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十篇

时间:2023-04-11 14:43:15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1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您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您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交不完的答卷

你要记住

我和你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您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您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您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佚 名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随着地动山摇的一声巨响

我看见您跌坐在嘈杂的操场

撕心裂肺的呼喊还在我的耳旁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漫天的星星可都是您的泪光

黑夜里我不是孤独地流浪

同学们手牵手嘶哑地歌唱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老师说那边再没有鸟语花香

所以我恋恋不舍回头张望

绿水青山却是一片苍凉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只是我舍不下曾经的梦想

帮我把漂亮的书包好好收藏

我听见废墟外姐姐的书声琅琅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可惜我等不及看到绿色的军装

我还想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

留恋着黑板、书本和课堂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不再淘气也不愿让您心伤

我会牢牢记住您微笑的模样

来世还要依偎您温暖的胸膛

妈妈

别哭

我去了天堂

有灯光生活总会有希望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2

孩子1: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双眸......

妈: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书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模样,来生还要一起走!

孩子1: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我们说:"不哭,拿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留给活着的孩子们把!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3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摸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4

--作者不详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摸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5

最近,2岁半的妞妞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淘气被妈妈说,想吃巧克力爸爸没有给她拿等等,就大哭大闹。如果哭闹不管用,她就开始伤害自己,不是抓自己的头发就是抓自己的脸。看着她那疼得小嘴直咧却又坚持使劲的样子,爸爸妈妈既生气又心疼,常常坚持不了多一会儿就心软了,只好妥协。

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可如何是好呢?

白雪公主的魅力

以前,我女儿生气的时候也爱抓自己的头发,做父母的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讲道理只是一时有效。对此,我们无可奈何,常常是心软妥协,无原则地答应她的条件,好让她停止自伤行为。

我女儿爱听童话故事,而且最爱听《白雪公主》,百听不厌,常常随着情节的起伏,自己也跟着流泪、欢笑,很是投入。

有一天,女儿对我说: “妈妈,我最喜欢白雪公主。我希望自己像白雪公主那样漂亮、善良,做个好孩子。”这时,我灵机一动,因势利导: “妈妈也喜欢白雪公主,你那红红的嘴唇、白白的皮肤,善良的心灵已经和白雪公主一样了,只是头发不像。白雪公主的头发像木炭一样黑,又光滑又柔顺。而你的头发又黄又稀,而且你生气时老抓头发,头发就更糟糕了,又乱又丑。” “不,我要让头发又黑又亮!”说到这里,女儿急了。 “好,只要你以后不高兴时不再乱抓头发,好好听话,头发就不会疼,就会快快乐乐地生长,长得又黑又亮,像白雪公主的头发那样漂亮,你能做到吗?”女儿听了,使劲点了点头。

现在,女儿很少再抓头发了,偶尔有几次,只要我们及时提醒,便会很快停止,而且对头发格外爱护,还经常拿梳子梳理。我想,这就是白雪公主的魅力吧。

山东日照 秦全玲

把他的“丑”态照下来

3岁的儿子,有一阵子居然养成了拗脾气。不顺着他的意思,他就又哭又闹,甚至抓自己的小脸,拽自己的头发。

我就耐心地对他讲:你不是最佩服警察叔叔吗?你看电视上哪个警察叔叔不是衣冠整齐、威风凛凛?在儿子哭闹耍赖的时候,我就用照相机把他的模样照下来,然后把照片贴到墙上,同他以往的小警察装照对比,还请爷爷妈妈来讲评。嘿,这一着还真管用。儿子变得干什么都特爱讲道理了。

河南油田炼油厂 郭海涛

咦,那边有只花蝴蝶

我的儿子在妞妞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和妞妞一样,所不同的是我儿子不是抓头发,而是用头撞物,碰到什么就撞什么:桌子、椅子、人……就像一头发怒的小公牛。那时候,我的心情也和妞妞妈妈一样,又生气又心疼。因此,每当他有这样的行为时,我就使劲拉住他。可小孩子也精明得很,他知道你这样做是因为在乎他,于是我越拉得紧,他就越拼命地撞,以此来让我们妥协。

