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十篇

时间:2024-02-18 17:47:43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1

“十二五”规划对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调,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将更加稳健,回归常态,更着重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服务。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规划中提到“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物价指数逐月走高,通胀压力不减的经济环境下,央行于10月中旬启动了加息措施,从逆调控基调看,明年及“十二五”规划期间货币供应量M2增速需要适当降低。前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货币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速超过了GDP增长与物价水平之和。今年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使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有了明显的下降,货币信贷规模也比去年同期少增2万多亿元。从“十二五”规划基调展望,明年央行将会继续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速,进一步降低信贷规模的增加总量,加大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与服务力度,加大对通胀状况的逆周期调控力度。同时,央行将加大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通过信贷结构性政策,指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教育、科研、现代农业、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项目的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通过信贷倾斜和抑制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十二五”规划中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提法有i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在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基本上延续了改革大方向,有所突出的是,强化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增添了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内容。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四年达到世界第一,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一,如何保证储备资产的安全,如何完成储备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提法方面具有新特点的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两方面内容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实现金融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2

关键词:区域金融调控;主体;目标;模式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号:11MR61)资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作为中观尺度的区域金融发展是要受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所定经济政策影响的,因此区域金融调控自然也要受到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决定。作为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调控上的立场目标和内容自然也会有些区别,因此区域金融调控必须首先划分调控的主体,研究不同调控主体的利益诉求、目的、调控方式和调控手段等。

一、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和目标

根据区域宏观调控的动力来源不同,区域宏观调控的主体可以分为区域宏观调控的国家主体和区域宏观调控的地方主体两类,相应的不同主体的目标自然也有所区别。

(一)区域金融调控的国家主体及其目标。虽然区域金融是中观尺度的金融活动,但是由于金融资本的高流动性及其经济影响的高风险性,区域金融必须考虑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国家金融活动的宏观关系问题。因此,在区域金融调控中必须包括区域内部之外的金融调控问题,即区域与国家金融的关系问题和区域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单纯依靠中观的视域下的地方政府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区域金融调控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调控主体。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的金融调控也必然应该包括区域金融调控。

国家的金融调控中涉及到区域金融问题的调控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金融调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发挥金融与经济的互动效应,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然而,任何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都是由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健康运行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运用区域金融调控的首要目标应该为一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服务,即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将成为一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各个国家都努力追求的一个宏观经济目标。然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离不开金融活动的支持,但是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使得金融活动自身反而有着加大区域经济差距的倾向,因此要克服这一缺点,只有加强金融调控,发挥金融活动的积极作用,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结果的实现必须依靠区域之上的国家通过调控才能实现,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是国家进行区域金融调控的重要目标。

3、保持区域金融调控体系的健康运行,理顺金融调控传导机制。区域金融调控是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调控中的具体化,是中央金融调控政策传导渠道的重要枢纽。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央宏观金融调控在行使调节职能时就需要由区域金融调控体系作为中央金融调控的具体执行者,并将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以便中央金融调控及时进行调整。因此,以国家为主体的金融调控应该注意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调控,以使得整个金融调控体系能够健康运行,调控措施能够有效发挥功效。

(二)区域金融调控的地方主体及其目标。虽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就有了与中央政府不完全一致的利益诉求。在区域金融的发展上,中央政府更侧重整体金融活动的总体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这种总体效益最大化优势是建立在对某些区域利益损害的基础之上的。而地方政府虽然要执行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负有遵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责任,但它们更侧重对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因此,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了实现区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区域金融调控上,由于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地方政府有着与中央政府不一样的目标。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促进保持本区域内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区域金融调控由于调控的范围和属性不同于国家的宏观金融调控,属于中观尺度的金融调控范畴,而且区域金融调控不需要考虑本币币值的稳定和外汇收支的平衡,主要目标便是促进保持本区域内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区域经济起飞阶段,应着重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的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应着重致力于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区域经济成熟阶段,即步入经济稳态阶段,应着重致力于技术、产业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创新和发展。

2、相机配合国家金融调控。区域金融调控的总目标必须服从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在不与宏观金融调控目标相冲突的前提下,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符合区域内经济发展利益的区域金融调控。一方面配合宏观调控的需要,如在宏观紧缩时期,对区域金融供给进行紧缩控制,在宏观扩展时期,对区域金融进行扩展刺激;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宏观调控方向相逆进行本区域金融调控。如,在宏观紧缩时期,对区域放松金融供给控制,实施区域金融扩张政策,或者在宏观扩展时期,对区域金融进行紧缩控制,实施区域金融紧缩政策。

3、培育和发展健全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一般存在的功能小、品种少、层次低、发展慢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发达区域的金融市场一般相对发达,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激烈竞争,发展永无止境。因此,区域金融调控应该通过适当的政策培育和发展健全的金融市场。

二、区域金融调控的模式

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分为国家主体和地方主体,而且它们的调控目标也不尽然一致,因此在考虑区域金融调控模式时首先要考虑区域金融调控的主体选择。

(一)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大国的金融活动和大国的经济一样都存在区域性,也即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区域间的经济和金融差异就要求金融调控必须区域化。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就要发挥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主体作用,通过各种调控政策区域化的方式来实现区域金融调控的目的。具体而言,以国家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金融政策区域化。在区域化视角下,一国金融政策的制定不应是简单统一的“一刀切”,而应根据各个时期、各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的客观需要,采取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政策。简单统一性货币信贷政策固然可以保持宏观调控的一致性,但在经济基础条件与市场环境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它将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相反会损害区域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形成地域间的“剥削”,引起经济区域间的不同产出,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最终要付出巨额的制度成本。只有实行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具体而言,金融政策的区域化应该包括:有差别的区域存款准备金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利率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有差别的区域再贴现政策、有差别的区域金融服务政策等。

2、金融监管区域化。由于区域间的金融体系完善程度不同,发达地区金融体系完善的条件下,对金融监管的化解渠道和方法自然较多,而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其渠道和方法自然较少,因此统一的监管政策使其实际绩效在区域间表现为发达地区金融监管较松,欠发达地区金融监管较严。因此,加强区域金融调控就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化的金融监管。

3、金融调控组织与责权体系区域化。一国金融组织制度的构造,既要体现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调控的要求,也要体现国内各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央宏观金融调控部门在实行统一的调控法规,完善统一宏观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构筑能体现区域特点的中观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具体来说,应该给予各区域中央银行这样两项权力:第一,在金融政策区域化前提下,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第二,在金融监管区域化前提下,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监管政策制定与自。

