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5:17: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1

今年2月在全州检察长会议上,薛献斌检察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6年要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4月下旬,高检院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出统一部署后,州院和各基层院及时召开了党组会,传达学书记的重要批示,罗干同志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及上级院、州委政法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统一思想,明确意义、任务和目标。然后制定教育活动方案,为加强对教育活动的领导,州院还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薛献斌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召贵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从政治部、办公室、纪检监督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为加强对县市院开展该项活动的指导,每位院领导均挂点一个县(市)院,加强督办、指导和检查。并召开干警大会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7月28日,根据州委政法委的要求,州院召开大会,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接着组织干警进行集中培训。目前,正在进行清理思想和查摆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狠抓学习培训,着眼于理论武装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针对性强,贴近检察人员思想和工作实际,是一次正本清源的理论武装和正面教育,内容具体,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全州检察机关对怎样搞好这次学习作了精心安排。

一是组织中心组学习。4月初,全国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尚未开始,州院党组就根据高检院的要求,决定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并于4月6日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问题,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田智慧同志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中心发言。8月22日,州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时,再次组织院领导、副处级干部、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围绕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展开讨论,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召贵作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的中心发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马林海作了题为“坚持依法治国、强化法律监督”的中心发言,与会的其它同志也踊跃发言。

二是组织集中培训。为全州检察人员发放了中央政法委编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和高检院编辑印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学习教材》,并安排检察人员自学。要求每个检察人员读懂、弄通、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及精神实质。6月份州院派出州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田智慧同志参加了全省检察机关法治理念教育培训,7月上旬又安排张召贵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田智慧、宣传科副科长王岸参加全州政法系统法治理念教育培训。州院检察长薛献斌亲自为全州政法系统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班人员作题为“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理念”的辅导讲座。7月31日至8月4日,州院机关全体干警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通读教材和观看中央政法委录制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讲座光盘,全院92名干警除因公外出请假人员外,其余人员自始自终参加了学习,参学率达到85%以上,州院还将对因故未能参加学习的人员专门安排补课。集中培训学习期间,广大干警积极做笔记,写心得,共收到学习心得体会文章80篇,办学习心得专栏二期。各县市院也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干警进行学习培训。

三是开展讨论和征文活动。5月下旬州院下发《关于开展规范检察活动与文明执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讨论和征文活动》的通知。截止目前,州院共收到县市院报送的论文18篇。与此同时,州院领导深入县市院进行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政治部主任田智慧在检查中还为古丈县院全体干警上了一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辅导课。州院还在湘西检察网开辟专栏,开展网上心得交流及征文选登。

四是学习正面典型。组织干警观看电影《生死牛玉儒》和《守望公正——第六届中国十杰检察官访谈录》特别节目,使广大检察人员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配合这次教育,州院还利用凤凰县院被高检院记集体一等功之契机,树立身边正面典型,在全州检察机关广泛开展向凤凰县院学习活动。继州院作出向凤凰县院学习决定之后,6月中旬,州委政法委也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凤凰县人民检察院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州政法部门向凤凰县院学习。为学赶先进,查找差距,有效整改,龙山、永顺县院还组织该院中层以上骨干专程到凤凰县院现场学习取经。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理清执法思想,着重于整改问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旨在提高认识,端正理念,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为此,全州检察机关在教育活动中,注重统筹兼顾,搞好“三个结合”,着重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广大检察人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从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上找差距,从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上找差距,从职业道德和执法作风上找差距,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与干警的执法实践相结合,把提高思想觉悟和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串于检察人员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变为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为进一步增强我州检察人员的法治理念,强化执法质量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现象和对检察职业和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州院制订了《湘西自治州检察人员职业行为规范》,编发了《湘西检察人员职业行为规范手册》和《湘西检察机关执法质量考评手册》,下发了《湘西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还将职业行为规范手册寄送300多名州人在代表,请他们加强对全州检察人员职业行为的监督,以此使每位检察人员真正做到遵守职业行为不动摇,执行职业行为规范不走样,切实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案件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州院成立督查室,负责对全州检察机关执行检察人员职业行为规范、检风检纪和案件质量及执行《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的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督查室按照今年省院颁发的“执法质量考评办法”的考评标准,对去年10月26日以来至今年6月30日已办结的各类案件进行了抽查,共检查各类案件315件,其中侦查监督81件、公诉202件、自侦3件、民行8件、控申2件、技术18件、监所1件。此外,州院督查室对全州检察机关扣押、冻结款物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为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执法质量。8月上旬在全州检察长座谈会上,针对执法质量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机关对检察机关经费管理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2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几年来,经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以及教育整顿,规范执法行为等活动,检察机关的总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不断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执法不严,不公正,不文明的执法现象,在检察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次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执法理念教育活动,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本源的教育,明确为谁执法?怎样执法?克东县人民检察院为开展好这次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第一,利用每周五的学习日,集中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执法理念,应树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执法理念;第二、在学习的同时每人写出心得体会,深刻理解、剖析社会主义执法理念;第三、院里还明确规定将执法是否公正、是否规范、是否严明作为考核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第四、加大监督力度,对公案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司法部门依法强化监督,特别是对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以权谋私等职务犯罪案件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查处。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但发挥了检察职能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而且执法理念将会进一步端正,政治责任感将会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也将会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深化改革、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思想有新认识、工作有新举措、队伍有新面貌上来。

