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5:46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1

丽江老君山地处滇西北四州(市)的四县交界处,即丽江市玉龙县、大理州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6°35′~27°05′,东经99°33′~00°11′之间,东西长63km,南北长56km,海拔范围1800m~4500m。包括丽江市玉龙县的太安乡、九河乡、石头乡、石鼓镇和拉市乡5个乡镇,总面积1968.81km2。老君山示范区处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的核心部位,是滇西北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区内森林覆盖率近77%,含有多种植被类型,包括高山、亚高山森林、草甸自然生态系统的老君山片区和以高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拉市海片区。老君山分布有部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68种,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的主要栖息地之一,也是滇西北少数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之一;拉市海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分布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黑颈鹤(Crusnigricollis)等重要物种。老君山示范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生态功能区,不仅保护与洪水控制相关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等关键生态功能,而且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增加碳吸收等全球环境效益,以及实现科学地利用土地、提高当地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示范区内分布有纳西、白、汉、傈僳、普米、彝、藏等多种民族,是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包括过度林下资源采集、陡坡地耕作、旅游无序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护物种构成持续压力和威胁,局部生态系统功能出现退化趋势。

2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作用及管理手段

Grumbine从管理角度总结出生态系统管理定义中的10条共性原则:即等级性(hierarchicalcontext)、生态边界(ecologicalboundaries)、生态完整性(ecologicalintegrity)、数据收集(datacollection)、监测(monitoring)、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机构间合作(interagenceycooperation)、组织变动(organizationalchange)、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类价值观(values)[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提出的10多种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3],反映了生态系统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完整性、多目标性和灵活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系统,生态系统管理必须从足够的时空角度出发,考虑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是否足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考虑管理的目标是否能同时满足社会和生态需要,考虑管理的方式是否能适应不同的情景。因此,生态系统管理可理解为创立一种跨越部门、行业或区域的综合管理框架,确保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以达到创造和实现多元惠益[6]。老君山是一个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的区域,涉及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试图在加强不同利益相关者活动的协调上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基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和上述原则,示范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可理解为:它是一种生态系统管理策略和管理方式,要求恰当地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采取更加平衡而不是顾此失彼的发展战略,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生态等手段,建立广泛合作和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制定长期和科学的管理规划,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控制生态系功能退化,减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和恢复方面,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作用表现为:(1)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和规划等策略,确保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以及在管理上的战略性和宏观计划性,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2)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制,实现各资源管理部门的科学合作与配合,发挥出综合管理整体优势;(3)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监测评估系统,及时监测各类生态系统的变化,为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示范区内可采用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手段包括:(1)法律手段:从综合管理的角度,对示范区内现有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更有效的指导和规范管理。(2)行政手段:建立起示范区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界定各个部门职责与协调合作机制和方式,并通过实践运行对其进行完善。(3)经济手段:结合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开展替代生计开发,包括生态旅游开发、替代性经济作物和林木推广、畜牧业发展等,综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4)社会手段:开展保护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公共意识教育,在社区开展替代生计、生态旅游以及相关项目的培训活动,提高社区民众的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5)生态手段:通过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的制定,在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内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按其自身规律自我恢复和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3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现状及模型研究

3.1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现状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客观上需要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老君山区域与我国的国情和行政体制一致,其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分散、不系统的问题。综合管理的理念虽然正逐渐为管理层所接受,但缺乏制度层面的建设,有关生态管理制度的规定仍然呈现同一个生态系统的要素与要素之间、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处于纵向、分割、相对独立的态势。主要表现为:(1)缺乏综合协调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仍然是以单一环境要素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的建设上,虽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不可分割性,但仍然缺乏可操作的、体现多部门协调的、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的综合管理制度规定,影响了生态系统管理效能的发挥。(2)缺乏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规划。区域涉及保护的决策之外等现象。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农户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经营权隐形争夺,以及在资源开发利用上体现的急功近利思想,在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利益失衡的现象。不少具有保护价值的区域属于当地社区集体所有,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块常常被置于各种土地利用的板块之中,而对各种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对保护区域的权限缺乏制度上的规定或约束,致使难以对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的局面。(4)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建立。随着示范区保护力度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和当地居民间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大,但是环境政策中的生态补偿力度明显不足。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诸如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人鸟冲突的生态补偿等,但是由于补偿方式不适和补偿额度有限,不能完全弥补居民的损失。(5)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仍然不足。拉市海周边村民开展骑马观光旅游,但骑马场大多沿拉市海湖滨而建,马匹缺乏管理,对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同时也直接威胁拉市海水体。老君山具有丰富野生菌类资源,经济价值高,周围村民大量上山采集菌子,并且不分大小,严重威胁菌类更新,造成资源巨大破坏。(6)政策方案中缺乏监测体系。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来看,自然资源管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保护行为,而且需要照顾到社区的发展权益,二者既矛盾又统一。由于缺乏监测体系,环境政策方案很难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3.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3.2.1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跨部门、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管理,它涵盖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中应与发展的相关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规划等,但现有规划通常由各部门完成,往往对于利益相关者考虑不够,或利益相关者参与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在专项规划之上的统筹保护与发展的综合规划。(3)资源产权体系不健全,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出现。当前,我国物权立法总体滞后,环境资源产权体系没有建立,资源管理操作层次上的规则也不健全,因此出现国有资源“只用不管”,恣意占用;社区资源“管而不能用”,拥有者被排除在资源利用和保护反映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根据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不同,示范区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利益相关者、战略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1)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村民、游客、公司企业和当地学校。当地村民是综合生态管理的实践主体和受益者,游客、公司企业和学校则是参与者和受益者。(2)战略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非政府组织(NGO)。示范区所在乡镇政府部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调控者和执行主体;相关职能部门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监督主体和协助者;NGO则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的主要协助者。(3)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外来务工者和周边乡镇,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间接受益者[7](图1)。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见图2。3.2.2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构建围绕生态系统管理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法律、行政、经济、社会和生态手段五个方面,构建老君山示范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图2)。图2所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可概括为(图3)。(1)管理机构:建立起生态系统综合协调管理机构。(2)制度、机制层面: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构的协调下,建立健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协调机制和制度。采用公众监督、媒介监督、专家监督、非政府监督等多种形式,监督示范区管理行为。通过加强村规民约制度和社区共管制度建设,从基层水平推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实施。(3)管理规划或计划层面:制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指导和规划生态系统管理行为;优化示范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开发生态功能保护与替代生计计划和项目,包括保护区建设、替代生计开发、项目综合协调优化计划等,保障各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中来。(4)支撑体系,开展公众意识教育和项目宣传推广,提高各利益相关者公众参与和生态保护意识;建设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监测评估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和评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成效。

