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07 18:03:28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1

论文摘要:乌热尔图文学创作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成熟,他认识到“文化危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本文着重对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文化批判部分做了解读,发现在许多小说和理论文章中他多次对“人类中心主义”、“虚假的文化保护主义”等导致生态危机的错误意识加以批判,倡导“以 自然 为母亲”,“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现,他坚持民族的“自我阐释和“声音的不可替代,追求文化的多元性,进而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科学 研究和 发展 模式的变革,以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文化批判是生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美国的科学史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的著作使我们认识到生态问题远远不止是科学问题和 经济 问题,生态危机是文化危机、人文危机,甚至是人性危机,更准确地说生态危机是人类主宰地位的危机。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也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乌热尔图一直执着于探寻鄂温克族的深层文化意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他对那些随意践踏自然的身体和尊严的“人类中心主义”大加批判;同时,他面对古老民族文化的逐渐消散痛心疾首,他要喊出弱小民族不可替代的声音。他认为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依赖于多样化的生存空间,文化多元是维系生态平衡的保障。文化批判—正是乌热尔图的作品生态思想最为’可贵最为成熟的部分,本文将就这部分生态思想作初步的整理和阐释。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第一个对人类中心主义发起直接批判的是生态思潮的始作俑者、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家卡森。卡森认为,人类竭泽而渔地对待自然,其最主要的根源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乌热尔图发表了《大自然一任人宰割的猎物—麦尔维尔的1851》,《有关大水的话题》、《猎者的迷惘》、《依偎在大自然怀抱的新人》、《阅读<白鲸>札记》和《生态人的梦想》等一系列有深刻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生态思想越来越成熟,以至形成了他自己的生态理念。在这些作品中,乌热尔图提出人类是生物社会的一部分,对 现代

      因此,述说的渴望一直潜藏在每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当中,自我阐释才能保持民族独特的个性,才能呈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多元性的消失,同一文化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多元生态系统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人类未来 发展 多种可能性的消失,人类前景的渺茫”。口,因此,乌热尔图认为在文化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倾听边缘化和异质的声音,注意保护多元文化所生长的土壤,保持文化多元性,建立复合型文化,才能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正是乌热尔图对文化多元性的生态诉求。

      三、对“虚假生态保护主义”的批判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维护人与 自然 的和谐共存。在当今生态危机已经到来的时代,保护生态多样性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一些世界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评选“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就对保护生态的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自然保护运动和文化保护中,隐藏着严重的虚假与虚伪,或曰“虚假生态保护主义”。

    在乌热尔图的小说《熊洞》中,一个林场主任以意味深长的语气说:“地球就像一个睡着了的巨人,你看,河水像不像他的血,林子应该说是他的肺,现在,他的肺要完了”,“用不了多久、地球上会有一百万物种消失”。就是这样一个有生态意识的林场主任,对熊洞感上了兴趣,他竟然想猎熊,带着难于启齿的心事,他迫不及待地探进冬眠的熊的洞里,结果被吓得双目失神,演出了一场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的闹剧。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生态保护主义者”却在利益面前露出了虚伪的真面目。作者通过小说人物形象讽刺了那些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大意义。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

【KeyWords】EcotourismDefinitionEconomic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见/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禾.[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2004-16.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Volume2.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3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保护

一、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从对自然的不断索取和破坏的经验教训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承受力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自然区域,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景观地域、丰富的物种资源分布区、珍惜动植物的分布区、能揭示内在自然规律的特定风景区、名川大河的水源涵养区、具有参照标准的地质坡面和化石群产地以及一些人们至今尚不能认识的再探索自然中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区域。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干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将改善、美化其环境旅游收益也为其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但另一方面伴随生态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一些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其资源造成干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其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自然保护区将失去保护的必要,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并且资源的保护还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这是由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所决定的。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和保护区发展的基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方向。

3、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合理的、科学的对自然保护区开发,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同时一定的开发促进其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自然保护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开发意味着保护。

4、过量保护不利于开发

因担心开发造成破坏,而"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自然保护事业也就得不到发展,在自然保护区保护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应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力度,以规范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适当的政策和旅游宣传教育,可以使社会形成开发保护的共识,使旅游从业人员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先锋,使旅游者成为文明的资源保护者。同时,旅游资源环境是社会、自然环境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有必要与整个旅游大环境协调一致,以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整体,进行综合开发和保护。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1、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

保护资源与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增加旅游者享受乐趣和给当地带来效益的同时,把旅游开发对所在地区的消极影响维持在最小限度内,是可持续旅游资源发展的主要指导原则之一。显然,发展(即满足现在需要)与保护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对核心,这与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是相吻合的。可见,可持续旅游发展也应该成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关系问题的衡量标准之一。

2、加强科学研究

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开发的影响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和谐平衡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这是处理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一步。

3、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

狭义的绿色旅游产品指生态旅游产品,如森林旅游、负离子吸附区等;广义的绿色旅游产品则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本身就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和核心的。

4、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

开发生态旅游后的部分旅游收益,应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改善和美化资源环境,从而符合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

5、导入知识经济内涵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高新科技产业群为支柱,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导入知识经济是新时代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要求,也是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

6、实行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科技兴旅"战略

资源的开发应该在调查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可行性论证,制订开发总体规则,以保证开发后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对珍贵的自然、人类遗产进行保护,减少旅游资源的自然损失,延长其生命周期,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保持并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般来说旅游资源都凝结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的生命线,保持并尽可能地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也将成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新的价值取向,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瑞,许军让,刘军波,等.浅谈我国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84.

