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十篇

时间:2023-03-31 15:45:38

申论写作

申论写作篇1

“申论”的语源出自孔子的话语“申而论之”,即申述、论述、论证、引申的意思。申论考试是根据机关工作的需要,考察应试者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申论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应试者的发挥主要看平时的功底,不一定需要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因此,自从20__年公务员考试设置申论以来,无论是专家、应试者、用人单位,对这一考试形式都表示赞同。以20__年11月份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讲,考生从考场出来后的感觉都比行政能力测试轻松。但考得轻松不一定等于考得好,要把申论写好亦非易事。

一些有关申论考试的辅导材料中,是这样给“申论”下定义的:“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并就此阐发出议论。”这个定义最早出自国家人事部门编写的辅导教材。笔者觉得,这种概括似乎还不全面,它让人觉得,申论就是剖析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谈对策的,正如许多人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印象,觉得该栏目的功能就是专门进行曝光的。其实不然,“焦点访谈”栏目也有不少是歌颂英雄人物、先进人物、赞美著名科学家或其他著名人士,赞美某种新生事物、赞美某种新的做法的。同样,申论的考题中也有要求围绕某单位的成功经验来谈的,比如曾有一道模拟试题所提供的资料讲的就是“海尔”公司的成功经验,应试者的角色认定是模拟省经贸委的工作人员。“要求你通过‘海尔’的成功,探询其成功的奥秘,从而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有见地的方案和对策。”按照前面关于“申论”的定义,“找出问题的症结”这句话的感彩就不太吻合。因此,申论的定义还应周密些。笔者觉得可以概括为:“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进行引申论述;或者就某一新生事物、某一成功经验、某一新的做法引发议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申论就是特殊的、较高层次的“供料作文”。并且是“供料的议论文”、“供料的策论”,这就决定了,申论的写作更需要注意客体与主体的双向建构,是“料”与“申”的辩证对立统一。材料是一种客体,客体影响、支配着主体的思维方向、思维进程,但主体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可以反过来影响客体,通过中介环节,把自己的某种优势有机地渗透、发挥到客体中去。

在心理学领域,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1896—1981)提出来的,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的序言中说:

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字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皮亚杰对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新的看法,也基于他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皮亚杰深刻地指出,在心理学中运用条件反射学说,走的仍然是旧的传统的道路,因为它对有机体本身在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的主动性仍然是估计不足的。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内在的结构。皮亚杰冲破了巴甫洛夫学说的某些束缚,在心理学领域内独树一帜。就其最一般的状态而论,皮亚杰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可以称之为“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皮亚杰又指出,在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时,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可能成为科学地说明现象的完备工具的,只有通过研究事物发生的条件和结构发展的规律,才可能说明它们的机能作用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发生学方法是指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的论点。他强调了系统结构分析方法与发生学方法两者必然的不可分性,于是,又概括这两种分析心理的研究方法为“结构发生法”。这种“结构发生法”,是与所谓“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和“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那样两种理论所持的方法相对立的。前者如斯宾塞、泰恩、李播等联想主义理论和当代美国的一些理论就是“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的”理论。在斯宾塞等人看来,联想的发生、发展现象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系统,而是一些离散个体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的结合;“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是生物学中的魏斯曼主义、心理学中的胡塞尔学派和格式塔理论的信奉者。持这种理论者企图研究现象的结构而不揭示现象的发生过程。皮亚杰针对两种理论的弊端,而综合出“结构发生法”。

皮亚杰也非常重视认识的中介作用。他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

22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申论的写作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自觉的行为和意志行动。是“认识—反映活动”在文字信息传播中的体现。任何写作活动都必须要有写作的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形成对象性观照。正如照镜子,人照镜子,镜子中的影像也影响人的情绪、感情和联想思索。凡是和写作主体形成对象性观照的事物,凡是为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表达、所描述、所议论、所说明的对象,都是写作的客体。申论提供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取自媒体报道的事实材料,它们就是申论写作活动中的客体,是这种客体引发申论写作者的具体写作行为。应试者读原材料时,通过感受、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也是申论写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该文本中的对象化。同时,原文提供的材料只有经过写作主体的感知、认识、理解、归纳、加工、发挥,才能构成文章。

一方面要看到,应试者是“资料”和问题的受动者,他不能撇开原材料,不能撇开卷子上提出的问题另外进行宿构性的写作,去谈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无论是“拎”(归纳)、“析”(分析)、“策”(对策)、“申”(引申),都应该紧紧围绕原材料来进行。应试者要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认真阅读材料,紧扣材料答题,无论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引申议论,都应该围绕试卷给定的材料,就给定材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不能信马游疆,天马行空,脱离给定资料,任意发挥。另一方面又应当看到,申论的写作客体主要是触发写作动机和欲望的诱因,它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只是媒介、外因或条件,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等内在因素,才是胚胎、内因或根据。因此,写作主体在写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笔者在申论写作的教学和辅导中深深感到,最需要强调的是加强议论,尽量减少材料的转述或材料的联想堆砌。