后来我想,硬拉不成,不如用点巧妙的方法。于是,当他发火用头撞物时,我常常装作很不经意地 “忽然”想起点什么,或看到点什么来引开他的注意力,比如: “啊呀,宝宝,你那架飞机怎么不见啦,快点找一找。” “咦,那边好像有只花蝴蝶,好漂亮呀!”……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何况我选择的都是他平时感兴趣的话题。一听我这样说,他常常会忘了自己正在做什么。

孩子2岁半时,已能听懂一些浅显的道理了。在平时孩子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跟他说说用头撞东西的害处。不知不觉中,孩子改掉了这个毛病。现在我儿子已经8岁多了,有时我跟他谈起小时候他用头当武器的事,他听后哈哈大笑,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江苏如皋 仇美霞

大人不能心太软

其实,孩子伤害自己的行为,也是大人平时管教方式不当造成的。只要孩子揪自己的头发,抓自己的脸,大人就紧张得不得了,生怕小孩子不知轻重,真的伤了自己,赶紧跑过去把孩子的手拉开。别看孩子年龄小,察言观色的本领可不小,你越是紧张,他越以此为要挟,直到你满足他的要求为止。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应下一次狠心,把孩子的手移开的同时,严肃而坚定的告诉他: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种行为,这样做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然后,大人真的冷落他一会儿,任他怎样哭闹都不予理睬。慢慢地孩子就会停止哭闹,并且懂得哭闹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这办法我在儿子和他的小表妹身上都试用过,效果很不错。但说句实在话,这种方法有时需要父母狠一狠心,因此实行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家长切不可一听孩子的哭声就乱了方寸。

广西南宁 杨玉娟

寻找适当的宣泄渠道

俗话说: “人人都会发脾气。”成人在受到委屈、遭到冷遇或心情不佳时,往往会利用适当的机会、方式进行宣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不舒心的事,受到欺负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等等,也会发脾气,但由于年龄还小,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太恰当的形式来发泄,如摔东西、大哭大闹甚至伤害自己如抓头发、撞头等等。而其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但如果家长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是非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采取简单的否定和制止的方式,迫使孩子强行克制,那么即使孩子在大人的威势下表面上不声不响了,但却憋在心里,加重了紧张焦虑。

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承认他们与成人一样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帮助他们寻找适当的宣泄方式,如做一些大运动量的跑跳游戏,大声地唱歌,捶捶枕头等等,只要是非破坏性的,都可接受。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和孩子进行交流,一起来讨论这件事的对与错,孩子会容易接受得多。

河北承德 梁丽艳

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

许多家长常常会出现同样一个错误:当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如果家长认为这种要求不合理,立刻会严厉地予以驳斥: “不行!” “岂有此理!” “你这种要求太过分了!”然后就不再理睬孩子了。而当孩子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时,出于各种考虑,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能够被满足,家长的态度都会和缓、有耐心得多。孩子觉得语言表达远没有行动有效,当然会采取行动以引起你更多的关注。所以,为了预防孩子采取激烈的方式,我们在孩子说出自己的要求时不要针尖对麦芒,不妨耐心地和孩子聊一会儿,如问问孩子: “是不是这样呀?” “你是怎么想的?” “我明白你的心情。”虽然你很有可能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但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你理解他的感受。孩子的不良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采取激烈方式的可能性就相对少得多了。

北京通州 李 胜

“你抓头发是不是不疼啊?”

我女儿小雨小时候是由奶奶带的,老人比较宠孩子,孩子无论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用抓头发这着儿,奶奶立刻就会冲过去: “宝贝,快把手放下,抓头发多疼啊!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奶奶替你做主。”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6

