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3-12-22 17:5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1

关键词:商品 过度包装 循环经济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从包装的定义可以看出,包装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三大功能之中。在被消费前的包装,对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可以延长消费品的保质期,减少消费品变质对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因而此时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是良性的,有利于环境的优化和发展;而消费后的包装对环境存在着不利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商品过度包装充斥着我国市场。商品的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和能源,误导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其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现象与我国当前倡导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相悖 。

商品过度包装的界定

过度包装是指远远超过物品包装作用的包装,使用的包装超过对包装物品的保护范围,体现出包装的过大、过量,其突出特征是包装用量过度。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分别可从包装的量、度、形等方面分析。“量”的过度包装,指包装的质量和数量超过了对包装物品的保护范围;就数量而言,表现为包装层数和包装次数过量过多,增加了不必要的包装件数、包装厚度和包装次数;就质量而言,表现为包装质量过量、包装物使用量的单元过量、包装与包装物的比例失调。“度”的过度包装,主要体现在包装的厚度、长度和宽度的过度包装,通过增加包装材料的厚度,以及在包装的结构空间上加入充填物,增加包装材料的用量,甚至设计者为追求视觉效果而导致了宽度过分的包装。“形”的过度包装,具体表现为在包装与包装物的形体上产生较大的空间,通常是包装远远大于产品的形体。此外,还有色彩的过度包装,即能用黑白色彩的包装,却用了彩色包装,能用单色包装的却用了双色包装或多色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过度包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严重污染环境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包装生产过程的污染、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造成的污染、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具体而言,包装工业生产中的一部分原材料经过加工制作变成包装制品,一部分原材料变成污染物排泄入环境,如包装企业排放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及生产过程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些包装材料因自身化学性能变化导致对内容品或环境污染,包装多属一次性使用,所以大量的包装产品80%左右成为包装废弃物,故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包装又使这种污染变得更加严重。过度包装从取材、制造到变成废弃物对环境是彻头彻尾的破坏。据环卫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大约占83万吨,其中有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由此可见,过度包装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

浪费资源和能源

目前,商品的包装材料已经从天然植物、陶瓷等演变成为以纸、塑料、玻璃、金属四大类材料为主的格局。随着包装材料的多样化,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也与日剧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人均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为145千克/年,美国人均包装材料消费量居世界之首达250千克/年,日本达200千克/年,我国仅为30千克/年。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年包装材料消耗量绝对数约3000多万吨。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每年仅包装盒用纸量就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木。我国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现在已经有成片森林变成了包装纸,过度包装使濒临枯竭的资源雪上加霜,更加匮乏。

增加消费者负担

过度包装增加了商品的包装成本。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成本是通过增加商品的售价而实现的,最终由消费者承受。在不增加商品售价的情况下,商家则通过降低包装产品的质量或数量来补偿过度包装的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负担加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国外对过度包装的相关限制规定

由于过度包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能源、损害消费者利益,为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过度包装做出了相应的界定和惩罚。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注重包装节能省材的国家,也是最先研究限制过度包装的国家。早在1975年联邦德国慕尼黑的食品包装研究所就“包装的最适当化”举行讨论会,表明了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将重点放在包装材料和包装物成本的降低上,并谋求达到容器尺寸、容量的最适当标准化。德国在四年前开始倡导商品“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和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能源和资源。如果厂商对商品进行一定的包装,就必须缴纳“废品回收费”。厂商除了支付购买包装材料的费用外,还必须支付该包装材料将来的回收处理费用,这样就逼着厂商在包装设计上下功夫,以便降低生产成本。为防止欺骗性包装,日本制定了《包装新指引》,其规定包括: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应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包装应正确显示产品价值,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误导。韩国政府认为,过度包装是一种违法行为,厂商如果不依照政府规定减少产品的包装比率和层数,最高会被罚款300万韩元。为了落实药品包装比率和层数的限制,韩国政府有三大措施用来规范厂商,检查包装、奖励标示、对违反包装标准的罚款处理。

实现商品包装简约化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内涵的集中表达,并已成为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包装工业的发展中,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对当前商品的过度包装进行整顿,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通过立法限制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大行其道,固然与民众的环保意识有关,但重要的是国家的监管不力,容忍和纵容了这种现象的滋生。虽然国家质检局已于199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包装标准消费者的需要》,其中明确了国家标准,其中对虚假包装提出了原则性限制,从根本上杜绝利用虚假包装坑害消费者的不正当行为。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过度包装只进行了原则性的界定,而没有制定合理化包装的专业标准、过度包装的标准以及对过度包装的处罚标准。这就使得规定执行起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和标准。2000年中秋节期间,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关注。2005年全国“两会”上,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建议,希望制定、完善商品包装的法规和标准,解决目前商品过度包装,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酝酿出台新的国家标准,对月饼适度包装做出规定。2005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公告,对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有关事项做出规定,公告中明确规定月饼销售不得搭售其他商品。经营者应当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的材料对月饼进行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月饼包装新的国家标准已出台,该标准对月饼包装、成本等细节做出具体规定,要求每盒月饼包装成本不高于零售价的20%,“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生产厂商应树立正确的包装观念

生产厂商和销售者的牟利动机是过度包装这种现象泛滥的主要根源,国家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严格界定和惩罚厂商的过度包装行为。作为生产厂商,应从源头上认识到过度包装对企业生存造成的威胁。

树立正确的包装观念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国家即将出台的对有关过度包装的限制性规定,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生产厂商继续进行商品过度包装,显然是极为不利的。而且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的紧缺,尤其是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的匮乏,商品的过度包装必将大幅度提高其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包装观念,正确看待包装对商品的促销功能,才能从过度包装的误区中走出来。

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产品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主宰向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可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具体到包装业来说,一是减少包装制品原材料的用量,即“减量化”原则,制造商通过减少原材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二是提高包装制品中可回收物质含量,即“再循环、再利用”原则。美国要求整个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要达到80%。我国商品包装回收再循环利用率若达到50%,包装废弃物填埋处理土地每年将减少至5×106平方米。如果坚持减少原材料用量与增加可回收物质双管齐下的方针,每年填埋包装废弃物只需4×106平方米土地。

对消费者进行有益环保的包装消费引导

过度包装的泛滥与消费者错误的包装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消费者的包装消费观念进行有益的环保引导。有关包装消费的环保引导,主要指消费者在商品的选购、使用、用后处置多方面的引导,在选购商品、使用包装方面,提倡绿色消费。国家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教育机构以及有关媒体应加大对绿色包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关部门应从环保和绿色消费上向消费者灌输一些基本的消费原则。一是适度原则,在包装消费时,能简化就简化、能用小型包装决不用大型包装、能用简易包装决不用礼品包装。例如,在德国无论葡萄酒还是威士忌大部分都是简单瓶装,从而省去了包装盒。二是适新原则,让消费者树立自觉接受新技术、新规定的观念。有关部门明文规定禁用一些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如EPS快餐盒、EPS方便面盒,作为消费者应自觉地拒绝消费这些被禁用的包装容器。对于一些存在明显过度包装的商品,消费者应该从环保和理性消费的角度,拒绝消费过度包装的商品,而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从消费的环节杜绝过度包装的流行,以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 2004

