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十篇

时间:2023-10-12 17:18:23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所谓人口的老龄化指的是在总人口比重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中青年人口的比重。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原因使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为城镇医疗保险的主要模式,但是现在社会中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使得医疗保险的参保人赶不上保险受益人的增长数目,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使得医疗保险的来源减少,但是相对的医疗保险费的开支却大大的增加了,长此以往,医疗保险的金额将处于亏空的状态,不能够支付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改变目前的情况。

一、老龄化人口对医疗保险的负面影响

1.老龄化人口将缩小医疗保险收入

基于我国的国情而言,现阶段城镇老年人口在所有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我国城镇人口出现老龄化加剧的现象,这不仅使得青壮年的劳动力下降,也使得医疗保险费用出现了收支不均衡状态。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口的低增长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的规模,使得适龄劳动者只能从自然增长的人口中获得,这就使得医疗保险的收入处于一个恒定的状态,而它的支出却大大的增加了。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保险基金不能够完全解决发生医疗药费问题,为了解决此种情形,人们在缴纳医疗保险费用的同时不得不采取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寻找医疗保险体制的疏漏之处,从而为自己节省一笔开支,而单位只有在提高保险费用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高昂的医疗保险支出,所以就造成了缴费越高,逃费越多情况的出现。

2.老龄化人口扩大了医疗保险支出

据中国统计局的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患各种疾病的概率是年轻人患病概率的数倍以上,老年患者的数量较多并且病情一般不容易治疗,所以他们在医疗保险基金中的支出就变成了医疗保险工作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而我国城镇现实的国情却正是处于老年人口加剧增加的阶段,这就使得医疗保险中关于老年人支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因为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和就业压力,于是他们对于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不够,以至于使得很多老人出现了孤独、寂寞等老年人心理焦虑症,这必然增加了老龄化人口的患病概率,使得医疗保险基金更加恶化。

3.老龄化人口要求医疗保险制度的高度公平性

目前我国采用的医疗保险体制的“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原则。于是,在整个医疗保险体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退休后人们的生存时间延长,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他们个人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却要享受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各项优惠政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医疗保险体制之间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这很容易造成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得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医疗保险体制中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使得医疗保险制度不能够进行顺利的运行。

二、采取的措施

1.宣传工作

现在社会中人们虽然对各种保险都有所耳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与保险体制相关的各种状况和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关于医疗保险体制的各项宣传工作的进行,使得广大的参保人员积极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只有通过宣传工作的进行使他们彻底的意识到医疗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详细的讲解医疗保险体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他们自身的各项有益之处,使他们充分发挥个人账户的保障作用,实现医疗保险体制与个人受惠的双赢。我们可以用这些措施来加强宣传工作的进行:(1)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及报纸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2)将各种相关的宣传手册在各个单位发放,使单位职工详细的了解它;(3)深入到各个住宅小区的社区管理中心,定期的对各个小区的人进行宣传。

2.增加医疗保险覆盖面

现代社会中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增加使得医疗保险体制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因为这个工作的进行不仅是为了保障各种筹措资金的安全,更是为了减轻现代医疗保险体制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负担,所以必须增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才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扩大医疗保险的措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体制的各项措施,将各个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管理,在现有的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逐渐将所有的城镇居民纳入到医疗保险制度的体制之内。二是建立各种职工的医疗补助措施,保障他们的保险待遇的逐渐提升。三是针对那些特殊的群体,进行专门性的个性化的参保政策和措施,积极的促进弱势和贫困群体的保险工作的进行。

3.强化基金控制

在医疗保险体制的所有工作的进行中,强化基金的控制是保证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工作。所以我们要强化基金的控制就要采取一定的相关措施。一是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各种标准化的监控和管理。各种监管部门要做好各项资金的调配和管理,定期的进行审核和复查,严格控制统筹基金支出,杜绝不合理费用、冒名住院等现象的发生,保障全体参保人员的利益,从而实现统筹基金使用的最合理化。二是采用各种新型的资金支付方式。根据各种相关病症的规定,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新型的资金支付方式,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4.退休者健康保险计划书

在2001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仁济医院院长朱明德说,“使人不生病、少生病的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生。”为了减轻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巨大压力,笔者认为一是对老年人进行社区化的医疗服务,定期进行体检,随叫随到,做到预防为主,减少大病的发生;二是应该把老年人口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分离出来,由政府为其建立统一的、全覆盖的公共健康保险计划。这种保险应该由政府统一管理,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筹集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避免基本医疗保险中实际上存在的逆向选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之,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的趋势必须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提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措施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医疗保险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2

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强制医疗机构根据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强制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防卫措施是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以人身危险性的预判为标准对被强制医疗人的人身自由加以剥夺,实施强制医疗,从而消除潜在的社会危害性。由于这种特殊的刑罚措施是以剥夺被强制医疗人的人身自由为代价,不可避免地隐藏着侵犯人权的风险,而在封闭的强制医疗执行环节,被强制医疗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维权能力和救济途径的受限,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的监督无疑是维护被强制医疗人合法权益,对其进行权利救济的最现实途径。而对监管场所实施监督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检察机关的传统业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刑诉规则》)第六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由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由此可见,《诉讼规则》明确了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主体,规定对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由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

二、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内容

1.交付执行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强制医疗交付执行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做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后,是否在法定期限内将强制医疗决定书和执行通知书送交公安机关执行;是否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公安机关收到法院的执行文书后,是否按照规定将被强制医疗人送交安康医院等医疗机构;强制医疗机构是否收治了不应当收治的人员;强制医疗机构是否对应当收治人员拒绝收治;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员是否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对象;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发现有上述违法情形的,监所检察部门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

2.强制医疗活动的监督。

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的执行活动监督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对被强制医疗人员生活待遇的监督;二是对被强制医疗人员医疗情况的监督;三是对被强制医疗人员权利保障的监督;四是对强制医疗机构是否对被强制医疗人员进行诊断评估的监督,也是对强制医疗活动监督的重点。

3.保护性约束措施监督。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临时性的保护措施既是为了保障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为了防止被强制医疗人员实施新的犯罪。在保护性约束措施监督过程中,通过查阅保护性约束措施使用登记和审批手续、现场检察、听取医生和监管干警的意见等方法进行检察;执行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适用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一旦发现公安机关在对涉案精神病人执行保护性约束措施时有殴打、虐待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械具、约束措施等违法情形的,应当立即提出纠正意见。

