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十篇

时间:2023-12-21 17:20:2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范式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7]段蕙芬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1994,(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2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研究生 难点 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关系百姓的幸福和安康,是必须始终贯彻执行的国家战略。研究生不仅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更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骨干力量。因此,加强对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推进,推动中华民族“最大公约数”的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一、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诉求

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当今时代诉求的一种积极能动回应。深入开展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使广大研究生群体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客观需要,是引领社会变革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

(一)引领社会变革价值取向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传统和现代观念的摩擦和冲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调整和变革,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西方文化悄然进行的“文化演变”,使某些研究生在羡慕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并认同西方的价值取向。此外,市场经济主体利益化的特点,促使某些研究生更加偏重自身的利益追求,进而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功利主义色彩。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对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引领社会变革价值取向至关重要。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往往被忽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理念上未给予价值观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教育实施过程中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模式僵化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念,坚持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性转变,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其科学性、时效性和创新性的提高。

(三)促进研究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化和社会化辩证统一的过程,既是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自由而充分发展,又是人的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得到高度发展。研究生群体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价值观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有助于研究生自身知识的渊博、品德的高尚、信念的坚定和理想的崇高。

二、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难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效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难点所在。

(一)理论认同和社会现实反差形成的瓶颈。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整个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并自觉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规则体系的重建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影响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而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后,很容易使研究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冲击,价值判断的失误。

(二)价值观教育和主体需求脱离造成的低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其对其他价值观的引领和整合过程,就是以先进的价值观逐步取代落后的价值观,最终使核心价值观居于社会思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利益需求日渐多样化。相应地,研究生作为较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社会群体,其个性化的利益需求也逐步变得复杂多样。因此,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解决其现实问题、满足其实际需要为根本,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在科学体系的引领下,使研究生的行为与社会标准保持一致,为自身成功踏进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某些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社会发展求,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造成实践教学的忽视。

(三)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构架引发的冲突。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性和包容兼容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并存的时代,这必然会带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认识的多元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社会坚持一元价值导向,将核心价值观于知行中统一。但就目前高校教育形势,让学生形成一元核心价值观导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追求,该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必然与多元化的文化现状之间存在一定冲突。研究生群体是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是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衡量其余一切体系的价值标准,是高校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某些高校在肯定一方面的同时,往往有意无意将其他方面归于错误和不科学的行列,致使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僵化。

(四)西方意识形态和国内社会思潮传播带来的挑战。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不断交融碰撞。文化竞争打破了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形成了全球性的文化贸易市场,加强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导致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入侵。尤其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西方价值观念在娱乐的幌子下,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在研究生群体中大规模地传播,并逐渐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中,致使某些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定。一些研究生对各种思潮产生的背景和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他们容易受各种思潮冲击和影响,并不加筛选地加以认同,干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三、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加强对研究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教育基本原则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首要前提。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前提下,要根据研究生思想特点,要把握研究生实际需要,要坚守研究生的精神追求。针对当前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研究生的价值认同,促使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

当前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思,或是对西方人本主义文化思想的再思考,或是对人才竞争成为大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识的审视,人类愈来愈重视自己、关怀自己和发展自己。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目的[1]。因此,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人”的观念。

一方面,重新定位教育目标。教育不仅为经济建设,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而且为整个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在研究生价值观教育进程中,必须坚持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发展水平,在教育双方良性互动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觉醒。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外在的理性逻辑,更需要人的生存价值和文化的内涵,其本质上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彼此之间平等交流、激励内化和互动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个性的张扬和行为外化的激发,进而实现教育的创新和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人格示范,促进价值认同。

首先,发挥导师“领路人”的作用。研究生导师由于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准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既是教育成果不断进步的动力,又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这就要求导师不仅要静下心教书,更要潜心育人,为人师表,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作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且互相影响。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先进典型,发挥其模范导向作用。正如刘云山指出:“雷锋精神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人人应学、人人可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作为生动教材,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3]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努力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借助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激励其不断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引导其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时刻做到头脑清醒、立场稳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一元主导,实现多元共生。

价值观是一元的价值理想目标和多元的价值实现形式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共同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是每一个人必须遵守和维护的一元价值观。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一元价值导向的重大意义。“在绝对普遍的意义上来说,某一特定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单个个人所形成的价值观必须是一元的,因为一元论的价值观是特定社会和民族赖以生存与独立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同时也是每个具体个人实现其完整人生的价值观基础。”[4]研究生作为社会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创造的坚强柱石,要自觉抵制“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腐蚀,自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应尊重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尊重社会客观事实,尊重教育对象价值取向多样化,引导其正确分析不同价值观念的本质和区别,进而实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和转化。

(四)深入社会实践,加强自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良好开展必将促进理论学习效率的提高。鼓励研究生深入社会实践,加强自我教育,增强核心价值观理性认同,推进个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转化。

首先,加强身份认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参照信息影响导致内群体共识,并进而导致群体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从。”[5]即社会成员通过自我范畴化和自我刻板化的过程,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规范形成一致。因此,加强研究生的身份认同对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随着高考扩招,大学入学率上升,就业困难等现实的困扰,“社会精英”、“天之骄子”的研究生身份慢慢被淡化,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和价值观异化。因而,激发研究生自尊、自信、自强,增强其安全感、归属感、存在的意义,引导其对自身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人格魅力的正确评价,激发其对人生理想、价值目标的追求,使其成为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成为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勇敢追求者。

其次,提高德性修养。蔡元培先生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6]。由此可见,道德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来说,都具有基础性的价值意义。德是方向,是根本,研究生道德水平决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取向。指出,修德不仅要立足高远,还要立足平实。因此,研究生在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自觉提升德性修养,端正自己的心性和行为,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同时,要从“小节”做起,从小节起步,注重小节、维护小节、检查小节,坚持以核心价值观的准则和要求,不断加强自我锻炼、自我反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

最后,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监督主要解决的是判断主体自我教育行为与预先所设定的行为模式、计划或预期之间‘有无偏差’的问题。”[7]社会转型,自我监督是慎独的过程,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整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凝聚共识的科学论断,是广大青年正确价值取向。研究生群体要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演变”,不断锻炼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关注民生,了解国情,增强自身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要克服“应试”、“应付”的思想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参加专题讲座、实践调查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增强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梦想的理论基石,是引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行指南。加强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应该树立“问题意识”,必须联系时代、联系社会、联系研究生发展需求,在发展中解决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实际问题,在创新中谋求研究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勇敢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叶飞霞.构建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

[2].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7.