2.杨福馨,侯林青,杨连登编著.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2

产品包装的更新有利迎合新的消费潮流,开发新的细分市场,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竞争需要,但同时新的包装也会使原有老客户对品牌产生概念性的变化,至使品牌忠诚度的下降。笔者现供职的国内某食品企业,为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公司产品的包装设计经常更新,新包装上市后,许多老客户纷纷打来电话质疑:产品外包装的品牌标识变大了,Q标志变小了,包装的图案、文字编排的位置跟原来的不一样了,日期的喷打字体改变了,是不是仿冒产品呀,味道跟原先的也不一样啦,你们产品从包装上怎么辨别真伪呀…种种议论甚嚣尘下。

那么产品包装的更新为什么招致老客户如此强烈的反应呢?首先,产品包装是消费者识别品牌的重要手段。包装承载着产品商标、标识、图案等独特的品牌要素,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识和喜爱,在琳琅满目的产品货架当中,包装元素特征能给购买者识别产品品牌的视觉效应。其次,包装中所传递的信息能够建立和加强宝贵的品牌联想,在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中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迎合消费者审美观和价值观。另外,产品包装也是消费者评判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包装上所标明的功能成分、美学成分以及描述性、说服性信息,能够成为消费者了解和信赖产品质量的佐证。由此可见,产品包装作为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消费者,尤其是长期消费的忠诚顾客来说,他们青睐企业的产品是基于对企业品牌的信赖和专有的感情。而构成品牌要素的包装特别是一些对老客户的记忆、品牌联想产生深刻影响的独特图案、颜色、标识更新时,就会改变了他们对原品牌的印象和看法,从而降低了对品牌的忠诚度。尤其时下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仿冒手段高超且隐蔽,即使消费者火眼睛睛也难看穿真伪,因此包装的更新会很容易触动老客户的敏感神经,致使他们对新包装产品真伪性产生疑虑。而品牌作为产品质量的代言,倘若消费者因产品包装的更新进而对品牌存在芥蒂时,也会“恨屋及乌”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即使产品质量没有改变,但由于消费心理的作崇,也会把产品消费出异味来。

据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开发一名新客户的成本是巩固一名老忠诚客户的7倍,可见维护好忠诚客户对企业业绩的提高是相当重要的。那么企业如何在更新产品包装时消除老客户对产品品牌的疑虑,进而维护品牌的忠诚度呢?

首先,更新产品包装时,原先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决定购买行为以及建立品牌偏好的特殊包装元素要尽可能保留。为了辨别那些包装的关键特征,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调研进行筛选,如随机邀请部分忠诚消费者根据自己对产品外观包装的记忆和印象,画出产品包装的主要元素,然后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确定那些因素在包装中起主导地位,在更新包装时予以保留,从而维持了老客户对产品品牌的感情和偏好。如可口可乐虽然经常更新包装,但其红色的包装基调一直沿用至今,因为红色包装已成为可口可乐顾客识别产品、建立品牌偏好的重要元素。

其次,产品包装的更新要维持与原有品牌资产特征的关联度。品牌的资产与产品的包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品牌的资产是通过其独特的包装元素来体现的。消费者是通过对产品包装的认识和了解产品品牌的资产,从而建立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因此产品包装的更新要注意反映品牌资产的特征。如国宴饮料这一高贵典雅的品牌形象是椰树牌天然椰子汁独特的品牌资产,尽管产品包装也时有更新,但在包装上都会有体现国宴饮料这一资产的文字或标识,从而保证了椰树椰汁国宴饮料在老客户品牌意识中的延续性。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3

关键词:企业;产品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对策

一、中小企业产品绿色包装的实施环境背景

近年来企业产品的绿色包装问题,已成为全球性一个突出话题,一些发达国家迫于资源危机和防治污染带来的双重压力,针对产品的包装、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到加工再利用等,纷纷开发绿色环保型的新型包装材料,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和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已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也称“生态包装”或“环境友好的包装”,指在商品包装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突出考虑了环境保护问题的包装。即从原材料选择、包装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均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天然植物或有关矿物为原料制成、能循环和再生利用、易于降解、可促进持续发展的一种无公害的包装。生态包装材料是各国研制开发的重点,例如意大利从1991年就开始禁止在其境内使用不能降解的某些塑料杂品袋;德国政府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只准使用聚乙烯PE或聚酯肿类可回收使用的包装材料;美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禁止使用稻草做包装材料;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木制包装必须经过熏蒸、防腐等处理才能入境,否则按要求进行销毁处理。发达国家对包装材料正在向节能低耗、不污染环境、易于自然分解、用后易于回收或再利用、保护环境资源和消费者健康等高功能方向发展。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发达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制定含有明确环保措施的关于包装的法律和指令。

二、我国中小企业产品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

1.企业对绿色包装的意识淡薄与责任认识不高。中小企业普遍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往往忽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也缺少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企业的产品在研发设计、生产、以及各个环节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产品销售后的产品包装物的去向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认识不高,往往忽略产品销售后期的包装物品的处理。

2.企业为谋取更大利益,对一些商品采取过度包装。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最大利益,对商品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大量的材料,据环卫部门2007年统计:1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28万吨,其中2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并且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衬衫产业,平均每年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高达24万吨,我国每年花在月饼包装上的费用高达 25亿元。企业对产品的的包装,无论设计的是多么华美,用户在购买后包装的材料绝大多都是被抛弃,这对于人均资源匮乏、资源有限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浪费,特别是由于产品包装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以及大量的垃圾需要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3.企业针对绿色包装材料研究与资金投入不多。研究开发绿色产品包装材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会加大企业资金的投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的提高,降低价格优势而削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多数中小企业采用的包装材料都是不易处理,资源可回收率低,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包装材料。随着一些企业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国际上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针对产品采用绿色无公害污染的包装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企业多数对绿色包装新技术的投入和研究不足,虽在部分产品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但整体的技术水平仍然是落后的。

4.绿色包装导致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并受到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等原因,绿色包装产品往往比传统的包装产品成本高,因此在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不具备价格优势。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等原因,绿色包装产品往往比传统的包装产品成本高,这直接导致了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目前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替代产品中生产最具规模的一种,其成本约为0.20元/只。纸板餐具的成本较高,每只(盒)在0.40元以上。淀粉类餐具成本大多在0.20元以上,而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成本仅为0.07元。正是价格劣势成了制约绿色餐具发展的瓶颈。

