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0:32:33

评估法

评估法范文篇1

第一条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的检查验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文件和本办法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二条检查评估的对象为: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实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二章检查评估的指标要求

第三条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评估标准

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达到98%以上;

普及了初等教育;

最近三年以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95%以上;

所辖的农村行政村、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及同级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应达到上述标准(有特殊困难的地方除外);

所辖的乡(镇)、行政村都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人口稀少的地方除外)。

第四条办学条件的指标要求

县、乡建立了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按国家和省级规定配备了专兼职人员;

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按规定配备了专兼职干部、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教学设施,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教育和培训;

认真落实了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扫盲和农民教育经费的规定。

第三章检查评估程序

第五条在自验达到上述指标要求的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向地区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报。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的检查验收组,参照有关文件和本办法组织检查验收。凡全面达到各项指标要求的,即验收其为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有关检查验收的报告应于每年7月底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第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查验收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抽查。

第四章表彰办法

第八条凡经检查验收合格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九条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告,对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抽查评估后,向全国每年度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名单,予以表彰奖励。

评估法范文篇2

第二条*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包括市辖县、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以及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行为,必须依据本办法进行土地资产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土地资产评估是指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委托或授权地产评估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资料,运用规定的原则、程序、标准和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被评估宗地地产价值进行评价和估算,作出该宗土地的地价。土地资产评估的地价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得利益反映出的价格形态,包括级差地租、配套费、开发成本等。

第四条*市国有土地资产评估工作,由*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实施统一领导,由*市土地管理局实施统一管理。国有土地资产评估价格,市区范围内(即市辖五区)必须经*市土地管理局确认后方可生效;各县(市)范围内必须经各县(市)土地管理局确认后方可生效。

第五条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市区由*市土地管理局、各县(市)由各县(市)土地管理局统一组织土地资产评估。集体所有制土地需要出让使用权的,必须先征用为国有土地,并进行相应的土地资产评估,方可办理出让事宜。

第六条行政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经济活动中凡涉及到下列经济行为的,必须申请市、县(市)土地管理局进行地产评估:

(一)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经济担保的;

(二)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建立股份制企业,或者以土地使用权投资联营的;

(三)企业破产拍卖土地使用权的;

(四)从事涉外房地产活动的;

(五)其他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进行土地评估的行为。

第七条土地评估工作应执行国家有关地价管理的规定,遵循公正性、科学性、真实性、合理性的原则。

第二章地产评估机构与管理

第八条*市土地评估委员会主管全市行政区划内的土地评估工作,负责制定土地评估和地价管理的有关政策,协调土地评估中的重大问题。市土地评估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市土地评估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土地管理局内。市、县(市)土地管理局建立土地评估工作机构,在市、县(市)土地管理局的领导下,从事土地资产评估工作。

第九条土地评估工作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土地评估政策、地价管理规定和被评估土地的实际状况,按本办法规定独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土地评估工作机构作出的土地评估价格,必须报经市或县(市)土地管理局核准,其中重要土地评估项目的土地评估价格还需报市土地评估委员会批准。非市、县(市)土地管理局建立的土地评估工作机构不得从事土地评估业务。非经市、县(市)土地管理局核准的土地评估价格无效。

第十条土地使用者应配合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进行土地评估,如实反映土地状况和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进行土地评估,按市物价局会同市土地管理局核定的标准和办法收取土地评估费。

第三章土地评估程序和方法

第十二条土地评估立项:

(一)集体所有制土地被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后,需要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市)土地管理局立项,指定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评估。

(二)在国有土地上成片开发建设,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实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市)土地管理局直接立项组织评估,或者由受让方申请市、县(市)土地管理局立项,指定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评估。

(三)行政划拨的土地,需要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或者以土地使用权进行投资的,以及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或者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使用权人向市、县(市)土地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由市、县(市)土地管理局立项,指定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评估。

(四)有偿出让的土地,需要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使用权人(即原受让人)直接委托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评估。

(五)其他需要进行土地评估的,应指定或者委托土地评估工作机构评估。

第十三条申请评估或者委托评估的土地使用权人,必须提交土地使用权证或其他土地权属证明以及有关文件、资料。

第十四条土地评估工作机构接到评估要求后,应及时进行评估,提出土地评估报告书。土地评估报告书应载明以下内容:

(一)评估立项机关或者委托人;

(二)评估工作机构;

(三)评估人或评估工作机构负责人;

(四)评估时间;

(五)评估地块状况,土地评估的原因、目的、评估依据以及作价的原则方法;

(六)使用权年限;

(七)评估的价格;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五条土地评估工作机构提出的土地评估报告书,必须经市、县(市)土地管理局核准,并报经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备案。经市、县(市)土地管理局核准并经市土地评估委员会备案的土地评估价格,作为计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转让金、土地使用权增值费、作价入股投资等的依据。

第十六条土地评估工作机构提出评估报告书后六个月内被评估土地使用权未作变更的,评估报告自然失效,以后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权的,必须重新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土地评估应依据地块的用途、地块的获得方式、土地等级、使用年限、建筑容积率、地块状况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条件和获利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评定。

第十八条土地评估适用以下方法:

(一)基准地价法;

(二)市场比较法;

(三)剩余法;

(四)成本逼近法;

(五)收益还原法;

(六)其他经市土地管理局认可的评估方法。

以上方法可根据评估目的分别适用或综合运用。

第十九条用基准地价法评估时,应根据基准地价,结合地块的微观区位条件、使用年限以及其他影响地价的因素,确定修正系数后,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用市场比较法评估时,应按市场上相同或者类似的地产交易价格,进行评估。

