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4:19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1

关键词:生态科技创新城;概念规划;国际咨询;规划实效性

1 背景

为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提升区域经济能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创建东北亚地区高端制造业研发基地和高端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心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示范城区,承担大连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核心区建设的任务,大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建设。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位于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和营城子街道辖区范围内,用地规模约65平方公里,是甘井子区“两城四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区域之一。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全力支持,并已被辽宁省政府批准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区域。

2 概念规划国际咨询情况简介

2.1 项目组织

为探索生态科技创新城开发模式,编制高水平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市规划局会同市科技局、甘井子区政府采用国际咨询的方式,邀请来自英国、美国等三家国际知名设计单位,进行总体概念规划设计。2010年11月5日举行了项目会,12月21日,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2011年3月11日经市长办公会审定,明确了规划深化方向及要求,目前我院已完成对咨询方案的整合深化工作。

2.2 咨询方案介绍

三个设计方案各具特色,在基地自然条件解读、区域地位论证、交通格局梳理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在产业组成、用地布局、空间整体控制与重点地段设计安排等方面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规划成果,在出发点和规划目标上都有其独特的见解,是不同发展愿景下的不同发展模式及结果。

方案一 英国伟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方案

以构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整体构思平稳、简洁,空间布局对自然环境利用较好,与现状衔接最为密切。

方案二 英国汉米敦公司方案

以中国北部科技“芯”动力为目标,对区域关系、前期产业发展进行了透彻分析,将组团独立开发与混合用地功能理念应用在空间布局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模块化发展模式。

方案三 . 美国恩比建公司方案

以打造“中国新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典范”为目标,方案思路最为新颖,充分体现了新能源利用、低碳的发展理念;职能分工以产品链条形式展开,空间布局具特色;利用河道作为组团发展核心要素,突出对水景的利用。

3 概念规划国际咨询实效性探究

通过国际方案征集我们可以学习国际上先进的规划理念,吸收科学的创新思路,学习国外优秀的规划设计手法,从而更好的为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同时,在一些概念规划国际咨询中还存在咨询成果可实施性不强、将国际咨询作为宣传手段、不重视咨询成果落实等问题,使得国际方案征集流于形式。浪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一些重金征集的宝贵规划思路,被束之高阁而无法得以实施。

4 提升国际咨询实效性对策

为了提升概念规划国际咨询有效性,提出以下对策:

4.1 编写合理的规划设计任务书

为得到能够有效贯彻的国际规划方案,必须首先编写合理明确的规划设计任务书。突出国际方案征集项目的核心内容,不宜对咨询内容规定过死,给咨询公司在设计中留出适度的创新空间。

4.2 选择适合的国际咨询机构

收集相关机构的信息资料,了解其设计资质、设计实力、专业特长等信息,建议各地建立境外设计咨询单位档案资料库,对开展的咨询服务项目进行跟踪。并对不同类型的咨询设计项目,选择具有相应特长的咨询设计单位合作。

4.3 给予咨询机构充分的现场调研时间

我国的南北方、沿海与内地城市存在着巨大差异,国外设计机构通常缺少对当地具体情况的了解。国外设计咨询机构一般对市场活跃的南方地区情况比较了解,而往往忽视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气候差异。这就需要给予国际机构充分的现场调研时间,加大国际机构对具体项目的掌握。

4.4 构建良好交流与衔接平台

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是导致国际方案征集失效的又一因素。由于设计方往往对我国的规划、管理体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缺乏了解,从而在国际咨询过程中为设计方和委托方之间创建高效的交流沟通桥梁则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以当地设计院为基础构建起交流平台,在咨询的过程中境内外设计单位要保持联系,随时跟进项目进展。

现行做法通常是在国际方案征集结束后再着手准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但是控详编制方在短期内理解和消化国际方案征集成果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一些优秀的规划思路因此被忽视。因此,建议在进行国际方案竞标的同时选择后继规划的编制单位,让编制人员有机会接触整个国际方案征集过程,全面把握规划主旨,并可从后继规划可行性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国际征集入选方案的有效落实。

4.5 提高公众参与性

提高对国际方案征集活动和成果的重视程度,以公众参与、公开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市民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带动市民了解规划并参与决策,提升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对城市建设的热情,主动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2

关键词:资金;资本;资本金;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17-03

引言

在我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总有一些基本概念,看起来很相似,经常被人们相互混淆,但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资金、资本、资本金、资产就是如此,本文拟对这些概念进行厘定,切实辨清这些理论上的概念,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一、资金

(一)资金概念的述评

资金在中文语义学中是[1]:1)国家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2)指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关于资金概念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分述如下:

(1)资金就是“钱”。这一定义作为对资金的通俗理解且长时间被广大社众所接受,但是资金就是“钱”吗?显然这把资金和货币的概念混淆起来了,因为“钱”就是货币,作为资金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其职能是不同的,货币如不垫支于生产经营等,则不能形成资金,不能产生增值。所以,资金不一定就是钱,甚至钱都不一定是资金(若不垫支出去)。

(2)资金是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一定义是中国会计界长期使用的关于资金的定义,散见于各类会计书籍[2~3]。一些人认为资金是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还有一些人认为资金是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能用货币表现的是财产物资的价值方面,后者的表述则比前者略好些,但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似乎财产物资的价格就是资金,这将价格与资金的概念混淆起来了。笔者认为,不是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财产物资都是资金,例如,对船舶制造企业来说,水面(河面、江面或湖面)等自然资源是船舶下水必不可少的财产物资,但这些自然资源在中国属于国家所有,不属于企业所有,不是它的资金。但是,对外商投资船舶企业来说,其处理不一样,不能够无偿使用。再如,个体工商户作为一个企业,其业主自己身上的衣服不是资金,但是,是他(她)的财产物资。

(3)资金是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断运动并带来增加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4]。它是劳动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生活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运动,其生命力寓于生产经营的运动过程之中,经过运动不仅要求如数流回,而且能够带来增加的价值。

(二)资金概念再思考

上述第(1)、(2)种关于资金的定义均属对资金进行描述性的定义,第(3)种关于资金的定义则是对资金进行抽象性的定义,将资金的定义推上了一个新水平,但与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经典定义类似,且只强调了增值性。这三种定义的经济思想先进性也不一样,(1)、(2)代表的是资金“占用”的经济思想,只要是企业的财产物资,不管能否使用,使用与否,都是企业的资金,比如积压的产品、应收而无法收回的陈年老账,也都是企业的资金,造成企业账上有资金,但实际资金周转不灵,虚盈实亏,第(3)种则代表的是资金“运用”的经济思想。资金首先要垫支出去,然后不断地周转,并在周转的过程中保存和增加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经济思想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我们实际的经济工作,进而影响到我们的会计核算。

我们认为[5],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垫支的价值,周转的价值,它会不停地运动,并在运动中保持和增加自己的价值。这一关于资金的定义,恰如其分地表述了资金的特征(也是确定资金与否的判断标准):1)资金的垫支性,这是基础,是资金运动的起点。2)资金的周转性,这是其本质特征,据此把资金划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3)资金的补偿性,这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要求。4)资金的增值性,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二、资本

(一)资本概念的述评

资本在中文语义学中是[6]:1)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即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的生产资料和用来雇佣工人的货币。2)经营工商业的本钱。3)比喻借以牟取利益的东西(含贬义)。关于资本概念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分述如下:

