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十篇

时间:2024-01-03 17:51:03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1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同属于社会法的范畴,两者是最为邻近的两大部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是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保障法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法就是建立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上,是劳动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关系呢?这需要从各自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寻找二者内在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社会保障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所谓社会利益,就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现代社会,社会利益是“公民对社会文明状态的一种愿望和需要。”它代表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取向。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大众为获利对象,充分体现了其社会利益的本性。其次,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公平为其价值追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明确提出社会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平等和公平是达到该目标的工具。朗斯曼(W.G.Runciman)在《相对劣势与社会正义》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分配社会福利的三个基本标准应当是需求、功绩和对共同福利的贡献。“在一个正义的社会,必然有财富的不断移转,从最富有的移转到最贫穷的人,除非在最贫穷以上的人能够根据上述的原则来证明他们拥有较多财富的权利,在缺乏这些特殊条件时,其财富移转逐渐向中间平均数回归。”在追求正义和公平的目标中,社会保障就是一项重要的制度。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是社会保障的运作,是国民收入的一种转移,通过各种社会立法以保障公民的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保障社会大众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使人类社会共同迈向文明与进步。最后,社会保障法是以强制性作为其实施的手段。社会保障的实施完全建立在立法强制性的基础上,不允许当事人之间自由设立权利义务。当事人没有任意选择的权利,正是通过立法的强制,对涉及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以使其符合大众的利益,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所追求的目标。

劳动法是劳动者保护法和劳动者管理法的统一,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劳动法本身既有实体性法律规范,也有程序性法律规范,这是由劳动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劳动争议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也有不同于普通民事纠纷和商事仲裁的特点,因此必须专门做出规定,这就使得劳动法既有实体法的内容又有程序法的内容。最后,劳动法是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劳动法主要是调整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协调各方利益,劳动法大多属于强制性规范,尤其是劳动基准法,它是国家对用人单位设定的义务,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降低标准,只能在最低标准之上给予劳动者更好的劳动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因而劳动法不属于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理念的私法,而是典型的社会法。

事实上,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两个独立法律部门,都是国家干预的结果;不管是现在国内流行的认为劳动法包括社会保障法,还是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又或者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互交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分析的角度不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不过想要将二者完全的独立开来或者完全的重合都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2

[论文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125所,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 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造成这种结果是地方院校对该专业设置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进而造成设置体系盲目仿照研究性大学的课程设置, 培养的人才与地方劳动社会保障事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较强,忽略了实用性的课程;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没有围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设计实用性、政策性强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足。

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共160学分。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 学分)五大模块组成。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开设的实践课,如,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是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实践课。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具体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校统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有: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10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全校统一开设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由学生自由选择,如影视欣赏、珠宝鉴定、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

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5个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模块二(23 学分)除了毕业实习(3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外,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己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4学分)、社会保障业务实习(2学分)、行政管理业务实习(1学分)、社会救济业务实习(1学分)、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2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去调查。

从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的课程较少,没有围绕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障改革中遇到的前沿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现在企业用工不太规范,劳动纠纷较多,可以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实验课等。另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三项学分比重达到了62.50%,而专业选修课较少,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少,选修课的比重仅占13.75%,容易造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交际能力, 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 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性比较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向着先进性方向发展的优质教材,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当前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有些盲目追求重点院校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内容枯燥,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前沿问题、业务操作过程的介绍很少,未能与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可操作性的太少。同时,《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课程教材的内容重复太多, 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课堂教学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教学方面, 尽管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由于客观原因,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另外,学校与当地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也很少,实践教学没有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接轨,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从该校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并不太乐观,主要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导致了很多课程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老师在授课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不强。

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各院校应该适当改革原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各模块及各课程置顺序,应以专业主干课为轴心来确立, 即先确立专业主干课, 然后根据专业主干课的前后关联状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最后, 根据各专业的共性统一指定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完善教材体系

当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重复、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逻辑性不够。以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该专业 21世纪教材为例, 其中的《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而且大部分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未能与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业务操作编写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能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沿问题的辅助教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辅助教材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如新医改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政策。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各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材建设都不太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践课程只有社会保障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有教材,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习都还没有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完善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实习、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

课程实习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题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教材。

模拟实训,通过建立校内劳动争议仲裁庭,举办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权益的求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操作流程和政策法规。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六次人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面小康和推进“五大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抓住重点,精心组织,振奋精神,大胆实践,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为我市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小康、建设富裕XXX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任务分解

根据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重点目标和市政府下达各辖市、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险目标任务,以及《富裕XXX》建设纲要及三年行动计划中劳动保障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2012年劳动保障重点工作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本项工作由戴亚东副局长负责,各辖市、区劳动保障局、局就业失业处、市就管中心配合落实。

2.完善社会保障。全市养老、医疗、失业三大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7%,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净增参保6万人,工伤、生育保险与养老保险同步扩面;建立惠及城镇老年居民和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险制度。

本项工作由朱建林副局长负责,各辖市、区劳动保障局、局养老保险处、医疗保险处、市社保中心、市医保中心配合落实。

3.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推进新型农保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覆盖全社会的城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到2009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新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实行政府保养;建立完善个人负担、财政补助和集体补贴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到2009年,新型农

; 站内范文搜索 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农村养老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本项工作由朱建林副局长负责,各辖市、区劳动保障局、局农保处配合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抓紧抓早”的原则,确保在2012年10月底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三、推进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对我市实现全面小康,促进“五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好劳动保障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着眼长远,以重点工作带动全面工作的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2.深入调查研究。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发扬“创新、创优、创业”精神,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动态,研究解决劳动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领导进行决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不断丰富劳动保障理论成果。

3.科学分解目标。各地区要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科学制订和合理分解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并将工作目标明确到具体责任部门和个人,确保层层均有明确目标。有关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亲力亲为,对重大事项亲自部署;全系统上下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观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确保落实。同时,各项重点工作都要按照“抓紧抓早”的原则,确保劳动保障重点工作提前超额圆满完成。

4.创新推进举措。全市劳动保障系统要着力于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创优工作作风,确保劳动保障重点工作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要全力贯彻新一轮就业新政,发挥政策最大效应,加快“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步伐,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力度,改革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施城市居民和少年儿童医疗保险制度,推进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工作;要强力推行劳动用工登记录用制度,实现劳动关系全程动态监管,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全覆盖,完善企业工资调控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处理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系统内部督查制度和行风监督制度,优化窗口服务,严格各项工作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服务承诺履行到位。

; 站内范文搜索 5.营造浓厚氛围。要着力发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宣传网络的作用,充分利用劳动保障网站、电台、电视专栏、报纸等各类宣传平台,加大劳动保障重点工作、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在全系统上下营造“人人知道重点工作、人人都为重点工作、人人配合重点工作”的浓厚氛围,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形成整体合力,使推进落实更有成效。

6.配强工作人员。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对重点工作的推进要负总责,并明确各项重点工作的责任领导和专职人员,确保责任到人;要建立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最新动态,按月上报统计报表、按季集中反馈推进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行定期通报各地区、各部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7.落实经费保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将工作经费向重点工作、重点目标倾斜。建立重点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压缩一般非业务性支出,将经费优先用在业务工作的推进上,80%以上的工作经费要确保用于重点工作的推进;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坚持厉行节俭原则,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支出行为,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8.夯实基础平台。要着力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平台,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的宣传能力、资源的整合能力、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一是完善劳动保障基层平台,着力完善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劳动保障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平台网络,抓好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平台在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劳动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实现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二是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社会保险大楼、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三是要完善劳动保障信息平台。要全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充分整合现有的劳动保障数据资源,建立完整、高效、务实的劳动保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年内运行;四是要完善劳动保障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12333”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和功能,做好劳动保障网站维护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劳动保障最新动态,为全市人民提供全面优质高效劳动保障服务。

9.实行目标管理。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将列为今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局将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科学制订考核标准,加大重点工作考核比重和奖励

; 站内范文搜索 力度,促进重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10.严格考核奖惩。加大重点工作督查力度,市局将对各地区、各部门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管理内容经常进行自我督促检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对未完成年度目标、未能按时上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贯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将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四、组织机构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4

