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十篇

时间:2024-01-03 18:09:56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1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零售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2)04-0012-05

一、引言

对于现代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而言,供应链各环节合作伙伴是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近年来我国市场发生的“三鹿毒奶粉”、“家乐福假酒”等恶性事件,都与企业供应链常态管理缺失有关。因此,对供应链进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与合作伙伴一起承担经济、法律、道德、公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是供应链上各企业构建一体化战略关系的重要选择。

零售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供应链的行业。零售业绩效容易受到消费者对于零售企业品牌形象认同和购买选择的影响,而消费者品牌认同和购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零售企业是否对其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和有效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

二、文献回顾

关于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国外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论述。Drumwrigt(1994)提出了企业应该秉承社会责任意识来组织购买、生产、销售的各个流程;Fabian(2000)分析指出,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于供应链各流程的原因在于,现代经济系统已将供应链各合作伙伴打造成不仅在经济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品牌、声誉影响方面息息相关的利害共同体,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的欠缺将会损害供应链各环节上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当前,国外学者已就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必要性形成相对一致的共识,一些学者进一步就操作层面上如何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提出建议。Roberts(2003)指出,当前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实现责任采购和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核的重要性,但在如何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念、原则、评审指标对供应链实现全面责任管理方面不知所措。Handfield(2005)建议,公司应该使用正式的检测系统和评判体系来监督、报告公司供应链各方的社会责任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供应链风险控制和管理。Julien Levis(2006)认为,在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制度构建和高效的技术手段运用十分重要,在这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作出了表率。跨国公司对自身供应链上各个合作伙伴的劳工使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践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和指标显示,以此作为评判公司自身风险水平和竞争力状况的重要手段。

国内学者关于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社会责任管理模式、内部引领者、外在推动力等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基本元素上。李雷鸣(2008)从供应链上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基于构建可持续供应链而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不同的企业由于在供应链复杂程度、企业业务或产品种类的多少以及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小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申光龙(2009)分别从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管理和供应链视角下核心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两个方面构建了具体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并通过比较说明掌握重要资源、品牌认知度高、具备强势谈判力的核心企业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和可持续供应链构建方面的关键作用。孟炯(2009)的研究则集中于全球化浪潮中形成的跨国供应链问题,提出作为资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品国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履责水平和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状况将受到跨国供应链下游的国际企业审核,下游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加强,将形成强劲有力的倒逼力量,推动供应链上游企业责任意识和履责水平的提升。

有关企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的国内外文献显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分析在供应链视角下社会责任的主要模式、基本要素,或者集中分析供应链社会责任的某些环节,探讨与具体行业特征相关的供应链风险所在、与行业相关的主要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管理要求的研究却较少。

三、零售业供应链特征及社会责任内涵、现状

(一)零售业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是指供应链上各企业秉承一体化理念,采用集成化方法,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建立起高速、快捷、稳定的沟通渠道,在从原料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供应链网络成员之间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一体化的高效管理机制,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客户要求、优化时间空间配置、规范整体风险控制的运营要求,实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益的目标。

零售企业供应链呈现单向树状的结构特点,因此供应链管理在核心内容和管理方法上都与其他行业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零售企业为主导

随着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在供应链末端近距离接触消费者的零售企业凭借其资金、信息、渠道等优势,成为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协调中心,成为整个供应链的主导企业。零售企业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零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确定的原则、标准等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而供应商更多地需要依赖零售商的销售渠道。

2.需求拉动式供应链

供应链网络由消费者购买需求为驱动。Rog-er Blackwell(2000)是最早倡议将现代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到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学者,他认为零售业的供应链是由消费者驱动的,因此应该将消费者需求作为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技术设计和适用中重点考虑的初始启动因素。这种拉动式供应链模式通常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来生产定制产品,由消费者需求来激发整体供应链的产品供给响应。

3.适应于多样化产品的弹性供应系统

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Fisher(1997)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他将零售业区分为革新性产品和功能性产品两大类,前者是适用新兴技术和引导市场需求的产物,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市场利润回报率,但市场需求却不稳定,这类产品应具备一定库存以便对市场需求作出迅速响应;后者属于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大众化商品,利润低却有稳定的市场需求,针对这类产品,供应链效率主要体现在合理协调物流和服务流,在保证及时供应前提下使库存最小化,Fisher(1997)认为零售商经营的产品,大多数都可以归为这两类,但每类实际上都包含数以万计的对供应链供给弹性要求不一的产品与服务,这要求零售业供应链建立能够适应多样化产品的弹性供应系统。

4.零售企业是供应链风险的直接承担者

零售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这一方面使零售商获得了资金、信息、渠道等优势,同时也使得供应链中的社会风险随着产品一起转移给零售企业,零售企业成为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承载者。因此,零售企业有能力也应当有意愿在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中嵌入社会责任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审核机制和责任采购行为,促进供应商乃至整个供应链社会责任表现的提升。

(二)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内涵

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是指,企业重塑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程序,调整企业采购行为,采用与供应商沟通与合作的方式,鼓励其遵守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公益准则,并敦促其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案,使其社会责任行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

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社会责任行动主体。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相比,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更强调整体性,它不仅要求企业自身能够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而且强调从供应链整体上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带动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实现各自的责任。概括而言,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在社会责任项目选择上,倾向于与行业特征相关的项目,重视项目实施对社会问题的解决程度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2)供应链上,各企业采取共同的社会责任行动,秉承共同的行动准则、纲领,明确共同的行动要求及评价指标;(3)强调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社会责任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和谈判力是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得以实行的基础和保障。

(三)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现状

在目前我国零售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许多与供应链社会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表现为供应链责任关系趋于失衡,具体体现在劳工问题、环境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等方面。虽然大部分零售企业都认识到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企业承诺与供应商等建立稳定、持续、互动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管理实施。但由于多数零售业供应链尚未建立常态稳定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在经济波动、人事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供应链社会责任所依赖的一体化合作基础常常被打破。

1.劳工权益

零售业是一个需要雇用大量中低端劳动力的行业,当前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一线零售业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对行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究其原因,员工劳动强度大、薪酬福利待遇差是主要因素之一。一线员工是零售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质量控制、重视工作效率及企业效益时,忽视企业员工思想、福利、家庭、培训与合理作息安排等问题,缺失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将可能直接影响零售业的长远发展。

2.消费者权益

零售企业处于零售业供应链的主导地位,有能力也有义务对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核;同时零售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在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时期,也承载着消费者对零售企业进行有效社会责任管理的多方面期待。事实上,供应链各环节所潜藏的产品质量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转移由零售商承担。零售企业需要面对供应链上供给弹性差异很大的多样产品,很难用技术手段对各类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识别;而上游供应商可能基于卖方信息优势,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隐瞒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各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零售企业处于责任危机暴发的高风险境地。

3.环境问题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不仅仅针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要求供应链整体运作中履行低碳、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环境责任,还应该将生产者责任延伸至消费领域,要求生产者承担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处理,避免废弃物可能造成的各种环境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制定法律明确规定生产者对废弃产品回收处置的各类责任。而我国当前类似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相对滞后,因此,来自于供应链核心位置的零售企业的监督、激励、约束是建立供应链整体社会责任行动机制的重要推动力量。