第二十一条用剩余法评估时,应减去地上房屋或建筑物的重置成本价值和其他有关费用后,进行评估。

评估法范文篇3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市场法是根据替代原则,采用比较和类比的思路及其方法判断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规程。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投资者在购置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现行市价。运用市场法要求充分利用类似资产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和估测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运用已被市场检验了的结论来评估被估对象,显然是容易被资产业务各当事人接受的。因此,市场途径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评估途径之一。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若干评估思路中的一种,通过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二是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一般地说,在市场上如能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参照物,就可以把参照物价格直接作为被评估资产的评估价值。更多的情况下获得的是相类似的参照物价格,需要进行价格调整。参照物差异调整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时间因素,即参照物交易时间与被评估资产评估基准日相差时间所影响的被评估资产价格的差异;二是地域因素,即资产所在地区或地段条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差异;三是功能因素,即资产实体功能过剩和不足对价格的影响。

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价值,要遵循下面的程序:明确评估对象;进行公开市场调查,收集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基本信息资料,寻找参照物;分析整理资料并验证其准确性,判断选择参照物;把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比较;分析调整差异,做出结论。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目前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更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是市场法需要有公开活跃的市场作为基础,有时因缺少可对比数据而难以应用。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专用机器设备、大部分的无形资产,以及受到地区、环境等严格限制的一些资产的评估。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采用收益法评估,基于效用价值论:收益决定资产的价值,收益越高,资产的价值越大。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于某一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他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他带来的回报。资产的收益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流,而收益有时间价值,因此为了估算资产的现时价值,需要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折算为现值,这就是资产的评估值。收益法服从资产评估中将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途径及其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它涉及3个基本要素:一是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是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三是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因此,能否清晰地把握上述三要素就成为能否运用收益法的基本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第一,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第二,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第三,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收益法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值,与投资决策相结合,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风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在评估中适用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三、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成本途径始终贯穿着一个重建或重置被评估资产的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如果投资对象并非全新,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实体有形损耗;如果被评估资产存在功能和技术落后,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如果被评估资产及其产品面临市场困难和外力影响,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经济性贬损因素。

成本途径作为一条独立的评估思路,它是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来反映资产的交换价值的,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反映资产的交换价值。只有当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下,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全部费用才能构成其交换价值的内容。只有当资产能够继续使用并且在持续使用中为潜在所有者和控制者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重置成本才能为潜在投资者和市场所承认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途径主要适用于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评估。同时,采用成本法评估,还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也是必须的。

成本途径的运用涉及4个基本要素,即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的有形损耗,资产的功能性陈旧贬值和资产的经济性陈旧贬值。

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资产的原始成本越高,资产的原始价值越大,反之则小,二者在质和量的内涵上是一致的。采用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首先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日期的市场物价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当初购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价值越大。

资产的价值也是一个变量,随资产本身的运动和其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价值会逐渐减少,发生实体性贬值;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用企业原有资产与社会上普遍推广和运用的资产相比较,在技术上明显落后、性能降低,其价值也就相应减少,发生功能性贬值;由于资产以外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引致资产价值降低。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等,发生经济性贬值。

运用成本法评估资产,首先确定被评估资产,并估算重置成本,其次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使用年限,再次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损耗或贬值,最后计算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成本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损耗,评估结果更趋于公平合理,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在不易计算资产未来收益或难以取得市场参照物的条件下可广泛地应用。但是采用成本法评估,工作量较大,同时这种方法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另外经济贬值也不易全面准确计算。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评估途径和方法是实现评估目的的手段。对于特定经济行为,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处在相同状态下的同一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值应该是客观的,这个客观的评估值不会因评估人员所选用的评估途径和方法的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由于评估基本目的决定了评估途径和方法间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为评估人员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条件下的同一资产,并为相互验证提供了理论根据。运用不同的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资产,必须保证评估目的、评估前提、被评估对象状态的一致,以及运用不同评估途径和方法所选择的经济技术参数合理。

由于资产评估工作基本目标的一致性,在同一资产的评估中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果使用这些途径和方法的前提条件同时具备,而且评估师也具备相应的专业判断能力,那么,多种途径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趋同。如果采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某些评估途径或方法的应用前提不具备;二是分析过程有缺陷;三是结构分析有问题;四是某些支撑评估结果的信息依据出现失真;五是评估师的职业判断有误。因此,评估师应当为不同评估途径和方法建立逻辑分析框图,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问题的发现。评估师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除了对评估途径或方法做出取舍外,还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最后确定评估价值。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各种评估途径和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资产的价值。不论是通过与市场参照物比较获得评估对象的价值,还是根据评估对象预期收益折现获得其评估价值,抑或是按照资产的再取得途径寻求评估对象的价值,都是对评估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价值的描述,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并可相互替代的。但是,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自成一体的运用过程,都要求具备相应的信息基础,评估结论也都是从某一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因此,各种评估途径和方法又是有区别的。

由于评估的特定目的的不同,评估时市场条件上的差别,以及评估时对评估对象使用状态设定的差异,需要评估的资产价值类型也是有区别的。评估途径或方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评估不同类型的资产价值时,就有了效率上和直接程度上的差别,评估人员应具备选择最直接且最有效率的评估方法完成评估任务的能力。

(三)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评估方法选择,实际上包含了不同层面的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即3个层面的选择:第一个层面是评估的技术思路的层面,即分析3种评估方法所依据的评估技术的思路的适用性;第二个层面是在各种评估思路已经确定的基础上,选择实现评估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法;第三个层面是在确定技术方法的前提下,对运用各种技术评估方法所设计的技术参数的选择。

资产评估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为评估人员选择适当的评估途径和方法,有效地完成评估任务提供了现实可能。为高效、简捷、相对合理地估测资产的价值,在评估途径和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因素:一是评估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时的市场条件被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适应;二是评估方法的选择受评估对象和类型、理化状态等因素制约。例如,对于既无市场参照物,又无经营记录的资产,只能选择成本途径及其方法进行评估;对于工艺比较特别且处在经营中的企业,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收益途径及其方法;三是评估方法的选择受各种评估方法运用所需的数据资料及主要经济参数能否搜集的制约。