论文关键词:劳动权 自由权社会权 宪法 论文摘 要: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对劳动权的保障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大事。劳动权入宪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体现了劳动权具有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宪法劳动权的完善,必须以劳动权的这两层属性为基点,参照《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完善其内容,激活劳动者的宪法权利,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技能,劳动权的保障涉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重要的宪法权利。《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保障我国公民劳动权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保障劳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类似于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之类的企业试图规避法律的事件的发生则表明,劳动权的保障在我国仍是任重而道远。劳动权的保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通过宪法保障劳动权的实现。 一、劳动权的宪法地位与性质 (一)劳动权入宪 将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发生的。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个人从封建的身份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制定的宪法确立了以自由权为中心的人权保障体系,这时,劳动权是作为自由权层面的一项宪法权利。将劳动权作为宪法权利来保护肇始于1793年的法国宪法。其中,第18条规定:“人人皆得将其服务及时间与人订约,但不得自卖或被卖。人的身体不是可以让与的财产。法律不承认仆人的身份;在劳动权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只得存在有关怀和报答的约束。”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欧洲大陆的瑞士率先突破了仅仅作为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宪法劳动权开始出现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趋势。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第34条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劳动权,即劳动安全保障权、劳动工伤保险权和劳动合同、职业介绍与劳动培训权。根据该宪法的规定,联邦有权对工厂雇佣童工、成人劳动时间以及对从事有损健康和危险工作的工人予以保护等事项制订统一的规定;可通过立法并根据现有救济金之情况,设置事故和疾病保险;有权就劳动合同、职业介绍与劳动培训制订法律。宪法劳动权的重大变化出现在20世纪初的德国。享有“经济宪法”之称的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率先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劳动权写入宪法。魏玛宪法第157条规定:“劳力,受国家特别保护。联邦应制定划一之劳工法。”第159条第1、2款分别规定:“为保护及增进劳工条件及经济条件之结社自由,无论何人及何种职业,均应予以保障。”规定“凡契约之足以限制或妨碍此项自由者,均属违法。”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强调了国家对劳动权的“特别保护”。同时,魏玛宪法对劳动权规定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了劳动保险、劳动标准、失业保障、劳动者的团结权、团体争议权,等等。魏玛宪法为二战之后的各国宪法所效仿。1945年德国基本法、1946年法国和1947年日本和平宪法,以及许多国家都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劳动权写入宪法。可见,劳动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在基本人权的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劳动权的双重属性 劳动权的性质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从纯粹的自由权转变成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的权利。实际上,学界对劳动权的性质还存在争论,有的认为应当将劳动权界定为社会权,即公民享有从社会获得工作机会和劳动条件并取得报酬的权利,且意味着国家必须积极地提供和保障劳动机会和条件;有的观点则认为劳动权是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权利。再者,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一体的规定也模糊了劳动权的性质,容易使我们对劳动权的认识发生混淆。 1.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 在哲学领域,英国哲学家伯林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类型。与此相对应,法理学也将权利划分为“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两类。“消极权利”是指公民有免受强制的权利,意味着国家或者其他主体应为某种不作为行为,自由权就是典型的消极权利。“积极权利”则指公民有权要求国家或者其他主体对其利益积极进行保障,体现为一定的作为,以社会权为典型。 从以上劳动权入宪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一开始,劳动权是作为自由权层面的权利,即消极权利而入宪的。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为早期的资本主义宪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在经济上,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需要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任务是要推翻封 建等级制度,把人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这符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因此,在法律制度上,早期的宪法权利一般体现为消极权利,即政府或者其他主体不得对公民进行某种强制。作为自由权的劳动权,是与封建时代的国家强迫臣民服劳役或者近代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主对奴隶强迫劳动相对立的,是对强迫劳动的否定。 劳动法的自由权属性不仅存在于近代宪法中,而且一直保留到当代宪法中。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即包含了不得强迫劳动之意。又如,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为特定之工作,但习惯上要求所有人都平等参与的强制性公共服务,不在此限。强迫劳动仅于受法院判决剥夺自由时,始得准许。事实上,关于限制劳动时间的规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保障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违反法律关于劳动时间的限制的规定则可能有强制劳动之嫌。例如,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1949年《共同纲领》第32条就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8小时至10小时的工作制,特殊情况得斟酌办理。” 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还存在于国际人权公约之中。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8条规定:“……二、任何人不应被强迫役使。三、(甲)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该公约主要着眼于免除公民所受的强制,因此大量规定了消极权利的内容,不被强迫劳动也在此列。 那么,我国宪法第42条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是否与作为消极自由的劳动权有冲突呢?从各国宪法考察,将劳动规定为公民的一项义务是我国宪法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现代社会明文禁止强迫劳动,因此,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一种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如果理解为法律义务的话,无疑会造成法理上的矛盾与实践中的困扰。“故可以认为,我国将劳动作为一项义务规定在宪法里面,或许其宣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此,劳动权的自由权(消极自由)属性并没有改变。 2.劳动权的社会权属性 仅将劳动权归属于自由权无法完整地概括出劳动权的性质。从宪法的历史发展和宪法劳动权的内容可以看出,劳动权既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权的属性。前者是一种消极自由,主要是公民免受强制劳动,有权自由选择职业而免受国家的干预;后者则主要指公民有权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劳动机会和条件。 劳动权从纯粹的自由权转变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的权利,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原因。一方面,劳动就业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单靠个人免受强迫劳动,自主选择职业是无法解决全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的,劳动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国家的积极介入。另一方面,在l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上的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劳资矛盾加剧,社会主义运动高涨,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劳动权上出现了转向。在观念上,人们认识到,光靠保障消极自由使人们免受强制并不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消极自由的观念得到修正;在经济上,各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凯恩斯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其中包括对劳资问题进行干预。在宪法上就体现为加入劳动保险、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劳动基准、劳动培训等积极权利。我国宪法第42条还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大部分内容都是属于社会权(积极权利)的劳动权。 国际人权公约同样规定了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规定:“(一)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三)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使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四)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通过象征着以积极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第二代人权在国际人权法上的确立。其第6条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应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来保障这一权利。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在保障个人基本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达到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充分的生产就业的计划、政策和技术。”第7条规定了缔约国须保证 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第8条规定缔约国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劳动权的双重属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劳动者不受强迫劳动,享有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另一方面,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劳动条件和保障劳动机会,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得以实质地实现。这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繁荣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劳动权的宪法结构:兼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不足 劳动权的法律保障首先在于宪法保障。劳动权首先体现为宪法权利,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劳动权的基本内容。劳动权从近代的纯粹的消极自由权,转变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宪法权利,其在宪法中的内容也日趋复杂,呈现出一个劳动权的宪法结构。 (一)宪法劳动权的基本结构 《公约》规定了作为基本人权的劳动权的基本内容,既是国际上保障劳动权的纲领性文件,对于缔约国来说,更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我国已经签署并批准了该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大宪章,从基本人权的角度考察,依据公约的规定,宪法劳动权应当包括以下基本结构: 1.职业选择权。职业选择权是公约第6条第1款所规定的内容,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规定了职业选择权。职业选择权一般包括选择职业、有报酬的活动、工作地点等。例如,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第1款规定:“所有德国人均有自由选择其职业、工作地点及训练地点之权利,职业之执行得依法律管理之。”但是,对于特殊职位,法律会对任职资格、禁止性条件等作出规定,例如《法官法》、《检察官法》、《公务员法》对法官、检察官、公务员任职的特殊规定。 2.获得技术、职业指导和训练的权利。根据《公约》第6条第2款的规定,缔约国应采取步骤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这是保证第6条第1款所规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措施。在当代社会,劳动的技术含量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劳动者的就业,政府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职业指导和培训。 3.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约》第7条规定了缔约国要保障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了“最低限度给予所有工人以下列报酬(1)公平的工资和同值工作同酬而没有任何歧视,特别是保证妇女享受不差于男子所享受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同工同酬;(2)保证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得有符合本公约规定的过得去的生活。”可见,此处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相当具体,包括了:获得公平的工资的权利、不受歧视的权利(包括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享有至少是最低限度生活条件的权利(包括自己和家庭)。 4.享受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公约》第7条乙项)。 5.平等晋升的权利。《公约》第7条丙项规定,人人在其行业中有适当的提级的同等机会,除资历和能力的考虑外,不受其他考虑的限制。 6.休息权。《公约》第7条丁项规定,休息、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定期给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报酬。这就是说,除了要给予休息和公共假日的时间外(除了合理限制),休假时必须付给报酬。 7.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国保证人人有权组织工会和参加他所选择的工会;工会有权建立全国性的协会或联合会,有权组织或参加国际工会组织;工会有权自由地进行工作;工会有权罢工。但是,《公约》第8条也对上述权利进行了某些限制,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等。 (二)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不足 劳动权入宪是与近代宪法的产生相伴随的,并且,宪法劳动权的发展也与现代宪法一起成长。与适应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宪法劳动权主要以自由权为主;为适应垄断阶段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宪法劳动权出现了向社会权性质转变的转向;而在当代,由于人权保障理念的兴起和国际人权法律体系的确立,宪法既要保障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保留公民防御强制劳动的权利,又要求政府主动、积极地干预劳动就业,保障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可见,宪法劳动权的体系是丰富的,劳动法中的劳动权利必须有宪法劳动权的保障。 1.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 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是指政府或者其他主体不得强制公民劳动或者自由选择职业,不得对公民的择业进行不合理干预等。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国家“尊重的义务”。相对国家而言,应当尊重个人依照自己意愿从事工作的自由,包括选择职业的种类、场所,开始、持续与终止劳动的自由等;无正当理由不能剥夺公民既有的工作机 会;禁止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对劳动自由作不当限制;禁止强迫或强制劳动,禁止奴役;禁止歧视和不合理差别待遇。对于许多经历过近代自由主义理念洗礼的西方立宪主义国家来说,也许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但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所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从国家义务的角度来强调公民的劳动自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国家宪法经历的历史阶段不同,我国宪法制定的时候直接面对着三代人权均已经确立的情况,再加上我国向来比较注重强调积极性的权利,强调国家干预,因此,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就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利益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也比较复杂,劳动者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地位,受到强制的可能性(例如明显超时工作而不付报酬,有的工厂发生的强制完成过大的工作量的现象等)比较大。因此,宪法中没有明确载明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就是一个缺陷,宪法对保证劳动权的遣词用句都没有像外国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那样突出强调国家义务,也没有明定国家采取措施禁止强迫劳动、尊重公民选择职业的自由,等等。这都是宪法劳动权的缺陷。 2.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 我国宪法第42条所规定的劳动权基本上都是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我国制宪和修宪的时候,已经跨越了西方国家第一代人权的阶段,并且,我国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使我国的宪法劳动权比较强调积极权利,因此,宪法第42条规定了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但是,仔细考察,我国宪法第42条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也存在若干问题。 