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范文
时间:2024-02-05 17:5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改革教案设计,突出以学为主的原则
教案一般包括: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后札记等几个环节。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设想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则应注重三点。1.复习与学前引导,它既起到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可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2.自学提纲的编写,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是学生在课堂自学的主要依据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提纲,更是教师启发讲解的提纲,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给学生编写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编写要力求具有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3.要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启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材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点;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使启发性语言精练、准确,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给他们留有余地,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意识。
总之,教案的设计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把课本知识简单化、序列化,自学提纲编写具有启发性,启发点设计合理,使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迈出给学生“减负”的第一步。
二、优化数学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及相关科学问题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又能切实解决“减负”而不降低教学质量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合理发展。
课堂练习设计一般应体现如下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数学练习应通常分课前练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即作业)三种,每种形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前练习要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设计,其目的在于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架桥,为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行知识准备;课中练习则要针对新知识的应用,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新知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达到该目的,可采取单一练习和针对性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训练,从而巩固新知识。
3.灵活新颖,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为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表格、填空、选择、判断、改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回答解题思路等灵活新颖的形式,但切忌让学生重陷“题海战术”的泥潭,题目宁可少一点,却不可不精,课前练习、课中练习的时间宜分别控制在5~8分钟和10~15分钟内,决不可单调重复。
三、合理设计并布置作业,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作业,即前面所提到的课后练习,它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使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并进一步系统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的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认真研究并合理设计作业对提高课堂效果、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设计数学作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数学教学大纲》对每一章的知识达成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精研教材,在作业的设计上突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两个目标,并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落实目标要求。
2.作业设计要有系统性,作业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横向、纵向的训练以及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自成体系,各章内容又相互衔接,互相交叉,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涵盖本节的所有重点内容,又要突出知识的纵向联系以及向其他章节的渗透,使学生通过作业达到自主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中学生尤为重要。
3.作业的设计要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一要考虑难度,一般把握对知识要求上的三个层次,即:(1)初步理解并掌握知识,(2)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较容易的问题,(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二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时可考虑设计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这样既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果,又能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得以发挥潜能。
4.作业设计要适量,切忌使学生疲于应付,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否则将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的。
篇2
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读“明”教材,确定目标,把握一千
简单重温教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找三年前的思考痕迹。当我再读教材时,面对原定的目标产生以下的疑问:
全面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读教材,并非局限于读浮于纸上的彩图与文本,而是要带着检索的问号和探究的欲望去读“通”教材。必须了解本课知识的先知与后学,知道其在本领域的地位以及本单元、本课所需达成的各项目标。学贵质疑,教亦是如此,我摒弃了原设计的框架,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活动,从头再来。
二、众里寻芳千百度,终悟得之见教材――读“懂”教材,巧取素材,认识一千
教材思考:数什么?1000是个不小的数目,什么样的素材是方便、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素材呢?从教材编排上看,认识“十”和“百”都是以小棒为学习素材,而认识“千”则教材首次启用小方块。也见很多老师大胆使用实物图(草莓、星星或点子等),设计了“圈一圈”等活跃热闹的学习活动。是走以前的老路还是沿用实物图设计“圈一圈”之类的活动?我反复寻思:
教学反思:
素材是学习活动的载体,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是实现有效活动的基础保障。本次教学尊重教材依然沿用小方块,由于实体小方块难找的局限,巧借课件直观演示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散乱无序到规整有序的整理过程。后将数1000个方块巧妙地转化成点子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数与方法优化的过程,产生“更大的计数单位”的需要,从而认识更大计数单位“千”。这次实现对3类素材优点的整合,将时间和精力省在可省之处,用在必需之时。本设计还体现了几个用心之处:先散乱后有序,渗透有序思想;先估后数,培养数感,建立数的概念;从多样化到优化,充分经历,形成策略;先想象后呈现,由点线面体发展空间观念。
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读“破”教材,分散难点,掌握一千
教材思考:
怎么数?数数并不陌生,怎么数能在数数的过程中深刻体验进位的意义,突破接近整十、整百时拐弯处的数数难点教学?在试教中我尝试过让学生在拨计数器中突破拐弯数,但重复而枯燥地看着计数器数数很快就在实践中被否定。怎样使学生能够顺利迁移100以内数数数的经验,深化巩固进位意义从而突破难点呢?
