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定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1:29:40

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范文篇1

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指公共部门在风险社会下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对本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预测,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以适应在高危的风险社会下公共部门的发展。公共部门是指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如政府、公共企业、非盈利性质、国际组织。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体系都要建立在人力资源目标的基础之上,详细的说,风险社会下人力资源目标就是要解决谁是风险的面对者,怎样应对风险,完美应对后有什么样的正效应。应上文所述,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乐观的应对风险,舍小我利益成全国家利益,有助于让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居乐业,体会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让党民关系更加亲近。在风险社会下合理的定位公共人力资源目标非常关键,目标作为整个系统的的起点,以何种策略作为目标,将直接影响风险的界定,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风险社会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目标定位的重要性

俗话说“: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要想社会总体质量好,对应的服务组织公共部门就要改革好,公共部门的治理是以政府为核心,聚集社会中所拥有的有利资源,广泛运用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的方法优化公共部门治理的能力,提升公共部门的绩效与其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最有效的公共利益。2014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发表讲话,他提出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明纪律,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并在工作规划中指出要保持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这些足以证明党中央综合改革治理的决心。而治理的实践者,是人,是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随着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政府被问责的次数越来越多,人民越来越体会到当家的优越性,政府的治理归根结底就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近年来,其管理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独特的整体单位,具有特殊的性质,公共部门是国家的决策部门和服务部门,就必须要求人力资源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此外他们这个整体代表着公共部门的形象,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媒体的出现,群众的关注,让政府工作人员曝光于聚光灯下,接受媒体与群众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不满离职跳槽到企业,工作压力大而自杀,工作人员做吃空饷,80后任职县委书记,90后任职局级干部,专业技能人员退役后安排到地方任职而发挥不到作用,利用职权贪污犯罪,在众多风险的频频出现下,在媒体的曝光下,在群众的检举下,再次把公共人力资源推向风尖浪头。传统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不足,主要是对事的管理,与工作人员无关,殊不知,这样更弱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惰性。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众多社会风险的出现,迫使传统公共人力资源转型,需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建立一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系统应对高危风险,从而提高单位组织绩效。公务人员离职,业务能力比较低,对自己的所属的角色不认同,道德素养不高,另外在职务晋升选任上与绩效考核上也潜在着风险,归根结底就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方法比较落后,后盾比较薄弱,很难发挥其本来的优质潜能,也就不能顺利完成公共组织的目标。风险社会下,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要正确认识风险,从而分析风险,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避免同种风险的再次发生。公共人力资源目标贯穿于公共治理的始终,也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人是活动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其中的一员,同时,公共人力资源目标是治理公共部门的出发点,有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目标,组织的发展趋向就会与之成正比的关系。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风险社会阶段,构建一套可行的应对风险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体系以指导公共部门应对危机,使公共部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风险社会下公共人力资源目标定位分析

在彼得原理中提到在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都趋向于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人力资源在公共部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出现了就要及时解决,解决人力资源的策略方法是关键,它决定了公共组织如何更有效的发展,首先应该先明确公共组织的运行目标,还要知道在什么背景下,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目标。在风险社会中,未风险的种类数不胜数,在积极应对其高复杂的风险中,我们要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即风险未形成阶段,风险事故,即成灾难阶段,风险过后评测阶段。

(一)风险未形成前,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定位最主要的阶段,多以预防为主,对高危风险进行遏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社会风险主要体现在道德风险、信任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到目前为止,公共部门中成以上在职领导人员多以60、70后为主,领导是单位的决策层,是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具备专业的领导技能,与预知风险的能力,这些人员大都在考试制度改革前进入单位工作,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只凭借工作经验,思想与眼光相对落后,对风险的即将发生意识不到,与新工作人员80、90后工作人员沟通不顺畅,甚至对80、90后工作人员产生反感,参加工作时间长,容易受享有的权利的诱惑,而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没有胆量和能力肃清单位组织的陈年污垢。应该对其领导层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与领导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要求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每个季度由组织部落实综合考核制度,走访单位基层工作员工进行谈话,对领导进行谈话,还要对专业技能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不合格的工作人员经过评审决定工作在岗或者待岗,等待下次考核。而新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则因时代转变,思想新潮,胆大创新,但是工作压力大,稍不如意就有离职的风险,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但是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容易造成工作罢工,恶意上访事件。要给这些人员坚定公共组织目标意识,多关心这些工作人员的生活压力,如缓解租房的压力,解决单身员工住宿等问题。评定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安排相应的工作,以往对其考核的人员通常是上级领导,要改变考核主体的多元化,避免考核的随意性,整治薪酬制度,取消同职同酬,争取薪酬要与工作效率成正比,这样就可以避免公共组织工作人员效率低下,对待工作倦怠的等现象。法律与地方行政法规不完善,发条过于笼统,改革进程缓慢,从而让贪污犯罪的人员钻法条的漏洞,法规应具备针对性、明确性、强制性,并规定公共组织的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从领导决策层到执行人员再到制度的制定,都要统一协调益于风险的防范。领导层的改革有利于人员沟通,提高领导素养,基层工作人员的改革有助于对公共组织目标的认同,积极应对风险,制止风险的发生,更好的为人民谋福利。而法规的约束更是对风险防范,约束机制更有利于各种风险的发生。

(二)风险事故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应是保护好公共组织形象,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由于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损失性、不确定性与可变性的特征,风险的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能估量,必然要发生损失的,它不以公共组织的意志为转移,而独立于公共组织而客观存在,而现代社会生产力提高,在旧的风险没有消除前,新风险又如雨后春笋,转变成更多的风险。因而只能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幅度,不能彻底的消除风险。近年,公务人员的离职,公共组织领导的自杀、贪污腐败现象的频发、组织人员的上访、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不满而报复,另外还存在员工对工作不满抱怨连连,效率不高,威胁百姓的利益。上文中提到公共组织的概念,也充分了解到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公共人力资源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脸面,是国家综合治理的表现之一,一定要把公共人力资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维护好国家的形象。近日,中央连发15道禁令约束公务员,禁令内容大多与工作生活相关,这就看出政府要整改的决心,消除民众公务员终身制的思想,更要理顺这个队伍,淘汰一部分“南郭先生”。禁令后,更有不少网站抽取一定数量公务员进行调查,受访者都表示新颁布的禁令对个人利益产生影响,工资不高没有礼可以收,甚至有公务员已经做出离职的打算,通常,做出离职打算的有三种人,在本职单位期间,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优势贪污了足够多的财产,再继续下去害怕迟早东窗事发;还有想依靠公务员当官发财的人因没有油水可以赚了会离职;新一代的公务人员不易受规范约束,工作时间越长了,觉得工作单一。这些人在离职之后,为使这些人员不对公共部门产生不利影响,应该设立专门小组,对其进行离职谈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公共部门的目标。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压力大或者是出现的畏罪自杀现象,应调查出真相,并予以公布,做好让家属满意的善后工作,但是应该取消对其子女的工作照顾。对于公共部门贪污的工作人员也应响应中央号召断壮士手腕。领导小组要有专人对其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进行测评,做到每个部门专人专用,防止人才浪费,针对公务员的倦怠工作,单位领导还可以每半年进行本单位系统内换岗工作。此外,由于少数百姓对公共部门人员进行人身攻击行为,单位要组织工作人员工作之余防身术的学习,以备不时之需,并加强单位的保卫工作,对访客要进行实名登记。在风险事故发生了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把危害减少到最小,有效的措施就成为维护国家形象的政能量。

(三)风险发生过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目标进入评测和安抚阶段

目标定位范文篇2

一、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

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地方高校因其地区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培养具备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与再生,以及可持续利用这一社会循环中,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是对培养目标普适性的表述,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在一般性表述的基础上,从地区、专业内涵、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水平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从地区(区域)人才需求内涵思考培养目标定位。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主要承担为江苏省培养人才和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任务。由于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水污染加剧,对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同时由于区域内国内知名高校相对集中,人才竞争较为激烈。从人才需求内涵看,有研究型和应用型两方面的人才需求,在这两大类人才需求中,学校定位于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兼顾研究型的专业人才。从专业内涵和发展趋势思考培养目标定位。给水排水专业内涵为解决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各种科学和技术问题,传统内容包含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随着大量城乡水污染问题急需解决,在专业内涵上又发展了水环境保护工程,工作类别包含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对地方高校而言,在培养目标定位中,既要满足专业内涵所规定内容,又要有所侧重。由于江苏省内在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几个方面都有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强调了专业面宽、能力强的要求。基于上述分析,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以社会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能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多个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特色建设于专业基本要求之上