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型应用

4.1空间规划管理

老君山地区涉及“三江并流”部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范围。在老君山建立保护区的构想经历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的不同阶段,最终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得以确立。这一过程也反映了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和博弈。从IUCN对保护地类型的分级来看,国家公园属第二类保护地类型,其保护严格程度不及自然保护区,也不适用于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为更好地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生物多样性和景观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山地生态农业、林业及畜牧业发展区、河谷平坝生态农业建设区、城镇发展与旅游服务保障区等不同生态功能区。同时,依据区域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结果,把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通过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的实施,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按其自身规律自我恢复和发展,满足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的需求;在河谷及平坝区等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内集聚社区人口,并开发生态产业,提高社区经济发展水平(表1)。示范区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采用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及属地管理中的“3+2”、“3+3”二级协调管理机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协调机构由示范区所在地县级及以上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示范区属地所辖5个乡镇、玉龙县林业局、老君山管理委员会、拉市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及GEF丽江项目办公室等,分别组建“2+2”(丽江项目办公室+拉市海保护区管理局+玉龙县林业局+拉市乡、太安乡)和“2+3”(丽江项目办公室+老君山管理委员会+玉龙县林业局+石鼓镇、石头乡、九河乡)二级协调机构。凡涉及职责交叉和利益冲突的重大事项由“2+2”或“2+3”进行协调,按照“集体讨论、协商一致”的原则,采取定期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会商或会签。联席会议协调不成的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领导小组进行解决。

4.2生态系统监测评估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2

1.1人类生态系统的定义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是为管理生态系统而提出的。在现阶段生态系统的管理中,人作为一种因素或资源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于是,与传统的自然生态系统概念不同的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社会作用和影响。Machlis等将人类生态系统定义为可长期调整与可持续的包括生物物理学和社会因素的闭合系统。不同范围的人类生态系统由决定性资源、社会系统以及在不同人类系统中运动的资源流组成。决定性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资源流是指个体、信息、能量、物质、营养和资金在人类生态系统各组分间的流动,或从一个人类生态系统流向另一个人类生态系统。社会系统规定着资源流和决定性资源的利用,包括社会制度、社会循环和社会秩序。

1.2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

1.2.1决定性资源

本文主要分析几种与研究内容相关并在长期内有显著变化的组分:

(1)自然资源中土地所有权影响着很多社会制度。动植物资源的改变可以导致营养供给、法律、食物及自然界社会准则的变化。

(2)社会经济资源中的人口增长是影响大部分人类生态与社会系统长期和暂时的城市、国家及区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资本的变化及其混合输出会改变社会机构和财富的等级制度、等级身份以及其他人类社会系统的特征。

(3)文化资源中的组织提供了创造和维持人类社会系统结构的弹性。信仰对人类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会事实,对社会制度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1.2.2社会系统

(1)在社会机构中,法律的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的利用、资本的发展及其它人类生态系统的组分。政府在很多范围内控制着关键的自然资源,因此,政府行为和过程的变化对人类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管理主要控制着决定性资源和必要的社会系统供给,生产的有效性或分配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人类生态系统。

(2)社会循环包括生理循环、个体循环、制度循环和环境循环。每种类型的循环在不同范围中干扰和影响着人的生理、个体、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3)在社会秩序中,身份的多种形式变化常通过社会规范的改变影响社会系统。社会规范中非正式的规范由社区或社会组织实现,正式规范比较严肃和制度化。

2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组分的冲突分析

2.1保护区概况

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部。保护区由蛇岛和老铁山两部分组成,现总面积90.72km2。蛇岛是2万多条蛇岛蝮蛇(GloysiusShedaoensis)在世界上唯一的生存地。老铁山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中重要的停歇站,已发现的每年经由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候鸟有307种,数量超过百万只。除此之外,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还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在35%以上。

2.2主要组分的冲突分析

2.2.1决定性资源

(1)保护区功能区和总面积的调整。在该保护区成立之时,我国在自然保护区的理论方面仅限于概念和分类的研究,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和政策上才有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和规定。1999年,该保护区进行功能区规划,当时总面积为170.73km2;2003年,由于建设国家重点项目烟大火车轮渡,保护区调整了部分缓冲区和核心区,总面积不变;2005年,旅顺口区根据大连市政府拟建设临港石化工业园区的需要,第二次调整了部分核心区和缓冲区,总面积减少;2010年,为进一步缓解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区进行了第三次调整,缓冲区和实验区面积均减少。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中,各功能区所发挥的功能和政策规定都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需要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内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等活动。纵观几次的规划调整,一方面,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面积逐渐减少且各斑块变得孤立,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功能区的调整致使在不同年份的功能区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对策也有所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和状况也不同,于是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2)土地利用的变化。以上几次保护区面积和功能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该保护区内部及周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根据旅顺口区环保局的资料,2000年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约为5.71km2,至2007年上升到25.90km2,约增加了5倍,已经渗透到了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周边社区社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用了保护区的土地,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负荷,而且,建设用地中工矿企业的占地改变了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权,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沿着土地可预测的轨迹变化,林地变成了农业用地,最终变成城市用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原有功能。

