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十篇

时间:2023-03-30 22:39:39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篇1

教育理论课程,由于它的貌似简易实际复杂,理论追求与实践取向并存的特点,往往使教学工作者左右为难。长期以来,教育理论课程在师范院校和大学教育系,一直处于既不能充分向学生提供实践的智慧,又不能成功地用理性征服学生的境地,令人苦恼之余不免叹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编写质量问题,有学生兴趣不足问题等等,但最主要的应该是人的因素和方法的因素。教育理论教学工作者虽然越来越关心教学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必先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笔者从事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多年,在实践中,发现了教学方法上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理论教学的策略。

一教育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论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无法获得超越教材的成果

许多教师不自觉地认为,教学就是把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交待清楚,奉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老精神。因而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认识状况,按部就班地讲解教材,追求学生明了。实际上,编写质量较高的教材,学生完全可以自求自得。教材语言与学习者的语言间没有障碍,社会科学一般来讲又不会告诉人们不知道的东西,这样,如果教师仅是传授、解惑,教学,便无多少价值。教师这种职业的出现是要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并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智慧和品性,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过是做了一个传声筒。有人觉得,照本宣科,自然而然,学生不悦,是学习素质不良,这种观点在大学教育中,在理论教学中是站不住脚的。大学教育是与普及相对应的提高教育,其目的不单是要普及某科知识,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境界。相应地,理论教学工作者主要不是追求知识量的增长,重在追求认识的质的变化。照本宣科,很显然很难甚至无法完成大学教育和理论教学的任务。

2.知识分析浮光掠影,使学生无法感到理性的力量

作为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是实践的,但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图解,若是那样,理论就会落后于实践,就会低于实践,无法对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从根源上讲,理论来源于实践,但理论是由明确的概念、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所组成的逻辑体系。理论不是实践的模写,而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设计。既然如此,浮光掠影的“讲述举例”式是庸俗低效的,它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理性对人的征服。

3.教师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追求,使教学陷入走不出去的怪圈,最终使学生无法获得教育的智慧

传统认为,大学教学是无所谓教学法的,大学教师只需学问渊博就足能为人之师了,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可喜的是,多年来,我们已在对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的教师进行大学教学论教育。我国哲学教育不足使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哲学素养,给理论教学制造了极大的障碍。没有哲学素养,导致了教师缺乏理性思维能力,无力驾驭理论教材,只好做了教材的奴仆,照本宣科。这本是由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良带来的,有的教师却不愿承认或意识不到,反倒认为理论本身或教材出了什么问题,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觉得理论教学只能如何,不可能有什么新招术。在教育理论教学工作者中还流行一种“教育学贫困”的观点,这实际上是教师个人的贫困,并非什么理论的贫困。此外,缺乏艺术追求,少有审美理想的理论课教师,不断制造枯燥、乏味、乏理的教学,使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益外,根本无法获得教育智慧。

4.知识分析缺乏历史意识,使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理论发展状况

许多教育理论课教师讲概念只讲定义、特征,讲原理,只讲判断,让学生觉得历来就是如此,未来仍是这样,体会不出理论的运动过程。理论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史哲合一的,其中有语言分析、历史分析和哲学分析,只有这样的理论教学才是完满的。

二教育理论教学策略

1.对知识的语言学理解

语言是解开自己文化遗产的密码。一种语言的词汇反映前代人将其经验、梦想和才智加以总结和解释并进行编码的基本概况。语言中的词汇、习语和句法帮助我们如何思维、感觉和判断;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接触其文化中所包含的环境的基本定义。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的。从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科学概念的角度讲,理论教学工作者完全有必要把理论问题还原为语言学问题,通过对语词基本含义的把握,自然形成科学概念。

在教育理论教学中,把理论概念还原为语词理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促发一些新的观点,之所以如此,是我们在理论中所使用的语词均与它的基本意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举几例加以说明。

“目的”的解释:“目”是眼睛,“的”是靶子,当眼睛和靶子发生接触,人用“目”有意识地关注“的”时,目的现象就出现了。因此,目的是种关系,反映教育主体和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

“指导”,通过手指而导。

“引导”,通过目标或教师示范而导。

“熏陶”,重烤、冶炼。

“感觉”,由感而知。

“知觉”,由知而知。

语词分析的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同时能分清感觉层次的把握和思维层次的把握。一般专业术语的语词,在使用上已远离了它原初的含义,但语词是人类从远祖传递到后代的一种最基本的内存信息系统,因而,它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原初意义中去。譬如“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分析说明,这一释义可以从原初意义中寻找。对术语语词作追根溯源的说明,实际上相当于把人对术语的把握转换到感觉层次中去,在感觉的基础上重新提高,使人获得较高层次的认识。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至今一直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从性质上讲,汉字属于意音文字,不同于字母表音文字。关于汉字的结构,我国有传统的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用六书理论,分析了九千多汉字结构,写成了《说文解字》。清人戴震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象形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形声字是由意符(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总的讲,汉字造字是感觉的,一字、一词,往往可以用感觉做源初的说明。汉字的这一特点,就为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语词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抽象概念,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在教育理论教学中,对理论概念的定义做句法分析,把定义转化为一个简明的语言结构,可以突出本质,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对教育定义的分析,南京师大《教育学》把狭义的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按句法分析,产生如下递进情形:

