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22:39:25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1

一、一带一路的含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的简称(英文翻译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英文缩写为BR)。2013年,在出访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期间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这一倡议引起了全球共鸣。它不仅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而且还符合现如今时展要求以及各国加速发展共同繁荣的现实愿望,为有关各国提供一个包容性更强、共同发展更快的平台,能够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利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是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共赢合作之路,又是增进各国之间理解与信任、巩固全方位多层次交流的友谊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将充分凭借中国与有关国家已有的双边及多边机制,依靠已有的、卓有成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包容、开放、多元、和而不同的思想带回当今的时代,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共同实现和平、发展、合作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崛起,有助于增强人民文化自信自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单纯属于经济战略,更是是文化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加强和重视高职英语课堂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导入,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断 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这个工具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双向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所以语言教学必然包含了文化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任务是在比较中国文化与西方分化的异同基础上,将与西方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诚然,我们在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英语教学内容和重点时不难发现,以前过于注重英语这门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着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技能与能力,对文化因素的导入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随着对语言与文化关系认识的深入,教师在涉及文化方面的教学中,更注重对目的语文化的传播,却疏忽了对本族语文化的传播。长此以往,高职学生热衷于用英语来表达英美文化,而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漠不关心,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更难以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精彩与底蕴。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上要加强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及英语表达,在介绍西方相关文化背景的同时导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提高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感受到其工具性和实用性。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双向文化导入的语言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高职英语教学中要以培养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双向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本族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为导入内容,将文化输入与输出紧密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按照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英语教学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既要继续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技能,尤其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英语这个工具处理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各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多是技术及服务的第一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他们因面临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需求而成为传扬中国文化的主力军。因此,在今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英文背景介绍,也可以利用英语这个交流的工具,向学生及时传达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本质,实现英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不仅可以适应英语全球化的趋势,还可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满足中国对外交往的需要。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双向文化导入途径的思考

语言始终是外语教学的重心和归宿,但是文化的引入绝不是英语教学核心的转移,而是英语语言教学取得成效的促进因素,是语言教学的深化。束定芳、庄智象在《现代外语教学》一书中指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從以下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通过与英语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英语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加深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调节中国学生的文化心理,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高职英语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所以,在创建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对中国文化导入的相关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还都必须与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相适应,否则,高职英语课堂就会变成了以文化教学为主线,语言教学为辅线的舍本求末的怪象,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改革就是在做无用功。

1.增加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辅助性材料。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通用的语言,没有顾及到中国文化及世界上许多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表述,在英语教学中匮乏中国文化的声音,缺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这也是中国英语教学的一大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导入中国文化内容,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及时补充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英语材料,例如在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前,教师上课时可以制作相关的PPT,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节日、庆祝节日时的习俗等。因为这些与学生平时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对此表示极大的兴趣,上课时积极活跃,学习自主性也有所提高。同样地,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介绍课文背景时导入相关西方国家文化的基础上,适时增加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背景介绍,以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描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难以寻找各种相应的英语表达式的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可适度地增加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辅助性材料,使课堂教学更加积极有效。

2.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设计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和翻译练习时可以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目的语和母语的各自特征,也有助于跨文化语言交际。在与外国人进行交际时,学生就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达方法,从而积极有效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另外,教师们还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不仅要强调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也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对两种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中西文化对比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英语课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与西方文化既有关联又有对比的内容上,才能使高职学生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早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管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对国外的文化习俗,我们要以中国特色文化为前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根本原则,认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从而不断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2

>>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论初中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与文化的融合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初中英语教学的智慧潜能 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论初中英语教学的潜能 论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技巧 论初中英语教学的口语运用 论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设计 英语文化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薛苏榕")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文化教学是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重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学也要注重文化教学的渗透,教育者尝试从课堂、词汇、日常用语、阅读、身势语等多重渠道渗透文化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96-01