一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端正执法理念。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充分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紧迫性、重要性,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在借鉴国外法治成果的同时,注意抵制西方法治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纠正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使正确的思想得到坚持,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模糊的思想得到澄清,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思想得到及时更新。

二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执法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各级检察机关既要通过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回顾、查找和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通过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打击预防犯罪的能力,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

三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机关深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本着边教育、边改进、边建设的思路,针对在教育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同时,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规范化建设中加以体现,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贯彻和落实,使广大检察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四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中央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对于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改革创新,使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始终沿着中央确定的原则和方向推进,取得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司法权威的预期效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法治理念,是我们党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路线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化,讲政治是其内在属性。

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确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法治效果的根本标准,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实践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司法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孕育和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治实践又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反映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具有科学性。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

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政法机关应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不断增强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紧密结合政法工作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实效。通过教育,使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服务和谐、促进和谐、保障和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5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自中央政法委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我院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和领会,对这五个概念的内涵及其支撑起的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消化吸收,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检察工作。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的精确概括。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更是国家走向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因此,检察机关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依法独立办案,提高检察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深化规范执法行为活动,扎实推进检察改革,创新检察工作机制,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几乎同时,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并强调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浙江”的总体要求多次提到了“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在“法治浙江”建设中大有作为,也必须牢固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

???9月22日,中央政法委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时,罗干强调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也要实现“理念指导实践”这一“第二次飞跃”,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强化法律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我院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解决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能力。

组织安排。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们把提高认识放在首位,坚持领导带头,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紧密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保先教育,紧密联系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紧密联系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联系执法活动的实际,在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促进公正执法、推进政法工作的改革创新、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上一步一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对照检查。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们实事求是地搞好对照检查,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帮查、面向社会开门查等形式,认真查摆在思想认识和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我们澄清了几种错误的执法观:一是有罪推定,重打击、轻保护,办案过程中注重收集有罪证据和罪重证据,忽视收集无罪和罪轻证据;二是重实体,轻程序,认为只要案件性质搞准、基本证据扎实,程序上不到位关系不大;三是重协调配合,轻监督制约,使监督制约机制失去了应有的防错、纠错功能。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工作找差距,从依法办案、职权法定意识上找差距,杜绝超越管辖权办案、超时限办案等违法行为;从执法为民意识上找差距,关注人民群众、关注困难群体,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人权保障意识上找差距,杜绝随意采取强制措施、不文明办案,切实保护人权;从服务大局意识上找差距,在依法的前提下考虑大局,正确运用刑事政策,结合各方面的要求把案件办好;从党的领导的观念上找差距,主动地接受领导、主动地争取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6

全面学习、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全面学习、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政法人员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7

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行政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创: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观点、观念和国外腐朽思想的不断渗透,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消极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能保证司法行政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消极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正确引导广大干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只有对司法行政干警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能教育干警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发挥的必然要求。

司法行政机关肩负着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司法行政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司法行政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因而,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充分贴近我县的基本县情,从全力推进义县“四大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的高度,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来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方向明确。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行政队伍激活蓬勃生机的动力源泉。

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调动全县司法行政队伍的积极性,以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我们认真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二是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积极在队伍中开展各种活动,组织调研报告研讨会、知识竞赛,组织观看电影、录像、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样化活动,不断增进教育效果,形成健康向上的气氛,促进干警思想健康发展,形成团结和谐的团队意识,打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三是强化激励手段,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实行目标岗位责任制,竞争上岗,并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有利于弘扬正气,鼓舞干警士气,保持司法行政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严格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保证司法行政队伍的法治理念教育取得成效

