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十篇

时间:2023-04-11 16:21:01

初一生物

初一生物篇1

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现将本学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可见,对生物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条件

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2、注重实验引导

知道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具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3、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

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目的。

此外,对一些特殊的材料、仪器以及实验的目的和原理都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如选材原因、一起的功能等。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本学期教学工作已经顺利结束,通过对教案、试卷、课件资源的整理,先对本学期初一生物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常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初一生物每周三课时,按照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和尝试工作。

在开学初,我对所教授的四个班在班级分组前提下进行了建组工作。然后利用课堂向学生解释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去年尝试后经验总结),并与期末考评、学期成绩挂钩。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用具、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复习反馈情况等;评价形式简单易行,以好、中、差三种符号,个人、小组相结合评比,科代表统一记录。在此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小组意识、表达能力都得到一定提高。尤其是在期末复习阶段,课堂因为及时地奖励而热烈,学生没有感觉到复习课的枯燥。

三、加强了实验课的开设。

基于学校实验条件的改善,为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我尽力开设了一部分实验。同时制定了新的实验室规范要求,比如学生座位的安排和登记、实验课记录、实验室器具损坏登记和赔偿等。以保障实验课开展的顺利有序。

四、积极参加备课租活动。

共同商讨课时重难点及其突破技巧、检测要求等细节;将个人基本功大赛培训内容有重点地进行传授;确定组内献课的课题和展示内容。

五、参加了市基本功大赛选拔,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

包括教育法、心理学、教育学、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说课等专题培训。其中关于概念图、教学目标的制定、说课等问题都有专向联系,受益匪浅。

总的说来,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忙碌也比较顺利,个人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期末复习的个别生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的改进和探索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这也将成我下个学期工作的重点。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考试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轻松,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本学期任教八年级生物课,和学校政教工作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能够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认真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

认真实施学校推行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的教学模式,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本学期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业务学习方面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及时组织教研活动,对学校实施的“自学互助,导学精练”教学模式进行交流探讨,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其它方面

本人结合学校的工作组织了学校的篮球赛、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并且每周都对学校的纪律、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和总结。对学生习惯养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一个学期过去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

进入我的课堂怎样教生物,《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生物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我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生物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努力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集体备课中,分工协作,既照顾到本班实际情况,又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的。

另外,我努力处理好生物教学与现实实践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初一生物篇2

【关键词】中学 生物学 教材与生活 隐性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课的开设除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正式课程即显性课程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传统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本文就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中学生物学开设课程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学生物学课程(初中植物学、动物学)和中学生理卫生课程等,它们统称为《生物》,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考查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促进中学生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和知、情、意、性、行的和谐发展,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支持、补充显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共同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包括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等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生物课程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通联系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革命的人生观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珍惜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负责。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精益求精的严谨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要求生物学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是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动力,它们的培养并非弹指之间就能实现,需要进行长期的熏陶。

3、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它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纪律、风气等各个方面。如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这些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极为重要。在社会公德方面,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指在鲜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弄虚作假,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单独处理问题的条件下要按社会公德去做。

实现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途径

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学校环境的美化工作。如在教室内张贴名人名言、画像,在校园内设置警句、学生守则标牌,在墙报上张贴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教学用具及卫生用具定置管理,课桌、凳按统一规定摆放整齐,校内卫生清洁标准化、制度化。这些规范性的举措无疑能为美化校园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在学校生活中感到舒畅。其次是做好学生语言行为的优化工作。一个学校中每个学生的文明言行集中反映了该学校的校风,优化学校环境要从抓语言行为入手,注意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守则,开展认真讨论,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文明行为,应以什么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影响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打扮,要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行为得体。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评价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不断提高。(3)评价方式多样化,全方位关注过程动态。

生物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科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显性课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只有当隐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初一生物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质量 生物教学

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学生,普遍对初中生物课不够重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是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

