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十篇

时间:2023-03-27 07:52:35

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篇1

1.增强反应――正强化

正强化指相依于某一反应的强化物(满意刺激)导致了该反应的增强。比如,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品学兼优,但性格不够开朗,那么如何使他们实现从“懦弱”到“勇敢”的转变呢?正强化无疑是个很好的策略,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创造展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这样会让他们变得勇敢坚强。

在选班委时,有一位学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办事认真负责,也有一定的领导才能。我便找他聊,一开始我打趣地对他说,“你小子这么大的个子也不多为班级做点事?”他哼了一声,“干个一把手能行吗?”“老师您是说让我当班长吗?”他犹豫了,“我不行,老师,我没当过呀!”“我说你行你就行,一个男孩子哪那么多事,我感觉你做事认真,富有魄力,一定没问题,有什么事多问就行了。”后来,他果然干得很不错。

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特长发展搭建平台,并给予合适的激励,这也是心理暗示的魅力展现,更是一种正强化和正能量的释放。

2.增强反应――负强化

在一些问题上,有时正强化的效果是不明显的,这时可以考虑另外一种处理办法,就是负强化。负强化是通过移去相依于反应的厌恶刺激而增强反应。例如,作业落实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正强化,多表扬、鼓励那些按时交作业而且质量高的同学,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负强化,要求作业完成不了的学生利用课下休息时间完成任务,这样他们为了能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就会提高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班里有位同学,经过正强化的激励后,在物理单科考试中进入前五名,但是在找到自信的同时也出现了浮躁情绪。“老师我下一次一定能进入前三名!”我说,“一定吗?”他犹豫了,但还是点点头,“那好,如果进前三名我请客,但如果你达不到可要请我吃饭哟!”我故意轻视他,“好吧”他说。接下来他要做什么呢?当然,为了不请客,他非常努力,我自然惨败,学生实现了目标,我信守诺言请客。

3.削弱反应――支付代价

代价是相依于某一反应呈现厌恶刺激以减少该反应的速率所付出的成本,让学生体验支付代价,有助于他们学会自省和改进。

当学生有失当行为时,可以采取支付代价的策略。例如上课玩手机、吃口香糖等,要及时制止,以通报批评等方式尽快解决,防止破窗效应,使负面行为泛化。要让学生有规则意识,知道上课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达到教育刻痕的效果。班上有一学生对篮球非常着迷,经常因为打球而上课迟到。开始时,我严厉地批评,本来想速战速决,但第二天又出现了迟到的情况。这次我不再着急,而是关心地问:“上节课老师是否拖堂了?”“没有”“你拉肚子?”“没”“那怎么回事呢?”“去打球了”“既然这样,那只能写个情况说明,今天放学后给我!”就这样反复了六七次,他深刻明白了违规需要支付代价。为不再写说明,该同学不敢再迟到了。

4.削弱反应――移除强化

行为心理学篇2

关键词 求职行为,预测因素,求职结果,不充分就业。

分类号 B849: C93

求职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求职行为可以缩短求职期,增加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在心理学研究中,就业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职与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揭示有效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心理学家将就业看作是求职行为的结果。我国求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地介绍和参考国外已有的关于求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求职者本人、政府劳动就业机构,还是对职业咨询工作者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求职行为的定义×

从职业探索的角度来看,有三种主要的求职行为定义:Steffy,Shaw和Noe将求职行为定义为“对职业信息的数量和适用性进行探索的行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搜寻过程” [1]。Bretz,Boudreau和Judge将求职行为定义为“花时间和精力获取有关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特定行为,无须考虑动机因素及求职结果,只是一种信息搜集活动”[2]。这两种定义都将求职行为看作是一种信息搜寻过程。Soelberg认为,求职是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四种行为:识别理想职业、制订搜寻计划、搜寻并选择工作、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3]。他的求职行为定义不仅包括搜寻信息,而且包括为申请职位而制订决策、确定并接受工作等一系列行为。然而,他的模型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搜寻和制订决策上,并没有将准备求职简历和参加面试等行为包括在内。

求职行为还曾被看作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应对策略。Lazarus和Folkman认为,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会采取两种应对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直接采取行动解决压力事件)和情绪转移策略(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缓解压力)[4]。Latack,Kinicki和Prussia认为,失业者除采取参加培训、重新定位职业等手段以外,再求职也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策略[5]。

将求职行为看作一种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是行为适应领域研究的拓展。然而,应对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应对策略并非是一种求职行为,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应对是成功就业的有效预测变量。Kanfer等将求职行为定义为“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并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6]。在他们的定义中,求职行为被看成一种指向目标的活动,目的是为了缩小目前状态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后两种关于求职行为的定义(问题应对、为目标努力)以求职行为的目的为基础,问题应对将求职行为看作以成功就业来降低由于失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种策略;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进而将求职行为看作是走向成功就业的行为过程,它们比前两种概念(信息搜集)的内涵更广。在这两种概念中,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关注的是求职结果,而问题应对概念倾向于消除失业所带来的压力。所以,若将研究目标确定在求职行为与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上,则应考察为目标而努力的概念,而若致力于研究心理健康与就业的关系,则应重点探讨求职行为中的应对策略。如果研究求职者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显然,Kanfer等关于求职行为的定义更为合理。

2 求职行为的测量

2.1 求职行为的测量模型

2.1.1 Solberg的一般决策过程模型

Soelberg的一般决策过程模型(generalized decision process, GDP)描述的是求职与职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Soelberg认为,求职包括四个连续阶段:识别理想职业、设计搜寻计划、搜寻并选择职业、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第一个阶段是识别理想职业。这个阶段求职者要做的是设立理想的职业标准,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职业中识别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胜任度,然后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设立一个标准。这个阶段结束时,他们或许已经明确了理想职业的特征,也可能还没有明确。第二阶段是制订求职计划。这个阶段又分为三步:(1)选择一个指导求职行为的计划模型;(2)为求职行为分配人力、物力;(3)挑选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第三阶段是搜寻与选择阶段。这个阶段开始了真正的搜寻行为,直到接受一个工作机会。在搜寻阶段,求职者以获取的各项职业信息为依据,对工作机会做出评价。他们会将获取的职业信息与自己理想工作的标准相对比,然后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工作机会。理想职业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明确,但如果求职时间拖延太长,并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支持的话,这个标准就可能变得不明确。第四阶段是确定并接受选择结果。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选择出的工作机会进一步经受评价,做出的选择更为理性,最后的决策也更为坚定。

