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0:14:42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专业硕士;新闻传播;媒体;实验室;案例教学;职业素养;职业道德;道德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72-02

我国自2009年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来,仅仅走过了4年的路程,各个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的院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用人需要,专业硕士是一个较大的“缺口”,用人单位更愿意聘用素质高、懂专业、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类专业更是如此,传媒大量需要的是不经过见习或经过短暂的见习就能“顶岗”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其培养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目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应用性是专业硕士的突出特点

与研究型的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更强调应用性。研究型的硕士重在认识世界、探究规律,即格物致知;专业硕士重在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即知行合一。因而,应用性是专业硕士最根本的特点,围绕着这一特点,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授课,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虽个别课程由校外导师来上,但授课内容和方式大多也是以理论研讨为主,重点放在学术创新上,与校内老师的授课大同小异,只是增加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素材而已。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增加实践型导师授课(实践型导师不仅仅是校外指导,也要承担授课教师的职责),其主要承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不是讲理论,而是讲实践,讲操作,讲应用。如“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电视节目的选题”、“图书的选题与策划”、“图书的装帧设计”、“广告的设计与制作”,等等。实践型导师授课增加了时代感,针对性强,学生学到的技能是与社会媒体同步的,更会受学生欢迎。

2.强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对于研究型硕士的培养,教师也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但不是硬性要求,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即使与研究型硕士名称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即使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介绍案例,重点要放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上。项目教学是说,把老师的应用性项目拿到课堂上来讲解,或是分给学生一部分课题,让学生完成。在理论教学中植入了这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这就符合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3.强化实验室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对实验室具有较高的要求,实验室可以模拟、再现媒体的过程,为教师的实验课提供基本的平台和硬件支持,为学生实验、实习、操作提供基础条件。实验室至少要有演播厅、摄影实验室、影视编辑实验室、图书报纸杂志编辑实验室、印刷实验室等,这些基本实验室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上要与社会媒体同步,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与媒体的互动。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培养研究型的硕士,各学校都建立了一些对口的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有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实习是学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仅仅是“挂牌”而已,学生并未去单位实习或者很少有学生去单位实习,实习基地形同虚设。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学院要主动与实习基地联系,签了协议“挂了牌”就要落实到学生,要确保每一个专业硕士都有对口的实习单位、对口的工作岗位。如能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岗位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严把毕业论文关。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主要考察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选题上要限制在应用性的选题上,论证要充分,要能解决某一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要求理论分析准确、到位,实践对策有效、合理。这就要求由“双导师”来审阅论文,一位理论型的导师把握理论与学术,一位实践型的导师把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位导师都通过了才能进入预答辩和答辩环节。在答辩评委会的组成上,也要有一半以上媒体业界实际部门的专家,确保专业硕士达到“应用性”的要求。

二、强化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基本的素质和修养,职业道德是职业内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专业硕士的职业性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具有传媒业界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而目前传媒业界的情况是,受各种利益的驱动,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变相有偿新闻)经常出现,媒体权利寻租较为普遍,尤其媒体的媚俗之风随处可见,俯首即拾。要培养正直的有职业良知的传媒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重要一环,同时,要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有些上升为纪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1.增加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由于是从本科毕业生中直接考入的,缺少工作经验,其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校一方面要增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增加此方面的案例教学,通过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信息的强化,使专业硕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基础。

2.细化职业道德规范,有些上升为纪律,使道德制度化。道德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良知来发挥作用的,当利益驱动大于人的尊严和良知时,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这时道德的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条件下如何增加道德成本,使道德也成为一种敬畏的筹码,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一些职业道德上升为纪律,使道德制度化。我国虽然有《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11月修订),各个具体行业如广播电视、广告、图书、报刊、杂志等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规定,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7年9月)、《广告管理条例》(1987年10月)、《出版管理条例》(2001年12月)等,但总体说来规定较为原则,属于“号召”性的多,涉及处罚的相对较少,即使有处罚也是针对较为“宏观”的大问题,如《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章罚则,专章讲到处罚问题,但都是一些大的原则性的问题,至于工作人员的具体违规、违反道德的行为,一般都没有涉及,或涉及很少,因而对一般从业者不具有“威慑性”(只对领导具有责任性、威慑性)。如果把道德规范细化,其中一部分上升为纪律,对从业者的具体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违反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从业者守道德不仅仅是一个心理的自觉,更带有一种强制性、强迫性,一种敬畏感,使道德的成本大大增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上升为纪律,哪些在纪律之内,哪些在纪律之外,要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来定,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纪律条例,把一部分道德通过制度固定下来,这无论对于加强道德建设还是对于减少传媒领域里腐败现象的发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基础理论与人文素养并重

专业硕士强调应用性,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养,离开了这些,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调基础理论是说理论课要学精、学透,强调人文素养是针对传媒业界的行业特点,其涉及学科的庞杂性而言的。读者、观众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专业常识的错误,使媒体的形象大为受损,究其原因在于记者、编辑知识面窄,人文素养积淀不够。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本科生、研究生抓起,专业硕士的培养就是关键的一环。

研究型的硕士生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硕士的培养同样可以沿用这三个模块,但课程要作较大调整――去掉一些不适合专业硕士的理论课,保留的理论课要减少学时,讲重点,讲精华,增加交叉学科和实验课程,同时增加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文史哲和科普的相关课程可以放在选修课中,加大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多选选修课,鼓励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在学分既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奖励学生超出规定学分多选的选修课,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关高校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愿笔者的探索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仲连.当前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2]李文芳.基于项目管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3]党东耀.论新闻传播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0,(23).

Analysis on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Masters

Du Yi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Hebei,050061)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体育院校;硕士生招生;比较

一、培养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在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指定的培养目标一模一样,内容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上海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责没有“培养目标”这一条款。

二、报考条件

北京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四所体育院校都把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分开。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体育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北京体育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领域、运动训练领域、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竞赛组织领域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院校的相同规定: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不同的是,上海体育学院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而成都体育学院规定:“我校是经教育部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2013年10月25日前直接申请参加招生单位的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被接收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且不得再参加全国统考。截止2013年10月25日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生资格,接收推免生单位应及时为推免生办理相关接收手续。”北京体育大学规定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学院规定的条件。

三、招生人数

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620人,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数为准。各专业方向拟招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4年硕士生招生规模数和参加复试考生情况做适当调配。2014年拟接收120名推免生,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应与报考专业相一致。成都体育学院有教育学、医学和文学三个学科门类的11个学术型专业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49名(以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体育学院预招280人,而天津体育学院2014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含推免生),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当年招生计划为准。