片段剪辑:
教学反思: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认数要遵照从直观到抽象的原则,这次我用立方体实体计数器数的符号(写数)的对应关系,实现具体的数半具体的数抽象的数两次转化。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以往为数数而数数的技能训练,而且还强化了认知冲突,实现了旧知迁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通过数形结合,直观演绎,使学生深刻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形成数数的技能。不仅深化了数的概念,还有效地铺垫了数的组成、数位位值等数学知识。当提问“关于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个争相互说,自主构建了“满十进一”的算理。
四、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读“活”教材,多元建构,数“活”一千
教材思考:
数的概念?前册中了解到学生对20以内数的概念比较清晰,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数的大小,但是对超过50或更大数的观念却是模糊混乱的。本课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初步建立1000以内数的概念及数感的培养呢?原设计,选用的是豌豆和绿豆,考虑到素材比较单一,同时质疑这些来自生活的粮食真是孩子们所熟知的吗?斟酌有没有更为熟悉、贴近的素材呢?
片段剪辑:
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从数学的角度看1000。那生活中的1000是怎样的呢?
师:请你比划出1本课堂作业本大约有多厚?估计10本课堂作业本叠起来有多厚?
老师拿出10本一捆的作业本比对,学生自觉调整厚度。
师:100本课堂作业本叠起来该有多高呢?如果是1000本呢?
学生各个伸长了双手,有的踮着脚尖,有的站到了椅子上,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师抓住一个站在椅子上的学生问:你怎么比划到椅子上了呀?
生:1000本本子都快要叠到天花板上去了。(其他学生附和“是啊,很高了。”)
师:你们能有这样的认识,我很高兴。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本课堂作业本大约3毫米厚,1000本叠起来大约3米高,也就相当于这扇门的高度。现在请你们思考:是不是所有的1000都是这么高呢?(生犹豫。)
教师拿出一包A4纸:这包纸是500张,2包就是?(1000张)1000本课堂作业本那么高,怎么1000张纸就这么点了吗?
生:纸很薄,作业本很厚。
师:是啊,同样是1000,不同的物体所表现的现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师:刚才一直在分享你们的数学智慧,那你们平日里喜欢读书吗?(喜欢)我也带来了一本好书。出示:人之初,性本善……(看到文章,学生都发出了朗朗的书声。)
师:它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你知道为什么叫《三字经》吗?
师:请你估计一行大约有多少个字?100个字大约有几行?(呈现12行)现在大约几个字?(400)
师:这是1000个字。其实这篇文章还没完。全文总共有1044个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揭晓课题。)
前思后想:
篇3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的深入实施,作业的设计也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能沿袭老套的设计模式,应追求开放性,富有弹性和个性的多样化作业。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理念,该是怎样呢?