(二)以地方为主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在区域化视角下,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应该拥有自主调控本区域内金融活动的权利。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可以根据中央金融调控部门的金融调控政策,以及本区域的经济运行和金融运行状况,在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出适合本区域的具体的金融政策和监管措施,完善区域内的金融调控机构与责权体系,通过实施区域内的金融调控更好地促进本区域内金融的健康运行乃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具体途径包括: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再贴现政策、金融服务政策等;建立健全本区域内的金融监管体系,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具体的监管法规等。

在具体调控方法层面,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虽然应该拥有更多的区域金融调控自,但是这种放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因为地方政府和地金融调控部门与中央政府和中央金融调控部门毕竟是有区别的,他们不可能像国家宏观金融调控那样,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工具和其他间接信用控制手段,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的方法只能更多地依靠一些直接调控方式。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调控部门可以更多地运用直接调控方式,针对区域经济中的信用结构和质量进行调节控制,通过影响信用的方向和用途来达到调控目标,如直接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信用控制。这些金融调控措施和方法虽然中央金融调控部门也可以运用,但是由于区域金融调控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具体调控中比中央部门更加能够找到和抓住明确的、针对性的市场主体,以及可观察的中观或微观经济、金融指标,所以其实施效果将会更加可控和明显。

实施金融调控的地方政府在加强金融调控力度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身调控体系和调控工具的建设。比如,在中央银行放权的基础上区域“央行”建立健全区域内的金融调控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基础,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金融微观主体;建立区域金融调控的实施、评价体系,及时评估、总结调控措施的效果,检查区域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协调程度,依据区域经济、金融参数在调控期内的变化,及时对区域金融调控的具体措施进行纠正;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判别区域金融调控的效果和调整方向,确定区域金融的调控方案。

(三)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以国家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和以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都各有利弊,任何单纯的以国家为主体或以地方为主体的区域金融调控都将难以实现最好的区域金融调控效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从理论和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都是最佳的选择。

实施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调控模式,就是将上述两种模式的优越结合起来,但是二者要结合好的关键在于:一方面既要发挥原有的中央金融调控的权威性,保持和维护国家整体金融安全稳定,但同时也要使中央金融调控部门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差异,给予各地区充分的灵活自,还要照顾到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调控中的积极性,使区域金融调控在各区域都能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达到区域金融调控的最佳效果,但同时也要通过国家和地方的结合,适当地约束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调控的不良干预,削弱地方政府将区域金融财政化的倾向。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景超.区域金融调控:货币资金流动的角度[J].新疆金融,2005.5.

[2]赵晓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3

关键词:非传统业务;金融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51-06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金融监管体制变革,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经营方式发生急剧变化,激发了金融机构扩充业务范围、发展非传统业务的愿望,非传统业务因此在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与传统业务相比,非传统业务的快速发展既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规避金融宏观调控、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更好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要求的重要手段。随着非传统业务的快速增长,其融资规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随之加大。同时,随着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非传统业务对传统银行信贷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信贷规模已不能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状况。因此,研究金融机构非传统业务发展对金融宏观调控管理政策效能的影响,对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效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金融机构非传统业务发展对金融调控管理政策效能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非传统业务对区域资金规模及用途的影响逐步增大,增加了区域货币政策的落实难度

随着非传统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对区域资金规模及投向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区域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增大区域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并逐步成为制定、实施区域调控政策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首先,中央银行往往需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进而实现稳定物价的最终目标。但是,非传统业务往往是在信贷政策收紧、银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高速发展,社会融资总量大幅增加,市场流动资金持续增加,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弱化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使得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难度加大,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最终目标的实现。

其次,从投向来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往往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及窗口指导来影响区域内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以确保区域内的信贷投放符合当地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目标。非传统业务资金更具逐利性质,大多追求高于银行放贷、购买国债等投资收益的高额回报,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大宗商品等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因此当区域内部分产业的融资需求在银行信贷难以满足时,经常可以通过非传统业务绕开正常信贷渠道而得以满足,使得宏观信贷投向调控目标落空。同时,由于非传统业务受传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有限,可能导致的资产泡沫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也对宏观调控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二)非传统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区域金融监测调控的复杂程度

首先,非传统业务发展会增加地区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监测难度。目前,信贷规模已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融资规模已被认为是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但是,由于非传统业务的融资规模和资金投向难以准确统计,可测性、可控性较差,使得将非传统金融工具纳入监测范围的地区社会融资总规模的监测难度增大。很多指标不能再简单地以余额指标来反映,还要根据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截至2014年末,陕西省地方法人信托公司投放于陕西省的信托贷款余额占其信托贷款余额不足三成。这种现象无疑对区域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监测的准确性、可控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次,非传统业务发展会为区域内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宏观调控政策一般是通过金融体系传导从而实现对整体经济的调控。所以,金融体系的稳健程度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由于非传统业务大多游离于常规监管之外,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资产质量等稳健性的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但不利于金融稳定,最终也会对宏观调控政策形成挑战。一是掩盖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情况。以理财产品为例,目前国内的理财产品还没有完全置于央行的监管框架之下,银行通过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以各种方式将信贷资产转移至表外,变相增加了实际信贷规模,与央行调控的目标与方向相悖。二是蕴含较高的系统性风险。非传统业务存在于银行经营业务活动之中, 与影子银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影子银行遇到困境,隐含于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的开户和结算业务势必对商业银行体系造成风险。

(三)在全国统一的宏观调控政策下,西部地区容易处于不利地位

从非传统业务的发展过程来看,很多非传统业务的引入更多是从东部发达地区开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金融市场相对完善,金融活动较为活跃,新产品创新需要动力较强,这也决定了很多非传统业务都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而引入的。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差距,金融市场活动相对较弱,很多非传统金融工具都是东部较为成熟后才通过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内部产品开发或者金融机构间的交易活动等渠道逐步引入到西部地区,相对来说,在时间上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但随着全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手段的不断丰富,这种滞后期在逐步缩短。同时,由于西部地区金融活动的活跃度较东部地区要低,因此业务规模相对有限。

应该说,大多数新业务引入的初衷都是为了有效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某项业务开发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在逐利特性的驱使下,往往会过度开展业务,甚至某些业务成了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重要手段。因此,监管机构往往会针对某些风险较大的非传统业务采取较为严厉的限制措施。但是从监管政策的制定来看,往往对地区间的差异性考虑得较少,大多数政策直接对某种业务开展的规模、增速等方面进行限制。而西部地区由于业务规模相对有限,风险也相对较小,如果直接简单地限制业务在西部地区的开展,往往会影响到新产品在本地区内融资功能的发挥,这对金融资源较为稀缺的西部地区来说,会对金融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产生抑制。