[3]刘云山.以先进典型为镜 以服务人民为本 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4-4-23(1).

[4]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5]刘济良.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6]余翔林.五育并举以道德为根本[N].光明日报,2012-

10-24(16).

[7]冯立刚,闫苑.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3

摘 要: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未来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相关研究调查表明,研究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趋向是好的。但是,新时期科技飞速发展,外界诱惑增多,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部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存在明显的不良倾向。应从研究生自我教育、德育队伍建设、运用新媒体平台、完善家庭教育、全社会共同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237-02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智育工作的同时,也逐渐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界带给研究生群体的诱惑日益增多,对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部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不良倾向,大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

1.思想政治观念淡薄,价值观呈多样化趋势

研究生缺乏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的学习,缺乏对我国国情和历史的深刻了解,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缺乏稳定性,缺少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1]。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量信息涌现,研究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更容易接受各种信息,给西方敌对势力传播其价值观的机会,同时研究生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存在着只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忽视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现象,易造成思想观念淡薄。

2.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问题通过道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能反映人的心理问题。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2]。近几年高校陆续发生了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轻生或犯罪的事件,如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浩给室友黄洋投毒案件。2014年4月16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因毕业论文、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相关统计表明:研究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步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问题。

3.信用意识淡薄,信用问题严重

部分研究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论文抄袭严重。如2016年3月18日,经调查,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认定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李宏的学位论文《二月河及其帝王历史小说》为抄袭。2016年3月21日,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与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内容高度雷同,从题目到参考文献几乎完全一致[3]。研究生论文抄袭事件层出不穷,为研究生的信用危机敲响警钟。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失德、学术不端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研究生思想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研究生群体自身特点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足是导致研究生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1.研究生群体自身特点

研究生专业学习负担较重,忽视思想政治学习。大部分研究生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专业课学习或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研究生学习阶段对自主学习要求高,学习压力是目前困扰研究生的最大问题之一,造成研究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思想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大部分研究生读研是对科学的憧憬和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也不乏有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而读研。部分研究生存在成才意识,渴望成才,但缺乏奋斗精神,不愿意脚踏实地,更别提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下滑的原因。

2.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回报的缺点以及过度追求利润的弊端,使研究生在价值观念中表现出明显的趋利性[4]。比如研究生关注的焦点和选择的标准都以自我利益和眼前利益为主,功利化、实用化色彩浓重;研究生对诚信认知出现了模糊,评判标准发生动摇,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冲突。二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一些网络信息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健康、伪科学,甚至危害社会安全的东西,使鉴别和批判能力较差的研究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三是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理念将研究生推向了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能够脱颖而出,部分研究生出现诚信问题。

3.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足

首先,大部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年龄、学历相近,心理也不是很成熟,很难解决现实问题,使研究生群体很难实现心理预期目标,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此外,辅导员与研究生数量上的差距也造成不可能经常性地对研究生进行思想辅导。其次,高校导师负责制,对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又兼有管理工作的导师来说,没有时间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下滑的原因。同时,在观念上,很多高校把导师负责制单纯理解为导师对研究生学术上的负责,即“只教书不育人”,这直接导致研究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教育的缺乏。

三、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途径

1.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

研究生思想道德自我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把自身作为教育、批评和提高的对象,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素质以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实践活动[5]。研究生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时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自我批评法,有意识地主动对自己在前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问题、缺点、不足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认识到相应的错误,在意识上对自己进行思想改造,矫正自己的过失,克服缺点。进行自我批评时要注意,科学和客观地看待自己,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缺点,积极主动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二是自我修B法,研究生自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首先要立志,树立坚定的志向,看清自己的社会职责和前进方向;然后克己,面对诱惑能够坚持自己的意志,不受诱惑;最后慎独,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2.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和思想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队伍。同时,学校要在政治上、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待遇上关心他们。二是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社会科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单纯的、空洞的“灌输”方法,对广大研究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三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起到一个核心的作用。导师的品德修养、治学态度、学术水平无时不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辐射到学生中。高尚的师风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身受益的。所以,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过硬、作风严谨的导师群体。

3.运用新媒体平台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手机、电脑的普及,研究生获取信息更及时、范围更广泛、表达空间不断扩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引导。首先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正能量的道德示范作用。研究生德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进行正面宣传,要运用平台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发现、采纳各种反映社会诚信、社会责任、为理想奋斗的事例,并及时地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从而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其次,研究生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关注研究生对媒体平台的使用情况,及时获知其思想动态,利用媒体平台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并通过平台宣传政策、解惑答疑,从而增进共识、统一思想,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控制在合理预期之内。

4.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要从观念入手,家长应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观念。将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当前,研究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婚恋的压力,会产生浮躁的不良心态,家庭应该给予研究生温暖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其想法,并尊重他们的选择,释放负面情绪,减轻研究生的压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影响和引导研究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父母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完善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鼓励他们勇于承担、立志成才,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

5.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

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仅靠学校的力量很难解决,同时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宣传和教育工作的部门,要加强对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协助高校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来推进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研究生党员的道德示范作用,从而促进研究生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舆论应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宣传,批评指正社会不良风气。只有党和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以及研究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显现,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站在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重视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淑梅.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2).