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与文化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所以,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而且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二、文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及汉语文化的意识和好奇心。所谓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一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察觉和反省。教师在讲解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文学成就,日常生活的细节、习俗、仪式、节日等事件时都应避免说教,而应呈现关于文化的现实而不是指出看待事物的特定方式;将英美文化的某些元素放在首要地位,关注在英美人看来是重要的特点和品质,避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要培养学生从圈内人的角度理解英语文化,这种同感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解释异域的文化行为”。使学生意识即便是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也会有不同表现。文化教学不是加强学生的偏见或是改变他们已有的信仰,而是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提高敏感性。

三、实际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尝试

1、营造课堂英语文化氛围

首先要将英语文化带入课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外,应向学生传播与之相联系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创设准英语环境,让英语课堂充满异国气息。另外,将生活素材搬入课堂,还可以让情景表演活跃课堂。

2、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

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如孔雀(peacock)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在英语中,peacock的内涵意义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如as proud as a peacock。英语中的很多搭配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里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中去。

3、从日常用语中渗透文化意识

每一种语言的日常用语都是俗成的,不同的语言在其习惯上的差异是由各种语言自身特有的交际文化模式而决定的。英语和汉语在日常用语中同样存在着差异性,如不了解这种差异性,将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如 “吃了吗”“上哪儿去啊?”“到哪儿去啦!“你有几个孩子”等问候在我们国家都是十分普遍的打招呼的方式,而英美人听起来则非常别扭。尤其是“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招招呼的话,如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都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由此可见,语言在交际中有它的习惯性和使用规则。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重视这种习惯性和使用规则。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看些英语节目等,促使他们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和积累一些有关文化知识、体会和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5、从身势语中体会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非语言行为多加注意。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坐着的人往往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君坐臣站,父坐子站,上级坐下级站等,晚辈一般给长辈让座以示尊敬。而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处于支配地位的人往往倾向于站着,以空间高度显示地位高的内涵。若地位高的一方主动选择坐姿,则表示他希望穿凿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缩小双方的距离感。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活动化教学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它不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盛行的“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虽试图解决传统语文教学遏制学生主体性的问题,但它与一般的语文课相并列,将语文课的知识性(或学科性)与活动性割裂开来,形成纯粹的知识分析课和单纯的语文活动课,显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我们提出的活动化教学正是力求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它也有别于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而我们提出的语文活动化教学立足于课堂教学,正好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互为补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1.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改变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长期以来存在着大量的课文分析和以“一问一答”为主要形式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导致学生普遍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活动化教学以大量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习得知识,无疑将会为改善师生关系、营和谐教学氛围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2.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化教学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将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努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活动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克服学习意志薄弱等不利因素。活动化教学将相对枯燥的语文知识学习巧妙地化入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避免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不利因素。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索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某些规律,改变初中语文课堂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形成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围绕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如下内容:

1.研究设计初中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个生动活泼、求知求乐、益智启智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2.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设计。即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用合适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

3.研究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操作流程,构建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基本模式或一般模式。

4.研究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模式在散文教学、诗歌教学、小说教学、说明文教学、议论文教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四.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制定课题研究与管理的相关制度。2.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反复调研、反复讨论,查阅新课改和活动化教学等方面的专著,确定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3.广泛占有资源,征订《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杂志,购买《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等教育教学专著,开通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专业网站。4.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研究实施阶段: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月会制度,将活动化教学理论与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讨论、交流,逐步形成对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的共识。2.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征集导学、探究、运用、拓展等教学诸环节的课中实践活动,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1~2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力争结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设计出一批实践活动,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3.围绕“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活动化教学设计”这一主题开展理论思考、论文征集、课堂教学研讨等系列活动,力争总结出简洁明了、易记易懂、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口诀。4.邀请专家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并结合中期评估意见对研究工作做适当调整。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4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没有变化性,很容易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应对固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开展革新,同时应找到其中的关键问题,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压制问题。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主观上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沟通,减少意见上的冲突。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1、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概念

