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2:33:00

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范文篇1

成本是企业为谋求当期或未来潜在收入发生的耗费。从管理角度来看,根据产品成本与产量的关联程度,可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根据成本的效益属性,可将成本划分为产品制造成本、经营管理成本和社会福利成本;根据成本的时间属性,可将成本划分为当期成本和未来成本。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上述不同角度分类的成本支出进行量化、目标化和责任化。

笔者认为,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首先应完善如下基础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五定、两完善、一提高”。“五定”指:(1)定额。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定额体系,包括产品用料定额,制造工时定额,工装、工具等低耗定额,维修成本定额及部分工作定额等,并严格执行定额制度。(2)定量。企业对于当期及未来成本支出要强化预算、定量管理。(3)定点。管理同样存在效率与成本的取舍问题。根据重要性和效益性原则,首先要确立影响成本的因素,再根据责、权相结合的原则,将成本控制重点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形成单项成本控制点,使成本管理收到效率、效益双高的效果。(4)定时。即建立成本信息的定时收集处理、交流分析与报告制度。这是保证及时进行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的基础。(5)定员定编。研究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合理定员、定编,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决定企业管理成本和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的关键因素。“两完善”指:(1)完善信息系统,建立系统的信息档案资料。一类是外部信息系统资料,包括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及变化,国际国内同行状况,资料供应状况和价格水平,以及相关的行业经济发展等资料。另一类是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包括业务经营活动信息系统,成本、价格信息系统,定额与物料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配置信息系统。(2)完善全面预算系统。全面预算分为三部分:一是业务预算,包括销售、生产、采购供应预算,劳动工资预算;投资性预算如技改预算,职工培训与企业形象创建预算,产品、工艺开发与试验预算;社会福利预算等。二是财务预算,包括税利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财务收支平衡预算等。三是专项预算,指对企业不经常涉及的业务根据专门决策事项临时编制。“一提高”即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企业现阶段除急需培训既懂技术、懂经济,同时又精于管理的全面管理人员外,还须举办各种层次的学习班,提高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知识,加强其参与管理意识,逐步使目标成本管理变为全员参与的自觉行动。

其次,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1)归口分级管理原则。目标成本应按职能部门归口,分厂部、科室或车间、班组三级管理层次下达指标,进行控制。(2)可控性原则。分解下达的成本目标,必须是责任部门事前事中能控制的。(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为增强成本控制的刚性,企业在赋予各责任层次单位相应权利的同时,应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与各层次人员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实行产量、业务量、工作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成本与职工收入复合挂钩的责任制。(4)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原则。要使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处于经济与技术最优组合的状态,使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5)决策性原则。一切项目的成本支出必须依照决策程序进行目标成本决策后方可实际执行。再次,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目标成本管理是全员的、全方位的管理,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才能使各层次人员协调一致地工作,可靠地实现目标。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分三个层次:(1)决策层。由厂部成立目标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以厂长为组长,其他副厂长及总工程师、总经济师、财务负责人任副组长,构成核心决策层,小组其他成员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决策参与层。决策层负责审查批准企业的未来成本目标、年度成本总目标以及专门预算项目成本目标。(2)管理组织层。其任务是负责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协调、分解、分析、考核。它由各职能部门或专门项目的负责人以及财务、工艺、研究所、生产部门负责目标成本日常管理的主要人员组成。目标成本管理日常机构设在财务部门。(3)实际执行层。由各班组、工段或科室成本专管员、项目负责人构成执行组织层,对目标成本进行执行控制。执行操作层由全体员工构成,是成本管理目标的直接实现者。

另外,实施目标成本管理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1)目标成本的预测与制定。要经过信息综合,根据企业中长期经营战略与计划,分中长期和年度两部分(由厂长主持)编制未来成本目标预算草案。根据市场盈利水平,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发展规划,以年度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为基础确定年度目标利润,经过综合测算平衡,编制年度、当期成本目标总预算草案(由总经济师主持)。专门决策事项和日常决策事项应由发起人对项目进行成本、效益预测分析,编制目标利润和成本草案。(2)目标成本决策。目标成本控制的日常决策程序,依照《完善财务收支审核的规定》与《关于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规定》执行。(3)目标成本分解与落实。未来成本和年度当期成本目标草案,送交目标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审定修订后下达执行。由总经济师主持将成本项目横向分解到各归口管理部门,然后根据重要性原则,确定目标成本控制重点,再按可控性原则以长期预算、年度预算和季度预算形式,由财务部门会同管理组织层各部门将有关项目的目标成本分解到位,最后由管理组织层将目标分解下达至实际执行层。(4)目标成本报告、分析与修订。要建立目标成本的定期报告与分析、专题报告与分析制度。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表式的设定要系统化、固定化,专题分析要专题报告。(5)目标成本考核。根据目标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度,由总经济师组织对责任部门进行定期考核,对专门项目进行专项考核,并将目标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相结合。