[2]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3.

[3]王沛,刘军波,许军让,等.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1.

[4]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34.

[5]乔凡梅,刘田天,袁婷玉,等.榆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43.

[6]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7]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8.

[8]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65.

[9]刘田天,乔凡梅,袁婷玉,等.汉中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64.

[10]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7.

[11]张姣,刘军波,刘田天,等.浅议汉中旅游景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8.

[12]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314.

[13]常翊,朱颖育,李悦,等.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09.

[14]陈瑞,何磊,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03.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4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生态自然观 演绎进程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24-02

面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翻开前人的文本去寻找答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虽然时代已变,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富有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特色依然适合我国今天的环境问题。党的各界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赋予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观。

一、思想中的生态自然观

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观,随后党的领导人将这条道路继续发扬光大。研究分析几位时代领袖的生态自然观思想的演绎进程,深入挖掘其生态自然观遗产,对当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基础,是区别人与自然的前提。首先,劳动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曾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刻表达了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深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最终才能根据可知的规律根据人类的需要改造自然。其次,实践是区别人与自然的前提,在看来“人最初是不能将自己同外界区别的,是一个统一的宇宙观。随着人能制造较进步工具而有较进步生产,人才能逐渐使自己区别于自然界。”从中看出刚开始人与自然是没有分离、混为一体的,通过人的劳动、人类的进步自然与人区别开来。

二、邓小平理论蕴含的生态自然观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审时度势,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思想。

1.走可持续发展道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一方面,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可以并驾齐驱的,他强调,发展经济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另一方面,在人口与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在提高人口素质地同时要减少人口的数量,人口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保护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2.发挥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的作用。邓小平向来对科学技术较为重视,他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我们通过研发绿色技术来提高环境保护,预防环境污染等都有借鉴意义。邓小平认为,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来保护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提倡人们要建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生态环境。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述的生态自然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时并举的策略,但由于中国本身贫穷落后的格局,人们在发展中更多的倾向于发展经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局变化,丰富和发展了生态自然观。

1.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在前人生态自然思想的指导以及根据已变的时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十分重视绿化工作,每年的植树节是他着重强调的,他还号召全民族要一起做绿化。他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的防护和保护工作要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首先,他认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我们重视利用资源和经济发展。其次,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认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要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自然观

科学发展观淋漓尽致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更完美的提出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处理自然关系的相关策略。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充分表明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途径,而且工业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进程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的核心地位。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发展的依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五、系列重要讲话包含的生态自然观

自十将生态文明确立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来,在各类场合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已经上升到了政治、经济、法治高度。

1.政治层面。2013年7月,在贵阳国际论坛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存在密切联系。”由此可以看出,的生态自然观已经升华到了中国梦的高度。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关系人民福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2.经济层面。“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经济后果,致使现在还在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新路子。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3.法治层面。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必须构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每一条法律制度给予最严格的执行,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使经济发展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但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将环保意识和法治手段相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风气。

参考文献

[1]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5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切合中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坚持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方向,借鉴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培养政治方向正、专业素养精、环保意识强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1.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角度阐述了其生态思想,以“自然的客观优先性”的自然观为基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是因为人类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所以人类就应该善待自然,而不是无限地向自然索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无节制破坏和掠夺,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资本主义制度,把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扭转过来。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武装头脑并不是要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而是把生态思想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发展中理解其生态思想的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要“润物细无声”,又要“抓铁有痕”。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融入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全过程中,从历史的、现实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当然,“建设生态文明也不是要求人一味地屈从自然,而是要反对唯客体主义”,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不是要大学生回到野蛮时代,而是使其实践活动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2.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其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注重价值引导和内生动力的形成,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知识、化理论为行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人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文精神具体化为现实的人文关怀,通过从点滴小事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去感化人,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绿色健康的理想信念和理想人格。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是以被教育者为本,从爱护自然、关爱生命、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出发,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以优秀文化培育人、以正确理论说服人、以真情实感打动人、以优美环境熏陶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是生态文明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强调“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地位,让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回归生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自觉自愿的生态意识,是一种“养成教育”的过程。从产生的动力基础来区分,生态文明意识可分为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和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是基于舆论宣传、社会环境等外部压力而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一旦外部压力消失,这种生态文明意识就可能消失。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则是基于其自身信仰、价值观、知识、生活经验等内生的意识,比外源性生态文明意识更持久、更有效。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回归生活培育大学生的内源性生态文明意识。

3.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要充分运用当下资源,也要从人类历史长河中寻找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学者都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意识”或“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于20世纪60年端于西方。人类社会早期所形成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人类文化典籍中,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宝贵资源。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切入点批判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攫取。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其生态思想进行了系统阐发,形成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流派,并经历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生态学三个发展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就是要充分发掘古今中外生态思想,吸取西方国家生态意识培育的成功经验,既要“借鉴国外”,也要“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前提下,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学、环境政治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洋为中用”;“开发传统”就是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和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结合起来,实现“古为今用”。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们关于生态问题的价值、思想、观念、态度、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对生态环境恶化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保护从我做起的生态责任意识、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意识等。