教育是活动/是受教育者发生变化的活动/变化是预期的/是教育者预期的/为了实现预期变化,教育者要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一个完整定义往往内含数个简单的判断,当教师把每一个简单判断分析说明之后,定义自然就形成了。

通过对概念术语词的语源分析和对定义的句法结构分析,一个理论概念的形象就在学生大脑中彻底确立了,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帮助了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起到训练作用。例如对“目的”的分析,采取语词分析法,把“目的”解析为“目”(扩展为主体)和“的”(扩展为客体)的关系,既使学生具体理解了“目的”,又得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目的是关系“的结论。可见,语言分析的方法具有教学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对知识的语言学理解,自然依赖于教师的语言学修养。语言文字既是思维过程的工具,又是思维结果的载体。这种作用决定了语言文字在知识及其传播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通过语言文字间接学习思想的,传播者是通过语言文字间接传递思想的。正因此,语言文字成为传播的媒介。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一种武器,它首先是传递的工具和武器。但如果我们不只是知道语词的浅义,而是能历史地深刻地领会,那语言文字就成为我们彻底把握文化知识的工具和武器。教育理论教师,应拥有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只有这样,理论教学才能具体、深刻,且能散溢出文化韵味。

2.对知识的历史学理解

“史”与“论”是在理论教学中是以一定的方式统一的,“史”是理论的史,“论”是某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教育理论,从孔夫子到陶行知,这期间的任一教育理论家,莫不继承前代优秀教育理论,总结当时教育经验。否则,他们就不会成为继往开来的人物。过去的教育思想中的优秀成分,犹如金子,以历史遗传的方式,积淀在今天的教育理论中,所以,无论在哪个时代,教育理论背后都潜藏着个体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不掌握历史,就不易理解今天。这一法则要求我们把隐匿在概念、原理背后的过程呈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跨入教育知识的大门。为数不少的教育系本科生,对教育学一知半解,无系统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的论不及史,史不涉论造成的。因而,我们才强调教师应有历史意识,对知识做历史学的理解。

对知识做历史学的理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考察古今人物对某一问题考察的历程,帮助人们理解现行理论概念、原理产生的必然性;二是通过考察现行理论提出者个体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继承与创造。

(1)历史经历了一段时期以后,在教育实践中就出现了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是由来已久的。由此,现行理论结论并非从来如此,而是经历了一个进步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递进的,也可能是斗争式的。教育理论课教师要把上述过程的性质揭示出来,把过程的阶段划分出来,以使学生能以动态的观点看待理论。当他们领会了“并非从来如此”时,也就确立了“不会永远如此”的观点,从而努力探索、发展理论。

对理论做宏观的历史理解时,关键是对首尾进行把握。换言之,在理解某一概念或原理的历史时,主要得考察概念、原理的提出状态和现行状态。这样,我们容易看到首尾的方向差异和距离,利于推断理论历史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首尾之间的发展情形。以“教”的概念为例:《说文》解为“上所施下所效也”,此即所谓首。那么,这个时期人们所理解的教的过程是“施”和“效”双边的。依此推出,这个时期的“教”是指“施——效”这种结构行为。今天教学论中的教又指什么呢?除“传授”之外,又有“引导”义,故有教的过程是导的过程之说,这是所谓尾。分析首尾“教”义之不同,可以看出,教,由“施——效”,到“教——学”,到“导——学”的历程。这样的分析,就使人透过理论看到了历史。

(2)每一种理论都出自个人,理论的产生既是理论历史的必然,又是理论家个体思维的必然。理论教学应挖掘理论家制造理论的“历史”。一个新的概念或原理,一般都是理论家个体千思百虑的结果,为一结论奋斗终生者不在少数。理论历史的必然是通过个体思维实现的,理论不具有主体性,只有人才能继承和发展理论。考察理论历史时,我们既应理解使理论产生成为可能的背景,又应理解使理论产生成为必然的条件,这就是对知识进行历史学理解的完整含义。

听到学生们说某教师渊博、丰富,多指教师能呈示出知识的历史过程。能呈示出知识由个体创造的过程,易使学生感到课有韵味。对知识进行历史学理解是一种功夫,是一种能力。它首先需要相关史料的积累,要求教师把某一知识在每个时代的存在状态加以确定;其次需要运用理论分析的能力,对积累的史料进行科学分析,寻找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教育理论课教师往往有功夫、能力不能兼备的现象。有些教师有史料的积累,缺乏理性思维能力,只是记问之学;有些人有理性思维的良好天赋和训练,却又缺乏史料之积累,教学易走入玄奥,不具体、不形象,没有历史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对知识进行历史学理解,因而,教育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历史资料,为所授知识提供一个背景,另一方面要通过哲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理性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兼有史的功夫和理论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史论统一。

