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学习十篇

时间:2023-04-03 02:23:38

孩子不学习

孩子不学习篇1

2岁多孩子每天要写家庭作业

“春天来了,树木变绿了,幼儿园的草地一片绿色……”这是一个3岁多男孩泉泉课本上的词句,他全部都认识。不仅如此,他每天除了要朗读认得的文字外,还要做数学题,10位数以内的简单加减都可以立考立答。

泉泉2岁8个月就上了幼儿园,上幼儿园第一个学期,老师就开始布置作业了。开始是让家长慢慢引导,一天十几分钟,后来作业量越来越大,泉泉要跟妈妈一起做,每次都需要30分钟才完成朗读。一个学期过去了,泉泉竟然认识了很多字。

对于才二三岁的孩子,认得那么多的字,而且还懂得基本的加减法,泉泉的家长很开心。“药盒上的字、公交车站的字、广告牌上的字,他几乎都认得;上电脑的时候,甚至可以根据电脑上出现的文字提示进行操作,很聪明!”孩子的爸爸说。

据了解,现在很多孩子也像泉泉一样,认得很多字,除了家里的教育外,学校的认字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长默认幼儿园办兴趣班

学校早早教孩子认字,按理说应该是好事。一些家长不理解地说,孩子到幼儿园,老师不教他们认字,来幼儿园干什么;大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学校让孩子早早学会认字、做算术题,“如果每天不教孩子认识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单纯地为了‘玩’吗?幼儿园从小教孩子学习,对孩子将来上小学有益处”。

据了解,目前一些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大都安排在17:00-17:50之间,家长接孩子必须在16:00左右出发,不少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有冲突,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参加兴趣班,以此来延缓接孩子的时间。“我们学校除了跳舞、绘画、奥数、认字、英语的兴趣班早就满员了,晚了还报不上。”一公立幼儿园老师说。

说法一:认字也是幼教竞争力之一

“我们也不想那么累,教孩子认字、改作业都是需要精力的,但这是学校布置的任务之一。在这里,教育考核过关是按照孩子认字的多少来核定的。”一家私立幼儿园的一名园长介绍说,私立幼儿园为了能吸引家长,只能开设各种公立幼儿园很少涉及的课程。

私立幼儿园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包括10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诗歌背诵、写字认字等课程教育,家庭作业也是私立幼儿园推出的吸引家长的条件之一。而公立幼儿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如针对孩子低龄的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发展,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保障幼儿快乐成长。

另一私立幼儿园负责人表示,4年前,学校也是在教育上跟公立幼儿园对接,基本上不教孩子认字、不布置作业,后来流失了不少生源,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转学,转学的原因就是,在别的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更多。为了迎合家长的爱好,为了增强竞争力,很多学校不仅开设了认字班,还教英语。

说法二:幼儿园“早教”不利于与小学教育对接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过早地让孩子接受‘小学化’教育,容易增加其厌学情绪,更会错过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某小学一名校长说,在幼儿园接受过和没有接受过“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后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前者在学习一年级基本课程的时候,认识所有拼音字母,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会背诵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后者却要从头学起。

某小学的季老师也认为,过早接触“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最好对接小学教育的,因为他们学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课后作业也完成得马虎。现在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什么年龄就该做适合这个年龄的事,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了,而小学老师却要从头教起,那么孩子们哪来的新鲜感?刚一上学就没了新鲜感,以后还谈什么学习兴趣?”

说法三:适当引导,孩子易在玩耍中养成好习惯

某保育院的赵老师则表示,俗话说3岁看到大,从孩子刚一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不断地把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每天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快乐地玩耍中养成好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将终身受益,这比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背多少唐诗重要得多。

“其实,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更重要,如果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就要从其行为习惯开始。”有着36年幼儿教龄的谭老师如此说道。

幼儿过早学习有4大“害处”

1.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的发达。

2.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孩子不学习篇2

一、学习动机,这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

对于孩子来讲,所谓动机就是需要,需要就是欲望,小孩学习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两个愿望,第一是求知愿望。今天老师讲的课很有趣,人原来是从水里来的,爬上岸,变成你和哺乳动物了。这孩子就想知道,他上课就认真听讲。第二欲望。什么欲望呢?成功欲望。今天老师课上表扬他了,或者他考试考班里第一,他还继续努力,下回他还争取考第一。

二、学习成绩要好,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的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太难的,实际上孩子们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你说“这孩子笨”,那是瞎说。学习成绩的好坏最关键的是看学习习惯,比如注意力、严谨的学习态度、紧张度、认真的精神,这一些都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现在有些孩子成绩不好,上课他就没听,坐那儿玩,老师说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注意听,回家付出双倍的劳动都不行,而且他养成了坏毛病:他从来不认真听,他以后也不能迫使自己认真地做事。

三、良好的身心状态

孩子因为小,他的情绪经常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他的身心状况不错,那么他的学习状态就特别好。孩子上课不想听、不爱听,他就是没兴趣,这个没兴趣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可能是老师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同学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没兴趣,肯定你学习的程度就差远了。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对基础课都感兴趣,但是只要把兴趣和成功的强烈需求结合起来,它就能够互长。他如果没兴趣,但是他知道这个很重要,听完这个就考第一,那么在成功强烈的需求下,这两者就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就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不给孩子过分的精神压力。切忌说:“你回去复习功课,这回考虑你要再考上次那样的成绩,你等着,你小心。”就说这话,这就叫过分的精神压力。这么说根本不管用,而且它无端地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2.激发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你得让孩子自己去学,怎么激发呢?我介绍八条建议:

(1)不断表扬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这个进步特别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数第三,这次他考倒数第四,这也是进步,这也得表扬。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这回也考60分,但这一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这也是进步,也要表扬。这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鼓励孩子要具体,这样他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2)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老师不要动不动就说:这学期咱们努力,原来你考第20名,这回咱争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们就怎么着,这话没用。为什么?因为,①孩子的努力时间太长,孩子没那么大常性;②考不考前五名还取决于别人,这不是他能够做到的。所以要订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3)条建议,鼓励孩子,让他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少揪“辫子”,多指出路。

