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博物馆十篇

时间:2023-03-20 22:40:45

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篇1

在车上,通过爸爸的介绍,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齐国的历史。齐国历史博物馆座落在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始建于1985年,占地20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因成绩卓着,分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点、省级风景区和省级博物馆,已被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终于到了,我飞快地跳下车。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它都是由青砖筑成的,就像一个古城堡,别具一格。在城堡东北方向有一个圆形的拱门,拱门的上方刻着“齐琼元府”四个金光大字,以示齐国珍宝收藏府地。

进入展馆内,里面分15个展厅,曲折环绕,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我们首先观看了齐文化厅,其次是桓公霸业厅、韶乐厅、武威厅、城郭厅,还有稷下厅和科技礼俗厅,每个厅内都陈列着各个时期出土的文物,有大铜盂、牺尊、高子戈、燕王剑、编钟及各种古钱币,件件都价值连城,是无价之宝啊,几十尊石刻雕像点缀在展厅各处,更加显示出浓郁的齐文化氛围。

历史博物馆篇2

最早的民间博物馆建于1905年

博物馆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艺术的九位女神的统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喜剧、悲剧、圣歌及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科学的全部活动。大概在公元前五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珀斯神殿里,建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战利品的宝库,它就是人类博物馆的开端,但并不具备现代博物馆的各种功能。我国历代王朝也都有专门储藏古董艺术品的宝库,但只是供皇室及少数王公大臣观看和赏玩。一直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建立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功能才真正显示出来。

我国的第一个博物馆是私人创办的,也就是民间博物馆。1905年,前清甲午状元张謇(jian),不仅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实干精神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曾两次上书清政府,建议在北京和各省建立博物馆。腐败保守的清廷不予理睬,于是他利用办工业赚来的钱在江苏南通市创办了南通博物苑。由此可见,我国第一个博物馆其实是民间博物馆,不是官方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市濠河之滨,于1905年1月14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创建。1906年1月3日,张謇将兴建中的公共植物园也规划为博物苑。博文苑占地23300平方米,后扩大为71800平方米,建有中馆、南馆以及北楼和东楼。中馆为三开问中式平房,屋顶加盖一问尖顶小楼;南馆平面为凸字形,为一座西式二层楼房;北楼为五开间二层中式楼房;东楼为一座中式楼房。博物苑共有4个陈列馆,分别为自然、历史、美术、教育陈列馆,展出文物与标本。苑内种植树木花草,饲养鸟兽,并有亭榭、假山、荷池等园林建筑。博物苑的文物、标本来源于张謇本人的收藏及各地人士和寺院的捐赠。1938年3月17日,侵华日军占领南通,苑藏文物、标本大部分惨遭劫掠、破坏或散失,博物苑陷于停业状态。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至1949年1月统治时期,博物苑继续遭受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南通博物苑收为国有,并着手修复,南通博物苑转身为国有博物苑,重新对全社会开放。1951年改名为南通博物馆,原有建筑和园林布局基本保持原貌;198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附近的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划归博物苑管理;1982年被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1日恢复南通博物苑原名;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座民间博物馆建于1992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私营经济全部国有化,我国唯一的一座民间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收为国有之后的三十多年问,中国的大地上没有一座博物馆是民间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部分人富了起来,保护和收藏文物艺术品在民间蔚然成风,1987年,著名紫砂壶收藏家许四海在幽静的愚园路创建了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四海壶具博物馆,开创了建国后私人创建民间博物馆之先河。1992年3月25日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首家民间博物馆。同年8月23日,经重庆市文化局批准,由收藏家刘光瑞在重庆市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医药博物馆。而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等四家博物馆,是在1996年10月30日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比四海壶具博物馆晚成立四年多。这两件当年政府批准设立博物馆的文件(图1),有力地证实了谁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民间博物馆的创始人。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走高,以及收藏热的升温,投资兴建民间博物馆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2005年8月,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图2)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开馆。此处原为解放前集军阀、官僚、恶霸、地主于一身的刘文彩庄园所在地。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2010年9月27日,由民营企业家吕建中投资兴建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唐代长安城西市遗址上拔地而起(图3),它是迄今为止中国首座民间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O.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场馆设施和藏品,足以和一些省级公办博物馆一比高低,因此,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我国民办博物馆行业唯一的一个二级博物馆。为了加强民间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民间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吕建中从2010年起,每年在西安大唐西市举办一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暨民办博物馆发展论坛”(图4),今年即将举办第五届。吕建中为民间博物馆所作出的贡献,使其成为中国民间博物馆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仅正式注册登记的就有647个,占到我国博物馆总数的17%,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正在筹建或没有正式注册登记的估计在1000家以上。

首家民间博物馆协会成立于2009年

中国博物馆协会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1935年成立,会址设在北平陟山门街3号,原“御史衙门”内。

1934年,北平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北平图书馆馆长兼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中央博物院筹备委员傅斯年等人,联络博物馆界,倡议组织中国博物馆协会。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35年9月在北平景山绮望楼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大纲》,确定协会的宗旨是“研究博物馆学术,发展博物馆事业,并谋博物馆之互助”。会议推举马衡为会长,袁同礼、翁文灏、朱启钤、叶恭绰、李济等15人为执行委员,还建立了专门委员会分工负责博物馆学术研究、博物馆建筑和陈列、审查出版博物馆学专著和论文、召开学术讲演会;发展团体会员30多个,个人会员120多人。

1936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华图书馆协会在青岛联合召开第一届年会,印发了《联合年会的希望》,主张“图书馆博物馆亟应增设,以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且可保存文艺,提高学术”,呼吁“愿政府与社会时锡匡助,以期促进图书馆及博物馆事业”。年会通过了博物馆行政、建筑、陈列、保管、考古发掘、整理档案等决议35项,并决定以“上宀下博”代表博物馆三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会务陷于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各地博物馆的恢复,1948年6月中国博物馆协会也在北京复会。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后自行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直没有恢复或设立博物馆协会,只有中国博物馆学会。随着民间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民间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纷纷要求成立自己行业协会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加强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民间博物馆事业的发展,2009年9月26日,陕西省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博物馆协会,由吕建中出任会长。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博物馆协会,结束了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博物馆协会的历史(图5)。之后,内蒙古、河南省也先后成立了民办博物馆协会,并倡议早日成立中国民间博物馆协会。