4.供应链内部责任管理方式

为了避免责任风险,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在供应商选择上进行严格的社会责任审核。在发现供应商不能通过社会责任审核或无法达到零售企业制定的行动守则(code of C0nduct)要求时,零售企业往往单方面解除订单合同以显示对供应商社会责任的诉求。这种供应链管理方式简单单调,既不利于供应商认识、理解社会责任要求并改进自身的不足,也不利于供应链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零售业供应链中,零售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供应商往往缺乏平等的谈判话语权,这就导致供应链社会责任规划常由零售商单方面推动,对供应商构成外生性、强加式的社会责任要求,不利于供应商在自愿、自觉、自律基础上履行社会责任。另外,来自零售商频繁的验厂、名目繁多的责任审核,客观上加剧了供应商的运营成本,却无法提升实际的履责绩效。

四、构建零售业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Martin Christopher(1992)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处在同一供应链上的各企业是利益的共同体,是价值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都将对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的品牌声誉、产品供应等产生影响。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可使得供应链上各企业获得良好声誉,建立并巩固长期合作基础,获取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概括而言,当前我国零售业供应链推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责任认同基础

与政府规制要求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要求企业在建立对社会责任原则、标准等认同基础上自愿、自觉地实现行动自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认可和实践,与一个国家、地区的市场化成熟度紧密相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国企业总体社会责任认识水平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因此,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应帮助企业理解供应链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关系所在,引导企业认识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风险控制和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统一性。

(二)明确供应链社会责任所在

在零售业供应链中确立供应链社会责任整体理念,需要供应链各企业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的认识,全面评价企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分析零售业供应链上各企业所处行业类别、地理位置、规模大小,明确企业责任与供应链整体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责任,合理区分企业责任与供应链责任、行业责任、政府责任。

(三)建立常态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零售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应采取切实措施,引导企业将社会责任管理和供应链责任管理嵌入企业传统治理机制和供应链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将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企业风险防范管理、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价供应链整体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社会风险,建立针对供应链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适应企业所处产业特点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形成包括驱动机制、执行机制、评判机制、预警机制、规范机制和惩戒机制在内的常态管理体系。

(四)构建科学的供应链责任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要考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和同行业间的竞争,为供应链优化提供依据,而且还要考虑供应链运行对环境、社会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致力于规避社会风险。目前,零售业供应链还没有成熟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如IS014001环境标准管理体系,AAl00S利益相关者参与标准、SA8000劳工权益保障标准、IS026000社会责任标准等,根据零售业供应链各企业的行业特点、地域差别、规模大小设置权重,构建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

(五)发挥核心零售企业的主导作用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2

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是美国供应链协会最初提出的,在其评价体系逐渐完善的情况下,逐步成为供应链企业判断其发展阶段(即成熟度)的主要参考工具,在业界的认同较高。供应链成熟度模型中的“成熟度”主要是对节点企业在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组织和控制的状态所进行的评价、归类和度量。供应链成熟度评价型既可以表示该供应链在某一时段内所处的发展状态,还可以表示在竞争环境中所处的竞争力状态。

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国供应链协会根据社会发展所定期修改和的。该模型对各类供应链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不确定性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评价体系虽然逐步完善,但是仍然有不足之处,部分学者在原有评价基础之上建立了相关的改进模型,如韩志新(2010)提出的供应链成熟度模型,通过四种与环境社会责任紧密相关的能力识别建立了绿色供应链成熟度模型,这类基于某项供应链特征的分析,可对供应链绿色责任进行与之相关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价。

显然,建立在各类评价体系的供应链成熟度模型中,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尚有待完善,特别是社会责任以及经济责任这两大社会责任的评价,现行指标体系中未有体现。因此,基于供应链成熟度指标的体系建设与评价方法之上,除环境责任之外,考虑建立包含其他两种供应链社会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系统的评价体系,对提升和完善供应链社会责任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找到其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短板,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于距离管理的思想,原有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缺乏被检验企业与标杆企业的比较方法,因此,若将距离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引入到评价方法中,对找出供应链成熟度差异,并进行与之适应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二、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成熟度模型

1.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模型简介

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模型可以表明某个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相应的管理从初始无组织状态到高级阶段的持续协同改善状态,从以自身为中心到以供应链全局为中心的状态,在美国Carnegie Mellon大学提出的软件成熟度分析基础之上,参照美国供应链协会的指标设计与评价方法框架,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与原有模型相似,具有初始级、部门协同级、内部协同级、外部协同级、持续优化级等五个级别。

2.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过程

(1)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供应链核心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其他信息信息披露内容中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等内容进行相应的评判,但是,与其他企业不同,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还包含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就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协同改善的指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文本分析获取指标信息,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科学观测。与此同时,需要建立能全面反应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观测点,即下表给出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基于供应链一体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分类建立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之下建立二级指标,详细评价一级和二级指标体系如表: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表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评判构建相应的指标权重体系,然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基于距离管理思想,建立可持续改善机制。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获得供应链所处的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现有发展阶段并找到发展中的短板,因此,基于评价结果,供应链核心企业可通过该评价过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改进方案。

(2)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评价方法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价方法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其具体步骤如下:

①对子因素集进行分别进行一级综合评判

首先,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阶段相应的评家集合,本文中,通过前文的五阶段作为评价方式,V={持,外,内,部,初};

其次,建立基于一级评价指标的二级评价指标集Ui,所对应的分别有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可表示为■,通过权重定义可知■;

再次,设对Ui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i为

则,对Ui的一级综合评价向量Bi为■

②进行二级综合评价并且得出结论

对于每一个Ui,都将对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对B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将会得到与之对应的单因素评价向量,因此,可以构造一个单因素评价矩阵:

对影响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的每一个因素Ui进行相对重要性大小的估测,可以得到各因素的权重W,因此,可以得到一级综合评价向量

对bk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同时,设期望的评价指标为

则对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距离管理测度为:

D的值为公司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即欧式距离。

从该总评分数和与标杆企业的差异值,可知该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处于五个发展阶段中的某一发展阶段,通过与处于同行业的其他比标杆供应链比较,可以找到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面的短板,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供应链成熟度持续改进方法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3

一般而言,绿色采购有两重内涵:一是采购绿色产品与服务,减少生产及消费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这是绿色采购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求供应商绿色、负责任的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履行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清洁生产、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排放、员工关爱等行为,即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通过制定、实施绿色采购的制度和标准,开发、选择、评价供应商,推动供应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绿色采购的内在要求和延伸。

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的基本要求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资源有限、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尤其值得关注。从环境管理的视角,采购绿色材料或产品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绿色采购的最低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环境绩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内部环境管理的要求,企业通过在绿色材料或产品的获取、销售以及消费的过程中履行环境责任,可以实现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绿色材料或产品的获取过程通过绿色采购实现,后续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消费过程则是建立在已采购材料或产品基础之上。履行绿色采购职能,从源头把关,采购绿色产品和服务比采购非绿色产品和服务更能体现企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是企业践行环保责任的重要表现。从一定程度上看,企业推行绿色采购有助于降低后续环境治理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有效降低企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见,绿色采购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从源头把关履行绿色采购职能,即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在采购政策和标准中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注所要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表现和价值,采购资源能源利用率高、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原料、生产过程清洁、污染物和废弃物产生少、对环境破坏小、可再利用或再循环、减量使用资源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避免采购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和服务。这一层面的绿色采购是突出采购行为对环境影响考虑的环保型采购,根据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要求,在采购的后续环节也相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内部环境管理为中心的绿色采购,以购买环保型产品和服务为起点,通过产品本身的循环利用、资源使用减量化等特性以及采购活动的环保考虑,来实现环境管理的价值和绩效,体现循环经济“对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和污染物的低排放”等方面的要求。

