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结题报告十篇

时间:2024-02-05 17:50:53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1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2

(一)授课对象:全院本科、专科各专业。

(二)大纲内容:

⒈目的要求

()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建设确中国特色汁会主义现沦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进—步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深入工农,了解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状况,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原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和实践第一的观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开展勤工助学,并运用所知识为社会服务。

⒉内容方法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城市某一地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农村、城市社会主义改革某一方面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③农村、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④先进人物、先进事迹;⑤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必须进行实地考查,实事采集,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可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个人单独完成和小组集体完成两种方式。

()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到农村或工矿企业与农民、工人一道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劳动锻炼时间—般为至天。在劳动锻炼期间,应与工农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增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

劳动锻炼结束后,应请当地有关单位或劳动锻炼单位的有关领导为自己作出鉴定,本人写出劳动锻炼的总结报告。总结内容主要有:下乡、下厂锻炼的基本情况;生产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主要收获和取得的成效。

()扫盲和科技文化服务。科技文化服务是指到农村、工矿企业向工农群众传授所需的科技文化知识,为工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把所学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科技文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是:“扫盲”补习、知识讲座、科技咨询、技术协作等。科技文化服务活动结束后,应写出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请服务对象所在单位的有关部门的领导在报告上签字。科技文化服务可与劳动锻炼结合起来进行。

()社会实践采用“主题教育”和“课程教育”两种基本形式。“主题教育”是指按上级要求,围绕某个主题,由学院统一组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指纳入“两课”教学计划,作为“两课”实践性环节,由“两课”教师按照教学要求安排确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⒊计划安排

()本科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每次二周时间。具体时间和内容由社科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院团委、学工处商量确定。

()专科生在校期间利用寒暑假安排一次社会实践,一周时间。具体时间和内容由社科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院团委、学工处商定。

⒋考核办法

()“课程教育”社会实践由社科系授课教师考核。必要时应征求团委、学工处有关同志的意见。

()“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由院团委负责考核。

()考核成绩计入“两课”相关课程成绩,占相关“两课”课程成绩的。凡课程理论教学考核成绩与社会实践考核成绩都及格者,原创:该课程评定为及格,其中有一方面不及格者,该课程评为不及格。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写作的几项要求和规定

一、调查报告写作的格式

⒈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⒉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⒊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当然,具体格式可以有写作者的特殊处理,但以上三点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二、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⒈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在调查报告中,须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⒉调查报告须取得调查对象的证明,并加盖调查对象单位的公章。

三、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⒈交稿的时间定于下学期开学后的第周星期五下午,过时不候。

⒉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收齐后交社会科学系在系资料室等候的相关教师手中。交稿时须清点报告份数,并登记签字。

四、社会调查报告样本(点击放大)

(四)南昌航院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⒈基层党组织、行政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⒉“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⒊某地村、乡、县、市近十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⒋某地村、乡、县、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⒌某地县、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⒍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⒎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⒏私营企业主入党,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⒐某地乡、镇、县、市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⒑某地城镇、街道、社区积极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⒈某地县、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调查。

⒉中西部某地区实施大开发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调查。

⒊某地乡、县、市实施可持续发战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情况调查。

⒋某市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功能,新格局的调查。

⒌某工业企业面对加入叭。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所采取的对策情况调查。

⒍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典型调查。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3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重视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参与教育工作。

二、丰富学校教育内容

(一)注重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基本任务:校长对德育工作负领导责任,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并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在不同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心理健康课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坚持以“五爱”教育为基本教育内容。

坚持开展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等),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体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教育:即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广泛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政教处承担全校思想教育和管理任务,一名副校长主管,配备政教处主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由各部门参加的德育管理组织,定期研究德育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以计划为依据,对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考核和评估。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如组织班主任学习上级文件,总结、交流德育工作经验,组织安排校、班活动,检查、评比班风、纪律,组织“文明班”、“升旗手”、“优秀干部”等的评选等。政教处的工作要时时处处体现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旨,在各类活动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

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

(四)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类活动,深化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一些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时机。

“三八”节,开展“我爱妈妈”活动,教育学生尊重妈妈和女教师的辛勤劳动,向学生布置“了解妈妈的一天”家庭作业,然后在思想品德课上汇报了解到的情况,歌颂妈妈的功德,体会妈妈的辛勤。

清明节前后,品德课都要增加“踏着先烈的足迹走故事会”内容,重点讲述河南三位著名革命烈士杨靖宇、吉鸿昌、彭雪枫的革命斗争故事。再通过祭扫烈士墓,进一步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

“五一”节,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组织他们访问街道的劳动模范,让劳模讲述劳动最光荣的切身体会,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七一”,由政教处出专刊歌颂伟大的共产党,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

“八一”建军节,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到军、烈属家进行慰问,到人民武装部进行慰问演出等。

中秋节、国庆节,向学生宣传“我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伟大的祖国在前进”等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征文、演讲、歌咏等活动,还可以专门组织座谈会,让学生交谈自己从各方面了解到的家乡变化情况。

元旦前夕,以班级为单位,认真回顾一年来的思想、学习、活动、纪律情况,畅谈思想,比成绩,比进步。

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爱国热情,深化思想教育,提高教育效果,进一步形成文明校风。

