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2-22 18:02:50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44-04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是体内较为复杂的循环过程,通过3类细胞表达蛋白转运体系协调进行,临床研究指出胆汁酸、胆红素转运表达和功能缺陷时就会导致胆汁淤积[1],表现出黄疸、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和疲劳等症状,体内的胆红素升高,毛细胆管的酶潴留,临床上将其称之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临床报道[2-3]认为该病属于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规范化诊断治疗对胆汁淤积性肝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下将从该病在诊断和治疗进展上进行讨论。

1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

黄疸和皮肤瘙痒是胆汁淤积的主要症状,临床发现患者存黄疸需要进步进行区别,黄疸类型包括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先天性黄疸,其中前两类所占比例较大[4]。肝细胞性黄疸伴肝细胞衰竭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蜘蛛痣、肝功能受损等变化,研究指出该类黄疸的总胆红素多低于200μmol/L。先天黄疸属于遗传生理障碍病理类型,多发于低龄儿童。溶血性黄疸是因红细胞破坏严重导致胆红素突增,超出肝细胞清代谢能力,该类黄疸的特点为:常见于毒蛇咬伤、血型不合输血、药物毒副作用、肺梗死等。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特点如下:巩膜深黄,皮肤瘙痒,小便变浓,大便色浅,慢性脾肿大急性患者伴肝肿大。胆汁淤积的患者总胆红素超过200μmol/L,症状缓解后可在100μmol/L左右;结合胆红素大幅度升高,超过50%[5];血浆胆固醇升高,多数血浆胆固醇超过7.76mmol/L;ALT轻度升高,ALP值超过正常25倍[6]。胆汁淤积性黄疸多见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淤胆型肝炎。B超检查能够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巩膜多为金黄色,肝外胆汁淤积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巩膜主要为黄绿色[7]。阻塞性黄疸乏力、腹胀等症状并不明显,急性病毒性肝炎淤胆型的ALT明显上升,早期乏力、腹胀、食欲下降明显,主要有程度不同的肝内胆汁淤积导致。重型肝炎引起黄疸,凝血酶原活度下降明显,以高度乏力为主要特征[8]。

1.1 病因分类

临床上主要根据病因对胆汁淤积性肝病进行分类,胆管性胆汁淤积、肝细胞性胆汁淤积和混合性胆汁淤积是主要的三种类型[9-10],而诱发的病因也较为多样,以下为相关病因诊断的最新进展。

1.1.1 胆管性胆汁淤积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属于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年妇女为多发人群,血清线粒体抗体阳性是其主要的指标,具体诊断要点如下: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肝内瘀胆的特征;血清线粒体抗体阳性;肝内小胆管损伤;影像显示无胆道系统阻塞。另外皮肝穿刺利于其诊断。(2)胆管消失综合征,多因素引发的一种病症,诊断时依赖于肝脏活检,B超、ERCP和MRCP有辅助检查效果。(3)胆管囊样扩张,多为先天性疾病,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彩超和CT扫描检查可以帮助诊断,活检辅助诊断。(4)囊性纤维化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欧美,诊断要点如下:家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胰腺功能不全;免疫反应可检胰蛋白酶活性下降,DNA探针技术为该病因的检查提供进步依据。(5)胆管结石,结石容易导致胆汁分泌异常,临床上主要通过ERCP和MRCP进行诊断。(6)胆道寄生虫,如蛔虫、肝吸虫等,通过体液检查和十二指肠镜检查加以诊断。(7)胆道狭窄,手术、外伤是引发该类疾病的重要原因,B超、CT扫描和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可靠。(8)肿瘤压迫,如胆管癌、胰腺头部癌、十二指肠腺瘤、肝囊肿等都会造成胆汁分泌的异常,超声检查、核磁共振、超声造影、腹腔镜等检查手段较为可靠。

上述是较为常见的诱发胆汁淤积的疾病,还包括淀粉样变性、副肿瘤综合征、静脉闭塞性病、免疫抑制相关疾病等。

1.1.2 肝细胞性胆汁淤积 (1)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这些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严重,导致胆汁分泌障碍,乙肝是我国的多发病,临床对其诊断和治疗已经较为深入,戊肝多见于亚非国家,病情较为严重,更容易导致胆汁淤积,常伴有黄疸、皮肤瘙痒和大便变浅等症,上述淤积症状均比甲肝明显,临床上诊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胆汁淤积主要依靠以下几点:患者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尿色变深,多数患者伴乏力纳差,合并肝脾肿大,检查显示谷氨酰转肽酶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增加,病毒学检查对病毒肝炎导致的淤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2)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会使肝小叶扭曲、破坏,由此而引起肝细胞分泌异常,临床诊断时需要询问是否存在病毒感染,了解相关体征和表现,CT扫描和超声利于诊断,超声下穿刺活检发现假小叶则可确诊。(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出黄疸、瘙痒,伴有高胆酸血症、肝功能损害,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同时还要排除其他导致肝功异常、黄疸、瘙痒等疾病如胆石症、病毒性肝炎等。(4)药物性胆汁淤积,部分患者因为使用了对肝细胞功能有损的药物,从而对细胞的胆汁分泌功能造成破坏,以下是其诊断要点:有关药物服用史;肝内胆汁淤积征象;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大于6%;发热、瘙痒和皮疹等表现;停药后患者病情好转,给药后加重;肝炎病毒血清指标呈阴性;肝脏活检只见毛细胆管淤积。(5)术后胆汁淤积,腹部手术容易引起胆汁淤积,临床研究认为手术过程中血压过低是发生胆汁淤积的重要原因,以血清胆红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加为特征。(6)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是两种类型,长期饮酒对肝脏的损害极大,因此也是引发胆汁淤积的重要原因,临床诊断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酒史,禁酒后肝功各项指标下降,除此外会表现出皮肤瘙痒、黄疸等。(7)感染性胆汁淤积,临床上引起胆汁淤积的病菌主要为厌氧革兰氏阴性菌,腹腔感染为主,另外肺炎、心内膜炎、泌尿道感染和脑膜炎等疾病同样会导致胆汁淤积,临床诊断时主要以患者的感染症状和病原菌检查确诊。(8)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病也是导致胆汁淤积的重要原因,心肌炎、心肌梗死、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都会引起充血性心衰[11],淤血会使肝细胞缺氧,表现出肝功异常、黄疸,该病因主要以右心功能不全为特征性诊断,排除其他病因。(9)静脉高能营养,婴幼儿胆汁淤积常见原因,高血脂、高胆固醇会影响肝细胞膜流动性,从而影响胆汁分泌,表现出黄疸、高胆红素血症,ALT和ALP水平增高。

1.2 诊断流程

对于疑似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患者的诊断流程[12]如下:(1)询问病史、家族史、药物治疗史和酒精摄入等情况,通过病史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溯源,药物、酒精等均是导致淤积症状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详细询问。(2)进行详细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扫描等,体检和超声扫描时初步检查手段,为进步诊疗提供依据。(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难以解释胆汁淤积的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主要应用于高度选择病例,对预期无需治疗的先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或超声内镜检查[13]。(4)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病毒血清学和肝病自身抗体等,此项检查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判断病因的重要手段[14]。(5)对未解释肝内胆汁淤积可考虑肝活检术[15],是诊断病因的可靠手段。上述流程是层层递进的,病史和体格的检查尤为重要,帮助医生做出初步判断,为下步流程通过参考[16];超声扫描、CT扫描时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慢性胆汁淤积患者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抗线粒体抗体水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检查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是进步诊断的重要工具。