四、专业设置

北京体育大学设置的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共12个。天津体育学院设置专业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共6个。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专业有: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管理、休闲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工程学共11个。而成都体育学院先设十个系,在每个系下面都分别有不同的专业。十个系和下设专业如下:一、体育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二、运动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三、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学),四、运动医学系(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中医结合临床、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五、经济管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产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六、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七、外语系(体育人文社会学),八、艺术系(体育教育训练学),九、体育史研究所(体育人文社会学),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伦理学)。

五、录取

北京体育大学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将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未通过者,不予录取。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北京体育大学、考生所在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上海体育学院初试合格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复试具体要求见当年公布的复试方案。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仍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而作为刚刚启动不久的新兴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优化新闻传播队伍结构,提升在职新闻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进而完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且在其培养方案中,采用校内外导师合力培养的做法更是为专业型新闻人才提供了学习和展现自我的平台。然而,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往往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为此,落实每一个具体的实习项目,建立可量化的校内外实习实践考评机制,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双师制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践瓶颈

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其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首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此举“改变了中国高等传媒教育硕士阶段只有学术型硕士的单一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向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学位并存的双轨体制转型”。“双导师制”的师资结构最能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区别,在培养专业和专门技术的基础上,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重视实践与应用,“弥补了新闻教育中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探讨动态,深入一线,互动研究,对接研究和实践,培养专业潜在眼光的新闻工作者”。这无疑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具体培养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校内外导师责任范围的模糊化

由于是新兴学位,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状态,部分学校也一直沿用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唯独在专业课上有些许的变动。由此也直接导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盲目学习,校内导师将其与学术型学生相区别,学术修为上放任自由;实习阶段也是匆忙上岗,即使有业界导师带领引导,亦属于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长此以往,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仅在校内无法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校外的学习实践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表面上是坐拥两位导师,实际上却是两头不顾。而据《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来看,不仅基础理论教育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实践能力方面亦提出了比学术型研究生发展要更高的要求。因此,为落实这一培养目标,明确校内外导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是培养应用型媒体人才的第一步。

(二)具体考核操作过程中的简略化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实习态度的问题,更有业界导师“招收免费劳动力”的思想作祟。首先就实习者自身来说,在实习期间往往因为学校催交毕业论文、找工作、不适应实习单位等种种原因使得实习时间缩短,实习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新闻专业技能的真正掌握。其次是在具体学习实践中,现阶段的业界导师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品往往只是给出当下的参考意见,并不会给出具体的后续性指导意见和中肯的评价;还有就是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出勤、出访,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和操作要求,使得学生自身对于实习实践的投入和关注度不高。这些都对培养杰出的“新闻人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高校传媒的教育目光不应只满足于简单的粗放型培养和粗糙的管理体系,而应转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就对新闻传播学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实习结束后沟通对话的缺失化

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实习之后的普遍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后续的经验总结,忙碌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事宜常常掩盖了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也无法让他们沉心静气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但就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说,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储备队伍的发展决定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衰,亦关乎整个传媒业的未来和发展,匆忙的实习和就业并不利于他们长远的发展。而通过学术交流,分享其在采访、写作、策划、编辑等经历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实习者自身在新闻业务上反思,使其更快成长,更是对他们的个人思想、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可以言传身教地影响下一届的学生。

学者李彬“把政治素质、文化底蕴、实践意识和国际视野,作为新闻教育的四个有机环节”,其中新闻通识教育贯穿始终。因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未来发展“先行探路”,制定一套严密的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其实习实践中的考评机制进行细化处理更是迫在眉睫。探寻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模式,来培养和提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也是优化我国新闻传播专业队伍、提高业界新闻工作者整体业务质量、增强我国媒体影响力的关键。

二、双向考评:校内外实践基地拓展下的具体机制建构

虽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比媒体的实践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真正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且早在2012年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指出专业学位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建立健全培养、考核、评价和管理体系”。为此,细化学生实习实践的各项指标,实行校内外实践基地拓展下的双向考评机制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极具战略性意义。在依托(校、院)报、电视台、网站、微博、论坛等的全方位建设,形成立体式的校内实践平台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校外实践单位的长期合作,建立与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将其作为校内实践平台延伸出的实践主战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校内外导师的双向考评机制。

由此,笔者认为整体的双向考评机制应以新闻与传播实践为导向,实践单位与在校导师均需纳入考评主体范围,且双方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能力考评侧重点,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考察。亦正如法国大学里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追求一般文化素质培养,注意教学内容与科技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环境中传播技术和传播实践内容的演变”。

(一)业界导师考评的量化操作

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为此,在为期半年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要尽快地适应业界对于项目策划,稿件采写、刊发或是播出的快节奏,更要培养时代敏感性,以高质量的专业素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

1.历次参与的详细备案。具体而言就是要有详细的出勤表、出镜表和出访表,对每一次的准时参与都要有业界导师的勾选和认定。正常的出勤首先体现的正是实习者的态度问题,对于不能及时到达或缺席的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并以请假条的形式写入当日的实习报告中。对于缺席一次者扣除1分,迟到者扣除0.5分,并最终纳入作品成绩中,而对于缺席或迟到3次以上者,将给予实习不合格处理。

2.阶段性详细记录。该部分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求实习者呈现每一次的专业作品――产品开发、广告设计、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艺作品、新闻作品或音频视频等形式,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业界导师对于每一次作品的评价。在为期半年的实践学习中,实践单位应根据具体的实践岗位要求,以相应的指标体系给出阶段性的评价表。例如,在个人完成的作品中,最终的成品固然是评判成绩的参考之一,而更应着重考察初稿与指导后的终稿之间的前后变化,以此判定其专业态度并打分,由此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个人专业素养,更有利于激励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而在二人以上合作完成的作品中,以分工形式出现重在考察集体协作能力,并以出力的多少、努力的程度和团队的协作程度来判定最终作品的成绩。

3.报告式自评记录。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除了业界导师对于学生作品的阶段式评价之外,学生对于自身的考评和审视亦尤为重要。自评包括对于每一个阶段作品的评价,实际操作中对自我表现的评价、对每一次进步的评价,以及实际出访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的评价,乃至个人在此期间的思考等都应纳入其中。由此,一方面可以使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业界导师在查看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培养方式。

4.总结式他评鉴定。在实习实践的最后阶段,不仅需要业界导师对于实习实践的总结评价,更需要业界资深导师团队对其实习作品和表现的综合鉴定,由此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此次实习的最终成果。整个实习中作品成绩占50%,自身业界导师占30%,业界其他导师评价成绩占20%,构成最终的实习成绩。

(二)校内导师考评的细化指标

基于前期已有的实习作品和业界评价,此考评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习实践之后再次回归校园之时,校内导师检验作品、分享经验所用。具体做法如下:

1.检验实习日志或实习报告。这是在学生回归校园之初需首要完成的任务。检验学生的实习报告,包括其实习期间的各类作品和业界导师的评价,以及自身在此期间的自我认识等等。不仅让校内导师对其实习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可以让导师及时发现问题,回归理论指导以弥补实践中的不足。