对于一般教育理论教师来说,他们更关心从史料中寻找理论发展线索的具体方法,笔者愿谈些个人感受。在对知识作历史理解时,第一步是把有关这种知识的尽可能多的论述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第二步是提取“共同成份”,罗列种种不同成份;第三步是探究“共同成份”存在的原因和不同成份存在的原因;最后是对最终的理论结果作出历史判断。

关于知识的个人创造过程分析,是一个难题,难在知识文本不直接反映个人思考过程。人们了解知识的创造过程多从科学家轶事或研究札记(笔记、日记)着手,不失为好办法,理论课教学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对每一个概念和原理的创造过程作出分析。但是,分析的策略是要明确的。策略的关键是理解,理解知识创造者本人的思想基础、研究轨迹,理解知识创造者所处的时代。

3.对知识的经验理解

所谓社会科学不会告诉人们不知道的东西,应指社会科学的理论一般都能还原为经验问题。在教育理论教学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由此想及布鲁纳的著名论断:如果找到合适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任何知识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学生。试想,如果理论知识不能还原为不同年龄阶段的经验结构,又如何实现这一论断呢?实质上,理论是经验事实的概括。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理论,总有经验事实与它相对应。科学哲学认为,任何事实都从一定层次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本来面貌。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都是对客观实在的真实描述,都具有客观真理性,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对客观实在反映的深浅程度上。

在讲授行为科学时,笔者把行为理论还原为“毛驴拉磨”的经验问题,指出人驱使驴的三种策略:打、蒙、诱,并进一步指出人所利用的是驴子的经验和本能。在讲授予教育学中的启发时,笔者把启发还原为外科医生手术、护士注射,简单明了。有些理论的构思就来源于经验,便能很自然地化为经验问题。

对知识作经验地理解,相当于用通俗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具有明显的教学意义。如果能考虑到理论向经验还原的层次性,还能向学生展示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客观过程。

以下是向学生呈示智力的不同层次:

——智力开发是一般或总体的认识能力或者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和潜能。(艾森克)

——智力是个人的抽象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盖奇)

——智力是聪明程度。(经验观点)

我们可以看到智力由认识能力到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聪明程度,给人的智力概念,层层具体,逐渐接近经验。我们再把这个呈示逆推过去则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的过程。

对知识作经验的处理也是由大学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前人已经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通常表现为书本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间接的知识经验。社会要不断向发展,人不能事事都去直接实践。因此,教学必须借助于直接经验,否则,学生就无法掌握间接经验。陶行知曾有“接知如接枝”的比喻。他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似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的经验。”来源于经验的理论,要理解它仍然需回到经验层次,然后再作上升。学生难以理解理论,其教学的深层原因就是未能把概念原理还原到适于学生经验的层次。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学习问题上特别强调结构同化机制。同化失败意味着主体的认知结构与教材知识结构不适应。所谓不适应,指主体认知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处在不同的认识层次。要使二者统一起来,需要作双向努力,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走向更高层次,二是把教材知识还原为较低层次。

那么,对知识的经验处理会不会导致理论的庸俗化呢?否。理论的雅,在于术语。术语的内容是经验的。人之所以要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是为了扩大、增强认识成果的适应性,使之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并无化俗为雅的企图。庸俗者,简单化、机械化,是违背辩证法的。我们所讲的把知识还原为经验并不是简单、机械地把理论原理依附于某种经验现象。若是那样,正是我们所批判的。无论把理论还原到哪个认识层次,认识成果的结构是恒定的。比如,x+3=5是方程、代数式,但幼儿启蒙读物有+3=5,这里的结构无改变,自然也无由指责相对于x的庸俗。实际上,理论教学中,我们并无必要将理论纯粹还原为经验,否则,学生的认识毫无负担,不利于发展,也无高效率的掌握。

对知识的经验理解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理论的概括与抽象,使得理论教学必须考虑理论所反映的实际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考虑第一种实际,可以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给理论教学注入活水。考虑第二种实际,为了使理论教学落到实处。笔者以为这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完整含义。还需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手段,不可处处教条式地附会。实际是有层次的。因学生积累或素质的不同,联系实际的层次也不相同,这其中的机制就是把理论还原为不同层次的经验。必须把对知识的经验理解与“讲述——举例”区别开来。前者是寻求理论的新表达方式,后者则是一对一的说明。举例的技能较于对知识作经验理解的技能,要简易得多,它主要借助恰当与否、适时与否衡量其质量,“还原”式理解则是在寻找适合某一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表达方式。

对知识的经验理解,要求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修养和认知心理学修养。教师首先要把知识本身理解透彻,然后就是运用认知心理学技术,寻找不同年龄阶段能负载知识信息的代码。找到了代码,知识就可以进行转换,转换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

4.关于“爆炸式分析”

爆炸式分析是由知识点而引起的纵横、全方位分析。与此有关的信念是:读一句话可以成为专家,读一本书可以成为学者。要实现这一信念,读书的方法要变革,要变普通的读为爆炸式的读。讲课也是这样,有流水式的普通的讲授,也有爆炸式的讲授。

示例如下: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是智育任务之一。一般教师讲授多无丰富内容,一掠而过,似乎这段话没有再深入的必要。但是,使用爆炸式分析法就别有洞天。操作如下:

(1)确定关键词:知识、科学、系统;

(2)挖掘问题:——知识是什么?知识的来源如何?知识如何分类?知识论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如何?——科学意味着什么?科学与真理的关系如何?——系统论是什么?

