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十篇

时间:2023-12-04 18:02:59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1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2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3

[关键词]市场营销劳动力产品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

[作者简介]哈增红(1973-),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路皓(1963-),男,河北邢台人,河北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张雷(1981-),男,河北保定人,河北体育学院科研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河北石家庄05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奥运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1TY005,课题主持人:哈增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86-02

一、引言

将大学生劳动力的活劳动及技能视为产品,将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联合视为生产者及营销商,将其他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视为竞争对手,将各类人才市场视为中间商,将用人单位视为顾客,那么“解决大学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即转化为“如何出售产品,以解决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生产者对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做出正确而又客观的判断,在统筹兼顾生产者自身利益、顾客欲望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一种能够维持或改善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其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提供顾客想要的“满意”。

二、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理论概述

与传统产品相比,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在性质上更贴近于一种无形服务,确切而言,应该是一种“生产产品”。高校毕业生自身是这种无形产品的有形物质载体。用人单位把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有形及无形的特色与服务,这种产品能带来一个核心的利益――一个既方便又高效地提高用人单位效益的途径。

1.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三个层次。生产者需要从三个层次上研究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其中,最基础的一个层次是核心产品,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顾客(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核心产品位于整个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中心,它是指顾客(用人单位)在购买劳动力产品时所寻找的能够解决问题并提高单位效益的核心利益――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购买钻头的顾客真正需要的不是钻头,而是钻头钻出的洞。因此,在设计劳动力产品时,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先确定将给顾客(用人单位)带来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接下来要做的是围绕核心产品制造出实际产品,实际产品可有特长特色、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情商水平以及价值观念五大特征。最后,生产者必须围绕核心和实际产品,通过附加的服务和利益,建立起外延产品。顾客(用人单位)在购买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时,生产者(高校和大学生自身)要提品质量担保,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以便创造出能最大满足顾客(用人单位)要求的一系列利益组合。

2.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主要行为者。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价值在于创造顾客(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效益。但是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生产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产品的价值的,其价值的成功实现依赖于以下因素:生产者、营销商、中间商、竞争对手、终端顾客、售后服务商(跟踪调查指导者)。(1)生产者、营销商、售后服务商“三位一体”――高校和大学生自身。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作为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生产者和营销商,必须“想顾客之所想”,协调一致地提供上乘的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同时,作为售后服务商,高校应对其售出的产品进行跟踪调查与指导,提高“售后服务”水平。(2)中间商――各类人才市场、人才中心和人才中介商。中间商也是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传递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类人才市场、人才中心和人才中介商帮助生产者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促销,找到顾客并最终销售给顾客。(3)竞争对手――其他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成功的生产者,高校必须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让用人单位更满意。因此,高校应考虑自身独特的教育规模、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不仅要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要,而且要在用人单位心目中留下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的印象,以赢得战略优势。(4)终端顾客――用人单位。顾客是指接收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用人单位。顾客市场包括个人或家庭、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每种市场均各具特点,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仔细研究其顾客市场。

3.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依次包括以下环节: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需求确认及毕业验收测试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需求分析及工厂学徒锻炼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概要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详细设计及各项知识技能培养设计、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进行实际培养及测试、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工厂学徒锻炼”、对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进行出厂(毕业)验收测试。

三、就业市场角度下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程序

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然而,劳动力产品的开发具有风险性,由于对市场规模估计过高、市场定位不准确、产品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劳动力产品都没能在市场上站住脚。高校必须努力研究和开发质量上乘、特色鲜明、使用价值高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策划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计划,建立系统的产品开发程序。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开发程序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为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市场定位。(1)市场细分。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市场由各用人单位组成,而各用人单位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它们拥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产品购买态度、不同的产品购买习惯等。通过市场细分,生产者(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可将巨大的、庞杂的市场划分成小的细分市场,并通过提供与它们的特殊需求相一致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以更有效地占领这些市场。通过细分,高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很好地定调其产品,而且如果较少的竞争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细分市场,该高校还可以面临较少的市场竞争。可用来细分用人单位的主要变量有地理细分、行业细分、产品忠诚度细分、单位规模细分等。同时,有效的细分市场应具备可衡量性、可获得性、可区别性、可行动性、可收益性等特征。(2)目标市场选择。将用人单位进行市场细分后,高校就需要对各类细分市场进行评估,以决定设立几个以及设立哪些目标市场。高校在评估各种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时,必须考虑细分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程度、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高校自身的目标和资源这三个因素。高校应只对具有适当规模和增长特征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感兴趣,必须查明该细分市场上存在的竞争者数量等能够影响细分市场长期吸引力的几个重要结构因素,再将自身的目标和资源与其所在的细分市场的情况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在评估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市场后,高校就需要决定选择哪些和选择多少细分市场,并对这些市场的需求进行确认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可以不考虑用人单位细分市场的差异性,对整个市场只提供一种劳动力产品,也可以以几个细分市场为目标,为每一细分市场设计独立的劳动力产品生产方案和营销方案。(3)进行市场定位以获取竞争优势。高校在决定进入哪个细分市场之后,还必须决定在这些市场中它想取得什么样的地位。每所高校均须打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使自己区别于其他高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从而充分吸引细分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高校的市场定位包括三个步骤:识别据以定位的可能性竞争优势选择正确的竞争优势选择一个总体的市场定位战略。然后,高校必须有效地向用人单位目标市场传播和送达自己的市场定位。

2.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创意的形成及筛选。高校生产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创意来源主要包括内部来源、对顾客(用人单位)的观察和聆听、竞争对手、中间商等。高校可以通过正规的调研活动找到劳动力产品的新创意,还可以撷取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智慧。好的劳动力产品创意还来自对用人单位的观察和聆听,通过调查或集中座谈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愿望。结合用人单位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愿望,接下来要对产品创意进行筛选。筛选的目的是减少创意的数量,尽可能快地找到好的创意,放弃不合适的。

3.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概念的形成和测试。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创意必须要发展成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对创意的详尽描述。新产品概念可以用符号的形式提供给几组目标用人单位,以供其测试。

4.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高校发现它的某个概念测试结果最好,下一步就是营销战略设计,即为了把该种劳动力产品推向市场而设计出的最初的营销战略。营销战略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市场目标、计划中的产品定位、开始几年内的销售率(就业率)、市场份额;第二部分概述产品第一年的生产计划、营销计划及销售率(就业率);第三部分描述预计的长期销售率(长期就业率)、目标和营销组合战略。

5.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业务分析及开发。业务分析是指考察新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预计销售率(就业率)和生产成本等,以便查明它们是否可以满足高校的目标。如果满足,高校就可以把产品概念转变为实际有效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样品经常要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以便确信该产品具有所要求的质量和特色。

6.大学生劳动力产品的市场试销和正式上市。如果新产品通过了性能测试及用人单位测试,接下来便是市场试销了。在这一阶段,新产品被置于更加逼真的用人单位市场环境之中。它允许高校测试劳动力产品,并对产品的生产方案和营销方案做出整改。

市场试销为高校的管理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以便做出最终决策:是否要将新的大学生劳动力产品推向用人单位目标市场。

四、结语

本文通过借鉴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在深入解析大学生劳动力产品层次、产品价值实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的全新指导思想――“生产并出售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产品”。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劳动力产品的相关理论,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景体华.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戚本超.2007-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Kotler P.Marketing:An Introduction[M].USA:PearsonEducation,inc.,2003.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4

人力资源的概念在学术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在人口经济学中指的是全体人口或社会劳动者的人数;在劳动经济学中指的是劳动人口和劳动力;在管理学中指企业劳动人事关系。从上面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对人力资源的概念总是侧重描述人力的实体形态或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强调其稀缺性和有用性以及人力作为一种既存的或外生的资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由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表述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可以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之和。即人力资源由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组成的,包括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即就业人口)和潜在劳动能力(含劳动年龄内的就学人口、正在求职的人口和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等)的所有人口。对这一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人力资源包含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

人力资源的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的质量则反映该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水平、工作技术等的平均状况。人力资源的质量高意味着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者能够从事复杂劳动;人力资源的质量低则意味着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者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二)人力资源具有层次性

通过关于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中既包括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我们把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便可拥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称作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把受过教育、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劳动者称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

(三)人力资源具有结构性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但对于不断增长的人口而言,人力资源又不具有稀缺性。实际上,作为一种资源,能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口总是相对稀缺的,在特定时期还可能极端稀缺;而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口相对来说则不具有稀缺性。如一些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从数量上来说不稀缺,但从质量上来看,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却是稀缺的。所以,高质量人力资源稀缺与低质量人力资源非稀缺是人力资源结构性稀缺的主要特征。

(四)人力资源是宏观的群体性概念

虽然人力资源具有层次性,既包括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也包括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但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场合,往往以群体性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反映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总的状况,不讨论个体素质的差异,仅把劳动者的劳动看成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任何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可以相互替代。

(五)人力资源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它反应一定时期内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的状况。由于人力资源以活着的人为载体,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资源(如物质、信息等)的独特特征,如能动性、智力性、可再生性,不可转让、不可继承等。人力资源的存在和发展既体现自然性也体现特定社会的历史性。