2 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

2.1 肝内胆汁淤积治疗

临床研究指出清除病因是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的关键[17],比如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淤积就需要实施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性导致淤积则需要立即停止用药;但引发该病的因子往往是重叠的,因此还应当采取个体化症状治疗。治疗淤积性肝病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肝脏细胞,预防淤积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同时促进相关转运蛋白的功能,利于胆汁的排泄。临床上主要是针对胆汁淤积和瘙痒症状进行治疗[18]。

2.1.1 胆汁淤积治疗 有关胆汁淤积的治疗药物包括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门冬氨酸钾镁、脂溶性维生素、钙和维生素D和复方中药。西医以病因治疗为基础,只有将胆汁淤积的病因清除,才能达到治疗目的[19]。腺苷蛋氨酸在病毒性胆汁淤积、酒精性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和妊娠期胆汁淤积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熊去氧胆酸治疗酒精性胆汁淤积、病毒性胆汁淤积的疗效显著;门冬氨酸钾镁能够促进尿素循环,为机体提供必要的钾离子和镁离子,主要起辅助治疗的作用;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是补充因脂肪泻导致的维生素损失,也是辅助治疗作用;钙和维生素D主要针对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黄疸范畴,病因机制较为复杂,提倡个体化辨证用药治疗[20],中药材中许多成分均具有降酶和退黄功效,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淤胶囊等复方药物已经成为该病的重要治疗药物[21]。

2.1.2 瘙痒治疗 针对该症状的药物包括考来烯胺、利福平、纳洛酮和类似物纳曲酮、皮质激素、叶酸拮抗剂和免疫抑制剂等,上述药物对瘙痒症状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临床效果在韦晓东等[22]报道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2.2 肝外胆汁淤积治疗

肝外胆汁淤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症治疗药物同肝内胆汁淤积用药。部分肝外胆汁淤积需要行手术治疗,如肝叶切除、胆道重建和肝脏移植等,但上述手术的风险较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下治疗方案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内镜手术方式包括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逐渐成为首选手术方案,报道指出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和死亡率[23]。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胆汁淤积性肝病属黄疸病范畴,视熏蒸肝胆、湿热内蕴中焦、肝失疏泄、胆汁外溢为主要机制。病位在肝胆、脾胃,常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凉血、化痰等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原则[24]。中医联合西医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感烟具有显著性效果,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促进了肝功能改善、症状减轻和病程缩短,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胆管性胆汁淤积、肝细胞性胆汁淤积和混合性胆汁淤积是胆汁淤积性肝炎主要病因,掌握病因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临床治疗时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规范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平.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06-107.

[2]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management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s[J].J Hepatol,2009,51:237-267.

[3]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92-501.

[4]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感染病杂志,2009,3(4):474-487.

[5] 谢雯,赵红.关注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4):23-27.

[6] Han XF,Wang QX,Liu Y. Efficacy of fenofibrat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artially responding to ursodeoxycholic acid therapy[J].J Dig Dis,2012,13:219-224.

[7]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 [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3,5(1):53-64.

[8] 赵攀,段光锋,杜丽,等.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效果的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341-344.

[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10] Michael Brown J,Ball JG,Wright MS.Novel protective mechanisms for S-adenosyl-L-methionine against acetaminophen hepatotoxicity:improvement of key antioxidant enzymatic function[J].Toxicol Lett,2012,212:320-328.

[11] 马雄,邱德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临床消化杂志,2009,21(3):141-143.

[12] 余丰,梁飞立,邓梅花,等.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中西医论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9):1019-1022.

[13] 王吉耀,涂传涛.重视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21(3):131-132.

[14] 韦晓东,李菁.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12):1253-1256.

[15] 赵红,谢雯.2013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3(7):29-33.

[16] Andringa KK,King AL,Eccleston HB,et al.Analysis of the liver mitochondrial proteome in response to ethanol and S-adenosylmethionine treatments: novel molecular targets of disease and hepatoprotection[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10,298(5):G732-745.

[17] 彭浩,王军,焦云桃.思美泰治疗肝内胆汁淤积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21(3):161-163.

[18] 陆伦根.胆汁淤积性肝病疲劳的发生机制、评估和治疗[J].肝脏,2010,15(1):57-59.

[19] 马安林,郭新珍,刘霞,等.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6):471-472.

[20]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5):391-395.

[21] Vincenzi B,Santini D,Frezza AM.The role of S-adenosyl methionine in preventing FOLFOX-induced liver toxicit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resected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adjuvant FOLFOX regimen[J].Expert Opin Drug Saf,2011,10:345-349.

[22] 段维佳,张福奎,欧晓娟,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对熊去氧胆酸应答欠佳的影响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118-120.

[23] 裴冬萍.地塞米松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3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3): 3674-3676.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以及慢性胆汁淤积等,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慢性梗阻性以及肝脾肿大,最常见的是黄疸、皮肤瘙痒以及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者门脉高压等现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病率在每10万人2人-24人之间,年发病率在每10万人患病人数在0.4-3人之间,原发性胆汁性患者出现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0.2%-0.6%[1]。一般情况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病理分为4期,1期为胆管炎期,2期是细小胆管增生期,3期是瘢痕期,4期是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见于中年妇女,病人一般情况较好,身体与体重等无明显下降趋势,约有10%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08年06月-2011年07月收治的400例患者,其中女300例,男100例。年龄31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45.6岁。患者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8.5年。该组患者经过检查后,所有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呈阳性,患者均无酗酒史、未服用过治疗肝脏、胆管等的药物。该组患者均排除患有胆结石、胆囊肿瘤、胰头占位等病症。

1.2 诊断指标 根据2000年美国肝病协会(aasld)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诊断标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包括: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等反映胆汁出现淤积的生活指标数值升高;通过b超或者胆管造影显示没有胆系异常;抗线粒体抗体呈阳性;血清ama或者ama-m2呈阴性但病理的检查符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各项临床数据的总结分析,主要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像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以及实验室的各项指标进行。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r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以及血清自身抗体,血清的自身抗体检测主要包括血清抗核抗体(ana)以及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4、ama-m9。

1.4 治疗 本组患者在服用保肝、降酶、退黄等的综合药物治疗基础上服用熊去氧胆酸,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并服用抗肝昏迷、止血以及输血的药物。

2 结 果

2.1 患者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表现为乏力现象的有120例,占该组患者的30%,表现为黄疸的有75例,占该组患者的18.8%;皮肤瘙痒现象的有130例,占到患者总数的32.5%。本组患者中临床表现占两种以上的有60例,占该组患者的15%。8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7例患者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该组患者的3.75%。该组患者均经过检测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以及r谷氨酰转肽酶数值升高,110例患者的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90例患者的血清值升高,有310例患者的串者抗线粒体抗体呈现阳性。

2.2 生化指标 经过临床治疗后,再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大部分患者的生活指标比

正常,见下表:

2.3 血清抗体检测 经过药物治疗后,通过对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可以看出,患者的各项血清抗体检测大部分呈现阴性,见下表:

3 讨 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为乏力、黄疸以及皮肤瘙痒等现象,本组患者中表现为乏力现象的有120例,占该组患者的30%,表现为黄疸的有75例,占该组患者的18.8%;皮肤瘙痒现象的有130例,占患者总数的32.5%。不少患者因感觉皮肤出现瘙痒现象而就诊于皮肤科,因此在对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现象而现象产生原因不明确的情况下,特别是针对中年女性患者,要对患者进行生活学以及免疫学检测[2-4],以及时查明是否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造成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问题予以解决。要注意的是,在本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黄疸,但在发病早期患者的黄疸症状很轻[5-6]。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最为有效的诊断方式是进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测,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明显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如果患者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高滴度阳性即≥1:40,且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症状以及生活异常现象,就可认定为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近年来,随着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对临床检测做出很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勇,刘爱东,张岩明,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7,16(31):4743-4745.