我们知道,资料中提供的材料或者由联想而产生的事实材料往往是大量的,比如说谈食品卫生问题,你可能联想到的事实很多,但决不能被事实、被写作中的客体牵着鼻子走,把申论写成材料的堆砌,也不能让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而一定要从事实的“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并且重在议论分析,概括提炼,这样的论据和论证才是有力的。有句谚语说得不错:“人总是知道自己鞋子最挤脚的地方。”在申论写作方面,有些人也知道自己议论分析的能力有限,于是主要依赖于从提供的资料中摘抄材料,或依赖于材料的联想和堆砌,或依赖于就事论事,以这样的办法拉长篇幅,达到规定的数字底线。甚至美其名曰:“扬长避短”。岂不知,扬长避短实质上还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办法,积极的办法是平时提高议论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考试时有意识地把思维重心放在议论分析、概括归纳上,变短为长。

按照主客体双向结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体双向映照的结构中进行。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写作中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往往有原先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申论的写作,也可以主动发挥自己的某种优势,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认知图识、名词术语、精彩的哲理性语言等,通过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这些中介环节,主动发挥进去。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必要时运用名词术语。运用名词术语不是为了吓人,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应试者的知识结构和平时的阅读面。我们的时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无论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等,都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经济领域的名词术语,原先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文学、学历史等方面的应试者,更应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

比如说,申论中如果谈到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请问下面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与“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 ──哪种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呢?笔者认为是后者。用“芝麻开花节节高”这种语言来形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显得有点陈旧,或者说不是今日机关文书、今日应用文语体的用语了。恩格尔系数则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常见名词术语。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申论写作篇2

西方写作理论中提出了“修辞环境”(rhetorical context)这一观点。它由题目、读者、目的及角色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贯穿整个写作过程。这一理论,特别是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之间的关系在申论写作中有更为复杂的体现。

一、申论写作主体“角色意识”的建构

申论写作是写作主体根据给定材料,分析其中隐含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的过程。写作主体所承担的角色依据材料中涉及的,以及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行政部门而确定。申论的写作受体则是对策的落实群体,换言之,对策是否行之有效直接关系到申论写作的成败。因而,申论写作不像文学创作那样强调写作主体的人格力量;它更讲究写作受体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写作受体在评判文本时的重要地位在申论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申论写作是一种虚拟行政行为,在写作中需要建立一个与之适应的虚拟主体。其“为谁写作”即指虚拟主体为材料中出现的对策落实的群体(写作受体)而写作。建构虚拟主体的必要性也表现在了将申论作为公务员选拔考试科目之一的考试大纲中。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有这样的说明:

按照职位等级,分别设置两类试卷,意味着报考不同层次职位的考生,同科不同卷,所面对的申论试卷是不同的。报考中直机关公务员的主体――市地级以下职位的考生将不会在同一张试卷上看到省级以上职位的试题。

根据考纲的规定,不同的考题将提供给报考不同职位的考生。由此可见,申论写作主体在模拟行政行为时应从虚拟主体的视角出发分析材料、解决问题。虚拟主体的建立也成为申论写作的关键。对于写作受体而言,它并非返回写作主体、重新把握写作主体的主观意图,而是暂时抛开写作主体的本来身份和思想,将写作受体的需要,即措施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来评判申论写作。此时,写作受体参与申论写作的主体性作用显现,虚拟主体也就具有了区别于原始身份的特定“角色意识”。

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过程,其中渗透交融着的写作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对文学写作来说,写作主体需要克服心理及思维定势,尽量发挥主观意志力,进行以非功利性目的为主的精神创造。而对申论写作而言,虚拟主体则需根据既定角色的意志,克服个性以及写作主体特有的价值观念,进行以功利性目的为主的规范写作。在阐述观点时,虚拟主体必然要置身于具体材料特殊的“修辞环境”中,从政府与民众、人与环境、小局与大局等各个角度展开写作。文学写作与申论写作存在区别的深层心理原因之一是申论写作主体在建立虚拟主体过程中“角色意识”的建构。

在申论写作中,虚拟主体的“角色意识”也体现了材料中要求身份的社会关系,反映了角色的行为模式,并能符合写作受体对这一角色的期待,易言之,符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在实际个人选择活动中使人对角色的期待得以实现。以2003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为例,题目情境之一要求考生以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人身份,面对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讲话。此例中,虚拟身份的角色转变及定位显得分外重要。在拟定讲稿时应站在不同对象的立场上字斟句酌、把握分寸,采取不同的态度、表达不同的内容和观点,尽量做到让不同听者都能接受讲稿内容。