1.生态忧患意识

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0世纪以来,发生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多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国内仅2013年就发生了松江死猪事件、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东部地区大范围长时段“雾霾”事件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这些重大环境事件,以及不容忽视的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等相互叠加,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由此看来,生态忧患意识培育迫在眉睫,不得不为。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就是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基础上,讲清讲透人们所共同面临的严峻生态形势,使大学生彻底摒弃“人是自然的主人”的传统观念,形成自然对人的优先性的自然观和生态忧患意识,爱护自然、美化自然,为绿色环保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生态责任意识

人类如何对待自然,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正是由于自然界的“报复”,才形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培育。生态伦理观认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合作的联邦”,人类仅仅是其中普通一员,因此,人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环境。“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他才是道德的”。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就是要把生态伦理上升到人的道德修养高度,引导大学生形成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良知,像对待自己和人类一样对待自然。②“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生态责任观。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也是每一名地球公民共同的责任。大学生富有朝气,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环境责任意识培育就是培育其“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形成环境保护重在行动的环保理念,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低碳生活观念。

3.生态消费意识

消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消费被赋予新的内容,逐渐演变为“行动者在社会空间内为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而采取的社会阶级再生产策略”,成为消费者身份区别和认同的手段,从而演变成凡勃伦所谓“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具有了更多的象征和符号意义。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但个人消费应以生活需要的满足为限,不应无限膨胀,生态消费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均衡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消费不仅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要与消费者的经济支付能力相适应,更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随着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水平也不断攀升。受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中的非正常现象不断涌现,出现了非理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两种现象。非理性消费的表现是消费没有计划和节制,一时兴起或跟随潮流随意消费,出现“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等为消费而消费的现象;炫耀性消费则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是一种攀比和竞争性的消费,表现为“面子消费”“名誉消费”“符号消费”等行为,以提升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和满足个人虚荣心理。大学生的非正常消费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是一种物质主义的消费观,易导致其价值观念和心理扭曲,甚至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生态消费意识培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崇尚艰苦朴素、自然清新、环境友好的消费行为,正确处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生活必需品消费和耐用品消费的关系,倡导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4.生态法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靠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来实现,更要完善生态法制。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先后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等生态环境保护条约和协议。我国1989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目前已形成涵盖污水防治、固体废物排放、矿产资源、水土保持、海洋环境保护等涉及生态环境各领域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行政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更要“违法必究”。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很多环境污染事件就是由于污染者不懂法,甚至懂法不守法而形成的。在完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教育,推动其知法、守法、依法,并坚决同生态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环境安全的守护者,维护法律尊严,建设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培育主要包括生态法制知识教育,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生态法制安全教育等内容。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也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需要全国上下社会各方协力配合,形成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更是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协同共进。

1.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顶层设计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且需要“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共同努力,我国高校每年招收大学生近700万人,他们最多在十年内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如果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必将极大推动国民整体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是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理解公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形成系统的国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方案,使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不仅停留在宣传、普及和引导阶段,而是落实为每一个国民的实际行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地方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层设想”和各高校“基层经验”的配合。虽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时肩负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使命,”但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生态文明建设进校园也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统摄学校宣传、团学、教务等部门相应职能,并结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成立生态校园建设领导机构。这一部门统一负责生态校园建设、大学生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工作,把大学生日常教育、通识教育和生态校园建设结合起来,营造绿色、环保、节约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观。

2.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利于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达成,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我国现有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资源,也拥有便利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条件,只要加以挖掘利用,必会产生良好的培育效果。思政理论课教学一般分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建设教材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思政理论课体系的核心,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阐述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先在性,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尊重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世界产生于自然界,并且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确地解决了人自身、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逐渐的辩证统一关系。教材中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论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客观条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等都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利用讲授、讨论、作业等环节督促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培育其环境友好、勤俭节约的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撰写读书报告、主题教育影片评论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理论与知识,倡导生态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生态校园建设状况、民众生态意识与行为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其对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和实践体验。

3.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环境保护,重在行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最终还要通过其环境行为表现出来,因此,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其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归宿,也是检验其效果的根本标准。(1)大力营造生态校园氛围。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又可凝聚成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以影响多代人。”高校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校园建设,利用校报校刊、电视、广播、校园宣传栏、网络、专题教育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全面系统介绍生态环境状况,使大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培养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从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生态校园设计理念出发精心美化校园硬件环境、教学与办公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建设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生态校园熏陶人;建立健全全校节能降耗强制性规则,如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校园环境等建立明确的环保要求并利用学生社团和自律组织监督实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自律意识。(2)倡导适度消费观念。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开学经济”“校园经济”迅猛发展。有的大学生为了表明自己“不比人差”或者“我比你强”,滋生了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非正常消费行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资源。高校要紧紧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通过主题班会、辅导答疑、谈心沟通等形式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唾弃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互相攀比的不正常消费现象,引导学生转变消费观念,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3)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点滴行动见环保。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也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入手做环境保护的使者,小到废旧电池回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爱护花草树木、随手关闭水龙头、作业纸正反面书写等生活和学习细节。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校园环境净化行动,利用环保纪念日(周、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彻底杜绝“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等低俗文化,倡导高雅、文明、自然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6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这包含3个内涵: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与人的和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和谐社会,既要造福当代,使人们不断得到利益,也要顾及后代,使后代有发展的空间、资源和物质基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中之重