[2] 王厚安,陈景龙.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3例临床分析[j].医护论坛,2011,18(13):158-160.

[3] 张福奎,贾继东,王宝恩.4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j].中华内科杂志,2009,44(03):163-167.

[4] 胥莹,徐智媛,焦健,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5,9(15):15-16.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3

――肝脏

在大英博物馆内珍藏了一具用泥土制成的羊肝模型,这是四五千年以前巴比伦尼亚王国时期的卜具。相传巴比伦人把肝视为生命之本,以肝作为卜具,占卜人的疾病与命运。

我们平时常将最珍爱的人与物称之为“心肝宝贝”,确实是非常恰当的。事实上,肝赋予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与心脏并驾齐驱的。实验证明,动物切除肝脏后,最多只能活50多个小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一般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中国成人肝重在1200~1600克。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大部分被右肋弓完全覆盖。虽然肝的位置会伴随呼吸运动而升降,但在肋弓下缘如能触摸到肝脏,可认为是肝肿大。

肝脏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成人肝每分钟血流量达1500~2000毫升。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占肝供血量的3/4。肝可从门静脉中获得肠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

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

众所周知,化工厂内各种管道密布,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肝内的管道系统也是如此。在显微镜下可见各种管道犹如迷路一般。除了动、静脉血管外,还有肝管系统、淋巴管等多个系统,分布井井有条。

肝脏内部结构复杂而精细,门静脉(紫)、肝动脉(红)、肝静脉(蓝)及胆管(绿)四种管道在肝内像树枝分叉一样,愈分愈细,粗的像手指,细的如发丝。它们互相攀援,纵横交叉,犹如丝瓜筋一般。这些各色的管道网中充盈着营养血、动、静脉血及胆汁,在管道之间填满了肝细胞组织。因而肝脏组织是很脆嫩的,很容易因暴力而破损。

肝细胞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集合成条索、放射状整齐排列,组成肝小叶。成人的肝内有100万个肝小叶。这就是肝脏化工厂的百万个化工车间。

每个肝细胞浸泡在肝血窦的血液里,与血液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另一方面,肝细胞生成的胆汁,又要不断地排到胆总管,昼夜不停地流出肝胆汁。

物质代谢中心和

排毒的保护中心

我们说肝脏这个大化工厂既是生成胆汁的消化腺,又是机体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的代谢中心,而且还是生物转化“排毒”作用的保护中心。

肝是维持血糖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细胞主要通过调节糖原合成与分解;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以保障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能量供应。一旦肝细胞严重损伤时,就会糖代谢紊乱,造成低血糖或高血糖。

肝在脂类代谢中占中心地位

胆汁中的胆盐分子能使油脂分离乳化成混悬液,将脂质大分子乳化为小于10微米的微粒,大大增加了脂肪酶的作用面积。因此,胆汁有利于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肝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器官,若肝合成甘油三酯超量,便积存于肝内。肥胖者、糖尿病人的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可形成脂肪肝。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活跃的器官,其合成量占全身总合成量的3/4以上,肝也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器官,将胆固醇随胆汁排出体外。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肝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都非常活跃

肝合成与分泌血浆清蛋白的速度最快,清蛋白从合成到分泌仅需20~30分钟。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浆清蛋白浓度降低,此种变化临床上可作为严重慢性肝细胞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肝是体内所有氨基酸分解和转变的重要场所。肝中转氨基反应均很活跃。在蛋白质代谢中会产生氨,肝将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正常肝每日可合成20~30克尿素,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肝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

肝分泌胆汁酸,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储存。肝可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占体内总量的95%。

肝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

多种激素在体内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中代谢转化,从而丧失其活性,称为灭活。严重肝细胞损伤时,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体内的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可出现男性女性化、蜘蛛痣、肝掌以及水、钠潴留等病理现象。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

人体内不可避免地摄入一些非营养物质,长期蓄积对人体有害,机体必须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不仅把体内代谢产物如胺类、胆红素等转化后排出体外,也将摄入人体的如药物、毒物、环境化学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以胆汁形式排出体外,保护机体免于中毒。

胆汁、胆汁酸、胆结石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正常成人平均每天分泌胆汁700~1000毫升 。肝胆汁清澈透明,呈橙黄色。肝胆汁进入胆囊后,胆囊吸收其中的部分水后,浓缩成为胆囊胆汁,呈暗褐或棕绿色。

进入肠道的各种胆汁酸约有95%以上可被肠道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重新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与重吸收及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次随胆汁入肠。胆汁酸在肝和肠之间的这种不断循环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机体内胆汁酸储备的总量称为胆汁酸库,成人的胆汁酸库仅有约3~5克,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满足每日正常膳食中小肠内脂类消化、吸收的需要。人体每天约进行6~12次肠肝循环,可使有限的胆汁酸库存循环利用,以满足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求。由此可见人体不仅结构精细,而且功能上也极为合理,反复利用,循环往复。人体是多么节约啊!

要健康保肝很重要

如上所述,肝的功能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是十分巨大的。但是肝却是一个“沉默、顽强的器官”。肝昼夜不停的默默地做着贡献,然而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对于一些“小毛病”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即使肝癌的早期也并没有肝痛,直到癌块长大到刺激肝的包膜引起剧痛,才唤醒了沉默的肝脏。

肝的再生能力也十分强大。因此当肝组织受损后,只要还有30%~40%肝细胞健在,竟然肝功能还是“正常”的。所以当你狂吃豪饮时,既喝胖了身体,也喝“胖”了肝(脂肪肝);当你“一醉方休”时,不但喝醉了身体,也喝“醉”了肝(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硬化)。由于肝脏一不叫痛,二不叫累,沉默而顽强的肝,一般不会像心脏心绞痛那样马上发出“求救”的信号。因此早期的肝病往往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由此可见,要健康,保肝很重要!