1.1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课本中也设计了大量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教学就要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1.2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认真做好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设计、操作、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物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的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养殖场,做访问、调查或探究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组合教学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教师要逐步改变以前多以标本、模型、挂图、幻灯片等简单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的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录像、光碟等电化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更应该加快电脑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生物知识更形象、逼真,并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储存。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佳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自始至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4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因素是影响其世界观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往往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产生非常大的推动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让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更加积极主动的领会知识生物课程,从事学习活动,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在一些学习内容上所产生的好奇倾向,兴趣的产生与学生的目的、价值需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也和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关联。作为老师,首先是要纠正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看法,一些学生仍然将生物看做是“副科”。只有学生摆正了学习生物的态度,才能够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掌握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老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取教学工具教学,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生物世界;通过视频音频的展播,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生物课程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5生活导入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导入新课, 更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亲切感,让学生发现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问题。如在学习“人体的呼吸”这一课时,我以学生所熟悉的实例导入: 我们都说婴儿是呱呱坠地,每个婴儿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果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哭,医生就会拍他的小屁股,让他哭出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表示他开始了呼吸。那么人体的呼吸需要什么系统?这个系统又是由哪些器官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问题。以生活来导入新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善于从生活中提取生物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声、像、图、文,通过人机交互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生物教学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点,如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关注生物圈 - - -环境在恶化》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展现出由于人类的破坏而造成的一些环境灾害(温室效应的增强、臭氧层的破坏、水污染等),以及一段段真实的录像片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环境危机就在眼前”,然后老师再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领会和系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年轻教师,更要积极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为师生打开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

参考文献

初一生物篇4

摘 要:生物学是一种剖开表面看内质的认知活动。如何从这种认知中培养出学生的兴趣是一件更值得深究的事。教学的课堂环节要重视培养学生喜欢生物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训练的培养也是教师一直在研究的工作之一。

关键词:生物学;培养;意识;训练

一提及生物,大家的直观印象就是生物是生命体还是有机体?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对待生物我们仿佛就给学生隐形地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究其根本,我们剖析一下生物。生活里的一切个体都是生物的一部分,或者是生物的一个标志。就连我们人体都是生物系统中的一个微小形式。就是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它带来的不是枯燥、乏味,而是神秘和美好呢?以下一些论点是我自身结合教学经验的一些见解。

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初次面对生物,他们内心还没有充满太多对生物的排

斥。他们能接受多少和生物有关的信息,我认为和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关系。初次进入课堂,教师要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树立好,让学生先认识到教师不仅是来教学的,还可以和他们成为朋友。正面的情感投入,会换来学生的真心相对。

尊重学生的意愿,多关心他们的课堂生活,会建立出一个隐形且和谐的教学平台。这样,那座看似坚不可摧和严厉之山,也会在和学生有效地沟通之后,逐渐显现出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学生紧张的心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渐渐地融入之后的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和学生的交流,和谐有趣的交流会为未来的教学创造出平坦的道路。

二、告知学生生物是世界的另一种美

歌德曾说过:“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这句至理名言就是教学很好的呈现。生物学中确实有很多复杂、有影响力的科学论证,这些论证的出现,我们都可说它们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转之,最有公信力的论据对学生来讲就是最复杂难解的问题。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理解不了深层次的论点,他们能接受的是简单有趣的事例。这些事例呈现出的美,学生眼见为实,他们看到的美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们在课堂上,结合生活,把生物先融进生活。例如“洋葱”案例。街头巷尾,时不时会放一些人们熟悉的歌曲。杨宗纬一首《洋葱》,让无数歌迷为之动容,学生也一样。歌词里的洋葱确实不能和生物里的洋葱相提并论,但我想,用歌曲引入教学,学生带入性会更快。我们都知道洋葱是一种让人落泪的食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它,它的内心会埋藏着一个神奇的秘密。教师将洋葱的表皮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观察洋葱的内心。学生会惊奇地声呼,洋葱不再是纯白色、纯紫色的食物,它在显微镜下呈现的就是长条形、密集呈网状的图像。趁热打铁,教师再一一解释所看到的这一幕是怎样的原理。这所展现的一切都是洋葱的一种美。通过这样的代入式教学,学生会渐渐感受到生物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另一种形式美。

三、重在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的生物现象,教师无法用语言解释得很清楚。为此,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实验室里,告诉他们事物的原理和操作模式,给他们动手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什么是有机物?什么是无机物?这样概念式的讲解太过于深奥。相反,实验室里会有各种小动物的骨骼,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骨骼的大体原理,鼓励他们自己去拼接。学生在拼接的过程中就能牢记骨骼的各个成分和拼接位置,这时教师再结合课本的固有理论,逐步递进:“骨骼的特性是什么?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出?怎样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理论,观察骨头的变化?”等。采取有益的教学方式,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完成了课堂教学。学生不会感到厌烦,教师教得也不会太累。