(4)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忌劈头盖脸的责难和挖苦。如果孩子这次考差了,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分析:你哪个地方不对?你的问题出在哪儿?而不要说那些完全没用的挖苦话。挖苦一点用处都没有,你要帮助他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5)切忌过分挑剔和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所谓鄙视挑剔,就是贬低人格。很多老师容易犯这毛病,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笨死了你”,这就是贬低人格,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6)有计划地经常带孩子参观学校周围情况,看一些演出。讲历史,讲现实,这会激发孩子对很多问题的兴趣,很多人的成功就在于不经意当中激发了他某一方面的兴趣。

(7)你要有能力具体地直接地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和问题,但不是替代他做。你要帮助孩子分析清楚他的问题在哪儿,帮助他解决。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情绪振奋,处于一种学习的积极状态,这样才能谈到成绩慢慢变好,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绩上的飞跃。

(8)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我介绍三个具体的方法:

①跟孩子一起订立做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表,每天监督孩子完成。要让孩子每天在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复习好功课,下学后几点到几点干什么,几点到几点复习功课。你可以一月一月地定,如果孩子一个月坚定不移地做到了,那你要适当地奖励孩子,要实现承诺。

②用奖惩的方法训练孩子在指定的时间内集中精神完成作业。这个一定要训练,特别是对那些马虎、拖拉、磨磨唧唧做功课的孩子。

③对于那些不能完成作业的孩子,每天督促孩子当天完成作业。这段时间老师就咬着牙下功夫,天天督问,天天限制时间。但是同时,你一定让孩子能够得到一些东西来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你让他提要求,他做到,就实现他的要求,老师要给他一种期望。你如果说:“你就得这样,不这样我揍你”,这肯定不管用。

3.培养、训练复习、预习的习惯

孩子不学习篇3

1、不要责骂孩子。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励的,所以,尽管孩子学习不认真,但是父母也一定不要去责骂孩子,因为这样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情况更坏。做父母的,应该适当的鼓励孩子,激励其上进,不要光靠责骂来督促孩子学习,研究表明:有父母适当的鼓励,孩子学习会更加认真。

2、控制玩耍时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但是父母需要控制好孩子的玩耍时间。如果不控制孩子的玩耍时间的话,小孩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玩耍上面,而不会将精力集中在学习方面,比如每天放学,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之后,可以允许孩子与小伙伴玩耍两个小时左右。

3、培养意志力。孩子学习不认真,很有可能是意志力不够坚定,才导致学习跟不上节奏。所以,作为父母,要通过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或者生活细节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比如不让孩子赖床,即使是周末也要每天准时起床,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的意志力变得坚定,从而在学习上也会变得认真。

4、建立奖励目标。孩子学习不认真,主要是缺乏一个学习目的,但是孩子的目光又不会像大人一样想得那么长远,所以这里就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目标。比如跟孩子说,只要学习认真就可以给他奖励,比如一些小玩具、小零食,或者一顿大餐、一次春游等等。当孩子有了目标之后,在学习上就自然会变得认真,有了动力,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来源:文章屋网 )

孩子不学习篇4

1、作为家长,首先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于孩子的成长,不要掌控的太多,保持心情淡定,尽力就好。高要求,高期望对孩子和家长所产生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

2、从外面打破的鸡蛋是食物,从里面打破的鸡蛋才是生命。孩子不想学习,作为家长在着急也没有用。青春期孩子不爱学习,我们是要找原因的。针对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要让孩子自己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是重点。

3、青春期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态度上不可太过强硬。恰当的鼓励和肯定,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效果。

4、青春期的孩子不爱学习,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感化孩子。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孩子的问题在本质上来说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做得不好,说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够好。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欣赏,理解,信任孩子的同时,孩子才会更加的尊重和理解家长。

(来源:文章屋网 )

孩子不学习篇5

我回国探亲时,发现很多妈妈喜欢让幼儿看电视。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认为让幼儿早点接触电视,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二是把电视作为“脱身之计”,以为看电视会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自己就可以去干别的事情了。

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好。因为看电视有“非响应性”的特点,即电视里的一切画面与观众的反应、感受是毫不相干的。幼儿初看电视的时候,总以为电视屏幕上的人物是在同自己说话,因而会做出种种反应。然而,电视中的人物始终对他不理不睬,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人的声音、语言和动作不再关心。特别是正在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幼儿,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别人的声音、语言、动作漠不关心,那么,这对他以后学习语言和开发智力是很不利的。

美国科研人员对正在看电视的孩子的脑电波做了研究,发现看电视20分钟后,绝大部分孩子的脑电波就出现“A波”,即睡眠波形,有时也会出现迅速上升的尖波形。这表明看电视能引发大脑的抑制或兴奋,有一种控制人的精神的作用。因此,被电视情节、画面所吸引的孩子,为了能坚持看下去,所耗费的精力之多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此外,电视屏幕上画面的急速变化,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刺激。

现在国内很多父母有种误解,认为孩子能从电视节目里了解自然、社会和世界。当他们想摆脱孩子的纠缠时,首先会打开电视机,让热热闹闹的卡通片、五颜六色的电视广告看住淘气的小家伙们。那么,把孩子交给“电视保姆”到底好不好呢?