二、申论写作主体与虚拟身份之间的角色冲突

(一)写作主体与虚拟身份的角色冲突

申论写作主体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职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心理机制的出现,这会造成写作主体与虚拟身份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为写作主体由于要承担虚拟身份的不同而产生的角色间冲突及虚拟身份在处理问题时遇到的角色内冲突。如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的一个案例:要求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某答题者提供的方案如下:

印刷公司与居民H在法院的努力下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虽然居民H突发脑溢血与印刷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也是致病的诱因之一。环保局的裁定基本上是合理的,至于具体的赔偿金额,双方可以在21500元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使双方尽量满意。假如由法院直接判决,无论什么结果,双方均不会满意或一方不能满意,会影响判决执行效果。同时对全市其他类似案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

印刷厂应尽快建起隔音墙,并按环保部门的规定时间进行生产,尽量减少噪音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以取得附近居民的谅解。

由于印刷公司生产车间所在地已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地价升值比较快,因此,从长远和经济效益上考虑,有关部门应着手计划该公司向郊区搬迁的问题。

此例中,第一条对策是站在上级主管领导或是处理该问题的法官角度写的;第二条对策是该厂的主要领导对印刷厂所遇问题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第三条是以一名房地产投资商角度写的。这些都与题干要求的政府调研员这一虚拟身份不相符。可见,该题的写作主体在写作中并未建立好题目所要求虚拟身份的角色意识,未能去除原有身份的影响,没有较好地完成应有的角色转变。

一般而言,写作主体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其较为固定的职业角色,比如医生、教师、学生等,至多也就是出现兼职的情况。而在申论写作中,写作主体有可能会被要求以不同的角色对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符合虚拟角色的看法与对策。这时,受到职业思维及心理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的是写作主体与申论材料中要求承担的虚拟角色间的冲突。这类冲突比较难调解,因为写作主体往往无法被认识与感受到,而只存在于潜意识层面。另一方面,角色定位与虚拟主体的特质之间存在角色内冲突。在审析材料时,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写作主体与虚拟身份间的思想与主张相左,这是没能按既定规范行事而出现角色内冲突。这类冲突可以通过写作主体有意识的心理调节等方式加以解决。

申论写作要求写作主体避免“小我”的感性论调而彰显“大我”的客观理性论述。但在实际写作时,写作主体会受到个人情绪的制约和影响,产生主观情绪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冲突。情感具有独特性和自由性,而申论写作则是人在虚拟身份下进行利益群体共性情感表达的方式。冲突就非常容易出现于强调“共性”的表达与主体自身感性思维的矛盾中。例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料反映的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在政府角度看来必然要调度土地征用,但出于个人情感的考虑,一些考生便会简单地倾向于反对土地征用制度的立场。

申论写作追求的是直接和实用的效果,是按照理性规范进行的虚拟行政行为的书面表达形式。个性在申论写作中表现在潜意识层面,这与写作主体所处的语境和政治、道德、文化素养都有关系。我们无法断然地认为这种“人”的意义上的冲突一定是申论写作的失败之处,而只能说体现在文本中的冲突往往会成为写作主体对问题进行客观、理性分析的障碍。

申论材料常常涉及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写作主体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这其中存在着主体意识对现象的认知与主流话语之间的冲突。以2007年北京市申论试题为例,材料反映的争议热点是《物权法》公布的城管治理摊贩的合法性。虽然材料将城管管治提到了法律高度,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社会上仍然存在不少暴力治理方式,这种暴力方式是应予以制止的。目前,政府的主导观点是要求对摊贩进行严格管治,因此,是否应该对管治中的不合理方式进行适当讨论会在申论写作中被写作主体所考量。

申论的特殊要求使写作主体一方面受到虚拟身份特定的角色意识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文本本身的写作规范的束缚。申论本身就是一种规约,需要在形式上依照一定的模式来表达。主体的写作则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需要追求个性的张扬。比如,对同一个申论材料进行分析,作为医生的写作主体与作为教师或工人的写作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虽然写作主体建立了虚拟身份,进行着角色表达,但由于既定思维定势在潜意识中的影响,写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遮蔽写作主体的思想,无法体现对策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如某省公务员试卷某一题:如果你是Z县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该县D镇许多农民在农田建房舍事件提出解决方案,一名答题者给出的答案是:

第一,依照《土地法》有关条例,将他们扭送到司法机关,按情节予以处罚。第二,加大对村民有关《土地法》的宣传教育,可以分发宣传册、办专题培训班、知识竞赛等。……第三,建议政府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对劈山围地建房的农民给予奖励。……第四,……采取基层乡镇一把手责任制度,对于管辖范围内出现的违法用地行为,乡镇一把手要承担失职责任,并予以相应行政处罚。