评估法范文篇4

关键词:立法前;评估;实践;必要性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①。截至2021年7月,全国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3个市(州)已制定地方性法规11334件②。弥补了原立法体制之不足,并且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地方治理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能力和立法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给立法质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重复立法、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在设区市立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报告中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成为设区市立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立法前评估的实践进行梳理,认为设区市立法刚刚起步,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对于保障设区市立法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设区市构建立法前评估机制。

一、立法前评估开创

(一)立法评估制度的开创

立法前评估是在立法后评估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提出: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为“切实解决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当定期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提出“立法评估”的概念,但因是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实质上是立法后评估。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一些省市相继开展了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如重庆市、厦门市。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人大也开始启动立法后评估制度,如2004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正在实施的160余件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2005年上海市人大对2003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工作程序,都属于地方立法在立法评估制度上的有益尝试。2011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机制”,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立法后评估”的概念。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不仅解决了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保障了法制统一,提高了地方立法的权威性,而且为我国立法前评估制度构建积累了经验。

(二)立法前评估的开创

随着各地方立法后评估实践的开展和逐步深入,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公平或效益不高的条款基本得到修正,但不良立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不必要立法所产生的立法成本问题靠立法后评估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引起立法者的重视。如,从海南省政府2007年开始在政府立法中启动成本效益分析开始,到四川省政府法制办2010年提出负责起草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的省级部门要进行成本效益测评为止[1],这一时期尽管没有使用立法前评估的概念,但实际上已是立法前评估的萌芽。浙江省政府在2014年的《政府立法项目前评估规则》规定:立法计划的制定需进行立法前评估,并需要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2],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立法前评估实践。2015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提出:“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通过开展立法前评估等方式,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立法前评估的概念,也是中央重视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开端。几乎与地方政府开展立法前评估的同时,地方人大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也开始实践立法前评估。如:2011年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对2011年的立法项目③开展立法前评估就属于对立法前评估实践的探索[3];2014年10月31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聘请专家对制定民用机场条例的立法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2012年陕西省制定的《陕西省地方立法评估工作规定》中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等,这些都是地方立法在立法前评估上的初尝试。

二、设区市立法前评估实践

(一)设区市人大立法前评估实践

2015年《立法法》修改之后,设区市获得立法权,为保证立法质量,各地相继制定地方立法条例,有些地方的立法条例中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如《遵义市地方立法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了对于重大事项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并规定了评估的内容包含可行性、出台时机和实施效果④;《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第九条规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对立法建议项目的必要性、立法依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⑤。从这两部立法条例的内容看,对立法前评估的规定仅属于原则性规定,并且从内容中使用“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的规定来看,立法前评估并不是该地方立法的必经程序。

(二)设区市政府立法前评估实践

相比较设区的市人大立法,同级政府在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上更丰富。从北大法宝查询,截止到2020年4月底,共有16部政府规章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如《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案和规章制定办法》(2018)第10条规定:申报正式立法项目的,还应当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⑥。《青岛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2017年修订)第10条规定:提报作为送审项目的立项申请应当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包括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分析)及相关资料。另外还有25个政府规范性文件对立法前评估做出规定。其中《西藏自治区政府规章立法评估办法》(2017)对立法前评估规定的较为具体,不仅规定了立法前评估的评估对象是立法建议项目,评估的内容,还规定了报送立法建议项目必须进行立法前评估,未进行立法前评估的,原则上不列入立法计划。可见,尽管设区市对立法前评估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无论是设区市政府立法还是设区市人大立法,都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立法前评估机制,这也是导致设区市立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而因设区市初获立法权,在设区市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制度构建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并可有效解决其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设区市法规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设区市立法前评估的必要性

(一)保障法制统一

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国家难以实行统一的立法体制,应建立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这也是2015年立法法修改赋予设区市立法权的主要原因。同时,保障法制统一也是我们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的需要。由于设区市立法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地位最低,上位法层次和类型较多,在内容上很容易出现与上位法冲突与抵触,破坏法制统一。如2014年浙江省政府修订了《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之后,杭州、温州、宁波相继制定内容相似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在制度设置和法律后果上却与省政府规章存在差异。尽管省政府规章不是地方性法规的上位法,但毕竟在一省范围内普遍适用,如果被地方性法规破坏,规章效力将会大大降低,政府立法将变得没有意义,也会给我国的法制统一带来挑战。而立法前评估首先要评估立法权限是否合法,即拟立法项目是否符合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限制,超出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的项目不予立项。其次要评估拟立法项目是否合法,即拟立法项目与上位法甚至省政府规章是否矛盾。最后要评估立法内容是否合法,即评估法规草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是否符合单行法的限制,还要审查是否与本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是否矛盾。这就最大程度上避免设区市立法与上位法的抵触与矛盾,也可以避免与国家政策和省级政府规章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

(二)提高立法质量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的实现程度和立法质量高低有直接关系。高质量的法不仅是内容科学合理的法,而且是立法技术的准确运用的法。设区的市人大初获立法权,人才储备不足、立法经验不够,存在立法理念和技术落后,影响设区市立法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理念落后。已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罚代管观念浓厚,内容中规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行方式的条款较多,而规定公共服务的条款较少,这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不相符合,也与法治政府的内涵背道而驰。二是法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例如,《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了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政府各部门工作,但是对于联席会议如何工作却没有具体规定,导致联席会议制度因缺乏可操作性而不能实现设计的初衷。三是立法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为立法体例、结构和语言上不够严谨。如:在立法体例上存在大而全,照抄照搬上位法的情况。在立法内容上,有的规定了禁止性行为规范,但没有相关法律责任的内容;有的规定了法律责任却在行为规范中没有没有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导致了法规内容的矛盾或无法实施。在语言表述中,有的地方性法规中使用政策语言,或者使用行业术语却不加解释。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落后严重影响了设区市立法质量,进而影响法规效力。立法前评估从立法项目的选择开始介入设区市立法活动,到法规制定的时机是否成熟、内容是否公平、成本和效益是否成比例,甚至对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全面进行论证,从而保证立法质量。另外,立法前评估第三方评估主体可以吸收由有立法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组成,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对法规草案的立法体例、结构和语言等技术性问题的评估,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由他们直接参与法规草案起草,这就可以弥补设区市因立法能力不足而产生的立法质量问题,有效防止不良立法出台,从而维护设区市立法的权威性。