毫无疑问,通过看电视,孩子可以获得广泛的信息和现成的经验,电视教他们认知,训练他们的思维和注意力。只要坐着,他们便能安全地和动物、鱼类、鸟类甚至古生物恐龙一起来一次环球旅行。但是如果长时间地把孩子交给电视“看管”,而父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看电视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

其中,最明显的是看电视可能使孩子失去主动思维能力,在认知学习中孩子可能变得被动、不爱动脑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将来抽象思维的发展。孩子看电视成瘾,很可能会忽略玩具和小朋友,从而产生“电视自闭症”。长时间地看电视,使孩子减少了和他人的语言交流,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有的孩子还可能会出现头痛、眼痛、眩晕、视力下降、体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爸爸妈妈应尽可能地减少孩子接触电视的时间。我认为长期有效的方法是既为孩子提供刺激智力的真实情景,又为孩子自娱自乐提供所需的工具。

孩子在学习时应该与周围环境互动。如果你想开发孩子的智力,就应该与孩子一起做拼图游戏,让他听你朗读文章,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要觉得你需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与孩子一起玩耍上,你只要在处理家务的时候与孩子进行互动,就能提供给孩子许多收看电视节目无法获得的好处。比如,你准备做饭时,让孩子帮助你计量米的杯数,这样他就能学会计数;教孩子学习清扫厨房地板,就能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孩子叠洗好的衣服,可以增加其身体的灵活性。让你的孩子参与日常活动,他不仅能学习生活技能,还能跟你一起分享生活经历。

如果你能够舍弃免费和方便的“电视保姆”,试图用更积极、更娱乐的方式(如拼图、阅读和在户外玩耍)让孩子对生活产生兴趣,你将使孩子拥有更多健身的机会,学习如何自娱自乐,开发他的好奇心,激发他的创造力。

这样做,避免孩子对电视上瘾

关掉电视,这个动作非常简单,但是很多人觉得在家里很难做到。其实,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做了,也没有多难,毕竟关掉电视的好处太多了。在这里,我想告诉父母们一些如何避免让孩子掉入电视陷阱的一些经验做法:

1. 避免让两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电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避免让两周岁以下的幼儿收看任何形式的电视节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与家人进行直接互动,以开发认知能力,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收看电视节目。用任何形式让两周岁以下的宝宝接触电视都不好,包括像《小小爱因斯坦》和《莫扎特》这样的视频,它们都不能使你的孩子成为天才,相反,对幼儿来说,它们具有负面作用。

2. 开发应对无聊的非媒体策略

让孩子学会用其他方法打发时间,以免无聊时掉入电视的陷阱。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回想一下你是小孩子的时候,那时没有电视和电脑,是什么东西让你高高兴兴地忙碌了一整天。想了之后,你就会知道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物力,就能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比如,我自己的“儿童橱柜”里有各种美术用品(手工泥和粉笔等)、迷宫书籍、贴纸、珠子和泡沫。对幼儿来说,吹泡泡、玩手工泥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整理纽扣、用蜡笔绘画和搭积木,非常有趣。当然,孩子也会有他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我的大儿子喜欢烘烤(尤其是饼干和巧克力蛋糕)胜过看电视,而我的小儿子最喜欢做的是在车道上打曲棍球。

3. 让孩子体验无聊的感觉

在当今繁忙的社会里,许多父母都很重视如何让孩子拥有众多才艺,且在同龄人中保持领先地位。我常常听说中国内地的孩子每周要参加很多预先安排好的补习班,学习芭蕾、钢琴等。其实,不要让孩子这么忙碌,让他有机会发呆,感到无聊才是对的,甚至是好的。当我儿子无聊时,他可能会在院子里挖一个洞,准备到地球中心去,或者躺在洞里看一本漫画书。这些都是消磨时间的好方法,因为它让孩子有机会去从事具有创造性、想象力和独立性的工作。

4. 给孩子朗读

一种长期而稳定的育儿好方法,就是给孩子朗读,这会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关系。给孩子朗读需要花费父母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当孩子逐渐长大,并喜欢越来越长的故事时。对父母来说,朗读童话可能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尤其是由于孩子喜欢你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同一个故事时。现在,幸好我的儿子们都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当时,我持续数星期读他们所要求的《好奇猴乔治去医院》《老鼠一家》和《山姆与萤火虫》,后来我甚至不得不把《山姆与萤火虫》藏了起来,因为我已经无法忍受再一次读到它。朗读,能自然地刺激和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并让孩子发挥想象力,这些都是电视节目无法带给孩子的。

如果你对重复朗读同一本书感到无聊,不妨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寻找新的让他感兴趣的书。我选择新书的方法是看《纽约时报》上的最佳儿童书指南,它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列出了超过700种书籍的书单,提供了每本书的内容概要,以便你能从中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当我的大儿子4岁时,我为他朗读了一系列经典书籍,包括《夏洛特的网》《精灵鼠小弟》和《森林里的小木屋》等。他非常爱听长故事,并期望在下一个晚上听到故事里的主人公又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朗读较长的故事,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增强记忆力和增加词汇量,从而为他上幼儿园和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5. 当你需要离开孩子时,请一个真人保姆

有时我们似乎不得不指望“电视保姆”来照看孩子,因为我们需要出门办事,且事情迫在眉睫。然而,我们还是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的,就是聘请一个真人保姆来陪孩子玩耍两个小时,从而使你有时间完成要做的工作。你只需要花费一杯咖啡的价钱,就可以拥有两个小时不被打扰的时间,而你的孩子可以和一个新伙伴玩,他的这个新朋友可能是一个高中生,能带他下棋、监督他的户外活动或陪他玩滑梯。如果经济不允许,你还可以与有年幼子女的邻居进行类似的交易。

6. 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

由于某种原因,你不得不借助电视,那么你要在节目内容、何时观看,以及观看时间等方面进行控制。尽管看电视对孩子不好,但是有选择地看和不加选择地看,明显前者要好很多。为避免孩子接触广告、不良语言和社会环境,可以选择录像或公共电视节目而不是商业电视节目。让孩子看录像,也是一种控制孩子观看电视时间的好方法,因为它的长度非常有限,而商业电视节目通常会很快从一个节目跳到另一个节目,从而使时间控制成为空谈。