此例中,四个对策均存在可行性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对策,应由执法部门对该地的情况予以制止,而不能使土管部门越权。第二个对策中的措施不符合农民的生活实际。第三个对策的财政支出涉及更高的层级。第四个对策,土管局对镇干部没有行政处罚的职责,因而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写作主体由于对虚拟主体的角色意识把握不准确,以致受制于日常思维定势而提出了可行性极低的方案。

申论作为应用文体也包含着公文写作的规范。因为这是一种“规则”,是对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限制和约束。这种程式化的表达方式与作为角色扮演者的写作主体存在着个性上的相忤之处,与其作为原有身份的思维定势产生了冲突。表达方式的冲突是申论写作的形式规则对写作主体造成的负面感受,这使虚拟身份在表达过程中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产生一定偏离,进而影响对策的可操作性。

(二)角色冲突在申论写作中的调适

上述角色冲突在日常生活或者申论写作中都普遍存在。角色冲突的调适有多种途径,如合作、转移、顺应、自居,等等。针对申论写作中虚拟身份建构的要求,则主要有两种途径:社会协调写作和个体协调。角色冲突的调适主要是个体主观上努力地调适。在虚拟身份建立之后,写作主体应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价值观的调整,注意虚拟身份应具备的角色特征。在写作中尽量协调写作主体本身与虚拟身份的思想及行为模式,最大限度地消除角色冲突。这也要求写作主体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是指一个人由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的变动或更替。而写作主体的角色转换只是虚拟的,是为了适应虚拟身份角色意识的建立。写作主体应改变矛盾的角色观念,采取正确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心理紧张和错乱感。

申论写作主体可运用“灌输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角色转变的思维,建立一种适应感和自觉性。通过平时有效的工作学习和媒体交际等提高对角色转换特征的认识,同时,以虚拟身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快、更全面地接受和进入角色。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要求:虚拟身份为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向市政府提交一份“关于解决交通拥挤的报告”,一考生作出了较好的表达:

我市是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尽快改进我市交通拥堵状况,特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搞好城市交通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建议市政府通过交通工作会议等形式,向全市党政干部讲清我市交通状况及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彻底转变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与己无关或无足轻重的观念,树立全市人民关心交通、重视交通、支持交通的新局面。……为配合这一活动,市交通管理部门拟举办一次城市交通展览会……2.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鉴于我市公共交通还很落后,企业长期亏损,财政暂时拿不出更多资金的情况,建议采取与外资合作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办法,解决资本来源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3.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动员全市人民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为解决目前市民交通意识薄弱,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穿道等问题,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人民关心交通、维护交通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及专题讲座、交通知识竞赛、“当一天交通警察”等活动,对全市人民进行一次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教育。4.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城市交通。……建议市政府增加投入,扩建市交通指挥中心,配备现代化的交通监控系统……5.举全城之力,修路架桥,彻底缓解地面压力。……力争在3-5年内完成。……

申论写作篇3

写作万能模板从四个方面讲解了80分万能模板的应用。该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仅仅是一种思维的万能模板而不是纯粹应试的申论写作万能模板,参加公务员申论的考生一定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该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一定要记住这种万能的思维模板,而不是教条的接受这种万能模板。

一、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之分析材料万能模板

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对策是什么。

二、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之阅读万能模板.

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1.首尾句原则

2.关联词原则

3。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第二步:概括段落大意。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纵向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多层次原则突破单纯的横向,纵向关系来分类,从材料的复杂性出发多角度分析,这也是以后命题的趋势。

第四步:概括主要内容

首先要注意给自己设定的身份。

主旨突出,应用万能模式。八股模式。

三遍四步法实施的好,你的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三、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之提出对策万能模板

第一步:利用矛盾的特殊性。找出问题根源--先找到特定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消极负面影响,根据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原因。

因果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辨证思维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多项求异分析)。

1.内外因分析,要注意内外因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和转化。

2.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

3.多角度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现实,内在,外在,尽可能全面到位。

SWOT分析:优势,劣势(企业能够做到的),机遇,威胁(企业可能做到的)

第二步: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借鉴万能八条。(内外因分析和多角度分析的写照)

l.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具体措施和万能句式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出发,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激励制度

利益相关制度

分工制度

规则制度

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几种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智(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组织专家制定。。。领域的实施细则

6.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媒体监督,或舆论监督

领导或上级监督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即使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对于一切忽视。。。违反。。。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必须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万能八条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万能八条示万万不能的。能用则用,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第三步评估对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当试题反应的问题很多的时候,只有根据题目给定的角色,抓住一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涉及各个问题,才能提出标本兼治的方案。

2. 对策的可行性,方案要能解决现实社会重存在的问题,由谁执行,执行步骤(怎样去执行),何时实施,在什么条件下执行,总之,要通盘考虑,尽量克服与之相悖的因素,切忌脱离世纪,坐而论道