1.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定义最著名、最经典,简单明了。他认为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货币,而货币正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态。作为货币本身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本质区别。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这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只有用货币购买了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发生价值增值,从而使他的货币转化为资本。

2.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从生产的角度对资本进行了界定,认为[7],资本是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包括厂房和机器在内的所有商品的名称。它是生产的三要素之一,另外两个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是一家公司的总财富或总资产,因而不仅包括资本货物(有形资产),同时也包括商标、商誉和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作为会计学术语,它代表从股东那里得到的全部货币,加上留归企业用的全部利润。中国其他关于资本的定义大多沿用马克思的观点。

(二)资本概念再思考

1.资本与资金并无二质。长期以来,中国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会计学界都认为资本主义称为“资本”,社会主义将它称为“资金”,其实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若说二者有本质差别,就是看是否存在剥削关系。过去往往把这种“资本一般”混淆为“资本具体”,认为“资本”与剥削相联系,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社会主义只承认“资金”,不承认“资本”。其实,“资本一般”只有与所有制关系联系在一起时,才呈现出不同的“资本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剥削的根源是私有制,私有制决定了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并通过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支配劳动的权力。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资本采取公有制形式为主,虽然资本仍然具有支配劳动的权力,劳动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仍归资本所有,但最终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生产要素共同创造财富已成共识使资本与劳动不再对立。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只使用“资金”概念,不使用“资本”概念,强调“资金”不存在剥削关系,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淡化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合作共赢”,又重新开始使用“资本”的概念。比如“十六大”报告早就提出、“十七大”和“十”报告又重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体现了只有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共享企业剩余索取权,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是,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企业收益分配的现实是:非人力资本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没有集体协商,人力资本没有或较少地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部分技术人员以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参与了一定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少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年薪、股票期权等形式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但广大的普通员工没有或较少地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且这些要素参与分配无论是在机制、制度乃至国家的法规上,还是在其数额的确定上,其话语权和决定权均显得非常苍白。若真正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按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资本形式就会在传统的货币资本、实物资本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本。①

三、资本金

(一)资本金概念的述评

资本金在中文语义学中是[8]:资本金是企业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发展经济需要办企业,办企业要有本钱。这项办企业的本钱就是资本金或资本。关于资本金概念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分述如下:

1.政府文件中的表述。过去中国并没有资本金一词,政府文件中最早出现的是1993年颁布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了资本保全才提出的。根据中国《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中国有关法规遵循实收资本与注册资金相一致的原则。资本金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金被称为股本,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一般企业的资本金被称为实收资本。企业的资本金按投资主体分为四种类型: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其中,国家资本金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本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为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为社会个人或企业职工以个人合法资产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外商资本金为外国投资者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而形成的资本金。

2.专家学者的观点。彭伟楠认为[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与“资本金”这两个概念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区别。马明明认为[10],资本金概念源于西方的“资本”概念,又与西方的“资本”概念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有所区别的。朱锴认为[11],建立资本金制度可奠定企业经济基础、保护投资人利益、保护债权人利益、是实现两权分离的基本条件。干胜道认为[12],资本金不等于资本或资金,资本金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资本金概念再思考

1.国外并没有资本金的概念。资本金的概念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条件下产物,实际上是在淡化(回避)资金与资本的本质区别。也可以说,资金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产物,资本金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可以看作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一定的剥削相适应的产物。

2.笔者认为,资本金可以看作为资金与资本的集合(集成)。过去计划经济年代认为社会主义使用资金概念,资本主义使用资本概念,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淡化了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的对立,出现资金与资本相统一的资本金的概念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四、资产

(一)资产概念的述评

资产在中文语义学中是[6]:(1)财产。(2)企业所有的物资、货币。关于资产概念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分述如下:

1.资产的成本观。1940年Peton和Littleton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认为“获取交易的价格积数就是‘资产’”,其核心就是认为“资产是(历史)成本”,是资产成本观的典型代表。

2.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观。1980年FASB在SFAC No.1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后于1985年被SFAC No.16《财务报表的要素》替代,但资产定义未改变)中认为“资产是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和事项而取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3.资产的经济资源观。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1991年的《财务会计概念》中认为“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结果而被一个主体控制的经济资源,从这些经济资源,主体将可能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1年的《IASB概念框架》中认为“一项资产是企业控制的一项资源,它是过去事项的结果,从所控制的资源中预期有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4.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暂定的资产定义。认为“资产是会计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的现时经济资源”。

5.中国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概念再思考

1.笔者认为,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相比仅将“资源”改为“经济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是:(1)对所有者的有用性。具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作贡献的能力。(2)只能为某一企业获得其利益并限制其他人取得这项利益。(3)导致企业对这项利益的权利和控制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符合IASB/F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中暂定的资产定义所要求的“现时经济资源”。

2.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是资金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从其“运用(存在、分布与使用)”的角度观察的结果,资产不限于所有权属于企业的财产权利,它还包括实际归企业控制的财产(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尚未转移)。它的实质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必须导致取得或控制的交易、事项已经完成。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具有服务能力,但不是企业所有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均是资产,例如,铸铁件时所需的空气,内资造船企业的水域资源等就不是企业的资产,只有经济资源才是资产。经济资源具有稀缺性、垫支性。由于空气不具有稀缺性,中国江湖河海属于公有,不具有垫支性,就不属于资产。

结束语

历史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理论概念的不断向前发展,就是要向现实无限的“逼近”,只有切实辨清文中所述资金、资本、资本金、资产这些理论概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 杨纪琬,娄尔行,葛家澍,赵玉珉.会计原理(修订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3] 黄运武.新编财政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895.

[4] 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35.

[5] 吴君民,狄为,张学军.基础会计教程(第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 张清源.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K].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533.

[7] 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62.

[8] 王美涵,李儒训,耿汉斌.财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361.

[9] 彭伟楠.资金与资本辩晰[J].财务与会计,1994,(3):59.

[10] 马明明.简论资本金制度的理论基础[J].财务与会计,1994,(5):51.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3

【关键词】 财务管理理论; 创新; 原则

财务管理理论是人们对财务活动规律和财务管理规律的认识和高度概括。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它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以及它们在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地位、作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结方式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是指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细胞,如财务管理目标元素、财务管理主体元素等。二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它是指组成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在一定阶段的具体选择与内容。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就我国而言,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始终未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学科和相应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前苏联的影响下,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建立了集中计划管理和统收统支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论,它对恢复我国经济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企业虽然经过多次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些成就仍然局限于为财务管理理论的全面创新作铺垫的各自独立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领域内。从总体上看,至今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理论,因而它就不可避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系统性不强

系统是一组依一定结构存在的具有密切联系的元素组合,它以整体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科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用一般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但实际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才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运用。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广泛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显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即使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修正,也不可能真正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也就不可能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元素着手,进而去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纵观全国比较权威的几本财务管理专著中所论述的财务管理理论,均未对财务管理理论应包括哪些元素予以明确交待,有的将财务管理理论范畴概括得过窄,以致应该属于理论的内容(如有关财务管理主体的理论、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等)未能概括到理论之内;有的则恰好相反。并且,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只是将各元素简单的罗列出来,而对各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严密逻辑关系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即系统的、哲学的方法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二)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规范性欠缺

