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学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3:55:42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成绩;生命历程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128-07

一、研究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政府包揽毕业生分配到毕业生市场求职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高等教育急速扩张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尚有争议,但教育行政部门以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发展成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却是坚定不移的。因此,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就业去向的各种因素,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让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学界围绕大学生就业这一话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从非个人因素着手,致力于分析宏观制度、政策、阶层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有学者致力于分析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学习成绩、择业观念、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和高校层次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某一个横剖面进行分析,较少呈现纵贯性的过程观照,很少关注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转折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带有深深的历史和制度的烙印。而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正是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重影响和制约下个人能动性选择的体现。抛开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去谈毕业生就业问题都略显单薄。此外,以往的研究没有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一视角来挖掘其对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的影响。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来自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四年期间的平行数据的研究却很少。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拟在综述现有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纵贯性视角研究本科生毕业去向,利用生命历程理论研究范式,将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置于其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加以理解。以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问题有一个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具体而言,本文力图研究个体的能动性在历史背景、社会政策和个人人力资本的三重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形塑个体独特的人生轨迹。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

1.历史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1994年,我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国家包下来、毕业国家包分配的做法,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来分配毕业生而是以方针政策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指导和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转变。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即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为了避免传统的苏联高教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打破狭隘专业教育思想的束缚,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布劳和邓肯的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它也适用于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受再分配经济整合体制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呈现的是以社会成员的权力和声望差距为基础的单一化政治分层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生了变迁。单一的政治分层结构被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教育资源成为个人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工具变量,社会分层的依据由单一的政治资源向权力、收入、声望和教育资源等多维度转变,这反映出在地位获得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在减少,而获致性因素在增加。有研究发现,在高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美国社会,父亲的先赋因素对子代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依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也有研究验证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和阶层继承机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开放性的增强,大多数阶层与相邻阶层间的流动增加,特定阶层的代际继承优势逐渐下降,跨阶层的循环流动越来越困难。

2.社会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赖德胜从制度转型视角分析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另外,赖德胜等人还发现,决定大学生毕业起薪水平的是人力资本因素,而决定能否进入国有企业工作部门的是社会资本。张秋山等认为,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的出现。陈成文等的研究发现,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匹配促进政策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3.个体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个体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大多聚焦于人力资本理论。陈成文等发现,人力资本诸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得和就业质量存在有区别的影响,其中外貌条件和专业背景仅对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因素却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孟大虎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后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例如职业资格证书、兼职经历等并不一定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陈成文等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发现,毕业生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陈成文和孟大虎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了学习成绩对就业机会获得的显著负面影响。其中孟大虎的研究发现,“成绩好”比“成绩一般及以下”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性减少了0.25倍。这可能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较高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相冲突时选择自愿性失业行为有关。而岳昌君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学习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要比其他学生高。

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无疑充分认识到了宏观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分析也给我们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更细致入微的视角。然而,这些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研究也存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局限性:或者是结构决定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制度和社会结构)或者是个人决定论(将就业难问题归为个人资质问题)。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解读都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历史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生命时间的综合体,而大学生毕业则是其学生生涯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代表着新的角色的建立和学生角色的丧失,是职业生涯轨迹的标志。作为一个转折点,毕业去向的选择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不仅受到社会结构和历史时间的约束。更受到个体能动性选择的影响。而生命历程理论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为我们解读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分析框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与个体的学习成绩、专业背景以及综合能力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转折的。

(二)理论框架

生命历程研究范式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生活史的研究。1965年,诺曼・雷德尔在《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一文中率先明确指出要使用“同龄群体”(cohort)这一概念来研究生命历程。20世纪60―70年代,埃尔德通过《大萧条的孩子们》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生命历程理论模式是一种社会界定的并按照年龄分级的事件和角色模式,这种模式受文化和社会结构历时性变迁的影响。该著以社会经济变迁为焦点,通过研究出生于1920―1921年的美国人及其父母在大萧条中的经历,力图探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对家庭变迁和代际关系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有四个相互关联的范式性主题:(1)历史的时间和空间(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个体的生命历程是嵌入在他所处的历史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之中的。与此同时,个体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2)时机(Timing)。时间决定着生命历程转变和生命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3)相互关联的生活(Linked lives)。相互依存、关联的社会网络是社会一历史的影响的载体。(4)个人主体性(Human agency)。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个体突破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利用个体能动性和时机的选择而建构起来的。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主要是通过轨迹、转变和持续三个概念来描绘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其中轨迹指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或社会状态;转变则关注各种状态的变化,这种转折点是轨迹方向改变的代表;持续是一种介于转变之间的时间段。转变和持续都是轨迹的元素。转变往往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它嵌套于一定的轨迹当中,以一种角色的建立和丧失为标志,往往被生命历程理论视为联结社会背景与人类主动性的节点。

生命历程理论在强调个人主动性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确定某个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因素。历史性力量塑造着学校、家庭和工作的发展轨迹,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途径。人们能够选择他们要走的路,但是他们的这些选择并不是在社会的真空(Social vacuum)中做出的.所有的生活选择都取决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以及历史的制约因素。社会历程理论所强调的是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

生命历程理论在人口学、社会政策和教育学研究领域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综述概括,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李强等人首先系统地向国内推介生命历程理论,阐述了生命历程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包蕾萍就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在实证研究方面,默怀霆和白威廉考察了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生活机会的影响@;周雪光等人以中国政治变迁为背景,分析了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郭于华等人研究了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状态下悖于常态的个体生命历程,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徐静等人通过对北京市贫困老人展开生命史访谈,探析了贫困老人的生命发展轨迹。在本科生就业领域,仅有李卫东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结构、阶层背景和人力资本对本科生就业的影响。本文试图用生命历程理论探析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成绩等因素对其毕业去向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及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W大学2010级本科生的综合信息,包括入学时的基本情况、成绩、外语水平和就业类别等信息。研究时选取2010年入学、2014年毕业的6782个本科生作为分析样本。选取的理由有两点:首先,大学毕业是个体生命时间中的一个重大转变,W大学2010级本科生群体入学时间处于中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期间的最后两年,将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重大转变与高校扩招、通识教育改革等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分析,运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第二,W大学作为全国的重点高校,其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更能体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选择其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实践上的合理性。

表1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在6782个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中,升学读研所占的比例高达36.1%,远远高于其他四个去向:其次是出国、出境和进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二者不相上下,所占比例分别是17.8%和17.5%;进企业的比例为16.8%;自由职业和待就业去向所占比例为11.8%。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理解微欢的行动者如何在宏观社会结构的影响下通过能动性选择来应对生命历程轨迹中的重大转变,我们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的?综合能力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选择有何影响?不同学科背景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何影响?

