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十篇

时间:2023-12-04 18:02:5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应用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融合了电子信息与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早已不单单在工业方面有着非常的广泛应用,并且在大到高新技术领域小到人们衣食住行中,也都普遍应用,慢慢地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形成特点

电气自动化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各行各业,电气自动化都被十分普遍的运用,无论是普通电路的铺设,还是航空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形成时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涵盖面广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它所涉及的不同技术都十分复杂。并且,由于该技术建立在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在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其硬件和软件设计必须同时进行。而且当其需要不同的用途时,其设计方案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结合行业、市场等多重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于该技术应用之前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

2.依赖电子技术

在一个健全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管是用来接收信号的传感器,还是用来处理信号的控制器,即便是用来对运算结果进行转化的执行器等都是与电子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般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基础应用,对电子技术的依赖性很强。

3.综合性强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技术涵盖的范围较广,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尤其在火电工程、建筑行业以及钢铁等领域中颇为常见。形成了该项技术综合性强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综合工作能力,更要有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素质。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电气自动化在不同领域均有着不俗的表现,全世界几乎都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表示高度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同样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电子和网络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不断攀升。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应用在控制系统

在我国工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往往都是由分层分布式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开展工作。通常状态下,管理人员在管理系统时,为保证被监控设备保持正常运作,将联合使用多台计算机,假设其中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则剩余其他计算机可照常进行相关工作。而就管理层面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分为上下位机,其中上位机所开展的是协调工作,而下位机则有执行信息管理的重要责任。

2.应用在火力发电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优点众多:其一即是可以加强发电系统的统一化管理,并且切实达到电厂的机、炉、电三位一体的目的;其二即是可以有效地预测发电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对其故障展开相应的处理措施;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实现网络结构的构建,推动企业尽早完成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并且,通过其自动化生产以及管理的实现,就能够有效地把管理、生产和操作等工作人员的数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使相应的劳动成本大大减少。

3.应用在建筑领域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为了使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更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就对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其优势显而易见。(1)保障设备与系统运作过程中的监控有效性。如今的建筑系统结构往往都以复杂为基本特点,特别是加入了电气系统的应用之后,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都更为多样和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达到新时代下的建筑电气系统管理运行的标准,致使不同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采集、处理、反馈”的流程,对建筑电气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分析和及时处理,保证控制中心的命令以最快速度进入系统,然后把反馈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转送到控制中心,使高效控制管理得到实现。(2)使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变强。在建筑领域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全部的系统形成一次整体上的连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建筑内若有其中一个系统出现危急状况,其他系统便会自动加载,并及时选择最佳应急处理方案,保证建筑内部的安全系数维持在可控范围内。(3)大幅提高安全性。由于电气系统在建筑中是比较重要的构成,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在系统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于自身故障、使用环境等因素,发生电气系统的安全事故,对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而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后,监控系统可以对运行中存在的任何异常情况做出反应,有效地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应用在钢铁行业

该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同时也标志着钢铁产业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在我国起步。在钢铁行业中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加大对钢铁原材料质量的监控力度,使钢铁生产环境的安全有所保证,这也是传统人工管理手段无法企及的巨大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对钢铁产品质量有更大的控制能力,通过对钢铁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和生产细节的自动化控制,还能够提升钢铁的制造效率,推进钢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频化趋势 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中,高频化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趋势,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不例外。因此,在不久的将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应该经过高频化的发展,从而更适应如此的发展方向。

2.计算机网络趋势 计算机网络在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得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深度融合,将各类计算机技术有机地整合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之中,最终必将更好地把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3.人工智能趋势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的趋势,电气自动化工作要立足于当前的体系和网络,进行信息平台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日后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上的应用打下系统和资源基础。

结语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不断的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总之,通过对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探讨,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2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趋势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归并了多个电类专业的宽口径专业,它以物理学、电子学、电工学、自动控制、计算机、测量技术等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之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分为电力网理论和控制理论两方面。电气化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和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其发展速度相当之快。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科技对设备进行远距离的操控,从而减小了对人力的需求,同时由于自动化特有的优点,又能加快设备的生产效率,让工业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一)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项包含多个学科的工程专业技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西方国家为首开展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上的革命对各个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工作进入到了自动化时代,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且进行了快速的发展,使其形成了包含电力、电子、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了IEC6113-3标准,为控制器编程提供了重要的编程语言手段,实现计算机系统开发下塔尖开放式的开发平台。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经验积累,结合编程控制器、智能仪表等一些设备形成了稳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增强了社会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电气自动化平台呈现开放发展特点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还在社会生产中带来重要的影响。基于计算机系统技术,电气自动化领域对于操作系统进行了改进,使操作界面变得更为灵活。现阶段,企业实施生产线电气自动化方式主要是在之前的测控仪表内插入相关的电子未处理器。在插入相关的电子未处理器后,测控仪器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以及运输。因为生产商有差异,所以,相应地生产商在设备精密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导致标准不一的设备很难有效实现信息的共享。针对于此,电气自动化平台呈现开放发展的特点。