一、兴趣性
“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教学经验出发,设计有趣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导者。如学习乘法口诀,让孩子们与同伴、家长玩对口令游戏和闯关游戏等;学习观察物体时,我们设计的“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作业巩固学生对各种形体的认识;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和爸爸妈妈玩“我是机器人”(一人喊口令,一人用动作来表现八个方向的游戏)就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作业……学生在这些游戏作业中兴趣浓厚,感觉到数学作业就是一种享受,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使原来枯燥、乏味的作业现象,变成具有趣味的游戏性、故事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会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性
数学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应是每位数学教师应着力研究的课题。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三、层次性
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作业设计也应具有层次性。受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作业设计上也不能一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层次的作业,以满足各个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1.“套餐”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A组:基本题,着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扩展题,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为目标,适合“中等生”;C组:聪明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适合“优等生”。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定的作业不再困难,即使有困难,努力一下也能完成。而且完成了自定层次的作业,还可以向更高层次挑战,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当然,这样做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还须持之以恒!)2.“多味”型。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开放性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多种解法”、“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放性作业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校全体师生262人要去春游,出租公司有大客车和小客车,大客车每天每辆需1000元,限乘40人;小客车每天每辆需650元。限乘25人。你认为怎样向出租公司租车合适?这样,能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五、探究性
篇4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 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 《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jiao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综合起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 反思 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李巧莲老师以《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 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梁爱英 黄丽娜 王桂荣三位教师的《乘法的简》课被评为特优课;阳泉市陶行知研讨会作课《乘法的简》受到与会的教师好评。12月22日山西省示范小学验收时王桂荣的《认识一位小数》受到验收老师和领导的好评。12月中旬,4位教师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杨少波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月十二日王桂荣赴盂县作课,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
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家长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2个优A换1枚章)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距离缩短,(9、10、11、12、1)五星级作业评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出自:
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 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全体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在11月12日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全校学生全都参加,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78%。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篇5
[关键词]课前测评;分数的认识与计算;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30-01
许多教师以为,课前备课中的备学生、备学情就是课前测评。尤其是长期教一个班的教师,更会认为已经对班上的学生了如指掌,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备教案上,至于学情,只需根据课堂实际就可以灵活把握。殊不知,课前测评非但不仅限于学情,更包括教学环境、学习心态等各方面的因素,还有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测评方式。现以“分数的认识与计算”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课前测评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对课前测评的正确态度
当今学生接受新知的途径呈多样化,过去那一套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节奏。拿假分数这个定义来说,笔者通过对本校不同班级的几十名学生的课前测评,明显地发现:四(1)班学生对假分数具有较深刻的印象,并且能准确识别假分数,四(2)班的学生则相反,大多数对假分数表示有陌生感,而且无法辨识假分数。
可见,通过课前测评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和思想水平,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和最近发展区,为设计科学的教学预案做好准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测评方法和试题命制
1.课前测评方法的选取
(1) 问卷调查法。命制一套问卷,列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答案分布情况得出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趋势。
(2) 随机座谈法。紧紧围绕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随机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以此了解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和对新知的第一印象。
(3) 习题预习法。把所要学习的新知中的关I问题以作业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和借助教辅资料独立完成。教师对预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学生哪些已经学会,哪些还有困难,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实验活动法。通过让学生参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如在学习分数之前让学生切分选取的物品。
2. 课前测评试卷的命制
(1) 从已有知识储备量和经验感知两个方面着手。
(2) 从新知的来源、派生、扩展来编制课前测评试题。