(二)变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去向,由“升学”、“出国、出境”、“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企业”、“待就业、自由职业”五种去向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企业组为参照组。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1)通识教育:包括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成绩和体育课成绩。本研究对成绩进行取对数处理。(2)专业教育:专业必修课成绩代表专业教育成果。(3)学科背景:由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和医学部六种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医学部为参照组。(4)综合能力: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英语水平和承担项目的情况。获得奖学金次数为连续性变量;此处用通过CET6与否来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承担项目情况分为承担过项目和没有承担过项目,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

3.控制变量。(1)性别:以女性为参照组,女性=0。(2)城乡:以农村为参照组,农村=0。(3)政治面貌:以非党员为参照组,非党员=0。

(三)统计模型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关于毕业去向的多分类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研究的惯例,本研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的方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的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通过6782名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检验个体毕业去向选择模式,表2记录了这一回归结果。

(一)升学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毕业生,成绩和外语水平对升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专业课成绩还是公共必修课成绩都对升学具有显著性影响。专业课成绩越好越容易升学,公共必修课成绩越好也越容易升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成绩好的学生却更不倾向于选择升学,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升学的优势比下降99.5%(0.005-1=-0.995,p

(二)出国、出境

相对于进入企业,成绩对出国、出境具有显著影响。公共必修课成绩和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对出国、出境具有明显作用,成绩越好越容易出国、出境。相反,体育课成绩对出国、出境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出国、出境的优势比下降99.8%(0.002-1=-0.998,p

(三)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

相对于进入企业,各类成绩对进人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均无显著影响。性别优势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十分突出,男性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女性高62.9%(1.629-1=0.629,p

(四)待就业、自由职业

相对于进入企业,对待就业、自由职业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就下降99.5%(0.005-1=-0.995,p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将本科生毕业问题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高校本科生培养政策变革的效用和学生个体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背景等社会和个体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生命轨迹的。本科生毕业既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就业”与“深造”等毕业去向的选择就不仅仅是单个生命体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成为既定制度设置下的精英社会分流。从而转变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发现成绩和综合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两个因素对于不同的毕业去向的影响却有所不同。

就成绩而言,我们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探讨成绩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在毕业去向为升学和出国、出境两个选择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毕业去向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显著。专业教育对升学和出国、出境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从成绩视角来说,成绩对于深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升学或者是出国、出境。作为个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门槛时所作出的理性的人生选择.升学和深造可以使毕业生与那些依据年龄等级和生命历程轨迹所确定的职业生涯的一般期望一刀两断。这是一个不用承担职业发展责任的暂时休整或延迟实现的时期。在一个强调和崇尚知识和文凭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升学或深造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摆脱就业、婚姻和家庭压力的暂时调整的机会。而人们不会去质疑其深造的动机,也不会批评其职业生涯毫无进展,相反,人们会对其职业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体育课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挂钩,体育课成绩越好的人越倾向于选择进企业。这与企业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活力的原因有关。从学校培养层面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理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去向上,对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却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对理论的学习促进了本科毕业生更深层次的求知欲望,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出国、出境,都是一种理智的升华。

就综合能力而言,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的选择显著地受到获得奖学金次数和外语水平(CET6)的影响。尽管科研能力(承担项目与否)并没有成为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承担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却不会倾向于选择待就业或者自由职业。

此外,社会性别和社会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个体的生命轨迹。性别对个体选择升学和进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有着显著的影响:来源地的城乡差别也是个体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也显著地受到政治面貌的影响,党员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非党员。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2

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的考察

为了对当下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效果实施全方位、动态的考察,笔者以一些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为中心,对以下三组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一是近三年内到中学任教的毕业生,其二是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其三是在校就读的学生。经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目前高师历史专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

通过对目前在中学任教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主要问题是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教学与中学历史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有脱节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到中学“用不上”或需要的知识没有学到。具体而言,在高师所学的专业课程往往以两大通史为主,限选课或任选课所讲内容大多与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关,因而专业基础知识在深度方面有余而在广度方面偏差,有些知识到中学根本用不上。现行中学教材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外,还涵盖了心态、人口、科技、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而高师历史专业大多没有开过这些方面的课,所以到中学后毕业生还需要给自己补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教育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技能训练不足。毕业生们普遍认为,虽然在高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但当时授课时数少,理论性又太强,所以大都没有用心去学。等到了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匮乏得可怜。在教育技能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课程设置,只是在教学方法课堂上进行过模拟训练和实习期间的短暂接触,教育技能较差。所以只好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自己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才能逐渐掌握一些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教育技能。

第三,对教学研究工作不得门径。一些毕业生反映,到工作单位后,学校领导鼓励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能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形诸文字,总结出来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但由于在高师没有经过这方面的锻炼,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即使在教学中有了一点体会也不知道该如何升华成规律性认识。

2.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通过对近三年内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专业基础知识不系统,理论知识相当薄弱。

大多数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普遍认为,虽然高师院校开设了以两大通史为主的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近年来学时被大量压缩,教师只能宏观上把线索和轮廓讲出来,造成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内容的空缺。所开设的选修课又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相一致,没有兼顾到知识的系统性,当然也无从弥补通史课程所留下的不足。史学理论方面的课程除了多年开设的史学概论、史学史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课程可供学习,加之对理论书籍阅读的不够,所以在读研期间深感理论方面的薄弱,只好再从头“补课”。

第二,没有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究能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

大学本科学习期间,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在学习方法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以致没有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看书也不得要领,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在授课时,基本上采取“灌鸭式”教学,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以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急剧下降,也没有形成主动去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基础教育改革情况不甚了解

通过对历史专业在读学生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历史专业的兴趣越来越淡薄。这些学生最初报考高师时选择的专业基本上都不是历史,而是被调剂过来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专业自身内在的问题,没有使他们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另外,由于没有相应课程的设置,教育见习环节的缺失,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了解得不多或基本上不清楚,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基本的动力。

对当下历史专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问卷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不难看出,尽管近几年来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在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似乎忽视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即现有历史专业培养方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这也许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所在。那么为什么会有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呢?笔者在比照分析了一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大多数历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的实施,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五对矛盾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矛盾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1]因而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查阅部分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看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却相对迟缓,表现在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有:

一是针对性不强,学科体系不完善。目前一些高师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沿袭以往的学科体系,以两大通史为主再辅以一些选修课,教学内容仍以政治、经济和文化史为主,仍然是注重物质的传统历史观。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则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总体研究历史观,强调的是从政治、经济、外交、学习、社会、文化、心态等总体上进行考察。[2]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有些毕业生慨叹有些东西在大学根本就没有学到,到工作岗位后还要从头再来。

