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毕业十篇

时间:2023-04-02 00:39:16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篇1

关键词:新常态;新闻传播;毕业生;就业

一、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新常态,强调要稳中求进、结构优化,消费继续发挥基础作用,投资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出口继续发挥支撑作用,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新常态下,经济工作呈现三个特点,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必然推动创业,就业途径和方式势必呈现出多样性,创业将会是创新驱动的闪亮体现。在新常态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也会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人社部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是749万,较2014年增长22万,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放缓,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对于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说,就业方面将面临一场新的考验和挑战。

二、新常态对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社会方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要转变思路和观念,在经济新常态下顺势而为、顺时而动,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主观意识上,大学生要克服就业目标过分集中、信息沟通不佳等困难,全面了解新闻传播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积极尝试新的就业方式,要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早日实现良好就业和合理就业,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环境和平台。待就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而机关、事业单位因岗位有限,吸纳毕业生数量不多;与之相反,受近年来各高校扩招的影响,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数量却是持续增多。尽管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事实上许多普通二本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还是面临重重困难。很多招聘单位青睐经验丰富、拥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地方院校毕业生可塑性强、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优势特点,使其就业时面临的障碍较多,问题较为突出。

(二)地方院校方面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分工的调整变化,工作种类不断发生变化,不同岗位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在发生变化。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它实操性强、时效性强,观点、技术、手段变化也比较快,这就要求专业师资能够紧跟时展,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促进学科发展。与985、211等知名院校相比,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培养目标清晰度欠缺,导致毕业生尽管掌握的新闻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操技能欠缺,难以高度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一些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岗位相对较少,毕业生在应聘时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用人单位的各种岗位需求。近些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片面强调专业契合性,而更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学生的多元化就业能力,院校及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高度重视这一趋势变化。基于此,高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和实践机会,通过第一线的实践促进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期间,不仅要了解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还要密切关注社会和就业市场发生的变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就业时力求做到自身兴趣和专业相挂钩。新闻传播行业要求毕业生一专多能,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积极奉献精神,但事实状况是当前地方院校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专业知识不过硬、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尤其要客观分析、理性对待,排除“等、靠、要”等不良思想,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和个人价值,在就业时不片面追求未必适合自己的大单位、大城市。许多毕业生就业时将机关单位和省级新闻媒体单位作为追求的职业目标,忽略了工作条件、个人发展、工资待遇等对个人的影响,也缺乏相关的求职技能、岗位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导致签约率偏低,就业成效不够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新闻媒体类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大学生一定要修炼好内功、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积极应对就业困难的大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修正期望值,可以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市县级媒体或者中小型企业寻找工作岗位。也可以先就业,积极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不断磨练心智,之后再去更大的平台应聘,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

三、经济新常态下应对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学科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立足于实际,充分研究传媒业的市场需求和供求变化,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背景,以培养学生的采、写、编、评等能力为主,以电子媒体技术为辅,加强一线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和水平。指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当前的就业现状,引导学生正视社会现实。要科学判断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当前,传统价值观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冲击,某些社会矛盾在特殊形势下也存在引发思想风险的可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要做到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更加注重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以专业角度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使其就业时更具有竞争力,要依托学校必修课和基础课,调整优化课程体系,逐步开设符合当前形势的新型课程,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实现新常态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加强基础性建设,切实提升师资水平

经长期观察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专业经历和背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教育指导学生时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因此,地方高校要大力引进专业型人才,邀请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大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积极拓宽学生视野,积累专业知识。同时,要安排专业授课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锻炼,到一线岗位体验新闻传播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与当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单位建立良好关系,杨通合作渠道,共建学生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传媒机构参观学习,通过观摩和实习让学生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环境。地方院校应加大资金投人建设专业实验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建设,完善观摩审片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编导编辑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其在校园内获得专业训练。要注重以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校园刊物为平台,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用专业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几年,新闻传媒产业的发展势必更加迅猛,将为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专业教师更应该从士曾强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人手,优化知识结构,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职业发展教育,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进人大学开始就要科学规划未来,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将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新闻敏感度的培养密切结合。要指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职业发展做知识积累和长期投资,而不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要促使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将专业学习融人到个人职业发展梦中去、融人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另外,地方高校要注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就业观念,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学生成才。要注重矫正毕业生的非理性就业观念,从学生的特点人手,培养其正确的职业意识、积累职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从多方面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针对职业规划、择业签约、人职准备和上岗就业等不同阶段,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就业观,明确职业目标,锻炼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将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四)注重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提升素质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给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使其将所学理论结合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要支持毕业生职业探索,帮助其开展职业规划,使其实有机会承担工作任务,熟悉工作流程,胜任工作岗位,力求创新工作方法。鼓励学生返回校时将积极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风貌带到课堂中,从而促进良好职业操守的形成和较强职业素养的养成,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用人单位要积极吸纳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依法招聘人才,营造公开透明的就业环境、高效的职业管理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使其克服盲从心理,更新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四、小结