这主要表现为有关财务管理概念很不规范,不同版本的财务专著或教材对同一概念下的定义不相同,有的出入还很大。

例如,关于什么是财务管理就有如下几种定义:“财务管理这个术语意味着要使资金按照某种计划流转。本书所要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资金流转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它是从制定财务计划开始的,其次是根据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最后据以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比较上述几个“财务管理”的概念可知,不同国家的论著对财务管理概念的表达方法不同;同一国家的论著,不同版本的表达方法也各异。有的概念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的则不明确指出;有的将财务管理的对象限定为货币资金,有的将其限定为资金;有的涉及财务本质,有的不明确指出财务关系;有的把财务管理作为财务计划工作,有的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有的对财务和财务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不加区分,经常作为一个概念来处理。类似情况在其他重要财务管理的概念上也屡见不鲜。概念的不定型、不统一,说明了财务管理的理论不成熟。概念的混乱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学科的顺利发展,还会对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够完整

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应该对财务管理理论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全面、完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现实的财务管理论著对诸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没有规范的解释,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元素很少提及,更不讲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讲财务管理假设,对财务管理职能、方法的表述也五花八门。这说明现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础薄弱,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同时,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往往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而国内对此理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初级阶段。比如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理论、企业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理论等等,我国学者对此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我国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还不能说是完整的。

(四)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企业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更多的是要适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而我国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还没有适应各类环境的变化。

1.不适应法律环境的变化。

经济生活的法制化是必然趋势,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2.不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外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在我国开展业务,这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将有更多新的金融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使金融工具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要,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将不可回避全球采购、全球性的资源配置、资产优化重组和竞争的历史趋势。

3.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作出重大调整,促使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新的扩展。另外,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诸如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将受到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比如服装、玩具、食品、化工、钢铁工业、洗衣机、彩电等行业,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基于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明确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原则,也就是以包括整体观点、关联观点、环境适应性观点、发展观点在内的系统观点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其中,整体观点是指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关联观点是指创新时必须理清各元素之间具有的紧密内在联系;环境适应性观点是指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必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发展观点则是指创新时必须树立起超前观点,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适应我国将来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二)规范性原则

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必须对每一个财务管理理论元素都明确其含义和质的规定性,以体现其规范性,从而避免某些概念不必要的混淆,为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原则

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理论自身的建设上,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显露出其不足。但是,我国现行财务管理理论中包含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及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理财思想和理财经验,都是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好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财方法,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具体方法有其先进性、实用性。例如分级归口管理、厂内银行制度、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等等,都是被实践证明比较科学的方法,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不能将其全部否定,应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进行提炼,吸收到新的理论中来。

(四)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首创于西方,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这些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但是必须注意到,西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企业必须在自主理财的前提下,通过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和多样性的投资行为,参与商品市场、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并且有丰富多样的选择,其理论是活跃的,也能够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理财实践予以指导。而我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新旧体制尚在磨合之中,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如果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将对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缺乏必要的指导意义,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创新时,既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又要注意吸收其理论中的科学和精华。

上述这些原则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且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集合体,应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 端木正.国际财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10).

[2] 李春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

[3] 邢岚.论网络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06).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4

由于概念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关系,对于概念的外延,新生的概念可以与其他概念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概念的范围不断扩大,就概念的问题进行讨论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对概念的边际的确认就变得十分重要。例如,管理会计还属于新生的概念,还在发展,尚未成型,仍然需要与其他知识体系进行结合并完善,因此,管理会计根据概念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管理会计和广义管理会计。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概念的关系的时候,是基于概念的内涵开展进行的。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指的是概念的基本职能。只有明确了概念的内涵,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所要讨论的概念的范围。例如,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战略管理会计,还包括宏观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等相关概念。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管理会计包含的口径过于广泛,概念的边际十分模糊,不利于我们对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因此我们在讨论管理会计的时候,采用的是狭义管理会计的概念。

1.1什么是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①,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1.2什么是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基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具备对相关经济主体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本文认为成本会计不仅仅是对成本的汇总、分配、核算,还包括成本的控制,例如标准成本的确定,计划成本的制定等,甚至通过控制进而考核。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联系如图1所示。

2.1逻辑起点相同

纵观前人对会计的概念的理解,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会计都是管理的函数,会计有助于管理,这是肯定的,不然会计为什么属于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灵活运用,进而提升其主体的管理水平。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经营效果和效率,难道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不是这个目的吗?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是会计,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是属于会计的范畴。范畴是对一个感念的最高概括。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也是会计,即成本会计也属于会计的范畴。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在会计研究的范围内。

2.2主体相同

会计研究的主体共有3种:①主体是金融机构,②主体是现代企业,③主体是个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体是现代企业,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如何利用会计进行有效的决策甚至是计划和考核。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主要研究的是资本的运营,其前提是资本的剩余,涉及日常经营管理的方面少之又少,对于个人主体来说,也并不涉及日常经营管理(除非是个人独资者)。成本会计的研究主体同样是现代企业。同样,金融机构与个人并不涉及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对于个人来说除非是个人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归集方法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造成管理成本大于管理效率等问题。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主体都是现代的企业。

2.3最终目标相同

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逻辑起点都是会计,而且主体都是现代企业,其目标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2.4都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职能

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会计中的计划成本的制定,都体现了预测的职能;管理会计中的长短期决策,成本会计中的成本分配方法的选择也是对成本的决策;管理会计中的存货控制,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体现的都是控制的职能;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均有设置相应的标准,再将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奖惩,也体现了考核评价职能。

2.5都需要与财务会计分享相关的信息

管理会计大多数的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例如,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都是来自于财务会计中所记载的数据。成本会计更是离不开财务会计,对于成本的核算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都需要用到财务会计系统中的相关内容和数据。

2.6存在内容交叉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内容交叉的部分,也就是说,在各自的学科体系中存在相同的内容,例如成本控制,对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对差异的分析,不仅在管理会计中有相关的知识结构,成本会计当中也有。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内容的交叉。

3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

3.1成本的概念不同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成本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管理会计重视成本的原因以及成本发生的必要性,例如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中,成本的概念通常包括机会成本,即做出选择而要放弃的代价与牺牲。也就是说,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的时态既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未来发生的。从成本会计的角度,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生产过程当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不难看出,此处的成本更强调的是已消耗的价值牺牲,强调的是过去发生的。成本会计当中的成本的归集、分配、核算都是针对已经消耗的、已经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的。

3.2成本的分类方法不同

成本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对于不同的成本研究对象,成本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最主要的是以成本的性态进行划分,区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当然在进行决策分析的过程当中,也会根据成本的相关性区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利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只考虑相关成本,并不考虑无关成本,沉没成本。成本会计主要是根据成本的核算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因此,在成本的分类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3产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不同

成本会计当中的产品成本的核算相当于采用了完全成本法的做法,将固定成本在已完工的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当中进行分摊,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成本。而管理会计采用的成本的性态进行分类,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方法是采用了变动成本法的做法,产品成本全部都是变动成本。

3.4销货成本的构成

由于销货成本是由产品成本结转出来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是不同的,那么销货成本的构成也是不同的,在完全成本法下,包含了固定性制造费用。