(3)从新知的表象特点或延伸点去编制。
(4)从学生的适应心理、认知心理的角度去设计游戏活动,通过活动的反馈情况探测学生的学习惯性。
三、 课前测评结果的参考意义
1.依据测评结果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以假分数为例,根据课前测评知道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已有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教学时就可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先让学生写出几个假分数,再由学生创造素材来进一步认识假分数的意义。测评中发现,少数学生在掌握分数的意义的情况下会直接把案例中所有的份数作为分母,而不知道可能出现多个单位“1”,也就是多个整体,当“整体数”超过“1”时,就会错误地把多个整体算进全部份数作分母,一直跳不出真分数的定义范畴。因此,在教学“假分数”时,笔者围绕“1”的表示、“”的初步理解进行课前测评,发现学生对“平均分”的前提条件盯得很紧,多数学生会选取全部或用“”表示“1”。看到“”,多数学生能理解这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份,但不能说明分子“2”的来历。经过引导,学生可以理解“因为有两个整体‘1’的存在,所以分子为‘2’。即完整保留两个整体,可用假分数‘’表示。”
2.课前测评可以全面了解学生
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通过课前测评知道,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90% 以上的学生能快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并知道“保持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还有近20% 的学生用的是“刀耕火种”的低级方法――切分、拼图、计数。这样,课堂上教师可以直白地强调: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需要参与计算,只是分子参与计算。那么,学生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抓住分母不参与计算这一点,再根据分数的性质把所有分数分母化为相同的数,即所谓的通分。
篇6
二是学生因素。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组织交流结果,课堂上老师大声的问着:yesorno?学生轻声的答着:yes。来回问了3次,学生才稍微大声的说出了:yes。一年级的学生如此,可想而知高年级学生会如何。课堂中一些学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
三是不考虑学生实际,教学方式单一。计算课堂表现的尤为明显。学生的已有经验差异很大,仍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为例,个别学生已经达到口算的水平,教师为了顾及后面一部分人,仍在重点摆小棒,拨计数器。观察了一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操作不是为了学习而服务的,于是在教师逐个交流的时候,不和谐的声音不绝于耳。没有难度的挑战,已经吸引不住孩子的跟球了。
四是数学文化缺失。在绝大部分的眼中,数学等于计算,数学的练习内容单一,计算,解决问题似乎是主要部分。趣题趣解、数学实践,数学幽默、数学名家的故事……此类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数学活动内容,学生很难一见,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课堂学习的不投入。
1关注学生的参与和思维状态,拉近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认识小数》一课,为什么学生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主要是学生缺乏热情,师生之间有距离;而《分数的基本性质》则缺少教师的激情投入。个人认为,对于课堂活动的价值评价,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多么精湛,而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参与和表达;不在于教师讲授知识点多么到位,而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这节课获取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们发出了多少的质疑和评判。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地创设情境与氛围,扮演的最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如果是美术创作课,应鼓励儿童不要受教师范图的约束,教师也不能对儿童施加任何压力,而要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去创新。
要让学生明白美术是一种没有绝对正确与错误的创造活动,所以也就没有失败可言。
4培养儿童科学的美术世界观
世界观是生活和实践的最深厚、最概括的动机和目的,是人的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在美术创造活动中,正确的美术世界观可以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错误的美术世界观可以把儿童的创新引向错误的方向。儿童的美术创造也是如此,在美术创作领域,不管是持唯心还是唯物主义美术世界观的人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都曾经辉煌过。
但如果是时左时右的人,是没有任何成绩的。世界观不坚定就没有创造可盲,美术领域自然是如此。作为儿童来说,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形成,这时的美术教师就需要正确引导儿童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儿童科学的美术世界观。一靠“灌输”。美术世界观不会自发地发生,它是系统的科学教育的结果。“灌输”不等于“填鸭”,必须以科学的美术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儿童的积极思维为条件,否则,被动接受,生吞活剥,不可能形成信念体系。作为美术教师要给儿童提供一些事例和理论作为他们学习美术的基石。如上美术欣赏课时,除给儿童讲~讲美术大师的绘画技巧之外,还应告诉儿童一些大师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看法等。
二靠引导。引导取决于学生的个体因素,要采用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个性犟的学生要忍让,对性子慢学生要激励;对好胜心强的学生要鼓励,而对不自信的学生要肯定。
三靠实践。科学的美术世界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它的科学性,儿童科学的美术世界观只有通过他们的实践才能确立,所以必须引导儿童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创造活动。
篇7
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学校已经有47个班级,2553名学生,137名教师平均年龄35岁左右。学校占地46150平方米,生均达18平方米。建筑面积12288平方米,生均4.8平方米,有塑料操场和200米环形跑道,另有风雨活动室一个,运动场地面积12624平方米,生均4.97平方米。借助教育现代化创建的东风,学校新添教学设备资料,教学仪器设备基本齐全,能满足教学需求。有图书资料室、阅览室,藏书54240册,生均21.17册。图书能正常借阅,使用电子图书系统管理,另外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功能教室齐全,有科学实验室2个,网络教室3个,共有计算机300台,有音乐教室两个,内有钢琴、电子琴等乐器。有美术教室及教学器材。有体育器材室和充足的器材。47个班级全部安装电子白板,这些专用教室与器材设备均能正常使用。学校被评为“泰州市数字化校园”和全国 “交互教学示范校”。
近年来,学校通过提升教师素质,狠抓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协调地发展。
做人德为重,做事德为先。作为教师更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学习提高。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展示教师风采”、“珍惜岗位,关爱学生”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学习优秀教师事迹报道,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工作意义与责任;二是活动凝聚。开展师德演讲、座谈,公开师德承诺,走访学生家庭,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三是榜样示范。我们以身边人教育身边的人,发掘师德闪光之处,表扬先进,树立典型。“__市十佳师德标兵”沈云萍、李静,“__十佳岗位标兵”陆雯 “泰州市十佳青年教师”冷玉斌
都曾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讲教育故事、分享获奖感言。