5.企业缺少产品绿色包装技术的人才。我国企业在绿色包装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尤其是懂生态环境管理、绿色包装设计、清洁卫生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企业管理型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缺乏,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6.政府监管与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的包装研究机构大都是部门所有制,研究内容限于本部门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所以,我国的包装机构和包装教育的不合理状况制约着我国包装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包装研究和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及包装专业教育培训等均是我国迎接世界“绿色包装”浪潮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具体情况当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三、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实施绿色包装的对策

1.绿色包装设计要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原则。(1)保护环境原则。将致力于环境保护策略的实施,建立包装产品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的配套设计规范,在物流过程中对其输入和输出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跟踪分析,建立环境保护的评估模型,同时对有损于环境的设计、生产行为要进行风险评估。(2)有利于人的健康。研制开发对人的健康、环境保护有益的包装材料和生产工艺,在设计阶段对包装产品的要求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如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健康损害范围、程度、污染源采取控制的措施。包装材料的绿色设计是针对生活用品的包装、以及食品、服装使用的包装材料,同人接触的部分及使用方式中的粉尘,附着物残留的化学物以及气体对人的健康影响很等测定工作并作防范预报。

2.研究开发多样化的“绿色包装材料”。(1)可食性薄膜。可食性包装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等)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如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玉米蛋白质包装膜、改性纤维素可食性包装膜及复合型可食包装膜等,可食性薄膜可应用于各种即食性食品的内包装,在食品行业应具有巨大的市场。(2)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作为一种新颖的绿色包装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国被广泛用于各种产品的包装,例如农药、化肥、颜料、染料、清洁剂、水处理剂、矿物添加剂、洗涤剂、混凝土添加剂、摄影用化学试剂及园艺护理的化学试剂等。(3)开发新的包装材料。研制开发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从产业链源头开始,到生产过程、以及到用户和消费领域全流程,坚持绿色与环保的概念为主。(4)玉米淀粉树脂。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玉米还能制造出多种塑料用品。近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树脂以玉米为原料,经加工塑化而成,用它可制成多种一次性用品,如水杯、塑料袋、商品包装等。玉米中的糖分被提炼出来,经过发酵蒸馏萃取出制造塑料和纤维的基础材料--碳,再被加工成一种名叫聚交酯(PLA)的直径只有4.57毫米的细微颗粒,最后,这些小颗粒被压制成包装袋、泡沫塑料或餐具。据实验,这种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白色污染”的危害。

3.政府应引导企业建立包装再循环或再利用的制度。中小企业在产品的包装管理,应考虑包装物的再循环和再利用,节省资源为目标。政府可以借鉴国外很多国家的经验,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德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对企业包装做了规定,要求企业回收法定定额为80% ,并要求这个总量的80% 一90%必须再循环处理。同时规定运输包装要100% 回收,销售包装按“谁生产谁回收”、“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由生产者、销售者负责回收再利用。丹麦政府则于1997年通过法令,禁止使用易拉罐包装饮料,规定啤酒和非酒精饮料必须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进口不可重复使用包装的饮料必须交纳包装押金,保证包装的回收利用。英国规定从2000年起,实现对6o%的工业包装物和35%的家用包装物回收再利用。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4

关键词:食品包装;原因;异味;添加剂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67-01

软包装因其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功能丰富的特点,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软包装袋食品产生异味问题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复合软包装食品产生异味的来源也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内容物自身发生了明显的变质,其外观与味道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二是包装袋本身有各种异味,此种情况在种类干燥食品包装中比较常见。第三种情况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综合体,即既有包装材料本身的异味,同时内容物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质。此种情况在油炸类食品包装中比较常见。下面就上述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1 加工包装材料的阶段

1.1 塑料热分解及氧化产生的异味

目前用于复合软包装的内层热封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是共聚乙烯,通常与所包装的产品直接接触。据研究资料表明,LDPE热分解为三碳到二十八碳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其中短支链所产生的三碳到六碳化合物,对内容物影响最大,由于挥发性较低,极性不高,这些物质在PE膜中能长时间保存。另外塑料在高温、高剪切力下进行加工时,除热分解外,在挤出模口后,还能与空气中O2发生热氧化反应,产生的物质也会造成异味。

1.2 软包装材料添加剂产生的异味

为了优化材料的可塑性或者为了改良制品的性能,在软包装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都会添加各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的辅助剂,这些添加剂也是造成软包装异味产生的原因之一,另外在添加功能性的无机添加料(如碳酸钙)时会带进大量的分散剂、偶联剂等,再就是添加的各种有机颜料在加热时都会产生许多挥发物质,如果添加的色料等能促进聚合物分解,在热封时便会发生严重异味。

1.3 软包装老化产生的异味

生产成型的各种软包装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久,会慢慢的分解氧化产生不良气味。添加到软包装材料中的辅助剂也如软包装材料本身一样,在紫外线和O2的作用下,慢慢地氧化,产生不良气味。

1.4 油墨、粘合剂等残留溶剂造成的异味

由油墨、粘合剂带入的残留溶剂是引起异味的最主要因素。排除检验残留溶剂的方法有2步:一是截取一块0.2平方米的复合材料,剪碎、预热,抽取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残留溶剂的检测;二是截取一块尽可能大的复合薄膜,制成袋子,充入空气,封上口,在电烘箱中加热一段时间,用气相色谱仪的注射针从袋内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残留溶剂的检测。

2 食品的包装和后期处理阶段

包装的食品发生了变质产生异味主要是在食品的包装和包装后的后期处理阶段。在食品包装后出厂时,如果包装食品内部仍然残留着细菌,这些细菌在流通环节的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繁殖后,使包装内的食品发生变质,并在宏观上表现为腐烂、涨包等现象。涨包现象表明在包装袋内有产气性细菌存在,决不是袋外的气体渗透到袋内去了。这是因为对一些需要充气包装的食品,按要求应该充入的是瓶装的纯N3或N3与CO2的混合气体。但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包装内充入的是普通气体,或在充入气体的过程中由于设备空气压缩机的地理位置不合理导致其他区域的其他气体混入灌入食品袋中,这样食品袋中的氧气会导致食品中某些成分发生氧化,产生变质。

为了延长食品包装的保质期,在完成包装工序后,还要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灭菌。121度及高于121度杀菌温度的高温蒸煮包装食品如果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腐败、涨包现象,说明杀菌条件不充分,尚未将细菌全部杀死。此时需要食品加工厂对其杀菌条件重新进行检查与探讨。

如果杀菌温度低于121度(包括所谓水煮),包装袋内食品中的细菌是不可能全部被杀死的,一定会有一定数量的细菌残留在食品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此类包装食品必然会出现腐败、涨包问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加工蒸煮、水煮包装时,印刷厂都会选择PA、PET、AL等高阻隔的基材,因此,包装食品的腐败、涨包问题与印刷厂选材及加工过程均没有关系。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提高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意识,狠抓生产的每一环节,还给消费者信心。