(一)坚持领导与党员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开展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关键在于领导同志的重视程度和表率作用。对此,我们局党组组织全体党员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足够的精力投身教育活动。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自觉主动,工作上狠抓落实,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制定好教育活动的具体措施,保证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地扎实开展。同时,在党员中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努力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活动中,领导和党员坚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整改措施,带头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取得更大的实效。

(二)坚持学习与工作并重,衡量检验活动成效。

要正确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克服把开展教育与抓工作对立起来的思想,避免出现不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理念口号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力争在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律师等方面取得突破,真正把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来,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学习推动工作,做到“两不误、两促进”,用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和检验教育活动的成效。

(三)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司法行政部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取决于是否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真正解决好认识上、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在法律服务队伍中经常出现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及收费不办案等违纪行为。要严格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剖析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队伍和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

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与司法行政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义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旅游名县、和谐兴县”的战略目标,为构建和谐义县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着眼于推进依法治县,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化法制宣传效果。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司法行政机关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使命,落实到具体工作就是普法依法治理。一是要树立“大普法”的思想,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普法主管部门指导规划,各行业各部门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抓好全民普法教育。二是要特别突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不成熟期,特别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小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积极组织开展“法进校园”、法制文艺调演、法制宣传月(日)等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掀起新一轮学法用法高潮。三是要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二)着眼于维护县域稳定,探索帮教工作途径,降低重新犯罪率。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维护县域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正是司法行政机关落实“执法为民”理念的一种体现。为落实好“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四化”要求,提高帮教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今年我们要重点把好以下几关:一是把好“接收关”。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要及时主动地前去做工作,督促其到驻地派出所落户口,并在司法所登记,防止放任自流,失去对其应有的制约和管束。二是把好“安置关”。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能否得到妥善安置是做好帮教工作的首要条件。对原来有单位并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可以介绍其回原单位上班。对自谋职业的要帮助其办执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要与乡村两级政府联系,解决好农村回归人员的承包地问题。此外,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置途径。三是把好“帮教关”。对刑释解教人员要坚持做到不嫌弃、不冷落、不歧视。思想上疏导、教育,生活上关心、帮助,行动上约束、规范。四是把好“监控关”。要与各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信息及时、情况准确,防止刑释解教人员旧病复发,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三)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夯实“第一道防线”根基。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也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的神圣职责。我们的做法是,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调解成功率。一是强化人民调解的法律地位,增强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二是探索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与行政处罚、法院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原创:扩宽人民调解的范围。三是创设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司法审查和确认制度及公证制度,确立人民调解的执行效力,完善人民调解的救济制度。四是推动人民调解队伍的专职化建设,形成以专带兼、专兼结合和网络化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格局。五是引入考核机制,作为评估和管理手段,把人民调解工作目标列入综治考核,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六是推动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介入人民调解工作,提高依法调解的水平。七是鼓励和引导群众,把人民调解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第一选择。

(四)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使命。司法行政机关能否为服务大局承担起一份政治责任,关键在于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要想为大局服好务,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广大干警要努力做到以胸怀大局为前提,以立足本职为基础,以履行职责为关键,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司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大服务”意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使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是要努力提升服务能力。要树立法律服务品牌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以及管理方面的现念,全面拓展法律服务市场,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介入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等各个领域,更好地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二是要优化服务机构的内部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建立法律服务信用档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推进法律服务诚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司法行政机关管理法律服务业要把重点放在对法律服务秩序的监管上。三是要坚持法律服务为人民的指导思想,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将法律服务前移,积极参与各项维权工作,切实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8

同志们: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当前法院队伍政治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为了帮助大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关问题谈些个人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学习交流。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我们首先应明确什么是法治理念。法治理念与法律意识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治理念是一定的组织(在现代特别是政党)和个人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思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引导、统摄、支配和决定着法治活动,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与法律意识相比,法治理念比较系统、完整,法律意识比较零散;法治理念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法律意识多是自发产生的;法治理念不仅包括对法治现实的认识,也包括对法治的信念、理想和追求等。

明白法治理念概念后,我们再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为什么要对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对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政法机关特殊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政法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政法干警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具体讲,对政法干警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客观需要。

