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9 17:18:08

新闻传播知识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教育规律;业界变化;社会需求

传媒业的变革引发了学术界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广泛思考,从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教育研究论文到各新闻院系频频相互调研,营造了一种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舆论氛围。然而,对于改革的思考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必要性的呼吁层面,至于转入实践操作层面却未见大的动作,较为常见的举措是增加了几门技术类课程却相应减少了一些人文类平台课程。2018年10月,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1]指出,要经过5年努力,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以此审视当前的改革思路,我们必须厘清如下基本问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怎样的逻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如何解读?

一、技术驱动与情绪焦虑: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偏向

“技术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和塑造力量。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2]从纸莎草到印刷术再到电子传播,纵观历史,媒介技术的进步始终推动着新闻传播的发展进程。进入互联网时代,VR技术、AR技术、MR技术、CR技术、无人机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技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技术手段,也改变了传播媒介的结构,“传播实践的主流媒介,或者叫作带头性媒介,已经历史性地开始由过去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转移到了互联网。”[3]媒介结构的变化在政治、市场、文化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反应:在政治层面,带头性媒介的迁移使传播权力转移,国家在意识形态、舆论调控上遭遇挑战;在市场层面,传统媒体经营惨淡,难以为继,新媒体则安营扎寨,步步高歌,传媒市场不断改制重组;在文化层面,新媒体将新闻生产个人化,公众变成了用户,新闻价值、受众偏好等也大幅改变。新技术驱动着新闻传播改革的步伐,加剧了新闻传播学者的焦虑。2012年,美国关注新闻业未来的六大基金会“致全美大学校长的公开信”,敦促美国大学校长们加快推进各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改革,要求这些学院“再造”自己。[4]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密苏里大学等美国多家新闻院系已加速推进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在国内,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撑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明显增多,如表1所示,截至2018年8月,近五年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四大专业权威期刊上涉及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每年均保持在14篇以上,而刊载于其他核心期刊上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论文则更多。这些论文虽然结论不尽相同,但研究的基点都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具体改革路径上,尽管多数研究都提到既要加强人文功底培养,又要注重技术训练,但在如何平衡二者关系上却有不同侧重:一种较侧重“技术”,认为新闻教育应加强技术能力训练,增设技术课程,而对史论课程则要适度缩减。如认为懂技术是学新闻的人进行团队合作与新闻创新的基础,忽视技术的培养可能会妨碍创新[5]。也有人提出,适当削减纯理论或较传统课程学时,增加符合市场需要的课程学时[6],或提出侧重业务实践模块、交叉前沿理论模块和方法数据模块,适当降低新闻传播史模块比重[7]。也有人指出,在智媒时代要积极增设新方法、新技术课程,课程设置上应以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纲领,以增强学生技能为宗旨[8]。部分高校在实施新闻教育改革时已削减了一些专业史论课程,增设了新媒体技术及应用实务类课程[9]。另一种较侧重“人文”,认为应在技术冲击下强化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培养,注重内容整合调适。如陈昌凤认为,以媒介伦理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仍未过时,新闻价值观的教育仍应是当下新闻教育中坚持的重点[10]。蔡雯则指出,新闻传媒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根本属性不应弱化而要继续坚守[11]。这类文章在数量上虽然不断增多,但就如何调整改革则多为泛泛而谈,内容和深度上都有诸多欠缺。与此同时,有关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研讨会不断增多,经粗略统计,从2014年至2017年,由各类教育组织或高等院校举办的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就达42次以上①,而议题中涉及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论坛会议就更多。这些研讨会大多冠以“新媒体环境”“媒介融合”“数字媒体时代”“智媒时代”等名称,讨论的议题都离不开新传播技术对传播生态的冲击和挑战,进而提出基于新技术变革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观点。这些研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会议既有综合性的,也有分专业的,而且几乎每一个专业都举办了此类研讨会。频频举办的专业改革研讨会营造了一种技术驱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氛围,一些会议已传递出专业教师普遍陷入情绪焦虑的信号,似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就要将教师们抛弃。各新闻院校之间密集性的相互调研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近年来,全国各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兴起了一股相互调研的风气,不仅是排名靠前的几所专业院校频频接受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院校前来调研,而且这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院校相互之间也不断走访调查,意在摸清其他院校如何应对技术变革而进行教育改革。有的学校院领导班子整体外出密集调研,有的学校则由院系领导带领普通教师兵分多路同时奔赴各地调查。这些密集性的调研行动全面调动了教师们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认识的主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教师们对技术冲击的焦虑。此外,各院校内部也已陆续着手实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许多新闻院系启动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各新闻院校的教育改革研讨和实践传递的信息来看,增加传媒技术类课程成为此轮教育改革的普遍选择。如图1所示,武汉大学周茂君教授团队对59所新闻传播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后发现,82.42%的院系在近年增加了新媒体技术类课程,变化幅度远超其他课程。[12]由于当前各校普遍减少本科生课程和学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因而,在技术类课程大幅增加的同时,文史哲类理论课程便相应地减少。从研究性论文、学术研讨会到相互调研、课程体系调整,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闻传播教育要紧随新闻传播实践尤其是传媒技术更新的步伐,将最新的传媒技术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然而,“增设了几门技术类课程”是否就是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全部?改革如何设计和推进?目前的研讨大多停留在必要性层面,尚未达至方法论层面,特别是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一直未能形成清晰的认识。