其一,关于国家义务。有的学者把法律中的劳动权分为“劳动权的宣言”和“劳动权的保障”。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宣言式的劳动权”和“保障式的劳动权”。前者侧重于一种对劳动权的宣示,虽然能起到宣告权利的作用,但是对于一项权利的保障来说并非正式和严谨;一项权利要从理想变为现实,必然要有立法上的强制保障。我们可以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对宪法劳动权作一番探析。以《公约》第6条为例:“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应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来保障这一权利。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在保障个人基本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达到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充分的生产就业的计划、政策和技术。”在这里,主语是“本公约缔约国”,显然,公约的用意在于使国家成为保障劳动权的主体,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义务,并且,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劳动权的实现。同样的用法出现在公约第7条“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同样也出现在第8条:“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保证:……”显然,公约并不仅仅停留在“宣言式的劳动权”,而是通过对缔约国义务的设定来规定“保障式的劳动权”。 反观我国宪法第4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宪法不仅宣告了劳动也是一种义务,而且在立法用语上也有语焉不详之感,给人有“宣言式劳动权”的印象。从立法用语上讲,对于义务性用语,一般采用“必须”、“应当”、“禁止”等;对于权利(权力)性用语,一般采用“有权”、“可以”,等。《公约》采用缔约各国“保证”采取何种措施的用语,明确地将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界定为国家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但是,我国宪法第42条采用模糊的立法用语,给人以宣言式立法之感,而国家义务的味道不足。 其二,关于劳动权的内容。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属于积极权利的劳动权的内容包括:劳动就业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就业训练(以上为第42条)、休息、修养和休假(第43条)。但是,劳动权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除国家应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外,宪法中的工作获得权、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工作获得权和平等就业权更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且我国又处于城市化加速的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外,我国 就业领域的歧视也不容忽视,各种男女不平等、地域不平等、城乡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作为义务主体,国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工作获得权和平等就业权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一个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权利是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免遭职业伤害的权利。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突出的如矿难等。规定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是多国宪法的通例,也被载于《公约》中,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民主管理权和团结权也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的内容。民主管理权是劳动者可以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的权利。团结权是宪法和劳动法确认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团结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团结权是指劳动者组织和参加工会并保证工会自主运行的权利。广义的团结权则是指劳动者运用组织的力量对抗雇主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结权(狭义)、团体交涉权和罢工权。 民主管理权并未为《公约》所规定,但并不是说就不属于劳动权的内容。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权的内容已经得到极大的丰富,在西方国家,民主管理权也成为劳动权发展的一个趋势。另外,《公约》规定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组织和参加工会是平衡劳资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企业侵害劳动者正当权益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出现像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这样的企图规避《劳动合同法》的事件。虽然我国没有承认罢工权,但是,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以及团体交涉权(也称为集体协商权)都是劳动者制衡企业的重要权利,也能够体现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宪法劳动权的效力 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劳动权具有宪法上的效力,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关系到公民宪法上的劳动权的实现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宪法无疑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任何行为都要遵守宪法的规定,而不能之与相抵触。但是,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并不是直接适用于具体案件。如果在任何案件中都可以直接适用宪法条文,那么普通法律就失去其作用,而宪法仅可能作一般的原则性的规定,在普通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舍法律而适用宪法是不合适的。但是,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对于劳资双方都具有规定性、指引性的作用,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的。 (一)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的效力 宪法规定的是一般性的、原则性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适用于个案。但当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没有可以援引的具体条款的情况下,应当可以直接引用宪法上的劳动权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否则,如果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亦不可援引宪法上的劳动权的话,宪法劳动权将成为一纸空文,而无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在我国已有案例佐证。1988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给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作了《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对于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张学珍、徐广秋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至于该行为被确认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和赔偿等问题,请你院根据《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案具体情况妥善处理。”这说明,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最高人民法院即认识到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当时《劳动法》尚未出台,法院不得以法无规定为由而拒绝裁判,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以宪法上的劳动权为依归作出批复。问题是,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制定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援引宪法的规定?应当说,法律无法穷尽一切可能的情况,并且,钻法律漏洞的情况也可能时有发生,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作出规定。“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就说明规避法律的现象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无法找到合适的法条援引的情况下,应当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作为裁判依据。 (二)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的效力 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条款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是否仍然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条款来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呢?《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两个案例充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认可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 情况下,宪法可以与法律一同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刘明诉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二处第八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案中,四川省眉山县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引用《宪法》第42条第2款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劳动法》第3条和第4条关于劳动者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规定,认为两被告之间的承包合同中所约定的施工中发生伤亡、残事故,由罗敏友负责,把只有企业承担的安全风险,推给能力有限的自然人承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最后依照《民法通则》判决第八工程公司对原告刘明的工伤事故承担连带责任。在另一份公报记载了龙建康诉中州建筑工程公司、姜建国、永胜县交通局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判决,云南省永胜县人民法院援引《宪法》第42条第4款关于获得劳动就业训练的权利的规定,以及《劳动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判决认为把只有企业才能承担的风险转给实力有限的自然人承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 是无效约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两个案例具有相似之处,不仅在于同时援引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且在于援引宪法认定违反宪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合同条款为无效条款,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在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情况下的效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假如法律与宪法关于保障劳动权的规定有相抵触之处,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如何?毫无疑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果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与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之处,那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是无效的。但是,我国的法院并没有对立法和抽象行政行为行使司法审查的权力,但是,当发生法律中有关劳动权的规定与宪法中有关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时,法官不能以此为由而拒绝裁判。因此,在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情况下,法官唯一合适的选择就是直接援引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作出裁判。 四、宪法劳动权的完善 (一)对宪法中劳动权条款的完善 1.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 在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方面,应当体现国家对劳动者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各种强制和歧视的禁止。例如,应当直接规定劳动者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强迫劳动或者以各种变相的形式强迫劳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将劳动作为一种宪法上的义务仅能起到宣示的作用而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宪法在直接规定劳动者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强迫劳动或者以各种变相的形式强迫劳动的同时,可以考虑取消将劳动作为一种宪法上的义务的规定。 2.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 在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方面,首先应当体现国家义务,即遵照《公约》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改“宣言式的劳动权”为“保障式的劳动权。”宪法应当体现保障劳动权是国家的义务这一基本的立场,强调“国家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享有以下的工作条件……”从语义上完成向“宣言式的劳动权”为“保障式的劳动权”的转变。 在内容上,应当对照《公约》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参考其他国家宪法中关于劳动权保障的规定,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完善我国关于宪法劳动权的规定。除了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属于积极权利,如劳动就业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就业训练、休息、修养和休假的权利之外,宪法还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工作获得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就业平等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禁止就业中的歧视,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或者不合理的差别待遇;(3)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享有良好的卫生环境;(4)民主管理权,这是特别具有新意的一项内容,即国家应当保障劳动者能够参与工作单位的民主管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是我国劳动者本来就享有的一项权利,只是尚未体现在宪法劳动权中,近期的全国总工会领导下的在外资企业设立工会组织的活动越发体现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另外,虽然我国没有承认罢工权,但是,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以及团体交涉权(也称为集体协商权)都是劳动者制衡企业的重要权利,这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相符合的。 (二)建立涉及宪法劳动权的案例指导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定期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案例能够起到对案件审判的指导作用,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来指导审判活动,我们称之为案例指导制度。这虽然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有所不同,但是确是对判例法的合理借鉴。案例 指导制度能够使各级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有一个统一的参照物,起到对同类案件同样审判的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刊载的典型案例已经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在涉及劳动权的案件审判时,宪法可以作为裁判的依据,当然这里涉及到两种情况,即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和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之下,宪法劳动权可以被援引用来裁判案件。具体来说,就是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法院应当可以援引宪法劳动权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在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宪法与法律可以一并被援引来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但是,在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由于法律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这个时候就不能抛开法律而单独援引宪法来裁判案件。只有在法律与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的情况下,法官又不能拒绝裁判,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单独援引宪法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 五、结 语 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它既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权的属性。因而,宪法劳动权就相应地既具有自由权的内容,又具有社会权的内容。我国宪法中的劳动权在自由权层面和社会权层面都有缺陷,在内容上,应当参照《公约》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在效力上,应当激活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建立涉及宪法劳动权的案例指导制度。劳动权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宪法权利,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上的劳资矛盾还广泛存在,宪法劳动权就是一个调节器,保障好劳动者的劳动权,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5