4.解除强制医疗的监督。

解除强制医疗的监督主要是检察机关对解除强制医疗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以及解除强制医疗是否合法的监督。对于已不具有人身危害性,不需要继续进行强制医疗的被强制医疗人员,强制医疗机构是否及时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强制医疗的意见;人民法院解除强制医疗的批准程序和批准决定是否合法,是否存在等违法行为。人民法院作出强制医疗,强制医疗机构能够立即为被强制医疗人员办理解除手续等都属于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的解除进行监督的范围。

5.受理控告、举报和申诉。

受理被强制医疗人的及其近亲属、法定人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是人民检察院的法定职责。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在强制医疗机构设立检察官信箱,通过与被强制医疗人谈话、定期接待被强制医疗人的近亲属、法定人等方式,及时受理被强制医疗人的控告、举报和申诉材料。监所监察部门办理控告、举报和申诉案件,应当对材料及时审查处理,对控告人、举报人和申诉人要求回复处理结果的,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书面反馈给控告人、举报人和申诉人。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审查不服强制医疗决定的申诉,认为原决定正确,申诉理由不成立的,可以直接将审查结果答复申诉人;认为原决定可能错误,需要复查的,应当移送做出强制医疗决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办理。

三、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完善

(一)设立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专门法规

强制医疗执行监督对于人民检察院监所监察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监所检察部门开展该项工作时几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刑诉规则》只对强制医疗的执行监督作了相对原则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在总结各地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适时制定专门的《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检察办法》,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为监所检察部门在对强制医疗执行监督时提供法律依据。

(二)构建强制医疗程序监督的协作机制

1.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

在相关法规中应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对涉案精神病人采取约束措施后是否立即改变刑事强制措施应及时通知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取证过程中是否合法、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程序是否合法等情形只有在检察机关及时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切实发挥监督作用。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建立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便于检察机关随时掌握对被强制医疗人员信息和执行、变动情况,能够进行实时监督,促进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连续性和可针对性。

2.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

为保证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监督的连续性,法院作为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也应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以下法律监督职能:一是加强庭前的评估预判,认真听取被告人近亲属及法定人的意见,与侦查人员能充分沟通,做好强制医疗证据合法性的证明工作;二是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派员出庭;三是发现人民法院在审理强制医疗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时,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发现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或者是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不当的,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四是对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作出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判决后,拟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检察机关应当在庭审中发表意见。

3.检察机关部门之间。

《刑诉规则》规定,对强制医疗决定的监督,由公诉部门负责;对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由监所检察部门负责。通过与公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监所检察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法院决定强制医疗的情况,以便提前做好强制医疗交付环节的监督准备情况。在执行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贪污贿赂、侵权渎职等犯罪线索的,监所检察部门独自或联合其他自侦部门进行立案查处,通过检察权的行使强化监督的效果。

(三)建立强制医疗执行同步监督机制

1.检察机关应当对强制医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同步监督。

一是检察机关通过与强制医疗机构建立信息联网平台,便于检察人员及时掌握被强制医疗人员情况。二是深入被强制医疗人员“学习、治疗、生活”三大现场,主动了解被强制医疗人员的各种情况,实现过程性监督。三是对关系被强制医疗人员切身利益的强制医疗期限的变更实行同步监督,通过监督是否定期对被强制医疗人员进行诊断评估,查看被强制医疗人员病情,审查评估诊断报告和是否对人民法院提出解除强制医疗的意见,审查人民法院对解除强制医疗决定程序是否合法等构建对强制医疗期限变更的同步监督。

2.检察机关应对强制医疗场所实行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相结合的监督模式。

上级检察机关应向强制医疗机构派驻检察室,同时引入巡视检察,整合上下级检察机关的分工,实现两种监督方式的互补。鉴于强制医疗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巡回检察人员的组成上,可以以检察人员为主体,聘请精神医学领域的专家、医生参与,为强制医疗的法律监督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巡回检察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工作,如查阅有关案卷、档案材料,检查法律手续是否齐全,管理、治疗尤其是强制治疗手段的程序是否合法,调看监控录像和联网监管信息、实地查看强制医疗场所和被强制医疗人员治疗、生活场所,与主治医生交谈,听取派驻检察室对情况的介绍等等。

(四)完善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执行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

1.完善检察建议制度。

随着检察法律监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检察建议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检察建议的根本属性是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针对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刑罚执行机关在诉讼中轻微违法行为,不宜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对审判机关的判决书、裁决书不宜提出抗诉的,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被建议单位改进。当检察机关认为人民法院强制医疗决定不适当,基于强制医疗的非诉性,可以考虑采用检察建议的方式。

2.合理使用纠正违法通知书。

纠正违法通知书是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权力。在强制医疗法律监督中,检察机关通过履行法律职能,对于发现的强制医疗过程中违法违规问题,根据情节的轻重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必须赋予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应有的法律效力,要求接到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单位在限期内予以纠正,才能使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保证法律监督的实效性。

(五)加强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能力建设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3

关键词: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诉讼程序

一、对当事人启动精神病鉴定的权利的保护

新《刑事诉讼法》仍然将鉴定放在侦查一章里,从而使得鉴定仍然是作为侦查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非当事人的一项权利。仍然没有赋予当事人启动精神病鉴定的权利,当事人仅仅拥有申请权。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例,例如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之一的邱兴华特大杀人案,其中原因不仅是因为邱杀人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其中扑朔迷离的精神病鉴定话题,而最终邱兴华未经鉴定就被枪决。由于精神病鉴定法定程序的缺失,导致在实践中被告人之间存在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一些被告人被宣布不负刑事责任,连强制医疗都省略了,而另些被告人却连获得鉴定的权利都没有就被剥夺了生命。

事实上,面对强大的公权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负担证明责任,但当然地享有举证权利。精神病鉴定意见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而且属于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轻、罪无的证据,是辩方的重要证据,可是法律却将这个证据取得的主动权仅仅赋予了司法机关。其中最主要的机关是侦查机关,侦查机关由于追究打击犯罪的天然属性,使其在收集这项证据的时候往往缺乏客观性,没有公信力。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权如果完全掌握在公安、检察机关手中,即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异常,公安、检察机关也可能基于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和部分群众的情绪等原因,不启动鉴定程序,造成“被不精神病”并最终对其进行刑罚。

但是,允许当事人通过支付费用而进行的委托鉴定会影响鉴定的客观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辩方可能会隐瞒或者制造一些材料,只提供对己方有利的材料,信息的不充分和失真必然会影响鉴定人的正确鉴定。另外,和仲裁、公证一样,鉴定也是社会资源的引入,易受各种利益的影响,公权力需要对此进行监督。