(四)非传统业务的开展对西部地方法人机构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说非传统业务的发展在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梯度传递过程,那么在同一地区内的不同机构间也存在着一种梯度传递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会对不同的金融机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拥有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因此在非传统业务的引进和开发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全国的市场范围,使得这些金融机构在西部的分支机构较当地的法人机构能够更为迅速地接触和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从而增强在当地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西部的地方法人机构相对来说,经济实力较弱,人才储备较低,产品开发能力相对有限,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在非传统业务的开展方面较为保守,在市场中更多是处于一种市场跟随者或者模仿者的角度,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会落后于全国性的金融机构。特别是考虑到非传统金融工具具有一定的资金揽存功能,其盈利性也较传统的存贷业务要高,因此会造成地方法人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要低于全国性的金融机构。

二、非传统业务发展对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能影响的实证分析

借鉴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非传统业务定义为:除吸收公众存款、贷款之外,具有银行信贷融资替代性,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中间业务收入的金融业务,通过研究理财业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同业业务和表外业务等五种非传统业务,建立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对信贷政策影响的经济模型,总结分析非传统业务发展和信贷政策调整相互影响。

(一)指标设计

被解释变量。本文以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作为反映信贷政策调整变化的指标,记为:LOANi,表示i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以非传统业务量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比重作为反映非传统业务发展情况的指标,记为FCTZBi,表示i月末非传统业务量占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例。

解释变量。此处,我们主要选取非传统业务增速(FCTZS)和资金投放总量增速(ZJTRZS)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非传统业务发展情况对信贷政策调整的影响,资金投放总量以人民币贷款和非传统业务量合计数表示。

(二)样本考察期限及数据处理模型

根据非传统业务发展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数据考察期限为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考察样本为陕西省内各金融机构,数据模型为时间序列数据回归。

为了反映非传统业务发展对信贷政策调控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包含非传统业务发展指标和信贷政策指标的VAR模型:

其中y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函数分析非传统业务发展情况对信贷政策调整的影响。

(三)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表明,FCTZB和LOAN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两个序列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序列,因此认为FCTZB和LOAN两个序列都是序列。

2、协整检验。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FCTZB 、LOAN、FCTZS和ZJTRZS四个序列之间至少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关系。

3、信贷政策调整对非传统业务的冲击

(1)VAR模型估计。此处,我们主要是检验信贷政策调整对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开展的影响问题,因此,我们构建了包括FCTZB和LOAN两个指标的VAR模型:

FCTZB=0.034140+0.533561*FCTZB(-1)+0.401930*FCTZB(-2)

-0.786547*LOAN(-1)-0.612824*LOAN(-2)

LOAN=0.003954*FCTZB(-1)-0.025269*FCTZB(-2)

-0.086272*LOAN(-1)+0.010195*LOAN(-2)+0.015635

(2)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利用上述VAR模型,我们就信贷政策调整对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开展的冲击情况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具体结果如图1、2所示。

如图1所示:当信贷规模发生一单位的变化时,非传统业务相对占比在当期没有产生响应,而在第2期会产生一个负向的变化,且这一变化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主要是因为,当信贷政策收紧,即贷款增速放缓时,商业银行由于逐利本性,且为了规避监管要求,而加大对非传统业务的开发力度。例如,从近年来信托、理财产品的表现来看,这些非传统信贷产品相对于贷款快速增长,从而产生一个负向的效果,这也使得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图中也表现出,这一影响的持续时间将会较长。

从图2中可以看到,当非传统业务出现一单位变化时,在当期就有明显的表现,但这一变化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主要是由于非传统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对应的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业务发展相对规范,速度逐步放缓。

4、非传统业务发展对信贷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

(1)VAR模型估计。此处为了反映非传统业务发展对信贷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包括FCTZS、LOAN、ZJTRZS三个序列的VAR模型:

FCTZS=0.633467-0.285598*FCTZS(-1)+0.316095*FCTZS(-2)

-12.92648*LOAN(-1)-2.811866*LOAN(-2)

-3.058205*ZJTRZS(-1)-14.73295*ZJTRZS(-2)

LOAN=0.013429+0.007156*FCTZS(-1)-0.013598*FCTZS(-2)

+0.066979*LOAN(-1)-0.152090*LOAN(-2)

-0.158033*ZJTRZS(-1)+0.189576*ZJTRZS(-2)

ZJTRZS=0.049457-0.033727*FCTZS(-1)-0.009528*FCTZS(-2)

-0.753002*LOAN(-1)-0.636627*LOAN(-2)

-0.125390*ZJTRZS(-1)-0.372560*ZJTRZS(-2)

(2)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利用上面构建的VAR模型,就FCTZS和ZJTRZS对LOAN的影响作用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具体结果如图3、4、5。从图3、4、5的对比来看,ZJTRZS和FCTZS两者对贷款增速变化的响应趋势基本吻合,而贷款增速变化自身的响应过程较短,且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一是因为信贷政策调控属于宏观调控,调控频度低,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一旦变化在很长的时间段内都会保持稳定。因此在政策调控初期变化较为明显,这反映在贷款增速方面,主要是表现为调整初期贷款增速变化较为明显,在后期变化较为平稳。

二是如前所述,随着贷款增速的变化,会对非传统业务产生一个负向的作用,以信贷政策收紧为例,贷款增速下降,会导致非传统业务的增速提高。随后,随着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的策略调整,这一影响会不断波动逐渐减弱。

三是由于资金投放总量受到贷款和非传统业务的共同影响,而贷款变化在后期较小,使得资金投放总量的变化更多会受到非传统业务的影响,这也是两个序列响应过程基本吻合的主要原因,也由此可以认为非传统业务的发展会对信贷政策的执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掌握业务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信贷政策调控效果的实现。

三、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效力的政策建议

(一)准确衡量评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合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引导金融机构按照调控意图开展业务,进而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目前,中国货币增长方式和政策传导机制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单一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必然使得货币政策趋于僵化,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逐步改变或者充实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是为提高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可考虑适时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调整,把一些金融创新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纳入到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从而准确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提高宏观调整政策的有效性。如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住房公积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等。二是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利用非传统业务转移表内贷款的途径,必要时适度调整社会融资规模口径,全面反映整体社会融资真实状况,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精准性。三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必然全面放开,应逐步将利率纳入中间目标并给予充分考虑。

(二)实施宏观调控区域化、差别化,构建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在目前我国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大前提下,可考虑各地区、各机构非传统业务发展差异,对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差别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区域差异性。一是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都对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可充当区域化、差别化政策手段来调节区域差异。例如,考虑到各地区非传统业务发展差异,可授权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及地方法人机构设置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准备金工具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减弱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二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结合本地区非传统业务发展实际状况及各机构发展差异,通过形势分析、风险提示、信贷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向各商业银行传达政策信号,影响业务发展方向,实现对其非传统业务开展的调节和控制,督促各金融机构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