有感而发,抒写真情

灾难是文学的经典题材之一。在灾难中,人类的情感和精神被快速激发,而诗歌在情感上的浓烈、语言上的精练、节奏上的明快,正好契合了国人的情感需求,网络的及时、开放、快捷又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传播媒介。当灾难侵蚀心灵时,没有人会无动于衷。而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最好方式。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①的主张明确指出了诗歌“缘事而发”的特性。中山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当一个国家发生重大灾难时,国人往往都会恢复成一个简单的情感人,他的心被触动后,不再冷漠、不再麻木,而是渴望说话和发声。应此时势而生的诗歌,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化的特征,诗歌的技艺变得不重要了,如何发出真挚的心声、表达炽热的情感,才是诗歌的核心使命。”诗人赵丽宏在谈到自己的诗作《我们血脉相连》时说:“我一直含泪看着电视,本来觉得这种时刻不适合舞文弄墨,可后来还是决定借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少诗人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说自己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句,都直指朴素的内心,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绝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②诗歌的核心即是情。亲情、友情、爱情是古典诗歌常常吟咏的题材。当灾难来临时,数以万计的诗歌承载着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对灾害的震惊,对生命逝去的痛惜,对伤者的祈福,对父母、老师、救援者以及其他拯救生命的人的赞美,此时诗歌成为人们寄托哀思、表达情愫、鼓舞斗志的最好武器。济南某出版机构的编辑杨天逸说,她在网络上看到《孩子,我告诉你一句话》《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样的诗歌,泪水夺眶而出。“我也是母亲,这几天看到大地震中,很多孩子离我们而去,有的手中还紧握着笔,心就被揪得生疼。这些诗把我们内心的抑郁和悲伤,一行一行地牵出来,化为泪水。诗歌抚慰着我们的伤痛,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温情”。大愤出真诗,大悲出真诗,大爱出真诗,大奋出真诗,《宝贝啊,不要沉睡》、《孩子,天堂路上别走太急》、《让我轻轻擦你的手――献给谭千秋和他的妻子》、《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生死不离》等作品都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做作、不矫情,情感炽热。大爱、责任、奉献、牺牲、担当、感恩等词语一次次被诠释,人间的真情一次次被唤起。我笔写我心,我心写我诗,我诗抒我情,成为每个诗人共同的写作追求。

“草根诗人”,直抒胸臆

网络上出现的一大批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诗作,作者大多是普通的诗歌爱好者,不少人是第一次写诗,他们被称为“草根诗人”。在这些诗人中,有的是灾难的亲历者,有的是赴灾区的志愿者,更多的是普通的公众。许多人的诗作是通过看电视报道后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这些“草根诗人”用心感受灾难,真切体会人生。没有羁绊、没有伪饰、没有顾忌,他们的诗作忠实记录了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传达出普通民众的心声,使诗歌走进了民众的心里。他们视灾区的民众为亲人,以至亲的情感叙灾难,写感受。正如清代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③可见心中有大爱,方能有佳作。

诗歌植根于民众之中、植根于创造历史的大众中。对民众的深切关怀是使诗歌生生不息的土壤。“草根诗人”由于来自大众,其情感、其作品更能接近普通民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首诗的作者是年仅24岁的苏善生,也是一位“草根诗人”,他称这首诗的最早版本名叫《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写于3年前,当时他患绝症的女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情绪很不稳定,苏善生就握紧她的手给她支持。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苏善生看到地震现场一位小孩从废墟中伸出的手时,他就在3年前那首诗的基础上写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时间是5月13日早上7时,苏善生说他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虽然我无法去前线救灾,但希望能用自己的诗引起大家的注意,通过诗祭奠那些遇难的孩子与妈妈。”山东一家文化公司的魏纯明也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一介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诗人”,我写诗,不求达臻鸿硕,愿以我朴素、真挚、强烈而深沉的语言和情感,诉说我心灵深处掀起的涟漪、卷起的漩涡、腾起的巨澜。我想用诗的形式,从感情的底层和心灵的深处对抗震救灾进行镂刻与描绘,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氛围、场景、民情、世态等,进行扫描与个性化的发掘。出现在我笔下的诗作虽说或许是少了几分艺术上的雕琢,但却绝对是真情实感的喷涌与流泻,目的是让人读来心潮起伏、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怆然而又奋然,悲情复以豪情。

人性之美,人情之美是“草根诗人”歌咏的主题。《最近我常常含着泪水》、《灾难中的感动》、《深切哀悼汶川地震遇难同胞》、《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等诗歌大多直抒胸臆,主题明确,浅显易懂。也有一些作品是写给赈灾英雄的,如《妹妹快跑》、《宝贝不哭》等。关于地震中的母亲和孩子的诗作最具震撼力,《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宝贝啊,不要沉睡》、《妈妈的呼唤》、《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等,直击灾难的无情,深沉厚重,悲伤但不悲观。

