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专业技术十篇

时间:2023-12-27 17:54:42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1

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经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于2010年我校水产养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现将我校水产养殖品牌专业建设相关经验及成果作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教学课程建设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生动、形象地讲授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 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1、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积极补充水产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 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改革,更多的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来授课,这样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接近生产实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为“学”,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产专业教师在制作网页本文由收集整理与课件上精益求精, 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制作电子课件。课件页设计新颖, 既美观大方, 又生动活泼,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课件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且通俗易懂,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实物展示、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材及相关资料齐全:

本课程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并配有实验实训指导书, 充分保证了水产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及鱼类图库等相关教学资料配套齐全。

4、实验条件不断完善

为满足学生校内实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学校要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成立了饵料培养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循环系统养殖实验室、生物标本实验室、病害防治研究实验室等,不断完善校内实验教学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生产实习教学是水产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它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中心课题。学校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加大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学生生产实践实习的需求。

近年来,辽宁沿海地区掀起了海参养殖热潮,从而推动了海参苗种生产的快速发展。刺参育苗生产时间在5月份就开始准备工作,各育苗场急需水产技能人才和小水体的技术人员。我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辽宁沿海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2006年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和《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的集中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上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企业,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水产养殖行业实践性和季节性很强,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企业实训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稚嫩走向成熟。经过在企业艰苦的磨炼,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认识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消除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刺参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育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团队意识、主人翁精神、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对从事水产行业充满信心,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顶岗训练,接受企业化管理,绝大部分表现优秀,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企业的首肯,为学院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对企业生产情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有些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专业人才规格目标的实现。因此, 本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对教师教学及实践做出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一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增强专业理论学习,一名教师已考取了全国水产执业兽医师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深入生产实践。由于教研室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跟班下企业蹲点,必须对学生实习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55

科技的发展使水产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与养殖技术的创新,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与质量,因此,要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使更多的先进养殖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针对当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克服推广工作中的困难,实施专业化管理,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1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

1.1缺乏水产养殖知识

我国现在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缺乏专业的水产养殖知识,在养殖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养殖理念,养殖技术相对落后。现在兴起的养殖理念与养殖技术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同与接受,学习专业知识意识淡薄,缺少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与热情,只靠过去的经验养殖。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影响养殖专业化发展,给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

1.2缺乏水产养殖培训

我国现在对水产养殖技术方面的投入还有所欠缺,这无疑给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现在很多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对先进的养殖技术感兴趣,但是由于养殖技术宣传渠道匮乏,养殖人员所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有限,阻碍了养殖技术的推广进度。同时,国家养殖技术部门没有及时做好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很多从业者只能向一些老养殖户借鉴经验。养殖技术的宣传渠道与培训工作不到位,导致推广工作进展缓慢。

1.3缺乏示范与销售渠道

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业缺少养殖示范区,不能激发养殖人员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的兴趣,无法体验到先进养殖技术带来的实际收益。经济利益是水产养殖人员最关注的问题,现有的销售渠道十分有限,如果在销售环节出现问题,则会给养殖人员带来沉重的打击。当前的销售渠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部门没有做好市场管理,直接影响到养殖人员的切身利益,有限的销售渠道,降低了养殖人员学习养殖技术的热情,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困难。

1.4缺乏水产养殖技术服务

从目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来看,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没有完善的制度做为推广工作的保障,在基层推广服务机构中缺乏专业的推广人员。同时,水产养殖人员受到地域限制,不能及时接收到推广服务信息,使技术服务部门很难组织人员进行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增加了水产养殖的风险。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策略

2.1加强养殖知识培训与指导

针对很多水产养殖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养殖知识的问题,需要加强养殖知识的培训与指导,促进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先进养殖技术的培训,免费为养殖人员提供一些资料,对于专业技术上的问题进行专业的指导,有效的提高养殖人员的学习先进技术的积极性,让水产养殖人员可以体会到切实的经济利益。同时,可以实施奖励政策,对于水产养殖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与政策,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热情。还可以聘请水产养殖专家进行讲座,讲解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使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2.2建立示范区

养殖示范区可以让养殖人员直接看到经济利益,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有必要大力开展养殖示范区建设,起到带头作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养殖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鼓励水产养殖人员的生产方式趋于示范化发展,形成系统的经营主体,构建大型的示范区,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水产养殖产业品质,加快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速度,不断扩大推广范围。

2.3拓宽销售渠道

当前的水产养殖销售渠道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让水产养殖人员不敢尝试一些新的养殖技术,如果改善水产养殖销售渠道,可以解决技术推广困难的现状。水产市场管理部门需要详细了解水产市场行情,做好主体销售渠道调查,不断拓宽水产养殖销售渠道,实现产业一体化,促进养殖销售量的增加,为水产市场提供充足的水产产品,满足水产市场需求,让水产养殖人员能够放心学习新技术,使水产产品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3

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现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水产养殖户的培训和推广,把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并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养殖户收入水平,丰富市民菜篮子工程,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水产新技术;人员匮乏;营销手段;科学化养殖

我国现阶段的水产养殖呈现出科学普及率低下、养殖人员技术水平较差、污染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等各种弊端。养殖户急需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的普及来帮助他们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将更放心更幼稚的水产品提供给市场,从而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1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养殖户专业知识匮乏根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平均学历仅仅为中专水平,这种情况与欧美发达国家依靠高科技水产养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文化基础较弱、对先进的生产养殖技术更是一无所知;他们的养殖技术大多数依赖父辈相传和经验介绍等,在饲料选择、养殖方法、疾病预防、产品营销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粗放性,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养殖户的利润很难得到保障,遇到困难后不知道如何应对,从而很容易导致巨大的亏损;在亏损后还不知道如何去吸取经验,始终跟不上市场脚步,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以及严重阻碍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1.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现阶段,各级政府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鉴于技术人员数量有限、推广手段落后、很多养殖户交通信息不便等困难,使得目前的推广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例如:养殖户多数不知道政府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另外,政府部门中专业的技术人员水平也有待提高,很多部门聘用一些临时技术人员,在待遇上得不到重视,没有足够的经费做保障,使得大量的优秀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被大企业挖走,这就更不利于向小型养殖户的技术倾斜。