3.5工作对象的范围不同

管理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的范围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包括企业的日常决策、全面预算进行管理。而成本会计所针对的工作对象是对成本的管理,包括对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并不包括是否生产的决策,以及对项目是否投产。

3.6侧重点不同

成本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实物的流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生产费用系统合理地分摊到每一个阶段的实物流转当中。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不仅包括实物的流转,还包括资金的流动,是二者的结合。例如长期投资决策,不仅要考虑实物流,还要考虑资金流。

3.7作用时效主体不同

虽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都存在对过去事项的记录和整理,过程的控制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管理。但是管理会计的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进行决策,进行全面的预算,进而提升管理水平。而成本会计作用时效的主体部分是面向历史的,也就是对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进而核算产品的成本。

3.8方法体系不同

管理会计设计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对于量本利的作图,就有三种不同的做法。而且管理会计在研究问题中,引入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对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划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还有保本点的计算,甚至是利润无差别点的计算,都是需要用到数学的工具进行分析。而成本会计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比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以及分步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主要都是简单的数学运算。

3.9受财务会计的影响不同

成本会计由于是历史资料的反映,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是利用历史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主要侧重的是未来,对历史资料的应用是有所保留和选择的。因此,财务会计对于成本会计的影响是较大的,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例如,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成本会计在计量过程当中采用的也是权责发生制,然而,管理会计不仅可以采用全责发生制,还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正如长期投资决策。

3.10货币时间价值的考虑

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是说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了折现,从而判断项目的现值。而成本会计并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侧重于对历史成本的处理和加工。

3.11工作程序不同③

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性较差,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这会导致不同企业间缺乏可比性。成本的核算对于成熟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的常规作业,凭证的生成、汇总、费用的汇总和分配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的方法都是制度化的,常规的,具有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成本会计的工作程序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变的、稳定的。

3.12人员素质不同

成本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固定性的,程序性的,以及计算方法仅涉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对于管理会计来说,面临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而且需要用到大量的现代数学的方法,例如线性代数的应用等方法,因此,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4结论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5

[关键词]税务会计理论;

2.准则论证对学科的替代。美国的税务会计实际上仅是所得税会计。作为所得税会计学科理论的替代,fasb于1992年2月在全部6位委员一致投赞成票的情况下sfas109《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虽然sfas109是一个财务会计准则,却以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正式规则”宣告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尽管此前税务研究作为研究的一个领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sfas109的《附录a:结论依据》实质上是部分地论证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其价值,fasb认为sfas109采用资产负债表法生成了最有用和最可理解的信息,然而针对一项认为复杂的所得税处理方法不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则的批评,fasb认为sfas109成本与效益比是合理的。fasb对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会计信息质量与成本效益的论证是笼统的,而这两个问题的充分论证对于财税分离的有效性无疑是关键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如何细致而又结构性地影响并优化了会计信息?在经济学意义上,的确存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产生的交易费用问题,该如何界定、描述、计量分析?这是税务会计目前尚未论证的一大难题。sfas109对于税务会计的另外一个价值是提出纳税筹划战略(tax-planning strategy)。尽管现代税务筹划远远超越其所限定的范围,但是sfas109无疑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税务筹划概念并指出税务筹划与会计的紧密关系。当今的事实也验证了sfas109的开创性意义和示范效应,税务筹划离不开税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学思想的路径依赖。美国的经济学学术思想对自由市场主义的坚决维护是闻名于世的。经济学伴随着现代会计理论的演进。经济学思想与经济学家对美国会计理论的推动由来已久,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批经济学学者便加入到会计研究中来(如坎宁、贝尔、爱德华兹等),通过借鉴或引入经济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如收益概念)来建立会计理论框架,而爱德华兹、贝尔的经济收益思想成为fasb提出 “全面收益”概念并制定“报告全面收益”准则的滥觞;20世纪60年代受财务经济学及其学者(如鲍尔、布朗等)的影响.会计盈余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经验会计”研究开始盛行;70年代以经济学契约理论、理论及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实证会计”及理论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经济学者莫迪利亚尼与米勒的资本结构理论对现代会计学引申的相关学科——财务学的重大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被视为“财务理论家入侵会计领域”。

财务经济学家斯科尔斯、公共经济学者斯蒂格利茨同样再次“入侵”税务筹划领域。斯科尔斯以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套利理论、有效契约理论为基础,创建了美国税务会计理论中最为系统的税务筹划理论。斯科尔斯的税务筹划理论主要以资本市场为中心,涵盖资本品与金融品投资、公司组织形式、融资方式、企业并购、分离等资本运作,围绕隐性税收、显性税收、税收成本、非税成本线索与理念,构建有效税务筹划理论。斯蒂格利茨在公共经济学理论中论述了“避税”与“税收庇护”这两个税务筹划技术与概念问题,认为“避税”是由于税法漏洞引致的,避税是遵守税法而不是违法的市场行为。这和我国学者的研究观点对避税的理论界定有着一致性。

(二)

2.税务会计研究选题约束——单一税制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是单一所得税制,因此美国税务会计面临的是理论选题的单一与狭窄。如前所述,如果从所得税会计角度来看,fasb几经周折于1992年的sfas109已经有所论证,单一的税制再加上实用主义观念限制了美国税务会计的视野与规模;单一所得税制同样限制了美国税务筹划理论对产品市场的研究。然而,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税务筹划提供了一个主要的研究选题。斯科尔斯等创建的是以资本市场为对象、高度系统的税务筹划理论,与我国以相对成熟的产品市场与处于新兴、转轨阶段的资本市场为选题约束的税务筹划理论形成对照。更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细节是:美国所得税结构中个人所得税的主体性质对税务会计研究注意力产生的分解效应,同我国所得税结构中企业所得税主体的税法制度也形成对比。

3.税务会计的实务化倾向与实用主义理念。与管理会计“曾经没落”不同的是,可以说美国税务会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始终兴旺不减是由于税务会计的实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美国文化固有的实 用主义价值观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过来实用主义又促使了美国税务会计的实务化。二战后,所得税成为联邦政府首要的收入来源,联邦税制的日益庞大与复杂化引起对税务会计空前的重视。依据美国会计史研究结论,“税收成为美国会计新的增长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迅猛增长,第一次促使社会对税务会计师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美国对外战争还产生了一种超额利润税,以投资资本的回报率为基础,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师造成极大挑战,“公司管理层不得不关心如何进行税务筹划”,这又一次刺激了社会对于税务会计服务的需要。从史证角度来看这两次增长,显而易见,对税务会计实务与税务筹划这类实用性的会计供给是一种“需求一回应”的演化路径,而美国“对所得税会计只求操作上的可行、不求理论上的完整”同样是出自实用主义的理念。

实用主义还体现在美国会计职业界对税务增长的参与以及对增长利益的独占欲望上。税法成为各利益集团间博弈的写照。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取消简易纳税申报表,促使税务这一全新的职业悄然兴起。“但对注册会计师们却如同梦魇一般”,从事税务工作的会计师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担心无限膨胀的税务行业给会计师职业带来冲击,所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专门制定出税务从业人员道德标准,并努力促使美国国内税务局颁布了规则,规定非注册会计师只能以“登记”名义执业;二是同律师行业在税务问题上进行博弈,因为1956年律师行业指责注册会计师税务服务是对法律业务的侵占。由此可见,税务会计牵涉众多利益集团,实际应用与理论创建上都表明会计职业及代表会计职业利益的fasb在税务会计租金或经济利润的分享问题上一直存在实用主义的隐忧。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6