一年以后,由于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要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为与国际接轨,承办好这次会议,2010年8月31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中国博物馆学会特别会员代表大会,将中国博物馆学会更名为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是国家文物局下属的官办协会,理事长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担任。正如原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柏所说,虽然是一字之易,却意义重大。首先是在称谓上与国际博物馆协会接轨,有利于对接与交流。其次,进入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有了极大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协会一样的行业组织在行业发展、政策制定、行业准入以及行业维权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至此,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博物馆学会,更名为中国博物馆协会。

结语

历史的事件何其相似。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与此相似,中国的第一个博物馆并非官方所办,而是由民间的企业家筹措资金创建的,就连博物馆行业的第一个协会,也是由民营企业家筹备成立的。

历史博物馆篇3

盐史文物主要是反映井盐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的生产工具和设备,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契约、账册和当时采用传统方式钻井的原始记录——岩口簿等。

在井盐生产工具和设备中,有大量的井盐钻治井工具。共珍藏有清乾隆年间至20纪60年代的井盐凿治井工具130余种,约400多件。这些工具形态各异,轻重、长短比例悬殊,有的长达5米,有的又不足1米;既有重达数百公斤者,又有轻为几公斤的。

按用途分,馆内凿治井工具包括用于正常钻进的钻头,用于特殊作业的钻头,打捞工具,补腔工具,测井工具和修治木柱工具等几大类。在这些工具中,凿井工具长大粗重,锋刃钢利,既能适应钻凿不同岩层和不同井段的需要,又能满足井下特殊作业的要求,把盐井凿达上千米,这在当时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辉煌成就。

打捞工具则构思巧妙,制作精巧,种类繁多,各具神通,能够成功地取出掉入井内的各种物件和排除井下发生的事故。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自贡盐场的工匠正是采用这些工具,创造了世界钻井史上的奇迹,凿成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

馆藏盐业契约和经营账册是珍贵的盐业历史文物。馆藏盐业契约形成时间上起清乾隆时期(1736—1795年),下至1948年。这两百多年间,正值中国封建经济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历史阶段,这些契约再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若干方面,反映了清代以来自贡盐业的经营管理和井灶租佃关系,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演变,特别是井盐业资本主义萌芽的珍贵史料。盐业经营帐册则系统地反映出井盐业的生产经营,是盐史文物中的珍品。

馆藏岩口簿是反映清代以来井盐凿井成就的珍贵文物。它记载了钻前准备、凿井过程中每道工序使用的工具、每天凿井的进尺,岩层情况、井下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与办法等内容。岩口簿中保存的传统凿井工艺和地质资料是罕见的,是研究清代以来凿井工艺、地质钻井录井和古代科学技术的珍贵文献。

TIPS

地址:

四川省自贡市市区解放路107号

该馆挂牌价为:

20元/人(学生半价)

讲解费:

60元/批(20人以内)

优惠:

1、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学校需持介绍信提前预约,每批次不超过100人,全天不超过500人。

历史博物馆篇4

[关键词]博物馆 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 人民网,http://.cn/

历史博物馆篇5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日语;解说翻译;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周、秦、汉、隋、唐都以此为政治统治的中心,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使得陕西成为全国文物蕴藏最丰富的省份,因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也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5600平方米,收藏文物超过370000余件,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数量大、种类全,并且价值与品味极高,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千姿百态的秦、汉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及唐墓壁画。这些举世无双的精美文物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前来参观,尤其以对中国唐代文化最为仰慕的日本游客为多。然而,中日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较大,如何使日本游客更好的理解,领略中国文物,就迫切需要科学、易懂的解说语言。本文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语解说语为切入点,通过在博物馆实地调查以及进行游客访谈等方式分析陕历博解说语的现状及其不足。[1]

二、陕西历史博物馆日语解说翻译现状与分析

1、博物馆日语翻译建设现状

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景区解说是旅游地各要素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该旅游地的教育功能及服务功能得以展现的根本,是旅游地管理旅游者,服务旅游者的重要手段”。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语言不通的外国旅游者来说,提供科学、准确的翻译解说语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外国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及美誉度。通过笔者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实地调查发现,与较为标准、完善的英语标识牌相较,博物馆的日语翻译现状极不乐观,景区的日语标识牌建设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日语解说内容较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共有四个展出大厅,展出内容可分为8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人猿揖别》、第二单元《凤鸣岐山》、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第四单元《大汉雄风》、第五单元《冲突融合》、第六单元《盛唐气象》、第七单元《告别》与唐墓壁画主题展单元。在所有单元介绍解说中只有各单元总体介绍与重点文物介绍有日语解说,大多数文物介绍牌上没有日语解说,也缺乏文物背景的日文介绍。因此,博物馆的日语解说从内容到数量上来说,都远远不够,无法为日本游客提供完善的解说服务。

(2)日语解说类型与功能单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语解说系统组成不完备,很难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博物馆现只配备了少量专业日语讲解员与解说牌,缺乏清晰的日文指示牌与先进的日语多媒体解说器,也没有专门的日本游客服务中心。无法提供类似博物院建立的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来实现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没有利用日文版的多媒体的演示,也不能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于一体,因此博物馆与游客的互动性差,缺乏既生动活拨又有游客参与的互动的环节,最终无法通过综合解说加深日本游客对于中国考古、历史相关知识的理解。

2、博物馆日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1)词汇书写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是常见的错误,但这样低级的错误却会令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在日语中动词的变形有其固定的规则,不能随意变换,这是常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介绍语中,译者把“Q生”写成了“生Q”,“立”写成了“成立”。

(2)基本语法错误。在博物馆介绍语中,“甲骨文成为了汉字最古老的形态。”的译文是“これを甲骨文字といい、h字の最も古い形となっています。”日语中“になる”与“となる”均有“变成……”的意思,区别在于:~になる伴随有性质上的变化,而~となる没有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汉字从无到有是质的变化,所以译文应该是“これを甲骨文字といい、h字の最も古い形になっています。”

(3)母语干涉。受汉语母语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中式日语的情况,即根据中文的表述直接生硬地翻译出不符合日语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的语句。同样在博物馆介绍中,将“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译为“その^は「真中は殿堂、四隅は崇楼の唐L建B群で……”。在日语里,“中央“翻译为“中央”,“高楼”翻译为“高楼”,这句话应该翻译为“この建物は代表的な唐代のm殿式で、「中央は殿堂、四隅は高楼という唤y的な造になっており、壮大な唐王朝L造りの建B群となっていいます。”

三、改进博物馆日语解说状况的建议

1、制定翻译标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中的展示文物众多,因此也配有大量的日语解说牌,而不同的译者之间由于翻译标准不一,难免造成译文不统一,给旅游者造成阅读障碍,因此有必要制定博物馆的日文翻译标准及细则。可邀请权威的日文翻译专家编著适用于陕历博的《日汉解说语标准手册》,并对博物馆所有日文译者进行统一培训,以实现译文的规范化、准确化与合理化。