在此,笔者还就目标成本的控制提出几项主要措施:(1)实行费用限额制度。可控费用的归口管理单位,在费用超出限额后将无权办理新用款手续。(2)控制采购费用、降低储备成本。运用A、B、C分类法,对A、B类材料实行重点控制,实行择优定点采购、限价采购、或经济批量采购,对储备成本实行限额控制。(3)挖潜节约、降低制造成本。要严格限额领料制度,创造条件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合理制定工时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工时费用;均衡生产、经济批量投入,合理控制生产资金占用量;强化质量成本核算,严格控制质量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器的物耗成本。(4)改进产品及制造工艺设计、研究材料代用等问题,降低产品设计及制造成本。(5)多渠道扩大销售,减少成品积压,实行成品资金限额、销售广告费用比例包干制度,以及货款回笼责任承包制度。

目标成本范文篇2

[关键词]成本,目标成本,管理

1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1.1目标成本管理的含义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由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变为核算管理型;并将产品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为各部门控制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它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1.2目标成本管理出现的背景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传入了日本、西欧等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日本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与本国独特经营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成本企画。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年代,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1.3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目标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今的产业环境性质所决定的。如今,企业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的环境,适应快速变化的特点。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产品高质量,已经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另外,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使得依靠质量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很难奏效。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必须降低。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目标成本管理指企业根据市场环境、企业潜力和发展规划,综合测算确定目标利润后,以目标利润约束成本支出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综合的特征,强化成本的超前管理。目前本公司采用的就是目标成本管理来控制成本。

1.4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年度预算。通过预算、预测可以寻求我们的目标值,为浙江公司一年的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成本决策。做出最优化的成本决策,是制订成本计划的前提;③成本分解。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规定各类目标和成本消耗的数据,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下达个执行单位和部门;④成本控制。在工作中严格按既定目标和成本消耗的数据来控制生产,包括事前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⑤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产品生产中个劳动耗费和费用支出进行如实反应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为编制下期成本计划提供资料,

还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依据;⑥成本分析。将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实际成本,国内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用以了解成本的升降变动情况;⑦成本考核。以责任者(部门、单位和执行人)为对象,按责任归属来核算和考核其成本指示完成情况,评价其工作业绩和决定其惩奖。

2浙江公司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在预算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预测年度目标值,编制公司年度预算的阶段中各部门存在不从实际出发,凭主观想法编制预算的问题。也就是说编制的预算没有对照以往各年发生的实际数据,凭部门自己喜好,想预算多少就预算多少,这样就导致编制的预算没有实际操作性,有的预算很高,有的预算不足,使预算制度流于形式,没有任何意义。该公司虽然制定年度预算,但往往未能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最优的成本决策。

2.2在分解预算及目标值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分解预算及目标值阶段,浙江公司往往碰到下列问题:预算分解没有细化到人和机台,预算的分解只分到部门和工序,没有把数量、金额、目标下放到广大一线员工的身上,这样就导致分解不到位,员工不来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

2.3在成本控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人员素质问题,责任心不强。由于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和理论知识不高,或者部分员工有理论知识,但由于是新员工所以实际经验不足,因此常常在生产过程当中发生一些事故,导致无谓的人为损失,以致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生产过程当中,一些人员责任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设备是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的,以致部分员工麻痹大意,不注重细节问题,办事凭经验,责任心不强也导致产品质量出问题。

2.4成本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成本分析会的形式来开展成本分析工作。在分析时由于机台、人员不同导致上报的各项统计数据存在不完善、不准确的个别现象;同时在各工序分析存在的问题后又不注重事后解决问题,这样使上个月存在的老问题,由于没有落实解决的人员和方法,在下月照样出现同类问题,使成本工作陷入一定的恶性循环中。

2.5成本考核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考核阶段,公司没有把成本考核与当月工资挂钩,没有采取相应的成本奖惩措施,导致员工对成本的管理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没有奖励就没有强大的节约成本的动力,没有惩罚也就不能对异常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使员工缺乏成本意识,无法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加强浙江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的措施

3.1在预算阶段采取的措施

预测年度目标值。年度目标值在浙江公司主要体现为生产目标(制造量、合格率、开机率、损失控制率)、销售目标(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金额)、成本控制目标(材料成本、制造经费、期间费用)、利润目标(净利润、毛利润)等4项,浙江公司采取了严格手段:各部门的预算必需参照以往历史成本数据和市场价格为依据,反映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并要求各预算部门规范预算,各种参考成本数据真实可靠。主要体现公司赢利及亏损情况,生产、销售情况,投资情况,利润情况、资金情况等重要数据。预算在上交前各部门必需严格讨论3-5次;半年调整一次预算资料,使之更适应实际情况。