3 食品包装的运输、储藏阶段

运输、储藏的工作空间如果条件不是很好易使食品的外包装发生机械摩擦和碰撞,加大包装袋承受压力,其结果可能是包装袋破裂,失去保护作用,使内容物变质变霉。生产车间的温度或者生产过程的温度过高,也会使包装袋内未严格灭菌的内容物产生细菌,使食物变质,导致涨袋。

软包装材料的选择的不好,阻气、阻湿、遮光性等功能不足,也会使内容物失去原有的香味,受潮、变色,产生异味。另外如果在最后的封口包装过程中的工艺不良,会使内充的气体外泄及外部空气、细菌进入包装袋内部。包装食品未能及时销售或消费,致使超过保持期。

4 结语

软包装食品的异味问题是大家经常谈论的问题,也是质量投诉中比较大的问题之一。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包装食品“异味”的可能性。而且生产者也要提高自己消费意识,要清楚地认识到脱下工作服后的自己就是自己产品的消费者了,而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要关心自身健康,尤其不要贪图便宜的过期食品。目前国家对软包装的异味问题也日益重视,不仅要求食品本身符合国际标准,还要求软包装从原材料到成品都必须与国际接轨,相关的标准也逐步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姜丽佳,施青红,陆少华.食品包装薄膜残留苯和甲苯在食品中的迁移研究[J].食品科技,2010.

[2]李宁.复合软包装的应用、制造工艺和发展趋势[J].今日印刷,2008.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超差;原因;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商场、超市货架商品琳琅满目,定量包装商品占到销售商品的7成以上,定量包装商品的销售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然而,一些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不合规定,甚至有些不诚信的企业为谋取利益,在商品计量上弄虚作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准确,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形象,而且影响到一个地区的诚信体系,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

一、造成商品净含量计量偏差的原因

综合分析商品净含量检验中发现的问题,造成商品净含量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和销售企业计量法制意识淡薄,计量管理松懈。部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计量基础相对薄弱,没有专门的计量管理人员,计量管理意识淡薄,现场计量管理水平差,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相关计量法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标注、净含量的允许偏差、平均偏差的法定要求缺乏了解,甚至有部分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把产品净含量都控制在负偏差的范围内,故意造成商品净含量计量不准确。而在流通领域,销售企业对进货把关不严,造成“缺斤少两”的商品流入市场。

(2)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生产人员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概念不清,总重量与净含量的界限不明,未经过培训直接上岗,而且多为雇佣人员,流动性大,责任心不强,为图省事,根本不去皮,直接称重打包,标注的净含量自然是带包装物的总重量。许多企业是按计件计奖,一些工人为“加快速度”,即便手边就有计量器具,也没有进行净含量称重自检,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偏差。

(3)计量器具配备不全。一些企业用于定量包装检测的计量器具陈旧落后,或量程偏大,或准确度偏低,没有严格执行周期检定,使用超周期的计量器具现象相当严重,有的企业为节省成本甚至没有配备计量器具,临时租借同行的应付检查,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净含量如何能得到保障。在检查中我们就发现一家生产企业,检验1.75L酱油用的应当是一只标称容量为2L、分度值为1mL的专用标准量瓶,并需经计量部门检测达到净含量检测要求,但企业使用却是一只500mL和一只300mL的三角量杯,这根本足不了生产工艺控制的要求,显然不能保证计量准确。

(4)管理部门监管不力,认识不足。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但对计量问题却疏于管理,觉得只要不是产品质量问题,对人体不会造成太大伤害,这类计量问题不必过于“斤斤计较”,而听之任之,对违反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法律法规行为查处不力,也是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缺斤少两”流入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5)支撑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的技术规范文件和技术条件不够完善。目前,现有技术规范中对有关定量包装商品的检测技术条件没有明确规定。如,挥发性定量包装商品出厂时其净含量可能是合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输和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净含量会产生变化,到了流通领域净含量就有可能不合格了,因此,就很难对这些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有效、科学的监管。

二、减少商品净含量计量超差的防范措施

根据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偏差原因的分析,要减少计量偏差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通过行政职能部门强化行政监管,计量技术机构提供技术保障,生产和销售使用企业加强诚信自律,消费者和媒体加大社会监督,多方和谐互动,共同确保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准确。

(1)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计量管理意识,让企业管理者重视计量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器具台帐,严格执行周期强检规定,健全日常的自查制度,对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要及时停用,并向计量管理部门申报检定。定期组织企业的领导和计量负责人培训学习,宣传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法律法规知识,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定量包装检测知识,提高定量包装商品生产、销售企业的计量法制意识,自觉地把计量管理列入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计量责任意识,严把出厂关和验收关,使其守法经营,健全制度,从而达到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的目的。

(2)建立健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管理体系。行政职能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提升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计量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地区的诚信体系建设。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辖区内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资料档案及配备计量器具档案,将抽查结果信息及时的反馈给企业,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净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减少并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把住厂门关。二是要加强对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严格审查企业定量包装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配备是否合理,是否经过计量部门的检定合格,以此作为审核发放各种产品许可证时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质监、工商、食药、卫生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合作,确保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准确。

(3)强化计量技术咨询服务。计量技术机构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企业计量基础管理水平。对计量管理较好、仪器设备配备齐全、信誉好的生产企业,可以指导企业定期组织自校,确保产品计量准确。对那些各方面“先天条件不足”的中小型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指导其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正确选配合适的计量器具,提高自动化检测程度,提升检测的精确度;加强人员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为生产企业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培训计量技术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计量器具,促其逐步规范,不断改进,这样才有可能保证企业所包装出来的产品计量合格率的提高。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6