(3)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解决,激发学生各抒己见,形成多种观点,教师加以引导,得出恰当结论。

教育教学理论篇2

 

学习理论指导人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学习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科学的学习理论更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实践。

 

1教育证明应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理论

 

根据加涅(Gagne)提出的学习等级或累积学习的观点,学生在掌握复杂的行为单元之前,应该先掌握简单的、更小的行为单元。这一观点为教学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依据,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要将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也就是进行任务分析,把教学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化情境到复杂情境的顺序进行排列。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程序化,受到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

 

2教育为学生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有利于能力形成且有组织的课程内容

 

学生能否理解所学内容,这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有关。学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或简单地拷贝等方式来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反,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与体验来掌握,否则即使脑海里拷贝了某些学习理论知识,它们也是惰性僵化的。

 

因此,一些研究学者反对直接教授课程,认为个体必需通过主动的观察、探索来掌握理解。这就要求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要着眼于学生的近期情况计划教学策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相适应,具有可接受性。

 

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即透彻地学习适量的重要知识,远比肤浅表化地学习大量的东西更有价值和效率。因此,教育者需要甄别并合理编排具有生成性、迁移性的知识点将它们整合为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既要包括概念、原理等知识,也要包括自我管理、解决问题、推理、阅读理解等学习策略和思维技能等成分。技能教学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专门单独地教授某些认知技能或策略;二是结合具体学科,如数学、阅读等课程进行应用题解题技能、阅读理解技能的训练。研究发现,脱离具体学科而直接教授认知技能和学习策略,结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稳定地保持、自发地使用这些策略,对其他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3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理论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等可以进行扩展性的、表现性的评估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真实掌握能力及认知发展水平往往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综合的问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扩展,让学生从事需要几天、几周甚至一学期才能完成的比较大的调研或活动等。通过教学实践不少例子能证明,此类活动绝非是在课堂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扩展到课外,还需要与团队的合作。

 

通过学生在完成调研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全面、客观地记录纸笔测验中不易展现和考察的能力与活动,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实际的操作活动等,进而对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与评价。

 

4教育为学习理论创造了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主要着眼于如何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理论、学科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而对教学环境如何影响着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缺乏实质深入的考虑。因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消极地应对学校中的学习,而不能以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育可以为学习理论创造实践环境的方式有很多,如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堂交谈、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等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猜测、探究、解释、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对学习理论问题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不只是关注答案是否正确。由此,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是嵌在各种活动情境中呈现的,也正是在活动情境中,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内容。

 

5教育实践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能进行多元评价

 

情境性认知的教学强调结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怎样解决处理的过程进行评价。但就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来看,二者还有所不同。后者更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价,不是简单对认知能力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表现,也要评价整个团队的表现。此外,情境认知的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参与评价,认为学生不只是一个被评定者,而是评价的主体,应该参与到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的有意义的评定过程中来,进而培养其准确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加强对团队做出贡献的自觉意识。

教育教学理论篇3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社会和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 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先后了一系列的政府文件, 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面。自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奠定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始,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的《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016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颁布, 说明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已成为国家的号召。本文立足于高校, 从教学论的角度,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 并提出解决路径, 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的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1 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现状述评

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网上文库和教材书籍等查阅了近十年来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论文、着作、教材、文件等参考文献若干, 重点分析了题名中包含课内外一体化的核心期刊论文16篇。通过总结与研究, 发现我国学者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已206篇, 这些研究透露出, 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历程。

1.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课程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大体有三类,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 最早沈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课内外一体化, 运用在提高学生800米成绩的教学中。一类研究是从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 有徐美敏、刘志敏、唐月琴等学者, 强调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俱乐部为特殊的组织形式, 将课内外融合。另一类是从课程的视角出发, 有李鸿斌、陈海啸等学者, 他们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组织管理以及考核等问题进行研究,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从这三个不同视角的研究, 可以折射出学者对课内外一体化从教学方法论到课程模式论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研究视角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考核等方面都有交集, 其研究结果互为补充, 更加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的全面性。

1.2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构建研究

所谓模式是指可以照着做的模型, 课内外一体化的模式研究也与之前所提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致性, 相关模式研究有教学模式研究和课程模式研究。唐月琴从教学指导思想出发,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这些研究互相补充, 角度不同, 在模式构建上求同存异, 却殊途同归。学者们认为, 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 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教学, 可以对营造体育氛围, 弘扬校园体育文化, 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体育教育目标。