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精神病的鉴定应当由公权力进行委托,但也应当赋予当事人一系列的权利和程序保障防止公权力机关怠于行使自己的职责。辩方如果认为需要提请精神病鉴定,应当先承担的举证责任,举证成功后举证责任转移至控方。由法院进行审查,应当充分说明理由,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或者决定,并且规定辩方对决定或者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同时,并且立法还可以规定一些强制启动鉴定的情形: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精神病的家族病史;

2、邻居朋友或者其他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密切关系的人证明其在作案前后行为有异常;

3、已被公安机关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等。

二、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定位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1、究其性质而言,保护性约束措施不同于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危害行为可能判处的刑罚种类为依据,适用非羁押性或羁押性的强制性方法。保护性约束措施却是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人身安全的目的,为避免可能免予刑罚的精神病人继续实施危害行为,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但是应当认识到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干涉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处分行为,实践中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措施有时是十分严厉的,比如邓玉姣案中为了对邓玉姣进行精神病鉴定院方对邓玉姣采取了约束性保护措施——她的手腕和踝、膝等部位被用布条约束后固定在病床上,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均收到限制。[1]对这种保护性约束措施应当进行限制。

2、对采取这种保护性约束的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条文没有进行规定,但是同一般未决犯一样被羁押在看守所是显然不合适的。“强制医疗具有医学关怀的追求,但本质上是对精神病患者人身自由的剥夺。”[2]实施了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其本身具有较大的攻击性和危险性,在限制其人身自由时应当做到隔离关押,并且及时对其进行精神病治疗。执行机构采取的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的临时性约束措施。约束程度以使其不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人身安全的危险性为适宜程度。要实施正确、有效的约束,应当禁止使用粗暴、野蛮。故笔者认为可以参照监视居住的方式使其被约束在指定的精神病院。

3、虽然新《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何)时启动保护性约束措施,但根据法条字面解释,公安机关在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符合强制医疗程序时,就应当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但公安机关何时会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患有精神病,在实践中存在多种情况,如公安机关可能在接到报案时就已经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疑是精神病患者;也可能在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发现才其可能为精神病患者。若是前一种情况,公安机关可以直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而后一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就应当变更约束措施,将疑是精神病患的犯罪嫌疑人单独关押,或是转移到精神病院进行约束和治疗。新刑诉法未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期限做出规定不利于保障精神病人的基本人权。另外新《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在保护性约束措施期间,所应当赋予当事人近亲属及其辩护律师相应的权利,有可能导致当事人被长期羁押。笔者建议除了应当借鉴普通程序中当事人近亲属及其辩护律师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实施强制措施期间的权利义务外,还应当赋予他们这种情形下申请司法机关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权利,并且在这种情形下的申请是具有强制效力的。一旦被鉴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而转为普通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约束性措施应当可以折抵刑期。

4、理想的状况,应当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将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自由的限制纳入了司法审查之中,但是考虑到所有涉及人身权利的决定都纳入司法审查还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采用事后监督的方式。首先被决定保护性约束措施的人及法定人、近亲属有权向专门机关提出申诉,要求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其次如果对临时性约束措施使用不当,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伤害的,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三、检察院监督方式的完善

(一)检察机关的定位

强制医疗程序又与普通刑事诉讼程序有所不同。检察机关在普通诉讼程序中作为控诉方,主要承担追诉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职能。然而在强制医疗程序中,检察机关却是要向法院证明被告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免予刑罚,改而强制医疗。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诉讼程序有很大的区别,有部分学者认为强制医疗程序缺乏相对抗的控辩双方的诉讼要素,不符合“程序”的特征。而主流观点认为基于我国的法律文化的传承、司法实践操作的需要以及司法资源不足的现状,强制医疗应当纳入刑事诉讼这个特殊程序。检察机关应当正确地履行其在该程序中的职责,为避免追诉之魅影干扰其在强制医疗程序中履行证明被告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职责,本着“法律的守护人”的思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强制医疗程序。在现行制度空间下,人民检察院应以书面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但基于“权力法无明文不得行”的基本信条,应当通过司法解释对此方式予以明确。否则,刑事诉讼法的本条规定,将会付诸阙如。[3]

(二)对强制医疗机构的执行活动的监督

对强制医疗执行机构的监督,可以借鉴监所检察的实践经验。驻劳改、劳教场所的派出院,内设监所科,它是派出检察院的最基层的单位,是对监狱执行刑罚和狱政管理活动、劳教活动实施监督的职能部门。据一线的检察官反映,监所检察部门在整个检察系统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在资源配置时不受重视,反映了实践中司法机关对执行和执行监督的忽视。导致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违法、违纪、侵犯人权的问题时常发生,应当加强检察资源在该环节的配置。

精神病人被决定强制医疗一般是集中进行收治,笔者认为可以在集中收治的执行机构设置监察室,对以下活动进行监督:

1、对执行强制医疗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2、对被强制医疗人进行监督。

3、对强制医疗过程中发生的虐待、私放被强制医疗人精神病人,失职致使被强制医疗人脱逃进行立案监督。

4、受理被强制医疗人及其亲属直接提出的控告和举报。

5对强制医疗机构对被强制医疗人定期进行诊断评估、及时提出解除意见进行监督。

(三)对法院决定的监督

对法院的监督通常较为完善,在强制医疗程序中大部分监督手段都可以得到实现,但是立法在该程序的设计中缺少事后监督的相关规定,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于人民法院的决定仅赋予了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的权利。

决定是诉讼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所做的一种处理方式。决定一经作出,发生法律效力,不允许上诉或者抗诉。某些决定,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其复议一次。

虽然强制医疗落脚点是医疗,但事实上,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对人身限制的时间长,不亚于刑罚的期限,有时甚至更长,并且让人背上精神病的污点,在美国就有许多本可以提出精神病辩护的被告也许更愿意作有罪判决而不愿意被判有病无罪,对这样一种对人身权利影响大的结论,用决定做出,显得过于草率。

笔者认为:强制医疗应当用裁定的方式做出,并且允许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上诉,允许检察院抗诉,以实现事后监督。另一方面,对于被错误鉴定为精神病人并采取强制医疗的,应明确强制医疗期间如何折抵刑期,折抵后超过判决应执行刑期的,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国家赔偿。此次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医疗程序比较宽泛,有些操作性的规范还有待细化。因此有必要梳理清楚公检法在强制医疗程序中的角色、定位、职权,准确解释、评论强制医疗程序的相关条文。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戬.略论鉴定留置——由邓玉姣案说起.[J].鉴定制度,2009,(6):12.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4