新闻专业毕业篇2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一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专业毕业篇3

我是XXX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的大四学生,所学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四年的学习期间,较为系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专业的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大学中,我同时注重的是思想和品德上的完善。在完成学业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诚实守信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年轻就要吃苦”是我恪守的人生信条,积极奉献,乐于助人,多次参与社会捐赠和公益活动,这是我坚持的爱心行动。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积极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文艺演出,并且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会倾尽全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力求完美。我尊敬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团结协作,关心热爱班集体,愿意为集体做事,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四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关于这个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增强自己了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还掌握了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新闻专业毕业篇4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新闻专业毕业篇5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wWw.133229.cOM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专业毕业篇6

【关键词】财经报道;人才培养;跨学院;毕业设计

随着我国各类媒体中的财经报道分量不断加大,且日益受到重视,财经传媒人才如今位置和身价直线上升。数年前,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就曾预言:“在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光内,财经消息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消息界越来越主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优良的财经记者和编辑也将随之成为最为抢手的新闻从业人群。”[1]传统的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讲究“行知”,高度注重在职培训。例如2011年雄居世界经济日报发行量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经济新闻》(300万份),其培养财经记者长期依靠岗位锻炼和在职培训:应届毕业生进入报社后,除接受岗前新技能培训,半年后还要接受社内进修,第三年和第十年分别还有进修。但是,有着丰富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清华大学全球财经新闻项目主任周乃蔆博士在一次访谈中则指出:“现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新闻运作的节奏加快,国内外皆然。编辑部不能像以前那样老木匠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新进记者,都想拿来就用,所以学校就负担起培养财经记者的责任。”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经传媒人才培养既拥有了广阔的空间,更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

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培养体育等专业性传媒人才相比,国内开展财经传媒人才的专业培养起步颇晚,有资料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从1998年开始创办财经新闻本科专业,在国内仍属于领先学校。就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当前国内主要立足于财经类高校创办财经新闻或类似专业,但该专业大多举办在新闻学院(或称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内,对于财经知识的培训仍然显得不足,这其实是国内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通病: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2]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上注重财经与新闻传播的结合,如中山大学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生时,其财经新闻方向的硕士生便是由主攻经济研究的岭南学院负责,传播与设计学院介入合作培养,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同时吸收、掌握财经与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今后实践工作的开展。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依托学校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3]

对于财经传媒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笔者很赞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的观点:写好财经新闻第一是要勤恳,必须对基础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懂得,要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形,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形有比较深刻的懂得,在此基础上,应当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采访;第二要有沟通能力;第三要对新闻写作规律纯熟应用。[4]为促使学生尽快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高校应当整合不同院系的教学力量,切实开展跨学院模式下的跨学科培养,并且与从事财经传播的各类媒体进行合作,使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方向的学生走出校门时,就能兼备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财经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等,进入各类财经传媒后可以快速上手,争取在短时期内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

一、原则:专业理念与专业知识的复合

财经传媒人才应当是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对于财经传媒人才需要拥有的首要能力,不同人士的观点则不尽相同,核心的争议在于,是把传媒人的道义和责任放在首位,还是把专业知识看得更重要。

第一种看法:在当今的财经领域,充斥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管理者贱卖或侵吞国有资产、IPO骗局、银行理财产品蒙人、保险公司给投保人设陷阱、基金经理暗搞“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高管千万年薪、员工却衣食不周等诸多不公平现象。当我们的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揭露它们的冲动和使命感——哪怕报社不给评好稿、哪怕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是要自己贴钱也要报道。这种写作的冲动和激情,就是正义感。[5]持这种观点的人,无疑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素质放在第一位。按照他们的说法,财经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跑财经的记者,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遵循新闻工作者共同的职业准则。