专业特色是学校立足校情,发扬优势,经过多年建设,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等某些方面形成的某专业特有的在一定地方(区域)范围内优于或不同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实力声誉表征的总和。可以认为,一个没有特色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专业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专业办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在特色建设时首先要解决好满足专业基本要求与建设专业特色的关系,应在夯实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基本要求是专业培养规格规定性要求,是给水排水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个性化体现,脱离了专业基本要求的专业建设是无意义的。认识到这一点,是办好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对地方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建设尤为重要。原因是:地方高校分布于全国不同地区(区域),由于不同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对专业服务于实际的方向、层次、范围要求也不同,而专业基本要求兼顾了全国不同地区(区域)对专业服务于实际的方向、层次、范围。过分强调地区(区域)实际要求,可能会出现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的问题。把握给水排水专业基本要求要注意以下问题:人才的素质培养是核心,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和措施,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创办于1991年,尽管基础条件较差,但坚持规范化办好专业理念,坚定贯彻落实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办学之初解决了专业“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首届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专业建设在达到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适时思考建设专业特色问题。

三、特色建设的途径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专业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通过“有、优、新”来迎合社会需求,彰显自我优势,使所培养人才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达到领先水平以此换取社会的赞誉和欢迎_3J。因此,建设专业特色应围绕“有、优、新”进行。尽管不能同时实现“有、优、新”,但专业特色建设初期应在一至两个方面体现,然后逐步进入较高水平的特色建设阶段。市政、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不同的层面,而不同的层面又对应着不同的人才素质要求,其中应用型专业人才是行业需求的主体。通过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查,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江苏省是中小企业集聚区,许多中小企业希望毕业生进门就能干相关专业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刻意加强某方面素质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尽快地适应企业要求,胜任相关工作。专业所在的教研室、学院(系)是专业特色建设的主体,要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这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专业特色建设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特色建设。地方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科技服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学校根据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设计、施工、管理部门,要求学生毕业后上手快特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历来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并重。在教师方面,不仅重视纵向科研项目工作,也重视横向科技服务工作,注重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独立承担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在学生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在保障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工程应用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开设了9个课程设计,尤其是开设了水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强化了学生设计能力、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由于培养的学生专业特色明显,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08年顺利通过建设部专业评估并受到好评,是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逐步形成了“基础扎实、专业面宽、上手快”的专业教育特色。

目标定位范文篇3

一、中西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

西方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探讨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来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以历史客观的信息为主,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对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这一问题逐渐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以会计目标命题的论文经常见诸重要的会计刊物。其中围绕这一问题争论最多的是我国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性为主。目前居于主流观点的是以可靠性为主,兼顾相关性。

二、研究会计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会计目标的特性

1.会计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目标是多层次的。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作用,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多元化特性。

2.会计目标的相对性。会计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谈会计目标问题。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是发展变化的。

3.会计目标的主观性。会计目标实际上是人们期望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达到的目的,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愿望,具有主观性。

(二)明确会计目标的设定原则

1.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会计主体性质,制定相应的会计目标。

2.会计目标应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3.遵循成本效益与重要性原则,确立会计目标。

三、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

会计目标体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我们可以从抽象角度、会计主体的类型、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抽象度上考虑,我们可以把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会计是为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其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其基本目标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是基本目标的具体化。限于篇幅,以下主要讨论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

(一)不同性质会计主体的会计目标

1.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对营利组织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对于国有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国家是其最大的股东,会计信息应该首先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为了能使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强调受托责任观。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资金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和需要及国企改革的方向,其会计目标并不排斥决策有用观。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非上司公司则应该将其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对于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其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虽然资本市场尚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金还是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考虑到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以及资本市场本身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的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决策有用观。而随着经济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决策有用观也将成为会计目标发展的主流方向。对民营企业中的非上市公司而言,企业资本的取得主要来自于直接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委托受托关系比较明确,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受托责任观。至于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化的企业,委托关系并不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较少,会计目标定位于如实反映即可。2.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由于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教育、文化艺术、社会团体等单位,其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国家各级审计机关、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纳税人、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他们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评估管理当局业绩和经营责任以及关于经济资源、债务、净资产及其变动等,所以其会计目标应定位在受托责任观。

(二)企业不同发展期间的会计目标

企业处在初创期时,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是投资者。此时企业的经营活动刚刚展开,投资者并不是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如实反映企业投资者的出资情况。

企业处在发展期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企业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依赖于投资者的决策。此时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企业处在稳定经营期时,虽然不再需要筹集资金,但股东会继续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此时的会计目标依旧应该为决策有用观。

而当企业走向衰退、破产清算时,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应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分配状况,此时的会计目标应该为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有关会计目标的定位如下表所示:

会计目标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目标会计主体非营利组织:受托责任

营利组织国有企业上市:受托责任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

非上市:受托责任

民营企业上市:决策有用

非上市:受托责任

家族化企业:如实反映

企业发展期初创期:如实反映

发展期:决策有用

稳定经营期:决策有用

衰退期: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晨明.论中国会计目标定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8):72-76

目标定位范文篇4

关键词: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目标定位;战略对策

1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

现在,我国电子政府总体上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因为国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发展电子政务的宏观政策导向已经明确,信息网络技术支持条件日趋成熟,还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等。同时,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政府上网工程”等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应准确把握全球政府改革和信息革命的大趋势,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不失时机地确立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因此,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目标可以确定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基础,以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导向,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经济、有效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使其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府服务系统的平均水平,使民众在对政府公共服务品质获得全新体验的同时,大幅提高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

通常电子政府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其具体的目标定位分别是:

(1)建设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内部网(办公业务网)、专用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部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等四个要素构成。其中,内部网、专用网和办公资源数据库构建的是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平台,而外部网则是一个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它包括一个具有政府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等功能的门户网站。为此,应尽可能在省及省辖市两级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政府基础网络平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低效和浪费;尽可能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来建设和维护电子政府信息基础设施,防止因建设电子政府而造成政府规模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2)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服务系统。

电子政府服务系统主要由信息服务、办事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三个子系统构成。网上信息服务是电子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它旨在为民众提供覆盖面最广、实用性最强的公共服务,其中包括政策法规数据库、统计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等公益性数据库查询服务。网上办事服务是电子政府的一项核心职能,它旨在超越政府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能的界限,以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服务平台,为民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和“一表式”等模式的服务。在这一阶段,应以初步实现政府内部电子化协同办公为基础,初步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网上信息服务、网上办事服务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3)优化和完善电子政府的服务功能。随着政府改革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推进,民众对电子政府的服务功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需求,因而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定位只能是动态的、持续升级的。

2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对策

建设电子政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非技术的角度看,现阶段建设电子政府的战略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增加电子政府建设的制度供给。

建设电子政府是一种深刻的制度变迁,实现这一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增加制度供给,推动制度创新,摆脱相对落后的制度安排。可以说,建设电子政府,制度高于技术。在这里,一方面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重新设计和确定政府的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和行政流程,将政府配置资源的重点转向为民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缩小政府规模,放宽政府规制,切实解决电子政府要求的协调一致的服务流程与政府内部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的现代政府行政体制,为电子政府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适时构建电子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消除法律法规上的盲区和误区,以及保障电子政府安全运行、保护个人隐私的《计算机犯罪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并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便为电子政府信息服务和办事服务等确立完备的“游戏规则”。