(3)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根据我国研究人员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9次对蛇岛蝮蛇种群数量的估算进行作图,得到蛇岛蝮蛇近50年来种群的变化趋势。由于1932年、1933年以及保护区建立的1980年测量的蛇岛蝮蛇种群数量在当时认为估算过高,因此没有在图中呈现出来。除此之外,1957年的测量数据5000条也认为是估计过高,可以解释没有落在种群变化趋势线上的原因。在保护区建立以后,蛇岛蝮蛇的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说明了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管理对蛇岛蝮蛇的保护和种群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一增长的趋势并不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物种的影响,因为对蝮蛇种群本底值的调查不是每年进行的,在保护区的面积和功能区调整的年份中并没有进行蝮蛇种群数量的估算,而由于外界影响所导致一个物种种群的变化可能是灾难性的、快速的,也可能是缓慢进行的。迁徙候鸟种群数量的本底值较难获得,不过根据蛇岛蝮蛇捕食鸟类的概率可以粗略地估算每年在保护区停歇的迁徙鸟类数量。如按2005年蛇岛蝮蛇种群数量2万条计算,根据观察,1条蛇岛蝮蛇每年吃掉8~10只小鸟,每年约有16~20万只鸟葬身蛇腹,而蛇岛蝮蛇的捕食概率为10%,于是每年至少有200万只的鸟儿飞落蛇岛。而蛇岛蝮蛇各年龄组成所能吞食的鸟类大小主要受鸟类直径的限制,小型鸟类才是蛇岛蝮蛇的食物。考虑到蛇岛蝮蛇不捕食的鸟类及未落在蛇岛上的鸟类,每年途经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迁徙鸟类数量要远超过这一数值。据剖检统计,食鸟的蛇岛蝮蛇占其种群数量的90%。虽然蛇岛是一座独立的小岛,保护区的规划调整没有减少蛇岛的面积,或给蛇岛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蛇岛周围附近陆地环境的变迁给迁徙候鸟的停歇地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变化,候鸟种群数量的变化也将间接导致主要以候鸟为食的蛇岛蝮蛇种群数量的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4)社会经济资源的变化。近年来,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的缓冲区、实验区及其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迅速,根据2008年的统计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企业465家,其中核心区3家,缓冲区96家,实验区366家;2010年规划调整后,保护区的面积减少,原有企业也随之划出了保护区的范围,于是核心区的企业为5家,缓冲区18家,实验区57家。从经济方面来看,仅在2006年,该保护区辖内的老铁山地区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8.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32.9%;在人口增长方面,到2006年底,该保护区的核心区人口数为46人,缓冲区9174人,实验区34458人。2002—2006年该保护区人口数量的变化。2010年重新规划后,保护区划出了部分土地,人口数量也相应地减少,至2011年5月,保护区内的人口总数为5065人。人口是人类生态系统很多重要组分的供应源,也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施压者。随着旅顺口区的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地涌入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技术支持和劳动力,同时也迫切地需要更多的资源配置,社区、工厂和商店等也随之增加。一方面,增加的建筑物的灯光照亮了黑夜,误导了候鸟飞行的方向,甚至使它们直接撞到墙上导致死亡;另一方面,企业数量的增多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5)文化资源的变化。在保护区成立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基本是靠山吃山,捕鸟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传统,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保护区成立之前,老铁山鸟市上每天售卖的候鸟数量最高可以超过万只,于是在最初一些年里,当地居民对于禁捕的抵触情绪也比较强烈。近几年来,由于保护区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加大,人们逐渐转变了对待候鸟的态度,虽然每年仍有少数违规捕鸟的现象存在,但是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将这种生存方式转向不依赖于野生鸟类猎取的其他行业。从保护区管理的执法状况来看,每年违法违规的现象大幅度减少。

2.2.2社会系统

(1)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被其他不同类型的土地占用,适宜候鸟生存的林地、草地、滩涂等正向中央缩减,适宜鸟类生存的生境面积越来越小。根据考察数据,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核心区的农业用地面积为0.69km2,缓冲区1.93km2,实验区7.11km2。在最新一次的保护区调整后,保护区内还有3个街道包括18个行政村部分或全部地在保护区内,而这些行政村的存在是先于保护区建立的,在保护区成立的30多年里,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农药化肥、地膜、塑料大棚的应用、农田和村庄的建设、海产养殖饲料的使用等已经使传统的农田和海岸生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当候鸟在田间或河流、海岸停歇觅食时,这些污染物也威胁着候鸟的健康,因此农业生产对候鸟的停歇觅食有着更复杂及深远的影响。

(2)法律意识的缺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法律知识的宣传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保护区管理局在禁捕以后的很多年里,执法权有限,而最近一次的规划调整使保护区管理局获得了更多的权力。2010年,保护区内村民非法捕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处罚人民币2万元。虽然禁捕了很多年,但是对于老铁山历代以捕鸟为生的百姓们,仍有人认为捕鸟是可投机的活动。在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中有一种解释,在当地居民中形成的非正式规范在与正式规范相冲突时,被称作“民间犯罪”,当然这些活动是与法律背道而驰的。对这一盗猎事件的刑罚不仅为更多的盗猎者敲响了警钟,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3)身份和等级制度的差异。在蛇岛老铁山保护区范围内的人类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自然资源、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当地政府和该保护区管理局,他们之间的关系为自然资源,是保护区管理局生态保护的根本内容,而当地政府的政策指导并支持着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资源不同程度地利用,他们之间不同利益的博弈和相互作用对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的现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该保护区内的主要矛盾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竞争,因此,决策者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发挥和扩大当地居民和企业在该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使之协调发展,保护区管理局和当地政府加大合作,通过为前者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来缓解该保护区中的冲突问题。

3对蛇岛老铁山保护区管理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的分析,本文对该保护区及我国具有相似背景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希望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1)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土地归属和面积变化主要由部级管理部门决定,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和面积的变化给保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保持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一致性、面积和功能区在时间上的连贯性,首要依赖于部级管理部门对保护区的重视和责任,其次也应有效地采纳学者对于保护区规划的科学方法,以及来自保护区当地工作人员的经验知识,使保护区的功能发挥至最优水平。

(2)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中自然资源的本底值,包括在物种、社会变化及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没有形成系统且长期的考察和研究文献,因此,对于研究该保护区人类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无法形成有力的依据,本底值的缺乏也体现了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量、监测技术水平和经济投入的不足,因此,对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社会、经济的本底值监测应该是今后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3)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优势和特点,吸引更多的利益群体了解并关注该保护区,使有兴趣致力于生态保护的个人和团体参与到保护区的合作中来。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不同的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对该保护区的关注越多,对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就越有利和有效,同时也会提高决策部门的重视程度。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3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5402

1 引言

随着目前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森林的生态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生态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和建设这一途径,全面增加了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恢复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了要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逐步完善,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与企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发挥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使得自然保护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背景下采取的一个环境保护措施,是为了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遗迹等进行保护而依法划分的一个需要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划分和管理,可以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到细化,而且能够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种类多样性进行保护,使得我国的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平衡得以保持。自然保护区中的资源种类十分丰富,有森林、动物、其他植物等,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不仅可以用于观赏,同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也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第一,保持水土,第二,涵养水源,第三,调节气候,第四,可以降低工业污染的程度。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在不断加强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保护,同时也在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建设,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3 自然保护区林业保护现状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对其内部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对林业资源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视不够,因此使得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内部的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比如很多树木被乱砍乱伐。第二,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管理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举措,由于责任体系不健全,一旦在出现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被破坏的问题时不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最终导致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得不到有效保护。

4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策略探讨

4.1 重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不仅是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保护,同时还应该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多样性的建设。针对当前很多自然保护区对林业资源保护不是很重视的现象,必须要加强宣传,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普及,提高群众的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从而可以使得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平台,从人们的精神意识角度着手,广泛宣传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保护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群众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得群众能够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监督。对于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具体管理人员而言,也应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整体计划中,突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强化领导责任,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落实保护责任