注重内部环境管理的绿色采购,是从采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品并在采购活动中减少对环境影响的行动开始。绿色采购在政府部门的实践,以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原则性要求为依据,在政府采购中体现保护环境的目标,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2004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要求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2006年11月,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联合《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些意见的出台,为政府部门实施绿色采购提供了操作依据,对引导企业、个人开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发挥了表率作用。

在企业绿色采购的实践中,根据政府采购的相关法规规定,参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在技术指标、服务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从产品层面实现了绿色采购的要求。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环保、节能标志共有四种,分别是十环标志、环境标志II型、节能标志和能效标识,环境标志产品从减少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安全、促进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方面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特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为绿色采购提供了科学标准和依据。

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的制度是绿色采购的基本要求,采购部门在采购行为中减量使用资源、降低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减少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努力也体现在内部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如果要深入开展绿色采购活动,不仅要把环境考虑和采购过程结合,还要把基于绿色产品的内部环境管理进行延伸,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进行实践。

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采购的延伸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的方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延伸至供应商管理,促进供应链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采购部门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提出的绿色采购标准和要求,能形成供应商准入门槛的硬约束,促使供应商提升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程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不仅对质量、价格、交货的提前期、批量的柔性等商业因素做出要求,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从环境责任视角来看,如果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符合环保技术标准,从原材料选取、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会被排除在绿色采购的范围之外。采购部门在选择供应商时,要求供应商提供可再循环、再利用、再回收、节约资源、不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色产品,同时也要求供应商的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产品流通环节体现绿色原则。对生产型企业而言,对供应链前端的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和技术供应商等环节以及供应链后端的产品商、经销商等环节,提出履行环境责任的要求,同时拒绝供应链企业不利环境保护的行为,从而打造节约环保型的供应链。

绿色采购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前端,其实施力度和强度对整个供应链的环境管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绿色标准和绿色指标要求,有助于促进供应商积极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采用环保节能工艺、创造安全无毒的工作场所,促进供应商环境意识增强、环境行为改善、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引导供应商的绿色生产行为,扩大绿色产品生产规模,推动循环经济战略和措施落实。在技术指标层面,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清洁技术采用等指标能体现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在管理指标层面,环境治理效率、企业绿色形象、顾客评价等反映出企业的环境管理 战略取向。综合两个层面,采购方和供应商选取绿色原材料、采用清洁技术、环境治理以及环境管理合作等行为,共同构筑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责任内涵。绿色采购在供应链的延伸,促进了环境管理理念和技术在供应链的扩散,提高了供应链的环境绩效。

当然,绿色供应链管理所涵盖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不限于环境责任一个方面,还包括员工责任和社区责任,这与绿色采购的延展内涵――负责任的采购是一致的。负责任的采购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考虑社会责任,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同样,秉持责任采购理念的企业也要求供应链相关方履行社会责任,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时,把社会责任指标纳入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标准,从而建立起负责任的绿色供应链。

社会责任履行的程度是衡量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负责任的采购,涵盖了环境责任、供应商责任、员工责任和安全责任等内容,考虑采购行为带来的环境影响及社会影响,力争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负责任的采购关注供应商的员工责任,即供应商是否提供安全的劳动场所、是否关注员工健康状况、是否采取措施降低工作环境对员工身体的不良影响、员工流失率是否过高、员工管理是否人性化等等。与此同时,供应商对社区的贡献、参与慈善事业的贡献度都被考虑在责任采购的范畴。负责任的采购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差异化战略,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并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战略延伸至供应链后,也推动了相关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提升环境责任绩效,以满足下游企业的绿色采购标准和要求。部分企业还专门设立采购道德标准部门,以检验供应商是否符合采购方的社会责任标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4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通过供应链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往往引发我们的质疑,因为一方面它们凭借自身优势迫于国内消费者压力通过供应链的延伸来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想把采购成本降到最低,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难以获得改善自身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空间。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恰恰给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途径。在中国的环境下,巴斯夫始终坚守其在采购和生产经营中采用的全球统一的标准,为达到这一目标,巴斯夫不是通过抛弃不合格的交易对方,而是协助他们提高和改进环保和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这正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蜜蜂型”公司。

问题

跨国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许多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自身优势通过供应链的延伸来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想把采购成本降到最低,由于推行CSR和采购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致使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协调的状况。

对于巴斯夫这样一家化工企业,在中国的环境下,既要坚守在采购和生产经营中采用的全球统一的标准,同时又面临着供应链上一些企业存在环保、安全隐患的问题,巴斯夫认为只有协助他们提高和改进环保和安全管理水平,才是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承诺,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解决方案

秉承公司多年的发展经验,巴斯夫提出“1+3”打造责任供应链的理念。这也是公司四大战略原则:获取高于资本成本的利润;帮助我们的客户更加成功,建立行业最佳团队;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在中国,巴斯夫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经历了“为什么”的讨论阶段,进入到“如何”推进的具体实施阶段,而通过供应链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打造责任供应链

巴斯夫认为公司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更需要客户、合作伙伴不断的认同,要保证这种关系的长期和稳定,企业的价值观需要不断得到合作伙伴、社会的认同。仅仅是自身的优秀并不够,巴斯夫的目标是整个供应链条的优秀。巴斯夫采取的策略是,与客户、合作伙伴分享成果,而不是仅仅以自身强势的地位给它们施加压力,巴斯夫要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的成功、成果、经验。

“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是巴斯夫在牵头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的CSR工作小组时发起的创意。2006年10月在CBCSD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关志华率3家供应链上的企业发出“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倡议。“1+3”项目采取的模式是:通过“1家CBCSD会员公司+1家供应商+1个客户+1个承包商”的模式,在供应链传递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理念,并以最佳范例:专业知识以及度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指导合作伙伴,提高这些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意识和管理实施的能力。这三个受益的公司再分别将此模式复制到他们各自的另外三家商业合作伙伴身上。CSR最佳范例于是可通过辐射效应传播得更远更广。

如何实施“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志同道台,超越单纯买卖,形成战略合作

在项目实施合作方的选取上,是遵循自愿的原则。在项目启动时,邀请与公司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参与到项目中来,并不单单是针对最大的客户,而是面向重要的合作伙伴,主要是考虑他们是否有这样的需求和愿望。到2006年12月,巴斯夫的“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正式进入程序之时,项目合作伙伴已经增加到华峰集团、浙江启明药业有限公司、中远孚宝物流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塑化贸易有限公司、浙江开普特氨纶有限公司六家。