摘要: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对劳动权的保障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大事。劳动权入宪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体现了劳动权具有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宪法劳动权的完善,必须以劳动权的这两层属性为基点,参照《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完善其内容,激活劳动者的宪法权利,这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劳动权 自由权社会权 宪法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技能,劳动权的保障涉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重要的宪法权利。《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保障我国公民劳动权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对于保障劳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类似于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之类的企业试图规避法律的事件的发生则表明,劳动权的保障在我国仍是任重而道远。劳动权的保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通过宪法保障劳动权的实现。 一、劳动权的宪法地位与性质 (一)劳动权入宪 将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发生的。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个人从封建的身份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革命之后,西方各国制定的宪法确立了以自由权为中心的人权保障体系,这时,劳动权是作为自由权层面的一项宪法权利。将劳动权作为宪法权利来保护肇始于1793年的法国宪法。其中,第18条规定:“人人皆得将其服务及时间与人订约,但不得自卖或被卖。人的身体不是可以让与的财产。法律不承认仆人的身份;在劳动权与雇佣劳动者之间,只得存在有关怀和报答的约束。”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欧洲大陆的瑞士率先突破了仅仅作为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宪法劳动权开始出现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趋势。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第34条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劳动权,即劳动安全保障权、劳动工伤保险权和劳动合同、职业介绍与劳动培训权。根据该宪法的规定,联邦有权对工厂雇佣童工、成人劳动时间以及对从事有损健康和危险工作的工人予以保护等事项制订统一的规定;可通过立法并根据现有救济金之情况,设置事故和疾病保险;有权就劳动合同、职业介绍与劳动培训制订法律。宪法劳动权的重大变化出现在20世纪初的德国。享有“经济宪法”之称的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率先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劳动权写入宪法。魏玛宪法第157条规定:“劳力,受国家特别保护。联邦应制定划一之劳工法。”第159条第1、2款分别规定:“为保护及增进劳工条件及经济条件之结社自由,无论何人及何种职业,均应予以保障。”规定“凡契约之足以限制或妨碍此项自由者,均属违法。”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强调了国家对劳动权的“特别保护”。同时,魏玛宪法对劳动权规定了丰富的内容,包括了劳动保险、劳动标准、失业保障、劳动者的团结权、团体争议权,等等。魏玛宪法为二战之后的各国宪法所效仿。1945年德国基本法、1946年法国和1947年日本和平宪法,以及许多国家都将具有社会权性质的劳动权写入宪法。可见,劳动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在基本人权的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劳动权的双重属性 劳动权的性质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从纯粹的自由权转变成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的权利。实际上,学界对劳动权的性质还存在争论,有的认为应当将劳动权界定为社会权,即公民享有从社会获得工作机会和劳动条件并取得报酬的权利,且意味着国家必须积极地提供和保障劳动机会和条件;有的观点则认为劳动权是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权利。再者,我国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一体的规定也模糊了劳动权的性质,容易使我 们对劳动权的认识发生混淆。 1.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 在哲学领域,英国哲学家伯林将自由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类型。与此相对应,法理学也将权利划分为“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两类。“消极权利”是指公民有免受强制的权利,意味着国家或者其他主体应为某种不作为行为,自由权就是典型的消极权利。“积极权利”则指公民有权要求国家或者其他主体对其利益积极进行保障,体现为一定的作为,以社会权为典型。 从以上劳动权入宪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一开始,劳动权是作为自由权层面的权利,即消极权利而入宪的。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因为早期的资本主义宪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在经济上,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需要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任务是要推翻封建等级制度,把人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这符合当时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因此,在法律制度上,早期的宪法权利一般体现为消极权利,即政府或者其他主体不得对公民进行某种强制。作为自由权的劳动权,是与封建时代的国家强迫臣民服劳役或者近代种植园经济中的奴隶主对奴隶强迫劳动相对立的,是对强迫劳动的否定。 劳动法的自由权属性不仅存在于近代宪法中,而且一直保留到当代宪法中。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即包含了不得强迫劳动之意。又如,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为特定之工作,但习惯上要求所有人都平等参与的强制性公共服务,不在此限。强迫劳动仅于受法院判决剥夺自由时,始得准许。事实上,关于限制劳动时间的规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保障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违反法律关于劳动时间的限制的规定则可能有强制劳动之嫌。例如,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1949年《共同纲领》第32条就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8小时至10小时的工作制,特殊情况得斟酌办理。” 劳动权的自由权属性还存在于国际人权公约之中。1966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8条规定:“……二、任何人不应被强迫役使。三、(甲)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该公约主要着眼于免除公民所受的强制,因此大量规定了消极权利的内容,不被强迫劳动也在此列。 那么,我国宪法第42条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是否与作为消极自由的劳动权有冲突呢?从各国宪法考察,将劳动规定为公民的一项义务是我国宪法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现代社会明文禁止强迫劳动,因此,这里的义务应当理解为一种道德义务而非法律义务。如果理解为法律义务的话,无疑会造成法理上的矛盾与实践中的困扰。“故可以认为,我国将劳动作为一项义务规定在宪法里面,或许其宣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此,劳动权的自由权(消极自由)属性并没有改变。 2.劳动权的社会权属性 仅将劳动权归属于自由权无法完整地概括出劳动权的性质。从宪法的历史发展和宪法劳动权的内容可以看出,劳动权既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权的属性。前者是一种消极自由,主要是公民免受强制劳动,有权自由选择职业而免受国家的干预;后者则主要指公民有权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劳动机会和条件。 劳动权从纯粹的自由权转变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的权利,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原因。一方面,劳动就业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单靠个人免受 强迫劳动,自主选择职业是无法解决全社会的劳动就业问题的,劳动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 要国家的积极介入。另一方面,在l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上的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劳资矛盾加剧,社会主义运动高涨,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劳动权上出现了转向。在观念上,人们认识到,光靠保障消极自由使人们免受强制并不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消极自由的观念得到修正;在经济上,各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即“凯恩斯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其中包括对劳资问题进行干预。在宪法上就体现为加入劳动保险、劳动安全卫生保障、劳动基准、劳动培训等积极权利。我国宪法第42条还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大部分内容都是属于社会权(积极权利)的劳动权。 国际人权公约同样规定了作为社会权的劳动权。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规定:“(一)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三)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使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尊严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四)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1966年《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通过象征着以积极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第二代人权在国际人权法上的确立。其第6条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应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来保障这一权利。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在保障个人基本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达到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充分的生产就业的计划、政策和技术。”第7条规定了缔约国须保证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第8条规定缔约国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劳动权的双重属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劳动者不受强迫劳动,享有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另一方面,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劳动条件和保障劳动机会,使劳动者的劳动权得以实质地实现。这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繁荣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劳动权的宪法结构:兼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不足 劳动权的法律保障首先在于宪法保障。劳动权首先体现为宪法权利,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劳动权的基本内容。劳动权从近代的纯粹的消极自由权,转变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宪法权利,其在宪法中的内容也日趋复杂,呈现出一个劳动权的宪法结构。 (一)宪法劳动权的基本结构 《公约》规定了作为基本人权的劳动权的基本内容,既是国际上保障劳动权的纲领性文件,对于缔约国来说,更是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我国已经签署并批准了该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大宪章,从基本人权的角度考察,依据公约的规定,宪法劳动权应当包括以下基本结构: 1.职业选择权。职业选择权是公约第6条第1款所规定的内容,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规定了职业选择权。职业选择权一般包括选择职业、有报酬的活动、工作地点等。例如,1945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第12条第1款规定:“所有德国人均有自由选择其职业、工作地点及训练地点之权利,职业之执行得依法律管理之。”但是,对于特殊职位,法律会对任职资格、禁止性条件等作出规定,例如《法官法》、《检察官法》、《公务员法》对法官、检察官、公务员任职的特殊规定。 2.获得技术、职业指导和训练的权利。根据《公约》第6条第2款的规定,缔约国应采取步骤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这是保证第6条第1款所规定的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措施。在当代社会,劳动的技术含量和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劳动者的就业,政府就必须采取措 施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职业指导和培训。 3.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约》第7条规定了缔约国要保障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了“最低限度给予所有工人以下列报酬(1)公平的工资和同值工作同酬而没有任何歧视,特别是保证妇女享受不差于男子所享受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同工同酬;(2)保证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得有符合本公约规定的过得去的生活。”可见,此处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相当具体,包括了:获得公平的工资的权利、不受歧视的权利(包括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享有至少是最低限度生活条件的权利(包括自己和家庭)。 4.享受安全和卫生的工作条件的权利(《公约》第7条乙项)。 5.平等晋升的权利。《公约》第7条丙项规定,人人在其行业中有适当的提级的同等机会,除资历和能力的考虑外,不受其他考虑的限制。 6.休息权。《公约》第7条丁项规定,休息、闲暇和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定期给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报酬。这就是说,除了要给予休息和公共假日的时间外(除了合理限制),休假时必须付给报酬。 7.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国保证人人有权组织工会和参加他所选择的工会;工会有权建立全国性的协会或联合会,有权组织或参加国际工会组织;工会有权自由地进行工作;工会有权罢工。但是,《公约》第8条也对上述权利进行了某些限制,包括国家法律、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等。 (二)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不足 劳动权入宪是与近代宪法的产生相伴随的,并且,宪法劳动权的发展也与现代宪法一起成长。与适应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宪法劳动权主要以自由权为主;为适应垄断阶段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宪法劳动权出现了向社会权性质转变的转向;而在当代,由于人权保障理念的兴起和国际人权法律体系的确立,宪法既要保障属于消极自由的劳动权,保留公民防御强制劳动的权利,又要求政府主动、积极地干预劳动就业,保障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可见,宪法劳动权的体系是丰富的,劳动法中的劳动权利必须有宪法劳动权的保障。 1.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 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是指政府或者其他主体不得强制公民劳动或者自由选择职业,不得对公民的择业进行不合理干预等。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国家“尊重的义务”。相对国家而言,应当尊重个人依照自己意愿从事工作的自由,包括选择职业的种类、场所,开始、持续与终止劳动的自由等;无正当理由不能剥夺公民既有的工作机会;禁止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对劳动自由作不当限制;禁止强迫或强制劳动,禁止奴役;禁止歧视和不合理差别待遇。对于许多经历过近代自由主义理念洗礼的西方立宪主义国家来说,也许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但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所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从国家义务的角度来强调公民的劳动自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国家宪法经历的历史阶段不同,我国宪法制定的时候直接面对着三代人权均已经确立的情况,再加上我国向来比较注重强调积极性的权利,强调国家干预,因此,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就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一个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利益多元化 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也比较复杂,劳动者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地位,受到强制的可能性(例如明显超时工作而不付报酬,有的工厂发生的强制完成过大的工作量的现象等)比较大。因此,宪法中没有明确载明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就是一个缺陷,宪法对保证劳动权的遣词用句都没有像外国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那样 突出强调国家义务,也没有明定国家采取措施禁止强迫劳动、尊重公民选择职业的自由,等等。这都是宪法劳动权的缺陷。 2.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 我国宪法第42条所规定的劳动权基本上都是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我国制宪和修宪的时候,已经跨越了西方国家第一代人权的阶段,并且,我国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使我国的宪法劳动权比较强调积极权利,因此,宪法第42条规定了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但是,仔细考察,我国宪法第42条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也存在若干问题。 