三、继续开办好家长学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进入学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轻德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强调社会影响,强调学校教育;有的认为“树大自然直”,只养不教,一味溺爱;有的对子女一贯训斥、体罚;有的业余时间看电视、打牌、玩猫玩狗,而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突出的是,大多家长对子女缺乏严格要求,使子女养成“娇、骄”二气和自私习惯。严重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要把家庭教育问题摆上议事日程,紧紧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依靠离退休同志和广大家长,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办好家长学校。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解决好教材问题。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形势增添教育内容。

2、解决好师资问题。家长学校由校长主管,一名副职专抓,组成家长学校教务处,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家教委员会。

3、努力开展教学活动。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一是每学年的秋季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让家长轮流进校学习;二是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传授知识与交流经验相结合和召开家长会等办法,提高家长的学习兴趣和家教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即闭路教学系统和双向教学监控系统,对全体家长进行每学期一次的集中辅导,既节约时间,又减轻授课人员的负担。在经费问题上,学校保证各项开支,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四、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一)聘请多方领导进行专题报告。

要坚持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专题报告会。主要内容是入学入班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反对邪教的教育等。有的报告会由政教处负责,有的报告会聘请上级领导作主讲。法制教育仍然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公安局法制室的相关领导进行,让他们以案说法,富有教育意义。

(二)组织社会调查。

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其主题有社会万象、风土人情、家乡新变化等。对学生来说,每次调查活动对他们都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调查后要组织调查报告,写的过程不仅是学习过程,也是教育过程。还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调查报告评比活动。

(三)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能够造成积极的社会影响,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纠正错别字活动。首先对校内师生用字情况作调查,采取纠正措施;发起“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活动”,深入机关、商店、企业,提出纠正意见,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

二是抵制不良书刊。抵制不健康的书刊进入学校,由辅导员倡导,组织学生广泛收集适宜他们阅读的各种内容健康的书籍,办起班级图书角,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三是雷锋精神再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敬老院、军、烈属、老教师家做好事,让老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是宣传节约用水。由学生组织起“节约用水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机关、院户宣传,发现水管有漏水现象,就把水管关好,并告诉人们要节约用水。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4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愿;需求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较老一代农民工来说,首先在就业意愿上就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老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打工赚钱、回家盖房、娶亲养老、供养孩子上学等;新生代农民工则完全摆脱了为最基本的生计而外出奔波的宿命,与之替代的是“从学校刚毕业,出来见见世面,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不愿待在农村务农,到城市中享受城市人的生活”、“到外面学点技术”、“实现自己的梦想”等等。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格外强烈。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在2010年6月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就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在建筑业中呈下降的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则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所占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分析

(一)受教育水平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数据分析,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占到了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段的比例则达到31.1%,远远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就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半文盲、文盲、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而从90年代开始, 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成为最高。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受教育水平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人都已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利用。

(二)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分析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是初中刚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因此,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成为决定他们前途的重要因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了36.9%,高出老一代农民工14个百分点;而对于从农村走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务农这项基本的生活依靠也可以是他们最基本的技能,而调查数据则显示: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从事农活,37.9%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从来没有务工的经验。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水平为主、职业技能水平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以高,但是,他们目前的职业技能水平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意愿中的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导向

(一)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公布的信息数据来分析,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到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而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到30%。同时,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需求占到总需求的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也只有20%左右。所以,在市场国际化、竞争激烈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背景下,知识和技能逐渐取代以简单体力劳动而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标准。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如果不能有效的提高,就很难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政策导向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供求失衡,这就需要相关政策的介入对其实施积极的干预,促使劳动力市场从失衡转变为供求平衡。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主要从技能水平上下功夫,目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委托模式,即政府委托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学校进行常年培训;2.定点模式,即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两地政府牵手,有目的进行培训;3.订单模式和联合模式,即政府和企业联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由政府牵线搭桥,对企业用工进行培训。此外,政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回乡创业等。从而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四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重大问题。从新生代农民工主体角度出发,对其就业取向、素质技能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导向,有助于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就业问题。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无论从其自身还是企业、政府都应积极寻求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最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5

论文摘要: 中央苏区时期的教育工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篇章,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资借鉴,本文从教育方针、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及为教育自身发展服务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按需施教原则在中央苏区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教育工作,是我党在已经局部执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开展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领导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苏区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办学宗旨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苏区教育的开展,不仅直接配合、促进了当时的革命战争,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党、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斗争素质,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在教育方针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1]从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我们可以看出,苏区所开展的教育工作,是针对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从革命斗争战略高度来开展的,充分体现了苏区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从总方针的各项原则来看:首先,教育要为革命战争的需要服务。中央苏区是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和不断“围剿”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革命战争的胜利,苏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教育工作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意义。在革命武装和反革命武装的较量中,革命武装依靠的不是武器装备的精良和优势,而是革命者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的提高。没有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的提高,就不会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革命队伍总是把提高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从确定教育方针,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尽可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从而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力量。通过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干部和官兵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大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和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他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苏区的发展和建设。

其次,教育要为社会解放的需要服务。总方针提出“文化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就是为广大劳苦群众摆脱压迫与剥削,由被统治阶级转变为统治阶级服务,实质上就是为社会解放服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劳苦群众由社会的被奴役者转变为社会的主人,成为根据地的主人,进而成为全中国的主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2]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给广大劳苦群众戴上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为了打破这种枷锁,特别是封建思想、宗教迷信和国民党教育思想造成的精神枷锁,苏区通过各种有效斗争,特别是教育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为社会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教育要为生产劳动的需要服务。在苏区,广大工农群众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央苏区教育与旧中国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它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对立的旧历史,开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阶段。同时,广大劳苦群众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教育使苏区由于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思想感情上逐步接近起来。这种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