诗风平实,语言朴素

在触目惊心的灾难面前,古典诗歌“风雅兴寄”、“咬文嚼字”、“用典藻饰”,即艺术上的“精雕细刻”已显得多余。灾难中的网络诗歌语言朴素,没有刻意的修饰与锤炼,更没有过多使用写作技巧,语言朴实自然,通俗直白。虽然有些诗歌显得稚嫩,但正是这些明白如话的诗歌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强、生命的坚韧。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诗人用“太黑”、“碰了头”、“陪你走”等常人常语常情,表达出母子生离死别的爱;诗人鸽子杨军在其诗歌《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妈妈》里写道:“亲爱的宝贝,可爱的宝贝/和宝贝你一样从地震里站起了的宝贝/如果你失去了妈妈/我们都是你的妈妈/如果你失去了爸爸/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如果你失去了爸爸妈妈/我们都是你的爸爸妈妈。”语言朴素真诚,直白如话。诗人胡有琪的《谭千秋老师,废墟中的最后一课》:“在你的面前/所有的颂语媚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你用唐诗宋词做骨/认认真真地写了四个字:我是老师/然后,你就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用老师的风范撑起坍塌的天空。”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语浅情深。

总之,2008年5月这场灾难的网络诗歌,就其题材和气势,已表现出它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它朴素的文风,对当代诗歌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诚然,大部分网络诗人的作品没有经过细致认真的艺术推敲,我感故我抒,艺术上还不够成熟,但是网络诗歌对于中国当下诗歌的解放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网络诗歌催人振奋,鼓舞斗志。上个世纪40年代的抗战诗歌,也存在艺术上的粗糙和缺憾,但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全民抗战的一种精神力量,网络诗歌经过这次灾难的洗礼,也会更加成熟。

注释:

①②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③叶燮:《原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7

故事1 “衣被被”的故事

小熊有块“衣被被”,是他小时候用过的一张床单。每天入园,与妈妈离别的那一刻,小熊就抱着“衣被被”哭,又擦眼泪、又擦鼻涕。小班刚开学的那几天,小熊天天抓着它。吃饭,小便,睡觉,就连玩最喜欢的滑滑梯,也会让老师帮忙把它系在脖子上才能安心游戏。看见他玩得一头汗,还带着“围巾”真是又好玩又可爱。但是,我们从来也没干涉过他,我们知道小熊是把“衣被被”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对妈妈的依恋。

一段时间后,班级幼儿入园情绪稳定多了。小熊依然天天带着“衣被被”上幼儿园。虽然不哭,但“衣被被”仍然不离手。妈妈开始担心:“什么时候小熊才能长大,不带‘衣被被’呢?是不是他还没渡过入园关?总拿着‘衣被被’会影响他活动吗?”

一方面,我们肯定地告诉妈妈:“小熊,很好!”还用相机拍下小熊紧紧抓着“衣被被”专心活动的照片给妈妈看。另一方面,我们在小熊想妈妈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我们的爱像涓涓溪流,日复一日地在孩子心间流淌,总有那么一天,小熊会长大!

渐渐地,小熊在活动室会弄丢“衣被被”。有时候他自己也发现紧紧抓着“衣被被”的手松开了,因为幼儿园里太好玩了。有时候我们捡起丢在地上的“衣被被”,还会故意提醒他:“小熊,抓牢了!”他会不好意思地接过“衣被被”,然后把它放在桌上,继续开心地活动。现在,每天入园小熊会自己把“衣被被”放在抽屉里,只是在下楼睡觉的时候才拿起它。

妈妈惊奇又激动地询问我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家”,像妈妈一样爱他,让他放松,给他快乐!我们相信,很快他就要和“衣被被”说再见了!