1.3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的影响

课内外一体化对学生的影响研究多数为实验研究。研究者在对大学生实施教学试验后, 探讨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身体、心理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实验研究主要来源于一些教学条件优良, 教学改革起步较早的高等学校, 如湖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陈天霞、张宇峰等将实验前后学生的体能与认知水平进行对比, 实验组学生的体能、心理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以及个性发展、体育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有显着提升, 反映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

这些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向课内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已基本明确、教学模式构建已基本成型;教学实验结果亦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但是, 据笔者了解, 目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现状并不乐观, 尤其是在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该模式要想在我国高校进行推广, 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对教学核心要素的处理办法。

2 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核心要素的处理办法

2.1 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半自愿半强制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在半自愿半强制的教学管理下, 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日有一小时的体育煅炼时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认知水平,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感知体育带给人的变化, 充分认识体育于人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2.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倒逼教师发展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在教学管理、组织和教学的实施上带来较大的变化, 对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考核评价方面提出较高要求, 打破高校体育教学的低效重复, 营造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倒逼教师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2.3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要契合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围绕《纲要》的基础目标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统筹安排。课内主要传授体育文化、健康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传授掌握运动技能和自主锻炼的方法, 掌握运动项目的部分核心技术。课外活动以巩固提高运动技能、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体育活动、代表队训练以及体育比赛等形式, 为学生参与体育、体验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 实现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优化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广泛釆用探究性学习、小群体学习、游戏教学和比赛教学等方法。在课内教学部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将体育相关知识与运动技术按单元进行划分后, 设计学习和研究命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帮助学生是构建体育知识体系。在课外部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骨干以游戏、练习、比赛等形式进行组织管理, 将教、学、练、用融会贯通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2.5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设计要系统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围绕《纲要》教学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要求, 完成大学四年的学段教学设计。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开设富于挑战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注重年级层次与内容衔接问题, 避免简单重复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学年教学设计应将课外部分纳入其中构成一个课内课外高度衔接的系统, 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周期, 同时还要符合学年教学周数安排。学期教学设计还要将体育相关知识与运动技术按单元进行划分, 明确单元教学时数。在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设计时, 要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深度, 避免出现贪多嚼不烂, 蜻蜓点水式的教学, 要给足学生深入学习一至二项运动项目知识及技能的时间。课时教学设计则鼓励教师多采用探究式和小群体教学方法, 重在设计学习和研究命题, 明确学习步骤。

2.6 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要全面

从高校课程管理角度来看, 学校不会就所有开设课程进行评价, 但却非常重视优秀课程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跟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完全有可能申请学校优秀课程建设。对于教师评价应避免过度看重学生评教, 转而注重教师教学效果, 考查指标可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即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学生习得的技能水平等方面来体现。对于学生的评价则应考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将评价内容延伸到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乃至体育习惯等方面, 将课内课外学生的表现纳入其中。

3 结论与建议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其模式构建己基本形成, 教学效果也得验证, 但在国内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要想在学校能够很好地进行推广, 必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高校体育工作者能够因地制宜, 研究本学校的教学基本情况, 处理好教学中各个关键因素, 促进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32-45.

[2]唐月琴,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产生分析[J].运动, 2010, (8) :104-105.

[3]徐美敏.试论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 (S3) :59-60.

[4]陈天霞, 等.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 :90-91.

[5]唐月琴, 金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搏击 (体育论坛) , 2009, (5) :36-38.

[6]陈天霞, 余鲁军, 佘钥, 高建宇.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1 (3) :98-101.

教育教学理论篇4

课堂文化密码面面观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文化建构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新课程背景下适应高中课程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

文化透镜下上海市静安区的课程变革

儿童“关爱主题”生活课程的建构

农村中学打造教育特色的校本策略

农村中小学陪读现象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学校发展

让“死”的课堂“活”起来——论教师的“表演性格”

我国中小学教师生态化资格认证体制的构建

当前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四个向度——以苏州市申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例

高中学困生“混乱-假设-转变-和谐”的心路演进

中美中学生国际理解观比较

代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研究

基于教学效率概念辨析的有效教学

学案创编:问题及改进策略

《乡土情结》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合理性探讨

运用导读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践行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转变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导-读-赏-延”四环节现代文阅读教学

大语文教学观及其实践

十年课改路浓浓桃李情

直面课堂情境:评课的应然追求

基于“教学内容”的评课视角与范式

发掘教材特色深化教学改革——美国《Biology:TheDynamicsofLife》教材简析

高考《考试大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理科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规范

当代化学课程选择的方向与要求

学校建设的特与色

教师的管理智慧:根据学生违规事件的属性做出适宜的反应

将“表格考评”向“原生态考评”回归

努力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整合

正己身,筑魂灵——记大同市教学能手袁振红老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节无底欣赏无边——课堂观察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合作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的叙述者及其功能