关键词:产品包装;现代技术;包装设计

产品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仅包括产品的装箱、装盒、包裹、捆扎等工作,更是给予产品外部观感、树立产品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产品的丰富程度远超以往,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对企业和产品生产提出新的要求。重视应用现代技术进行产品包装设计,已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产品包装定义及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离散状或液体的产品都必须有容器承载,大固件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必要的保护。大部分产品的包装都会成为产品给予购买者的第一属性。如,饮品的基本观感取决于外部容器,除部分饮品的颜色可以外显,包装是饮品使用前所能给人的主要信息。产品包装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产品在使用前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被破坏,以及产品多次使用期间的质量保存。随着产品的不断发展,包装设计已成为提升产品档次、体现品牌形象和企业魅力,进而增加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产品包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包装在产品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一直伴随着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后,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包装不仅起到包裹和装饰产品的作用,更成为产品营销和品牌打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简单来讲,产品包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原始包装、传统包装和现代包装三个阶段。其一,原始包装。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为了解决剩余物品的储存和转移问题,人们开始借助植物的枝叶、藤蔓和贝壳等盛装物品。随着人类开始学习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枝条编制的篮篓、泥土烧制的瓦罐等逐渐出现,这也是编织品、陶瓷器的雏形。就目前的生活用品来看,依然清晰可见原始包装容器对后世产品包装的影响。时至今日,荷叶、竹筒等绿色食品包装依然广受人们的喜爱。其二,传统包装。在青铜器出现后,铁制容器、涂漆木制容器成为主要的产品包装容器。随着玻璃工艺的发展、流传,玻璃逐渐代替金属成为了主要的液体产品包装材料并沿用至今。在纸张发明后,经过不断的流传和演变,纸也成了一种主要的包装材料。其三,现代包装。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后,包装工业和包装工艺伴随着产品的工业化而飞速发展。灭菌包装、玻璃包装和铁制罐头包装的发明与使用,让食品包装发挥有效出储存食品的作用。木箱、袋子等机械化、工业化生产的包装,更促进了包装工艺和包装设计的发展。在重视包装的今天,很多新材料和新科技被运用于包装设计中。聚乙烯、玻璃、塑料和复合材料的使用,让包装进入了一个样式纷繁复杂的时期。电子技术、化学技术的应用更是让包装有了更为强大的功能。

二、包装的分类

当今市场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其包装的材料、样式繁多。但无论商品包装怎么发展,其根本都应该为产品服务,单独的包装并没有实际的价值。因此,按包装设计为产品服务的不同,包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适应商品特性的包装。产品的包装适应产品的特性是包装的首要因素,如食品必须注重食品的保鲜和卫生,易碎产品需要注重包装防护。其次才是注重产品包装的美观、精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包装的材料和样式。一些装饰性产品或礼物性产品需要重视产品的美观特点,这时产品的包装成为影响产品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品的价格也会随包装的不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动。至于一些高档奢侈产品,其包装设计又会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其二,适应产品运输条件的包装。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产品销售可以远离生产地。在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良好、稳固的包装才可以保证产品的完好送达,降低运输损耗率。如,作为易碎且需要保鲜的薯片食品,充入大量惰性气体是保证薯片运输和储存的关键。如果薯片产品选择盒包装,虽然能解决不充入气体的问题,但必然会造成包装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选择适应产品运输条件的包装。其三,适应通用标准的包装。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包装材料、造型尺寸和印刷封装都需要推行标准化。这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存储,还可以简化包装容器的规格,节约原材料,降低包装成本,让产品易于识别和计量,优化包装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对于一些特殊产品,通用标准的包装有利于回收利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必须把握经济、牢固、美观、适销四项原则,在适应产品自身特性、运输条件等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才能让包装更好地提升产品的价值。

三、现代技术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的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对产品包装设计有着必然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材料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发展和包装工艺的发展。其一,材料技术的发展。原材料是任何工业生产最根本的发展源头,也是整个行业研究最为活跃的方向。新包装材料的出现必然会使包装有大幅度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影响包装效果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包装材料的性能。因此,在包装设计中,对包装材料的考量是对包装风格的最初把控和设计的源头依据。在提倡低碳环保型社会的背景下,不环保的包装材料亟待更新。当今对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白色”包装被其他包装替代,如使用可回收的布或纸质包装代替塑料包装;二是水溶性无污染包装袋的出现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次性包装袋难以降解的难题;三是辅助包装材料的研制和使用,如黏合剂、表面处理剂和油墨等。其二,生产设备的发展。包装生产和其他工业生产一样,其机械特征需要高速、高效和高质量。而节能低耗、质量可靠、自动控制水平高的生产设备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包装成本,进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虽然中国在包装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国一直注重包装机械的研制和开发。包装设计在紧跟新技术发展步伐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和利用新技术,会使包装技术获得跨跃式发展。此外,在现代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背景下,应发展适应小批量生产的包装技术。其三,包装工艺的发展。包装工艺是指制作产品包装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包括包装的成型工艺、整饰工艺等,这些工艺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包装工艺的发展十分迅速,其种类极其繁多。如,塑料成型有挤压、冲压、热压等形式。还有纸板包装、金属包装和复合材料包装等包装的成型,成型技术包括冲击、湿法处理、真空技术等。随着包装工艺的发展,干燥工艺逐渐由烘干转型为节能快速的紫外光固化;防伪工艺从局部防伪印刷或制作转向整体式大面积防伪印刷与制作。其四,包装技术的发展。包装技术是将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和包装工艺进行整合运用的技术,是实现包装设计的关键技术。在解决、处理包装生产工艺的同时,实现包装加工一体化,发挥包装的潜力,拓展包装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关键性的技术有包装固化技术、包装切割成型技术、包装功能保护技术等。

四、产品包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工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中,包装势必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要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品的包装设计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其一,包装视觉设计的不断创新。今天,当人们从摆满产品的货架旁走过,最先吸引人眼球的不是产品的内容,也不是产品的价格,新颖出挑的包装往往是产品抓住顾客视觉的关键因素。创新永远是设计行业最根本的生命力,也是艺术感在生活中最鲜明的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产品的新颖性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间接要求产品包装配合产品不断发展、创新,赋予产品足够的吸引力,让消费者从包装开始体验产品质量,使包装设计成为提高产品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其二,贯彻绿色理念的包装。如今,人们开始重视包装污染这一社会问题,2007年国家“限塑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的出台,表达了治理白色污染的决心。而究其污染的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品包装对非环保材料的滥用。因此,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必然引导包装发展的新潮流。对于企业和购买者来说,选择绿色包装不仅源于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考量,更是社会责任感的突出体现。包装发展应该遵循绿色包装、节约资源的理念,对产品分析、原材料选择、工艺设备选用、生产路线选定以及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等整个包装设计周期的技术进行变革,建立起我国崭新的绿色包装工业体系。其三,包装中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实用性和经济性向来是影响包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包装设计中的人性化。现代包装设计要求设计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人性化包装设计成为一种前沿的潮流和趋势。强调产品包装设计功能性的日益完善,不断追求包装设计的视觉美感,逐渐成为包装设计的关键目标。强调包装的人性化设计,即以人体工程学为设计依据,致力于提升人体感官的舒适度,这其中还会涉及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对产品的感官体验。人性化的产品包装无疑会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对产品的良苦用心。当今社会正在经历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包装设计在设计观念和设计功能要求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将是包装设计行业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特别是绿色包装、人性化包装等包装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同时,现代技术在包装设计行业中的运用,也将为包装设计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冷欣懋.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11).

[2]张永年.浅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包装世界,2003(4).

[3]张大鲁.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5).