另一种看法:财经消息报道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专业性,正是由于这样的“高门槛”,使得很多记者难以胜任。财经专业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或范畴的认识。对于经济类基础知识,不断地自我学习和积聚是基础的方式,除此别无捷径。在目前分工日益细化的情形下,选准自己的报道范畴进行专业“深耕”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给过答案:“参照自己的特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机遇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产生的财经事件,在报道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6]的确如此,如今人们认可的财经报道,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政、金融、证券、基金等狭义概念,而是一种相对广义的“经济新闻”,它包括政经、产经、财经、公司企业、经济评论等诸多板块,与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个人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这些人士眼里,合格的财经记者首先得把财经专业知识弄懂、吃透。实际上,这个观点在近10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我国新闻事业的先驱之一邵飘萍在《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提出:“理想的新闻记者,必须政治、经济、社会诸学,皆有甚深之研究,此外尤当有一二专门,与夫三国以上之言文,再加以多年之实地经验,则庶几乎可与世界名记者相伯仲矣。”[7]

其实,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财经知识都是财经传媒人才不可或缺的,无所谓孰重孰轻。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新闻传播系濑川至朗教授介绍该校新闻研究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新闻媒体从业者:第一,具备专业、伦理、法律等方面的技能,综合能力强,适应多媒体、全媒体要求;第二,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例如法律记者,必须熟知法律;第三,突出亚洲特点,即重点培养了解亚洲的日本人,或者了解日本的亚洲人。[8]在高度专业化的媒体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显然更加复杂,他们通常需要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据《华尔街日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国际财经大报的高层介绍,打造一个财经记者通常需要八年,培养一个政治记者需要三年,培养社会新闻记者只需一年。[9]

由此可见,财经传媒人才的培养应当基于复合型的学术培养,其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正义感等的锻炼和培养,主要依托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而展开,通常需要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过程中教授、灌输,而财经领域的专业知识,自然是在经济、管理等学院学习最为理想。但在以往,我国传统的财经教育和新闻教育在总体上没有体现出这样的合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向他们传授较为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但很少对他们开展文史功底、新闻嗅觉和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训练,无法有效表达,导致难以把抽象、枯燥的财经专业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往往有一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知晓专业理论和知识却写不出好文章;而接受了较好新闻传播训练、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却又受制于对财经知识吃不透、弄不通,写出来的报道和评论平面化、不耐看,更无法在业界产生应有的影响力。鉴于这些教学特点,高校应当充分整合经济、管理等财经类学院与文学、新闻传播等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师资特色,对于学生进行跨学院的培养,使他们在新闻传播专业理念与财经专业知识诸多方面都得到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夯实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根基。

二、模式:2+2制的跨学院合力培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促使学生拥有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与扎实的财经知识,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奏效,因为在某一固定的学院内接受培训,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我是这个学院的,只有他们能管理我,我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学习。而对于参与合作培养的其他学院的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等,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应付举措,而这些教师也不免感觉自己是帮忙的、陪衬的,不自觉地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取充足的知识和技能。

要彻底变革旧的培养模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2+2制,将学生置于两个不同的学院(系)内,严格按照所在教学单位的规范,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理论上说,其操作模式可以有多种,既可以在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合格者,先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两年,然后在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两年;也可以让学生先学习新闻传播、中文写作等专业或方向,掌握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技能,然后经选拔进入经济类专业学习,补充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过,考虑到知识的学习应当在前、技能掌握在后,并与实践相衔接,因而第一种模式更现实,也更便于操作。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难点,都在于学生切实在不同的学院受训,而且严格按照所在学院的教学要求进行培训,尤其是后两年的跨学院学习阶段更应该如此。考虑到这些学生前两年完全没有接受另一新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跟一直学本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例如原来学经济的学生转入新闻传播学专业后,不必跟一直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安排完全相同的课程,在课程的侧重点、进度等方面应适当灵活处理,便于他们顺利进入角色,但总体目标、专业技能的要求则不能降低,尤其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立场和传媒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品格,必须在后两年的学术训练中认真灌输,使他们准确把握财经传媒人员最重要的品质。同样的道理,这些学生前期所在的学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后两年要进行跨学院的学习,在前两年的教学活动中尽量把他们需要储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等传授给他们,为此有必要将部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课程提前,使他们前两年最大限度地掌握必备的财经专业知识,或者是相应的新闻传播技能及思维方法。

