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方案十篇

时间:2024-01-16 17:27:54

队伍建设方案

队伍建设方案篇1

一、任务目标

(一)队伍建设

1、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文明执法、无违章违纪现象发生,无触及“高压线、警戒线”的现象发生,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争先进。

2、队伍建设的分目标是:

⑴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在思想上、行动上能够始终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无过激言行发生,政治上合格、成熟。

⑵积极参加局、支队组织的军事训练,达到军事过硬,作风优良。

⑶仪容严整,纪律严明。衣着整洁,按规定着装;上、下班以及参加局、支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迟到、早退现象。

⑷在工作时间不喝酒、休息日不酗酒,无打架斗殴现象。在执勤期间,无吸烟、勾肩搭背、嬉戏打闹、袖手、背手、插手等影响城管形象的现象发生。

⑸在路段管理中,无与商户打骂、掀摊,撅称等违犯“三线”规定的现象发生。

⑹无“吃、喝、拿、卡、要”、打白条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⑺无坐岗、待岗、漏岗等出工不出力现象发生。

⑻岗亭摩托车和其他车辆摆放规范。

(二)路段管理

1、路段管理的总目标是:规范路实现“四无”,达标路实现“四无一亮一洁净”。

2、路段管理的分目标是:

⑴街道两侧基本无乱贴、乱画、乱涂等现象。

⑵无乱搭乱建等违章现象发生。

⑶沿街门店无店外经营、无店外杂物、无破旧广告牌匾等违章现象。

⑷在辖区内无违章夜市摊群。

⑸坚决杜绝已实现退路进场的路段发生反弹现象。

⑹巩固、提高达标路治理成果,把规范路逐步管理成达标路。

⑺加强早、中、晚和节假日管理,杜绝流动商贩违章占道现象。

二、采取的措施

为完成以上任务目标,大队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队伍建设

1、严明纪律、公开考核,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自上而下一视同仁,公平考核、互相监督,处罚当场兑现,一个星期一公布,一个月一小结,三个月一汇总,汇总结果做为末位淘汰的依据。

2、成立考核小组,在大队内部成立以大队长为组长、以副大队长为副组长、中队长为成员的考核小组,随时随机对队员进行考核。副大队长、中队长的考核由大队长负责,对大队长的考核,由副大队长、中队长负责,并接受全体队员和辖区群众的监督,对违章违纪的人员实施当场处罚,并登记备案。

3、加强训练,强化纪律意识。大队定期组织队员进行军事训练,引导队员养成优良的作风,不断强化队员的纪律意识。

4、加强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大队定期对队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通过教育不断强化队员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

5、加强学习,强化业务素质和文明执法意识。大队定期对队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搞好“传、帮、带”,不断提高队员的业务素质、强化文明执法意识,不断提高队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6、加强文明共建活动,促进管理上台阶。积极配合辖区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等单位共同搞好文明共建活动,促进大队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路段管理

1、进百家店、交百家友、服百家务,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拉近与商户的距离,尤其是拉近与钉子户、困难户的距离,宣传城市管理法规,定期与商户召开座谈会,实行换位思考,从而赢得商户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根据实际力所能及地为商户服务,使管理真正与服务统一起来,彻底扭转队员中存在单纯管理与单纯服务的思想。

2、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为使队员在路段管理中有压力、有动力,同时便于对路段的管理情况实施量化考核,对大队每个人员实施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使队员工作有岗、有责、有标准。

3、集中治理与平时管理相结合。大队采取对重点路段和重点沿街门店进行集中治理的办法进行整治,然后,由队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管理。

4、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相结合。文明执法是严格执法的前提,大队在文明执法的前提下,对屡教不改的商户实施严格执法,决不姑息迁就。

5、用科学的方法加大对钉子户的治理力度。一是对其进行依法办案,二是宣传教育,主动与钉子户交朋友,尽量使其支持、理解、配合大队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大治理力度,积极协调老干部督导团、公安、工商等部门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6、加大依法办案力度,大队继续把依法办案作为路段管理的重要手段,用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高路段管理效果。

7、加强季节性管理力度。大队将根据季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重拳出击,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力度。