二、在教育管理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给教育事业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中央苏区建立了符合苏区特色、自上而下、机构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保证了苏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以前,各省、县苏维埃政府都设立了文化教育部门。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瑞金成立,专门设立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作为全国根据地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内分设了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会教育局、艺术局、编审局、巡视委员会等办事机构。同时还下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和《省、县、区、市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行政纲要》),对省、市、县、区教育部(科)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机构设置、干部编制、干部职责、干部任免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根据分级负责的需要,划分管理权限。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教育行政纲要》中规定:“教育部在教育方针及政策上领导全国学校教育(普通教育)及社会教育。各级教育部除直接指导所办学校外,必须负责协助或领导各种社会教育及一般文化革命运动的团体。”[3]“初高级列宁小学以区立为原则”,“短期职业中学和小学教员的假期训练班以县主为原则”,“短期师范、初级师范以省主为原则”。社会教育组织和文化团体也由各级教育部负责领导和开展工作。

3.根据全社会参与管理的需要,建立各级教育委员会,调动社会团体力量参与教育管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省县区市各级教育部之下,均设教育委员会。”“各级教育委员会由部长、副部长、普通教育科长、社会教育科长、编审出版科长、共产青年团、少先队、儿童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代表,政府机关报主笔、当地学校的校长一人至二人,各种文化团体的代表,及所在地的下级教育部长组织之,以部长为委员会的主任。”[4]各级教育委员会建立后,各方面都有代表参加教育委员会,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群策群力,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把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

4.根据政令统一的需要,实行教育立法。为了发展苏维埃的教育事业,各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了有关的训令、指示和其他的教育文件。1934年4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把过去制订和颁布的一部分文件汇集起来,定为《苏维埃教育法规》并公开颁布,要求各地贯彻、实施。其中有“教育行政纲要”、“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小学管理法大纲”、“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等25个文件。这不仅提高了苏维埃教育事业管理的水平,而且开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立法的先河,为此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5.根据对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需要,建立巡视和报告制度。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专门设立巡视委员会,各级教育部设一定数量的巡视员,选派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威望的同志担任,到所属各地巡视,全面了解教育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除巡视制度外,还自下而上建立工作报告制度,《教育行政纲要》要求:“各级教育部向上报告工作,每月一次报告整个的工作,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问题,还须随时报告;但调查统计及学期总结,只在每学期终报告。3个月不报告,尤其是不做学期总结报告,以故意消极怠工论。”[5]巡视报告制度对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中央苏区党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只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适应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才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根据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不同需要,创办了多类型、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学校和文化教育机构。在干部教育方面,创办了各类干部院校,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列宁师范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红色通讯学校、红军步兵学校和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在社会教育方面,开展了识字运动,创办了夜校、半日校、识字班、识字组、识字牌、读报组、俱乐部等遍及乡村和城镇的各种教学载体,还开展了识字竞赛等活动;在普通教育方面,普遍发展了列宁初级小学、列宁高级小学、劳动小学等。总的说来,苏区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就着重培养哪方面的人才;急需的先办,不急需的后办,一时不能办的就缓办。在学制上,根据工作需要,弹性很大,有的需要长期培养,学制较长,有的短期速成,还有的采用夜校等形式,不占用工作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2.根据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以实施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把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以适应苏区革命和建设需要为出发点,做到教育内容少而精;在军事、文化教育上,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建立了全新的、体系完整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党内,主要是教育党员认清革命形势,明确斗争目标,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在红军内,主要是教育官兵贯彻党中央精神,加强红军自身教育,提高部队官兵的政治和军事素质;在革命群众中,主要是进行阶级和阶级革命教育,进行土地革命教育,进行识字教育,动员他们积极投身革命,帮助和踊跃参加红军。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学民主和以启发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上政治课的教授法:(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10项教授法集中反映了中央苏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央苏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是中央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

3.根据革命斗争特点的需要,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苏区发展教育没有条条框框,而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对路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学,加速人才的培养。如在教育过程中,有的采取固定地点教学,有的采用流动教学;可以全日学,也可以半日学,还可以夜校学;可以在课堂里学,也可以在校外学,灶头床边、田头地边都可以成为教学场所。特别是识字教育,采取的方式更多样。1930年,徐特立在兴国调查时,总结了识字教育的经验,指出:“参加生产和参加革命工作的都应当利用空闲的时间读书,识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吃饭的,同睡觉的,同工作的人,从二人到五人,编成一小组,把所有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配合,用所有识字的,教所有不识字的。就是利用工作人员教工作人员,战斗员教战斗员,群众教群众。老公教老婆。”[6]后来总结成“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7]的“以民教民”的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中央苏区教育创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办学形式与教育内容有机地