三、考核:以实践成果评定毕业成绩

财经新闻或财经传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他们是否合格最终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高校的培养过程也应充分顾及这一点,尽快让学生与社会实践接轨,最有效的途径是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介绍该校财经新闻本科专业的办学经验时称,自开办之初,他们就强调教学与新闻业界的结合,聘请财经新闻界的资深人士来校授课,并与《中国财经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建立了联系。实际上,让学生真正进入财经类媒体,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是培养财经传媒人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高校不仅应当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媒体实践活动,更要从制度层面设计出激励举措,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参加毕业答辩,作为其获取毕业成绩最主要的依据,把他们“推”到媒体实践的第一线。

在校期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财经传媒人才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与体育、娱乐、社会新闻等不同,财经新闻通常不是动态新闻,绝大部分重头财经报道是记者长时间观察、思考后的产物,而当前诸多媒体实行的“三个月定生死制度”(在许多媒体,新员工进入媒体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工作定额,或者其工作成果在部门、媒体内始终落后,通常就得被迫离开)又迫使毕业生快速上手,不允许“厚积薄发”“慢工出细活”,因此毕业生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掌握较强的财经报道技能,避免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被淘汰。

要求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毕业答辩,作为获取毕业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成都高校,特别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推行多时,四川大学率先推出这一思路,2010年四川大学新闻系有3名本科毕业生选择用新闻作品代替传统的学位论文,并且全部答辩通过,获准毕业;而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实施的此项改革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响应,该系2007级10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37人选择毕业设计,而一年后的2008级102名本科毕业生中,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毕业设计。结合财经报道的特殊性,可以要求毕业生将财经深度报道、财经评论等体现个人思考、独立见解的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提交毕业答辩,但对于部分选择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的同学,经过申请后也允许他们做毕业论文,即制定出“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的毕业考核模式,真正体现重视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媒体工作能力的导向。

参考文献:

[1]郑春峰,刘丽琴.财经报道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视角[J].中国记者,2006(11).

[2]牛炳文,王春玲.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J].新闻爱好者,2012(6下).

[3]李南.“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陈立敏.论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爱好者,2008(1).

[5]蒲继东.财经记者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J].新闻窗,2011(4).

[6]杨大明.在搜狐记者训练营第六期讲座全文[EB/OL].http:///42/53/article214855342.shtml.

[7]邵飘萍,肖东发,邓绍根.邵飘萍新闻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5.

[8]刘海贵,张帆.美日新闻教育及变革对中国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3(3).

[9]祝兴平.财经记者培养的改进策略[J],中国记者,2008(2).

新闻专业毕业篇7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采用了包办的方法。由学校联系工作单位,再把学生派到那个单位去实习。实习基地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格局目前正在打破。近1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新闻专业,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学生们只有自寻门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分散返乡实习,因为家乡的媒体熟人较多,可以提供方便。这种方法常常给学校带来了困惑,有的学校认为这不是正常的毕业实习,缺少教师直接指导,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过类似的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如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业务也硕果累累,基本实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目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来一次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把新闻的实习基地建设看成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固定的、由学校指定的某一两个媒体。新型的新闻实习基地应有如下类型: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4.创,就是创作。从媒体的角度说,就是采编新闻作品。而从广播电视这一角度说,除采编新闻作品,还包括创作专题节目。而后者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困难。采编节目需要通过播出求得反馈,这在高校也不可能。专题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与设备,这在高校也不具备,软硬件都不够。这就必须与媒体配合运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创作。但这样心甘情愿与高校合作的媒体,目前也不多见。在这种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创作,高校只有通过实习基地来实现。一般来说,基地如能允许你进行研发,同样也不会拒绝你与他合作节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媒体必须有相应的栏目来支撑这一工作,如果不能与栏目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创作出的作品不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播出),我想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都不会拿出过多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因为电子媒体专题节目的创作成本太大。所以,高校教师即使将基地当成创作室,也要充分理解媒体的苦衷与特点,否则策划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必须要理解的。

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拓展问题。站在高校的角度,我们当然希望所有实习基地都具备这些功能。但现实告诉我们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因为媒体在运作过程中有它的特殊性。正是这个原因,高校对多功能基地的建设需要以点代面,以一当十,很抓重点,有条件再逐步展开与延伸。也就是说,首先对一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验性重点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成绩之后,再向外扩展。