3.2在分解预算及目标值阶段采取的措施

浙江公司在预算及目标分解中,从组织机构纵向分解为:公司→部门→工序→机台→班组,由上而下层层分解,把各部门以责、权、利的形式,形成全面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网。其中:公司宏观目标值的分解与控制由综合管理部把握,期间管理费用(综合管理部、高管、公用经费)目标值的分解与控制也由综合管理部把握,研发部目标值的分解与控制由技术研发部把握,生产部目标值的分解与控制由生产部门把握。在分解预算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归口分级管理原则。目标成本应按职能部门归口,分公司、部门或工序、班组三级管理层次下达指标,进行控制;可控性原则。分解下达的成本目标,必须是责任部门事前事中能控制的;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为增强成本控制的刚性,企业在赋予各责任层次单位相应权利的同时,应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与各层次人员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实行产量、业务量、工作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成本与职工收入复合挂钩的责任制;经济与技术相结合原则。要使公司各项业务活动处于经济与技术最优组合的状态,使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决策性原则。一切项目的成本支出必须依照决策程序进行目标成本决策后方可实际执行。浙江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强化责任,把成本细化到每个人员身上,大家都有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由综合管理部门牵头,检查各部门是否把成本细化到员工,对不到位的部门在会议上提出批评。

3.3在成本控制阶段采取的措施

预算的落实过程,也就是将预算目标按算责任体系逐级分解为各责任单位直至具体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并通过编制责任预算及各项责任预算标准值加以具体化的过程。责任落实工作是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预算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责任层次与责任界限的清晰性。因此预算的控制和实施必须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目标成本管理是全员的、全方位的管理,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才能使各层次人员协调一致地工作,可靠地实现目标。浙江公司本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分三个层次:①决策层。由高管成立目标成本管理领导组,以总经理为组长,其他分管副总、财务负责人任副组长,构成核心决策层,小组其他成员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决策参与层。决策层负责审核批准公司的未来成本目标、年度成本总目标以及专门预算项目成本目标。②管理组织层。其任务是负责目标成本管理的组织、协调、分解、分析、考核。它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财务、工艺、生产、设备负责目标成本日常管理的主要人员组成。③实际执行层。由各班组、工序人员组成执行组织层,对目标成本进行执行控制。执行操作层由全体员工构成,是成本管理目标的直接实现者。浙江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加强员工素质培训,使之增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操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4在成本分析阶段采取的措施

针对成本分析中存在的统计数据存在不完善、不准确的现象,浙江公司采用双审核的办法,就是当员工把成本资料数据上报后,各工序由工艺工程师和值班长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通过两方面审核确认,就能发现数据不完善、不准确的现象,最终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针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现象,公司及时指出在会上分析了问题同时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成本资料是不合格的成本资料,要严肃杜绝这类现象。通过长期实践,浙江公司确定以下流程:每月10号召开成本分析会,对上个月的目标成本进行总结分析,以降低成本和保持成本水平。由综合管理部门总结分析全公司成本,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由生产部门总结分析生产制造成本,并解决生产制造中存在的问题;由财务部总结分析期间费用,并解决期间费用存在的问题。

3.5实行成本考核,制定各种奖惩措施

所谓成本考核,也就是成本与工资挂钩,实行各种奖惩措施。浙江公司成本目标管理在强调控制方法的同时,更注重结果。因此我们按月对各部门、各工序、每个人的成本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可以发扬成绩、发现问题、奖优罚劣,及时总结成本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不断完善目标成本的管理过程。该项工作的开展,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使员工不仅能获得自我满足感,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下一期目标的实施中。

4对浙江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的思考

浙江公司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产量、质量的控制(因为产量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产量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利润和成本);材料费用的控制(因为材料费用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变动成本,因此对材料要考虑国产化,价格比较、各工序分解等;可控制造费用的控制(因为可控的制造费用是减少成本的切入点,主要是水电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办公费、差旅费等)浙江公司目标成本管理指导思想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行,完善方案、注重落实,脚踏实地、再上台阶。”要实现这种指导思想,必须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知难而进。

各部门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困难。在困难面前应有的态度是什么?应该是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能振奋精神,才能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对困难的态度。整体出现困难,大家都要面对,无可选择,饭要吃,路要走,工作要干。

目标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目标成本管理不以损害产品质量为代价,不能片面追求产量,而不注重质量。产量以质量为前提。(生产管理、仓储物料、安全管理、人力管理等)目标成本管理能够促进各项基础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各项基础管理的完善的提高要围绕目标成本管理来进行。这样才有落脚点。

总之,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浙江公司必须改进成本管理的理念,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它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生产进行,促进企业不断挖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盖黎《建立全面成本管理体系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刘洁《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控制的探讨》,《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陈建新《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浅析》,《新财经》

目标成本范文篇3

一、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项目要达到优质高效、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标,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尽职尽责的优秀项目班子。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经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是优化组建项目班子的有效措施。工程中标后,管道一公司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文明施工标准等,实行项目经理招标竞聘,并成立招聘领导小组,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择优选聘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定后,项目管理人员也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这充分体现了“尊民意、重实绩、严程序”的民主方式,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来管理工程项目。近几年,一公司按照上述原则和方式组建了若干个项目经理部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如一公司江苏项目部2003年承建的西气东输常长支线工程,优化组建了项目班子。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独创了水网施工法,靠过硬的施工技术、严细的管理,降耗增效、精打细算,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并获得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新记录奖。