当孩子观看电视节目时,你最好与他一同观看,这样你可以回答孩子的提问,或者主动告诉他一些与电视节目有关的知识。与完全被动地坐在那里看电视相比,有你陪着看,孩子可以获得更多有益的东西。在将录像放给孩子看之前,你可以对录像进行预览,确保它没有挑衅性的语言、行为,或者恐怖、不适当的画面。

最后,设法选择一些栩栩如生且能提供有用信息的录像,而不是简单提供娱乐作用的录像给孩子看。在我大儿子5岁那年,我购买了一系列具有真人特色(非动画)和教学性的关于现实生活的录像放给他看。第一个录像讲的是建造房子的整个过程,第二个录像讲的是如何做食物,第三个录像讲的是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这些录像是专门拍摄给儿童看的,不包括瞬息万变的场景、动画或者其他噱头。我对看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只允许他在每天下午他弟弟睡觉时看一集。

7. 平衡媒体和非媒体时间

由于看电视是一种被动的、非刺激性的活动,所以当你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超过30分钟时,你就应该让他离开电视机,去从事一些其他活动,如看书、玩拼图或打篮球等。

孩子不学习篇6

家庭教育 父母 孩子 学习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榜样和最全的教科书;父母的责任不再是单纯的养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每一次与家长交流,几乎都会遭遇同样的话题:“老师,你看孩子的学习名次是不是又下降了?”“回到家孩子从来不知道学习,每天只知道玩”……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由此可见一斑。每一天,父母们都四处奔波,忙里忙外。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考虑过:我们为孩子所忙的一切,都忙到孩子心里去了吗?孩子能理解我们吗?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学习氛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作为一名家长,我深深地懂得,培养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终生发展是多么重要!而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又深刻地体验到,在初中阶段去培养孩子形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是多么艰难!只有“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孩子教育才会更加健全、完善。这就需要父母的大力配合,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撑起家庭教育的天空。

3年以来,我也因此一直把“与孩子一起学习”作为每次新生家长会的主题,作为每期家长学校的第一课。

二、父母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的一位学生家长在去年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这样说:“……第一次参加家长会,陈老师倡议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与孩子一起学习,心灵受到很大触动……”

另一位家长也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同样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非常赞成陈老师的‘与孩子一起学习’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我们一直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共同学习,孩子从小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家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的影响是巨大而有深远的。但是,现实中有些父母常常陷入教育的一个误区:孩子进入学校,一切教育的任务就落在了学校、老师的身上,把教育孩子的希望过分的寄托于学校和老师。孰不知,父母的自身素质、处世方式、待人接物的言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如果父母热爱学习,孩子怎么会对书本陌生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另一个误区:把自己的梦想过分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用成人的思维和观点去教育孩子,把孩子作为自己未尽梦想的承载者和再实现者。由此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天长日久,孩子的逆反心理、抗逆情绪越来越重,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因此,家长切忌自己看电视入迷的时候,把一旁同样看的津津有味的孩子撵进书房去学习;切忌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对其冷语相加、严辞训斥;切忌一味地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自己从未与孩子一起看看书、谈谈心、聊聊天。与孩子一起学习,并非一定要在学习上辅导孩子做作业,帮助孩子解答难题,而是应在孩子学习的时间上、空间上、精神上,给予一定的满足和关爱。

三、共同学习的内容及意义

1.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一旦确定,就会向着自己的目标,执著的追求,自然会产生好的结果。父母与孩子一起学习,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能够发生兴趣,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加上父母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孩子就会产生乐趣,在乐趣中学习,并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孩子又怎么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呢?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利于产生兴趣的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父母要善于引导,善于捕捉启发孩子兴趣的有利时机,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及时刺激、巩固孩子产生的兴趣。三是耳濡目染,使孩子感染兴趣。父母自己要做兴趣的领头人,由此来感染、带动孩子。

2.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坚持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常常表现在意志力的强弱上。相信,大多数孩子一开始都对学习充满了好奇,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学习的确不如做游戏玩得开心,学习兴趣的减退或丧失会直接导致学习态度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退化。在这一点上,个人的意志力表现起了决定性作用。不仅如此,意志力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父母能够坚持与孩子一起学习,自身的行为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教育力量。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父母的榜样力量的影响下,就会在学习上持之以恒,自强不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3.与孩子一起学习,在发展中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与“意志力”结合在一起,就是“习惯”。无论孩子的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大多都是受身边比较亲近的人的影响而形成的。父母能与孩子一起经常地交流和学习,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学习习惯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往往不是取决于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学习习惯。

4.与孩子一起学习,在交流中增进对孩子的了解,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现代社会的新型家庭倡导学习型家庭、绿色家教和生态家教,学习关系成为新型家庭关系的重要基础,父母,更重要地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由孩子的“父母”到孩子的“老师”、“朋友”,这不单纯是角色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角色的重叠。由此可见,父母在新的学习型家庭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父母的观念、思想,对孩子来说,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的精神要素或精神环境。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真正了解孩子,并且以平和之心关爱孩子。首先去做孩子的朋友,作为孩子学习上的伙伴、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然后再去做孩子的老师,尊重孩子的自主发展,及时给予应有的教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克服缺点,增强独立性,在家庭中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5.与孩子一起学习,在思考中探索家庭教育的真谛

孩子不学习篇7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具有的特殊地位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家长的态度往往比教师的影响力大得多,在儿童学琴过程中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在钢琴学习中家长“陪练”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大于教师的主要原因。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大部分都可以在家长身上找出原因。所以,家长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避免因为自己不良的策略而导致孩子对钢琴学习产生越来越多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还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钢琴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钢琴,热爱音乐。与教师一起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看作是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放到比任何内容都要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

【关键词】钢琴学习;学习动机;儿童;家长

钢琴教育,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不断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学琴苦”已众所皆知。除了那些极少数的对钢琴有着天生的兴趣的孩子们外,多数孩子不愿意学琴是每个家长、教师都必然要到遇到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最大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孩子学习钢琴的“动机”问题。