[2]娄淑华,李长龙.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3]王家孺,张超.和谐社会视域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南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2).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4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要求当代研究生具有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求其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研究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研能力,而且更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稳定的心理素质等。高校应深刻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更要借培养机制改革之风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增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

一、研究背景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了系列文件。特别是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等文件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思路。各高校根据国家文件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与本校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面对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建立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是摆在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生群体思想认识存在不足

1. 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生中的一些人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政治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重视个体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忽视社会的需求。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突出主流的同时也向功利化、实用化方向发展。有些研究生尚未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用辩证的、全面的和历史的方法去看待当前的社会现实。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信仰共产主义的动机减少,而为了“谋求好职业而增加就业竞争力”和“为了更好地发挥个人专长”的动机增多。考虑问题时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比较典型的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大部分研究生过于追求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将个人发展机会列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2. 心理独立性、封闭性强,思想趋于复杂化、个性化。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他们每个人都在搞自己的科研,相对不集中,缺乏思想交流,集体组织性差,大多属于“放任式管理”,心理独立性、自我封闭性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有些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研究生道德修养欠佳。一是个人品德的唯我倾向明显,集体观念淡薄,自我意识太强,缺乏协作精神;二是伦理道德更趋向功利性和随意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带上利益的面纱,缺乏“诚”这一基本道德。研究生往往要求别人遵守社会公德,理解并尊重他们,但是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注意,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思想的复杂化、个性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缺陷

1.人员配备不足

近几年各高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日趋增长,规模已接近本科生,甚至有的院系已超过本科生。但是研究生专职队伍人员却没有随之扩充,配备不足、比例严重失衡是当前研究生专职队伍凸显问题之一。目前,校级主要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专门承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院级负责人主要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研究生辅导员。但当前大多数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也兼管本科生工作,由于本科生的事情就已经比较烦杂,他们往往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到次要位置,而直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足,他们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学生的日常管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人员配备不到位,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院级部门与校级部门的工作常常脱节,学校的有关方针、政策到了院系级就难以及时贯彻落实。院系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同虚设,出现管理上的“真空”,教育上的“盲区”。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大多数高校为研究生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自然辩证法概论》、《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等,但这些课的教学效果较差,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主要原因有:第一,教材内容较陈旧,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和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状况。第二,教师授课方式没有从研究生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出发,还是一味地采取灌输的方式,一切从书本出发,从理论到理论,对研究生所关心的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则涉及不多。第三,由于科研压力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则漠不关心。不少学生只是为了修够学分才来上课,由于课堂纪律差、师生互动少、造成该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贯彻求实创新,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与时俱进,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充分利用研究生群体优势,发挥其思辨精神与求实理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研究生头脑,组织研究生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拓宽工作思路,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活性。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实行精神物质双结合帮困助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多种形式,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不断探索新途径、寻求新方法、总结新经验, 创新德育模式。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二)实行全员育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导师与辅导员三管齐下。

首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教学过程之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导师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学风等方面的影响十分关键。可以通过开展委派导师担任联系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活动,积极推动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导师不仅在专业学习方面,而且在人生导航、学生党建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充分发挥其关心支持青年研究生成长的提携帮助作用,承担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社会责任。最后,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辅助作用。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保证利益分配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保证辅导员做好带班工作的同时,鼓励其兼任党建、团建、学工秘书、心理指导、就业指导、勤工俭学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有意识地引导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加强研究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三)以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是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资助制。导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还要有育人的责任,不仅履行授业而且还承担传道的职责。要做好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不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求学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而且特别要充分发挥与研究生有密切联系的导师的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人,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人品、学识、道德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要成为学生生活上的关心者,学业上的指导者、思想上的引导者。首先,认真做好导师的遴选工作。学校应该选择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人担任研究生导师。其次,加强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的沟通。导师的工作重点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辅导员可以经常与导师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最后,完善对导师的考评机制。学校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导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学术道德,还包括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等。

参考文献:

[1] 邓淑娅,邵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高等研究.2011,(10).

[2] 章琳.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3).

[3] 戴雪飞,蔡茂华.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发挥.思想教育研究.2011,(4).

[4] 杨阳.地方性财经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管理研究,2011,(4).

[5] 任志祥.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思考—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改革与开放,2011,(4).

[6] 尹宿湦,谢桂庆.论新时期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10).

[7] 杨光玮,蒋舜浩.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5,(2).

[8] 刘旺,刘燕.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青少年研究,2011,(3).

[9] 孙超,吴春梅.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实证分析及对策—以武汉市高校研究生调查为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5

这次会议是我县召开的又一次教育科研表彰大会和教育学会换届选举大会,这是在我县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变的宏观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教育科研和教育学会都是我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我局提出的“一心一意抓教育,千方百计谋发展”工作要求的重要载体。刚才,会议进行了第五届教育学会换届议程,表彰了05年各类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和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与个人;会上韩国存秘书长作了第四届教育学会的工作报告,职业高中、墙头学校、番头小学又分别介绍了他们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和获奖课题。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上一届教育学会和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因为他们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已给我们后续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前面韩国存秘书长已经谈了新一届学会的工作思路,最后陈乃青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为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大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讲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最近几年,我县教育科研工作进步很大,成绩显著