当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应该被提上我国发展的日程之上,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完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可以得到落实,强化具体的保护责任,让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比如在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过程中,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可以根据划分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并且要积极落实责任人制度,实现对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控制,要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林业资源造成的影响,控制旅游产业的危害,同时要以强制的手段要求各地积极实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一旦出现严重危害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系统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其相应的刑事以及行政责任,使得林业资源的保护责任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4.3 结合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过程中,除了对各种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之外,还应该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建和实施,加强产业与林业的融合,发挥出林业资源的重要作用。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发展,比如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林药间作等,都是不错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随着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不断推进,林木的逐渐生长,还可以不断拓展产业情况,比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也可以成为林业产业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产业的时候,应该要与市场保持平衡,还可以拓展产业范畴,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5 结语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各种破坏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行为的监管,加强立法,从而使得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得到落实,并且积极发展产业,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李新让,赵小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4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组织管理实施此项工程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责权统一的管理体制,运转自如的运行机制,科学的管理办法,现代的科学手段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性,即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环境等组成部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些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联系在一起。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被削弱或破坏,系统就会崩溃,失去功能。可见这种整体性保证了森林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其二是指系统功能的整体性,即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森林的整体功能与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与效益之和。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是天然林保护以及大自然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一,森林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保护森林环境必须保护其生物组成部分,反之亦然。第二,生态系统中那些起重要作用的物种,是维持系统整体的关键种,因此,在管理和利用生态系统资源时必须注意保护这些物种。第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互为环境。森林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要保护森林中的珍稀野生动物,只有保护好森林的建群树种种群,才能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开放有两个方向:一是系统对外开放,即生态系统向环境的开放。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是其演化的前提,也是其得以生存的条件。应注意的是,生态系统互为环境,一个系统对于另一个系统也是开放的。二是系统内部的开放,即在同一个系统内部,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开放。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就成为了现实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功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某一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现在与其他生态系统的作用上。封闭系统是没有功能的。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包括森林在内的任何一种系统都具有层次性,反映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及其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因而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生态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系统等级特征。生态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每一要素又是由低一级的要素组成的。就生态系统本身而论,它又是更高一级的组成要素。如穿过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小溪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也是这个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而这个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又是更大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组成生物圈的各类、各等级的生态系统犹如套箱,系统和要素、高层系统与低层系统具有相对性。高层次系统与低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会使其发挥不同层次的系统功能。

地球上的生物圈可以说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由多层生态系统为元素所组成的等级系统。在保护和利用生物圈生态系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其层次性,即等级性。根据层次性原理,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成分是有层次的,每个层次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上一级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因此要注意维持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性。

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

生态系统时时都处于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结构与自我演化之中。系统自组织表示系统的运动是自发地、不受外来干预地进行的。自发运动是以系统内因为基础、以系统的环境为条件,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交叉作用的结果。

了解系统自组织理论,对森林的经营与保护有着指导的意义。首先,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自组织的系统,在无强大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森林会向着结构复杂、系统稳定的方向发展,即通过自组织由低级有序向着高级有序状态演化。森林的进展演替机制也就在于此。达到高度有序、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最优的。其次,天然林在受到轻度干扰之后,系统会通过自组织逐渐恢复到高度有序状态。这是森林利用与恢复的理论基础,也是人工林培育的理论依据。

五、森林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生态学中,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的。景观的各种元素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而且各种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就是景观结构。它强调了景观的整体性。景观元素之间始终具有能量、物质、信息及物种的流动与交换,这就是景观的功能。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构影响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森林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从全局与整体角度出发。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利用,就要把森林与其他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千万不能孤立地对待森林问题。

六、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5

《决定》摘录: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针对这一问题,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阐述,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基于东方智慧治理工业文明病的新思维和新突破

从十提出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战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基于源头治理、制度治理、系统治理的新思路,都充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理念和思路上,不是就环境治理环境、头疼治头、脚痛治脚的西医治理思路,而是基于源头治本、系统辩证的中医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在治理能源和环境问题上,走的是一条就环境治理环境的局部治理和污染输出的外部治理之路。这种治理模式,中国无法学,而且地球承载力也无法允许中国走西方式外部治理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十六大提出绿色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就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治理之路。中国在处理能源与环境危机治理上,从十七大提出基于两性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到十提出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一直到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制度的治理战略,都是按照从系统解决、内生治理的思路进行。可以说,这条中国式的治理之路,就是基于东方智慧的系统内生的治理之路。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将会使中国走动力内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探索新路径

将市场机制导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遇到的能源环境危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新亮点。

可以说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改革。 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将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这就是生态经济、绿色和低碳经济的新发展。

首先,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将会带来新财富效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会改变传统财富定义。纳入市场定价的生态自然资源将成为稀缺财富受到社会重视、将会被纳入国民财富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在现有市场定价机制下,由于有些自然资源未能进行充分合理定价,导致了一些不计成本的滥用和过度开采,如许多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有一些生态资源压根就没有纳入市场定价,如空气、良好生态环境等,结果使这种免费产品在无约束使用,造成了经济社会无法承受的代价,导致了社会出现了负财富效应。目前北京的雾霾天,就典型地说明,从单纯GDP看,北京很富有,但从生态财富看,北京已经出现了环境的负财富问题。而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在理论和逻辑上,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新出路。可以通过自然资源产权的改革,使免费使用的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变成谁使用、谁付费的资源。

其次,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会推动以自然资本增值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发展。生态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不仅可以使没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成为有偿使用的资源,还可以使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发挥资本的作用,实现生态财富的增值。如目前正在升温的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以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为资源的新能源产业等,都是建立在以自然资本增值基础上的生态产业。自然资源产权的改革,将会从制度和机制上推动这些生态产业发展。

再次,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将会推动生态补偿市场、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根据自然资源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产权明晰和确权的改革,将会为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交易、碳排放交易创造条件。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这些制度建立,都需要在自然资源产权改革基础上进行。所以,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所要实现的一系列制度中,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是最基础性、也是难度最大的改革。

总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是一个催发生态经济、生态市场,以及市场化管理环境的具有革命性、挑战性、创新性的改革。要使这样的改革系统深入下去了,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制度设计、立法等一系列的创新跟进。

全覆盖的生态保护制度系统,将是一个体系严密、要求严格、高效化的管理体制

正如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也会失灵,不可能是万能的一样,中国自然生态保护,也不可能全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特别是生态自然资源具有的天然的不可分割性、不可独占性的特性,决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既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市场价值,还需要把不能纳入市场机制部分,通过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力量来进行。还需要加大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战略领域、宏观领域的治理。为了解决整个问题,三中全会《决定》推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期待的严格而系统、具有全覆盖性、全流程监控管理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个全新的管理体制,由三个系统构成:

第一个系统,覆盖全国土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决定》明确提出要基于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工具,对中国全国土进行统一规划与控制性管理。