一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工作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在社会治安方面,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和增加,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在对敌斗争方面,敌对势力对我颠覆渗透活动的策略发生新变化,通过插手民间维权、插手群体性事件,与我争夺民心、争夺群众的斗争日趋激烈,部分地区的反分裂斗争也非常尖锐,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任务重大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司法需求不断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必须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的头脑,保证政法干警的执法指导思想和观念始终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使命。

二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使我国的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影响。政法队伍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导致手中的权力发生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多年以来,对外国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了其合理的成份,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同时,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有的干警在执法实践中,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干警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和实际,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以实现其政治图谋。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有的人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等。这些也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全体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工作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三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政法队伍的素质和形象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应当看到,政法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政法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直接相关。没有正确的执法理念,再好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在执法实践中也会被扭曲。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问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

三、如何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

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精神实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体现在“六个必须”上。一是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二是必须反映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租共同意志,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三是必须反映和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四是必须反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丰义法治理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要求。五是必须反映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模式。这是一个基本政治原则,也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脱离中国国情,不从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历史和现实状况出发,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东西,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良的后果。六是必须反映和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一种先进的理念,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应当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才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执法为民的理念。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政法工作上的体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弄清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这个根本问题,才能保证政法干警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公平正义,做到合法合理、平等对待、及时有效,才能实现公正执法,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服务大局的理念。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政法干警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各项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克服单纯业务观点,注重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五是党的领导的理念。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根本政治原则。政法干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浪的考验、严格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关键是要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在上述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理念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四、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关系?

针对我们司法工作实际和多数干警思想认识方面的薄弱环节,我觉得在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接受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为确保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行使职权,当今法治国家都把司法独立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予以确认。只有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有效地促进司法公正。从西方国家司法实践来看,司法独立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中法官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其他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任何干涉。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我们党已经批判地接受了司法独立原则。特别是在反思十年浩劫给党与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之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坚持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将司法独立作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现行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维护和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共产党执政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统一。另一方面,司法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设置,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表达党的意志和实现党的领导的过程。司法机关越是能尊重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就越能体现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意志,也就越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司法独立是相对的,即使在标榜“三权分立”的国家,所谓司法独立也不是绝对的。执政党通过行使人事提名权,推荐或保证本党的成员或对竞选有贡献的人士担任司法职务,以保障司法与行政的合作。换句话说,执政党在提名或任命法官时均带有强烈的党派意识。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不可能不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环境和各派政治势力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在联邦法院系统,所有的联邦法官和大法官候选人都是由总统提名并提交参议院以简单多数投票通过。最高法院以下的各联邦法院法官的选任,通常由总统授权司法部长或其副手进行。克林顿总统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别任命了一位大法官,都是的忠实支持者。特别是在涉外司法活动中,一些国家的所谓“独立司法”,往往成为配合该国政府推行其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一种手段。一些国家通过反倾销诉讼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通过保护人权诉讼把司法管辖权伸向国外,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受害者对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罪行在本提出的诉讼屡屡以败诉告终。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任何国家,完全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司法独立是不存在的。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相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背景下的司法独立,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其特色就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结合。要认识到,我们强调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是不要党的领导或是削弱党的领导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善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问题。在我国,共产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要坚持谋全局,把方向,抓大事,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支持政法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不插手、不干预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活动,不代替司法机关对案件定性处理,不指派政法机关处理法定职责以外的事务。任何人不尊重法律和司法机关的职权,首先就是损害党的领导和党的威信。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内涵,既要坚决纠正少数党政领导干部代替政法机关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作出判断、下达指令这种干预正常司法活动的错误做法,也要纠正把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等同于“干涉司法活动”的错误认识,更要坚决防止借口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抵制和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坚决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坚决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

第二,要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关系。政法机关和干警依法履行职责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和服务大局,不能不顾大局去“发挥”职能。作为执法者,严格依法履行职责,才能真正为大局服务。目前,一些干警存在单纯业务观点,缺乏大局观念和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关心党和国家大局,不注意学习党委、政府大局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注意紧紧围绕大局,从服务大局出发研究、谋划自身工作,以致工作针对性不强,党委、政府关心的大局工作得不到有力推动,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实际效果不理想。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单纯业务观点,孤立看待政法工作,割裂政法工作与改革发展、与党和国家大局关系,脱离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局、脱离保障服务目标孤立地抓政法工作的错误思想和作法。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不能离开法定的职能去“服务”大局。要善于通过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等方式,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指令与政法机关职责要求相一致,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合法、不正确、不恰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确保正确服务大局而不是最终妨碍大局。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服务大局单纯理解成只讲服从,忽视政法工作和法治实践自身规律、原则和发展创新,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不敢理直气壮地依法履行职责,不能全面正确发挥作用,甚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不利于保障和服务大局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干警一讲服务大局,就只讲服从,不讲严格依法办事,以致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立假案、搞假破产等,或者恶意规避法律,职责懈怠,甚至放弃职责履行,该管的不管,该查的不查,该受理的不受理。其结果必然是牺牲法治权威,损害政法机关和队伍的形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最终影响和妨碍大局。