其一,关于国家义务。有的学者把法律中的劳动权分为“劳动权的宣言”和“劳动权的保障”。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宣言式的劳动权”和“保障式的劳动权”。前者侧重于一种对劳动权的宣示,虽然能起到宣告权利的作用,但是对于一项权利的保障来说并非正式和严谨;一项权利要从理想变为现实,必然要有立法上的强制保障。我们可以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对宪法劳动权作一番探析。以《公约》第6条为例:“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工作权,包括人人应有机会凭其自由选择和接受的工作来谋生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步骤来保障这一权利。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技术的和职业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在保障个人基本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条件下达到稳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充分的生产就业的计划、政策和技术。”在这里,主语是“本公约缔约国”,显然,公约的用意在于使国家成为保障劳动权的主体,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义务,并且,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劳动权的实现。同样的用法出现在公约第7条“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要保证:……”同样也出现在第8条:“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保证:……”显然,公约并不仅仅停留在“宣言式的劳动权”,而是通过对缔约国义务的设定来规定“保障式的劳动权”。 反观我国宪法第4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宪法不仅宣告了劳动也是一种义务,而且在立法用语上也有语焉不详之感,给人有“宣言式劳动权”的印象。从立法用语上讲,对于义务性用语,一般采用“必须”、“应当”、“禁止”等;对于权利(权力)性用语,一般采用“有权”、“可以”,等。《公约》采用缔约各国“保证”采取何种措施的用语,明确地将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界定为国家的义务,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但是,我国宪法第42条采用模糊的立法用语,给人以宣言式立法之感,而国家义务的味道不足。 其二,关于劳动权的内容。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属于积极权利的劳动权的内容包括:劳动就业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就业训练(以上为第42条)、休息、修养和休假(第43条)。但是,劳动权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除国家应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外,宪法中的工作获得权、自由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工作获得权和平等就业权更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且我国又处于城市化加速的时期,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另外,我国就业领域的歧视也不容忽视,各种男女不平等、地域不平等、城乡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作为义务主体,国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工作获得权和平等就业权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一个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权利是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免遭职业伤害的权利。近年来,我 国的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突出的如矿难等。规定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是多国宪法的通例,也被载于《公约》中,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民主管理权和团结权也属于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的内容。民主管理权是劳动者可以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的权利。团结权是宪法和劳动法确认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团结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团结权是指劳动者组织和参加工会并保证工会自主运行的权利。广义的团结权则是指劳动者运用组织的力量对抗雇主以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团结权(狭义)、团体交涉权和罢工权。 民主管理权并未为《公约》所规定,但并不是说就不属于劳动权的内容。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权的内容已经得到极大的丰富,在西方国家,民主管理权也成为劳动权发展的一个趋势。另外,《公约》规定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组织和参加工会是平衡劳资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企业侵害劳动者正当权益的现象日趋严重,甚至出现像华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这样的企图规避《劳动合同法》的事件。虽然我国没有承认罢工权,但是,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以及团体交涉权(也称为集体协商权)都是劳动者制衡企业的重要权利,也能够体现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宪法劳动权的效力 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劳动权具有宪法上的效力,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关系到公民宪法上的劳动权的实现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宪法无疑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任何行为都要遵守宪法的规定,而不能之与相抵触。但是,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并不是直接适用于具体案件。如果在任何案件中都可以直接适用宪法条文,那么普通法律就失去其作用,而宪法仅可能作一般的原则性的规定,在普通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舍法律而适用宪法是不合适的。但是,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对于劳资双方都具有规定性、指引性的作用,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的。 (一)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的效力 宪法规定的是一般性的、原则性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独适用于个案。但当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没有可以援引的具体条款的情况下,应当可以直接引用宪法上的劳动权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否则,如果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亦不可援引宪法上的劳动权的话,宪法劳动权将成为一纸空文,而无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在我国已有案例佐证。1988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给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作了《关于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是否有效的批复》,对于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张学珍、徐广秋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至 于该行为被确认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和赔偿等问题,请你院根据《民法通则》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案具体情况妥善处理。”这说明,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最高人民法院即认识到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当时《劳动法》尚未出台,法院不得以法无规定为由而拒绝裁判,因此,最高人民法院以宪法上的劳动权为依归作出批复。问题是,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制定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援引宪法的规定?应当说,法律无法穷尽一切可能的情况,并且,钻法律漏洞的情况也可能时有发生,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作出规定。“华 为公司员工集体辞职案”就说明规避法律的现象随时有可能发生,在无法找到合适的法条援引的情况下,应当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作为裁判依据。 (二)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的效力 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条款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是否仍然可以援引宪法上关于劳动权的条款来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呢?《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两个案例充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认可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宪法可以与法律一同作为裁判案件的根据。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刘明诉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二处第八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案中,四川省眉山县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引用《宪法》第42条第2款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劳动法》第3条和第4条关于劳动者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规定,认为两被告之间的承包合同中所约定的施工中发生伤亡、残事故,由罗敏友负责,把只有企业承担的安全风险,推给能力有限的自然人承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最后依照《民法通则》判决第八工程公司对原告刘明的工伤事故承担连带责任。在另一份公报记载了龙建康诉中州建筑工程公司、姜建国、永胜县交通局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判决,云南省永胜县人民法院援引《宪法》第42条第4款关于获得劳动就业训练的权利的规定,以及《劳动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判决认为把只有企业才能承担的风险转给实力有限的自然人承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 是无效约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两个案例具有相似之处,不仅在于同时援引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且在于援引宪法认定违反宪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合同条款为无效条款,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在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情况下的效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假如法律与宪法关于保障劳动权的规定有相抵触之处,宪法劳动权的效力如何?毫无疑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如果法律、法规和规章有与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之处,那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是无效的。但是,我国的法院并没有对立法和抽象行政行为行使司法审查的权力,但是,当发生法律中有关劳动权的规定与宪法中有关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时,法官不能以此为由而拒绝裁判。因此,在法律与宪法相抵触的情况下,法官唯一合适的选择就是直接援引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作出裁判。 四、宪法劳动权的完善 (一)对宪法中劳动权条款的完善 1.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 在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方面,应当体现国家对劳动者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尊重,以及对各种强制和歧视的禁止。例如,应当直接规定劳动者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强迫劳动或者以各种变相的形式强迫劳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将劳动作为一种宪法上的义务仅能起到宣示的作用而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宪法在直接规定劳动者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强迫劳动或者以各种变相的形式强迫劳动的同时,可以考虑取消将劳动作为一种宪法上的义务的规定。 2.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 在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方面,首先应当体现国家义务,即遵照《公约》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改“宣言式的劳动权”为“保障式的劳动权。”宪法应当体现保障劳动权是国家的义务这一基本的立场,强调“国家承认人人有权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必须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享有以下的工作条件……”从语义上完成向“宣言式的劳动权”为“保障式的劳动权”的转变。 在内容上,应当对照《公约》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参考其他国家宪法中关于劳动权保障的规定,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完善我国关于宪法劳动权的规定。除了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属于积极权利,如劳动就业条件、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就业训练、休息、修养和休假的权利之外,宪法还应当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 )工作获得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就业平等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禁止就业中的歧视,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或者不合理的差别待遇;(3)劳动安全和卫生保障权,即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享有良好的卫生环境;(4)民主管理权,这是特别具有新意的一项内容,即国家应当保障劳动者能够参与工作单位的民主管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是我国劳动者本来就享有的一项权利,只是尚未体现在宪法劳动权中,近期的全国总工会领导下的在外资企业设立工会组织的活动越发体现了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另外,虽然我国没有承认罢工权,但是,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以及团体交涉权(也称为集体协商权)都是劳动者制衡企业的重要权利,这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相符合的。 (二)建立涉及宪法劳动权的案例指导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定期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案例能够起到对案件审判的指导作用,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来指导审判活动,我们称之为案例指导制度。这虽然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有所不同,但是确是对判例法的合理借鉴。案例指导制度能够使各级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有一个统一的参照物,起到对同类案件同样审判的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刊载的典型案例已经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在涉及劳动权的案件审判时,宪法可以作为裁判的依据,当然这里涉及到两种情况,即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和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之下,宪法劳动权可以被援引用来裁判案件。具体来说,就是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法院应当可以援引宪法劳动权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在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宪法与法律可以一并被援引来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但是,在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由于法律做了具体的规定,在这个时候就不能抛开法律而单独援引宪法来裁判案件。只有在法律与宪法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相抵触的情况下,法官又不能拒绝裁判,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单独援引宪法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 五、结 语 劳动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它既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权的属性。因而,宪法劳动权就相应地既具有自由权的内容,又具有社会权的内容。我国宪法中的劳动权在自由权层面和社会权层面都有缺陷,在内容上,应当参照《公约》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在效力上,应当激活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建立涉及宪法劳动权的案例指导制度。劳动权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宪法权利,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上的劳资矛盾还广泛存在,宪法劳动权就是一个调节器,保障好劳动者的劳动权,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 用。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6