(三)避免重复立法

与国家立法不同,地方立法的生命在于地方特色。强调地方特色实际也是解决重复立法问题,这就要求设区市立法必须围绕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解决当地问题作为立法导向,制定出有针对性并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立法政绩,照搬照抄上位法,或者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立法,没有地方特色,不能解决本地方的问题,这就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如2017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房屋安全管理条例》四个月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议就制定了《温州市危险住宅处置规定》⑦,专门就危险住宅处置做了特别规定,但在二者条款内容大量重复,造成了立法资源的浪费[4]。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2016年批准了设区市12部地方法规,7部内容是水环境保护。其中三部地方性法规⑧所规定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问题是水环境保护的普遍问题,没有根据地方在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规定特别治理措施,地方特色性不足[5]。对设区市进行立法前必要性评估,可以解决重复立法问题。必要性评估要求评估者全面掌握当地的社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维持现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有哪些,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否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立法前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当地问题的属性确定立法是否必要,对当地问题的深入分析也能保证立法确能解决当地问题,确保立法具有地方特色,最大程度上解决因立法政绩冲动而产生的重复立法问题,从而降低地方立法成本、节约立法资源。

(四)防止借法扩权

“立法需求多缘于行政管理事务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解决”⑨,政府作为行政事务的管理者,肯定会最先感知和面对立法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整个过程。“因为无论从专业性还是实践经验看,行政管理机关或相关执法部门具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使立法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⑩。正因如此,从国家立法到地方立法,普遍存在“部门主导立法”现象。实践中,地方人大过度依赖政府编制立法计划,地方立法项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并且受体制、经费、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绝大部分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由政府完成。这种立法起草机关同时又是法规执行机关的做法,既可以保证执行机关准确把握法规的精神,也方便执法机关正确执行法规的原则,可以节约执法成本。但立法者又是执法者的模式容易给人性的弱点造成极大的诱惑,使借立法来扩大权力和借立法来追逐利益成为可能,法规质量和立法权威都受到影响。如《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16个行政机关的权限和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机关之间如何协调工作显非易事,降低了工作实效,并且该条例只有一条是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6]。解决政府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的重要途径是公开立法、公众参与。从设区市立法的实践来看,尽管部分地市有开门立法,但由于公众对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缺乏了解,从而难以发挥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立法前评估基于民主的程序,在步骤中包含收集公众对法规项目、法规草案的意见或者对评估结果的意见,特别是通过听证等程序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为公众参与立法提供了渠道,容易得到公众的关注和支持,更好的实现公众参与立法,促进公众对立法的信任。这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政府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立法质量,进而树立设区市立法的权威性。

四、结语

总之,立法前评估对于提高立法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立法实践届已达成共识。设区的市立法刚刚起步,在设区市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可有效解决其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设区市法规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各设区市立法机关不断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立法前评估的内容、规范立法前评估的程序、构建立法前评估回应机制,使立法前评估对设区市立法工作起到“过滤”作用,从源头上保证设区市立法质量,用良法保障地方善治,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促进设区市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玉.地方立法前评估的内涵及主体模式解析——基于对立法后评估的借鉴[J].西部法学评论,2018(06):111-121.

[2]同[1].

[3]周怡萍.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以地方立法为视角[J].人大研究,2014(08):32-41.

[4]黄昭作.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困境与突围——以温州地方立法实践为视角[J].人大研究,2018(10):37-49.

[5]廖军权,黄泷一.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创新机制:立法点评[J].地方立法研,2017(01):60-70.

评估法范文篇5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令第12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颁布。为规范我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现将《暂行办法》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资产评估管理工作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暂行办法》是新的国资监管体制中资产评估管理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各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属企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培训,认真学习《暂行办法》;严格执行《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做好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二、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省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经省政府批准的经济行为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由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核准;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经济行为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分别由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核准。

评估法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评估;许可;评估方法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质押、转让、许可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在不同背景下所关注的主要因素和采用的计算方法都存在着差异。

目前传统评估方法对知识产权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传统的评估方法(如市场法和成本法)不能适用于一切情形知识产权评估的要求,如许可和企业合并就属不同情形。尽管大量学者对知识产权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但评估时,评估人员根据不同的评估客体和要求选择不同评估方法,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知识产权评估。在这样的背景下,TedHagelin基于知识产权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竞争优势的影响提出了知识产权评估的竞争优势法(CompetitiveAdvantagevaluation简称CAV方法)。尽管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但该方法对于评估知识产权束(知识产权的集合)的许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对某一产品而言,多个专利或专利与技术秘密的一揽子许可较单一专利或单一技术秘密的许可更为常见。而在进行一揽子许可时,可整体考虑该知识产权束对产品竞争优势的影响,从而获得有益的参考。本文介绍知识产权评估的竞争优势方法,并对该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1CAV方法主要内容

CAV方法可以用于多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例如专利、商标、商誉、版权等J,尤其适用于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束的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一般的普通许可等不同许可类型的许可使用费的评估。

CAV方法将被许可企业知识产权产品或者服务所得利润逐项分解,充分考虑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商标、专利等对利润的影响。计算企业因被估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将被评估知识产权带来的利润从总的利润中分割出来,进而获得被估知识产权的价值。采用该方法评估不同类型知识产权时,采用的具体参数有所区别,本文仅以专利许可费评估为例。

1.1主要模型

采用CAV方法进行专利许可费评估时,以应用专利的产品、方法或者服务为载体,即以该载体为对象,利用该载体的价格、市场份额、利润等参数进行计算。以鼠标专利为例,若进行该专利价值评估,则以采用该专利技术的鼠标为载体,该种鼠标的价格、市场份额、利润等为参数。运用该方法除了需掌握被估载体的现值(使用专利之前的价值)外,还需要进一步计算出被估载体中专利对载体利润贡献的权重和被估专利对载体相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见式(1):