队伍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档案干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档案记录了个人各个阶段成长发展的轨迹,档案对于个人的发展和事业单位在进行用人选择方面具有借鉴和引导意义,档案管理工作愈来愈重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离不开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传统档案管理由于档案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效率底下,需要针对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档案干部队伍专业化、创新化、智能化发展。

1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干部缺乏创新精神

传统的档案将档案材料装在纸质档案袋中进行材料保存,这种纸质档案容易造假而且不方便保存,而且一旦丢失不容易补办,非常麻烦。[1]在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以及档案资源共享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档案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在新的环境下,一些年纪偏大的档案干部对于新事物难以接受,在学习技术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而排斥使用新型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手段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导致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进展缓慢。档案管理队伍中缺乏创新精神,影响新的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

1.2 档案干部缺乏专业人才

传统档案干部队伍专业背景混杂,许多单位没有形成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在有专门进行档案管理的部门中,进行档案管理的也并非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而是其他领域的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人员学历偏低,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并不专业。档案干部缺乏专业的人才,必然造成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候的不专业以及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再学习的困难程度,导致当前档案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漏洞。

1.3 档案干部缺乏培训力度

档案干部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工作之后的业务培训,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档案管理知识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档案管理培训经费不足,所以对档案干部进行培训受到了限制。[2]除此之外,由于档案干部的理念陈旧,无法跟上时展的脚步,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墨守成规,无法接受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所以即使部分单位进行了小规模的档案干部培训,效果也不甚理想。

2 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1 更新档案干部工作理念

各个单位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下,进行统一规划,建立档案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来进行组织,进行档案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帮助档案干部更新工作理念。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行蜕变,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档案干部不断更新传统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档案干部进行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3]

2.2 重视专业档案人才引进

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到档案干部队伍中来可以为档案管理部门注入新鲜血液,而且新的专门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不仅有助于档案管理岗位不同工作之间进行分工,而且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在档案干部队伍管理过程中进行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引进,可以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事业单位工作中,可以实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更加专业,而且容易在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对现在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进行。

2.3 加大档案干部奖惩制度

奖惩制度可以提高人才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对事业单位的人才与岗位进行匹配是确保员工进行正常工作的基础,合理的奖惩制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来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更好进行。对于档案干部队伍中积极进取、善于思考、认真工作者应予以奖励,而对于在评价和考核中不合格的员工,则应该从档案管理队伍中剔除,确保档案干部队伍的高效性和积极性。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员工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遵纪守法,确保工作的有效完成,在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中加强奖惩措施,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对档案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3 结束语

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进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工作观念的转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满足时代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雅琴.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No.6101:393.

[2]姜伟红.关于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4,No.20403:145.

[3]张莹莹.加强人事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队伍建设方案篇3

一、调研目的

根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信息产业人才特点,分析研究信息产业"由大到强"对人才的需求,系统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了解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信息产业人才强业战略规划。

二、调研对象

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各集团公司,研究院所及相关单位。

三、调研方式及内容

请各有关单位组织力量,根据本通知要求,对当地及本单位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重点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报告。我部将组织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交流会。

四、调研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产业人才情况调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了解和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和筹划,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求真务实,确保调研质量。

要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深入地做好各项调研基础工作,确保调研数据的完整、准确。要注意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为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队伍建设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实践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结实坚持和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实《任务教育法》和各级中小学校长治理的有关规则,以提高本质、优化构造、增强交流、促进平衡为主旨,具体提高任务教育学校校长治理程度和业务才能,努力推进全县任务教育平衡发展。

二、目的任务

经过优化校长队伍构造、加大培训治理力度、落实审核奖惩准则、扩展交流轮岗范围等办法,具体提高任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本质,促进全县教育平衡发展。到2012年,全县任务教育学校校长悉数持证上岗,校长队伍学历及格率达100%,治理才能遍及提高。

三、工作办法

(一)深化校长选拔任用准则改革。进一步完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严把校长任职资历和前提。依照“革命化、年青化、常识化、专业化”的选拔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准则,加大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决、具有开辟认识、改革创新精神较强的校长队伍。进一步完善任务教育学校校长任期治理机制。从年起,具体履行任务教育学校校长任期制,每届任期为3—5年,可以连聘蝉联,但在统一所学校任职普通不超越两届。教育局在校长每届任职时,都要与校长签定任期目的治理责任书,增强对校长任期的进程治理,坚持健全校长任期审核档案,严格依照《县任务教育学校校长任期目的审核细则》,执行任期年度审核和任期届满审核。还,储藏一批年龄在35岁以下、才能强、有奋发向上、愿干事、本质高的校长后备队伍。