2、掌握日本的文化与用语习惯

语言是一国文化的载体,在汉日用语的翻译时,要考虑两国文字间的用语习惯与文化差别,只有在充分掌握两国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翻译语言才能做到信、达、雅,译文才能清楚易懂,能使游客能加容易接受,否则,某些不符合日本游客用于习惯的译文会给游客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一方面博物管可通过在职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录用翻译人员要求等方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可邀请日本游客对文物翻译语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从而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文解说用语的正确性得以提高。

3、研究解说对象需求

日语解说是以日本游客作为服务对象的。因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语解说要以日本旅游者为中心,了解日本旅游者的旅游解说需求。例如日语解说语的日文翻译是否合适,能否理解;另外日本人普遍对中国的历史及文化很感兴趣。所以这部分信息的准备要重点做好。在翻译中,还需考虑到日本游客的受教育背景、年龄和职业的不同,做到像博物馆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日语解说翻译能够尽量通俗易懂。此外,及时进行问卷调查日本旅游者对于解说语的满意程度,以便解说语更加科学合理。

四、结语

解说语是一个博物馆专业形象的外在体现,是对外交流最重要的名片。解说不科学与不合理的文字翻译有损博物馆的游客满意度,也破坏陕西在日本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充分体现解说在旅游发展中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重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日语解说的优化,对其进行科学编排,研究解说目标并进行资源调查,确定好博物馆的整体解说主题,选择直观的解说媒体,从日本游客的角度出发,更细致地解决文物解说词翻译中出现的跨国文化鸿沟,更传神地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传达给日本游客,此外还应确立解说的重点,为日本旅游者提供科学、完善的日语解说服务,推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对日本游客吸引力的提升。[2]

【参考文献】

历史博物馆篇6

宝马总部博物馆

位于慕尼黑总部旁的宝马博物馆最早修建于1973年,维也纳著名设计师Karlschwanzer设计。以圆形建筑为主体,展车就罗列在圆内被设计师定义为“路”的螺旋上升的过道上,展示功能相对单一。对比之前的“旧馆”,于200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的全新博物馆作了多方面的升级,最突出表现是它更大了。展车有所侧重地被划分为7个主题房间,共25个展示区域,涵盖了起源、造型设计,环保、摩托车,比赛等多力面内容,较过去更系统也更详细地为人们介绍了宝马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成就。

进入宝马博物馆首先是前台接待和咨询处,上方屏幕显示了门票价格等信息。往两侧走可以看到一部分在展馆底层的展品,而这也就是大部分来访者所要参观的。与很多博物馆讲解不同,宝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先向访客介绍宝马的最初历史,而会将他们领到了一个悬挂了几百个金膦小球的屋子里,并且这些小球通过上下移动,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造型。这里共有714个金属小球,每个小球均可被马达所驱动上下移动,之后便根据设簧组合成多种造型,如汽车,水波等,而这些则体现了宝马在设计和动力方面的过人之处。随后,你将被带到宝马的起源――一台螺旋桨飞机发动机旁。我们都知道宝马的历史最初是和航空有关系的,其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而在这里展示的这台BMW vI飞机发动机则向我们讲述了宝马的历史渊源。紧挨着b机发动机的是一辆摩托车,这辆名为BMW R32的摩托车可以看作是宝马的第一辆“车”,从此宝马由生产飞机发动机转向了生产汽车/摩托车之路,而摩托车在宝马历史中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摩托车旁边有两辆汽车,这就是于1929年宝马最初生产的汽车――BMW 3/15PS,从此挂着“BMW”品牌的汽车诞生了。

保时捷汽车博物馆

谁是最赚钱的汽车厂?这个称号木前被保时捷牢牢占据着。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从记录了它60年历史的博物馆中或许能略见端倪。

全新保时捷博物馆座落于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德国斯图加特,这价值l亿欧元的建筑物于2004年开始筹建,于2008年年底完成,并在1月31日向公众开放。四年前的1月31日正是这幢建筑的设计提案被采纳的日子。

这家博物馆由维也纳设计师DelganMeissl设计,5600平方米的尊物馆坐落在第一家保时捷设计办公室附近。整个博物馆给人一种漂浮在空中的感觉,仅仅依靠三个混凝土支点支撑。在这座有如神来之笔的建筑门前,预计每年的人流量将超过20万人。

参观者可以在电梯上以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幢博物馆。整幢建筑的设计非常时尚,同时还充斥着经典的科技元素,如展厅中的多个互动性展台、小型电影院,一个多语种的移动式视听游览车更是将整个展厅联系在了…起。在这家博物馆中还有一间鱼缸型的车间,在这里工人们将会对公司的一些车辆和一些私人的经典年型进行重新组装。

这家博物馆中巨大的展厅将容纳超过80辆车,包括保时捷356的变体车型和它的继承者9ll车型,其他重点车型还包括迈凯轮TAG MP 4/2 c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及一款1950/版故的甲壳虫。

梅赛德斯-奔驰历史博物馆

梅赛德斯一奔驰博物馆创建于1936年,它是奔驰汽车从发明到发展的一本历史教科书,一部完整的汽车发展史。从最早的奔驰一号车和戴姆勒一号车,第一辆打破记录的奔驰赛车,到现今高科技奔驰,奔驰无不证明着自己在汽车工业的地位。1961年,奔驰公司建造了一个更大的博物馆,共有300万的参观者目睹了奔驰汽车的风采。博物馆于1985年翻修,并于1986年重新开放。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参观者无论采取什么路线,红外传输系统都会提供参观者注视车辆的介绍。博物馆开放式的设计风格使得参观者可以自由移动,驻足和思考。无论你站在博物馆的哪一点上,都会发现收藏汽车的全新视角。

历史博物馆篇7

农民工、打工者、外来工、劳务工……称谓在不断地改变,而他们一如既往地沉默。

这个国家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马路都由他们建造,他们本应是这个国家最被尊重的群体;但现实中,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深受户籍制度、子女教育等问题的困扰。

所幸,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一路狂飙突进的大城市终于想起了他们:2008年4月,深圳的劳务工博物馆对外开放;同年5月,打工者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北京东郊皮村成立;2011年10月,中国农民工博物馆在四川成都金堂县正式开馆。2012年9月,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在城中村建成。在鲜花和掌声为主导的官方叙事中,不少博物馆悄悄绕过了“工友们”躲不开的梦魇,诸如冲突、伤痛甚至牺牲。

如果说他们的伤痛史不便被提及,那么农民工博物馆究竟应该铭记什么?