(2)借鉴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电子政府的运行机制。

在建设电子政府的过程中,仅仅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作为一种原则和宗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客户需求确立高度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和信息管理体系,以增强电子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其中,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IS09000标准,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ISO质量体系导入电子政府服务系统,建立科学化、程序化的电子政府服务质量管理方式,切实做到过程控制、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实现行政化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电子政府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质量平台上更有效率地运行,提高民众对电子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以更为经济的方式实现民众所需要的电子政府服务质量。

(3)普及互联网使用,扩大电子政府服务对象的覆盖面。

在推广电子政府服务的过程中,应首先普及互联网的使用,使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受教育背景以及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都尽可能跨越数字鸿沟,进而成为电子政府的服务对象。在这一方面,政府应筹划必要的宣传推广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上网培训活动,普及通过互联网接受电子政府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在获取政府服务时运用上网这种新方法,如可免费访问电子政府网站,对电子政府客户在回应时间上给予优先待遇,以及对网上办税者给予象征性优惠等;应制定适当的扶持措施,重点向低收入者提供免费上网的条件,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购买上网电脑的优惠等。当然,在电子政府的规划、建设和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一般民众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使电子政府具有简便、实用、耐用和低进入成本的服务功能,并使电子政府以其独到的有效服务能力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目标定位范文篇5

一、监管目标及其主旨:理论的辨析

现代经济学对银行监管的原因、必要性及其应达到的目标的解释,主要建立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之上,特别是“市场失灵理论”与“信息经济学”理论。该理论体系认为,政府实施银行监管是为了社会公众利益而对市场运行过程中不适合或低效率的一种反应,是为纠正金融市场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脆弱性和信息不完备性等所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而做的制度安排。从理论分析的逻辑看,主要有两个基本分析视角:一是基于银行系统的宏观视角,主要着眼于银行系统本身的重要性及其外部性效应,认为银行体系在提供金融服务等特殊商品外,还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体系,对整个经济体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从而使得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银行业是高风险聚集的行业,同时银行风险会引起系统风险,一家银行的破产倒闭可能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破坏整个支付结算体系,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影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介入,通过外部监管来限制银行倒闭的不利影响,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

另一种视角则是基于银行合约参与者——存款人的微观视角,主要着眼于保护一般存款人及金融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Kareken,1986)。认为在金融商品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为保证作为人的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委托人服务,金融商品的消费者需要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者进行监督。对于银行而言,为避免银行经营者在使用存款人的资金发放贷款时过于冒险、损害存款人利益,存款人需要对其进行监督。但由于银行与存款人及各金融交易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督成本很高,数量众多而分散的中小存款者存在着普遍的“搭便车”倾向,中小存款人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去搜寻信息或干预银行管理。因此,银行监管对中小存款者而言具有公共品性质,供给严重不足,需要政府承担这一公共品的供给。

作为这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和关注视角,尽管在最终监管要求和监管内容等方面是基本统一的,两者异曲同工,都要求被监管行尽可能稳健经营,避免其过度涉险,进而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存款人利益的最大化。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监管,常常可以获得对维护系统稳定有用的信息,而以维护系统稳定为目标的监管,也照样可以甚至必须对具体业务行为进行监管(王君,2001)。然而,基于两种不同的目标和关注视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两者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冲突,如基于稳定整个金融系统的角度考虑,在银行业出现一定问题时,出于担心整个市场崩溃的角度考虑,监管者可能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的信息,但从存款人利益的角度来讲,显然具有一定的“欺诈”之嫌,侵犯了消费者的充分知情权,不利于其及时调整投资决策。

为了避免目标冲突,相当一批经济学家主张监管机构应围绕监管目标设置(Wallman,1977;Taylor,1995;Goodhart,1998)。但在具体方案的设计方面,理论界仍未达成共识。较为普遍的一种模糊分类方案认为,各类金融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对维护系统稳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特征明显,并且与宏观经济政策关系密切,因而应当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而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消费者保护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由相应的专业监管机构负责。但在这一框架下,对于某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常常难以同时兼顾不同的目标,只能有所侧重。如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只以维护系统稳定为重点,有时不可避免地难以顾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对证券业的监管,则主要顾及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其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为避免这种主次的冲突,泰勒(Taylor,1995)提出了一种“双峰”论(TwinPeaks)的观点,认为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可以根据目标的不同,设置两个相应的监管机构。两者的监管对象都同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只是前者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审慎性监管,以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尽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崩溃;后者针对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商业营运监察”性的行为监管,以防止其出现欺诈或机会主义行为,保护知情较少者(中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负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管机构应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对象,而负责稳定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应以支付系统为对象。

二、银行业监管目标体系的确定:中国的选择

监管目标的确定与划分,既应当遵循整个金融系统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有效进行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具体金融机构的体制安排、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环境等国情实际,从既有利于整个金融系统长远发展的战略发展需要,又有利于保证体制改革平稳推进的现实需要出发进行具体设计、安排。

从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来看,随着银监会的成立,逐步形成了与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框架。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中央银行除了在传统的货币政策职能之外,还有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职能。而在目前正在讨论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就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宗旨。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首次得到了明确区分,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民银行既承担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宏观职能又负责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的微观职能的双重监管目标冲突问题。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专业监管机构,银监会的成立使得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监管目标获得独立化,使得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得以凸显,有利于存款人利益能得到切实保证。

从理论上讲,银行经营中对存款人或消费者可能造成的利益侵害,一方面是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的高负债率和有限责任制而导致的经营者过度涉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在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存款等负债业务取得经营资金并实行有限责任的条件下,对于其股东与经营者发放贷款或从事某项投资而言,如放贷或投资成功可以取得几乎全部的收益,而如放贷或投资失败则只需承担极小部分的责任,因此,在缺乏必要的债权人监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存在过度涉险的激励,从而威胁到存款人资金的安全性等。另一方面可能的损害基本与一般企业类似,商业银行可能会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降低银行服务的质量和有效产出,侵犯消费者利益,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银监会“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的监管目标定位,就是要通过对于银行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批、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各项经营业务的检查和监控等各项审慎监管工作,保护消费者免受金融服务部门或金融市场其它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或垄断定价的损害,促进各商业银行积极发展、稳健经营,加强内控制度,强化风险管理,确保消费者得到诚实、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外,由于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普遍存在,消费者行为之间也具有相互模仿和影响的外部效应,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信心。因此,出于对消费者整体利益的考虑,监管者还应当提供市场公信这样一种公共产品,要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及时预警、控制和处置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通过增加信息供给,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银行业经营的透明度,进而增进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防止出现因集中性的恐慌而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营。同时,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最为根本的是要提高其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之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发展滞后,市场规则及相关知识尚未完全建立并深入人心,居民缺乏必要的金融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作为监管者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考虑,还有一个重要职责便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金融机构要及时向公众披露市场及金融产品的信息,监管者要对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度作出判断,并纠正消费者对一些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误解。

最后,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还未健全,法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不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违法犯罪案件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为从根本上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者必须严密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通过加强监管,建立起防范金融犯罪的机制,有效减少金融犯罪。同时,通过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损失,进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应当说,目前银监会的目标定位,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多目标的,但实质上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目标都统一于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这一最高目标,前者是基础与根本,后者则是其的具体化,四者共同构成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有机体系。

三、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定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分析

1、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反映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现代政治经济学对政府监管的分析认为,政府对不同行业的监管是不同利益集团政治斗争和利益较量的结果,反映了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佩茨曼,1976;Stockman,1991)。对银行业而言,正如前面的分析,政府介入主要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一个“有积极性的代表”(M.Dewatripont&J.Tirole,2002),以解决广大存款人之间因“搭便车”而出现的监管不足问题。目前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投资工具有限,居民主要以储蓄存款为主,几乎都是储户,其利益与银行密切相关。因此,银监会对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最为直接而深切地体现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

目标定位范文篇6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环境;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财务会计目标(以下简称会计目标),又叫财务呈报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连接外部会计环境与会计系统的关键,也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向导。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会计目标在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受其相应的会计环境影响。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趋同步伐加速。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正确确立一个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会计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就新会计准则的财务目标如何理解,以及在现今我国会计环境下会计目标的定位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会计目标概述