(二)增强校长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政管治论学习,不断提高任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的政管治论素养。合时组织中小学校长认真学习邓小平实践、“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主要阐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一支恪守规律、顾全安排、能打硬仗的校长队伍。各校按期开展政管治论学习活动,并组织考评。增强业务常识学习,不断提高校长的治理才能和程度。要学习并把握学校治理、新课程、教育司法法律等方面的业务常识,不断提高本身业务程度。校长要从严自我要求,不断熟习教育政策法律和治理业务,不断顺应教育情势的转变,着力加强实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技艺和业务常识,争做“学习型”和“考虑型”干部。教育局将把校长的学习状况纳入校长任期目的审核的内容中。增强岗位常识培训,不断坦荡校长的办学眼界。改革业务培训方法办法,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经过实地观赏和调查,坦荡校长视野。经过校长经历交流,不断提高校长治校程度。稳固和完善全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的准则,对现有中小学校出息行全员培训,严格执行校长每3年承受累计不少于240学时的提高培训要求。

(三)完善对校长的审核治理准则。落实校长考勤准则和外出申报准则。增强校长任期工作审核准则。执行校长学年度和任期届满审核准则,完善校长绩效工资审核方法,审核后果作为校长任免、奖惩、续聘及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根据。坚持校长表扬宣传和引荐机制。每年评选一次优异校长,加大对优异校长的宣传推介力度。对因主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和任期目的的执行问责。完善校长廉政治理机制。县教育局对校长工作不按期开展检查和督导,学校要经过学校教代会、校务公开等方法开展监督,保证各项工作公开通明。完善校长述职述廉准则,每年开展一次校长述职述廉活动。

(四)加大校长交流轮岗力度。坚持校长任期交流轮岗准则。校长在统一学校延续任职满两届的,准则上必需进行交流轮岗。还,依据工作需求,还要采取其它方式的交流。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分三个层面施行,即城区单薄学校校长与优质学校校长的对流、城区学校校长与乡镇学校校长之间的交流、乡镇学校校长之间的交流。校长交流的时间由教育局依据实践状况确定。交流时期要制订帮扶和学习目的任务,期满后由教育局进行审核。审核后果作为研讨决定其聘用(任用)去向的主要根据。

四、保证机制

队伍建设方案篇5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责任感。多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受单位性质和执法工作的特殊性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影响,因此,多数民警都把自己定格在“管理者”的位置也就成了习惯。然而另一个方面,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和普法力度的不断完善,公民法律意识已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许多群众只要发现执法者稍有执法不公,就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来自于对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民警个人执法不公而引起的群众上访上诉、媒体曝光等事件越来越多。作为一直以来都以“管理者”自居的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者(换句话说就是交通民警)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社情民情复杂,民风彪悍,执法难,执法环境恶劣”等等方面的抱怨也就成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警开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看待执法,在工作中表现为缺乏责任感,能躲则躲,见违不纠、管理不严,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章现象的蔓延。

(二)警察的职业认同感下降,人生观移位。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突现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民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发生移位,对人民警察的职业神圣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的认同有所下降,力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的动力不足,工作缺乏敬业精神、,缺乏激情,缺少信心,被动接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原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增大。当前,摆在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面前的突出问题是“警力不足”,有些地方还是“严重不足”。截止到2009年底,**大队共有财政供养的在编人员43人,其中工勤人员10人,实有有效警力为33人。担负着桂嘉路、S322、S324、S215等四条省道、8条县道和乡村道路1300余公里,机动车4.5万余辆和近5万驾驶人的管理重任,工作任务不可不说不大。而与此不相适应的问题是“工作任务一年比一年重”,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且作为一线的基层所队,每年要肩负上级公安交警部门部署各项专项行动,如涉牌涉证整治、酒后驾驶整治、道路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传、交通事故处理等,还要负责来自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种警卫保卫活动,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民警常年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难以确保,生活无规律,心理压力增大。