(三)电气技术与机械生产相互结合

现阶段,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更多是用在企业生产流水线上,主要是对生产设备进行精密控制。并且,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精确的记录。因为电子技术当前有着人力难以企及的优势,更多的企业将其余机械生产与之结合,以便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将电气技术与机械生产相互结合后,应用电子技术的机械设备在产品的质量、技术指导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人力操作机械。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消耗过大

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助推,而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越来越广泛,不仅对工业生产中的基础项目产生影响,对整体产业链条的完整度也有提升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被运用于工业生产中,虽然对工程项目的基础效率和质量都有相应的推动,但是在基本电气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措施。能源是21世纪各国最为头疼的问题,这就使电力工程的能耗问题凸显的越来越清晰。过大的能源消耗即不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方针,也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背道而驰。

(二)系统结构方面存在缺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系统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是集中式,其二是分层式。而这两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在集中式当中,系统往往是非常单一并且软件的量大,调试不够简单,因而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而在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过程当中,往往还容易出现通信故障,并且由于技术人员之技术问题,经常性的网络出现终止,而导致了生产的停滞。这也都对生产和企业之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监管人员安全意识低

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但是相应的电气工程监管人员还没有建立特别完善的安全意识,无论是基础的检测结构还是基本的工程监管都不能与实际工程相匹配,这不仅降低了电力工程的基础质量,也给电气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向集成化系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基本集成技术的落后,整体项目的信息资源还不能得到有效地共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

(四)相关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电气系统自动化技术要求基本工程项目具有基本的高效性和科学性,但是我国相应的技术手段还不是很先进。在现今这个网络发达的阶段,计算机信息的使用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生熟,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但还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电力工程中的发展需求。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就业方向较多,就业前景较好,调查表明,近三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就业率都较高,由此可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下面主要阐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如下:就大型电力行业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应用于发电厂、供电局、厂矿企业、电力公司等,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另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集中精力强化系统集成与关键技术开发,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协作与市场化的外包分工,来充分推动相关技术的市场化步伐,从而有计划的进行开发与研究重要技术,从而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能够充分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长远发展。

(一)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日渐成熟,是未来必应达到的效果,其中,科员人员和操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员人员和操作人员作为技术的研发者和操作者,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和发展程度。注重高素质研发人员,鼓励创新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竞争力及创新力,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质量。由此可见,要想推动、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离不开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必定得到提高。

(二)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平台

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因企业类型不同而各异。不同类型企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自主研发相关技术,这会增加企业经济成本的同时,不利于企业长足发展。所以,企业科研技术人员,一定要突破技术环境的难关,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步骤,有计划的去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案。首先,在设计方案之前,科研技术人员要对设计的电气工程及技术用户的特点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必须涉及到实施,运行,维护等每一步骤的完成。从而,确定开发目标。然后,提前预算好运行成本和运行时间,一定要控制在企业运行的范围内。最后,注重终端客户的不同需求及商业项目运行的特点,做到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平台,从而有效减少企业经济运行成本。

(三)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网络系统及系统结构

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保证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企业包括设备控制,技术监管,企业管理等许多步骤,要想使以上步骤得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就要使这些系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使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得到高效,快捷的交换、传递,推动企业高效率运转。因此,要想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就必须要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向通用化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网络结构之间更加畅通的传输信息,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消除信息“孤岛”问题。

(四)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得到改革和创新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成熟,各个行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此外,随着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需求程度日益提高,为顺应市场需求,企业一定加强对产品自主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诸多相关产品,使产品得到创新。并且,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及资源紧张问题的日益严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顺应建设资源节约型这一时展的潮流,逐渐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徐立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2).

[2]闫海东,程世伟.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

[3]刘心驰.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玻璃,2014(6).