PV=PVNxTPG×DCD(1)

式中:PV为被估专利的价值;PVN为该载体的现价值或者利润;G为被估载体中专利这一无形财产对利润的贡献;DCD为采用被估专利技术所增加的市场竞争优势。

为计算不同类型知识产权占被估载体利润的权重,TedHagelin在其文章中将知识产权区分为三个集合:技术型、声誉型和运营型知识产权,并列出了相应的区分参数。技术型知识产权中包括实用专利、功能性软件、商技术秘密等具体知识产权形式,但不包括企业自身运营所采用的商业方法专利。声誉型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企业名称、品牌等。运营型知识产权包括商业方法专利和商业过程创新等。主要参数的确定与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有关,缺省情况下专利对利润贡献的权重TPG为:

TPG=R&D/(R&D+AD+BP)XIPA(2)

其中,R&D为研发的投入、AD为广告投人、BP为企业商业创新的投入。为该产品、方法或者服务中所含的全部知识产权对利润的贡献的权重。缺省情况下按式(3)计算:

IPA=(R&D+AD+BP)/(SGA+R&D)×(1一TA)(3)

其中,为企业有形财产对被估利润的贡献率,SGA为企业运营中的销售开支、一般开支和管理方面的开支。

在式(1)中,竞争优势DCD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以专利为例,可利用专利技术应用导致被估载体技术性能的改变来评价被估载体竞争优势的变化。首先计算出被估载体原有的竞争优势,接下来计算出被许可专利后该被估载体的竞争优势。将两者相减即获得相对竞争优势。由式(4)计算:

DCD=DCD1一DCD2(4)

CAV方法在计算DCD1、DCD2时通过专利技术对载体主要性能比行业内该载体性能的平均值提高的比率来计算竞争优势。见式(5)。

DCD1=(IPAA—Sacv)/Sacv(5)

其中,IPAA为该载体应用专利技术后的技术性能数值,Saev为行业内该载体性能的平均值。具体计算过程中有时需计算被估载体市场占有率的数值,CAV方法利用行业内生产该载体的企业数计算平均市场占有率,并且认为载体的竞争优势与该载体市场占有率成正比。

1.2主要参数

CAV方法不仅需计算出被许可人因许可所导致的竞争优势增加而获得利润,同时需考虑许可的时间、该预期利润的折现率等,因此涉及了大量的参数。CAV方法的参数可以从评估环境中获得,主要包括市场、管理等参数。除此之外,还涉及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的风险等参数。CAV方法具体包括的输入变量较多,如产品的年销售额、市场的增长、产品的剩余生命、许可的时间、产品利润幅度、折现率、载体的价格、知识产权组成等诸多具体参数。

1.3主要步骤

不同类型的专利许可费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如排他许可不仅需考虑专利被许可人的竞争优势的增加,还需考虑专利许可对专利权人收益的影响。采用CAV方法评估不同类型许可时所涉及的参数也有所不同,具体评估过程也存在差异。本文以最简单的独占许可为例说明CAV方法进行专利评估时的主要步骤:

1)确定与被估专利相关联的载体。在确定应用该专利的载体时,同时确定与该专利所能提高的相关技术性能。如利用专利能够大幅提高产品的灵敏度,则选择灵敏度这技术性能指标作为计算竞争优势的参数。

2)计算相对竞争优势DCD。根据产品性能描述,以产品性能平均值为基础计算产品许可前的竞争优势DCD2。利用专利许可后产品的性能参数,以产品性能平均值为基础计算产品许可后的竞争优势DCD1,从而得到相对竞争优势DCD。

3)计算产品的净利润并计算技术知识产权所占的比重。这部分的计算完全依据许可前的参数给出。具体计算公式见式(2)(3)。

4)根据式(1)计算专利的价值。考虑到专利的许可时间,按收益法中相关折现方法计算专利的现金价值。

5)根据专利的风险因素调整专利的价值。根据以上5个步骤计算出专利在许可后能够带给被许可人的净利润。在专利权人和被许可人之间分摊计算出的被许可专利产品净利润的基础上评估出专利许可费。

2案例

为了进一步探讨CAV方法,本文给出以下假设许可案例。假设A公司在一项关节移植技术方面领先并拥有一项专利。该项专利技术的主要发明内容是利用生物技术在关节移植用产品表面复合了~层药物膜,从而有效地减少因关节移植导致的感染。为简化许可模型,本案例仅考虑独占许可的情形:即A公司试图将该专利技术独占许可给一个被许可者而其本身并不参与相同产品竞争。A将专利许可给一个非竞争的企业时,许可后产品的专利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之间不存在相互竞争。因此,仅需分析被许可人应用该专利的情形,而不必考虑如一般许可情况下产品市场被一般许可的分割而导致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就相同产品的竞争而受到的影响。A公司接触了B公司,B公司生产相关产品。B公司对于A公司的抗感染膜非常感兴趣,A决定对这项技术的许可费展开评估。

根据CAV模型,评价专利许可费需要五个步骤:

(1)确定与被估专利相关联的载体和竞争参数

该案例中,被估的载体非常明确:即产品表面利用专利生物技术复合了一层药物膜的移植产品。该设生物膜的性能即专利技术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4个主要参数:抗感染、抗增生、抗生物降解和价格。在本例中假设行业相同产品的平均感染率为35%,具体假设数据见表1。

(2)计算相对竞争优势

根据定义的性能参数和行业平均性能参数计算出许可前B公司移植产品的竞争优势(见表1所示)。该表中给出了移植产品所在行业的平均性能参数以及许可前后的竞争优势的情况。分别将专利被许可人B公司产品单一性能参数的竞争优势计算出,平均后得到平均竞争优势,分别为12%和73%。