(二)各种待遇偏低。在经济待遇上,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民警收入所得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在政治待遇上,在公安交警部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僧多粥少”,加上岗位轮换机制的不畅,许多民警往往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得到提拔,许多人从进交警工作直至退休都没有解决职级和职务,如此一来,民警的潜能被长期掩埋而使之渐渐失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三)激励机制不畅。责任跟踪措施不到位。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后,基层队伍管理和民警思想状况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其所在单位缺乏增加、扣发绩效工资的抓手,出现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象。大部分民警存在保守、观望情绪,导致无绩效考核机制,或是有了机制没有管理抓手“补偿”的苗头性问题抬头,波及到队伍的整体稳定。

(四)权益难以保障。当前,群众投诉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民警的渠道很多,从管理角度上讲,对交通民警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认真查处,依法从严处理无可厚非;但在这些投诉中,交通民警被诬告、冤枉及无过错投诉不在少数,少数部门先入为主,在调查中缺乏人文关怀,有的还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严重刺伤了交通民警的感情。同时公安交警部门在维护民警合法权益问题上,显得办法不多、力度不够,有时还会息人宁事。许多民警反映:并不是怕那些不实的投诉举报,而是怕次数多了影响上级的工作,也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甚至影响年终考评。

三、措施与对策

“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朝着这个目标,我们应该从五个方面推进公安交警队伍建设。

(一)班子要加强。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带头学习政治理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时时处处身先士卒,廉洁从政,以领导成员的身体力行,形成一种队伍向上的氛围;要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团结,共同谋划各项工作措施;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二)政治要合格。交警部门是与群众打交道最为频繁的警种之一,深入推进公安队伍建设,要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确保交警队伍政治上永远合格。要针对多元文化发展对交警队伍的影响和冲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使广大民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把增进交警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交警思想政治工作一项基本内容。引导民警将对群众的朴素感情上升为警察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感,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民警队伍实际,贴近公安工作实际。同时要保证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切实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业务要精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交警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民警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交警队伍建设和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探索有利用提高民警整治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多措并举推进,促进民警综合素质快速提高,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公安交通民警“拉得出,打得赢”。超级秘书网

队伍建设方案篇6

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某市委、市政府从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首先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这一大局出发,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保证教师工资待遇逐年提高。从1993年起,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公办教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工作满8年后转为固定工资,并再向上浮动一级;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见习期内享受定级工资待遇,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民办教师年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生产性纯收入的1.8倍,并与公办教师一样享受退休金、医疗保健费、独生子女费、幼儿入园费、洗理费等各项补贴待遇,不承包责任田、经济田,不负担义务工。多年来,教师的工资都是按月足额发放,从无拖欠。同时,市政府每年都从市财政拿出人均600元的资金用于对中小学教师的奖励。1995年已有804名民办教师转为地方公办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兑现。市委、市政府还作出决定,1996年将全市合格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

二、利用多种渠道,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为使广大教师安居乐业,我市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镇两级政府统筹解决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教师)住房。市政府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在分配住房时,教师都要优先,只要职工的配偶是教师,就与分房范围内的职工享受同等待遇。199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又将教师住房建设工程列入全市城镇建设“五大工程”之首。市政府按年度下达教师住房建设指标,对建房指标未完成的在评先进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如期完成建房指标的镇,经验收质量合格,每户拨给3500元建房补贴。全市已投入2600多万元,新建改建教师住房5万多平方米,3年建房规划提前在1996年底完成。

队伍建设方案篇7

深化“三强书记”头雁工程,夯实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的基层基础,按照选育管用、衔接配套的选拔培养体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村(社区)后备人才队伍。以每个村(居)民小组至少推荐1名后备干部人选的方式,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程序,实现每个村(社区)动态保持3-4名非现“五职”后备人才以及2-3名书记、主任后备人才队伍,到2020年年底村(社区)后备人才队伍人数达到60人左右。

二、总体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以群众认可为必要条件,着眼于优化和加强村(社区)班子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既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更注重不唯资历看潜力,不讲台阶重实绩,促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强化管理,动态跟踪,并结合年度考察,适时对后备人才进行补充调整,实现后备人才队伍有进有出的工作机制。