【摘 要】 历史概念教学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提升,高效课堂的打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清历史概念、比较历史概念、分解历史概念、构建历史概念体系、注重历史概念的生成是强化概念教学的主要手段。

http://

关键词 历史概念;学科能力;生成

如何强化历史概念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历史概念的诸多因素

历史概念一般包括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性质、特征、影响等诸多因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梳理历史概念的诸多因素,为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奠定基础。

以必修2《罗斯福新政》为例,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厘清该概念的内涵、外延。时间,1933年~1939年;地点,美国;人物,罗斯福;事件(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加强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性质,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征,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影响,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矛盾缓和,避免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这些历史要素,学生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历史概念的时间、地点、人物、措施、影响等外延就有了准确把握,同时学生也能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内涵。

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对于这些历史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历史概念。

所谓比较,就是把同类历史概念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从而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比如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个历史概念同属于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试着从“划分标准”、“传承的方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就容易得知:分封制是以血缘为主要划分标准、以世袭方式进行传承,对中央政权来说,分封的诸侯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则以地域作为划分标准、以皇帝的任免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对中央政权来说,地方郡县完全听命于中央。这样,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就能够准确把握同类历史概念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征。

三、教师引导学生分解复杂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历史概念无从下手,难以全面把握。这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进行分解。

比如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历史概念,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学生把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解为强化皇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为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引导学生列举出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史实:君主专制制度,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设立、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

四、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历史概念体系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零散的,历史事件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样,历史概念的存在也不是孤立、零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历史概念置于历史知识网络中去,实现历史概念的体系化、网络化。只有这样,历史概念才能长时间的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也就不会陷入历史知识、历史概念一背就会,过两天就忘的怪圈。

比如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知识点复杂,历史发展的阶段多,学生很难入手。教师可以从构建概念体系入手,问题就迎刃而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概念体系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子历史概念。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概念体系包括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12年~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27年~1937年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的发展、1937年~1945年,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等子历史概念。构建了完整的历史概念体系,学生也就能够准确理解同一概念体系下诸多历史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真正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五、历史概念教学也应注重学生的生成

由于历史课时的减少,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走“捷径”,直接把重要的历史概念印制成读案,学生在课堂俨然成了一个“背书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历史概念教学不应是灌输式、填鸭式,而应该是启发式、生成式。只有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才能对历史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把握历史。

比如必修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中“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上位历史概念的把握。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先迅速浏览全文,引导学生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等角度整体把握,然后教师给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概括美国经济阶段发展的原因,从而学生生成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子概念特征。这样,通过学生的生成,历史概念就能牢记于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历史概念教学这一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和高效课堂的打造才能实现。

http://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7

    根据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是一种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而财政则是这种制度安排的金融手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背景,不同发展目标,各国政府对其职责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财政活动则表现出各自不相同的特征。对于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学术界通常按照“市场化”程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1年,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阶段;1992-2003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及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据此,并按照财政“公共化”推进程度,考察我国财政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实践演变历程,我们将其划分成三个阶段:1978-1991年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政策概念认识阶段;1992-2003年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建立与财政政策实践启动阶段;2003年-至今市场经济下财政政策运用技术日臻成阶段。

    1.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政策概念认识阶段(1978-1991年)

    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都由计划决定,国有企业收入全部上缴财政,生产全部按计划由财政资金安排。政府用集中行政命令的方式组织全社会生产活动,财政收支只是执行计划的具体手段,只是计划的会计。在这种背景下,基本不存在一般概念上独立的“财政”活动,当然也就更无从谈起财政政策了。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财政改革必然成为了这场改革的“排头兵”,新旧体制转型的“对接口”。从“让利”入手,1978-1992年期间,我国政府相继进行了“分灶吃饭”、“利润留成”、“利改税”、“税利分流”等一系列“以让利、放权”为核心的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打破中央高度集权、财政统收统支的计划经济体制格局,引入市场经济运行新机制。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1978-1990年三轮明显的经济周期:第一轮经济周期是1978-1981年,第二轮经济周期是1982-1986年,第三轮经济周期是1987-1990年(刘树成,2004[7]),相应的政府进行了3次大规模宏观调控。在这三轮宏观调控中,政府仍主要延用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命令加计划的方式,如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规模,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对在建项目实行审核排队、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等。客观讲,这些方式在这一阶段对于稳定经济运行是显着有效的。

    一是因为,这三轮经济波动更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需求过快引起的,在当时政企不分的特定历史背景下,采用行政命令方式直接且见效快。这一时期财政分权化改革,使地方和企业预算外自有资金猛增,不仅调动了地方政府聚财理财、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使得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释放。同时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手中有钱后,在预算软约束下,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片面追求高速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地方政府投资无度、国有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从而引发严重的经济过热问题。对此,政府凭借着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掌控权,采用计划经济时期惯用手法,行政命令式的急刹车,可谓轻车熟路、经验丰富,直接且见效快。例如1978-1981年第一轮经济周期中,1981年3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计划管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的若干规定》,该年经济持续走低,并成为第1个经济周期的谷底。1982-1986年第二轮经济周期中,1986年4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7月国务院《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若干规定》,经济增速下降,该年成为第2个经济周期的谷底。1987-1990年第三轮经济周期中,1988年9月了《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的通知》,经济开始步入收缩期。1989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经济急剧收缩。1990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90年继续搞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的报告》经济增速继续走低,并形成第3个经济周期的谷底。主要经济政策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大事记》整理而得。

    二是因为,这一时期,民营经济发展处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民营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很不成熟,市场运行机制很不健全。相应的,政府针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间接宏观调控只是处于初步认识阶段。控制经济波动只能主要倚重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此外,不得不提,无论放权,还是让利,事实上都是以财政上的减收、增支为代价的,这使财政收支运行自身陷入了不平衡的困难境地。中央政府财力严重下降,连年赤字,捉襟见肘,在许多情况下维持“吃饭财政”都成为问题,又何谈调控效力(李茂生,1999[8]),这也是无法倚重经济手段调控经济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这一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财政政策调控实践。从一般意义的经济学逻辑上看,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利益机制影响市场主体行为,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的干预行动,是一个基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又何谈政府宏观调控的概念。尽管如此,在此期间,政府还是逐步引进了财政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如在1981-1990年整个“六五”、“七五”期间,政府一直控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增速,见图1,除1983年以外,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低于全国基本建设增长速度,其周期性调整始终超前于全国基本建设增速。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抑制投资需求过快增长,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意图还是较为明显的。同时,在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造成中央财政困难日趋严重的情况下,1981-1999年,中央政府还是累计举借内外债1008.8亿元,有保有压、保证重点地全部投入到了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生产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建设上去,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建立与财政政策实践启动阶段(1992-2003年)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8

    

