩子在学习上足够的支持。

作者:陈金堆 单位:南安市厚德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