1.3对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广宣传力度不够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宣传是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对先进技术的排斥,就要让他们意识到先进的科技确实能让他们的口袋鼓起来,日子富起来。一旦意识到先进养殖技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养殖户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加。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学习掌握。而现在的情况是:宣传模式陈旧、养殖户对这种宣传产生了抵触情绪,技术推广往往是宣传条幅贴上去、政策传单发下去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很多好的理念和技术形同虚设一样;养殖户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好的技术,国家的一些便民利民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1.4营销理念落后有了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但是水产品滞销、丰收年却赚不到钱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是营销理念落后导致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目的是让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养殖户懂得营销理念,懂得把自己的水产品卖出去。目前,水产品市场上同质化现象严重,仍旧依靠原始的销售模式,最终只能靠价格竞争来赢得客户,养殖户也失去了应有的利润。养殖户的养殖意愿下降,对技术的推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对策分析

2.1重视水产养殖人才的培养渔业部门应该重视对养殖户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引进力度,给予优秀人才在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渔业部门的专业人才就像是种子一样,只有人才遍地开花,才能从整体上带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现在网络技术发达,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养殖户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上网查阅相关养殖技术资料、还可以订阅水产养殖技术方面的周刊,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交流工具和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到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

2.2加大科技和设备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遇到的瓶颈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渔业部门应当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作为部门重点发展的项目课题,各级政府也要致力于打造水产养殖体系;在制定技术推广政策前,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工作中要有创新意识,可以尝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试点,试点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技术推广,并通过试点争取到上级政府的资金、人才来加大渔业投入,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步伐。

2.3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创新销售模式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想办法吸引养殖户的目光,切合实际的为养殖户考虑,让推广人员走进养殖户家中,针对不同养殖户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技术帮助,并对养殖户的整个技术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技术推广人员;推广人员要把世界先进的技术和销售模式介绍给养殖户,利用养殖户的规模性效益,创造出属于当地的品牌,并将其养殖、销售规范化,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帮助养殖户走出去,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并传递最新的市场供求信息。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海洋生物学的不断了解,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困扰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我们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但只要政府、行业、养殖户共同努力,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陈昌福.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连载一)[J].中国水产,2015,(4)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4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1]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经历了高考,做出了专业选择后,专业是其对个人能力与志趣作出综合判断后选择的人生奋斗目标。专业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增强专业志趣,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心不足,面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对人生未来心理彷徨的学生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出现偏差,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广阔

水产养殖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专业本身即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广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复杂,技术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非常重要。养殖环境复杂体现在水体的流动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营养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非常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非常明显。各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观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水产养殖种类、技术的快速更新,促进了理论的发展,并使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更突出。

二、引导学生走出对水产养殖学专业认识的误区

(一)端正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认识

在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会看不起农学专业,认为农业科学不需多少知识,农业科学落后,工作后赚不到钱,没有前途等。要解决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通过国家对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量和每年科技大会奖励中农业科学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出国家对农业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2]

1.水产养殖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

水产养殖不像其他行业,生产是生产,科研是科研,而是科研寓于生产之中,生产过程中需要有能深刻理解水产养殖学知识和理论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不同水平的技术人员对相同问题的理解相差甚远。因此,在水产育苗等领域生产单位会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几个月的技术指导费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这种纯粹以技术能力获得如此之高的个人收入的现象在其他产业并不多见。

2.水产养殖更具有创新性

水产养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生物科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水产养殖学作为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科学也必然会有快速的发展。水产养殖以海洋作为农田,海洋开发前景远大。一个快速发展且前景远大的领域一定会让从业人员有用武之地。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快速更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等专业更具有挑战性

许多大学生会更喜欢学习基础科学,比如与水产养殖学相近的海洋生物学专业。实际上,水产养殖是在一个小的生态系中通过调控各种生态因子达到控制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的目的。从单纯地研究生物的规律性到按照人类的意愿干预生物,水产养殖学比海洋生物学更具有挑战性。

4.水产养殖学正在向着全方位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水产品,水产养殖正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观赏渔业、旅游渔业、水生生物物种保护等作出贡献。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今天,水产养殖技术也会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二)坚定学生把水产养殖作为人生奋斗目标的信念

水产养殖以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作为战场,以当今科学发展最快的生物学理论为指导,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水产养殖学理论、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海洋产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今天,从事这一专业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个人创造更辉煌的人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更新快、历史短、空白点多,每个领域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都很多,申请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成果的机会多。正因为如此,仅在青岛就造就了涉水产养殖专业的院士近十人,是院士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作为一名生产技术人员,本专业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会有很多新的技术需要开发、推广、应用,而且水产养殖未知的东西很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会得到重用;作为一个立志创业的年轻人,只要有雄厚的理论、技术,不需要有太多资金就可以快速创业,在水产养殖业中,许多个体企业从白手起家到实现千万元以上资产产业规模的时间多为五到十年,如蓬莱海益水产、莱州明波水产等。

三、如何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水产养殖学专业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首先要解决教师的问题。青岛农业大学是一个以农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公共课程都是由外专业教师担任,水产养殖学专业成立时间较晚,基础课教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不太了解,这是影响学生专业志趣培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一个不利方面;另外,年轻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缺乏对专业的理解也是一个方面。为此学校安排年轻教师和本专业的基础课任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周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一线,通过实践来提高教师对专业的认识,通过教师对专业的理解来熏陶学生热爱专业。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