二、遵循与超越: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必须遵从的逻辑

从宏观上讲,新技术改变了媒介结构和媒介形态;从微观上说,新技术改变了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流程。正是基于这种巨大的变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然而,具体到改革方案如何设计,并非紧随传媒实践的变动而增加几门新技术类课程那么简单,它反映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人才定位以及怎样才能达到目标的系列逻辑。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理应遵循教育的规律、业界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人才成长规律”即是教育的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既是业界实践的逻辑,也是社会的需求。(一)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为跟上传媒实践的变化,许多院校已开始设计和制订“全媒体”或“融媒体”人才培养方案。它们一方面根据媒介融合的实践增设了新媒体技术、数据挖掘、数据新闻等技术课程,或是在已有课程中加入无人机采访、H5制作、VR报道、微博新闻写作等实践环节;另一方面还对实验课程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建设了融媒体实验中心,其实验课程就是按照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打造的。这些举措已被一些新闻院校津津乐道,在接待兄弟院校调研时频频推介,调动了其他学校的效仿热情。与此同时,也有许多院校尚未明确改革思路,课程改革的方案未能及时推出,陷入技术崇拜下的焦虑和恐慌之中。与增设传媒技术类课程相关联,一些学校还减少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这是减少学时学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背景下的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实际上反映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在一些新闻传播教育者看来,新闻传播学是文科中的工科,偏重实践性,注重技能性,因而把技能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当课程总量控制成为必选条件时,增加技术类课程减少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似乎就显得顺理成章。然而,当无人机采访、机器人写作、数据可视化呈现、VR新闻报道、“中央厨房”等都还只是传媒实践中刚刚出现的一种尝试时,急于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压缩人文社科基础课程显然有悖于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就教学规律而言,显然不能以教育的稳定性为借口,无视已引发传播生态变化的传播技术,正视传播技术并进行相应改革才属正常。但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播新技术“来者不拒”,而是要对传授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挑选”,选取那些经过广泛的、长期的实践反复证明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教育对实践亦步亦趋的跟随不仅会破坏传授知识的稳定性,而且知识的科学性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从人才培养的规律来讲,大学教育必须构建完整的人文社科知识结构,加强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无论什么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都没有理由强调自身的特殊性而舍本逐末。进一步来说,新闻传播教育虽与传媒实践紧密相连,但这种特殊性并不意味着它能脱离教育的普遍逻辑,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人才培养,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都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处理好自身与传媒实践的关系。传媒实践高度活跃,变动频繁,其在发展中会产生或真实或虚假的案例经验,也包含着或正确或错误的观念方法,复杂多变的特性注定传媒实践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与此相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闻传播教育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内容设计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且具有高度合理性的知识。传媒实践要被反映并体现到新闻传播教育中,就必须经过事实检验、时间汰洗、总结提炼等过程,才能将成熟、合理的实践经验与成果教训融入教育理念与课程方案,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对传媒实践的反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滞后性。若“零时差”地紧随传媒实践,跟风冒进似的推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就可能被传媒实践误导,偏离教育目标。若改革紧跟传媒实践狂飙突进,则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破坏新闻传播教育的逻辑自洽和连续性,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构建和维持,新闻传播的教学方法可能尚来不及总结便又急剧变动,实践经验的提高和传承也就成了问题。当前传媒市场的急剧变动,正是传媒实践发展尚不成熟的真实反映。如此,新闻传播教育在改革时就应有序推进而非追赶时髦,否则可能使自身陷入匆忙应对技术变动的疲惫之中,而技术的快速更新又会使先前的技能培训陷入时过境迁的尴尬。比如,关于中央厨房的提法和做法,看起来是个新颖的概念,但在传媒业界都未得到广泛认同,却被一些学校搬进了课程内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程流程设计都依此进行,这种急于与实践对接的做法很可能会步入频繁调整的轨道。总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与传媒实践保持适度距离,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规律,也是人才培养的规律。(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理应反映业界的变化。尽管我们强调新闻传播教育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与传媒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新闻传播学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它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深入研究业界的变化规律,让新闻传播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传媒实践的变化和需求,如何跟上和反映业界的变化。实践的变化如果已经稳定,可以从广泛的实践经验中生产出能够进行传授的知识,理应及时进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或讲授内容。比如,过去传统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是按照媒介形态划分的,新闻学专业对应报纸,广播电视学专业对应广播和电视,传播学专业对应网络新媒体,但传媒实践早已打破了媒介形态的界限,互融互通已成定局,报纸和广播均制作视频、所有媒介都向互联网和移动媒介融合已成常态,再沿袭过去的专业设置显然会严重脱离传媒实践的变化和发展。然而,尽管这种呼吁已持续多年,顶层设计者未见行动,各新闻传播院校也不敢轻易调整。同样,媒介技术变革带来媒介使用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传播者全面及时地掌握新的技术,以便很好适应媒介用户的信息接受特征,创新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固守传统就是抱残守缺,终究会被抛弃。业界的技术更新处于怎样的状况,同样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各专业以文科为主,对技术使用和更新从陌生到崇拜的心理使许多新闻传播教育者成了“技术决定论”的拥趸。每一次技术的变化都令教育者感到兴奋、紧张甚至焦虑,生怕被技术所抛弃。然而,这些技术的使用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如采访、写作等环节对新技术手段的使用有无广泛的适用性,都是必须深入考察的。表面看起来,传统媒体的衰落是受到了新技术的冲击,但真正的挑战却并不在于技术。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教授认为,根据技术发展周期以及新技术给媒体产品带来的更新与变化,可以“总结出新兴媒体具有这样一种特性:日趋缩小的技术优势差异。这个特性指的是技术的发展本身是有周期与节律的。技术的发展会给新一代媒体产品带来一定优势,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周期的展开并走向终结,产品创新势头会逐渐弱化,技术给新的媒体产品带来的优势日趋缩小,新一代媒体与现有媒体间的优势差异趋于消失。”“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变化,可能没有媒体快速变动带来的轰然响声那么大,媒体新应用,因为都是建立在已有技术平台上,或者在已经为使用者采用的装置上发展起来的,采用这样的新应用其实没有很大挑战性。所以我们面临的新媒体发展态势,虽然看起来很急迫,不断催人更新知识与技能,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的话,其实新媒体发展态势并没有那么急迫,使用新兴媒体所需要的技能也未必完全陌生。”[13]实际上,面对新媒体产品加快更新的频率,大众的兴奋期会越来越短,因为更受关注的还是内容有多大的实质性改变,非技术因素的考察才是大众持续关注的焦点。传媒业界真正的困境是如何适应传播理念的变化和回归,加大内容适应型人才的培养。新媒体之所以能够战胜传统媒体,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将新闻作品变成了新闻产品,满足了用户偏好,而业界最难把握、也最难实现的正是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让传播内容与用户需求相匹配。说到底,这不是技术带来的传播理念的更新,而是一种更自觉的价值回归,因为新闻传播的价值就是找准并提供受众(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尽管随着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生产者能够对每一条新闻的点击次数、停留时长、评论内容等数据进行抓取和统计,由此更精准地判断和把握受众兴趣(需求),但业界并非要求每一位新闻生产者都掌握数据抓取技术,而是要求他们必须树立受众意识或用户思维,使内容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特别是当新技术更新趋缓、新媒体更加智能化、简单化时,用户对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关注和热情便会降低,而那些能够基于互联网思维,从用户角度开展内容生产的媒体内容将广受欢迎。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业界认为新闻传播硕士最需要的核心技能是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因为这些技能可以提出有社会意义的真问题。业界还反馈,新闻传播硕士需要有数据方法素养但无须精通,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向专业数据分析师提要求、提问题。[7]这表明,技术培养固然重要,但懂用户思维、懂新媒体逻辑的内容适应型人才才是业界急需。因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需要将重心转向培养内容适应型人才,才能使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变化相契合。(三)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应当适应社会的需求。VR新闻、无人机报道等新媒体技术丰富了信息形态,扩展了公众的视域,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好看”。然而,形式的“好看”可能赢得一时好评,但如同人们对其他产品的评价更在于其功能的实现一样,大众对于新闻信息产品的评价更在于其内容是否全面呈现了社会状貌、是否发挥了媒体的功能。大众对媒体报道状况的整体评价反映了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的需求,进而也反映出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尽管新技术的使用为大众打开了观察事实的视野,接受和理解新闻更便捷,但新技术并未改变大众对于新闻报道的整体评价。一方面,新技术在内容呈现上受限于特定题材,在日常报道中并不常用,且多数报道往往在技术表现上炫丽在内容上却乏善可陈。比如无人机的使用本应让新闻现场的全景呈现成为常态,但实际上却多用于灾难现场的空中俯瞰,诸如人群冲突之类的新闻现场则很少通过无人机进行呈现,而大众想借助新技术获取到更为丰富、立体的新闻视角更是寥寥,VR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新技术让新闻呈现变得更活泼、时尚,但华丽的外表只能呈一时光鲜,短暂的愉悦之后,内容才是能否吸引大众的决定因素。当下,职业传媒人在技术崇拜下心神不宁,时而追求形式手法的丰富多变而忽视对内容的精细打磨,屡屡表现出失真、失准的业余水准,“反转”新闻、“烂尾”新闻不断;时而流于绚烂的可视数据而缺乏深刻的价值内涵,新闻承担社会现实的“证词”功能呈现不足,大众对媒体报道的深度诉求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从而加剧了大众对新闻报道的总体差评。社会对媒体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对其职能是否履行的考量。报道新闻、监测社会环境、全面客观地呈现社会是媒体的第一职责,面对技术带来的传播环境和阅听习惯的变化,媒体必须及时调整思路,直面社会问题,深入剖析,为大众理性认知现实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切片”[14]。如今,每当冲突性社会事件被迅速披露,大众常常坐等新闻“反转”,每当公共性社会问题暴露,大众则强烈呼唤揭示深层社会矛盾的调查报道出现,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大众对于媒体报道专业化缺失的不满,又映射出其对新闻记者职业精神的期待。这些不满和期待不是体现在技术和手段上不够丰富、新颖和引人入胜,而是集中于内容呈现的真实性、全面性、深刻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全面准确地呈现社会面貌。当大众对媒体的职能产生怀疑时,报道手段的更新只会被视为雕虫小技,因不信任而远离的趋势就不可避免。社会对媒体和新闻报道的评价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新闻传播教育既要培养能够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技术手段讲故事的人,更要培养有认识和判断能力、有职业精神、会寻找和挖掘有传播价值的故事的人。新闻传播手段常新,而新闻传播理念不变。新闻传播教育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认识社会的方法和能力、具备社会问题的发现和表达能力的人、培养具有新闻职业精神的人。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新闻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深入,加之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复杂,因而社会对于新闻报道者的专业化要求会越来越高,相应地就有一些学校通过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公管等方式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这些举措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是永恒的,都是培养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反映社会的新闻传播者,这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基础,也是改革的基点。为此,除加强信息技术培养与课程实践训练外,新闻传播教育更要围绕新闻媒体如何发挥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等功能开展教学,在新闻教育中倡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痛点和冰点,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固本与求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着力点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提升