同志们:

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第三期业务培训班今天开班了。这次培训班是市就业局和劳动监察支队联合组织开办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大家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新时期劳动保障有关理论和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和掌握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三化”具体内涵,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实践要求,提升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全面促进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围绕这次培训班我谈三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今年,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责任重大的一年。

首先,今年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战略从今年开始起步,全面实施。在我们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进程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无疑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说,头一、二年,重点是解决转制过程中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善投资环境等,作为我们从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及时跟进,适时调整,在工业振兴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业振兴有一个协调稳步的发展基础。

其次,今年又是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起步之年。我市的试点工作已全面的布置和实施。全市的大会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班已经进行完成,下一步就要具体进行操作。应当说,今年作为试点的第一年,按照各项试点的安排开展工作,能否取得试点的预期成效,今年尤为重要。不管是失业登记,还是就业服务,在坐的各位都是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试点的起步顺畅与否。因此,保障体系试点今年是十分关键的基础年。

第三、今年还是促进就业、扩大就业的攻坚年,今年吉林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振兴的重要时期,下岗失业人员又要有一个新高。

另外,结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有将近15万下岗职工需要解除劳动关系。因此,不仅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压力大,而且失业率还要出现一个新的攀升。所以,完成今年的就业任务难度很大,既要攻克落实再就业政策中的难点问题,又要千方百计地控制失业率的过快攀升。

这样的就业工作形势,我们作为劳动人首先要在头脑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一种责任意识,可以说,今年结合试点工作,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各项基础工作做的好坏,关键要靠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驾驭本职工作的真本领,提升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版权所有

二、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真本领。

(一)认真领会就业服务“新三化”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

“新三化”指的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不单是劳动力市场的新三化。这一点我们要清楚。“新三化”是中央领导同志总结各地实践,着眼未来发展,对就业服务工作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新三化”是“老三化”的深入和发展,“老三化”是对就业服务部门本身的要求,是硬件;而“新三化”是对“老三化”的扩展和补充。它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是人本服务。根本目的是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要提升,要上升一个层次。

人本服务,就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整个就业服务的宗旨。这个“人”,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包括求职和从业的城乡劳动者,也包括用人单位,还包括培训机构及其他社会各方面需要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个人和机构。具体说,人本服务就是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把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作为就业服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句话,人本服务就是满意服务。

人本服务是“新三化”的灵魂,是就业工作的旗帜。现在我们搞“新三化”建设,无论是完善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还是利用社会资源,都有一个根本的目的,那就是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检验我们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标准就是看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不是满意。因此,作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更要认真学习领会这方面的内容,并按要求开展好自己的工作。

(二)新时期赋予我们新的工作内容,认真理解和掌握更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

新时期对我们就业服务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就是要高举人本服务这杆大旗,走人性化服务的路。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理解和掌握工作内容,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要理解和掌握网络建设工作内容。今年网络建设的目标是延伸到街(乡镇),明年要争取达到和每个社区联网。这些都是硬件建设,硬件建设上去了,不要让它成为摆设。下一步,我们要按照“新三化”建设的要求,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主要是要求我们练好内功,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会熟练操作计算机,充分发挥已有设施的作用,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是要理解和掌握标准化建设工作内容。关于标准化建设工作,省、市已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劳动保障机构规范化建设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这就是要求,这就是标准。首先要提高对规范化建设的认识,目前这段时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性时期,新旧体制交换产生的矛盾集中反映在基层,没有规范化建设很难完成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其次是规范化建设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要持之以恒。目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劳动保障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争取短时间内达标。第三是要注意发挥功能。规范化建设是要求,是目标,但不能忽视发挥功能这个问题。规范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作用,使所有的问题通过基层能够得到解决。开展劳动保障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基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只有通过我们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真正为服务对象着想,才能赢得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版权所有