肝脏保养六大措施

1、预防肝炎防范肝炎病毒侵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疫苗应用近十年,受益者接近1亿人,致使肝炎的感染率以每年平均22%的速度下降。

2、要合理进餐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蛋类、鱼、禽、豆制品、动物肝等对延缓肝脏组织的老化,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的增强大有裨益。

肥胖者应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的体重范围。

3、少饮酒酒多伤身。首先倒霉的就是肝脏,这并不是危言耸听。酗酒引起的肝损害,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与肝硬化三种类型。慢性嗜酒者近60%会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长期嗜酒引起的肝硬化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正在明显年轻化,占新发肝硬化的60%左右,其中80%的病人都在40岁左右。

4、避免产生恶性情绪中医云:忧伤脾,怒伤肝。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使肝细胞因缺血而受损伤、死亡。

5、应坚持适当运动与家人及朋友一起锻炼,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关键是要做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如走路、上下楼梯、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等;脂肪肝病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要注意运动应适度,不要一味地追求大运动量。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肝内外胆管结石指的就是处在左右肝管分叉以上部位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1]。一旦患者胆道被结石阻塞,就会出现胆汁流通不畅的情况,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导致胆管出现化脓性炎症,严重时发生阻塞性黄疸,甚至引发患者身体不良、贫血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2]。为此,本文对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患者19例,男患者21例;年龄在20-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3.6)岁;病程4个月-14年,平均病程为(5.9±2.1)年。手术之前发现伴有肝胆炎症患者25例,其余15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发热、寒战的症状。40例患者中,左右胆管多发结石16例,单纯右肝管结石11例,单纯左肝管结石10例,肝门部结石3例。

1.2方法

根据患者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程度、肝脏萎缩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手术具体方式为:肝叶段切除结石手术加设T管引流,其中主要包括不规则左右肝部分切除、右半肝切除、右肝后叶切除、左肝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肝方叶切除,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留置T管引流,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3-5天。

具体方法:①对患者进行硬膜外持续麻醉,在右上腹进行常规胆囊管手术切口,对肝内外胆管情况进行认真探查,切开左右肝管,取出一级与二级肝管开口处的结石。②切断镰状韧带、肝圆韧带、三角韧带、侧冠状韧带,保证该侧半肝的游离状态,③切肝时,选用Pringle法进行间歇式阻断血流,针对无肝硬变患者,每次约为20分钟,间隔3-5分钟,或者解剖肝门肝横裂左右角阻断左或者右半肝血流。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切除范围。在切除过程中,沿着纤维化萎缩肝分界限进行一定的扩张,使病侧不断增厚,同时用钳夹分离肝组织,切断肝内胆管与血管。⑤认真冲洗肝断面,予以有效止血。为了避免出现胆漏现象,可以用网膜覆盖并且放置双套管予以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结石残留的情况。

1.4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予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临床效果都为满意,没有患者死亡;手术感染2例,感染率为5%;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率为10,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胆漏1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恢复健康;手术发现残留结石2例,残留率为5%。

3.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大部分均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其临床性质主要表现为胆色素钙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较为广泛,并且病情复杂,具有很高的手术难度,还可能会出现结石残留,如果治疗方法不当,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发生需要重复治疗的情况,非常容易出现二次伤害[3]。此类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腹部绞痛,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必须予以及时治疗。

现阶段,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治疗目的就是清除结石、去除病灶、通畅胆道。为了提高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我国医学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探讨。其主要有[4]:病肝切除,病变肝叶是结石残留与复发的主要部位,切除肝叶能够有效降低结石残留率;消除梗阻,肝胆管狭窄是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此,在手术治疗中,肝门部狭窄胆管切开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梗阻,进行了有效的引流。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需要强调防范与治疗的结合,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尽量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同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5]。

在本组研究中,4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临床效果都为满意,没有患者死亡;手术感染2例,感染率为5%;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率为10,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胆漏1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恢复健康;手术发现残留结石2例,残留率为5%。

为了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对以下几点内容予以注意[6]:①正常肝脏和病变肝脏分解非常明显,在切除的时候,需要沿着分界线病侧纤维化区进行离断,有效处理断面,尽可能减少出血量。②肝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肝叶炎性萎缩的时候,其后和肝短静脉粘连,病灶切初中,非常容易撕裂肝短静脉,导致出血,并且难以控制,在切肝的时候,不要分离粘连,在纤维化肝包膜下予以分离,不强求正常解剖,保证手术效果。在手术之后,容易发生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因为肝叶切除创伤较大,创面渗出多,失去了很大体液,为此,需要输以足够的液体,并且密切监测患者尿量、尿比重、肝肾功能等,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重视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保护患者肝肾功能,避免出现应激性溃疡,治疗患者低蛋白血症,维护患者水电平衡,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根据患者胆管结石的具体情况与病情程度,实施恰当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手术感染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结石残留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爱桦,肖慧玲.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2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06):1389-1390.

[2] 鲁长文.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吴黎明,程彩涛,王江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35例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07):516-519.

[4] 唐彪,欧阳正晟,段群欢,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2):1151-1154.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肝功能正常;HBV;携带者;胆囊壁;B超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8-95-02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1],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中流行区,病毒性肝炎居传染病的第一位,尤其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9.7%。由于这一类患者肝功能正常,临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过去一直认为是“健康携带者”,“临床共识”不主张积极治疗。近年来,肝穿病理学检测的广泛开展及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并非完全“健康”,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病理损害,病情隐匿进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为了解HBV携带者在超声声像有何改变,我们对54例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胆囊壁声像图进行了观察,发现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54例中有48例的胆囊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毛糙和不光滑类似胆囊炎性改变。乙型肝炎携带者在超声声像图中对肝脏无特异性诊断指标,通过本文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胆囊壁异常改变这一间接征象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有一定的助诊价值,同时为胆囊病变的病因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观察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正常对照50例,年龄24~71岁,平均42岁。54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男40例,女14例,年龄23~77岁,平均45岁。54例患者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诊断标准[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中任一项阳性者,肝功能正常的HBV携带者。

1.2使用仪器

ALOKA-SSD-630、9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5.0MHz。

1.3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禁食8~12h,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于上腹部行纵切、横切、斜切等多切面扫查。观察肝脏、胆道系统、脾脏,重点观察胆囊壁厚度,胆囊壁回声强度,胆囊壁厚度大于0.3cm者,测量胆囊前壁厚度。

1.4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 8.0中的非参数方法,即列联表模块中的卡方检验(χ2)对病毒携带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设α=0.05,当概率P

2结果

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胆囊壁厚度、双边影出现率及胆囊壁光滑度见表1。

从表1不难看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54例,胆囊壁厚度>3mm,囊壁毛糙者46例占85.18%,正常对照组51例中有胆囊壁声像图改变者7例占13.72%;胆囊壁厚度≤3mm及胆囊壁光滑,正常对照组有43例占84.31%,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6例占11.11%。联表检验;列的结果显示P0.05)。见封三图3,4。

3讨论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病毒感染及合并细菌的感染等因素使慢性胆囊炎发病机会可能高于正常人群[4]。本文54例乙型肝炎携带者病例中48例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毛糙和不光滑,其发生机制可能有以下原因:(1)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身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变不仅累及肝脏,还会累及全身其他脏器。胆囊是和肝脏紧邻的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内贮存,胆囊有可能成为HBV侵犯的靶器官[5],乙肝病毒侵袭胆囊细胞可造成胆囊壁充血、水肿使胆囊壁毛糙或增厚。(2)乙型肝炎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6]。肝炎活动期病毒直接侵袭胆囊壁或是免疫复合物长期沉积于胆囊壁,致使胆管上皮细胞炎性水肿和胆囊壁毛糙增厚。(3)乙肝病毒不仅在肝内复制,并可经血液到达胆囊系统长期滞留,使胆道系统一些黏膜组织发生慢性炎症[7]。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由于免疫耐受等原因,使得病毒侵入体内更加难以清除[8]。持续病毒血症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反应有可能联合作用清除病毒,免疫应答中既能清除病毒也能损伤肝胆组织,从而影响肝脏胆汁排泄,胆囊排空受阻、胆汁浓缩、进而可引起胆囊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肝功能正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胆囊壁声像图发生异常改变显著高于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提示观察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胆囊壁的改变有助于了解病情进展的趋势。目前有许多学者将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列为不适合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许多属于Ⅰ级证据的临床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包括降低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9]。如果临床上长期不重视或忽视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一群体,是否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逐渐进展至肝硬化、肝癌尚未确定。所以我们认为在临床诊治中不仅应重视乙肝病毒患者的治疗,同时也应监测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但我们提出经B超观察胆囊壁的改变这一方法,能否作为对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早采取预防性治疗和有效指标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 庄辉.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J]. 中国计划免疫,2004,10(3):180-181.