[4]刘海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233-01

在“通才”与“专才”两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模式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深化变革中,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是高等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并且在传播知识、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一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反应最为活跃的基础学科,可以说是许多新兴学科生长的温床。在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在新形势发展成为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的表现,所以电气工程的发展就要符合新形势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服务。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要,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培养下得去、为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作为本专业建设的理念,通过进一步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确保教学的质量。要达到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定位,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首先要有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要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相结合”。在培养方案中要让学生受到基本的电气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理论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实现理论与技能兼修和“基层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2)发展专业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可以具体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培养中,为了使本专业的特色得到最大的发挥,可以让学生在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之后再跟对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并结合个人的特长,进行专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1.2 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

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被认为是实现和提高人才质量的核心,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最有力的方法。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构建“理论――技能”相并重的教育模式,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生的过程中也实现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在变革传统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把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类的、实践类的和专业技术类的三种。在基础类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在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中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实践类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知识实现为自身的技能。

1.3 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从而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工程创新和实践以及创业等方面的能力。

(1)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突出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专业训练”,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增加诸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等。增加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就是要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实现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其次要增加实习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状态下进行实际的操作,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在实习中让学生做好实习日记,并且在实习完成之后也实习报告,对整个的实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反思和评价。在实习教学中科学的设置和安排符合培养的目标,能够使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自身的感性认识。

2 结语

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科学定位、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主要模式来加强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采取何种培养模式,都需要针对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使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更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胡敏强,程明,李扬.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体系框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

[2] 黄肇,罗庆跃,袁旭龙,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

控制系统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而言相当于阀门对水管,缺乏了阀门的水利系统会造成相当严重的资源浪费,直接通过企业成本增加而削减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逐步兴起带动了大批量研究学者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

1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概况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社会大踏步前行的时代背景下,其地位可以与互联网相媲美,其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不言而喻。面对日趋多元化的高强度应用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如何避免问题的出现成为相关各方的关注重点。电气自动化工程可以依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划分为几大主要阶段:产品周期性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与运行。而在上述三个主要环节中都离不开控制系统。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进步,现如今,控制系统已经以与电气自动化工程为统一整体的身份屹立于行业中。

控制系统的良好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劳动成本及任务工作强度,更能提高工程检测的质量及精准性,以确保信息在工程传递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令企业的工程生产活动得以有效进行。上述分析出于对企业经济利润及最终收益的考虑。此外,从安全角度来看,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原因在于其可以明显减少电气自动化工程项目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其在保障工程所需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保障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运作。

为进一步增加客户对于产品使用时的方便程度、迎合随时代变化而越来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研究者们将目光主要集中于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如何最大化发挥效用、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上。也就是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为系统的通用化、网络化、完整化。所谓通用化,指的是系统运行与各类型不同客户需求的匹配度随技术手段的升级而逐步提高。而网络化是指在未来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方向需要依托网络资源。对于完整化则可以理解为工程系统的多方面体系的配套建设也离不开控制系统的保障。

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安全性有待加强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承接的主要内容为系统信息、数据的传输,而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目前,电器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存在不足,会发生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损甚至丢失的情况。这对于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在信息共享阶段,也会由于技术水平与要求差距较大而形成数据丢失。不难看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出现的原因绝大部分在于相关技术的水平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行业发展需求。

2.2 与网络连接紧密度不足

就目前情况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缺乏符合现代化发展特色的典型手段的辅助支持,如网络平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高效性与快捷性。加之网络平台载体的确实,也会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注定会遇到瓶颈。其中,典型的问题点在于程序接口及软件兼容性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也对于数据、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影响。

2.3 兼具技术性与综合性的人才相对匮乏。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呈现一种高端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对应的人才水平需要随之提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善原则中,人才技术提高是重要环节。而这一点可参照的具体操作步骤可包括,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实践培训、资深人才引进。同时,企业可以采用定期技能水平审核、考核的方式以保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3从发展趋势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行业改善决心十分明确,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改善对策,需要以其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改善原则,在保障工程、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做最合理的优化。

第一,趋于市场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节约能源。说到底,电气自动化是一种工业产品,其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市场化盈利。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善对策而言,节约能源这一话题具有长期研究的价值。虽然能源浪费的现象与我国行业发展形势有一定关联,但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完善的社会发展进程,能源浪费的现象势必将得以妥善解决,否则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没有好处的。对于节约能源的具体策略,可以根据能源浪费的环节及种类对症入手,以不同方式的分别运行来实现整体系统的能源节约效果。

第二,创新化发展趋势敦促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营的规范化。从本质上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套体系属于项目的完整过程,近几年兴起且势头正猛的项目质量管理概念正在逐步深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并且发挥着良好效果。而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行业、产品生产流程中的能效,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创新性上。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其技术创新化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相关企业及政府机构应该以不但提升自身技术的创新性及创新力为改善原则。