2.再现实践作品。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学校媒体资源请参加了实习的同学再次展示或讲述实践过程。如在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时,向以自身校内导师为中心的小组分别讲述实践体验的过程,让他们通过实习生的讲述和应对过程给予一定的评判。其次是进行实践课题(学位)论文答辩,同样以导师为中心进行小范围的答辩和释疑,由小组成员和责任导师打分,各组再推举一位最优者面向全部实习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讲述创作过程,最后由所有导师评价给分,取综合平均分为最终考核分。如此一来,既可以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较为科学的考评和检验,又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以此激励和督促学生实习实践。

3.近距离师生交流总结。经过上述考评之后,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导师参与但不主导,主要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这样导师不仅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教学反思,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细化、优化和个性化”,更可以在零距离的沟通中敦促学生及时梳理实践经验,总结教训,以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三)校内外双方经验交换式对话

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的突出问题除了缺少落到实处的量化指标外,还有就是在实习实践结束后鲜见校内外导师的沟通,以致出现了培养分歧也往往不了了之。为此,学生在实习实践结束后,校内外导师之间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成果,包括实习作品和回校汇报作相应的交换式对话,两者“通气”后才能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较为明晰的判定,并以此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较为明确的喻示。由此形成双向沟通带动学生积极性的良性循环,营造出“高素质、高水准、高就业”的实习实践氛围。

三、落实双向考评机制的实际意义

学者张昆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设置硕士专业学位,一方面是基于新闻传播学科的性质,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就属于应用文科,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本来就应该是专业学位,何况其对应的庞大社会行业所需要的,并非高级学术型人才;另一方面,是社会巨大需求的拉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固然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但是比起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来,毕竟要少得多。”由此可见,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建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应然之举,而对于其实习实践过程中落到实处的科学考评机制的建立尤显重要。

(一)以细致分工明确分配导师职责

建立双向考评机制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校内外双导师的职责,细致分工下才能对学生的实习实践业绩做更为科学的指导和判定,也不至于在具体实践中出现无人指导或交叉重叠的状况,导师们亦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所长,作出有针对性地指导。更为重要的是,有依可循的考量指标为学生们实践任务的完成提供了现实保障。另外,科学的校内外考评机制细化双方的培养标准,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通过积极的统筹规划和安排,更是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和实践秩序,也为未来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以量化指标激励学生实习实践

“新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干中学,经验只有由实践累积”,为此,高质量的实习实践经历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关重要。双向考评机制中的考核维度、各级考评指标及其权重,以及最后实习成绩,都将以等级或分数的形式予以阶段性的呈现。值得一提的是,量化的指标有助于学生实习作品的精细化,快速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精细化的考量为上进的实习生提供了不断进步和展示作品的平台,为进一步深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可视化的评价指标,亦方便学生自身总结、反思,开拓新的思路和想法,促使这群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再上新的台阶,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整体水平。

(三)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适应新时展下的媒介融合趋势,通过制定科学、全面、可测量的考评机制,以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实质性进展,更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导向性”来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增强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媒介素养。而作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对于不管是否将来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此,精细化的研究培养方案,不仅可以促进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还可以通过构筑良好的专业平台,形成独具新闻传播院系特色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亦可借此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加入培养队伍,实现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的良性循环。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5

论文摘要摘要: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始于1926年,为中国现存最早培养法学高层次人才的大学。其开创的历史条件有摘要:西学东渐、对高层次法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有利的地理位置、出色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本科教育、重视的领导、完善的图书馆建设、一流的学术刊物等。它为当代中国法学探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扩大了东吴法学在近代及当代中国法学界的影响。

东吴大学法学院于1915年9月成立于上海,直到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其法律系并人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人上海财经学院,为我国创办最早的法学院之一。其新式法律专业教育,采英美比较法教学,为亚洲第一所比较法学院。20世纪上半叶,享誉国内外,被誉为中国“近代法律家的摇篮”。非凡是在培育我国比较法学及国际法人才方面贡献至巨,时有“北朝阳、南东吴”、“法官出朝阳、律师出东吴”之美誉。国内现代法学大师中,王宠惠、吴经熊、盛振为、丘汉平、董康、孙晓楼、杨兆龙、倪征噢、李浩培、潘汉典等诸位先生,或执教东吴以哺育莘莘学子,或出身东吴而终成法学名宿。“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法界才俊,汇集于斯,可谓盛极一时。

探究生教育是东吴法学近半个世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其法学探究生教育做初步探索,以就正于方家。

一、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概况

1915年,兰金(Rankin,C.W.)博士利用当时中国和上海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在东吴大学第二中学教室的基础上,开办起一所夜间授课形式的法律学校,名为“东吴法科”(ComparativeLawSchoolofChina),东吴法科创立之初,培养的是法律本科生,对于完成所有学业、成绩合格的学生,由教师推荐,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而其自始便和高层次的法学教育紧密联系,主要表现为摘要:输出国门接受更高层次法学教育和授予法学荣誉博士学位。

东吴法科为美国法界人士所创办,其学制和课程设置自然以美国的法学院为模式,授课的内容也以英美法为主,并且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等。这样,得到美国一些闻名法律学校和闻名大学法学院,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等的大力支持和合作,这些院校承认东吴大学毕业生的法学士学位。这就使很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从东吴大学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后,可经学校推荐直接到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如第三届毕业生吴经熊1920年曾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由于学业非常优秀,用一年的时间直接跳过硕士,于1921年拿到法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闻名法学家。

另外,1923年东吴法科授予对学校创建贡献尤多的美国驻华法院法官罗炳吉(CharlesS,Lbingier)博士学位;1924年又授予长期服务于学校的时任民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董康、司法部长王宠惠博士学位。这是东吴法学院整个历史上仅有的两次授予博士学位。荣誉博士称号是对上述三位贡献和付出的回报,同时也扩大了东吴自身在全国的影响。

1926年东吴法科开设硕士班,这是其正规法学探究生教育的开始。1934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大学探究院暂行组织规程》。1935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东吴法学院在原有培养硕士探究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法科探究所。其有关概况如下摘要:

1学制

以1929年7月向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为分界,大体上,东吴法学院前后的学制发生了变化。此前,探究院实行两年肄业制,修业期满,授予法学硕士学位。此后,探究院改为三年卒业制。凡该校毕业生,或经该校认可的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并得有法学士学位者,均可投考,肄业期满,视为成绩优异授予法学硕士学位(LL.M.)。

2课程设置

第一年须上课,上课时间仍循旧制,置于周一至周五下午的六时至八时之间,以便日间有工作的学员钻研法律;第二年则专作论文。必修课有摘要:英美民法、法国民法、瑞士民法、苏俄民法、国际公法、国际关系。