【关键词】 痛苦指数 医疗服务费用 控制措施

接受医疗服务毕竟不是一种让人愉快的过程,形成的往往是一种痛苦感知,尽管医疗服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但不同就诊人员对诊疗方案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当诊疗方案低于患者期望的标准时,患者便产生一种痛苦的感知。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同时对诊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干预,进而影响到医疗费用的变化。

一、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与意义分析

1、医疗服务利用痛苦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痛苦的解释有五种:一是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一种心理状态;二是指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三是指疼痛苦楚;四是指使疼痛苦楚;五是沉痛、深刻。在医疗服务利用中,既有因期望未得到满足的精神痛苦,也有因诊疗方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疼痛和伤害的身体痛苦,因而可以将卫生服务利用痛苦定义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因诊疗方案的措施未达到预期标准而使患者产生的某种心理不适,或者损伤性诊疗措施对患者造成身体的器官损伤超过期待水平造成的疼痛苦楚。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只要是诊疗方案措施使患者在精神上或肉体上产生的负面感知超过预期,就会产生痛苦现象。

2、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

由于痛苦属于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感知,在诊疗服务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诊疗方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痛苦感知。造成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与患者的经济压力、对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文化感知、生理损害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相关。以上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如疗效越好的药品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价格也就越高,高端诊疗技术对生理损害的程度较小,但相对医疗费用支出也越大,同样对中医与西医的诊疗措施、药品的感知也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形成较大的差异。

如果将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关系综合成一个指标,反映在一次诊疗过程中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的痛苦感知,就是卫生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痛苦指数的构建,首先是要明确影响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感知的要素,如经济承受力、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社会文化习俗的认同、预后生存质量损失、就诊过程满意度和心理期待要求等等。然后根据要素的影响作用,确定不同要素的感知方向,如医疗费用支出越高经济承受力越低,其痛苦程度越大;诊疗方案和文化习俗的认同越高,痛苦程度越低。最后利用有关的统计学指标量化方法确定影响要素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加权综合获得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

3、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意义

任何一位患者总期待在就诊过程中获得较理想的救治效果,尽力避免在诊疗过程中不期望事件的产生,这种就诊心理会影响到患者最终的就诊评价。从表象上看,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如果患者不得不接受痛苦指数较高的诊疗方案,那么患者预后的满意度就会偏低,进而会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二是影响患者对就诊方案的选择或者是诊疗方案的修改,对诊疗方案的选择或修改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重新选择诊疗机构,要么对诊疗方案的措施进行调整,其最终走向是医疗服务成本的多元化走向;三是导致延伸性的医疗服务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险对诊疗项目和药品处方过于基本化,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会增加自费项目比例,或者医患之间达成某种利益协议,对诊疗项目和药品进行分解、替换;四是因经济和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造成的,还会导致未就诊率和自我治疗比例增加,影响患者医疗服务利用。

因而,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可以分析患者未就诊率问题、医疗纠纷的产生问题、医疗成本变化问题、患者就诊机构选择倾向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患者的痛苦指数,涉及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问题。另外,与痛苦指数对应的是幸福指数,即患者参与医疗服务利用以后的某种满足感,这对于研究改善和提高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

通过对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痛苦指数可能会影响到医疗纠纷、医疗成本和就诊机构选择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就是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改善患者痛苦指数,最终的结果是医疗费用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推动医疗服务费用的增加。

1、痛苦指数诱导的医疗纠纷会导致医务人员服从患者意志

从医学专业性角度来看,患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正常的医疗服务行为假设下,医生所给予的诊疗方案具有较科学的针对性。但由于患者经常从自身的痛苦感知情况,对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干预,在缺乏有效的医疗纠纷化解机制的情况下,医生为了规避医患纠纷,就会根据患者的意志和要求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医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会造成医生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增加,这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期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负起首要责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2、痛苦指数感知的群体差异性导致诊疗方案的多元化

由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影响要素构成的复杂性,使得患者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感知差异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患者对诊疗方案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进而使患者最终可接受的诊疗方案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诊疗方案多元化为医疗费用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单病种限价措施的实施有一定的阻力,增加了统一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和对医生诊疗方案合理性的评估难度。在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和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服务宗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医生与患者之间对医疗方案的可接受问题,无疑对医院的服务规范化管理战略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3、痛苦指数的双向调整破坏医疗服务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为了改善痛苦指数,诊疗方案往往会在医患之间进行博弈,诊疗方案的调整无非是使医疗费用向两个方向变化,对于经济承受力较低的患者,可能会要求更为保守的诊疗方案,尽管这种调整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甚至是预后的生存质量,这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患者,多数会强调疗效更好、诊疗手段更先进和对身体生理损害更小的诊疗措施,这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其结果就会造成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推动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医疗服务费用的两极化发展,与我国当前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方向是相背离的。

三、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缓解机制与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可以看出,患者对痛苦指数的感知会影响到诊疗方案的正常实施,不仅影响到自身医疗服务的利用,也可能会影响实际的治疗效果,因而要减少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缓解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近年来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的群众来讲,造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感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而要缓解低收入群体的痛苦指数,就必须提供廉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做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通过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项功能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集中,有效地缓解了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基本药品目录实施工作,加大政府保障力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困难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也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

        另外,强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仅仅是指医疗基础条件的完善,还应该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整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扩大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将更为舒适性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支出范围,特别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项目要逐步扩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主要解决的是经济因素造成的痛苦感知,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则是改善因就医不适、生理性损害造成的痛苦感知。

2、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医疗保险的二次分配调节机制

社会医疗保障属于二次分配范畴,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不仅能够增强群众疾病风险抵御能力,而且也通过医疗保险基金的调节平衡医疗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保险等多种保险制度,还有民政部门实施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我国医疗保险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在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之间,保险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公务员医疗保险和附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居民医疗保险,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的均等化是不利的,今后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城乡统筹和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对保险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进行适度调整。

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

除经济因素以外,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差异,特别是带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的怀疑,也与近年来医患双方缺乏信任有关。另外,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态度,以及患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排队等候等问题,也是导致患者形成痛苦感知的重要因素。因而,医疗服务提供方首先要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使患者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和谐就医环境中完成诊疗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医患之间的真诚沟通,使患者能够从内心接受医生的诊疗方案。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是前提,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寻求理解并降低患者痛苦指数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即使面临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也不会造成医患纠纷,控制医疗费用的目标也就最终得以实现。