第二个系统,覆盖所有官员的生态责任追究、生态绩效考核制度。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通过两项制度来实施,一是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把自然资源管理纳入政府管理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二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三个系统,是覆盖全空间和全流程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这个系统保护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在政府监管上,建立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管理体制,解决环境执法力度不足、不严的难题。二是在环境监控管理空间,建立环境空间全覆盖的监控管理体系。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是在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上,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让社会群众参与到环境监控与保护中。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6

关键词:高保护价值森林;森林保护;经营原则;经营模式

1 高保护价值森林保护与经营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将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但是对自然的保护也很重要。同时,森林的利用对实现社会目标,如脱贫等,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目标必须保持协调。高保护价值森林概念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新理念,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产物,其首要原则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具有高保护价值的森林对地球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已经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源,这些森林是否能得到保存,关系到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能否维持良好的运转。

1.2 预防原则

高保护价值森林具有特殊的、至关重要的环境、生物多样性、社会和经济价值,如果不能确定某项经营活动是否会对高保护价值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应该假定存在负面影响,直到收集到的信息能够证明其不存在为止。对高保护价值森要具有损害的经营活动,在制定措施时应强调其危害性,不可在高保护价值森林内实施;对目前尚无法确定,但可能对森林高保护价值森林产生的影响的经营活动,则假定该经营活动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其进行限制或调整,因为某些经营活动对高保护价值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1.3 适应性经营原则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与经营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高保护价值森林定期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并根据监测结果判断已经进行的保护与经营措施是否维持或提高了森林的高保护价值,进而不断调整有利于高保护价值森林的适应性保护特征方面的经营措施,提高高保护价值森林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服务等方面的高保护价值。

2 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模式

2.1 社区共管森林经营模式

社区共管经营模式是一种运用于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的管理模式,它强调的是当地社区和保护区对社区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理的整个过程[1]。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护区同当地社区共同制定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共同促进社区自然资源的管理;二是当地社区参与和协助保护区进行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工作,并使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成为保护区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森林共管可以:①减少对实施法律的需求,因为违法活动减少,选派代表参加或共同承担制定政策的任务;②除了自然保护区外,还需要注意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③改善自然保护和资源管理[3]。在保证森林管理不会导致森林恶化或是社区内权益分配不均的前提下,社区共管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巨大是作用。

2.2 参与式林业经营模式

在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中,有很多参与性与共管性的内容。“参与”一般是指一个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的所有共同利益者都对所进行的相关活动发挥自己的影响,并分担对整个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参与式林业经营不仅是一种技术、管理举措,而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强调的是一种协调适应弹性经营。该经营模式关键是林业机构的转变,重要的是社会各利益方的参与,适合于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的经营和社区林业的经营。

2.3 自然演替模式

生态区位重要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森林应以封禁保护为主,不宜施以过多的人为干扰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力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因高保护价值森林包含生物多样性价值富集的森林区域,因此,自然演替的经营模式适用于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中的森林。

2.4 近自然经营模式

近自然经营法是在研究原始天然林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人工技术措施,在尽量依靠自然的力量经营森林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或恢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该种经营模式适合提供重要生态服务价值森林的经营。2.5 景观美化模式

景观美化经营模式指的是在美学原理指导下,通过一定方式提高森林景观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美感,同时还包括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稳定的一切具体措施,如造林景观规划、抚育景观规划,以及森林更新景观规划等[5]。此种经营模式主要是为了发挥森林的游憩功能和培育潜在的森林观赏价值,适合用于具有景观价值森林的经营。

参考文献

1 温亚利.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生态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对于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深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契合广东省、深圳市关于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的政策、法规,同时鉴于铁岗-石岩水库地区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区系成分复杂、古老,植被类型多样,同时是深圳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在该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在保护区规划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重难点需要思考。

铁岗-石岩水库

1如何保证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与恢复工程?

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

(1)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政策、法规

(2)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

按照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定,在充分调查、研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做到依法保护、以法治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承包制,对农民经营、养殖等活动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奖优罚劣,禁止污染物进入保护区范围。

(4)加强联防联管

加强保护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区周边治安巡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维护保护区及社区的治安秩序,制止乱捕滥猎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

(5)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保护区资源恢复工作

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

(8)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保护管理、巡逻检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办公设施,为保护管理创造强有力的物质条件。

(9)建立资源保护网络体系

为强化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完善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实行管理处-保护管理站二级保护管理体系,配备专门人员从事保护区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以管理处为决策领导机构,管理站为分支机构,管护点为基层管护单位,形成覆盖全保护区的保护网络体系,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

(10)分区施策

核心区的保护管理。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一个最重要区域,是生态系统保存最好的地方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该区严格禁止开展有关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活动,在该区内开展的任何活动都应遵循自然保护的有关规定。核心区也可以用作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研究和作为对照区监测环境的场所,但也只限于观察和监测,不能采取任何试验处理的方法,避免对其自然状态产生破坏。对进入核心区人员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颁发对象为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入内进行科学考察、科研监测人员。

缓冲区的保护管理。缓冲区一方面可以防止核心区受到外界的直接影响和破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某些试验性的或生产性的研究,但不得破坏其生态环境,如种群复壮试验。缓冲区也实行许可证制度,许可证颁发对象为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入内进行科学考察、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人员。

实验区的保护管理。在保护区统一规划下,实验区内可以进行水产养殖、动物招引等试验,可以开展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等活动。

(11)加强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力求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与保护管理经验。

2.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保护区规划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区自身发展与保护珍惜生物资源的关系?

(1)保护优先原则

重点突出保护区生态建设,在保护和建设资金上给予倾斜。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充分考虑保护区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保护区内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重点,进行合理布局;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做到按需建设、有的放矢。

(3)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保护区实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中的各种可能变化,对保护区进行全面规划,安排各项工程建设。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设项目符合自然客观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牺牲环境质量和自然生物资源为代价,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协调好保护与合理利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3.如何处理保护区自身发展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1)遵守科学规划原则,生态旅游活动控制在实验区和周边社区开展,并科学安排游览路线,明确游览区域,不影响或干扰周边社区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

(2)与周边社区共同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区社经济共同发展。

(3)自然保护区有关部门应关心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护区的保护工程、社区共管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尽可能兼顾群众利益。

(4)以绿色旅游为主,崇尚自然,充分发挥本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4.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在全面保护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有限度地、审慎地开展集观光、度假、休闲、观光于一体,融旅游、科学研究、考察及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生态旅游活动,借以宣传、普及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知识,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1)遵守保护优先原则,生态旅游活动控制在实验区和周边社区开展,并科学安排游览路线,明确游览区域,不影响或干扰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科学试验活动的开展。

(2)景点规划必须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景观及优良的淡水水体为前提,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充分发挥景源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