3学分制度

凡成绩优异、主要课程及论文均列甲等并修毕本院所定之学程。得由本大学依据章程授予法学硕士或法学博士学位。探究院课程开班和否须视学生人数多寡再定课程种类,于每学年终结前三个月布告之一切章程,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章程。

补摘要:1各生应修两种以上外国文,在毕业之前照常考试,给予学分。2选修课学程,凡拟在探究院毕业得受法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者,须读满三年并得有四十学分。第

一、第二学年应在校上课修习,第三学年专做论文毋庸上课,惟选课无学分或学分不足者应于第二学年补满之。

(2)分数等级(详见学则章内)

论文及必修课主科学程以甲等为合格分数。

必修课副科及选修课学程以乙等为合格分数,

(3)学费缴付

学费规定为二百元,第一学期先缴一百元,第二学期再缴一百元,其它各种费额悉照普通章程缴纳。

4毕业生

自1926年创办后,中间多次中断,非凡是因遇抗战,时办时停。1928年春,东吴大学法学院的第一届法学硕士毕业,到1937年,前后共有8届计14人毕业。除1937年一次毕业3名学生外,其余每届毕业1~2名学生。1944年有1人毕业。抗战结束后,东吴的法学探究生教育得到了恢复,而且学生入学也超过了战前的最高水平。1947—1951年共16人,其中1948年共毕业7人。1951年7月,东吴法学院最后两名法学硕士毕业。因此,东吴法学院历史上共授予过31人法学硕士学位(见下表)。需要指出的是,在被授予法学硕士的人当中,有84%(26名学生)是东吴法学院的毕业生,且没有一名女生能挤入其中。

可见,严格的质量把关,使本来人数不多的法科探究所,非常少的学生得以毕业。这保证和加强了东吴法学在国内所取得的地位和声誉,得以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二、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启动的历史条件

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是在其本科教育基础上层开的,它在近代中国率先启动,除了继续受到英美文化影响,即西学东渐外,其国内的具体历史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1对高层次法学人才的社会需求

正如兰金在创立东吴法科之初所预言摘要:“中国注定要有一个现代的政府。现代政府顺利建成和运转的前提之一是强有力的司法。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大量合格的法律人才来担任司法职务,来组织律师行业,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法庭。”事实情况正是如此,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处于高潮时期,大规模立法等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适应时代的新型法律人才,非凡是接受过高层次法学教育的人才更受到欢迎和重视。

在民国最初几年,法政教育如火如荼,乃至近乎泛滥。当时政府针对一些学校的法学教学质量低下,对整个法政学校进行整顿。结果,法政学校和学生锐减,如下表摘要: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大学的整顿和控制,实行“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1934年,教育部颁布了限制学额的办法,明确限定法学院及其所设各学系所招新生及转学生之平均数,不得超过理、农、医、工等任何学院各学系所招新生及转学生之平均数,且独立法学院每一学系或专修科所招新生及转学生之数额,不得超过50名。如1931年到1937年,每年毕业的法律系本科学生数(不包括同属于法科的政治学、社会学等系)依次为689、869、1161、1523、1340、1366、321人。

这样,法学教育开始趋于一个比较理性发展的时期;而另一方面,在全国来看,真正合格的法律人才相对不足。这就为更高层次的法律专门人才提供了较大的活动舞台和空间。

2有利的地理位置

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开埠通商城市,是当时中国的商业和工业中心;租界林立,有着错综复杂的法律制度,存在着会审公廨和许多外国法庭。这一方面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需求大量的懂得中西法律的人才。如1936年,设有法科类的私立大学、学院(不包括原由教会主办者)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而在统计的18所中,设立在上海的就有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沪江大学、上海法学院、上海法政学院、正风文学院、中国公学等8所。而上海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是东吴法学院,它被看作是“华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闻名的法学院”。

20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商界对高层次的法律人才有很大需求,东吴法学院的很多本科毕业生也渴望得到进一步深造。但国内当时极少有相应的学校开设探究生课程。不少人只能花费巨资,远涉重洋,赴美留学。东吴法科“审时势之需要”,于1926年开设硕士班,开始了自身真正的法学探究生教育。

3出色的师资队伍

探究院非凡注重师资建设,当时所聘教授均为全国一时之选,实行导师制。如由美国萨赉德博士任硕士班主任兼英美法教授,聘德国高恩厚博士为德国法教授、法国宝通博士为法国法教授,董康为中国法教授,姚启胤博士为助教。其它学者还有摘要:美国的纳尔生、波兰的高乐满;法学院院长吴经熊、姚启胤、梁仁杰、刘世芳、张志让、戴修瓒等。出色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保证了法学探究生的教学质量和信誉,也使其它条件成为可能。

4成熟的本科教育

时任东吴法学院教务长的盛振为在《十九年来之东吴法律教育》中指出摘要:“当时的本科教育是非常注重质量的。”时有“北朝阳、南东吴”的说法,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好。

宗旨正大、科目完备、教授适宜、比较探究、参和实践、见闻广博,使东吴大学法科的学生优秀异常。在所有东吴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其毕业生成为近代中国的栋梁之才,在当时中国的法律职业和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了突出的贡献。如在1933年东吴法学院379名历届毕业生的职业分析中,时任律师178人,教员51人,法官32人,政界31人,商界25人,海关3人,邮政5人,编译5人,教会2人,留学9人,其它38人。

5重视的领导

1927年,东吴大学校董会在法学院重新做出人事布置时,选举富有实践经验的盛振为当教务长;另外,让当时最能在公众关系中提高法学院声望的吴经熊博士做院长。非凡是作为东吴法学最优秀的毕业生而担任法学院首任院长的吴经熊,在其主政期间(1927—1937),东吴法学院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且更重视对自身高层次法学教育的建设和管理。

硕士班成立后,曾中断过一段时间,后经本院毕业生请求,于1929年秋恢复。在吴院长未出国之前,硕士班学员除在本院按照所选定的科目授课外,并须于每星期二晚间,至吴院长书斋听讲,东吴法学院在1930年的报告中曾称赞培养的硕士生“孜孜砣砣,益以明师之熏陶,他日造就,诚无限量也”。可见,当时这些探究生学风优良,学院领导对他们非常重视,并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6完善的图书馆建设

1924年,东吴法科搬到了上海昆山路11A号,这时其图书馆才建成。先期所藏图书,大多由中外人士捐赠,共拥有3000册英文书籍和1000册中文书籍。这些藏书虽然很有价值,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筛选,所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此后,图书馆建设逐渐完备。如逐年添购图书,所以藏书日渐丰富。1935年末,图书馆已扩充达“20000多册法律类图书”,被自豪地称誉为“远东最佳图书馆之一”。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晚期的目录也列出了相当丰富的美国、英国原版资料和一流的中国著作。东吴法学院图书馆还藏有相当数量的法国、德国和日本原版资料,包括书籍和杂志,还至少有少量的“其他外国法”的书籍。另外还初步制订了现在看来仍比较规范的借阅规则,如包括办证、借阅时间、借阅数量、借阅期限、罚则等。