新闻专业毕业篇8

关键词:高职;新闻;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39-04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大步迈入全球信息化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在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冲击下,正日益进行着分裂、改制和重组。浙江一直走在全国新媒体发展的前沿,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其新闻教育的改革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打造新闻人才,比普通本科和重点高校更显艰难,毕竟高职类院校“先天薄弱”,不管是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生源基础等都远不如本科或重点高校。但是新媒体的崛起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未尝不是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机会。

宁波开设有新闻专业的高职院校,仅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一所,该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作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正处于逐步完善和上升的通道。

但是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单纯从软实力和硬件上还不能和本科院校相比,如何通过更便捷的手段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新闻采写、拍摄、编辑甚至运营的实践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但可以锻炼他们与新闻有关的各种基本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也能在将来就业的时候,使他们有更广阔的选择。

二、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的概况

区别于校园杂志、校园手机报、校园微博等媒体方式,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快速传递校园信息的又一新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3G甚至4G网络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微信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使用。截至2015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使用这一软件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纷纷建立。

在宁波,有五所本科院校开设有新闻专业,分别为:宁波大学、浙江大学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万里学院和大红鹰学院。

其中,诺丁汉大学是最早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宁波高校,于2012年8月开设。万里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开设得相对较晚,于2015年4月开设。

宁波大学作为本市的老牌重点高校,学生人数最多,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门类繁多,比如有“宁大乐生活”、“宁大学工”、“宁波大学学生会”以及宁波大学下属各个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等等,每一个都颇受关注。

但是,这些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宣传本校、招生推介和服务学生为主,基本不存在学生原创作品的放置。比如,诺丁汉大学的微信号就是由学校办公室主办,老师管理运营为主。

不同于以上本科院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比较突出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宁波电大团委”外,当属新闻专业所在的文法系开创的微信公众号“今日文法系”。

“今日文法系”开设于2014年3月17日,至今运营不到两年。该微信公众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本校新闻专业的工作室,由学生自主管理、运营,并且公众号里的内容以学生原创作品为主。

三、宁波市高职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和突破

一直以来,对于有新闻专业的高校来说,如何加大这一专业学生在各类媒体中的实践力度,并且利用这些不同的媒体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所长,是传统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条必经之路。

但是,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有日益融合的趋势。

这样一来,“在媒介融合情况下,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记者与编辑、报纸媒体的从业人员与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等概念将被淡化,因为新闻从业者将同时具备多项职能、扮演多重角色。”

因此,为了让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能更有效地衔接,其课程改革的设置尤其是实践环节,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

(1)打好基础学科知识,提升专业特色素质

首先,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是必须重视的。众所周知,现今的媒体从业人员被要求是一个“杂家”,要“能写、会说、懂技术”,这样一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年,必须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积淀,夯实基本功。

其次,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大新闻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个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会“采编与制作”,还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与本科学生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表1为最新的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模块,其减少了纯理论部分的内容,把培养重点落实到有实践操作与动手技能的课程上去。

(2)打造学生职业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许多高等本科院校的新闻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细致,尤其是实践型课程通常根据传统媒体的分布来分门别类地安排。

然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媒体革命冲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新闻人才的就业面其实是变宽了而不是变窄了,但是相应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全面。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新闻人才不仅要会“采编播”,而且要会经营运作一个新型的“媒体平台”。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的新闻专业根据表1课程设置的专业和实践系列课程,将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做了分析,分解成“基础层”、 “提高层”、“综合运用层”,逐层组合的“金字塔型”结构,如图1所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基础层强调写作、采访、编辑等职业基本素质;提高层强调影像拍摄编辑、音频录制合成等技术能力;综合应用层则是以“专题视频”的形式将前两层能力集成整合。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制只有三年,相对于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其学习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年。如此一来,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必须在低年级时就逐步掌握专业单项技能,在二年级时强化各项专业技术,到三年级时实现技能的整合。并通过更方便快捷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实操运用和融会贯通。

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将会是自媒体逐渐强大的时代,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都将把手机作为接收信息渠道的第一位,所以如何将所学到的新闻实践技术应运到最新的媒体平台中,如何调整写作、采编、摄影、摄像的技巧在自媒体上精简而准确地,是我们在实践操作环节中要考虑到的与现实接轨的问题。

2.高职新闻人才实践平台的突破

(1)以“毕业作品”为目标,完善“金字塔型”实操体系

图1的“金字塔型”学生实操体系是贯穿在专业特色课程中得以实现的,其基础仍然是延续以往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课程安排。但是,这种结构的实操体系以“毕业设计做专题视频”为核心目标,摒弃了以往和本科院校一样的纯文字化的毕业论文,更适合打造强化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高职新闻课改的道路更加明确清晰。所以,“金字塔型”学生实操体系要继续做好、做细、做强,并且不断完善更新。