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具有的特殊地位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家长的态度往往比教师的影响力大得多,在儿童学琴过程中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家长在孩子学琴前必须要对钢琴学习的困难性和长期性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要清楚明白自己在孩子学琴中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帮助孩子达到很好的学琴效果,这些都是家长需要先自己学习了解并掌握的策略,避免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走很多的弯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孩子学琴,父母先上课”。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来要求学员家长的:

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在决定让自己的孩子选择钢琴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对孩子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不懂音乐,不懂得怎么样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其实家长需要做的很简单,不是一定要学过音乐懂音乐才能做的。比如:家长自己多听一些高雅而富有童趣的音乐,无形中告诉了孩子自己跟他(她)一样是热爱音乐的。购买适合孩子听的CD经常给孩子播放,不用固定地点和时间,吃饭时可以放,开车时可以放,孩子起床的时候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睡觉时放一些甜美安静的音乐等;带孩子去听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音乐能力的音乐会,感受音乐会的氛围,熟悉舞台表演;多参加各种音乐交流活动,增长孩子的见识;在家里多跟孩子做一些音乐游戏,比如放着音乐找节奏或是随着音乐跳舞等,让音乐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这些都是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孩子练琴的时候除了学习上的指导以外,不要打扰孩子,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练琴环境,整洁干净的练琴室。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不要打骂孩子,多鼓励表扬孩子,让家庭氛围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是学习都取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钢琴学习也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进行,才能很好地保证孩子的学习动机。

二、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动机,不要给孩子消极暗示

作为孩子的父母,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练琴的时候伴随着孩子练琴的全过程,教师上课就是课堂上仅仅有限的时间,其余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度过。家长对孩子若是引导得好,孩子就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若是方法不得当而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在每天的强化之下,错误也是教师无法挽回的。

很多孩子在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会很紧张,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这种情况大多是家长在孩子去上课之前给孩子一些不良的引导。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顽皮孩子上课听老师的话,他就会事先告诉孩子, “这个老师可严厉了,你以后要是不听老师就会收拾你”,“学钢琴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哪怕是生病你都必须每天坚持练琴”等。这些话虽然听上去很正常,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会让他(她)觉得学钢琴是一件“可怕的很苦的”的事情。虽然“学好琴难”是一种客观事实,但从策略上来讲家长不应该首先就给孩子这样消极的暗示,而应该告诉孩子学习钢琴并不难,只要好好学习通过努力都是学好的,孩子对钢琴学习就会有信心。实际上也是这样,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就会慢慢地掌握钢琴的技巧。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以鼓励、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孩子,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才会有良好的激发作用。而不要认为困难的事情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给孩子压力孩子会学得更好。那样只会破坏孩子在学琴的积极性。

三、让钢琴学习为家庭的整体气氛增色添彩

孩子从不知道钢琴是个什么乐器到学习钢琴,直到能通过自己的小手弹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但是,自从孩子学习钢琴以后,感觉到家长变了,觉得学习钢琴老使家长生气,还不如没有学琴以前生活在一起愉快。他就会认为钢琴是个让他(她)不愉快的活动。孩子在这种情绪下学习动机就会降低甚至会有逆反心里,就会越来越讨厌钢琴。这些都是家长的态度造成的。要学好钢琴,良好的学琴气氛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让孩子感觉他(她)学习钢琴是全家的负担,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学琴活动能够给家人带来快乐,能够为家庭生活增色添彩。告诉孩子全家人都喜欢钢琴,都喜欢听他(她)弹琴,从而激励他(她)学好琴的愿望。

四、重视鼓励的作用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理,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第二个朗朗。无形中也就会用完美的钢琴演奏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这就造成无论孩子弹成什么样,家长就是不满意。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老师面前弹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能让孩子有错误,这种思想造成了家长过度严厉的要求和态度,将自己的责任就定位在了给孩子纠正错误上,而忽略了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

从前面我们分析的儿童学习需要就可以得知,很多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钢琴的,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孩子学习钢琴都是为了家长,都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而在孩子的钢琴学习中,家长没有给以及时的肯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学习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长期这样,孩子最终就会丧失了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指出孩子的错误是必须的,但要注意方法和态度。在孩子的钢琴学习中, “得到肯定的需要”是他从事钢琴活动的直接动力。要多以鼓励为原则。

五、对孩子多一份耐心

多数时候家长对待孩子是耐心的,但是在孩子多次出现错误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就会开始失去耐心。孩子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要求孩子很快的取得成绩。家长要明白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去弹错。家长要了解钢琴学习的复杂性,对孩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多一份耐心。当然不排除有时候孩子故意跟家长作对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发生时,家长更不能用比以前更严厉的方法去制服孩子,而是要反省反省自己对孩子的策略。认清楚钢琴学习的困难性,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容易得多。要深刻地明白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六、注意儿童多种需要的满足

都说孩子在启蒙学习时的真正教师是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方面,家长具有比教师更重要的责任。在前面我们对孩子的学习需要作了分析,明白了孩子的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不是存在,也不是互相对立的。不管孩子学习钢琴是从哪种需要出发的,家长都要给予鼓励。对于家长来说,首先搞清楚弄明白孩子是出于哪种需要而学习的钢琴,从孩子学习钢琴的需要和动机出发,及时针对孩子的不同需要给予相对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能及时准确地体会到满足感。

孩子会弹钢琴本身就会给孩子带去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给孩子展示白己钢琴学习成就的机会,这样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好处。平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弹一些日常生活中自己喜欢的歌曲和旋律,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审美的愉悦感,增加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不要单纯地把钢琴学习局限在课堂上和家里,缺少了外界环境的刺激,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情境过于狭隘。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孩子的“期望被肯定、接纳和赞许”的需要和“满足自尊需要”不断引导向“审美需要”和“驾驭需要”转化,最终使孩子的钢琴学习形成以“审美需要”和“驾驭需要”为核心,以“期望被赞许、肯定”“满足自尊”的需要为辅助的钢琴学习内驱动力的状态。这样才能使钢琴学习活动具有一个稳定、持久的动力支持。