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是维护地球生命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辩证发展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一方面是自然力作用于人,另一方面是人反作用于自然。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对自然的利用,这种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其后果固然有影响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将日益增强,然而,这种趋势也积累着巨大的隐患。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优美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如果经济繁荣了,环境却恶化了,恶化了的环境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繁荣的经济就不能持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长久的环境优化比暂时的经济繁荣更重要。环境优化是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我国当前的生态透支状况

据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18%的GDP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而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与全球荒漠化直接有关的指标———大陆度,同现在相比将提高3.3%。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年平均气温预计比现在增加0.6~1.4℃,海平面将上升10多㎝。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年平均陆地总蒸发量比现在增加45~50亿m3;冬小麦播种期将比现在平均延迟1.5~3d;旱地每年平均增加0.47~0.5万km2;生物多样性上,受威胁的植物物种将由目前的15%~20%增加到17%~22%;人均水资源由目前的2600m3下降到1850m3。依赖于18%的生态透支增长起来的GDP让人们忧心。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1年多来,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未经环保部门审查就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仍屡屡出现。甚至一些官员为了“帽子”、“票子”,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在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或埋下生态破坏隐患的建设项目中,出现“先上车,后买票”现象;一些原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方面很有优势的省市,却要向“重型化”转型;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却把大量耗水的冶金和化学工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那些不顾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的做法也没有受到严肃追究。再看看下面两组数据:①2004年,全国共出动整治违法排污执法人员131万人次,检查企业60万家,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6462家,限期治理6755家。②2004年山西、河南、四川等12个省发生暴力抗法事件上百起,环境执法受阻事件4400余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执法已经成为当今整治环境的“软肋”,这也正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社会公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结果。在我国,资源的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20%。有消息说,目前长江流域有90%的污水直排长江中,污水排放量达3t/s,年均污水排放量256亿t,直接威胁长江两岸人民的身体健康。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预言: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民族生存空间收缩。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除去自我能够接纳3000万人外,将有1.5亿人沦为生态移民。

4我国生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

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大自然已经开始了它的报复:气候在变暖,冰川在消融,热带雨林在锐减,荒漠化在扩展,沙尘暴在增多,物种在减少,资源短缺,酸雨侵蚀铜铁桥梁,大气、淡水遭到严重污染……如果我们不及时醒悟,大自然的报复将会更加可怕。2005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而生态建设则是实现人和自然协调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5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态责任

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度的“零增长”,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度的“零增长”,这3个“零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我国政府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从这个立场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树立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每个人应该培养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养成的环境意识。他要求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都要以维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标准,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积极的维护和不破坏的行为。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来源。在树立公众环保意识方面,政府应做到:首先,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高GDP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坚决遏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政府要为公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营造出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方式,包括新闻媒介、网络、公益广告等方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环境科学和环保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再次,政府还应该努力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保护环境有突出贡献的组织、企业、个人等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惩罚,以此来促使整个社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不再是一句空话。第四,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提高环保生态意识,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5.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公众的生态责任,确保“代内公平”,保证“代际公平”今天,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今正好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已经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不仅要保证“代内公平”,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代际公平”。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应该强调公民的生态责任,培养公民的生态责任感,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对保护环境、宣传可持续发展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感一旦树立起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将会得到每一个公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

5.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社会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首先要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环境保护部门应该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一方面,执法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在环境执法时做到勇于执法、敢于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另一方面,在制度制定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同时增进公民的环境守法意识。对于人民群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和提高,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的实体化和具体化,让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进而将环境守法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5.4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推行绿色产品,从生产和消费领域调节人们的生态行为a)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实现综合勘察、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察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b)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c)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粉煤灰、煤矸石、废轮胎、废电子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机械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d)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科技,集中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新的工艺流程。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物耗低、能耗少,而且能生成新物质、新能源,潜力无限,效益巨大,应加快发展。三是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面广量大的传统工业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主体,应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下决心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升级换代,步入循环经济轨道。四是加大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政府要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力求尽快有所突破。e)在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公民心中树立起“绿色”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首先,要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次,要教育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再次,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5确立环境保护目标,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计划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农村饮水水质、全国地表水水质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好转,草原退化趋势有所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有所增加,矿山环境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及污染趋势减缓,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村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根据环保目标,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认真制定环保计划,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确保2010、2020年我国环保目标的实现。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7

[关键词] 天然林 保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23-01

天然林资源在我国的林业资源中占据很大比例,是我国林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重点。但近年来随着开采、放牧等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天然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在大型江河流域、大型工程和人类居住的地区,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已经岌岌可危。因此,对天然林的正确而及时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

1 天然林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1.1 天然林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采伐和保护工作间的矛盾已逐渐显现。我国有天然林面积约9000万m2,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六成以上。其中,除了分布于各个自然保护区和林区的天然森林以外,大部分散布于江河周边或山脉地带,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70%以上,急需加以保护。而随着长期一来的毁林开荒以及过度的采伐和放牧活动导致了天然林区的严重破坏,天然林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尤其是部分地区大规模爆发洪涝等自然灾害,与森林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更是有着直接关系。在我国的天然林中,由于采伐和其他破坏行为导致原始天然林的比例相对较低,次生林的比重较大,导致天然林的生态调节功能受到削弱,难以抵抗较大的自然灾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相对较为薄弱的天然林保护产业和制度。由于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天然林保护体系,部分地区和林业单位转型困难,后续产业难以发展,也没有很好地实现天然林保护对地方的生态效益等。