统一起来,促进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在为教育自身发展服务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根据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央苏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工作服务,抓好自身建设,提升教员队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苏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根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需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育。中央苏区教育发展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师,建立一支革命的教师队伍是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1932年2月至8月半年的时间里,临时中央政府有四次常委会讨论创办师范教育的问题,可见当时对培养工农教师的重视与紧迫性。中央苏区从中央到地方都创办了许多师范学校,有高级列宁师范学校、初级列宁师范学校和短期列宁师范学校,形成了由中央、省、县办的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师范教育体系。中央苏区还开办了很多培训班,在苏区管辖下的江西、福建省,1933年寒假(即1934年初)就开办了小学教员训练班60个。广昌县1932年8月开办列宁师范训练班,集中全县100多人学习了两个月,充实和加强了全县小学教员队伍。苏区还积极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为中央苏区教育服务。1929年,红四军党部在《告商人及知识分子》布告中明确宣布:“知识分子若肯参加革命,工农阶级均可收容他们,依照他们才干的大小,分配他们适当的工作。”[8]临时中央政府还专门发出了《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启事》,广泛征集人才。如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军医处长陈厚仪,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后,就担任了红军卫生学校的校长,增强了苏区的师资力量。

2.根据艰苦的现实条件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勤俭办学的道路。中央苏区从建立伊始就处在战争与动荡环境中,赣南、闽西等又都是地贫民穷、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缺少教育经费,缺乏文化教育用品,条件十分艰苦。中央苏区在建立与发展教育过程中,依靠广大革命群众,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勤俭办学的道路。1931年到1933年间,毛泽东在《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中,提出文化教育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办学,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学习内容从实际出发,采用互教互学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方法,这为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区教育还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必须把有限的物资资源用在开展教育最需要的地方,这一切都依靠群众和师生自己动手来解决。如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校舍,都是干部和学生自己建造的;小学的校舍不少是破旧的祠堂或庙宇,有的就在农家院子里上课。教室里没有桌椅,有的学员从家里自带,有的就席地而坐;没有粉笔和黑板,就用木炭在地上画,用树枝在地上写。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学员顽强学习,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依靠群众办学、勤俭办学是中央苏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结束了过去教育被少数反动统治阶级垄断的历史,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发展,使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本,1957:285.

[2]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1981:27.

[3]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37.

[4]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24.

[5]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40.

[6]识字运动的办法(1931年).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56.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6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乡村教育

作者简介:申家龙(1965-),男,河南延津人,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经济学与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城市化背景下河南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编号:2013-ZG-001),主持人:宋飞琼;同时受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创新型科研团队“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61-05

要梳理农村职业教育,毫无疑问需要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说怎么看待农村职业教育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对农村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判断。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定位问题又是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但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三十年的实际发展成效,而且它还在继续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今天的办学方向,因此,梳理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成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拉开了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序幕,《报告》提出:“县以下教育事业应当主要面向农村,为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服务,在城乡要提倡各行各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可适当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改办一些农村农业中学,但其进展速度并不是很快。1983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无疑大力推进了农村农业高中的改办速度,《通知》提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统筹规划,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除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技术课,开办职业技术班,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中学或其他职业学校外,还要根据可能,新办一些各类职业学校。”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农村农业中学开始广泛建立,当然大多数是由某一个乡的普通高中改办而来。文件还强调“农业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回农村参加工作,农村有关单位应优先从中择优录用,也可以对口升学。”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强调“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在城市要适应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富的需要”。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的《关于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情况报告》,《报告》再次要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确立为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为农民劳动致富服务的办学思想,并逐步形成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能力。”“在农村,必须把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和安排。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强调了为农村、农业发展的服务目标。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为农村发展服务实际上变为了为农业生产服务,这个时期的多数农村职业学校无非开办了种植和养殖专业,即使这样也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尽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我国粮食供应依然处于紧张状态。从80年代初期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事实上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批转的《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的通知》,在鼓励多种经营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强调粮食生产问题,《通知》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缓和,因此,对粮食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粮食生产必须继续抓紧。发展多种经营,决不能挤掉粮食。”“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这就是我们的方针。”1982年中央1号文件转发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完善了农村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中央1号文件是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此文件指出:“长期以来把农产品远距离运到城市加工,农村光生产原料,不但造成农产品不必要的损耗浪费,而且限制了农村劳动者就业的范围和农产品综合利用的效益,这必须逐步有计划地加以改变。今后新增加的农产品加工能力,都要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应当允许农民对完成交售任务后剩余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使农产品做到多次利用,增加农民收入。”198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而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则强调了“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所以,在严格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民难以自由迁徙,只能在农村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劳动与经营,那几年也是农村家庭模式副业快速发展时期,建立农业中学似乎还是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们却忽视了社会发展变化是很快的,从结束农村生产制度变革的萌动到全国农村大面积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超过8000亿斤,基本解决了困扰中国上千年的粮食短缺问题,农产品供给一下子出现供大于求的过剩状态,1984年首次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所以,农业中学单纯为农业生产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发展需要了。事实上1984年中央1号文件就指出:“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可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布局创造条件。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四个现代化也就无从实现。”1986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指出:“以往单打一抓粮食生产,并没有达到更快增产粮食的目的,反而造成农村经济停滞的局面。近几年开展了多种经营,包括发展经济作物,发展林、牧、渔业,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结果,粮食增产速度大大加快,农村经济全面繁荣。”1987年中央1号文件就开始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只有使众多的劳动力从种植业转移出来,形成农工商综合发展的产业结构,才能提高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实行以工补农,提高农村收入,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就是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单纯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职业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了。