第三,要处理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政法机关和干警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其执法活动在对具体对象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的同时,还会对社会其他相关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并受到执法对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评价。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执法活动,都会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和一定的社会效果,都必须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践中,少数干警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以致有的机械追求法律效果,机械执法,机械办案,就案办案,不重视、不考虑社会效果,造成“案子办了,企业垮了,社会乱了”等不良影响。有的迫于某种压力,为追求所谓的“社会效果”,而忽视法律效果,甚至违法执法,违背法治原则和精神,牺牲法治权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具有内在一致性。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我们的执法权力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因而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从根本上来讲是一致的。执法办案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法活动在追求法律效果的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效果,统筹考虑具体公平正义与社会公平正义,考虑执法活动的社会评价和导向作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与评判。任何时候,我们的执法活动都应当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依法办事,并力求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任何只求某种单一的执法效果而忽视甚至牺牲其他效果的观念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的具体执法活动,应首先以执法的质量和水平来衡量,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决不能干执法违法的事。但同时要讲政治,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尤其是面对重大执法活动更要慎重。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只讲法律效果不讲社会效果,胸无大局,不讲政治,机械办案、机械执法,就案办案,造成企业和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人民群众不满意,党委政府不满意。要充分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有些矛盾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法律手段就可以有效解决的。不注重执法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法治权威也将受到质疑和影响。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只讲社会效果而不讲法律效果,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不遵循法的精神和原则,不坚持依法办事,甚至执法违法,损害法治原则和权威,以牺牲法治为代价。这种不求法律效果的执法活动,实际上违背了党和人民的意愿,最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五、如何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作为人民法官,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个人体会是人民法官应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坚定实践者、有力传播者,并在法院工作中牢固树立十一种理念。

第一,人民法官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概括和重大创新,为人民司法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执法为民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服务大局是司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政治保障。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完整、科学的体系。人民法官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必须深刻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并以此指导司法实践。

第二,人民法官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实践者。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一种理念不论它有多么正确,只有不断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种理论建立之后都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人民法官要自觉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生动的司法实践中去,一要依法办事,把握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实质,准确适用各种法律条文,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处理各类纷争。二要司法为民,便利人民群众进行诉讼活动,维护好当事人的各项合法权益。三要公平正义,以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努力通过裁判活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四要服务大局,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因素,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五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司法领域能够得到正确实施。

第三,人民法官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有力传播者。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新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它只有被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理解和接受,才能凝聚成一股全社会向往法治、追求法治的持久的精神力量,并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产生更广泛和更加深远的作用和意义。为此人民法官不仅要成为先进法治理念的坚定实践者,同时还要成为先进法治理念的积极传播者,要以我们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公正高效的工作成效,向全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要利用各种的案例资源,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念,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进程。

第四,法官在法院工作中应牢固树立十一种理念。一是树立接受党的领导的理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是宪法赋予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要正确处理具体工作中独立行使司法权与接受党的领导的关系。充分认识党的领导是对司法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司法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进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把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把执行法律与执行党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把执法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执法,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主权主体地位。三是树立崇尚法律理念。增强对法律精神的感悟和体认,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学习法律知识,认同法律价值,保护法律秩序,维护法律权威,捍卫法律尊严,追求法律理想,严格执行法律,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四是树立司法公正理念。既全面履行司法职责,依法惩治各种犯罪,监督纠正司法不公;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五是树立保障人权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坚持打击、保护、监督、服务并重,既依法履行执法司法职责,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又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证人、申诉人、被申诉人等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六是树立法制统一理念。正确理解和适用国家法律,坚决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防止和纠正因地方、部门利益而破坏法治统一实施的问题。要强化执法权也要接受监督、接受制约的观念,保证执法权依法、正确、严格、规范行使。七是树立法律平等理念。不分贫富、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内资外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平等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地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平等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八是树立司法效率理念。自觉消除执法中的官僚主义、拖拉作风,努力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严守办案时限,杜绝超期羁押,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涉案单位正常秩序。强化司法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理论、科学方法、规范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监督,提高司法效率。九是树立程序正义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原则,自觉破除程序法只是为实体法服务的、程序规定碍手碍脚、按程序办事麻烦的思想,自觉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诉讼问题,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诉讼权利,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十是树立司法公开理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断完善执法司法公开的内容,丰富执法司法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增强执法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执法和谐。十一是树立司法文明理念。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自觉克服态度粗蛮、方法简单、居高临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案件当事人,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处理,加强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9