四、多媒体的形象运用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首选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无法解释的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例如,植物生根发芽的过程太过于漫L,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电脑,把种子从一粒小青豆,主人给它种植在土壤里,每天对它悉心照料,给它浇水、施肥、补充阳光等等,逐渐到它凭借自己的毅力破土而出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让学生知道豆芽原来是经历了这么多过程才培育出来的,这对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人生的道路上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没有攻破的办法。学生厌学情绪会根据不同的因素产生,教师既要进行积极耐心的教导,也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积极主动性。生物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很多概念式的理论学生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核心内容。总之,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初一生物篇5

备课组长:张利

一、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教材的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有层次的介绍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形态,生理,分布情况及主要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绿色植物基本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渗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为此专门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面对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们在现在的成长环境中很难接触大自然的乐趣,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根据上学期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情况来看,整体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

三、学期目标任务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目标是:形成以下重要概念: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2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3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贮存能力),同时释放出氧气;4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植物在生态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持水土,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感受。

2、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3、力求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教材的思想性和践行性。

五、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二周:制定备课组的教学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

讲授: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复习第一章,讲解练习题

第三、四、五周:讲授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第二章,讲解练习题

第六、七周:授课: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复习第三章,讲解练习题

第八、九周:期中复习

第十、十一周:总结期中考试 授课: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复习第四章

第十二、十三周:授课: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复习第五章

第十四周:复习第一、二章,讲解练习题

第十五周:复习第三、四章,讲解练习题

第十六周:复习第五章,讲解练习题综合复习

初一生物篇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B.细胞分化、细胞分裂C.细胞分化、液泡长大 D.细胞分裂、液泡长大3.下列各器官中,位于胸腔的是A.小肠 B.胃 C.肺 D.肝脏4.在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是A.被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5.下列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核 > 染色体 > DNA B.染色体 > DNA > 细胞核C.细胞核 > DNA > 染色体 D.DNA > 染色体 > 细胞核6.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A.利于染色 B.利于盖盖玻片 C.杀灭细菌 D.维持细胞形态7.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大肠 B.胃 C.小肠 D.食道8.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9.人体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唾液 B.胆汁 C.肠液 D.胰液10.能被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消化的物质是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麦芽糖11.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12.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丹顶鹤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13.“鱼儿离不开”对这句话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生存依 赖环境 B.生物生存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影响环境 D.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14.取两只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A.甲蝗虫先死 B.乙蝗虫先死亡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15.“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是由于母兽给幼兽喂奶时浮出水面,像人类的哺乳,美人鱼属于A.鱼类 B.软体动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类16.下列各项中,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无关的是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这几部分 B.躯干部呈纺锤形C.前肢特化成翼 D.(除喙和足外)全身被有羽毛,翼上有大型的飞羽17.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它属于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18.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19.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曲霉 D.乳酸菌20.下列情况中与真菌的作用无关的是A.制作馒头和面 B.酿造酱油和红酒C.保障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D.制造酸奶和泡菜21.夏季雨后,在肥沃的蔬菜地里,白天常见蚯蚓到地面上活动,其原因是?A.土中缺乏氧气 B.土中湿度过大 C.土壤中缺乏食物 D.寻找配偶繁殖后代22.当你遇到受伤无法飞行的鸟时,你认为应当A.立即把它放回大自然 B.把它带回家中养着观赏C.把它抓住去卖钱 D.给它治疗.饲养,待伤好后放归大自然23.“大树下面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这说明A.植物生长需要蒸腾作用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的生长能影响环境 D.空气会影响植物的生存24.在四川卧龙、王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是:A.麋鹿 B.大熊猫 C.扬子鳄 D.白暨豚25.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26.银杏和杏的主要差别是A.根、茎、叶是否发达 B.生长期的长短C.种子有没有果皮包被 D.能否耐干旱和贫瘠27.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地球之肾”称号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28.下列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 个体器官组织细胞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组织细胞器官个体29.会飞的哺乳动物是A.蝙蝠 B.大雁 C.蝗虫 D.蜜蜂30.许多动植物对污染物敏感,下列 植物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31.“中国鸽子树”是指A.珙桐 B.银杉 C.水杉 D.银杏32.细胞分裂后,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A. 不一样 B.完全一样 C.不一定 D.以上都可能33.到水产品市场买鱼时判断鱼是否新鲜需要看鱼鳃的颜色。新鲜鱼鳃的颜色是A.灰白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D.白色34.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35.分类学上,为了查找和鉴定生物的地位和名称,通常应用是A.生物学专著 B.生物学字典C.检索表 D.名录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36.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37.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质。它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38.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 胸廓上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 A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小,肺 内压增大。B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大,肺内压减小。(供选填答案:吸气、呼气、收缩、舒 张)(2)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能与血液之间 进行 ,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9.细菌以 方式生产新的个体,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有细菌_________ 个40.杜鹃(一种植物)与杜鹃鸟的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杜鹃细胞内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和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42.鱼类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鸟类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河蚌的运动器官是_____;草履虫依靠_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43.补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与此相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黄雀。44.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 显微镜结构中,与物像放大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____ 和 ____ 。(2) 在使用显微镜的对光操作中,升降镜筒应转动 __________ 。(3) 如果某台显微镜只有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X”.“10X”)和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X”.“40X”)。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4) 操作显微镜时,用低倍镜已观察到物像,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下观察后,物像不清 晰,这时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光圈 C.细准焦螺旋 D.反光镜初一生物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C A A D C D B A C D A[ B C A C C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m]答案 D D A D C B A C B C A B A B B A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36、消化道、消化腺37、铁、结合、分离38、(1)呼气、舒张、吸气、收缩(2)肺、气体交换39、分裂、6440、细胞壁 、液泡、叶绿体41、胎生、哺乳42、游泳、飞行、斧足、纤毛43、植物、蝉、螳螂44、(1)物镜、目镜 (2)粗准焦螺旋 (3)400 (4)C