何为会计目标?概括地说,它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的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具体来说,会计目标涵盖了两个重要方面,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对外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的会计准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新准则第4条指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目标体现了某一特定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合理的定位会计目标非常重要。会计目标作为整个概念框架的起点,以何种会计报告作为制定目标,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告要素、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内容的定义和界定,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最终对国际会计协调产生影响。

二、现今会计目标理论的两种观点

(一)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鸠雄士(YujiIjiri)、恩里斯特·帕罗科(ErnestJParlock)等人,其主要代表文献有井鸠雄士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资源的受托方(资源经营者)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资源所有者)所支付的资源。委托方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受托方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使其尽可能地能够保值增值。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委托方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方的行为。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收益表。

(二)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日益扩大的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资本市场已发展成熟,资源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上的。这时的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受托双方不是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而是介入了资本市场。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类似决策的信息。这一观点更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会计计量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会计信息不仅反映过去存在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尚未发生的但对企业已有的经济事项,用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会计计量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上,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如现行成本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重视未来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存在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对会计信息的精确性没有严格要求,不存在对财务报表的特殊偏好。

(三)两种观点的比较

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以两权分离为其外部环境,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都具备合理性。

1.两者使用的经济环境不同。受托责任观适用于受托关系明确,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而决策有用观则是在以受托责任适用的基本经济环境即产权分离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在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这使得资本市场成为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的中间媒介。

2.两者强调的会计信息服务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的所有者,会计信息要满足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监督和考核。而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的需求。这时的相关利益者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等。

基于以上两点区别,使得两种观点在会计计量方法,财务报告的偏好,会计信息的种类和会计信息质量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两个观点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种观点的产生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它们适应了当时会计发展的需要,均有相应的优缺点且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承性特征,两者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呈现交替和重叠,表现为融合性,无所谓孰优孰劣。单纯的争论两种观点是毫无意义的,建立在特定环境下的会计目标是必须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其经济发展也就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特点。会计目标的定位在顺应会计国际化发展趋势下,还应具有“中国特色”,即体现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因此,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既要从实际出发,还要兼备前瞻性。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考

(一)中国特色的会计环境分析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会计使用者,从而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会计环境的不同,相应的会计目标也就不同。鉴于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目标定位必须考虑我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我国经营管理机制的考察分析

我国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作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采取委托人(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机构)与受托人(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的形式。国家是企业的特定代表,担负着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的双重身份。从而,“政府和其有关职能部门”也是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这一点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2.我国资本市场的考察分析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资本市场逐渐介入,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要素资源的分配作用小于政府作用。上市公司为维持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资本募集方式仍受政府的控制,而非如美国这样的发达的资本市场起主导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总体不高,缺乏将有限资源从低效企业向高效企业转移的能力。资本市场已被大股东作为“圈钱”的场所,而相应对中小股东的保护的法规相当不足。我国自1990年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股票市值和投资开户的数量都在稳步增长。十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仅在1994—2000的几年中,证券市场的融资额就增长了近15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也由1.38%增长到11.23%。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证券市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其发育程度较低,股权的集中程度较高,多数的股份不能流通,机构投资者比例较小,个人投资者比例相对较大。因此,会计信息的重大需求者为非流通的持有者,比例较低的职业投资者表现为业务素质较低的个人投资者。

3.资金来源的考察分析

我国企业的所有权相对集中,国有经济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国有资本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有比例较大的集体、私营、外商和部分职业股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我国企业在融通资金方面对资本市场的利用是很有限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然是采取银行信贷和国家贷款为主的方式,而相对的少部分的资金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

(二)我国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要

会计目标描述的核心问题是“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谁,其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根据我国现阶段特定的会计环境,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总体上可分为国家各职能部门,银行,证券市场上的大众投资者和国有以外的一般投资人。因为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行使职能的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1.政府职能部门

对会计信息有直接需求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国资委,税务局和证监会等。国资委是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的政府部门。由于国有股流通上的限制,尽管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国有股减持和国有股流通转让的办法,但在实践中,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资委现在很少能顺利的“甩出股份”,所以,国资委不属于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而是“管理型投资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他们往往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比较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以便真实地考核企业管理层的业绩,决定是否继续聘用现行的经营管理者。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管理型投资人”绝对控股的特征可能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因此决定了国资委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要求。

证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证券市场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是真实、完整、准确。为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对投资者决策有影响的会计信息。税务局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最直接的需求者。因其具有的职能,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是为了投资的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作为企业纳税和国家税务人员查税的直接依据,所以,在会计信息的要求上,真实、准确与完整是我国税务部门的第一需求。

2.金融机构———银行

银行是我国企业外部融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银行也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之一。一般来讲,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主要在于贷款本金和利息能否安全收回。我国的绝大多数银行是企业的债券性投资人,他们关注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企业经济业绩的好坏和财务状况的优劣,因此,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以准确、真实和完整为主。

3.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者

职业投资者不同于管理性投资人关心的是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职业投资者更多的是关注公司未来股票的升值状况。从这点看,职业投资人对会计信息更多需求的是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下,职业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会计信息,这也导致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上的不同。在要求真实准确的同时,需要企业披露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一切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不单单包括已经发生的,还包括企业存在的未来可能发生,但已对企业造成影响的会计信息,由于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不高。

4.非国有的一般投资人

在我国,企业的投资者除了国家和大众股民以外,还有大量的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者等一般的投资者。他们一般都是内部的“管理型投资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完全依赖财务会计报表,他们还需要了解管理会计信息。从管理和考评经营成果的角度看,他们对财务会计的第一需求是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目标的定位和预测

会计目标的定位在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要兼顾前瞻性。通过以上对决定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分析,笔者认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的相关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

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资本仍占主要位置,非国有经济成为国有经济发展主流,集体、私人、外商等都是企业资本的主要供给者。

2.证券市场不发达,股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3.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

4.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以国家银行、企业法人和一般投资人为主的管理型投资人。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比例相对较少,但今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对于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可以描述为:1.国家作为企业管理型投资人和企业的管理者,关心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2.贷款人主要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保证自己贷款和利息能够收回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3.职业投资人以赚取投资收益为目的,其关心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随着我国国有股的减持,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将会加大,因而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也会随之加大。4.其他管理型投资人指除国家以外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目的的一类投资人,关心的是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会计目标总体确立为以“受托责任为主,兼顾决策有用性”。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会计目标体系,是适应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将呈现多元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必然。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不断增加,相应的新的会计问题也会产生。从长远来看,我国会计目标会实现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报,2007(5).

[3]宋晓华.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11).

[4]李江雷,任丽丽.论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重新构建[J].会计之友,2003(10).

[5]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5(1).

[6]杨博.试论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J].财会通讯,2006(8).

[7]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J].会计研究,1995(4).

[8]孟灵霞.浅析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J].市场周刊,2006(1).

目标定位范文篇7

一、引言

所谓财务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既是进行财务会计活动的前提条件,又是评价财务会计活动成败优劣的基本标准。所以它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等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财务会计学的发展、会计职能的扩大、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特定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目标处于变化之中,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确定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既要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应立足中国实际。本文试图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问题。

二、对财务会计目标理论和世界会计目标模式的认识

1.财务会计目标理论两种学派的主要观点。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规范学派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观点有:

(1)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2)强调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3)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受托责任学派形成于公司制盛行的时候,它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主要观点有:

1)财务会计信息应当有利于考核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强调会计人员与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双重关系;

3)强调财务报表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2.世界会计目标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受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国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即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按照财务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各国会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不同的会计目标模式:

1)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投资者、债权人、顾客等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会计模式一般是在国家权力机构的授权下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主导制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分离;强调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重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建设。

2)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的服务目标基本是国家计划和税收,在会计制度方面,国家制定高度集中统一的会计制度,并随着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改变而频繁修改;会计制度因满足国家征税的需要,强调法律形式与合法性,所以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

3)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其财务会计目标既强调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税收服务,又强调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服务。由于国家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所以国家通常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因为财务会计同时为国家征税服务,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统一或适度分离;它们注重合法性,相对不太重视会计职业判断和经济实质。