1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现状分析

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工作环境也相应地改变。媒体业发展至今,原有的对立性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竞争模式,实现了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也逐渐趋于复合化,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能力提升加以探究以使新闻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媒体行业人才质量需求。在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现状调研中显示,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一政策后,65%的被调查人员对媒介融合有大概的定义认知,而且大部分被调查人员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有6成调查者认为从业过程中受到了媒介融合的影响;在从业过程中,掌握新旧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更多的青睐,同时与新媒体有关的岗位也要求员工不仅在媒体渠道,更要在传播内容上敢于创新,以好的媒体平台为依托,推出更加优质的传播内容。调查还显示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文字等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甚至大于跨学科的教学改革。

2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调查状况来看,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有着诸多的弊端和急需改进的地方:(1)现如今大学教育对新媒体及媒体融合方面的知识传播较少。(2)跨学科拓展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媒体融合的把握仍停留在“拓宽媒体渠道”方面,忽视了内容的深层次要求。

3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对策探讨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升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能力,就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同时拓宽媒体渠道认知和加快媒体融合教育方式,双向提升。

3.1注重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

融合时代媒体行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充足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文学素养,而且能够从多方面把握实际媒体渠道、媒体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传播实际效率。关于“复合型人才”的界定,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复合型人才为立体性的,不仅需要文笔出众,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传播素质,能够准确及时地将内容传播出去[1];其二,复合型人才具有高能性,需要采集传播信息,将所获得的信息制作成传播内容;其三,复合型人才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具备制作传播内容的素质,也需要确保内容的有效传播。例如在近年来的新闻领域中,“全能记者”非常受欢迎,还有一些“背囊记者”,在承担传播新闻信息责任的同时,还要背着移动工作站,采集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另外,“全能记者”不仅要熟练运用传播技术,还要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特点,如形态不同的信息、理念不同的信息等等,都要囊括多重知识领域。这就需要学校在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播,还要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扩展知识面,让学生从自身的专业领域向其他专业领域延伸,做到不同学科专业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也需要在教学的指导下拓展社会科学相关领域,从而达到复合型人才的行业要求。而我们提出的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到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就是让学生以一名从业人士的身份参与到学科学习和实践训练中[2]。项目教学就是将满足就业人员需求的资源转变为教学内容,让愿意从事新闻传播业的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按照项目运行规则展开活动,将传播学专业知识渗入到项目内容中,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中采用项目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项目空间中更好地学习,还能接触到更为广泛的课程内容,从而将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充分整合,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2采用媒体融合的专业教育模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教育模式的转型。中国虽然已经进入到媒体融合时代,但是,媒介融合落实到具体运作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媒介融合环境中,媒体的运行必然会产生巨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要将媒体融合专业教育模式构建起来,以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前瞻性,从而有效指导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建议高校采用媒介融合专业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予以探索,并根据本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构建起来。具体在运行中,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学的前三年,对学生进行跨媒体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获取经验。进入到第四年,就可以对学生从新闻传播媒体的角度进行专业培养。此时,学生就会从专业的角度把握传播内容,过程中与其他的媒体形式充分融合,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具备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重点把握内容的专业能力。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对不同形式的媒介都要充分了解,在平台上采用合适的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再加以符合传播性的内容,将新闻传播中媒体障碍打破,这样传播内容得以突出,才能做到双向媒体融合。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时代,在进行信息传播中,就要能够根据新闻传播需求采用相应的媒体形式,重点把握传播内容;学校在对新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并尝试着采用媒体融合的专业教育模式,在此教育方向下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要求。

作者:方珍珍 许怡岚 孙波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一、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

新闻传播学科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石。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受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影响较大。西方新闻传播学科围绕“新闻自由”这个核心而展开,以媒体自治、独立运营、自由生产等为中心构筑学科体系,看似充满科学性的学科体系却布满深层的政治经济诉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观念体系”。因此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不能由西方新闻传播理念来主导,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更不能靠“西化”的新闻传播学科来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全面贯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神灵魂,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的学科知识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学科范畴、学科价值、学科方法论等方面的全面引领作用。立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中国新闻传播的实践,面向中国新闻传播的现实去寻求思想,根据中国实际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分析西方新闻传播理论,审慎进行对“西学”的吸收、消化和反思;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学科建设中遵循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总结中国新闻传播经验,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理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进行整体设计和宏观布局,全体系融入新闻传播学科、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员性融入教师观念素养、全覆盖融入课程教材内容、全链式融入教育教学环节、全域性融入人才培养空间、全过程融入教育质量评价,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学科中“筑基”、在专业中“立魂”、在教材中“化神”、在课程中“发声”、在教学中“亮剑”、与空间“合体”、在评价中“树形”。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化提炼水平,创立新观点、创新新范畴、提炼新概念、发展新体系;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追求学科建设中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吸收中华文化底蕴和学科建设传统精神,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顶层设计,是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教学实施的评价依据。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价值属性弱于工具属性的现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术”轻“道”、重“能”轻“德”,反映出新闻传播教育对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在价值导向上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价值本位的转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中。一是需要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政治要求、德育目标具体化为培养要求,将“政治坚定”“坚持党性原则”“党和人民放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等内容写进人才培养目标中;二是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质量标准,在知识结构要求上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知识,在能力要求上具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传播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素质上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倡导的“家国情怀”“优良作风”和“职责使命”履行能力;三是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纳入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概论”等课程,还需要在“新闻传播学概论”“媒体技术”“新闻传播调查研究方法”等其他理论类、实务类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中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其中,以此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质与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矩阵式全面融入关系。

三、全员性融入教师观念素养

教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任务直接承担者、教育行为的发动者和教学活动实施者。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整体格局,全体教师都担负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应发挥好育人功能,从单纯地只完成课堂教学“工分”转变为全面地承担起课程育人的使命。实际工作中,一些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尤其是部分青年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较为缺乏,对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学的实践经验不足,不太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理论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不能够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阐释、批判网络新媒体等新传播方式中的乱象。所谓“教人者要先受教、育人者要先自育”,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教师的观念素养,促进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成为政治上强、思维上新、视野上广、人格上正、情怀上深、自律性严、方法上巧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教育者。一是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笃信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理论的研究,增强对在课程和专业教学中全面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二是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笃行者”,不断提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的意识,增强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自觉,改变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传播、重专业能力培养忽视人格塑造的倾向,认清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三是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胜任者”,不断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水平,善于发现和挖掘专业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元素,善于将专业课程资源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育人资源,善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文本话语转化为实践行为,善于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育人价值要求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深化专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四、全覆盖融入课程教材内容