初一生物篇7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 ( )A.鸡蛋 B.豆腐 C.肥肉 D.馒头2. 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3.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 )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4.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 D5.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软骨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A.维生素D B. 维生素B C.维生素A D.维生素C6.通常所指的第七类营养素是( )A.牛奶 B.鸡蛋 C.纤维素 D.果珍7.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的原因是( )A、通过牙齿的咀嚼,馒头中的麦芽糖被释放出来B、通过舌的搅拌,馒头中的淀粉变甜了C、通过牙齿、舌、唾液的作用,淀粉分解产生了麦芽糖D、口腔分泌的唾液里含糖8.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9.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10.依据平衡膳食宝塔,你认为人们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最多的应该是(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D. 无机盐11.下列关于 动脉血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C.含氧少,颜色暗红 D.在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12.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毫升不会危及生命 ( )A.400  B.1200~1500 C.200~300 D.50013.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确定14.在心脏的四个腔中,侧壁最厚的一个是(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15.某人身体右侧瘫痪,不能运动,说明此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大脑左半球躯体运动中枢 B.大脑右半球躯体运动中枢C.大脑左半球躯体感觉中枢 D.大脑右半球躯体感觉中枢16. 发生晕车、晕船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脑没有发育好 B、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C、睡眠不足 D、躯体感觉中枢受到过强的刺激17.近视眼是由于( )A.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B.眼球的前后过短,或者晶体状的曲度过小C.视网膜损伤 D.视神经损伤18.从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⑤19.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 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 D.防止脑震荡20.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21.下面对反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是人体对外界或内部刺激的反应C.反射可以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望梅止渴是简单反射22.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尿液里常含有较多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蛋白质 D.葡萄糖23.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运动中枢24.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A.神经调节 B.免疫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25.激素通过什么“渠道”输送到全身各处? ( )A.消化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系统 D.血液循环系统26.关于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 ( )A.促进新陈代谢 B.促进生长发育C.促进生殖 D.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7.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草燃烧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是 ( )①二氧化碳 ②焦油 ③尼古丁 ④一氧化碳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C. ③④ D. ①④28.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29.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是(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接种免疫 D.非特异 性免疫30.不需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是(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药 D.西药31.可以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①病毒 ②细菌 ③真菌 ④单细胞动物 ⑤寄生虫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32.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33.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除病原体?34.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含溶菌 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5.试从传播途径和免疫方面分析,危害人类健康的“SRRS非典型肺炎”属于( )。?A.消化道传染病,非特异性免疫 B.血液传染病,特异性免疫C.呼吸道传染病,特异性免疫 D.接触传染病,非特异性免 疫36.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获得免疫3 7.以苍蝇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3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 )。A.艾滋病的患者 B.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C.吸食和静脉注射毒品的人 D.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 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39.