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十篇

时间:2023-04-05 13:17:31

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 优化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44-01

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学习的能力。然而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教学评价单一等,都严重地妨碍了新教材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认真学习新大纲,严格把握教学要求

由教育部制订的于2000 年颁布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1992 年通过的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相比,从化学知识到教育观念的要求上,做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是国家对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必须达到的标准的统一要求,是编定教科书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新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自己所教学段内化学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化学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确定教学大致进度。对于原有大纲使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两种大纲内容比较找出异同,重新调整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

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我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情感, 增加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初中化学教学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奠定扎实的基础,更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学习理科知识的乐趣。因此我们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

化学比其他主要科目更有兴趣的方式,就是在于有实际操作。学生看到很特别地实验都好奇,所以最大限度的演示肯定是最好的。还有我认为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去记录去发现,每天一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和探索我感觉既简单又记忆深刻。比如,我记得曾有个一道题,就是打铁时候的化学方程式,看似简单,但是要求学生要知道钢铁的成分才知道,打铁实际上是打碳,钢就是碳含量低,所以碳加氧气出二氧化碳是答案,我当年的同学好多不知道,就是日常的小东西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去发现去探索。当教师做完实验后,可以启发并鼓励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提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见解。例如,做利用氢气吹肥皂泡这个实验时,教材上用尖嘴玻璃管来吹,吹的泡泡小而不连续,还容易破裂。而有的学生却用小孩子吹彩泡玩具的多孔塑料管代替玻璃管来吹,结果吹出的氢气泡连续且体积大,不易破裂,效果十分理想。遇到此类情况,要立即表扬他们。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课清楚

1.概念清楚。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每一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概念教学至关重要。因此,⑴注意概念的意义;⑵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⑶注意概念的作用;⑷突出概念中的关键字、句,结合实例加以记忆。

2.实验清楚。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化学用语清楚。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分散难点,形象记忆,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书写规范,灵活应用。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四、教会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教师把课讲清楚了,学生不一定就明白了。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加强疏导和引导来提高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从一字一词一句抓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知识,一定要认真;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注意听讲,从理解入手,课后复习并独立完成作业。

(2)开拓学生思维。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拓学生的思路,把“讲懂”变成学生“想懂”,进而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注重技能培养,使学生学会取巧,变巧为快,培养学生敏捷思维。在讲授知识时,联想前后知识,比较相似概念,使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典型示例介绍他人学习经验或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一些学习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化学能力是化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化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和基础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初中化学教学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课堂;兴趣;主体;多媒体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与核心。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初中抓起,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力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一名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毋庸置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发挥实验操作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进行学生动手实验。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动手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然而,部分教师不太注意研究这些探究活动的“教法”。不少学生也只觉得动动手很好玩,更有甚者。连玩的兴趣都没有。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改进实验,加强引导。同时,为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只有明确职责,加强要求,才能真正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在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已经退居主流的时候。我们化学老师要开动老筋,对演示实验改进创新,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实验做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学生的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开展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新时期,我们要改变过往满堂灌教学模式,把时间留给学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优势,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互助式学习是方法之一。互助式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它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学习,而且实现了与同学进行沟通。从而达到互帮互学的目的。在以生生互助式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的差异,我们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小组长牵头落实学习任务分工。这样,每个学生有事做,每个学生都能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在互助式学习中引进竞争机制。比如,是组与组问的竞争。对各小组在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等方面进行评比,评选优秀学习小组,调动小组问的学习竞争;还可以把小组间的竞争延伸到课外的预习、练习、复习等学习环节,全面提升互助式学习小组的作用。这样的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学生有深厚的学习氛围,又能像课外活动那样有较强的竞赛,让师生相互作用和生生相互作用在课堂上缩放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成就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就会更加用心的投入,从而真正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3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