课程教材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是教学活动的文本依据和核心内容,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必备材料。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覆盖地融入新闻传播的课程教材内容,一是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基因式融合”,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权威性与亲和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普适性与特色性的统一。二是需要推进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系统性改革,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材选编等方面全要素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引领”这个核心教学目标。三是需要专业教师深入反思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追问教学目标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目标相契合,是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引领?追问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育才”与“育德”的融合,是否将专业知识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统一起来?追问教学成效是否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要求相一致,是否达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实效?四是要着力开发、打造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全链式融入教育教学环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观培养、重学科逻辑轻育人规律的现象,未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地将价值观塑造与专业知识结构完善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环节,需要聚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节点,依据系统性思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链式设计和策划。例如,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应重点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促进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知识;在教学资源建设环节,应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实践教育基地等教学资源;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突出马克思新闻观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推进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灌输性教学与启发式引导相结合、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在实践教学环节,应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在专业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反馈环节,应着力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评价导向,根据教育效果持续性推进改进。

六、全域性融入人才培养空间

人才培养空间是教学和学习的场域和平台,是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既包括课堂空间、实践实训空间、校园空间等直接空间,还包括生活空间、网络空间等延展空间。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育人空间建设上,存在“重硬件、轻内涵”“重线下、轻线上”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网络宣传和学习平台不足,网络等虚拟空间是育人的薄弱环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域性融入人才培养空间,是要在育人空间中注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内涵,将隐性教育功能渗透到每一处空间。首先,在物理空间的融入上,要将反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话语、典型图片影像、代表性人物、特殊事例等元素以多种形式体现在校园建筑、教室廊道、教学科研设施、指引标识等环境空间中。其次,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空间的融入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则实施好网络信息内容的管控,发挥好“把关效应”,并着力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网络研究宣传教育平台基地,发挥好网络传播和学习的平台作用。再次,要用好校内外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学术论坛、网站、微信微博等空间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总之,要营造出全域性的线上与线下同频互动、虚拟与现实交互共振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育人氛围。

七、全过程融入教育质量评价

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反馈和总结,是对教育成效的检测和呈现。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能够通过育人与育才、教育与教学、品格与才能的综合性评价,发挥反馈和引导功能,有效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比较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面融入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评价,要义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要求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的评价导向和质量要求。一是全面融入质量评价标准,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去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要求纳入质量评价指标中;二是全面融入质量评价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手段、过程、效果等评价要求,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可追踪、可操作、可描述、可延伸、可推广的测评、研究、评价方法,形成过程评价与结题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信息收集与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王阳.当前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观”[J].山东社会科学,2020(07).

[2]黄国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视角[J].中国编辑,2020(11).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学;教学体系

媒体融合“是指在科技进步的催动下,生成了新的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可以相互借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共同发展之势”[1]。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融媒体不再是一个理念,它成了极具发展前景的事实。在我国传媒行业中,媒体融合大致经历了报网互动、多媒体联动和融媒体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媒体的融合还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直到融媒体时代,从采编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的全面融通才真正得以实现。这种融合贯通,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适应了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成为新的传播理念与行业趋势。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对陈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前融媒体时代传统教学体系的困境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需要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3个方面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反思与革新。

(一)陈旧的教学理念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完成了对新闻生产及传播过程的融合和贯通,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再造。传媒产业对图文、视频、网络,以及音频等信息的融合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些信息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目前多数高校在进行新闻教育时,未能将多元化的传播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传统新闻“采、写、编”的层次,忽视融媒体时代行业发展对从业者提出的“内容策划”“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等多元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需求。同时,高校对新闻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单一层面,将新闻教育理解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填充,因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过于保守。正如所说,“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2]。在陈旧的教学理念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难以具备应有的融合性思维和信息整合加工能力,难以适应多元化的媒体传播环境。

(二)滞后的课程体系

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在中国新闻教育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般包含专业理论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首先,课程内容以传统大众媒体的运作方式为基础,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传统媒介技术的需求上。例如,理论类课程没有涉及媒体融合观念,实践类课程也仅仅包含新闻采访、拍摄录制、新闻写作等,忽视对学生的新媒体平台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其次,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及时跟上新闻业务需求的变化。例如,融媒体时代对跨媒体叙事能力、多传播平台运营能力、双向互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都未能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得到应有的重视。要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需打破各媒介之间的条块分割,进而实现对新闻业务整体的融会贯通。但目前的课程设置完全没有体现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整合能力培养的重视。最后,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内容仅仅以旧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材为支撑。一方面没有做到向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渗透拓展;另一方面未能及时将新的业界成果和学界成果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以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三)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前融媒体时代,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往往围绕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展开,在教学方式上往往存在过于单一、保守等问题,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首先,教学方式中实践导向的缺位导致许多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实践内容产生抵触或懈怠的消极情绪。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必然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全方位新闻专业人才。同时,传统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仅依托课堂这一平台,不重视多种媒体教学平台建设,无法跟上融媒体时代平台建设的步伐。学生能够利用的平台设施一方面过于陈旧,远远落后于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变革下的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在数量上也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往往存在几个学生共用一台设备的情况。此外,教师对新媒体技术与融媒体手段缺乏应有的了解,更做不到将其熟练运用于课堂之上。教育者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意识,未能将媒体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工作目标,这也是导致教学方式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融媒体视域下的人才特质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采、写、编”。新的新闻环境在思维理念、判断能力、信息处理等方面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想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对这些新要求进行把握。

(一)开放性的用户思维导向

融媒体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专业性互补的思维模式,具有典型的特点,如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精准化、内容生产的大众化和定制化、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内容形式的多维性和跟踪性[3]。融媒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力求真实、深度、权威的精英思维;另一方面加入了新媒体娱乐性、服务性、互动性、数据化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以用户、平台、跨界为关键词的综合传播力思维。而用户思维正是这种共建共享、内容为王、一体化的思维模式的核心。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获得自主选择权,媒介从主导者变为服务者,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转变拉近了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让新闻工作者更具大众意识和服务精神。例如,从前一篇报道往往由记者从主观判断出发,按照固定的写作模式制作,然后呈现给大众。受众的意见与观点往往被忽视,无法得到有效的接纳和吸收。但现在,受众一方面拥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获得了有效的表达渠道,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制作、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如果不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势必会阻断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通,从而导致受众群体的流失。

(二)多层次的新闻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但这里的判断能力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还包含对信息融合可能性的判断和对新闻真实性的判断。首先,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种媒体的受众群体,能够熟悉、掌握其特征、偏好。例如,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的受众可能更加偏好时事要闻,而社交媒体的受众可能更倾向于接受贴近生活、有话题性、有参与度的社会新闻。因此,一个新闻信息借助何种媒介手段、以怎样的形式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传播,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培养的职业素养。同时,在自媒体早已得到普遍应用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新闻传播者,但由于未经专业训练,多数信息无法得到有效证实。因此,新闻工作者更应随时牢记其与“公民记者”之间的区别,坚守住“真实”这条新闻行业的底线。这并不是说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从网络渠道获取信息,而是说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发挥好查找新闻来源、核实新闻内容的职能。数字时代的信息让判断新闻真伪成为新闻行业的一个难题,但新闻工作者唯有直面挑战,才能展现并发挥其专业价值。