从研究偏好看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实践把握——以某市教改之星的科研论文为样本

当代主要教学模式简介

开放的提问更精彩

让课堂教学回归“简约”

高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态阅读教学

追求实效——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

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提高生物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细节决定教学成败——名言警句对深化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的作用

寓音乐审美于鉴赏教学实践中

让“尊重和爱”驻足心灵

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征文启事

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山西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现场会在介休市隆重召开

普通高中转型时期教师的生存状态

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感知的学校环境

高中教育:“麦当劳化”式的教育

借鉴职教技术训练特色设计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

教育教学理论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0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本文就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展开研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参考依据。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通过自我实现的,而并非教育作用使然。因此,教育学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安全、充满人情味与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使原有的潜能得以激发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主要运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教学指导,而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思维的开发者。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提高,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与消化学生认为的一切有趣的、需要的知识。也要启发学生将其启发性和主动性作为学习的动力,有机地将自身学习愿望、目的、兴趣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习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协作者及促进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重视的内容是对学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要发自内心地给予爱护,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及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尽量将语言生动化、有趣化。有教育学家认为,丰富有趣、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尽量在课堂教授知识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结束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此时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寻求答案,让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口、动脑、动手,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积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知器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授知识的效果。同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情感投资”,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感以及归属感,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容易爱屋及乌,因而会对教师所教科目产生兴趣,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小结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们学习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情去学习。通过在课堂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且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有利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健康、科学、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小伟.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J].中国外资,2012,5(53):58-60.

[2]章崇会,姒刚彦.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与督导[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23(9):52-54.

教育教学理论篇6

(一)在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启示

高校体育教学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有过突出表现,但对于现阶段的教学环境来讲,固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高校学生,倘若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对高校体育的教学发展,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为此,本文认为,交往教学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是非常大的,可尝试将该理论应用到教学组织形式当中。第一,交往教学理论比较强调师生交流与沟通,而固有的教学组织形式都是教师为主导,这就为交往教学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在日后的教学组织当中,可以首先播放相关的资料或者是阐述数据,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互相讨论,之后决定训练方法。第二,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乏有些学生会按照错误的方式去执行,此时的教师应抱有“创新”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应从知识上、技术水平上、训练方法上与学生探讨,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训练的错误和动作的失误,之后积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训练,完成知识点的理解和动作要领的领悟,这要比强硬的规定和言辞过激的批判更加有效。所以,交往教学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启示在于,促进教学组织的优化和重构。

(二)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中的启示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的调查,并评价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划分为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两个部分。首先,交往教学理论对评价学生学习的启示在于,不再过分强调体育成绩的指标,而是从学生的实际训练强度、学习态度、个人能力等情况出发,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非单纯的强硬训练。第二,交往教学理论对评价教师教学的启示在于,告别过去的纯成绩比拼,同时促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增多,帮助更多的高校体育教师放弃“高高在上”的地位,能够站在与学生相等的平台上对话,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个人教学能力的领悟,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从目前的教学评价来看,很多高校体育教师都在不断的努力,一方面会实行积极的教学手段,变相体罚等措施得到禁止;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的框架和实际成果,都得到了提升,总体上的教学趋势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应积极推行交往教学理论,与学生更好的沟通,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总结

教育教学理论篇7

1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原因

1.1源自体育教学实践之“知”

体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来自教学实践,来自体育教学实践之“知”,这个“知”,其表现形式是理论的,但其内涵和目的却指向丰富、生动的体育教学实践.如果说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实践之“知”,那么体育教学实践便是体育教学理论之“行”.实践性的体育教学理论与理论性的体育教学实践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的联系是内在的、必然的.

1.2发展体育教学理论

体育教学理论的来源就在教学实践当中,离开了体育教学实践去建构教学理论是空中楼阁.通过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可进一步检验体育教学理论的适用性,使体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合理化.

1.3促进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还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学实践.由于体育教学理论的有效介入,体育教学实践有了理论支撑,体育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把体育教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推进体育教学实践的革新和发展.

2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制约因素

从体育教学理论的特性来看,任何体育教学理论作为人们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规律的客观认知都只能是一种相对性的认识.体育教学理论不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态理论,更不是终极理论,而是需要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的动态理论.从体育教学理论对体育教学实践的作用机制来看,体育教学理论的介入必须获得体育教学实践者的认同才能转化为教学行动,而这需要体育教学实践者本人内在的、理性的反思能力和整合能力来确保新的体育教学理论被体育教学实践者认同、内化和实施.