二、成本的划分与项目目标成本指标的测算

工程项目施工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施工几个甚至十几个工程项目,但一个基层公司管理若干个项目施工是大致相同的。按照目前推行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并将工程成本的制造成本划分出来,称为“项目施工成本”(简称前线控制成本),单独进行核算、考核和奖惩。

目标成本的确定必须客观、准确、合理,接近或稍微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需要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对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详细地审核、预测和分析。为此,一公司成立了经营考核委员会,明确了经营考核委员会职责。项目目标成本预算编竣后,及时提交公司经营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修改,并与项目经理部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进行修订,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署项目承包责任书,做到了“两上两下”,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方式和长官意志办事,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项目的责权利,做到了“签字时算得清清楚楚,干完了说个明明白白”。

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高,有如下弊病:一是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能较轻松地完成指标,不利于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二是按施工管理责任制兑现奖惩,可能会拉大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收入差距,增加了内部矛盾;三是降低了企业利润。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低,项目经理部经过努力,还是很难完成指标,打击了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不利。因此,准确的测算和充分的讨论极为重要,务必认真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工程开工前,由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工期、质量、安全、产值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及外分包费用等指标以协议的形式写进责任书。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按照工程总造价,交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竣工后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的考核与审计,如果出现了亏损,没收风险抵押金。如果完成指标,则按比例兑现利润超额奖,并返还风险抵押金。我公司承包模式是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机组签订承包协议,采取人工费包死的方式,月预支补助、奖金,工程竣工后审计兑现。项目经理部成本节余与公司一九分成,10%归项目经理部做成本节余分成奖,90%归公司。项目经理部与施工机组采取五五分成即施工机组成本节余50%用于增加人工费,50%归项目经理部。我公司对2004年承建的11个项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后,由于做到奖罚兑现,管理上出了效益,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公司每年分两次对各项目经理部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经营效益、奖金、补助发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强化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使项目管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为确保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各级组织机构、设计成本管理流程和运行程序、明确各级各岗的成本职责和考核办法,用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

1.制定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对目标成本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工作流程和原则,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法,以及项目成核算的内容和分析等都可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操作和执行。

2.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评估制。工程开工前,要依据工程中标价或工程预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人、机、料、管理费等支出进行核算评估,测算各项支出后,能够盈利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各作业层,将工程成本目标合理分解后再组织施工。

3.建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结合工程进度、各施工机组施工情况及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分析、总结。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成本分析会,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深入项目经理部进行查帐对比分析,严格对项目经理部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考评,查找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并总结成本管理经验,进行试点推行,确保项目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4.建立决算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月准确统计施工进度,定期做好预结算工作,使工程款及时回收。及时办理变更签证的报批手续,督促业主履行变更合同。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决算报告,公司组成决算审查小组,重点要考核完成工程产值总额、价款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对项目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分析目标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

目标成本范文篇4

一、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项目要达到优质高效、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标,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尽职尽责的优秀项目班子。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经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是优化组建项目班子的有效措施。工程中标后,管道一公司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文明施工标准等,实行项目经理招标竞聘,并成立招聘领导小组,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择优选聘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定后,项目管理人员也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这充分体现了“尊民意、重实绩、严程序”的民主方式,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来管理工程项目。近几年,一公司按照上述原则和方式组建了若干个项目经理部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如一公司江苏项目部2003年承建的西气东输常长支线工程,优化组建了项目班子。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独创了水网施工法,靠过硬的施工技术、严细的管理,降耗增效、精打细算,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并获得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新记录奖。

二、成本的划分与项目目标成本指标的测算

工程项目施工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施工几个甚至十几个工程项目,但一个基层公司管理若干个项目施工是大致相同的。按照目前推行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并将工程成本的制造成本划分出来,称为“项目施工成本”(简称前线控制成本),单独进行核算、考核和奖惩。

目标成本的确定必须客观、准确、合理,接近或稍微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需要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对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详细地审核、预测和分析。为此,一公司成立了经营考核委员会,明确了经营考核委员会职责。项目目标成本预算编竣后,及时提交公司经营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修改,并与项目经理部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进行修订,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署项目承包责任书,做到了“两上两下”,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方式和长官意志办事,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项目的责权利,做到了“签字时算得清清楚楚,干完了说个明明白白”。