三、当前我国对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点

1.投资者的决策信息需求与经营者的经营信息需求重合。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受自身规模局限,一般难以上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企业形式多为合伙或独资企业,所有者大多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即使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管理,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也不够彻底,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中小民营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一一投资者已转化为企业的内部人,通常被看作是企业外部投资者的决策需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需求重合,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

目标定位范文篇8

近年来,土地财政引发了包括暴力征地、拆迁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土地财政的收入难以预期,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形成了征地、卖地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导更关键的问题则是,因土地资源的有限,其不具有可持续性,地方财政收入必将缺乏长期性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财政,建立在其土地私有制和城市化、工业化已经完成的基础之上,主要靠向存量土地资产征税,其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地方公共服务。我国的土地财政,则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主要依赖增量土地,靠掠夺农民的土地财政,是在市场经济和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分税制改革的产物,具有国情性和必然性。我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发展和偿还政府性债务,为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财政实际上充当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作用,具有历史的积极性。[12]因此,并不能全面否定土地财政。对土地财政,要改变的是地方政府对其的过分依赖,要强调的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提供,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这种具有中国国情财政形式的合理性。土地财政是我国现阶段地方财政的主要表现形式,规范有必要、持续是前提,但批判不合适。[12]而且,土地出让金绝不能收归中央政府或取缔,否则,一方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所得收入在短期内急剧减少,必然导致地方财政急剧恶化,地方政府必然对物业税改革持抵制态度,增大改革阻力;另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资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和拓宽腐败官员的权利寻租渠道。下表是2009———2011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情况。由表可见,两税无论是在国家财政收入还是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都很低,而目前,物业税改革推进艰难而滞缓,其全面有效开征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因此,物业税收入在短期内无法成为土地财政的替代品。但物业税改革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实行土地财政与物业税的双轨制,不断改革推进的物业税与规范管理的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则将是一个阶段并存、此消彼长的过程。[12]当进入城市化末期,增量土地枯竭的时候,物业税就将完全取代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

基于政治视角的目标定位———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可以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优先目标。首先,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党政官员腐败、政府权威减弱等,而这些都与中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公共财政体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纲”。作为与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和配套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本质上至少包含了以下五大基本理念:(1)弥补市场缺陷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缺陷财政;(2)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3)依照公意民主决策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民主财政;(4)依法规范理财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法制财政;(5)接受公众监督的理念:公共财政是一种受制财政。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要一步到位地建成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是不可能的。不妨以物业税改革为契机,推进地方财政公开透明、社会公众有效参与财政决策并监督其实施,实现现行地方财政体制逐步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型。而所有这些要求,都要落实到公共财政预算体制这个现实载体之上,其中,必然要求加快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16]1.以物业税预算信息公开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预算公开在不断推进、规范和深化,但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进展并不平衡。即使公开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公开,预算报告采用粗线条,财政信息以统计资料的形式向社会,缺乏对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详细说明,人大代表看不太懂,对多数没有财务知识的社会公众来说,则更不知所云。结果人大和社会公众很难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和监督,致使公共投资缺乏监督,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把财政预算公开作为地方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要求所有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安全并经法定程序得到豁免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支持而不是限制公民行使《宪法》赋予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主动接受媒体的监督,主动开放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17]譬如公民可以免费或者支付工本费后向政府索取财政预算信息,甚至进一步,将来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等。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物业税的征收和使用都必须要纳入到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它内在地要求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规范的、公开透明的、能够接受民主监督的、事前确定并能严格执行的、事后可以问责和作绩效考评的预算体制。因此,物业税改革的推进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的逐步公开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物业税预算信息公开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使之成为建设中国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开端。[18]2.以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推进地方财政民主化我国财政预算体制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地方政府集财政预算的编制权与执行权于一体,从而使得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得不到有效落实,政府的财政税收、财政支出没有受到人大代表的实质性严格制衡。二是政府收入被割裂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特别是预算外资金可以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从而削弱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并容易产生“暗箱操作”、资金使用不当及各种预算腐败等问题。[19]三是预算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掌握财政分配大权的官员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和利害关系配置财政资源,使其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四是政府支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纳税人急需的养老、医疗、失业、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却严重不足。[20]无论是人大的监督,还是政府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本质都是政府内部的监督,换用法律的语言说,是一种同体监督。这种排斥社会公众参与的监督,虽不能说没有一点作用,但在实际中肯定要大打折扣。[18]在这种同体监督下,当前,地方政府的财税收支权没有受到人大的实质性制约与监督,地方财政民主化还只是有个意向,严格来说还没有起步。一些地方政府对财政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改进,以致同样的问题年年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公众有效参与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监督。这样的公开就徒有其表,意义不大。因此,必须引入社会公众监督。而当前社会公众的公民意识和纳税人意识尚有待提升,他们往往仅关心民法上的财产权保障,对税收拿走的那一部分怎么使用,则重视不够。而且,地方政府实质上排斥社会公众对其财税收支权的制约与监督。由于物业税的直接性特点,纳税人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纳税人意识,对依法治税和民主理税的诉求将不断高涨,并进而要求参与监督政府的财税行为。当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各级政府中普遍采取类似于西方公共选择的做法并不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无益于社会稳定。不过,县、乡基层政府距离社会公众最近,在基层政府层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广泛参与的财政民主机制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县、乡完全可以成为基层民主的训练场。[3]因此,以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打开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财税收支权的缺口,形成一种财政民主,可能是一条代价比较小的有中国特色的推进地方财政民主化之路。甚至更深远的,物业税改革会推进我国社会的法治化和民主化进程,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但问题是社会公众如何有效参与监督。社会公众即使有参与监督的愿望,也可能因缺乏参与监督所需的可行机制而无从下手。而缺乏参与监督所需的有效组织形式,则因存在搭便车和个人成本高昂的难题,结果是每一个潜在或现实的有参与监督愿望的社会公众都无力或不主动参与监督。[21]因此,关键是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所需的可行机制和有效组织形式。首先,基层地方政府在物业税财政预算草案制定前,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热线服务电话、民意调查、各类专业人士座谈等渠道就本年度物业税财政预算接受公众的咨询与建议。二是通过指定报纸、各种宣传册、热线服务电话、官方网站等渠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公开有关物业税的政策、法规、房地产数据、本年度物业税收支规模和使用方向等,满足公众能全面、及时、方便地获取物业税财政预算信息的要求。三是建立物业税听证制度。地方政府将物业税的财政预算草案提交人大后,由人大向本辖区全社会公开,通过咨询、听证、论坛、对话等形式,使公众都能参与进来“讨论”,“讨论”结果随后向人大会议宣布,在进行可行性论证之后,人大据此与政府共同修改财政预算,形成新的财政预算方案。为防止听证制度只“听”不“证”而流于形式,在“讨论”阶段,人大必须建立完善的民意收集程序、平等的互动和反馈机制,政府则必须以合理的程序和制度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四是积极培育社区房地产业主协会等组织,由该组织直接推选代表,以独立的身份直接参加人大对地方政府物业税财政预算的监督。甚至进一步,将来可以直接参与监督地方政府所有的财政预算。五是物业税作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应建立预算内财政专户,确保物业税“专款专用”,即用于提供地方公共服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尽快修订《预算法》,在预算公开的基础上,明确和细化人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管理责权,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报告、审查、听证、审计、评估、问责和处罚制度,并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形成权力制约和平衡机制。其中,尤其要强调社会公众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财政预算全过程的参与。如此,通过民主、法律的机制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确保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3.激励地方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公共财政有助于正确界定政府的职能,有助于区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推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15]地方财政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从现行的投资、建设财政转向公共财政。目前,地方政府迟迟不能从投资、建设型政府向社会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或转变不到位,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员尤其是一、二把手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基本上不对辖区内的社会公众负责。[23]这除了政绩考核指标的设定与地方政府改善辖区公共服务的目标激励不相容、政府主要官员由上级任命而非选举产生等政治体制原因,更有深刻的财税因素。一是目前的税收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而流转税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政府及其官员关注的中心自然是生产和流通,其精力也主要放在企业和工业项目身上。因此,搞投资、建设和发展经济就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中心,财政也就异化成投资、建设财政。[20]二是我国以间接税为主,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主要不是靠所管辖地区纳税人的直接支付。而且,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失衡,政府处于绝对强势地位,纳税人仅有纳税的义务而没有任何与税收相应的权力。因此,地方政府并不需要像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那样“看纳税人的脸色行事”,而纳税人也无法像发达国家的纳税人那样,通过投票,监督政府的公共服务,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经常处于缺失状态。[24]三是虽然大量的中央转移支付相当程度地弥补了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由辖区社会公众的效用和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决定,而是与上级政府的考核及晋升指标有关。[1]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需要与提供最优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联被切断,导致政府职能错位。[5]开征物业税,辖区的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环保、市政配套设施等公共服务质量好,房地产价值就高,地方政府的物业税相应就收得多。届时,在地方政府逐渐失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面临硬预算约束的条件下,物业税成为地方政府的支柱财源,地方财政收入将与其辖区内的房地产价值直接挂钩,地方政府就会专心致志地优化本地投资环境,改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就会从招商引资竞争逐渐转向社会公共服务竞争。同时,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物业税的财政预算。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由“对上负责”逐步转变为“对下负责”,逐步改善地方公共治理结构,即激励地方政府的职能从投资、建设型向社会公共服务型转变。