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把“成长教师”作为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关键点来抓,积极为他们搭建业务学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如外出比赛,承担课题研究,上各类研讨公开课,同题赛课、读书研讨等促使其快速成长。在坚持常规学习的同时,教科室在指导教师们征订教育杂志,阅读教育文章的基础上,继续以网读形式,围绕教育理念,名师观点,最新热点向教师们推荐网读材料,一些文章引起了老师的共鸣,网读平台留下了老师们精彩的评论。成立学校青年教师读书班,给他们配发《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成就每一个孩子》、《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老师们在阅读中更新观念,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对刚刚入校的新教师,不管年纪,我们采取“师徒结对”、“教研组互助”等方法,促使缩短成长期并快速适应教学。
近几年,我校想方设法让教师走出校门,除了送教下乡、外出比赛,寻找机会到杭州、南京、无锡、泰州等地参观校园、听课学习。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培训学习的费用都在二十万元以上,难怪教师说:“培训是最好的福利。”一大批教师在全市脱颖而出,蔡怡、李静、陆雯、赵长远、沈云萍、倪燕、徐雯、沈艳等老师在省市赛课中获一等奖奖,冷玉斌、张海涛等老师在报刊数十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26人。
为严格把好备课质量关,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我校每周安排两次集体备课,探索和实践了电子备课活页的实验,实施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个体备课的封闭性、单一性。
对于集体备课,许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为了提高集体备课效率,我们这样做:(1)抓源头,重在人人参与。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校长必查,或巡视、或参与讨论。以学科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定时、定人、定内容。一人主讲,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均要根据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都要发言。因此我们认为:集体备课教案既是一个物化的书面教学设计,更是体现在教师头脑中的一个已经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思路。(2)查教案,强调二次备课。各个任课老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二次备课,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完善和调整。在教案上要留有痕迹:或圈、划、批、注,或补充资料,或调整修改。教学实施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日教日思”,——“思成功之所在,”
“思失败之所致”, “思改进之所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听随堂课、骨干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新手汇报课、组长和校领导示范课等多种形式,了解课堂教学状况,引领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其中,开展最持久、效果最明显的要数优秀课评比。
连续九个学期,我们要求每个老师参加全校课堂教学优秀课评比,实际是同年级组老师同题赛课。学校组织评定小组听课、评议、量分。我们依据《__市第二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学内容、技能培养、目标达成、教学方式、教师素养等十个方面评价。活动流程为:学校确定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研究教材、分析教学资源——个人撰写教案——课堂展示——反思交流。由于同年级五六位老师执教的是同一个内容,这样一来,在每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设计最佳教案,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何实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便成了老师们的教研课题。对于引领广大教师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反思教学行为,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具
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学校申报了7项课题,陆续开题,开展研究。这些课题涵盖学校的各个学科,有效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发展。7项课题同时展开研究,这在二实小的发展中是从未有过的,面对如何提升课题的研究水平?如何让课题研究真正走进课堂?学校教科室积极组织各课题主持人参加培训,召开课题研究准备会,与课题组成员们交流学习体会,平时,教研课要围绕课题、确定主题、开展研讨。没有参加课题的老师,选择学校提供的、开口小又贴近教学实际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学期结束,教师围绕专题,撰写专题小结,这样,也为学校的课题研究积累丰富的过程资料。因此、小课题研究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亮点
“一个不能少”有两次意思。一是考核到各学科,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音乐、美术、体育、品德、科学、信息技术等一个学科不能少,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二是每一个学生参与考核,一个学生不能少,体现面向全体的理念。
“用数据说话”:每次质量抽测,统计数据,与教师反馈。期末考核,数据计入教师工作业绩,作为绩效考核、评选文明班级、职称晋升的依据之一。
学校在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聘请专职教师精心辅导,开展国象启蒙教育。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比赛,推荐选手外出比赛,先后有一百多位同学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值得引以为豪的是,三获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的侯逸凡和国际象棋女子青年锦标赛冠军郭琦正是从这里起航,走向世界。
学校另一个特色项目是写字教学,从一年级开始抓好每个学生的写字训练,通过作业评比、写字竞赛、书法展览、书法等级考试等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达到以字育人的目的。学校开辟书画教室、书法长廊,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形成写字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先后获得泰州市“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国书法特色学校”的称号。
暑期校本培训时,就班队活动程序与方法,张海涛老师做专题培训。通过“红领巾心向党”“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寻访”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工厂,参加植树护苗、美化环境、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融入生活、学会做事,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在全省少先队辅导员会议上,张海涛总辅发言交流,学校少先队获得“江苏省红旗大队”,张海涛老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辅导员”。
近几年,学校全面准备迎接教育现代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验收,借此契机,学校除了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还在丰富学校文化上开动脑筋。
“一切为了成长”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教师、学生、学校共同成长。走进学校,不仅看到“一切为了成长”巨大灯箱标语、《成长》系列校刊。我们更是把“一切为了成长”落实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
学校围墙文化彰显“沐浴阳光,快乐成长”的主题;三层教学楼的连廊开辟三个主题文化长廊,一楼是国学经典,二楼是课外阅读,三楼是书法艺术;校园景点有五个主题文化园,分别是:竹石园——板桥精神,松洁园——青松气节,逸凡园——智慧象征,会心园——凝聚爱心,春晖园——感恩情怀。
1.班额过大。由于附近关门、新徐学校撤并到我校,施教区范围扩大,生源充足,加上在我校上三年幼儿园直接升一年级等原因,导致班级数多,班额过大。
改进措施:取消上三年幼儿园直接升一年级。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改 改革策略