[2] 邵风珍. 增强治未病意识 提高对无症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诊疗水平[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4):193.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4] 钱行君.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胆囊息肉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23.

[5] 马红梅,梅俊华,陶海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胆囊改变的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8):567.

[6] 秦浩歌,颜迎春,吴晓枫,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0):774.

[7] 刘玉红. 乙型肝炎患者超声诊断胆囊病变100例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5.

[8] 罗国庆,王康敏,蔡亚君,等. 阴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研究[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0(5):31.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当前,胆肠吻合术是肝胆管结石治疗最常见的手段,通过该手术可以彻底祛除病灶、清除结石,解除梗阻[1],然而肝胆吻合术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消化道损伤较大,术后恢复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有必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重点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右上腹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伴有黄疸,经临床诊断标准确定诊断为肝胆管结石[2]。在随机状态下,将这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围手术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6.4±7.8)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2.5±1.1)年。这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 肝胆管结石手术之前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紧张感,护理人员应该热情、真诚地对待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并对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3]。

1.2.2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术前进行CT、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肝胆管结石病灶情况和具体部位,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4]。术前嘱咐患者禁水4 h以上,禁食12 h以上,进行药敏试验,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检查结果和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1.2.3术后护理 ①饮食护理:术后6 h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流质食物,让患者多食高纤维素、高蛋白、新鲜蔬菜水果以及易消化食物,禁食辛辣、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5]。②一般护理:测量患者的心跳、脉搏、呼吸和体温,根据患者术后身体状况,给予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持续3~4 d;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拍背翻身,1次/2 h[6],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小幅度康复活动。③并发症护理:患者在肝胆吻合术后容易产生急性胰腺炎、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对切口处皮肤进行仔细清理,配合抗生素,避免切口感染,保持患者皮肤的干燥清洁,结合引流液的性质、质量、颜色等准确、科学地确定患者病情,若出现绿色或者棕黄色胆汁液体,应及时通知医生合理处理肝瘘;若患者出现脉速降低、呼吸急促、腹部疼痛、高热不退等情况,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通知医生进行诊断处理,注射相关抗生素,及时控制病情[7]。

2 观察指标

2.1心理状况评估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科学评估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该评分越高,焦虑或者抑郁程度越 重[8]。

2.2术后恢复情况判定 根据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分为:无效:病情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有效:胆红素下降30%~50%,症状有所减轻;显效:胆红素下降 50%,症状消失,见表1。

2.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所得计数资料,以P

3 结果

患者出院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入院时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肝胆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在本次研究中,对3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在肝胆吻合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比较激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陶丽芬.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30(04):109-110+113.

[2]张君莉,伍松,邹洪,等.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西南军医,2013,01(12):102-103.

[3]张洪波.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2(10):86-87.

[4]彭联芳.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5,17(21):149-150.

[5]杨青,付园,王小云.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5,02(07):244-245.

[6]C,Lamourdedieu,S,Rua,A,Lazard,M,Marcelli,L,Cravello,M, Gamerre,A, Agostini .Surgical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by single port access with SILS? system: preliminary study[J].Journal de gynécologie, obstétrique et biologie de la reproduction, 2011,40(7):620-625.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7

【病例】

七旬老汉体检查出肝囊肿

王大伯今年73岁,前几天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可拿到体检单后却被吓住了:“我怎么会有肝囊肿和胆结石?是不是我肝脏出毛病了?是不是得肝癌了?”后经医生诊断,王大伯肝脏功能比较正常,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

其实肝囊肿是一种很常见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它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既不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也不会发展为肝癌。由于肝囊肿的知晓率较低,不少患者误认为是肝脏长了肿瘤。

肝囊肿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先天性肝囊肿在早期没有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多由B超检查发现。

当前很多老年人在体检时,突然发现患有肝囊肿。实质上人通常在40至50岁后才会出现肝囊肿的症状。囊肿增长速度缓慢,一般的肝囊肿不做处理,因为它可与人的肝脏共存,没有危害。但是,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邻近脏器,如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也可能出现囊肿破裂、囊内出血、带蒂囊肿扭转等急腹症。所以,当发现肝囊肿小大超过5cm,就需进行引流手术,以防囊液与胆液相通,引起胆炎症。

【诊情】

肝胆患者递增趋向年轻化

像王大伯这样的患者,肝囊肿是小问题,反而应早些治疗胆结石。据笔者多年门诊情况看,近年来,肝脏疾病,特别是胆囊疾病的患者有明显增多,有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会有胆结石,而且患胆囊炎的病人有年轻化趋势。

除去先天性基因、环境、激素等影响,导致胆囊炎、胆结石发生最主要因素就是饮食。例如胆结石最易发生在体形偏胖、喜欢进食甜食、肉类、动物内脏等食物的人群身上,不吃早餐的人群也易产生胆结石。笔者曾接诊过一个年轻的小伙,常吃油炸食品还配着啤酒,导致患上急性胆囊炎。因为过量食用高脂肪含量的食品再加上啤酒的刺激,会让胆囊胆汁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胆囊炎。

【建议】

防肝胆类疾病需合理膳食

想要身体好,合理膳食很关键。改变日常饮食的习惯,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肝胆功能。

预防肝囊肿,可多吃红色蔬菜。重点推荐胡萝卜、西红柿、红枣、火龙果等红颜色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8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尾闾中正、提裆收腹,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双手掌由两腿外侧缓缓抬起,同时双膝微屈(图2),双手抬至胸前时双手小指向里叼手(图3);呼气,双掌下按至小腹丹田处,双膝微起(图4)。

此无极生太极式。经曰: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

二、右风摆杨柳式

接上式,吸气,身体重心由左腿向右移动,左脚丁步式,重心在右腿上,同时左手臂斜行捧起至眉前(图5)。

右手随在左肘下,眼随手走,重心在左腿(图6)。

右手从从左肘下云手而过,随身法转至右侧,置于耳后,重心在右腿(图7)。

左脚随即向前迈步(图8),以右脚尖自转,带动身法旋腰而转,呼气,右手野马掌从脑后过耳门向左肩位转,手法内旋,目视右掌心(图9)。

吸气,身法重心缓移至右腿,以左脚尖为支点带动身法向右后旋转,同时右手外旋,随身法旋转,重心在右腿(图10、11)。呼气,屈膝沉胯,手法旋转,掌心向上,随身法回转至胸前,重心由左腿移至右腿(图12)。

此正转与反转之法,一来一回,一吸一呼,阴阳互化之道。如风中飘摆之杨柳,随风而动,一动周身皆动,力达八面。

三、左风摆杨柳式

接上式,吸气,左脚掌抬起以左脚后跟为支点,带身法向左后方旋转,同时左手从右肘下抄过,身法下沉,重心在左腿(图13)。呼气,上右步(图14),身体重心由左腿渐移至右腿,随即左手野马掌从脑后耳门推出至右肩位,手形旋转,目视掌心(图15)。