三、抓实选拔工作

(一)选拔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公道正派,具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

2.有较强的市场经济观念,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强,有自己的产业或在经济实体、农村中介组织进行实际管理的优先考虑。

3.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从事农村稳定工作的抗压能力,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具备一定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4.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一般应具备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原则上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5.凡有以下情况的,不得作为村级后备人才人选:

(1)政治立场不坚定,散布政治谣言,在反分维稳斗争中态度不鲜明的。

(2)参加、宗派、黑恶势力活动,参与非法等违纪违法活动的。

(3)为群众干事工作不力、敷衍了事,甚至侵害群众利益,搞优亲厚友,群众公认度不高的。

(二)选拔对象

1.致富能手、专合组织负责人、非公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实用人才。

2.返乡创业的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

3.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

4.村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和群团组织负责人。

5.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得票较多,群众基础较好,没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人员。

6.其他热爱农村、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农村、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党员骨干。

(三)选拔程序

1.开展调研摸底。镇党委及各支部每年初要召开专题党委会及支委会,研究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注重发挥驻村(社区)工作组的作用,由驻村(社区)工作组为调研组,结合各村(居)民小组的推荐名单,调研了解当地致富能手、返乡创业的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群体基本情况,重点了解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社会关系、交际能力、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对于负面评价要多途径、多渠道进行甄别。避免打主观印象分、一锤定音等情况。各驻村(社区)工作组的摸底调查在7月中旬前完成。

2.确定初步人选。走访调研后,驻村(社区)工作组和村(社区)支部委员会要及时召开联席会,按照村(社区)后备人才选拔标准,对摸底人选进行研判,建立意向人选台账。驻村(社区)工作组组长要逐一与意向人选见面,交心谈心,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推荐人选台账及专题报告递交镇党委。镇党委要及时召开党委会,听取驻村(社区)工作组专题汇报,并在推荐人选中研究提出初步人选。各驻村(社区)工作组将初步人选的名单、联席会议记录、与初步人选交心谈心的记录和照片在7月22日前交党建办,并在7月底的党委会上作专题汇报。

3.进行综合考察。驻村(社区)工作组、镇组织委员在7月28日前对初步人选开展综合考察,围绕初步人选社会关系开展走访活动,着重了解初步人选经历、现实表现、群众公认等情况,重点听取初步人选所在党小组组长或生产小组组长、周边邻居、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意见。群众反映问题较多、较强烈的,及时取消推荐资格。

4.进行民主测评。经走访将群众基础好、现实表现好的列为正式人选候选人选,由各村(社区)“两委”在7月底前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对正式人选、候选人选进行民主测评。

5.确定正式人选。民主测评后,要征求纪检、民政、派出所、卫计、等部门意见。经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均无异常情况的,由村(社区)党支部研究确定为正式人选建议人选,并上报乡镇党委审定。镇党委及时召开党委会,充分听取驻村(社区)工作组意见,研究确定正式人选,并在后备人才所在村(社区)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公示无异议的,镇党委要指导村(社区)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做好后备人才管理档案的造册、建档等工作。

四、强化培养教育

(一)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培养。镇党委要安排村(社区)书记、主任帮带后备人才,对于特别优秀或群众公认度高、个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选,由镇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培养;其他后备人才均要安排1名驻村干部作为的“一对一”帮带培养人。帮带培养时间一般为1年,帮带培养期间,联系人原则上每月要走访后备人才,及时掌握后备人才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1年期满后,帮带培养人要对后备人才做出综合评价,并向镇党委报告。

(二)分层分级教育培训。镇党委负责对所辖村(社区)后备人才开展培训,主要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法规以及产业发展、法律、管理知识等,并注重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各村(社区)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后备人才的集中教育和培训工作,重点围绕党性教育以及当前中心工作,脱贫攻坚、环保工作、维稳工作等开展重点教育和培训。

(三)提供实践锻炼平台。镇党委要按照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工作需要、人岗相适为原则,安排后备人才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助理、团支部副书记、监委会委员、村(居)民或党小组组长等职务,也可上挂镇机关部门锻炼。后备人才要重点参与防汛减灾、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秸秆禁烧、治安夜巡、纠纷调解等急难险重任务,增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基层干部。对参与实践锻炼的后备人才,可根据实际适当发放误工补贴。