领导层理念的认同至关重要

作为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身为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主席单位,巴斯夫牵头联合中欧商学院,及拜耳、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默克化学、德固塞、罗门哈斯、帝斯曼等公司共同邀请共25家国内化工企业高层管理者于2006年12月参加了“责任关怀”培训。巴斯夫“1+3”合作单位扩展到6家,都参加了此次培训。使这些企业的最高层能够认识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被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例所感染,更有助于CSR理念在整个企业得以贯彻。

“大使+专家”:量身定做帮助合作伙伴

巴斯夫根据客户的需求,并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确定了合作单位各自希望优先合作的领域。并根据这次反馈拟定的优先领域,发动巴斯夫内部各业务部门,为每个客户配备了一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个巴斯夫客户代表和一个负责环保安全和健康的专家组成。合作企业的参与人员,都将巴斯夫的业务主管称为“大使”,由此在巴斯夫本身最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使+专家”的模式,结合各企业的自身特点,来量身定做为合作伙伴提供提高CSR管理能力解决薄弱问题的方案。

之后,项目组分赴各合作伙伴生产基地进行全面了解合作伙伴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管理情况,对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合作进行细化。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将针对共性问题和企业的个别需要,开展有关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安全等多方面的培训,各个项目组还会针对合作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检查。

成效

参与项目的六家企业普遍认为项目的开展正是它们所需要的,通过项目它们可以免费向巴斯夫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对于它们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优秀的示范效应

2007年4月16日,包括巴斯夫、中国石化、飞利浦、加吕集团等在内的50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和国企及其带动的合作单位,在CBCSD会员大会上正式启动“1+3”项目,并向全国企业和企业家发出倡议: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把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辐射开来,共建和谐社会。提升供应链竞争力,打造新型客户关系

巴斯夫通过“1+3”项目的方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传播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经验,与合作伙伴建立了共同的价值观,拓展了与合作伙伴对话的平台,尝试了创新的客户关系实践,建立了与合作伙伴双方的信任,不仅增加了公司内部跨部门的合作,而且降低了供应链的风险,与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色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5

【关键词】奶制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

一、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要对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并且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企业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经营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企业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等。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表面上原因似乎是企业为了追逐最高的利润,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在产品中添加有害物质,出售有毒食品。实际上是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表现。食品供应链由多个环节构成,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最终的食品质量受到威胁。

二、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供应链系统结构比较复杂。食品供应链涉及原材料环节、加工环节、生产企业环节、流通销售环节、消费环节等。再流经销售环节,最后进入到消费领域。覆盖面广。一般来说,供应链上游企业的产出即为下游企业的投入,且经过下游企业的生产加工又变成产出,如此一环紧扣一环,衔接紧密,关系复杂,影响面大。与之相对应,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贯穿各个环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供应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使其自控难度加大。(2)供应链信息不对称。供应链的臃肿致使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信息不对称使供应链中信息发生延误和扭曲,从而导致牛鞭效应,即需求信息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逐级被放大,到达源头供应商的时候可能已经严重偏离了真实的市场需求。需求信息逐级放大,增加各个环节的库存成本和运送成本。(3)供应链反应速度低。供应链过长臃肿,降低了其反应速度。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准确的查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识别发生问题的原料或产品的加工过程。(4)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常表现一种短期的合同制关系。现实中,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所通常建立的关系是短期的合同制买卖关系。供应链下游企业交易的标准是合格和低价格,为了获得交易的资格和较高的收益,上游企业会选择掺假造假,进行不正当的竞争。供应链上的下游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压价,最终导致原材料收购价格降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原材料供应商会采取掺假造假的行为。

三、基于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引进食品可追溯体系。食品可追溯,就是指可以把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追溯到食品生产的源头以及生产加工过程。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对食品进行全程监控,在供应链中以精确、快速的方式检索追溯数据,对接收、生产、包装、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建立无缝的联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从源头到货架的产品追踪追溯,以帮助企业实现身份识别、防伪等功能。建立一个食品可追溯体系需要实现对食品供应链上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共享加快了节点企业的决策速度,实现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2)建立食品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食品企业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状况,更好地做出决策首先,规范食品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环境治理保护信息、食品质量信息、社会公益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等;其次,规范食品企业信息披露的形式。包括发展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和公司网页等。各种披露形式应该具有实用性、通用性,便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阅读;最后,食品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过程中,除了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发展状况,还要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平台。(3)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应该兼顾各方的利益。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的提升,不能同时保证单个企业利益的提升,这需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对链条上的整体利益进行合理的协调和让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促进了企业履行企业社会则责任。

实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除了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硬件和软件能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积极监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解决食品安全执法经费的不足,充实监管力量。加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6

《WTO经济导刊》副社长,《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

当前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都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全球网络中文版开通之际,《WTO经济导刊》副社长、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任殷格非接受了CSR Europe(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的专访。

《CSR Europe》:《WTO经济导刊》及其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并为中国企业提升责任竞争力提供信息与支持。根据您的经验,此轮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的CSR进程有何影响?

殷格非: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使一些企业面临着谋求生存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双重考验,一些外向型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不得不通过裁员节省成本,甚至有一些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中破产倒闭。

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想总体趋势仍可以用“稳步前进”四个字加以概括。据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统计,2008年,中国企业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69份。2009年,截止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超过了330份。这些数字说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反思机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在市场运作中采取谨慎、稳妥、负责任的态度,充分顾及整个经济平稳运行,主动防止因自己经营不当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冲击。

《CSR Europe》:在您看来,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殷格非:首先是在CSR理念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CSR的认识从单一的公益慈善向责任竞争力转变。责任竞争力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项成就是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取得了巨大进展。一方面,一些企业将社会责任履行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比如国家电网公司并实施了《国家电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南》,通过全面规划社会责任发展路线图系统表达它们的社会责任理念。另一方面,理念的变化让许多企业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此外,一些企业还成立了专职部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务。比如中远集团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及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五矿集团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部等。还有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果显著。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企业也开始履行它们的全球责任,加入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已有202家。随着国外业务的开展,我国企业也认真履行其业务所在国的社会责任,比如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并了《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钢集团也了《中钢集团可持续发展非洲报告》,这对我国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工作的推进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CSR Europe》:6月5日,《WTO经济导刊》举行了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全球网络中文版开通仪式,您认为该网站会对中国的企业及利益相关方起到哪些作用?