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对专业志趣的培养更有价值。处在信息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他们不会盲目地去崇拜权威。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师长的建议只能是他们的参考,亲身的经历会更有说服力。让学生亲身体验专业的最佳时机是在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实习期间不能单纯地学习技术,要让学生对产业有所了解,到周边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史以及企业家的发展史,让学生明白水产养殖这个行业非常适合年轻人创业,以此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加强学生专业志趣培养的极佳机会。

(三)强化专业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专业实力是办学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吸引力。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科研团队,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青岛农业大学校址移至青岛后,依托国家海洋科技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科研人文氛围,水产养殖学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大型藻类和贝类科研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虾蟹类和水产营养方面也得到了部级、省部级等各层次科研经费的支持。近三年间,其主持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17项,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专业知名度快速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5

【关键词】职校 罗非鱼 高效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65-02

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部重点发展的优势水产品种,广西罗非鱼产业位列全国第三。罗非鱼产业高速发展,急需大量具有熟练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职校水产专业教学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创新教学实训模式,引入先进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及其他教学资源,既做好养殖技术研究,又将先进技术融入教学,充分体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职业教育新要求。研究过程中注重采用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提高罗非鱼品质,减少病害,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培养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系统认知罗非鱼高效养殖技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池塘

试验池塘为校内实训池塘 1#、2#、3#、4#,面e均为 2 亩,共 8 亩,平均水深 2.5 米,通风向阳,光照充足;塘基为平坦泥底,无植物种植,底泥约 20 厘米;进排水方便,养殖用水采用地下深井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每个池塘配备 2 台 1.5 KW 叶轮式增氧机,6个纳米管增氧曝气盘,增氧能力充足。

(二)试验鱼种来源

试验鱼种主要来自产学研合作科研、事业单位,企业及市场采购。罗非鱼苗为海南正大集团吉富罗非鱼苗 7000 尾(10 朝);配养鲫鱼、鲢鱼、鳙鱼、斑点叉尾t,采自广西引育种中心良种场,数量规格依次为 2500 尾(10 朝)、300 尾(20-30 尾/斤)、200 尾(20-30 尾/斤)、300 尾(12 朝);土鲮、鲤鱼苗种采自市场,分别为 2000 尾(10 朝)、300 尾(10 朝)。鱼苗采购回来后要经过暂养、标粗、消毒、筛选后,按比例分塘放养。

(三)清塘消毒

年底干燥少雨季节,干塘清淤,堵漏修边,晒塘 20 天。3 月份开学后,每亩用150 公斤生石灰进行清塘,清除野杂鱼和敌害生物。3 天后进水,进水口用 60目的筛绢网过滤,水深控制在 1.2 米。放苗前一周,使用畜牧实训基地的有机肥肥塘,使轮虫生物量达到每毫升 20 个以上,水色呈黄褐色,透明度 30 厘米。

(四)鱼种投放

根据实训教学要求划分四个池塘的养殖项目,并配比鱼苗投放数量。1#、4#塘进行罗非鱼成鱼养殖实训,主养罗非鱼(70%),配养鲢鱼、鳙鱼、斑点叉尾t、土鲮。2#塘进行鱼鸭混养试验,主养罗非鱼(70%),配养鲢鱼、鳙鱼、斑点叉尾t、土鲮,并放养绿头鸭 300 羽。3#塘做竞技钓场,主养鲫鱼(50%)、鲤鱼(20%),配养罗非鱼、鲢鱼、鳙鱼、土鲮,并利用四个网箱进行罗非鱼网箱养殖模拟教学实训。选择气温、水温稳定时,上风处放苗。放苗前严格进行药浴消毒,可用 2%-4% 食盐溶液浸浴 10 分钟。

(五)养殖管理

1.投饵

投喂饲料时间、投饵量等,由实训指导老师按照不同鱼类生长阶段及食性统筹安排,以健康、节约、合理、高效为原则。具体操作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完成,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放苗初期,由于肥水后水中轮虫等浮游动物充足,鱼苗以这些饵料生物为食,基本可以满足营养需求。期间注意监控轮虫生物量。一周后开始投喂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 30%-50%,投饵量为鱼体总重 3%-5%。罗非鱼长至 200 克左右时,投饵量调为 2%,蛋白质含量 27%-29%。罗非鱼体重达到 300 克时,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日投饵量保持在 1%-2%,蛋白质含量 35% 以上。每天投喂两次,分别是 8:00 和 15:00,投喂时间 20 分钟,保证罗非鱼均匀摄食,并且维持在七至八成饱的量。饵料投喂要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

2.建立养殖日志制度

实训指导老师预先制订表格,并在池塘位置显著处设置工作展板,用表格将工作要点、职责、责任人等工作信息展示出来。学生在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负责详细记录整个养殖周期的放苗时间、品种、数量、苗种状况;每天投喂饲料数量、天气等;定期检测水质情况并记录。如发生病害、天气异常等突发事件,需要详细记录。例如发生病害,应详细记录病害情况、用药情况、治疗结果。每天巡塘 3-4 次,并记录。清晨重点观察罗非鱼等的活动情况和有无浮头现象;中午主要检查摄食情况;黄昏时主要检查剩饵情况。天气剧烈变化时段,以及养殖后期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巡塘次数,防止泛塘。每 10 天打样一次,抽样 50 尾罗非鱼取平均体重,估算总体重,以此作为调整投饵量依据。

