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6:44:05

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范文篇1

学生时代是培育自身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机。学校健康教育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其年龄跨度大、涉及面广。故内容到形式的设计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同时也要注意到面,保证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深广度和连贯性。在内容上还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一切应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应该依照各种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教育应联系实际、综合多样,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和时代价值,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解决有关卫生问题。如: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等特殊疾病日的专题教育,节日卫生活动的安排。教育的方式方法应以需要层次论、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理论作指导,以学生自我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需要为契机,采用语言教育、形象教育、文字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启发诱导,培养兴趣,使学生们在学校中能系统地获得大量的卫生科学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就拿中小学校来说,学生已开始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心理与智力水平逐渐提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加以施教。健康教育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生物学及人体生理解剖知识人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是从动植物开始,使学生懂得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去正确认识自然,从而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知识,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位置与生理功能;懂得正常与异常的表现从而保护自己的器官,维护自己的健康。

二、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本条件,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适当的体育户外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学生自身健康的维持都是有益的。不良的嗜好和懒散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是有害的,尽管有些坏习惯的危害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病态表现不是现在就出现,但有关的自我保健知识应及早地给予提醒、强化。如利用课堂传授、出黑板报、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吸烟、酗酒对人体危害;懒床、熬夜的不良后果;偏食、挑食造成的营养不良;无节制上网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等保健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有抵制的能力。

三、营养、食品卫生知识要让中小学生逐步掌握人体需要的各类食物和主要营养素的来源;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的基本知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定时、定量进食习惯;不挑食、偏食,甚至害怕肥胖而少食、不食,当然,也不能无节制的过量进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所导致的常见疾病。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知识,防止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如脂肪与肥胖症,蔗糖与龋齿,葡萄糖与低血糖昏迷,钙与软骨病、骨质疏松症,铁与缺铁性贫血,锌与生长发育迟缓,碘与克汀病,维生素A与夜盲症,维生素D与佝偻病,核黄素与舌炎、唇炎、口角炎等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河豚鱼、毒蘑菇、发芽马铃薯等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哪些食品属于“三无”产品,为什么冷饮制品不宜多吃,为什么少吃油炸食品等卫生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合理营养、避免食物中毒,积极采取确保健康不受损害的措施或行为。

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按计划免疫程序接受计划免疫;了解近视、龋齿、沙眼、蛔虫、脊柱异常弯曲、贫血等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注意从小开始中老年常见病的预防,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预防。增强了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避免疾病的侵入,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五、健康心理知识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一定要让中小学生知道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调谐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情感,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并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中学生来说还应着重青春期卫生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性成熟出现的心理变化,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健康教育还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内容上不断扩大、不断深化、不断更新,使学生的行为更适应于社会,在今后整个生命过程中健康地生活。

六、安全防范知识自我保护与安全的教育在学生健康教育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已把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学校安全日;目前,在学生死亡、伤残统计中,意外伤亡已成为学生疾病谱中的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给学生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用电知识,溺水、煤气中毒、烫伤的预防知识,药物安全知识,防止农药、杀虫药、灭鼠药中毒的知识,外伤急救常误伤等,使学生有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身心健康范文篇2

关键词: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在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中以“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总共检索到了477篇文章。其中研究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有317篇,研究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文献仅有11篇,把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从体育干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共有8篇,另外笔者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报刊,从中选出了10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参考文献。

1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1.1问卷研究

有的学者是利用问卷的形式从偏医学的角度研究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如殷晓旺从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研究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在以上方面的影响,有的学者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王峰认为由于家庭方面、监护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合作意识淡薄,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应当注重使用合作教学法对其进行体育干预,从而促进这些留守儿童的合作意识。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医学方面还是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来讲,都论证了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促进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仅仅靠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和咨询专家的方法来进行论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来进行验证。