二是课程设置仍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对于教育理论和技能课重视得不够。多数高师历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仍占有绝大部分比重(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教育理论课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历史教学论等几门,涉及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基本上很少或没有设置。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近些年来实习工作大不如从前,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越来越有少,所以学生临毕业找工作时的教学能力很弱或没有体现出师范院校优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课程体系与学生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近些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招生规模,逐步在调整自己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试图向综合类院校靠拢,这在各学科课程体系方面有所体现。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培养目标既要面向基础教育,培养教学型人才;又鼓励学生考研,培养研究型人才。一个课程体系,一套培养方案,却要培养出两种类型的人才,结果自然是无论在哪一个方面寻求发展的学生都略感不足,从而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

3.课程体系与教师专业研究之间的矛盾

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要由教师作为支撑。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历史专业在教学计划里开设了很多课程,但却没有相应的教师来承担。如中外政治制度史是历史专业当中一个重要方面,这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有所体现。但笔者发现,有些高师的历史专业却没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开设该课。这对于学生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另外,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旨趣爱好开设课程,并不把学生的兴趣或学生将来是否实用作为考虑的条件。这也就是造成了上面谈到的“学到的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了。

4.课程设置与学分制实施方面的矛盾

学分制是高师院校近几年来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现在部分院校正在逐步完善或已经基本确立准备实施。由于学分制的不完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历史专业一般都设置了限选课、任选课等选修课,但这两类选修课的学分普遍偏低,又对学生选课做了方向、门类方面的限制,因而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5.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矛盾

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现,对于指导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教学改革现状笔者发现,教学改革的研究理论的确出现不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大量存在,但能结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实际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院校却不多,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脱节的地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改革现行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

为了解决上述五对矛盾,进一步推进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笔者试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教育接轨的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师教育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目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课程内容要改变 “‘ 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5]据此颁行的课程标准和现行历史科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均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贯做法,增加社会史、科技史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师范生将来从教时知识储备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师历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上还是两个流向,一是到教学第一线承担教学工作,二是报考硕士研究生。为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些调整。在专业基础课修完后,课程可以设置成两大系列,一是教学系列、一是研究系列。围绕着教学系列可以开设一些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专门史选修课,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课程,增加教学实践的环节和时间,突出师范特色,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缩短参加工作以后的适应时间。围绕着研究系列可以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课程,为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两方面兼顾又有所侧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不同类型的人才。

2.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完善学科体系

为了完善学科体系,使学生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的办法。如可以从别的院校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来从事一些课程的讲授,或者从优秀的中学教师中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一线教师来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也增强了和中学历史教育实践的联系,使高师历史教学朝着更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方向发展。

3.学分制与导师制并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鲜明

学分制的推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实行开放的选课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配合导师制的推行,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选课的任意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既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要突出其专业优势,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

4.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力争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进行高师历史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为了使教学改革取得预期的成效,先期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的研究一方面来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服务于实践。因而,及时的吸取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并运用于实践,是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高师历史专业要立足于现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动高师历史专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及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5.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3

彝文的起源,有伯博耿造字、密阿叠造字等多种传说。彝文文献《彝族源流》、《物始纪略》载:“有布摩就有字,有布摩就有书。”彝族的君、臣、布摩出现在哎哺时期,这一时期,据《阿买尼(磨弥)谱》载:“在笃慕之前,有三百八十六代,在笃慕之后,传了七十代。”说明彝文文字及其古籍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彝文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字与独体字的比重占用很大的份量,其发展演变同样经历从符号到成熟文字的发展过程。毕节市彝文翻译组曾有多人多次用彝文释读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威宁中水陶文、二里头文化遗址等多个地方出土的刻划符号等,说明彝文与刻划符号(陶文)应存在着神秘的历史亲缘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彝文字的字数在贵州地区有两万余个。她与汉文、纳西东巴文被共同誉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三种文字。

传承载体

彝族文字文化的传承载体有金文、竹、木刻、竹木简、皮书、构皮纸、石刻等。金文目前为止发现3件,其中的“祖祠擂钵”亦称“祭祖擂钵”,经贵州博物馆的有关专家鉴定,系战国至汉代的文物,铸有“祖源手碓是”5个阳文彝字,铸有彝族《祭祖经》故事,再是从贵州流传到云南省昭通市的蛙钮彝文“统管堂郎印”铜印、“夜郎赐印”两件铜印。以竹、木刻、竹木简为载体,见于文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物始纪略》等文献“木刻竹简,堆积如柴薪”或“堆放如柴禾”的记载。木刻有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收藏的《摩史苏》1件。皮书即以牛羊皮为载体的彝文文献,在毕节市境内残存有10件左右,其中较完整的是《余吉米体访亲记》1件。明清以来一万部以上的彝文文献都是以构皮纸作载体的。石刻为载体的文献有数千件,绝大部分也形成于明清时期。

汉唐以来,彝族文字文化的传承始见于汉文献中。汉文献中较早记录彝文的是《华阳国志·南中志》:“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宋代范成大著的《桂海虞衡志》也提及彝族罗殿国文字的事:“押马者,称西南谢藩知武州节度使,都大照会罗殿国文字。”

2009年,香港《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的评鉴结论是:中国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

文献价值

彝文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珍稀而可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

以彝文为载体的古籍,用牛羊皮或麻布做护封,故而俗称“牛皮档案”或“羊皮档案”。它记录的历史年代久远,从哎哺时期至“六祖”时期,尤其是从尼能、什勺、慕靡、举偶到“六祖”分支,直到1664年的近4000年间,近200代父子连名谱牒世系完整相连而不间断。记录涉及哲学、历史、天文、历法、算学、文学、军事、宗教、地理、民族、民俗等多方面内容。反映彝民族的发祥、发展、迁徙、分布,与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巩固西南边疆的稳定,维护祖国的统一等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哲学、美学、伦理道德学、教育学等学科体系。内容与文字传承互为前提又彼此相互依存,正是它的这种属性决定着其文字文化的传承的生命力。

《宇宙人文论》、《土鲁窦吉》、《爨文丛刻》(中、下)、《西南彝志》1-4卷、《彝族源流》等文献集中反映了彝族的哲学和天文与历法史观,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爨文丛刻》上、《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彝家宗谱》等文献,记录了全国彝族的数百代谱系、分布,回答了彝族的起源问题和彝族在贵州分布与活动的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为贵州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献要素;《益那悲歌》、《夜郎史传》、《彝族源流》、《策尼勾则》等文献,记录了古夜郎王族的27代连续的父子连名谱谱系,反映古夜郎在毕节市境内活动六七百年的历史;《支嘎阿鲁王》、《支嘎阿鲁传》、《曲谷走谷选》等文献,记录的彝族史诗,堪与《荷马史诗》和《格萨尔王》等世界著名史诗媲美;《苏巨黎咪》、《海腮耄启》等文献,提供了教育、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一笔历史文化遗产财富,值得去研究、继承和弘扬;《估哲数·农事篇》、《物始纪略》等文献,反映了贵州古代农业社会的历史和农业社会的经济,在全国的彝文文献中也具有唯一性。《彝族诗文论》、《彝诗体例》等文献,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早于同是文艺理论著作的刘勰所作的《文心雕龙》。