2.1.2 Schwab的职业搜寻与选择模型

Schwab等在回顾求职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搜寻与选择模型[7]。他们以决策理论为基础,认为求职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的策略和阶段:搜寻阶段(信息获取)和评价阶段(信息整合)。职业搜寻与评价在个体层面与劳动力市场层面分别有几个预测变量:就业状况、职业偏好、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事政策(包括失业救济政策)。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是这些指标的结果变量。Schwab因此提出了求职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他们认为,求职行为受经济压力和求职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包括就业状况与就业质量。

2.1.3 Blau的双维求职行为模型

Blau认为求职行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预备期求职和行动期求职[8]。在预备期求职阶段,求职者通过各种渠道搜寻用工信息(报纸、亲友、原来的同学、同事等等),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信息。预备期求职之后,紧接着是行动期求职阶段。在这一阶段,求职者投递求职简历、与可能的雇主会面。行动期求职才真正说明了求职者的求职承诺。Saks和Ashforth在对一组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发现,行动期求职行为对毕业初期的就业状态有预测作用,而预备期求职行为则对毕业后4个月的就业结果有预测作用[9]。Saks在2005年对225名大学毕业生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行动期求职决定面试机会、面试机会决定工作机会、工作机会决定最终的就业状况[10]。但也有研究结果不支持双维求职模型,Wanberg,Kanfer和Banas在对478名失业者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求职行为具有鲜明的两个维度,同时研究者们注意到,失业群体的求职过程中可能同时发生两种求职行为,其求职行为的先后顺序并不鲜明[11]。Wanberg,Hough和Song 2002年针对失业再就业人员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假设[12]。

Blau试图将自己的双维求职模型建立在已有的Soelberg的GDP模型基础之上。他将双维求职模型中的预备期求职阶段与GDP模型中的计划求职阶段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个阶段都包含着信息采集过程。他还认为模型中的行动期求职阶段等同于GDP模型中的搜寻与评价阶段。但Blau的这种联系是不准确的,Soelberg的GDP模型中,求职活动并不是开始于计划求职阶段,求职者是在后面的阶段中才开始搜寻职业信息的。Blau的预备期求职阶段实际上与GDP模型中的搜寻与评价阶段很相似。而GDP模型中并没有与Blau的行动期求职阶段相对应的活动,如投递个人简历、参加面试等等。

2.2 求职行为的测量维度

Kanfer等认为,求职行为作为一种目标指向行为,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进行测量:频率-强度,内容-性质,短期-长期。

2.2.1 频率-强度

频率-强度测量的是求职行为的频率和努力程度。这一维度主要是受动机因素影响。如果求职者的求职动机很强,无论他的动机是为了赚钱养家还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们都会在求职过程中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求职行为的测量都是从这个维度入手。频率方面的测量通常是罗列出求职者可能的求职行为,如:浏览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毛遂自荐、或参加求职面试等等。通常要求被试回答某个特定时期内完成每种行为的次数或在每种行为中花费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次数或时间相加就是求职频率的测量。关于强度的测量,是要求被试回答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为求职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报告他们实施了哪些具体的求职行为。

2.2.2内容-性质

内容-性质维度是根据求职行为的内容,可以将求职行为分为正式求职和非正式求职。正式求职的组织性和结构性更强,使用正式求职方法的求职者依靠就业机构或出版物来获取职业信息。到职业介绍中心求职和浏览招聘广告就是这种正式求职的例子。使用非正式方法求职的人往往是通过私人关系发现用工信息并为自己谋职。社会关系对求职的作用不可低估,Wanberg等在他们的求职方法研究中,使用“大五”人格量表探讨人格特点与社会关系利用程度之间的联系[13]。发现外向性、责任感与社会关系的利用程度有高相关;同时还发现,社会关系利用程度与再就业速度、再就业状况及工作满意度有密切关系。

Stevens在一所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对来访者进行一系列调查后,将求职行为划分为不同性质的三类:积极性求职、消极性求职和过渡性求职[14]。积极性求职行为表现为:求职者准备充分、目标明确,行为独立并能调动各种求职资源;而消极性求职行为则表现为:求职者准备不充分、目标模糊、被动、依赖。过渡性求职行为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准备状态,正处于积极的准备过程中。Stevens的测量方法要求职业咨询顾问对求职者逐一进行评价,所以很难进行大样本调查。

2.2.3短期-长期

短期-长期维度指的是求职行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此维度反映的是求职行为的动态性和持续性。因为难以进行测量,所以关于这一维度的研究很少。更为复杂的是,这个维度与前两个维度有重叠的地方。比如,那些在求职过程中求职强度和频率较高的人更倾向于长期的求职行为。还有研究表明,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行为策略,不同的求职行为在求职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在早期求职阶段,准备求职简历是求职行为之一,而在较为满意的求职简历写好后,则无须再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只须在细节上做些修改就可以了。因此,准备求职简历只是个临时性的求职行为,而搜集职业信息则是贯穿于整个求职过程中的长期的求职行为。

Barber等使用求职者报告的每周平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或三个时间段内使用的求职资源数量作为动态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他们使用方差分析手段检验不同阶段的求职行为差异是否显著[15]。Jansen等在他们的追踪研究中,要求被试每三个月报告一次他们的求职强度和求职频率,然后求加权平均数,作为描述动态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16]; Wanberg等将跨时段的平均求职强度作为求职行为持续性的操作性定义,使用多层线形模型描述持续性求职行为的动态特征[17]。通过对903名失业者10次电话调查发现,他们的求职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呈U形曲线;不同的求职活动伴随时间发展而呈不同的趋势。比如,到职业中介找工作的求职活动呈U形,而另一些活动,如浏览报纸获取职业信息,则随时间发展而呈倒U形趋势。