3.采用红糖培水、培菌

我们通过参考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水生动物微生态学原理,了解了杂食性的罗非鱼肠道细菌的种类特性及其对宿主的生理、营养及免疫能力产生的影响。针对目前罗非鱼养殖中出现的养殖密度过大、水环境恶化、滥用抗生素导致鱼类体表和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导致病害、甚至大范围传染和死亡的现状。结合红糖含有多种维生素,并含有酵母菌等有益的微生物,可以促进罗非鱼胃肠蠕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同时,将红糖水泼洒入池塘后,其有效成分能起到净化水体中有毒有害成分如氨氮、硫化氢、重金属元素等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水体益生菌生长、抑制致病菌生长,减少病害发生,降低罗非鱼致病和死亡几率。综上所述,我们决定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定期泼洒红糖水的技术来实现高效、生态、健康养殖的目标。

使用方法:放苗前两天开始,每天全池泼洒一次。每次用 1.25 公斤/亩,温水稀释,充分溶解后放凉泼洒,加速肥水培菌、培育饵料生物和提高饲料适口性,调理罗非鱼消化道微生态环境。

在采取了红糖水泼洒来改善水体环境各要素的措施后,池塘中能够快速培育浮游生物、益生菌,增加饵料生物量;调节鱼类消化系统,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饲料用量及养殖成本,增强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这样养出的罗非鱼体色自然、体质强健、肉质鲜美,受到市场的欢迎和好评。

二、养殖结果

各实训池塘 2015 年 9 月中旬开始陆续捕捞,至 2016 年 1 月中旬全部捕捞完毕。这一养殖周期共捕获吉富罗非鱼 5600 斤,鲫鱼 1260 斤,其他配养鱼 1300 斤,共计 8160 斤。罗非鱼平均体重 500 克以上,其中 600 克以上规格的占 87%,饵料系数 1.4。按照当时行情估算,总产值为 75000 元,总成本 4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三、讨论与分析

(一)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节流增效

本次养殖实训,充分发挥了校内各种资源优势。硬件方面,有淡水养殖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池塘等完备的基础设施设备。软件方面,有本校多名资深水产高级讲师、水产养殖专家,以及学校在建设水产养殖专业的所有积累。本次养殖实训通过软硬件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养殖方案,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既保证了养殖实训教学的需求,也实现了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职业教育新要求,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养殖成本。

另外,在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与校内(畜牧专业、机电专业)、校外(水产科学研究院、良种场等科研企事业单位)单位联合共建,达到节流增效的目标。实训中的有机肥由畜牧基地提供,鱼鸭混养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合作,既节约了畜牧养殖废弃物排放费用和污染,也节约了水产养殖肥水费用;部分养殖机械如水泵、鼓风机等可以与机电专业共用;网箱也由水产专业设计、机电专业制作。与校外单位合作,主要是利用他们的科研项目优势、技术优势,从他们那里获得苗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许多时候他们还是给予成本价甚至免费服务。这些都起到了节流增效的作用。

(二)引入先进养殖技术,合理安排养殖实训

实训指导老师为双师型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水产养殖单位生产流程和要求,并与之保持长期密切联系,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训项目的选择、内容、实施等各个环节做到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对接,做到合理安排。

在对罗非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引入上,实训指导老师事先做了充分研究,统筹把控养殖各个环节,结合养殖实训教学需求,合理安排各池塘主养、配养鱼类,形成以罗非鱼池塘养殖为主体,兼顾其他鱼种及养殖方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个养殖周期,给学生提供一个方便、全面、专业的实践平台,全程观摩、学习、参与,使他们得以对罗非鱼高效、健康养殖有了一个系统化的实践认知,为将来的对应岗位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罗非鱼产业发展培养了“来之能战”的技术人才。

(三)师生角色明确,教学相长

在整个过程中实训指导老师扮演着总导演、总设计师的角色,需要充分准备,全程监控,并和有关各方及时沟通协调。而学生则是教学中的主体、主角,特别是兴趣小组成员,由于直接驻扎基地,更是被教师手把手指导全程操作,对养殖实训及相关课程实训的掌握程度最高,同时还起到了引路带头的作用,对其所在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专业、热爱专业的学风和树立专业自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四)产学研结合,建立淡水养殖专业实训新模式

整个罗非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项目,是参照生产单位对应工作具体要求,紧紧围绕水产养殖专业实训教学要求,依托科研机构提供的最新技术和优良种苗,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也实现了符合产业高速发展需求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贺艳辉,袁永明,张红燕,龚,王红卫.高效生B罗非鱼养殖模式探讨[C]//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水产学会,2011

[2]莫振明,林东年.吉富罗非鱼高效养殖试验[J].现代渔业信息,2011(4)

[3]管清华.罗非鱼节粮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J].内陆水产,2008(8)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6

吴湖的家境十分贫寒。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在车祸中离开了人世。母亲又因突如其来的打击和随之而来的重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当年中考560多高分的吴湖是生物中专老师从同学那得知情况,在国庆节期间上门找来上学的。他的小姨送他来校时只有一张草席和一块旧的褪色的大浴巾。吴湖在校三年是由生物中专的广大师生点点关怀、笔笔资助完成学业的。

职高三年期间吴湖同学的思想在不断成长进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都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职高是他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作为一名青少年,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学校和班级体的奋斗之中,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毕业前,他光荣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建党培养对象。

在学习方面,吴湖同学深知学生以学习为重,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在课余时间,他还经常到图书馆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眼界。同时,在班级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班长与团支书的工作,一直把建设校优秀班级和优秀团支部作为全班级努力的目标.力求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希望得到同学们的信任与肯定。

奋进的大学阶段

高中还是一个说话脸会红的矜持的小伙子,而考入西南大学后已成长为一名更自信、自立、积极、进取、懂得感恩的勤工俭学青年。

2006年,吴湖如愿地考入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大学期间,吴湖坚持努力学习,各门功课都很出色。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一方面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勤工俭学,资助上职高的弟弟。一度弟弟无心念书,他又一次次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教育他珍惜优裕的助学政策,自信自立,感恩社会,回报家乡。