基于社会视角的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范文篇9

自参加全省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以来,通过第一阶段的理论集中辅导学习,对我的启发教育很深。思想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促进,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今后开展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观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文选》的学习辅导,深感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同志的理

论贡献和执政理念,对于当前我们党更好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天我想结合机关党建工作的实践情况,谈谈如何加强机关党建组织,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作用,要以党管党的目标要求,就如何对机关抓党建工作目标定位问题谈谈我的想法。

(一)紧紧围绕党要管党,把目标锁定在从严治党的方针上。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直接形象的象征,从严治党,突出的一个“严“字。这就要求我们执行党内生活要严,坚决防止和克服治党不严,失之于宽的现象,机关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机关党员干部,他们在各个岗位上,承担着各方面的重要工作,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党性是否强,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是否适应,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能不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直接关系到全县的工作大局。因此,坚持从严治党,党支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强化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机关党员干部成为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人民满意的公仆。

(二)强化教育,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上。

抓教育是党支部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根据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我认为,支部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三个突出。

1)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共产人党的精神支柱和职责,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动力,是方向,是总开关,是共产党员立身之本。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因为党始终坚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干部,带领和引领群众,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奋发有为。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党员干部队伍中曾有一些人不思进取,信念动摇,导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侵害了党的肌体。因此,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树立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总开关不出毛病,才能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才能站得稳,守得住,立于不败之地。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违背、脱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将失去执政基础。机关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牢记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精神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保持和发扬奉献精神,做人民的好公仆。

3)突出党员标准教育。党员标准的是规范共产党员思想、行为的准则,也是衡量党组织吸收的新党员是否已经成为一名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唯一尺度。党章明确规定的党员标准和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个基本要求“,以及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各个党支部制订的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党员形象表述语等,要作为党员标准教育的主要内容。党员要经常对照以上标准和要求看哪些标准做到了,哪些还没做到,做到了要继续保持,未做到的要迎头赶上。党支部要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员意识,真正做到平时看得出,困难时站得出,关键时豁的出,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甘做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毫不起眼的”螺丝钉“,真真做到”理想常在,信念常驻,宗旨不变,本色不褪“,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员干部的新形象。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目标锁定在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的积极性上。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它以人为对象,用模范的行动影响人,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增强历史责任感,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新形势下机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不断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三个寻求“。

1)要结合业务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善于分析和准确把握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及时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本单位重大工作上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勤奋工作,为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保证。

2)要结

合精神文明建设,寻求载体搞活动。只有寻求载体搞活动,扎扎实实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与成效才能充分的显示和体现,要把机关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文明科室“、”社区共建“、”党员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与启示,得到锻炼与提高。同时要开展以强身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和以陶治情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以强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比武活动,以及组织开展论文研讨、交流、讲演、测试、辩论赛等,通过开展活动,营造一种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身体素质。

3)要结合凝聚人工程建设,寻求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抓深化。

以关心人、理解人、凝聚人为核心的凝聚人工程建设,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很好载体,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许多成效。从目前现状看,我认为,深化凝聚人工程建设,着力做到“三个转变“。

1)要从生活上关心,向重在思想政治上关心转变,以往大家比较重视对党员干部生活上的关心,这是必要的,送温暖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从机关干部的经济收入来看,相对比较稳定,家庭生活困难者,是极少数。为此,关心人的思想政治的上进比关心人的生活显得更为重要,生活上的关心是解决一时的困难,思想政治上的关心是帮助解决如何做人的,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我们工作重心要有所转移,抱着对党的事业,对同志的高度负责精神,关心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和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目标定位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参与法治政治稳定

首先应予以说明的是,本文所论的"今后"是一个中长期的时间概念。具体的截止时间并未有绝对的限定。这一点,关键要看我国今后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进展情况。虽然本文仅仅从参与、法治和稳定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目标定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的政治发展目标就可以忽视,也不意味着随着我国今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出现新的更为紧要的发展目标的可能。本文只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和政治发展水平所作的思考,认为将这三个方面作为今后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必要而紧迫的,而且是现实可行的。同时,文章也仔细考察了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得出政治发展的目标就是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结论。

一,扩大参与、健全法治与政治稳定

--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三大目标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政治发展"意味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系统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对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向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更有效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并实现自身的更新。例如,阿尔蒙德就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政治发展"界定为"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过程和政策的变化"。(1)

实际上,西方有关政治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形成。该理论最初是用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政治模式,经济发展如何影响政治发展,政治态度和行为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问题。阿尔蒙德和亨廷顿(2)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理论模型林林总总,用以判断和划分传统和现代的标准也各有不同。(3)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将政治体系的变迁放在了整个社会转型的背景中考察。因而从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同义语。这意味着研究和探讨政治发展不能离开现代化的大背景。而现代化的大背景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变迁,也包括社会的利益变动和结构重组。

具体到我国,这一背景就是社会转型的现实。相应的,我国政治发展也就意味着我国政治系统在社会整体转型中的自我调整和更新。在我们看来,如其就政治现代化的标准争论不休,还不如直接以政治系统对社会转型的适应性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能力作为探讨政治发展问题的起点。研究政治发展,即要研究社会系统对政治体系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政治体系面对这些要求对自身所作的调整。而由于政治体系的复杂性,对政治发展的探讨就需要从政治体系的各个层面展开。具体到我国的政治体系,我们认为,可以在对参与、法治和稳定这三个最主要的子系统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对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大致认识。

(一)扩大参与:必要性、可行性与着力点

政治参与,就其广义而言是指公民为实现或扩展自身利益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治体系施加影响的活动。"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参与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在对于民主的分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4)对一国的政治发展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和指标。公民政治参与的拓展,可以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而构筑起现代政治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公民政治参与的拓展有利于增加政治体系的整合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抵制政府权力的变异:在权力所有者和权力行使者相分离的情况下,发挥其重要的政治功能。

但就我国目前政治参与的现状而言,其发展水平离理想的状态仍有相当的距离,更难以适应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大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总的范围来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面仍显狭窄。主要是,我国公民的社会参与(如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比较充分,但对政权体系和重大决策的影响不足,难以进入国家的实质内容。参与的总体特征是精英参与占主导。2,动员型参与多于自觉型参与,公民的主动参政的意识不够;政治冷漠广泛存在。3,在常规的政治参与中,参与主要用于产生共识而不是用于公民对决策的自主选择。4,手段性参与重于目标性参与;重视政治参与的短期效应而不能着眼于长远的民主政治建设。相应地,从利益型参与向责任型参与的转变不足。5,情感型参与偏多,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化程度偏高。非常规参与有扩大的势头,而且它们常常与非制度化参与、暴力参与合而为一。这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6,我国的政治参与存在着地域、行业、阶层上的巨大不平衡性。对这一点有必要进一步说明:居民之间,大、小城市居民之间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程度不一致;不同阶层、群体和从业者的政治参与要求存在差别;从发展态势来看,大中城市居民、文教科研、党政机关的从业者因其工作性质、文化素质和政治信息接受程度等原因,参与意识较强;而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的大多数(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这类人),其参与意识则明显偏低。就是说,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主要还局限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域和文化阶层以及职业与政治关系较密切者;政治参与要求普遍提高的大众心理基础尚不完全具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待普遍提高。