3. 对策要符合政府部门的职能。要合法

四、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之论证写作万能模板

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

整体把握试题,从所获得的不同观点中选取最深刻的,最有现实意义的,最有利于自己发挥的一个作为论点。论点要有政治高度,看到事物本质,有预见性,概括,立场正确,态度鲜明,有创见

突出论点的方法有:将文章的论点摄制为题目,第一段概述材料,第二段单独成段,点名论点,每段分论点紧扣总论点展开,开头结尾照应总论点,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要注意应该采用并列句,条件句等句型,灵活的语言,反复强调重申总论点的重要性,必然性和意义。

论据:真实,典型,全面,新鲜。包括具体或概括的事例,统计数字或图表,亲身经历,引经据典,公理规律等等。

论证

可采用例证,引证,理论论证(通过分析,判断等推理手段剖析事理,分析问题以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分为因果演绎和多角度演绎,常用没有。。。就。。。),假设论证,比较论证(横向,纵向,对照),比喻论证,归谬论证。

三种结构,三段式是总的思路

1.提出问题:引用资料,开门见山。

2.分析问题:紧密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重点论和两点论。由此及彼,由表象到本质,由微观到宏观,由特殊到一般。

3.解决问题:由条理,最好和前面的各个问题照应,涉及到相关部门职责的方案要体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互相合作的精神。

五个得分突破点

提纲:标题 开头 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 结尾

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

开头:交代事件的缘起,揭示主题,谈主题的影响。有叙述式,引言式和设问式

结尾:概括总结,强调深化主题(或正或反翻新),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上升到理论高度,一般可以纳入“科学发展-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的话语体系。

过渡:

过渡段:在三个部分之间,可使文章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前半部分概括上一段,后半部分引出下一段。

申论写作篇4

文章的开头采用铺开型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一点一点铺陈开来。此所谓“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经典开头一: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命 脉》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征用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大力做好土地征用工作。

经典开头二:2007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出路 ——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发展说开去》

听证会制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决策的利益协调度、民主化方面。自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以后,各种听证会层出不穷,如:铁路票价上下浮动听证会、公园门票价格听证会、鞭炮禁放听证会、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个税起征点听证会等等。至此,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成为社会焦点。但是,近年来,在听证会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听证会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点评:铺开式的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和阅卷人刚开始接触第一段就知道你在写什么开头第一句话用叙述语言,进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直接把政策性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然后在逐一打开“议论”的口子,所以,如果要用铺开式的方法写文章,必须开头要开的好,展开议论只要有三种方法:正面议论、反面议论和正反对比论。正面论证即平铺直叙、正面建立论点的方法,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套路。

二、申论文章开头之引用型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经典开头三:2008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人与自然》

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绿树掩映、清水环绕的村庄和小山村明亮的月亮却渐行渐远。曾几何时,“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时至今日,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藏————怒江,又面临水电开发的争论。开发还是不开发?社会呼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

经典开头四:2007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

参考例文《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

马路摊点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北京市的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点评:文章的开头采用了“引言式”,文章的开头一般要求就是要引人注目。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的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杜甫《水槛遣心》和宋朝诗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诗句,引用诗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例文二中引用了大家都烂熟于心的诗句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的文章表达显得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申论文章开头之比喻型

文章的开头运用“比喻”,这样的开头会使得语言表达的精确贴切,拿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具体形象地告诉读者,使人消除晦涩之感,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这类比喻,大多着重于主、客体内部性质上的联系,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概括的抽象原理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经典开头五:2005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如何打造“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奥运会无疑是棵巨大的摇钱树,将给东道主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与此同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奥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奥运泡沫”的出现。奥运志愿者活动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而且对改变中国传统的志愿者组织机制和社会观念的意义更为重大。从现在开始,有关志愿者的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工作也要立即实施。

经典开头六:2006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创新是发展的源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新的超越。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点评:申论中的比喻说明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有所不同。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例文中的“奥运会”比作“摇钱树”,“创新”比作“源泉”,这两个比喻它毕竟不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要求准确,但是不得夸张,虽然在文学作品中允许“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样的比喻夸张,在申论文章中运用比喻的目的是为了形象说明事物形态特征,夸张了,就不能确切地表现事物。

四、申论文章开头之对比型

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比较中得以鉴别。而新闻报道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若使用得当,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典开头七:2006年北京市(应届)录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大力发展网络绿色游戏》

作为一柄双刃剑,网络游戏一方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并且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市场缺乏规范引导,网络游戏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色情、、暴力、迷信、非法交易敛财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违法和不健康内容。二是经营模式雷同,产品类型单调,以打斗和练级为主的游戏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缺乏自制能力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的健康发展。网络游戏被许多家长指责为“电子罂粟”。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很多层面,净化网络游戏单凭某个部门或是某个环节是无法做到的。网络游戏制作商、网络游戏运营商、相关监管部门、玩家、教育部门等应从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促进网络游戏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经典开头八:2006年北京市社会在职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