乙型肝炎属于血液传染病,防治乙肝,应从平时 做起。下列预防措施中,哪一项是没有必要的?( )A.注射疫苗 B.勤洗手(肥皂加流动水洗手)C.与乙肝患者的日用品分开使用 D.与乙肝患者彻底断绝来往40.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食物中含有 、脂肪、 、水、无机盐、维生素六大营养物质。2.消化方式有 消化和 消化两种。3.血液由血浆和 两部分组成;输血的原则是 相互输。4.人的腺体有两类,一种是有导管的腺体,叫做 ;另一种的没有导管的腺体,叫做 。5.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 。6.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肺通气、 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 里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7.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过程。8.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____ ___滤过作用和__________重吸收作用。9.每个人的骨有 块,骨的基本结构有骨膜、骨质和 三部分。10. 青春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是 和 。三、识图题(共15分)1.(5分)下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以上的三种血管中,管腔内有瓣膜的是[ ] 。(2)血流速 度最快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 。(3)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 。2.(5分)右图是关节模式图,请 根据图回答问题:(1)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 ] 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2)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 光滑的[ ] ,可以减轻摩擦和震动。(3)图中[ ] 的外面有一些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4)脱臼是图中的[ ] 从[ ] 里滑脱出来。3.(5分)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 ] 上,这个信息通过[6]视神经,传到 形成视觉。(2)眼球 里有一个能灵敏调节曲度的结构,即[ ] ,它有折射光线作用。(3)在我们眼睛最前方的一个小孔叫做{ ] ,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变 。(只答大或小)四、配对题:(10分)1、(5分)下列的疾病与对应的哪种激素有关:(1) 糖尿病 a. 幼年生长激素过多(2) 甲亢病 b. 幼年生长激素不足(3) 呆小症 c. 胰岛素不足(4) 侏儒症 d. 成年甲状腺激素过多(5) 巨人症 e. 幼年甲状腺激素不足2. (5分)将下面两组词语配对,在空格内填上右边相应词语的字母。(1)____免疫器官  a.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2)____抗原  b.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3)____特异性免疫  c.引 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4)____吞噬细胞  d.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5)____皮肤  e.出生后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五、实验探究题(共10分)1.(5分)为了研究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后颜色变化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色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1)试管1和2比较,说明 。(2)试管2和3比较,说明 。(3)试管_____和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4) 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2.(6分)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每年我国政府都为刚出生的婴幼儿免费接种麻疹疫苗。去年,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1)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 和 等特点。(2)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 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 免疫的特征,它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健康人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属于(4)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3.(4分)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请回答:(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脑的 损伤了。(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 发生了病变。(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 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三、识图题(共 15分)1.(5分)(1)[ B ] 静脉 (2)[ A ] 动脉 管壁厚、弹性大、管径小 (3)[ C ] 毛细血管 , 管壁最薄、管径最小,数量最多。2.(5分)(1)[ 5 ] 关节腔 (2)[ 3 ]关节面软骨 (3)[4 ]关节囊(4)[ 1 ]关节头[ 2 ]关节窝3.(5分)[5] 视网膜 大脑皮层 (2)[8]晶状体 (3){ 2 ] 瞳孔 缩小四、配对题:(10分)1、cdeba2. dceab五、实验探究题(共15分)1.(5分)(1)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2)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3)2和4 (4)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淀粉2.(6分) (1)传染性 流行性 (2)特异性 三 (3)保护易感人群 :学。科。(4)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 (教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经常打扫教室卫生,保持清洁;不用脏手拿东西吃;教室内消灭苍蝇、蚊虫等任一点都得分。)3.(4分)(1)大脑皮层 (2)小脑 (3)因为该处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脑干, (4)合理就给分

