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7 16:57:55

孩子教育

孩子教育篇1

这名学生在走廊上思考了三分钟之后,毫不犹豫的从五楼窗户上一跃而下,最后身亡!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自己总是心情特别的不好,因为自己同为母亲,自己家孩子也同为一个男孩子!自己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些事情管理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是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或者在孩子特别不听话的时候,自己也会打骂孩子!

虽然曾经无数次的告诉自己说孩子已经大了,有的时候应该学会以别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自己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记得有一段时间小家伙也抱着自己的储蓄罐,想要离家出走,然后自己就不理解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特别的不可思议,而且特别的早熟!

每次看到这样的一些消息的时候,自己总是特别的痛心,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一定一定得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就是尽量以合理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

我不知道这位母亲的后半辈子该怎么样度过,因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即使提倡了生二胎,对于一个大孩子,已经上了初三再生二胎的家庭来说,真的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孩子和别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是不可以随便就取代的~

孩子教育篇2

1、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2、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5、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6、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7、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8、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人都是小矮人。

9、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0、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子往往比较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

11、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12、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姆。

13、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14、性格好的标准是“文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15、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的。

16、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17、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18、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19、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0、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21、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22、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来修剪。

23、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24、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25、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26、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27、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28、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29、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30、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31、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32、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33、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34、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35、好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36、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37、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8、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39、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

40、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41、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42、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43、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44、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45、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46、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47、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48、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4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50、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51、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52、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53、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54、平时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5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56、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57、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58、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感。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59、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60、教育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

6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6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63、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64、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6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66、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67、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68、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69、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70、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71、谋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

72、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73、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74、父亲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影响我,熏陶我,使我的言谈举止带上一副绅士的派头。他认为这是待人接物的最重要的技巧。

75、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76、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77、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78、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79、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0、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81、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82、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83、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84、如果家长教训智慧发达而教育智慧不发达,如果家长只有教训而没有教育,孩子会成为唯唯诺诺的“家奴”,失去堂堂正正地做人的自信、尊严和激情。

8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86、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87、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88、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89、懦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90、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91、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92、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孩子教育篇3

其一,模仿别人的结果。

在家庭里或亲友当中有人任性,孩子曾不止一次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许多亲友一起庆祝节日或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对其他孩子起了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有的是非不明的孩子,遇到适合的机会,就会模仿他的样子。有的成年人也任性,孩子同样会模仿。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明显的任,都会直接影响孩子。

其二,家长迁就的结果。

有些孩子任性,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他,几次下来,孩子形成了心理和行为定势。比如,有的孩子偏食现象很严重,只吃自己喜欢的,别的一概不吃,家长怎么说也不行。这种任性的表现,就是以往迁就的结果。

其三,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的结果。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还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动不动就贬斥孩子,甚至在外人面前也随意责备,孩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产生任性对抗行为。孩子长大了太任性,一点好处没有。在家里,不听父母长辈的话,我想怎样就怎样;在学校太任性,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身心不可能健康发展。怎样使孩子由任性变得不任性呢?分析孩子任性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前述三种原因,第一种如果是父母以外的人的影响,重点在分清是非,让孩子对任性产生一种讨厌的心理,不去模仿。如果是父母自身一方有任,则应认真反思,坦诚地与孩子交流,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对,教育孩子不要学。而且请孩子监督自己,帮助自己克服任性的毛病。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矫正自己的迁就行为。一方面教育孩子认识任性的害处,有实例说明任性会使人做错事,会碰壁,在集体中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最终影响进步。另一方面,要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责任,无原则的迁就是不对的,孩子任性,自己应负主要责任。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克服任性,来个约法三章。比如,父母给孩子提出某种要求,先讲清道理,为什么这样要求;孩子不同意父母的意见,有自己的主张,也必须说明理由。如果双方有矛盾,就充分讨论,还可以请其他长辈、老师发表看法。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家长要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同时,坚决改变过于苛求和伤害孩子的行为,要宽严适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创造民主气氛,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其实,任性就是不讲理。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突出了讲解的过程,任性就会改变。切记不可以任性对任性。让孩子在群体生活中改变任性的毛病。群体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个人的意愿与大多数人意愿不符,就会被否定。

孩子教育篇4

孩子取得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关怀。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归根结底还是老师的功劳,作为父母,我们少不了对孩子严格要求,每天督促检查她完成作业。