1.2体育干预

有的学者则运用了不同的体育干预手段研究了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用到体育游戏法的文献有18篇,具有代表性的是徐开朗的《体育游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作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体育游戏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结果发现通过干预培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与勇气,并且缓解了留守儿童因学习焦虑带来的压力,促进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并排解了他们的孤独感,有利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的学者采用了体育舞蹈的干预方法,在笔者查阅到的11篇文献中,王璟做得相对来说比较好,她采用了MHT量表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前后的测量,发现在经过4个月的体育舞蹈干预之后这些留守儿童自信心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精神面貌也变得越来越好,并且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智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变化。笔者认为以上几位学者的文章对本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不过体育游戏和体育舞蹈干预虽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体育游戏和体育舞蹈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不能作为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而是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内。

2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1)研究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文章比较少,通过搜索仅查到了11篇相关文献,其中有9篇是关于相关学者调查研究某地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的,在这9篇文章当中有2篇文章是从测量某地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入手。如穆敏等人通过测量安徽某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两项指标,然后采用2002年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指标进行营养状况评定。作者建议运用体育营养学相关知识对留守儿童进行干预,促进留守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在之后研究中可以借鉴此种方法。其余的7篇文章中,学者从测量留守儿童身体素质相关的指标入手,如吴俊在他的研究中分别测量了惠州某中小学留守儿童的肺活量、50m跑、1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1min跳绳等数据,作者提出了运用体育干预的手段解决留守儿童体质健康较差的建议。由此看来,实施体育干预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具有很大的价值。

(2)在研究关于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其他两篇文章中,两位学者都采用体育干预的方法来验证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但是得出的结论确有矛盾之处。王茜的研究表明:通过将近4个月的锻炼,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但是张娟通过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身高和体重这两项身体形态指标影响不大,同时对肺活量这项身体机能的影响也不明显,另外对力量,耐力、爆发力、柔韧度等素质技能的效果也比较小,体育锻炼仅仅对技巧类的项目影响较大。笔者认为张娟的研究干预的手段更加合理,测量体质方面的指标也更加科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笔者认为自己的研究有一些缺点,例如干预的时间比较短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利用体育干预的手段方法太过单调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总体而言,关于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的研究成果不但少,而且不同的学者研究的结论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并利用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

3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把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文献总共有8篇,在笔者研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发现这些文献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者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在身体和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论述了体育干预对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作用,从而推论出体育干预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在这里作者既没有进行实验也没有做问卷调查,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待用实验法进行验证;第二类是作者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某地留守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提出用体育干预的手段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刘京等人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贵州某地1000名留守儿童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发现没有良好的锻炼生活方式的留守儿童在身高、体重 、耐力、力量等方面明显不如非留守儿童,同样在心理方面也和非留守儿童有明显差异,因此作者建议用体育干预的手段来验证是否能够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有一部分学者开始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并且尝试运用体育干预的手段来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利用长期的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进行身心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有必要汲取前人的经验运用创新思维重新进行实验设计,从而探索体育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效应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开朗.体育游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73-74.

[2]杨晓光,翟凤英.中国居民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三——2002年居民体质与营养状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吴俊.惠州农村留守儿童体质检测问题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3):92-98.

[4]王茜.体育教学过程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11-12.

身心健康范文篇3

1.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内,沐浴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中,而护士这一职业起步较晚,使得社会上有些人对这一职业的认识不足,存有世俗偏见,认为护士只能是打打针,发发药,做一些生活护理,听医生摆布,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高级保姆”。于是一些病人及病人家属歧视刁难护士,对医生或医院的某些制度不满,常把护士作为发泄对象,而不敢或不愿去找真正的根源。

护理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它要求护士要有广泛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精湛的操作技能,而护士在繁重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中,稍有失误,将会受到有些病人、病人家属及医生的不满,所以护士深受来自社会方面的职业压力是引起身心健康负面影响的最主要因素。

2.医疗系统方面的影响护理与医疗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相符相成,推动着临床医字的发展。尽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大量事例足以说明护理与医疗同等重要,但人们独尊医疗忽视护理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俗话说:医生一句话,护士跑断腿。而现在看来护士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与医生只是“依附”“附属”的关系。长期以来护士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身心受到压抑,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导致病态行为和精神障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期愿望或欲望为前提的。而护士不能充分体现一个完整的自我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工作者潜在的创造力,而只是一个附带关系,只是一个执行医嘱的工具。在有些医院仿佛医生才是真正的白医天使,他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使病人转危为安,却忽视了冲刺在病人身旁的护士所所的工作,不能体现出“三分治疗柒分护理”的重要性。