多元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学。初中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较多,同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读和写,在教学内容上已经有了拓展。另外,初中语文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比较侧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2、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多元化教学是一种多元思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多元化思维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制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而,制定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要注重将语文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要素都考虑其中。例如,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分析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从多元化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写作题目,让学生养成多元化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三、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

1、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对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来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成绩、巩固语文能力。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当下的教学标准,保护学生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聆听学生的思维和观点。现阶段的部分语文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并没有与学生开展广泛的交流,将自己的思维凌驾于学生的思维之上,未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日后,只有聆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更好的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便于开展各种教学工作。第二,在写作等课程中,应脱离课堂的束缚。如果条件允许,可带领学生前往周边山林去写作,帮助学生增强个人的体验,使其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更好的感悟,以此来写出更好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2、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辩论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课程上来分析,辩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口才上也会有较大的进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实施分组组织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为学生设定多元化的辩论题目,不要是总是集中在课本上的一些问题,应放眼世界和社会,积极的辩论与学生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时刻拥有较高的学习情绪。第二,分组组织辩论过程中,应良好的划分两组学生的实力,避免造成过于悬殊的情况。初中学生对辩论的要求,更多的是一种刺激的感受和激愤的心理,教师应在辩论中,不断的帮助学生认清客观事实,并且减少个人的主观臆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辩论的结果很重要,初中学生非常注重结果,教师必须保证公平的裁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的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人文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价值

前言

初中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过渡作用,肩负语文能力素养承上启下的总要职责。在高速发展的网络化多媒体技术影响下,信息爆炸带来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革新内容、方式与要求。传统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教育虽然注重知识的积累,但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训练,面对初中这个青少年成长心理过渡期,初中语文应将书本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从这个过渡阶段开始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的光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人文教育概述

查阅相关书籍与工具书不难发现人文教育的定义,其实,综合起来不如说,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中最直观的体现。人文教育不仅是对教育知识理论的培养,更是对教育实践的不断锻炼与发展。任何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展现教学的真正价值。人文教育即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有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将人性化的优秀品格、道德、精神世界的塑造传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对人的要求有: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同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对自身有清晰独立的认识;对于自然有和谐持久发展观念的认识。这些认识相对应的精神分别为:社会道德精神、生命价值的哲学精神、尊重生命长久发展的精神。这些精神的培养层层递进,组成了人文教育的三个重要方面,成为人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基础。

二、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人文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新课标下,对初中语文教学做出如下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新课标中对语文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定位,表明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培养需求。新课标还强调对学生创造力、创新力、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人文精神、文化品位等能力素养的完善与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构建与巩固,通过文章与文字的熏陶,深刻剖析字里行间的精神价值与深刻理念,以有价值的理念培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心理构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材的编写改革方面,更应注重自然、人性、社会关系的理解与影响,以教材的指导功能和重复使用性来带动学生对精神能力的锻炼与完善。人文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用过人文教育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知识的无缝对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推进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例如,《谈骨气》一文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人生的境界》中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感悟,都是初中语文教学对人文教育的最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知识的引导启发式教学,实现基础知识能力的传授与能力训练,更注重人文教育在学生心理方面的构建,通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潜移默化的人格影响来实现初中阶段健康心理的构建与引导,实现语文教学对基础知识与人文情感的双重培养,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人文教育能满足初中语文教学发展需求