七、陪练是一种艺术,要懂“陪”,会“陪”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的身后都有家长辛勤而成功的付出。因为孩子初学琴时年龄还小,很多老师上课的东西自己根本无法记住,甚至可能一出门就忘了,所以家长“陪练”对孩子初学琴取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家长每天都陪孩子练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如果家长不懂得要怎么样去陪孩子练琴,孩子练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或者是指导的方法不正确,都会对孩子造成决定性的影响,错误的东西每天在不断的强化巩固,靠教师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很难纠正的。当然,若是家长能很好地发挥辅导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做教师的好助手,孩子的好帮手,同时能让学习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在练琴中逐步形成的,是在老师的要求,家长的努力配合下培养出来的,同样不好的练琴习惯则是在无人指导或要求不严的状况下培养出来的。练琴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练琴的效果。陪孩子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爱因斯坦曾说过重要一句话: “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孩子年龄小,不可能自己去思考练琴的方法,只有靠家长不断地去引导。在陪练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要引起重视。

八、认清差异,调整目标

每个孩子在钢琴学习的能力强弱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对钢琴就很有天赋,有的孩子天生就五音不全。家长总是不经意地就会拿自己的孩子与表现优秀的孩子去对比,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可以像那些孩子一样出众,在内心深处潜意识地就把那些孩子的成绩作为了要求自己孩子的标准。可是家长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钢琴学习不是我们通过努力就一定可以有好的成绩,还要看孩子在对钢琴、音乐方面有没有一定的天赋。家长们一定要认清钢琴艺术成才的条件,认清自己孩子在钢琴学习中的具体能力,调整自己的策略,正确地把握对孩子的要求,不要盲目地去对比。学钢琴的目的不是要成为钢琴家,或是以考完10级为目标,而是要让孩子热爱音乐、热爱钢琴、丰富人生。

另一方面,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也存在着先天差异。有的孩子兴趣高,有的孩子兴趣低,有的孩子甚至完全没有兴趣。兴趣虽然可以激发和培养,但是后天所能弥补的程度与先天就有兴趣的孩子差距始终还是存在的。在儿童启蒙阶段,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因素。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孩子兴趣的差异,搞清楚自己的孩子对钢琴学习兴趣的大小,若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就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若孩子兴趣比较低,就让孩子多弹一些简单的能够驾驭的曲调,以唤起孩子的驾驭感,增强学习积极性。

总之,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认清自己在孩子学琴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认清自己在孩子学习钢琴中扮演的角色。正确分析认识自己孩子各方面的需要和能力,给孩子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注重自己在孩子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要有策略地让孩子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钢琴的兴趣,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努力的学习状态,并通过良好的策略使孩子达到应有的学习成效。避免孩子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走弯路。一个学生在钢琴学习上会不会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看学生自己身的条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对音乐的悟性以外,动机的状态更是一个学生能否在钢琴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儿童在学习技能时兴趣不稳定,这是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的,并不是他们自身所愿。因此,家长任重而道远,要积极配合好教师,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人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地使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稳定和持久。以孩子快乐学琴为出发点,以鼓励与赞许为主要策略,让孩子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走得健康、轻松而快乐。

参考文献

[1]周海宏,家有琴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茅为惠,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徐丹丹琴趣满屋一怎样当好琴童家长[M]海口:南海出版社.2010

[4]林永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孩子不学习篇8

一、创设家庭英语口语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做好语言表达方面的衔接

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是先说后写。所以我们应从创设家庭英语口语情境入手,秉着“因人而异”的原则,为孩子口语学习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1.家庭英语口语情境的创设可以因家长英语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水平高的家长可根据孩子学习进度,在生活中用口语交流、做亲子游戏、一起观看《希望英语杂志》等节目,给孩子创设一种自然的习得环境。水平一般的家长可与其他家长交流,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五岁我的英文比你行》的作者竺静玉认为,不出国,不移民,也能让孩子学好英语,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将说英语变成一种习惯。

2.家庭英语口语情境的创设可以因孩子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幼儿园孩子喜欢听听、画画、玩玩。家长可抓住这些特点,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多种措施为孩子创建听说环境,开展家庭英语竞赛,看地道的动画光盘,和孩子进行日常英语对话。比如:早晨见到孩子,和孩子打招呼:“Morning!”睡觉时说:“Good night.”刚开始时,孩子可能由于不适应张不开口,但习惯后就会做出回应。为使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加强,家长可以在物品上贴上标签,引导孩子努力用英语表达。比如,想喝水时他可以说:“I’d like some water.”家长还可以订一些适合孩子的英语小报,收集国外的风土人情资料,鼓励孩子与外国人打招呼、交流等。我们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English is for us to use not to study.家庭口语环境的创设,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3.家庭英语口语情境的创设可以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英语学习的长期性是孩子意志的一个考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孩子寻找一些网络资源,帮助孩子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孩子玩一些英语游戏,进行人机对话,接触纯正的英语。让孩子交一些笔友,学写英语信件或电子邮件。条件一般的家庭可以为孩子张贴英语挂图,和孩子表演英语歌曲和儿歌,让孩子听少儿英语广播、观看电视节目等。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英语单词卡等,伴随孩子共同成长。

二、营造家庭英语学习环境,培养探究能力,做好学习方式方法的衔接

良好的家庭英语学习环境对孩子们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典故更是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家长要帮助孩子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从日常生活着手,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经常接触中提高英语使用效率,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家长的身体力行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家长不能让孩子学习的同时自己却在看电视或打游戏,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且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家长自己应做好榜样,经常看书读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3.家长还应给环境加以布置,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家里放一些英语书籍、磁带或碟片,在墙上张贴一些英语标语、画报、日历、课程表及英语国家的建筑等,让孩子在英语的世界里快乐遨游。

三、优化家庭评价环境,提升语言积累,做好孩子心理过渡期的衔接

良好、科学的家庭英语评价环境对孩子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在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后,不能以分数来评价孩子英语学习水平的高低、好坏。

1.根据孩子学习特点,探寻合适的评价方式。给孩子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家长和孩子共同记录学习的进程。以周或月为单位来记录孩子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袋里可以放置老师给孩子课堂和课后的评价,孩子自己和家长对本阶段学习的总结及在平时各种活动中的表现等。

2.根据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以分制或星制来体现。比如:今天新学内容掌握较好奖励一颗星,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奖励两颗星,……家长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时要多以鼓励为主,切忌用命令的语气。和睦的气氛会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其学习愿望增强。

孩子不学习篇9

晚上好!