申论写作篇5

主 办:《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特别支持: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研修内容:

从科研选题到论文投稿全流程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科学研究规范

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项目申请与报告撰写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前沿与热点

学术期刊投稿要求与写作规范

读者、作者、编者、学者讨论与交流

2. 授课教师:富有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

3. 开班时间和地点:时间:2016年5月31-6月3日(5月31日报到,6月3日疏散);

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4. 会议住宿:详见报到通知。

5. 报名方式:请登录“会议与培训”栏目登记注册报名,注明“写作培训”。也可填写会议回执表发送至邮箱 报名。

6.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0日。

7.培训费用:1500元/人(交通和食宿费自理,2016年5月20日前转账或邮寄交费的为1400元,徐州本地参会者优惠一半)。

8.会议费转账信息: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分行

户 名:《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账 号:11001007300059261059

会议费邮寄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33号《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收。邮编:100190

9.联系人:赵芳

联系电话:13718119893;010-82623933 传 真:010-82621460

电子邮件: 邮件主题:2016写作培训班

申论写作篇6

一、作者的法定性

公文作者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作者。其他文章的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某个单位或组织,发表时可以署真实姓名,也可以署笔名。而公文的作者只能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也就是说,只有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法定的社会组织才有权制发公文。

国家公务员网的老师指出,以机关领导人或法定代表人名义签署的公文,并不代表领导者或法定代表人个人,而是代表法定的机关(或组织),体现法定机关(或组织)的职权和意图。以组织机构名义制发公文时,必须署上机关或单位的真实名称;以领导者或法定代表人名义制发公文时,必须签署其真实姓名。不管以何种名义制发公文,都不能签署笔名。任何个人都不得假冒机关的名义制发公文,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当然,公文的法定作者只能制发同自己法定职权、身份相称的公文。这就是公文作者的法定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作者的权利与义务。

二、效力的权威性

如前所述,公文由法定的作者制作和,在其职责范围内有着法定的效力和权威,要求所属机关、单位或个人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或规章制度的制裁。特别是党和国家机关制发的公文,其内容往往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反映了党和国家机关的指挥意志、政策意向、行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和国家机关的法定权威,是组织开展党务工作和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公文效力的权威性,是任何其他文章无法比拟的。

三、内容的公开性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呈、左右沟通和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或实现某一项具体目标而创制的。公文的创制指不管是别人代拟的、还是领导者个人自拟的,都只能为了“公务活动”而创制,并且都是为了反映和传达“公务”信息而创制,其内容范围和性质目标,都是党纪国法所规定的。同其他可以言志、抒怀、咏物的问题相比较,具有具体的公务型内容是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体式的规范性

公文体式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这是其他文章都不具备的。每一种公文,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写作对象、表现内容、使用体式。具体说,公文的体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种的规范。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现行的公文分为十三个种类;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将公文分为十四个种类,但是决定、通知等九个种类和《办法》是相同的。

二是公文格式的规范。《办法》和《条例》都对公文的秘密登记、标题、发文字号等十多项格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是行文规则的规范。《条例》和《办法》都对行文的原则、行文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公文的走向、联合行文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则性的规定。

四是公文办理的规范。公文办理包括办理程序、办理原则与方法。办理程序包括拟稿、制作、收发、传递等十多项。办理的基本原则是手续完备、职责明确、准确无误、简便迅速。这些事项要求都是公文体式规范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五、制发的程序性

公文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从其起草、制作到,必须履行严格的程序,才能保证公文的完善和合法有效。综合《条例》和《办法》的规定,公文制发的程序一般包括起草、审核、签发、复核、印刷、用印、登记、分发等步骤。制发时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公文则不能成为公文,或者不能成为完善的公文,或者不具备合法性,或者不能发挥其现实效用。此外公文必须用印,只有盖了印章的公文才能正式生效,没盖印章的公文不具备法定效力,只能是无效公文。

申论写作篇7

申论就是针对特定事实提出对策并展开论述,表明自己观点或言论的文章。申论要求在准确把握一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必要的说明和引伸,然后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进行论证。申论文章就是公务员等公职人员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行政建议并展开论述从而表达自己行政意图的文章,其本质就是“官样文章”。正因为如此,申论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要求,所以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清楚论述特定事实

所谓特定事实包括材料中出现的特定事实的表现(包括正反两方面),特定事实出现的影响(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特定事实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对策。这些是对一个特定事实论述清楚地几个部分。在论述清楚后要对其进行论证和深化。