3 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和结果变量

3.1 预测因素

有关求职行为预测因素的研究很多,Schwab等认为,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分为两类:个人特征和劳动力市场因素。个人特征包括:就业状况(就业或失业)、职业偏好、培训和个人能力。劳动力市场因素包括:供求状况和就业政策。他们进一步提出两个变量――经济压力和自尊,作为求职意向的预测因素,而求职意向则可能会对求职行为产生影响。Schwab强调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有影响,但很少有实证研究探讨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大部分行为研究是在排除劳动力市场因素对求职行为的影响之后考察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而大部分劳动经济学研究则关注失业与再就业问题却忽视了求职行为的作用。因此,尚没有劳动力市场因素与求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Kanfer等将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归为6类:个性特征、求职期待、自尊、动机、社会支持和人口学变量。他们的元分析表明,个性特征中的外向性和责任感对求职行为(将求职强度与频率作为求职行为的测量指标)有最强的预测作用。其他如自尊、自我效能、就业承诺、经济压力和社会支持也与求职行为有显著相关。在人口学变量中,年龄、工作年限与求职行为存在负相关。白人男性比非白人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求职行为。教育水平也与求职行为存在正相关,即受教育水平越高,则求职行为更强。他们主张,就业状态、求职期的长短以及获得的职位数量都应该是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具体来说就是,求职期(从开始求职到就业的时间)是成功就业的一个负向指标,而获得职位的数量,说明了求职者在求职期内获得的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是成功就业的一个正向指标。从他们对21个研究的元分析结果来看,求职行为与就业状态、求职期和获得职位数量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14和0.28。

3.2 结果变量

现在对求职结果的定义倾向于将就业看作是一个连续变量,而非二元变量。Dooley认为,将就业结果划分为就业与未就业无法充分说明就业状态的复杂性,还应该考虑到各种不充分就业状态[18]。Jensen和Slack将不充分就业划分为5种[19]:未就业、准失业、工作时数不足的就业、收入过低的就业、个人能力与工作需求不一致的就业。“未就业”指的是,一个人想工作,但现在没有工作,在过去的四周内仍在积极地寻找工作。“准失业”指的是,一个人想工作,但现在没工作,并且由于对求职失去信心和希望而不再积极地找工作。“工作时数不足的就业”指的是,从事临时性的工作,想工作更多,但却找不到全职工作的人。“收入过低的就业”指的是,年收入水平低于政府贫困保障线的125%水平的工人。最后一种指的是那些教育程度远远超出工作要求的就业者。

Brasher和Chen将一组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作为成功就业的标准,包括:工资、职位与教育程度的符合度、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工作年限[20]。Wanberg等将职业改善程度(新职位与旧职位在工资、上班的方便程度等)、职业-组织符合度和离职意向作为再就业质量的指标[21]。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求职行为与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此研究还发现,求职行为与职业改善程度受经济压力的调节,那些经济压力较低并积极求职的人,最终能获得更好的工作。

4 未来我国求职行为研究的方向

首先关于求职行为的测量。以内容-性质维度为基础,通过访谈的方式,掌握求职者可能实施的各种求职行为,包括正式求职和非正式求职,同时考虑到求职行为的动态变化,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通过求职者报告的几个时间段内平均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从求职频率和求职强度两个方面测量求职行为。

其次,关于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研究结果莫衷一是。有效地整合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是罗列出所有的预测因素并一一加以验证,关键是需要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而对求职行为的预测因素进行研究和验证。

第三,关于求职行为的结果变量。相对于就业状态的二分法(就业和未就业),求职期的长短、获得职位的数量更能精确地衡量求职行为的结果。另外,有关不充分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概念的提出,为求职结果的测量增加了精确度,同时也增加了难度。各种不充分就业状态应该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职位与教育水平的符合程度测量的内容仅涉及教育程度,显得过于单一,应该加以补充完善。

不充分就业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比如像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大国。我国的工业化程度还远比不上那些发达国家,劳动者多数仍以个体经济或小农经济等自我雇佣的形式就业。过多的人口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大批劳动力无法获得充分的就业状态。所以,研究者需要对中国的多种就业形式投入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Steffy B D, Shaw K N, Noe A W.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search behavi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9, 35(3): 254~269

[2] Bretz R D, Boudreau J W, Judge T A. Job-search behavior of employed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2): 275~301

[3] Soelberg P O. Un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1967, 8(2): 19~29

[4] Lazarus R,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 163~175

[5] Latack J C, Kinicki A J, Prussia G E. An integrative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job-lo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2): 311~342

[6] Kanfer R, Wanberg C R, Kantrowitz T M. 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 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5): 837~855

[7] Schwab D P, Rynes S L, Aldag R J. Theories and research on job-search and choice.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87, 5(1): 129~166

[8] Blau G. Testing a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job-search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59(2): 288~312

[9]Saks A M, Ashforth B 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job-search behaviors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9, 54(2): 335~349

[10] Saks A M. Multiple predictors and criteria of job search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 article in press.

[11]Wanberg C R, Kanfer R, Rotundo M. Unemployed individuals: Motives, job search competencies, and job search constraints as predictors of job seeking and reemploy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6): 897~910

[12] Wanberg C R, Leaetta M H,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20

[13] Wanberg C R, Kanfer R, Banas J T.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networking intensity among unemployed job see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4):491~503

[14] Stevens N D. Dynamic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Springfield, Ill: Thomas publishing. 1986, 33~37

[15] Barber A E, Daly C L, Giannantonio C M, et al. Job-search activities: An examination of changes over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4): 739~766

[16] Jansen P W, Stoop P M. The Dynamics of Assessment Center Validity: Results of a 7-Year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4): 741~753

[17] Wanberg C R, Glomb T, Song Z, et al. Job search persistence during unemployment: A ten 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3): 411~430

[18] Dooley D. Un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nceptualiz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continuu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9~20

[19] Jensen L, Slack T. Underemployment in America: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21~31

[20] Brasher E E, Chen P Y. Evaluation of success criteria in job search: A proc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9, 72(1): 57~70

[21] Wanberg C R, Hough L,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33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Job Search Behaviors

Liu Zewen1,2Song Zhaoli3Liu Huashan4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3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92)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Psychologists see effective job search behaviors as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employment. Job search behavior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three dimensions to evaluate job search behavior are described here: frequency-intensity, content-direction, temporal-persist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predictor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and they have obtained various outcomes. The evaluation of job search outcomes has made new progress recently, that is, rather than regard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dichotomization-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ut considering kinds of underemployments. The paper commented on some future salient feature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行为心理学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其归属于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全新分支,具有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手段,能够对人类行为中那些具有创造性、积极性和令情感满足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对人的美德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中人的积极因素是研究的重点,并以人所具有的固定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及实际的美德、力量为出发点,尝试着用积极的心态去诠释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有效挖掘和激发人潜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