殷格非:首先能促进中国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与水平。通过了解国际采购商的CSR理念、标准与要求,可以使中国企业学习国际采购商和其他国家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最佳实践经验和管理工具,同时也可以对外传播自身企业CSR理念和实践状况。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7

关键词:博弈论;闭环供应链;政府引导

中图分类号:F252.1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道德和伦理责任常常被确定为闭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认真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企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无形资产,这将为企业实现闭环供应链管理带来不可低估的效益。随着各国谁生产谁负责回收处理的法规的纷纷出台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产商延伸责任制(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RP)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进行产品的回收;同时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闭环供应链中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也逐步显现。闭环供应链战略已逐步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客户价值、提高企业形象。但是在自由市场下,相关企业在回收废旧产品时还是比较注重自己的利益。因此,本文中研究政府引导机制对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影响。

1 模型基本假设

考虑闭环供应链只由一个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并且在该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以绝对优势作为领导者,零售商作为追随者。在延伸责任制下,考虑制造商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大部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如图1所示:

为了简化模型,假定制造商对回收废旧品的再造率为1,并且再造品与新产品同质,即两者在质量上并无差别。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风险中性的,即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并且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是信息完全的。根据上述描述,模型的具体假设和符号如下:

(1)p:产品的零售价格,由消费者支付给零售商;

(3)w:产品的批发价格,由零售商支付给制造商;

(5)λ:λ>0为奖惩力度,奖惩机制旨在奖励超过目标回收率的制造商,惩罚未达到目标回收率的制造商;

2 政府引导前后的博弈分析

2.1 政府引导前的博弈

在该模型中,制造商不仅进行新产品和再造品的生产活动,还要负责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而零售商只负责对产品进行销售工作。制造商是绝对的领导者,因此,博弈顺序为:制造商首先制定产品的批发价和废旧产品的回收率;然后零售商根据制造商的决策来制定产品的零售价格。此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2.2 政府引导后的博弈

加入政府角色之后,政府参与的作用在于强调制造商的延伸责任制,对超过目标回收率的制造商进行奖励,对未达目标回收率的制造商进行惩罚。此模型中,政府给予制造商奖惩措施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作为一种领导机构,它所注重的是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因此,政府实施奖惩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该部分用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之和减去政府的总奖惩额度来代表社会福利,则博弈顺序为:首先由政府确定最低回收率和相应的奖惩力度,然后制造商根据政府的奖惩机制来确定自己的批发价和回收率,最后零售商根据前两者的决策来确定产品的零售价格,因此,相应的各主体的利润函数为:

可以看出,政府引导下的最大化社会福利与所指定的最低回收率没有关系。

3 政府引导对MRCRM的效率影响分析

通过对政府引导引起的闭环供应链上的各个参数的影响,将政府引导前后即政府目标不同的闭环供应链各参数变化情况列于表1。

结论6:和无政府引导时的社会福利相比,有政府引导时的社会福利增加了。说明政府在企业创造社会福利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算例分析

下面通过数值算例来说明提出的政府引导下的奖惩机制对闭环供应链效率影响的优势。假定参数设定如下:φ=1 000,β

从表2可以看出,在政府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目标中,政府引导机制下,对制造商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从无政府引导下的0.38上升到0.86,说明政府引导机制对制造商回收废旧产品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作用相当明显。可以看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有大幅增加,而我们看到批发价和零售价相较于无政府引导时都在减小,说明,零售商和制造商利润的增加大部分来自于政府实施的奖惩机制。由于该算例中,政府规定的最低回收率小于制造商的最优回收率,因此,政府对制造商实行的是奖励机制。

5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下的最优决策,对比分析了政府引导前后的闭环供应链上的效率变化。研究发现在最大化社会福利时,政府引导机制下的社会福利大于无政府引导时的社会福利,零售商由于受到制造商批发价格的降低,从而也受益于政府引导机制。而对于兼顾回收责任的制造商来说,政府的奖惩力度与其从回收产品中节约的生产成本大小有关。但是对于那些对环境破坏力度比较大的产品来说,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最低回收率来遏制相关制造商的发展,也阻止想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大大减少该种产品的制造,从源头上抑制其发展,从而更好地发展绿色供应链。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王玉燕,申亮. 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机制[J]. 山东经济,2010,161(6):55-60.

[3] 葛静燕,黄培清.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J]. 系统工程学报,2008,23(1):111-115.

[4] 黄祖庆,易荣华,达庆利. 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决策结构的效率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73-77.

[5] 王玉燕. 回购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J]. 运筹与管理,2009,18(6):46-52.

[6] 覃艳华,曹细玉. 回馈与惩罚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性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2,26(3):96-101.

[7] 葛静燕. 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问题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构筑于这一技术平台之上的网络经济应运而生。从网络技术下整个经济形态的角度理解,网络经济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以电子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重要表现形式,以中介服务为保障,实现信息、资金、物资流动,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1]。网络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现代企业在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营方式、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而供应链作为企业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进行有效配置的载体,更是与网络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供应链管理模式势必顺应网络环境进行自身的变革。

一、供应链管理现行模式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定势,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供应链。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过程。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的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供应链对上游的供应者(供应活动)、中间的生产者(制造活动)和运输商(储存运输活动),以及下游的消费者(分销活动)同样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和协调,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链状结构,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以适应在新环境下市场对生产和管理提出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要求。它是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核心企业则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业务。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过程[2]。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2)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3)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4)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6)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7)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8)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二、网络经济下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1.网络经济效应

网络经济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

(1)网络经济的技术发展刺激和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整合。网络作为信息流动的全新载体,极大地改变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和信息传递的范围。它通过转变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的传统方式,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组织过程,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比较好的整合,克服分散、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较快地实现产业升级。

(2)网络经济促成了规模日益扩大的虚拟市场。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除了少数全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集团外,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区域是相对有限的。而在网络经济中,业务的全球化已不再是属于巨型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借助于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传递平台,可以构造一个更大的虚拟市场,其客户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3)网络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作为一种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一种跨国界、跨地区的贸易平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发展的趋势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旨在通过网络、电子手段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秩序,它使得贸易的运行、管理及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4)网络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科学化、理性化程度。管理过程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过程。网络经济的发展引起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流的流速、流量、渠道的改变,导致资源输入、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过程的改变。这种物流过程的改变,将引发围绕如何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程度的企业管理创新。

(5)网络经济使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经济活动,其发展完全取决于网络基础设施或网络平台的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刺激和推动关联性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在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与网络经济基础设施有关的信息产业,尤其是硬件和软件设计生产部门,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部门。

2.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的理论依据

根据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的经济长波理论,每45-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被划为一个经济长波周期,在每个周期内都存在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础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网络经济,正处于由信息技术主导的第五个长波周期。纵观历史上每一个长波周期的上升与下降阶段,不难发现,长波周期的下降总是与经济模式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相关联,而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才刺激了下一轮基础创新的产生与发展,促成了下一个经济长波周期的来临。关于即将到来的第六个长波周期及其基础创新内容,很多经济学家从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出发,做出了各种推测,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等。其中,德国经济学家的观点独辟蹊径,即把社会心理健康视为第六个长波周期的基础创新内容。所谓社会心理健康,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它关系到动机、创造性、信任、谅解、人类知识以及合作[7]。这一理论对分析网络经济下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在网络经济下,由于集成化的供应链建立在伙伴合作的基础之上,因此供应链面临的大多数问题在本质上都与社会心理健康相关联,社会心理健康正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供应链伙伴间的合作信任、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管理等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加以分析,这些因素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成了必然的选择。

(1)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信任问题。网络经济下的虚拟供应链在其酝酿、组建、运行及解体等不同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法律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虚拟供应链的联盟成员间容易出现互不信任和不规范的行为,这便阻碍了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关系,导致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中途失败。供应链成员间信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虚拟企业化既没有改变各供应链成员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法人属性,也没有消除其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追求个体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可能会做出有悖于整体最优的个体最优选择。亦即行业中竞争对手利益的冲突和严厉约束的缺失会使信息共享遇到严重障碍,甚至导致虚假信息的产生。同样,企业对泄露商业机密的担心,如核心优势、生产技术和财务状况等,也增加了相互间达成信任的难度。