初一生物篇8

1.正确处理好教材

所谓对教材的处理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编排,教材文字,图表等做灵活变通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新教材实施教学以来,有不少教师反映学科内容多而课时少。我觉得问题并非在新教材的设计上,而是由于教参少了,教材给予教师的自由处理的空间大,特别是有些教辅的误导,使有的教师的教学规划定位出现偏差。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在教学中对新课标中已降低的要求,不要再拔高;(2)删掉的内容无须再讲解;(3)能力培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要期望一步到位;(4)教师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注意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和有效二次开发。而师生在选用教学辅导参考书的时候,都要保持清醒、以课标为重要标准,既要肯定一些优秀的教辅对新课程的正面作用,更要注意防止某些教辅对新课程的干扰和误导。

2.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要求

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研究性课题在生物课本中的出现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绝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3.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的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另外,也可结合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大力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源于科学探究的思想,可以说是探究性学习模拟了科学探究的方式,只是简化了一些而已。

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中所要求开展的探究活动,一般都比较浅显,如果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看,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讲清楚,从表面来看,似乎降低了传授知识的效率。但是在活动中,可以让他们去体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5.理解关爱学生,倡导新型师生关系

新的教材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爱戴和尊敬。理解、关爱学生,就会尽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诚然,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或是超低分的中考副科,学生学习动力不会很强,但学生对生物有着独特的兴趣。我们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挖掘教材内容、基于学生生活实际、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体验中学习生物学知识。

6.加强生物与社会、科技的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理解生物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科技、社会中的作用。反过来,社会科技又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例如,《参加绿化校园》一节,学生根据现在校园的状况,自己设计绿化方案。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现象,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逐步树立起知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陈南珠.对初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一生物篇9

教材中(例如八年级上册共设计了59个活动项目)活动项目主要可以分为3大类,即活动、演示活动和建议活动。一般情况下活动部分的内容是要求完成的,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能力体系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教材的活动设计还考虑到一些实验的材料和实验装置等问题,而将活动设计为演示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耗材,既经济,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建议活动” 中有的是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是进一步探究,这些“建议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但对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考虑到一些发达地区的情况,教材也有一些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活动,如建议活动“利用互联网了解显微镜技术发展的历史”等。

所以根据上面所谈到的情况,教材中的活动并不是全部需要开展的,是有选择性的开展的,同时也给教师一定的弹性,如果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自然也就可以多开展一些。

教材中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分别是观察性活动、验证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和问题讨论式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各有侧重,所以它们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主次之分。

问题2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感觉教材中的资源不够用,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教科书和与之配套的系列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式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教学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生物学是实验性自然科学,实验室活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有关人员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营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2)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应成为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城市学校应利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乡村学校可以利用良种站、养殖场、试验田、果园、农业科技站、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广阔的自然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

(4)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软件、互联网等信息化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对于一些难以开展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设计一些替代性的活动,尽可能选用简易的实验装置和廉价的实验材料,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即可。

问题3如何把握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教学要求呢?是不是每个探究性活动都要全程的开展呢?

在教材设计中还注意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活动“探究霉菌的生活条件”中,给出了探究的问题,并对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探究温度的影响为例)等给出了提示,从难度上降低了探究活动的要求,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探究活动时不会遇到太大的难度,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第二个探究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则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分析结论、表达交流等基本环节的全程探究活动,但是不再对具体细节给出提示,而使在情景的描述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样就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后续的几个探究活动中则更加放手让学生发挥……这将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渐能够主动地去研究生物学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从总体上考虑了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逐步加深,同时每个探究实验所培养的能力也是各有侧重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目的要求来开展探究活动,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问题4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介绍得非常详尽,这样写是基于什么考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这部分教材内容实际上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教材围绕光合作用概念的要素,简要介绍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及成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适合选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得出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初步结论。自主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为进一步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奠定基础。

探索光合作用的四个验证性实验实际上是在重复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们的结论相似的结果。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问题5教师利用本套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套教材从多个角度来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顾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2)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问题。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爱祖国和爱家乡的情感。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更应关注上述问题。

(3)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题6教材的活动特别强调安全性,强调安全会不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开拓精神?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事故,诸如手指被割破等,教师要做要充分的预防措施,同时要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慌张,学会妥善处理紧急事件。这不仅是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活动中的事故处理不当,常会使受伤者及其周围同学惊慌失措,秩序混乱,这不仅影响到实验的正常进行,还会给学生留下实验危险的心理负担,可能会抑制学生探索精神、开拓精神。

问题7教学中是否提倡学生预习、复习?

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经过长期实践证实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和复习仍然需要教师加以提倡和强调。

预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能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使之顺利实施和开展。

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理论中的概念、原理的表述还需记忆;复习巩固是有效的措施。

问题8教材强调“做中学”、 “活动中学”、“探究中学”,部分领导和家长仍然认同“书本中学”、“课堂中学”,教师如何面对这种矛盾?