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高,有如下弊病:一是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能较轻松地完成指标,不利于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二是按施工管理责任制兑现奖惩,可能会拉大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收入差距,增加了内部矛盾;三是降低了企业利润。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低,项目经理部经过努力,还是很难完成指标,打击了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不利。因此,准确的测算和充分的讨论极为重要,务必认真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工程开工前,由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工期、质量、安全、产值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及外分包费用等指标以协议的形式写进责任书。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按照工程总造价,交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竣工后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的考核与审计,如果出现了亏损,没收风险抵押金。如果完成指标,则按比例兑现利润超额奖,并返还风险抵押金。我公司承包模式是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机组签订承包协议,采取人工费包死的方式,月预支补助、奖金,工程竣工后审计兑现。项目经理部成本节余与公司一九分成,10%归项目经理部做成本节余分成奖,90%归公司。项目经理部与施工机组采取五五分成即施工机组成本节余50%用于增加人工费,50%归项目经理部。我公司对2004年承建的11个项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后,由于做到奖罚兑现,管理上出了效益,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公司每年分两次对各项目经理部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经营效益、奖金、补助发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强化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使项目管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为确保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各级组织机构、设计成本管理流程和运行程序、明确各级各岗的成本职责和考核办法,用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

1.制定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对目标成本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工作流程和原则,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法,以及项目成核算的内容和分析等都可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操作和执行。

2.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评估制。工程开工前,要依据工程中标价或工程预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人、机、料、管理费等支出进行核算评估,测算各项支出后,能够盈利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各作业层,将工程成本目标合理分解后再组织施工。

3.建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结合工程进度、各施工机组施工情况及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分析、总结。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成本分析会,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深入项目经理部进行查帐对比分析,严格对项目经理部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考评,查找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并总结成本管理经验,进行试点推行,确保项目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4.建立决算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月准确统计施工进度,定期做好预结算工作,使工程款及时回收。及时办理变更签证的报批手续,督促业主履行变更合同。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决算报告,公司组成决算审查小组,重点要考核完成工程产值总额、价款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对项目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分析目标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

目标成本范文篇5

一、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

项目要达到优质高效、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标,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尽职尽责的优秀项目班子。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经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是优化组建项目班子的有效措施。工程中标后,管道一公司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文明施工标准等,实行项目经理招标竞聘,并成立招聘领导小组,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择优选聘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定后,项目管理人员也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这充分体现了“尊民意、重实绩、严程序”的民主方式,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来管理工程项目。近几年,一公司按照上述原则和方式组建了若干个项目经理部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如一公司江苏项目部2003年承建的西气东输常长支线工程,优化组建了项目班子。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独创了水网施工法,靠过硬的施工技术、严细的管理,降耗增效、精打细算,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并获得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新记录奖。

二、成本的划分与项目目标成本指标的测算

工程项目施工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施工几个甚至十几个工程项目,但一个基层公司管理若干个项目施工是大致相同的。按照目前推行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并将工程成本的制造成本划分出来,称为“项目施工成本”(简称前线控制成本),单独进行核算、考核和奖惩。

目标成本的确定必须客观、准确、合理,接近或稍微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需要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对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详细地审核、预测和分析。为此,一公司成立了经营考核委员会,明确了经营考核委员会职责。项目目标成本预算编竣后,及时提交公司经营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修改,并与项目经理部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进行修订,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署项目承包责任书,做到了“两上两下”,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方式和长官意志办事,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项目的责权利,做到了“签字时算得清清楚楚,干完了说个明明白白”。

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高,有如下弊病:一是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能较轻松地完成指标,不利于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二是按施工管理责任制兑现奖惩,可能会拉大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收入差距,增加了内部矛盾;三是降低了企业利润。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低,项目经理部经过努力,还是很难完成指标,打击了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不利。因此,准确的测算和充分的讨论极为重要,务必认真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工程开工前,由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工期、质量、安全、产值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及外分包费用等指标以协议的形式写进责任书。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按照工程总造价,交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竣工后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的考核与审计,如果出现了亏损,没收风险抵押金。如果完成指标,则按比例兑现利润超额奖,并返还风险抵押金。我公司承包模式是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机组签订承包协议,采取人工费包死的方式,月预支补助、奖金,工程竣工后审计兑现。项目经理部成本节余与公司一九分成,10%归项目经理部做成本节余分成奖,90%归公司。项目经理部与施工机组采取五五分成即施工机组成本节余50%用于增加人工费,50%归项目经理部。我公司对2004年承建的11个项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后,由于做到奖罚兑现,管理上出了效益,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公司每年分两次对各项目经理部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经营效益、奖金、补助发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强化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使项目管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为确保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各级组织机构、设计成本管理流程和运行程序、明确各级各岗的成本职责和考核办法,用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

1.制定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对目标成本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工作流程和原则,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法,以及项目成核算的内容和分析等都可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操作和执行。

2.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评估制。工程开工前,要依据工程中标价或工程预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人、机、料、管理费等支出进行核算评估,测算各项支出后,能够盈利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各作业层,将工程成本目标合理分解后再组织施工。

3.建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结合工程进度、各施工机组施工情况及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分析、总结。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成本分析会,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深入项目经理部进行查帐对比分析,严格对项目经理部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考评,查找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并总结成本管理经验,进行试点推行,确保项目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4.建立决算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月准确统计施工进度,定期做好预结算工作,使工程款及时回收。及时办理变更签证的报批手续,督促业主履行变更合同。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决算报告,公司组成决算审查小组,重点要考核完成工程产值总额、价款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对项目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分析目标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