吸气,重心移至左腿(图16),右脚尖的自转带动身法公转,旋腰拧身,手随身转,目视虎口(图17)。

呼气,屈膝沉胯,手法旋转,掌心向上,随身法回转至胸前(图18)。

此顺缠逆缠之法。手法内旋,肘臂弯曲,呈一螺旋球体运动,点线面体、进退顾盼定皆在此中变化。身法摆动时做到心如流水,意如浮云,如风中飘摆的杨柳随风而动。

如此左右旋转可反复练习,一般以8次为佳。

四、收式

接上式,吸气,屈膝上左步,双手掌在胸前相合,向下内收顺任脉下按至小腹前(下丹田)呼气——无极式(图19~21)。

五、养生之道

风摆杨柳一式的练习,是身法360度的旋转,以双脚前后、左右的滚动劲带动身法,由外而内,以内养外。心如流水、意如浮云,丝丝不断、随风飘荡,如风中飘摆的杨柳。通过双腿变化的对应螺旋合劲,刺激股内侧之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肝胆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合。身法极力向外旋转可刺激背部的肝胆俞穴。以此舒和肝气,畅通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之气血。

肝在五行中属于木,木性柔和,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在生理上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生发疏泄的功能。《难经》:肝重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附脊第九椎。肝者,罢极之本,即肝藏血而主筋,肝血充盈筋得其养,肢体轻劲有力,故能消除疲劳。唐人王冰:人动则血归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肝胆同居于右胁内,胆在肝之短叶间。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藏之于胆。肝胆同主疏泄,使胆汁施泄于小肠中以助消化。《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主谋虑;胆具有准确地判断事物、做出决断的能力,称胆主决断。二者相辅相成,人则表现为谋而有决,决而无误。肝失疏泄,可致胆汁运行失常或致胆胃之气上逆;胆气失疏泄之能,胆汁运行障碍,亦可累及于肝,致肝胆同病。肝气疏泄失常,可表现为决而无谋的武断;胆气虚,又可表现为谋而不决的优柔寡断。胸胁之间骨尽处,乃少阳之分,病则其分多痛。经行身之侧,痛则不利屈伸。此胆经主病之大略也。此外,肝或胆的病变在临床上常相互影响,出现肝胆气虚、肝胆火旺或肝胆湿热的种种病理表现。如此,以功法的练习,使阴阳经气血汇流调和于肝胆。

《导引本经》:肝以眼为穴,人眠则血归肝,眼受之而能视也。夫眠乃无名或复之火,不可纵之使眠,亦不可不眠。若胆虚寒不眠,则精深困倦,志虑不安;肝实热眠过多,则慧镜生尘,善根埋灭,皆非调肝胆、伏睡魔之道也。举其要而言,勿嗔怒,勿昼寝,睡其形而不睡其神是也。盖睡之精,乃身之灵,人能少睡,则主翁惺惺,智识明净,不惟神气清爽,梦寐亦安也。若贪眠则心中血潮,元神离舍,不惟云掩性天,神亦随境昏迷。三丰有云:捉取梦中之梦,搜求玄上之玄,自从识得娘生面,笑指蓬莱在目前。此之谓也。《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灾害生,此又不可不知。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9

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脂肪肝患者106例,及健康对照组120例,分为二组,分别记录各组中患者各项血脂指标的情况,并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分别记录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情况。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脂肪肝组患者,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小a指标,重度组要高于轻度组,尤其是以甘油三酯最明显。

结论: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比高于轻度组,而以甘油三酯增高更明显。

关键词:超声 脂肪肝 血脂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4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34-02

脂肪肝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为一种代谢性的疾病,多是指肝脏方面的脂代谢的异常而引起,因为肝内脂质代谢异常,那么就会出现脂类的堆积,而这种脂肪有堆积,又反过来影响到肝细胞的功能,从而使肝功能有所影响,而在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肝脏的结构性的改变,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目前我国的脂肪肝的人数在每年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与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关系[1]对于了解这些代谢性的疾病以及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以及治疗,是提高国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都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旨在对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针对性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全民的生存质量是有益的。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患者共106例,年龄30-76岁,其中男性74例,女性32例。再选取健康对照组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32-70岁。二组患者从年龄、性别方法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患者超声都是由专业的二位超声医师进行操作。

1.2 研究方法。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为:①肝脏可不增大或是增大,肝包膜光滑,肝实质呈点状高回声,肝回声强度大于肾回声强度。②肝深部回声衰减。③肝内回声血管显示不清。其中第一项和第二或是第三项,可做为诊断。而区分脂肪肝的程度的情况,其标准为轻度为:前半部回声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增粗,分布均匀。而肝切面后半部回声稍减低,肝内管状结构清晰,实质回声反差增大,存在出肝面光带。中度为:肝切面前半部回声肝实质回声增高增粗,包膜边界尚清,后半部回声衰减1/3-1/2,管状结构走行变细、模糊,但是可辩认,提高远程增益可出现出肝面光带。重度为:前半部回声肝实质回声明显增高增粗,后半部回声显著衰减超过1/2,甚至可能消失,肝内管状结构难以辩认,实质回声反差显著增大,出肝面光带不明显。

所有患者皆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8小时以上,进行血脂检查。分别记录脂肪肝组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各例的各项血脂指标。比较脂肪肝组及对照组中血脂各指标差异。再根据超声的结果,将脂肪肝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差异。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根据患者超声结果示是否为脂肪肝而分为二组,即脂肪肝组及对照组,分别记录各组病例血脂情况,显示,脂肪肝组患者,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

对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超声的定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根据程度分为三组,记录各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的情况,其中,轻度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在轻度脂肪肝组中,其甘油三酯情况,明显要好于重度脂肪肝患者组。而对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小a,重度组皆高于轻度组。而三组比较来看,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而其它的指标增高不明显。具体见表2。

3 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脂肪肝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小a比高于轻度组,而以甘油三酯增高更明显。

4 讨论

在临床中,脂肪肝的发生,以男性居多,在本研究病例中,男性也是相对较多,考虑是与男性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而脂肪肝的本身,开始并不会有特别的临床表现,只有在重度并引起肝功异常的情况下,才会有肝区不适的临床表现,故早期并不能够很容易发现[2]。而对于脂肪肝的血清学检查,也没有特定的检查,而有创性的检查如肝穿刺等,在临床上也不能够很全面的展开,患者相对也不容易接受,费用也是较高的。而超声检查做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对于脂肪肝的普查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而在超声的检查中,对于一些轻度的脂肪肝,其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完全很确切的得出诊断。故结合患者的血脂的情况,对于脂肪肝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来看,脂肪肝组较对照组的血脂的各项指标明显有增高,说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有一定的关系[3]。而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容易引起脂肪肝的,其考虑可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关,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其游离的脂肪酸有所增加,血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增加,会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相对性的减低,从而使脂肪更容易有肝脏堆积,从而引起脂肪肝。在上面的研究中,其各项血脂指标都有所增加,其中以甘油三酯的增加更为明显,这与其它的研究结果相似。

这些代谢性的疾病,包括血脂的异常以及脂肪肝,可引起机体的代谢的紊乱,进而会影响到身体的其它的系统的功能,出现心脑血管等各种并发症的情况,危害身体健康,故及时发现及治疗是有意义的。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等情况进行普查,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疾病是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 孙华明,等.老年脂肪肝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9):67-69