(三)多环节的信息处理能力

任何时候,信息处理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但在融媒体时代,从信息的获取(采访、调查)到信息的整合再到信息的呈现,每个环节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信息的泛滥扩大了新闻采访与调查的范围,也增加了采访和调查的难度。这就导致新闻工作者调查取证的工作需求大大提升。其二,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能够进行跨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件的表达[4]。因此,新闻信息的跨媒体呈现能力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要想掌握这项技能光有传统的文字写作功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以针对不同媒介提供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其三,融媒体以整合传播为核心特征,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整合信息的能力。例如,新闻信息可能来自多个媒介之间的相互补充,需要新闻工作者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整合;新闻传播后产生的受众反馈及用户生产内容也需要新闻工作者进行搜集、整合与呈现。其四,在互联网时代,对大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解读,并对其进行可视化的制作、呈现,也是融媒体对新闻工作者技能层面的新要求。而技术能力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永远开放的课题,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例如,5G技术就对新闻直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还会有新的传播技术在新闻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在传播技能上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策略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在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要紧紧围绕时代的需求展开,结合新闻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教学体系进行更具实践性、有效性的重构。

(一)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

2018年的《地平线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跨学科整合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5]。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包含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理论。但是如果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仅仅局限于传授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专业知识,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必定是低层次的、不健全的。唯有满足知识背景复合化并将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方可与新闻传播环境的新变化相适应[6],因此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打造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平台,帮助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去认知社会、进行独立思考。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依靠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这一单一知识类型就能完成的,需要构建完整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应有选择地纳入到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新闻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同时可以积极推进双学位教育的开展,鼓励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针对就业目标辅修适配的专业知识,借助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对新闻信息和新闻行业进行思考,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度与广度上的拓展,创造出更深层、更新颖的新闻内容。

(二)复合型的专业课程设置

处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最大变化应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创新上有所体现。融媒体在新闻行业得到成熟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必须突破陈旧的单一模式,建构多层次的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首先,作为基础性的新闻业务课程,如“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吸收业界与学界的最新成果,对融媒体理论知识与传统传播理论知识进行协调、贯通。其次,工具性课程,尤其是一些技术类的课程,应尽量接轨最新科技成果,从技术层面体现媒体融合下的行业变迁。最后,增设跨媒体课程,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融媒体报道出镜主持”、南京大学开设的“融合媒体报道”等,这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融合能力,紧紧贴合了时代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相关选修课程,如通信、软件、网络等,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技能。例如,早在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就专门成立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将计算机科学与新闻学教学统一起来,这对于培育数据化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改革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5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缺乏媒体融合全能型人才。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汲取新闻的方式已经从保值广播等传播渠道逐渐发展为通过一些电子设备了解一些事情,大数据时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传播深受大众喜爱。所以,新媒体的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新媒体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的渠道非常广泛,传播的时效性也非常强,多媒体的融合更加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具有全媒体型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渴求得到的人才,新闻采编人员将有可能不再是某一特定的媒体工作人员,而是有可能成为诸多媒体的服务者,所从事的是信息以及对数据库处理方面的业务服务。媒体融合传播的形式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来说,媒体融合传播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中的局限性,为媒体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对新闻方面人才的运用与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全能型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背景,而且还要对业务知识格外精深,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技术有一定的掌握。2.媒体融合中缺少经营型人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以往的管理人才需要在许多方面完成能力的提升,新型的管理者应该成为不同媒体的权威人士,必须具备对新闻敏锐的感知以及对事物的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传播,将新闻内容通过当下现有的科技手段更好的传播出去。所以,这种新闻专业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新闻专业的基础技能,更需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技能,媒体融合的管理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对媒体产业的经营能力,还需要具备对市场的掌控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创造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台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将发挥到最大化,所以,对于这样的媒体融合下新闻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但具备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而且都经过磨砺且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3.媒体融合中缺乏复合型人才。进行媒体融合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自然无疑应为复合型,只有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够对效果反馈、分析受众与信息编码以及与选择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正确处理,单一的知识结构一定不能很好地适应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对媒体产业的经营能力,还要具备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背景,还要精通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技术。除本专业的知识要熟练掌握以外,对其他专业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将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融合运用,这样所涉及的领域也能够逐渐拓展,熟练融合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才能令新闻传播事业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扩大。

二、媒体融合下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新闻专业人才自身意识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正逐渐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新媒体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形成社会的主流媒体,但是大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任然摆脱不了传统媒体运作的思维方式,对新媒体的重视度不够,没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宣传意识,部分用户对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研究不够深入,学习方式不够完善,思考少、调研少;对新媒体阅读的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认识不到位,且不了解用户的诉求,对用户接受的方式研究不够透彻,缺乏用户至上的互联思维,导致公众的参与度不高,没能发挥新媒体双向交流的作用。依旧按照传统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其宣传的文献依旧是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的情况仍然普遍,致使其影响力低,无法引起人民群众的阅读兴趣,使其可读性、实用性低,所以其影响力较差。2.理念跟不上媒体融合的发展。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帮助信息传播突破了物力的时空限制,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下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原本无法逆转的广播电视传播的时间序列被打破,人们对碎片化、多线程融合媒体的使用导致时间的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且对时间的价值进行压缩重组,丰富的移动场景带来碎片时间的重新整合与利用,人们能在不同的情景中接触广播电视的内容,媒体融合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要性,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不再只是通过新闻记者,信息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方式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融合媒体发展的脚步。长期以来,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新闻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文化和知识,然而,在媒体融合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媒介分类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提高理念是发展媒体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必要的任务。3.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广播电视台新闻专业是一项应用型的专业,需要接触到的人群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在日常中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媒体融合的发展,但是目前部分院校在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专业生培养中多半是理论课学习,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对于实践的环节相对较少,传媒机构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而且一些实践操作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轨,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学校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传媒行业对实习生的接纳能力有限,为学生的安全考虑,学校不敢组织实习。但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没有给予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三、实现媒体融合下新闻专业人才的坚守与培养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6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关键词]

新闻;传播;媒体;新闻教育

读了《国际新闻界》今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xey)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以及同期刊载的当时正在香港做访问教授的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的回应文章《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文中谈到的美国和香港地区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似乎在我们这里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现。以笔者之见,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存在歧见。

我很欣赏卡莱教授提出的新闻教育必须遵守的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是对新闻教育内涵及目标的独到概括,也是对新闻学学科本质及特征的深刻表述。联系到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卡莱教授的这三条原则作认真的解读和思考。下面是我对卡莱教授文章及其所提三条原则的一些思考和回应。

一、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

卡莱教授强调新闻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有其特定的学科范畴和理论内涵,有其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他反对把新闻同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相关的学科等同起来,抹煞新闻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及其价值体系。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

那么,“新闻学本身”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它应当是一种能代表和反映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是传播新闻,因此,新闻学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闻”,进而还要弄清“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怎样的人”。这是新闻学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属于“新闻学本身”的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学了几年新闻学专业,到头来这几个基本问题、基本理念还没弄清楚,弄明白,那么,新闻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现在,在我们的新闻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奇怪的现象。如有的人把广告当作新闻;有的人任意策划和制造新闻;有的人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有的人把新闻工作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手段;有的人把新闻媒介当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意见的工具等等。这些有悖新闻工作基本专业理念,有违新闻职业基本道德准则的问题的出现和存在,说明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的确有许多人对“新闻学本身”的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弄清楚。

新闻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同新闻教育也有一定关系。近些年来,一些新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加大了广告、公关、传播等课程和内容,而放松或减弱了对一些传统新闻学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致使有些学生混淆了新闻与广告、公关、传播等的界限,同时忽视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当然,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了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在新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一些与新闻学相关的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课程,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应当提倡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因此混淆它们同新闻的区别,特别是不能用某一门学科知识来代替新闻学。例如,在处理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上就存在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扩大,传播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高(已成为与新闻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传播学的发展对新闻学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扩大了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充实了新闻学的学科内容,完善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给新闻学带来一些冲击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新闻学的学科界限,淡化了新闻学的传统理论,弱化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正是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有些人提出,传统新闻学已经过时,主张用传播学来代替新闻学。表现在新闻教育中,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弱化和排斥新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