(三)加强非传统业务监控管理,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效力

加强非传统业务监控管理,有助于提高金融调控管理效力,维护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一是针对非传统业务受到监管程度、法律地位各异等问题,应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传统业务与非传统业务监管统一标准,防范银行机构通过非传统业务实施的监管套利行为。以委托贷款为例,相关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与委托贷款相关的金融法规,尽快出台委托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限定委托人范围和委托模式,明确规定委托准入条件、贷款投向、期限、利率等问题,以对委托贷款业务实施有效监管。二是考虑部分非传统业务资金具有较强货币特征,如理财产品使储蓄存款转化为企业存款,不仅存在融资行为,而且还创造派生存款的乘数作用。因此,人民银行可将银行理财产品等部分非传统业务纳入表内业务管理,要求其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进而引导其业务适度合规开展。三是建立非传统业务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增强宏观、微观监管合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工具调控效力。

(四)进一步完善金融统计分析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机制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有金融统计分析制度对金融机构非传统业务开展情况统计仍有一定的欠缺,进一步完善非传统业务统计分析制度,有利于增强非传统业务的可知性、可测性和可控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强化对非传统业务风险的监测与分析,填补金融体系内非传统业务风险监测盲区。以委托贷款为例,可将委托贷款业务纳入信贷导向评估范围,通过建立委托贷款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渠道、运用方向等信息,对违反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委托贷款受理银行予以导向提示,必要时可通过差别化调控工具、信贷投放总量控制等手段进行调控,以此有效规范委托贷款业务。二是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型的需要和非传统业务发展的实际,加强对非传统业务的跟踪研究,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控。例如,针对当前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现实,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制定规范理财业务和表外信贷业务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的统计监测制度,提高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根据人民银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需要,按照理财产品的风险性质和运作模式进行分类和汇总,实现理财业务发展“可知、可测和可控”。

(五)强化非传统业务内控机制,建立有效风险防火墙

目前,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开展与影子银行体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为彻底阻断影子银行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渠道,必须建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一是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对银行非传统业务设定较为严格的业务规范,要求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和非传统业务之间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严格禁止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参与民间金融活动,避免风险从影子银行传递至商业银行。二是及时监控金融机构之间非传统业务开展情况,督促其合作业务规范健康开展,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譬如,银信合作等业务应严格遵守资产真实转让和洁净转让的原则;严格防范商业银行表内资金流向私募股权基金、民间融资中介等影子银行机构;严格控制小额贷款公司的银行融资比例。三是大多数基金、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民间信用中介机构等仍必须加强内部组织机构建设,按照公司治理机制要求,健全治理层、管理层和监事者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其风险管控能力,以免风险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传递。

参考文献

[1]陈好孟.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青海金融,2010,(5):18-22。

[2]戴丽娟,汪叔夜.中国商业银行从事非传统业务的决定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5):48-54。

[3]强培铮.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其实践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张嘉为,赵琳,郑桂环.基于DSGE模型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2,(1):1-7。

[5]张建群,潘鹏飞,杨志雷,鲁祥.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9):37-40。

[6]赵建群,黎昌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批判[J].湘潭大学学报,2012,(1):30-33。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traditional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Financial Adjustment and Control Policies

HAO Xuan

(Operations Office of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02)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08-02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经历了诸多重大挑战,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则面临了一系列新的压力。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平衡的把握更具挑战性,金融改革也逐步走向攻坚阶段。实际上,从效应来看,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地把握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平衡。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机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开放经济格局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内外部协调,并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保持中国平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目标。同时,当前中国房地产过热问题继续凸显,传统主流货币政策的挑战越来越大,新的宏观审慎政策呼之欲出。

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要直面控制通胀的目标,并兼顾改革和转型任务的需要。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有赖于货币政策等金融调控机制的建设,未来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鉴于此,本文将回顾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总结其特点,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得失,并对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宏观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协调发展。

二、新世纪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经验总结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转轨任务更趋严重,“过热冲动”的问题凸显,防范通胀的要求更加迫切。而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央银普遍维护物价稳定为主要目标,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稳定的关注更为直接。不过,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使得我国宏观调控也比较重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防范通胀风险则更为重要。这也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环境更加困难。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处于起飞和赶超发展阶段,社会积极性很高,乐观预期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地方举债的动力强,加之中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也使得地方政府的建设发展任务较重。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宏观经济风险,而货币政策主要被用于维护价格总水平稳定。实际上,中国较为成功地运用大规模对冲和渐进升值的组合应应对了各种挑战和问题,主要经验如下:

首先,坚持实行了宏观调控的多目标制。中国是转型国家,改革和完善机制有其自身的过程和规律,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的任务相辅相成。同时,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低,货币政策运作和传导机制与传统发达国家不同,单一目标制不适合国情。中国的货币政策既要维护低通胀,又要促进经济合理增长、保持充分的就业,还要在不断开放的条件下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多目标制适合我国向社会主义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是由于转轨过程中消除价格扭曲、优化资源配置需要实现多目标制。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对这些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提供空间。同时,金融机构的深化,比较好地解决了妨碍金融稳定的体制性问题。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制更适合国情。

其次,我国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健康化。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金融稳定,并将其视为价格稳定的重要前提。本世纪初,中国加快了国有银行体系改革,中国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剥离不良资产后,外汇储备被用于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推动了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主要国有银行先后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经过一系列改革,中国银行体系沉重的历史包袱得以解决,稳健性和竞争力大大提高。中国经验表明,央行的在线修复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货币政策不断强化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转轨之路具有渐进性质,上世纪末,我国市场化的宏观调控框架没有建立,传统计划经济仍是主要手段。伴随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自不断扩大。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信贷限额管理。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形成了间接手段为主的调控模式。

最后,合理把握汇率、利率改革进程,做好流动性对冲。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对于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浮动汇率制度改革被提上日程。实际上,汇率机制改革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合适的时机,到2005年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明显,投资过热得到抑制,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在此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中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幅减少了外汇干预,使得国际收支趋于均衡。同时,大规模的流动性对冲等工具的适用,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在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利率改革方面,我国积极配合金融改革进程,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中国已从融资利率管制转为主要依靠市场决定利率,取得了长足

进展。

三、小结

总体来看,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适用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和教训。这些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改革、提升内生增长动力意义重大。未来几年,中国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货币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金融宏观调控要有大思路,要能够前瞻性地谋划调控策略和方法,在工具选择上要坚持适度创新,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和专业化水平,增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M].人民出版社,2011.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5

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离不开全国全市人民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共同努力。同时我认为,我们所以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关键的原因是党和国家,以及天津市政府为规避国际贸易风险而采取了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一、为了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于国际经济失衡加剧,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本,导致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发达国家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利用自己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强势地位,会运用各种打压方式,压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甚至不惜损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转嫁发达国家的困难和危机。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我国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这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来看,我国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从一个原本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时期转移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在一个大市场中进行商贸往来的环境。我们已经不能单单只根据国内的情况,仅仅着眼于从调整国内的宏观金融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而要跳出中国看中国,放眼世界看中国,从全球经济发展中找准我们的位置,发挥我们的优势,实现我们的目标。