初中化学教学篇5

【关键词】中学化学;兴趣教学;探索思考

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措施,是获取教学成功的必然选择。初中化学课堂中,由于书本知识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不高,这一特点的存在,是无须回避的,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就是通过化学教师,针对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初中化学中的兴趣教学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造福于生活。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生活中找出化学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分析和讲解,是教师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给予重视的内容之一。应该看到,中学的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实验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 实验的美感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吸引的重点内容就是实验现象中的美的感受,通过这种直观的美的感受的获取,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提升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同样会对滑雪者们自然学科的整体学习热情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化学实验课程中,通过化学的反应,不断地表现出很多有趣的现象,如:发光、发热、发声、沉淀生成和溶解、气体的逸出和吸收、颜色的骤变和消失、晶体的生成和转化等等,具有瞬息多变、色彩明快的特点。这些变化,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吸引他们学习注意力的主要内容,而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掌握,教师就可以选取恰当的时机来进行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增加实验教学中的益智、求美、激情的教学效果。

2.试验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掌握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学习化学知识来说非常重要。化学趣味试验,内容丰富,表现力较强,通过成功的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兴奋力,从而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整体的兴趣。应该认识到,试验课程在整体课程安排中,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课内讲解、操作,和课后实践的方式,化学的趣味试验都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积极性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学过程中的艺术美的体现

教师在课堂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需要重点对自身的实际教学模式的艺术性给予必要的重视通过语言的巧妙应用,来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做出努力。同时,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身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日后行为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化学教师,自然而然的带动身边的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对自身教学的艺术水平和语言修养进行加强。

例如,在讲到“苯的结构”时,可讲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一天晚上凯库勒坐马车回家。也许是由于近日来过度用脑,他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在半梦半醒之间,凯库勒发现碳原子和氢原子在眼前飞动,变幻着各种各样的花样。忽然,原子变成了白蛇,这条蛇扭动着、摇摆着,最后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个环……终于他第一个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式,从而对有机化学研究中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而在针对氯气的性质做出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大规模化学武器对中华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民族情结。在学习到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多种醇的介绍,讲解假酒害人的基本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等。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实验课程中,很多不容易把握时间或者实验效果不容易看出的课程内容进行的。这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观察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过程中,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化学这门自然学科兴趣的必由之路。当然,本文篇幅有限,笔者见识浅薄,提升化学课程的趣味性的方式方法,不能一一列举,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挖掘,不断创新,准确把握,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贵明.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1)

初中化学教学篇6

在人才辈出的时代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加强,信息更新的不断加快,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掌握化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原有认知形成具体的新化学认知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积极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对化学事实性知识进行反复讲解,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重要的概念形成一定的印象,学校的考核基本上也是对这些基本性的概念识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化学课程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方法

1.及早培养化学基本观念

观念的养成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观念的培养应该从小就开始引导,尽管教育学中强调对“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利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最近发展区”的利用却并没有那么严格和充分。因而,如果能及早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必要的化学基本观念传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就像在学生幼年的时候,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学习可以不做过多强制性的要求,只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进而接触这一方面的内容。那么,在今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习起来的兴趣会更大,接受能力也会更强。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会更有接受能力,因为在原有认知结构上进行学习的话,只需要对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元认知知识进行提取,因而,对知识的把握和加工会更加容易。

2.采取情景教学法

化学属于一种应用型学科,它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能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景教学的模式可以深化学生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况或者自己亲身感受去发现事物的本质,既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体系与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问题带入到平时生活中去思考。这样,相应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会提高。比如:教师在讲到“酸碱中和的概念”的时候,学生单纯地通过概念性描述很难对这一现象有深入的理解,既不利于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如果教师告诉学生蚊子在叮咬人类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抗凝血剂的唾液,它是酸性的,而我们平常用的洗涤用品是碱性的,如果我们在被蚊子叮咬之后,不想被咬处红肿瘙痒,那就可以把洗涤用品抹在蚊子叮咬处,这就是酸碱中和。教师通过这一情景的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概念的理解,也能促使学生将更大的兴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因为化学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3.加强直观教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所以对化学中有些现象和有些概念还没办法理解。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教师应该对一些化学公式进行当场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亲手做实验,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具有初步认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生成物以及反应物,并且能通过物理性质了解其化学反应的实质。笔者认为,通过不同角度构建化学反应变化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可以就这一章节的内容提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否和燃烧的镁的质量相同”将学生引导到化学反应过程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这一问题上。然后通过用水通电分解反应,启发学生利用之前所学习的原子、分子、元素的知识并借助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结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4.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篇7