从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展的速度要比想象的更快。1980年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84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开放城市的权限。在这些开放城市的带领下,各类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局面也迅速出现。据广东省党史1984年的大事记记载:“新年伊始,数十万外省民工南下涌入广东,至2月15日止,仅乘火车南下入粤的民工已超过40万人。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每天都滞留成千上万的民工,有关部门,特别是运输和城管部门感到巨大压力。民工潮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月19日,省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加强外省民工的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各市、县及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公安、铁路、劳动、交通、民政、粮食等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管理、疏导工作。”尽管当时的媒体普遍使用“盲流”来称谓这些“农民工”,尽管这些先一步开放的地区当时还采取各种围追堵截的方式来进行干涉,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农民摆脱贫困的愿望仍然加速着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步伐。葛象贤、屈维英在对1989年春节后出现的民工潮进行了三个多月追踪寻访的基础上,于1990年出版了《中国民工潮――“盲流”真相录》,在这个报告文学里把刚刚出现的“民工潮”比喻为“中国古老的黄土竟然流动起来了――那象黄土一样固定的中国农民开始象潮水一样流动起来,而且势头很猛”。[1]我们许多人都熟悉的一首歌《我不想说》,这首歌经杨钰莹的演唱曾响遍祖国大地,但这首歌的歌词“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看看可爱的天,摸摸城市的脸,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许多的爱,我能拒绝,许多的梦,可以省略,可是我不能忘记你的笑脸,想想长长的路,擦擦脚下的鞋,不管明天什么季节,一样的天,一样的脸,一样的我就在你的面前,一样的路,一样的鞋,我不能没有你的世界。”未必所有的人都理解它真正的含义,只有看了它的出处10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你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寓意,当那些农村小姑娘第一次外出远门追求梦想的时候,尽管离开家乡时不断回眸,恋恋不舍,但她们还是毅然怀揣乡愁,心随梦想,走出了故土,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想想长长的路,擦擦脚下的鞋,不管明天什么季节”正是那些农村小姑娘虽然对前途模糊不清,但毅然行进着理想追求步伐的真实写照,当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打工者一些无奈的复杂心态。《外来妹》是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它的创作与拍摄应更早,从中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末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但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对此好像视而未见。

事实上,从1982年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就开始进入了高速转移时期,1984年的非农产业劳动力比1981年增加了2248.5万人,1988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已增加到8611万人,[2]这一社会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1993年国家教委办公厅转发了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关于北京市、辽宁省、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薄弱,发展缓慢,问题很多。如,现已开办起来的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所设专业主要是面向二、三产业,这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十分必要。但是,农业种植、养殖类专业办学十分困难,招不来学生。四川省乐山市反映,某校办班计划招生45人,只招收了10多人,并且一进学校都要求改学非农业专业。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因而不少农职校也就不办农业专业了。”这实际上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现状,也许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吧,《报告》却依然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素质,普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而,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发展是关系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的一个大问题。”“要集中必要的力量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骨干校,使其逐步加大对下辐射的强度,发挥示范作用。要努力搞好乡校建设,使乡校在对农村未升学的小学、初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充分发挥作用。要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短期技术培训,这是现阶段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整个90年代还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广大农村地区,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统筹规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9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认为:“在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上,应把培养有较高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的新型农(牧)民和农(牧)业技术骨干作为主要任务;在专业设置上,要首先注重办好直接为农、牧、林业服务的专业。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逐步发展为第二、三产业服务的有关专业。”“县办职业技术学校要坚持人才培养、科技实验、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相结合,发挥上挂横联下辐射(即挂靠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横联有关业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向广大农村和农户推广技术)的作用。”当然,这个模式是某省在80年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所谓成功经验,在全国都进行了推广。到1998年2月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还在强调,“在专业设置上,应重点保证资源开发等支柱产业的需要。我国中西部的大多数地区农业仍是主要产业,必须把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整个90年代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与80年代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也没有按照农村新增劳动力的需求来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坚持着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的办学思想。“为农村培养留得住、永久牌的落地式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那个时代的流行语。

但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93年l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我国劳动力充裕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就业的压力,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广开就业门路,更多地吸纳城镇劳动力就业。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指出要鼓励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这个决定实际上已经把劳动力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来发展了,随后1993年l1月,劳动部颁布了《关于印发(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城乡协调就业计划”第一期工程)的通知》,也就是说,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问题从政策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从整个90年代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步伐显著加快,l992年在城市的打工者有4600万人,1994年增加到6000万人。此后,流动农民工的数量每年以800万人至l000万人的速度增加。[3]90年代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大规模改造期间,整个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最高峰的1997年招生人数也不过520.77万人,还包括那些翻牌学校的学生人数,甚至可以说多数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当我们农村职业学校正为所谓农业教育奋斗正酣的时候,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却看准了这一商机,他们普遍开展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培训工作,“安排工作”成为了这些培训机构招生的第一大法宝,尽管他们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中介性的,但毫无疑问地赢得了商机,不少培训机构在此期间积累了资本,甚至当前已升格为高职院校的也不是个例。

应该说,进入21世纪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开始有了转变,2001年中央2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下发,《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意见》认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和进城务工,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增强城市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随后在5月份,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这个通知标志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价值取向的转变,从其文件自身就可以证明,文件末尾有一段话:“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一项新的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20年里,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是为农村培养留得住永久牌的落地式人才。

这个文件已下发10余年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2003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也皆为农村问题,尤其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同时,从进入新世纪开始,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突飞猛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超过了61%,一个70岁老太太就可以完成她们家庭几亩地的粮食生产已成为了现实,一直有不少人在说,农村正在空壳化,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人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了,否则我国的粮食产量应该是大幅度下滑的,但现实并没有出现这一问题。畜牧业也快速地进入了规模化养殖阶段。毫无疑问,从我国农村人口与土地保有量相比,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新增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在未来若干年还将持续。