(3)以绿色旅游为主,科学合理规划旅游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

(4)生态与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以保护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旅游,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5.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物种保存的基因库,而且是鸟类迁徙、越冬的必经之地,在同一区域内其它湿地受到较严重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尤显其重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将使保护区基础设施得到较好改善,保护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同时积极处理好保护区发展与周边社区建设的关系,自身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更一步推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铁岗-石岩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议书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8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何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环境善治是生物多样性破坏区域恢复和保护的有效模式,并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主流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和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生态自然观是环境善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环境善治;生物多样性保护;TEEB;传统生态自然观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而且在保持土壤、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地表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很多动物、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刻不容缓。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总的概念,具体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有的学者也将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5000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0000平方千米。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和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总数的1/4,形势十分严峻。生物多样性中最为重要的是物种多样性,它使每个物种在系统中不至于灭绝,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点,每个生物都处于一条生物链的某一层次,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消亡。

我国传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是“堡垒式”保护,即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由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区内完全禁止人类活动。后来对于保护区的划定有所发展,划定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保护区对人类开放,但是普通民众仍然没有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注入,以及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等开始关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方面开始了诸多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多样性规划也被提上日程,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包括省、市、县3级保护规划。同时,景观生态学被引人生物多样性的范畴之内,从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应考虑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及有关生态过程,应着眼于区域、大陆尺度的生态网络,生态网络的建立将非常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尤其是较为脆弱的物种。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四个方面: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学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路径方面和传统环保文化方面。

管理体制层面:一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多龙治水”的问题,“多部门”管理,“多法律”规定,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与资源经营部门重叠,这种多样的“双重”身份造成了行政主权的混乱与错位,增加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难度。二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不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采用的是稀缺价值论与生物资源的可再生论,忽略了生态因素的交互作用,存在由于对外部经济认识不足导致的价值实现方式的设计缺陷。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三是生计与生态割裂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保护区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当地社区居民的偷猎、过度使用资源造成的,而当地居民的这种行为最原始的驱动力就是贫困,贫困往往是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外部驱动力,导致“贫困生物多样性破坏一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的加剧。而我国环保部门、扶贫部门及灾害管理部门“各司其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资源不能整合,使生计改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割裂。自然保护与生计冲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传统的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很少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社区居民利益的受损将居民和保护区推到了对立面上,导致矛盾激化,其结果往往是保护代价高,而保护的收效甚微。

经济学层面:主要缺乏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科学评估、独立评估,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导致决策层、管理部门、企业、媒体和公众等利益相关群体对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缺乏科学认识,进而不能科学分析自然资本、生物多样性的效益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生物多样保护的投资力度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层面:我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仍十分欠缺,研究体系单一,其研究的主体仍然是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研究部门,缺乏社区、企业、NGO的合作与参与,国际合作的领域有限,导致理论研究较强,可操作、可示范的模式少。而一些环境NGO和国际机构通过长期的实践取得的富有成效的保护技术,因缺乏与政府的协调沟通而得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的采纳推广。

传统环保文化层面:我国是一个多元化、多民族的国家,绝大部分民族都具有丰富的环保文化。南方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北方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敬畏、穆斯林民族的传统生态自然观对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均发挥了非常积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环保文化无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主流化的进程和传统环保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了日益严峻的威胁。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四个层面的挑战,而要应对这些挑战,环境善治理念的采纳和普及应用是最佳选择之一。以环境“善治”理念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环境善治(Good Environment Governance)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市场和政府角色重新认识的新的治理理念基础上的。“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间积极而有成效的互动与合作。环境善治包括环境制度创新、市场机制运用、科技进步、能力建设、政府与NGO、社区和企业的合作以及全球环境治理各个方面。

要解决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区域的修复及保护面临的上述问题需采取如下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制

政策支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保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之后,中国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签约国以来,制定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并把《生物多样性与优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但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在省及省级以下行政区域缺乏对政策的细化,许多政策的执行缺乏财政部门的财力支撑。例如,野生动物破坏庄稼的赔偿制度在绝大部分保护区得不到执行。这种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政策急需创制革新,需要打破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统筹管理权限至权威部门,废除“九龙治水”,提高环保部及其直属系统的执法权威和财务运作能力。除了国家重大的法律支撑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还应出台具体制度: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价格制度,生态环境税收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跨部门合作制度,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环保文化制度,政府官员的环境绩效考核制度,政府与社区、环境NGO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政府购买环境NGO服务机制,生态移民政策,“生态民”政策,以及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磋商机制等。这些重大制度的确立及执行需要跨部门合作、利益楣关群体参与,并要避免“精英决策”或领导决策模式,而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理性决策模式。否则,缺乏操作性的政策其执行力将大大减弱。如尽管生态补偿政策的讨论已经持续了20年左右,但到目前还不能得到有效而全面执行。这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的确立和有效执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是巨大的,迫切需要政策创制来应对挑战、预防风险。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主流化

TEEB是一项由八国集团联盟(G8)和五大发展中经济体发起的全球性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经济效益、失去生物多样性与未能采取任何措施的代价以及有效保护的成本”。TEEB对于决策者、企业都有莫大的影响。TEEB的首要任务是深刻认识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其次,TEEB提出,要妥善衡量,以管理我们的自然资本。而妥善衡量的方法就是完备的指标体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大部分服务都没有被GDP或其他传统经济指标捕获,现有观念没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生态系统服务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实施国家评估,对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本进行估值,这种评估将会对分析自然资本、其效益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也会对决策者的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TEEB提出改善成本效益分配。这是基于环境损害的社会影响的代偿原则,即“使污染者付款”和“全成本恢复原则”。这种机制出于使负责人看到和感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受损的经济成本,并可改变影响他们的行为动机,当然,这是基于设计稳健的制度和市场框架的基础上的。

TEEB能够使人们正确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从而促使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更好地利用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因此,只有当顶层设计部门和决策部门深刻认识到TEEB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规划、决策和考核的范畴,才能够从制度层面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

政策创制和TEEB是从机制层面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诸多问题,但保护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在技术创新方面,社区共管、替代性生计、耦合模式、PPP (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是值得借鉴的一些技术或模式。