2009年下半年,西南大学组织大三学生到贵州老区支教。吴湖第一批报名参加。他通过了严格的筛选,终于来到了贵州赤水老区,在一所中学担任生物教学。支教老区的半年,他更成熟、更坚强了,他写信给小姨感谢全家多年来对母亲的照顾,透露出自己想回乡创业的想法。为自己这一想法,吴湖伤心地结束了自己的大学初恋,他痛苦不已,但他坚持挺过来了。毕业前,他的老师对关切地说:“吴湖,你是学农的。农村天地很广,也很需要你们去奋斗。”,他对老师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根在农村,这种感情不是在纸上谈谈,最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他说高校毕业生是“金种子”, “在城里少一个不少,在农村多一个是宝”,涉农专业的学生应该到广阔农村去奋斗三载五载。

艰辛的回乡创业

吴湖,一名甘愿放弃优越的工作机会,回乡创业大学生,现在从事对虾养殖及技术服务,在连云港市东辛农场带领群众致富。

201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吴湖,放弃了在贵州选调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等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连云港,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自己具有水产专业知识的特长,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当时的连云港正兴起对虾养殖热潮,很多村民利用浅海滩涂和低产田改造成虾塘,普遍急需技术指导和服务。吴湖深知,对虾养殖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投入成本较高、风险比较大的产业,如果技术不过关,可能导致“血本无归”。

为了给对虾养殖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他瞄准了时机,自筹资金兴办了对虾饲料、药物经营店。加上利用时间研读有关对虾养殖的资料,并亲自进行养殖实验,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养虾技术。在经营中,他严格把进货质量关,恪守信誉,为虾农提供赊销服务。同时他不厌其烦地向前来购买饲料、药物的养殖户讲授对虾养殖技术和虾病防治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到养殖户的虾塘跟踪技术服务。

为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2011年他开始租用了50多亩虾塘养殖对虾。经过精心管理,虾塘养殖获得了成功,在养殖户中起到示范效应。由于长期以来,许多虾农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导致虾农养虾风险高、利润低;吴湖的成功,无疑是一支强心剂,使农户对养虾前景信心大增。带动了养殖户纷纷要求向他学习科学的管理技术,为了扩大自己的事业。吴湖不厌其烦地为农户服务,以过硬的技术,赢得养殖户的口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很多养殖户掌握了过硬的对虾养殖技术,从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夏秋季节是对虾养殖收获的季节,经吴湖指导的有97户,有83户养殖获得了成功,成功率达到80%以上,其中邓荣添在他的指导下当年纯收入达10万多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高兴地说“吴湖帮了我的大忙,是他帮我发家致富了”。很快,辐射影响到周边乡镇的对虾养殖户都知道有个水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东辛农场养对虾,买对虾饲料、药物,质量好又能提供技术服务。

目前吴湖经营对虾饲料、药物店年销售量达到100多万元,利润达到8%左右;养虾方面年收入达6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达到经营和养殖双赢的目的,吴湖于年初又通过赊销饲料的方式与加盟的养虾户进行合作。亲自为养殖户免费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仅上半年他就组织养殖户上课及观看对虾养殖电教片12次,参加养殖户达到170人次;养殖户遇到疑难问题他也乐意帮助解决。吴湖是一名文化程度高、素质过硬的年轻党员,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他不忘记困难的群众,通过“党群致富联合体”的有效形式主要以赊销饲料、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困难养殖户,缓解困难养殖户的一时之急,使养殖户与自身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吴湖的影响力进一步吸引了周围对虾养殖户参与合作,乐意到他的饲料店购买饲料、药物,学习他的技术,使科技养殖得到较广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在与对虾养殖户的交往中,吴湖还积极宣传党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传达党中央的信息、市场经济信息,引导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

近期,盐城一位养虾老板愿意以年薪40万元的条件聘请吴湖为技术顾问,但是,他婉言谢绝,继续留在本村为群众服务。在谈到今后发展方面,吴湖表示,继续发展对虾养殖协会,帮助有困难的养殖农户,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使更多的养殖户学到技术;在提高对虾养殖产量方面下功夫。拓展养殖新的领域,例如养螃蟹、淡水养殖示范试验等,带领群众发展新的养殖业,使养殖品种更加多样化、优良化,促进水产养殖的全面发展。同时,计划与曾经担任过自己导师的西南大学水产系教授联系,邀请导师到连云港沿海考察,研究实施一个海水养殖新课题实验基地,利用本地优越的海水资源进行养殖螃蟹、培育种苗等,搞综合养殖开发,带动本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为连云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7

2015年,全县水产品总量40.62万吨,渔业总产值52.2亿元,占大农业产值的52%,为漳浦县大农业“五业”之首。已经形成了六鳌紫菜、沙西青蟹、旧镇海鳗、佛昙对虾、霞美牡蛎五大特色产业带。以“海鳗―黄鳍鲷―泥蚶”立体生态养殖体系的旧镇、竹屿一带,“全国最大的苗种集散基地”的佛昙、前亭苗种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牡蛎集散地”霞美,“河豚鱼之乡”佛昙镇东坂村,“陆上养鲍鱼”工厂化养殖的六鳌、深土,特色多品种石斑鱼养殖的佛昙、赤湖镇的高产高效的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产养殖业成为漳浦县繁荣经济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

主要做法和成效

1.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不断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漳浦县水产技术体系拥有在职人员14人,其中副高级高工3人,中级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研究生5人。通过改革,人才资源得到了整合优化,管理体制趋于合理,农业推广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使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更快更好地服务“三农”,近年来,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新的探索。

为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前―产中―产后”防控体系建设,从渔民养殖户中考核聘用了110名渔民技术员,承担全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贯等多项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县、镇、村三级技术推广体系。