今天,我们能聚在一起,实在是机会难得。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感谢大家对我们班级工作的的支持和帮助。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家长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各位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避讳的是,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的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或信奉“棒打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一个个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这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如果我们家长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点,也许会使自己的孩子有长足的进步: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55名学生,男生30人,女生25人。人们常说字如人脸,我先说说学生写字情况。整体来看,女生写字都比较好,而男生写字好的不多。本学期开学后,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写字都有所进步。希望各位家长在家里及时督促孩子坚持写规范字、写端正字。其次,纪律方面,我班学生都遵守纪律,只是个别学生上课总想做些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行动不够迅速。学习方面,有些学生不知自己预习、复习,只是等老师提醒,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作业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个别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原因有:1、注意力不集中,2、写字速度慢。总的来说,我认为我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遵守纪律,爱学习。只是有些小缺点。

基于此,我想向家长提些建议,希望我们能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二、学习上要帮助孩子

在学校,大部分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某些孩子的作业不认真,老师会让他重写,直到写好为止。但有些孩子的家庭作业却不是令老师们很满意。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好多家长晚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该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当看到孩子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进步时,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开心的。我想,可能是有些家长工作比较繁忙吧,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过问。其实,现代社会人人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尤其是学习不太自觉、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付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我想每天抽出30-40分钟,还是可以的。例如,在饭后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情况,问一问最近的学习内容,查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和家庭作业本上的记载内容一致、家庭作业的质量如何。督促孩子每天读半个小时课文(或预习,或复习)。双休日有时间,可以帮助他默写一下词语,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让他们背诵一下古诗,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甚至和他们一起读读书。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好处是多方面的。

家长们,省什么,别省钱不买书给孩子;没什么,别没时间和孩子一起坐着看会儿书。听起来不算复杂的事情,却很难坚持做下去,它考验着家长的爱心与耐心。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光用心爱是完全不够的,得用行动。您的付出,必定换来孩子的不断进步!

三、从“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引导孩子。

为了更好地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我要求孩子早上不能迟到,来了以后就读书,每天孩子一到校,总是自觉地拿出书包里的东西,书放在桌脚,作业本也放好,等组长来收。做作业时,总是规范他们的写字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每次离开教室,总要把桌上收得干干净净,把椅子塞好。减少磨蹭的机会,基本做到有条有理。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首先,家里要有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的坏习惯其实就是跟父母学的。试想一个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是个认真细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的。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习惯。因此,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一项媒体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业不良的儿童,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气氛,这些家长经常约些朋友晚上打牌,搓麻将,闲聊,外出跳舞,上网打游戏等,处于这类环境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学习呢?“小树易直也易弯”,所以,我们要教育、引导好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最近,我发现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现在书包都不会整理,自己的鞋带松了,也不会系,这可能与家长的包办有关系。其实在很多事上,我们家长只要多引导孩子,多辅导孩子,他们能做的很好。在学校里,我们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时还自己去排练节目,这样一点点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平均年龄十四岁。他们的聪明才智超出同年龄的青少年一个共同原因,就是都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这就要求家长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对天资突出的孩子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及早地使他们接受和吸收更多的知识。

四、要相信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有些时候真的是因为很忙或者其他原因,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可是话说回来,作为家长挣钱就是为了孩子,你留给孩子万贯家产,也比不上留给她挣钱的能力和处事学习的能力。是,有时,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孩子好像根本没进步,不免会急躁。但是他真的一点没进步吗?我们可以从小的方面去发现他的进步,比如今天的作业比昨天认真了一点点,哪怕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只要家长去真诚的鼓励他一番,我相信第二天的作业会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得对他们严格要求,同时又要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今天就给家长布置一项作业:回家之后表扬一下您的孩子,老师在学校夸他表现很好。你再注意看看他的表现。

五、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家庭环境从一出生就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试想一个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是个认真细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好的环境使孩子能保证健康成长。不要当看到成绩时,愤怒的质问孩子,你冷静想一想原因。也要想一想:自己作为家长,是不是做到了对孩子的学习认真负责?有没有因为事情多而放松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有很多原因。而且你不要老是羡慕表现好的孩子,你要看到她们的父母在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是从孩子很小时就注意教育了,每天对孩子的作业,知识掌握情况,和同学的交往情况,孩子的兴趣以及各项表现,这些父母都很有数。你知道孩子的兴趣吗?知道孩子的朋友是谁吗?知道孩子今天在学校的表现吗?知道孩子最近有什么学习或生活上的困扰吗?他们不是只知道吃好喝好的孩子,现在的孩子还需要您更多的监督指导帮助。而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对孩子今天的家庭作业的检查应付了, 他明天接着就学会了应付功课。你今天应付了孩子的学习,明天他同样会以很差的成绩应付你。我们作为老师家长,都要给孩子做表率。