故事2 “可以哭一会儿”的秘密

他叫涛涛,一个黑黑、瘦瘦的男孩,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园。对于小班刚开学其他孩子在入园时表现出的分离焦虑,他似乎适应得很好。在与爸爸分别的那一刻,他只是挥挥手,然后什么也不说,自己走进来。我们每天都主动走过去或是拥抱,或是表扬,不断地肯定他“涛涛真能干”“涛涛从来都不哭”“涛涛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他从来不需要我们“特别”的照顾。只是爸爸却说,涛涛回家后会发脾气,天天早上都说不想上幼儿园。

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室里的哭泣声逐渐被童真的笑声取代。每天清晨,孩子们甜甜的问候声为我们拉开一天工作的序幕。

又是一个清晨,涛涛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幼儿园,在与爸爸分别的那一刻我注意到他眼眶里含着点点泪光,不过,很快他就挥手擦去了。

“涛涛也舍不得离开爸爸,只是他在强忍着眼泪。”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就更加注意这个“懂事”的孩子。虽然是男孩,但涛涛一点也不调皮,他的自律性很高,活动中总是很专心而且坐得很直。因此,我们总会把他作为榜样,经常表扬他,让大家都向他学习。只是,我们很少能看见他的笑容,听见他的声音。

“为什么他想哭却不哭出来呢?我们不断的表扬,是不是把这个3岁的小男孩压得有点受不了啦!”我开始思考……

第二天的清晨,涛涛还是第一个来。在他走进活动室的那一刻,我轻轻地拉起他的手说道:“涛涛,舍不得爸爸离开,可以哭一会儿的。”我的话立刻像坚石入海一样激起了千层巨浪,爸爸愣住了,涛涛也愣住了。我立刻张开手臂将面前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揽入怀中,涛涛的头靠在我的肩上,我听见他抽涕的声音。“没关系,老师妈妈会陪你的。”我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用眼神示意爸爸放心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涛涛每天都会在入园时靠在我的肩上哭一会儿。不过,集体活动中我们开始听见他的声音,也会在游戏时看见他的笑容。特别是下午离园的时候,他常常高兴地对爸爸说:“明天我还要第一个来。”然后,冲着我甜甜地笑笑!爸爸不明白为什么涛涛入园时会哭,可回家后却说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呢?

这个秘密只有我和涛涛知道!

故事3 一次“意外”之后的收获

又到了星期五的“玩具分享”时间,我早早做好了准备。因为孩子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常常出现相互不会玩的情况,总是不停地寻求教师的帮助。

“你玩,我玩,大家玩,玩具分享真开心!”孩子们的口号声刚喊完,电话声响起,突然需要我立刻核对一些幼儿资料。怎们办呢?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不允许我剥夺他们的“快乐星期五”,那就一边做事情,一边看孩子们玩吧!

组织孩子们开始游戏后,我拿起资料开始工作。一会儿,就有幼儿过来询问:“老师妈妈,这个琴怎么不响?”“老师妈妈、老师妈妈,你快过来看!”

幼儿的声音此起彼伏。我想了一下,举起资料对孩子们说:“刚才出了一点小意外,老师妈妈现在有一点紧急的事情需要做,你们能不打扰我,自己玩一会儿吗?”

活动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我微笑着又说:“玩具是小朋友带来的,所以除了我能帮助你们,玩具的主人也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找玩具的主人好吗?”

孩子们开始小声议论:

“玩具的主人——”

“这是谁的琴呢?”

“那个小火车是我的,不会了就喊我!”

我又补充说道:“不过,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需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请——问——”

“你——好——”

“谢——谢——你——”

我慢慢地,一句一句清楚地说着。

活动室里又恢复了热闹,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没有孩子再过来“打扰”!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8

案例1,一位母亲从市场买回一个菠萝,年幼的孩子被这个从没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孩子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母亲可能会有两种应对方式:

方式1、耐心告诉: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外面硬,有很尖的刺,你不要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

方式2、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可能摸了一下,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孩子又抓住菠萝的叶子想拎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放下了它。“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是的,菠萝很重。”孩子又尝试滚动这个菠萝,结果它真的滚动了。孩子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

方式1,使孩子很快就学会了有关菠萝的一些常识,但是妈妈告诉而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会带来新的东西,孩子会等待妈妈像上次一样。