三、认真对待和把握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

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作用发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因此,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前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年市里拿出一部分资金,定期举办培训班,免费为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目的就是要适应新时期工作形势的需要,使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高,为全面发挥就业安置和社会化服务的主阵地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按照培训班的要求,认真遵守作息时间,严格遵守培训班纪律,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认真组织讨论、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来全面提高我们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保证此次培训班收到实效。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7

一、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公众”的宗旨,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劳动保障网站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渠道、公共服务的窗口、沟通公众的桥梁。以“**劳动保障网”为门户,建设一流的劳动保障政务服务网站集群。

(二)主要任务。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努力提高公众参与互动水平,各市劳动保障网站应在省劳动保障系统网站测评中综合测评得分达80分以上,在各市政府部门网站的测评中争先创优。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着力打造政务公开的平台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网站建成推进和交流工作的综合平台。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入报道反映劳动保障领域工作推进、重大政策出台等方面的新闻资讯,将劳动保障工作动态、重要事项及时、准确传递给社会公众。拓展网站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使社会公众全面深入地了解劳动保障的工作内容和重点,理解和掌握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重要事项知情权的同时掌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2、公开政务,解读政策,将网站建成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对照网站考核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政务公开要求,完善网上信息公开目录,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在网上公开相关劳动保障政务信息。本部门的政务基本信息、政务动态信息、各类政策法规、行政许可事项、办事指南、数据与报告、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主动通过网站这个主渠道向社会公开。加强政策法规库的动态维护,保证政策信息的全面、准确、及时,做好和12333的信息联动。

(二)强力打造公共服务的平台

1、增加网上服务项目,提供多形式的在线服务。对全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经办服务等办事项目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和梳理,拓展网上办事项目和服务范围。按照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提供在线查询、在线申报、在线办事、网上下载等各类在线服务,逐步实现网上受理、后台办理、网上反馈的一站式服务。**劳动保障网上已实现的公共服务项目、公众参与项目,各市都应当实现。

2、整合业务子网站,一个窗口对外,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以经办服务为主线,对现有的业务网站进行整合和提升,将所有能够在网上提供和在其它网站上已经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项目整合到劳动保障网一个平台上,一个窗口对外。重点建设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网、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网、12333综合咨询服务网等业务子网;积极推进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用工备案等业务在网上开展。加强网站服务与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机结合,搭建统一的网上服务平台,将网站办成群众欢迎、政府满意的服务平台。

(三)加强互动交流,创新服务方式

以12333咨询服务网为咨询互动平台,开展在线咨询、网站调查、意见征集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服务,方便服务对象咨询、提出建议和意见、参政议政,反馈咨询热点、调查结果,为决策提供参考。完善制度保障,确保公众咨询、建议意见、调查等处理与反馈的及时性。

(四)强化内容保障,推进服务联动

**劳动保障网是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门户网站,各市要高度重视对**劳动保障网的内容保障工作,建立内容保障工作长效机制,明确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畅通上下工作联系渠道。及时报送动态信息、调研报告和数据分析、政策解读等,保证重要内容同步。各市加强经办服务项目的统一规划,网站上开展的公共服务项目,应及时为**劳动保障网提供链接。各地网站改版或栏目、域名调整和链接变更,要提前告知**劳动保障网,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全省开展的在线直播、在线调查、意见征集等联动活动,各市要积极参与,同步宣传。全省的网站建设实现标准统一、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服务协同、联动响应。

(五)规范网站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各市要高度重视网站安全问题,规范网站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网站技术和系统安全保障。建立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制度,确保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的报道导向性正确。利用CA等手段完善网上公共服务的安全机制,梳理现有的硬件、网络、软件平台,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网站各项服务正常、安全地开展。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8

为加快统筹城乡工作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省、市决定在我县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根据全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完善和创新制度为重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逐步破除劳动保障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着力构建和完善城乡相融的社会保险制度,着力提升劳动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利,促进我县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劳动保障职能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依法试点原则。遵循国家现行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在劳动保障基本制度框架体系内,探索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新途径。

(三)开拓创新原则。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破除制度,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劳动保障体制机制。

(四)循序渐进原则。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制定近期、中长期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事业。

(五)注重实效原则。立足现有条件,求真务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主要内容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工作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水平,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建立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相融通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到2009年底,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万人,其中农村居民7万人;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率2013年达到50%,20*年达到80%以上。

2、工作内容:一是建立新型保险制度。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基本框架,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和融合、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和变更,推进制度并轨。二是适时调整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的调整由县政府参照企业职工养老金调整时间,按照效率、公平、保发放、可持续原则确定调整水平。三是加强保险基金的筹集。坚持参保缴费实行个人为主,政府和集体适当补贴;完善“土地换社保”的办法与措施,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流转,广辟农村居民参保资金渠道,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

3、实施办法:另行发文。

(二)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1、工作目标:建立城乡制度统一、标准各异、自主选择参保、权利义务对应的医疗保险制度。到20*年,实现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2、工作内容:一是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打破城乡户籍界限,建立适用于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分设若干档次,由城乡居民自主选择,依据选择的缴费标准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二是统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将分属于相关部门管理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解决当前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中多头管理、城乡居民重复参保、重复享受待遇,以及各级财政重复补贴等问题。

3、具体办法:另行发文。

(三)统筹城乡就业

1、工作目标:深化就业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壁垒,用7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政策和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就业结构比较合理、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优化、劳动关系和谐、人民乐业安居的目标。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8%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201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工作内容

(1)建立完善就业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破城镇与农村的劳动者身份界限。凡本县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及外来务工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务工收入证明在户口或务工所在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四川省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登记手续,领取《登记证》,凭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就业服务。

二是建立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每年由县就业局组织开展一次劳动者就业情况调查,更新全县劳动者就业失业情况,更新全县非农业从业人数。实行日常登记与定期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建立覆盖全县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监测体系,每年3月公布上年城乡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状况。

三是建立完善失业预警制度。凡我县规模以上企业(用工30人以上的企业)招用人员和自用工之日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并送县就业局备案。县就业局及时将企业用工备案信息上报国家用工备案库,预报劳动合同到期高峰期,建立失业预警制度。

四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全县非农领域的劳动力全部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提供依据。

(2)建立完善就业政策

一是扩大《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范围。将法定劳动年龄内,在各类用人单位就业的城乡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产业或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一年以上的农村劳动者纳入发放范围,享受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属城乡就业困难对象的应在登记证上注明“就业困难人员”字样,城乡就业困难对象是指本县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并办理失业登记的下列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含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家庭);享受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4050”人员(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需从事非农产业3年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连续登记失业3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按城镇人口安置的被征地农民。

二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对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中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三是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给予培训补贴。

四是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的城乡劳动者,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五是从2009年起,用人单位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就业困难对象,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会保险足额缴费的,给予适当岗位补贴,试点范围按照资金到位情况逐步推开。

六是从2009年起,用人单位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城乡就业困难对象,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试点范围按照资金到位情况逐步推开。

七是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城乡劳动者自筹资金不足的,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掌握在5万元以内,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试点范围逐步推开。

八是用人单位招用城乡劳动者就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实行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试点范围逐步推开。

九是对商贸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参加社会保险足额缴费的,可申请享受有关税费减免政策。

十是自本意见施行之日起,对实现自主创业,并吸纳5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正常纳税经营1年以上的,经审核无误,一次性发给3000元创业补贴。

(3)建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增加财政对就业保障的支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统筹城乡就业和劳务开发纳入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加快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和强化乡镇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将工作责任落实到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确保积极就业政策的全面实施。

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县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切实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制度的落实。

三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上级规划要求提前完成“一城(县城)四镇(元坝、歧坪、龙山、东青)”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提升延展服务功能。县人力资源市场大厅不少于400平方米。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大厅不少于60平方米,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者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

四是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在全市人力资源统一网络平台的基础上,2009年底联通市、县、乡镇和村(社区)的四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全部运用信息网络和工作软件开展城乡人力资源管理、用工需求管理、免费职业介绍和就业困难群众帮扶等各项就业服务,增强市场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4)建立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坚持初始培训以政府为主,提升培训以企业为主的职业培训思路,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培训制度。支持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扩大招生规模,引导和鼓励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的劳动者掌握和提高职业技能。

二是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形成社会化的职业培训网络。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职教、培训机构及民办职业学校的优势,推进职业培训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统筹整合扶贫、农业、科技、经商等部门培训项目,科学配置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按照资金统筹、工作统一的原则,共同做大做强职业培训。