明确申论主要论述类型的写作区别

申论文章是特殊的议论文,其主要分为正论(评论)、策论、析论三种类型。根据上述三种不同的类型,其包括的组成部分和侧重部分也是有所不同。正论问对特定事实的几部分的组成几乎是均等,策论主要侧重对策,析论主要侧重分析原因。

明确申论“论”的特点

明确以上内容后就要分析其“论”的特点。“论”首先体现是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构,但很多考生从不去考虑这些,在写作中很容易出现写不完、时间不够用的现象或无话可写的情况,还有的考生写作后发现“跑题”的现象等。

申论写作篇8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由六部分组成:

1.本申请书名称。写明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2.申请人基本情况。如系公民,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职务、地址等;如系法人或其他组织,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申请人对何法院何时何案提出申请。标明案件的字号、名称和性质。如果申请人不了解法院立案的字号,写明案由即可。

4.申请人请求事项。写明请求××人民法院对××案件不公开审理。

5.申请人请求的事实与理由。在这一部分中重点写明三层内容:

①案件类型与名称。

②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③引用法律说明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根据。

6.结尾。有四项内容:

①接受申请书的人民法院名称。

②附件份数。

③申请人签名盖章。

④申请日期--年月日。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的写法

本申请书的写作重点是申请书的事实与理由部分。其基本写法是论证与说明相结合。从这一部分的整体来看是论证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从具体内容来看是说明不公开审理的事由。因而论证与说明是紧密结合的。总论点是申请不公开审理,论据是每一条事由和法律依据。

写作要求是简约明晰、扼要有条理、说明清楚,说服有力。

人民法院对本申请书的处理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不公开审理申请书后,人民法院经审查,符合不公开审理范围的案件,裁定不公开审理。如不符合法定不公开审理条件的,应当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与职务、地址等。

申请人 对 人民法院 年 月 日() 字第 号 提出申请。

请求事项:

事实与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范本

申请人:张玉风,女,l965年6月15日生,汉族,××省××县× ×乡××村人,教育工作者。在××市教育学院任××教研室主任,住××路××巷××号。

申请人张玉风对××市× ×区人民法院1994年lO月5日(××)×字第×号离婚案件提出申请。

请求事项:请求××区人民法院对张玉风诉陈××离婚一案不公开审理。

事实与理由:张玉风诉陈××离婚一案不宜公开审理。主要

理由是:

一、本离婚案中有隐私情节,涉及他人,涉及生理缺陷。这些情况不宜公开。

二、本离婚案中被告陈× ×之父坚决不同意离婚,又生性粗鲁,易生事端,影响法庭调查和审理,不公开审理为妥。

三、原告张玉风母亲病重,暂时不想让她知道,以不公开审理为当。

为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二款之规定,特向你院提出不公开审理的申请,请予审查批准。

申论写作篇9

根据党章规定,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可分为口头申请和书面申请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

入党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1. 标题。居中写"入党申请书"。

2. 称谓。即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3. 正文。主要内容包括:①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写这部分时应表明自己的入党愿望。②个人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主要表现情况。③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4. 结尾。申请书的结尾主要表达清党组织考察的心情和愿望,一般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或"请党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等作为结束语。全文的结尾一般用"此致,敬礼"。

在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另外,为了使党组织对自己有较全面的了解,申请人可另写一个附加材料,将个人的履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写清楚。将自己的政治历史情况和奖惩情况也要写清楚。如果自己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人政治历史情况比较复杂,或受过刑事或其它重大处分,也应实事求是地写出。

(二)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认真学习党章,掌握基本精神,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知识的理解。

2. 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不要以旁观者身分一味评论别人。

3. 对党忠诚者实,向党组织反映真实思想情况。

4. 申请书要写得朴实、庄重,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对基本写法正文中各部分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

(一)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写法

根据党章规定,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可分为口头申请和书面申请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

入党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及内容通常如下:

1. 标题。居中写"入党申请书"。

2. 称谓。即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顶格书写在标题的下一行,后面加冒号。

3. 正文。主要内容包括:①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写这部分时应表明自己的入党愿望。②个人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主要表现情况。③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4. 结尾。申请书的结尾主要表达清党组织考察的心情和愿望,一般用"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或"请党组织看我的实际行动"等作为结束语。全文的结尾一般用"此致,敬礼"。

在申请书的最后,要署名和注明申请日期。一般居右书写"申请人×××",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另外,为了使党组织对自己有较全面的了解,申请人可另写一个附加材料,将个人的履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写清楚。将自己的政治历史情况和奖惩情况也要写清楚。如果自己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人政治历史情况比较复杂,或受过刑事或其它重大处分,也应实事求是地写出。

(二)写入党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

1. 要认真学习党章,掌握基本精神,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党员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知识的理解。

2. 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谈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不要以旁观者身分一味评论别人。

3. 对党忠诚者实,向党组织反映真实思想情况。

4. 申请书要写得朴实、庄重,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夸夸其谈。对基本写法正文中各部分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

(三)入党申请书参考例文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踏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们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 .......共2页,当前第1页1

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

目前,我坚持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思想上有了极大进步.......