1.2 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森林资源大国,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首先,天然林保护并不意味着永久和全面地禁止采伐,而是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天然林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因此对于天然林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实现天然林的合理经营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同时,天然林保护是对天然林区的可持续综合开发有益的,在许多林业单位改革转型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打造科学合理的天然林保护策略具有战略性的改革意义;而天然林保护的主要目标则是改善生态环境,实际上,天然林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并不矛盾,国家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而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可以极为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江河生态环境,实现更大范围的生态保护。总而言之,天然林保护是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工作。

2 天然林保护的对策

2.1 完善天然林保护的制度建设

首先要明确的是,天然林保护不是靠短期的严打狠抓就能做好的工作,因此要实现长期有效的天然林保护工作,应该加快建设天然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条例。天然林保护的制度建设一方面应该保证对天然林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弥补现有生态保护工程在恢复森林资源持续性和周期性上的缺陷,实现森林资源的长期保护和建设;另一方面,相关制度的建设除了天然林的保护制度以外,还应当包括天然林的可持续开发策略,在实现天然林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同时,促进林区的脱贫致富,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对于林业过度开采的地区,由于天然林资源受到了长期破坏,其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极为脆弱,大部分林区都是禁伐以后的次生幼林,不再适合商业性采伐应当有计划地减少这些区域的林业开采规模。

2.2 加大天然林保护的资金投入

天然林保护不仅需要制度建设,还需要资金上的投入。实际上,现有的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多都是由于资金缺乏造成的:在地方进行天然林保护工作的落实时,由于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造成了工作进展缓慢,天然林保护的相关工程建设也难以为继,因此国家在这一类的投资上,应该对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采取强制性对策,要求地方提前落实配套建设的资金,随后对主要工程资金进行投入落实;另一方面,在落实天然林保护政策的过程中,部分林业单位在进行贷款转型和调整后,由于木材产量的下调而无力偿还债务甚至破产,导致政策落实受阻,对于这一类资金,国家应当在对情况进行核实后予以适当的债务免除和资金支持,以促进相关林业单位的转型工作。

2.3 调整和完善林区经营管理

前文已经说到,天然林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全面的禁止采伐,而是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林区进行合理经营,在这过程中,必定要对林区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调整。在设立禁伐区时,要注意区分人工林和自然林,避免将人工林划入禁伐造成后续问题,对于已经存在问题的,要主动进行协商和资金补偿解决;对于已经进行天然林保护的区域,也要进行经营林区和保护林区的划分工作。对于天然林区的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要予以支持,如林果业、林药业等,在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合理发展旅游产业。

结语:天然林的保护工作是一项耗时长、规模大、影响性和受益规模较广的综合性工程。要实现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于全社会,就要切实落实有关天然林保护的相关对策,实现良好的制度建设和产业转型。本文仅对一些常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8

论文摘要:乌热尔图文学创作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成熟,他认识到“文化危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本文着重对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文化批判部分做了解读,发现在许多小说和理论文章中他多次对“人类中心主义”、“虚假的文化保护主义”等导致生态危机的错误意识加以批判,倡导“以自然为母亲”,“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现,他坚持民族的“自我阐释和“声音的不可替代,追求文化的多元性,进而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科学研究和发展模式的变革,以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文化批判是生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美国的科学史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的著作使我们认识到生态问题远远不止是科学问题和经济问题,生态危机是文化危机、人文危机,甚至是人性危机,更准确地说生态危机是人类主宰地位的危机。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也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乌热尔图一直执着于探寻鄂温克族的深层文化意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他对那些随意践踏自然的身体和尊严的“人类中心主义”大加批判;同时,他面对古老民族文化的逐渐消散痛心疾首,他要喊出弱小民族不可替代的声音。他认为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依赖于多样化的生存空间,文化多元是维系生态平衡的保障。文化批判—正是乌热尔图的作品生态思想最为’可贵最为成熟的部分,本文将就这部分生态思想作初步的整理和阐释。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第一个对人类中心主义发起直接批判的是生态思潮的始作俑者、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家卡森。卡森认为,人类竭泽而渔地对待自然,其最主要的根源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乌热尔图发表了《大自然一任人宰割的猎物—麦尔维尔的1851》,《有关大水的话题》、《猎者的迷惘》、《依偎在大自然怀抱的新人》、《阅读札记》和《生态人的梦想》等一系列有深刻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生态思想越来越成熟,以至形成了他自己的生态理念。在这些作品中,乌热尔图提出人类是生物社会的一部分,对现代中国“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作家尖锐地指出如果人类的科技文明和工业文明继续违反自然规律,把 人类的发展建立在掠夺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话,人类将与整个地球一同陷人灭顶之灾。

那些伐木人最大的炫耀是他们的采伐量。当你听到1.3亿立方米的木材运出大兴安岭的时候,不必赞叹,那只是正式公布的大大压缩了的生产数字,虽说它表明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以来的生产总量,并不包括数十万人口若干年来为越冬取暖烧掉和无端耗费的堆积如山的木材,其实两者加起来,才是一个无法估算的天文数字。

“当这庞大的森工企业的所有开销,包括贪官污吏们的所有挥霍,统统由伐倒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换取的利润去支付的时候,不堪重负的大兴安岭早已在呻吟、哭泣!”