彝族史料、文献有贵州的彝族历史上形成的远古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政权方国文化(如黔西北至黔中的罗氏国文化,安顺至黔西南的罗殿国、毗那自桤国文化)、千年土司文化(水西文化、乌撒文化、普安文化等),神秘文化(如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向天墓葬文化)支撑着,反过来,这些种种文化信息必须靠彝族文献来解读、解答,归纳出其优势所在。彝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及出版将对贵州、乃至中国的彝族发展史研究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整理现状

毕节市留存的彝族文献里,文字传承的历史脉络线索清晰,文字发育与使用成熟,文献记录系统完善。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4

历史特级教师XX,XX年毕业于广西师大历史系,XX年取得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现任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先后被评为柳江县“科技拔尖人才”、柳州市“学科带头人”、柳州市“教学能手”称号、柳州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能手”、来宾市直“优秀共产党员”;聘请担任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导师。

所带的96届7班、XX届7班先后被柳州市教委授予“先进班集体”;团支部被共青团柳州市委授予“先进团支部”光荣称号。XX年和XX年这两个班分别有60多人参加高考,分别有28人上大专线,上本科线的有15人,创下柳江中学文科班高考最好的成绩。调到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后,0414班在XX年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达50人;0410班王馨同学以总分900分的好成绩勇夺广西文科状元。指导XX届文科班学生高考,历史成绩也非常突出。一是高分层人数多,800分以上有3人,上重点线有34人;二是本科历史上线人数达134人之多;三是平均分586分,名列全区前茅,被来宾市教育局授予“来宾市高考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XX年被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柳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柳州市高中新教师上岗培训班主讲教师,事迹材料《历史特级教师先进事迹材料》。XX年受聘担任象州县中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指导老师。有论文《把握方向,科学备战》登在《广西教育》20XX年第1-2期;论文《运用心理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登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XX年增刊;论文《试论形象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登载在《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重视历史考试的讲评》登在《广西教研》,XX年第4期。

多次受聘参加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历史学科的命题工作,受聘参加编写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丛书《历史》(编写《中国近代史》部分);多次受聘参加广西教育厅组织的广西中小学辅助教材的审定工作;受聘参加柳州教科所主编分层递进教学实施手册《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审稿工作;XX年受聘担任广西高中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比活动评委;XX年,受广西教育厅邀请赴广西崇左给全体高三教师作XX年高考备考报告。是柳州市、来宾市高三历史学科教研中心组的成员、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5

一、全部不加修改的选用

就是所选的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和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活跃课堂,提升趣味,增加课堂效果,我们要积极选用这类教学辅助资料,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促进。

我们在讲北宋的时候,教科书只是提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及澶渊之盟而且强调了澶渊之盟的重要作用。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杨家将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问关于杨家将的历史事迹,确切的说,学生要知道一个真实而丰富的历史。我们如果要讲杨家将就不得不讲宋太宗赵光义的雍熙北伐,杨业本名杨重贵,是五代十国中的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养孙,赐名刘继业,后改名杨业。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没有攻下北汉政权,赵光义不但攻下太原城,而且还收服北汉名将刘继业,并给他改名杨业,授左领军卫大将军,由于他“老于边事,洞晓敌情”,被任命为知代州兼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防御辽国。杨业的事迹主要是从降宋以后开始的。血战金沙滩,困守两狼山,七子报国,满门忠烈。杨延昭,杨文广,杨忠宝,甚至是杨门女将,也在传说和故事中频频出现。我觉得,对于这一段历史资料的补充,首先应该强调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来看待历史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第二我们要正确把握历史人物在民族关系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第三要尊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感受,可以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讲授历史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播放影视资料如于仁泰的《忠烈杨家将》等。

二、有针对性的区分选用

有些历史资料比较丰富,而且与教材要求有出入,有可能强化了或者是弱化了所要讲的历史内容,甚至有些历史资料有意淡化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要加以区分,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时代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学习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文化,我们选取的材料一定要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毕加索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教材中只介绍了他的名画《格尔尼卡》,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我们如果进行系统的讲解,就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补充。一是本画创作的历史背景。二是什么是立体主义?三是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时的精神情态。我们先说历史背景,西班牙叛军头目弗朗哥勾结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企图用武力西班牙共和国政权,1937年4月26日德国多架飞机轰炸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造成1654人被炸死,889人被炸伤,70/100的房屋被摧毁。对于西班牙革命,教材根本没有,我们是否需要补充?我们应该怎样补充?这些问题都要根据需要,对现有的历史资料筛选,甄别,挑选,然后再根据需要补充。我们再说什么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由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创立,兴起于1908年,繁荣于20年代,主要特点是将绘画的主体拆分成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个几何图形,具有多个视点,色彩较为单调,表现力画面主体在各个不同时间里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如毕加索的《弹曼陀铃的少女》,《景物与藤椅》,《梦》,《雕塑家》等。如果让学生真正了解立体主义,就需要许多画作来解释,而不是抽象和简单的,语言叙述,这样我们就将毕加索单独提出来,要讲一节专题课,甚至,我们会因此成为一个美术教师的角色。最后是毕加索的个人,《格尔尼卡》的创作是1937年西班牙政府委托毕加索为巴黎世博会创作一幅油画,毕加索厌恶这种官方任务,一直推托着。直到德军轰炸格尔尼卡,激发了毕加索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创作欲望,在巴黎的奥古斯汀画室,他用了半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格尔尼卡》,画作高349.3厘米,长776.6厘米,裱后面积是27平方米。毕加索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勾勒出无比强烈的悲剧气氛。惊恐万分的马垂死挣扎张大嘴巴,战士破碎的躯体,绝望的母亲……。但不为人知的是就在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画室,就在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时候,毕加索的两个情人德蕾莎和朵拉大打出手,这就涉及到毕加索一生之中究竟有多少个情人,每个情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扮演什么角色?这些情人对毕加索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哪些画作是表现毕加索情人的?表达了毕加索什么样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对于是否将毕加索的情人作为资料让他们出现在课堂上,在教学参考上并没有提及,我认为可以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三、渗透价值的挑选使用

我们认为有些历史资料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没有关系,但能透漏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和历史发展方向,我们这个时候就应该,挑拣有用的历史资料,将历史研究方向介绍给学生,这种方式我们称为为学生种下一粒种子,有可能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任,走一步,看百步。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等等。