几年来,我县的教育科研事业稳步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教育科研的规划与管理开始步入规范;有较高价值和影响的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教育科研对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具体来讲,最近几年我县教育科研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中的先导地位逐步得以确立,依靠教育科研振兴教育事业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几年来,在我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一种变化,这就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明显增强,依靠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逐步成为自觉追求,“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科研兴师”已经逐步成为办学的思想指导,基本树立“学校不搞教学就不能过日子,不搞教研就过不好日子,不搞科研就不能长久地过好日子”的认识,是对教学、教研与科研关系的最朴实和确切的概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和广大教师也越来越多地尝到教科研的甜头,投身教科研的自觉性、主动性越来越强,校长在学校发展中依靠教育科研上台阶、出特色、铸品牌,教师则通过教育科研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课改,实现专业成长,全县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过去的三年中,我县承担了各类课题部级2项、省级15项和市级52项;最近又传来捷报,我县07年获得省立项重点课题1项,规划课题7项,这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中为数最多。同时,全县所有学校都承担了县级研究课题,而且都还根据本校的实际确立了自选课题,这都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这次获得表彰的优秀科研成果,都是在实践探索中通过理论指导下的课题研究获得的结果,在工作中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例如,教育管理类课题《学术导向-项目推进-整体合作,充分发挥培训与教研、教科、装备机构整合优势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教科研中心发挥整合优势,积极推进“323”师训工程,指导全县校本研训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德育实践类课题《城郊社区少先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研究》、《东海雏鹰军事夏令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圆农村孩子的科技之梦---乡土化科技体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科教学类课题《“多元激情-个性表达-星级评价”快乐作文研究与实践》、《“数与代数”的教与学》,积极建构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类课题《对离土农民进行转岗培训的探索》、《以柑橘研究所为载体培育农业特色经济——职业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民培训和社会服务的新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上述事例都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典型,这些学校的共同点是,通过教育科研,提升了教育内涵,丰富了学校品质,使学校充满了生机。

(二)层层建立健全了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管理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上有较大进步

几年来,县教育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科研的规范性文件,为我县教育科研工作形成规范、步入正规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了对教育科研工作自上而下的评估指导,保证了教育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推动了教育科研工作上水平、出效益。现在,大多数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教科室,逐步构建起县、校两级教育科研网络,使教育科研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许多学校都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十五”以来,我县先后对教育科研骨干进行培训800多人次,在教育科研骨干的带动下,教师搞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逐渐高涨。在“教育事业共建”项目中,21位校长的任务中心式培训全部由课题驱动,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以15个研究课题形式通过科研着手解决。这些措施,一方面很好地锻炼了一批骨干的科研素养和工作才干,另一方面也较好地改善和促进了学校或者部门的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部分教科骨干赴北京求师访学活动和首期全县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促使他们能在学校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使之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开展广泛的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开发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化潜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

(三)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划与管理,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实效性

“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初见成效。由于“十一五”课题的前期指导比较到位,各校的科研意识又明显提高,课题承担人员工作认真,态度严谨,无论从课题立项、开题、实验研究还是课题管理、档案建设,都比“十五”提高了一大步。绝大多数课题按计划正常运行,部分课题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全县在“特色建设”、“校本研修”、“教改实践”、“德育工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今年下半年,我县创造性地首次组织了教育研究课题对外招标活动,《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整体发展的方案研究》、《农村中学转变教学形态提升教育内涵的研究》、《新课改条件下重建教学工作常规的方案研究》、《*县职业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方案研究》等四大课题,由上海、杭州的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中标研究,全县12所学校作为研究基地同时参与相关研究活动,前期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一组06年省立项课题的研究,也能进一步说明科研管理的规范有序。教科研中心《着眼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全员培训体系的实践》课题,既按照原有构想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又及时修正原有架构,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丹城中学《公开课的功能定位与教研效能研究》课题,课题人员以公开课作为研究载体,认真剖析公开课的各种功能,不断丰富本课题研究的内涵。*二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构建高中作文序列化教学新体系》课题,一边搜集、设计,一边应用、调整,促使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高。在取得科研成果的事例中,科研的实效性得到明显体现。外国语学校方利民校长的《快乐作文研究与实践》,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使学生把作文真正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墙头学校以《乡土化科技体验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真正圆了农村孩子的科技之梦,几乎年年在市、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今年又有一个项目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与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了研究重心的下移,转变了教科研范式,培育了新的教育科研增长点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需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学校的教科研部门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科研范式,大力提倡“校本研究”,培育了新的科研增长点。就拿省里刚立项的几个课题来说,*中学申报的课题《高中数学动态分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重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践了“指导中心下移,把课题研究做在课堂上”的校本研究策略,围绕优化课堂教学效度,探讨形成高效的教法和学法,使教育科研与优化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联动共赢。机关幼儿园在前几年开展“幼儿成长助教团”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幼儿成长助教团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利用科研手段,将学前教育的课程资源向园外延伸,积极寻求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和社会化,为全面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文峰学校充分意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他们提出的课题《构建三位一体德育联动新模式的实践研究》,想从根本上探索一种形式开放、手段新颖、操作方便、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城南学校在原来获得省教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德育的角度进一步做文章,提出了《挖掘经典诗文内涵,加强德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把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解决德育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县职业高中的省重点立项课题《加强品牌专业建设,为建筑产业大发展服务的探索》,选题立足校本和区域特色,突出新时期教科研工作的一个“实”字,继续发挥学校“产、教、研一体化”优势,以课题研究形式加强专业的品牌建设,实现教学科研化,科研实用化。上述这些做法充分显示了各学校适应新形势需要,转变教育科研范式的求真创新意识,这也昭示着我县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几年来,尽管我县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还缺乏必要的认识,重视不够,“决策在前,研究在后”的现象大量存在,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还没有真正牢固确立;教育科研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些学校在人员配备、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氛围淡薄,科研条件比较差;教育科研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神秘论”、“无用论”等还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中存在;教育科研在规划、研究、管理以及推广应用上缺乏制度保证,还存在着许多不当现象和弊端;我县在部级立项的教育研究课题不多,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更少等等。我们应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陶醉在已取得的成绩中,而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从而使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认清我县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县教育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变,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可以说,我县教育科研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县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思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县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机遇,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双重服务的方向,积极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效有序的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我县教育科学事业的兴起和繁荣,为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科研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全面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教育局基于区域内宏观教育体制基本建立,包括学校布局、队伍建设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在内的学校基础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这样的改革与发展背景,适时提出了*教育要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战略转变。实现这个战略转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从宏观上讲,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校长要转变工作方向,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由关注教育体制改革、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转到重视和关注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改革上来;第二个层面,从教育教学工作自身来讲,要牢固树立依靠教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观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最终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通过教育科研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启动教育内部活力、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小学面对的是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模式,遇到的都是新问题,广大教师急切地盼望着教育科研的支持,愿意投身于教育科研,这就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校长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科研事业在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先导作用。学校校长,不仅要认真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更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贯彻这一思想,重视和依靠教育科研,努力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并用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思路更加合乎教育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句话:不以科研的理念指导和管理教育,就很难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就很难把我们的教育做大、做强、做精,就很难创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品牌。为此,学校领导要首先解决教育科研在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中的定位问题,真正把“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观念落实到各项教育工作中去,努力克服“领导不力,支持不足,依靠不够”的现象,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一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把手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信念,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确保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二要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要安排专门的人员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者要真正懂得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的内行,决不能把教科室的职能虚化、淡化、弱化,要为教育科研提供倾斜政策,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育科研工作者队伍;三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一定的科研经费,并保证逐年增加,保证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重点课题的经费需要。