这样可以计算出许可前后B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化6l%(73%一l2%)。,不同行业企业间竞争优势和市场分配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应用该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或者产品分析计算,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获得产品的性能、价格并将管理经验和销售数据相结合计算相关系数。CAV方法在缺省情况下将产品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问假设为一比一关系。

本例中被许可企业B公司许可前的竞争优势是12%。则认为许可前B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是超过平均值的12%。在这一算例中假设有6个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则平均的市场份额是16.7%,可以推测出B公司许可前平均的市场份额是18.7%(16.7%×1.12),而许可后的市场份额是28.9%(16.7%×1.73)。这样可以计算出B公司增加了10.2%的市场份额(28.9%一18.7%)。

(3)计算产品的净利润和专利所占权重

利用CAV方法进行计‘算必须填入企业的会计损益表的信息。这部分信息包括了销售、日常和管理费用的支出、企业的市场资金值,企业总的研发投入。此外还需要广告投入的费用、新的商务过程创新中总投入费用。这些复杂的费用分别比较计算后给出专利对利润供献的权重,如式(2)(3)。本例中假设专利对利润的供献占20%。

(4)计算专利的价值

CAV方法采用当前时间的信息,产品销售的增加,许可时间、利润幅度和折现率等参数按照收益法计算专利价值。例如,如果B公司在2003年已经有2.5万美元的销售额,销售量年增长为40%。许可时间为5年,营业利润幅度为35%,当前折现率为6%。根据这些假设,利用收益法计算出B公司五年内总利润为10.88万美元。单纯的技术知识产权增长为2.18万美元(10.88×0.2)。则根据式(1),该生物复合膜专利的价值为2.22万美元(2.18×0.102=2.22)。

(5)根据专利的风险因素调整计算出的专利价值

CAV方法在计算出的专利价值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对于计算出的价值需结合管理经验和已经计算出的市场、知识产权数据来分析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CAV方法计算的技术风险主要考虑技术最终是否可以被成功商业化。通常情况下,处于技术生命周期后期的技术,由于已经被应用或者说已经被测试,技术更成熟,技术风险越小。但对于处于中试阶段的专利技术而言,技术风险要远大于成熟技术。市场风险的计算需要考虑同一个市场内部的竞争、被许可企业的情况等因素。CAV方法采用被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平均市场占有率来计算。此外,还需要考虑知识产权风险,如专利可能被因不具备法定的授权条件而被宣布无效。在应用CAV方法时需分别将以上风险量化后在总的价值中将风险减去。

最后,在许可人和被许可人之间合理分配该计算出的预期利润,从而获得专利许可费。

3CAV方法存在的不足

尽管CAV方法对评价知识产权束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知识产权的评估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CAV方法基于收益法的思想进行知识产权评估,计算评估载体基于知识产权所获得预期利润。尽管CAV方法非常容易理解,评估所需的信息相对也容易收集,评估的可重复性也比较好,但是该方法也同样存在缺陷。

CAV方法的主要不足在于将产品的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间假设为一比一的关系。以案例中的生物技术为例,认为技术性能抗感染、抗增生、降解能力和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份额。实际上一般消费者并非本领域的技术专家,并不一定对产品的性能有如此深入的了解。或者消费者仅按其中个别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产品的选择,如按照价格的高低选择。这就增加了计算时竞争参数选择的难度。一旦选择的性能参数对产品的竞争优势影响较低,则直接影响最后的计算结果。对于尚未实际销售的产品而言,主观预测存在巨大的风险,这必然导致应用该方法不能正确地评估出专利价值。

此外,缺省情况下公式(1)中的计算采用专利许可前的参数。若企业的研发投入为0,则该公式将会出现一个非常荒谬的结果,即该载体的利润中不包含专利的贡献。因此利用CAV方法计算出被许可的专利价值为0。可见该方法的参数选择过于主观。

评估法范文篇7

行政立法后评估主体的确立标准并非单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确立,后评估主体也有所不同。首先,根据后评估主体是否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可分为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和非法定的评估主体。法定的后评估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享有评估权的主体,其所提供的评估意见具有法律效力。我国首先将后评估制度最早运用到了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实现了行政许可的许可后评估。同时,有学者将法定后评估主体进一步区分为强制性主体和非强制性主体。而非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完全就基于评估主体的评估,评估的内容也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随着立法的逐步完善,非法定的后评估主体也可能转化为法定的后评估主体。其次,根据后评估主体的数量,可分为单一后评估主体和多元后评估主体。单一后评估主体就是指单一的评估机关对行政机关立法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最为典型的就是实施机关对行政机关立法进行后评估;而多元后评估主体则表现为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能中的一种职责的分工,根据在评估中职责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评估单位和参与者。对于如何建构多元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主体,即评估单位和参与者,将在下文中详述。最后,还有学者确立了其他标准,比如评估单位、程序和效力的差异标准,分为国家评估和社会评估,国家评估将会导致行政立法的立改废,而典型的社会评估比如社会机构评估和专家评估,其评估结论通常只具有参考价值。