颂扬农民工

广州北部,城市边缘,三层的黄石立交如同巨型机械一般矗立。毗邻黄石立交的马务村,被认为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这里交通便捷,房租低,人口密,20余年来,一直是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点。

30年前,制衣、制鞋等一大批加工厂进驻马务村,同时为这个村子带来了第一代农民工。如今,传统的工厂已经搬走,租客也换成了在市区工作的白领,在“三旧”改造的大潮中,这个谈不上辉煌的城中村原本逃不过被推倒重建的命运,但主政者一个新的想法让它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2012年9月,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在马务联和工业区内开馆,提前开门迎客的农民工博物馆已然吸引了不少游客。这是一栋4层高的旧厂房被改造成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门前立着一个古铜色的农民工群像,这些雕像昂首阔步,目光坚定,往前迈的步伐整齐划一。

“里面有很多好看的。”11月的一天,头发花白的梁伯站在一层的大堂里,笑眯眯地说。他家住附近,开馆至今,他已经是第五次过来了。梁伯已经退休,出于某种不愿言说的原因,他喜欢“没事的时候来这里逛逛”。

梁伯静静地看着面前一块长七八米的电子屏幕,幕中滚动播放着一段颂扬农民工时代功绩的宣传片,整个大堂回荡着一个慷慨激昂的声音:“他们共同拥有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称谓:农民工。这一张张笑脸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推动者,他们将与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历史一道永载史册。”

在生活中备受冷眼的农民工在这个展馆里被视为一个值得铭记的传奇。4层的博物馆,用各种光影技术、场景布置、实物、文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民工历经艰辛而最后寻得美满结局的故事。

工伤是农民工历史的一部分

但佛山农民工欧昌群在看到这些跳跃光影时,她只感到一阵不可抑制的伤感,她说:“不全是这样的,我们没有过得这么好。”

工伤,这是农民工心中的梦魇,但华美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对此着墨不多。

欧昌群是四川南充人,在2002年,她只身来到佛山南海打工,辗转到过木板厂、五金厂、汽车弹簧钢板厂担任普工,但在打工生涯的第九年,她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工伤。

2010年1月,欧昌群因拖欠工资问题与厂方发生口角。那几天里,她工作时恍恍惚惚,一不留神整条右臂就被卷进了工作的机器里。当时,欧昌群所在的汽车弹簧钢板厂没有给员工购买社保,工伤发生后,担心“出事”的老板连忙自掏腰包为欧昌群治疗。断臂修复的治疗费可不便宜,欧昌群从1月入院,到6月出院,共花费了10余万元。心痛银子的老板在3月的时候就不愿再支付治疗费,频频催促欧昌群在手术成功后赶紧出院。后来,在当地人社部门介入后,老板才不得不为她支付剩余的治疗费。

但经此一劫,欧昌群不愿再回工厂里打工,她加入了一家NGO,把探访工伤、职业病工友当作了自己的新职业。欧昌群说:“我这才知道,遭遇工伤的工友有那么多,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

佛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佛山市(不含顺德区)被认定为工伤者17052人,平均每天47人。欧昌群认为,频繁出现的工伤是农民工历史的一部分,直至现在,依然是许多农民工逃不过的梦魇,但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几乎没有关于工伤的展品,让她感到很失望。

“也许很多年以后,工厂里不需要人来干这些活了,那时候的小孩子还以为农民工的历史很美好,他们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有很多人曾经在工厂里缺胳膊少腿。”欧昌群说。

来自贵州贵阳的农民工安强文也有同感。今年1月,她那在佛山陶瓷原料厂工作了近20年的丈夫,在经过两年治疗后,依然被尘肺病夺去了生命。安强文说,她到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参观,就是想去看看有没有跟尘肺病有关的东西,但有人告诉她,没有。

博物馆不要回避时代问题

祥子,中山大学学生,曾自费“卧底”深圳富士康,一直关注“农民工”的话题。今年10月,祥子得知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刚刚揭牌,就好奇地去逛了一圈。

但祥子发现,博物馆所表达的、所反映的,与他心目中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有不小的距离:“我只看到国家政策对农民工逐渐改善,以及农民工为我们这座城市所作的贡献等等的美好形象,而没有反映农民工本身遭遇的真实问题,比如农民工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子女的教育问题等。”

祥子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促使广州这家耗资不菲的农民工博物馆能展现更多的真实。他制定了一个“三部曲”,第一步,向政府申请公开博物馆筹建思路;第二步,组织困难农民工进馆参观;第三步,公开递交整改建议书。“没错,我就是希望引起关注,让大家通过关注我,进而关注农民工博物馆,再来关注农民工生存困境。”祥子直言不讳。

在两次寄信申请公开农民工博物馆规划及征集展品的具体信息后,10月21日,祥子邀请欧昌群等8名佛山农民工到广州参观农民工博物馆,同行的还有两家纸媒的记者。

但令祥子一行错愕的是,当天农民工博物馆大门紧闭,门口上挂着的牌子赫然写着:星期天闭馆。而按照原来的规定,广州农博馆的闭馆日是周一。远道而来的欧昌群很不满意,她说:“为什么要星期天闭馆呢?我们这些农民工只有星期天才休息啊!”

此后两天,媒体连续的报道让有关部门感到了压力,10月25日,广州市建委在农博馆会议室里约见祥子。当天,来了广州市建委、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文广新局、白云区委、白云区政府、白云区委宣传部以及农民工博物馆7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共10多人。

赴会的祥子特意穿上了在富士康打工时的工服,同时,他还带上了包括欧昌群在内3名受过工伤的农民工,同时还有多家媒体的记者。“我想,如果政府否认农民工苦难的事实,就让受过工伤的工友发言。”祥子在赴会时已经准备好了可能发生的争辩。

出乎祥子意料,当天会谈的气氛十分和谐。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主动对祥子的建议表示回应:“你说反映政策背后农民工的故事,这个建议很好,我们会考虑,而且现在也在做一部分。我们已经委托广州市社科院拍了6个口述故事,你说的情况我们会慢慢完善。”

按理说,祥子收获了一个高于预期的效果,但他仍不满意,11月,他又写了一份《三问博物馆建设工作组有关负责人》和一份建议信,建议博物馆方面“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和家庭教育三方面展现农民工真实的生活状态”。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的许辉是祥子的朋友,他很支持祥子的行动。许辉说,博物馆本身有公众教育功能,希望祥子做的事情可以引发社会的思考。