图书馆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对于法律院系尤其如此。其逐渐完备为东吴法学院师生迅速把握国际最新的中外法律创造了条件,保证了高层次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从而为东吴法学的腾飞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7一流的学术刊物

1922年4月创办了《ChinaLawReview》(《法学季刊》),该刊物为中英文两种文字印刷,起初为季刊,每两年编为一卷,是全国最早出版的大学法学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摘要:引进国外的法律原理,并将中国的法律介绍到国外;推进中外法律原理达到比较探究;在中国广泛宣传和推广这些法律原理的知识,为中国法律的改革作预备。内容多为东吴同学和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该刊物创办伊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准。吴经熊曾评价说,这本刊物“逐渐地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自1931年起,中英文分开刊行,成为两份刊物。中文的改作双月刊,每年一卷,更名为《法学杂志》,英文版一仍然名,并在国内外继续保持相当的影响力,“它是了解中国法制史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时期的重要资料。”

可见,从西学东渐、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上海的小环境、东吴法学院自身出色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本科教育、重视的领导、完善的图书馆建设、一流的学术刊物等方面看,东吴大学法学院已经具备了提高法学教育层次的条件,水到渠成,且注定布满活力。

三、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从政府颁布的教育法规看,中国的探究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翌年拟定《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其中已有“大学院”的名称。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为避免和“大学堂”名称相混,“大学院”改为“通儒院”。“高等学堂、大学堂,意在讲求国政民事各种专门之学,为国家储养任用之人才。通儒院,意在探究专门精深之义蕴,俾能自悟新理;自创新法,为全国学业力求进步之方;并设立中国旧学专门为保存古学古书之地。”“通儒院学员之探究学期,以五年为限,以能发明新理、著有成书、能制造新器、足资利用为毕业。”“通儒院学员至第五年之末,可呈出论著,由本分科大学监督交教员会议所审察,其审察合格者即作为毕业,报明总监督咨呈学务大臣会同奏明,将其论著之书籍图器进呈御览,请旨给以应得之奖励。”

1912年10月,公布《大学令》,规定摘要:“大学为探究学术之蕴奥,设大学院。”“大学院生人院之资格,为各科毕业生或经试验有同等学力者。”“大学院生在院探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者,得遵照学位令授以学位。”并同时规定私立大学不设大学院。

1915年1月22日,颁布《特定教育纲要》,规定“学位除国立大学毕业。应按照所习科学给予学士、硕士、技士各字样外,另行组织博士会,作为审授博士学位之机关,由部定博士会及审授学位章程暂行试办”。

1917年,公布修正大学令,规定摘要:“大学为探究学术之蕴奥,设大学院。”“大学院生人院之资格,为大学本科毕业生。”仍规定私立大学不设大学院。

当时中国的高校有三类,即公立、私立和教会。按当时法令,私立大学是被排除在探究生教育之外的,包括在当时和东吴大学齐名的私立朝阳大学。“教会大学中,曾设立法科的有震旦大学、东吴大学和燕京大学,其它的如金陵、之江、岭南、齐鲁等校都只设政治或政治经济系。1929年燕京大学立案后分设三院,其中之一即应用社会科学院,嗣后不久改为法学院,并添设法律学系,但设置时间不长,1934年就停办了。”“震且大学的法学院,于1917年开始授予硕士学位,1920年起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公立学校中,在1926年前涉及法学高层次教研的仅有北京大学,其设立的法科探究所中培养了一些探究人员,其有关情况如下摘要:

“1917年11月北京大学法科探究所成立,下分法律、政治、经济三门探究所。在其简章中规定摘要:探究所以各科之教员组织而成,本科毕业自由志愿加入探究所;本校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探究所主任教员认为合格者得人所;本校毕业生以外和本校毕业生有同等之程度而志愿人探究所者,经校长同意认可,亦得加入探究所;本国及外国学者,志愿共同探究而不能到所者,得为通信探究员。探究所是仿照德、美两国大学的Seminar(讨论班)办法,为专攻一种专门知识之所。1917年,北京大学法科探究所学生数总计为73人,其中,已毕业于大学之探究员49人,仍在各科肄业之探究员10人,通信探究员14人。”

和东吴法科探究所相比,北京大学法科探究所虽名称上相似,而招收的却不是探究生,而是探究人员;是一种进修,而不是一种学历教育。据《百年法学摘要: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史(1904—2004)》一书后附的“历届探究生入学人数统计表”中所做的统计摘要:北京大学法学院1943年才招收第一名探究生,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前共招收4人。和前者相比,当时北京大学的高层次法学教育还是相对滞后的。

通过以上史料分析,可以得出摘要:震旦大学和东吴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招收法学探究生的高校。虽然前者比后者招生的时间早一些,但现已不复存在,所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是中国现存大学中最早授予法学硕士学位的大学。

四、启示

东吴法学院毕业的探究生人数虽然不多,不似自己培养的本科生在近代中国影响那么巨大,但作为东吴法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还是起了一定功能的,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以下三个方面摘要:

(1)东吴法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法学高层次人才的学院,开了中国法学探究生教育的先河,为当代中国法学探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东吴法学探究生教育进一步扩大了东吴法学院在近代中国法学界的影响。抗战前,“国内公私立大学,设有法律科者约二十余校,而核准设置法律部探究所者,只我一校,其信誉可知”。

(3)东吴法学院培养的探究生进一步扩大了东吴法学在当代中国法学界的影响。例如,当代中国闻名的比较法学家、翻译家——潘汉典,曾是1948届的法学硕士,他担任了200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元照英美法词典》的总审订,该书被称为“一本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英汉英美法词典”,“这是东吴法学院被关闭半个世纪后,凭它的学术遗产向新世纪的隆重献礼,是东吴法学院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总之,东吴法学成熟的本科教育、杰出的师资队伍、完备的图书馆设施、一流的法学刊物、及早对高层次法学教育的追求、全国最早的法学探究生教育等,奠定丁东吴法学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法学界公认的一个品牌。东吴大学的法学探究生教育是中国高校法学探究生教育园地一朵早早绽放的奇葩,也为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起了极佳的示范功能,必将为目前苏州大学的法学探究生教育再度雄起发挥巨大的历史影响。