过去100年正好是财务管理学从独立走向不断完善的100年,西方财务是这样,我国财务也是如此。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理论的独立是以美国著名财务学者GREEN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为标志的。尔后西方财务以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不断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学科发展、理论成果上可谓异彩纷呈,至今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耀眼的分支。尽管我国财务理论过程十分曲折,但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过去的100年也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里,我国财务学科和理论的发展由于“门户开放”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更是深深打下我国传统理财思想的烙印并且有所创新。据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江浙一带的不少大中型企业不仅设立了专门的财务主任,有的还设立财务总管,在企业管理结构中居于高层地位。一些大学开设了专门的财务管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还设立了财务管理学系。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促使证券交易日益活跃和旧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形成。1918-1920年,北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三家规模最大的交易所相继开业,随后上海、天津、汉口、哈尔滨等地规模较小的证券交易所也纷纷成立。1939至1940年众业公所上市股票达160种之多。这些股票和上市公司虽然具有较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但是旧中国的公司财务同样具有“资本市场”意义。

    

当时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理企业之财”的概念形成。从历史分析,我国传统的“理财”定义是“为国理财”,著名理财家王安石、沈括等所持观点属于此类。而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概念的“理财”是从100多年前的郑观应、盛宣怀开始的(参见叶世昌主编《十大理财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二是一批民族资本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极富操作性的财务管理思想。比如郑观应提出的重视经营规划、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成的见解我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创始人张謇“制定预算、以专责成、事有权限”的思想;“棉纱巨子”穆藕初论“事前无预算,临事无研究,事后无觉差,谓之无管理”,抨击了国内实业界管理的混乱;抗战期间的卢作单“无计划勿行动,无预算无开支”和“预算本为事业中的财务问题之一,但涉及事业的全部财务问题”的主张等等。这些“财务控制”思想和观点对现在重视财务管理同样具有借鉴价值,并较当时西方流行的“财务筹资”理论有独到之处。遗憾的是,至今理论界对我国解放前形成的财务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总结或提炼还不够。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新纪元。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与财政体制下建立和发展的。财务理论研究也就围绕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及其管理内容与方法而展开。涉及的财务理论问题主要有:①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理论。主要涉及到经济核算的实质、客观依据、指标体系、群众核算与专业核算的关系。②关于社会主义资金理论。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资金的本质、资金与资本的区别、资金运动规律性、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区分、折旧基金性质、流动资金职能、社会资金与企业资金相互作用等。③关于社会主义企业利润的客观依据及其与资本主义利润的根本区别。④关于财务本质上是货币关系体系的总和还是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或是价值分配活动。⑤关于经济效果的概念、范围与经济核算的关系。⑥对企业车间班组核算制度、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平衡会议制度、决算审查会议(经济活动分析会议)制度、定额发料制度、流动资金归口分级管理、成本费用归口分级管理的研究等。这一阶段财务理论研究的特点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基础理论,甚至把一些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纳入到财务研究之中。在内容上,财务概念上的争议是财务研究的重点;在目的上,主要对宏观上的有关财务政策产生影响在实务上,总结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财务控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方位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以国营企业的财务改革和改进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研究全面展开:①以改革企业分配关系、放权让利为主线,围绕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两步利改税、承包制、租赁制和税利分流等改革举措的财务研究。②财务与会计的关系问题研究。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会计管理论”与“会计信息论”的争议最为激烈。③财务职能研究。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了由财务的服务职能(为政治、生产、群众服务)向财务的分配、控制、组织、决策职能的转化。④宏观财务与国家财务问题的提出拓宽了财务研究的视野。⑤关于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探讨使人们加深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⑤关于资金周转指标、利润率指标(平均资金利润率、资本利润率)研究。⑦关于成本的经济内容、作用、成本开支范围、国家成本杠杆与政策、除本分成制、成本考核指标的研究。这是当时财务成本研究的主要问题。⑧实务界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内部银行、目标(利润)管理、划小核算单位与内部承包、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等财务管理方法。这一段时间的财务理论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基础理论的局限有所松动,理论依据不断拓宽。在内容上,财务名词概念的争议仍是财务研究的重点;在目的上,不仅要对宏观上的有关财务政策产生影响,更是为国营企业自身的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提供思路,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

    

以1993车颁布、实施”两则两制”为起点和契机.我国财务理论研究的视野、方法、内容等呈现出明显的“多极化”特征:第一,财务概念的“多极化”。概念的差异涉及到立足不同力面研究财务问题。如第一种“财务”概念就是指公司财务。它对财务的定位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针对上市公司这样一个特殊的企业群、特殊的环境来研究公司的财务目标、财务工具和财务的价值评估问题,它是西方财务的翻版;第二种“财务”指财务管理,主要指内部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这与中国传统的财务概念一致,主要强调既要研究上市公司,也要研究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企业)财务、中小企业(私营、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财务、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第二,财务研究基础理论的“多极化”:既有传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有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引入使财务的“经济学”研究日益浓厚。第三,财务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极化”:近年来财务理论上的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性研究方法形成对峙,并且采且典型“案例分析”的分析方选也日益引起重视。第四,财务管理主体(层次)的“多极化”:主体是指谁来管理财务,西方财务书定位在财务经理。我国财务理论明确提出管理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多元主体的一种整台,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反映,包括政府理财、出资人理财、经营者理财、财务经理理财和员工民主理财,这就是管理主体多级层次。第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多极低”。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和讨论曾较为热烈,是否把财务基本目标定位在利润最大化、资本保全与增值、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市价、股东财富最大、企业价值最大、相关者(政府、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利益最大等目前还在争论。第六,财务管理对象的“多极化”:资金运动论(筹资、投资、分配)、管理循环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要素论(现金流转、资产、资本、收益)、产权经营、资本经营、证券经营等都是财务管理对象的种种表达。第七,财务与边缘学科的关系认识的“多极化”: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的认识似乎趋于共识,但是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证券金融的相互关系目前则没有取得共识的迹象。第八,实务界实施财务管理的举措“多极化”:“财务管理中心论”、“成本否决”、“内部结算中心”、“预算管理”、“财务总监委派制”、“购销比价管理”、“企业改制与财务重组”、“业绩评价与报酬计划”等使财务的实务运作流光溢彩。第九,关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走势观点的“多极化”:诸如,《企业财务通则》的存与废,政府与国有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关系如何再造,控股公司(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架构与财务上集权分权体制的选择等体制上的问题是财务理论上的热门话题。第十,财务教学与人才素质研究的“多极化”:“财务管理”已经被国家教育部单独列入新的专业目录,开设“财务管理”专业是这几年各高等财经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业调整的“时尚”。但是把财务管理专业设在会计系还是管理系、金融系、财政系内,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安排。不过最为要紧的是这个新增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结构至今缺乏统一、科学、可行的方案,这可是“百年树人”的大事。诸如此类的“多极化”充分表明我国在世纪末的财务研究的五彩缤纷。财务理论的立体感很强,从不同的立场可以得到不同的框架体系,不同的内容呈现不同的形式,内涵极其丰富。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也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财务理论研究十分身乱,它的系统性、层次性难以与历邻近的会计学研穷相提并论。这就是目前财务理论研究尴尬处境之所在。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9

概念框架的全称是“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按照FASB的解释,概念框架是指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内在一致的理沦体系,它说明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特征、作用及局限性,并能够引导会计准则的前后一致。

二、联合概念框架及溯源

(一)联合概念框架溯源

美国安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组织都对美国GAAP规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方式开始提出质疑,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同时,IASC(后改组为IASB)成功完成了“可比性项目”,“核心准则计划”,开始赢得国际威望,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和组织,包括欧盟、澳大利亚等纷纷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现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全方位介入IASC,通过积极参与IASC改组,取得了IASB及其他机构的主导地位,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加“美国化”。