“广州农博馆展出的信息给我一种‘农民工很伟大’的感觉,但你去问一个农民工,你觉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他会回答,‘伟大的话我小孩就不会上不了学。’”许辉说,“我希望博物馆不要回避这些时代的问题”。

有一些苦难值得被铭记

在深圳劳务工博物馆主展厅里,静静地躺着31份尘肺病鉴定资料,这些资料上写着同一个名字:“张海超”。有人说,要问农民工职业病维权之路有多难,这些不会说话的材料能给出一个最鲜活的答案。

2009年6月,农民工张海超为了维权,以“开胸验肺”的悲壮之举证明自己患有尘肺病。其实,早在张海超“开胸验肺”前,医生便对他坦承:“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但职业病防治所却为其作出了“肺结核”的诊断,张海超愤怒了,他最终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自证。

2011年4月,张海超把31份工伤鉴定资料,包括X光胸片、职业病鉴定证明、诊断书捐赠给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在2008年4月开馆的劳务工博物馆被认为是中国首家“纪念劳务工群体”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一处僻静的街角,经常有参观者问工作人员:“为何将博物馆建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工作人员通常会指着这两栋外表普普通通的灰白色建筑物答道:“这是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厂址所在地,这里诞生了中国首批劳务工。”

目前,深圳劳务工博物馆已征集了6000多件(份)劳务工史料及文物,其中800多件在主展厅展出。

尽管博物馆以记录农民工历史为己任,但在面对职业病、维权等“敏感材料”时,这家由政府主办的博物馆曾一度犹豫不决。

为“沉默者”记录

989路公交车到达北京皮村西口时,超过半数的乘客会下车,他们大多穿着厚厚的暗色棉衣,身上沾有些斑驳油漆、木屑,还有不少的灰尘。

因政府收回土地,此地方圆10公里都是荒废的草场,还未被拆迁的皮村曾是北京郊区最大的加工、制造厂聚集地之一,大型的加工业吸引了近10万名来自全国的务工者。

大量的打工者催生了浓郁的打工文化,皮村不仅有自发组织的打工艺术团、打工子弟小学,还有一个由打工者与大学生一砖一瓦、亲手搭建的打工者艺术博物馆。孙恒是博物馆发起人之一。

10多年前,孙恒来到北京打工,这位文艺青年把自己的打工遭遇写成歌曲,用吉他弹唱。当单曲《天下打工是一家》登上央视等媒体后,孙恒出名了。一些遭受过不公待遇的工友们会请孙恒帮忙讨个说法。看着工友们展示的老板拖欠工资的欠条、被收容的证明、罚款单等物品,孙恒很受触动,他于是决定建立一个“代表工人历史”的博物馆,给农民工一个“说话”的机会。

2007年,孙恒在皮村的一处废弃的琉璃瓦厂上着手建造他理想中的博物馆。

皮村的打工者艺术博物馆有5个独立的展厅,分别命名为打工者历史、妇女、儿童、打工者NGO和专题调研展示厅。“历史”展厅的一个展柜独立存放了十几本来自广州、广西、北京等地的暂住证和罚款单。孙恒说,这些不起眼的小本本在当年令全国的外来务工者“谈证色变”。

在“妇女”展厅中,一个展柜里存有一封信件和两双拖鞋,3页发白的信纸上写着“我和家人一起编织的拖鞋,赠与打工者博物馆”末尾署名“田玉”。

田玉,前富士康员工,2010年3月17日,她从深圳富士康百合园宿舍楼纵身跳下,制造了富士康“十三连跳”的其中一跳。田玉并没死,她被医生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但却不幸瘫痪。同年10月,半身不遂的田玉被公司悄悄送回了家乡,为了维持生计,她在网上开设了小店,出售自己编织的拖鞋。皮村一位工友在看望田玉时带回来了一黄一蓝两双拖鞋,打工者博物馆将其收入馆中。

历史博物馆篇8

关键词:博物馆;公众;历史视角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博物馆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情况。现代博物馆自产生之日,与公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关于博物馆与公众关系方面的研究更为广泛,成为博物馆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纵观现代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可以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关系的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即冷淡时期、缓和时期、平等时期。

1 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冷淡时期

自1683年起,至19世纪中期为止,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冷淡。博物馆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博物馆方面完全不理会公众的感受,因而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十分疏远。

1683年,英国公共博物馆――阿什莫尔博物馆问世。英国阿什莫尔将自己的收藏全部捐献,进而成立了此博物馆,开了现代公共博物馆的先河。18世纪时期,一些博物馆相继对公众开放,此举影响了整个欧洲地区,并且一所所博物馆陆续开放。例如:1852年新赫米塔杰对公众开放,这所博物馆虽然是由皇室的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但也是一所公共的博物馆[1]。

公共博物馆进入公众视野,促使越来越多普通公众被艺术的魅力所感染,公共博物馆犹如一个艺术的殿堂,记载着先人遗留的文化遗产,发出无限光芒。尽管如此,该时代仍然是贵族居于主导的私人收藏时代,虽为公共博物馆,但并不是面向全体公众,倘若被允许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人,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恩赐而不是权利。由此可见,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十分疏远,博物馆并不将公众入眼。

博物馆方面要求公众抱着感恩的心进行参观,并且给予赞扬,不可有批评之意。不仅如此,博物馆对公众的开放并不具备全员性,而是特定群体方可进入。例如:处于较低阶层的公众,难以一睹博物馆的风采。赫德森曾经在《博物馆社会史》书中提到,想要参观博物馆的人们,必须提交一份申请,注明申请人的相关信息,需要接受考核,待考核通过后,方可进馆参观,否则不得进入。此外,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对公众参观时间、人数都有明确的限定,而博物馆接待人员的态度也相当恶劣,时常表露出厌恶的表情。所以,公共博物馆的开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博物馆方面对公众仍然心存芥蒂,与公众关系十分疏远[2]。

直到1851年,英国伦敦开展了一系列的展览会,使得博物馆与公众关系趋于好转。首届国际博览会,对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实行免费开放,从而吸引了较多公众的眼球。自此,政府逐渐意识到,博物馆与公众关系亟需得到有效转变,公众能够促进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国际博览会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质,但政府人员和博物馆人员对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态度转变是博览会召开的最大成功。

此阶段中,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虽然处于疏远时期,但是在19世纪中期,二者关系已经有明显的好转迹象,主要源于相关人员认识二者和平相处的重要性,对博物馆和公众关系的态度有着缓和的转变。

2 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缓和时期

自19世纪中期起,至20世纪70年代,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公众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公众,使得博物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处于缓和状态,由此进入缓和时期。