2.1大学生个人轻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一定因素上是个人因素,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于行为习惯养成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高素质人才,而成为这种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个人学位的获得,对于道德素质的培养并不重视。并且,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非常低,懂得需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却无法付诸行动[1]。所以,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2.2家庭当中轻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时期便有所形成,家庭当中,父母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对于孩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总是让孩子利用零散的、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孩子的自理能力便被家长所忽略[2]。孩子对于父母的依赖性十分强烈,所以这种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

2.3高校教育忽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各个高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为了争取获得较高的优秀率与教学效果,将对学生的培养着重放在知识教学上,在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将会导致高校学生一味的学习,而没有时间与他人交流和相处,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与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

3.1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要想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养成行为习惯意识,需要做好3个方面工作:1)自我定位。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个认知应该是学生个人正确处理自己的优缺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个人道德素质的提升,并且也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以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提高个人自控力,坚持做事不妥协。提高个人自控力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可以先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然后再慢慢地扩大事件范围,使得大学生意志品质形成并且更加坚定;3)调节好个人情绪。大学生在之前的教育当中是专心学习,并能很好的把握好个人的情绪调整好,大学生能调节好个人情绪,在处理事情时可以做到从容镇定[3]。

3.2家庭帮助学校完成教育

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阶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回家次数减少,与父母的接触也会减少。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学校想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就需要家长主动和孩子取得联系,并且关心、教导孩子,为孩子的成长给予一定的鼓励。同时,父母也要在与孩子接触的闲暇时光给孩子作出表率,引导孩子思想的发展。

3.3各个高校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过多的注重学生分数的获得,而忽视了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是在大学阶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大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在大学阶段产生严重的后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发生改变,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变化[4]。

行为心理学篇4

[关键词] 孤独 心理 管理

尼采说过:“啊,孤独,你是我的家乡”,“我孤独啊!你配吗?” 尼采是位大哲人,所以他以特有的方式告诫世人不要轻易妄称孤独。而事实上作为一种不良情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孤独。日本心理医生箱崎总一在其《孤独心理学》一书中以个体在生活上的感受来说明孤独是如何产生的,并试图更进一步提倡孤独的复活法和以孤独为原动力走上强壮的人生之道的方法。箱崎总一更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走出孤独,而在当代社会,人同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现代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各种组织中度过的,孤独作为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组织的管理者的重视。

一、孤独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会中产生出来的,也是我们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她处于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

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从本质上讲,人有拒绝孤独的渴望。

1.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研究者先将被试者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研究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者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者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显示:高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62.5%,无所谓的占28.1%。低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33%,无所谓的占60%。试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人呆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2.亲和力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来俱有的一种本能。

沙赫特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5名自愿做实验者分别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在提供住宿相同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坚持时间最短的仅有20分钟,而坚持时间最长的是8天8夜。被隔离者都感到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种紧张缘于对亲和力的需要。 亲和力倾向来自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孤独,会使他们恐惧;离群,会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长久的隔离,更会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异,成为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出于这种本能,人类之间相互亲近,其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

1958年F.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态度改变降低因与他人不一致而导致的紧张。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

二、孤独的产生

1.个体因素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个体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经历不同,个体对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感明显不同。

2.物理环境因素

沙赫特试验告诉我们,封闭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沙赫特总结了有关报告,指出: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由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增加了,但不久就开始下降,长时间的孤独,个体就进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冷漠状态,这时个体没有情感,对环境不作任何反映。

3.社会环境因素

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人际沟通存在问题, 自然会产生产生孤独的颓丧情绪。也有不少员工由于自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格格不入,也会导致孤独感。

三、孤独心理学对管理行为的启示

孤独感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复制、蔓延,特别是组织面临重大的危机时,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孤独的管理,避免使员工产生孤独感。

1.通过建设、发展组织文化,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共同的心理认同

愿景可以降低人的孤独感,苏武牧羊,气节不改,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可以克服孤独带来的恐惧。组织可以通过设立共同愿景,减少由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孤独,让组织产生产生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越大,这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企业也就越有活力。

2.重视社会技术系统,尽量满足员工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社会人”假设理论指出: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如果工作设计必须兼顾技术性与社会性,技术性任务的实施总要受到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只是针对技术性因素设计工作,难于达到提高绩效的预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发现,煤矿原来采用短避法采煤,即手工采煤。采煤工6各人组成一个班,一般都是资源结合,班组内非常团结。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的技术改革主要是该短避法维长避法,即采用传送带采煤。结果就不得不改变原来小组集体工作的办法而进行明确的个人分工。单个矿工再不同的作业面上独立工作。这样分工细了,技术比较简单,效率按理说应该提高,但是,技术的改革反而造成了出勤率下降,士气低落,生产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改革取消了工作小组,工人单独呆在封闭的矿道内采煤,导致了矿工孤独感的产生。

企业是在竞争社会中结成的一个团体,员工们有共同的生存需求,8小时都在一起,可是,工序和机器隔断了人们的情感联系,长久的重复劳动会使人觉得厌倦和孤独。

管理者一旦发现这种厌倦和孤独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进行工作的重新设计,加强员工的交流。

3.根据员工性格合理搭配员工组成,组织高效工作团队

叔本华提出,社会让他最难忍受的,就是必须和不值得成为朋友的人成为朋友。这种苦痛在人们日益组织化的今天更为突出,许多的员工的自我意识被深深压抑或隐藏的同时会不断加强,甚至会切断与他人的联系、比较。这时孤独是唯一允许完整自我的时间和环境,因为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小的,所以雨果在《笑面人》中说过一句话:孤独是文明所允许的野蛮人的缩影。

组织中的员工各自有自己个性,性格过度张扬的员工性格容易使性格过度内敛的员工产生孤独感――“快乐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员工的消极,影响效率。管理者在合理配置团队组成时除了要考虑个性、能力的配比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对孤独感的引导因素。

4.借助员工帮助计划,加强心理辅导,防止员工的心理孤独症的产生

心理孤独症常见于婴幼儿,但如果成年员工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伸张,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表露出自己的意识而引来更多的批评,渐渐地会以他人的意识来模糊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孤独症。