二、人力资本

在经济学理论史上正式论述人力资本基本思想,并奠定理论研究基本方向的是古典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明确表述了人力资本的思想,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学术源头。在书中他将劳动与资本并列,把人的劳动技能看作是资本,肯定了对人力进行投资,能够获得更大回报的思想。之后,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克思、萨伊、穆勒、李斯特、瓦尔拉斯、马歇尔等在其研究中均涉及了人力资本的有关问题,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舒尔茨和贝克尔。舒尔茨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力资本和与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一国的资本存量越大,人力资源质量越高,其国内的人均产出或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贝克尔则把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家庭分析,把很多家庭行为看成与人力资本有关。此外,弗里德曼、明塞尔、罗琛、肯德里克、米勒等一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从各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对于人力资本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也广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因素论、费用论、价值论、资本论(俞荣建2005)等等。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述,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表现为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即人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可以带来利润的资本。如一个艺术家设计装修自己的新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他所使用的知识、技能、体力等只给他个人带来效用,如舒适的环境、愉悦的心情,并没有带来经济利益,此时知识、技能、体力等不是资本;相反,如果是别人雇用他来装修新房,他获得的报酬就可以看作是由知识、技能、体力带来的,体现为带来利润的资本。

(二)人力资本最基本的含义必须与财富和价值的创造及分配紧密联系

资本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力资本必须能带来现在及未来价值的增加,否则不能被当作资本。通常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相结合,相互作用,共同创造财富;然后,根据平均利润率的规律,等量价值的资本可以分配到等量的新价值。

(三)人力资本是动态的

人力资本的动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二是在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即人的天然禀赋、自然造化能力,自我教化能力等)的基础上,后天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投资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外生价值,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获得大于投入价值的价值或资本收益。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主要表现为正规教育投资、职业技术培训、健康保健和人口迁移等几个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培训、健康、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的表现形态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价值或资本收益。从价值角度看,任何个人对自身进行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投入,如果能给投资者带来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并由其占有和支配这部分价值而产生更大的投入积极性,那么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本。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人力”和“资本”。

1.人力资本依附于人体存在。人力资本必须依附于人这一活的载体,因为所有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都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人的身体及生命状况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状况,且人力资本的载体只能是个人。人力资本与人体的不可分离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

2.人力资本的本质是资本。通常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被定义成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阶级性,但抛开这一阶级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资本的最一般的本质特征,即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人力资本属于资本的范畴,是因为具有资本最本质的特征,即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垫支者手中。这个过程中“人力”创造了新的价值,且新的价值大于原有的投入。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判别准则

有的学者将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划分,把人力资源视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把人力资本视为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肖文,2005);也有学者从资源和资本的角度划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杨薇臻,2003;滕玉成和周萍婉,2004);还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理论视角不同、外延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吴中伦,2001)等。

笔者认为,这些分析都没有抓住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概念及其特征的区别与联系。人力资源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反应一个时间段人口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种状态。而人力资本则是动态的概念,它要求在不断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换句话说,人力资本只有在劳动或劳务过程中才能体现其资本价值量并创造出新价值。人力资本在劳动或劳务之前的“静止”状态下,其价值无从体现,人只能作为一个消费者。据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最基本的判别准则,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划分依据是考察劳动者是否进入要素市场上进行交易,是否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只有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劳动者身上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才能构成人力资本;没有进入生产领域,包括闲置的劳动力和投入非生产领域、市场失灵的领域劳动力,其身上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只能称为人力资源。

这个判别准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劳动者必须在市场上把自己拥有的劳动力出让;二是劳动者必须进入生产领域创造价值。在未进入市场以前,只能说每个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但还不是人力资本,只能称为人力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把人力资本价值作为资本进行交易,人的人力资本属性和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人力资源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对于这一准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产权

制度经济学建立产权这一概念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产权的存在即为了说明市场上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清晰、确定的产权才能保证市场交易正常进行,从另一个角度说,交易就是产权的运动和体现。由此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产权问题。由于人力资源不参与市场交易,就不涉及产权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拥有劳动力(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等),如果闲置或只供自己使用,而不与他人发生交易关系,产权问题就无从谈起;相反,劳动者把自己拥有的劳动力在市场上交易,必然产生出人与人之间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问题。

(二)人力资本的定价

劳动者进入要素市场进行交易,必定涉及劳动力的定价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素质相差悬殊,由此导致每个人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要素市场对劳动者的定价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人力资本侧重于描述劳动者的异质性和素质差异,体现劳动者在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方面的个体特征,因此可以根据个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要素的稀缺性和市场供求关系,为不同的劳动者定价,这就是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而人力资源不涉及在要素市场上进行的交易,不存在定价的问题。如前所述,人力资源中虽然包括从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但在使用人力资源的场合,往往不体现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差异,而把所有的劳动都看成是无差异的。

(三)价值增值

创造财富离不开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没有人力资源就不可能创造出财富,但不是说有了人力资源就一定能创造财富。作为资源,人力可以用来创造财富和创造价值,也可以不直接参与财富和价值创造,或者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或者用于非生产领域、市场失灵的领域,此时不仅不创造财富还会消耗财富。而如前所述,人力资本具有资本价值增值这一最一般的属性。人力资本通过交易进入生产领域后必定能创造出新的财富和价值。可见,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分离出的进入经济活动创造价值的那一部分。

(四)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市场意识

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要完成一项社会的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加以动员、开发和利用的就是广义的人力资源。它包括现有的劳动者即正在从事劳动活动的劳动者,也包括潜在的劳动者及将来会从事劳动活动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既包括简单劳动者也包括复杂劳动者。而狭义的人力资源则是指在正常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参与简单活动的劳动者。总体来说,人力资源是指在正常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区别于后天培训得到的,且存在人体内的体力、智力、社会聚合力的简称。

(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一个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价值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人力资本是必须通过投资才能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在投入生产过程时能产生大量收益的一种资本形态。知识、技能和体力是构成人力资本的三大基本要素。

(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量和质的区别。人力资源反映的是数量的概念,因为其主要是通过人口的数量来进行衡量的。而人力资本更多反映的是质量上的概念,能够体现出不同的人力资源素质的差异。所以人力资源更多反映同质性,而人力资本则反映差异性。

人力资本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的。从概念上即可看出,人力资源是人口最基本的形态,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学概念,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后得到的。

人力资本更具有经济学意义。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具有深刻的内涵,其能够代表家庭生产、个人资源配置、投资决策,同时也能体现出蕴含在个体身上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人力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则必须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形成独有的人力资本。以知识、技术、信息为内容的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实现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换,则意味着劳动者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随着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能够促使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则有利于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享受精神文明活动的时间。

(三)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时,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以及兴趣进行不同的开发,这就有利于劳动者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资本化中的市场意识组成

(一)对创新的追求

人力资源要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必须依靠对创新的追求,必须勇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创新表现为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新需求、新动向的敏感性。

(二)对竞争的追求

竞争意识是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意识的打破,是一切生产活动动力的来源,要求人们不断实现和自己的竞争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竞争,要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技能产生紧迫感,不断从自身内部要求提升自身的能力。

(三)对风险的适当承受

对风险的适当承受也是市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如果自身的能力得不到增长则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损失的风险意识。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风险最主要也是由市场的风险带来的。但是对风险的正确认识不是片面追求风险,而是对风险最好相应的评估。因此要掌握好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注重效率

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过程不是一个不计成本的过程,必须要做到寻求最大化的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最大化的财富。要做到对效率的追求,就必须加强对先进技术的追求以及对成本控制的理念塑造。

(五)注重参与

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也就是独立的经营体能够决定自己的生产对象以及生产数量。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要树立合理的盈利目标,加强对自我的经营管理以及判断决策。市场的自负盈亏必然要求参与者具备参与意识,主动进行自身的人力资源资本化转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市场化意识作用研究

(一)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集权化的经济体制,最大的特征表现为国家行政对经济的极大干预。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对我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更在市场参与者的意识层面。市场参与群体共同形成的身份等级意识、对单位的依赖以及对于平均主义的追求都是意识层面的突出表现。而这些意识正是当前阻碍人力资源转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

1.身份等级意识阻碍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当前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目的最主要是对其潜力进行开发。但是,如果劳动者本身具有浓厚的身份等级意识,意识不到自身能力的开发对其具有的重大意义,则培训的价值则会大大缩小。劳动者必须具备主动进入人才市场、主动开发自身潜能的意识,才能促进人力资本的转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身份和等级的固化,会大大减少劳动者的主动性。从分析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本身不存在区别,都是国家行政力量调控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固定用工制,不允许劳动者进行人才的流动,以及身份制度的实行,仅仅依靠身份对劳动者进行各方面的衡量而不是对劳动者能力的衡量,对其主动性以及主动追求能力的增强也是突出的抑制因素。