2.1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因素的限制

体育教学理论要能够真正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作用,要求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必须具备时代性、科学性、实效性.第一,体育教学理论的时代性要求体育教学理论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时展的基本走向,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第二,体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体育教学理论能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体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和联系,还原体育的真实面目;第三,体育教学理论的实效性体现的是体育教学理论能够针对现实体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2.2体育教学实践主体的限制

体育教学实践主体必须对体育教学理论进行反思、选择、整合而加以应用,因而,体育教学实践主体的反思能力和整合能力将会使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体育教学实践主体对体育教学理论介入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体育教学实践者的教学反思能力.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指体育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体育教学实践作为认知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优化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然会寻求体育教学理论的解析与支持,追根溯源,推动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关注和思考的程度,从而间接影响着新旧体育教学理念在其头脑中的更新和替换.其次,是体育教学实践者对体育教学理论的整合能力.体育理论整合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将各种体育理论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一种能力.现实社会中体育理论的纷繁多元也要求体育教学实践者有足够的能力对之进行合理的整合,而不至于感到莫衷—是.通过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合理整合,努力实现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

3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的路径

3.1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将体育教学理论“引入”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研究积累的成果.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将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体育教学理论为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如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理论、终身体育理论等;另一种是体育教学理论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不成熟的理论,或者是体育教学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观点的教学理论,如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体育教学模式理论等.无论是将成熟的体育教学理论或是不成熟的体育教学理论介入体育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学理论工作者最关心的还是检验并发展体育教学理论.

3.2体育教师遇到棘手问题时,追根溯源寻找理论支撑

长久以来,体育教师遵循体育教学原则从事体育教学实践工作.遇到棘手问题时,他们首先会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帮助解决问题.《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请求他人的帮助解决问题,不如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体育教师要提升自身体育教学理论功底,借助体育教学理论来审视、变革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一方面通过自学相关的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理论,实现自身专业理论的提升;另一方面,他们到专门的体育专业院校进修学习,从而进一步夯实自身的专业理论功底.在大量的一线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理论被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所掌握,体育教学理论也将发挥其重要功能.

3.3“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改革推进体育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

“三位一体”体育教育改革是指国家宏观体育教育改革,区域性体育教育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三者围绕某一体育领域层层推进,逐步实施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国家教育部通过宏观调控,先试点,然后区域推进,最后全国普及,通过这种方式,使体育教学理论逐步大范围地介入到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如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组织下,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上受到广泛认同,获得的成效是在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后,这些体育理论专家亲自走进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进行听课、评课;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改革也在迫使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体育理论水平,或者派出体育教师代表到各种层次的机构参加体育新课标的培训,或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体育新课标改革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并在体育新课标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校本培训,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4结束语

教育教学理论篇8

关键词:互动;认知;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施教的方式、观念、内容、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受教的学生群体也因为个性、认知、生活环境等的差异对于同一个教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因材施教”等,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更愿意和随和的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互动。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讲,不同风格的教师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都会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由此可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者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一方面,包括一些教学业务能力很突出的教师在内,能够主动花费时间、精力研究教育心理学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为达成教学目标,大部分的教师专心于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或思考,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很好的施教,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清晰认识学生的阶段心理和性格特点,并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调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共同特点就是学习基础差、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个性差异较大等,另外此类专业对于就业性要求更直接,学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完成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转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是需要重视并推广的课题。不少职校辅导员就反映学生难教,管理上做不到得心应手。在这方面,就更应该强调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了,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育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并进行修正;能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个理论,把学习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以此为依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此阶段正是价值观确定及对自我认识要求强烈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差异进行认真分析与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上的困惑,让每个学生充分认清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开阔的眼光看待即将进入的社会环境。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内而外的一种求知。

2.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有助于教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熟悉教育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它也是在教育领域中很被推崇的一个教育理论。通过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做实验被肯定的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的期望与欣赏,老师正面的、积极的态度鼓励了这些学生,由此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前的职校学生而言,欣赏与肯定是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些学生大部分在校成绩不甚理想,信心不足,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学好学习任务的前提。欣赏和肯定则是增加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

3.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应用为如何修正学生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个重要的分支内容是关于行为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也经常涉及,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后果会对行为发生作用,所以通过对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改变或者修正行为,教育中常常称作正强化或负强化,如果教师对—个学生的学习积极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那么学生下次进行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有所增加,通过不停的强化从而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变成学生固定的学习行为。正强化的方法一般为表扬、改善学习条件、安排重要事情等,负强化则主要实施为批评、降级、处罚等,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这些方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与修正。

4.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

教师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使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拓宽了教学视野。

所有的老师不可能以同一个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个人情况,教师可以确定自己的教育特色或者风格,或严师型或亲和型等,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

作为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基本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研究的课题,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的有效工具,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教学过程才能是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施教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压力或者烦恼,教师教中有乐,学生学中有趣,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鲁茜.“罗森塔尔效应”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2011.

[2]耿丽巧.浅谈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2011.

教育教学理论篇9

(一)、安排开设知识课程

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一个人从事这项职业的前提和基础,而高职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得不到入职许可证,还怎么谈努力工作,怎么谈实现职业理想?