18世纪末,博物馆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因而博物馆中所陈列的收藏变得更加有秩序和条理性。博物馆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陈列收藏品,对不同的公众给予影响,使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博物馆与公众趋于缓和的重要表现,更加奠定了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基础。19世纪时期,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科技水平相对较高,自然科学的发现、发明有着明显的提高,也使得科学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自此,人类更加渴求获取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3]。

随着西方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掌握科学技术技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动力源泉。例如:北欧地区的较多博物馆,记载着先人使用的机械模型,为提高公众技能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启发作用,博物馆的接待人员为公众讲解机械的工作原理。众所周知,英国的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工业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此时期,不列颠的博物馆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为工人提供延长开馆时间的服务。由此可见,博物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公众的开放,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公众关系趋于缓和。

随着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日益缓和,美国、德国等国家更加重视博物馆对公众的教化作用。例如: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馆的开放,鼓励公众研究艺术,用艺术武装头脑,并将博物馆作为教育和休闲的场所。德国将博物馆奉为教育的基地,在博物馆中配备专业的讲解人员,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展现。由于博物馆传承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彰显,使博物馆收藏品的陈列更好地为教育而服务,这不仅使博物馆与社会生活相交融,更为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4]。

不仅如此,博物馆越来越关注公众,并且对公众的参观行为进行研究。关于博物馆研究公众行为的起始时间,各界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1928至1936年间,罗宾逊与麦尔顿共同对公众在博物馆停留的时间、博物馆陈列藏品对公众的吸引力进行有效研究,使得公众广泛进入博物馆研究的视野中,对缓解博物馆和公众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平等时期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物馆和公众的关系进入平等时期,博物馆越来越重视与公众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博物馆的更好发展。

随着公众进入博物馆的视野,博物馆对公众的教化作用日益彰显。博物馆是一种教育机构的观点,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但此时,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仍然不是平等的,即博物馆是教育者,而公众是被教育者。通常情况下,博物馆方面对陈列的藏品使用厚厚的玻璃罩,避免公众用手触碰,使得公众对藏品的认识只能通过视觉和听觉完成,博物馆的讲解人员会针对不同藏品而进行相应讲解,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为公众服务,令公众获取知识,但笔者却不以为然,这种单向的沟通方式使得公众获取知识量小、范围狭窄[5]。

19世纪后期至上个世纪5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科技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然而却暴露出多样化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包括博物馆界。由此,博物馆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其思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此后,博物馆通过反思,对自身地位进行重新定位,并认识到自身仅仅发挥文化教育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社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博物馆界的进一步反省,最终在“圆桌会议”中确立博物馆对公众的服务力度,在“第十届会员大会”中,国际博协对博物馆进行了新定义,即博物馆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永久性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这使得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6]。

传统博物馆虽然占据多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正趋于平等,而博物馆不再作为神圣的宫殿与公众的心灵产生隔阂。博物馆对人类的教化作用永不止息,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方式却由单向转为双向,使公众成为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参与者。如今,博物馆成为与公众共同交流的文化场所。

4 结论

现代博物馆具有神圣性,是记载人类历史的文化殿堂,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由疏到密经历着复杂的变化。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与公众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博物馆能够在社会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占据重要地位,与博物馆和公众之间关系的逐渐缓和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将博物馆与公众关系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博物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进行历史回顾。在现代博物馆的历史视角下,铭记着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不断转变。

参考文献

[1]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复旦大学,2013.

[2]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2.

[3]刘鹏飞.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

[4]吕睿.传媒时代博物馆的信息传播研究――以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例[D].重庆大学,2010.

[5]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

[6]艾进.中国城市遗址类博物馆开发模式研究――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0.

历史博物馆篇9

博物馆夜惊魂?

一般而言,阿淼对介绍的景点或城市,都有建议玩家的停留时间。然而,大英博物馆却把阿淼考倒了,它是个难以判断最佳停留时间的特殊地点啊。对于有兴趣的玩家,可能逛个三天也逛不完,学有专精的研究者,更可能多次造访同一间展厅。

但对于一般造访英国充电或渡假的玩家而言,我想待个半天时间,租个语音导览器,至少逛逛大英博物馆著名的几项馆藏,以及自己感觉比较有兴趣的展厅,都是不错的安排。同时,也顺道瞧瞧博物馆的纪念品店,带些伴手礼回国致赠亲友,为自己的气质指数加加分吧!

大英博物馆的著名展品,包括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雅典帕德嫩神庙的大理石雕刻;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头像;以及曾遭到毁灭性破坏,却被奇迹修复的波特兰瓶(Portland Vase)等。这些都是指南书上推荐玩家莅临大英一定要去瞧瞧的珍品,阿淼就不多言介绍了。

大英博物馆在民众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馆藏,莫过于埃及部门典藏的木乃伊文物了。传说其中的“阿美.拉”木乃伊棺木还附上了险恶的诅咒,从发现的考古学家、为它摄影作记录的研究者、曾经拥有它的私人收藏家,乃至大英博物馆的夜间管理员,都受其诅咒影响而不得好死。

于是馆方将其出售,好奇又不信邪的美籍收藏家一举买下,打算将其海运送至美国。不料途中在大西洋上遇上船难,船上有上千人随着棺木一同沉入冰冷的海水中。那艘受到牵连而倒霉陪葬的轮船,并非其她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正是大名鼎鼎的铁达尼号!

不过大英博物馆对此澄清,馆方的管理员不曾碰见异状,他们也没有权限出售博物馆文物,因此木乃伊棺木自然不会登上铁达尼号,更没有法力召唤冰山来造成举世灾难,以讹传讹的故事结合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但不可讳言,许多玩家入馆就是为了直奔埃及馆瞧个究竟。似乎正如旅游书籍对英国城堡的批注:如果古堡没有传过鬼故事,表示它真的很没有吸引力。

相较于这些罕见珍品,阿淼觉得一些通俗的展品也很有意思!例如在汇丰银行赞助的钱币部门中,除了有机会观赏,甚至在馆员的导引下触摸各世代的流通货币之外,还可以见到中国“冥通银行”的钞票与信用卡。看着西方游客对中国阴间货币品头论足的模样,也格外有趣!不知道这个展间是不是也曾传过好兄弟半夜来行抢的妙闻呢?