肝胆对身体的重要性篇10

1 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病机理

1.1 供肝缺血时间

目前认为供肝冷保存时间过长是导致ITBL的最重要因素之一[5-7]。SanchezUrdazpal等[5]研究发现保存于UW液6.5 h组,肝移植术后ITBL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2%、35%、24%)。Li等[8]用UW液灌注和保存供肝,若冷保存时间超过13 h则ITBL发生率高达52%,缩短冷保存时间(

1.2 供肝灌注方式

Jacques等[11]采用低黏性的Marshall液取代高黏性的UW液灌注肝脏,术后ITBL发生率显著降低。他们认为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是由于取供肝时高黏性的保存液不能彻底灌注胆道周围微血管床所致。Li等[8]的临床大宗病例资料也支持上述观点。Moench等[12]认为胆道毛细血管床灌注不充分是发生ITBL的主要原因。该小组采用动脉加压灌注的方式进行供肝灌注,其受者的ITB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 胆汁对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Langrehr等[13]认为ITBL的发生与取供肝时是否进行胆道灌洗显著相关。胆道灌洗组的ITBL发生率为1.5%(8/534),而胆道未灌洗组的ITBL发生率为4.9%(14/288)。Knoop等[14]将UW液与胆汁混合(各50%)液冷保存胆管,在冷保存24 h后,胆管黏膜出现坏死。Hertl等[15]研究发现,胆盐对缺血状态下的胆管上皮具有强的毒性作用,其程度与胆盐的浓度、成分有关。新近的一项临床研究[16]表明,移植肝早期肝脏生成的缺乏磷脂的“毒性胆汁”可直接损伤胆管上皮细胞,这也可能与肝移植早期ITBL的发生有关。

1.4 肝动脉血供受损

胆管重建时对胆管血供的破坏可导致肝移植术后ITBL的发生,这一观点已得到公认[13,17-18]。另外,任何原因引起的肝动脉供血不足,如肝动脉吻合口狭窄、血栓形成、受者肝动脉过细或变异等,均可引起胆管黏膜缺血性损伤,最终发生胆瘘或胆管狭窄。有报道[19]显示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的患者中86%出现胆道并发症,术后早期发生的肝动脉血栓常会导致胆管壁缺血坏死和胆瘘,后期发生的肝动脉血栓多导致肝内、外胆管狭窄。

1.5 ABO血型不符

在肝移植时,ABO血型不符可引起体液性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大胆管出现局灶性坏死,最后可导致胆管狭窄或闭塞性胆管炎和小胆管消失。SanchezUrdazpal等[20]报道了17例ABO血型不符的肝移植患者,9例发生ITBL,发病率高达53%。

1.6 巨细胞病毒(cytomegolovirus,CMV)感染

Halme等[21]研究发现ITBL的发生与CMV感染密切相关。CMV感染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激活单核细胞和库普弗细胞,继而对受感染的组织造成慢性炎性损害。另外因CMV抗原与人体自身抗原是类似物,使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产生交叉识别,将同种抗原识别为“非自身抗原”并加以损伤。此外CMV感染也可引起移植后的血管硬化、狭窄或血栓形成。当累及肝动脉时即可导致胆管狭窄或胆漏[22]。

1.7 原发肝脏疾病

有资料[23]表明受者原发疾病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MELD评分≥35分的严重肝病,移植术后有较高的ITBL发生率。

2 缺血型胆道病变的临床分型和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不同,肝移植术后ITBL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Ⅰ型,即肝内型,移植肝胆管病变限于肝内;Ⅱ型,即肝外型,移植肝胆管病变限于肝外;Ⅲ型,即肝内+肝外型,移植肝既有肝外胆管又有肝内胆管病变。临床ITBL以Ⅰ型和Ⅲ型较为多见。ITBL的肝内胆管狭窄又可根据狭窄数量(单发、多发)和部位(肝内外周胆管、肝管汇合处)分成多个亚型。Nakamura等[24]将肝内胆管狭窄分成弥漫型(diffuse)、双侧近端胆管型(bilateral proximal)、单侧型(unilateral)3种类型,以弥漫型和双侧近端胆管型最为常见。

3 缺血型胆道病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ITBL一般多发生在肝移植术后早期,以6个月内多见。ITBL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黄疸、发热。早期可出现胆瘘,晚期可出现严重的胆道感染。几乎所有ITBL患者均有肝功能异常,主要为胆源性酶谱和胆红素升高[25]。除ITBL外,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急慢性排斥反应等均可有以上表现,故诊断时必须加以鉴别。胆道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ITBL的最主要手段。ITBL胆道影像学表现主要为非吻合口的供肝胆管狭窄、扩张、结石或充盈缺损。病变部位好发于肝门部胆管,胆管狭窄往往是多发性的[18]。超声检查可明确是否有肝内外胆管扩张,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血管(尤其是肝动脉) 的通畅性和完整性,鉴别是否有肝动脉血栓。与以往常见的胆管狭窄或梗阻均伴有远端胆管扩张的情形不同,经冷保存再灌注损伤的移植肝胆管顺应性下降,梗阻远端胆管的扩张受限,约有33%~65%的ITBL患者无明显胆管扩张[16,26]。因此,以胆管扩张作为判断胆管狭窄主要依据的超声检查对诊断ITB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差。胆道造影是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诊断包括ITBL在内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金标准[26-27]。目前,以无创性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诊断价值尤为突出,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100%,被认为是首选的诊断ITBL的手段[26]。但 MRCP可能低估肝内胆管狭窄的范围,仅表现为某段肝内胆管扩张,可能难以准确估量胆管狭窄的长度和程度,尤其对肝管汇合处及左右肝管狭窄。而ERCP和PTC较MRCP能更准确估量胆管狭窄的长度和程度,但MRCP无创而ERCP和PTC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联合应用胆道造影术和MRCP,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胆管树全貌,显示肝内外胆管有无狭窄、扩张及其部位与程度,并能对胆泥淤积和胆漏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肝穿刺活检可排除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害以及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功能异常,因而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4 缺血型胆道病变的治疗

4.1 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

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被认为是缺血型胆道病变的一线治疗方法,它可以治疗胆管树内任何部位的病变, 目前认为约50%~80%的ITBL都可以通过内镜或放射介入治疗方法得到解决。其治疗手段包括经ERCP或PTC途径的Oddi括约肌切开、PTCD、支架植入、狭窄胆管球囊扩张及取出结石等。Hintze等[17]报道单用内镜方法治愈5例移植术后供者胆管狭窄。SanchezUrdazpal等[25]经PTC途径行胆道引流、胆管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治疗18例ITBL患者,16例获得长期稳定疗效。Nakamura等[24]经PTC球囊扩张治疗16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狭窄患者,1/7的弥漫性胆管狭窄、2/7的双侧近端胆管狭窄、2/2的单侧胆管狭窄患者治疗成功。他主张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狭窄的患者首先应考虑行介入治疗。内镜和PTC介入治疗ITBL的疗效取决于胆管病变类型、数量、发病原因及患者能否耐受等。Culp等[28]对36例肝移植后胆管狭窄患者进行ERCP球囊扩张及放置支架管治疗,术后早期胆管通畅率为44%,3年通畅率为0。因此,在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ITBL时,反复多次进行球囊扩张及更换胆道支架管是必需的。