二是,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来看,我国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已经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经从实质上置身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之中,国内国际市场化的竞争态势主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是,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我国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会挨打,这已经在中国的历史上得到验证。世界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国外的经济大势紧密联系的全球化问题。在世界性的经济博弈中,实力的强弱,往往会决定竞争的胜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是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必须讲究竞争艺术,具有战略性的应对举措,这就是实行对内与对外相协调的宏观金融调控。

四是,从国际政治斗争和经济霸权主义的情况来看,我国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但是,国际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竞争的复杂化,使国际经济秩序很不规范,很不平等。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蔓延到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强烈冲击。国际贸易既是合作、竞争,又是一场斗争。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加剧和放大。为了防止大国政治对我们的冲击,就必须实行宏观金融调控,并辅以必要的外交手段,应对大国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贸易上对我们设置的重重障碍,实现贸易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宏观金融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了经济刺激计划,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所以说必须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已经向着趋于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我们还不能说经济运行已经根本好转,复苏的根基还不牢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提醒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使得经济复苏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就要拿起宏观金融调控的武器,随时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可能出现的危机余波甚至狂澜再起。

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很脆弱。在一定程度上讲,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对我们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而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要作艰苦的努力。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还没有做到完全和国际经贸规则接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由于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监管缺位,还有大量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劣势企业干扰着经济发展。国内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和内需消费,还是在初始的、封闭的、粗放的状态下产生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受国际因素的牵制不大。为了防止这些潜在危险的出现,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金融调控政策。

第三,在宏观金融调控政策上存在着缺失和不足,需要完善和加强。比如对金融机构本身的管控乏力;对不良资产的监管和控制使用还不够有力;大量的财政投入与实际收益还不成比例,等等。再如,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达到数万亿美元。一方面说明我国在财富上的储备能力,而另一方面又说明一旦出现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面临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必须予以合理适度的控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金融调控政策仍不能退出,而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后金融危机条件下宏观金融调控的对策

在后金融危机条件下,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经济危机是世界性的,所以,要共同实施有效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我们主张通过平等协商寻求国与国之间贸易上的互利共赢或者多边多赢。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国积极参加了多次国际金融峰会,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研究探索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前不久又与“金砖国家”共同召开峰会,研讨经济的发展。今后,国家还会以负责任的姿态,继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发展中宏观政策的制订和协调,用以推进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二是,着力解决国内区域经济失衡的矛盾。应对国际经济失衡最好的办法是克服自身的经济失衡。我国要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胜,首先要解决好国内的问题。要在金融投入上支持沿海地区、农村地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高科技、高产能、低消耗、低污染的高端企业和实体经济率先发展。目前,我们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它们主要靠政策的支撑在艰难生存。对此,要实行优质企业市场准入、劣质企业依法退出市场机制,经过调整经营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立能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新的高端企业集群。要抑制地方保护主义,逐渐打破垄断行业的陈旧体制和独霸地位,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三是,严格控制盲目投资,科学规范基本建设。回顾我国经济上的几次宏观调控,最大的难点都是因为基础设施规模过大,投资过多,超过了我们的能力。目前,各地方财政投资增长的冲动难以控制,许多地区甚至负债投资。大部分投资用于基本建设,在拉动内需方面成效并不显著。对此,要通过调整宏观金融政策,严加控制过热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各级财政投入,要向促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倾斜;向内生增长、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业倾斜;向实施节能减排,提倡绿色环保,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倾斜;向社会保障、教育、“三农”、民生等关乎人民生活的领域倾斜。同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保持收支平衡,并通过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经济犯罪,化解潜在的财政风险。

四是,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控。我国的货币及其汇率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的,首先考虑的是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要看到,作为国际流通货币,美元币值的不稳定,会出现国际贸易中的投机性攻击,由此会造成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强势经济体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来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对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别国的汇率升值。要通过宏观调控,把人民币汇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6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基层人民银行处在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前沿位置,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金融深化改革的形势,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结构调节中的作用,提升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实现地方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制约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因素分析

(一)基层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较长

目前,Υ笮蜕桃狄行的管理实行统一法人制度,准备金由总行统一缴存,并且商业银行采取集权式的信贷管理体制,贷款审批根据项目额度分层授权,基层行特别是县级商业银行授信权限较小,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多个环节的影响而削弱。另外,由于经济条件或认识因素限制,基层市场主体反应还不灵敏,对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关注不够,各方主体不能及时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调整投资计划,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被削弱。

(二)基层可运用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乏力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窗口指导、再贷款、再贴现等,而“窗口指导”一般是方向性的指引,并不是强制性的措施,对金融机构缺乏“威慑力”,至于再贷款和再贴现,也由于基层的需求不足等因素,宏观调控作用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使得货币政策在基层传导效能不高。

(三)企业资金需求与信贷资金管理要求不匹配

一是企业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而商业银行对贷款手续要求实行审贷委员会层层审批,与企业对资金方便、快捷的需求不相匹配。二是金融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贷款风险客观上就存在,而金融机构对发放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信贷部门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三是基层部分小微企业财务管理还不规范,财务体系不健全,难以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管理要求。

二、货币政策传导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完善宏观调控协调配合机制

目前,金融、财政、发改、税收、建设等部门职责不同,在宏观调控中各部门的意志和步调很难统一,基层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决策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或将影响宏观调控效果。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宏观调控协调配合机制,既做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搭配,还要做好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二)准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市场发育程度、政府行为模式等各不相同,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角度、承受能力和执行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基层行应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准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和各行业景气的状况,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把握好调控力度,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健全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基础

货币政策的迅速传导必须要有反应灵敏的市场主体,这样才能做到上下贯通,各项宏观调控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因此,应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推进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为基层人民银行传导货币政策营造有利的市场空间,推动提升货币政策在基层的传导效力。

三、提升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思考

(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应

引导商业银行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加强风险约束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促使基层行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此外,地方政府应引导各方加大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在对逃债企业黑名单曝光的同时,采取行政和经济惩罚等强有力措施打击企业逃债行为,使之付出失信代价,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的信心,为基层人民银行在辖区内有效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先决条件。

(二)健全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增强政策执行力度

建立由人民银行、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和新闻单位组成的金融工作协调督促机构,完善货币政策的交流、反馈、检查、宣传工作,为政府了解和响应货币政策、有关部门贯彻货币政策、媒体宣传货币政策提供窗口或平台,发挥各方主体在促进货币政策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全社会投资、消费预期,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拓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息渠道