2.对单位的依赖阻碍主动参与资本化过程。对单位的需要表现出劳动者个人独立以及参与意识的薄弱。在初期,单位这样一种形式的存在对于稳定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仔细研究单位会发现,这也是行政命令的产物。国家通过单位来实现对于个人的控制。同时,个人也形成了对于单位的深刻的依赖,从而失去自我的独立参与意识。因为单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多功能的、自给自足的团体,则对于个人来说,可能可以解决其一生的全部问题,个人不再需要思考,同时缺乏淘汰机制,则可能还会导致人力资本的退化。对单位的强烈依赖会使劳动者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形成封闭、僵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些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来说又是致命的。

3.对平均主义的追求使人力资本趋于同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另外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平均主义,只要你是单位的劳动者,不管你的能力以及绩效如何,你最后都会得到一个平均数。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这种制度在当时情况下的作用,但是时至今日,平均主义是和个人人力资本差异相违背的。每一个人的素质以及创造的财富是不同的,如果给予同样的结果则会带来积极性的减弱,也会助长不良之风。在这种不承认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个人是不具有增强自我能力,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动力的。

(二)市场意识对于人力资源资本化的促进研究

1.理性选择促使劳动者独立。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最大的特征在于主体性,因此必须培育劳动者的独立意识。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存在终生可以依靠的单位,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换,这就要求个人必须独立,同时,也可以看到,市场条件下,个人的价值不是由行政命令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根据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这有利于刺激个体的独立意识。人力资本转化的程度越深,个人拥有的素质、能力、知识越多,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的回报越多。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必须主动积极、有目的、有意识地追求人力资源的资本化。

2.市场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市场投资意识是指劳动者不再单纯以消费者身份出现,而可以以主动的投资者参与到市场活动中,而如果要进行投资活动,则必须要求收入分配的改变,必须体现出收入的差异,市场制度中以个人能力作为衡量收入的标准,劳动者如果主动寻求人力资本的增值、主动追求自身能力的增长,则其收入能够得到显著的增长。同时,市场投资带来的收益加上人们的攀比心理的作用,会激发劳动者主动寻求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主要发挥作用是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投资激励制度。

3.市场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人力资源的流动讲究人岗的匹配和劳动者潜能的最大发挥。当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岗位的同时,为了适应岗位本身的要求和变化,则会主动寻求人力资本的增值。而市场制度正是创造了这样的一种环境。市场制度通过招聘、应聘等市场调节手段来实现人才的流动,同时也使劳动者本身产生自我的紧迫感以及压力。随着岗位的流动性的增强,劳动者的职业选择意识、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劳动者不再持有平均主义的思想,而是要主动寻求自身的发展。

市场意识促进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路径研究

(一)促进劳动者思想的解放

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的最大特征在于主观能动性,在促使其主动增强自身资本的时候,需要帮助其打破思维的禁锢,促使其思维的解放。劳动者只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明确增强自身的人力资本带来的巨大意义,才能主动要求参与培训、派遣一系列能够增强人力资本的活动。因此要促使其了解到市场经济带来的人才自由流动、对平均主义的打破的巨大意义。

(二)对市场经济制度不断进行创新

在劳动者的思想得到解放的同时,也必须为其主动寻求人力资本的增值提供制度的保障。必须完善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人才合理流动制度。要突出强调知识、技能和能力参与分配的合理性。要突出市场主体的独立的参与者地位。打破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对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竞争进行合理化的规范,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广泛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好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人力资本增强的保障。

(三)增强收入和利益的促进作用

增强收入和利益的促进作用,则表明人们对于个人需求的重视。将市场效益和人的感性认识得到紧密的增强。符合人的个性需求,在市场利益的牵引和促进下,使其成为劳动者追求个人资本增值的根本动力。对利益的追求,反映了劳动者对于市场主体资格的追求,反映了其独立判断决策能力的增强。人们在个人利益和收入的促进下,会为了不断给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人力资本而增强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存量。人们不再依赖单位,更多的去市场中寻求收益。

结论

采用培训、外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主要是将人力资源趋同于物质资源,忽视了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必须先使其认识到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使其具有市场意识,同时通过市场所具有的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以及利益的促进来共同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英杰.关于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探讨.经济纵横,2012(5)

2.吴三清,凌文辁.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在于人力资源资本化.企业管理,2003(5)

3.李海新.银俊白.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探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4)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6

【关键词】供需原理 基本概念 法学重构 供给需求 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的意义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是经济学的法律分析诞生的基础。经济学家推开“科斯之门”走进了法学之后,却随手关上了门。法学家如何走进经济学?法学能否分析经济学?经济学家用科斯定理告诉法学家们,效率是一种公平,法学家们是否能提出逆向“类科斯定理”从而告诉经济学家,公平是一种效率?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皆离不开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法学理解。美国著名法学家理查德・波斯纳大法官以整个法学为研究对象撰写了鸿篇巨制《法律的经济分析》,实现了经济学对法学的深度交流。然则何时可见以整个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的法律分析》呢?

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法学重构是法学视野拓宽的必经之路。法学界已对部分原本专属于经济学的概念进行了重构,比如公司、股票、银行、垄断、倾销以及补贴等。这种对经济学专属概念的重构无疑为法律的调整范围和法学的研究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使得包括商法、经济法在内的诸多法律部门的理论体系得以完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得以发展。但以垄断为例,垄断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问题中不完全竞争范畴里的一种极端形式,①法学界重构了垄断的概念却至今未能以法学视角审视不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微观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概念进行法学重构并非无意义之事。笔者认为,对经济学概念的法学重构是将经济现象纳入到法律调整和法学研究的第一步,法学视野的拓宽非经此路不可。诸如失业、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等问题至今仍不被法学界认为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对其法学重构也被法学家们认为是旁门左道。令人不禁感叹相较于开放的经济学帝国,德沃金的法律帝国是否真的已经是封闭的“老大帝国”。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固然离不开对原有理论的持续深入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新研究领域的开辟。对经济学中尚未成为法学研究对象的领域进行法学重构具有相当的潜力,而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重构将加快这一进程的速度。

经济学中的供需基本原理

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独有的思维模式,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可以说,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对法学有多大意义,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对经济学就有多么重要。为了能够清楚地阐释供需原理中基本概念,有必要先简单梳理一下供需原理在经济学体系中的逻辑位置。

由于任何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穷性都是稀缺的,所以社会和个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所以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又因为所谓“选择”所要决定的是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统称为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又是研究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科学。正如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写道的:“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在资源配置的方式选择问题也即经济制度选择上,主要有政府主导进行资源配置的指令经济或称为计划经济、以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以及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适当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三种模式。其中混合经济模式由于兼具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势,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所采用。②

现代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依靠“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节。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市场的运行离不开价格机制,但价格的决定因素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即“单一要素说”到《人口论》的作者马尔萨斯所秉持的“资本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即“两要素说”,而后又经历了无数经济学家的执着探索,在“边际革命”后由梅纳德・凯恩斯的老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将价格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供给与边际效用即需求。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中,都不得不在各种竞争性的用途之间分配稀缺资源。市场经济利用供给和需求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许多不同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价格又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③

法学视角下的需求与供给

需求。法学视角下的需求是行使请求权的意思表示,请求权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枢纽之地位,④包括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在经济学理论中,所谓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种价格时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⑤在这一概念中,“商品”应做广义理解,既包括狭义商品即有体物,又包括服务。虽然每个人需求的种类与数目各不相同,但是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需求应当具有四个特征即:需求的主体必然是特定的,需求必有确定而具体的内容,需求必向特定主体提出,需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这与合同法中的要约极为类似。作为合同订立之必需部分的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要约必需是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必须向相对人发出,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⑥在合同法中,虽然在合同订立的过程可能出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反要约或者新要约等反复缔约过程,但在合同成立之时的要约内容必然是确定的,而要约之内容即为要约方行使请求权的依据。

总之,因为需求的内容等于合同订立时要约人的要约内容,又因为合同订立时要约人的要约内容也即债务标的乃合同履行时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内容,所以需求等于行使请求权。换而言之,需求即一方当事人请求合同相对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的意思表示。

供给。法学视角下的供给是履行特定义务。与需求对应,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某一时期内在某一种价格时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某种商品量。与需求不同,在经济学上需求只是主观愿望,而供给则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统一的结果,相较于供给愿望而言,供给能力更为重要,供给的范畴小于需求的范畴。而以法学为视角对供求原理的研究有必要将供给限定在供给能力与供给愿望同时具备的前提下。其意义在于需求仅仅是一种主观上的意思表示,而供给是意思表示与履行行为的主客观统一,这将体现在供给在法律概念上与需求的差异。

尽管需求与供给在客观性上有本质不同,但对其研究却不能分离。正如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一样,供给方也不能脱离需求方而存在。如前所述,需求即行使请求权,请求合同相对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需求方实为请求权人。供给可以被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供给方实为义务人。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经济中活跃着无数笔交易。以最基本的买卖行为为例,消费者去商场购买电脑则消费者是需求方,销售者是供给方。在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后买卖合同得以订立时。买卖合同订立时消费者是请求权人,销售者是义务人,消费者得依据买卖合同请求销售者转移电脑所有权而销售者负有交付电脑之义务,买卖合同因消费者支付价款而销售者转移财产权而履行完毕,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因销售者的供给而满足。在上述过程中,电脑的销售者作为供给方实际提供的是义务,即转移电脑的财产权。由上述实例可知,供给即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相对人的请求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的意思表示与行为。