二、行政立法后评估主体中评估单位的选择

(一)当前我国评估单位的选择模式。1.选择制定机关担任评估单位的模式由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作为评估单位组织评估的优点在于制定机关了解其所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意图、设置目标以及价值取向等信息,能够从根本出发,发现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是否偏离了制定意图。但制定机关担任评估单位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在于制定机关仅从立法意图出发,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而不考虑实际的实施情况,对措施的具体施行不了解就断然的作出评估。目前河北省政府就采取制定机关作为评估单位的模式。2.选择实施机关担任评估单位的模式该模式下,因为实施机关是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主体,所以才更容易发现行政法规、规章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正中要害”且及时的组织评估,但缺点在于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机关在组织后评估的过程中,通常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想扩大自己的权力,减少自己的责任,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我国《许可法》第20条规定的评估主要采纳该模式。3.建立专门机构作为评估单位的模式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立法后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第5条就提出,要设立一个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一个由专家、学者、律师等实际工作者组成的评估机构,并且确立了从事法律、经济和立法业务的专家、学者、律师所占的比例。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实时有效的组织对行法规、规章的有效评价,可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但存在的问题就在于由于这是一个看似独立的专门机构,但其评估经费、资料等将受制于委托评估的主体或政府法制办,为了评估机构的运转将只考虑委托评估人的利益而不考虑公众的利益。(二)域外评估单位的设置模式。纵观域外实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国家中,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确立评估单位,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分散模式,另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集中模式,所谓的分散模式是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组成部门共同成为评估单位。而集中模式是指由一个专门的立法评估机构作为评估单位统一对立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两种模式的比较之下,分散模式的优势在于可将评估的内容、评估责任分摊,有助于提高评估的效率,但弊端也是明显的,正是由于分散,所以才会缺乏统一的标准,评估主体容易主观判断,丧失评估的客观性。而集中模式将评估的主体、内容、责任全都“集中化”,确立统一的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使得评估的结果会更加具有客观性,但作为评估机构的评估的工作量是相当多的,责任也是较为重大。(三)我国评估单位的完善路径。行政立法后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行政法规、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后给所评估的行政法规、规章一个适当的评价,从而有利于行政法规、规章的完善。笔者认为选择制定机关作为行政立法后评估的评估单位的理由是:其一,制定机关作为评估机关,在对行政立法作出评估以后,能够启动修改程序,对存在问题行政法规、规章进行及时的修正,能够真正的体现后评估的作用。其二,如果选择实施机关作为后评估的评估单位的话,可能会导致虽然行政法规、规章的实施已经存在了问题,但是如果组织评估对其进行修改,将有损实施机关的利益,因此,实施机关不愿意启动后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其三,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机关可以调动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用于行政立法后评估,能够及时、科学、有效的组织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得行政后评估发挥其效果;最后,根据《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我国各级人民政府自身也负有提高行政立法质量的责任。

三、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参与者

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参与者主要指的是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并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评出意见,供评估单位参考、采纳,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主体,主要包括了:行政法规、规章的实际实施机关、。律师、专家、公众等,其中,实施机关以及专家的参与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下文中,将重点讨论公众参与对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重要意义。(一)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法理学基础1.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是人民主权原理的要求卢梭就提出了合法性的源泉、政治权利的根源在于人民,只有人民的意志才是唯一的法律,立法权是主权的核心,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只能属于人民。因此,从他的观点上来看,立法权最能代表“公意”,代表主权。基于立法权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主权者的人民有权参与立法,同时也包括了行政立法,不仅可以参与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还应当参与行政立法的后评估工作,这就体现了公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行政立法,而是参与其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也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法治的根基。2.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是实现分配正义的重要途径立法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为了在立法过程中充分的考量各方利益,实现分配正义,就必须要求参与立法的各利益代表必须要取得平等的法律地位,换而言之,首先应当是均有机会参与立法活动,其次就是在立法过程中,各方利益代表都有权表达意见,享有话语权,正如许章润教授所言:“立法作为分配正义,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让各方参与分配的策划,协商和厘定,达到最低限度的共识。”因此,行政立法后评估作为行政立法程序的一部分,要想实现行政立法的公平公正,实现行政立法的分配正义,就需要公众对评估工作的积极参与,监督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效果,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民主化的立法来保障实体的正义,同时以立法的民主化来保障程序的正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实现分配正义,而行政立法后评估作为行政立法的程序之一,通过公众参与来直接体现程序正义。(二)实现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具体举措。1.科学选择参与主体关于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公众的选择,通常以利害关系理论为主要依据,即选择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公众,要从受到该项行政立法影响的相关公众中选择,由于兼顾行政成本和效率,不可能让全部受其影响的公众都参与到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工作中,而应当要选举出代表来参加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但是否任意选出一位利益影响者参与评估工作都能发挥其效果,笔者认为,有的行政立法涉及范围广泛,可能其中有些利害关系人并不关心行政立法对其利益的影响,所以可能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工作,这样就不能发挥评估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公众代表参与评估的时候,不能仅考虑利害关系这一项标准,还应当参与主体对各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关心程度。2.加快公众参与的法治化进程各国的《行政程序法》中都有关于公众参与行政活动的规范,为了发挥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效果,应当尽早出台《行政程序法》,才能给我国的公众参与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还应当修改我国《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修成其内容中的一些模糊概念,确立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立法后评估中的一项必须步骤,避免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任意、盲目和原则。3.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机制有学者提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应当是全过程的参与,其中包括了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动议、参与评估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意见信息反馈。如果不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公众参与意见反馈机制的话,那么公众参与整个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工作将只是“走过场”,这就导致了评估单位在公众参与之前对评估的结果其实早已定夺,那么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将不会对评估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产生实质的影响,这样的参与无疑导致资源的浪费,违背了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必须要建立行政立法后评估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机制,对公众的评估意见进行收集、归纳、整理,然后明确反馈给公众,反馈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反馈、通过召开新闻会的形式范阔或者通过报纸、公告栏或者互联网的形式反馈,这样才能体现公众在行政立法后评估中的价值,提升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禹.立法后评估主体制度刍议——以地方行政立法后评估为范本.行政法学研究.2008(3).

[2]陈建平.行政立法后评估的标准.行政与法.2008(7).[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1.