(二)、开设能力培养课程

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的专业技能或与之相关各种能力,而是指在学生一生当中都受用的能力,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技能之外的能力。职业教育,不要将学生塑造成为只会从事某种专门工作的机器,而是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开设培养学生人格的课程

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良好健全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如团队合作精神、助人为乐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诚信严谨精神都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是教学管理者在制定教学课程时应当重视的。

二、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在内容、方法、过程和能力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一)、评价内容

改变原有的单纯考察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的状况,应当将重心向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方面倾斜。

(二)、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仅仅以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生学习成就和努力程度高低,所以学校要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成果,调动其积极性。另外,随着初等和中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高职教育的评价要兼顾初中等教育改革,也要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建立第二课堂,对评价方法进行大胆的整合与尝试。

(三)、评价主体

高职教育评价过程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的地位,基本上就是教师在学期末组织考试,给学生判定卷面分数。这种评价不仅是不全面的,也是对学生不公平的,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高职学校可以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由主管他们的师傅给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定位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自己。这样就形成了学校、教师、单位、管理者、学生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籍制度

(一)、“弹簧”学制,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伸缩

对于部分优秀的学员,修完学分后,经过个人向学校提交申请,学校认定其符合条件后,可以批准提前毕业;对于想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后,可以工学交替,分阶段在三到五年内完成规定的必要学分,即可毕业。

(二)、取消补考,推行重修,直到修满及格为止

在大多数高职学校,一般学生挂科后都不会太过担心,因为补考是必定能过的。补考时监考不严,学生可以随意翻看教材和资料,甚至可以用手机上网百度答案。这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知识的增长有所裨益,反之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去组织和参加一场毫无意义的形式化考试罢了。推行课程重修制度,制造适当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三)、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和进一步放宽转换专业制度

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修读第二专业,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专长,而且多掌握一门技能以后就多一条人生道路可供选择。

四、结语

教育教学理论篇10

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尤其中小学的教学更是如此,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年龄段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以我们电厂子校为例。初中学生一般十三四岁,年龄小,知识少,好奇、贪玩,辨别能力差,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生长发育期,这种自身特点,相应形成了很强的可塑性,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人生历程中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生事业的基础。

当前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方面为这些天真可爱的中学生创造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拜金主义、金钱万能”的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轻读书、重经商的思想苗头,致使有的学生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

中等生和差生就本身而言,天资并不十分差,大多数聪明伶俐。经调查了解,他们中一部分认为学习不好照样可以赚大钱,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自己的理想是将来当美容店的女老板,既神气又阔气;有的学生讲,他要像电视剧《年轮》中的刘振兴那样没有很高的文化照样耍阔气,带上女秘书,坐上豪华小车做大生意。而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考大学还不如在电厂当工人,挣钱又多又省力。

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受经商热、下海热的影响,认为有钱就有一切;二是读书无用论冲击了年轻一代,认为“教书的不如卖饭的,造原子弹的不如贩鸡蛋的”;三是当前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电厂比其他企业,甚至行政单位效益好,福利待遇高。因而相当多的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离开电厂,而有些学生自己也不想读书继续升学,因而错误地认为不费气力就可以在电厂工作。只要有一碗饭吃就行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一代学生最缺乏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承担历史责任的理想和抱负。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来实现。无论学校行政领导还是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融化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课堂上。这样做不仅是贯彻执行教育法所要求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二、贯彻《大纲》,辩证思维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中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爱国爱民,增强自尊

通过化学课绪论及第三章、第五章的学习,给学生重点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卓越贡献的,这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造纸术推广后,我国造纸工业已很发达,而欧洲人还在用非常厚重而又昂贵的羊皮作书写材料,他们为写一部《圣经》用了三百张羊皮。由于中国纸的发明,文化读物日益增多,文盲减少,文化科学才日益繁荣起来。黑火药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恩格斯高度评价为:“火药和火器的应用,决不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我国的瓷器工艺,酿造技术,冶金技术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在现代,我国的化学和科技都取得了伟大成就,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我国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发射了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现在不仅能发射自己的卫星,而且还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这些都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素材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四、弘扬先驱,精神永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和世界上有重大发明的化学家,颂扬他们经历艰辛,百折不挠,搞发明创造的精神,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不少世界著名的化学家的事迹。如自学成才,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瑞典化学家舍勒,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结合电厂学生思想实际,重点向他们介绍了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英国巨富之一,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用这些名人轶事启发引导学生要克服满足现状的思想,要懂得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才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五、课外活动,增趣添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好方法。

1.举办化学晚会。在学完化学课前三章后,适时安排一次小型化学晚会,可使学生深化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课的兴趣。用碱液喷雾使酚酞变红显示“化学晚会”的开始,接着由学生表演“魔棒点灯”,“今夜星光灿烂”,用击鼓传花让他们猜化学谜语等,使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和趣味。

2.组织专题讲座。讲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名人的轶事趣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事。如爱迪生钻研实验,不怕挫折,长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的奋斗历程;选择举世瞩目的居里夫妇以身殉职,献身化学事业,为人类做贡献的事迹,举办居里夫人生平事迹报告会,使同学们激动不已,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