(二)努力转变科研范式,广泛开展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校本研究”

学校搞教育科研必须进行科研范式的转变。转变科研范式,首先要破除教育科研神秘感,增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密切合作,开展以学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力量,旨在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校本研究体现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转向,这种转向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又具有方法论选择的重大意义。

所谓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本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研究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的研究,二是在学校中研究,三是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就是教师研究要以改进学校各项工作、解决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教师研究关注的不是宏观层面的一般问题,而是把解决具体问题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师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理论或主张,而是要主动吸纳和利用多种经验、知识、方法、技术乃至理论,它强调从具体、特殊到一般、普遍,强调把己有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学校中研究”就是学校的问题必须由学校的教师来解决,并通过教师研究把问题解决好。所有“局外人”都很难对学校的实际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真正对学校问题有发言权的人就是教师,教师研究的基础也就在于此。“基于学校的研究”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依靠和挖掘学校的研究资源。虽然在学校里,也会出现专业人员参与研究的情况,但更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与教师一道去解决现实的问题,也就是校外研究人员服务于教师研究,服务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需要。自主反思、同伴互助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校本研究的有效方式,教师要逐步养成读书学习和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但仅有教师个人的反思是不够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还要增强合作意识和研究意识,以“教师就是合作者”的觉悟去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积极克服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以“教师就是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教学工作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把日常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努力创生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譬如: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时代性、人本性问题,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课程实施与评价问题,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和管理问题,中学各阶段考试和小学质量检测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问题等等。我们倡导“校本研究”,就是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引导教师走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专业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广泛深入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科研的根基所在,重心所在,也是“校本研究”蓬勃发展,并最终成为新的教育生长点的根本所在。因此,各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带领教师紧密联系课堂实践进行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县教育局打算继续加大全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和奖励力度,并与学校的各种考核评比相挂钩,着力推动学校走科研强校之路。

(三)实现科研与教研的有机融合,大力倡导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方式

首先,要转变职能,降低重心,努力实现科研与教研的有机结合。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应该承认教研与科研都秉承了各自的优良传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但离有机融合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教学研究侧重于教学管理的职能,教学研究的管理意识比较浓、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另一方面教育科研强调宏观战略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存在重心偏高的问题,因此教育科研的重心必须下移,研究课题要更多地来源于学校、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师具体而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是研究的基点和原动力;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我们要带着问题到基层,采取与学校结合、与学科结合、与教师结合、与课堂结合的方法,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转变范式,降低难度,大力倡导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方式。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的呼唤,“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教师的研究,其途径主要是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其目的主要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进行,在课堂中进行,就是少数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教育科研工作从来不是额外的工作,教学和科研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其实,真正的教学活动有着科研的性质和色彩。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育成果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因此,基层教育科研一定要转变范式,大胆降低难度,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的学习反思就是研究”的科研新理念,积极创生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新范式,使更多的一线教师信心百倍地走上科研之路,达到“教科指导教研,教研引领教学”的目的。

(四)不断改进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方式,积极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科研课题的管理是规范全县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推广,重立项、轻管理,尤其是课题的中期管理跟不上的问题较为突出;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着活动多实效少、课题多结题少、成果多推广少、重复多创新少的现象,课题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现象,只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盲目开展实验研究,科研成果可信度低;课题评审的标准模糊、经验性过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不强;教育科研管理重利益驱动和短期效益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更新管理方式,加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一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源混乱,开展研究盲目性大,科研成果可信度低等情况,县教科研中心要采取得力措施,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加紧制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并尽快出台“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指南,使学校和教师明确下一步的科研方向,以保障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打造*教育科研的特色品牌,抓重点、抓特色,鼓励教育创新,拿出自己的精品,强调成果的原创性。课题不在多,而在精;题目不要大,但要实。既要有三年以上的长线课题,更要关注短线课题,对已经失去时效性的老化课题要及时撤销,对新课改中涌现出的新课题要适时补充。要鼓励大众化,激励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努力开创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二是要强化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重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在课题批准立项后,课题主持人要按时组织开题报告会,进一步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并将实施方案提交课题管理部门;凡经省、市、县批准立项的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都要统一建立档案,对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资料保存不完整、过程资料收集不全的,将不予结题鉴定;建立并坚持课题年检制度和抽查制度,对只立项、不研究的“三无”课题(无实施方案、无阶段性总结报告、无年度研究报告)或者不能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过程研究的课题,将予以撤销。

三是要抓住课题研究不放松。对全县“十一五”期间立项的省市课题,在搞好开题论证之后,要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实抓好。坚决反对申报课题热热闹闹,研究课题冷冷清清,结束课题虎头蛇尾,为科研而科研的“假大空”倾向。课题研究要强调规范运作,强调过程控制,强调主体参与,强调应用研究。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特别是新课改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要形成科研成果推广的有效机制,加大已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对有重大突破和应用性强的优秀科研成果和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可通过召开现场会与研讨会的方式宣传、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效益,发挥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五)大力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带头人队伍

教育科学研究是靠人来做的,教育研究的质量取决于教育研究者的素质,教育研究水平的提高要以人才为基础,形成人才成长、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