其实,传播学与新闻学虽然有不少联系,但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新闻教育中应当讲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忌将它们混为一谈,更不应该用传播学来简单地取代新闻学。

卡莱教授在文章中谈到的传播(学)对于新闻(学)的消极影响对我们不无启示。他指出:“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社会结构的理解。”

根据多年来一些院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中,还是应当坚持上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当然内容和形式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及实际需要加以充实和创新,要尽可能增加一些反映和代表最新新闻传播知识和现代新闻传播科技的内容,包括一些与新闻学直相关的传播学的知识和方法。至于传播学及其它一些相关课程,可以通过“概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方法,因为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教育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闻专业理念,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悟性,具有献身新闻事业的道德理想和敬业精神。

二、新闻学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能与传播或者媒体混淆

卡莱教授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与“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不能将新闻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传播行为,或是一种传播媒体。卡莱教授认为,美国新闻教育的错处就在于把它视为传媒。

新闻当然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借助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进入流通领域,为受众所接受,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社会功用。但新闻的内涵及本质决不是“传播”和“媒体”所能简单代表和体现的。

按卡莱教授的解释,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同政治、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教育的任务在于要在新闻与政治和联系中,让学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在新闻与文学的联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在新闻与哲学的联系

[page_break]中,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基准;在新闻与艺术的联系中,教会学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的能力;在新闻与历史的联系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意识和自觉。这些应当是新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仅仅将新闻学停留在对媒体组织、媒体机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传授,忽略了对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的关照,从而使得一些人只是把新闻传播当成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单纯地追求新闻的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虽然我们并不否定和排斥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密切联系,但如果因此将它们等同起来,那便成了卡莱教授所说的将关于“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混为一谈了。

理想的新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总之,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

李欧梵教授在香港看到的一些情况也反映出当前新闻界的一种浮躁和偏向。他指出,香港一些报纸“内容愈见贫乏”,“世界新闻少”,“评论文字不足”;一些报纸“放弃了新闻所原有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开阔读者知识和见闻领域的目的,反而变成了与公关和广告相差无几的媒体和商品”。

这些情况在大陆新闻界也不难见到。如果我们将新闻简单地与媒体组织、媒体机构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相混淆,不去履行它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传播知识”等职责,忽视了它应有的社会功能和效用,那么,新闻同广告、公关和一般的传播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维,没有方向的纯粹的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我们主张并强调,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情有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总之,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而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商品”、“传播中介”、“物化媒体”。

三、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卡莱教授从新闻的人文与社会的价值及意义上看待新闻传播,指出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或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对于民主,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把新闻作为一种民主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应当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

卡莱教授是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用西方学者的思维和价值观提出并解释新闻与民主关系这一命题的。他所说的“民主”和“新闻”具有一些特定的涵义。特别是他对前苏联社会与新闻传播状况的批判,表达了他的一种立场和倾向。在认识这些问题时我们应当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和观点。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卡莱教授关于新闻与民主关系的表述,揭示了新闻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民主政治对促进新闻事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这对我们认识新闻与民主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启示。

从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闻是民主的产物。正是人们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渴求与奋争,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当资产阶级把知情权和出版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去争取的时候,它们选择的斗争武器就是报刊。

而确保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则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又成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和形式。

无产阶级同样把争取和维护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的新闻自由作为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还没有取得政权的时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把争取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内容和政治目标写在自己的斗争旗帜上。当取得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方面把包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内的各种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们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民主和新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新闻,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民主精神的新闻自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种保护手段和实现形式——为民主自由勇敢呼号的新闻媒体。而若没有民主,新闻将被窒息,将被扼杀,将无法生存。即使能苟且存在,也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品质,失去体现新闻本质与内涵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民主。这是有着不同政治内涵和本质的两种民主形态。

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资产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在这一前提下,国家赋予公民运用新闻媒介监督政府的权利。而作为一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的形式和手段,新闻媒介本身也具有了民主的内涵,成为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其内涵体现在,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拥有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权利。而人民群众这些民主权利的实现,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之一便是新闻。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施政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国家和政府实现民主的渠道和形式很多,扩大新闻自由,鼓励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体行使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是其重要渠道和形式之一。

新闻和民主、政治如此紧密相联,如此相互依赖,这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体现的十分明显,尽管它们在对民主内涵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实现民主的形式上也有着许多差异。

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认识新闻与民主的关系,其意义在于要帮助学生了解新闻是民主的一种内涵所在,认识民主对于新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意义,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知道怎样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同时要敢于同压制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的尊严,维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纯洁。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新闻传播;课程体系;媒介生态

目前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进入21世纪,媒介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尤其是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格局,而“智能+”出现则打破了新闻传播原有的价值选择标准和制作规范。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出调整甚至改变。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如何调整和改革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就成为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关注的焦点。有关体育新闻专业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一是全国体育新闻专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即2005年前后,这一时期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与本研究的关联度并不高,原因在于原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架构,按照新闻传播学所包涵的四大板块设置的。二是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期,即2010年之后。这一时期,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已被打破,虽然课程架构不变,但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相关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体育新闻专业博导于晓光教授在《体育新闻专业发展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出,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与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应与体育专业的同类课程有质的区别;融合化即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建设一批综合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建立一种新型的知识体系。[1]武汉体育学院的张江南教授在《新时代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探析》一文中专门谈到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他认为应该整合模块教学、强化双语教学、巩固实践教学。其它相关研究的观点基本类似,他们大都认为,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不断完善,重视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改革工作。[2]基于以上分析看出,面对新媒体生态环境,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要以国际视野来审视我们自己,共同提升。

1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

1.1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全国各高校针对指导意见开始了新一轮的教改思考。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中美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笔者收集了我国7所院校(包括台湾地区1所)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体育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重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新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类似,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主要是根据我国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特点,设置通识类、学科基础类、专业主干类和专业模块类四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现出“大新闻”观,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为主体。同时,在设计中强化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识类课程的覆盖面虽较广,主要涉及政治、法学、历史、外语、体育等学科,注重思政与人文教育,但很少涉及自然、艺术、社会等学科课程,忽视了科学知识的全面发展。这与我国大部分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开设在专业体育院校也有一定的关系。第二,各院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选修课,既有共性,亦存在差异性。共性有两点,一是按新闻专业的不同方向以模块的方式设置相关课程,且大都划分为报网及广播电视两大模块。二是体现体育特色,既包括相关的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包括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及业务课程。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体育特色”的不同,虽然所有体育院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都把体育作为其特色,有些院校偏重“体育技术+新闻传播”,有些院校偏重“体育技术+体育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有些院校注重“体育特色项目+新闻传播”,譬如沈阳体育学院根据其地缘优势,偏重冰雪项目。第三,普遍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从上表各院校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看出,所有的体育院校都是实行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采、写、编、评、制、播、导等实操能力。