2.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不断推进渔业科技创新。近年来,漳浦县水产技术科技工作者围绕渔业生产中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亮点纷呈。几年来,推广与引进刺参池塘养殖新技术、石斑鱼种业体系建设、池塘立体生态养殖、微孔增氧高效养殖示范、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苗等“五新”项目,引导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向规范化、标准化转变,向科学生态养殖模式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对虾、青蟹、花蛤、牡蛎、缢蛏、泥蚶、紫菜、海带、工厂化养鲍、海水网箱等十大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渔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渔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开展水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利用“110联动”、“安全生产活动周”、“放心渔资下渔村”等活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宣传指导,发放《禁用渔药》、《水产养殖法律法规条例》、《河豚鱼图鉴》等通俗易懂手册共计 5000多份。借助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福建农林大学鲍鱼产业调研等活动平台,让高校与一线生产对接,由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组在旧镇白沙村全程跟踪拍摄《恰似羊群放进狼》,记录“海鳗―黄鳍鲷―对虾―泥蚶”立体生态混养模式;山东寿光“蔬菜中国”专题拍摄报道佛昙镇石斑鱼工厂化养殖和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传播渔业科技,传递致富信息,使渔业科技培训在广度上不断拓展,在深度上不断深化。

在抓好技术培训的同时,通过抓点示范,辐射带动的方法,全心全意为渔业服务,为渔民服务。漳浦从2008年开始,积极向上级部门机构争取资金项目,实施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带动全县养殖池塘改造,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八年来累计改造池塘面积达2万多亩,辐射带动改造面积3万亩。如今,佛昙镇的虾池租金普遍在5000-6000元/亩,好的甚至在每亩万元以上。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可观。

近几年,水产技术服务工作出现新的变化,企业和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致富带头人参与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漳浦县南坤海鳗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当地白沙村海鳗产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组织带领旧镇白沙村―竹屿盐场一带开展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到户,指导服务到塘头,不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防控病害能力,不仅实现了合作社与养殖户“双赢”,而且也带动全县海鳗生产大发展,将海鳗打造成一特色品牌。目前,漳浦县已拥有 4个地理标志商标, 8个健康养殖示范场,养殖规模2.5万亩,成为当地海水养殖榜样。

存在的问题

在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水产技术推广干部行政化倾向严重。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管理权归属乡镇,部分乡镇安排水技干部包村包片,从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拆迁征地等各项中心工作,致使基层水技推广人员处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推广和服务工作。条块不顺,上级业务部门布置工作,“开会不到、任务不要、材料不报”的现象,在一些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2.基层水技人员知识老化、后继无人现象严重。管理权归属乡镇,基层水技推广干部知识更新和深造交流的机会减少,专业知识水平下降,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受编制和待遇制约,新的水产技术人员无法补充,很难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

3.水产技术服务功能退化。由于基层水技服务硬件设施落后,软件滞后,造成水技推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乡镇大多数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员专业不对口,并且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站普遍存在服务设备不足的问题,有的还属于“三无站”,即“办公无场所、工作无经费、推广无设备”。服务内容过于单调,推广的新技术少,传统技术偏多,难以满足群众需要。

4.技术推广队伍不齐。养殖户们偏重经验,不信科学方法,没有技术指导,只是从老一辈那里口耳相传,自以为自己是“土专家”。可是,在面对病害时常常束手无策。而在之前的选聘渔民技术员时,整支队伍总体素质不高,选聘方式多流于形式,未能完全很好体现技术推广的功能作用。

今后工作打算

围绕将《农业技术推广法》深入贯彻落实的总目标,水产技术推广站坚决把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放在水产养殖先进实用技术、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依法强化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与乡镇领导协调,积极争取编制,放宽专业水技人员招聘条件,吸引专业技术人才。让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干部回归到本职岗位,更好地服务于渔业、服务于养殖户。其次,加强村级推广队伍建设。实行全员聘用制,提高待遇,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方法,实行末位淘汰制,将部分不胜任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分流出去,优化了队伍,理顺了关系,为进一步做好水技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既能充分发挥渔民技术员在养殖户中的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又能有效地解决村一级水技推广网络和水生动物防疫网络断层问题。再次,建立多样化的水技推广形式。鼓励推广机构、科研院所、渔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加快渔业技术中介、咨询、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步伐。允许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服务、转让、承包的效益分配。

2.依法提高水技推广干部和养殖户素质。一方面,做好水技推广干部的再学习再教育工作。组织水技推广干部定期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渔民教育和培训,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作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措施来抓。实行产学联动,利用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以科技入户活动为依托,鼓励养殖大户与高校进行合作交流,发挥养殖示范户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用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养殖生产发展,实施技术与生产的产业联动,提高养殖业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改变以往水产养殖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例如曝气方式进行水处理,让池塘内水的含氧量提高,利用池塘内的好氧菌群氧化其中的COD类污染物;多培育藻类和芽孢杆菌,实行生态健康养殖,而不是一味地投放药物,杜绝药物滥用现象的发生。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8

一、面临的问题

1、专业知识不够

不少农户基本不具备养殖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意识。他们在日常的生产中没有时间学习,仅凭借自己的经验,没有技术含量。结果是效益低。出现这种情况后不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没有意识限制了养殖技术的推广。

2、专业培训不够

有些养殖户积极的学习新技术,在提高收益后,大大影响了其他养殖户,这些养殖户也想学习新技术。但苦于不知道该怎么学,从哪里下手?很多情况下会去请教掌握新技术的人,向他们学习,然后不了解具体情况,盲目的学习导致结果大相径庭,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专业培训就显得很重要。

3、设立示范区

要想带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养殖效益,设立示范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示范区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4、销路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销售,获取利润,但在这方面绝大多数养殖户无能为力,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市场,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他们往往只能坐等收购商上门,这样一来严重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