但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怎么发展,近90年前的一个声音还在回声缭绕,那就是陶行知先生的著名文章《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对当时农村教育的声讨:“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有荒田不知开垦,有荒山不知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棍、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卫,遇到了水旱虫害而不知预防。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好像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如果与农业生产无关那将是极大的错误,但遗憾的是,那个时代所有模式的乡村教育变革试验都失败了,都消失了。六十年后,我国农村大地又进行了一轮农村教育的改造,90年代70%的普通高中都改办成了职业学校,可惜的是在我国新增人口到达高峰时期的2007年、2008年那些改办的职业学校还有几个存在的呢,即使生存着的农村职业学校又有多少个彻底改变了生存困境呢?前几年有位著名学者在河北省想复制20世纪20年代的乡村建设模式,再次试图用培训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好像也没见到下文。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职业教育强县”、“新型农民培训”的号角依然响亮。教育就是教育,用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如果办一所职业学校就能解决农村的贫穷与落后,那么,经过三十多年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就不应该存在贫困人口问题了,然而2014年我国仍有7017万贫困人口的存量。但是,教育是具有基础地位的、也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之所以具有基础与战略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作用,违背这一基本规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农村教育更是如此。

之所以在前面把《我不想说》这首歌的歌词抄写在这里,是想说,虽然那些小姑娘对教育没有话语权,但她们有脚,在那个还可以说处于封闭状态的农村,这些青年,这些小姑娘们还毅然勇敢地踏上了外出的步伐,那么,今天的农村新增劳动力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呢?我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该怎么办是不是会有些新的感受呢?

参考文献:

[1]葛象贤,屈维英.中国民工潮――“盲流”真相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7

职业技术在“”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就是在小平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技术的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技术、社会经济的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卫生、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信息库与职教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资料》,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8

这份报告说,中国青少年教育事业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主要是政府投入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

报告说,中国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低于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数4%。虽然中国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了要在2000年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但2000年的实际比例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平。1998年仅达到2.64%。

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是中国青少年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目前,中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四分之三在农村,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在地区之间,中国西部地区的文盲率大大高于东部和中部,达12.07%,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出近3个百分点。另外,民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存在不均衡。

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教育发展步伐。目前,中国教育仍然存在乱收费现象,收费名目繁多,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家庭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

(摘自新华网http://news.tom.com2005―12―22)

我国首份青少年网瘾调查公布 北京排名第二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北京《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这也是我国首次正式的有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网瘾现象的严重程度云南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上海为8%。

本报推出的“网溺系列调查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家长及专家都对这组系列报道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与建议,尤其指出了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同样,从公布的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网瘾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根据调查,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中生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年龄越大,上网成瘾的比例越低。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而30岁至35岁的网民中网瘾比例最低。

(摘自《北京晚报》2005―11―22)

中国每年新增青年劳动人口1500至2200万

一份近日的权威报告称,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严峻,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至2200万之间的高位。

这份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国际联络部联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1995年―2004年)》说,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人口,每年仍然保持在1500至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很大。目前,中国青年就业形势严峻,面临很多难题,突出表现在新增劳动人口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问题增多和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大三个方面。报告称,近年来,由于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毕业后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大学生失业者每年有30万人左右。2004年,中国应届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约为70%。同时,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这个数量相当庞大,使就业压力陡增。

新娱乐占青少年娱乐半壁江山

日前,由团北京市委、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针对12―24岁青少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等新娱乐方式,已经占到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传统的娱乐方式――体育运动和看电视仅分别占18.3%和12.3%,其他娱乐方式总共占3成。

调查中所称的“新娱乐”,包括以网络、移动电话等为工具的数字娱乐,和街舞、嘉年华、真人秀等为内容的新型体验娱乐。

调查同时显示,52.8%的青少年以放松减压为主要娱乐目的,这与当前青少年的压力感直接联系在一起。26.3%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很大,16.8%的青少年认为压力比较大。

在调查中,52%的青少年认为新娱乐的积极功效大于负面影响,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的基本娱乐需求,具有更好的放松减压效果,以及更多元化的娱乐功效(健身功能、交际功能、拓展功能)等,只有19%的青少年认为新娱乐的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功效。

大学生对新娱乐负面影响的认识同样较为客观和理性,主要是“容易上瘾”、“影响正常的学习或工作”、“娱乐内容中有不良成分(如暴力、色情等)”、“增加经济负担”、“部分新娱乐项目还不太普遍,不被社会承认”等。但多数学生认为,这些负面影响本质上并不是新娱乐的技术问题,而是人为问题,更大程度上是新娱乐的提供者和参与者在具体娱乐过程中的操作问题。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5―12―22)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办法将制定 预防青少年犯罪

在日前闭幕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表示将研究制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

杨岳表示,2006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将重点抓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三方面。推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控制、操纵流浪儿童的黑恶势力。

(摘自新华网2005-12-19)

体重超标胆固醇高 美国34%青少年不健康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美国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身体不健康,未来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较大风险。