一是教育科研要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协同攻关和服务社会的观念。要把对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培训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努力办好全县首期教科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并辐射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让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道路,逐步建立起一支群众性教育科研队伍。特别是要让教师学会开展“校本研究”,自觉地把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在承担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让“校本研究”成为所有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方式,通过“校本研究”,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研究基地,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实验室,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

二是把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从县教科研中心,到教指站,到学校的教科室,再到教研组,应该说教育科研的网络已基本确立。现在就是要很好地利用这个网络,把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和优势。我们有的学校是省、市级示范学校,如果连一个省、市级规划课题都没有,还何以示范?这种现象以后不允许存在。对省级各类重点、示范中小学(幼儿园),我们要求教师中最少也要有50%以上的人参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走到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是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培育积极健康的学术文化,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一方面要抵御官本位、名利导向等非学术因素的侵入,净化教育学术研究环境,保持教育科研的相对独立性。并且,要建立研究者、决策者、实践者的文化认同,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当前,在教育科研中出现了一些单纯为研究而研究、为“盆景工程”而研究等学风和治学态度方面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从事教育科研的同志来讲,要注意防止功利主义的影响,不能把科研当成满足个人功利目的的手段。另一方面,要警惕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学术浮躁心理,防止追求短期功利,提倡进行系统、长期、艰苦的研究。部长刘云山曾在讲话中指出:“坚持正确的学风是最起码的要求。要开拓进取,不能因循守旧;要立足国情,不能照抄照搬;要尊重事实,不能随心所欲;要深入本质,不能停留表面;要占有资料,不能凭空想象;要潜心研究,不能心浮气躁;要甘于寂寞,不能追名逐利;要精益求精,不能粗制滥造。”这番话值得我们全体教育科研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认真思考。

(六)教育科研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教育客观研究,为宏观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6

关键词: 德育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重要来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至关重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期望的品质的教育活动。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那么,创新能力是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实践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人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思想境界和专业水平等。它的形成依托于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掌握。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创新更表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智力两方面结合的产物。[1]因此,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德育的参与。德育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应该如何通过德育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转换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注重师德师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千百年来,“天地君亲师”因袭相传,发展下来,“师道尊严”已成为教师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时难以形成。然而,培养创新情感,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实现朋友式交往,教学达到同频共振,创新的火花才有可能迸发。[2]因此,建立和谐、民主、友善的氛围,真正体现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研究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别出心裁”的念头,其独创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学识无不对研究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及对研究生的耳濡目染就会使研究生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不仅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受到种种启迪,领悟到种种创新的方法和途径。[3]

二、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突出德育培养创新个性的导向作用。

世界观、人生观决定了创新的价值标准。要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其前提是使他们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崇高的信仰,而这是需要通过德育来确立的。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性观点。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就能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人生和世界,就能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样,研究生的精神和思想个性才会发展完善,创新才能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柱,进而促进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德育可以确立研究生崇高的社会主义信仰,而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力量源泉。崇高的信仰不仅能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致力于科学研究,而且是指引研究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指路明灯。此外,研究生的思想正处于趋于成熟的特殊时期,对这一阶段的重视和把握是研究生德育不能忽视的。而现代研究生所处的环境亦会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多元文化并存,人们的思想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势必会对研究生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得研究生的思想呈现多种可能性,既可能朝着正确的、有利于创新的方向发展,又可能向着错误的、阻碍创新的方面变化。这就要求德育担负起应有的引领作用,使研究生在创新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一定要认识到研究生德育在研究生创新个性形成中的导向作用,加强研究生的德育。

三、注重德育渗透,凸显课堂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无论是德育课堂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培养研究生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来看,仅仅依靠课堂的培养是不够的。德育不仅要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要渗透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也可以承载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它作为校内课堂的合理延伸和有效补充,对树立科研理想、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养成创新品格、锻炼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事实证明,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难以有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研究生教育不仅注重课堂教学,更应该让研究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善于获得新信息,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研究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都应注重德育渗透,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思想意识、顽强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不断刺激他们的创新意识。[5]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7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1]在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杨鲁静、徐光兴( 2009)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导向下,学校心理学应将预防医学、公共教育与心理咨询和矫治整合为一个体系,以素质教育为大目标, 从分级预防的角度来开展学校心理学的工作。随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化,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也是美国目前十分广泛的一种教育模式[2]。该模式认为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教育场所。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及时疏导,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等,让学生拥有一个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2、建立心理辅导室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3]。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因人而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因材施教。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心、让学生个别咨询,对他们进行个体指导,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定期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测,对检测出心理健康指数比较低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4]。

3、学校-家庭模式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学校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主导取向[5]。这个模式要求学校和家庭都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帮助建立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在国外,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心理培训,并陪同心理健康全职服务人员深入学校和进行家访,他们是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举行家长座谈会,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主题的家长培训学习活动等。

家庭环境和父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携手父母,家校共建,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如学校可以联合村民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输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一个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其中,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流程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不多见[6]。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 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因此, 关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学校-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营造社会的良好心理环境。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不断增多,对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时刻侵蚀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学校应当配合地方政府、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彻底清理学校周边的非法摊点、商铺、网吧、游戏厅等,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二、结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将是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2]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德育心理,2012,(10).