3.来自医院领导阶层的影响因素领导者的一句话,往往会影响整个环境的局面。有位院领导这样说过:“医生就是比护士高贵,我5年才培养出一名医生,我三个月就可培养一名护士,谁的价位高”?所以在医院里护士的地位比较低下,在分奖金、晋升职称、分住房、进修深造学习等许多方面,医生总是占绝对的优势,尽管国家一再提倡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但医院管理者常会被眼前的经济利益所诱惑,只看到患者的康复,医生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却忽视护理工作在其中所起的辅助作用。由于某些医院领导者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医院各个层面对护理工作也带有偏见,护士本身也会动摇对护理工作的信念,使得有门路的改行,没门路的辞职,护士每年的流动性比医生要高。

4.护理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因素医学的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完全决定于社会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还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怎样认识和评价,有时后者占主导地位。

4.1护士业务素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由于护士业务素质不高或因工作失误给病人造成损失影响病人的康复,而使病人及家属医生对护士的行为产生看法,而护士面对自身工作中的失误,无形中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压力,自信心受挫,产生自己无能力应付工作的意识及自我价值受损害的感觉,又因工作的繁重和服务对象的不理解,护士及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出现烦燥,抑郁情绪焦虑或出现躯体化症状,如眨眼障碍,神经性头痛等不适。

4.2自我防护不当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4.2.1洗手造成的污染护士日常工作常常在完成整个病区护理操作后才洗手,在我国卫生部抽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洗手常常漏洗拇指和指间,且洗手后不擦干既开始操作或者用白大衣的掖下、腰部擦手造成再次污染。

4.2.2无菌操作中的误伤造成的污染护理工作是针对“人”的工作,在工作中难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等多种途经感染护,其中针刺伤的情况最为常见。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往往刺伤后,没时间正确处理刺伤部位,不去追查感染传染病与否,国外统计,一个外科医生累计起来感染HIV的危险可达到1%~4%,护士是医生的2倍。在2002年~2003年打击“非典”战役中,我们护士同行的感染率也比医生高。

4.2.3其他因素78%的护士发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由于护士工作紧张,同时又是高体力付出,易发生慢性疲劳综合症,又因护士缺编,工作较忙,高风险的科室更易发生,年龄与发病呈正相关,约28%的护士出现睡眠障碍,间断的出现失眠症与性格及生活钟紊乱有关。

5.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5.1重视自我维护意识护士工作面对各层次的人,首先宽宏大量,要有牺牲自己,快乐别人的心理,在工作中要学会调整心态,稳定情绪,遇事要冷静,尽力搞好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减少工作中带来的不良影响,为自已创造一个快乐和睦的工作环境。在生活中,要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饮食科学合理,加强体育锻炼,要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

5.2业务素质的提高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能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做到有能力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努力工作,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传统认识,发挥自己对护理工作的创造力,让社会及医生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身心健康范文篇4

1体育锻炼影响身心健康的研究综述

根据对科学家研究结论的分析,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体育锻炼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可调节和改善内分泌系统,促进骨骼新陈代谢,然而一般强度的运动不会明显刺激人体内分泌改善,需要加大运动的强度才能达到调节骨骼的效果。由于运动后可产生较为强烈的神经营养因子,能够更好地调节人类情绪,大量的运动还可以有效提升人类抗抑郁效率以及有氧工作能力,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1.2可提升智力水平并减少疾病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类的心肺功能、大脑功能。根据对一百名志愿者的实验,要求五十名志愿者进行七个月的身体锻炼,五十名志愿者处于不锻炼的状态,实验人员发现,维持七个月的身体锻炼能够有效提升身体健康、尤其是智力水平,而不进行身体锻炼的人员,大脑机制受到影响,并且出现身体疾病。

1.3耐力运动可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人类进行耐力运动可以生成较多护骨素,也就是骨细胞会分泌出影响骨骼发育的成分,此类成分是维护骨骼平衡的重要机制。另据相关人员的研究表明,经常维持体育锻炼的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分泌出可以影响人心理状态的肽类物质,可令人产生兴奋的心理,使学生达到一定的高兴状态,能有效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4锻炼习惯和改善生活方式正相关