法学视角下的价格变化

价格。法学视角下的价格是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现代经济学认为价格即物品的货币价值,价格代表了消费者与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⑦换而言之,价格是一种比率,是买卖双方就商品的买卖而确定的交换比率。在前文提及买卖电脑的案例中,假设电脑的标价是5000元。由于电脑买卖合同属于双务合同,消费者与销售者互为权利人和义务人,消费者负有支付对价的义务,销售者负有转移电脑财产权的义务。消费者为了满足购买电脑的需求,也即为了履行支付对价义务,也即为了得到购买电脑所需的5000元而可能通过付出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的方式,且无论具体方式如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他都必然付出了价值5000元的劳动。这价值5000元的劳动就是消费者作为买卖合同中义务人履行给付价款义务的难度。同理可知,销售者为了满足出卖电脑赚取利润的需求,也即为了履行转移电脑财产权的义务也同样付出了价值5000元的劳动。首先是销售者的进货成本如果是4000元,为了进货则预先付出了价值4000元的劳动,而后为了赚取1000元利润则又付出了进修销售学习班、购买相关书籍以及最重要的时间成本。所以,以价格为媒介,买卖双方为了履行各自特定义务或者说支配了对方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付出的成本越高,说明义务越难履行。

均衡价格即合同成立的货币表现形式。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指的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⑧如前所述,电脑是货架上陈列之商品,在大陆法系中视为要约⑨,而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评价可能并不相同所以消费者可能讲价从而产生新要约。但无论合同订立过程如何曲折,假设消费者同意在5000元的价位购买这台电脑,则5000元即是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价格。同时,5000元即是买卖合同成立的货币表现形式。

供需原理。在以法学的视角重新界定需求、供给以及价格这三个经济学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审视供需原理。供需原理分为三个部分,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以及市场均衡。

需求定理。经济学中所谓的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将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上升。⑩而法学视角下的需求定理可以概括为:如果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上升,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意愿将下降;如果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下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意愿将上升。

由于买卖行为乃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商业活动,以前文买卖电脑为例仍不失代表性。在前文买卖电脑的案例中,如果电脑的价格从5000元提升至10000元,则可以视为销售商作为买卖合同中负有交付财产义务的义务人其履行义务的难度提升。也就是说销售者在卖出更高价的商品之前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正是包括但不限于这更多的劳动使得销售者履行给付义务时变得更加困难。而根据合同正义原则,在双务合同中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应具有等值性,且这种等值性是主观上的等值,即当事人主观上愿以此给付换取对待给付,即为公平合理,至于客观上是否等值,在所不问。所以当销售方履行义务的难度提升时,消费者作为双务合同的请求权人同时也是货币给付义务人也要付出更高难度的给付,也就是在购买行为发生前付出更多的劳动换取货币价值。又因为消费者作为的请求权与给付义务是等值的,给付义务的难度提升意味着请求权更难行使,从而导致行使请求权的意愿下降。

供给定理。经济学中所谓的供给定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应量下降;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则法学视角下的供给定理可以概括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义务的履行难度上升,该义务的履行可能性降低;一种义务的履行难度下降,该义务的履行可能性上升。这样的结论在现实生活的场域里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市场均衡。经济学中所谓的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的力量会相互作用,产生均衡的价格和均衡的数量,即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在这一均衡点上,价格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的趋势,这一点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也即市场出清价格。这意味着所有供给和需求的订单都已完成,账面上已经出清,需求者和供给者都得到了满足。法学视角下市场均衡指的是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由于市场均衡是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状态,而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的总和,在探讨市场均衡之前有必要引入两个概念,权利群和义务群。所谓权利群,指的是不同民事主体在标的相同或相关的合同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所享有的请求权之总和。所谓义务群,指的是不同民事主体在标的相同或相关的合同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得履行的义务之总和。权利群和义务群的范围随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在其构成中的主体皆具有不特定性,合同标的皆相同或相关的。

在引入权利群和义务群概念之后,法学视角下的市场均衡很容易理解。如前所述,由于需求即行使请求权的意思表示,且市场需求乃个人需求之和,所以法学视角下的需求量或称需求总量等于权利群。同理,供给量为或称供给总量等于义务群。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也就是说市场均衡发生在权利群与义务群相等的义务履行难度上。在一次具体的交易中,均衡表现为合同当事人双方对于合同所确定的彼此权利义务规定的接受从而订立合同。在不特定主体对相同或相关合同标的的多次交易中,均衡表现为在义务人相同履行难度的情况下无数合同得以订立。而均衡的实现,即前述合同内容的完全实现,也即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

综上,法学视角下的需求是行使请求权,供给是履行特定义务,价格是义务人履行特定义务的难度,市场均衡则是权利群的完全行使与义务群的充分履行。对经济学概念的法学重构无疑将为法律调整范围和法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奠定基础,使得更多的法律部门之理论体系得以完善、研究广度和研究深度得以发展。

(作者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注释】

①②⑦⑧[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第7页,第23页,第47页,第46~47页。

③⑩[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页,第73页,第79页。

④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73页。

⑤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⑥崔建远:《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⑨陈自强:《民法讲义・I・契约之成立与生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7

通货膨胀现象,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管理的一大现实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究通货膨胀现象,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而统一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这一状况,不仅阻碍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比较研究和交流,而且不利于及时准确地揭示通货膨胀现象的本质成因,从而给治理通货膨胀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效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在经济学文献中大多定义为: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理由是,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与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在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欠科学。这是因为:

第一,货币贬值是一个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概念,用于概念定义之中明显失当。在经济学文献中,货币贬值含有三种意义解释。其一,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众所周知,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与物价上涨属于同义语。若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的“货币贬值”系指这一种意义解释,则与其后边的“物价上涨”相重复,在定义中语词重复使用显失规范性。其二,货币贬值是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例如,原来100美元合375元人民币,今天100美元合823元人民币,这说明,人民币贬值了。如果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那么,货币供给过多会否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呢?从历史上看,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一个国家货币供给过多(即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降低),由该国货币对外汇价必将下降。但是,自1973年实行浮动汇率以来,货币汇价如同商品价格一样,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汇价的升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因素很多。显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供给过多对本国货币对外汇价下降的作用很微小。因此,通货膨胀定义中的“货币贬值”系指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下降的意义解释,也是不适宜的。其三,货币贬值是指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若属此解,则适宜。但是,从概念的定义法则来讲,“货币贬值”这样一个在经济学上具有多种意义解释的语词用于其他概念(如通货膨胀)的定义之中,则失去了科学合理性,犯了定义用语歧义的逻辑错误。

第二,定义所反映的概念本体意义不正确。即使将上述关于通货膨胀概念定义中的货币贬值一语删去,即定义变为“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据此定义去推论,则有通货膨胀是属于物价上涨的一种类型,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商品价格,而非流通中的货币。然而,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其概念本体所反映的意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增大(这里并非数量增多),至于流通货币增大有否引起物价上涨,那是流通货币增大的后果,而不是流通货币增大本身。可见,误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概念,导致了定义难以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忽视了货币供给过多在导致物价上涨表现上的时滞性和模糊性。首先,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物价没有引起上涨,无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的程度如何严重,也不是通货膨胀,那么,就有以下推论,货币供给严重过多但在价格管制下物价没有引起上涨,也就不是通货膨胀。这与国内外公认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岂不矛盾?所谓隐蔽性通货膨胀,并不是说不存在通货膨胀,而是承认存在通货膨胀,将其作为通货膨胀的一种存在形式,它只不过是货币供给过多在即期没有引起物价上涨而已。其次,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那么,度量通货膨胀严重程度,就应该度量因货币供给过多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程度。但是,在多种因素对物价上涨共同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每一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份额是较难划分的。再次,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时滞性”。如前所述,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作用部分在当期表现出来,部分在以后时期表现出来。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货币供给过多对物价上涨的“时滞”作用一般为1-2年。[1]然而,人们所考察的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这样,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供给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就会陷入两难选择之困境。从而,在具体实践运作中,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应该如何对通货膨胀概念加以定义呢?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概念应该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5层意思:

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市场上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这里的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而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又是商品形态的变换速度的表现形式。信用货币是国家利用权力强制流通的货币名称或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在其进入流通前就由国家强制规定。在信用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单位信用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则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是通货膨胀。

其四,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本身并非物价上涨,也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一语中,关键是“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正确把握其决定规律是深刻认识通货膨胀概念内涵的关键之关键。众所周知,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在这里,“待实现”这三个字非常重要,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以往人们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则在于忽视了“待实现”。因此,“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中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是相对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由“待实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总额、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决定的金币需要量的量比关系而言的,它并非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从而使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亦即货币价值下降)。因而,就会有力地推动着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因为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这一经济逻辑关系也可表述为:流通中货币量过多货币价值下降(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但是,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变化外,还有商品价值变化、经济周期变化、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工资水平变化、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变化、价格政策变化、资源稀缺程度变化,等等。物价上涨是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必将会推动物价水平上涨,但并不必定引起物价上涨。