此外,由于毕业作品以小组为制作团队,作品要求可视化,所以从文案、拍摄到后期编辑、配音等,无一不需要小组成员掌握其中的各种技术。而且一个毕业作品要做的比较好的话,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最好各有所长,这也要求学生们在“基础技能”全面掌握的层面上,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有突出的特长。

(2)微信公众号实现学生作品第一时间的“可视可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下设有新文人工作室,这是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可视听化的平台,其涵盖了视频新闻、新闻播报、平面杂志、电子杂志、零点新闻网、新文人微博等多种媒介形式。

2014年3月17日,“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开设成立,也加入到该平台中,之前所有分散的学生原创作品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具体如图2所示)。学生的工作室实践作品、优秀作业、毕业作品、参赛作品等也通过该平台进行可视化呈现,便于师生第一时间浏览。

微信公众号“今日文法系”的出现使得多形式渠道被整合,一个原创作品可以在完成的第一时间以不同形式与大家分享,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可视化渠道变得更加立体。

3.“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与该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关系的研究

“今日文法系”从2014年3月开设至今,共有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四届学生参与运营和维护。其中,2013年和2014级学生仍然在校,2011年和2012级学生均已毕业。

对此,课题组成员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做了一项关于该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实践平台关系的访谈和调查。其中两届毕业生问卷回收率为65%,两届在校生问卷回收率为98%。

通过调查和统计发现,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比较认同微信公众号这一实践平台是专业技术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各项新闻专业技能

从“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在本校的调查和访谈情况来看,微信公众号成立至今,79%以上的学生关注了该微信公众号,42%的学生认为该微信号与本专业关系密切,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展示,比在工作室其他平台展示更有成就感,也更促进了他们的实践积极性。

截止到2015年9月,“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成立一年半,在这个平台上共有学生发表的原创文章430余篇、摄影图片600余幅,音频作品97个,视频作品130多项。无论哪一类作品的发表,都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有42%的同学愿意经常或偶尔把自己的作品发往公众号平台,并希望得到展示。有41%的同学在浏览微信公众号时,表示更愿意看到声画并茂的视频类作品。而视频类作品的制作,融合了写作、摄像、配音、剪辑等多种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新兴的实践平台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扩大了同学们学习专业技术的范围。

(2)突破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推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的开设,不仅让原先壁垒分明的新闻实践工作室的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促进了各方面技术培训和学习的融会贯通。同学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基础上,有了在其他部门兼职和学习的热情。

同时,由于作品“上线”媒体的缘故,同学们的思维从单纯的做好某部门的工作,开始去学着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媒体营销。

目前,我校把高职层次的“全媒体应用型新闻信息采编与宣传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探索中,以适应新媒体兴起后对相关人才技能的新需求。

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新闻工作室的运转,学生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品”到“自己自发地统筹管理媒体平台”有了进一步的跨越。许多的专业实践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的作业,变成学生们主动为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为了学分去做。

从2013年起,学校联合海曙区团委、宁波市档案局、81890、文教街道、宁波公交等多家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并且以“宁波历史文化”为主题和主线,把每届大三的毕业作品融合到“非遗传承”等专题视频的制作中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且通过类似的实践和专题训练,逐步扩大了本校本专业在全市各类单位中的影响力。

(3)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高职新闻专业的出路

一直以来,我校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并不宽广。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5%甚至更少的学生能进入自己家乡所在的传媒单位工作。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我校对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进入媒体或者与媒体相关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在日益增多。

仅以刚毕业的2012级学生为例,其中25 %的学生进入了媒体或者与媒体相关的单位,有通过微商进行创业的,也有加入“搜地网”、“知否宁波”等新传媒企业的。而在2011级的比例仅为 8%。

跑招聘会也不再是学生就业应聘的主要形式,许多环节都通过网络或手机进行。我们的毕业生中,有个别单位是通过微信号看到该毕业生出色的毕业专题作品,当即决定和该生签约的;也有个别学生通过微信号的介绍,自行去联系实习应聘单位,最终成功留下。

四、微信公众号平台在新闻实践教学中的弊端与思索

现阶段,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中诞生的时间不长,还属于不成熟的阶段,影响力大但公信力远不如传统媒体。