[3]郑晓边.学校心理辅导应三级预防 提高实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

[4]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

[5]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8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研究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3年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立德”就是指要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由于教育目标的差异和所面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的不同,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从客观方面分析,首先,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与本科生有所不同,本科生的学习时间一般为4-5年,大部分时间是采取课堂授课等集中学习的方式完成,其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比较长,内容更为系统、丰富。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3年,期间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研究室跟随导师或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学习方式相对分散。这一变化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内容上要求“少而精”,在形式强调“适用、有效”。

(二)心理学研究为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了解人的思想产生及变化规律的钥匙,为明确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提供了方法。心理学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其在个体差异理论、心理归因理论、心理认知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方面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做学生的转化工作,即通过学生的思维而改变其认识、观点、个性倾向性中的世界观、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征,以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活动。这一的转化过程有一定复杂的心理机制,其实质就是人的心理内容和行为的转化过程。

二、基于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创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强化导师责任,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差异性的特点和其心理存在焦虑、悲观的心理问题,强化导师责任,充分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因材施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需要”的理论和规律。一般说来,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满足需要的目标的时候,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因此,导师可针对所指导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有针对性的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将研究生个人的需要同国家的需要、社会需要、人民的需要与相结合,使其个体目标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在科研学习和课题研究中培养研究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9

关键词:导师 研究生辅导员 合力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37-0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需要。高校中,导师和辅导员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主体中的两支重要队伍,他们与研究生培养最为直接和密切,肩负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任。为使育人达到更好效果,不断探寻和丰富育人方法是重要途径,构建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正是其中之一。

1 合力育人必要性分析

1.1 共为主体,共担责任

教育部2010年颁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建立起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与此同时,各高校相关研究生导师责任制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以我校西南政法大学为例,《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看出,导师与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责任重合之处。

1.2 正视现实,寻求改善

导师和辅导员服务对象具有一致性,责任规划具有重合性,那么他们的工作关系应当比较密切。可现实情况却有所不同。据华南农业大学某一课题组对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沟通与交流情况做随机抽样调查及深度访谈,得出两点结论:(1)导师与辅导员平时交流少,有问题时交流多;(2)导师与辅导员交流意愿弱,辅导员与导师交流的意愿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群体中也做过一项调查,得出“在日常管理方面,如有事由需要请假的情况,有50%的同学认为只要和导师请假就可以,还有45%同学认为和导师请假或向辅导员请假都是必要的,5%的同学觉得只需向辅导员请假。

经访谈了解我校导师与辅导员之间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模式得知,与上述高校基本相同。一是,大部分研究生重导师轻辅导员;二是,导师之间差异较大,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视各人而定。三是,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缺乏合力育人的保证,随意性强。

1.3 追求教育效果最大化

“合力”本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作用在质点上的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如果与某一个力F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F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 (resultent force)。”寻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是为推动研究生在校期间,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使研究生教育效果最大化。导师和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育人过程中,两支队伍育人工作既有交集又各有侧重,工作方式独立,未形成合力机制,没有达到对研究生培养齐抓共管的效果,使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这种背景下探讨推动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相互沟通交流、明确双方的工作职责、构建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实属必要。

2 导师与辅导员在育人中的优劣势分析

2.1 导师方面

与辅导员相比,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首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确定师生关系是双向选择的结果,研究生对导师认可度高;其次,导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学术造诣在学生中更易树立权威;再次,研究生从导师处受益更直观。主要体现在学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和就业机会等等。最后,现行的教育体系下,导师对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具有重要影响。上述种种优势使得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的地位更高,研究生跟导师关系更为紧密。

当然,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比辅导员而言,也会存在劣势。比如,导师往往仅凭借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和经验给学生以指导,未接受类似于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应急事件处理等专业培训,使得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又如,导师除带研究生外还会参与授课、课题研究、挂职锻炼、校外兼职、出国深造等,这将导致对研究生的指导没有时间保证;另外,高校导师群体中既有共产党员、无党派人士,又有派及群众,部分导师自身政治意识不坚定,从未参与过研究生党建工作,这种情况下开展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2.2 辅导员方面

就辅导员而言,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强有力的党组织资源是其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优势。辅导员队伍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能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转化为引导、教育学生的传导能力。此外,各高校都很重视辅导员队伍培训,使得辅导员具备心理咨询、职业规划以及学生突发事件发处理能力和技巧。不仅如此,辅导员相比导师而言更为熟悉涉及研究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研究生工作动向,能及时向研究生传达关乎其利益的最新政策。同时,丰富的学生工作历练让辅导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借助党、团、班级建设等平台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劣势在于,与导师相比,辅导员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不足。研究生中既有硕士又有博士,他们学历高、自我意识强,其中一部分人在年龄、党龄、学问、科研能力、心理成熟等方面与辅导员相当甚至超过。这就导致辅导员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显得缺乏权威,进而“言轻”。另外,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只要完成规定的事项,就可以顺利拿到学位,也就是说,研究生读书期间,不与辅导员有任何交集也不会对毕业有什么影响,使学生缺乏与辅导员联系、沟通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有优劣,各自存在互补的空间。探寻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即是利用两者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合作育人,扬长补短。

3 借助优势弥补劣势,构建合力育人机制的途径

导师和辅导员在育人中各有优劣势,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两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对研究生的教育影响重大。

3.1 加强沟通,树立合力意识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加强双方沟通,树立合力育人意识是前提。如何建立并拓展双方沟通的平台是重点。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沟通已经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上是指通过运用互联网平台,通过新媒体手段使导师和辅导员不受地域和环境限制而互动。例如,通过学校的微信订阅号推送优秀辅导员和导师事迹,特别注重其思想政治育人事迹的宣传;学院、年级建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一体的育人qq群、微信群,方便随时沟通。线下是指由学院分管领导组织,在召开学院导师会议时增加与辅导员交流环节,辅导员就近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生活动开展与导师展开交流。亦或是定期在校级层面举行导师与辅导员交流沙龙,围绕育人展开话题讨论,在学校形成导师重育人、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的氛围。

另外,也有学者指出,必须明确界定在哪些情况下,导师需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哪些状态下,辅导员需主动与导师沟通。本文认为,这个更倾向于建立导师与辅导员的分工机制,如果分工明确再加上沟通平台的搭建,相信双方的交流会逐渐增加。

3.2 保证机制,拉近双方距离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属于两支不同队伍,双方接触少,距离远,需要通过制度的保证来拉近彼此距离。

3.2.1 统一机制

高校应加强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共同管理,建议由分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兼任党总支副书记,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便于从管理层联系两支队伍,有效整合双方资源,拉近双方距离。