我们教材中段祺瑞和吴佩孚这一对师生和对头是以历史的反面出现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怀,就是对待日本人的态度是一致的,不与日本人合作,不做汉奸,卖国贼。段祺瑞死后,吴佩孚亲自致联: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生;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我们应该认识到反动军阀也有忧国忧民情怀,这一点不容否定,我们教者应该教会学生正反两面看待历史,正确评价历史,学生才会在学习中充满快乐,提升学习效果。

四、在糟粕中提供详实资料使用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09―22

作者简介:李君(1968-),女,汉族,山东鄄城人,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研究。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来教育部提出在中学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课改理念和最高宗旨: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这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中学教师,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听到历史专业毕业生的抱怨: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与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是高师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适应中学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历史教师必须不断继续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中学历史教师。

一、 新课改前高师历史教师的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新课改前,高师历史专业口径过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历史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重德育,轻智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由于常年忙于机械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缺乏钻研,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教案不变,知识逐渐老化,其实际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某种阻力。同时由于不重视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一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未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也做了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之技能。即使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学生,对学过的教育理论知识也大多遗忘,很难自觉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种状况的高师历史教师培育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理论知识。长于死记硬背,弱于发展创新。缺乏无私奉献精神,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职业技能差。在心理素质方面,不少人意志薄弱,缺少抗挫折、抗失败的能力。自主能力差,自信心不强。这样的毕业生是很难胜任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不利于中学新课改的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改使中学历史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促使高师历史教师反思怎样才能培养适应时展的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更认识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是对已经获得大学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教育。是一种以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高层次的、追加型的教育。新课改背景下,这种继续教育对高师历史教师非常重要。

1.新课改的要求赋予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新使命。新的课程标准里所说的基础不再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因为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也不再是指历史学科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指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效益的知识、态度、方法和技能。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精神、乐于探究的习惯。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揭开历史的迷雾,探究历史的规律,认识历史发展的走向。新课改的这些要求赋予培养中学教师的高师历史教师新的使命。为迎接挑战,高师历史教师只有不断继续教育,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2.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是高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高素质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的教育计划都会陷于空谈;抓住教师继续教育,就抓住了教师教育工作最为根本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完成科教兴国战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终身学习是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动因。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终身学习不仅可以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靠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要靠教师的继续教育。高师历史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改革和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作为高师历史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中学教师的重任。适应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历史教师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加强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知识本位”,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灌输,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理想根本无法真正实施;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试变成了学生之间记忆力的大比拼,形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怪圈。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却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高师历史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培养素质全面的毕业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态度。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考试方法,采取闭卷与开卷、笔试、口试和操作考试等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孔子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境界。

2.加强业务和技能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这种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高师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长期学习和积累才能形成。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的知识水平,还应不断深造,不断丰富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研究大纲、钻研教材、理清思路,掌握教材的框架结构,提高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其次,系统掌握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成为“学者型”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再次,重视科研能力的提高。科学研究是从一般教师走向专家学者的必由之路。在教学实践中,高师历史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同科研目标统一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开展科研。搞科研的同时还会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新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汲取新营养。雄厚的科研水平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相对薄弱的科研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业务水平后劲不足。

最后,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它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历史知识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和具体性。因此,历史学科很需要加强直观教学,单靠教师口头描述再现历史,单凭传统的直观教具,如图表、地图、彩色粉笔等几种静态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种动态形式,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提高历史教育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及促进历史教学改革都具有强劲作用。因此,广大高师历史教师必须学习使用多媒体等新的知识传播手段,同时将这些先进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他们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现代历史教育的需要。

3.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改变高师历史教师满堂灌的教授方式,将教师角色定位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组织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通过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的嘴动起来;通过查阅资料、搜集音像资料、仿制文物、出版历史杂志等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通过参观考察、走访等活动,让学生的脚动起来。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真正主人,并有效地提高高师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通过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使之胜任并出色完成教书育人和科研任务,是高师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种目的决定了继续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1.以老带新。老教师和青年教师搭配,结成师徒关系,老教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对青年教师在备、教、改、考、研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性辅导,使青年教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自己也在各方面得到提高,从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与发展。

2.脱产培训。这是指教师离开原单位而进行的知识更新、补充和能力提高。具体形式有: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教师学历和学位进修班等。

3.自学。自学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刻苦钻研和独立思考,不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是高师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最基本的继续教育途径。尤其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学习,使得自学更为便捷。因为各地的教育资源得以联系起来,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优质的网络课程,获得最权威的信息,得到最需求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长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J〕.广西高教研究,2001,(4)55-58.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7

论文摘要:傅乐淑是一位有深沉爱国情怀的海外学者。她一生勤于治学,富于藏书,晚年又把藏书捐赠给内蒙古大学。通过对她的藏书的初步整理和对她著述的粗浅研究,可管窥她丰富的生活世界。

傅乐淑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生前任美国匹兹堡都昆大学历史学教授,在中西关系史、宋元文化史研究方面成绩卓然。晚年希望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中国边疆的大学图书馆收藏使用。笔者服务的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有幸成为受捐方。在学者身后捐书已不为时尚的当今社会,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大学幸获万里之外一位旅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老人的毕生藏书,不能不说是奇缘。我有幸了解傅乐淑教授,始于赠书的联络、接洽、编目,出于敬佩和仰慕,不禁产生一个愿望,就是通过这些藏书和她的著述,了解这位困境中成长的海外学者的生活世界。

一、傅乐淑的生平与著述

傅乐淑(1917—2003),山东聊城人,出身于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的傅氏家族。因其先祖傅以渐为清代恢复科举后的第一个状元(康熙皇帝称傅以渐为开国文章第一人),当地人称状元傅家。近代傅家走出了数位著名学者,按辈份及年龄排列有:傅斯年、傅乐焕、傅乐淑、傅乐成。傅乐淑1917年生于济南,1934年8月前,在济南家中生活读书。1931年在山东省济南女子中学初中部读书至毕业,1934年毕业后,于九月人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1937年4月毕业。1937年7月考取燕京大学。1937年8月离北平,人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往昆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联大期间,初读化学系,后转读历史系,于194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3年在昆明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1947年6月自北大文科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山东省公费留美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1949年山东解放政权更迭经费中断,获芝加哥大学资助后转芝加哥大学,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历史专业博士学位。后旅居美国,2003年病逝于美国加州。

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读书期间,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