玩再晚,还是要逛博物馆

这么大的博物馆要怎么逛呢?尤其若没有专业的导览人员指引,即便参观时间待得再久,恐怕都只是走马看花而已。所幸馆方在这方面,为来自海内外的玩家准备了语音导览设备,有英、法、西、中、韩、日,及阿拉伯语等十多语言可选择。导览机提供解说的范围,涵盖博物馆中的61个展间,共200多件展品。不过在帕德嫩神庙的展间,还有另一套更详尽的导览机可供租用,玩家可视现场需要再决定。

参观民众只需要在大展苑两侧等各处的服务台,向馆员付费即可租用导览机。除了4.5英镑的费用(学生4镑),租用时也需压证件,外国游客就是压护照或国际驾照,玩家归还导览机时千万要记得取回自己的证件唷!使用期间如果导览机的电力用完了,可以向服务台的馆员换新机。若担心导览机被借完,也可以从大英博物馆的官网预约。

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每天10:00至17:00,但为让民众有充裕时间参访,馆方每周四与周五安排了夜间开放时段,会开馆至20:30。行程紧凑的玩家,可以选在没有安排欣赏剧作表演、或夜店狂欢的晚间时刻,将大英博物馆纳入行程当中。延长夜间开放的政策可不是近年才有的构想,早在18世纪开馆之初,就已有开馆至晚上20:00的措施。不过阿淼还是建议应该在白天瞧瞧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并感受大展苑自然而洁净的光线,这些也都是大英博物馆整体印象的一部分呢!

玩家需要留意的是,星期四与星期五的夜间开放措施,并不是每个展间都施行。有些展间开周四,有些展间则是周五延长。玩家若要安排夜间造访,可以事先从官网浏览展间开放的状况,同时也可查询当时有什么有趣的特展。另外,尽管夜间开馆是到20:30闭馆,但导览设备仅能使用到19:30便需归还。

换便鞋,来去造访博物馆

前往大英博物馆可搭巴士或地铁抵达,不过博物馆的位置,正好夹在Holborn、Goodge st.、Tottenham court road,与Russell Square四座地铁站之间的中心位置,玩家下了地铁列车,都得再花些许的步行时间。

如果逛累了想找觅食空间,除了馆内的餐厅与咖啡厅是个好选择外,博物馆四周的街区也可以试试看。反正进出博物馆是免费的,吃饱喝足了再展开第二回合的充电学习之旅也无妨。大英博物馆附近的纪念品商店也值得逛逛,价格不会因为是热门景点周遭便哄抬,细心比较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划算的玩意儿。

博物馆后方穿过罗素广场(Russell Square)的街区,是大学的学生也常出没的范围,Russell Square地铁站对面有作小型的购物中心,也能找到一些风评不错、且价格不至于太高贵的餐厅。

历史博物馆篇10

徜徉在博物馆里,我尤其享受一个人在晦暗的灯光下静静凝视着藏品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它们每一件均是历史的目击者,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丰富而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同时,它们也是沉默的演讲者,在流动的时光中为有心人去讲述各自的传奇。

关于博物馆,《新华字典》上面的解释是搜集、保存、陈列和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机构。不过,在中国的古籍记载里头,其实原本并不存在“博物馆”一说,有的只是 “博物”的概念,大意就是见多博识。

追溯渊源,博物馆(museum)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的mouseion,是指供奉掌管艺术、科学的九位缪斯(Muse)女神的神庙。这九位主管科学和文艺的女神们,分别掌管历史、抒情诗、喜剧 (牧歌、田园诗)、悲剧、歌舞、爱情诗、颂歌、天文和史诗。所以,博物馆一词自然就涵盖了人文、艺术、科学、自然各个方面的内容,总括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成就与文明累积。

人类史上的第一座博物馆是建于公元前283年的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它是埃及亚历山大市的古典知识中心,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作用,但并不属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到了17世纪,英国牛津市中心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建立,才真正算是标志了西方现代意义上博物馆的诞生。

中国的第一家博物馆建于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是由主张实业救国并创办了370多所学校的民族企业家张謇先生创建。张謇在东游考察期间,见识了日本从欧美输入的现代文明后,不仅大受启发,而且深刻体会到博物馆对学校教育和启迪民智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在家乡一边平地筑垣,一边收集藏品,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在我居住的中欧小国瑞士,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如果在瑞士的博物馆分布图上为这里的每一家博物馆都亮起一盏灯,它们一起发出的光芒肯定会让你暗暗一惊。一个面积仅仅如半个重庆大小一样的袖珍小国,却坐拥了高达一千多家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博物馆。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像繁星一样密集,也像繁星一样闪烁,一并照亮了整个瑞士博物馆文化的夜空。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博物馆建设的高度也像一面镜子,能映照这个国家文化的高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建设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按照藏品以及功能的不同,瑞士博物馆协会将本国的博物馆大致归纳成八个类别,分别是考古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主题博物馆、历史自然博物馆、地区博物馆以及技术博物馆。

不过,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展现瑞士近代人文生活形态和民族风俗的博物馆中,有为数不少的博物馆都可以被归纳在双重甚至多重的类别,它们也许从局部上反映一方水土的地方特色,但又从整体上泄露出历史的微妙变化,与整个民族的格局遥相呼应。所以它们既是地区的,也可以是民族的甚至是历史的,同时担当起多重的功能,饰演着并不单一的角色。 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

要是你带着像解谜般的心情来到瑞士,除了雪山与湖泊,手表和奶酪,到这些博物馆来参观采风,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们每一个都像一个社会的缩影,既隐藏着历史的玄机,也透露出人文的智慧。一步走进去,就如走进一条条时光的隧道,遇见一个个历史的现场,每一次迈步都是一次深情的回眸,让人在古老的时光里去享受那些品咂不尽的旧时风貌。

在所有的博物馆当中,露天的民俗博物馆是我的首选。了解博物馆历史发展的人也许知道,一百多年前在北欧掀起的露天博物馆热是近代民俗博物馆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标记。189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成的露天博物馆就是世界上所有露天博物馆的首创。

瑞典的露天博物馆无疑给欧洲诸国包括瑞士都带来了启发。1963年,瑞士联邦委员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也开始讨论瑞士本国的巴伦伯格(Ballenberg)露天博物馆的承建问题。1968年博物馆进入正式奠基阶段,着手为那些有历史与文物价值但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登记入册。十年后的1978年,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在伯尔尼州终于正式落成,开始对外开放。

为了确保带有不同地方特征的旧建筑和老房子能够在全国的海选中被均衡地挑选出来,政府把建设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的整个学术基础都交由专门研究瑞士农舍的本国专业人士进行规划。

在开放的初期阶段,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的规模并不算大,只有16座古旧民居。两年后慢慢递增至25座,到了1985年达到61座。今天,馆区内已经拥有老房子及其他辅助建筑物超过100座。