3.2.2 融合机制

高校学工部门要介入导师队伍培养环节,在导师资格申报时除了对其学术成果有要求之外,还应当对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想法、规划进行考察,从导师进入门槛时就对其强调导师在这方面的责任和重要性。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规定青年导师应兼职不低于1年的辅导员工作,作为考核内容硬性规定,为拉近今后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打下基础。

3.2.3 激励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导师、辅导员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与合作。高校可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最佳导师”、“最美辅导员”等活动,并扩大宣传和活动的影响力,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导师和辅导员的育人工作表示认可。不仅如此,还应对他们的育人案例做推广,在队伍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3.2.4 考核机制

高校定期会对研究生导师进行考核,虽然考核制度上会对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规定,但缺乏对研究生育人方面的具体指标和佐证材料,应当在考核机制上做出具体规定。例如,与学生的谈心谈话记录,为学生就业、实习等提供单位数量等等。而在对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指标中,应增加与导师互动情况的要求,邀请导师参与研究生活动的数量、人次等规定。

3.3 明确分工,发挥最大效用

应当对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职责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杜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权责不明或者推诿等现象。通过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和边界的梳理,确立导师和辅导员各自的分工,以分工促合作,发挥合力育人最大效用。

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即科研能力培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两个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包括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乃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导师利用自身优势在学术道德、科研创新、职业发展规划、就业等领域成为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而辅导员则在政治理想信念、思想教育、党团班级建设、心理健康等领域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并结合学生日常管理、奖助等领域开展育人工作。当然,既有分工也要有协助,分工并不是独立的,导师和辅导员在分工范围内,双方都应予以对方帮助,主动与对方沟通。之所以要有分工主要是避免职责真空,树立各自的责任意识。并且,让研究生清楚两者的分工,使其在接受管理时有的放矢,以起到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茂华,李尚蒲.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45.

[2] 白勇,李伟元,孙一娜,赵和.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在学生培养工作中相互协作的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2):

65.

[3] http:///link?url=h6ZYLHcmZdL9r4vn7F--hZkDY6C9fEpVgYfTo09JDzbhLS5LkBoxIPJXktaiJDFT8zl__t-aocAyTU7Iqq6ZPqvwQMWufWYRwS8h7mN1Wua,2016年7月20日访问。

[4] 蔡茂华,李尚蒲.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4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篇10

1.1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式教育的研究范畴

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但是开放式教育仍然属于教育的范畴。所以,开放式教育不管在教育方面还是教学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1.1.1把握研究开放式教育与教学的核心环节

首先,要找到开放式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相通之处,这是使开放式教育能够与教育心理学理念相互融合的关键。只有让教育心理学成为开放式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并且在这个特殊教育体系当中搭建出一个有机的运作框架。其次,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巩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最后,要经常开展健康辅导、健康咨询等活动,运用教育心理学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心理因素。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

1.1.2研究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握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让教师更好开展教育工作、学生积极学习的保障和前提。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学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体现。

1.2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式教育的研究原则

为了保证远程开放式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正确应用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系列工作原则才能确保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最终达到优化教育体制的作用。

1.2.1针对性原则

在依据心理学对开放式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和区别。在从整体入手把握发展全局的同时不可忘记对开放式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了解。具体研究中,要把握“开放性”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向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在每个细微部分的研究过程中也要分清其主次层面,依次类推。让每个环节都有针对的重点,而每个重点又包含在大的整体之中。这样才能做到对问题的充分研究和全面掌控,让研究成果蕴含实实在在的价值。

1.2.2系统性原则

在开放式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是一项涵盖面非常广的工作,而且涉及的层面也十分丰富。首先,依据心理学对开放式教育进行研究包括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其次,研究中的专业、课程、学习进度等方面也都无法进行统一。最后,就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都不同。综上所述,开放式教育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并且划分也十分细致,逐一去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教育心理学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

1.2.3实践性原则

所有的理论研究都源于实践,并且最终要应用于实践。在开放式教育的研究中保证思想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能确保其研究成果在日后应用中地更贴合实际要求。在研究的侧重点上要注意目标和方向的选择,要以实践为基础、以操作性为前提,脚踏实地地推广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

二、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教育优化的途径探讨

2.1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1.1增加学习的方便和快捷度

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要不断增加学生利用远程操作系统进行学习时的方便和快捷度。平台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所在,比如将管理和学习区分,并且在学习系统中更加明确地设置课程、学习安排、书目等,这些人性化的设计都能够让学生能够对所选科目有更清晰的认识,操作上也更加简洁和直观。其次,要全面达到学习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包括了管理上的要求。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建立一个学习的记录窗口就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学生要如实地将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信息详细地记录在内这样就能使老师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1.2要增强远程教育平台功能,增强互动性

我们要运用强大的服务系统在学习平台上增设电子图书馆、学生交流窗口、论坛、成绩榜单等各项功能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要加强自身规范的建设。远程教育的推进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但是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制度规范不可或缺。比如签到制度和学分制度的应用就能很好地对学生形成有力的约束和鼓励。这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所帮助。

2.2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完善教学结构,增强管理力度

教师和学生是开放式教育的两个方面,要协调好上方的关系其核心就在于完善教学结构和增强教学的管理力度,保证开放式教育体制能够不断地优化和前进。开放式教育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面授式,另一种是虚拟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手段,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万万不可照本宣科犯了以往教学中的“灌入式”错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提问题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讨论和互动,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的程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关于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当中的应用讲座,让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和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从而控制教学的进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对学生而言则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足,加紧改进,提高学习成绩。

2.3基于教育心理学建立督导模式

督导模式在开放式教育当中的建立意在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规范教学纪律的必要选择。教育心理学是督导模式开展工作的理论依据,并贯彻到了督导模式队伍、内容、机制三方面的建设工作当中。督导队伍的建立采用“金字塔”模式,采用由上至下的管理机制,顶层领导统筹全局,其余领导针对详细工作,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办事规律。而在督导的内容上则主要以教育心理学为主,以学生文本,真正做到了硬性管理与人本主义相结合。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