不断完善人民银行、地方经济管理部门、监管机构、大型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从各方信息中分析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使基层央行真正具备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应有的视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的质效。同时,人民银行要不断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跳出金融看金融,全方位的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把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向上级行和地方党政反映,以便决策参考。

(四)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衔接,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基层人民银行、财政、发改、工信、农牧、税务要加强横向间的联系,根据辖区实际做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衔接,建立银行与地方财政的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主体产业、项目建设、 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金结构,使项目建设与信贷资金更好地衔接起来,增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区域化差异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1(4):26-32.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中小企业 影响

2012年,随着央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政策的出台,在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超出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如果有所放松,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具有趋势性的连续动作。因此,深入探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当前宏观货币政策现状

(1)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基本理论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涵盖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个方面。一旦市场处在通货膨胀的时期,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也会受到市场中其他各类因素的影响。就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如果要增加或者减少货币的供给以影响利率,就一定要以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变为基础。在市场出现了通货膨胀之时,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会紧缩货币的供给,或是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而民众一般来说却往往会加大支出,同时,在物价上升较快时,公众却不愿意持有货币,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地花出去,这样一来,货币流通的速度也会有所加快。此时,不仅没有办法让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而且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其执行中也会碰到资金流动之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往往会受到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外部时也会影响到政策的成效。央行通过变动货币的供给量,就能影响到利率,从而影响到投资,随后再影响到民众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会得到全面发挥,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出现变动之后,投资的规模并不会立即就发生变动。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已经开始采用,也不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然而,从执行起到产生最后的效果,却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经济状况往往可能会发生和原来所预计的相反变化。所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市场的投资预期,对企业产生导向性的作用。

(2)近期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特点

当前,我国通胀的压力相当大,运用相对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相作用到企业的投资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所具有的效果还会由于资金在全球各国进行流动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之时,其利率有所上升,国外的资金就会不断流入,如果汇率浮动,本国货币就会升值,从而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其进口就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进而导致本国的总需求比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状况下出现更大的下降。如果实施固定汇率,央行为了让本国际货币不致于升值,肯定会抛出本国货币,依据固定汇率以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中本国货币的供给会有所增加。因此,货币政策对于本国资本市场以及对外投资等均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市场调控上。2012年2月和2012年5月,央行两次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是对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及时反应。下调存准率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扩大投资;有利于未来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趋向活跃;有助于下半年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央行还会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外汇占款增长不足、新增存款准备金缴款等各类因素,也将对货币市场所具有的流动性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货币市场资金面将出现适度宽松的局面。

二、我国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主要影响

(1)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造成的影响

一是宏观货币政策调控改变了当前的市场运作环境。所有的宏观调控均会控制一部分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形成全新的增长方向。这可以表现在中国目前所处的转方向和调结构上。例如,国家正在注重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宏观调控政策以健全完善新兴行业与节能行业中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系统。从而发挥出央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作用。央行应当依据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适当放宽贷款利率的相应浮动范围,从而发挥出利率所具有的杠杆作用.并且更好地调动起金融机构往这一类企业贷款的主动性。要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出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质金融产品。商业金融机构应当准备把握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风险情况,积极探索运用财政贴息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更加积极地开展股权质押与票据质押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持续改进对各中小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积极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此同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主动性。中小企业也应当因地制宜,及时地调整自身产品的结构,更好地发挥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从而逐步建立起具备竞争性优势的地区主导性产品,引入、消化与吸收高效、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技术,从而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进而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宏观货币政策调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正在驱动着市场与资源快速集中于配置较为高效的企业,从而加大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大量中小企业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驱使之下,不断转变市场竞争的方式,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体现出中小企业所具有的机制与决策较为灵活之优势,跨国之间的并购行为十分活跃。目前,我国在境外的投资正在从原来十分单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转变为包括许多中小企业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且从在国外设置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为主向,成立加工贸易类企业或者专业市场。宏观经济调控所具有的资源导向性能够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以及运行模式,让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在全球竞争中能够处在更加有利的位置上。

(2)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影响

一是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要想方设法,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变化着的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应当致力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应当尽快地制定出帮助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我国尽管已经制定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和日本政府曾经颁布过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与《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等数十多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比较起来,我国这一部仅有的法规显然力度好不够。有鉴于此,国家应当快速建立起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适合的一整套较为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也应当制定出适合于本地的,专门用于发展本地中小企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从而为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立足资本市场形成多层次融资途径。依据一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卷调查,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有66%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从商业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有62%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超过投资比重的80%之上;在流动资金贷款上,有44%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从商业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有52%企业的自有资金在流动资金中的比重达到了80%以上,即便是得到了贷款,贷款的期限比较短,贷款的规模小。鉴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步调整,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然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处于一种杯水车薪的状况,而资本市场的滞后又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所以,政府应当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本国的资本市场,形成多个层次的融资新推进。除了依靠于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之外,还应当涵盖融资担保、风险投资以及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券等措施,并鼓励那些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筹备上市。

三是健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2008年,我国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鼓励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建设融资信用担保机制。当前,我国担保机构主要有政策性信用担保、互助担保以及商业性担保机构等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我国担保体系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信用担保的比例太高,担保机构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与风险分散等方面的机制。所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政府应当将实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作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措施来抓。要通过设置担保基金、建设担保机构互助担保基金,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担保方式,保障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能够更加稳定。要积极强化担保风险控制与管理,使担保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能够共同建立健全担保资金补偿体系,从而切实降低商业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就整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重新回到保增长的轨道以后,货币与信贷政策都一定会有相应的放松,而财政政策也将变得更为积极,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大走势也将变得更为温和,这就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创设出更为宽松的环境,促进其取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文潮.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殷梦波. 解读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迷团的新框架[J]. 金融研究,2008(5).

[3]耿建芳. 地方政府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作用[J]. 浙江金融,2008(7).

[4]苗俊杰. 政策频出助力中小企业[J]. 嘹望,2008(8).