人类在偶尔运动时,运动越来越剧烈就会出现肾上腺素等物质的生成,并且会心跳加快、血压急剧升高,动脉的阻力也会随之增加,诱发各种疾病的出现。如果在饥饿时运动,身体各感官会受到不良刺激,可能会损伤运动器官,导致人体的各个机能失调,甚至出现器官寿命缩短的问题。又如沉溺网络的学生,长时间连续上网之后,身体机能一般会越来越差。因此,体育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更好地改善体育运动方式。

2体育锻炼对在校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2.1影响在校生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直接决定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育国际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学生普遍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如果不注重精神调节,会产生身心疲惫的感觉,甚至会出现疾病等不良后果。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可以更好地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缓解竞争压力。

2.2影响在校生情绪

体育锻炼能够对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使其产生兴奋心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掌控,有效解除学生抑郁心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呼吸,有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所以,学校开展健康的体育活动,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乐趣,振奋学生精神,有效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不安、寂寞的心理,消除自卑情绪,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3影响在校生的自我意识

体育锻炼要求学生能够更好的遵循奥林匹克精神,使其自我意识受到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控心理状态、处理人际关系。诸多研究者普遍认为:鱼化龙文苑以锻造学生的精英文化素养为己任,以云链接技术和前瞻性思维拓宽国际视野、构建智慧课堂,让学生和高人对接、与巨人同行,使其能像奥运赛场上的体育健儿一样,超越了国度、肤色、种族等差异,微笑着面对文苑里6千多名海内外圈友,表达其对于奥运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学校体育教育也应注重对学生人格进行培养,使其在各类竞赛中能够约束自身行为,有效提升其自信心,从而为其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影响在校生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深刻影响着在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学校在开展体育比赛活动时,学生会通过团体活动进行体育技能的评比,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锻炼欲望,使其养成较好的拼搏精神,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保证其能够更好的协调自身行为。在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只需要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就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美国专家的运动处方及其启迪意义

美国专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一个运动处方,就是通过对运动项目的设置,适当的控制运动强度,较好的设置运动时间,对运动的频率进行控制,并且对运动的进度进行调控,此类因素为运动处方中的五大要素,运动处方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锻炼情况,学校可以引进此类处方作为运动方案制定的基础。可见在制定运动方案的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以下几点工作:第一,综合评定学生的个人体质,保证能够制定出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运动项目。第二,在选择运动项目之后,应该对运动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能够更好的控制运动频率。第三,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制定运动方案,保证能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础,提升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总之,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教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身心协调发展,还能提升其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水平,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并使其养成较好的团队精神。体育教师应制定完善的体育运动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改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使其乐于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屈俊锋 白洋 单位: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德厚,郭鹏举.“少年大师”奥运精神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锦绣,2016(06).