(2)供应链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网络化的供应链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技能,这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的培训,培养具有开发能力和掌握关键技术的员工;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意味着融通和流动性的增强,供应链竞争对手间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此时人才的流失很有可能会导致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流失,这样看来,企业又不能过度地强化人才的知识载体功能。

(3)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它要求企业在赚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经济运作模式,使供应链也得以延伸到全球范围。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及业务外包。特别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跨国企业,经常在资源和劳动力更廉价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采购和生产。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些跨国企业往往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其社会责任的管理,从而使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和劳工状况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这种趋势激起了各国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对全球供应链中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1.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环节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如何整合利用其各级供应商的业务流程、技术和能力以加强其竞争优势。网络经济中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自手整合的价值链。价值链是“原料开采—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链式价值附加传递过程,并且它连接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过程而实现完整的循环。供应链管理模式是试图连接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协同作业(指计划—产品开发设计—采购—制造加工—合成装配—运输—仓储—分销—客户支持等一系列价值活动的协作)形成一个“虚拟企业”(Visual Business)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是由客户拉动的,而不是未形成供应链之前制造厂商的推式业务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网络经济下的实质是网络竞争环境中企业与重要供应商的协作关系[3]。

如何选择创新的切入点,是在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之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经济环境和经营策略在某些方面发生了改变,而供应链在这些方面还停滞在原有的状态或不能与变化的环境相匹配,那么这就应该成为创新的可行领域,之后再从中选择具有较高增值效应和较低执行难度的领域作为创新的发入点。网络经济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这些变化,需从战略层、运作层及技术支持系统三个关键环节来建立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1)战略层。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大多致力于实现“底线增长”,即通过降低成本、降低库存、缩短现金回收周期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在网络经济下,便捷高效的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及其相关的服务和配送都提出个性化要求。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

(2)运作层。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

(3)技术支持系统。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基于IT的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2.基于经济长波理论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针对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遵循经济长波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上对供应链管理新模式进行构建。

(1)战略层面。在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需要重新考虑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定位,即在不放松“底线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上升到对“顶线增长”的关注。所谓“顶线增长”,是指通过营销效应创造产品附加价值所产生的利润增长。网络经济的中心规则是扩大关系[5],这种扩大化的关系网络将有助于实现“顶线增长”。通过与客户建立同盟与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拓展更大的市场;另外,针对竞争和环境需要与客户协作研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有效性。这便实现了供应链创造新价值的功能。总之,在战略层面,企业应把供应链管理上升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实现“底线增长”和“顶线增长”并重。为了实现这种并重的增长,就要解决信息共享和社会责任管理问题。

解决供应链成员间信息共享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合理的规则。这里初步探讨以下几种解决对策:一是制定信息共享的标准。对有利益冲突的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是无法也不应当改变这种竞争关系的。因此,应该在供应链中制定一定的信息共享标准,下游企业应依据此标准对所有上游企业提供统一的信息,而不能有所偏向,保证上游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二是健全监督评估机制。为了防范信息共享中的信任风险,供应链还应当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定期对信息共享成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但这种强硬式策略需要以善意、宽容和简单为原则,在反复沟通中进行。三是克服企业文化的差异。在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下,成员企业的地理分布更为广泛,不同国家、地区、行业背景下的企业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存在不同见解,这就造成了达成信任的障碍。因此,加强企业间的沟通,消除企业文化间的偏见,实现供应链中企业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企业在对供应链进行社会责任管理时,可立足以下两点:首先,要求其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企业具有“通常的正派”,包括遵守伦理及适宜的行为,同时避免剥削、压迫等不受欢迎的行为。其次,积极主动地响应行业组织或国际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并与其合作推行标准的实施工作[8];关注重要的社会问题,以一种伦理上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设性解决意见。

(2)运作层面。网络经济下供应链运作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从传统供应链向电子化供应链(E-Supply Chain)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为技术基础,通过电子商务及电子化的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物流系统的支持,实现企业的快速响应、柔性管理、合作规划,并最终在供应链成员间形成同步的虚拟企业化供应链。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局面下,企业应重新审视人力资源战略,遵循先开发后控制、制约与激励并重的原则。开发过程主要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熟练、具有创新能力、技能多样、协作性强的员工,以使人力资源素质得到拓展和提升。控制过程可以围绕团队工作来实现,在团队中,工作的交叉使得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得以分散化,虽然人才仍然是知识和创新的载体,但仅仅是某个片段的载体,只有通过整个团队的协作,才能够将各个片段加以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团队协作的工作过程,也是形成提升员工共同价值观的过程,这将有利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可以说,团队管理模式在无形中成为供应链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制约与激励的一种手段。

(3)技术层面。Internet的出现及其飞速发展,使得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成了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新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中,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有自己的Intranet(企业内部网),并在Intranet上建有相应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如ERP)、电子商务交易系统,成员企业的Intranet通过其实现互联形成Extranet(企业外部网)。由此,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最大程度地共享各自的内部资源,相互之间交易的所有过程(包括询价、下订单、订单处理、支付等)全部实行电子化、网络化,自上而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畅通无阻。

3.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步骤

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上述三个环节的框架下进行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组,笔者认为应该实施以下几个步骤:

(1)实施快速响应和柔性化管理。在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他们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最快的速度获得符合自己需求的任何产品。在这种趋势下,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创新的关键成功因素。由于互联网平台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因此企业有能力通过“零时滞”的信息传递,利用更准确的信息和沟通技术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这便使得在维持较低供应链库存的前提下,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这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也可以称为供应链的柔性。通过提高企业各种资源的柔性,以柔性的组织管理和生产系统实现灵活、敏捷的经营机制,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柔性管理策略的运用将使供应链的运作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快速响应的柔性供应链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供应链成员只有通过流程整合和系统集成才能充分地利用共享信息。柔性供应链的构建可以分为以下两步。首先,从供应链链条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内部开始,通过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采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如企业内部ERP系统和非ERP系统的集成,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和柔性。其次,要加强供应链各个节点成员之间的连接,建立可靠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成员分散的系统及对现有资源的再开发,来提高供应链数据的可视化程度,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2)制订合作规划与实现企业虚拟化。供应链成员间以网络为基础的合作规划工具,可以使企业在订单、运输、促销等方面与客户交流预测、产品状况等信息,帮助企业管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这种能力大大缩短了向客户交货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改善了库存状况,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使供应链运作更有效率。网络合作规划可以为供应链成员创造出“虚拟”的库存,它使每个成员企业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用所有可得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闷。

供应链合作规划促成了虚拟企业的形成。虚拟企业是以合作规划、业务外包、战略联盟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在虚拟企业中,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共享技术和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

虚拟企业供应链管理将整个供应链看做一个虚拟的企业,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看做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每个企业都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这种模式并不是从供应链中每个成员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去实现渠道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是从追求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最优化来实现供应链成员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通过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核心能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价值。