5、养殖推广人员素质差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工作目前开展不顺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养殖推广人员。我国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分为省级站、地级站、县级及以下推广站,其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上述站点的推广人员素质较高,基层推广站的人员素质较低,在乡级以下条件更差,仅有的推广员文化素质更差,专业知识基本不掌握。而实际上基层的工作所依赖的都是养殖推广人员,再加上有些人员对推广工作的不重视,根本无法保证水产养殖推广工作的开展。

6、推广方式、手段落后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也在发展当中,其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许多地方的推广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分家,行政部门对推广部门的工作过度干预,导致推广工作弱化。此外,水产技术推广方式、手段落后,无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矛盾突出。我国的推广体系一直以来存在教育、科研与生产联系不紧密缺点,成果很难转化。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7、资金缺乏

在基层技术推广工作中,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情况,进而制约了工作的发展。经研究发现推广工作需要注入大量的经费,没有资金的支持工作无从谈起,直接导致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无法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甚至是把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当成是负担,在推广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另外现行水产技术推广体制下,推广组织的结构、人员编制、下拨经费等由政府决定,基层水产推广部门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不仅造成推广人才流失,也阻碍了推广工作的进程。

二、对策

1、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

针对养殖户技术的缺乏应定期开展知识培训。政府的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应在组建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发放一些实用的技术教材,聘请一些专家为大家授课,提高农户的专业知识水平。多与学校、科研单位合作传授最新的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各个时期,认真观察养殖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

2、注意市场的导向

在养殖的同时要密切注意市场的导向,对养殖户传授的技术进行不断地调整。最重要的是注意掌控好“两性”:一便是养殖业的预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市场的发展进行预测,对养殖过程中或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对养殖户获得的效益进行预测,对减少的损失进行预测。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近年来伴随我国GDP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依据自身的农业发展状况,均在推广各自的名、特、优农产品,不难想象,水产品的病害也在发展,已阻碍了水产品的发展。因此病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很重要,经过政府、科研单位及广大养殖户的努力,目前已在我合作社建立起一套病害的防治机制,经过检验发现能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我们计划今后要逐步增加病害测报点和测报数据,规范测报程序,提高测报速度,降低养殖户的经营风险,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在推广新技术的时候还要防范养殖户的逆反心理。这是指有些养殖户对养殖业新技术推广的反应,正好与我们想象的相反。这主要是在工作中一些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某些技术人员在宣传新技术时,片面夸大新技术的作用,而当养殖户采用后却发现无法达到宣传时所介绍的效果,养殖户认为被欺骗了,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不再相信任何新技术,这需要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引以为戒。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技推广人,不光要推广新技术,也要学会做人,在推广新技术之前认真学习有关知识,不扩大其词,向农户说明在实践中的有关事项,如真的出现问题要积极的扑救。再推广是给农户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加以消化和吸收。

3、做好示范宣传的工作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9

一、抓好疫情防控,积极组织复工复产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蔓延以来,农委水产渔政站高度关注疫情发展,积极做好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应对疫情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农委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共战疫情。一是积极与郑州市农委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开展产销对接。二是倡导养殖企业认真做好员工排查、防疫物资配备、场所消毒、内部防疫管理等各项防控工作,加强鱼塘数据监测监视,切实保障人员安全、水产品安全。三是全面了解养殖技术、养殖模式、苗种信息、行情走势等信息,为疫情过后恢复生产做好准备。四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沟通联系,统计主要水产品市场交易情况、水产品压塘情况等,分析疫情对水产业的影响,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同时提出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建议,协调郑州市农委为水产品运销、生产物资运输颁发道路通行证。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继续坚守在战场,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及养殖户的需求,牢记职责使命,为打赢此次疫情攻坚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积极推进我市稻渔综合种养工作

根据《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以示范基地为核心创建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置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通过自建、租用、合作等方式,建立1个长期稳定作用突出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指导帮助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做好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深入黄河、伊洛河滩区了解养殖企业开展稻渔种养需求和进度情况,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帮助,组织养殖企业到信阳市考察学习稻渔综合种养。截止目前,全市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到3000余亩,引导传统渔业逐步向生态渔业转变。

三、扎实推进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项目

为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渔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确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我市水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池塘养殖面积700余亩,有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有承担多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的技术力量、有开展观摩展示培训活动的条件。从省农业农村厅水产技术推广专家库中遴选3名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技术服务,向水产养殖户传达农业部、省水产技术推广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现场会会议精神,共向30余户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发放水产杂志和鱼病防治手册60余份,累计开展服务20余人次。

四、做好水产生产指导和渔病防治服务

根据当前池塘管理和鱼病防治需求,详细了解养殖户鱼苗来源、投放、饲料进货来源、投喂次数、月消耗量、水质管理、鱼病防治、销售等情况,并现场查看了池塘进排水、投饵机、增氧机设备、饲料仓库饲料储备、养殖记录等,结合渔业生产季节指导水产养殖户进行水产生产和病害防控,渔业生产指导意见4期。在水产养殖鱼病高发期,想为渔农所想、急为渔农所急,积极联系多名鱼病防治专家现场和远程为水产养殖户进行鱼病诊治,开出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的鱼药配方,送科技到池塘边,解决了养殖户的疑难问题,保证了全市水产品养殖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一是水产品日常检测与监督抽检相结合,根据工作需要,对养殖场(户)进行检测和监督抽检,今年共抽检20个样品,鲤鱼、鮰鱼、鲫鱼等,经检验,20个样品的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含量均为阴性。二是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室的作用,在开展快速检测的同时,开展养殖环节中水质、病害等相关内容的检测,组织养殖户现场学习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箱等相关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为广大水产养殖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牢固树立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篇10

关键词:钦南地区,养殖业发展,经济效益,规模效益

钦州市钦南区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区》的前沿中心地带,北距南宁市百余公里,濒临北部湾,东连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拥钦州港,是钦州市辖区。钦南区是国家沿海水产星火产业带组成区域,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以农业为主的完全县级建制区,辖12镇,1华侨农场和四街道办事处,人口总共68万人,农业人口40万(58.82%),总面积2214平方公里。享有“中国大蚝之乡”、“全国优秀郊县(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等美誉,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四次通过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