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奖学金不敷生活之需,靠打工完成学业,十分艰苦。毕业后在美国教学几十年。i[978年以后至1986年曾几次回国探亲、旅游并作学术交流。1978年夏秋问第一次回国时,曾在北京小住,访北大,晤旧友,游旧地,到鞍山看她的弟弟,参观鞍钢,对祖国工业发展感到振奋,之后去沈阳、大连、承德等地。1984年访问过内蒙古大学。

2003年¨月3日傅乐淑在美国加州去世,遗愿“叶落归根,魂归故里”。2004年7月,她的侄子傅翔先生⑤奉骨灰回国,遵照遗愿,葬于聊城傅氏祖茔。

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傅乐淑先后任教于南加州大学、中密歇根大学、匹兹堡都昆大学(1966—1985年)。

傅乐淑初治元史,后兼治清史,并曾专注于清初中西关系史。为此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走访欧美多国大学、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搜集有关史料,从事著述。其文章、著作目前已知者谨列如下:

1.《元代宫廷生活考》,1947年,北京。这是她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已不存。

2.sino—w estern relation during the 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中西关系》),u.s.a.,1952。

3.tw oportuguese embassies to china dur—ingthe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两任葡萄牙驻华大使》),holland,1954。

4.a documentarychronicleofcelestialem—pire:sino-w esternrelations,1644—1820asre—vealedinprimarysources(《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u.s.a.,1962。

5.teng m u forgotten chinese philosopher(《邓牧:被遗忘的哲学家》),leiden,e.j.brill,1965。

6.a documentarychronicleof sino—west-ernrelations(1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系第四种书的摘要本),universityofarizonapress,1966。

7。《万柳堂图考》,《故宫季刊》十四卷四期(台北,1970)1—18页。

8.《孝纯御容考》,《故宫季刊》十一卷二期(1976),27—35页。

9.《玉带生与号钟》,《故宫季刊》十五卷三期(1981)1—22页。

10.《元代宦祸考》,《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1983),157—166页。

l1.赵孟兆页何年人大都,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159—160页)1986,9,南京。

12.《元宫词百章笺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初版。这是她的硕士论文的附录,当时在《经世日报》①的副刊《禹贡》周刊上连载,受到林徽音的好评。

13.《忆穆旦好学不倦的精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1997),221—223页。

14.the erial maritime customs ofk wangtong province prior to the treaty daysinprogress(《条约时代来临之前广东海关》)。

二、从藏书看傅乐淑的生活世界

藏书能够显现一个人的生活趣味、知识结构、爱好交往等许多方面。除了赠给南开《清实录》,留给家人后代部分图书外,傅乐淑毕生藏书的绝大部分赠给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傅乐淑藏书以文史为主,兼有其他,在一=f余种赠书中,历史类书籍448种,占总量的44;:文学类书籍216种,占21;政治类93种,占9.2;哲学宗教类62种,占6.1;其余各种书籍几乎涵盖了中图分类法的所有种类,从马克思主义到综合性图书,均有涉猎,占19.7。

从这较为完整的个人藏书中,可以窥见傅乐淑这位行文优雅、情感细致的女学者的读书生涯,特别是她的生活世界。

2.1关心的问题

傅乐淑毕生的研究大体有两个领域,一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一是元代文化史。因此密切注意国际蒙古学研究的进展,有许多蒙古学研究方面的藏书,其中有不少还是名著,像poppe的英文本《蒙古语书面语语法》(1954年版)。

傅乐淑教授在自己的书上有很多铅笔批注,从中可看出她的看法和关心的问题。

theglasscurtainbetween asia and europe:asymposium on the historical encounters and thechangingattitudesof.thepeoplesoftheeastandthewest(《欧亚之间的屏障:关于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性冲突和改变态度的研讨会》,伦敦,1965。)一书第194页,中国被称作“印度传教士制度的殖民地”,傅乐淑用铅笔汉字写道“胡说一番”,表明了她反对不符史实,对中国历史的不实评论强烈不满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另一本有影响力的书chinaamong equals:themiddlekingdom and itsneighbors loth一14thcenturies(《势均力敌国家中的中国:十到十四世纪的中央王国和她的邻邦》,morrisrossabi编),她在扉页上写道(汉字):“辱宋不足言国!”一语道出她作为一个史学家鲜明的历史观和学术观点,指出了宋朝在历史上的特殊性,版图狭小,被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包围,边疆关系复杂,至于南宋偏安于一隅,更无家国之说,由此可见傅乐淑教授是一个对国家边疆、对外关系有深刻体认的学者。捐书给祖国的边疆大学与她的治学领域、精神涵养不无关系。

傅乐淑毕业于西南联大,从藏书可以看出那一代人的学养之深厚,与史学有关的辅助学科的修养远比今日普通学者丰富。藏书涉及农学、植物学、天文学等。与中西关系史密切相关的专业中,航海术、造船术当为首选。她的藏书有很多与造船、航海有关的书。

傅乐淑的独特学术眼光还体现在她所收藏的文学类书籍中。比如版本较早的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有1959年版本、1964年版本和1969版本,而在那个年代的苏联,帕氏正遭受公开的指责和暗中的骚扰,报刊对他大加鞭挞,谴责帕斯捷尔纳克仇恨社会、否定十月革命。看来傅乐淑的文学趣味广泛而敏锐,关切和选择的书往往高雅而有思想。

2.2文化趣味

傅乐淑以历史研究立身,但有宽广的文学感受力、优雅的趣味。她的文学类书籍收藏颇丰,且版本较早,经典名著居多,呈现多国多流派的特点,如《简爱》、《紫色》、《洛丽塔》等等经典名著。

像《红楼梦》,她有1973年、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有香港广智书局的版本(出版年不详),有1975年台北文化图书公司的版本,并藏有红学研究书籍数种,多有圈画评注,足见她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和造诣,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也在这诗词曲赋的一圈一画之中得以体现。在旁注中,还可见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在《红楼解梦》的23页,说王熙凤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黛玉的年龄为13岁,她在“13”下划了一笔,写上了“14”,表明了不同意见;29页,在“香玉作了御用小尼后”句旁作注:“那有点不明确。”希望作者能提供史料依据。

读书必须(即使不是全部)买书,这想必在资金上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在王伊同的著名英译本《洛阳伽蓝记》的扉页上用汉文写道:“傅乐淑一穷儒也,衣食维艰,朝不保夕人也,然尚节衣缩食以购精神食粮,不幸买到后不久便不翼而飞痛苦之至!此书于七月十四日(1989)买到但不知梁上君子何日偷去也,书此以志。”寥寥数言,爱书之切、失书之痛跃然纸上。