从短期来看,手机的普及和现代都市人喜欢短平快的信息接收给了微信公众号很大的拓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碎片化或者内容不全导致信息缺失错误的自媒体新闻,尚远不如审慎严谨的客观新闻信息。

再进一步说,对于新媒体信息的监管肯定会越来越严格,甚至会出台相应的法律。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本专业的学生正确看待现在的各类自媒体信息,有选择地添加并保留相关微信公众号,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和冗余度。

同时,在新闻基础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立足消息的写作,在保证新闻真实第一性的前提下,锻炼新媒体作品的制作。

比如,以微信公众号的文字作品为例,篇幅不能太长,但要突出重点、抓准亮点,而且最好要有配图,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吸引受众。

因为这一类型的作品通常短小精悍,读者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来浏览,所以标题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他的音频、视频作品也应以上述要求为类似原则。一句话:宁可精工细作,不可粗制滥造。剥去时效的外衣,大家关注的还是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4.

[2]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新闻专业毕业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闻;教育

伴随着中国大学的扩招,我国高校的新闻专业也经历了一个遍地开花式且不断增设过程,不仅是理工科大学开办了新闻专业,独立学院也不甘落后,纷纷办起了同类专业。无须讳言,与前者相比独立学院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必然会对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在当前我国专业化媒体发展导致对新闻传播人才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思考当下独立学院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关的解决对策,对独立学院的新学专业而言,是一个关乎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本文选取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为考察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较宽松的行政环境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土壤,且在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广东17所独立学院在办学成效方面居全国前列。因此,就考察全国独立学院新闻教育而言,这样的样本选取具有典型价值。

一、广东省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生存的环境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新闻教育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学科,亦被称为新闻传播学教育或新闻学教育,本文为新闻教育。

近年来,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新闻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据有关资料介绍,至2008年6月,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的新闻专业达到了创纪录的877个,其中新闻学专业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88个,广告学专业323个,编辑出版专业64个,传播学专业31个,媒体创意专业4个,分布于全国300多所高校。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中国传媒业对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并未相应上升,甚至有下降的趋势[1]。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1.近3至5年国家新闻总署的方针为“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这意味着我国现有的2200多家报纸、8000多种期刊、约3000家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现有用人规模,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增量不足。2.专业化媒体快速发展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闻单位更趋向于吸纳多元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其中尤以金融、法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更受欢迎。例如我国三大财经报纸《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5年来招收的新闻类专业毕业生总共不到10名,占新进毕业生总数的5%,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毕业生。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闻专业毕业生中将有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进入新闻媒体、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即使是在新闻教育领域处于高端位置的知名高校也未能幸免,独立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重重[2]。

对于广东省而言,其发达的传媒事业为高校新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局部优越环境。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为代表的报刊在国内享有很高的业内评价和大众认可度。对高校而言,广东省内的新闻类专业能够凭借地缘优势,与本土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新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快速便捷地接触到本地优质媒体的新闻作品,感受媒体的专业精神,对促进专业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广东省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的发展面临省内重点院校的挤压,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广东省内开办新闻类专业的高校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汕头大学等,省内17所独立学院中开办新闻类专业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海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5所。相较于重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足,且大部分独立学院未能如重点院校一样与本地媒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新闻媒体本身即是一个人才供大于求的行业,在争取数量有限的实习名额和更加有限的就业指标时,媒体出于自身的发展考虑,更倾向于选择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独立学院的学生并未获得地缘优势所带来的实习和就业优势。加之许多媒体并不倾向于选择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新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并不会因所学专业而取得一种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独立学院学生在新闻媒体就业的门槛[2]。因此,广东省独立学院新闻专业生存的总体环境较为严峻。

二、独立学院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新闻教育在师资队伍、软硬件投入、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专业实习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新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上述5所独立学院中,虽然所有学校新闻专业均配备了科班出身的教师,但师资力量不尽相同,除2所师资力量比较充足外,另外3所师资力量较薄弱。其中一所2009年开办新闻专业的独立学院,目前仅拥有3名专业教师。师资的不足使得部分院校的新闻专业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一个人要教授多门不同的课程,备课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其中部分课程对教师而言也比较陌生,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地,为了担负起教学任务,教师只得仓促上阵,授课效果不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教学任务繁重,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保证充足的备课时间,只能“吃老本”,重弹“老调“,在讲授不同的专业课程时总是翻来覆去地介绍几个相似的理论,造成学生听课兴趣低下,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教学任务过于繁重也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整天疲于应付教学工作,无暇进行科研和教研教改工作,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成长,而且从长远看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软硬件条件有所欠缺