员工情绪管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高效员工的活力会感染整个企业,改善公司整体的表现。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管理的心理学化已普遍实施。。截至199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EPA)。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在激发员工正面工作情绪,克服员工孤独感方向多做更多努力,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心理辅导和咨询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潜在效益。许多企业的EPA还流于形式,在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还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我国的员工心理辅导与咨询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日]箱崎总一著李耀辉译:孤独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8

[2]郭永玉:交往、成就: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的心理学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p307

行为心理学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3-0260-02

【关键词】 性心理发育;卫生教育;儿童,学龄前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体各部的发育和成熟中,人的性生理发育和成熟相对较晚。学前儿童的性生理还远未发展起来[1]。那么,学前儿童到底有没有性心理或行为呢?有人认为,婴幼儿有对性的关心、探求和疑问,没有性意识的基础,纯粹是对知识,就像对“天为什么要下雨”、“鱼儿为什么会游泳”等现象的好奇一样,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幼儿有。现代性学研究至今没有证实婴幼儿有性意识,从心理上说,婴幼儿并没有形成性意识;但从行为和发展来看,婴幼儿期的性心理现象是存在的[2]。

笔者认为婴幼儿的性心理和行为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以,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1 学前儿童性心理行为的突出表现

1.1 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学前时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正常儿童3岁左右出现性别意识,即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喜欢与同性幼儿一起玩,同时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绝大多数孩子在这一年龄段都能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同时在家庭和周围环境中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3]。如果在3岁时性别自认紊乱,即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以后就极难改变[4]。

所谓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障碍”,就是有些儿童对自己的性别意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相反,即在穿着和行为上爱好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其直接结果就是男孩女性化和女孩男性化,这给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有的要做变性手术等[2]。

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的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就先天因素而言,根据胚胎学的研究,在胚胎期,性腺结构发生初期是倾向于形成女性器官卵巢的,心理学家曼内称之为“夏娃原理”。只是由于男性细胞中Y性染色体的作用,产生男性性腺和胎儿雄激素,才使住苗勒氏管的结构(女性外生殖器的前身)退化,并在胎儿雄激素的进一步促进下,使男性化内生殖器得以形成,并使大脑男性化。如果缺乏胎儿雄激素,就会自胎儿时期开始引起男性大脑女性化,从而造成自认的障碍。就后天而言,儿童性心理卫生学家约翰・莫尼认为:人的性别倾向有3种,即同性的、两性同体的和异性的。在人出生之前,某种同时具有男女2种性别的特征和气质就已植根于婴儿大脑之中。这些特质或气质或许有利于确立3种倾向之一,但这些特征和气质所具有的二价染色体太多,以致于不能决定绝对排斥或恒定保持同性、异性或两性均存状态。决定3种状态取舍的基本因素是出生后儿童生活的发育时期,特别是婴儿后期到幼儿初期的几年。而当某种状态在早期发育的几年中确立,就变得十分稳定[2]。

1.2 对异性感兴趣和关注 在幼儿园工作过程中,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儿童从3岁左右就开始对异性有爱恋的意识和行为。马丁森认为,在3~8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会发生下面各种行为:相互拥抱、接吻;把对方抱起来;喜欢小伙伴,与小伙伴在一起很惬意,排斥其他孩子,2人一分别就悲伤;赠给小伙伴礼物;为了小伙伴,克制自己,宁愿不要自己想要的物品和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小伙伴与其他孩子成为朋友就会嫉妒[2]。

据日本名古屋市青少年问题协会1970年对290名儿童的调查,幼儿园的儿童从裙子下面窥视、摆弄性器官、窥视厕所、摸小伙伴的性器官或等行为的发生频率很高。其中做掀裙子动作的有201人,而在成人眼皮底下停止掀裙子的儿童占70%,窥视厕所者167人,摆弄性器官者108人[2]。上述现象在幼儿园确实是经常发生的,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面临和解决来自幼儿的告状,如,老师,他亲我,她摸我,他抱我……但千万不要把这些现象与孩子的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

幼儿对异性的朦胧兴趣还表现在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婚礼游戏,并主动去挑选新郎或新娘,他们很高兴让自己喜欢的男孩或女孩当自己的“新娘”或“新郎”。孩子们还喜欢玩过家家游戏,男、女各自扮成爸爸、妈妈,手里抱着一个布娃娃当小孩,并有拥抱、接吻等模仿夫妻的游戏等。这些既有模仿的成分,也可能有对异性关心、感兴趣的成分。

1.3 恋父恋母情结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3~7岁幼儿的人格发展阶段命名为“性器期”,即这一阶段的儿童出于无意识的好奇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为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并表现出所谓的“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方面以父母中的异性者为恋爱对象,另一方面对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产生嫉妒和憎恨心理[1]。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生活经验与事实提示,男性和女性几乎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这是儿童依恋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性别角色认同所必须的。女孩正是以父亲作为心目中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女性的性格与特质,男孩也正是以母亲为异性的理想形象而塑造自己的男性气质。大部分孩子都能顺利通过心理冲突,使自己的人格内化[5]。一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使恋父、恋母情结以病态的面目出现时,人的心理发展以及以后的婚姻生活或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有一男孩,6岁,他妈妈反映,他看到妈妈与别人在一起就很生气,晚上睡觉也只和妈妈睡,不让爸爸和妈妈睡一张床,他爸爸只得一个人睡单床。这是对母亲过分依恋的表现。

1.4 儿童或自淫 青春期的青少年大部分有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说起婴幼儿也有现象,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而事实上,有些儿童确实有或自淫现象。

案例1:某女,6岁,幼儿园大班。家长和老师都发现,她每次上床后都将两手伸进裤子内摸下身,不停的在动,并有满头大汗的表现。因此还被妈妈打过几次,但仍改不掉。

案例2:某女6,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幼儿园里,每次坐在椅子上进行安静的活动,如画画、写字时,她就会停止手里的活动,夹紧大腿,臀部在椅子上不停的摩擦,两眼发直,直到满头大汗为止,一天中要发作几次。

以上是2个典型的儿童和自淫现象。有的学者也称其为“夹腿综合证”或“交叉擦腿综合证”等,系指一组儿童时期出现的以摩擦会取得的行为[6]。有些国外学者发现,当幼儿有上述行为时,可出现类似的生理反应。可见,现象不仅存在于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同时在学前儿童中也会发生。