上段文字出自乌热尔图的文化散文《大兴安岭,猎人沉默》,在这篇文章当中作家痛苦的说道: “而对将要失去森林失去草原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我剩下的只有难抑的叹息,还有绵绵的心痛。”‘3,乌热尔图认为人类享用、掠夺了自然资源后,又不可饶恕地做出了涸泽而渔的灭绝自然的残忍行为,是人类的利欲熏心、自我膨胀的结果。

乌热尔图在(有关1998年大水的话题》中阐述:“当我们怨恨无情的洪水之时,更应该深刻地反省我们自己,反思我们那并不光彩的过去、反思我们头脑中隐含着的愚昧的观念、反思我们一贯对大自然采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还有我们那与长远利益相矛盾、相冲突的行为。”‘引作家在创作中不止一次地阐述了这些生态思想,这与生态批评家所提出的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实际上这正是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一面旗帜。

生态思想家赞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尊重人、维护人权、捍卫公平正义;乌热尔图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坚决摈弃“唯发展论”,并不是反对以维护人的当前基本的生存权利为目的的人本主义。他认为要把自然当作母亲,在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要有节制,疯狂无度、榨干母体的血肉,使其无法恢复,那么来自自然最大的惩罚就是“母亲”将收回人类所得一切,就会令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终生监禁:他认为人类应以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要肩负起自己的生态责任,万物生灵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对待自然要想对待母亲一样,懂得回馈,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

二、对文化多元性的生态诉求

乌热尔图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失去的原始家园的留恋,“但更主要的是惟恐整体性的鄂温克文化被‘切割采样’、‘改头换面的占用’;故而力图将现实、历史与部族神话、传说、图腾,寻根溯源,集纳些‘隐形文本’,‘阐释整个部族 的精神世界,使其更具凝聚力与民族意识,以便同其他生存群体相区别’,这也正体现着绝大多数弱势民族对与强势文化的“过度交流”的抵御。

在90年代,乌热尔图迅速接受西方尤其是欧美新文化理论,吸收了后殖民理论的反抗性的质疑性的思想。乌热尔图的文化散文《大兴安岭,猎人沉默》中写道:“如今,大兴安岭中独有的‘声音’被‘替代’,我们听到的只是铺天盖地而来的砍伐者和滥垦者的喧嚣。而那独有的‘声音’被‘替代’,不仅表现在生存环境上,在其它范围,如文化方面、如民族习俗方面,也面对种种的‘自我阐释权’被他人占有的现象。”乌热尔图坚持着对母族文化的自我阐释权、拒绝任何文化猎奇者对母族文化资源的盗用这种思想呈现在他的《不可剥夺的自我阐释权》、《声音的替代》、《弱势群体的写作》等文化人类学理论文章当中。乌热尔图拒绝任何文化猎奇者对部族文化的盗用并不是要去追求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这种不能剥夺的自我阐释权其实彰显的是述说的渴望,他是想要大声疾呼:在多民族共存、同求发展的国度中,不要以强势文化的居高点和不公正的历史偏见去“曲解”或“误读”其他文化,随意去做“声音的替代”,这种剥夺他人自我阐释权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对此种文化的歪曲,必然消减其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声音,是对整个生态文化的消减,其最终后果就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同样,多样的自然环境是多元的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如文化中的宗教、图腾、文学、绘画、歌谣、舞蹈、工艺、庆典等等众多方面无不以人类与大自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内容,无不呈现出人在自然生态中受到的教化心态,占有掠夺破坏了这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则必将破坏这些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西方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所有文化是平等的,实际上,在西方人眼中的那些弱势文化并没有享有平等的权利,印第安文化被无端扭曲,玛雅文化更多地沦为科学的对象,埃及文化更多是经常被用来作拍影片的背景,神秘的东方文化艺术就是附庸风雅的饰品。在现实生活中弱势文化还是被排斥的“他者”,这仍是源于西方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而实行某些人所奉行的单纯的“全球化主义”,“单一文化主义”,.无视那些弱小文化,或叫“异质文化”的自我阐释,则是在消灭文化多元性,从长远来看,这必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因此,述说的渴望一直潜藏在每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当中,自我阐释才能保持民族独特的个性,才能呈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多元性的消失,同一文化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多元生态系统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人类未来发展多种可能性的消失,人类前景的渺茫”。口,因此,乌热尔图认为在文化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倾听边缘化和异质的声音,注意保护多元文化所生长的土壤,保持文化多元性,建立复合型文化,才能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正是乌热尔图对文化多元性的生态诉求。

三、对“虚假生态保护主义”的批判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当今生态危机已经到来的时代,保护生态多样性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一些世界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评选“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就对保护生态的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自然保护运动和文化保护中,隐藏着严重的虚假与虚伪,或曰“虚假生态保护主义”。