作为妈妈,我想说:孩子取得进步最重要的归根于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记得是在家庭教育会上,我深受启发,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改变了态度,以前我对她说话时总是凶巴巴,大声对她吼,结果适得其反,孩子非但不听我的话,更严重的是她对我产生了叛逆心理。开家长会回来,我左思右想,要改变孩子对我的态度,使她能感受到做妈妈的爱心,感觉到妈妈对她的关心。我把在家长会上的学到的知识搬回了家。首先,我对她不再大吼大叫了,说话的口气从命令式改成了商量式,对她的学习也改变了方式。平常也是和蔼对她说:女儿:你去把你该做的作业做完才玩吧,每天放学回家她会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然后再看会电视,自己去洗澡睡觉。她有这么个好习惯,早睡早起,每天到点她就会自己醒来,从不要我操心,我就只是做好早餐等她吃就好。她能体贴父母的辛劳,经常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她的优点,我们为人父母要善于发现她们的优点,巧妙的帮助她们改掉不良的缺点,孩子就会发光发亮。

当然,孩子的进步,最主要的是老师对她的教导,老师不辞辛劳,处处关心爱护孩子,胜过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在此,我要慎重的说声:感谢老师,感谢学校,感谢你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关怀,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孩子教育篇5

大多数美国孩子从两岁起就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刀叉不能敲盘子,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座的所有人说声“对不起”。在餐桌上照顾别人的感受,是美国孩子很重要的一课,除了不影响到他人就餐,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因为喜欢某道菜而放肆吃,这是不被允许的。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帮助父母做一些餐前准备和餐后收拾,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让孩子有一种家庭参与感,学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仪。

这一点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会有些不可思议。几乎每一个中国孩子都明白:“我现在不吃也不要紧,反正家里的厨房二十四小时为我开着,我饿了自然会有人给我东西吃。”

对于美国人来说,餐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最温馨的场所。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总统,都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中国人的早餐内容丰富,却很少和家人一起享用。我们经常在早餐摊上吃,或者把早餐打包带走。即使在家里吃,也经常是孩子吃饭,妈妈忙着收拾书包。于是,美好的早餐时光就这样被匆忙消耗掉了。美国人的早餐很简单,各种麦片圈圈泡在牛奶里就是一顿。但是,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慢慢享用。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爸爸坐在餐桌旁看报,妈妈给每个人的盘子里放入一个鸡蛋或几片培根,孩子们给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上橙汁,这是很常见的场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谈心、说笑,美好的一天就从那一刻开始。孩子从餐桌上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享受吃饭的乐趣。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但是,美国人会告诉你,耐心,不是等待的时间,而是等待的状态。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吃饭,面对满桌满地满身的狼藉,他们能心平气和。他们让违反规矩的孩子饿着肚子,面对孩子的哀求,他们不动声色。他们将工作琐事搁置,期待与享受每一个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是一种怎样的淡定与平和?当我们为了工作匆忙奔走,对于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急于求成时,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先陪着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来呢?

【原载2013年5月(上)《婚

姻与家庭》】

孩子教育篇6

关键词:关注;关住;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39-02

我们教育工作要做的事。就是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健康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栋梁之才,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也是每个老师的心愿。但有时我们的教育会显得操之过急,总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事,却常常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从某种角度讲,我们是在陪着他们成长。我们对孩子有教育的义务,但我们在方法上不能居高临下,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样只会拉开我们和孩子的距离,而太远的距离是不利于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把握尺度,不能“极左”,也不能“极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我们就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中成功解决问题,他们会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和安全感,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就知道该怎样解决了。简单的说教,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更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如果我们用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来训斥他们,只会让他们觉得莫名其妙,我们的教育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注孩子,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现有不当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在日常的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人和事。我们平常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对待这些人和事时不要用极端的方式。如果他们在行为上有极端表现,我们需要进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让他们沾染上不良的风气和习惯。我们要告诉他们,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换个角度想问题,我们也许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孩子打架经常发生,打完架,一会儿就好了,还成了好朋友。对孩子间无意的打闹,我们做大人的不能横加干涉。不过,如果是故意欺负同学的行为我们就要加以制止。在学校,老师是孩子的保护者;在家里,家长是孩子的保护者。对欺负孩子的行为,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否则,被欺负的孩子会以暴制暴,或者胆小不敢说。胆小不敢说的孩子在心里憋久了,心灵就会受到创伤。我们作大人的要关心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做性格柔弱孩子的后盾。一味地训斥呵斥只会引起胆大孩子的反感,让性格软弱的孩子害怕。性格强的孩子,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甚至和你唱对台戏。所以,我们要和他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声。只有知道了他们的想法,我们才能让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在学校,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低年级的孩子单纯可爱,分不清是非对错,我们就要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不能随便吐痰、不能打架、不能骂人、不能做危险游戏,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说了,他们大多会听,不说,他们就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引导好他们,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行为习惯,知道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彰显良好的品质。关注孩子,要用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来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良好品行的完全人。当然,关注孩子不是“关住”孩子,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关心关注变成了“关住”,变成孩子的负担。一些家长每时每刻紧盯着孩子不放,经常用训斥和命令的方式干涉孩子做事。这样要管,那样也要管;对的要管,错的也要管。我们无理的干涉,让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已经被家长安排好了所有的事,自己不操任何心。最后,我们束缚了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过多的干涉也让他们养成了依赖心,变得懒惰、消极。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的是“你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观念,至于对不对、错没错,不关我的事。依赖心使他们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受到的负面教育让他们没有了个性和想法,性格变得胆小懦弱,不敢大胆地做事,没有了自由和快乐,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一个没有自信心和创造力的人,何谈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我们极端的关注,“关住”了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需要反思。