[4]张婷.浅谈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青春岁月,2013(7).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7

坚果,作为植物精华的部分,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等,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着极好的功效,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近几年坚果行业也因而发展态势强劲。但是,坚果在贮存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酸败,未拆封的坚果制品经常出现“哈喇”味,并伴有发霉、酥脆度降低的变质现象,严重影响坚果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一、坚果酸败原因分析

坚果酸败的根源在于其富含油脂,众所周知,油脂在加工、贮存过程中易受到光照、温度、氧气、水蒸气、酶等条件影响,产生系列化学变化,劣变酸败。只有了解酸败的诱因,才能寻找抑制酸败的适当方法。通常,油脂酸败呈现两种不同的酸败形式:水解酸败和氧化酸败,如图1。

水解酸败属于生物性的变化过程,是指油脂在高温、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分子和甘油分子,前者会产生不良的气味。与此同时,氧气与油脂结合产生氢过氧化物,这是氧化酸败的初级产物。该物质不稳定,进一步分解为氧化酸败的最终产物——具有较强挥发性的醛、酮、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这两种酸败形式同时进行时,研究表明,氧化酸败对油脂品质的影响远胜于水解酸败,因此氧化酸败是油脂酸败控制方法的主要目标。

二、包装技术

据上文所述,氧气是造成坚果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原因,因此“除氧”是坚果包装技术的核心意义,可以通过“脱除内在氧气”和“阻隔外界氧气渗入”这种内外并重的包装技术达到“除氧”的目的。一般来说,采用以下三种包装形式:

普通塑料软包装:即未填充任何气体或抽真空处理的散装形式。根据包装复合膜中添加材料的阻隔性不同,可实现一定期间内对坚果酸败变质的控制。

真空包装:利用抽真空技术将包装内空气抽出,避免高油脂坚果氧化变质而产生哈喇味。这种包装形式的包装材料紧贴坚果表面,其韧性和耐穿刺性应予以高度重视,防止成品包装受到坚果果壳的破坏。

上述两种包装形式,除了选用阻隔性较高的复合材料隔离外部氧气的渗透,还应视保质期需求适当内附独立脱氧剂,进一步降低包装内部氧浓度。

充氮包装:对包装进行抽真空后充入氮气,营造缺氧甚至无氧环境。以葵瓜子为例,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充氮包装的葵瓜子在30℃下储藏60天,酸价为非充氮普通包装的84%,过氧化值为43%,说明充氮处理对葵瓜子的酸败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时也间接印证了氧气对油脂酸败的显著影响。

无论采用哪种包装形式,只有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才能充分发挥其“除氧”功效。目前,坚果包装常采用多层复合膜材料,具体材料见表1。

三、导致坚果酸败常见的包装问题诊断

为了进一步了解导致坚果酸败的包装技术因素,笔者针对已经发生酸败的坚果制品的三类包装进行了物理性能的检测, 具体如下:

测试样品

普通塑料复合膜包装山核桃制品6袋,牛皮纸 / Al / LDPE纸铝塑复合膜包装碧根果制品6袋,OPP/VMPET/PE镀铝复合膜充氮包装开心果制品6袋,全部发生酸败。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氧气透过率,采用OX2/230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依据GB/T19789《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化透过性试验库伦计检测法》进行检测:利用试样将仪器的测试腔分成两部分,一侧流通氧气,一侧流通氮气载气,氧气透过试样随载气共同进入库伦传感器中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压,该电压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氧气量成正比,仪器计算获得氧气的透过率。

密封性,采用MFY-01密封试验仪,依据GB/T15171-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向仪器的真空室中放入适量蒸馏水,注入量以放入样品包装扣妥上盖后,罐内水位高于多孔压板上侧10mm左右为佳,如图2。设置仪器真空度(0-90kPa之间)和保持时间,启动仪器开始对真空室抽真空,观察抽真空期间和真空保持期间试样的泄漏情况,若有连续气泡产生,则视为样品泄漏。

氮气透过率,采用VAC-V2气体透过率测试仪,依据GB/T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测试:制取Ф97mm圆形试样,放置在仪器的上下测试腔之间,夹紧。首先对低压腔(下腔)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对整个系统抽真空;当达到规定的真空度后关闭测试下腔,向高压腔(上腔)充入一定压力的N2,并保证在试样两侧形成一个恒定的压差(可调);这样N2会在压差梯度的作用下由高压侧向低压侧渗透,通过对低压侧内压强的监测处理,从而得出所测试样的氮气透过率。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

在氧气透过率测试中,样品一的6个试样的测试结果平均值为532.90cm3/(m2·24h·0.1MPa),材料的阻氧性较差。

正常情况下,氧气透过率低于50cm3/(m2·24h·0.1MPa)的包装材料方能满足坚果对包装的阻氧需求。因此,包装材料阻氧性较差是导致该样品酸败的原因之一。样品二的6个试样的氧气透过率平均值为0.98cm3/(m2·24h·0.1MPa),较样品一包装的阻氧性有了大幅提升。

在密封性测试中,1#、2#、4#、6#、13#、14#、16#、18#试样载偏高的压力下无连续气泡产生,密封性好。3#、9#、10#、11#、17#在较低的压力下封口出现连续的气泡冒出,明确发生泄漏,意味着该样品的封口强度较低或均匀性不佳,建议及时调整封口热合参数以加强热封的效果。5#、7#、8#、12#、15#在较低的压力下发生袋体破裂,但破裂位置在于热封口的根部,试验人员对这些样品追加热封强度测试,发现热封部位的两边未正常被剥离,而是在热封口根部出现了断裂,热封强度值较高,均超过了50N/15mm。

因此,对于样品一的3#和5#酸败原因,除了包装材料的阻氧性较差外,包装整体的密封性以及封口热合效果不佳也是重要因素。而对于阻氧效果优异的样品二的所有试样,密封性测试中均出现泄漏或破裂的现象,因此,包装的密封性较差是导致其制品酸败的主要原因。

对于样品三,采用的是充氮镀铝复合膜包装,氮气充盈包装,营造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隔绝氧气,防止坚果酸败。因此,相对于包装材料的阻氧性来说,氮气的阻隔性更为重要。同时,该样品的包装为含铝质结构的复合膜,这类材料在搬运、销售过程中会受到外力揉搓,包装材料易出现折痕、针孔等缺陷,影响材料的阻隔性。于是对该类试样进行了未揉搓和揉搓后的氮气透过率测试。未揉搓的氮气透过率的平均值为5.3407cm3/(m2·24h·0.1MPa),揉搓后的氮气透过率平局值为110.2399cm3/(m2·24h·0.1MPa),氮气阻隔性明显下降,造成氮气的缓慢外泄,逐渐失去保护坚果防止酸败的功效。另外,该样品部分试样的密封性和热封质量也不甚理想。因此,包装材料的不耐揉搓引起的氮气阻隔性下降和密封热封效果较差是导致其内容物坚果酸败的主要原因。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8