2002年9月,IAsB和FASB正式同意致力于全球会计准则的趋同合作,达成了“诺沃克协议(The Norwalk Agreement)”,增加了共同的短期趋同项目,就双方会计准则的特定差异寻求解决方式。

2004年4月,IASB-bFASl3召开联合会议,一致同意在各自的日程表中添加制定通用联合概念框架的项目,并于同年lO月再次召开联合会议,正式启动“联合概念框架项目”(Conceptual

Framework――Join LProject of IASB and FASB)。

联合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就代表IASB/FASB双方概念框架的未来,有助于实现IASl3和FASB开发基于原则导I旬的、内在一致的、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的目标。

IASB与FASB合作开展联合概念框架项目,对其现行概念框架进行整合并加以改进,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大致可概括如下:①全球会计环境的变化催生概念框架变革;②会计国际化趋势要求建立共同的概念框架作为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③概念框架对“以原则为基础”准则制定模式的重要性。

(二)联合概念框架介绍

联合概念框架并非对所有概念进行全面修汀,而是在IASB与FASB现行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允许在现行框架基础卜,根据市场的变化,更新和改进现有概念。

联合概念框架项目按照以下八个阶段进行(见表1)。

随着每‘章的定稿,其将取代IASB

三、联合概念框架的最新进展及评析

(一)财务报告目标与信息质量特征及评析

2006年7月,IAsB和FAsB联合了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和质量特征的讨论稿(DP)以征求公众意见。随后,针对反馈意见及相关议题展开了多次讨沦,并于2008年5月征求意见稿(ED),最终于2010年9月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工作,了Ⅸ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第一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第三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1.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介绍目标之前,联合概念框架首先强调了目标在整体框架体系中的重璎性,即“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形成了概念框架的拱础,框架的其他方面逻辑地来自目标。”将目标作为框架基础这一理念是IASB和FASB框架中所没有涉及的,笔者认为不火为一大改进。目标对于准则制定者发挥着纲领性的作用,指引着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向。

联合概念框架中指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者和其他债权人(existing and potentialinvestors,lenders,and other creditors)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其做出是否向报告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联合概念框架将目标界定为财务报告的目标自然比之前“财务报表的目标”表述更加广泛。据上述定义可知,联合概念框架明确采用单一的决策有用观的定位。一般认为,决策有尉性产生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本相对分散的市场条件,受托责任观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管理层所承诺的受托责任要能够得到明确的履行,因而要求先有明确的委托关系。联合概念框架显然受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影响。笔者认为,联合概念框架应添加一个目标,“有助于评估管理者的经管责任”,即应该综合考虑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充分考虑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大部分国家的利益。

2.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联合概念框架中信息质最特征的主要层次体系如图1所示。

相对于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及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信息质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进的质量特征两大类。基本质量特征中,最大的创新是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另外除了除了可靠性的构成要素“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并将可靠性的次级质量特征“可验证性”独立出来胙为曾进的质量特征。

第二,简化了约束条件。联合概念框架将成本作为一项普遍的约束条件。由于成本约束,通常需要权衡财务信息的效益和相关成本,只有当财务信息带来的效益高于与此相关的成本时才是合理的。

对于质量特征的层级划分,笔者认为较IASB和FASB原有框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举措一方面便于准则制定者理解质量特征的相互关系,在各质量特征相互制约时作出正确的权衡;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强调了“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的重要性,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为准则制定者在考虑信息纳入时界定了清晰的纲领。而对于“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联合概念框架在附录中给出了原因:对于“可靠性”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难以达成共识。笔者认为,经济现象和会计工作大多需要定量地记录和描述信息,而“可靠性”所提供的只是道德层面的定性描述,无法逾越主体主观判断和感情意识的偏差,“如实反映”很好地弥补了“可靠性”无法定量描述的缺陷。

此外,联合概念框架还提到了透明度、高质量内部一致性滇实与公允观点、可行性等未包含在框架中的质量特征。对此,笔者认为,应将“高质量”纳入质量特征体系。葛家澍教授曾说,“高质量’的准则和报告信息是可以定义的,具体是指:准则制定以目标为导向(以原则为基础),准则及其导致的财务报告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如实反映)为前提,它突出可比性,透明度、充分披露和保证确切而不含糊的可理解性。”“高质量”囊括了如实反映、相关性、

可比性、充分披露、可理解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纳入质量特征体系。

(二)要素和确认的阶段性成果及评析

1.关于要素

联合概念框架已研究过的两个要素是资产和负债。

(1)资产

IASB和FASB初步决定采用如下资产定义:一个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拥有的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的当前经济资源。

首先,这一定义将资产界定为“经济资源”,避免了“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抽象描述;其次,删去了“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描述,转而以“当前”来代替,强调的是主体在资产负债表日拥有的收入形式的经济资源;最后,用“主体拥有的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替代“控制”的描述,避免了对于“控制”概念理解的误区1且直观强调了主体对于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笔者认为不失为一个好的定义。这一新定义是IASB原有定义的发展和完善,而对于FASB的资产定义而言则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2)负债

对负债的暂行定义如下:一个主体的一项负债是该主体作为债务人的一项现时的经济义务。

联台工作组表示,现实义务的存在使负债不同于一般的风险。当主体致力于产生现金流量的特定行为时,一项现实的经济义务就概念性地存在了,井且存在某种机制来执行这一针对主体的经济义务。

2,关于确认

关于确认,目前仅涉及中止确认(Derecognition)这一概念。1ASB金融工具终止确认项目正在开发一种新方法来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初始研究重点。

2009年3月,IASB就经修订的金融工具终止确认模型展开公开咨询,并了一份征求意见稿(ED)《终止确认:对IAS 39和IFRS 7的建议修订》,提出了一项新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方法同时包括一个可选择模型供委员们参考。2009年6月,IASB在北美、亚洲和欧洲召开公开圆桌会议,就ED中的提议展开讨论,寻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同期,FASB修订了其关于终止确认的指南,这减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之间的差异。2010年第一季度,IASB扩展了ED中的备选模型,并与FASB进行了相关讨论。2010年6月,IASB决定保留现行的IAS 39中的终止确认要求,并最终确定了改进的披露要求,于同年10月《披露:金融资产转移(对IFRS 7的修订)》。

该项目随后将考虑制定更广泛的终止确认标准的可行性,这一标准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资产。

FASB电将于2012年结束其修汀后终止确认要求的应用实施评议。

3.女人确认(Revenue Recognition)

至于其他要素,IASB与FASB已将“收入确认”另列为联合趋同项目,其研究成果要吸收进合概念框架中来。

2008年12月,两个理事会了“关于与客户签订合同中的收入确认的初步观点(Prel iminary V iews on RevenueRecognftjon in COlltracts withCustome rs)”,并于2010年6月征求意见稿(ED),公开征求意见已于同年10月结束。2011年1月,理事会和委员会开始重新审议ED,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义题:(1)分割合同;(2)识别不同的履约责任;(3)确定商品和服务的转移。2月,理事会和委员会还讨沦了担保的会计问题。