(3)建立多级资源中心。多级资源中心是指以供应链中的目标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建立不同环节或层次的共享节点。企业处在高度资源保护的时期,一旦数据被上下游的企业掌握,他们就能够联合起来建立强有力的议价能力。核心企业的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尚不能达到相对一致,传递到供应商和经销商处的计划更是会千变万化,供应商的物料积压、经销商却无法得到及时的零部件供给,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不稳定,最后降低了每个合作伙伴甚至每个最终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多级资源中心一方面供应商了解销售商的有效销售信息,从而掌握自身供应的产品处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以促使供应商产生危机意识;另一方面销售商了解供应商的有效供应信息,从而有目的的做好销售准备工作避免带来因某个原料部分发生变化而措手不及。当然,多级资源中心并不是要将供应和销售无缝隙的连接起来,因为资源中心的本身还是处在供应链链主地位的核心企业的产品,无论核心企业的主营业务转为品牌建设或是生产建设,均是有选择的提供信息给供应商或零售商,其目的和意义由核心企业决定。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为主、以满足计划为目的而非实现创新的现象是完全能够改变的。

(4)建立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综合性绩效考核标准是指多角度的评估供应商与经销商为效益的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有些处在核心位置的企业对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形中扼杀了很多环节的创新,同样也失去了众多提高盈利能力的机会。供应链中的企业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关系,而是依据规则建立起来的、息息相关的关系。尽管最有力的考核方法是财务考核,但是作为核心企业在供应商方面的收益远远不仅仅是降低自身的制造成本,在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等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为此更多地帮助上下游企业,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核心企业的目标,从而建立全面综合的绩效考核指标是十分重要的。

四、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全球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再次是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最后是网络化。现在供应链管理正在向供应网络发展,因此正确认识这些新要求,并对供应链管理模式适时地做出创新性的调整,将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应该不断对供应链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源:《物流管理》作者简介:张庆一李贵春,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踪程,天津城建学院管理工程系 编选:)

参考文献

[1] 薛伟贤.网络经济效应及测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4-26.

[2] 唐慧.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J].消费导刊,2008,(3):255-256.

[3] 仇春高.网络经济下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 2008,(1):43-44.

[4] 王元珑,周辉.企业网络化管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8-80.

[5] Kevin Kelly. 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 [M]. New York:Penguim Group,1998:182-185.

[6] David Anderson,Hau Lee. The Internet-Enabled Supply Chain:From the First Click to the Last Mile [EB]. http://anderson-d. ASCET.Com,2000-04-15/2006-06-23.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9

2009年7月14日,巴斯夫在上海举办“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高层领导论坛,拉开了新一轮“1+3”项目的序幕。巴斯夫继去年7月顺利完成首轮项目之后,继续大力推进其“1+3”进程,并使其项目合作伙伴从首轮的6家企业增加到新一轮的11家国内企业,镇江宝华物流有限公司等6家新公司成为新成员。

新一轮项目的合作伙伴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吉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和香港。

在项目高层领导论坛上,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表示要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学习以及共同合作,积极地推动供应链上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更要联合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改变化工行业的“三高”形象,持续地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据了解,通过“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巴斯夫实现了跨部门的密切合作,将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中去,打造一条贯穿供应链的责任价值链。

此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商务部研究院、《WTO经济导刊》、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以及《中国化工报》的业内知名学者和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巴斯夫也同与会者分享了在责任关怀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理念和实践,以鲜活的实例加深合作伙伴高层对项目实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认识,让与会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是巴斯夫于2006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上率先倡导并发起的,通过每个公司带动其供应链中三大业务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模式,巴斯夫积极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带动并支持其在中国业务合作伙伴通过提高环保、健康和安全领域管理的表现,实现并增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项目结束之后,各合作伙伴们继续以此模式在自己的供应链上向合作伙伴们传递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模式,从而产生“雪球”效应。

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的运营模式,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和关注。2008年1月,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当作最佳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享。2009年,该项目被写入国际化工协会国际联合会的出版物中。

在中国,巴斯夫也凭借该项目以及自身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综合方面的卓越表现,连续多年获得多个媒体和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奖项。迄今为止,该项目已经在国内60家企业中传播。

新一轮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合作伙伴:

1.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烟台华润锦纶有限公司

3. 远东塑料染料行有限公司

4. 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 广东嘉宝莉化工有限公司

6. 广州迪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7. 吉林省赛诺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8.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山东齐鲁华信实业有限公司

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篇10

关键词:声誉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综述;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11-02

1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的界定

1.1 企业声誉的含义企业声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声誉是对行为主体各方面行为能力的综合反映,它依附于主体又相对独立于主体,是行为主体的一项总体性的无形资产。声誉从来不是自生的,它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形成。企业的社会地位、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员工素质、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因此其具有综合性;企业声誉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具有长期性;企业声誉不是永远存续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企业持这以恒地努力维持和呵护,因此具有不稳定性[1]。

1.2 社会责任的含义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目前普遍认同的理念是:企业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等。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目前,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劳资纠纷、加班、职业健康、生产安全、权益保障六个方面[2]。

2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使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而良好的声誉又将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对企业对社会来讲,都是一种双赢状态。当今国内主要从企业战略层面和企业经营者声誉评价两个角度研究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

2.1 企业战略层面的研究企业战略层面研究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的研究:

2.1.1 供应链角度李莉在《BSCI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有效管理》中提出,社会责任事关供应链全局,许多国外企业,尤其是许多品牌商、零售商,本身并不生产产品,而是通过全球采购来完成其整个供应过程,因此,其声誉就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而且还牵涉到整个供应链。然而,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其供应链就越复杂,对供应链的管理就越困难。由此以来,如何有效管理供应链中的社会责任符合状况便成为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3]。蒋贞蕾在《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部曲”》中讲到,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关系品牌的声誉、员工的道德凝聚力和士气,以及消费者认同,是品牌公司经营全球供应链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4]。

2.1.2 利益相关者角度在研究声誉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里,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的最多。麦影的《CSR对企业竞争优势贡献的模型研究》中提出,由于企业声誉源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因此,企业必须对其利益相关者负责。也就是说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声誉,从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反过来说,企业拥有良好声誉,也会促使有利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反应的产生,因为企业声誉决定了公众对企业的态度,且产生的效应对企业更加有利[5]。石丹的《CSR现在进行时》中说,企业声誉和企业公民行为常常影响其海外经营能力,或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声誉很重要,而且企业公民的透明性和责任感能够提升品牌的形象和商誉[6]。龚宏斌的《从“毒奶粉”事件审视企业社会责任》中说,对许多企业而言,赋予社会责任的优先地位并非总是意味着一种非生产性的成本支出或资源负担,而是一种强化企业声誉以及利益相关者支持与信任的一种手段,是企业赖以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7]。赖胜强的《从三鹿事件看企业声誉管理》,指出企业声誉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其本质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企业通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相关利益者的诉求,加强与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可以获得他们对企业的赞誉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8]。

2.1.3 财务效应角度高志强在《保险公司声誉管理研究》中说,保险公司声誉管理的关键,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贡献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既为股东创造价值,又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建立良好的声誉。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尽管声誉管理需要一定的成本,但其产生的巨大效益远远超过成本[9]。李新娥、张志君的《从上市公司人气指数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中提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业绩和良好的企业声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且这种联系足以影响公司长远的发展[10]。姜启军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提出,从长期和短期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是不同的,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在短期内, 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不一定超过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如果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的价值,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的价值不能有效地区别,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要小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11]。胡俊苗的《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CSR研究》中讲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总是和利润减少相联系,从长远看,CSR与企业经济效益是均衡的。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或者是引导顾客向着有益消费结构变化的行为,会使企业因顾客的青睐而获得丰厚的利润[12]。