2 性心理卫生教育及干预

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幼儿的种种性心理及行为,并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干预,是广大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更为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教育和干预措施。

2.1 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 首先,要警惕先天因素。如果发现是先天生理因素,就要咨询有关专家,做进一步的诊疗和矫正。

其次,将婴儿按其特定的性别来养育。性别的分化对于婴幼儿来说虽然只具有生物学意义,但对孩子按照男孩子的行为规范来养育,还是按照女孩子的行为规范来养育,就有了确定的社会学意义。有的家长喜欢女孩子,将男孩当作女孩来抚养,如梳小辫子、穿花裙子等;还有的家长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将女孩当成男孩抚养,如剪短发、穿男孩裤褂、玩刀枪棍棒等,都容易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

第三,按孩子的性别提出行为要求,如对男孩子的要求“男子汉、自己爬起来、不能哭鼻子”等,可有效的培养男性意识,并利于形成阳刚之气;对于女孩子,就要求做事认真、仔细,脾气温和,养成善于体贴他人的性格特点。

第四,在生活中,爸爸应用尽量多的时间与儿子共同玩耍或游戏,以利于男孩子模仿爸爸的行为和风格,形成男子气;女孩子更多与妈妈共同活动,以形成温柔典雅的行为方式。

2.2 进行性教育,解除孩子的性神秘感 首先,成人要认真回答有关性的问题。当孩子问到生殖器,就告诉他(她)是或阴道,在孩子听来就象是知道自己的手指和脚一样,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千万不要打岔或乱说,造成孩子对性有神秘感,那样他会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自会以其他渠道获得答案,但此时的答案就不能确保是正确的。

其次,进行人体功能的教育。要讲解人体的结构及男孩与女孩身体的不同,使孩子明白,男孩、女孩的身体都很美,很奇妙。目的是使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时,就知道爱惜并保护自己的身体,教师和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无论在家、在外都要衣着庄重。

第三,防止性骚扰。要告诉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定的部位称为,任何成年人、较大的孩子或同龄的孩子不能碰孩子,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或要求孩子去触摸他们的。任何人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拥抱或亲近孩子[7]。

2.3 使孩子的依恋情绪正常发展 所谓“恋父”、“恋母”还是孩子的性身份认同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就会很少出现。首先,利用依恋情绪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与内化。恋父、恋母情绪是儿童依恋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异性相吸的自然规律。适当的恋父恋母情绪有利于幼儿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内化[5]。

其次,有一定的人体界限,警惕恋父、恋母情结。所谓人体界限是指人与人之间应保持的距离。如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应保持一定限度,女儿或儿子到一定年龄就应与父亲或母亲分开睡,父母不要经常把她(他)们当婴儿一样经常拥抱和亲吻;男孩到一定年龄就不要摸着妈妈的睡;父亲在夏季不要在女儿面前只穿内衣裤,洗澡或睡觉时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看见等。研究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分别有恋父、恋母情绪,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孩子形成了恋父、恋母情结。当这一情结以病态出现时,孩子成长中与人的交往、成人后的婚姻关系以及婚后夫妻关系就会出现较严重的问题[8]。

第三,要避免父母中的一方因为夫妻感情问题而把所有的感情都到儿子或女儿身上,从而造成孩子对一方感情过于依赖,而对另一方表示疏远。

2.4 正确看待儿童 我们知道,成人只要不过频,是没有害处的,偶然宣泄一下反而能缓解紧张和焦虑。现代医学科学的大量研究已证实:少儿不是好习惯,但只要不是过频的,并不危害健康。如果孩子次数偏多,就会形成习惯性的,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头脑昏沉,身体疲乏,进而诱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所以,教师和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一现象时,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严厉训斥打骂或当众批评,要耐心寻找和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科学的引导以克服这一不良习惯。

首先,要防患于未然。母亲在怀孕期间不要有过频的或行为;控制环境影响,减少看到各种媒体上拥抱或床上动作的镜头;父母对孩子适度的身体接触和言语呵护、心理呵护;经常保持外生殖器卫生;不穿过紧、过小、过于束缚的裤子;不逗弄孩子的敏感部位。

其次,转移注意力。不用恐吓和惩罚来加以阻止,这反而易引起幼儿的焦虑和惊恐不安,形成懦弱、敏感、自卑或孤僻等性格,使次数更加频繁。当发现孩子有的行为时,不直接点破,而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给新颖的玩具、讲有趣的故事、找伙伴一起玩、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等,使孩子没有机会去,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逐渐改正这一不良习惯。

行为心理学篇6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景观空间;园林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91

1 概念

1.1 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简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1] 。

1.2 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人的性格、性别、社会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必要:就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这种类型的行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响。自主:也称选择,例如出游、傍晚散步等。自主受外力影响,一般与环境质量相关。社会:也称社交,例如朋友聚会、聚餐。这种类型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与自主不同,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与选择。

1.3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园林空间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结合美学主义,缺乏对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考虑,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心理特性,创造出不仅满足空间功能的美化空间,更应该设计建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型的游人。

研究方法:文献理论研究法、实地观察记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2 行为心理学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2.1 不同游人类别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经调查分析总结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的行为习惯:抄近路,经观察人们总是倾向选择最短距离的路行走;逆时针转向,经观察在操场跑道、公园等场所,大多数人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依靠性,经观察在开敞性空间中,人们习惯于停留在树木主干、灯柱、雕塑等能给人依靠感的物体周围;人看人,通过看别人可以了解他人,通过被人看得到社会认同的内心需要,并且通过视线接触促进交往;围观,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群人凑一起看某个东西,就是所谓的“凑热闹心态”。

2.2 园林活动空间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根据游人行为活动,将园林空间分为游览空间、休息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应根据游人情况及心理来安排,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2.3 色彩的行为心理学分析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无彩色、冷暖色系、同类色的应用。黑白灰被称为色彩中的无彩色,通常应用在园林建筑、铺装及植物配置中。 冷暖色系是指不同颜色的光由于其波长、可见度高低不同,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暗示。 同类色指色轮表上互相接近的颜色在景观塑造中能体现其空间感和层次感。