五、做好管理使用

(一)开展谈心谈话。由镇党委安排班子成员与每名后备人才进行谈心谈话,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也要不定期与后备人才进行谈心谈话。重点了解后备人才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希望和要求。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建立后备人才QQ群、微信群等方式,组织其及时参与乡镇重大事项、村(社区)重点工作。

(二)定期分析评价。由镇党委牵头,驻村(社区)工作组会同村(社区)“两委”、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围绕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工作表现、廉洁自律情况,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情况以及工作实绩、发展潜力、群众认可程度等每年对后备人才进行一次考核评议。结合平时工作和考核评议,收集汇总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后备人才健康成长。

(三)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年度考察等情况,对村(社区)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确保后备人才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优良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凡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党风廉政等方面有问题的;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的;急难险重任务前有畏难情绪、不敢担当的;作风不实、威信不高、群众意见较大等情形的,要及时调出后备人才序列。

(四)积极稳妥使用。村(社区)“两委”换届或“两委”班子成员届中缺额时,新进班子成员要注重从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中选拔。对经过1年以上培养考察,确能胜任工作的党员后备人才,经党员和群众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可作为村(社区)书记、主任候选人参加选举,也可届中由镇党委直接任命担任村(社区)相关职务。各村(社区)要鼓励、支持后备人才积极参加村(社区)换届选举,并向党员、群众宣传介绍他们的情况,重点推荐,力争使其依法当选。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抓好落实。镇党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强村(社区)后备人才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村(社区)党组织“头雁孵化”作为重中之重。

队伍建设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三项建设”工作,突出务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科技强“十二五”规划》精神,以现有的“科技兴趣小组”为基础,充分挖掘基层科技人力资源,进一步扩大参与面,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运用、开发尖兵,带动务信息化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加速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二、实施步骤

1.组织报名(月日前完成)。在现有兴趣小组人员的基础上广泛发动民、职工参与。各部门要积极动员在务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员参加。

2.人员调整(月日前完成)。根据报名情况和人员实际情况进行组员调整。

三、活动形式和内容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由指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每年由市局安排一定活动经费,确保各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1.建立例会制度。科技兴趣小组每年一般召开不少于二次的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小组活动工作。

2.组织开展培训。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或大型科技公司技术人员,以座谈会、培训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讲座和培训,适时外出实地参观学习。

3.参与项目论证。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对我局的科技建设项目进行讨论和论证,为我局科技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4.举办各类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如主题宣传、动手操作、观看演示、参与论证、知识讲座及主题沙龙等活动。

5.开展科普宣传。为开展民进行科普知识讲座、专业技能培训。

四、活动安排

1.科技兴趣小组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性活动,必要时视情组织开展活动。活动内容要紧密结合市局中心工作,具体计划由各项目小组组长共同讨论确定,各项目小组要做好本小组组员的发动工作,积极协助开展活动。

2.项目小组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活动,活动应制订计划,需要活动经费的,须报分管局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由项目小组负责人将活动情况报科技兴趣小组。

五、工作要求

1.加强协作。各项目小组和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善于借势、借力、借资源,积极主动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配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协助科技强建设。

2.突出效益和实用。要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效益,开展活动要突出实用性。对于各个建设项目和活动,要充分论证,严格执行科技管理办法,防止产生浪费。

3.加强宣传报道。要积极争取宣传部门的支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科技兴趣小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队伍建设方案篇9

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区级、区属各机关党委(党组),各街道党政组织,区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有关单位: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市**区委员会

**市**区人民政府

2019年7月4日

**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18〕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为基本前提,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为核心内容,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强大动力,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为基础支撑,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原则

——确保方向,突出师德。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

——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先谋划教师队伍建设,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确保实效。

(三)目标任务

到2022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更加通畅,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局面全面形成。

二、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一)

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齐建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科、年级组等负责人“一肩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党支部书记校级集中轮训。

二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系统开展“四个自信”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建设10个**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主题教育,深化“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是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费按时足额缴纳等常态化管理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实行年度发展教师党员计划单列,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五是完善“双培养”机制,由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行政负责人、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教师,实行“一人一策”,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