4、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

医生之所以不愿意与患者之间就诊疗方案产生冲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疗纠纷问题,在没有医疗费用控制硬性标准,并不会对诊疗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时,除首诊制度进行特殊的转诊规定以外,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往往会采纳患者降低痛苦指数的要求,尤其是那些患者要求提高诊疗待遇的方案更容易被医生采纳,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受到一定的抑制。患者单纯追求降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诊疗方案的干预,往往会增加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加上医疗机构本身对经济收入的追求,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也就缺失了医生这一道控制阀门。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可以缓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被动性,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坚持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医患纠纷的产生也是医患双方对诊疗方案的一个博弈过程,即双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也有助于实现医患双方的博弈均衡,使双方最终受益实现相对平衡。

5、建立先进诊疗设备价格监管机制和共享机制

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形成,也与先进诊疗设备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基本药品目录,可能会使患者产生轻微的痛苦感知以外,具有微创伤和较小生理损害的先进诊疗设备,也是患者降低痛苦感知程度的一条重要途径。大部分无痛苦诊疗设备也往往是伴随着高额医疗费用的,无论是从医疗保险机构控制保险基金支出,还是国家宏观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需要,都在相关文件政策中对高端先进诊疗设备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避免因大检查、大处方造成医疗资源过度利用。要在患者的痛苦感知与医疗费用控制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则需要建立一种先进诊疗设备的价格监管机制,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建立设备共享机制,一方面防止医疗机构垄断性高额收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先进诊疗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其单次服务的收费额度。

总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对痛苦程度的感知不尽相同,通过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构建分析,可以对患者的就诊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医疗费用的控制措施。但是,痛苦指数毕竟是一个负面指数,也不能期望利用痛苦指数实现全方位的医疗费用控制,还必须同时配套其他相关的控制措施,切实解决我国当前出现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部分人群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牧、潘益兴:痛苦对于经济学的意义[j].江汉论坛,2010(7).

[2] 王鉴岗:医疗费用世界难题最优解的博弈论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5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医疗卫生;疾病

一、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1.原先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短期内难以恢复

自从1976年之后,我国开始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基层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开始成为一种形式彻底瓦解,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来源不稳定,资金支出的现状呈现出显著失控,除此之外,干部和村民对于医疗保健服务的享受呈现出不平等的情况,导致我国的合作医疗很难恢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收入机制发生变化,彻底瓦解了合作医疗存在的资金基础。

2.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资源配置不合理

就农村地区来看,医学水平很高的人才几乎都在大医院,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者个体的乡村医生,但是村里面的卫生人员多数是没有正规的培训,且很多村卫生室缺少必要的消毒设备。农村地区主要的疾病有三种类型,包含呼吸系统的疾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三种,以上三种重大疾病会导致患者家庭的收入减少,甚至将家庭带入穷苦的环境,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可以通过保健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的来减少疾病发生率,但是由于政府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设施和预防工作等存在很大不足,导致宣传活动无法展开。县级的卫生医疗机构多数是自成体系的,自己对机构实施建设,很容易出现卫生设施水平低和重复建设的状况,导致卫生技术人员浪费,非专业人员的数量很多,提升了整个机构的运行成本开销。

3.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

自从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国家对合作医疗的态度很随意,其已经从国家政策成为地方政策,以上使得我国农村地区合作医疗不具备强制性的特征,主动性显著降低,缺少充足动力促进合作医疗政策落实。除此之外,我国为了减少农民的负担,已经取消了“合作医疗”的强制性,该项政策和国家为了促进合作医疗的发展政策出现矛盾,提升了我国发展合作医疗的难度。

4.农村医疗缺少保险立法

我国农村地区没有专门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因此我国农村的医疗无法走上正轨,缺少法律制度的维护,导致我国合作医疗的性质无法确定,导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很难定位,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很容易出现混乱的状况。农村医疗保险立法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来制定,避免使农民发生反感。

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对策

1.政策要向农村倾斜

早在2002年10月底的时候,我国就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确立了农村卫生服务的主要目标,2010年在我国农村地区确立了卫生服务体系和合作医疗制定。因此为了落实该项工作,我国需要从财政着手,做好资金的划拨,强化对农村医疗人员的培训,将支持的重点放在乡镇两级卫生机构上,利用仅有的资源来扩大资源的利用效率。

2.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根据我国中央和国务院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的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路来看,将农民的大众统筹工作转换成新型的农村的合作医疗,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主要 融资方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或者政府补贴的方式,属于一种融合的融资机制,筹资的标准不能少于30元/人,就目前来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还在试点推动的过程中,能够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促进农村地区医疗工作的有效进展。

3.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地区建设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不断减少,出现集体和政府补助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本无法有效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第一,中国农民的收入很少,农民自己负担社会医疗保险的能力不断降低,因此需要将医疗保险制度的金额开销维持在5元到10元之间,如果出现负担过高的情况,农民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意愿就会不断降低,就会失去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第二,就政府投入的来看,部分是中央财政的投入,部分主要是地方财政的资金投入,其能够使部分盈利良好的企业进入到社会的医疗保险制度中,例如,江苏省XX县的合作医疗发展中,政府负担的8元中5元是当地企业的负担,由此能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还能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4.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的长效机制

人才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主要阻碍,农民看病最关注的是资金开销,愿望就是花最少的钱看病,但是该项要求和实际的服务对比差距很大,其中主要的瓶颈是缺少解决农民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受到农村地区生存条件的限制,同时受到城乡差距的影响,利用分配和派遣的形式根本无法解决农村地区医疗人才匮乏的现状,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国制定了很多的优惠措施,希望能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向农村地区,采取城市支援农村的措施,还可以采取城市医生升职前进行农村地区服务一年或者半年的服务举措等,可见解决农村地区医疗人才缺少的状况还需依赖政府的组织和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杰敏,赵梅,刘玉茹.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57-58.

[2]冼青华,杨家华.台胞在大陆就医问题的解决途径探讨――基于两岸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视角[J].学术论坛,2014,06:130-134.