其五,通货膨胀是运动变化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具有产生、成长、衰退、消亡的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上,对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笔者之所以将通货膨胀概念作出上述定义,是因为基于下面5条理由:

首先,它符合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马克思在提示纸币流通规律时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这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限度是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量。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纸币发行,并非现行经济学文献中所讲的“货币发行是发行银行向流通界投放的货币数量超过从流通界回笼到发行库的货币数量”,而是为象征地代表能够流通的同名的金币总价值量而进行的纸币发行,其发行量既包括流通中纸币的增量,也包括原有的流通纸币量。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是与上述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理论总体上相吻合的。

其次,可以正确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从词义上解释,通货膨胀中的通货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膨胀为物体增大。因此,通货膨胀可以直解为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大。而同一个物体膨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二是同一物体的体积增大以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大特征的物体增大才是物体膨胀。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反映了通货(即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体积”相对增大,而“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则反映了通货的“体积”相对增大后其内含“物质”的密度下降。显然,现在的定义,能够更正确地反映通货膨胀概念的本体意义。

第三,正确体现了通货膨胀本身与结果的逻辑关系。从现在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本身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经济现象”。那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不言而喻,它会推动物价上涨。马克思在阐述了纸币超过自己的限度会引起单位纸币实际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之后,紧接着指出;“其结果无异于金在它作为价格尺度的职能上发生了变化,同一价值,原来用1镑的价格来表现,现在要有2镑的价格来表现。”这就是说,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8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呈现出层级化特征,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的中心一边缘群体——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层级区分。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中,所谓的非标准就业形式固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实质上降低了工人的阶级地位,是以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下降为代价的。

[中图分类号]F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10-0042—10

层级化概念是受依附论及世界体系论“中心一”概念的启发,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主要理论渊源提出的。本文围绕“层级”概念,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信息革命推动下工人阶级演变的层级化特征,揭示工人阶级内部中心一边缘的层级化区分所造成的职业和技能分布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心一边缘的层级划分并非新时期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而是资本主义内部逻辑的体现,区别只是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工人阶级内部层级化的状况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信息化重组,形成了新的中心一边缘群体——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层级区分。

结合层级化特征的分析,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中所谓美国“就业机器”的神话予以揭露。当时大量出现的所谓非标准就业形式固然有助于降低失业率,但实质上降低了工人的阶级地位,是以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下降为代价的。

一、层级化概念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

所谓层级,包含层次和等级两方面的含义;相应地,层级化(stratification/hierarchization)也包含着层次化和等级化两重意思。中心与边缘既是层次划分,也有等级意味。我们关注的工人阶级的层级化,就是指工人阶级分裂为中心和边缘这样两个具有等级差别的不同层次的群体。

1.层级化概念的理论渊源。

层级化概念,首先是受依附论及世界体系论中“中心一”划分的启示而提出来的。

依附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其鼎盛时期。作为依附理论的扬弃、补充和发展的世界体系论则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中,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从以前发展主义的时间逻辑转向中心国家主导、国家依附的空间和地理逻辑,从以国家为分析单位转向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整体的关注。依附论者有各种不同的倾向和派别,他们对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依附形式、依附和不平等的根源,以及摆脱依附的方针和策略等方面虽然存在诸多分歧,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中心一边缘概念则是他们共同的理论分析工具。“中心一边缘”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如中心一、宗主国一卫星国等。不管如何措辞,都旨在分析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不平等的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依附论学者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平等的中心一边缘结构,造成了不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不足,从而不断维持和再生产着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的不平等关系。中心一边缘这一概念的提出富有理论创造性,并被一些学者扩大使用到其他领域中。我们在此提出的工人阶级演变的层级化特征,也是对依附论这一核心概念的借用。

层级化概念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渊源,是西方激进学派的劳动市场分割理论。这个理论对于劳动市场中不同工人群体分割的辨识与分析,构成了我们提出工人阶级“中心一边缘”群体层级划分的直接基础。

劳动市场分割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12]其中由多林格和皮奥里(P.B.Doringer and M.J.Piore)提出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dual labor mar—ket theory)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按照雇佣和报酬支付特征将劳动市场分为主要市场或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和次要市场或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主要市场以结构性的内部劳动市场为主,其运行机制是制度规则代替了市场竞争,工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次要劳动市场则与新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劳动市场一致,企业按照劳动的边际贡献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及时增减劳动力,并按照劳动的边际贡献或市场工资支付报酬。这两个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流动性很低。

戈登等“社会积累结构学派(SSA)”也是较早关注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经济学者,提出了激进派的二元劳动市场理论。他们围绕“社会积累结构”这一概念,结合经济的长期波动,界定并分析了美国历史上自1820年以来的三种“社会积累结构”更替中劳动过程和劳动市场的三次结构性变迁或三个发展阶段,即最初的无产阶级化阶段(1820—1890)、劳动的均质化阶段(1890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劳动市场及劳动者的分裂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他们认为第三个阶段的劳动市场特征是和整个美国经济日益二元化相适应的劳动市场的二元化。经济的二元化特别表现在制造业中分化为两类完全不同的企业:一类是作为核心企业的大公司,尤其是高集中部门的大公司;另一类是作为边缘企业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低集中部门的中小企业。与经济的二元化相适应,劳动市场也二元化了,分割为一级劳动市场和二级劳动市场,两者的特征截然不同。一级市场指核心大企业的劳动雇员,他们的技术水平高,非生产雇员对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员工的平均收入比较高,福利较好,解雇率低,就业稳定;二级市场指边缘部门的工人,其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工人尤其是半技术工人的比重较大,平均收入水平低,解雇率和流动率比较高,就业不稳定。在这两类市场中,资本对劳动的控制方式也不一样。在一级市场,资本采取与工会合作的方式,工会代表工人与公司集体议价,工会放弃了一些权利,资方为换取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给予工人随生产率增长而增加工资的承诺。而在二级市场,仍然保持着早期的劳动制度即驱赶制度(drive system),大量使用工头和监工。

SSA学派为更贴近现实,又把一级劳动市场进一步区分为独立的一级市场与从属的一级市场:在独立的一级市场中,主要是从事专业工作、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雇员,他们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报酬较高且工作比较稳定,掌握着应用范围较宽的一般性技能,大多数为白人男性;在从属的一级市场中,大多为半技术的蓝领工人或半技术的白领雇员,在具体的生产部门或管理部门中从事常规性工作,掌握的是适应范围较窄的行业内具体技能。

我们正是在“中心一”理论和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启发下,从劳资关系的整体性出发,着眼于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提出“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的层级化区分,用以揭示工人阶级在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演变特征。

2.层级化概念的内涵。

对工人阶级内部不同群体的分裂及其后果,马克思主义者早就给予了注意,这种关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对工人阶级的演变趋势应进行辩证的理解。例如,马克思曾针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分裂这样说过:“英国所有的工商业中心的工人阶级现在都分裂为英国无产者和爱尔兰无产者这样两个敌对阵营。普通的英国工人憎恨爱尔兰工人,把他们看作会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竞争者。英国工人在爱尔兰工人面前觉得自己是统治民族的一分子,正因为如此,他们就把自己变成了本民族的贵族和资本家用来反对爱尔兰的工具,从而巩固了贵族和资本家对他们自己的统治。他们对爱尔兰工人怀着宗教、社会和民族的偏见。……而爱尔兰人则以同样的态度加倍地报复英国工人。同时他们把英国工人看作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的同谋者和愚笨的工具。……这种对立就是英国工人阶级虽有自己的组织但却没有力量的秘密所在。这就是资本家阶级能够保持它的权力的秘密所在。这一点资本家阶级自己是非常清楚的。”(essl)

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分裂也有着同样清醒的认识。如美国左派学者迈克尔·耶茨(Mi—chael D.Yates)在谈到当代美国的工人阶级时指出:“资本在积累过程中制造了工人队伍的分裂,同时雇主又千方百计煽动和利用工人的分裂,如资本积累造成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分裂、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的分裂,种族、性别、民族和宗教等的不同又加剧了这种分裂。在美国,最棘手的分裂工人的问题就是种族问题。奴隶制的残余从未被肃清,工会运动从一开始就深受其毒害。此外,直到最近工会运动一直是男人的运动,这也大大阻碍了工会运动去组织并团结整个工人阶级。”

我们提出层级化概念,只是着眼于工人阶级内部的分裂,研究工人阶级内部构成的演变。实质上,这种层级化并不局限于工人阶级内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固有的利益冲突基础之上,而在资本和劳动内部也分别具有层级的划分。”正因为整个社会体现为一个等级层次连续划分的整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阶级关系。

从概念上讲,与层级化乃至差别化相反的是均质化(homogenization)。所谓均质化,是指工人阶级在劳动过程内外诸方面如劳动技能、工资、福利待遇乃至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小,而趋向于同一化的过程。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力量促成工人阶级的均质化和层级化。工人阶级的统一和分裂是不同社会力量起作用的结果,区别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趋势的是均质化,还是层级化。