身心健康范文篇5

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文化素质的快速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已发展成为民众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国民共识。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较低,农民健康意识不强,加上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当地政府和学校支持下,我们对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小学支教进行了支教调研活动,一共有72人留守儿童学生报名上课了,并对其中的50人进行了身心健康善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49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8%。同时,科研组还对当地人文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进行了详细考察。调查结果如下:1.当地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健康意识淡薄。据调查,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共有村民856人,165户人家,大概每户平均5人,其中留守儿童占到90%。被调查的50位学生中,有45位学生的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90%,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调查表明,这些祖辈监管人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监管人文化程度较低,健康意识差;他们凭以往经验抚养和监管小孩,认为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涌泉村小学四间教室,有一、二、三、四个年级共4个班,学校内的设施简陋,桌椅陈旧;学校仅有三名代课老师,且每个老师都要上每个班的所有课程。当地留守儿童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为:主要是从一些学校课本里获取,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落后使得学生从课本上获取的健康知识非常有限;故学生会一般会从电视和课外书籍、相关的宣传人员学会一些健康知识,但出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这些途径获得的健康知识也很少(表1)。故当地留守儿童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已经成为非常迫切解决的问题。2.留守儿童都存在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对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村人的饮用水主为地下井水,以饮用自来水为主的村民极少。由于井水是硬水,很容易导到村民引发结石和胃病、及感染寄生虫。支教期间,还发现该村小学无健康饮水装置,学生课间休息主要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学校虽然有营养午餐,但学生零食以垃圾食品为主,学生营养仍需加强。而夏天学生每日洗澡换洗衣服的只占少数,男生就更加不讲卫生,衣服整天都很脏,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是本次支教活动的重点。3.留守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表2中显示,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的留守儿童的饮食状况存在:主要饮食以蔬菜和大米为主,肉类和水果等食物很少;学校虽然推广了营养餐,但家庭还是饮食结构非常单一,学生放假回家每天只能以两餐饮食为主;学生平时多以粗茶淡饭为主,只有节假日才能改善伙食(见表2);留守儿童在学校体育课多以简单跑步和自由活动为主,体育运动教学基本不受重视,学校的一小块水泥坪摆放着两个陈旧的篮球架,成为了学校的多功能运动场,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运动器材也仅仅是让学生在体育课随意玩玩,无实际的教学意义;学校的学生体质监测体系也十分不完善,学生也仅仅是在毕业考试的时候才会做一次体质测试,其余时间基本没有测试过;学校既没有身高体重的测量工具,也从不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而小学毕业考的体质测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成长意义不大;留守儿童家庭健康教育观念不强,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导致其健康意识较差。

二、全面改善当地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建议

1.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儿童健康知识。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小学的体育设施相对往年有很大的改善,乡间道路越来越平整,村民健康意识也在逐渐的增强。尤其是县政府加强环境和卫生保护,实行城乡同建同治政策,定期派人到基层进行宣传和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但如果要彻底地改变当地村民的健康知识匮乏的现状,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2.监管人和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监管力度。学校会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尽最大努力对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行为等进行监管。但留守儿童一旦出了校门,受外界人和事的影响,很多会沉溺于娱乐场所。据调查,当地留守儿童沉浸于网吧、游戏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不在少数,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排查力度还不够,临时监管人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缺失,力度还应加强。3.加强留守儿童饮食营养,健全当地留守儿童健康保障体系。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统筹乡镇农村教育资源,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并学会不同的运动健身方法,每天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向上、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学校还应与当地医疗机构一起加强健康医疗的知识宣传,保证每个留守儿童每年定期进行体检,培养其良好的健康意识,最终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临时监管人还要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提高警觉,有病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三、结论

目前,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亲情缺失、营养不良、不自信、学习环境差等众多问题,社会有责任以实际行动多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到边远农村实实在在地为留守儿童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这次对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涌泉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当地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知识缺乏、营养不良,以及无定期的医疗体检保障,这些都阻碍了当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严重时会导致其心理阴影和心理疾病,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定影响因素。为此,研究组提出一些可以行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全国农村边远地区的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改善,以此促进我国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威.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2,

[2]鞠九江,王桂兰.乡村小学牵动联合国[J].人权,2012,(2).

[3]杨赟.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13.

身心健康范文篇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对外开放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走出了一条顺应民心、和平崛起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近年来,由于社会风气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同志及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指明了方向。

身心健康范文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来自甘肃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3所高校医学类及非医学类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上述3所高校医学类及非医学类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及实习学生3000人。

1.2.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于2013年3月第二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展开。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五级分法,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问卷统一编号,以不记姓名、自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000份,问卷调查工作于1个月内完成。收回有效试卷2776份,其中医学专业学生1369人,男生580人,女生789人;非医学专业学生1407人,男生768人,女生639人。平均年龄(20.3±1.8)岁。

1.3统计学分析

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本次调查对量表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进行分析。统计描述采用-x±s,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分析。