同时,我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踏实肯干,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我还担任了...的社会工作,成绩也是不小的.......

在自己有了一些优点的同时,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发现自己在以下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不过我会尽快改正的,同时还请组织给与指导和帮助。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我深知,在我身上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因此,我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便使我更快进步。今后,我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

申论写作篇10

首先写好标题:一般写“转正申请”,或者写“转正申请书”,标题应居中书写,不能顶格书写。

第二是写称谓:一般写“敬爱的党组织”或者写“××党支部”,称谓应当顶格书写,不能居中书写。在这方面,过去有的预备党员写转正申请时,首先不写标题,只写敬爱的党组织或者党支部,并把称谓居中书写,只在结尾时写明申请要求转正,这种写法是不规范的,今后不管哪位同志撰写转正申请书时,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第三是写好正文,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写明自己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时间及预备期满的时间,汇报自己在预备期内的各方面表现情况,这是转正申请报告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要求应转正的预备党员在写转正申请时应该写得全面、具体、详细、实事求是,再就是写明自己转正后的努力方面,这一点要针对自己存在的缺点、问题和不足来写,做到既不夸大事实,也不避重就轻,最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在支部大会讨论时予以公布。

正文部分写作指导:

1、写明自己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时间及预备期满的时间。延长预备期的党员要写明什么时间被延长的,到什么时间延长期满以及被延长预备期的原因,并向党组织提出请求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比如说某同志是XX年8月8号被所在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委审批后,该同志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就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按预备期一年来计算,他的预备期满就应当是XX年8月8号。那么该同志写转正申请时就应写:我是XX年8月8日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到XX年8月8日预备期满。为了使党组织如期研究我的转正问题,现在我向党组织正式提出转正申请书面报告送上,请审查。下面我将在预备期间的主要表现向党组织作如下汇报。

2、汇报自己在预备期内的表现情况,这是转正申请书的主体部分,在写转正申请报告书时要实事求是,写得全面、具体、详实。首先,应从总的方面写出自己成为预备党员以来,在党组织的培教育下自己在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党性锻炼、解决思想入党问题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收获。如入党一年来,自己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和教育培养下,在支部党员的帮助下无论政治上、思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更加积极,工作更加主动。特别是入党后,通过参加党组织进行的党课教育、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等一系列党内活动,使自己不但加深了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更加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合格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不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更重要的是要把理想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平时的学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刻刻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事事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其次,应写明自己如何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在政治上怎么写

一年来本人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和xx在西柏坡考察时的讲话,使自己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不利于党的利益的话不说,不利于党的事业的事不做,自觉地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同医院党委和党支部保持高度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思想上怎么写

本人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对照检查自己,平时十分注重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政治学习,特别关注党在现阶段的大政方针、能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带头执行。入党以前,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个人行为,不管对与错,也只能影响到个人的声誉。成为一名党员后,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品格,同时也代表一个组织,一但发生过错,将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因此,入党后,本人十分注重理论学习,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加强思想入党进程,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事事处处做群众的表率。

在工作和学习上:我深知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是很难适应时展,为党的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的。为此,我刻苦钻研本职业务知识,自学有关其它专业知识。通过努力,使自己在业务上提高很快。在工作中我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认真做好临床、医技和后勤管理工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主动报名参加抗“抗非典”工作,从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得失。

再次:就是对自己入党时存在的缺点、不足,现在克服改正得如何,特别是还存在哪些不足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尤其是那些被延长预备期的同志,更要重点说明延长预备期期间的缺点、问题及改正的情况。

最后是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一部分应针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来写,最好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几条具体措施。如果还有什么情况和问题,在入党时没有向党组织讲明的,或在预备期内发生了应该向党组织说明清楚的问题,也应当写清楚。最后应向党组织表明愿意接受党组织长期考验的态度。即如果组织上同意我按期转正我将如何、如何;如果组织上认为自己还不符合正式党员条件,不能按期转正的话,我又将如何、如何去做,争取早日转为正式党员等。

结尾:在转正申请报告的最后,要署上申请人的姓名,并写明转正申请所递交的日期。一般写在右下方:“申请人:×××”,下一行写上日期“×××年×月×日”。

写转正申请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正申请书要在适当的时间写出,交给党组织太早、太晚都不行。一般应在预备党员转正到期前一至两周为好。

2、转正申请书不能过分的简单,高度的概括,要体现本人思想进步的连续性。既要与预备期间的思想相联系,也要与申请入党过程的思想变化相结合,注意体现思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