六、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的我,接下来,我就谈谈语文学习的要求。语文能力主要指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听”不仅指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包括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接受或筛选有用信息。现在这方面的训练,课堂的训练是占了很大比重的,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做到认真听别人发言。现在的孩子很会"说",有时说出的话也有一定的深度。每天在接送孩子回家的路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跟孩子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不仅增进感情,也是训练说话的好机会。最好让孩子说完整、有条理。在课堂上,孩子"说"的能力也很重要。要说出精彩的话来,除了必要的生活经验,还需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我们知道杰出的人才都爱读书。大文豪高尔基,没上过多少学,全凭自己刻苦读书。他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你可以首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找他感兴趣的内容给他看,读完后和孩子交谈,使他尝到读书的乐趣。关于写,主要是指写好字和写好话。写话应该跟学生的阅读有关,多读一定会写得很美。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七、关于安全教育

由于学校周围公路分布较为密集,交通繁忙,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会关照学生,反复强调,注意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校内外不做危险游戏。另外,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恳请各位家长在学校50米外接送孩子。你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行为,无疑是给孩子最好的无声教育。

八、零花钱的使用

学校不允许学生带零食上学,家长要引导孩子不乱花钱,不在任何小摊小店买零食。让孩子知道钱的来之不易,再富不要富孩子,要让孩子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如捐款救助灾区或需要帮助的同学,给爸爸妈妈及其他家庭成员买生日礼物等有意义的地方,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孩子有爱心的好品质。

九、家庭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十、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1、严格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

①早晨让孩子按时起床,7:40到校,下午1:40到校,做到不迟到。

②周末对一周所学知识归纳、巩固复习和提高。

2、做到有事、有病提前请假,去赴宴尽量不要误课,有事多和老师沟通。

3、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睡眠足、多通风、勤洗头、洗澡、勤换衣服,不要让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不要接触发病人。有病及时领孩子到医院就诊。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早上必须让孩子早起吃好饭,上学时为孩子准备一瓶温开水,适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防止生病,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4、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①爱惜学习用品。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书本不卷角 。

②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回家先写作业,写完后再做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看电视时间适度 。

③帮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A、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看拼音认准“会认字”和“会写字”,并会组词说话 。

B、复习要求:“会认字”组词;“会写字”提写;文中号的背会、写会;练习册上的题读、背、做。

④阅读的好习惯。小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大学者季羡林也主张小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古诗文。诸如同步阅读、小学生报四大名著等, 每天让孩子读1-2篇,给孩子提些问题,让他边读边思考,这样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读后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多积累,为今后写日记、写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5、每天检查学生作业,并给孩子签字。检查孩子读生字词和课文,再让孩子预习下一课。

6、及时给孩子买些好的学习资料。

7、正确对待学生考试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的确,分数的多少,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我们更应理性地去分析卷面上的分数,有时卷子难一点,可能大家都不会,作为家长应冷静对待,关键是要静下心来和孩子一道认真检查试卷,帮助孩子查找问题,分析失分原因,督促孩子改正,使孩子不断进步。

8、注意培养孩子劳动观念。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碗、扫地、收拾房间、洗衣服等。

孩子不学习篇10

后续的交流中,我能强烈感觉到这位妈妈对孩子的不满意以及对自己的苛责。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来说,抱有这种心态和想法的绝不是个别。尤其是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家长就会出现恐惧、焦虑、急躁和痛苦等情绪。

其实,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考试和分数都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很多孩子考不好并不是学得不好,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上课不认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欠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在小学前半段,我们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件事,而不是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和分数上面。

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些孩子看到新鲜的事物总喜欢问“为什么”,这是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是学习兴趣的萌芽。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推动孩子主动学习、探究一切他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关注学习的过程,鼓励孩子的进步

当我们经常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点滴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赞美时,孩子就容易对自己产生信心,对学习激发兴趣。我们可以每天问孩子“学到了什么”,而不要经常问“考了多少分”;可以经常夸一夸孩子“你学习很认真”,不要经常夸孩子“你真聪明”。我们还可以经常提醒孩子“你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家长的鼓励、表扬、支持和引导下,孩子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

营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良好环境同样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我们可在餐桌、沙发等地方放置不同种类的报纸杂志、经典图书、字典词典,让孩子随手翻阅;鼓励孩子多欣赏一些知识性、趣味性俱佳的电视节目和经典电影,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互相启发;经常与孩子共同探讨、分享学习的成果和收获,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经常在家捧着书报杂志潜心阅读,就能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大人也喜欢学习,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孩子也会逐渐养成经常看书、热爱学习的习惯。

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既有很多乐趣,也有很多问题或困难。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如果能通过经验总结获取更多的解决方法,那么孩子就不容易轻言放弃,也不会对学习失去信心。

同时,孩子们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往往就能化难为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就会更高,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但总结学习方法也要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他的强项和弱项、学习习惯、记忆特点等,努力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提升他的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和习惯息息相关。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论学习还是工作,往往都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使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其终身受益。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有利于他学校生活的习惯,如:倾听和提问的习惯、表达和发言的习惯、阅读和书写的习惯、遵纪和守时的习惯、合作和分享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培养孩子在家学习和做作业的习惯,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既要有心理上的正确引导,还要在行为上持之以恒地加以培养。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尊重孩子的意见,多跟孩子沟通,使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孩子的主观愿望和自觉行为。

对孩子的学习和作业提出一些具体、细致的要求,便于检查、督促。

对于需要在学校保持的学习习惯,经常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相互配合,做到校内外要求一致,相互促进。

让孩子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此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对于要求孩子做到的一些方面,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来影响孩子。

当孩子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这件事要靠孩子自己来,父母不能成为主角。因而,在小学低年级,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是终身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家长要学会放手,减少对孩子自主学习的干涉,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都交还给孩子。

我女儿伊伊上小学之前的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做练习,从简单的加减法、拼音字母到常用的汉字都有一本练习册,一次只做一页。当伊伊做这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会守在旁边。即使有不会的地方,我们也让她暂时空着,等全部完成以后,我们再去检查和帮她解答。渐渐地,我发现伊伊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晚上七点多,吃过晚饭之后,她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开始专心致志地做练习。完成后,她就主动拿给我们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