1.2中美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目前,在美国开设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校有几十所,这些学校大都为综合性大学,体育新闻传播专业一般设置在新闻传播学院,且大都作为学生在高年级的兴趣选修专业设置。其课程类型与我国基本相同,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实践课程等。就课程内容而言,其通识基础课主要依托本校学科资源开设,呈现出“大学科”的特点。所涉及的课程非常广,既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春田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艺术和人类学、分析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多元文化研究、社会公正、体育六个部分组成,注重学生能力和知识或理解领域。印第安纳大学人文学体育新闻专业通识教育既有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生命与物理科学的课程,还有分析推理、文化理解等相关课程。而专业基础课则依托新闻传播学母学科,呈现“大新闻”观特性,各高校基本一致。美国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也基本相同,大致分为新闻传播学类、体育新闻传播学类、体育类和其他类。新闻传播类课程强调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基本了解及对新闻传播基本技能的掌握,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法规、报纸设计与制作、专业写作、美国新闻等;体育类课程是指以体育为主的理论课程,包含体育与管理、休闲、产业、文化等课程类型,譬如全球化体育管理、体育企业管理、休闲体育项目、美国体育文化、体育心理学等多学科融合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育;体育新闻传播学类课程是最能区别于任何其他专业的,譬如印第安纳大学体育新闻新闻传播类课程包括体育新闻学概论:争议、冲突和品格;体育新闻写作、健康传播学、体育心理学、跨文化健康、医学人文与健康研究等,主要是为学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提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素养。其他类课程一般是文学类或者社会科学类课程,目的是为专业学习提供一定的人文素养或者研究方法的辅助。美国高校的任选课程设置内容主要是专业细分的分支或方向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选择。春田学院和布拉德利大学体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任选课程主要集中在体育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专业领域阿什兰大学的辅修课程可以选择其他学院或者本学院其他专业进行修习。印第安纳大学的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类似课程内容主要为提升学生基本技能、语言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生命与物理科学等素养服务。由于体育课程是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渠道,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支撑所以将一般设置在通识教育类的体育课程按照专业任选类课程分析,春田学院根据学校自身的体育专业特色为学生开设了近100门体育课,涉及约69项运动。除此之外,各高校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俱乐部运动、校内活动和个人锻炼和娱乐等机会,以保持学生健康的身体状态。这些活动也为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体育兴趣在实践学习方面有所选择和倾向。美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一般是以实践和课堂学习的方式交替进行,既有校内的实践平台,也有各种在媒体的社会实践。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为了便于比较,笔者选择了佐治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体育传播专业作为比较对象。佐治亚大学成立于1785年,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型大学和佐治亚州大学系统规模最大的学校,被誉为美国南方三所“公立常春藤”大学之一。佐治亚大学亨利·W·格雷迪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HenryW.GradyCollegeofJournalismandMaCommunication)创建于1915年,获得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通过表1和表2、3的对比及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与美国高校体育传播专业的课程体系相比,两者无论是课程结构还是课程内容方面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美国高校体育传播专业中的通识教育课程一方面秉承“大新闻观”与“大学科”相结合的设置理念,为了能够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业态的变迁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实行“大学科”的通识教育与“小众化”的专业教育,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与其他教学单位合作开课已成为主流(74.6%)[1],建构了新闻人才复合式知识结构,使具备“采写编评”专业素质与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真正适应现代业界需要,如此既能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又能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人才。这与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专业“大新闻”观下体育特色与新闻传播相结合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有较大差异性。第二,佐治亚大学体育传播专业中新媒体相关的课程理论与技术并重。这些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新媒体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向,又要求学生学会新媒体从生产到制作的基本技术,传授的技能包括:在网上使用视频、图像(静态展示和幻灯片动态展示),通过网站来进行新闻报道和公关活动,为网站编辑、写作、进行广告推广以及设计布局,为移动设备创作内容,使用博客和社交媒体,在线出版管理,甚至是创第三,美国部分高校把体育新闻传播作为获取专业证书的兴趣课程,从第六个学期开始,对体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集中学习体育新闻传播、体育理论与技术、体育与媒介三个方面的专业课程,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取专业证书。

2结论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必要性

2017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会上,傅莹回应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的提问,提出了她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在美国,包括在你们的报刊上、在美国的电视上,你要得到关于中国一手的资讯是比较有限的。在美国要想看到中国人写的文章、中国人写的书恐怕也不多。”针对这一现象,傅莹简要归因为:“从我们的角度要多努力,尽量让自己的信息更多地通达国际社会、通达美国社会。我们也希望这么多国际媒体这次来报道我们的‘两会’,希望你们多注意中国的新故事。”[1]解决我们的信息难以通达国际社会这一问题,高校义不容辞。高校必须扛起改革的大旗,构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出“体”“用”兼备的新闻传播人才。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主编12家报刊,指导报刊20多家,经常发表的刊物60余家,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不仅作为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组织参与无产阶级革命活动,撰写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章程,还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政治活动,始终伴随着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马克思曾多次因在报刊上发表为反动政府所不容的文章而导致报社关闭或被迫辞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具有实践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立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结果,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长期新闻工作实践中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出来的,始终来源于新闻实践,同时为新闻实践服务。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完善。2.在“部校共建”的契机下,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部校共建”缘起于中共上海市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在2001年12月24日签订的共建新闻学院的协议。十三年的办学成果收效明显,得到了包括全社会的肯定。“所谓共建,主要内容包括四块,一是引进业界导师到学院来上课,安排学生到媒体实习;二是学院老师到媒体挂职;三是学界与业界进行媒体项目融合,相互提供指导和帮助;四是通过共建为社会和媒体提供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培训教育”。2014年4月29日,光明日报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建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中央媒体与高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首例[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当前,以“部校共建”为契机,我区党委宣传部与高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搭建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分别是广西电视台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广西日报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合作。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推进。3.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首先,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对理论知识相关联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涉足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门类全,课时多,而实践课时少。另外,实践课时大多集中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导致大一大二所学理论利用率低。方法类课程较少,方法类课程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适应新闻传播人才市场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一些学生放弃本专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双师型”师资缺乏的情况。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现实中实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比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实践实习基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让师生满意,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实践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反映在学生实习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甚至有学生不熟悉新闻报道的整体流程。学生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感觉学校专业教学与业界存在“两张皮”现象。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发现,专业任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案例更新不及时、所讲理论与现实实践脱节的现象。最后,学生培养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高等教育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在评价导向上比较注重对知识系统的掌握,缺少对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部分新闻传播院校仍釆用单一的书面考核方式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缺少形成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服务经济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积极培养符合地方需要的高素质适应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要切实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因此,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传媒产业发展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实现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培养“体”“用”兼容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新闻教育的基本职责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新闻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正确新闻观的培育必须结合充分的实践,“体”“用”是一,不是二。新闻传媒学是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中磨炼[3]。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些毕业于传媒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频频碰壁,进入工作岗位伊始,难以迅速进入角色,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当代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教学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权重,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在当下尤为迫切。在广西,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绝大多数是地方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偏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广西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其毕业出口主要面向要求新闻传播人才是“一专多能”的、以“专”为基础、以“多能”为核心,要求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地市级政府部门、市县级及以下传媒单位和中小型企业的新闻宣传或策划部门。因此,广西各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时,必须根据这样的人才需求特征,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通才”。这样才能既体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职责感与使命感。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3]。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更要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责任,承担历史使命。应当“胸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既能撰写学术文章,又能写出百姓疾苦;既能弘扬社会正气,又能揭露不公与黑暗;既能传承中华文化,又能架起国际友谊的桥梁。这些本领都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磨砺。4.有利于完善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建设。学科的发展需要反思,反思是学科发展的希望。目前,各学科都在寻求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新闻传播学科也不例外,研究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对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构建与发展,可以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我国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历经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这一历程既展现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取得的成就,又反映出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教学反思高校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构建和完善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者:王功名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傅莹谈中美关系:合作还是主流如果有挑战中国也会坦然应对[OB/OL].lianghui.people.com.cn/2017/n1/2017/0304/c411224-29123137.html.