工人阶级的层级化是指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或主动或被动地分割为“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以及这一“中心一边缘”群体的不断重组。工人阶级内部中心一边缘群体的分裂与重组,造成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分散和不统一。中心一边缘层级群体的划分和重组,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演变的主要特征。

工人阶级内部“中心一边缘群体”的层级化,既在微观方面体现为企业内部的劳动等级制,也在宏观方面体现为整个社会中的一级劳动市场与二级劳动市场的分割。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人阶级的层级化与信息革命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我们采用卡斯特的说法,称之为“信息化重组”。在信息化过程中,工人阶级内部的中心一边缘群体得到了重组,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中心一边缘工人群体的划分与信息化重组

曼德尔曾针对信息革命(他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生产力进步强调指出,信息革命使生产、分配、会计和运输等经济活动趋向于电脑化;这包含着削减每周工作时间的趋势,以及大力发展作为社会基本结构的集体协作的趋势。“社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选择:要么演化成‘二元社会’,其中一部分或多或少受到保护的、在经济扩张阶段甚至会‘短缺’的熟练工人,与另一部分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保护的非熟练工人相并存;要么社会使劳动强行同质化,消灭失业,把每周工作时间缩短到30、24、20小时,提高教育、技能培训及再训练在生产者毕生中的作用。”

然而,在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信息技术革命像前几次技术革命一样,最终只能成为资产阶级谋取高额利润和加强剥削工人的工具,结果必然是形成新的二元社会。劳动市场中出现了“核心工人、边缘化工人和非工人之间的新的划分……这些新的分工引发了这样一种情形:许多新的工作都因之而存在于第三部门,这些部门不仅通常是报酬低、工作安全性差,而且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充足的工作岗位,使大批个人不断从经济(和作为整体的社会)被边缘化。”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曼德尔所说的后一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工人阶级内部的中心一边缘结构经历了一轮“信息化重组”后,得到了维持和强化。

本轮信息化重组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生产调整的趋势是弹性和分散,通过以低成本来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对变动不居的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保持资本积累的增殖能力。”这种弹性化和分散化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程朝着结构化劳动控制网络体系的方向演变,即通过建立结构化劳动控制网络,在一个大规模生产组织网络中把核心一边缘劳动力结合起来。其中:创新性研究和资本密集型技术集中在核心生产组织,利用数控的通用性机器和技术熟练的劳动力进行生产;边缘生产组织则负责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它们可能与核心生产组织属于一个公司,也可能是承接外包并依附于核心企业的其他企业。这些生产组织通常采用标准化机器和工资低廉的低技能工人进行生产。

20世纪70年代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劳动市场中形成的新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并未彻底改变战后已经出现的“二元”劳动市场,而是以一种全然不同的面貌重新塑造或重组了这个市场。其主要特征如图l所示。

核心雇员群体由具有全日工作时间的雇员构成,这些雇员对于“机构的长久未来而言是主要的”。这个群体享有更大的工作保障,良好的晋级与技能再培训的前景,相对丰厚的工资、养老金、保险和其他附加的福利,同时也要求他们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必要时可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调动。目前,一般全时的和“固定的”,工作职位在美国所有就业人口中的比例日益缩小,已有四分之_以上的劳工从事的是临时性与非正规的工作——主要是兼职和临时工。

边缘雇员群体包含了两个不同的亚群体。第一个亚群体是具有一定技能的全日工作雇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易于找到工作,如办事员、秘书、日常的和次要的熟练操作工等。但由于很难得到晋升机会,这个群体具有较高的流动率。第二个亚群体,包括非全日制工人、不定期合同工、临时工和转包合同的受雇工人等等。这个群体比第一个亚群体的工作保障更少,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当前的美国劳动力市场趋向缩减“核心”雇员的数量,日益依赖在市场上容易雇到又可随时解雇的劳动力,日益依赖不断扩大的转包业务,日益依赖临时工和非全日制工人。工会势力的日趋衰落,业已削弱了白人男性工人在劳动市场上的力量,但并没有使原本地位低下的劳动力如黑人、妇女、少数民族等获得更多机会,他们和一部分传统上拥有特权的白人男性工人一起被边缘化了。新的劳动力市场重新突出了弱势工人群体的脆弱性。

新的劳动市场结构使剥削非全日工作的妇女劳动力变得容易,令越来越多的低工资女工代替了工资较高的男性核心工人。转包和家庭劳动的复兴,也大大强化了在低工资和低保障条件下对妇女劳动力的剥削。这促进了跨国资本在更为广泛的空间范围内采取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体制的能力。劳动市场的这种女性化对于工人阶级的意义,一些女权主义者的认识最为深刻。他们指出,随着市场兼职工作和临时工作的增多,男性越来越受制于女性化劳动力市场条件。“当今时代,由于两性受到‘女性化’工作大范围重组的不利影响,工人阶级男性和女性的利益仿佛联系更紧密了。为控制女性劳动力在作持久的斗争,在最后一个回合中,大多数的女性和男性都失败了。资本是受益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性工资差异有所减少,美国1973年女性的中位小时工资相当于男性的63.1%,2003年这一比例上升为81%。但这种缩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女性工资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男性工资的减少,1973年男性中位小时实际工资为15.2美元,而2000年和2003年则分别为14.89和15.04美元。

劳动市场的信息化重组,甚至导致许多落后过时的生产组织再生。例如,有组织的转包不但为小企业的兴起开辟了机会,也在某些条件下使陈旧的手工业的、家庭式和家长式的劳动体制得以复活,它们甚至不仅仅是作为生产体制的一种附庸得以繁荣。纽约、洛杉矶、巴黎和伦敦这类城市“血汗工厂”的复活,曾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评论关注的事件,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激增。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都记录了“黑色的”、“非正式的”或“地下的”经济的迅速增加,使得一些评论家认为在“第三世界”与发达资本主义劳动体系之间存在着一种趋同。

通过信息化重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重构。为应对市场的反复无常和日益加强的竞争和赢利危机,雇主们充分利用工会力量已被削弱和劳动力过剩(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有利条件,力图建立更加灵活的劳动体制和劳动契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常规或标准就业向着非全日就业、临时工或转包劳动安排等非标准就业形式的转变。

三、非标准就业与弹性工作制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权力的日益增强,也反映在劳动市场和雇佣制度的某些变化上。变化之一就是所谓“弹性”工作制度被日益广泛的采用。

1.工作模式的弹性化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起来的协调型劳资关系中,形成了所谓标准就业模式,主要体现为雇主与受雇者之间的社会契约。这种传统的契约首先以雇主对受雇者的承诺为基础,包括劳工权利的清楚界定、标准化的工作报酬、培训机会、社会福利,以及可预期的职业生涯模式(某些国家是以年薪为基础);而受雇者则被要求对公司忠诚、恪尽职守,有良好的配合意愿等等。

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资本主义公司组织得以重组,加之全球性生产布局和竞争的刺激,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劳动过程中出现了劳动日益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的趋势。这种个体化趋势在形式上正是上一个历史时期的劳资关系模式中“工作薪资化”与生产社会化的逆转。工人阶级往往不再以有组织劳工的身份而以个体劳动者的身份面对资本,因而在劳动市场上对资本的议价力量大为削弱。

与上述趋势相伴而行的,是更为节约劳动力和资源的精益生产方法的采用,以及生产转包(subcontract)、外包或境外生产(outsourcing)、缩编(downsizing)、顾客定制(customizing)等新经营形式的流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与经济组织,以分散化管理、个别化工作和顾客(市场)取向等为导向,对工作和劳动进行重新分解与组合。新的信息技术在使生产过程、作业任务分散化的同时(无论是横跨几大洲,或是在同一栋大楼的不同楼层),又及时地在互动式网络里协调整合。结果是在竞争压力和技术推动之下弹性工作模式的出现。按照马丁·卡诺伊的概括,这种工作模式的日益弹性化体现为以下三个要素的变化。第一,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意味着不受限于每周工作35—40小时的传统的全职工作模式;第二,工作稳定性:弹性工作是任务导向的工作,并不包括对未来就业的承诺;第三,工作地点:虽然大部分劳工仍然在公司的工作场所内劳动,但有越来越多的工人其全部或部分工作是在公司以外的地方进行,包括在家里、旅途中,或在转包或外包出去的另一家企业里。

这种工作的弹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兼职工作者、临时工和自雇者人数和比例的增加上。下面我们分别予以考察。

(1)兼职工作者的增加。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资料,表1汇总计算了1970—2000年间全职雇员与兼职雇员的人数、比例和增长情况。表1显示,1970—2000年间,兼职雇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一直在15%以上,1995年达到高点19%,其中,女性兼职雇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一直在10%以上,1995年高达13%。女性兼职雇员占全部兼职雇员的比例,1970年以来一直在65%以上,1995年高达68%,表明女性兼职雇员已成为兼职雇员的大多数。全职雇员中,女性的数量也有快速的增长,1970—2000年问的年均增长率为3.86%,而男性的年均增长率则为1.5%。由于女性雇员的报酬一直大大低于男性,这一时期女性雇员特别是兼职女性雇员数量的迅速增长,必然会相对降低工人阶级的平均收入水平。