目标成本范文篇6

一、保证实现目标成本的困难

目标成本是对完工产品的要求,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实际成本是在产品完工入库之后计算出来的,它是一个实际结果,也是一个静态指标;两者得出的成本差异是静态差异。这时的计算和分析,并不能消除已形成的不利差异,改变已完结的过程状况,所以静态的成本计算和静态的比较,不能保证目标成本实现。要保证实现目标成本,必须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消除不利差异,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随时计算出过程的动态差异,其次是及时对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而动态差异是根据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相比较得出的,也就必须对生产过程计算出动态实际成本。同时,将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只有这样,二者才能比较,得到动态差异。因此,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是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在目前,会计理论界还未对动态实际成本与动态目标成本的比较进行研究,如果不解决此问题,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就成为保证实现目标成本的一个难题。

二、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企业能保证生产目标实现,是因为设置了调度人员,调度人员通过建立调度台账和对生产过程实地观察,随时将实际生产进度与目标要求进度相比,就能了解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的差距。从而采取措施并进行协调,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不利差距的影响。汽车司机之所以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是因为装置了里程表,通过里程表,能随时将实际行程与目标要求的行程相比较,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程状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达到目标要求状况。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是看得见的状况还是看不见的内涵状况,只要能将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相比较,就能在执行过程中掌握达到目标的状况。将实际状况和目标状况相比较的关键就是比较装置。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也是如此。但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会计人员不能像汽车司机那样,只需将实际行驶里程(即实际动态)输入里程表,而目标要求的里程是根据行驶时间和预定车速计算出来的,形成动态目标,然后将目标要求的里程与实际里程相比较,求出二者的差异。而会计需要将动态实际成本和动态目标成本同时输入会计装置。

根据会计核算的特点,随时掌握实际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不能离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要全面反映每一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都是根据资金运动在经济实体中的特点、形态、作用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户。账户既然能对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从增加和减少两方面进行反映,那么账户就能对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进行反映,因为动态目标成本和动态实际成本是成本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它同时也是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的组成部分,所以设置会计科目是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三、目标成本的转换

会计部门制定的目标成本,只是观念的产物,不会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也就不会发生会计业务,无法将观念的目标成本输入会计科目,登记账户。然而,当我们把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后,就从观念的变成现实的,它将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使会计必须进行业务处理,设置科目,登记账户。它的转换过程如下:

会计部门为了实现目标成本,必须按目标成本预算出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不同。

生产投入的总费用=单位目标成本×总目标生产量生产总资金=单位目标成本×生产批量×生产周期÷投入时间间隔期一年的生产总量不可能一次投入,而是分期分批地投入,形成不断投入,不断产出。通过产出不断地把资金收回,又形成投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生产所需资金要考虑批量、投入间隔期和生产周期。而生产投入总费用,不因分批投入而减少,只与总生产量有关系。例:某企业年度生产总量为10800件,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0万元,生产周期2个月,每次投入批量300件,投入的间隔期为10天。

生产总投入费用=10万元×10800件=10.8亿元生产总资金=10万元×300件×60÷10=1.8亿元由此可看出,生产总投入费用不等于生产总资金。生产所需总资金除了与单位目标成本有关系外,还与批量、生产周期、投入间隔期有关系。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长所需资金越多;投入间隔期越短,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批量越小,所需资金就越少。

根据目标成本转化成投入总费用和所需总资金后,它仍然是观念上的,不引起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也不会做任何经济业务处理,不能输入会计科目。只有当总的投入费用和所需总资主分解到下属生产单位,并要求下属单位按分解的投入费用和资金进行生产时,必须拨入资金,并按此资金进行控制,这时就发生了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必须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进入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而设置的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增加方;而分解的投入费用,只是对生产所耗资源总量控制的一个指标,只有在下属单位发生资源耗费时,才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业务处理,形成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同时减少下拨控制资金,因此,它与拨入资金进入同一会计科目,登记在同一账户内,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四、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动态比较

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要进行动态比较,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然后与单位产品目标成本比较。然而随时计算怎样确认,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还是一秒钟计算一次成本?不管隔离多长时间计算一次实际成本;从理论上来说,都有间隔,不是连续地动态成本,只是间隔长短不同而已,这种比较仍然是静态比较,不能随时掌握实际成本实现目标成本的状况。另一条途径是不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而是将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与目标总成本相比较。由于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就是过程的发生额,它是一个动态实际总成本。要使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相比较,必须将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总成本,二者就能比较了。当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并输入设置的账户后,要成为控制指令,必须通过产出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收回与投入时相等的资金,并与分解下拨的资金记入同一科目的同一方向,形成资金周转与循环,这时的资金周转与循环就是控制指令,它的发生额就是动态目标总成本,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就能比较了。当两者一致时,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就已达到目标成本状况;当产出收回的资金大于实际发生的总费用时,说明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有利差异;当产出收回的资金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资金时,说明生产需要投入而没有资金。即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不利差异。对于以上三种情况,会计人员都要随时进行分析。分析已变成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对不利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后,一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内外环境对目标成本的干扰;一方面进行协调,组织资金,保证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五、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比较的前提条件