传统教育以单向传导为主的教育模式是对语文工具性的充分重视的外在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注重理论的系统构建和应试技能的重复训练,更应注重实践性能力的不断提升[3]。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主导着整个教学进程的推进与发展,知识的讲授、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都是教师在进行,学生一味的被动接受,无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形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脱节。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是对学生学习天性的泯灭与教学个性的迷失,其中人文精神的忽略甚至失落,使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发展动力与活力。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对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层面进行了全新的要求,知识基础的培训与“做人”的教育是并驾齐驱的教育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就应通过人文精神的不断传达渗透,引领学生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4]例如,在《永远的梵高》一文的讲解中,教师在引导教学的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遵守自己的信念,实现自我价值;《听懂母亲的故事》一文则能为学生展示宽容的力量,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构建积极健康的内心环境,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人文教育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注重传统的知识理论的系统构建与严格传授,更注重人文关怀下对学生情感、思维的培养和教育,在提升语文文学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发挥语文教育陶冶心灵、培养道德情操的真正作用。人文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发展需求、也能满足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目标,是教育改革环境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瑞.初中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2.

[2]郝亭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张焕霞.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8(04):187-188.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积极影响

《初中语文新课程论》中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进新型的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探究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前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在课堂上按照课文的行文顺序进行讲授。本文通过分析三种新型的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一、注重合作学习讨论的技巧

在语文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讲述语文讨论的技巧,使学生掌握讨论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无目的”的讨论模式,使学生掌握讨论的真谛,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小石潭记》时,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特点,掌握作者写景过程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模式,通过体会这些描写的特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在每一个小组内部设置一名组长,配合老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本课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先从简单的讨论开始,再逐渐深入,最后再升华主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讨论。首先,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能够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景是什么样的?作者在描写小石潭上景物时是怎样表达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经过讨论,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之后教师层层深入,继续提出“本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描法?作者写潭水用的是什么样的技巧?”小组学生经过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了问题。之后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化,继续提出“作者描写小石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景特点分析作者悲苦凄凉的心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给学生们讲述具体的讨论技巧,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组成“同等生”小组进行讨论

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同等生小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平等健康地发展。

例如,在讲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在山的那边》时,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字词,同时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获得对大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认识。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同等生小组,即全班分成A、B、C三个大组。A组学生是学习能力很高的学生,B组学生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组学生是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C组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文中的基本生字词,即“痴想、隐秘、铁青、凝成、枯干、一瞬间”等。对于B组学生来说,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本文的基本生字词外,还需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即“借助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来进行描述”。对于A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所以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文章中的基本生字词和写作思路之外,还需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通过山和大海,表达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坚持奋斗的伟大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成同等生小组,可以考虑每个学生的基本需求,促进学生平等发展。

三、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提出质疑

我们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在本质上并不是强调一致,而是在合作讨论学习中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只有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的本质。同时,质疑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精神,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合作的本质。首先,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就要敢于质疑,并把自己的问题带进小组中进行讨论,让其他同学帮助自己解决。另外,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总结的定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敢于提出质疑,并把自己的真正思想表达给老师,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全班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掌握具体的合作技巧,组成同等生小组,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69-01

初中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方面有自己特殊的任务,但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其基本任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初中学生心理的自组织过程,加强初中语文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初中学生心理素质,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自我教育,就能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但不影响文化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的,与同样注重初中生心灵世界的初中语文学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初中语文课程的作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开发初中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初中学生智力发展,而且可以矫正和预防初中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

3.对预防和解决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有积极影响

初中语文学科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教学目的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成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让语文教师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有效地帮助语文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比如教师对学生上课捣乱、厌学、逃学等情况,以往只是将这些问题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语文教师以一种更宽容、更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意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语文教材大多蕴含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主题,大多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以及对假恶丑的鞭挞与摒弃。因此,深入挖掘教材的主题内涵及作者所表达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的途径。

在语文课文中,不乏各种各样优秀的、感人的、引人向上、摧人泪下的人物形象。同时,作品中也还有令人厌恶、遗臭万年的人物形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

2.将作文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文是探测思想情绪的雷达,具有敏锐、迅速、集中反映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映,一定会最先在作文中露出蛛丝马迹;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懒惰、马虎的习惯也必然会在作文过程中凸现出来。

另外,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以建立学生心理保健的一条“绿色通道”。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上的沉重压力,社会适应的不良,使得他们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指导学生坚持写“心理日记”是一种好办法"。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