当今社会,人才对于国家经济的增强、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而数学作为一本基础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为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新课改下对数学有着明确的要求:数学应该是与现实相联系、有意义且有挑战性的,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求数学的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应该是有活力、有激情的。
我们要对新课改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措施,对新课改的精神进行充分的理解,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努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数学教学理念新旧对比
传统的数学教学认为学习数学就要不断的进行练习,教师因此实行题海战术,要求学生多做练习来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学的过程也只是教师在台上讲解、学生练习这样来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使数学给人枯燥、呆板、抽象的印象,学生对这种枯燥、呆板的知识也很难提起兴趣,甚至在日复一日的题海练习中会产生厌倦,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成绩也就会随之而下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各方面都有所改动,包括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教学和学习的方式等等。教学的内容被合理的分成了四类,一是数与代数,二是空间与图形,三是概率与统计,四是对知识进行综合与实践的应用。并且教材里运用了大量的插图,使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形象直观的理解。练习形式多样性使教学的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数学学习不那么的枯燥呆板,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学的目标上,也新增让学生进行感受、探索、体会的目标。
二、应对新课改,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差异,分层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是针对所有的学生的,但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其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有好有坏。为了使学生在数学上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必须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改变。
以前进行数学教学,教师一般都只准备一份教案,用一种方式集体的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同时兼顾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同学,因此造成成绩不好的同学跟不上进度,成绩好的同学得不到提高的局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把班级内学生的数学水平分为几个层次,比如A、B、C,再根据不同的水平,分层的制定教学目标、分层的进行教育引导、分层的进行作业练习、分层的进行考核评价等等,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教育,使学生都能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分小组进行学习,转变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学习方式也要随着而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之后再进行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就要转变学习的方式。改变学习的方式并不是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去代替以前的学习方式,而是要把单一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通过更多的学习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比如组织活动、组织兴趣小组等等的,让学生能主动的进行学习。具体的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可以把学生分组来进行学习,可分为四个人一个组,要保证每个组中都有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成绩好的学生就可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带动成绩中等的学生进行努力的学习,并且他们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而这样互帮互组的良好学习气氛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同时,各组间会产生竞争的意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努力的进行学习。
(三)改革教学的手段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的课堂要有生机,有活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黑板和粉笔板书教学的方式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在教学的手段上进行改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也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各种课程活动,使课堂能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通过多媒体把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把数学中一些不好讲解或者不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外,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自己对数学知识所涉及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讨论和思考,然后再一组一组的展示收集的成果。比如在科学计数法这一课的学习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比较大的数字如我国粮食的总量、我国的人口数、产煤的数量等等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出来,并分组进行评比,看哪组人收集得最全,这些都只是铺垫,目的是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当然对于比较大的数字,学生要进行统计还是比较麻烦的,这时老师再讲解科学计数法,让学生看到利用科学计数法对较大数字进行记录是多么的方便,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体会到其好处,也就有了学习它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上去了。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新课改对这一点也明确的指出,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只要求学生学会知识。因此,在初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他们更好的进行学习,比如教会他们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寻找思路进行解题等等,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应对数学学习,才能更好的汲取知识。对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不断的进行揣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性格等因素来构思教学方式,并且要灵活的、及时的对教学思路做调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一个知识点前,先对其发展的历史简单的讲述,如一元二次方程,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在公元前四五世纪,我国才开始对其求根公式有了了解。在讲解发展的历史时,还可以对一些有趣的东西进行讲解,比如古巴比的楔形文字、空中花园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进而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