(二)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

一是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教育名家、名师和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加强师德宣讲团建设,形成强大正能量,树立优者从教的职业导向;建设10个**区师德涵养基地,强化师德实践。

二是加大教师表彰力度,按照有关规定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激发教师职业荣誉感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区级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评选,打造教育品牌,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

三是严格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师德师风考评监督,建立教师个人诚信档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四是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制定《**区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方案》,持续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防止教师队伍中出现“微腐败”现象。

三、坚持完善体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能力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行培训学分管理,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重点开展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形成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形成结构完备的领军人才、名教师(校长)、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新锐教师的五级优秀人才体系,培养和聚集10名部级人才、100名市级人才、1000名区级中青年骨干人才、100支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三是强化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明确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按照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用于教师培训,保障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制定《**区教育系统第六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区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大数据管理。制定**区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规划,支持优秀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计划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四是建立教师专业荣誉体系,激发教师专业活力。加大教育名家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培养一批智能教育引领者,推动一批“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验学校建设,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六是推进“追求卓越”幼儿师资培训项目,鼓励幼儿园与师范院校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

七是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加强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教师专项培训,培养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四、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

(一)健全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

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一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职称总量、比例结构等核定到区教育局,并根据我区教育实际实行动态调整、统筹使用,具体使用情况报区机构编制和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制定《**区教育系统编制统筹管理实施方案》,落实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采取教师编制配备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缓解幼儿园等师资不足问题,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二是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创新教师入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标准,推行新任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书“双证”上岗制度。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特点,创新专业教师招聘办法,在面试环节突出试讲、说课等能力测试,提高面试分值比重,招聘适教、乐教、善教的教师。

(二)推进教师岗位职称制度改革

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

一是规范教师聘任制改革,统筹管理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提高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二是深化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岗位聘用有机衔接。按照生师比与班配比结合的方式计算教师岗位总量,适当提高专业技术高级岗位设置数量,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

四是加强聘后管理,细化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用好考核结果。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杜绝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

(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

一是探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健全激励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实行教师走教制度,对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含走教教师)给予相关补贴。落实银龄讲学计划,鼓励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退休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制定《**区教育系统引进优秀人才及短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满足我区对优秀及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建立公费师范生接收机制,为公费师范生预留编制岗位,加强公费师范生入职竞岗力度,强化公费师范生考核。

五、坚持完善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强化保障和管理,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在核定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时,要统筹考虑本地区公务员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学校所在地调整公务员工资待遇时,必须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中小学教师,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是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将岗位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加大对工作量、实际贡献和工作绩效的考核,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制定**区教师绩效奖励考核分配办法,将特殊教育补贴费标准提高到按本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30%发放。

三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突出教师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四是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要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保障教师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六、坚持狠抓落实,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区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教育、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全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落实。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区级财政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强化监督问责。有关部门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附件:**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清单

队伍建设方案篇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总体部署,促进社区全面建设,我认为,当前做好社区工作需要特别注意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社区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培养锻炼干部的迫切需要。强化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是实现党长期执政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保证。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选好人用好人,而能够选好人用好人的前提是育好人。要从建设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集中开展“百名机关干部服务社区”活动,使机关干部切实体验社区工作的艰辛困苦,体察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进而更加主动、自觉地改进作风,培养勤政廉政和奋发向上精神,必将有利于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好、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事实上,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必然会产生人浮于事、工作务虚等问题。只有让更多的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与社区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受实践的锻炼,才能学到社区干部的优良作风和奉献精神,才能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才能更加牢固树立忧国忧民意识,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成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二、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社区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一直倡导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脱离人民群众是最危险的,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次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社区正是区委谋求与基层干部群众沟通情感,保持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体现。市、区各级领导为我们机关干部树立了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榜样。作为机关干部,也确实感到应该按照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努力落实“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始终保持同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对照检查,以下看上,换位思考我们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续写好新时期党群干群鱼水关系的新篇章。

三、机关干部下基层服务社区是促进新时期江东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的机遇期、城市功能提升的跨越期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区域面临着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发展。随之而来的,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必将集中涌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切实帮助党委、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发展形势,分析利害关系,树立大局观念,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同时,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社区,关心慰问困难群众,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将更加有力地化解各种基层矛盾纠纷,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其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