研究者说,他们让12岁到19岁的2200名青少年踩踏车8分钟,从而评定他们身体的健康程度。研究表明,34%的被测试者身体不健康。研究者发现,身体不健康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体重超标或肥胖的可能性超过健康者2到4倍,他们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压也比较高。按研究结果统计,美国全国有750万青少年和850万成年人身体不健康。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9

韩国媒体2月20日消息称,韩国第一批在梅斯特(Meister)高中接受行业培训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3%,远高于2011年大学毕业生50%的平均就业率。梅斯特高中是韩国2010年重点发展的一种特色鲜明的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其办学目标是为中等教育毕业生进入专业化较强的行业领域工作作准备。目前,全国共有35所这类学校,由政府及一些大型企业提供全额经费资助。在毕业生收入方面,目前这类学校毕业生的平均时工资为大学毕业生的60%。

印度职教机构出现倒闭现象

据“大学世界新闻”2月23日报道,在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许多企业学校和技术教育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迅速扩张后,都有接近倒闭的迹象。从相关数据来看,2012年有180所学校倒闭,今年将有160所学校倒闭。印度工商业协会经过调查后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政府对这些学校的设施、教职员工、行业参与及学生等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这些学校的就业结果来说,目前只有1/10的企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实现了尽快就业,而2008年这一比例为54%。相比来看,民众对到社会声望较高的印度管理学校和印度科技学院学习的需求较为强烈。

职业教育成为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重点

3月1日,OECD《东南亚经济展望2013》,报告强调了职业教育在东南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概述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和问题。报告特别强调,TVET在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解决技能短缺问题的关键因素。

OECD建议南非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3月4日,OECD的《南非经济调查2013》指出,南非应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刺激经济增长;开展教育改革,赋予人们更好的就业前景,并解决技能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调查报告建议通过增加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来提高就业率。

英国公布针对16~19岁年轻人的职业资格标准

3月7日,英国教育部一份教育改革征求意见稿,该提案的主旨是16~19岁年轻人获得职业资格的条件要求。提案指出,获得第三级职业资格需要150或更多的教学指导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工作领域或继续学业,学生成绩要用分数而非“通过”或“未通过”来衡量。政府此举的目的是解决当前一些职业资格不能赋予年轻人恰当技能和知识,导致学生走向“死胡同”的问题。

美国大学注重就业路径

日前,美国《高校情报》通过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Gallup)对高中生家长开展的一次民意调查发现: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孩子越大,对工作的关注度越大。9~12年级学生的家长中,41%的人选择“一份好工作”作为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首要原因,而5~8年级的学生家长中选择“一份好工作”的比例为35%。多数家长认为,相对于文科学位,职业、技术或专业课程项目更有助于找到一份好工作。

尼日利亚呼吁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

据相关媒体3月9日报道,尼日利亚日前建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公私合营的讲习班,其利益相关者要求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并加强职教教师的能力培养。该讲习班是由教育部、劳动部、非洲发展基金(ADF)和英拉雅大学共同组织成立的。琪拉雅大学负责人指出,他们有兴趣为尼日利亚提供职业技术资格培训。ADF职业培训项目经理艾波尔·沃弗尔(Ebele Nwofor)强调,要加强职教教师的能力培养,培养学习者适合产业需求的技能。

英国首相提出为学徒制制定新规范

3月12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全国学徒周的启动仪式上指出,将使学徒制获得应有地位,并成为像学位教育一样受到公众认可的重要教育路径;学徒制在帮助英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帮助公民开发出自己的全部潜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徒制对于个人福利、企业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重要贡献。因此,增加对学徒制的投资是满足人们生涯发展预期的最有效途径,未来英国将进一步加强对学徒制的投资,并为学徒制发展制定新规范,促进学徒制的发展。

美国颁布《支持知识和终身技能投资法案》

日前,美国国会题为《支持知识和终身技能投资法案》,这是自1998年联邦《劳动力投资法案》颁布以来的首次修订。法案强调,要改革和加强国家的劳动力投资体系,培养更加强有力的技能型劳动力,增强美国的竞争力。法案在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投资、就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条款。

欧盟教育与培训发展新战略

日前,欧盟委员会题为《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加强技能投资,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政策报告。报告提出,技能决定着生产力提升的水平和速度,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是实现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从长远来说,技能可以促进创新,增强生产的附加价值,激发高层次技能的聚集,塑造未来的劳动力市场。

报告指出,为应对经济增长下滑、人口老龄化及青年失业率上升的挑战,未来教育与培训的重点是培养恰当的就业技能,增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效率和包容性,促进所有利益相关者间的合作。与此相关,欧盟未来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关键领域是:发展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促进工作本位学习,包括高质量的受训生制、学徒制和双元制学习模式,促进青年人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加强公共和私立部门的伙伴关系,确保技能供需的匹配;增强学习者的流动性。

报告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积极应对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求,适应地区经济发展背景,同时满足个体进入高等教育继续学习以及再学习、更新或提升技能的需要,并在解决关键领域的技能短缺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指出,欧盟各成员国未来的技能发展有三方面主要任务和目标:首先,发展21世纪需要的技能。一是注重培养公民的通用技能和基础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积极行动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及为不可预期的生涯路径作准备的技能。其中,要特别重视发展学习者的创业技能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技能,增强青年人的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培养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增强对特定目标导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资,促进地区创新、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报告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价值,以及双元制培训体系在促进青年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在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荷兰等具有需求驱动和典型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以及工作本位学习比例较高的国家,青年人就业率普遍较高,人口与技能供需匹配程度也较高。相比之下,南欧国家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参与、质量、结果和吸引力等方面较为落后,如图1所示。