[3]王健,郑娟,王朋,齐力.中国的迁移与健康:解决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目标与现实的差距[J].公共行政评论,2014,04:182-183.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6

关键词:强制医疗;公诉实践;监督制约;制度完善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增设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共五个条文,对强制医疗程序进行了规定。对涉罪的精神病人设置强制医疗的特别程序体现了法律对于公众安全和精神病人健康及其利益的双重关怀,能够有效避免精神病人再次实施危害行为,也有利于精神病人的精神康复及犯罪改造。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只是初步规定了强制医疗程序,未就强制医疗程序中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规定。

一、强制医疗程序法律规定

四个特别程序中强制医疗程序,虽条文不多,基本上涵盖了强制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制医疗的范围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该条规定,实施强制医疗的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暴力行为,后果危害公共安全或人身安全,社会危险性重大;二是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鉴定;三是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这些条件的设置表明立法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适用的审慎态度。立法机关出于节约司法、社会医疗资源和防止社会危害的考虑,强制医疗程序从性质上表现出不属于刑罚适用的必须有充分且正当的理由范围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才有进行强制医疗的必要。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有权主体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本条规定,首先在立法上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剥夺一个公民的人身自由实质要求必须经过司法程序。同时,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这里的保护性措施显然只是一种临时性预防措施,本身并无强制医疗的性质。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本条规定了强制医疗程序启动的两个方式:一是申请,即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二是法院依职权启动,即人民法院在人民检察院未申请的情况下,依职权启动强制医疗程序。这充分说明强制医疗程序的非讼性质,强制医疗程序不像普通程序那样,依诉权的行使而启动。

二、实践中强制医疗程序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以看出,处理强制医疗程序案件上程序正义远远大于实体正义。强制医疗程序的立法规定,虽然已经构建了该程序的主要框架,但限于立法条文数量的限制,实践中这类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审查办理,在审查过程中中公诉部门如何适用程序,把握申请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刑事程序的交叉,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案件的审查,以及申请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问题和贯穿整个诉讼过程的检察监督,都因强制医疗程序不同于普通程序的特点也存在很多疑惑之处,明确问题的具体操作已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们需要就几点关键问题讨论如下:

(一)如何处理好强制医疗程序和已经启动的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法定程序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从实体法的角度讲,已经失去了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可能性。那么从程序法的角度讲,就有一个如何终结已经展开的刑事追诉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侦查阶段就已经经过鉴定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第二种情况是到审查阶段经过鉴定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第三种情况是到审判阶段才经鉴定程序认定犯罪嫌疑人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笔者认为,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应当区别对待。在第一种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就刑事案件部分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然后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同意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的,再制作强制医疗申请书,并向同级人民法院提交;在第二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应当就刑事案件部分依据法定不的条件,作出不决定,然后再制作强制医疗申请书,并向同级人民法院提交。在这两种情况下,随着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强制医疗申请的受理,强制医疗的审判程序也正式启动。在第三种情况下,情况则比较复杂。因为到审判阶段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已经启动,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只有到第一审程序完结时才能作出,所以审判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就有两个特点:其一,强制医疗程序只有在第一审程序终结,且对被告人作出了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之后才能启动;其二,这个阶段强制医疗程序原则上应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启动。

(二)公安机关所采取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性质如何界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由于这一措施实质上涉及到其人身自由的强制限制,甚至剥夺,那么其性质如何界定,就值得深思。一种思考是定位于行政管控措施,另一种思考是定位于特种强制措施。如果是前者,那么要通过修订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内的有关行政法规来解决。如果定位为后者,则应当明确其程序,包括审批和决定程序、使用何种法律文书、向其法定人告知保护性约束的时间、地点、方法等。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审判组织如何确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而对合议庭如何组成未予规定。这在司法实践中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到法院审判阶段,法院才依职权主动启动强制医疗程序,是另行组成合议庭还是在刑事案件庭审结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强制医疗案件?第二个问题是,人民陪审员是否可以参加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强制医疗程序重点审查的不是被申请人的刑事责任,而是被申请人的人身危险性和有无强制医疗的必要性,在这个问题上,医学专家比职业法官更有专业优势,合议庭的组成是否会考虑聘请医学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参加强制医疗案件的审理或效仿英美法系陪审制度回避专业人士的参与。

(四)在强制医疗程序中,到场的有关人员可为哪些行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强制医疗毕竟是对被申请人人身自由的重大处分措施,只有让参与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才能保证这一程序最低限度的公正,才能防止被追诉的(疑似)精神病人被不公正地纳入强制处遇,才能避免有责任能力的被追诉人借此逃脱刑法的制裁。参与则应当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包括对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强制医疗程序所依据的材料,以及应否作出强制医疗决定发表意见等。

(五)人民检察院应采取何种方式对强制医疗实行法律监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那么,人民检察院以何种方式实行法律监督呢?在法律上没有针对强制医疗程序设立上诉审的情况下,抗诉显然不是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方式。在现行制度下,人民检察院是否可以书面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基于法律无明确规定,两高应当通过司法解释对此方式予以明确。否则,刑事诉讼法的本条规定,将会只在纸面上。

三、思考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7

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着重解决的问题1个

1、惠民政策不到位,导致和谐民生问题仍较突出。

(二)在较短时间解决的问题2个

1、思想观念滞后,“等、靠、要”消极思想普遍存在。

2、行风建设有薄弱,导致投诉举报时有发生。

(三)需经较长时间探索和上下联动解决的问题2个

1、基层卫生设施薄弱,导致卫生服务功能不到位。

2、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导致技术力量不足。

二、整改目标及时限

(一)、加强学习,解决思想观念滞后,消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整改目标:通过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三种认识、提高三种素质。

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整改时限:从现在开始,争取用2月时间取得实质性进展,并长期执行。

(二)、加大投入,解决基层卫生设施薄弱,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整改目标:加大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资金投入,配套必要的医疗设备,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所规定的标准。

整改措施:

1、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方筹资,整合各方力量,利用好中央扩大内需和省专项财政补助资金。

2、加大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大力争取市、区的重点扶持,用1年时间,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改善条件,扩大服务范围。

3、合理规划卫生院服务功能布局,本着“能改建不新建”、“能整合不新设”的原则,有效地整合卫生资源。

4、以今年区重点项目建设(孔望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坝创建省级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建3个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洪门新建2个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锦屏建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契机,强力推进全区卫生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和设备更新,为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5、配套所需B超诊断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三大常规检查设备和生化分析仪等基本医疗设备,提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

6、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整改期限:从现在开始,1年内完成,并长期执行。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医疗技术力量。

整改目标: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管理,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整改措施:

1、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度,逐步实行卫生人员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

2、进一步加强资格准入制管理,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流向乡镇。

3、积极按照《千名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活动,进一步落实村医的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对口支援制度和城市医生晋升高一级职称前到基层工作一年的规定,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有针对性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采取灵活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在职人员考取职业资格,合法从医。

整改时限:从现在开始,争取到2009年底取得实质性进展,并长期执行。

(四)、完善惠民政策,提高效能建设,解决导致和谐民生的突出问题。

整改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处理好医医关系、医护关系、医患关系,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整改措施:

1、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区农村合作医疗村级结报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2、为方便群众,缩短送院时间,提高救治成效,继续落实救护车对急、危、重症病人实行接送的“惠民”举措。