其他发达国家也显示了相同的趋势。据卡斯特提供的资料,在1983—1993年间,OECD国家的兼职工作者(大多数是妇女)在各国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显著增加。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兼职工作者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在荷兰甚至超过30%。这种弹性化是为人所称道的所谓“荷兰模式”的核心,荷兰是欧洲各国非全日制工作比例最高的国家;部分时间工作制在发达国家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荷兰。

需要指出的是,兼职工作并不限于工厂和企业,它甚至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和其他高技能工作。各大学为降低劳动成本而加大聘用兼职、“助理”教职的比重,而且伴随着对教学过程的技术控制,这一行业劳动人员的“无产阶级化”日益明显。有论者指出,所谓的“后福特主义”,更准确地说是把福特主义普及到包括零售业和快餐业,甚至还力图把这种操作方式强行推广到教学和护理等部门,这也就是近二三十年来这些部门频频发生工会行动和罢工的原因。

表2整理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全日制雇员与非全日制雇员在近三十多年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自1970年以来,非全日制雇员所占比重从21.9%急剧上升到2009年的49.3%,接近一半的雇员为非全日制雇员。经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师以及各种各样的专家也都纷纷采用兼职和/或临时方式雇用。

(2)临时工。

除了兼职工外,临时工也越来越多,使得雇主更容易雇用和解雇劳工。就经合组织成员国而言,在1983—1993年间,除了荷兰外,临时工比例都在上升。西班牙1994年临时工就业约占全部劳动力的1/3。就美国而言,虽然临时工所占比例较低,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以快速上升。通过临时就业中就业的临时工迅速增长(参见下图)。

(3)自雇者。

根据卡斯特提供的资料显示:1983—1993年间,脱离工薪位置的自雇工作者在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增加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加速。这个趋势在意大利(大约占所有劳动力的1/4)与英国特别明显,但美国则稳定在较低的比例上。

综合来看,由于不同国家劳动立法、社会保障与税收体制等的不同,它们在工作安排上采用了不同的弹性形式。将几种弹性形式合并起来测量,将有助于共性的概括和进行国家间比较。卡斯特提供的合并计算结果显示:除了丹麦、美国与日本以外,其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的非标准就业都有显著增加。这几个国家都有超过30%的劳动力属于弹性工作模式。相应地,由于实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弹性”,所谓标准就业的固定工数量大大减少,如英国全日工作的固定工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从1976年的56%降至1996年的36%,即只超过就业职工的1/3。

卡斯特针对美国的例外解释道,因为在美国的制度中已经包含了劳动的弹性化,所以非标准化的就业模式就显得不很突出。这种内含于制度的劳动弹性化,可以通过平均单一工作就业年限的比较显示出来:美国的单一工作就业年限比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短,1995年美国任职于同一工作的平均年限是7.4年,而加拿大是7.9年,英国是8.3年,法国是10.4年,德国是10.8年,意大利是11.6年,日本是11.3年,荷兰是9.6年,西班牙是9.1年。即使如此,美国的非标准就业仍颇具规模,并日益扩大,劳动市场上大量工人成为可随意支配工人。从总体上估计,1987年,美国至少有2 900万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可随意支配地位,占总就业人数的1/4,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升到1/3。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只有1/5可随意支配的工人享受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险,而在正常就业的雇员中,其比例是54%。可随意支配工人的比例扩大是许多美国公司采取管理攻势等严厉手段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国工人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的下降。

2.美国就业机器的神话。

过去3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雇佣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日制工作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工人从事的是所谓非标准形式工作——兼职、临时性、部分时制或合同工作——这类工作工资低、福利少或没有福利、工作缺乏安全保障。从事这类工作的工人很少能受到合法的保护,因为工作保障法和社会保险制度经常明确地把不能被称作雇员的人排除在外。实际上,当今的所有雇主都在或多或少地为工人提供非标准性的工作,许多雇主还表示他们将把这种形式的工作进一步扩大。现在几乎有1/3的劳动力在从事非标准性工作。尽管公司和雇主们大肆宣传“弹性工作”的所谓优越性,实际上从事这类工作的大多数工人仍然是非自愿的。

雇主们把工人称作独立的签约人或临时雇员,其目的是削减这些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剥夺他们的工作安全保障。在劳动力中实行非标准性工作制度,损害了曾一度稳定的雇佣关系,造成了工资和福利的下降。虽然这种非标准工作为一些需要在家庭、学校和其他责任之间进行平衡安排的工人就业提供了灵活性,但这种所谓的“灵活性”更多的是在为雇主赚取利益,易于裁减,而工人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使用兼职工和I临时工,以及通过临时就业中心(包工商)雇工,即使用所谓合同工,都是用来控制劳工和削弱全职雇员地位的雇佣形式。因为兼职工、临时工和合同工的工资通常比全职稳定的劳工要少,往往没有退休金、健康保险或带薪假日等福利。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较长的“繁荣期”,有关美国“新经济”的讨论非常热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失业率的降低,形成了所谓美国就业机器的神话。但这只是神话而不是现实。实际情况是,伴随着上述弹性工作制度的采用,劳动市场上的一大变化就是可随意支配工人数量的扩大。这使得美国公司大大减少了它们的劳动成本,并可根据市场情况有伸缩性地随时利用这种人力。这种劳动力市场雇佣制度的转变大大扭转了劳资双方的力量平衡。据统计,在1979年至1995年间,美国由于弹性工作制度而造成的4300万失业工人中,有2/3的工人被迫重新就职于低报酬和工作条件较差的临时工作岗位。对许多雇员来说,弹性成为容易被雇主解雇或工作时缺乏福利保障的委婉语。针对这种情况,法国作家菲利普·拉巴德曾讽刺说,“人们不断赞扬美国开辟就业的能力,而忘记了这种著名的就业机会的一半以上的受益者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目前在美国上千万的工人仍在从事报酬很低的工作,根本无法发挥其潜力:近3000万工人在从事助教、食品配制和服务员、柜台服务员、收款员、柜台和租赁职员、记账员、顾客服务代表、仓库管理员和填表员、秘书、普通办公室职员、装配工、商品分档员、助手、卡车司机、包装人员和苦力工作。另据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计,在2002年到2012年期间,增加最大的是以下十种岗位:食品配制和服务员、顾客服务代表、零售店售货员、计算机辅助专家、收款员、普通办公室职员、保安、护士、软件工程师、饭店侍者。其中,护士和软件工程师是仅有的两个明显不错的工作,而连这些工作也正在被成本意识很强的经理们迅速进行所谓的合理化。很难找到哪些工人没有不安全感,不用担心下一步可能被列入公司裁员的名单。而这种不安全感正是雇主提高剥削率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9

一、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

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具有特定的视角,主要是立足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提供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因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需要有新的视角。

1.出发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理论的发展总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观点比较引人注目,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无法适用,主张在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认识方面,不应该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甚至有的学者主张直接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和价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包含着科学合理的内核。显然,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采取全盘否定、推倒重来的态度是很不科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必须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马克思的时代与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经不可能完全解答我们今天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出发点,应该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固守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个别推断或结论,并且在某些今天已经需要重新认识的结论和推论上“兜圈子”。正确的态度是,运用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在全面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

2.立足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价值理论是与商品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没有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环境,研究劳动价值理论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货币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利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其现实的任务。由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不存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因而也不可能考虑到劳动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具体指导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如何利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等问题上,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寻找到现存的答案。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只能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才能创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一切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前提,并且把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检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准。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这样的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或者是阻碍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3.归宿点:社会主义本质。经济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反映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共识。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就认为:“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1.P35]马克思也公开声明自己的理论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他认为:“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2.P18]马克思从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确立了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受的剥削,揭露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为此,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目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就应当落脚在社会主义本质上,为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二、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的改变,特别是目的和任务的变化,需要我们相应地深化和拓展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并且对劳动价值理论要有一些创新性的认识。