钦州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不会出现产品滞销,市场风险较小。

近年来,钦南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水产业遵循“优质、高产、高效、健康、安全”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对虾产业已形成了苗种、饲料、药物、养殖、流通一系列化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我区水产领域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一个行业。

钦南区对虾产业发展也面临着难点与问题,尤其是种苗缺乏自主品牌,没有当地的亲虾培育,长期依赖其他地区;养殖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主要靠运气,致丰年增产,灾年减收;产业化程度较低,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带动转化能力不足,制约了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农民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对虾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收等方面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就这一对虾养殖中的难题,2014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推出课题――《钦南区对虾高效生产集成技术示范》,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并得到大力支持。该项目于2013年8月开始筹备,共投入1161万元,分五阶段开展,实现纯利润共1665万元,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项目的研究如下所述:

1 2013年钦南区对虾养殖的现状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钦南区海水咸度适宜虾、大蚝、鱼类等水产品的繁殖与生长,水产资源丰富,渔业潜力巨大,2012年经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主攻对虾产业的示范县,对虾养殖业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然而对虾养殖成功率不高,部分养殖户靠天吃饭,对虾育苗技术大多偏低,效益不突显,对于水生动物疾病也常常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2 项目规模

2.1 示范基地

共三个:康熙岭镇谢德鱼虾养殖场(450亩);康熙岭镇白鸡村对虾养殖基地(150亩);广西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犀牛脚对虾养殖基地(占地1034亩,养殖面积950亩)。

犀牛脚镇沙角村的钦州海纳绿洲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对虾生产基地(占地1034亩、养殖水面950亩),主要应用推广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省科技厅委托钦州市科学技术局组织专家对其测产(2014年10月20日;2015年7月),亩产值(21906.72元;24979.20元)。

康熙岭镇团和大队青草坪村南围谢德鱼虾养殖场,养殖面积600亩;建立冬棚健康养殖面积2亩,主要应用推广对虾冬棚健康养殖技术。放苗时间2014年12月12日,平均成活率82%,产量是3640kg,产值26.2万元,毛利润50062元/亩。

康熙岭镇白鸡村及团和村对虾养殖基地养殖面积分别是150亩,主要应用推广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

并且,建立钦南区尖山镇钦南区鑫农农业生产观光生态示范园,利用生物与农机技术紧密结合,从养殖池水的物理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到水产品的投料饲养、病害防治,全部采用计算机系统实现远程数字化采集数据,按照设定健康养殖指标自动化机械操作可全程解决的方案,是无季节、不分日夜的水产健康养殖系统:保证养殖水产品高产量、健康高品质,还可将其排泄物及肥水种植果蔬。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健康,展示给游客观赏及学习。

例如,南美白对虾养殖自放虾苗后,通常需要进行90天以上的养殖,才能达到上市规格。在这个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积聚,对底质产生污染。当虾蟹池塘底质发生恶化时,每667O可施用1kg底改菌(1瓶)+4kg腐植酸钠或 5kg沸石粉加适量水浸泡4―6h后均匀洒塘。情况严重的可连续施用2次。pH偏高时可施用降碱菌。

施用微生物时注意菌体活力及菌体数量,一般要求含3亿个/毫升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随着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故保存期不宜过长,并且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

2.2 人员和设备配置

钦南区科学技术局:行政编制4人,实际人数7人,其中本科5人,大专2人,有中级技术职称5人,初级技术职称2人。科技局下辖“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增挂“钦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牌子:定编、在编 2人。全区12个镇(场)及四个街道办事处均配备了科技副镇长、科技助理;

钦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钦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下属的二层事业单位(增挂钦南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水产养殖工程师2人,技术人员4人,单位配套有水生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配备有电子微显镜、恒温培养箱等一批实验器材。该站多次成功组织实施辖区内的水产类项目,均取得显著效果;

课题组:9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专业覆盖水产养殖、农业科技管理、行政管理等,职称、年龄、专业结构合理。

钦南区康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举办3期对虾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社员200人次,辐射带动养殖户500户;贯彻、推广应用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无公害对虾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微生物肥水养殖技术等技术。

2.3 该课题知识产权:属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符合本地区应用的技术。

3 课题发展措施

由钦南区科技局统一领导,争取政府资源,落实责任,强化财务管理和创新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村专业协会等成功经验和模式。同时,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引导国家高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对海水立养殖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多种方式的科技合作和对口帮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需加强当地农民的培训,培育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开拓进取、愿意接受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新型农民,突破当地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制约。

4 课题的成果与效益研究

技术支持:建立了钦南区兴桂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和钦南区兴科水产种苗场两个优质南美白对虾育苗示范基地和最先进的水质处理系统。选派谢龙伟、阮良鹏、陈家珍等3名具有对虾养殖及育苗技术的科技特派员,提供育苗和技术支撑,得到基地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经济效益:生产基地盈利1570万元,良种繁育基地盈利95万元,总纯利润1665万

社会效益:课题实施期间内,编制了《钦南区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教材》2000多份,先后举办开展了13期对虾养殖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583人次。培训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实用,得到基层养殖户的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区科技局组织摄制了“对虾养殖好帮手”实用技术视频教材,通过媒体等方式推广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成效更为显著。

环境效益:项目规范对虾生产技术和使用新技术,减少污水排放和渔药使用,提升对虾品质和产量及安全性;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增强钦南区对虾的市场竞争力;减少水源污染,优化生产环境,发挥资源优势,实现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 课题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指导服务跟踪不到位;资金缺乏,示范建设还尚未完善;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基层群众和部分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