(五)优化评价体系
长期以前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很多教师因此采用灌输知识的方式,大量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缺少了趣味性,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大大的降低;而新课改下要进行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只看成绩,要对学生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学习的态度、学习是否认真、作业是否认真的完成等等的。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参与性等进行关注,从而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学习的情绪,要让他们关注学习的过程。比如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认真学习后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只去注重测验的成绩,并帮助他们及时的进行总结,对不了解的知识进行掌握。
结束语
初中数学的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教学的方向作了指导。但数学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升学所必考的科目,要想从本质上转变应试教育的本质,按新课改的思想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及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不断的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努力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得到同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盖玉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东方青年·教师,2011(6):28.
[2]卞正莲.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白庆伟.发挥学生探究特性促进学习效能提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运用刍议[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7):55.
篇9
1 合作学习的开展
1.1 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1.2 精心设计小组学习讨论题。
1.2.1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师生共同设计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目标方向有理有序地进展,提高同伴间合作学习效率。这一方法反复运用,可使提高教学效果与培养学习兴趣相互促进。思考题、讨论题力求富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在学习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上列出加法表,出示讨论问题的思考问题: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研究,共同探讨,得出答案,再向全班汇报、总结,通过这种学习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又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2.2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学具,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辅助学习,创造学习的科学氖围,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创新意识。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中的《买文具》一课中,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给人民币分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动手分分人民币学具,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这样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探索、自由发挥,促进了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潜能的发展,能主动参与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地投入独立思考与探索,真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潜能发挥。
1.2.3 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在个人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应明确规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要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的能力,敢于发表独特的意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学会合作,这样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小组学习积极高效。
2 合作学习的优势
2.1 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是能最大程度挖掘学生潜能的关键,是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优越性就在于学生集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该说,在多数场合,同学间的良好合作胜过个人的努力,它能使同学间相互友爱、互相帮助。针对数学问题,同学之间既要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问,又要倾听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学会比较、分析、移花接木,善于创新。这样,数学课堂就成为全体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活动中心,成为“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在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合作的人际关系,摒弃、排除强制手段,使学生在平等、民主、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29+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列出几种不同的算法:①29+1=30,30+5=35;②6+4=10,25+10=35;③用计数器拨;④竖式计算。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加以表扬鼓励,把灌输的课堂变成放飞的天空。
2.2 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2.3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2.3.1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只强调排名次争第一,忽视合作意识。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如学习“认识图形中的动手摆一摆”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学习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图形动手摆摆,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看到许多问题在短时间内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2.3.2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小组合作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学困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2.3.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可以大胆地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老师、课本不同的看法。
2.3.4 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供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养成。