3.不能忽视课前5分钟演讲和课堂辩论会

组织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可以是情感的倾诉、人生的宣言、才识的展示。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胆量,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外,召开辩论会,对心理的较量、智慧的交锋,精、气、神的碰撞都有积极意义。通过辩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论辩能力,又由于所选的论辩的话题中,有许多又和心理教育相关,因此,学生在论辩中得到了心理教育。

4.要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或个人自身的原因而出现心理问题是自然的事。但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的社会角色,教师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心理。当然,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教师作为拥有丰富知识的成年人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侧重点与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有所不同,更应讲究技巧,否则,不但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影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写作内容,还可以创新写作。这种英语写作练习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困难程度,而且带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的特点

初中的英语写作内容要多针对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讲,有真实事件可以写。英语写作运用的材料应该是从简单慢慢过渡到复杂,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到英语写作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样化,将培育学生们英语的听说读写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将听到的英语说出来,将说出的英语可以写下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合理将英语教材组织利用起来,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仔细的备课,将每一堂英语写作课都精心设计。在教授学生们英语写作的时候,英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而且伴随着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面不断的拓展,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英语写作技巧和英语文体性知识,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做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展开自由的思想表达,进而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提升学生们英语写作的实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地研究出顺应学生们和英语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的反馈练习也要展现出渐进性,以此明确学生们的课堂主置,来帮助学生们得到英语写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利用

(一)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1.图式理论下的层级构造对语英语写作是十分有利的。许多英语教育学家都认为图式理论是将信息能够长期储存在大脑里的一种方式,是由于一个相同话题或者主题形成的大规模的信息结构。最为典型的图式构造是将信息分层次,这样的图式认知构造对于英语写作进行文章构思是非常有用的。英语写作构思的时候,写作者要从之前的头脑记忆中找到和写作题目相关的内容图式,这也是写作者在英语写作主题的指引下产生的信心逻辑安排,进而创作出英语文章。2.图式对英语写作预期的指引功能。形式上图式的增加能够指引学生们根据所给出的英语写作主题运用相应的写作形式的整体性构架和写作段落结构。并且精确的英语写作图式能够让学生们避免在英语写作时出现汉语写作思维,创作出正确的英式思维文章,进而可以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在创作出的文章上产生共鸣。3.图式可以提升学生们英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写作的当中,由于新型的英语知识在不断地产出,图式理论的特点结构可以让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互关联,经过图式理论构造当中的空隙吸纳新的英语知识,或者采取图式理论构造进行调整顺应新情况的发生,大量的变化可以形成新的图式结构,在英语写作当中又产生出全新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

图式有着不同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内容图式、写作形式图式、写作语言图式一定存在当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和英语文章内容上有关的相应背景知识,其中包含各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牵涉到学科知识。写作形式图式包含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关其他类型的英语知识,比如写作风格上的区别,说明、描写、议论、报刊等问题结构的区别。写作语言图式说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地表达方式、英语语义结构等的了解,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关联,是英语语篇理解的基础。1.英语写作语言图式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主要包含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习惯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要懂得构建大量的英语写作语言图式,加大利用学生们的认知心理学当中的顺应论,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脑海中储存的英语资料和英语写作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料进行结合串联,再进行重组或搭配。2.英语写作形式图式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英语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英语语篇知识。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是储存在学习者脑海里的关于不一样类型的英语语篇修辞、构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进行研究会发现,初中生在对英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中,进而在英语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在大脑中会出现,英语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语文章如何的形式图式。依靠与学生们自身已经有的、较为完备的英语形式图式知识,学生们将更轻易理解英语命题间的关系,更容易将英语语言资料组织成英语语篇结构。经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促进作用。图式理论引导下的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

参考文献:

[1]陈丽.图式理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葛娜娜.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D].渤海大学,2014.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G633.4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英语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逐渐加强,在各级教育工作中英语教育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奠定英语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积极探索高效的英语教学措施、逐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深入学习英语知识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初中英语教师要想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就可以尝试将图式理论引入到阅读教学实践中,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促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在对人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思想,在图式理论体系中,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抽象的认知结构,其囊括了人们掌握的所有知识,图式理论的模式是掌握单位知识和了解某一方面知识的模式。在图式理论中,不同的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模式的相互作用下,人的认知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借助不断的改进和调整能够实现对人们生活和W习经验的开发。换言之,图式理论具体指人们借助理解语言来对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图式进行激活,进而高效处理新知识、获得新体验。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背景的学习,然后基于知识背景对阅读文章进行分析,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的策略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图式理论可以将英语阅读教学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阅读前的阶段、阅读中的阶段和阅读后的阶段,下面本文就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在阅读前阶段的应用

在阅读前,教师借助图式理论的应用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形式图式以及内容图式等,进而让学生对文章的载体、结构层次等形成初步的认识,调动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可以结合文章的图式对自身思维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文章图式相关的知识加以预测,实现对学生预测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后期继续阅读,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奠定基础[1]。

例如在针对“Merry Christmas”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标题和关键性词组,实现对内容图式的激活,让学生联系已有学习经验解析阅读文章,如基于学生对Santa Claus, Christmas tree, Jesus Christ等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形成良好的内容图式,为阅读学习做准备,促使学生的中期阅读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在阅读中阶段的应用

在具体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英语语言图式和文章的内容图式进行教学讲解,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已学的单词和语法等知识完成对文章语言认知框架的建构,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精神思想[2]。

例如在对“ 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部分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能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等中心句的语言图式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借助将新的知识融入到原有图式中,使学生实现对新图式的构建,在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深入学习相关英语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阅读后阶段的应用

在完成对相关文章的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再次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实质上揭示阅读后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应用策略图式,能够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互动和交流,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习效果[3]。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应用现有阅读技巧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分析讨论中实现对新图式的合理应用,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如在完成“Merry Christmas部分知识的教学后,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主旨,能够准确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the steps of decorating a Christmas tree”为主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为学生创造合理应用新图式的条件,促使学生可以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有效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三、结语

简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全面把握阅读活动的本质,进而灵活应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材料形成深刻的理解,并基于自身理解实现对图式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英语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倩.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初一语文教学论文篇10

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由写作及课文两大模块组成,而初中语文学科的开设除培养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以外,语文教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联想能力、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阅读理解时,就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即学生阅读及解析课文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大意,并鼓励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多方角度及多重层面分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此外,对相同观点进行分析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从多重层面进行探究,同时兼顾观点的正反面。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应引导学生从多方角度审题及从多重层面解析题目及展开论述。就相同题目而言,若审题的角度、论述的层面、作者的思维及作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则学生所呈现出的文章也不同,此乃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表现。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1.开展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任何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即若要确保初中语文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则学生必须对初中语文课程保持着足够的兴趣,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同样要求学生对初中语文课程保持着足够的兴趣,如此方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时,教师最好把学生全部带至户外开展郊游活动,以扩宽学生的见闻,从而为学生思考作文题目创造和谐、轻松的自然环境,如此定会使学生写作的作文更有深度及意境。

2.开展分组讨论,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理念,而此学习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及合作性学习。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进行培养。因此,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有必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就某个语文问题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而后各小组再指派某位代表就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发言,由此体现出多元化教学方法。

3.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拓宽初中语文的课堂内容。尽管初中语文课堂经历过多次课改后,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所完善,但语文教材的选材依然相当有限,而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及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语文学习的内容应打破教材内容的界限。为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拓宽阅读面,即以阅读课外读物来丰富自身对语文的学习内容,从而拓宽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依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应拓展课外阅读范围及充实文学基础,且初三的阅读总量应达到260万字或更多。为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把系列优秀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教学内容及巩固学生先前学习的知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