在硬件投入上,上述5所独立学院仅有1所在专业图书资料、专业实验设备方面较充足,能满足现有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其余4所基于建校时间较短或其他原因,在专业图书资料、专业实验设备等硬件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不足的情况。软件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专业性讲座及其他学术活动过少,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三)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除1所学校外,上述5所独立学院中有4所存在专业划分过于粗放、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思路不清晰,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如有的学院只设立了一个新闻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摄影摄像等课程一应俱全,专业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上,部分独立学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理论课程过多,实验实践课程过少的问题。新闻教育本身实践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本应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最终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新闻敏感度差、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3]。

(四)专业实习机会较为欠缺

上述独立学院中和当地主流媒体成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很少,难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专业实习机会,学生实习主要以自主实习,进入正规新闻媒体实习的机会较少。新闻媒体鲜有公开招聘实习亦是造成很多学生无处进行专业实习的原因之一。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本土新闻媒体的实习生均通过熟人介绍进入,通过公开招聘获得实习机会的甚少。

三、独立学院搞好新闻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一)充实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对于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在资金上无法和其他高校相比,故而控制教师数量是节省办学成本的重要部分。但师资力量的不足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因此,独立学院应对新闻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下大力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1.加大力度引进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专业教师。考虑到新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加上独立学院重点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在招聘教师时,不光要注意引进专业对口的、新闻科班出身的高学历教师,更应着重招聘有媒体实际从业经验的教师。2.在校外聘请部分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

(二)加大软硬件投入

首先是在资金上要舍得投入。丰富新闻专业书刊图书馆藏,建设新闻专业实验室,配备数量充足的新闻摄影摄像器材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创办校内广播站和电视台,这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校内专业实践的平台。其次,定期开办专业学术讲座、论坛等专业学术活动。新闻专业可以邀请部分知名记者、编辑等来校进行讲座,从而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以后学生实习建立一定的人脉基础。

(三)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

独立学院的软硬件设施有限是客观事实,在专业划分既要科学合理,也要量力而行。如在大一、大二阶段所有新闻专业学生统一学习相同的课程,大三以后,再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把专业进一步细化,分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方向,这样可能更为可取;在课程设置上,独立学院应更多地参考国内著名新闻院校的课程体系,再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培养方案设定课程,重要专业课程不可遗漏,并注意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

(四)双管齐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

作为大学生“接地气”的重要环节,专业实习十分关键。校方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注入专项资金,指派专人负责与本地媒体密切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定期选送优秀学生前往实习。此外,应充分搭建和利用校内专业实习平台,如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办班刊、系刊或其他刊物,鼓励学生积极加入校报、校园网、学校广播站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可否认,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先天的不足,但只要重视问题,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不足并非不可改变。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对提升独立学院的新闻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曾鸿.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矛盾及解决之道[J].新闻前哨,2010(11).

[2]黄雯.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0(12).

新闻专业毕业篇10

媒体采取这样的招聘策略,自然是理性思考之后的结果。实际上,大家都能看到:新闻行业的门槛是很低的,许多好记者都没读过新闻专业,而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又往往表现得差强人意,不仅业务上无明显优势,在知识背景上还相当欠缺。既然如此,还招新闻专业的学生干嘛?

在无情的就业形势面前,中国的新闻学院,新闻系,新闻专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它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有人在网上提出建议:不如将这些专业和院系撤销!

这样的建议无疑是因噎废食,但今日中国的新闻教育的确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步。以笔者之陋见,这样的改革至少应有两大方向。

其一,是变狭义的新闻教育为广义的公民教育,也就是说。新闻学院的培养目标应该从“记者”转变为“公民”。理性,宽容,良知,胸怀天下,背负社会责任,这些都是现代公民的特质,也是成为好记者的前提条件。倘若新闻学院能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切实理解新闻业对于公民社会的意义,毕业生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比例或许将大大提高,即便那些不从事新闻业的毕业生,也能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贡献。

其二,是实实在在地培训学生获取、分析和表达信息的技能。新闻业务课程应该彻底摆脱照本宣科的旧模式,以高强度的实操训练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学院更要紧跟传媒发展潮流,让学生们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