新的课程按照<<标准>>强调“做中学”、 “活动中学”、“探究中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传统的“书本中学”、“课堂中学”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的课程理念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问题9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探究活动,在学生评价方面应做哪些调整和变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论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新的评价方式强调可操作性,力求评价批示简明、方法易行,使第一线教师容易使用。

问题10文字量相对较大是本套教材的又一特点,设计中是如何考虑的? 是否可让学生自学某些部分?

本套教材的文学量很大,形成了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教材特点:

(1) 知识教学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除了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之外,相当比例的知识仍要通过教材的叙述、通过教师的教授、学生的阅读来直接获取间接知识,继承生物科学知识遗产。

(2) 除了“正文”,在每章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增加了“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学习目标”用第二人称描述出“你”在学完一章后,应该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要求。“章的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简洁而又系统的总结、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使学生掌握学习要点、构建概念体系、把握复习要点。

(3)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探究、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验证等) 、演示和建议活动。

(4) “思考与练习”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的设计既注重练习和理解知识,也注重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5) “小资料和课外读”给学生提供与教材 相关的、但又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补充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正文中的某些叙述如有些科学史实的介绍,不必由教师讲授;“建议活动”不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小资料和课外读”为学生提供了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补充知识。这些内容可让学生自学完成,其它部分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问题11《生物课程标准》中谈到课程的具体目标,其中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请问这一点在这套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材注意考虑了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教材开篇即以学生能够感知形形色色的生物将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中来,接下来演示的实验材料是取自学校附近池塘中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可提高学生的兴趣的。

又如全书的开篇章节着意从情感上引领学生走入生命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初一生物篇10

打开2012年教育部审定的新八年级物理课本,大家会被里面的精采内容所吸引。新审定的物理课本虽然和以前的课本相比有很大的变动,但是第一节课仍是《科学之旅》。《科学之旅》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被大家重视,大都认为其中的知识内容在后续学习中将逐章逐节进行系统学习,不必为此消耗时间,所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匆忙带过犹如走马观花,而有的教师则是抛出几个要点,提出几个问题,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更多的是播放一些录像,由学生观看。我从事教学工作十五年来,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感受,我认为本节的教学内容不可忽略小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有着其它章节教学不可取代的作用。

《科学之旅》一节相当于全书的序言。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面对物理知识的海洋既感到陌生,又充满好奇,充满对新增科目的向往和期待。所以第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怎样引领学生进入物理知识的海洋,怎样将学生的好奇转变为学习物理的动力,我们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就是引导学生走进物理世界的大门。

一、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结合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本中每一章的标题背景都是一幅美丽彩色图画,这幅画包含了重要的物理知识。《科学之旅》背景图画上有浩翰天空,有繁星和星云,下有辽阔的大海和在沙滩上无忧无虑的孩子。学生在阅读时再听着多媒体发出特定的音乐,给学生以创设逼真的环境,让学生产生无穷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外,每一小节都有一些插图,这些插图非常生动,并包含了重要物理知识,如《科学之旅》中图1——11,这11幅图都是身边经常发生的生活例子,但通过这些图就告诉了学生们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激发学生认识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此插图,努力发挥它们的重要图示作用。通过引导读图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对插图的兴趣过渡到对物理知识及规律的探求,会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二、做好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部分,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新教材的编写者在《科学之旅》中首先就安排了4个有趣的小实验。学生都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在我带领学生完成这几个小实验之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睁大了惊奇的眼睛,但是好象还谈不上感兴趣,于是我又补充做了一个实验。补充的实验要容易做且要有趣,如“杯子吞鸡蛋”、“竹筷生根” 、“饮料罐单双孔倒饮料”等。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三、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广泛的应用中培养兴趣

物理知识来自于人类长期不断的对自然、社会、宇宙的探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放眼宇宙的产物。物理来源于生活在,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物理知识的影子,物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胜枚举。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手机,B超,天宫一号,神十等等,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看一看谁知道的物理学在生活应用的多,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兴,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物理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把物理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也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标。

四、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都很兴奋,这时要抓住时机,通过课本图5和图6学生们熟知的牛顿的故事,和STS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想学好物理,仅凭兴趣还远远不够,要做到:

1、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物理学中的“观察”是有目的的。为了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主动思考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生对周围科学事物的兴趣与爱好,是很重要。

2、勤于思考 着重理解;要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索我们不知道的自然现象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