一、低效率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了解概念、熟练技巧的教学方法。其形式单一,一般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这种教学方式老师较为自由,而学生只有拼命努力的听,介于这一点,传统教学法也常常被戏称为填鸭式教学。

传统教学法的优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来说会是一种不错的感受,他们会认为老师讲的我都听懂了,这样就很好了,这会使那些会学习爱学习的学生更优秀。传统教学法的缺点:

(一)课堂枯燥无味

学习是一件很无聊、很苦的一件事情,然而依照传统教学上课的老师不但不会使课堂活跃,还会加重课堂上的无聊与苦闷,这不但不会拓展学生的思维,还活跃不了气氛,弄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难以认真听讲。例如:在讲走进化学世界、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元素等概念性章节时如果老师没有与学生沟通互动环节的话学生是很容易脱离课堂的。

(二)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学生怕老师,不敢提问。

传统教学方式很多时候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并没有机会提出疑问,也存在不敢问的情况,例如:在水的净化或燃烧和灭火这一节中,本是简单的内容但某个学生开小差没听到,又怕老师骂,最后还是不会。只有老师问有谁没听懂的时候才会提问,这样表面上学生都很乖很听话,但是伟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被无情的扼杀了。

二、构建多元化的化学教学

在这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读书苦,读书无聊,读书没用的思想。所以我们要开启多元化教学的教学理念,所谓的多元化教学是指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加以变革,使得化学的教学更加高效,更加活跃;例如:老师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可以在实验室教学,通过实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效果。多元化教?W的建设流程大体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案例总结: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实践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教学分析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归纳、整理得出一套较为成功的教学理论。2.反思完善:在得出基本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老师通过自我反思和学生建议与校内外教学活动与优秀教师相对比进行改变,做到扬长避短。3.实践验证:成功的教学方式是在摸索、检验、实践和总结中的出来的,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验证是多元化教学的要点。4.理论提升:教学模式要从感性认识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层,达到符合现代教育、现代教学、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方式。

三、创新教学,高效课堂

(一)创新教学: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不仅仅是教学的创新还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常被人们称作现代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它会在学生性格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完化学平衡式的配平一节中,老师可以写几个化学平衡式叫几个学生去做去讲,当有学生不会时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在课后请教会的同学,这样不仅学会了知识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所以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创新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教学办法,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的新型教学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有突破,简单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它能做到利用最少的教学和学习获得最大学习效益。高效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W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而在时间方面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 实际教学时间× 100%。

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预习指导的10分钟左右是老师新课导入、分配任务和重点难点提示时间;合作交流环节是学生讨论交流、课堂演示的30分钟左右;最后留几分钟由老师点评和测验。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用传统方式教学的老师来说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好的授课方法。例如:在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练习一节中,老师可以出几道应用题,让学生讨论、演示、质疑等,遇到大家都不会的题有老师讲解;这样也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提高化学教师知识素养

初中化学教学篇8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矗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26

当前时代,是一个知识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已经波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领域,面对这种局势和形式,作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为我们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一定的好处。这样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和实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知在这个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必须具备勇于创新和善于创造的能力。而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和我们的教师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我们的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教师树立这种意识,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能够感受到创新的意识和活力,这样也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在进行创新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就要善于营造创新的环境,提供创新的情境,从而促进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教师在实验课、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在具体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活动。希望可以给我们的教师同行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按照学生的需求安排教学活动的原则,让学生可以在整个课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提高。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实验提到我们教学的议程上。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具体的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实验的作用,将化学实验教学与我们的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促进我们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化学实验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面对具体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我们的教师要首先给学生做示范,把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向我们的学生讲解清楚。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际演练,这样也就比较容易促进我们的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课程的实施。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向学生强调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很严重的影响。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实验课的新颖性也比较感兴趣,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来指导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和进步。这对于师生双方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然后,在具体的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并鼓励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内容,还要学会自己去思考和总结,这样我们才可以最终得到知识技能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也可以看到学生思维方面的闪光点,对于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在具体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思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体验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真理。这样,我们也就比较容易促进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初中化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要学以致用。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学习物质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接触日常生活物品的性质来进行教学,酸、碱、盐这些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接受这类知识的学习。