孩子教育篇7

2、父母要注意树立孩子的价值观,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段迷茫期,在这段时期孩子会有一种茫然而恐惧的心理,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与以前不同了,马上就要成年了,既有对未来的迷茫又有对未来的恐惧,这时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这里就需要父母来合理的引导孩子,为孩子解惑,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快速走出自己的青春迷茫期。

3、父母要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其实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内心之中更需要父母的关怀,当他们有什么事的时候更多的会想到父母,特别是在生病或他感觉迷茫无助孤独的时候,虽然孩子并不想和父母多沟通,多和父母说话,这都是因为他感到父母唠唠叨叨的很心烦,因此作为父母要适可而止,事情不要说了一遍又一遍,这样就会好很多。

4、父母要和孩子平等交往,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父母不能在想孩子小时候那样事事给孩子拿主意,要更多地听听孩子的建议,对于你认为不对的你可以给孩子提提意见,帮助他改正,态度要和蔼,千万不能够强制性的让孩子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那只会让孩子和你越来越远。

5、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的性意识,这一时期孩子渐渐发育成熟,男女差异越来越大,就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作为父母要交给孩子正确的青春期知识,这种事不能赌,越赌就会越容易出事,正确的教育是必要的。

6、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进入青春期,对于一些不想和别人说的事情就会写在日记里面,父母不要去随便乱翻,你可能一次没有被孩子发现,两次没有被发现,但你总有被发现的时候,这时你的偷看就会使你们和孩子的关系出现裂痕,孩子就会认为你不尊重他,直接导致家庭大战的爆发。

7、父母要教育孩子远离诱惑,青春期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不良诱惑,如上网打游戏,吸烟喝酒等这些不良的习惯,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远离这些诱惑,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孩子教育篇8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也经历过一段“家庭教育外包风”,结果,专家跟踪这些“外包孩子”的成长轨迹,发现这群孩子长大后患抑郁症的比例是普通人的4.8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到了中年仍然独身,这些都可以追溯到昔日教育“外包”的经历上,因为感觉曾经被父母“抛弃”,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情感和家庭总表现出疏离感和不信任。

教育能“外包”吗?教育学家认为,孩子的不良品性和生活习惯,与父母对其关注度不够、教育不得法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和专家取代不了家长的教育。家长盲目地将教育责任“外包”, 是一种简单而不负责任的做法,会给孩子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

教育被“外包”,孩子产生“被抛弃感”

孩子长期生活在特殊的寄宿学校和托管机构,割裂了他与父母的亲情联络,使其变为某种意义上的“特殊孤儿”。孩子不是可以随意寄放的“小件物品”,一旦孩子稍谙世事,感觉到父母对管教自己束手无策,或不愿承担教育的责任,才把自己寄送到这里。孩子心理上会有极度的伤感和无助,进而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

教育被“外包”,孩子产生“被监管感”

几乎在所有的寄宿制幼儿园和托管机构中,纪律都被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安全和责任方面的压力,使学校和托管机构把孩子彻底圈养起来,让孩子们的行动整齐划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无形中约束了孩子的生活空间,限制了其眼界,不利于其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孩子只有对教育环境感到满意,在被教育过程中拥有无比的愉悦时,教育才是有效的。压抑、孤独与充满限制的环境中,暂时取得的教育成果不会有很好的延续性,不能养成伴随其一生的好性格、好习惯。

教育被“外包”,孩子有被“划为异类”的感觉

教育“外包”使孩子的生长环境过早“圈子化”。寄宿制幼儿园收费昂贵,大多成为富家子弟的聚散地;心理医生负责的托管机构是问题孩子、心理病儿的聚散地。送孩子到这些地方,等于变相为孩子贴上“我是哪一类人”的标签,于是,富家子弟4、5岁就开始攀比、追逐名牌;问题儿童则认为自己不同于正常儿童。与此同时,交往的特殊化和圈子化,使孩子丧失了更广泛、更多元的交往资源。美国幼儿专家认为,从小交往面狭窄的孩子,长大后思维的广阔度会受到影响,人格魅力也会欠缺。

孩子教育篇9

一、什么是AQ教育

AQ(Adversity Quotient):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们在遭受挫折后的承受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控制逆境的能力。