3、继续为低保群众发放“诊病优惠卡”,在自费的基础上实行优惠10%的政策,使特困群众、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得到受惠。

4、加强监管,继续推进药品招标工作,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部分药品零差价销售,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履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大职能的督促检查,建立15分钟卫生服务圈;加强医药卫生人员职业道德、理想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营造良好的看病就医环境。

6、组织医护人员走乡村、进社区,为群众开展免费义诊,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温暖的同时帮助受援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完善管理制度,引进实用型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培训专业人才等,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7、完善工作规范和服务规范,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8、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严防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9、加强新闻舆论宣传,加大社会、媒体对医疗卫生的正面宣传,弘扬正气,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

整改时限: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底完成,不断完善,长期执行。

(五)、加强纪律监察,完善行风制度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整改目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真正把国家卫生部的“八不准”,和省、市、区有关行风评议的规定落到实处,坚决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整改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关于实行投诉举报查实停职待岗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工作“一岗双责”制度的通知》,并认真贯彻执行。

2、进一步完善说理式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政府执法形象。

3、严格医疗收费价格和收费公开制度,及时纠正和制止大处方、重复用药、重复检查等“三乱”行为;加大对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活动中收受红包、回扣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行贿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

4、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服务讲诚信,满意在卫生”优质服务竞赛、护理技能大赛、夏季优质服务、医疗质量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并开展“百日安全”检查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全面加强卫生行风建设,降低投诉举报行为的发生。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8

【关键词】医护合作;分级护理;留观患者;急诊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91―02

分级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在患者住院时,采取不同级别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就诊流程上,体现为患者入院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下达护理级别的医嘱后,护士按医嘱执行。由于医护对护理分级判断标准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性,使之对护理质量保障带来一定影响,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核心制度执行效果[1]。对于急诊留观病人,周转率高,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增加了护理风险,医护人员往往缺乏沟通,医疗与护理出现脱节。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急诊科于2013年5月针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医护合作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即护士和医生共同协商确定护理分级及双方需承担的责任义务。经过运行,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2013年1月至5月某三级医院东、西两院急诊科收治的159名急诊留观患者为研究对象,至其中男87例,女72例,年龄31~87 (59.7±15.8)岁。东院区88名留观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西院区71名留观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护理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1.2 方法

1.2.1医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责任分配 实行医护同步排班,根据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组建固定的医护急救单元,保证医疗资源分配的最优化。每个合作小组由内科诊室医生、导诊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组成。

1.2.2分级护理 按照卫生部颁发标准,在常规护理分级的基础上,引入Barthel指数量表作为护理分级的依据。Barthel指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导诊护士接诊评估病人后初步判定护理级别,0-23分者为特级护理,24-49分者为一级护理,50-69分者为二级护理,70-100分者为三级护理。接诊医师、导诊护士、护理组长共同协商确定护理级别,相关的医疗护理措施及医疗护理各自承担的责任,协商完毕后护理组长安排责任护士并做相关的护理交接。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由护理部检查组对护理措施的落实进行定期专项检查督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分析指标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计划实施,医嘱理解执行三个方面,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0-50分,护理计划实施及医嘱理解执行得分各为0-25分,每项检查均由护理部制定统一的标准。

1.3.2 评价护理分级与病情匹配 抽查评价实施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前后两组病人护理分级与病情的匹配情况,每组抽查56名病人,评价项目包括一般护理常规、级别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评价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制定,护理措施实施遗漏或掌握不足均视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比较(见表3)

2.2两组患者分级护理与病情匹配的比较(见表4)

3 讨论

急诊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复杂多变、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是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3]。卫生部印发实施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指出: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1 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

由于医生从医疗角度提出护理级别,与护理专业要求护士所做的护理服务不相适应,护理级别和患者的实际分级的护理效果之间有较大差别[4],鉴于医生对分级护理制度缺乏了解,往往根据主观或经验判断进行分级。在临床工作体现为医护脱节,护士对医嘱的理解执行不到位,医生下达的医嘱与预期达到的护理要求不一致。实施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医护共同协商护理分级,明确医护的责任及双方要达到的要求。护士能够从医疗、护理两个角度针对患者病情的主要特点,药物应用和注意事项,主要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实施辩证化的个性护理。护士不再机械的执行医嘱,而是主动、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由表3可见,护士对医嘱的理解执行力增强,基础护理和护理计划实施较前提高。

3.2 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模式提高分级护理与病情的匹配率

实施医护合作分级模式后,主管医生提供治疗方案,护士提供护理方案,医护共同协商,通过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同一个任务,使治疗与护理方案得到有机的整合,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常规护理和级别护理区分不清并不能按照要求进行,对护理内容不熟悉甚至了解不全面是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5]。通过医护合作分级护理,护士明确自身的职责,改变以往护士每天输液、打针、测量生命体征等,对其他的医嘱基本忽视的现象,从本质上解决了导致常规护理和级别护理执行率较低的一个原因[6]。护士由被动执行医嘱变为主动参与医嘱的制定与实施,护士对医嘱的理解更透彻,工作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护理工作过程中能高标准,严要求,使各项护理工作与病情相匹配。由表4可见,实施医护合作模式后,护理分级与病情不匹配度较前降低(P

总之,随着整体国民保健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自身权利保护意识增强,对医疗及护理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护理行为及护理操作过程的规范化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给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更趋于完善仍然是护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全面、准确的观察病情,避免了主观因素造成的遗漏和疏忽,尽可能的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在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面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和改进措施,促进护理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尽管医护共同决策分级护理模式还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之处,但无疑这种探索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推进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淑霞.医护人员对分级护理决策主体的态度调查.护理管理杂志,2012,10(5):338~339.

[2] 袁文清,时咏梅,位兰玲等.医护合作型分级护理决策模式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98.

[3] 郭静.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中外医疗,2009(5):122.

[4] 胡成文,我国及护理的决策主体的研究状况,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9~1141

[5] 刘萍,试述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医学信息,2011(8):3702.