论文摘要: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

论文摘要摘要:东吴大学法学探究生教育始于1926年,为中国现存最早培养法学高层次人才的大学。其开创的历史条件有摘要:西学东渐、对高层次法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有利的地理位置、出色的师资队伍、成熟的本科教育、重视的领导、完善的图书馆建设、一流的学术刊物等。它为当代中国法学探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扩大了东吴法学在近代及当代中国法学界的影响。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6

目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设立总体上存在“特殊项目不特殊、高端项目不高端、硕士项目本科办、专业性教育‘学术化”’的倾向。从5所院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存在着以下4个具体问题:

1.课程数量太多,硕士项目本科化。过度拘泥于全国统一的硕士培养制度,各校都为该项目开出了大量的课程,如人大开了15-16门课,清华大学29门,北外20门,中国传媒大学22门,复旦大学12门。而该项目总共只有两年时间,其中在校学习一年,另一年为实习。课程数量繁多导致学生忙于应付,对每门课都只能一带而过,无法深入。

2.专业课程划分过细,浪费教学资源。这也是造成以上课程数量过多的原因之一。如各校关于“英语新闻写作报道”就分为《初级英语新闻采写》、《高级英语新闻采写》、《初级英语财经新闻采写》、《高级英语财经新闻写作》、《英语特稿写作》、《调查性新闻》等。而实际上一门高强度、高密度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完全可以囊括以上所有内容。将授课内容过于细分必然造成内容重复,教师浮于教、学生浮于学,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

3.纯语言类课程太多,降低了项目层次。如人大分别开出《第一外语》、《高级英语》;中国传媒大学开出《外语语言基础》、复旦大学开出《硕士生综合英语》和《硕士生高级英语》等。这些课程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将本应注重专业教学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降级为英语语言提高类项目。

4.公共必修课设置缺乏新意。各校都将“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作为“公共必修课”开出,而实际上,这些课程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中都已经考过。我认为,如果在内容层次上无法与入学考试的内容相区分或提升,这些课程完全可以免除,或并入其他课程,如《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课程中。

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一种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目前5大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没能充分体现未来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课程设计模块都是基于传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尽管有些课程从名称看似乎体现了一些针对性,但授课内容有些“绕圈子”,与项目“短、平、快”的实战性和应用性要求不符。

笔者认为该项目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应从“驻外记者”(或者说新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一线的和高端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何种“核心能力”出发,开发或整合专门课程。该项目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核心能力:语言能力、技术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和技术能力属于基础能力,处于微观的“术”的层面,而逻辑分析能力则为关键,出于中观乃至宏观的“道”的层面。

1.语言能力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应该已经具备很高的英语能力。而以英语为媒介传授的、高强度和高频率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和极为广泛的英语阅读可以进一步提升该能力。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要招收的既不是单一的语言人才,也不是其他单一专业人才,而是已经具有相当高(如英语专业八级或GRE成绩优秀)的英语(或其他语种)语言和文化素养,并凭借语言获得了开阔的视野,愿意进一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投身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外语已经相当优秀,但不一定是语言专业出身。对这样的学生而言,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阶段,英语(或其他语种)不过是教学和学习媒介,而不是学习的对象,他们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相关科目。

2.技术能力

该能力主要通过高强度和高实践性的《新媒体辅助新闻报道》课程来培养。

新媒体课程不仅包括跨平台的报道技能,还应包括对各种网络社会性媒体的应用。在美国,随着一些新闻组织开始创建专门的职位对社交媒体工具进行管理,各大新闻学院,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纽约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等等,也都已经开设相应课程,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Twitter、Facebook、博客和Skype等获得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人物、研究新闻主题、和推广新闻等。因此,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中应该开设这类课程。

3.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分析能力属于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智能之一,是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S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GMAT和LSAT,以及我国的MBA联考的主要内容。培养优秀的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终极目标。

该能力可以指微观层面的,也可以指宏观层面的。微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是指“迅速判别西方涉华言论和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逻辑谬误并予以反驳”的能力。

宏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是指经由多方位、系统的和长时间的训练后而具有的高超的,能调动自身具备的一切知识、技能、阅历和经验集中应对和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可以具体到以下几门课程:《跨文化传播》、《新闻传播学概论》(拟态环境理论、黄色新闻、新闻专业主义、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等)、《国情与国际关系》(包括中国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和中欧关系等)、《中外新闻伦理》(中美当代新闻实践中的相关案例)、《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如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纳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传播实践等)、《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如通过各种科学手段获得可靠数据)等、《英语分析写作》(对以上各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以上语言能力、技术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互相区别,但也相互渗透,其相应课程可列表如下: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7

1、中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根据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笔者选取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分析对象,发现其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补修课程。这4所高校广告专业研究生学位总学分要求基本接近,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也大体相当。笔者综合了所选4所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的内容,分析发现4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有较高的一致性:首先,都设有包含的公共课程;其次,专业基础课基本都是围绕传播、媒介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表现为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居多;再者,专业必修课主要以广告综合理论研究为核心,涉及广告运作管理、广告伦理法规等方面;最后,专业选修课涉及领域广泛,既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也有广告专业实务课程,还包括营销、公关、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对所选4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5种类型。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1、学科归属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三、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1、改革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广告业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深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并未形成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内高校广告专业应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与资历雄厚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寻求更为广阔的实践性学习平台。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8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全国军校中惟一的新闻系,被誉为“军事记者的摇篮”。该系主任顾黎接受采访时一身威武的戎装格外醒目,而他身上散发的学者睿智与师长磁场更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顾主任的交谈中,笔者深深感受了他对于培养军事新闻人才的使命感,而军事记者面前的神秘面纱也随着采访的深入被逐渐揭开。

记者:贵系被军内外新闻界誉为“军事记者的摇篮”,请您谈谈你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好吗?

顾黎:我系作为全军惟一培养军事新闻干部的人才基地,目标是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传播观念、活跃的新闻敏感、深邃的认知见解、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军事素养的复合型军事新闻人才。

记者:据了解,贵系培养的大多是面向部队的军事新闻人才,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顾黎:的确有更多的要求,我们的毕业学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新闻业务知识,而且要懂军事。要培养合格的军事记者,首先要让学员成为合格的军人,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素质全面的新闻记者,只有这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够为军队“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军事斗争是一门广博深刻而变动不拘的艺术,军事斗争的情况复杂而多变,这就要求我们的军队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敏锐的眼光和全新的理念。在政治思想上,我们通过理论灌输、经常教育、实践锻炼、环境培育等方式,努力把学员培养成为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思想先进、道德纯洁、作风正派的合格军人;在军事素质上,则通过新训奠基、课堂吸纳、日常养成、当兵代职等途径,努力把学员打造成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合格军事新闻人才。

记者:具体的做法有哪些呢?在平时的课程设置上是如何实现军事与新闻这两个不同学科的最佳结合的?