(三)计量的阶段性成果及评析

2006年4月,IASB和FASB联合工作组拟将计量阶段分为三个步骤实施:(1)可能的计最础的定义与描述;(2)凭借质量特征评估备选的计量基础;(3)形成概念结论并讨论实际应用问题。

IASB和FASB联合工作组于2007年春完成了第一个步骤,提出了九项候选的计量基础:过去购入价(Past entry price)、过去脱手价(Past exit price)、修正的过去价(Medified past amount/、现行购入价(Cutrent ent ry price)、现行脱手价(Current exl‘t price)、现行均价(CurrentequilibriUIll price)、在用价值(Value inuse)、将来购人价(Future entry price)、将来脱手价(Future exit prlce)。

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所规定的计量基础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FASB第5号公告将汁量基础分为原始成本、现行成本、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对比可知,更改后的计晟基础主要有两点突破:一是以时间序列为主线,分类更为清晰明朗,有助于准则制定者明确地定义计量基础;二是按照获取方式划分,如过去购人价、过去脱手价、现行购入价、现行脱手价均可直接获取,不需经过人为的判断或加工处理,而其他计量牲础则有待人为或通过技术手段来获取其价值。

2008年11月,IASB和FASB认为在选择计量基础时,应考虑一下五个方面的因素:(1)价值/流量的衡量和分割;(2)置信水平;(3)类似项目的计量。(4)共同产生现金流量的项目的计量;(5)成本效益。2009年1月,联合工作组将计量基础的备选项分为三类:①实际的或预计的现行价格;②调整应计利息、折旧、摊销、减值和类似项目后实际的过去人账价格;③基于折现的或非折现未来现金流量的其他计算结果。2009年6月,IASB和FASB在联合会议上对概念框架计量章节的草案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在起草讨论稿的过程中首先考虑评估计量基础的质量特征,以及¨_景与财务报告目标、决策有用信息的质量特征间的关系。同年12月,联合工作组继续讨论,更新后的革案,决定停止计最项目讨论稿的起草工作,并考虑是否及如何将“负债汁量中的信用风险”评入概念框架的计量项目。2010年5月,联合工作组决定尝试继续起草“概念框架计量项目的初步意见”,并就此整合了相关讨论问题及各方观点。

目前,联合工作组对计量问题的研究处于第二个步骤。笔者认为,对计量基础的洋价应考虑两方面因索:一是环境因素,不同的经济环境适用不同的计量基础;二是能否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无沦选取哪利;计爨基础,只要能正确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即为恰当的计量基础。

(四)报告主体的阶段性成果及评析

报告主体是联台概念框架第四部分的内容,IASB和FASB联合工作组于2008年5月了时论稿,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了征求意见稿,对ED的公开评论期已经结束,共收到反馈意见112份,IASB和FASB在2010年10月的联合工作会议中对反馈意见进行了初步整理,并给出了讨论计划。由于各方争义太大,报告主体章节的终稿由原计划的2011第一季度推迟至2011年6月后。

IASB的《列报财务报告的框架》中仅用一句话定义了报告主体:依靠财务报表作为主体财务信息主要来源的使用者,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根本没有包含报告主体的定义,甚至没有涉及如何定义报告主体的讨论,可以说,报告主体是联合概念框架在现有框架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新概念。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报告主体是指经济活动的限定区域,其财务信息有助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所需信息的现有及潜在的权益投资者、贷款者和其他债权人作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评估主体管理层和治理层是否已高效和有效地使用了其所提供的资源。”同时,他们还建议报告主体不应仅局限于结构属于法人主体的业务活动,而应更加广泛地适用于独资企业、台伙企业、分支机构、信托机构、主体集团等。

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概念篇10

21世纪是以客户为导向的信息化社会,而不是上个世纪以产品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因此,面对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改造。它不仅包括对产品和生产流程的重整,还要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管理流程。于是,基于ERP技术的动态企业建模技术、智能资源计划应运而生,企业管理进入协同管理阶段。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从概念上可以得出,协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当技术从人们日常生活和商业社会的边缘逐渐成为核心,人们就越来越需要技术来提供更多的东西。

今天,企业集团管控的最大工作是对集团业务资源与法人群体实现协同。实现协同,需要经过4个步骤:一是分工,这是协同的基础。二是整合组织系统内部各成员企业的资源,形成协同的聚合力。三是将聚合力高倍放大,生成协同的杠杆效应。四是实现协同经济,便达到了企业集团管控的目的。只有全集团的整体协同,才有可能实现最优协同经济。

协同经济成主流

著名管理专家金达仁通过对大量的数据比较分析,明确指出“整体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源消耗大、运营效率低是目前制约中国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五大问题。”中国企业集团要逆势而为,快速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本管理,构建协同商务体系,加快集团管控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业务模式重组”。

金达仁说,一些企业集团发展战略过于空泛,缺乏有效的方法、体系和IT支撑,集团管控也是其中的薄弱环节。这样的发展战略是难以操作和实现的,必然从大方向上影响企业集团的快速发展。

金达仁进一步分析,加强集团管控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就是企业集团要构建实时、一体化的管控体系。所谓实时,就是动态的收集、分析、处理各种相关信息,及时应对各种问题,乃至风险。所谓一体化,是指企业集团要明确管控业务,且要与相关业务集成、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尽快建立集团管控信息系统,同时要将他们实行有机的协同和集成。

协同商务是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新管理理念和商务手段,协同商务实现的关键是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

协同商务通过电子化,使企业能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企业部门、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渠道,实现跨企业、跨地域、跨时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实现业务处理和信息获取与共享的一体化,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服务,整合商务流程,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整个商业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与趋势,作出了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企业内部信息化应用。主要是以ERP为代表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应用。ERP是面向交易的管理系统,通过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帮助企业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加速了财务统计等业务。但是由于受IT技术发展的限制,原本是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难以突破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企业之间难以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协同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即使是在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内部也往往由于系统运行成本过高而难以建立企业一体化应用。

第二阶段,企业外部信息化应用。由于Internet的问世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信息技术的主流应用。这一阶段基于Web技术的ERP系统为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跨越地域限制,为企业真正实现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可能。这时的ERP系统主要分两个方向向外扩展:一是基于Internet网络的采购管理,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采购业务管理,包括网上采购、竞购与拍卖和反拍卖等。二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它定位于成品整个营销过程的管理,包括市场活动、营销过程与售后服务三大环节管理。

第三阶段,协同商务。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比B2B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前沿技术所提供的一整套跨企业合作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管理当今错综复杂的企业生态系统。它帮助企业同其关键的交易伙伴们共享业务流程、决策、作业程序和数据,共同开发全新的产品、市场和服务,提高竞争优势。相对于ERP的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协同商务则更关注企业内外交易各方的同步作业。

协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董小英分析说,以前中国市场的环境主要受中国市场要素的影响,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环境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受几万公里以外的区域(比如像美国、欧洲市场)的影响。所以说,市场的不确定性现在是在加大。那么,这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会迫使企业必须要改善企业内在能力结构,使得企业内在管理体系能够对外部环境形成一种时效性很高的、能够快速反应的应对机制,这被称为企业的动态平衡能力。这种动态平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企业的信息化去调节的。比如市场波动曲线很高,但是你的企业能够快速感知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你的生产计划和你的策略,就可以把这种高频的变动变成低频的变动,使你的损耗降到最低。当然这种内部结构体系和结构体系的变革和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管的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