[2]单文盛,李芳芳.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现状及其发展浅析[J].传播与版权,2015(9).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融合成为其最大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新闻传播高效的要求,这刺激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现阶段新媒体对人才的高水平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现阶段新闻传播发展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宗旨,旨在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

1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社会对新闻事业的重视,新闻传播领域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更高水平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但由于新闻传播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可供借鉴的成功教学经验较少,部分高校缺乏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经验,且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部分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1.2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由于部分高校对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此外,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阻碍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改进,高校中缺乏从新闻工作一线下来的教师,在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传媒实践经验,从而限制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进步。1.3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虽然很多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由于课程大纲中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实践细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规范可循。由于部分高校尚未认识到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的投入较少,实践性教学缺乏明确的规范保障其实施,使得实践教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些因素导致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索

2.1积极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对新媒体传媒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相对于传统的报刊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对媒体人才的需求量更多。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要注重对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传统媒体新闻实践能力,更要注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践技能。这需要高校加大对新闻传媒专业的投入力度,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搭建新媒体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新媒体行业的实践中去,为学生步入社会参与传媒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认清时代的变化和新媒体时展现状,成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2.2加强能力培养,注重专业人才。现阶段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重理论,轻实践”为其教学观念,在这种教学观念影响下培养出的传媒专业毕业生大多存在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培养专业人才。高素质的媒体人是新媒体时展的核心,是沟通人与时代的一把钥匙,高校只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传递正能量的传媒人才,从而推动我国新闻传媒发展。高校要加大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投入力度,具体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实践课堂,以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为载体来加强实践性教学。此外,高校要注重校内外、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高校还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媒体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提供专业性指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2.3创新实践形式,增加实践课堂比重。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注重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课堂的比重,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如设立实训基地、项目合作等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媒体,高校要注重将课程进行细化,教学科研团队要不断探索适应时展潮流的新媒体课程体系。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切忌实践教学表面形式化。高校要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认清新媒体发展现状,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现阶段,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中也无法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不断更新教学方式,通过将网络引入课程实践性环节来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好新媒体、电脑等多种形式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专业过硬的新闻传播人才。

3结束语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来真正了解新闻工作和时代的发现现状,才能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媒体工作者。高校要注重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把握时代主旋律,树立正确的意识,不断更新思想,成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琳.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J].环球市场,2018(10).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篇10

专刊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设的栏目或编辑的特刊。较新闻报纸而言,内容更加丰富。报纸的功能是传播新闻、舆论导向社会功能,丰富生活娱乐功能,刊登广告等。新闻版报纸主要是报道新闻,传播新闻,除此之外就是广告功能,而专刊与副刊可以更好的履行其他各项功能。因此专副刊是对新闻版报纸状态的延伸,功能的延伸,内容的延伸,方式的延伸。

新闻性专刊:是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入剖析的专刊。它侧重从事实方面对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变动提供解释和剖析,不同于新闻版所坐的简洁、迅速的报告。只要是出于阐释、剖析的需要,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事实均可在选用之列。一些报纸在经济、科教、政法、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往往辟有这类专刊。文字平实,新闻性、阐释性比较强。

学术性专刊:探讨各类学术和理论问题的专刊。它偏重从理论上对社会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剖析,阐发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新见解,传播科学前沿的新知识。其知识性、思辨性、探索性和争鸣性都比较强。

服务性专刊:为读者提供各类服务性信息和知识的专刊。它偏重从实用性方面提供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卫生保健、求学就业、交友择业、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实用性强是它的重要特点。

社会性专刊:以观察社会、探索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专刊。它以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哲理,着重从品德修养方面探讨人生的真谛,探讨人间应该有什么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教化性和情感性都比较强,是这类专刊的显著特点。

二、专刊的作用

第一,专刊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思想的手段。可以运用侧面间接的方式,说一些新闻版不能或不便说出的话。

第二,专刊是读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变动的窗口。如果说新闻版的报道是新闻的第一次开发,那么刊所做的便是新闻的第二次开发。专刊时效性要求比较宽松,且有一定的专门性,它可以从容地提供新闻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材料,追溯它的发展历程和前因后果;可以展望前景、预测未来。

第三,专刊是传播各类知识的课堂。新闻版传播知识要受到新闻报道的限制,它只能在某些新闻或配发的资料中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专、副刊传播知识不受此种局限,传播的范围相当广泛,既包括新鲜知识,又包括读者不熟悉的旧知识以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知识。

第四,专刊是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园地。专、副对文化事业的推动,既表现于开展文艺批评与学术争鸣上,也表现于对新人的培养上。

第五,专刊是突出报纸个性的手段。与新闻版相比专、副刊在各报内容设计,栏目设置方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编辑可以根据各自的读者对象,设计与众不同的专、副刊。

第六,专刊是报纸联系读者的重要纽带。专、副刊的内容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够雅俗共赏,表现手法又灵活多样,更易于为各阶层的读者接受,因而吸引广大读者。

因此,一个好的专刊,往往成为报纸或者是杂志吸引读者,走向成功的桥梁。

三、关于专副刊,业界有两种说法

一是从属说。认为专刊是属于副刊的一种,是专门性、专业性副刊的简称。这种说法,并不否认两者在性质、功能上的差别,但看重的是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一是并列说。认为两者在性质、功能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两者应并提,当然也并不数典忘祖,否认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其实,两种说法并没有原则的区别。但考虑到副刊一词在人们的概念中往往与文艺色彩联系在一起,而专刊极少有文艺色彩,因此不列为副刊的一种,也不无道理。再者,如上所述,在现代生活中,读者对专刊的需求越来越大,专刊在报纸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强调专刊与副刊并列更有其现实意义。关于专副刊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前面的论述已从不同侧面作了回答,这里用一句话做出科学的界说,可以作如下表述:

副刊是报纸上文艺色彩较浓、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都刊名。

专刊是报纸上用文章形式(一般不用文学体裁和消息体裁)深入阐释新闻事件、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和实用信息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有些业者不辨别所载内容的性质,统称上述各版为”专版“。”专版“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专门刊登某类新闻,也可以指专门刊登某类知识的专刊。因此专刊与专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四、专刊与新闻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专刊与新闻版同为报纸组成部分,它们同样服从于报纸的板报方针和编辑方针。具体来说,就是板报宗旨、指导思想、政治态度、报纸水准、报纸风格、读者对象以及所承担的任务方面与向你问班应该都是一样的。

(二)专刊有别于新闻版的特性:专刊同新闻版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像新闻版那样,报道刚刚发生的新闻,而是对新闻的延伸。这种延伸是指对新闻版的整体的延伸,并非是对某篇消息的补充和解释。这种延伸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功能的延伸。报纸的主要功能是,报道新闻、传播信息;表达意见、引导舆论;服务社会、指导生活;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提供娱乐,裨益身心;播载广告,促进产销。在这几项功能(除广告功能外)中,新闻版主要承担第一项。而专刊则是其他几项功能的户主要承担者,所以说专刊是对新闻版承担功能的延伸。

2、事实、理论、知识等内容的延伸。

3、状态的延伸。新闻版反映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动,即呈现的是一种动态。专刊作为新闻的延伸,其主体部分呈现的是静态。

4、方式的延伸。二者在选材的角度、信息的流向、选用的题材等方面有所不同。

专刊和杂志都是用非新闻题材传播思想、理论和知识,提供文化享受,在这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专刊比杂志读者面更广,时效性更强,篇幅(指单篇作品)更小,在专业性方面也不如某些杂志那么强。作为新闻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专刊同杂志比,更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这种新闻性是指所载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动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刊所载的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

2、用非新闻文字作为主要形式,对新闻版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解释、补充或引申;

3、专刊缩写的内容是静态的,但是借用了含有动态的由头。

五、分类标准

第一,“专”与'广"。从选材范围来看,专刊限定在一个专门的领域,即限定在某一专题或专业的领域。副刊,特别是综合性副刊,则是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

第二,“硬”与“软”。从题材的性质来看,专刊的新闻性从总体上看比副刊强。专刊可以直接对新闻事件提供背景的解释和理论上剖析,而且比较系统。副刊只能是以小见大、侧面取材,抓住一个由头生发开来,新闻性自然比不上专刊。专刊的题材性质比较严肃,“硬性”的较多;副刊的题材比较轻松,“软性”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