[5]高 超.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理论界,2010(2).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8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正由直接行政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与事业的经济活动,逐步向主要以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市场经济目标模式过渡。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对我国宏观经济平衡健康运行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选择与运用、协调与配合实际来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由于财政规模相对萎缩,导致财政职能弱化;另一方面,银行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使金融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爆旋式松紧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热过冷”波动密切相关,表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有失偏颇。因此,应着力提高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两大政策协调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二、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等。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特点不同,运作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两种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必将发生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也就是说,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把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基本出发点。现阶段,国企改革正向着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负担过重、政企不分、信用紊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将受到影响。政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财政和银行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应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就财政政策而言,首先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分离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职能,直接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其次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把产权落到实处,实行政企分开,从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更为迫切的是需要两大政策协调运行、通力合作。近期迫切需要两大政策解决的,一是财政和银行要协调支持,共同努力来重组企业债务。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旧体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合理分担。二是财政和银行应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公司制、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制度上构筑起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微观基础。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1.国债管理政策。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主要手段,而适度规模的国债是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性条件。为此,在国债的发行规模、品种和期限上,银行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在国债的利率确定、调整、债券转让、流通和兑付等环节,双方要加强合作,相互协调。

2.财政投融资政策。财政投融资既有较强的财政性,又有明确的金融性,它的双重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特殊地位。一方面,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直接体现着政府的财政意图,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财政投融资所具有的信用属性决定了它又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受制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所以,财政投融资在客观上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又一交叉结合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投资必然要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使得投资周期长、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投资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因此,建立财政投融资就可以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来源上,不仅应包括国债和财政预算拨入的资金,而且也应当把邮政储蓄存款、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等吸纳进来。在资金的使用上,既要强调宏观调控的政策,也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及回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都是从价值上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正由直接行政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与事业的经济活动,逐步向主要以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市场经济目标模式过渡。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对我国宏观经济平衡健康运行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选择与运用、协调与配合实际来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由于财政规模相对萎缩,导致财政职能弱化;另一方面,银行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使金融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爆旋式松紧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热过冷”波动密切相关,表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有失偏颇。因此,应着力提高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两大政策协调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二、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等。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特点不同,运作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两种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必将发生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也就是说,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把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基本出发点。现阶段,国企改革正向着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负担过重、政企不分、信用紊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将受到影响。政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财政和银行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应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就财政政策而言,首先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分离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职能,直接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其次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把产权落到实处,实行政企分开,从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更为迫切的是需要两大政策协调运行、通力合作。近期迫切需要两大政策解决的,一是财政和银行要协调支持,共同努力来重组企业债务。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旧体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合理分担。二是财政和银行应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公司制、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制度上构筑起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微观基础。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9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金融稳定;中央银行

1.引言

2008年为应对空前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除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和瑞士等西方经济大国中央银行在2008年10月8日陆续出台减息政策,其他各国中央银行也都及时出台了相应措施:葡萄牙政府则表示将启动一项担保计划,向总部设在葡萄牙的信贷机构的金融业务也提供总额高达200亿欧元的担保金;智力中央银行10月11日宣布,将向本国金融系统注资50亿美元,以增加市场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在10月12日宣布,将为本国金融机构的所有存款提供为期三年的担保,任何银行出现问题,存款人都能优先取回存款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央银行能够在宏观审慎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管理本质上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部分,这与中央银行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成有三部分:宏观审慎分析,用以判断辨识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政策选择,用以应对系统风险隐患;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宏观审慎政策所提出的目标。三部分的实现是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门共同掌握和实施的,因此要构建合理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必须有效结合这三方,尤其要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的地位。

2.中央银行在保持金融稳定中的绝对优势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自成立之初,就有着与其他金融机构本质性的区别,它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所服务的,维护金融稳定是每个国家中央银行义不容辞的职责。

早在1979年,Francis Baring在《关于建立英格兰银行的考察》中便指出,一切有清偿潜力的银行在危机时刻可以向英格兰银行借款,并将英格兰银行的这种行为称之为“最后手段”,这是关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首次阐述。该思想后经Henry Thornton和Walter Bagehot加以系统和完善,构成了古典最后贷款人理论。随着中央银行的不断发展,其独具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在世界各国均得到普遍认可。另外,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功能也与维持金融稳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可以宏观调控金融机构杠杆率、保证信贷平稳有序增长、维持资产价格稳定,有利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实施。中央银行所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中有着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3.宏观审慎分析及宏观审慎政策的选择离不开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宏观审慎分析从建立统计指标,筛选指标,到开发预警指标,进行宏观审慎监测,均需从中央银行那里获取相关数据及信息。两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导致危机的风险通常是由金融体系某一领域引发并跨领域传播形成的,在此过程中,仅靠单一金融领域的部分指标很难全面分析风险的蔓延形式及速度。对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分析是针对整个国家的,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是能够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代表性指标,单一金融机构的指标显然无法满足宏观审慎分析的这一要求,因此只有依靠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各方面宏观信息,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审慎分析。

维持金融稳定不能只关注单一的银行风险防范,更应从整体上防范系统性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恰好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在全球经济形势面临波动、金融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已逐渐走出理论层面,成为各国应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方式。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明确提出,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应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各国也把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的职能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继修改或制定新的规定,来扩大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权限,包括明确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职能,并赋予其在政策选择上更多的权利。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潜在系统性风险所选择的相应的政策措施,而中央银行由于其具有宏观调控整个金融系统的职能,以及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注定其在制定逆周期调节机制,识别系统重要性机构、市场和工具,限制风险承担,增加金融体系稳健性等政策的选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宏观审慎政策选择的领航者。

4.正确处理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门的关系

美国次贷危机是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监管上脱节的一个典例。危机前,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双线多头”监管体制,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各监管机构难以统一,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摩擦。为弥补这些不足,2008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出台《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在监管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上更大的责任,首先从监管理念上实现了从分散局部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转变。另外,金融危机时期,短时间内很难合理判断问题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而且中央银行出资程序要比财政部门简单,这就使得中央银行在处理危机时比财政部门更有优势,但中央银行干预金融市场也需谨慎,防止最后贷款人制度在遏制金融危机的同时,产生道德风险,从而削减市场约束力。

维护金融稳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各部门共同协作来实现。宏观审慎工具并不是单一部门独立的政策工具,而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因此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是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财税部门共同掌控和实施的。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赋予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权,加强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强调中央银行职能同时,也不能忽视原有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对金融业的各项职能。只有建立对相关部门职权和责任相匹配的约束机制,将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管理相结合,才能共同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持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R].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23-137.