4.2 外科手术治疗

肝移植术后ITBL在非手术治疗失败或经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困难的,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肝叶切除及再次肝移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适用于肝门部和肝外胆管狭窄的患者,对肝内多发或弥漫性狭窄患者,治疗效果往往有限或无效。Schlitt等[29]采用外科手术重建的方法来治疗ITBL(均有左右肝管分叉处或肝外胆管狭窄),切除狭窄段胆管再行肝管空肠吻合术,88%(14/16)患者术后症状和生化指标转为正常或明显改善。他主张在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前必须切除狭窄的胆管,否则因遗留胆管病变的发展在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肝叶切除适用于局限的肝内胆管狭窄患者,特别是因一侧肝动脉受损导致的局限于一侧的肝内胆管狭窄。Catalano等[30]提出肝移植术后局限性的ITBL可以进行肝叶切除治疗以保护移植肝。Honorè等[31]也报道了4例肝移植术后因为胆道缺血性坏死和狭窄而进行的右半肝切除,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不适合常规疗法或常规疗法失败的弥漫性胆管树狭窄或继发于肝动脉血栓的移植肝胆管树毁损等复杂胆道病变,再次肝移植是惟一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32]。SanchezUrdazpal等[25]报道25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中6例行再次肝移植治疗,他们认为早期发生的ITBL胆管病变严重,常需要再次肝移植治疗,而肝移植术后1月以后发生的ITBL胆管病变相对较轻,介入治疗往往有效。

总之,肝移植术后ITBL有着不同于非移植肝胆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在治疗上也有别于传统胆道外科治疗。原则上应根据发病时间、病变类型、胆管树受累范围和严重程度、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5 展望

肝移植术后ITBL已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但我们对ITBL的认识仍较肤浅,临床诊断和防治中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在阐明肝移植术后ITBL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是目前肝移植领域内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历来被视为单纯输送胆汁的胆管是具有独特的细胞群体、独立的血液循环、独立的神经支配和完成特定功能的“器官”。若将胆管视作一个人体“器官”,在解析胆道系统复杂解剖生理的基础上,针对移植肝胆管树的组织结构、血液循环、神经支配、免疫调控及胆汁代谢的变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望为阐明肝移植术后ITBL的发生机制和ITBL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33]。在临床上,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明确肝移植术后ITBL的危险因素,客观评价各种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ITBL的治疗效果和实际价值,将为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Calne R Y. A new technique for biliary drainage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utilizing the gall bladder as a pedicle conduit between then donor and recipient common bile ducts[J]. Ann Surg,1976,184(5):605-609.

[2] Fisher A, Miller C H. Ischemictype biliary strictures in liver allografts: the Achilles heel revisited[J]? Hepatology ,1995,21(2):589-591.

[3] Wilson B J, Marsh J W, Makowka L, et al. Biliary tract complications in orthotopic adult liver transplantation[J]. Am J Surg,1989,158(1):68-70.

[4] 董家鸿,叶晟.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7):428-431.

[5] SanchezUrdazpal L, Gores G J, Ward E M, et al. Ischemictype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Hepatology,1992,16(1):49-53.

[6] Sankary H N, McChesney L, Frye E, et al. A Simple modification in operative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nanatomo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Hepatology,1995,21(1):63-69.

[7] Krawczyk M, Nyckowski P, Zieniewicz K, et al. Biliary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 Proc,2000,32(6):1429-1431.

[8] Li S, Stratta R J, Langnas A N, et al. Diffuse biliary tract injury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Am J Surg,1992,164(5):536-540.

[9] 卿德科,韩本立,董家鸿.供肝热缺血对冷保存的耐受时限初步探讨[J].消化外科,2005,4(3):221-224.

[10]Langrehr J M, Schneller A, Neuhaus R, et al. Etiologic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ischemic type biliary lesions (ITBL)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Langenbecks Arch Chir Suppl Kongressbd,1998,115:1560-1562.

[11]Jacques P, Frank V G, Willy C, et al. Type of donor aortic preservation solution and not cold ischemia time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Liver Transpl,2001,7(6):540-545.

[12]Moench C, Moench K, Lohse A W, et al. Prevention of 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 by arterial backtable pressure perfusion[J]. Liver Transpl,2003,9(3):285-289.

[13]Langrehr J M, Neuhaus R, Hinze R, et al. Incidence and etiologic factors for ischemic type biliary les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1999,67(7):189.

[14]Knoop M, Schnoy N, Keck H, et 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uman common bile ducts after extended cold preservation[J]. Transplantation,1993,56(6):1572-1573.

[15]Hertl M, Hertl M C, Kluth D, et al. Hydrophilic bile salts protect bile duct epithelium during cold preserv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y[J]. Liver Transpl,2000,6(2):207-212.

[16]Geuken E, Visser D, Kuipers F, et al. Rapid increase of bile salt secretion is associated with bile duct injury after human liver transplantation[J]. J Hepatol,2004,41(6):1017-1025.

[17]Hintze R E, Adler A, Veltzke W,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Hepato Gastroenterology,1997,44(13):258-262.

[18]Campbell W L, Sheng R, Zajko A B, et al. Intrahepa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Radiology,1994,191(3):735-740.

[19]Hintze R E, Abou Rebyeh H, Adler A,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ischemiatype biliary lesions in patients follow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Z Gastroenterol,1999,37(1):13-20.

[20]SanchezUrdazpal L, Batts K P, Gores G J, et al. Increased bile duct complication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cross the ABO barrier[J]. Ann Surg,1993,218(2):152-158.

[21]Halme L, Hockerstedt K, Lautenschlager I.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2003,75(11):1853-1858.

[22]Bosch X. Mechanism for putative link between atherosclerosis and viruses found[J]. Lancet,1999,354(9194):1976.

[23]Sheng R, Campbell W L, Zajko A B, et al. Cholangiographic features of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for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evidence of recurrent disease[J]. AJR Am J Roentgenol,1996,166(5):1109-1113.

[24]Nakamura N, Nishida S, Neff G R, et al. Intrahepatic biliary strictures without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 analysis of 1,113 liver transplantations at a Single center[J]. Transplantation,2005,79(4):427-432.

[25]SanchezUrdazpal L, Gores G J, Ward E M, et al. Diagnostic feature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ischemictype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Hepatology,1993,17(4):605-609.

[26]Boraschi P, Donati F, Gigoni R, et al. 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evaluation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J]. Transplant Proc,2004,36(9):2744-2747.

[27]Pfau P R, Kochman M L, Lewis J D,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biliary complications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 Gastrointest Endosc,2000,52(1):55-63.

[28]Culp W C, McCowan T C, Lieberman R P, et al. Biliary strictures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treatment with metal stents[J]. Radiology,1996,199(2):339-346.

[29]Schlitt H J, Meier P N, Nashan B, et al. Reconstructive surgery for ischemictype lesions at the bile duct bifurca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hepatology[J]. Ann Surg,1999,229(1):137-45.

[30]Catalano G, Urbani L, Biancofiore G, et al. Hepatic resectio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s a graftsaving procedure: indication criteria, timing and outcome[J]. Transplant Proc,2004,36(3):545-546.

[31]Honore P, Detry O, Hamoir E, et al. Right hepatic lobectomy as liver graftsaving procedure[J]. Liver Transplant,2001,7(3):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