3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对具体类型的园林设计中的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但理论研究较少,且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后期研究时可将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给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与建筑心理学相关的资料较多,而专门研究园林心理学的几乎没有,虽然园林与建筑密不可分,但还是应在实际中分析总结有关园林心理学的内容并整理成册。

中国古典园林中已能看出园林设计者已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但在古代书籍中并未见相关记录,导致一部分好的范例没能上升到理论继承下来。现如今,应该根据现有资料及景观,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加以应用。

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园林心理学理论而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将导致无法将其很好的用在实际设计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灵活变通,不仅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去。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

行为心理学篇7

[关键词] 心理障碍 心理过激 体察感受 矫正 理解帮助

我在学生管理岗位工作十几年,接触的学生性格各异,遇到的事情千奇百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因人而异。抓中间带两头,这是老师普遍在用的管理学生的最简单的方法,但老师在处理各类事情时,如果言语不当,行为粗暴,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尤其是遇到有心理障碍、行为过激的学生,很容易让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思想与行为。如何解决好这一类型学生的问题,是每位老师应该高度重视也必须研究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过激行为的表现

学生的过激行为是对事情理解不当的过度行为反映,违背常规和运用非正常手段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些行为多表现为不能有效地用理智来控制,极端的还会触及法律和法规。有过激行为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上的问题,这样的学生一般天生就性格孤僻,不太善解人意,甚至认识问题比较偏激等等。另一种是心理上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孩子造成心理不够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后天教育不够、家庭矛盾复杂、或教育没有跟上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要等等。这样的孩子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脆弱,一种是过于聪明。如果家长和学校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前者会更加地懦弱和无力,易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后者的表现则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没有责任感,自暴自弃,甚至采用过激行为恐吓家长和学校。现在的孩子究竟应该怎么管,说轻了无济于事,说重了无法承受,任其为所欲为,最终是害了他们。为此学校、家长都有压力。遇到有责任心的家长,工作还好做一点,遇到不负责任和不讲道理的家长,我们的工作就困难重重。

二、学生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实践告诉我们,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们的内心都非常苦闷,别看他们不向人说,但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帮助他们,他们也希望向人倾诉。面对这种错综复杂心理的人,教育者要倾听他们的诉说,运用正确的方式实行正面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教育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只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之一是让他们懂得“做人要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不是束缚他们的个性发展,而是为了让他们将来到社会上遵纪守法,遵守社会道德良俗,而在学校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守校规,如果连校规都不遵守,那么将来到社会上很容易做出格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教育有过激行为的学生,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分析。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有的孩子没有把精力和才智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对付家长和老师上,犯了错误,他们不知道害怕,也不会对错误进行自我反思,不会主动地向老师和家长如实承认错误。相反他们在观察家长和老师的脸色,根据家长和老师的态度来决定自己说什么。

三、学生过激行为的矫正

俗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过激行为和心理障碍,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想做好他们的工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教给他们善解人意的方法,体察他们的内心感受。一方面要想办法走进他们的的心灵,帮助他们打开心结,把他们带出心灵的沼泽;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正确地面对他人,而且要学会理解他人。要让他们知道“当你把别人看成魔鬼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当你把别人看成天使的时候你就生活在天堂里。”让他们明白,有的事情不一定象他们想的那样,关键是看他们自己怎样去看,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行为心理学篇8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消费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市场未来消费和潮流的主要引领者,作为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会有比较特殊的特征,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改正不正确、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促进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1.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1)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消费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消费中却表现出时尚、新潮的消费特点,在消费过程中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不仅要求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需要商品美观、能够满足心理上的愉悦感。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性认识还不够,大多依靠感性认识,当外界事物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一定影响时,他们就会跟着感觉做事。而且随着大学生独立性的逐渐增强,他们在消费时更多依靠直觉和情感,容易感情用事。

(2)形象消费

当前的大学生不再是只会学习的学生,他们追求时尚、感性、率性,在消费时容易出现冲动。在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紧张,大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形象魅力。

2.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1)盲目消费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不愿在消费过程中听从家长的安排,开始要求自我选择,自己对消费进行支配。大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愿意交朋友,聚餐、出游等活动都需要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并且这些资金都能够为自己的所支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就需要依靠家长的帮助,但是这种突然由自己进行金钱支配,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计划会出现盲目消费不理性消费的情况。

(2)虚荣、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以及心理需求后,需要获得尊重需求,他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消费领域中,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求其实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表现,而攀比心理是一种好胜心,在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追求时尚与流行。

(3)恋爱消费和超前消费

在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攀比心理和虚荣心理也是比较强的,大学生认为恋爱不仅是甜蜜浪漫的,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的。而且当前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学生中出现很多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现象。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念的途径

1.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影响的,因此大学生应积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科学的规划,消费计划要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符合,并且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过度消费的现象。大学生在消费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出现盲目攀比、虚荣等消费心理,很多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自己的情感的影响,盲目做出消费的决定,因此应在大学生中提倡文明消费的行为,避免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2.学校要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念的教育

学校应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做好教育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指导。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个别指导,更好的了解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同时,应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将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作为长期的工作重点抓,教会学生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同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寻求更多勤工俭学的工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需求,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作风。

三、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力量,是整个社会未来消费的引领者,他们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将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重视程度,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本武,廖雪莲.三峡大学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13):245-246.

[2]汪勇刚.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13(20):137-138.

行为心理学篇9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59-02

一、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概述

1.偏差行为与网络偏差行为的概述。偏差行为的定义是指在规范的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行为现象,它违背了社会的规范行为甚至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行为。偏差行为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的不良风气或是社会教育不当造成的。网络偏差行为有了条件的限制,它偏离了社会的规范行为,通过网络的环境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幻性和人们的心理变化容易产生网络偏差行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易常见。

2.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心理素质并不是非常的高,他们容易依赖网络产生强大的网络偏差行为,他们的偏差行为主要分为一般偏差行为和严重偏差行为。一般网络偏差行为是大学生违反了社会的行为规范,他们可能是通过网络来传播不良的信息,违反了社会的道德性,或者将网络视为生活的场所放弃自己的学业,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种的偏差行为就是严重偏差行为,它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严重触犯法律约束的底线,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交易或者是成为黑客盗取国家性质的机密,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的限制构成犯罪行为。综合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的表现,我们必须针对这一现象找出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生们走上正常的社会道路,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心理需求关系的分析