2结果

2.1负性心理暗示对一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

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一年级医学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2.38)、“焦虑”(t=3.92)、和“精神病性”(t=4.11)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负性心理暗示对二年级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二年级医学专业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医学专业学生在“躯体化症状”(t=5.12)、“人际关系敏感”(t=2.97)和“焦虑”(t=2.54)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实习生身心健康影响的比较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得分情况在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非医学专业学生“躯体化症状(t=-3.94)”、“抑郁(t=-3.29)”及“精神病性(t=-2.88)”这三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3讨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消极的情绪会产生消极的应对,这是产生负性心理暗示的主要原因[7],而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评分呈高度负相关[8]。SCL-90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3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之间的因子得分情况存在差异,提示促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情绪变化的应对方式或外在环境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一年级医学专业学生相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不仅存在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问题[9],同时,刚开始接触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人体健康知识普遍存在认知不全或简单片面的理解,疑病倾向明显[10];加之课业学习中,由于医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需要掌握大量的识记性内容,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及困惑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应对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出现负性情绪[11],产生负性心理暗示,最终表现为身心状态的改变,反映为SCL-90量表相关因子得分的增高[12]。本次调查体现为“躯体症状”、“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二年级医学生开始诊断学、病理学等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有研究显示,这一阶段,他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度明显增高,疑病倾向显著增高[13]。医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而非医学专业学生课业压力相对较小,学习中需要大量识记的内容相对较少,可选择的课程类型较为丰富,参加各种活动和不同类型学术讲座的机会也要多于医学专业学生。因此,在涉及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医学专业学生的自我应对能力及经验的积累要低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容易出现消极化情绪,可能会产生负性心理暗示,加剧了交往障碍,这与尹红新等人的研究相符[14]。此次调查体现为“躯体症状”、“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身心健康范文篇8

关键词:体育舞蹈;身心健康;影响

回顾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了。这时的学生,萌发和盼望的是如何从身心上得到满足和技能上获取成功。经过知网查阅资料可知,近年来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与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体育运动,特别是经过学生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更能够给学生带来益处。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是在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它顺应了教育界发展老师的潮流,弥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足,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发挥个性潜能,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身心健康的定义

最新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指的是某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而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身心健康更为重要,它指的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合理安排学习和运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坦然面对学习上的不如意,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引导和帮助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认真向他人学习,弥补自己不足之处,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现在的学生由于面临着学习、升学的压力,能够合理地利用时间来选择适合自己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人较少。如何让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项目,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而体育舞蹈是融体育、艺术一身的舞蹈运动,它把艺术美较好地融入运动之中,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尽显奇妙,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形体,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参与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知网和维普网检索查阅了有关体育舞蹈与身心健康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比较真实、可靠的结论。

2.问卷调查法。实施体育舞蹈选项课实验的学生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36份,有效率达89.3%。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数据

实验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可测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特别是女生的身体素质具有显著性提高。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项目,充分发挥个人的优点进行有目的的锻炼。

2.体育舞蹈选项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学生进行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学习时,学生能获得较高的心理健康值。在是否主动参与体育舞蹈选项课练习;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否能够独立欣赏一场体育舞蹈的比赛;是否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体育舞蹈动作;是否能够与他人互相配合完成体育动作都能够方面的满意度值都高于对照组的学生,可以看出体育舞蹈选项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显著性的积极影响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实施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由于学生找到了自己比较喜欢的练习项目,使学习既有目的性,又有自主的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独特的潜质禀赋,特别是女生,增加了练习中的运动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认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舞蹈练习中,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增进健康。

2.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学生比未接触过的学生心理素质普遍更好。首先,学生的表现力增强了,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体育舞蹈的动作,在学生面前充分表现自己,增加了心理的承受力。其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完成体育舞蹈动作后,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对待,没有什么事办不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就能走向成功。体育舞蹈是体育和音乐、美学融为一体的新型项目,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情操得到陶冶,欣赏音乐的节奏感,它要求良好的身体姿态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气质和修养,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

(二)建议

1.面对学习任务较重的学生,承受各种压力,为了让要他们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需要一种方式来舒缓压力。通过体育舞蹈选项课学习,让学生在他人面前的表现力提高了,树立了自信心,身体素质增强了,精神面貌非常好,意志力得到磨练。所以,实施体育舞蹈选项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是显著的。

2.学校应该重视和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实施。体育舞蹈选项课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具有依赖和影响。科学、合理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意识,把生命延长到极致,对于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颖.体育舞蹈选项课对新生体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4).