每一间优秀的博物馆都是对盛世的一种超越。它们承载了无数历史的信息,能让观者一手推开时光殿堂的大门,就会遇到停不下来的惊喜。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就给人这种感觉。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既不是一个微缩景观类型的博物馆,也不是仿古式的重建,而是把各具代表性的瑞士民居与附带建筑物作为人文见证与人类遗产整个移挪,重新辟地集中建立在博物馆区域内66公顷大的专用土地上。

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挽敬之情甚至体现在每一栋老房子旁边的展牌上,这些图标都认真地标注下老房子的原址,甚至用不同的文字阐述了老房子的历史,务求一砖一瓦都保留下原来的面貌,不让时光或者搬迁销蚀掉任何一个相联的细节。

用心的保护和记录使今天的巴伦伯格露天博物馆能够以一个原汁原味的传统村镇示人,除了房舍、教室、粮仓、店铺、作坊、磨房、畜舍都与过去一样,还有花园、田野、牧场、草地甚至代表整个本国家畜范围的动物多达两百五十只。

不仅如此,馆内还有三十多种手工作坊的制作还原展示,制陶、织布、钩针、打羊毛、做面包、熏香肠、制奶酪……参观者不仅能见到真人示范,还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劳动,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在这里旧式的理发铺里让老师傅用传统的古旧方法帮你剃个头、刮刮胡子,以鲜活而生动的方式去唤醒那些沉睡的记忆。

除了露天的民俗博物馆,地区专有的民俗博物馆也是了解当地人文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窗口,能从微观上去发现更多关于传统与民俗的风貌。在瑞士,这种对历史的真诚把一种毫无功利的文化事业推到极致,像呵护祖先的基因不被时间所吞没一样虔诚,让后人永远有参照物去明白自己的进化。

地区性的博物馆在瑞士遍地开花,在这里,几乎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甚至很多乡村都建设有,它们肩负着收藏时光的功能,以卓见的眼光和珍惜历史的强烈责任感去尽力呵护一个地区所有的人文文明活动痕迹。

在瑞士阿劳州一个叫科里肯的小村庄,我曾经好几次参观过当地的村博物馆。跟大部分瑞士的地区博物馆一样,这座村博物馆原来是一座普通的农舍,房子本身已经拥有超过二百年的历史。由于闲置但房子的面貌和位置还甚好,最后由村民投票赞成改造成村里自己的博物馆,并于1987年正式落成。

与其他的地区博物馆大致一样,科里肯的村博物馆由村政府实行独立管理,包括藏品的收集、整理以及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安排。在从普通民居到地区博物馆的转变过程中,这座房子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

瑞士的冬天严寒漫长,人们户外活动大量减少。因此,科里肯的村博物馆和很多同类型的小型博物馆一样,在冬天会休馆整整一个冬季。一直待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博物馆才再重新开馆。每一年重新开馆的时候,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标志一年的开始。

地区博物馆的藏品一般都是本地收集,由热心的村民免费捐献。这些藏品包括不同年代的农业用具,如犁田机、割草机、播种机、脱谷机等,还有近代手工业生产工具,覆盖纺线、织布、制烟、修鞋、洗衣等等,甚至有各种透视人民日常生活的小物件,例如腌制和储存蔬菜过冬的机器和用具,各种酿酒的木桶,甚至细微到根类蔬菜和鲜蛋的传统保存方法等等都有实物展示。

这些传统的用具多是手工的作品。同时,也是时光的作品。它们每一个都是历史的见证,保留了岁月的质感,暗含了时光的颗粒,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后人在回顾自己祖辈的历史时都不至于含糊其词,更不会让走过的路显得湮灭不清。

在博物馆二楼的生活用品陈列室的楼梯口旁,我见到有从当地收集的旧式捕鼠器将近20个,它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甚至不同的年代。每一个都各具形态,大小也不尽相同。像一个个时光的谜面,还原了一些关于村庄的真实信息。

同时,它们也是自然地理的倒影、历史进化的倒影和人类内心的倒影。尽管已经锈迹斑斑,但那种活泼的生锈不仅为文明留下了前进的轨迹,也正好说明博物馆未必只是珍贵文物或者鼎铛玉石的收容之地。 瑞士埃斯塔瓦耶的青蛙博物馆

和贵重的古董藏品不同,堆放在这些民俗博物馆里面的小玩意儿难免会显得有点卑微,显得脱节,似乎与当下的生活更是毫无关系。 所以我觉得博物馆的故事都是讲述给有心人去听的。 从某种意见上看,它们是历史的边角料。然而依然能够在时光的深处,闪着自己熠熠的光芒。

从大概一百年前开始,出于火灾等因素的顾虑,瑞士绝大部分像这种以干草做房顶的老房子都逐渐转变成木质的屋顶,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改造。而科里肯村博物馆所在的这座农舍,由于原主人对传统的固执,使这座老房子的房顶保留了以干草做房顶的传统面貌,而在今天得以成为建筑文物保存典范中的典范。

除了藏品浩繁的国家大博物馆,露天博物馆和地区性的博物馆,这里还有各种各样奇奇妙妙的博物馆,能招引博物馆迷前往去听故事,过把瘾。它们一般都是小规模,甚至是家庭博物馆。未必是科普类也不一定具有艺术性,而更多是携带独特的趣味或者情感。

例如瑞士埃斯塔瓦耶的青蛙博物馆就是一家古怪而又充满趣味的博物馆。在这间博物馆内,你可以看到108只形态各异的青蛙,有上学的、参军的、剃须的、桌边打牌的、骑松鼠的和上课的各种不同姿式。

这些青蛙都是由拿破仑的守卫军官弗朗索瓦・佩里耶先生在1848年至1860年期间制作。这位怪异的守卫对青蛙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他在郊外偷偷收集活青蛙,然后把它们带回家后除去内脏,再往腹中填满沙子。之后,他就把这些青蛙摆成不同的姿势,有时候甚至给其穿上图案诡异的衣服。今天,当我们在青蛙博物馆里观看这些青蛙摆件,就像重现了当时19世纪的日常生活场景,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记录。

而在瑞士的瓦莱州门德村,少有人知道这里生长着全世界最昂贵的藏红花。村中在1437年创建了藏红花博物馆,是中欧地区唯一的藏红花博物馆。这座小型的建筑物原来是一座谷仓,也是瑞士现存最古老的木制建筑之一。游客可以通过这家博物馆了解到各种各样关于藏红花的百科知识,包括传统的种植方法以及各种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