遵循可持续包装设计原则

可持续包装设计创新同样也需要遵循可持续包装的设计原则,所以首先应充分了解可持续包装的设计原则。从产品与包装的生命周期来看,可持续包装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是保证可持续包装的源头。在包装设计初期就应将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其中,如采用环保型包装材料,充分考虑包装装配效率以及货运装载率等因素,这是一种“节源”的举措。显而易见,这里的创新方向需要着眼于新材料的应用和包装结构的设计,这也是整个可持续包装创新设计的重点。

2.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是保证可持续包装实现程度的重要环节。空有可持续概念的包装设计犹如空中楼阁,如何实现包装设计,并真正将能够保护产品的各项包装材料生产制造出来才是关键,而生产制造的能力及水平是保证可持续包装能够实现到何种程度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提高包装材料的生产效率或使其更容易实现生产制造,也是包装设计的一种创新体现。

3.物流

物流是应用与验证可持续包装设计的环境基础。包装设计要求对物流环境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将其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因素,能够在物流环节节约成本或提高效率是可持续包装应用的关键,也是验证其设计的重要一环。另外,优化也是包装设计创新中的一环,哪怕是采用最常见的包装材料与简洁的设计方案,只要能够使物流成本最优化,这样的包装设计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很直观的,值得推崇。

4.市场销售

市场销售是决定可持续包装能否应用的关键。只有包装企业或其所服务的客户在产品销售市场或销售策略上能够很好地采纳可持续包装或绿色环保包装的策略,或是包装设计能够直观地促进产品的销售,这样才能起到促进与放大可持续包装的作用。包装设计创新时,需要充分重视市场调研和调研后的结果,并以此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创新研究,这样会更加有效率,更易获得成功。

包装设计创新途径

包装设计创新会因包装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销售包装的设计创新主要关注于其设计能否给消费者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包括平面设计、结构设计,或者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多功能上的体验;而运输包装难以直接进入用户视线,所以更应关注于其对产品的保护功能上,其设计创新需更多体现在包装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包装功能性以及运输展示性上。但归纳其共性,可以将包装设计创新分为两类:功能性设计创新和结构性设计创新,这些创新都能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

1.功能性设计创新

功能性设计创新是包装材料体现出来的各种不同于以往的功能性应用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装材料具有更多不同于常规包装材料的理化功能特性,如瓦楞纸板的防水、防潮功能;二是将其他材料通过特制设备植入到常规包装材料中,使其具有特殊功能,如瓦楞纸板拉线技术,使瓦楞纸箱具有撕拉和加固的功能。

功能性设计创新主要涉及包装材料的功能性研究,对包装企业而言,这种研究既是新材料、新功能的研发,也是新材料、新功能跨界的应用,需要依据包装企业的发展策略而作相应的定义。例如,包装原辅材料生产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新材料、新功能的研发上,而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新材料、新功能的跨界应用上,发挥各自优势,并相互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应用。

2.结构性设计创新

结构性设计创新是指在包装结构与造型设计上的创新。通过结构设计来加强包装功能或使其具备更多利于用户体验的功能,如撕拉易开启结构、防盗结构等。

当然,功能性设计创新与结构性设计创新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拉线技术与撕拉结构的结合,使用模切工艺的撕拉易开启结构会削弱瓦楞纸箱强度,而拉线技术则可以增强瓦楞纸箱强度,二者的有效结合使得瓦楞纸箱在不降低强度的情况下又具有更多的便利功能,这就是一种包装设计创新的典型体现。

此外,除了这两种设计创新,包装企业还应关注生产制造创新,因为所有创新只有被生产制造出来才是有用的创新,而且哪怕是常规的结构或功能,只要通过改良的生产设备或更优异的加工工艺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率,就是一种应用创新。

包装设计创新案例

下面通过两个简单的案例来具体阐述瓦楞包装可持续设计创新。

1.双芯瓦楞纸板

双芯瓦楞纸板也叫双拱瓦楞纸板,是将两层瓦楞原纸通过特殊的胶黏剂进行复合,然后通过瓦楞纸板生产线制成瓦楞纸,最后再制成瓦楞纸板。图1为双芯瓦楞纸板的外观图,图2为双芯瓦楞纸板拆开示意图。

在面纸、里纸、芯纸材料均一致的情况下,双C芯瓦楞纸板的厚度要比CB型瓦楞纸板薄3mm。采用CB型瓦楞纸板制成外尺寸为400mm×300mm×300mm的标准FEFCO 0201型纸箱,而采用同等材料的双C芯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外尺寸却为394mm×294mm×288mm,体积减小了7.4%,不仅节省了运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载率,减少了货运次数,而且少使用了一层中间原纸,成本节约10%左右,这是一种应对环保要求的减量化应用方式。

2.防窃启纸箱应用方案

通常对于瓦楞纸箱而言,较为简单的防窃启方法是在纸箱封口处使用一些防揭标签或胶带,当这些标签或胶带被揭开后会显示出一些警示性文字,从而让使用者知悉该纸箱已被开启过;或者贴一些易碎标签,当纸箱开启后,这些标签就会碎裂。但这些方案都涉及到背胶问题,一旦遭受热处理,背胶就会失效,从而失去防窃启功能。

物流行业在对集装箱柜或厢式货车门开封监控上会使用一种钢丝锁,如图3所示,其塑料锁头上会有一些唯一性的特制数字或字母,一旦锁上后只能采用破坏钢丝线的方式才能开启,这样就可以起到防窃启的作用。将该锁配合纸箱使用时,将纸箱结构设计成只有一个开启部位,然后在此部位使用该锁,其使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这样便可以使纸箱具有防窃启功能。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9

关键词:计量 定量包装商品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包装技术也是日新月异。但是,由于消费者在购买定量包装商品时不能直接观察和检验商品的计量和包装过程,使得一些不诚实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通过在包装商品的计量上弄虚作假牟利,坑害广大消费者,导致出现了许多有关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量的纠纷和投诉。那么,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去解决这种现状呢?

一、当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原因

1、计量法制意识淡薄

不少企业的计量法制意识不强,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规模小,计量基础相对薄弱。个别企业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一知半解,特别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偏差、净含量标注的法制要求缺乏了解。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不严格,没有制定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抽样检验等管理制度,少数包装工人责任心不强,导致包装的正负偏差过大,甚至在包装时有意克扣,造成产品都在负偏差范围内。

2、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

有些企业的计量器具没有遵循量值传递的基本原则,不按周期检定,检查发现超期使用现象严重,检测定量包装仪器设备相对陈旧落后,配备的计量器具的量程和准确度不能满足称量要求,这都是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3、包装器具的质量问题

包装器具的质量问题是造成产品净含量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企业在购进和回收包装器具时,没有严格把关筛选,使用的包装器具规格不统一,在灌装时净含量很难达到合格。还有的企业在选用包装器具时,只注重美观开启方便,没有考虑到在搬运、贮存过程中的密封性问题,从而导致商品在销售环节中出现净含量的不合格。