三是建立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行由政府主办,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争取上级职教、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争取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搭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技术技能素质。积极探索从制度、机制上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四是着力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溪建筑工”、“*溪电工”、“*溪焊工”等工种培训,着力打造*溪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五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以技能鉴定促进职业培训,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实现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就业的有机结合,引导城乡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实现素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参加国家规定准入工种培训的各类人员,必须获取初级以上(含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和支持城乡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后进行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经培训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城乡劳动者,优先推荐到本地用人单位就业或成建制地转移到外地就业。

(5)建立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制度

所有用人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就业登记,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强化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和动态管理。规范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依法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

(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组织建设

1、工作目标:建立起与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经办能力,加快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的人性化、规范化、信息化。到2009年底,县就业、人才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建设任务的50%,到20*年底,县就业、人才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达到*0%;到2009年底,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达到*0%,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达到*0%。

2、工作内容

(1)开展创优活动,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班子建设,建设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工作业绩好、作风形象好的优秀领导班子,实现领导班子“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加强队伍建设,使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职工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优秀团队。加强廉政建设,开展职工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自觉远离腐败。认真落实和规范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创建“优质服务窗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2)加强机构建设,构建服务体系

建立“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工作服务体系,形成县、乡、村(社区)、居民小组四级服务网络。

一是健全乡镇服务机构。在全县39个乡镇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按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工作经费按一定标准纳入县财政预算;实行部门、乡镇双重领导,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为主。

二是建立村(社区)服务组织。在全县61个社区、717个行政村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设协理员,为公益性岗位。1万人以下的社区设1个,1万人以上的设2个,对协理员实行合同制管理,不纳入正式编制,不作为正式职工,协理员身份和工作关系隶属乡镇,由社区管理。行政村每村1人,由现任村三职干部兼任。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由县财政适当补助。

三是居民小组根据需要聘用劳动保障联络员,实行购买服务的方式,所需经费由县财政适当补助。

(3)加强基层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县就业、人才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公用房面积达到8000-12000平方米;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公用房面积达到*0-300平方米。按照“六个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和“五个统一”(机构名称、基础台账、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的要求,在2009年,对39个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标记、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服务的规范化建设,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小窗口,大服务”。建立健全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事务办理和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办公用房至少达到30—*0平方米;配备所需办公设施设备。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整、统一、准确的社会保险信息化资源库,建立高效、适用的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网络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立上连省厅、市局,下连乡镇的规范的数据中心。集中管理业务和决策信息,强化综合信息功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对经办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五保合一”的数据大集中管理模式。加强“12333”劳动保障信息咨询热线建设,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渐实现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

(4)明确工作职责,提高经办能力

明确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职责: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组织劳动力资源调查,办理失业登记和就业登记;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组织实施社区就业项目;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完善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制度,掌握辖区内就业困难对象底数,为其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协助落实岗位、社保、培训补贴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辖区内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调查,协助督促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建立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卡),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服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农民工工作;监督指导辖区内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劳动保障统计工作;指导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的工作。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09年5—6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统筹城乡劳动保障的意义、主要内容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试点(2009年7-9月)。在全县39个乡镇组织实施统筹城乡就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建设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2009年*月)。对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查找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制度,规范优化操作程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负责试点工作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各乡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乡镇负责做好本辖区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做好全县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的各项工作。县发改局负责做好有关劳动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审批。县财政局负责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资金保障。县人事局、县编办负责落实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组织的机构设置、编制、人员。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负责积极推动土地、林地、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为农村居民开辟有效的筹集社保经费渠道。县卫生局、县民政局负责协同配合做好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资源。各新闻宣传单位负责做好宣传工作。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9

[关键词]马克思 体面劳动 不体面劳动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023-08

“体面”,通俗地理解即既有美丽的“体”,也有荣耀的“面”。所谓体面劳动,也就是既有美丽的“体”、也有荣耀的“面”的劳动。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具体阐析体面劳动的概念及其内涵。但实际上,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实践形态。其基本内容包括三大方面,即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有劳动才体面,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剥削制度是劳动者因劳动不体面,无劳动更不体面,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不体面的劳动的根本原因。现阶段,实践体面劳动对于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复杂的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使得“回到马克思”,深入挖掘其体面劳动观的伦理内涵、积极实践其伦理要求成为一种必然且应然的选择。

一、体面劳动基本内涵的伦理揭示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严峻的劳工问题而专门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形成过程大致是:1994年国际劳工大会主张经济应是人道的经济,应将国际贸易规则与基本劳工标准相联系;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进一步明确规定要消除强迫劳动,保障结社自由,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1998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报告首次提出“体面劳动”(Decent Work)这一概念。关于体面劳动的基本内容,国际劳工组织概括为:保障人们的就业条件及在工作中免受歧视或骚扰;劳动者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劳动者享受充分的社会保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实施劳动权利和参与劳动管理的意愿。从国际劳工组织的解释看,所谓体面劳动,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劳动者的劳动是体面的劳动,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无疑,国际劳工组织的分析的确揭示了“体面劳动”的一些基本内涵。但是所谓“体面”总是针对具体人而言的体面,使人体面的原因虽然复杂而多样,但要而言之,借荀子的“义荣”、“势荣”说,无非是因“义”或因“势”而“荣”,即体面。劳动是劳动者进行的活动,体面劳动的主体自然只能是劳动者。因此,劳动者因劳动应“荣”,也应是体面劳动的一个基本内涵。

从经典文本看,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阐析体面劳动的范畴。但对其劳动伦理思想稍加逻辑推演,便可以发现体面劳动实际上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一,马克思青年时代择业的价值取向是使人们幸福而体面地生活。在1835年,马克思就认为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以实现人类幸福、兼济自身完美为根本指针。马克思选择使人体面的职业作为人生宏愿,当然也希望人们能够从事体面的劳动,这也是马克思对剥削阶级社会不体面劳动进行伦理批判的重要原因。其二,马克思从人的本质论劳动,事实上阐析了体面劳动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体面劳动应是体现人的生命自由的劳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其三,马克思实际上还将体面劳动的实现程度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准,一般认为有二,即生产力发展标准与人的自由发展标准。这两个标准内在的联系性与一致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必经体面劳动的“嫁接”才能实现: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集成创造性成果,体面劳动才能提高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需要通过体面劳动——有尊严的工作、合理的工资、安全的工作条件、享有社会保障与尊重来实现。

劳动保障的基本内容篇10

一、总体目标

以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为依托,在全区各街道、镇设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在受委托权限内执法。以街道、镇为单位,根据居(村)分布情况,划分若干网格责任区,原则上网格责任区与各居(村)劳动保障服务站相统一,明确相应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组建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队伍,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基本监管责任单位,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的原则,对网格地域内的所有用人单位,进行信息采集和动态监控,建立区、街(镇)、居(村)三级联网的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化监管系统,并实现与劳动就业、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信息系统联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二、工作职责

(一)区劳动保障局负责指导街(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的设立和网格的划分。负责对街(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负责对街(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

(二)街(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负责落实辖区网格划分,加强网格劳动保障监察法律监督管员的日常管理;组织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组织实施劳动保障专项检查和劳动保障年审工作;监督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行为;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指导各居(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相关工作。

(三)居(村)负责对本网格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对网格区内用人单位进行信息采集,做到基本情况清、用工人数清、签订合同清、工资支付清、参保情况清;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政策宣传;协助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调查和调解举报投诉案件;对发现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尤其是因劳动纠纷有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苗头的,要及时向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于20*年*月*日前,各街(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增挂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牌子,设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名称统一为:“*区××街道(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增挂牌子后,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人员从现有人员中调剂,由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法律监督员组成,其中专职监察员不少于2人。网格的划分,由各街(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提出意见,报区劳动保障局审核,市劳动保障局备案。各街(镇)可结合当地实际,具体划分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不少于1名劳动保障监察法律监督员。网格划分后,各街(镇)要制作“网格化监管责任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网格化监管责任区域示意图”、“行政区域平面图”等。

(二)建立“网络化”监察体系。利用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平台,由市局组织与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以及各街(镇)、居(村)进行联网,依托网格化管理进行网络化监察。

(三)组织人员培训。专兼职监察员及法律监督员应进行培训,取得证件,依法开展工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劳动保障监察系统软件的使用培训,使之能熟练使用劳动保障监察系统的信息录入和查询工作。

(四)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街(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要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窗口受理举报投诉;居(村)设立劳动保障举报投诉电话,并向社会公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街(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居(村)劳动保障工作站“三级”按职责规定进行处理。首先由法律监督员进行宣传教育,督促用人单位进行整改。对拒不改正的,逐级上报,由上级机构实施监察。对经处理过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须由作出处理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档入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街(镇)对“两网化”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按“两网化”工作进度的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区成立“两网化”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两网化”体系建设工作指导。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安排,明确责任,抓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