2.3.5 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加快的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SAS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随机过程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客观世界中随机现象演变过程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也是应用数学和经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习和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中,是我们高校学习随机过程的目标。在计算机非常普及、各种统计分析软件不断推出的今天,随机过程在自然科学领域及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门课程以随机过程知识为基础,数学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介绍多种常用的随机过程方法。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理论讲解过多,应用欠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进行了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为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1、目前随机过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随机过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对随机过程知识从概念到公式、定理的推导繁琐,过程理论的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太公式化,没有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实际问题出发,来说明随机过程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少,没有上机实践。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学得比较通透,但应运能力较差,特别不能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2、教材的选取
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是《随机过程》(汪荣鑫,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此教材的特点是浅显易懂,仅通过概率的观点和方法阐述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对基本理论和对基本方法的讲述,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因此,随着对学生专业要求的提高和基础课程学习的调整,更新了教材和课程内容,结合使用《随机过程》(刘次华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教材,此教材不仅随机过程理论知识完整,而且能够和实践相结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特别介绍了SAS软件在处理离散随机链的应用。
3、随机过程教学改革
基于传统随机过程教学方法的弊病,我提出了“面相问}”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侧重于理论和实际应用并重,结合SAS统计软件来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编程,对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方法。
(1)在教学内容上,我们突出加强了对时间序列这部分的内容讲解,因为对于通信和经济专业的研究生,对这部分要求特别多。我们寻找的案例大都结合当前现有的真实统计数据,课上讲解这些实际问题时,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运用和软件相结合得妙处。在课程中,我们主要引入SAS统计软件,一般第一次课讲解SAS软件的用法,避免学生不会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推断,使得本来快速而简单的统计工作,变得复杂而难于处理,使统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课堂上精讲,讲授难点、重点和灌输随机过程思想。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堂讲授中引入新内容,抛弃原有教科书中的陈旧实例,并且尽可能贯彻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教学中引入统计软件SAS,使学生在训练写报告时应该更加接近科研实战。特别是SAS软件在平稳时间序列线性模型和预报中的应用。
(2)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提倡互动教学,并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时刻把握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用随机过程知识进行毕业选题、写分析报告等。讲授采用案例法、提问探索法等。比如在讲泊松过程时,会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简单泊松过程和复合泊松过程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泊松过程主要是解决现实中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容易将随机过程的理论方法学的更透彻,再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和动手。 每次课我们都精心设计教案,充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算法步骤呈现出直观、形象、动态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利用课件呈现足够的案例及其建模、分析求解过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并在教学中注重和学生交流,教学相长,传统的考试方法通常只是出一份试卷,闭卷进行笔试。评分方式简单,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作业成绩综合作为最终成绩。实践证明,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分析评价学生的能力。对随机过程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除常规考试方法外,让学生撰写和本课程相关的小论文,计入到平时成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会结合专业知识让学生做一些小项目,将学生三人分成一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课题研究,并计入到平实成绩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整理资料,了解SAS软件的应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得到学生的认可,特别是有些学生参加了大学生建模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4、总结
随机过程教学,要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必须打破原有的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形式,探索和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这次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学课外实验环节以及讨论课题的讲授方式,丰富了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随机过程课程建设使学生掌握了随机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强化了应用能力,接触现代随机数学知识,为将来毕业设计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这次校改,我们不仅编写了PPT课件,而且编写了典型习题集,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授课质量,完善了教学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课题讨论式教学,论文报告式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总之,我们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体系更加合理,并探索了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今后的随机过程教学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