最后,面对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化学教材内容,教师要坚持具体联系实际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的时候认识到化学知识点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最终促进我们整体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我们的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思考。面对日常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需要有一颗善于思考、勇敢创新的雄心,要在新课标以及其他优秀教师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要善于倾听学生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纠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我们的化学教师也只有做到这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才会变得更加的完美,也才能提高我们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任何一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认识到学生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且不够成熟,更是需要我们的教师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究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我们的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怎么样的教学指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的学习和思考,也为提高我们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极大好处。

初中化学教学篇10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中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化学教学进行了大量改革和尝试,如合作探究法、实验探究法、目标激励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和初衷都值得肯定[1]。然而,现在很多高中名校仍实施单独招生,化学为必考科目,考试难度远大于初三化学毕业会考的难度,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很看重考上高中名校的学生人数。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仍然集中在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会丧失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笔者作为一名先后从事高中、初中化学教学十多年的教师,就初中化学教学改革谈谈看法。

二、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化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初三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学习兴趣与方法[2]。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产生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又有学校及教师方面的原因,这些问题对化学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

1.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学生课前没有认真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节奏,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状态。课前预习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使学生提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听课的时候就想着问题,带着疑问去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难点和重点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课后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初三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较大,每天完成各科作业已使他们疲惫不堪,多数学生抽不出时间复习当天所学知识,极大影响学习效果。

2.学校师资力量配备不完善。

虽然化学是中考必考科目,但有些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化学教学,在化学教师的配备上有所欠缺。目前,很多学校每个化学老师教4个班已成常态化,尤其在城市,因教学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通常超过70,因此每个教师所教学生人数就将近300人,使每个化学教师均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常常要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批改。此外,农村有些学校的化学教师根本不是化学专业毕业的,属于跨专业教学,在化学教学设施投入上不到位,甚至连基本的实验用品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提高。

3.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目前,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有待提高,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板书教学比较排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初中化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流畅、简洁明了,在板书上应字体工整、条理清晰、布局合理。(2)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课堂功利性太强。很多教师课堂教学完全以考试为中心,只讲与考试相关的知识,而那些不考的知识则基本不讲,不惜割裂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3)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差异性。目前,多数化学课堂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占据整个课堂的主导地位,所有教学内容都按照他们的安排有序进行,可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处在同一水平上,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速度。除此之外,教师很少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了解,很少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进度进行调整,自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不会反思。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教学有效性。

三、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目前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重视教材,用好用活教材。

九年制初中化学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多优势。例如,拓宽知识面,内容安排更科学合理,教材语言生动、图文并茂,重视课堂实验且趣味性强。教师应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以教材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使学生活学活用。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突出重难点,力求使学生理解透彻。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之中,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走进问题当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具备问题意识,形成探究能力[4]。

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课本上的一些实验不能靠理论讲解代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边做演示实验一边对学生进行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枯燥,而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的。教师不仅要重视每个课本实验,还要在适当条件下根据需要补充实验或创新实验。例如,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可以向自制的简易天平中倾倒二氧化碳;介绍易燃易爆物质时,可补充氢气的爆炸实验及白磷的自燃实验。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完成部分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用品完全可以用学生自己的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而老师只需提供澄清的石灰水;至于实验中使用的酸碱指示剂,则可用果皮、鲜花自制。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扼杀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很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实现素质教育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尤其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在教学每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机会和动手实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问题,注重提问艺术,合理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激发对知识的渴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两个问题:(1)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尤其在学生答错问题时,维护学生的自尊,尽量多鼓励、少批评。(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艺术性和针对性[5]。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不能一概用“好”、“不错”这种毫无特点的评价方式,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教师在评价时还要说出这样评价的具体原因,让学生心悦诚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高低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因此,政府及学校要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同时重视对年轻老师的培养,化学是实验学科,要想上好这门课除了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还需要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尤其对年轻老师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派年轻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另外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稳固提升。在教师配备上也要合理,正常情况下,一名教师教两个班级,以便教师有充足时间和精力钻研教学工作。另外,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掌握知识状况,以便对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做出及时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根据目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材的灵活运用、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革。近几年的教学效果表明,采用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实现教学相长,为后续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呼秀杰.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学周刊,2012(11):119.

[2]肖瑞文.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思考[J].学周刊,2012(8):189.

[3]孙忠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