其次,发展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与培训路径。一是改善学习结果的评估和认可机制;二是在教育与培训中更加充分地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及开放教育资源;三是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促进合作性学习。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是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关系到所有学习者的切身利益。一是增加对教育与培训的投资,提高教育投资的利用效率,二是加强教育与培训机构之间、教育与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劳动教育结题报告篇10

2020年,某某某司法所在县司法局的正确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县司法局年初工作要点安排,立足本职、结合实际,以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推进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职能,为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严防期间严格按照各级组织通知要求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了所内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严格外出报备制度。

二是加强了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疫情防控,社区矫正对象定期报告个人有关情况,刑释解教人员定期进行排查。

三是加强了外来人员的疫情防控,对到司法所办事人员测量体温、登记造册,配戴口罩。

四是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所内工作人员深入一线执勤,传达工作任务。

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按照我镇“七五”普法规划总体部署、结合我镇实际,联合综治、公安、边防、渔政、渔监、劳动、共青团、妇联、工商等部门,在确定各类普法教育对象、区分不同教育内容为重点的基础上,注重了以下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注重了乡村领导干部、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

二是注重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私营业主的普法宣传教育。

三是注重了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

四是注重了外来人口的普法宣传教育。

五是注重了渔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

六是注重了重点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

全年共举办和开展了以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了乡、村领导干部、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私营业主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培训学习班。开展了助力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普法宣传,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队会,宪法晨读,观看学习宪法视频,至家长一封信,知识竞赛,演讲,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知识讲座,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致外来人口一封信等活动。

开展了3.15维权、保护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越界捕捞、反偷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婚姻法》、《继承法》等专题普法宣传。

开展了12.4国家宪法宣传日和《民法典》为重点的普法宣传学习活动,开展了《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在重点人群两刑人员中开展了《刑法》、《社区矫正法》的普法宣传教育。

全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共举办学习培训班3起,知识竞赛2起,演讲1起,发放各类法律图书6000余本,各类普法宣传材料8000余份,设彩虹门宣传台10次,出宣传车6次,悬挂横幅、标语60余幅。

三、人民调解工作

2020年在原有的1个镇级,6个村级,3个企业调委会的基础上,又建立了6个村级评理说事点,4个村级党员离退休干部先锋调解队,2个个人调解室,调解组织覆盖全镇区域内。

全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3起,达成调解协议90起,其中口头协议25起,书面协议65起,司法确认13起(司法所调解),司法所调解35起,村级调解45起,评理说事点调解6起,党员离退休先锋调解队调解4起,其中婚姻家庭16起、邻里43起、合同4起、损害赔偿14起、土地纠纷5起、环境污染2起、劳动争议5起、互联网1起。调解率100%,成功率96%。涉案金额229万元。基本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社区矫正工作

年内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9人,解除6人,收监执行1人,现有社区矫正对象12人。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之有关规定,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管控工作。

一是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在疫情防控紧严期间的监督管理管控。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通知要求,抓细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疫情防控及周边人群的疫情防控,坚持日报告登记制度,不留死角。

二是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电子定位、刷脸日微信报告的监督管理,坚持做到日定时复查、审核,按时报备县局,对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按时或特殊原因没有报告定位和刷脸的人员,第一时间必须落实情况查明原因,属人为造成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是加强了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法规学习,公益劳动的落实。年内共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法规学习5次,公益劳动5次,通过学习和公益劳动使社区矫正对象从思想上真正的认识到所犯下的错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能够痛改前非,悔罪自我,修复社会关系,早日回归社会。

四是严格了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的落实。对符合规定外出请假的社区矫正人员,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填写事由申请,填报审批手续,按时报备县局。对一名在疫情严防期间没有请假私自外出的矫正对象,由县局决定做出收监执行。

五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解除宣告制度。年内对9名新入矫的和6名解除的社区矫正对象,按有关规定,按程序做出宣告。

六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制度。年内对全体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4次,对2名贫困社区矫正对象各走访一次。通过走访谈话第一时间掌握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社会表现及家庭生活情况,对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按规定认真填写基本情况和有关数据,做到清晰、明了、准确。两档区分明确。

五、安置帮教工作

我镇共有安置帮教人员42人,年内新增13人,其中监狱释放8人,社区矫正解除5人,按规定登记造册,建立每人一档,年内对8名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同各监狱和看押所做好了无缝衔接工作,年内对所有安置帮教人员现实表现,疫情防控,是否涉黑涉恶等情况各排查一次。

六、法律服务工作

全年共解答老百姓、村委会、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个体私营业户法律咨询320余人次,写法律文书21件,合同28件,协议17件,遗嘱9件。

七、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0年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在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控管理上,存在不到位环节,导致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未请假私自外出,并收监执行,本人和某某某司法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是工作作风仍需要加强,效率不高,创新意识不足。

三是深入基层服务指导不够,存在懒、散作风。

四是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时,存在处理越多得罪人越多的思想,使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解决,不能急群众之所急。

八、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的工作根据县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努力做好、做细各项常规工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的落实。

2、落实好法定的普法宣传日活动。

3、组织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送法进乡村、企业、学校、军营、家庭活动。

4、争取镇领导支持聘请老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人民调解员培训学习班各一次。

5、加强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积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6、继续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管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