评估法范文篇8

“立法前评估”一词走入公众视野时间不长,2008年全国人代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立法前对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所谓立法前评估,指在启动立法程序前,对立法项目的立法必要性、可行性和法规中主要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法规实施的预期效果、社会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价,使立法机关可以据此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立法决策,力求从源头上排除影响立法质量的不利因素。相较于立法中和立法后的评估,立法前评估重点解决对某一事项是否需要立法、何时立法以及如何立法等源头问题,对于增强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地方虽然在立法理念上,已经基本实现由速度型、粗放型立法向质量型、精细型立法的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响、制约地方立法质量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有的立法的项目选择缺乏统一、可操作的立项标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约束,随意性较大,法规的“立、改、废”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发展;不少地方法规草案90%由行政主管部门起草,有的部门在确定立法项目时,对有利于维护部门利益的项目积极申报,而对关系改革自身利益的项目就不热心;在设定权利义务时,方便自身执法的因素考虑较多,而对方便行政相对人、更好地提供服务的义务考虑较少,部门利益的影响仍然存在;还有的地方重复、交叉、盲目立法,不仅导致立法资源浪费、立法权威受损,甚至造成法繁扰民,阻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等。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于立法前期工作不足,在法规立项、起草时对重要问题研究不深、不透。

最近,天津市、山东省人大在立法前按照“实践需要、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切实管用”的要求,吸收起草单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对拟立法规进行“立法前评估”,最大程度地“过滤”掉那些不合法、不合适的立法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从源头上确保了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有序开展。

立法前评估是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新的积极举措。首先,可以确保立法前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评估,立法机关能够根据评估结果,考虑法规是否该立,能否立好。其次,立法前评估是制定出良好法规的基础性工作。第三,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制度建设。立法是平衡各方面利益的过程,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的过程。通过立法前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便于立法机构根据评估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有效克服地方立法部门利益。第四,立法前评估,是在正式立法之前,通过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分析判断法规项目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立法时机是否得当,能否进入下一步的立法计划,并通过对相关技术、政策、成本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平衡法规拟定的主要制度、措施是否合理、可行,也就是通过立法前评估解决是否应当立法、何时立法以及立什么样的法的问题,这对于降低立法成本,增强立法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估法范文篇9

立法效果评估就是由立法机关专门委员会、有关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机构和个人对现行立法在实施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最终形成评估报告报立法机关,然后再由立法机关针对立法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弥补。近两年,地方立法机关相继启动立法效果评估工作:2004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选择邮政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条例这3件地方性法规,开展了以“透过实践看得失”为主题的“立法回头看”活动;今年7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两年前制定出台的《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和社会效果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日前,《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效果评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对它的评估工作将持续到年底。以上立法效果评估的启动与实践对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立法过程的健全完善,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知道,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施法律,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社会生活。因此,法律实施的效果是检验一部法律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被公众普遍遵守和认可、法律本身及实施环境是否存在问题的基本标准。我国现行立法制度一直高度重视立法后的检查监督制度,比如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有权对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立法监督制度,以及立法机关经常进行的执法检查制度等等。但它们关注的都是立法后法律实施状况的某一个方面,并不是对某部法律法规从制定到实施各个环节的综合总结评价。通过立法效果评估,全面、系统、客观地掌握法律实施情况,即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立法效果评估,至今还是一个法律空白。据报道,上海市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共有180多部地方性法规,但一直没有做过立法后评估,成为“以往立法中比较忽略的一块”。如今,立法效果评估的启动将有助于完善立法环节,提高立法质量,填补立法评估制度空白,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立法效果评估是促进立法观念转变的一项具体措施。自觉摆正位置,主动查找问题,让执法者和人民群众给立法工作者提意见,从而总结立法工作经验,检验立法工作得失,并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群众观、实践观的认识,强化为民立法、立法为民的思想,这对提高立法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事物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部法律法规都不可能天衣无缝一劳永逸,随着立法背景时过境迁和法律实施外部条件不断改变,不少问题与不足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必然会暴露出来。没有法治至上的决心诚意,恐怕是不敢贸然评估的。从此意义讲,以上三地人大的立法效果评估也体现了立法机关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和自我否定的可贵胆识。

再次,立法效果评估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可为法律法规的立、改、废提供实践依据。任何时候立法本身都不是目的,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法律,在于使法律符合民意,在于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地约束和规范社会生活。因此,法律实施的效果是检验一部法律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被公众普遍遵守和认可、法律本身及实施环境是否存在问题的基本标准。而这些情况必须通过“立法后评估”才能够全面、系统、客观地掌握,即立法效果评估能够对诸如法律制度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维护了公平正义、是否保障了人权秩序、是否产生了应有效益、是否需要废除抑或继续保留完善之类问题作出回答。立法机关在此基础上对产生偏差者进行纠偏矫正,对出现漏洞者打上“补丁”,对不够周全者进行修订完善,对不合时宜者及时撤销废止,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分析取得成效的原因,从而总结出立法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成功经验,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与时俱进。

评估法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活动,确保各阶段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重要准则。推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制度,通过政府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实施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实施一段时间后的实施效果、功能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评估,以提高乡党内实施法规文件的质量和水平。

二、原则和目标

(一)评估原则:1.客观公正,在制度层面,主要考察党内法规实施后是否与宪法法律相抵触、是否与上一位阶党内法规相一致、是否与同级党内法规相协调;在实践层面,则主要考察党内法规实施后与现行执行机制、实施惯例等是否适应、协调。做出客观的评价结论,提出公正的评估意见;2.公众参与。以群众路线工作法为准绳,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保证公众有效参与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工作;3.注重实效。实施后的党内法规对管党治党乃至治乡产生的具体影响,即是否有效的维护了治理秩序、是否强化了党的建设、是否达到了分配正义、是否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党内及社会知晓率、满意度、适用率等为评估指标;4.实施党内法规的成本与所获得的规范效益是否成比例,执行党内法规的方式和强度是否有益于党内法规规范效果最大化的实现;

(二)评估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工作,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深入了解其通过切身感受所反映出对有关政府决策原则、理念、制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下一步决策工作中加以吸收,实现机关与公众互动交流,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改进决策工作、提升决策质量,切实保障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党内实施后评估工作,是加强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是创新决策手段、拓展民主决策渠道的重要表现。我乡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我乡乡党委书记马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洪渊为组长,其余乡上的职工干部为小组成员,落实此次评估的工作小组,充分确保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配备。

(二)明确思路。为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充分保证工作满意度,我乡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原则;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法,注重深入群众,实地调研,准确把握信息;三是注重成效,强化沟通交流,充分收集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