当然,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发展至今,已经为我国政治参与的扩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为政治参与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空间。这是制度前提。我国宪法确定了从选举到监督的一整套规则,使公民参与的扩大具有法律上的保障。这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性地位;我国公民有权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5)我国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直接民主的形式,这些都为社会参与向政治参与的转化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以上几个方面在目前的发展还很不够,这说明参与的扩大仍有巨大的潜力。

其二,改革带来利益变动和社会结构的重组,社会对参与的需求扩大。这是参与扩大的根本动因。"十五大"报告在展望本世纪中国政治前景时认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中国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和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生活的规模和变动频率会有所增加,个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会愈加频繁。社会生活的丰富和扩大将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体的发展积极性也将被调动起来,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也愈加敏感和清晰。这就能够更加激发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必然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它不仅意味着公民参与的扩大,同时也是政治参与的结构性发展,即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其三,我国社会自主空间的扩展和社会联系方式的飞速前进为参与的扩大提供了物质条件。国家向社会的放权和各项改革使社会和公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的社会自组织纷纷建立,中国的公民社会得到了成长。(6)公民既可以通过参与这些社会组织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参与技能;也由于这些组织的政治功能,公民的参与可以转化为政治参与。这将是我国今后政治参与的一个"生长点"。同时,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使更广泛的政治联系成为可能,更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便捷渠道。剩下的主要是技术性的问题了。

结合上述分析,针对前面论及的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考虑到我国今后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认为,我国今后在政治参与的扩大上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并实现社会参与向政治参与一定范围内的转化。即,社会自组织履行更多的政治功能,成为公民参政的现实渠道。随着社会监督能量的扩大,真正地做到公民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和监督。2,培养公民主动参与的意识,训练并提高公民的参与技能。解决政治参与的要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并培育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公民文化和规范而稳定的公民参与格局。3,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实现公民自主选择权利,使参与与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独立主张结合起来,提高公民的参与质量和深度。4,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的要求,全面布局、逐步推进公民参与的进程并确定其主要方向。5,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畅通现有的各种合法参政渠道,使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得到及时的反映、疏通和解决,从而减少非常规参与的范围及其对社会的危害。6,对于农民的参与主要是加大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在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的前提下扩大其参与的范围;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政治参与,理应放在我国现代化的整体布局中考虑,并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公民的参与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针对各行业的特性,按其从业人员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范围、深度和方式,区别对待。对于目前政治参与比较落后的行业和阶层,应适当想方设法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群众要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实际上强调了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并且表明党和政府已经将

政治参与作为我国今后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来抓。这不仅是我国今后几年内政治发展的目标,而且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政治发展目标。

(二)法治国家: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关法治的内涵,《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在任何法律制度中,法治的内容是:对立法权的限制;反对滥用行政权力的保护措施;获得法律的忠告;帮助和保护大量的和平等的机会;对个人和团体各种权利和自由的正当保护;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它不是强调政府要维护和执行法律及秩序,而是说政府本身要服从法律制度,而不能不顾法律或重新制定适应本身利益的法律"。(7)这一典型解释表明了现代法治的精义在于:在法律的规范下,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既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也是依法治国的客体;法治体现的是政府依照人民制定的法律治理社会与人民依照法律管理、治理公共事物(包括政府)的统一。

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本质是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即由人治和策治(政策治理)转向法治。人治和策治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在此种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否能够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决策和政策的正确程度;领导者个人素质和自我约束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外在约束和制衡作为治国的补充和辅助因素。当领导者个人意志与政策、法律发生冲突时,领导者个人意志高于政策甚至高于法律;当政策与法律出现矛盾时,政策权威往往优于甚至高于法律的权威。在此格局下,经常出现政策和法律因为领导者个人的意志或注意力的转变而转变,出现领导者更替或权力转移过程中的政策危机、法律危机。因而,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形式必须逐步实现由人治、策治向法治的根本性转变。主要是:一,要实现法治的普遍性,社会整合主要通过法律操作来实现,法律调节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二,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法律在国家、社会中享有至上权威和至高效力。

建设法治国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开放式地运作,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经济体制的运作特点,如市场经济的公平性、竞争性、有序性、统一性、开放性、多元化和契约化等特点都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为法治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法治国家这一政治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起源、发展与壮大,决定了法治的起源、形成和确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求法治的规范和保护。同时,法治也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可以规范和限制政府对市场主体恣意的干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法治国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代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首先,确立法治国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深化的结果。法制与法治固然不同,但社会主义法制本质上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表明它只能是服务于民主而非专制的法制,而这正是法治国家的前提和起点。其次,法制建设的进程极大地推动了法治国家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成绩斐然,主要表现在:1,立法数量多、质量高,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2,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学法、用法、论法逐渐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因此,90年代确立法治国家目标,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法制国家的要义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还只是一种治国手段,但法治国家则把这种平等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即"法律面前政府与公民也要平等",法律升华为一种治国理念。因而,法治国家不只是意味着一种以民主为内容的法律秩序、一种有限政府的政治体制,更主要的是它代表了民主政治在当代社会的一种最先进的政治形态。法治国家成为民主政治在当代社会的代名词,它已经与民主政治本身融为一体。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1,法制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法律体系;同时,一开始就注意对立法权的规范与限制,出台了《立法法》。2,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逐渐转变,传统行政模式逐渐向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责任行政模式转变。3,出台了《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把政府与公民放在同一法律平台上进行治理。

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欠发达,以及人治传统的影响,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推进法治国家进程的因素。比如由于传统思维的惰性,避讳法治只谈法制;在法律意识方面,虽然破除了法律虚无主义,但是"工具论"的法律观还盘踞着大片市场;在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情况屡见不鲜,等等。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缓行或者停止推进法治国家的进程;相反,只有推进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才能在实践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认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首要的是夯实基础:一方面要制定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比如围绕政党如何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起草《政党法》等;另一方面要针对司法实践中"执行难"等问题,加大执法力度,确实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法律权威。其次,要坚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与完善立宪政体,在制度、组织架构上落实依法治国。目前任务主要是建立、完善政治权力系统的分工:增强人大的监督职能,创新人大的财政预算和审批职能;采取措施,保证司法独立;政府内部分权化,赋予部门和地方更多的治理权力;转变行政模式,实行透明行政,落实责任行政等。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讲,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积极守法精神的公民。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进程,在实践中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治理的能力。当然,在当代民主国家中,"个别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8),积极守法已经成为当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第四,建设法治国家既要依据我国国情,又要吸取和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现代法治虽然源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但?欠ㄖ蔚纳蕴卣骶龆ㄆ湓诓煌抑洳豢赡苷瞻帷K樟υ凇斗ㄖ渭捌浔就磷试础芬皇橹兄赋?作为一种制度的法治不可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而必须从中国的本土资源中演化创造出来。(9)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指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10)我国具有几千年的人治传统,法治传统少,其政治文化是典型的人治文化。由此决定了法治国家的实现是一个渐进创造的过程。当然,法治建设也要吸取和借鉴外国的法治经验,主要是法治理念、权力制衡机制和廉政机制等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发挥有利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条款纳入了我国根本大法,这标志着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得到了正式确立。这使我们对今后我国的法治国家道路充满信心。

(三)稳定压倒一切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要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促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这表明,政治发展一定要把维护政治稳定作为重要目的。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11)