4、流通领域管理不严

市场抽查发现:各大中型商场、超市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对假冒伪劣商品把关较严;而对缺斤少量这一的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商家缺少必要的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测手段,对商品净含量没有专门的进货把关制度。这反映出各商家缺乏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认识,流通领域缺少有关的规范措施。

二、提高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的具体对策

为确保提高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合格率,维护好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帮扶力度,提高企业计量基础建设

质监部门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宣传力度,使他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定量包装检测知识,自觉地把计量管理列入生产经营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帮助企业分析、查找净含量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并且提供定量包装生产企业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二是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形状特点及国家相关规定,选择使用符合准确度要求,计量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建立检定台账,并要求企业定期向计量检定部门申请检定。质监人员要经常深入企业详查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完好性和使用环境符合要求,并和企业一道加强对这些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三是帮助企业认真做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控工作。如帮助企业把好包装物的进货重量检验关,选择稳定性好的包装物等。四是确保企业按要求进行计量监控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严格要求企业产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做好产品的标识标注。

2、改善服务,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选择计量基础好,生产规模大,社会知名度高的企业开展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使用“C”标志,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对于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采取教育、引导在先,规范整改在次,监督检查在后的方式,从源头清除不合格隐患。并且根据不同企业灌装设备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使用先进的灌装设备、计量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要求企业定期加强自我校准,防止平均负偏差的出现,加大对灌装线上产品计量抽查频次,要求企业做到车间、仓库、化验室三级抽查,以保证定量包装产品的计量合格率。

3、规范市场,提高商业企业物流配送的验收把关意识

当前流通领域的部分经营者和服务员对计量法律法规不了解,企业接受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查的意识不强,没有把好进货验收关,大型商场、超市在包装出售过程中往往不去皮,导致商品量不符合要求。针对这些问题,质监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全部商业企业及大型商场、超市逐家检验,帮助培训计量监督员,配备计量器具,健全自我监督的规章制度等。要求企业严格实行定量包装商品进货验收制度,设立专用计量器具,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基础台账,对验收不合格的定量包装商品一律不准上柜台。对进货把关意识不强、计量违法行为严重的依法予以查处,从而充分调动起流通企业干部职工参与计量监督的热情,提高他们抵制不合格商品的能力。

4、加大投入,提高自身检测能力建设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质监部门要想更好地帮助企业提高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合格率,重要一点就是要加强自身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一是检验人员要主动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检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检验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做好检测工作打下基础。二是定期组织计量检验人员外出学习,加强同上级部门的业务交流。三是要不断更新旧的、过时的检测定量包装商品的仪器、设备,确保检验仪器能适应定量包装计量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四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实验室的建设,无论在硬件、软件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篇10

一、循环经济对包装废弃物的要求

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协调的原则,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包装废弃物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一)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一般侧重于废物再生利用,而我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对包装物而言,首先,在选择包装材料上,应尽可能选择非短缺资源和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其次,在包装设计上,在满足包装作用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包装材料的数量,节约包装材料资源,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物的产生。

(二)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指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和重复使用次数,防止物品过早地被废弃。它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在设计包装物时,应优先考虑物的可重复使用功能,另外,还应考虑其坚固耐用性,延长包装物的使用寿命,提高重复利用率,包装物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就相当于减少了一倍的包装废弃物。对玻璃、塑料容器和纸板箱等,应尽可能采用坚固耐用包装工艺技术,提高回收后的可重复使用次数,防止一次使用后作为垃圾处理。

(三)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原则

资源化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使其作为资源,制成的新产品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它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其途径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比如将废旧包装纸袋经过加工处理再生为新的包装纸袋、将废旧包装铝罐变成再生包装铝罐。二是次级资源化,这是一种将废弃物用来生产与其性质不同的其它产品原料的资源化途径。

二、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2006年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将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0%以上。但我国的包装原材料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为主,在我国每年消耗的3亿立方米木材中,近十分之一用于各种产品包装。如纸质包装,我国每年消耗纸包装制品约为2000万吨,其中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占40%左右,消耗木材超过2000万立方米。塑料包装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易成型的优点,占我国包装材料总量的1/3以上。但人们普遍使用不能降解的普通塑料袋,其废弃物不易回收处理又不能自然分解,因此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薄弱的初期使用过多,引发全球性的“白色污染”。

(二)缺乏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消费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远未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以绿色餐具为例,1999年初,国家经贸委第六号令,已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发泡塑料餐具列入2000年底前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限期淘汰的产品目录里,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禁令。可是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仍旧是“白色”难禁,“绿色”难兴。据调查,有72%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有54%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还有38%的人表示购买过绿色产品。从调查数字看,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开始形成,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制度推动。

(三)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低

回收包装废弃物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德国的马口铁回收率达89%,瓦楞废纸回收率达95%,美国近10年来通过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创造了年均40亿美元的财富。相比之下,我国每年包装产量约3000多万吨,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回收情况较好外,其它产品的回收率相当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总产量的20%,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就有2500多万吨,废弃包装物占到垃圾总量的30%,我国现阶段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还远未形成规模,没有进入产业化和科技化阶段,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策研究

(一)借鉴他国立法。制定促进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

德国、比利时、荷兰为了预防、抑制和加强回收使用包装废弃物,在循环经济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循环名录、循环程序、循环目标以及责任制度、扶持和激励机制等。日本形成从基本法到综合法到专项法的三大层次的立法模式。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重点多强调资源化而比较轻视减量化,多强调环境保护而比较轻视综合效应。而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能耗、物耗高,资源浪费严重,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因此要重视减量化,在发展的源头上实现资源节约,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利用,在发展的结果里实现综合效益。目前要配合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有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包括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规定、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价格机制等领域的有关标准。

(二)制定包装法,明确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责任

就企业而言,不仅强化减量和清洁生产,而且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除了要对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要承担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责任,即包括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源头控制,实现污染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包装法中应明确生产包装产品要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如含有铅、汞和镐等成分的包装材料;不能再利用的包装容器和没有达到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同时,对生产者等主体在产品使用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承担回收或无害化处置的“延伸责任”,即: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生产或进口商必须对该产品和包

装物负责回收,也可委托销售者或废物回收企业回收。

就消费者而言,运用政策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制度主要是对包装产品消费对象、消费过程及后续行为的规范。消费者购买绿色包装产品,仅靠人们的自觉是不够的,还要靠制度的约束。可以先从政府消费进行,要求各级政府应率先提倡购买和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包装商品,支持环保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利用税收、价格政策对存在比较严重污染的消费进行制约,把环境的代价纳入消费者的决策范围,以强制性手段规范消费者的行为,如《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就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就政府而言,强化约束和激励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包装的规模化生产。应当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绿色包装。同时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传统包装企业开征高额的增值税和环境税,包括污染物排放税收、污染产品税、生态补偿税、垃圾税、包装税,对他们过低的价格进行调整,促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