在中国的历史上,居于指导思想的往往是一种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很少在精神层面上思考问题。由于欠缺高远的理念指导,在制度建构和改革过程中,往往显得理念准备不足、甚至完全没有经过理念上的论证。纵观中国的法律,历代法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立法技巧、编纂体例、实施方法等经验实用性领域,而无法朝着法的价值的高层次发展。任何法律都包含着理念和制度两个层面,只有制度层面的法律,而没有精神理念层面上的法律,这样的法律必然是残缺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制度建设在量上有了惊人积累后,法律权威的缺失却构成了目前制约法治进展与水平的关键性问题。制度的构建必须要有理念支撑。推进现代法治,既要重视制度构建与制度创新,更要注意发掘、培植与发展法治理念。理念是推动法治进步的一种内在的、隐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动力。法治的实现与否,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表层的建构,而是依赖于人们的自然习性和逐步养成的法治理念。

如今我国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实质上就是对司法理念进行变革。理念似乎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以及以后将要进行的司法工作的效果和成败,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或支配,司法改革就难以深化或推进。树立法治理念必将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检察干警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中的司法力量,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运用这一理念指导执法行为。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实践呢?笔者认为:

首先,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准确把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基本内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司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司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检察干警应该努力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把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其次,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检察干警要立足实际,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和满足。作为人民的公仆,在工作中要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民所用,做到文明执法。

第三,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做到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合法。检察干警在工作中要出于公心,态度公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证据关、法律关,排除私利,坚持秉公执法,同时在执法中应努力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实现公正与效率并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范文篇10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4.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

7.树立和坚持服务大局的理念,胸怀大局是前提,立足本职是基础,(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是关键。

8.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标志着我国的人权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9.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

10.执法为民的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c)全国代表大会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a.第十三次b.第十四次c.第十五次d.第十六次

2.(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公平正义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

3.(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政法机关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政法工作中显示问题的客观需要。

a.公平正义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

4.(a)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d党的领导c.服务大局

5.(b)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司法独立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d.严格依法办事

6.(a)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

7.(c)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

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

8.(b)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a.一切为了人民;b.走群众路线

c甘当公仆d.尊重和保障人权。

9.(c)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a.勤政守法b.甘当公仆c.文明执法d清正廉洁

10.(d)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

a秉公执法b.一切依靠人民c.程序公正d.执法公开

三、多项选择题:

1、依法治国理念对检察干警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提高法律素养;b.坚持严格执法;c.模范遵守法律;d.自觉接受监督。

2.树立公平正义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合法合理;b.平等对待;c.及时高效;d.程序公正。

3、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abcd)

a.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保障社会主义和谐建设。

4、政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具体来说包括:(abd)

a.一切为了人民;b.一切依靠人民;c.平等对待;d.尊重和保障人权。

5、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包括:(abcd)

a.切实增强党的观念;b.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c.坚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发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d.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四、判断题:

1.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意味着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2.“走程序”是对程序公正正确理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正确途径。()

3.服务大局就是司法机关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去开展所有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4.在政法工作中,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尊重和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利。()

5.倡导法治就是要严格执行法律,只对法律负责。因此,党的政策遵守与否不重要。()

6.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7.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方针不符合法律规定,应该废除。()

8.执法办案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执法活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果。()

9.公正与效率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10.严打政策和宽严相济政策是一对矛盾,无法同时进行。()

五、简答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二是执法为民的理念;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四是服务大局的理念;五是党的领导的理念

2、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目标要求: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进一步增加。

3.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

答:(1)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把握其基本内涵: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第三,严格依法办事。

4、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秉公执法;第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第三,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第四,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第五,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5、怎样正确理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答: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自觉地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第二,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的关系,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论述、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意义?

答: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的客观需要。

2、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答:(1)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