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随时进行动态比较,要求产出回收的金额,一定要与投入费用一致。即产出内部结算价格一定是目标成本。只能按目标成本进行结算,不能按市场销售价分解成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只有这样,资金在周转循环中,才能在过程中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实现动态目标总成本的状况,从而衡量最终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能否实现目标成本。如果以市场售价分解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里面包含了利润,当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而小于结算价格时,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只有实际成本大于结算价时,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因此两者的比较,不是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而是动态模拟市场价总金额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计算出的差异不能反映两者吻合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随时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状况。同时也不能将目标成本所有因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给分析带来困难,不能找出有利和不利的真正原因。另外还给考核带来问题。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也不影响与市场相联系,因目标成本的确定就是根据市场预测的销量和售价计算出来的,所以目标成本是和环境紧密相连的。

六、确保目标成本实现的条件

目标成本范文篇7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可以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一、企业总体目标成本的分解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

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

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Σ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

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题意编制的目标成本计算分析表如表1所示。

*验算:225%×50%+11.25%×30%+16.875%×20%=18%

(2)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常常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变动,而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各产品的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即可。

[例3]沿用例2已知资料,假定A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4%,B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变,C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7%。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据题意,则

企业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24%×50%+10%×30%+17%×20%=18.4%>18%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72(万元)

A产品目标成本=50-5-50×24%=33(万元)

B产品目标成本=30-3-30×10%=24(万元)

C产品目标成本=20-2-20×17%=14.6(万元)

由于33+24+14.6=71.6(万元)<72(万元),因此该企业能完成预计的总体目标成本。

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在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的基础上,还需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解方式:

1、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组成或称结构,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是产品价值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进行对比并打分,重要的打一分,次要的打0分。功能评价系数是某一零部件得分与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

依据功能评价系数可以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例4]假定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由A、B、C、D、E五个零部件组成,其功能评分及系数计算如表1所示。如果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8000元。要求:分解目标成本。

根据功能系数分解的目标成本如表2所示。

(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是指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时,企业可结合计划期各零部件材质、复杂程度等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该百分比,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零部件。

按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各零部件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水平上。

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前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是后一加工步骤的加工对象,最终形成产成品。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经过调整,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半成品的目标成本。

[例5]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符合连续式复杂生产工艺特点,顺次经过甲、乙、丙三个工序的连续加工,之后形成产成品。假定该企业测算的A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20000元,该企业各步骤成本项目并经过调整后的资料如表3所示。要求: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并确定相应步骤的目标成本项目。

说明:由于该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由其产品的加工工艺特点所决定,第二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108000元,第一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91800元;另外,该表还反映出不同工序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实际中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与控制。

目标成本范文篇8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可以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一、企业总体目标成本的分解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

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Σ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

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验算:225%×50%+11.25%×30%+16.875%×20%=18%

(2)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常常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变动,而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各产品的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即可。公务员之家

[例3]沿用例2已知资料,假定A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4%,B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变,C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7%。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据题意,则

企业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24%×50%+10%×30%+17%×20%=18.4%>18%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72(万元)

A产品目标成本=50-5-50×24%=33(万元)

B产品目标成本=30-3-30×10%=24(万元)

C产品目标成本=20-2-20×17%=14.6(万元)

由于33+24+14.6=71.6(万元)<72(万元),因此该企业能完成预计的总体目标成本。

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在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的基础上,还需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解方式:

1、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组成或称结构,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是产品价值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进行对比并打分,重要的打一分,次要的打0分。功能评价系数是某一零部件得分与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

依据功能评价系数可以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例4]假定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由A、B、C、D、E五个零部件组成,其功能评分及系数计算如表1所示。如果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8000元。要求:分解目标成本。

根据功能系数分解的目标成本如表2所示。

(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是指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时,企业可结合计划期各零部件材质、复杂程度等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该百分比,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零部件。

按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各零部件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水平上。

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前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是后一加工步骤的加工对象,最终形成产成品。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经过调整,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半成品的目标成本。

[例5]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符合连续式复杂生产工艺特点,顺次经过甲、乙、丙三个工序的连续加工,之后形成产成品。假定该企业测算的A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20000元,该企业各步骤成本项目并经过调整后的资料如表3所示。要求: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并确定相应步骤的目标成本项目。

说明:由于该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由其产品的加工工艺特点所决定,第二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108000元,第一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91800元;另外,该表还反映出不同工序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实际中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与控制。

目标成本范文篇9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技术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产物=实践证明,目标成本管理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有效办法,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于国内国际竞争的目标成果管理之路,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目标成本的制定思路传统的目标成本计算方法是采用成本加