AQ教育即挫折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造某种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使孩子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AQ教育

1.AQ教育关系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快乐与否。

AQ不但与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的表现息息相关,更是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关键因素。低AQ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遇到挫折就容易萎靡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而高AQ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则愈挫愈勇,快乐成长。

2.AQ教育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AQ与智商(IQ)、情商(EQ)并称3Q,是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在IQ(智商)与EQ(情商)正常的情况下,AQ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低AQ的人在困难面前,看不到光明,一事无成,甚至悲观绝望,大意轻生,而高AQ的人在面对逆境时,则始终保持上进心,从不退缩,会把逆境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推动力,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

3.儿童是AQ培养的关键时期。

AQ不同于取决于先天因素的(IQ)智商,它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如果儿童缺乏早期逆商训练,则其成人后逆商将大打折扣。

过去的孩子,即使被父母经常打骂也很少发生自杀事件,甚至都不会产生此类想法。但是,现在的孩子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Q教育的缺失。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正确对儿童进行逆商培养,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

三、怎样进行AQ教育

1.家校合作,摒弃溺爱。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必须有家长与学校的配合,这是首要条件。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只有家长与学校配合好,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正确地爱孩子,溺爱只能害孩子。

2.正确认定AQ教育的实质。

(1)“AQ教育”不是“打击教育”。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和逆境,善处逆境的人才更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孩子从小不能娇生惯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挫折教育并非单纯让孩子体验挫折,也不是简单地仅仅让孩子吃点苦头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更不是“打击教育”,而是要让孩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2)挫折教育≠体罚。

在传统的家教观念里,孩子做错事时就要进行体罚,通过身体上的疼痛进行教育。自挫折教育概念提出以来,不少父母便自动地将挫折教育与体罚划上了等号,认为既然赏识教育是赞扬,是发现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点,那么字面上看起来与之相反的挫折教育,自然就是惩罚。显然,这也是对挫折教育本意曲解的结果。

(3)挫折教育≠和孩子对着干。

和孩子对着干也是一部分父母对挫折教育的理解。孩子说要这样,父母就偏要那样,孩子说对的,父母就偏说是错的,总之不让孩子有得意的时候。这么做的后果不但没有使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大大增强,反而将孩子的自信心“挫”没了,更加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了。

3.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育要着眼于孩子未来发展的能力。科学的AQ教育应给孩子确立如下培养目标:

(1)能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根本就找不出同样的两张叶子一样,所以要喜欢自己。

(2)能认知挫折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

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生活中存在一些困难、挫折是正常的,要勇敢乐观地看待它们。

(3)能了解自己可能遭遇到的挫折。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挫折,这样才能够在真正遇到挫折时,作出正确判断,尽快调整好心理状态。

4.AQ教育三部曲。

(1)有意创设挫折情境,使孩子正确认知挫折。

可以在生活中有意地制造些“困难”,例如,带孩子徒步郊游、登山等,并约定让孩子自己走或爬,也可对孩子进行适度批评,让孩子直接面对挫折的考验。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孩子会慢慢学会怎样调节心理。有的孩子学习很好,但是体育较差;有的孩子绘画舞蹈俱佳,但是不善于交流。老师和家长要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指出不足,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自己不如别人,可能会遇到困难,要去克服。

(2)及时鼓励,培养孩子自信。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伸手援助,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多动手勤动脑,对其点滴进步都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并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以锻炼孩子的韧力和耐力,树立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学生在挫折中看到希望,在失败后能继续站起来。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奖赏就是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乐观自信。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但只要鼓励的方式得当,就能让他们树立自信。

(3)注重引导,让孩子能够直面挫折。

孩子教育篇10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3、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4、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5、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6、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7、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8、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9、忠诚的热爱你的家庭吧,不要等到永远失去的时候,再苦苦地寻找它!

10、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的方法,是人世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11、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12、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13、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14、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15、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6、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17、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18、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1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20、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21、我们对孩子只能“雕琢”,而不能“改造”。

22、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23、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24、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25、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26、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27、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28、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29、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30、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31、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32、要承认,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进步。但是他们进步方面和进步速度不同。

33、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34、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

35、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36、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意识。

3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9、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40、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41、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42、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43、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赏识掌声和认可。

44、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45、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46、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47、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48、赏识使孩子成功,抱怨使孩子失败。禁止意味着引诱,压抑反而是强化。

49、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50、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51、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52、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53、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54、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55、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56、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57、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58、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59、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0、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6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必须警惕“人穷志短”。

62、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63、孩子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

64、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6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6、没有体谅和信任,便没有友谊。

67、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68、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69、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0、孩子如果进步不明显,是因为教育方法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是孩子难教育。

71、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72、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73、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74、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75、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76、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77、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78、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