[6] 郝素文,急诊科观察室护士执行临时医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6,6(8):53~54.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9

基层医院对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是此项工作开展缓慢的另一个原因。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认为没有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必要,甚至根本没有开展此项工作的意识,认为建立临床药学室可有可无,而绝大多数患者更是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缺乏了解,甚至只认可临床医生的诊疗方案,而对临床药师的用药建议存有疑虑。以上因素正是使临床药师在基层医院工作中陷入尴尬处境的原因所在,导致临床药师缺少话语权。此外,大多数临床医生仅认可自己的观念及用药习惯,对临床药师的诊疗意见和用药方案听之甚少,甚至根本不予参考,这也使得很多基层医院的临床药学室形同虚设。

2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非常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缺医少药等问题,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多项解决方案和财政措施,使得基层医疗单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服务的水平及质量也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药品管理法》和《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分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并且没有更改处方的权利,这给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难。此外,当今医药市场比较混乱,代金销售及用药回扣等现象使得医院内的药品品种越来越多,质量参差不齐,这使得临床药师不能不受到药品购销等琐碎问题的困扰,并极易受到利益的驱使而。

3解决对策

3.1重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资源

基层医院要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深刻认识到建立临床药学室的重要性,重视临床药学室的发展和建设。基层医院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一批相关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以保证临床药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医院也要加大力度与相关院校及医疗机构合作,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投入到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中来,同时对现有的在岗临床药师进行专业性培训,定期邀请药学领域的专家来院进行指导。此外,还可通过返聘退休专家等方式来扶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3.2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

基层医院应尽量给予临床药师一定的话语权,并对临床药学室在医院中的地位予以认可,同时进一步明确临床药师的职责和职能,鼓励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院内会诊等工作当中。另外,基层医院还应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信任,并通过多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及处方思路,合理解决与临床医师的意见分歧。此外,基层医院还可定期在院内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提高临床药师的服务质量,让患者对临床药师的地位及作用予以肯定,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

3.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措施

近年来,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缺医少药等问题,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多项解决方案和财政措施,使得基层医疗单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服务的水平及质量也有所改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了解医药领域的实际情况,修正不合理的条款及文件,同时加大对医药市场的监管力度,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发生。

4总结

过度医疗的解决措施篇10

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制度,它是1998年底,在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一、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原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缺乏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国家和用人单位包揽过多,医疗费增长过快,各级财政和企事业单位负担沉重;公费医疗管理不善,对医、患、管、药诸多方面没有制约,漏洞多,浪费严重,覆盖面低,社会共济功能差,一部分职工基本医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一部分人又存在着超前消费现象。因此,国务院决定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的是要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和单位包揽下来的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措施,就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多方面原因,现有国有企业人员过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遂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而要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给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服务,这样才有利于转变职工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第二,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经版权所有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倡和保护竞争,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以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通过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来分散和化解由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立具有“安全网”和“稳定器”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这是政府的基本社会职能,也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职工的基本权利。然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只有加快这向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第三,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就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要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卫生条件。而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医疗保险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城镇各类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条件,保障广大职工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提高职工身体健康水平。而且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在1998年底颁布了《国有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决定》中明确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走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即从1994年至1998年的“两江”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试点工作又扩展到40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上海、海南、深圳、烟台等地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保障走过基本医疗、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被总结到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国有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决定》提出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规定了职工看病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最低起付标准。《决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形成了新的筹资机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等制度。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四个方面的标志可以说明这一情况。

第一标志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总体的政策体系包括四个系统、三个层面。四大体系统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系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系统。三个层面是:国务院1998年的44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文件确定的基本政策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体规划和有关配套措施的组织推动层面;统筹地区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具体政策和管理层面。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可以说是系统初成。

第二个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组织实施。据统计,截止今年3月底全国342个地级以上城市已经启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面达到98%。实际缴费参保人数突破了1亿人,占全部应参保人数的56%。

第三标志是,启动城市的运行比较稳定,医疗保险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的筹资机制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共济目标的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既保障了所有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又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拖欠职工医疗费和医院医疗费问题。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职工对某些政策和管理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但普遍反映现在看病不再有顾虑;尽管医生对严格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有一些看法,但普遍感到,有医保基金支撑不再担心提供医疗服务没人给钱。在许多城市医疗保险基金已经成为维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并不断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2)医疗保险的费用分担机制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费用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促进了患者的理性消费,遏制了医疗费用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发挥了多种功能的作用,保证了新旧制度平衡过渡。在基本医疗的保险基础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分解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均衡个人负担,满足了多层次医疗需求。许多职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是参保职工的“阳光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补充保障措施,是大病患者的“定心丸”。

(4)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不仅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各地围绕工作重点,完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手段,强化管理监督,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部分城市实现了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在医疗保险日常管理中实现了就医信息与结算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控和网上结算。

第四个标志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在各个管理层基本建成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除极少数地区外,各项医疗保险保障管理职能基本划转到位,实现了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除少数市县外,多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全国已有一支7万多人的干部队伍。7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为实施医疗保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改革进程这依然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针对医疗保险,地级城市启动多,大城市启动的少,虽然已经运转起来,但是覆盖人群还比较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较多,困难企业参保较少,许多中央企业还没有真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分担过重,就医手续过于复杂,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还不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伤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补助》以及《生育保险》等等,一部分地区出台,还有一部分地区没出台,所以医疗保险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亟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是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即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助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互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保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优势,使两者优势互补,有机衔接。

二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和强化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是搞好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它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新制度能否健康运行,从而奠定医疗保险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医疗保险管理的基本要求,重点解决医疗保险管理中版权所有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细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解决有关人员医疗保障等项工作。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1)完善和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资格的条件。要按照方便职工就医购药、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打破垄断,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将符合条件的、不同规模的、不同所有制的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店纳入定点范围,特别是要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定点范围,对定点零售药店要强化药师配备和处方管理等条件的审查,对从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出来的零售药店,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定点范围。

(2)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医疗保险管理措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时,必须鉴定定点协议。同时在定点协议中要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人员。要明确考核指标和办法,考核结果要与医疗费用结算标准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行为和违规费用要明确违约责任。

(3)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对诊疗和医务设施等医疗服务项目及费用支出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规定,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专科特点,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药品的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药品费用占参保人员用药总费的比例等提出具体指标,在诊疗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明确对新增诊疗项目、大型设备检查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的控制措施,对住院医疗服务,要明确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天数的控制指标。

(4)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提供向社会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药品价格信息,建立医药专家委员会,聘请义务督查员等措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服务质量和收费等情况进行舆论和社会监督。

(5)妥善处理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问题。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坚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改革方向。

(6)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

三是以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要对困难人群进行分类研究,切实解决好包括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按照适当降低单位缴费率、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保障其职工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等。对无力参保的困难企业职工,要通过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关闭、破产的原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员医疗费用水平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单独列帐管理,专项用于保障其医疗保险待遇。对仍在再就业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要继续按照“三三制”原则,落实基本医疗保险费资金。对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已经再就业并建立劳动关系的,应继续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各地要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给予相应待遇。对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职业介绍中心等劳动人事机构代办医疗保险的方式实现整体参保,同时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