推行社区共管。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口对资源需要的不断增长,社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存在着对当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如何能在不破坏或少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帮助当地社区发展社会经济,使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困扰各界的一道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这种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思想付诸于实践。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矛盾较多,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期利益与当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短期利益之间的冲突,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受到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所有权、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自然资源开发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法律和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基于照顾双方利益的社区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CBC)策略应运而生。CBC注重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主张“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打破传统的“堡垒式”、“强制式”保护模式;同时,该模式注重在社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通过直接的经济补助,或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优惠,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濒危物种保护工作,逐渐改变原来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之后,YUEP模式对CBC模式进行了深化,主张先利用小额贷款改善村民的生产基础,改善其生计,其次建立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通过村民自助推举实现资源共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通过对小额贷款利润的运作使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发展替代性生计。替代性生计是指改变生态环境脆弱区民众的生产方式,使其原来粗狂的、以掠夺资源为主的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很多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由于当地民众的贫困所致,贫困驱使他们砍伐树木,开垦林地或草地。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首先改善当地人的生计,转变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兰州大学与Oxfam及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曾经成功实施过一个替代性生计项目,即通过“小额信贷”的模式,为林缘区农户创造更多的可供选择性就业机会或创收机遇,极大地减缓了社区与保护区管理局之间的冲突,农户通过小额信贷解决了增收和生计问题,保护区的偷盗砍伐得到遏止,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在1959年到1999年间,阳坡植被覆盖率下降了20%~30%,阴坡下降了30%~40%,这是由于当地人口的增多,导致牧民的数量急剧上升,牲畜的数量也急剧上升,过度放牧导致了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以地养地”的模式,即在当地建立人工高产饲料基地,将传统的放牧改为圈养,而腾出大量的退化土地进行恢复,并进一步发展成保护区。同时,调整畜牧结构,减少山羊的数量,增加牛的数量,并引进液体奶生产线、生态旅游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企业,这些措施,使民众由原来单纯的放牧发展为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这些案例说明,替代性生计满足了生态脆弱区居民的发展需求,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变成生态的保护者。

生计改善一生态恢复一灾害管理耦合模式。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经过10多年的农村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生计改善一生态恢复一灾害管理耦合模式”。该模式首次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康庄乡的清水岭村实施。清水岭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缺乏能源,农民因能源需求破坏了大面积森林和草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贫困一生态退化一灾害(旱灾)频发”的恶性循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丁文广带领项目团队,应用“农村参与式评估”方法,到项目村进行需求评估和项目设计,组建包括村委会成员在内的项目实施小组,通过村民大会公开选举项目分批受益户名单,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在完成需求评估之后,依据项目管理制度,组织项目实施。具体思路是,将贫困村中的贫困户按照特困户、贫困户和较好户分组,先对特困户无偿提供良种繁育母牛,生产的(母)牛犊依次滚动到贫困户和较好户。这种滚动发展模式,既保证了让最贫困的人群先受益,又照顾了条件相对好的农户,最后达到整村受益的目标。作为获得项目资助的必要条件之一,项目受益户必须每户种植至少2亩苜蓿和2亩薪炭林。项目资助方对完成项目指标的农户奖励清洁能源设施(太阳灶、沼气池、节能炉等),进一步阻止了农户对生态的破坏。为了规避旱灾风险,项目设计了压缩夏粮、扩大秋粮面积,以充分利用雨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牛粪、沼液的使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强了作物的抗旱性。该模式推动了清水岭村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并在甘肃省多个贫困社区推广示范。从该模式中提炼的主要理论为:“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中灾害风险、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三者之间具有负向耦合关系,其中,经济贫困是“灾害频发一生态退化一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外部驱动力,环境退化和灾害频发只是经济贫困的外在表现和结果。要打破生态退化、灾害频发及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需要决策部门在生态治理、灾害风险管理及扶贫领域推行“灾害风险管理一生态恢复一生计改善耦合模式”,打破部门壁垒,设计跨领域横向合作项目,推动可持续发展。

PPP(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公私伙伴关系)模式。PPP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有效机制,特别是在人口众多、贫困人口比例高、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交错分布的区域,应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不能缺少PPP模式。所以,我国政府、企业与环境NGO之间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模式。环境NGO在反映公众利益诉求、推动公众主动参与和组织协调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补充者和合作者;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回馈自然和社会,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义务:而政府在资金、政策、协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是资源的主要控制者和分配者,政府的参与对PPP模式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众多的社区是与自然环境直接接触的群体,他们既是环境资源的索取者,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没有社区的参与和合作,就无法实现保护目标;国际环保机构有许多成功的保护案例和实践,与它们开展合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PPP模式能够整合生物多样性利益相关群体的优势和资源,无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想途径。

这里只列举了4种技术,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创新会随着政府和公众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丰富。

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生态自然观

文化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包括原住民对生物的认知、利用和保护的价值观、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观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归类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生态自然观:一是原始崇拜,人们往往将一些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并加以保护,这些原始崇拜在历史上都起到了保护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的作用。二是以各大宗教为基础的宗教生态自然观。佛教的生态自然观以尊重一切生物为佛家的根本观念。道教中的生态自然观最大的特点便是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强调要以仁爱之心来善待生命,所有的生物都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过程。伊斯兰教中的生态自然观认为要正确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不能过分索取,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无论是宗教生态自然观还是原始崇拜,都强调保护生态系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随着现代商业理念和商业活动的侵入及全球化和主流化的负面影响,我国各民族的传统生态自然观逐渐衰弱,甚至消失。因此将民族传统文化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需求。中国少数民族生存的地区面临着类似的环境问题、相同的社区结构及文化基础,应用传统的少数民族生态自然观推动环保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推动人口只占中国人口8. 5%、但国土面积占比高达46%的少数民族区域的环保意义重大。当环保上升到信仰的高度的时候,环保将无需外部力量的推动。正如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的那样,行为是由制度决定,而制度又由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共同构成,其中,正式约束是国家的宪法法律等,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尽管正式约束非常重要,但决定制度特征的更主要是非正式约束。可见,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及宗教文化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强大生命力。

主要

参考文献

[1]张金屯,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9,19(2):71-75.

[2]马克平,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4(1):95-99.