她有藏书章,几种轮换使用(下图)。这个趣味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学者拥有的。

2.3学者交往

日常生活中傅乐淑趣味高雅、勤俭淡?白。交往的朋友多为学者,常以论著相赠。傅乐淑的赠书中、有萧启庆⑤的手稿复印件《元代科学与精英流动:以元统元年进士为中心》,这是该论文未发表之前赠与的。任以都⑨在她翻译的书《六部成语注解》的扉页上写道:“乐淑学姊指正,任以都谨赠,一九六二,美国宾州”,彰显互相尊重之情,求学探讨之意。何恺青(z)在《月与灯依旧》(西雅图:美国西雅图中文书店,1996)的扉页题有:“乐淑学妹惠正恺青1996孟秋”。《留美八十年》(纽约:纽约天外出版社,1999的作者李又宁⑧在此书的扉页上写有汉字:“傅教授乐淑学长教正后学李又宁谨呈2002年11月22日纽约”。距傅教授去世仅一年而已,这些学者问的高尚情谊值得我们永远存念。

2.4爱国情怀

虽离家去国多年,并入美籍,但在很多书的扉页上的署名显示,傅乐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华夏子孙,心依然是中国心。她在书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署名:“尼堪傅氏所有”、“中华傅乐淑所有”。“尼堪”是满语nikan音译,“中国,汉人”等的意思。

她的代表性专著a documentary chronicleofsino—w抬,7zrelations(j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在世界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收藏,一位俄国科学院院士曾说过,这样的著作在别的地方是需要多人合作才可以完成的,而傅教授一

个人完成了这样艰巨的工作,还有学者称这是金字塔式的著作。书的扉页有她自题的这样的诗句:

thesearemy works,theseworksmy souldisplay.

behold m yw orkswhen ihave passed away.

(这是我的书,更是我魂的展现,有一天我终将逝去,而它却还在绵延。)

我仿佛看到一位远在他乡的老人,面对着遥远的故土和亲人,倾诉着饱含深情的心灵之声。

查英传先生也提及傅教授与书的故事。作为历史学者,傅乐淑教授非常关注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当她看到有关外国人写到中国的先进、称赞中国辉煌的历史时,她非常高兴,常常把书中的内容对身边的人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傅乐淑只身独处异域五十余年,依然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资助亲属中的侄辈及其子女到海外留学或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还曾从微薄的积蓄中出资在中央民族大学设立“春晖”、“花萼”奖学金(199年,捐资肆万美金),每年资助蒙、藏、满、回四个少数民族各两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子。此外她把藏书先后捐赠南开大学(1999年捐赠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清实录》一套53册)及内蒙古大学(200年、2005年分两批捐赠给内蒙古大学一千三百余册中外文图书)。

2.5生活轶事

傅教授除了在书上评点圈画外,还喜欢在书的扉页记载购书时的时间、地点,从中可看出她在美国生活的大致变迁。

1她在thomas a.bailey的a diplomatichistoryoftheamericanpeople(new york:f.s.crofts,1947;stanforduniversity,april1,1948)扉页写道:“民国三十七年夏初购时在美太平洋西岸乐淑志。”1948年,这时傅乐淑教授初到美国求学。

2 frederick l.schuman的sovietpoliticsathomeandabroad(new york:knopf,1946)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一九五零、一、二三购于芝大书店乐淑在芝城。”1950年傅乐淑教授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博士学位(ph.d)。

3在johnthomson的china,thelandanditspeople:early phi9tographs(hong kong:j.warnerpublications,1979)扉页上用英文写着:“march 14,1989,l,o—shu fu,时在pittsburgh,pa,u.s.a.。”在匹兹堡都昆大学退休后,仍居住在匹兹堡。

晚年她在匹兹堡居住的房屋大约在两层楼高的阶梯上,她还经常要把一些从图书馆得到的剔旧书提回家来,她想着要把这些书寄到中国,帮助中国的穷孩子,但是提书对她来说非常困难,以致常常路遇好心行人帮忙把书提回来。一次一个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美国女学生帮忙提书时好奇地问为何要这些书,当她得知是为了帮助中国的穷孩子后,大为感动,以至后来经常过来帮忙,逐渐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傅乐淑教授在晚年病重要离开匹兹堡前往加州就医,临行前夜,她的侄子傅翔先生目睹了这个女孩子送行时难抑永久别离的伤感而失声痛哭的情形,这难以掩饰的真情流露,这跨越国界和种族的深厚感情和友谊,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设计;水利水电专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08-02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和过渡。因此,毕业设计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无论从占用的教学时间,还是所占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省属农业院校在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其特殊性。

一、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农科为优势学科的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工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尤其以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基础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何提升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

(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部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

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9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重建课程体系,选修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专业选修课设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有学者说:“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相连,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离开了选课制学分制就失去了意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历史学系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北京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不低于141分,选修课不低于54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1%,提供了71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至少要修15门专业选修课程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复旦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46分,其中专业选修课须达到26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8%,共提供了11组总计99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2学分,即学生至少要修完13门专业选修课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虽然达不到复旦大学近百门的规模,但是也都有数十门之多。河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学科基础选修”和“学术研究选修”须达到24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15%,累计设置了26门备选课程。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60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低于32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20%,备选课程33门。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59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79.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15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9%,所设置的备选课程有36门。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更新的研究方法,了解掌握本学科、本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及动态,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做准备。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选修课的性质特征,一年级基本不设专业选修课程,二年级开始少量设置,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学者王乐忠在论及专业选修课的特点时说:“一般是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亦出现在低年级开设的尝试。”现将河北大学、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选修课设置的时间情况列表如表1,从中可见,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确主要集中于第五、六、七学期。