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将大学学习的时间放在了玩乐上,特别是网络上,因为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时间,他们会过度地依赖网络,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里得到更多的满足。大学生产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就和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1.大学生的好奇心理。现在的大学生由于拥有好的生活条件就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想探索世界中的许多未知。但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空间是有限制的,感觉每天都会过着重复的生活,大学生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就会将学习的热情投入到网络中。网络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将世界连接在一起,而且网络的更新时间总是超前的,网络给大学生寻求未知提供帮助,网络的魅力使得学生充满能量并且能够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这样学生就会过度依赖网络甚至无法自拔。

2.大学生的自我心理。现在有许多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好胜心理,当遇到不舒心的事情时就会容易发脾气,想要寻求一个渠道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网络就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绽放自己的光彩。网络上有许多的游戏就会使得大学生们沉沦,有的学生在游戏中战胜所有的网友时,自己就会变得更加高傲,网络正是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不断地升级游戏,使得学生们不断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挑战证明自己强大。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容易陷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甚至是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违的行为规范。

3.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有的人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如别人,自己缺乏信心就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敢和他人交流,因此网络给这些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自卑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安慰,可以找到自己所谓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中自己可以任意地说话都不会有人来嘲笑自己,这样他们就会躲避现实的世界活在虚拟的网络里,久而久之就会在虚幻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再也走不出网络的世界。

综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一方面会引发学生怀疑周围的一切不相信任何人。因为有的学生长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一旦他受到欺骗就会把这种心理带到现实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时即使是好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自己也会感觉他是不怀好意地不相信朋友,最终导致身边的朋友离自己而去。另一方面就是严重扭曲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引领自己走上社会的不归路。网络的最大优点就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网络中自己发表言论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再加上学生的思维理智能力有限制,他们会在网络中肆意妄为传播言论,同时自己的思想也会被洗脑接受歪曲的思想,最终做出违规范与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破坏国家的和谐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出现的网络偏差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应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内心做出详细科学的措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三、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任何的事物都是双面的,网络也不除外,因此我们就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最大的努力发掘网络的优势资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资源,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诱惑,引导他们健康正常利用网络。

1.加强网络的管理与监督。由于网络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社会的许多发展都得益于网络,我们不能限制大学生使用网络阻碍他们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加强管理,建立起监督体制宣扬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起监督检查大队,只要是学生在网络上做出违背社会的规范道德行为,就要做出警告和处罚的措施,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可以在校园中做网络的宣传活动,传播网络成瘾和网络偏差行为给自身带来的危害,倡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等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

2.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重视。网络不仅会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既要注重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心理的教育。学校方面可以开展网络教育的课程,教授老师们在课堂上正确形象讲解网络的双面性,教导学生们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开展心理教育,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时,自己解决的渠道就是沉浸在网络上,因为网络的虚拟会给他带来满足和刺激,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带领他们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教育,采取适当科学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复杂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经历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阻碍我们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各种的烦恼,这就需要我们学会适当调节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来克服困扰。学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课程,帮助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这样学生就会在网络上合理利用资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网络带来的影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综合上面的阐述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对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自身、学校、社会甚至是国家都要注重网络行为的教育。作为合格的大学生要以身作则,学会如何健康规范使用网络,在网络上不散播不良的信息规范用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对于学校要大力弘扬文化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提升网络使用的安全性;社会是光彩陆离的,要加强社会的执法力度,面对损害社会和谐的行为要予以惩罚提升人们的规范水平;国家层面要加大法律监督,对于损害国家的行为要严惩,同时还要大力宣扬法律知识使得大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法律建设等都会提升规范的认知度。总之,面对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要予以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雳.李冬梅.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2008,(4):101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cn/focus/cnnic20/2007.7.

行为心理学篇10

关键词: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为80后、90后,他们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具有较高的抱负与追求,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其消费观呈现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然而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的压力,自我探索中的迷失、人格发展的不成熟性、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均可能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系列心理活动,也即消费的决策过程,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消费心理实质上是一个消费购买的决策过程,除消费者本人之外,旁人无从知晓,故又常被称为消费者“黑箱”(black tank)。

消费行为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商品和劳务的心理反应,是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商品和劳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交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或场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虽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显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因素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也反映出对个体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兴趣爱好、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同其他消费者一样,消费行为也要经历上述三种过程。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排头兵,研究和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二、大学生消费中心理存在的问题

1、消费层次两极分化

大学生月消费最高的达到千元以上,最低的只有百元,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2、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

3、追求时尚和名牌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攀比心理严重。

4、通讯开支大

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有些颇为严重。

三、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给予建议

改变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父母要正确关注子女,不能只要求学习而忽略他们的物质生活。通过社会文化传播积极消费理念,通过宣传树立恰当的消费观念;通过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不正之风。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

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大众媒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处理和解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内因是主要原因,大学生自身应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1)消费有计划。大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要细化消费的项目,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与此同时,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出现奢华消费和过度消费。调查中表明有将近68%的同学对自己的消费不满意,他们的消费没有良好计划。2)消除不良消费。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3)倡导消费文明、积极健康消费。大学生应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和消费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消费问题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认清楚自身的经济形势,不要盲目跟风。

2、家长应教育和引导子女树立合理、节约型消费

正确对待子女的物质索求,不能千依百顺,家长不应用“金钱奖励法”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使大学生养成每做一件事就讲条件要报酬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责任感。家长应该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子女知道金钱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报酬,来之不易。在每个月的生活费问题上,应当适当的控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这样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让他们真正的独立,是要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3、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工作中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调查研究。学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工作的投入,鼓励相关的课题研究,引进相应的专家作为指导,或者担任学生工作的顾问,充分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工作。关注学生的消费问题,比较和分析不同学生群体、个体在消费行为中的不同情况,收集个案,分类指导。一方面真正解决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消费。另一方面,为研究准备充分、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使学校对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消费形成互动,最终实现良性循环。2)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学生工作部门应该把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纳入到工作范畴中,把学生消费问题当成学风建设长期抓。在勤工助学方面,教导学生要自立,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积极拓展和寻求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学生自食其力。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消费,以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在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方面,应当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保证学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主要用于完成学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不是其他消费项目,更不是用于挥霍浪费、吃喝玩乐。

参考文献:

[1]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及分析[J].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