顾黎:新闻与军事的确是两个各不相同的学科,但宣传是军事斗争的手段,而军事事件又是重大新闻的宝藏。我们新闻系的首任主任郑旷教授在办系之初就定下了要求学员“扎扎实实打基础,勤勤恳恳练笔头”的教育理念。这里的基础不仅指文史知识、哲学基础,更涵括了政治思想和军事基础,“练笔头”也就是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专业技能是与时俱进的技能,这就要求学员去学习掌握最新的采写编播技能,并运用到复杂多变的国防军事斗争中去。我们系一直以来就强调新闻的“军”味,在课程的设置上,一直把舆论战和战时新闻采写的系列课程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课程来建设,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2005年,我们总结的《深化军事新闻教学改革全面构建舆论战教学体系》的教学成果获得了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今年,我系建设与申报的《舆论战》课程又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并被推荐为“国家精品课程”。

记者:在平时的新闻教学中,贵系是如何加强与基层部队、军内外新闻媒体及新闻院系的交流与合作的?

顾黎:交流是两方面的,要把别处的专家请进来,也要让我们的学员走出去。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与军内外媒体的合作,经常请军队新闻单位的社长、总编、名记者和其他新闻院系的名家来讲学指导,同时还聘用他们作为特聘的兼职教授对我们学员进行不定期咨询授课,这就是“请进来”。另一方面,我们更强调学员“走出去”。我们组织学员开展广泛的读报评报活动,并将评报的文章反馈给军内外媒体,与之形成交流。此外,我们系还依托军队媒体和宣传部门开展有组织的学员实习。以毕业实习为例,我们实施严密的组织,包括行程、岗位、居住我们都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并给予经费支持,确保了实习的效果。1999年以来,我们每年会同军区军兵种报社举办毕业学员小分队实习采访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东南海防行”、“革命圣地行”、“河西走廊行”、“东北边防行”、“蓝色军港行”、“长征战场寻访”等小分队实习采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员的新闻业务能力,更是对学员政治思想的一种熏陶。

记者:众所周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才与通才一直是一对矛盾,贵系是如何处理新闻人才培养中这一突出矛盾的呢?

顾黎:在教学中,我系立足培养复合型人才,在通中求专,博中求精。我们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对育人目标进行由“专”到“通”的调整,一面组织学员学好专业理论,一面鼓励大家勤奋实践,刻苦练笔,学员在校期间参与主办南京政院报、双拥报、新闻实习报、雏鹰报,以及《军事记者摇篮》和《新闻学苑》杂志,并积极加学院“南政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制作,通过办报办刊的实践锻炼提高各种专业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学员选修《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政治军官口才艺术》、《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等课程,引导学员把求知的触角延伸到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我们还开设了《新闻理论专题研究》、《新闻业务专题研究》等课程,专题介绍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闻理论界正在探讨的问题,鼓励学员善于思考、参与争鸣。

记者:我们了解到去年贵系取得了博士授予权,今年又正逢贵系首届学员毕业20周年,您能谈谈你们2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的建设情况吗?

顾黎:去年10月,我们系跨入了全国15家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院系方阵。这和20多年来广大教师和学员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已形成了军事新闻史论、军事新闻实务、舆论安全与管控、军事新闻宣传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等4个特色鲜明、前景广阔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以此为平台承担了“大众传媒与国家舆论安全战略”、“大众传媒与现代战争”、“网络新闻宣传与管理研究”、“军事传播理论与实践”等10余项部级、省部级和军队级规划立项课题。

记者:要培养出高素质新闻人才,就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师资力量和强有力硬件支持,能否请你介绍一下贵系在这两方面的建设情况?

顾黎:目前,我们系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2人;高职比例为48%,硕博士比例为61%。此外,在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学院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心理学、信息管理学等全军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为军事新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包括思想性、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在内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撑。另一方面,学院在提供配套齐全的公共教学设施的基础上,专门为我系建设了新闻编辑、电视新闻、数字广播、新闻摄影等4个设备先进、配套完善、实用性强的专业实验室,为军事新闻学科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记者:贵系毕业学员的分配前景是怎样的?是否都能成为了军事记者呢?

顾黎:我系毕业学员大多分配到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从事新闻工作,可以说是毕业学员遍三军,部分优秀学员也可直接被选调到报等军内一线媒体。20多年来,我们已向部队输送了2462名硕士、本科和大专学员,今年,我们对2000多名毕业学员进行了跟踪调查,所到部队的领导对我系培养的新闻干部均做出了高度评价。我们新闻专业毕业学员已成为军队新闻战线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其中8人担任报社社长、副社长,17人担任主编、副主编;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军队媒体从业人员中,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专业毕业学员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记者:最后,能否请您给新闻专业的同学们推荐10本值得读的书?

顾黎:可以,但10本书对于新闻专业需要的“杂家”来说可能有些少,我主要推荐一下关于军事新闻的10本书,送给对军事新闻有兴趣的朋友吧,《军事新闻学概论》、《军事传播学概论》、《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新闻写作》、《军事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当代军事新闻传播论要》、《战时新闻传播诸论》、《军事新闻采访与制作》、《舆论战100例――经典案例评析》、《军事新闻改革发展论稿》。

记者: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大队新闻专业)

链接: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9

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思路为:完善机制,内涵发展,积极开拓,提升层次。下大力气抓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开拓,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

学科建设以教育部学位授权体系结构调整的改革为指导,稳步发展学术学位二级点设置,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设立交叉学科点,重点发展专业学位,把提升办学层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构建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

强化制度的落实,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学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培养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以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2013年下半年启动了第三阶段,主要内容已经转移到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上来。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巩固扩大近年来推行的学生课题制度、专业主文献阅读制度、国内外访学交流制度,使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定位落实到实处。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责权机制。以《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开展导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学术水平。完善学科负责人制度,评选优秀导师,适时引入淘汰机制。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

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刑法学2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为2个专业招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9年,院系机构再次调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归属到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学院新增了外国哲学专业并招生。

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具备以下特点:不同学科相互支撑,形成增量协调优势;培养模式丰富多样,“第二课堂”发挥作用;严格管理不能松懈,建章建制立好规矩;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水平。

未来,学院将调整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交流合作,开放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导师制度;注重调查研究,优化考核体系。

青少年工作系吴鲁平:

在近10年的发展中,青少年工作系研究生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学科专业点不断壮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质量明显提升;导师人数不断增加,导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结构日趋合理;不断探索并创新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走向制度化,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高校思政专业普遍存在的招生难、出口难、学生进校后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青少年工作系坚定不移地走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之路,特别注意“两个坚持”: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社科理论和方法知识借鉴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尤其是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展开的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并举。未来,青少年工作系将为建构新型思政的“话语体系”做长期努力;走“科学化”之路;建构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加强沟通与交流;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社会工作学院陈树强:

社会工作学院于2006年成功申报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点,2007年招收首届学生,2011年获批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点。

学院注重打造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构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亦注重实践教学;在研究方面,鼓励导师带领学生科研,也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研究,尤其是积极参加学校资助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在社会服务方面,鼓励导师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时引领学生参与,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学院还把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全程育人”学生工作体系应用在研究生工作上,分阶段、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入学适应、社会适应、就业指导等服务。

未来,学院将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积极申报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二是认真研究社会工作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明确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法;三是对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较大幅度修订,进一步明确应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四是配合研究处进一步完善有关研究生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吴用:

法律系自1993年建系,从2003年开始招收刑法学硕士研究生,迄今已有10年,共培养研究生586人。目前,法律系硕士生导师为35名(含1位校外专家)。

回顾10年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法律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主动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校外兼职导师聘任工作,目前聘任了60余位;推进实践类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司法职业能力;推进研究生科研工作,实施研究生科研立项资助计划;推进研究生海外交流项目,顺应国际化办学的大趋势。

经济管理学院谭祖谊:

2006年,世界经济学获批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经济系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在该一级学科之下,设立金融学和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经济系研究生培养历程有以下几个特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控制招生规模,走“少而精”的发展道路;培养质量很高,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生源质量相对较低,本系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较少,但增长快;研究生师资力量比较弱,指导教师专业学术背景多元化。

今后,经济系将优化专业布局;继续控制招生规模,坚持培养“精英人才”战略;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和良好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吸引本校优质生源;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充实导师队伍。

新闻与传播系罗自文:

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包含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总体上,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生源质量有一定保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究生学科体系;建立了一支有特色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学术能力培养等教学体系相对比较完备;教学方式多样;实行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制度,学生学术能力有较大提升;研究生培养目标较为明确,研究生就业总体形势较好,特别是就业质量较高。

今后,新闻与传播系将主要从学科建设上下功夫,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力争打造两支队伍,制定两个计划: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稳定的前沿研究方向、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以申报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和专业硕士为契机,为研究生营造更好的学科环境。优化培养方案、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建立培养效果反馈机制。

公共管理系柴宝勇:

公共管理系设有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开始招收首届研究生。目前,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正处在论证阶段。一个学科的设立,需要具备内在的逻辑性,要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社会管理和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都符合学校的特色和定位。

从长远来看,公共管理系在办好现有学科点的基础上,要依靠社会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依靠政治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培育政治学一级学科,着重突破瓶颈,进一步实现学科整合,真正体现学校的青年和政治特色。这也符合社会对学校的期待。

学校在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上具有多个优势:符合学校特色,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依托团中央的组织系统支持;学校有培训团干部的优厚资源和优良传统;MPA能整合学校各学科资源,以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甚至社会学课程等。

中国语言文学系张跣:

2013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批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文化哲学硕士点正在建设中。文化哲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一方面,它将哲学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采用“文化性”思考的范式,把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寻求哲学可能具有的更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它对文化进行“哲学性”思考,通过对文化符号的不断反思和追问,对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展开形而上的思考,探寻贯穿多种文化现象的普遍性结论。

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篇10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跨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出版、广播电视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招收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等专业学术型硕士,及新闻与传播、出版、广播电视专业硕士;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等6个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设施先进,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师62人。

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之一,河南大学从1993年就开始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部分省、市广播电视系统的主播或骨干力量,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任鲁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毛强、陕西卫视节目主持人韩冰、河南电视台马晓红、崔晓静、韩佳等。

一、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专业课程主要有:广播电视概论、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新闻播音、节目主持训练、当代世界广播电视、摄影与摄像、形体与化妆、朗诵与配音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专业为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部门等培养能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以及摄影、摄像、音响、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课程主要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影视导演艺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画面剪辑、影视非线性编辑、电视纪录片创作、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文化学、多媒体技术、视听心理学等。

二、学制和招生省份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均为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收,面向河南、山东、山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北等省招生,学费标准为5700元/年。

三、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具有学习本专业的素质和条件:普通话语音准确,嗓音条件良好,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身体健康,相貌端正,无口吃,无色盲,无发音器官疾病;男性身高168厘米以上,女性身高160厘米以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具有学习本专业的素质和条件:普通话语音准确,有较强的写作编创能力、影片分析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身体健康,相貌端正,无口吃,无色盲。

四、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湖南省、湖北省考生有关要求

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录取使用上述省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使用上述省份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招生计划以上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五、山东省、河北省考生报考要求与相关安排

由于上述两个省份2016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没有组织省统考,因此报考我校上述两个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录取时使用我校专业校考成绩。

(一)报名条件

1、考生凭户口所在地省辖市招办核发的“2016年艺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报名考试。报名考试收费标准原则上按照考生所在省份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2、考生只能参加我校在其户口所在省份组织的专业考试,不得跨省考试,否则成绩无效。

(二)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面试(满分400分)

(1)指定文字稿件朗读;

(2)即兴评述(现场抽题,准备5分钟,不得写成提纲或文稿,2分钟左右);

(3)回答评委问题(评委依据考生的主持人话题或即兴评述提出问题,考生给出回答)。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笔试(满分100分)

(1)影视作品分析(50分) (2)文学常识(30分) (3)影视常识(20分)

(三)招生计划及考试安排

省份

计划数

报名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播音

编导

山东

13

26

济南市招生办

        1月18日至考试前四天下午17:00,具体时间以省考试院公布为准。

        登录山东省招生考试院网站报名

(wsbm.sdzk.gov.cn/art)

2月18、19日

河北

8

14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月27、28日

2月29日—3月1日

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时间为第一天(以上表中所列),最终以当地省份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信息为准。

(四)专业考试成绩评定办法

专业考试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的领导和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举行。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考试过程全程录像。评委在山东、河北两省专业考试的评分作为参考分,考生最终的成绩由专家评委根据录像资料复审确定,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通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于所在省份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笔试,试卷在纪检监察人员监督下带回我校,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组组织专家评委在封闭场地评卷、复核,最终确定考生成绩。

(五)文化课考试 考生在所在县、市招生办报名,参加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六)专业考试结果通知办法 凡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我校将在“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上予以公布。在填报全国普通高招录取志愿时,考试合格考生可以选报河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否则选报该专业无效。录取时,使用该专业校考成绩。

六、录取原则

在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省统考成绩达到相应省份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山东、河北考生使用我校校考专业成绩,其他省份考生使用专业统考或联考成绩,在相关省份招生主管部门投档考生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成绩占60%、文化成绩占40%的百分制权重(计算公式详见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计算考生综合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名顺序择优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按专业成绩占50%、文化成绩占50%的百分制权重(计算公式详见河南大学招生信息网)计算考生综合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名顺序择优录取。

咨询电话与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