身心健康范文篇9

关键词:排舞;中学生;身心健康;情绪情感;德育工作

1.问题提出

排舞运动是以音乐或歌曲为基础,编者按照一定规律编好具有重复性的完整动作,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起到健美、增强体质的作用,是集舞蹈、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运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于学校体育中排舞开展现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的宏观探讨和对于高校排舞开展的研究,其中研究对象高校多于中小学,女性多于男性。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对于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甚至是学前阶段(幼儿园阶段)的排舞开展的研究,这些阶段更需要专门的理论研究来指导排舞实践的开展,故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德育工作研究多数都是用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做出结论归纳与建议,缺少理论与实践行动相结合的强大支撑;德育工作渗透研究较多,而学生在排舞中的道德情感研究较少,且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推广工作中的案例或方法匮乏。

2.研究过程与方法

2.1文献法。从排舞进校园和身心健康及德育教育工作三方面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2.2调查法。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排舞运动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调查校园文化氛围变化、班级体建设变化、学生自身情绪、情感变化等,为分析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德育工作影响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校本课程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2.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探索开展排舞校本课程的方法和策略。筛选和研究开展排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即时应用价值。2.4个案研究法。研究对象中的特定个人和团体,调查其在参与排舞运动前后的身体素质、情绪情感、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幸福感等变化,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3.研究内容

3.1构建校本课程,促进排舞运动在校园的实施过程。3.1.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排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动作编排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编排能力;在排舞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3.1.2课程内容。开设排舞选修课程,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的教学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我校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级别和实施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排舞的基本步伐,基本技术和素养。3.1.3实施方法。我校在排舞进校园推广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活动内容:每学期学习一首排舞推广中心发行的新曲目;举办排舞教练员与领操员培训班;开设排舞选修课;依托校内祥和俱乐部,举办全区中小幼、街道办事处等事业单位排舞裁判员与教练员培训活动,利用我校教学环境优势承接北京市排舞培训活动或比赛;在不改变音乐与舞步风格的前提下把身体素质练习融入排舞曲目中,成为我校独有特色的花样课间操;参加全国或市区及排舞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3.1.4课程评价。①以激励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展现学习成果。学校特色社团展示时,排舞社团承担授课任务;学校特色课程拍摄时,排舞课程入选,我们能从北京教育台搜索到孩子们舞动的身影;学校大型活动展示时,排舞队员们是领舞;区级、市级比赛时他们就是参赛队员,多种活动促使孩子们自信心、表现力迅速提升,这些也成为老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考量工具。③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文字和影视资料留下活动参与感想,帮助学生体验在活动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3.2排舞对学生身心健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3.2.1排舞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①排舞对身体机能影响。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率测量,并下发问卷进行调查。排舞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在强烈的音乐节奏感下,排舞舞步有许多跑和跳的动作。在我校花样课间操模式下,我们给学生进行脉搏测量。②排舞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跳排舞大部分动作要求练习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的姿势,收紧腰腹部,有助于纠正含胸、驼背等不良姿势。持续快节奏的跑跳运动对超重或肥胖的学生来说,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脂含量,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调查显示有77%的学生表示喜欢排舞是因为它节奏感与动感强,符合学生年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训练塑造身体形态和提升了自我形象气质。对自己的舞姿一天比一天有自信,很容易完成许多身体动作,站姿更加挺拔,使得学生对自己言谈举止越发感到满意。③排舞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在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的作用,练习排舞后节奏韵律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身体素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柔韧和灵敏素质变化最大。综上所述,首先,在校园体育活动中,跳4分钟排舞和学生中速跑4分钟大概800米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几乎相同。但学生更喜欢跟随音乐欢快的跳排舞,比耐久跑的兴趣要浓厚得多,主体参与更加积极和踊跃。其次,跳完排舞的平均心率达到130次/分,为后面长距离的耐久跑做好热身活动,也为减少运动损伤做好铺垫。最后,舞蹈练习是中学生仪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而排舞包含多种舞蹈风格,如拉丁舞、街舞、爵士舞、踢踏舞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增强节奏感。3.2.2排舞对学生心理健康中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①帮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动机。①动机使学生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乐观和愉快的心境及自信心,从学习、锻炼中获得乐趣,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②通过排舞训练,有助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学生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而且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②排舞注重学生亲身体验,强调主体参与。中学生对自我形象非常在乎,在他人尤其异性面前,都想展现完美自信的一面,所以跳得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部分同学由于性格内向放不开或身体不协调做动作不好看,我们帮助他们改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在体育课或课余休息时间让班级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效果显著。③排舞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学生在排舞训练和比赛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团队的关系,能和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成功。可以将排舞活动和比赛中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排舞为班级带来团结相凝,奋勇拼搏的优秀品质,能设身处地为集体荣誉付出,努力获得集体认同。案例:学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自己活动感受和收获,在梳理这些文字时发现很多词汇大家都有提到,成为热词。下表就是近三年来搜索热词的结果:思想越来越成熟,这也是学校坚持把排舞推广工作做到持续化、精细化的成果。团结、热情、健康、快乐这四个热词出现频率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开展排舞进校园活动的精神主旨和终极目标。3.2.3排舞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随着排舞运动在我校不断深入推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悄然发生变化。在访谈学校主管德育校长时谈到,课间操的排舞展示和校园排舞大赛学生们表现非常棒,让人激动和震撼!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有集体荣誉感的激励,各个班级都在认真准备比赛,校园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觉练习。排舞大赛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提高了班集体凝聚力,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助于学校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参与排舞活动的过程中深有感触,教师和学生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尊重信任,感情更加浓烈,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里班级日常管理变得相对简单而且得心应手。