上目标利润来制定产品价格,其理由是企业必须获取足够的收入以补偿全部成本并创造利润,我国多年来就是使用这种定价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传统定价方式的不合理表现得愈加突出,它既没有考虑到成本产生的科学性把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浪费”从成本中剔除,也没有考虑到顾客能否愿意接受,就把生产企业需要获得的利润强加到顾客身上,形成其必须支付的价格。这样制定出的产品价格,其结果只能是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失去市场。

创新思维下的目标成本计算方法即考虑到产品组成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兼顾到顾客的选择与需要。它是建立在模式市场的基础上,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为目标价格扣除企业补偿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的目标利润,而倒推出的目标成本,从这一角度来说目标成本又可以理解为“顾客容许成本”或“市场价格驱动成本”。相比于传统方法而言,这种方法考虑了产品质量、性能及市场定位,使产品更具生存力和竞争力。

二、目标成本的计算程序

1.搜集市场信息,确定模式市场

产品能够在市场中生存,被顾客所接受,是因为它提供了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性能及服务价值。通过确定市场定位和产品要求,了解对手情况,把产品放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从而确定出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

2.根据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指标

目标利润是指产品批发提供的用来补偿企业经营成本的边际贡献。产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其目标利润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本来源也对目标利润有一定的影响,其最终都体现在目标成本之上

3.目标成本的分解与构成

对目标成本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目标成本包括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三个阶段一狭义的目标成本仅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负担的合理成本。

三、目标成本的控制指标

目标成本首先是行成本,目标成本还应陔是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它是汇合企划、生产、销售各环节信息.通过精确的调查,专业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基本上排除了管理失误硬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合理因素,是一种应该或必须发生的成本:成本分为材料、丁资、可控费用。’i个部分,对各责任部门分解考核

1.直接材料的目标成本

直接材料的目标成本可视为目标变动成本,它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单位产品的消耗材料成本,它包括合理的消耗损失。对于具有连续性生产的化T企业.前道工序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后道工序的生产原料,所以要逐步制定每个产品的目标变动成本消耗材料的价格可以是下一季度原料的预计进料成本,也可以是上一工序产品的内部结算成本。

2.工资目标成本

作为一种分配杠杆,工资最能有地增强生产者的责任意识,调动他们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做法习惯把工资分为直接人工、检修人工和管理人工,但它不能直接反映由于降低成本,节耗消耗而获取的利益。针对部分企业“重产量轻成本”的传统思维,可以把工资划分为产量工资和成本工资两大块,及时根据其变动成本和可控制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联动考核,使职工直接感受到由于节约成本而带来的效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

3.可控费用

在车间制造费用中剔除折旧、大修、保险等不能控制的费用部分.剩余部分叫做可控费用,它由维修费用、材料消耗、工具劳保等部分组成,因其具有可以操纵控制的特征,也是责任单位完善管理、节能降耗的潜力挖掘点。对于这一指标,财务部分应跟踪分析,及时调整。目标成本指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但为维护各责任单位利益,保持其主动参与目标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各单位的成本考核指标还可设立调整事项,对因外界不可抗拒力给责任单位目标成本指标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整。

目标成本范文篇10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将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值进行分解,将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过程,目的在于明确责任,确定未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分解目标成本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通常可以先将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种产品,然后再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车间或工序。

一、企业总体目标成本的分解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

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

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Σ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

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题意编制的目标成本计算分析表如表1所示。

*验算:225%×50%+11.25%×30%+16.875%×20%=18%

(2)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常常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变动,而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各产品的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即可。

[例3]沿用例2已知资料,假定A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4%,B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变,C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7%。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据题意,则

企业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24%×50%+10%×30%+17%×20%=18.4%>18%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72(万元)

A产品目标成本=50-5-50×24%=33(万元)

B产品目标成本=30-3-30×10%=24(万元)

C产品目标成本=20-2-20×17%=14.6(万元)

由于33+24+14.6=71.6(万元)<72(万元),因此该企业能完成预计的总体目标成本。

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在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的基础上,还需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解方式:

1、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组成或称结构,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是产品价值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进行对比并打分,重要的打一分,次要的打0分。功能评价系数是某一零部件得分与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

依据功能评价系数可以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例4]假定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由A、B、C、D、E五个零部件组成,其功能评分及系数计算如表1所示。如果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8000元。要求:分解目标成本。

根据功能系数分解的目标成本如表2所示。

(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是指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时,企业可结合计划期各零部件材质、复杂程度等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该百分比,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零部件。

按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各零部件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水平上。

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前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是后一加工步骤的加工对象,最终形成产成品。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经过调整,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半成品的目标成本。

[例5]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符合连续式复杂生产工艺特点,顺次经过甲、乙、丙三个工序的连续加工,之后形成产成品。假定该企业测算的A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20000元,该企业各步骤成本项目并经过调整后的资料如表3所示。要求: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并确定相应步骤的目标成本项目。

说明:由于该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由其产品的加工工艺特点所决定,第二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108000元,第一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91800元;另外,该表还反映出不同工序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实际中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