2.1.4 声誉激励角度企业承担社会在责任不仅仅只是企业的负担,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的投资回报是客观的:创造并提升企业品牌、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吸引并保有优秀人才、提高市场评价、稳定自身发展等[13]。在这块领域的研究也很多。孟丽彦的《恪尽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声誉――让企业成为社会的公民》中说,恪尽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形成企业的一项无形资本,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培育企业文化[14]。姜启军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说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高企业声誉和降低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优化竞争环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5]。韩晶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模型分析》中提出,政府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监察力度越大,处罚力度越强,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就越高,企业就越乐于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获得的声誉激励越大,激励时间越长,企业就越乐于履行社会责任[16]。李超、方桂荣的《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中概括出,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有: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与司法、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监督[17]。

2.1.5 组织声誉角度金康伟、王水嫩的《论企业声誉管理》提出,企业声誉是企业所有社会行为、商业行为的凝结。如果把企业声誉比作企业所拥有的“人格魅力光环”,那么这个光环是由企业的所有行为及结果所折射的道德光芒所形成的。当企业的行为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符合社会习惯及公众的道德评价标准时,该行为就会为企业声誉光环增添光彩。因此企业声誉的培育,需要企业长期地从各个方面一点一滴地积累,踏踏实实地做好企业该做的事,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18]。陈艳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营销的新杠杆》中提到有些企业的员工常常发现自己不得不在外界面前捍卫企业的声誉,尤其是跨国企业,他们可能要在当地公众和媒体不欢迎甚至敌对的地区进行经营,比如说沃尔玛公司在很多地区都遭到了大量非议,因为当地群众将其视为威胁当地小型竞争者的零售巨鳄。这些非议很显然会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会伤害到员工的自尊心。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一些CSR活动向外界人士传递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改变这些外部的负面形象[19]。郑文哲、王水嫩的《企业声誉的概念、特征及培育、维护》中提到,现代企业必须在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过程中培育、积累声誉。当面临公关危机时,要妥善处理危机以维护企业声誉[20]。

2.1.6 消费者感知视角黄春新的《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的企业声誉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中提出,企业声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文章在综述以往声誉研究的基础上,将消费者认知的企业声誉单独进行剖析[21]。卢东、李俊伟、寇燕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与期望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一文提到,企业声誉受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受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的调节。文章从期望模型出发,分析不同期望条件下,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22]。

2.2 企业经营者声誉评价的研究缪荣、茅宁的《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探讨》中提到,以公司公民行为为基础的公司声誉管理模型,公民的行为作用于媒体、顾客、投资者、雇员、合作伙伴、社区、管制当局、行动主义者,并且从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处获得支撑的承诺才能建立良好的声誉[23]。

孟炯的《基于企业安全责任的声誉模型》中,运用博弈论中的声誉模型对b类厂商较好履行安全责任的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类厂商履行安全责任的动力在于消费者判断出厂商为g类的概率是否足够大,g类厂商的良好的声誉对b类厂商有激励和制约作用[24]。

喻国明的《媒介的声誉管理:构建维度与舆论尺度》指出,同类平均线尺度是比较级意义上的评判尺度,即在同类媒介、同级别(指不同行业、但在规模、影响力等方面相仿)媒介的各自表现中取中值《即平均线)作为衡量的标准尺度:高于平均线的,报以美誉;符合平均线的,判为合格;低于平均线的,则给予恶评。因此,达到平均线是舆论对于媒介责任担当表现的最低限。这条平均线由舆论期待和社会惯例构成,媒介要做的,是尊重平均线,使自身的行动尽量高于、至少不能低于平均线标准。这是媒介履行社会责任、保持其声誉的“底线”[25]。

任巧巧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声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声誉体现了评价企业效率的两个维度:经济绩效和社会责任鲁行情况[26]。

周延风、肖文建、罗文恩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关于公司声誉评价的影响》中通过实验法对410名学生的测试,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关于公司声誉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公司声誉评价有显著影响[27]。

张自伟、孙桂平的《石油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从经营业绩(60%)和社会责任(40%)两个方面构建石油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由四个一级指标构成: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成长;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由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社会影响、人权保障、环境保护、资源耗费[28]。

谢佩洪、周祖城的《中国背景下CSR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构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良好公司声誉、消费者企业认同和消费者购买意向在内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仅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公司声誉和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同感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间接作用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直接作用:公司声誉和消费者企业认同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购买意向起影响作用的中介变量[29]。

3总结与展望

嵌入声誉机制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层面的研究较多,但都只说明两者互相促进,未能深入说明怎样运用声誉机制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缺乏运行机制来推动。企业经营者声誉评价的研究在国外研究比较成熟,国内的研究深入性不够,一般只把社会责任作为声誉机制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来建立模型,但实用性还待考察。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无论是企业战略层面的研究还是声誉评价的研究,都应更注重实用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宏,从声誉机制谈企业社会责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8:204.

[2]王春梅,许明华,关注社会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J].商业经济,2005,264:38-39.

[3]李莉.BSCI实现供应链社会责任有效管理[J].进出口经理人,2009,10:38.

[4]蒋贞蕾.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四部曲”[J].CSR,2009,67:64-66.

[5]麦影.CSR对企业竞争优势贡献的模型研究[J].物流经济,2009,534:70-73.

[6]石丹.CSR现在进行时[J].商学院,2008,4:51-52.

[7]龚宏斌.从“毒奶粉”事件审视企业社会责任[J].实证分析,70-71.

[8]赖胜强.从三鹿事件看企业声誉管理[J].改革与战略,126-127.

[9]高志强.保险公司声誉管理研究[J].上海保险,2008,5:38-40.

[10]李新娥,张志君.从上市公司人气指数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27(6):65-69.

[11]姜启军.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22:123-125.

[12]胡俊苗.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CSR研究[J].学术论丛,2008,511:130-131.

[13]孙宏.从声誉机制谈企业社会责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8:204.

[14]孟丽彦.恪尽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声誉――让企业成为社会的公民[J].时代经贸,2008,6(99):87-88.

[15]姜启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23(9):141-144.

[16]韩晶.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287:65-68.

[17]李超,方桂荣.试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44-47.

[18]金康伟,王水嫩.论企业声誉管理[J].经济论坛,2004,12:48-49.

[19]陈艳.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营销的新杠杆[J].企业经济,2008,337:90-92.

[20]郑文哲,王水嫩.企业声誉的概念、特征及培育、维护[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60-63.

[21]黄春新.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的企业声誉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商业现代化,2006,464:30.

[22]卢东,李俊伟,寇燕.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与期望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09,1:95-96.

[23]缪荣,茅宁.公司声誉管理模型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3,3:20-23.

[24]孟炯.基于企业安全责任的声誉模型[J].理论研究:25-26.

[25]喻国明.媒介的声誉管理:构建维度与舆论尺度[J].中国广告,2009,2:103-104.

[26]任巧巧.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J].经济管理,2005,18:16-20.

[27]周延风,肖文建,罗文恩.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关于公司声誉评价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7,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