在乌热尔图的小说《熊洞》中,一个林场主任以意味深长的语气说:“地球就像一个睡着了的巨人,你看,河水像不像他的血,林子应该说是他的肺,现在,他的肺要完了”,“用不了多久、地球上会有一百万物种消失”。就是这样一个有生态意识的林场主任,对熊洞感上了兴趣,他竟然想猎熊,带着难于启齿的心事,他迫不及待地探进冬眠的熊的洞里,结果被吓得双目失神,演出了一场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的闹剧。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生态保护主义者”却在利益面前露出了虚伪的真面目。作者通过小说人物形象讽刺了那些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大意义。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9

对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有促进作用。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建农业•福uJianFlgricuAtural展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山川秀美和自然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觉珍惜并主动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人们护林、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如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建立前,周围农户对森林的盗伐现象非常严重,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农户逐渐开始从生态旅游经营项目活动中受益,昔日盗伐林木者如今都自然转化成护林人。

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潜力分析

我国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部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品位人文景观资源,是国家特殊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垄断性资源,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科教审美等方面的价值,蕴含着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生态宗教文化等各种生态文明要素,是我国生态文明中的精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户外游憩正逐步成为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扩大精神文明消费的热点,而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人们进一步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各种生态文明的“知性之旅”,所以在自然保护区中挖掘和发展生态文明潜力大。

三、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要突出生态文明品味

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自然保护区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整个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范畴加以推进,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帮助,促使森林公园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要突出生态文明,使之与人文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二)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国家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各类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现有宣教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规范的解说词、宣传片、宣传牌、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册等,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自然科普宣传、弘扬生态文明等公益。

(三)要树立生态文明样板意识

自然保护区是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典范,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用,要充分发掘其美学价值、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场所和条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样板,这对于从整体上推进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

(四)要不断开发生态文化产品

重视对自然保护区中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林业对社会的影响。

(五)要加强生态文明队伍人才培养

加强自然保护区中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才,要加强对导游员、解说员及管理人员等的培训,提高其文明素养;要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专业社团等合作,聘请一些专家、教授和知明人士等担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顾问,也可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作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知识义务讲解员、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教育普及,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要有自己特色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主要是要树立现代生态和谐理念,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道德伦理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现有自然保护区资源自身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挖掘和保护自然和历史生态文明遗产,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丰富内涵,彰显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以弘扬和传承生态文明,为现代林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小结

自然生态保护的意义篇10

论文摘要:乌热尔图文学创作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成熟,他认识到“文化危机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本文着重对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文化批判部分做了解读,发现在许多小说和理论文章中他多次对“人类中心主义”、“虚假的文化保护主义”等导致生态危机的错误意识加以批判,倡导“以自然为母亲”,“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现,他坚持民族的“自我阐释和“声音的不可替代,追求文化的多元性,进而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科学研究和发展模式的变革,以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文化批判是生态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美国的科学史家林恩·怀特(lynn white)的著作使我们认识到生态问题远远不止是科学问题和经济问题,生态危机是文化危机、人文危机,甚至是人性危机,更准确地说生态危机是人类主宰地位的危机。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唐纳德.沃斯特也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乌热尔图一直执着于探寻鄂温克族的深层文化意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他对那些随意践踏自然的身体和尊严的“人类中心主义”大加批判;同时,他面对古老民族文化的逐渐消散痛心疾首,他要喊出弱小民族不可替代的声音。他认为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依赖于多样化的生存空间,文化多元是维系生态平衡的保障。文化批判—正是乌热尔图的作品生态思想最为’可贵最为成熟的部分,本文将就这部分生态思想作初步的整理和阐释。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第一个对人类中心主义发起直接批判的是生态思潮的始作俑者、杰出的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家卡森。卡森认为,人类竭泽而渔地对待自然,其最主要的根源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乌热尔图发表了《大自然一任人宰割的猎物—麦尔维尔的1851》,《有关大水的话题》、《猎者的迷惘》、《依偎在大自然怀抱的新人》、《阅读<白鲸>札记》和《生态人的梦想》等一系列有深刻见解的理论批评文章,生态思想越来越成熟,以至形成了他自己的生态理念。在这些作品中,乌热尔图提出人类是生物社会的一部分,对现代中国“人类中心主义”的盛行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作家尖锐地指出如果人类的科技文明和工业文明继续违反自然规律,把  人类的发展建立在掠夺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话,人类将与整个地球一同陷人灭顶之灾。

    那些伐木人最大的炫耀是他们的采伐量。当你听到1.3亿立方米的木材运出大兴安岭的时候,不必赞叹,那只是正式公布的大大压缩了的生产数字,虽说它表明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以来的生产总量,并不包括数十万人口若干年来为越冬取暖烧掉和无端耗费的堆积如山的木材,其实两者加起来,才是一个无法估算的天文数字。

    “当这庞大的森工企业的所有开销,包括贪官污吏们的所有挥霍,统统由伐倒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换取的利润去支付的时候,不堪重负的大兴安岭早已在呻吟、哭泣!”