方式2,最终也让孩子了解了菠萝,但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

结果:方式1,很快学到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

方式2,学到了知识,速度较慢,但同时学到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会了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孩子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之,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观察,发现母亲的教养态度和儿童性格发展具有内在联系。母亲是支配型,则孩子性格会是服从、无主动、消极、依赖性强;母亲是事无巨细呵护型的,则孩子性格会是幼稚、依赖被动、胆怯甚至是神经质的;母亲是顺应型的,孩子性格会是缺乏责任心,不服从、带有粗野、攻击性的;母亲是忽视冷漠的,孩子性格会是冷酷的、情绪会极不安定,但创造力极强;母亲是民主的,则孩子会是亲切、直爽、喜社交能融洽地与他人协作。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入绝对民主只“赏识”不批评的误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绝对民主只会助长孩子的诡辩恶习。赏识决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母亲可尽力做到(1)赏识孩子正确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2)赏识孩子正确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正确的兴趣和动机;(3)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4)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生活中不少母亲在教育子女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可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极易造成“超限效应”。俄作者克雷洛夫的寓言《杰米扬的汤》就形象阐述了这一后果。文中的杰米扬是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有朋自远方来,他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菜――一大盆鲜美的鱼汤。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满意,杰米扬劝喝第二碗。两碗下肚,朋友嫌多了。可杰米扬并没觉察,仍然一个劲地劝汤,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了,丢下碗,拂袖而去。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9

在医院的产房里,正紧张地进行接生。产妇脸色苍白,淌着豆大的汗珠;她咬紧牙关,双手死死地抓住被单,吭也不吭一声。随后产房产出一声惨叫,接着便是一阵嘹亮的哭声。护士接过孩子,细细地看了看,惊喜地对产妇说:“恭喜你,是个男孩!”产妇看了看孩子,微微一笑,登时晕死了过去。

1999年3月下旬 家中

“猫……猫……”男孩瞪着一双无知的大眼睛看着男人手中的卡片。“说了多少遍是‘妈妈’了,孺子不可教也!男人火了,扬起了巴掌。这时,女人跑过来,抓住了男人的手,说:“叫你别打孩子,你偏不听!”男孩被吓哭了。男人愤愤地说:“你的孩子,你管吧!”说完便走了。这时女人拿起卡片,问道:“宝宝,这是什么?”“妈妈!”男孩答道,响亮而干脆。

2003年6月1日下午 幼儿园

六、一儿童节到了,为庆祝节日,幼儿园举办了“宝宝”杯歌唱比赛。“现在请8号宝宝上台,歌曲《数鸭子》!”男孩一阵小跑上了舞台,先向评委问了好,再唱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只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男孩甜美的歌声顿时把观众征服了,也包括他的妈妈。她心里像有一个小天使在飞翔,幸福极了!“8号宝宝得分9.8分,荣获二等奖!”这时,女人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

2004年8月下旬 医院

女人泣不成声,男孩躺在病床上,一个一年级的小豆包。就在今天放学,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把男孩撞倒在血泊之中。

医生说男孩要动手术,把骨折的左大腿接起来。那天,男孩没有哭,他知道如果手术不成功,他将会终身残疾,这是他偷听得到的,甚至有生命危险。

等女人回来,男孩便问她:“妈妈,你说我会不会死?”女人一下子哭了,说:“不会的,你有缘不会死!”

男孩进了手术室,3个半小时,护士跑过来告诉女人:“你儿子十分配合医生,收拾非常成功!”女人十分高兴,她哪里知道,是她在手术前说的那句话让儿子获得了新生。

2009年9月下旬 家中

男孩拿着小蛋糕进了卧室,女人仍坐在电脑前工作。今天是女人的生日,可女人忘了,让工作和儿子给累忘的。男孩突然冲上去,把女人吓了一跳。“儿子,你干什么?”“Mum,happy birthday to you!”女人笑了。这时,男孩猛地发现,妈妈的黑发里藏着一根白头发……

后记

不用我说,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女人是我妈妈,而那个男孩就是我。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篇10

自从昨天出院以来,他就一直粘在游戏机上。究竟玩了多久?或许,他应该感到饿了吧。“感觉怎么样,腿还疼吗?”我问道,“早餐我准备了蛋白质奶昔和果汁,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些了!”