关于政治稳定的含义,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宾得认为:政治稳定在于政治系统有效解决合法性危机、认同危机、参与危机、命令贯彻危机和分配危机。他不仅强调秩序,更强调政府对多种要求作出反应的能力。(12)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稳定在于政治系统有能力承受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压力。(13)西方研究政治稳定的权威人物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与政治制度化程度之间的平衡关系。(1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具体到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稳定,就是多层次的有机统一,它主要包括主权稳定、政权稳定、政府稳定、政治过程稳定以及政策稳定等。其中,政权稳定是整个政治系统稳定的核心,政府稳定和政治过程稳定等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政治基本稳定,包括共产党统治地位稳定,政权性质稳定,党的政治路线和基本政策稳定等。有学者将其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强大政党主导的有序政治改革和对体制外政治现象的"压制"等。(15)不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稳定的基础都已经开始动摇。

首先,社会经济非稳定因素的增长引起了政治稳定的"共振效应"。当代中国,由于经济增长变缓,下岗职工大量涌现,社会保障发展缓慢,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以及信仰危机的出现,封建邪教思想沉渣浮起等社会经济非稳定因素的几何式增长,导致政绩合法性受到严重挑战。其次,渐进政治改革的"高成本效应"日益凸现,渐进改革空间有限,日益高涨的高期望的政治参与与政治制度化建设之间的格局失衡。比如,权力制约机制不足导致吏治腐败愈演愈烈;民主选举仍然局限于村民自治层次;司法腐败问题日益严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等。摸着石头过河,已无石头可摸。第三,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开始与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短兵相接,国内政治开始应对日益沉重的国际社会政治压力。

因此,要实现中国政治在21世纪的稳定发展,关键是建构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政治稳定机制:既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的传动效应,又要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压力转化效应;既包括政治文化的建设,又包括政治制度的建设;既要考虑到党和政府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社会中介组织的缓冲作用等。关键而言,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讲,发展经济和共同富裕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统治合法性和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其次,要确立动态平衡的政治稳定观。在政治改革中实现政治稳定,在变革创新中优化政治体系;通过稳定的政治发展,实现更可靠的政治稳定。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第三,转变与完善政治治理的结构、制度与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治体系。主要包括:1,完善政党、人大和政府等政治主体间的权力制衡机制。2,坚决肃清吏治腐败。1989年邓小平在总结出现政治动乱的教训时也沉痛地指出:"这次出现这样的乱子,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腐败现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16)3,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扩大其容纳社会精英参与的能力;同时加快政党体系的制度化建设,使政治参与、政党间关系以及政党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实现制度化。4,在加强中央权威的同时,推进省级自治。可以试点实行省级直选制度,将政治稳定的责任分散化,提高政治稳定能力。5,推进政治?卫砉勰钕蚬胝寤毓椋易魑?quot;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最重要的主体,应通过再分配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均衡状态。6,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即把政治资源的分配规则、运行模式和程序等以制度化的形式规范下来,把政治要求和政治参与纳入到一个可控范围内。比如,中央高层权力交接,一定要通过民主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要摆脱代表落后社会的指定模式。第四,完善政治运行机制,平衡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功能,(17),包括完善泄洪机制和"安全阀"机制(18)、政治沟通机制、政治互动机制、政治文化凝聚机制和政治缓冲机制等。其中的关键是建立与完善政治稳定的预警机制。指出,任何破坏稳定的因素,只要一露头,就要坚决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早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发生的前夕,邓小平也发出过类似的警告:"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19)

总之,政治稳定是当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认真梳理和研究政治稳定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保持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谋求扩大参与、健全法治与政治稳定的协调发展--从三者间的关系谈起

在前文中,我们分别就政治参与、法治建设和政治稳定三个方面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着力点展开了论述,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从理论上讲,参与、法治和稳定是三个不同的政治范畴,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在今后我国政治发展的整个系统中,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均离不开其它两个方面的配合,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将不利于整个政治的发展。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参与只有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社会中才能健康地扩展,这显然离不开有效的法治。

政治参与的扩大具有双面性,它既可能为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提供动力支持,也可能使政治体系陷入崩溃,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难以控制的危害。对此,亨廷顿有一个经典的公式,即在政治制度化程度比较高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与该社会的政治参与成正比;反之,在政治制度化程度比较低的条件下,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与该社会的政治参与成反比。(20)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对社会利益变动和冲突的疏导与协调能力的强弱,关键要看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程度。但是,就目前我国政治体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来看,它离预期的水平尚有距离,主要是我国在参与的渠道上仍不够畅通,参与的规则化程度偏低。因此参与需要渐进地推进,使参与在法治的限度内进行。同时,常规而有效的参与只有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公民的利益表达和实现走在冷静而理性的轨道上,而不是感情冲动型的非理性行为;规则也才能得到真正的遵循。这反过来有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而一个稳定而有序社会的实现,不仅需要法治调解机制的核心地位,也有赖于政治改革的渐进推进。否则,政治体系的稳定就难以实现,社会的秩序也得不到保障,参与的扩大更可能冲击政治体系,造成社会的紊乱。如此则是一个恶性循环了。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

(二),法治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参与的扩大和政治体系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持。

我们通常讲的"法治",是使法律在社会关系的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但实际上,法治最本质的精神和内容是宪政,即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以及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作为或不作为,从而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福利。就此意义而言,法治的真正实现在中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这其中,公民参与的扩大是不可缺少的。公众的参与有助于形成社会的监督压力,这将促成政府的规范化运作。我国公众在这一方面做得很不够,这里当然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结构变动和利益重组,如前文所述,参与的扩大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只要让参与在制度允许的空间内进一步扩大,或者随参与的扩大渐进地对现有制度作适当的改进,参与扩大对法治的深化和法治精神的真正落实将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当然,另一方面,法治的推进和真正落实离不开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长久维持。众所周知,法治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在我国法治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推进这项事业更显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因而只能着眼于长远统筹规划。这就更需要政治体系的稳定为其提供外部环境,也需要有序的社会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持续的依托。因此,偏废任何一方面,法治也不可能成功。

(三),稳定而有序的政治发展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扩大的公民参与提供动力支持。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1)虽然有些言过其辞,但也不乏对后发展中国家的警惕意义。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大变动,社会不仅使原来的各种矛盾暴露而集中,同时也滋生着崭新的矛盾与冲突。这就给社会稳定和政治体系提出了无法逃避的挑战。如何处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微妙平衡,是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主题。就目前看来,我国政治发展能得以较稳定而有序得进行,主要得力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空间的扩大,亦即在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中我国实现了政治的稳定。但从长远来看,经济改革的绩效终究有其限度,加之经济自身的运行周期,政府从经济发展中获取的稳定资源将面临困境。同时,随着社会自由度的扩大和社会自身力量的成长,社会对政治体系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政治体系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尽管时间可能有早晚。也就是说,政治稳定的实现只能依赖于政治体系自身和社会对政治体系稳定而持续的支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法治和参与。就法治而言,政治运作遵循法治的轨道有规则有秩序地进展,既可将社会的矛盾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予以化解,更能使政权体系的运作获得更多的合法性资源和稳定发展的社会支持。就参与而言,主要是随着今后我国社会发展对参与需求的增加,有效而持续的参与是政治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只有通过扩大的公民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才能得到聚合和表达,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最深厚的根源才能得以遏制。可见,政治稳定前提下的政治发展也客观上要求参与的扩大和法治的健全。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参与的扩大、法治的健全和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均直接影响到其它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只有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因而,我国政治发展在目标定位上也就意味着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注释: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418。

(2),参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参见:杨旭明."西方政治现代化理论述评"[M],本书编委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63。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6),参见: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7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29。

(9),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7。

(10),."主席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载于《人民日报》2001年3月26日第一版。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84。

(12),参见:王辉.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68。

(13),[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39

(14),参见: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51页。

(15),参见: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M],北京:战略与管理[J],2000(5)。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00。

(17),参见: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第2章。

(18),所谓"安全阀"机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如同病人只有在病症后才有可能治愈一样,矛盾与冲突的发生与表现有利于矛盾的解决与缓解。通过冲突的表现与解决,人们会建立一种新的作用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86。

(20),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51。

(21),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