    上段文字出自乌热尔图的文化散文《大兴安岭,猎人沉默》,在这篇文章当中作家痛苦的说道:  “而对将要失去森林失去草原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我剩下的只有难抑的叹息,还有绵绵的心痛。”‘3,乌热尔图认为人类享用、掠夺了自然资源后,又不可饶恕地做出了涸泽而渔的灭绝自然的残忍行为,是人类的利欲熏心、自我膨胀的结果。

    乌热尔图在(有关1998年大水的话题》中阐述:“当我们怨恨无情的洪水之时,更应该深刻地反省我们自己,反思我们那并不光彩的过去、反思我们头脑中隐含着的愚昧的观念、反思我们一贯对大自然采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还有我们那与长远利益相矛盾、相冲突的行为。”‘引作家在创作中不止一次地阐述了这些生态思想,这与生态批评家所提出的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实际上这正是乌热尔图生态思想的一面旗帜。

    生态思想家赞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尊重人、维护人权、捍卫公平正义;乌热尔图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坚决摈弃“唯发展论”,并不是反对以维护人的当前基本的生存权利为目的的人本主义。他认为要把自然当作母亲,在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要有节制,疯狂无度、榨干母体的血肉,使其无法恢复,那么来自自然最大的惩罚就是“母亲”将收回人类所得一切,就会令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终生监禁:他认为人类应以生态环境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要肩负起自己的生态责任,万物生灵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对待自然要想对待母亲一样,懂得回馈,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

      二、对文化多元性的生态诉求

      乌热尔图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失去的原始家园的留恋,“但更主要的是惟恐整体性的鄂温克文化被‘切割采样’、‘改头换面的占用’;故而力图将现实、历史与部族神话、传说、图腾,寻根溯源,集纳些‘隐形文本’,‘阐释整个部族  的精神世界,使其更具凝聚力与民族意识,以便同其他生存群体相区别’,这也正体现着绝大多数弱势民族对与强势文化的“过度交流”的抵御。

    在90年代,乌热尔图迅速接受西方尤其是欧美新文化理论,吸收了后殖民理论的反抗性的质疑性的思想。乌热尔图的文化散文《大兴安岭,猎人沉默》中写道:“如今,大兴安岭中独有的‘声音’被‘替代’,我们听到的只是铺天盖地而来的砍伐者和滥垦者的喧嚣。而那独有的‘声音’被‘替代’,不仅表现在生存环境上,在其它范围,如文化方面、如民族习俗方面,也面对种种的‘自我阐释权’被他人占有的现象。”乌热尔图坚持着对母族文化的自我阐释权、拒绝任何文化猎奇者对母族文化资源的盗用这种思想呈现在他的《不可剥夺的自我阐释权》、《声音的替代》、《弱势群体的写作》等文化人类学理论文章当中。乌热尔图拒绝任何文化猎奇者对部族文化的盗用并不是要去追求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这种不能剥夺的自我阐释权其实彰显的是述说的渴望,他是想要大声疾呼:在多民族共存、同求发展的国度中,不要以强势文化的居高点和不公正的历史偏见去“曲解”或“误读”其他文化,随意去做“声音的替代”,这种剥夺他人自我阐释权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对此种文化的歪曲,必然消减其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声音,是对整个生态文化的消减,其最终后果就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同样,多样的自然环境是多元的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如文化中的宗教、图腾、文学、绘画、歌谣、舞蹈、工艺、庆典等等众多方面无不以人类与大自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内容,无不呈现出人在自然生态中受到的教化心态,占有掠夺破坏了这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则必将破坏这些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西方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所有文化是平等的,实际上,在西方人眼中的那些弱势文化并没有享有平等的权利,印第安文化被无端扭曲,玛雅文化更多地沦为科学的对象,埃及文化更多是经常被用来作拍影片的背景,神秘的东方文化艺术就是附庸风雅的饰品。在现实生活中弱势文化还是被排斥的“他者”,这仍是源于西方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而实行某些人所奉行的单纯的“全球化主义”,“单一文化主义”,.无视那些弱小文化,或叫“异质文化”的自我阐释,则是在消灭文化多元性,从长远来看,这必将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因此,述说的渴望一直潜藏在每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当中,自我阐释才能保持民族独特的个性,才能呈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多元性的消失,同一文化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多元生态系统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人类未来发展多种可能性的消失,人类前景的渺茫”。口,因此,乌热尔图认为在文化保护过程中我们必须倾听边缘化和异质的声音,注意保护多元文化所生长的土壤,保持文化多元性,建立复合型文化,才能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正是乌热尔图对文化多元性的生态诉求。

      三、对“虚假生态保护主义”的批判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当今生态危机已经到来的时代,保护生态多样性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一些世界组织在全世界开展了评选“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就对保护生态的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当今的自然保护运动和文化保护中,隐藏着严重的虚假与虚伪,或曰“虚假生态保护主义”。

    在乌热尔图的小说《熊洞》中,一个林场主任以意味深长的语气说:“地球就像一个睡着了的巨人,你看,河水像不像他的血,林子应该说是他的肺,现在,他的肺要完了”,“用不了多久、地球上会有一百万物种消失”。就是这样一个有生态意识的林场主任,对熊洞感上了兴趣,他竟然想猎熊,带着难于启齿的心事,他迫不及待地探进冬眠的熊的洞里,结果被吓得双目失神,演出了一场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的闹剧。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生态保护主义者”却在利益面前露出了虚伪的真面目。作者通过小说人物形象讽刺了那些虚伪的生态保护主义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人类生存繁衍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