“哦……嗯”,儿子咕哝了一声,手指依然在各个游戏控制按键上来回舞动,眼睛死盯着电视屏幕。

“来点儿格子松饼吧?”我接着说,“它们的含钙量很丰富。”

托马斯的眼睛仍然没有离开屏幕:“谢谢妈妈,我一点也不饿。”

“我还以为这些东西会让你开心呢”,我说道,“腿受伤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想快点好起来,你必须多吃东西。我是你妈妈,照顾你是我的责任。”

托马斯摇了摇头,仍然没看我一眼:“我很好,妈妈,真的没事。”

我走下楼梯,不住地回头张望。受了这么重的伤,儿子仍然不需要我的帮忙。难道他不再需要我了吗?

我记忆中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哪儿去了?小时候,托马斯对我这个妈妈依赖有加。走在绿草如茵的野外,他会紧紧抓住我的手。我为他烹制蛋白质奶昔,做他最喜欢喝的果汁。他会一边吃一边和我分享他小小内心世界的秘密。虽然都是再幼稚不过的事情,但却让我无比快乐。

托马斯长到15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我成了这个世界上他最不想接近的人。虽然有时候他也会询问我的看法,但是看看这次发生的事情吧,我告诉过他多次橄榄球的危险性,他还是受伤了。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明白,他仍然需要我这个妈妈呢。

托马斯一整天都没和我说话。当我把晚餐送到他的卧室时,他只说了声“谢谢”,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傻傻地站在他身边,期待他能说点什么,但是什么也没有。我失落地走下楼去,期待从丈夫瑞克那里得到安慰。

“托马斯到底怎么了?”我失声哭了起来。

“他正处于青春期嘛。”

“他正把我从身边推开,为什么?我还想当他的妈妈,他还需要我!”

“给他一些空间,这才是他最需要的”,瑞克说,“他已经接近成年了。”

我皱了皱眉头,瑞克怎么会明白我的感受,他和托马斯相处得一直都很好。

几周后,托马斯重新回到学校。他在家的日子过得真快呀。我提出开车送他去学校,但他拒绝我拎着他的背包出现在同学面前。

他单腿着地,挎上背包,抓紧拐杖,朝门外走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回头说了一句。但是宝贝儿,我还是你的妈妈呀,为什么不让我帮你?我的心在默默流泪。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心情极度沮丧。我不住地向上帝祈祷:请主告诉我怎样成为托马斯想要的妈妈。一切都没改变,直到一个月后,我带着托马斯去医院复查。

“他恢复得不错”,医生说,“可以拄手杖行走啦。”

“医生,你肯定吗?”天哪,我在说什么。我不是不想让托马斯康复,只是我对他的需要已经超出他对我的需要。他是我的孩子,我不想让他离开我。

“摸摸这儿”,医生指着托马斯骨头断裂的地方说,“当肌肉组织修复后,它会使骨骼更加强壮。所以,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是说托马斯的腿,还是别的什么事情?那一晚,我又悄悄翻开《圣经》。医生的话让我想起里面的一句诗:“该抓紧的时候抓紧,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紧紧抓住托马斯的手,养育、教育、保护他。原来,放手也是做母亲的一部分。

几天后,我在一张卡片上写道“为你骄傲,为你祈祷,我爱你――你的妈妈”,然后把它塞到托马斯的枕头下。

托马斯从来都没有提到卡片的事。我猜他也许把它扔了,但这是我向他表达母爱而又不影响他的最佳方式。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束缚他的决定,质疑他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再滔滔不绝地说教。

一天早上,托马斯收拾好了书包正准备去上学。“今天放学后我可能晚回来一会儿,我要练习举重。”他扔掉了手杖向门外走去,只留给我一个高大坚强的背影。我很想告诉他,你最好带上手杖,另外,现在也不适合练举重。但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托马斯,我爱你。”

他转头看了看我,说:“妈妈,我也爱你。”

“你们母子俩好像又成为一体了”,丈夫说,“你究竟在蛋白质奶昔中加入了什么神秘佐料?”我笑了笑。我怎么才能让丈夫明白,有时候,抓住爱最好的方法就是完全放手。

就在托马斯18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准备在他的房间里打扫一番。在橱柜最顶层的抽屉里,我看到托马斯童年珍藏的玩具。咦?那是什么?一股热泪夺眶而出,我看到了那张十分熟悉的卡片!它和托马斯收藏的宝贝放在一起,是那么显眼。我抚摸着上面亲笔写下的话语,哽咽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