4.研究结论和成果

4.1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间操的特色活动、校园排舞大赛、市区及的比赛和表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4.2学生每天接触排舞、学习排舞、跳动排舞,促进情绪、情感的正向发展,培养学生集体认同与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4.3师生共同享受运动参与的快乐,练习和比赛中处处渗透着德育管理和教育,为我校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4.4带动各校区共同推广和发展排舞运动,小学部和分校正在推广排舞《街舞少年》、《三字经》等舞曲;带动集团校和区域内排舞运动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了解排舞、普及排舞、喜欢排舞,形成区域特色。

5.反思与讨论

5.1体质测试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可以着重研究选课学生与普通学生、男生和女生、高中与初中生等研究对象的显著性差异或变化。5.2排舞不同于广场舞,也不是只属于女生的运动。本研究还要提高课程的受众面,增强在学生群体中的口碑。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更贴近生活时尚的学习内容,营造更多展示平台。挖掘、整理、创新出排舞动作教授方法、课堂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5.3本研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既能胜任常规课堂教学,又要带领学生和研究团队开展学科和跨学科的实践研究.但目前对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较少,这也是依托学校俱乐部以后可以发展的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211-214.

[2]范晓.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唐晓义刘铁军.国外基于排舞的健康促进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

[4]刘勇.关于将排舞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J].阴山学刊.2012(6).

身心健康范文篇10

《新闻周刊》在2004姩9月27日報道,当一个人受到不公待遇时,報复别人固然也许能缓解一时的心头之气。然而,能够一笑了之却才是能给自己带来健康的明智之举。

報道中说,原谅他人不只是能给一个人带来精神上的益处,也能带来身体上的健康。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的热点之一。DeanOrnish是这方面的一位专家。他说,相对于愤怒和報复相比,原谅别人对你的身心都有好处。

科学家们认为,原谅别人对自身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否则,当人心里有疙瘩、愤怒,或有敌意时,实际上对自身会造成伤害。在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比较了两组测试对像:一组与人关系溶洽;另一组则是与他人有摩擦。研究发现与他人有摩擦的一组人群的体内一些对健康不利的指标高。不仅如此,当这些测试对像被要求回忆与他人的不愉快经历时,这种对健康不利的指标会升得更高。

美国密西根的研究人员CharlotteWitvliet表示,对别人的宽容应该是成为人的品性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在别人对你不好时才有的反应。

此外,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也证实了忍让或原谅别人有利于身体健康。在有70名妇女参加的了该项调查中,大部分为20到50岁。研究人员想发现,在社会交往中与别人关系紧张时,原谅别人是否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并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