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授课困境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实践,中国高校的选修课设置与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就历史学而言,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蔚为壮观,上述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达到71种和99种之多,即使像淮北师范大学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也能达到36门。各高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程内容涉及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等诸多领域,既充分体现了不同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特点,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是,与此同时,历史专业选修课也表现出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这一点得到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以及高教研究者的普遍认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教师与学生一个共同心理是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如必修课。”21世纪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线教师张秀琴等说:“一些教师、学生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不够明确,或者说立足点太低。”教师李丽说:“学生普遍把它们看作是不重要的‘辅课’;又因为选修课属于考查科目,学生普遍不予重视。”教学管理人员曹树国指出:各高校学生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选修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对学生更有甚者,部分高校对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给予了不同定位,选修课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精品课程申报等方面的地位远不如必修课,甚至课时津贴也有所区别。对专业选修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定位欠妥必然导致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出现,出勤率低是最直接的表现。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凸显,而对于历史学这样的所谓冷门专业来说,其表现要比热门专业更为直接。考村官、考编、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大部分历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心任务,而历史学专业选修课不具备应对上述各种考试的直接功利。学生在时间分配(尤其是在考前冲刺期间)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往往选择缺席备考。部分高校个别专业选修课程的出勤率甚至仅有40%;一线教师乔梅英、杨胜凯说:“大学生选修课逃课现象严重,令人担忧,部分选修课缺勤人数甚至超过了半数。”笔者所讲授的《徽商与儒学》曾获校级课堂竞赛三等奖,尽管如此,学生的平均出勤率也只有70%左右。专业选修课出勤率低的责任不能完全推到学生身上。专业选修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比必修课教师更加严格,有学者客观地指出:“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其内容涉及面更加广泛,这更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及丰富的专家来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此类课程常由年轻教师承担。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但是其专业知识体系尚未完善,缺乏教学经验,中国地质大学教师李胜利就曾论及这一问题:“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可能受到院系委托主讲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甚至并不熟悉的课程。”甚至还出现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指标,勉强任课的局面,有学者指出:“高校中某些专业出现了教师无课可上,特别是对于新进高校的年轻教师这种现象较突出,但又不得不完成学校规定的每年教学工作量,因此,一些老师抱着完成学校任务的需要而开设选修课。”草率任课无疑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体现着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教材建设集中于必修课程上,产生了一系列精品教材,如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等,历史学必修课代表性的教材有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而对于专业选修课来说,虽然学界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尚未转化为教材,如徽学、方志学、敦煌学等。目前,更多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是教师自拟大纲和讲义,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不得已而借用学术专著作教材的情况。教材建设的滞后无疑制约着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历史学专业选修课教学团队

历史大学毕业论文篇10

丹曲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藏语文专业,大学刚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夏河县拉卜楞寺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文物研究和佛经翻译工作。藏族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感染着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翻阅整理有关文史资料,笔耕不懈。

1984年,他凭借扎实的藏汉文功底,参加了夏河县地名考察工作,走遍了夏河县的村村落落,搞清了每个地名的来由,为民政部门提供了一份切实可信的资料,使一些错误地名得以纠正。

1985年,他又到甘南州博物馆从事文物普查工作,尽管这项工作十分辛苦,但他还是走遍了甘南地区的三河一江(大夏河、洮河、黄河、白龙江)流域,摸清了新石器时代甘南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初步搞清了甘南的史前史,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1986年元月,甘肃省藏学研究所刚刚成立,丹曲作为第一批藏学研究人员进入该所从事藏学研究工作。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凡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不被别人所左右。多少年来,他在藏族历史、医学、文化艺术等研究方面倾注了无限心血和汗水,是当代藏族青年学者中影响较大且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之一。在藏学研究当中,他纵论古今、旁征博引,他以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思维、扎实的艺术功底,把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内涵剖析得淋漓尽致。丹曲先后从著名的藏传佛教格西、学者,嘉央加措、华旦、罗桑等高僧学习了藏族《因明学》、《中观论》、《天文历算》、《语言学》等课程,遇到问题虚心请教,一定要弄个明白。他的这种谦虚、钻研、刻苦攻读的精神,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和厚爱。期间,他撰写了多篇具有参考和学术研究价值的论文,为藏学研究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他受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佛学院院长、第六世嘉木样活佛的委托,给拉卜楞寺文化学习班讲授汉语文,结合教学,他编写了内容充实的《藏族历史概要》教材,使甘肃省佛学院的第一期学员既学到了汉语文知识,又对藏族历史有了系统的学习。

1995年,丹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藏族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通过进一步深造,使他在藏学研究领域里崭露头角。

1998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丹曲又回到藏学研究所。他用百倍的努力,在三尺案头挥洒青春,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与追求而书写春秋,用一颗炽热的心拥抱他所热爱的藏学研究事业。每当夜深人静之际,他仍旧埋头工作,渴了,喝一杯浓茶;饿了,啃一包方便面,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

从事藏学研究以来,丹曲先后在《中国藏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研究》、《艺术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等部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试论嘉木样活佛转世系统的形成》、《简述藏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及国内外影响》、《藏族古代医学教育初探》、《安多地区藏族绘画概述》等40余篇。其中,《试论嘉木样活佛转世系统的形成》、《简述藏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及国内外影响》等论文分别获甘肃省民族宗教学会优秀论文奖和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部分作品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人民大学・情报资料》等报刊杂志转载。近年来他出版的专著有:《拉卜楞简史》、《安多地区藏文化艺术》、《拉卜楞史话》。这些研究课题构成了他自身藏学研究的两大特色,即地方民族文化艺术研究和拉卜楞寺专题研究。安多地区的藏族文化艺术独具魅力,形成自己的地域特色,丹曲将这一领域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完成了专著《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该书将安多地区的藏族文化艺术与整体的藏族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了安多地区藏族文化艺术兼容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的独特风貌,赢得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丹曲的《拉卜楞简史》和《拉卜楞史话》引起藏学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又出版了专著《甘肃省藏传佛教寺院录》,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史料价值。他还曾应邀参加“92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和“96第四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0年,由国家民委、北京电视台等部门组织专门的摄制组,联合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话说〈格萨尔〉》,丹曲是从事格萨尔学研究的硕士,遂被邀请为该剧组的翻译和责任编辑。追寻着英雄格萨尔的足迹,跑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寻访了60多位不同类型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为此后的史诗研究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2001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期间,他撰写了学术论文《凝固在黄河源头的历史――藏民族灵魂观念的现代遗存》、《魂寄山水间――藏民族圣山圣湖崇拜及其生态意蕴探幽》等。与此同时,丹曲在广泛收集和整理有关藏汉文史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专著《甘肃藏族史》,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甘肃藏族历史研究的空白,书中较好地把握了甘肃藏族的整体历史,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颇具现实意义,正如藏学专家陈庆英先生所言,该书“是在藏族历史的研究中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这又构成了他从事地方民族史的特色。2004年5月,丹曲撰写了毕业论文《〈格萨尔〉所反映的山湖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文中涉及到藏族古代宗教、文学、哲学等重大学术领域,抓住了格萨尔学的精髓,论文的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由于论文资料选择精当,考辨准确,运用合理,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于7月份获得了博士学位,为家乡人民争得了荣誉。

2004年10月底,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专著《萨迦王朝的兴衰》。

丹曲出生在河西走廊,长期在甘南拉卜楞藏区从事藏学研究工作,他从一个牧民家庭走来,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而苦苦追求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为繁荣藏民族的文化事业而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出于对家乡和民族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各民族大家庭的深厚感情,他以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苦钻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依靠多年的辛勤工作和扎实丰富的艺术积累,终于完成了很有分量的6本学术专著。他兼通藏、汉、英三种语言文字,能够自如使用国内外文献资料,擅长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在藏学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2004年6月份,丹曲又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系博士后工作站录取,从事敦煌学研究工作,在段晴教授的具体指导下专门从事题为《藏文文献中的“李域”(于阗)研究》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