[3]马克平,钱迎倩,王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1995 (1):27-30.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9

【关键词】旅游生态管理 环保 研究

由于自然环境的对象主要是完善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生态系统的持久发展必定会成为生态旅游可以持久发展的重中之重,大自然容不得半点儿的耗竭性的消耗。所以,不管是开发商,管理人员,还是游客,对于大自然的保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保护大自然的义务。这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循环稳定的保护,就是对于当地文化、当地人民的尊重。像这样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生态旅游可以持续发展的主题中心。

一、历史背景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类处于工业文明后期。在人类物质和精神丰富的同时,一系列全球性的危机使得生活在这个地球的人类开始意识到大自然的可怕,随之而来的“绿色”席卷全球,于是保护大自然的思想逐渐扩散开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关于环境的会议在斯德哥摩尔正式召开,就是这次会议把保护环境的问题推到了高潮。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会议中首次讲到环境的持续发展的概念,又一次的把保护环境推向了另一个顶点。

二、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国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常常发生冲突。因为我国的封建主义和被各个强国的欺压和占领造成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弱、工业化程度低,所以我国对于环境的保护比别的国家看的尤为重要,本来那个时候的环境污染就很严重,所以给我过发展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是就是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经济的发展势必破生态环境的平衡,这就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矛盾。而且不只是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活,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发展经济破坏环境,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现在全球都在提倡“绿色”,工业的绿色,吃的喝的穿的都要绿色。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当对于保护环境加强重视。保护环境可以说是大自然早已经规定好的,破坏了环境,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给予的严厉惩罚。地震,海啸,洪涝等灾害都是破坏环境的必然结果,结果抗震救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恐怕早已经远远超过发展起来的经济。

三、实施生态旅游管理

所有的经济实力的提升都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中的,所以,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离开对于环境和经济这俩个大的系统的管理。生态旅游就更为应该把生态系统和旅游结合起来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结构,它不仅囊括了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还包括了旅游系统的管理。二者彼此依靠,相互制约。因为生态系统是所有的在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的组合,所以在进行生态系统管理的同时就必须把活动在生态系统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在内。

旅游经济系统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活动的总称,它包括了好多的游玩儿的行为,比如:吃,住,买东西,玩等等。因此,旅游经济系统的这个体系是全球的所有人类索取大自然原料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并且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的一个过程。旅游经济系统是把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些所有的东西都运转起来达成的一个系统,而且还得有生态系统作为铺垫。但是反观生态旅游管理则以在地球生活的每一个人类组成。游客的在游玩儿时对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影响的,为了使得大自然不受游客的摧残,那肯定对游客在游玩时有一定的约束。所以应当规定大自然的容量和营利的数额,尽量减少游玩区域的超负荷运转。通过对游客的约束和规定来使得游客的游玩尽量少的给大自然带来危害,也使得游客的游玩更加顺利,没有意外事故或者没有实现游玩的价值,这样生态旅游才能做到双赢。从本质生看,生态旅游者的生态管理主要是为了让风景区或得最大的利益。其中有经济上的,环境上的还有我们整个社会的。说完了对游客的要求,咱们接着谈谈生态旅游对旅游社区的要求。生态旅游社区不仅包括旅游风景区,而且还囊括了在旅游社区的工作人员。

四、生态旅游管理研究分析

说到底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冲突还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所以,怎么样解决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得双方能一起进步,就成为了如何让生态系统管理更好的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则。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无知、冲突、最后达成双赢三个重要的进步。首先,人们的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不是那么的鲜明,双方都像是个幼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 。人们对环境的干扰主要是发生在可以说是中年时期,谁也不让着谁,都在给予对方一定的破坏,但是在这个阶段人类还是清醒了,开始以一个像爸爸栽培儿子似的去对环境进行了利用和保护,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蓬勃发展的美好社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大自然的资源不是无穷的,不可以随便的去取得甚至是浪费,最后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可怕的报复,地震、海啸,传染病还有洪涝。经历过了这些,人类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开始慢慢的融入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了现在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的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结束语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每当我们游玩时,要时时刻刻为住在那些美丽并且让我们流连忘返的风景区着想,关心大自然就是造福我们全人类。分景区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所以,我们不能对大自然有半点伤害的心,一个人是不要紧,但是全球的人一起去破坏这个地球你那结果真的是不敢想象的。因此,不管是游客。或者是住在风景区的居民和在风景区干活的工作人员请不要随意的去破坏这个美丽的星球,我们要视保护环境为己任,这才可以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篇10

关键词:湿地保护 生态环境 自然保护区

一、经济发展必须从长远目标出发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维持和控制吉林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根据吉林省省情,巩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提高有效保护和管理水平,制定吉林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制定保护区域。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管理科学,执法严格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是十分必要的,使吉林省的自然保护区事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林省建立与湿地保护有关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6月编制出《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区划》,有关部门进行了一些专项考察和规划工作。这些工作,为全省建成类型齐全、结构适宜,布局合理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打下了基础。到1990年底,全省共建立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62.4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8.67%。

这些自然保护区,区界清楚,管理机构比较健全,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另外还制定、实施了一些地方生法规、地方性规章或行政规定。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实施的有“吉林长白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省政府公布了“吉林省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左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伊通水山群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向海、莫莫格、白河三处由当地政府了保护管理布告。在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区管理工作上勇于探索,有所创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全国同类保护区第一个草拟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实施了地方性法规,第一个编制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部区划和实验区经营规划方案》,首先建立了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出版并内部发行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专刊《长白山自然保护》在全国各个自然保护区中最早开展了多种经营项目。

二、湿地自然保护区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促进

根据吉林省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和生物多样化的丰富程度等因素,吉林省湿地保护可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区:长白山森林湿地、低山丘陵湿地、松辽平原湿地、西部草原湿地。吉林省湿地保护主要是在西部羊草草原的集中分布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不仅是丹顶鹤等珍贵水禽的故乡,也是大型珍禽的迁徒集散地。吉林省西部又因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水灾交替发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指示性代表地域。到2000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6个,面积达到42.23万公顷,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为21.17%。到2010年,拟建17个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3个,面积增加27.35万公顷,达到69.58万公顷,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的28.75%。

近年来,吉林省经济高速度增长,与吉林省的生态保护是有直接关系的。尤其是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估量,半数以上的吉林省人口饮用的都是松花江水,吉林、长春、松源三个城市的工业水源都是松花江水,如果松花江“三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吉林省经济实现稳定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发展吉林经济保护好吉林省生态系统,是必不可少好条件。

从吉林省的特点看,虽然吉林大体上可以分成东、中、西三个生态小系统,几个大的自然保护区及近年来新建的省级和市场以及县级保护区各俱特色,但基本上在这三个子系统之内。东部长白山区是吉林省的主要降雨带,除一部分为中部,西部地区提供了近150亿元立方米的水资源。西部地区地势低平,汇集了嫩江、第二松花江的300亿立方米的过境水,有效地遏制了沙化、碱化扩展,为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绿色屏障。在东部山区水资源的滋润,西部绿色屏障的保护下,中部地区的自然生产力较高,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自然保护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形成吉林省生态系统的多种组合,每种组合形态都有吉林省经济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都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都具有特定的市场适应性。东部地区的森林资源及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植被的保护,为吉林省经济提供了多种宝贵资源,西部地区天然草原生态和灌溉草原生态,形成了林、草、水、田复合生态系统,中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强,在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作用下,选择农业生态,同时又有城市群生态,构成了吉林省经济高效益的现代经济系统。吉林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应该说是刚刚开始,未来的吉林省经济需要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保护全球生态,只有努力走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美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吉林省自然保护纲要》吉林省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