1.对商品价值概念的解析。马克思的商品价值概念是经济学上的抽象,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性: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构成了商品价值,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唯一尺度。在对商品价值概念的传统认识上,通常只从商品生产者(供给者)的一个角度进行考察,而忽略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另一面,即商品购买者(需求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要得到的是商品的价值,购买者要得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统一,才使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如果商品生产者仅从自己的角度关注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的劳动量,仅把商品使用价值简单地看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不考虑商品对购买者的实际效用和需求的变化规律,那么商品交换过程就有可能会因为购买者拒绝接受商品变得十分困难。一旦劳动产品在交换过程中不能成交,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商品的本来含义,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成为无效劳动,商品就没有价值可言。因而,在理解商品价值概念时,还必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考察。就商品购买者来讲,在购买商品时,不是首先去认定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而是考虑商品对自己的实际效用,只有当购买者充分考虑过商品对自己的实际效用以后,才会进一步考虑是否承认和承认多少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正因为如此,对商品价值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充分考虑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在对商品价值概念进行解释时,我们可以把商品价值理解为商品生产主体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和需求主体认可的劳动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价值的社会属性,不仅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而且还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价值和价格两个概念的区分问题。价值是就商品供给和需求的总体而言的,价格是就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具体而言的。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概念,也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原有的本意。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P406]]恩格思也谈到:“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在这种问题解决以后才谈得到上运用价值来交换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决定它们之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系。”[4.P605]]但遗憾的是,这一思想没有在对商品价值概念的分析上得以进一步深化。当前的企业经营观念已由生产导向性转变为需求导向性,联系需求来考察商品价值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2.对价值劳动凝结的认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理解商品价值概念,并不否定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只是认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供给角度理解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中实际凝结的人类劳动;从需求角度理解,是凝结在商品中被认可的人类劳动。由于商品生产是劳动者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共同的劳动过程来完成的。因而商品凝结了生产过程中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商品价值就成为整体劳动或共同劳动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尽管马克思有“整体劳动”的概念,但没有联系商品价值作更深入的展开分析。生产商品的整体劳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与此相适应,商品价值就是这些劳动共同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水平不同,商品价值的劳动凝结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以生产人员的直接支出为主,劳动者一般不需经过专门的训练(或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胜任商品生产活动,商品价值主要是直接劳动和简单劳动凝结而成的一般人类劳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和自动化特点,不少车间变成了无人车间,这时候直接生产人员劳动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反,经营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间接劳动支出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营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是脑力劳动的提供者,他们提供的劳动是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在现代经济中,由于商品价值凝结了更多的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经营劳动和科技劳动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直接生产劳动,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远远高于体力劳动。主要表现在: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通过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中凝结的劳动量,从而使新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高效率的生产资料或对生产要素进行高效率的组织,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使商品在供给与需求的总体比较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经营劳动、科技劳动等复杂劳动的传导和复制同时作用于一系列相关的直接生产劳动,使直接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使商品在供给与需求的总体比较中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现代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经营劳动和科技劳动含量越高,商品的附加值也越高,能交换的劳动也就越多。

3.对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解。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唯一尺度。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商品价值的大小,不是通过生产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作过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P51-52]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解释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5.P549]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马克思这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通常认为,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总量商品的价值实现。这种理解显然有失偏颇。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供给的总体角度来考察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所凝结的劳动量,它并没有考察总体需求因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从需求的总体角度来考察需求方认可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的劳动量。如前所述,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交换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离开需求不存在商品,没有商品也就没有价值。与此相适应,离开需求因素讨论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如同一个人自己与自己比较身高和体重一样。同样的道理,离开供给的因素讨论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也没有实际意义。在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方面,不单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而是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篇10

结合本人的一些经历和所了解的事实为实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劳动合同法 社会保险法

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有的经济学专家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之间自愿进行的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购买活动的总和。它与相对于实物产品而言的劳务市场及劳动市场和职业介绍所的概念是不同的。而劳动法学专家则认为,劳动力市场作为一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双向选择的场所,即专指职业介绍机构或中介服务组织的活动。广义劳动力市场是指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就劳动者的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而建立劳动法律关系所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具有作为生产要素市场的一般特性,即市场性、开放性、竞争性、层次性和规范性。其中市场性和规范性是劳动力市场的最明显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一方面,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资源只有通过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双方的选择,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才能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市场调节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不能自发地实现公平和保护弱者,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作用来实现市场经济的宗旨,因为规范作用是法律的基本职能通过法律去体现市场的公正和公平。因此,必须依靠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调控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与运行同样要法制化和规范化,要有规范市场行为的准则,保证市场机制有序运行。

我国劳动力市场管理实行劳动行政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即主要由劳动行政部门实施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力市场进行综合和统一管理,在劳动力市场管理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还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具体办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有关事务。

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已基本发育成型。但是,法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未充分发挥,这一状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各种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有待改善。在市场不能完全调控的情况下,法律的完善很重要,也是依法治国的一方面。

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管理模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基本上靠的是行政手段,体现在劳动力管理上,其调整方式主要靠行政办法,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屈指可数。我国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户籍管理制度等均受到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没有利用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分割和市场规则不统一的局面。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种影响一时难以消除。例如,目前我国广东、湖南、上海、北京都相继颁布了一些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专门办法,但都是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制定的,条款粗细不一,缺乏充分的协调和筹划。也就是说,全国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立法尚待形成。这种与市场经济不相匹配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将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劳动力市场规则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已着手建立,但仍存在不足。与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缺乏系统而权威的政策和法规作保障。劳动力市场发育之初,专门法规很少,以往所有的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均成为劳动力市场运作的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劳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0年,国家根据《劳动法》颁布实施了《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角度为劳动者实现就业权提供了保障。总的来说,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劳动力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除了《劳动法》以外,都属于行政法规或规章,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较差,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劳动法》虽然权威性强,但是其中在劳动力市场规则方面规定得不多。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用工。

第三,在劳动力市场执法上,执法手段不完善,供求矛盾突出。由于劳动力自然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而相应的市场调节不到位,执法者对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失范、混乱、争议和纠纷等问题,法律法规约束和纠正不力;相当多的新增劳动力很难到自己愿意去而实际工作又需要的岗位上去,国有企业急需的人才留不住,富余人员出不去,就业结构的调控未能得到优化,致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第四,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守法意识淡漠,在某种意义上给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也带来障碍。作为供方的劳动者,尤其是农村的劳动者由于法律意识淡漠,他们中有的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有的未接受完九年义务制教育,就随着其他成年农民工一起盲目地流入城镇。但是进城以后,发现就业并不那么容易。长期滞留在城市,容易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还有一些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或者无动于衷,或者鲁蛮行事,造成了不应有的后果。而作为需方的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非法招用童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待遇;甚至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如此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除了有立法和执法方面的原因外,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守法意识淡漠。

《劳动合同法》就是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化操作的法律。依法运作将会有序地调节供求关系。然而,目前劳动力市场用工行为不规范,有法不依,有馅饼更有陷阱,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企业用工。导致劳动力市场令人忧虑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相当一些用工单位用工行为不规范,甚至有严重的欺骗行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用工无合同,就业无保障。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一是“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炒工人,先“宰”工资再炒人,“走马灯”式轮换。三是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当订立合同时的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等原因方可解除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给予经济补偿。”但是很多用人单位通过加大工作量或者刁难劳动者,迫使劳动者自己离职,变“违约”,既没有了工作又没有了经济补偿金。现在很多大学生找工作也遇到此类问题,有同学去私营企业,根本就不签合同,试用期也不知多久。是不懂法律吗?不是,是因为觉得工作难找,而且本身私企就没有什么保障,签不签没有多大区别,签了反而将自己绑住了。

私人企业用工不规范,不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一旦员工发生工伤完全没有保障。虽然国家自2011年7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但是很多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执行。一方面,基层员工也没有长远的考虑,认为只要现在实际的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就可以,没有必要购买社会保险。另一方面,国家对社会保险的实施不到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不到位,导致用人单位和员工的抵触。

劳动力市场价格与价值不等值,所劳非所得。近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出现“民工荒”,农民工不再去工厂打工,是因为他们去工厂打工所获得的净收益偏低,而造成偏低的原因是民工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这是众所周知的,民工做的最辛苦,得到的报酬是最少的,甚至是拖欠不给。劳动力需求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一年比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多,现在的大学生也被低价录用了,许多人都是抱着有一份工就可以的心态,现在的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了,盲目的扩招使学历文凭变得不值钱了,用人单位甚至怀疑学历的价值了。

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立法,尽快建立包括劳动法、劳动就业法、社会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等内容的法律体系,从法律上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序运作。《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但是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平等是很少的,性别歧视、地区歧视、暗箱操作等等,事实就是存在的。虽然没有明显歧视,但是用人单位一般优先考虑男性,有些单位会写明已婚妇女优先,同样的工作男女报酬不同;招聘会最经常见到的是某某地区的优先考虑等;好的工作机会经常是暗箱操作,根本没有公平竞争;这些虽然是法律禁止的,但是有谁会为此而用法律去禁止违法行为?要用法律武器是有钱的人才耗的起的,大众没有这些时间也没有这些金钱去实施。不可否认中国的维权成本是比较高的,所以现在正在实施的法律援助的行动,应该是比较实际有用的。

中国人多,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是所有人所希望的,以平等理念确立劳动者与雇主或用人单位平等的法律地位,构建真正平等的劳动关系。加强执法过程,使已有的法律得到实施,根据劳动力市场特点的不断变化,劳动力的流动情况,不断改善已有的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劳动力市场得到完善,得到有效的管理,使中国的劳动力得到较好的调控以及有效利用,使社会稳定。加强宣传,劳动者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加强执法,加强立法完善,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胡学军: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法律规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5期,2004年9月

2、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4年12月1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10号令),新法规月刊2001年第三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

4、郑功成:用平等理念打造劳动法制,中国劳动,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