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篇10

[关键词]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1 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理论分析

国家干预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更形象的表述,是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把握,是“看的见得手”对市场中存在的弊端进行的管理,是国家利用经济政策与法规指导调控经济稳健运行的措施。

1.1 早期西方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增长是由于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市场可以发挥自发调节的作用,对于资源进行有限的配置,使经济有效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状况,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休谟和萨伊认为国家干预只能存在于市场失灵的状态,其提供的公共政策和服务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

新古典经济学代表马歇尔主导自由放任经济学,认为在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可以通过商品的供求、价格变动、劳动力的工资涨跌达到相应的平衡状态,从而使资源有效的配置。国家的干预只能打破市场原有的平衡,破坏了市场中的自我调节,反而会引起经济的动荡。福利经济学教父庇古主张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应限制在消除外部性对经济的干扰,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增加社会福利。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早期西方经济学理论着重强调市场自由调节经济的形式,不赞成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但同时也认为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者特定的条件下,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国家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的调整。

1.2 20世纪早期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自于1929年-1933年美国持续4年之久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西方发达国家自由放任经济的做法,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能是“守夜人”的角色,“小政府大社会”同样是当时政府的主张。然而经济的萧条让政府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供求不平衡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是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有效需求对于经济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有效需求的变化会使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破坏,同时对资本市场也会带来影响。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就会有可能产生经济危机。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达到平衡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凯恩斯的理论形成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3 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在美国经济出现滞涨的现象,哈耶克认为资本主义滞涨的出现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的过分应用,哈耶克对货币和经济周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经济出现危机是由于扩张的货币政策使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消费,但是一旦金融系统出现问题,停止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无济于事的,经济从而出现滞涨的现象,甚至爆发危机,他主张经济本身会趋于稳定的机能,不主张国家的干预。

弗里德曼是货币经济学派的主要提倡者,认为经济危机的出现与货币供应直接有紧密的关系,他强烈反对金融货币政策作为管理调控的手段,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应该被严格的限制,反对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特别是价格管制,认为价格是市场中反应经济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体现,干预只能适得其反。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计划控制思想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入手点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表象、运行和决策规律等方面的理论,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深层次本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则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

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本质的揭露及批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进行了研究,肯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客观规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不断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最终目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技术的提高,追求剩余价值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导致资本有机构 成不断提高,形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而工人的工资却由于资本家的追逐利益的本质得不到提高,这样就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从而出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唯有实行计划经济。

2.2 马克思的计划调控思想

马克思研究国家经济的性质,对于国家在经济中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经济中角色的改变,首先在大工业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发展不稳定,竞争的混乱,需要对整个经济进行全面的协调,创造一个对于劳资都相对公平的环境;其次,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公共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需要在市场本身缺陷而导致的领域进行调控,增加公共资源;再次,国家以法律和经济手段维护经济秩序;最后,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优势的增长,国家直接采用资本介入的方式,对现有经济进行干预。

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实践

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经济进行干预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自由经济为主导地位的,而国家干预经济在特殊的时期也会被认可,在经济危机时期显得尤为有用。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理论,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了经济危机,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滞涨”的困扰,凯恩斯理论被新自由主义思潮取而代之,到80年代后期,经济衰退的局面,再次启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扭转了局势。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采用的同样是国家干预经济,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进行调控,使人们再一次认识到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3.1 1929年经济危机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宏观调控及其特征

19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前,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经济上的政策都是自由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少,几乎没有国家的产业政策,需要提出的是德国经济的政策,虽然德国在经济上和其他国家采用的政策也无大的区别,但是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到了重创,所以在经济复苏阶段,德国利用国有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使德国的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战后,各国经济受到了重创,经济的复苏首先需要在基础部门开始,而在这些领域,私人基本是不愿投资的,如铁路交通、电力、邮电等,都需要国家兴办国有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各国的国有企业在战后比重都有所增加。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的指导,所以制定经济计划尤为重要,对于经济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使得政府对经济的敏感度更高,在经济活动中,不在是企业的“独舞”,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货币手段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活动加以指导,实现经济计划的目标。

(3)政府采用直接采购的方式,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经济

政府刺激经济的手段主要包括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福利保障。社会福利在调节经济的同时还对社会矛盾经济有效的缓和,有利于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提高。

(4)强化货币政策,有效地维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战后发达国家,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引导还是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职能也不再是发行证券,通过货币和利率等金融工具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用以来调节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经济危机,让各国政府也认识到了金融市场对经济波动具有的敏感性,有效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增长,物价的稳定,充分的就业都有很好的调节,这也与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5)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经济的复苏,国际贸易的加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国际间协调。战后的美国变得强大,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遭到了重创,在美国的帮助下,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得到了恢复,随着经济的交流,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的摩擦也越来越多,贸易谈判缓解了国际贸易摩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及全球性考验

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使得全球行金融危机拉开了序幕。金融危机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经济体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陆续发生偿还困难和违约的问题,美国的住宅金融市场首先出现混乱,之后波及到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在美国对市场监管过于宽松的情况之前,这种宽松逐步绵延到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面对这种形势,尽管美国政府也采用了一些财政、金融措施稳定局面,但是还是未能控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美国作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大国,运用国家干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中起到有效的作用。但这次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一个最重要原因是美国对金融市场监管的过度放松。国家采取的解救措施在自由经济论学者眼中也不完全赞同,强调不建议过度干预,实现相对均衡是比较好的状态。

4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总体上是成功的,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规模的迅速扩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过去在宏观调控中出现的失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指导我国今后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4.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使我国集中力量发展了重点部门,减少了资源浪费。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高度集中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缺乏主动意识,同时经济整体发展缓慢,尤其是国民收入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致使消费不足,经济良性循环差,因此计划经济模式渐渐由原来的高效率模式变成了阻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致使产生了经济体制僵化,商品市场缺乏活力,生产环节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趋势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针对每一个阶段宏观经济波动,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不尽相同。

(1)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这段时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计划”成分还是比重较大。1980年进行的第一次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措施是,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压缩财政支出,减少投资,同时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有效地抑制了总需求的增长,最终实现了稳定物价,经济发展放缓的目标。

(2)1985-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1985年国家采取了 “双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即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动用行政手段要求严控基建规模投资,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

(3)1989年-1990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1988年开始,为进一步推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下决心突破工资和价格的瓶颈,提高工资并放开商品价格的管制,放弃商品定价销售的传统模式改为以市场价格销售。价格的放开引起抢购风潮,物价指数暴涨,政府不得不采取更有力的宏观调整政策,在前两次调控政策基础上,又实施了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甚至对定期存款支付“保值补贴”的作法加大力度回笼货币。

(4)1993-1995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双双突破历史高位,新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在所难免。这一次的调控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没有采取“下猛药”的方式实施,而是灵活有度地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利用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机会,采用多种手段如下调贷款利率,适度控制货币存量,适度调整财政支出等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5)1998-2002年“激励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也同样受到影响,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增强民众克服危机的信心,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选择。为保证财政政策顺利有效地实施,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和调整税收筹措资金,加上银行的配套资金和民间的企业资金,确保了资金来源。1999年的经济增长保持平稳,随后在出口逐步恢复增长的推动下,国民经济重新回到稳定增长的轨道来。

5 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在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出现了变化,不再是停留在只有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时候才进行干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随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干预的做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政策的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6 总结

通过分析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以及总结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家干预的思想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现。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如何在经济生活中实现国家干预调控力量与市场力量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保证宏观经济协调有序又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尝试,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上述课题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积累性经验与理性的规划设计力量来逐步实现灵活运用、游刃有余。

注: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为了深入研究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228-229,239.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74-498.

[5]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6]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81-83.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8]刘树成.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