第三,系统安全性要求的提升需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数据安全性。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的商业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因此,其在系统信息方面的安全性系数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强。加之对于信息安全性的提升也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的议题之一,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采取相关测量保障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在传输、交换、共享等环节中的安全性。

4 结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我国近年来格外重视的技术手段之一,其技术革新方向将按照遵循我国相应政策的角度提升系统完善性、安全性、稳定性及创新性。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需要引进高端人才、高端技术、完善项目管理水平,才能有助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芳.试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2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的发展形势是经济一体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中,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虽然已经在电力系统和电气工程中以及国民的生活中广泛应用,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生产中需求的不断提升,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生产便捷化,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和创新仍然必不可少,电气自动化技术仍然处在不断革新和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不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革新。

一、电气自动化特点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有着较强的应用性,而且比较普遍,因此相当一部分的工业的各个部门不可避免地采用自动化技术。由于自动化技术含量比较高,在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对于自动化技术除了要求有硬件设计以外,还要求有软件设计,并且面对不同的行业或者场合均应该采用与之相应的合适的技术方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自动化技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广。就比较典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无论是负责采集信号的传感器,还是对信号进行处理运算的控制器以及主要将运算结果执行的执行机构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进步必将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两两者是紧密相联的,电气自动化必须依靠电子技术的发展才可有进一步地提高。

二、电气自动化应用现状分析

在电气自动化的体系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应用在纵向的管理层方面。一般的企业在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时都有一定的系统,它主要是对时刻产生的日程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使得企业的管理层通过标准的浏览器能够存取企业生产过程中有关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数据,也能够对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画面进行实施监督与控制,在第一时间内全面了解生产的准确信息。其次,信息技术横向运用于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设备、机器以及系统当中。伴随微电子以及微处理器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往有明确界限的各种设备,比如PI C、控制设备及其系统变得更加模糊了。与之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方式以及便于运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也显得愈发关键了。不但涵盖了传感以及执行器,还有控制器以及仪表。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也有十分广泛的发展潜力。Windows NT 和IE 浏览器正成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操作与控制的标准平台。当前,以PC的人机界面为基础已成为主流,这种控制系统以其容易集成以及灵活性的优势正在被愈来愈多的用户所接受。在控制层选择Windows 当作操作系统平台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加便于操作与维护。现场利用一根串行电缆将设置在中央控制室内的计算机、监控软件以及PLC 的中央处理器以及远程I/O 站、VFD(变频器)、马达启动器、智能化仪表等现场设备进行联接,并且将这部分的现场设备的信息采集返回到中央控制器。这种串行的联接智能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双向数字式输送的分支结构进行通讯的一种总线模式。而分布式的控制应当通过PI C、I/O 站模块以及现场设备利用总线进行联接,将输入以及输出的模块转变成现场检测器以及执行器。

三、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高科技快速发展与竞争正改变世界的生产模式以及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有效运用到传统工业领域,引发传统工业的深刻变革。在场新技术革命当中机电一体化是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在该领域的产品除了比具备高精度、快速性等基本功能之外,更需要具备自动化、柔性化、智能信息化等优势,从而逐渐达到自我适应与控制、自我组织与管理,向高度智能化方向过渡。比如:数控机床、机械手以及机器人等等,都是机械电子、计算机、电力电子等领域的技术的合成,这就要求培养大量的机电设备操作、检测、维护、检修以及日常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仅仅是单频、低频的发展阶段,然而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我们国家的工业生产正向高频的生产阶段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的频率对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电气自动化的今后发展趋势也将必须朝着高频、高层次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特别是目前的社会,需要尽可能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这就要求工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因此,伴随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都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IEC61131 的颁发,它在电气自动化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还包括互联网以及PC 客户机的快速发展,目前有很多的企业在监控它的经营状况以及宣传产品的销售中都是通过比较规范的网络技术来进行的,利用网络企业还能够控制以及监督其自身各方面的实施,如此一来企业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自身的情况同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说起电气自动化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仅在工业的领域中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电气自动化的认知也随之增加,它运用的领域也在扩大,目前它在生命器官的领域中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对生命器官进行替代时它的作用就更为明显,比如说在辅助人类的心脏器官中电气自动化有着很大的功劳。

四、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事物总是双面的,电气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随着科技地不断进步和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利工程;实践探究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运行管理的具体需求,想要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优势,加强其技术性能。想要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就要考虑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入电气自动化方案。这一类技术的加入,可以使工程管理效果更佳显著,增强水利工程设备运行管理的技术优势与其技术含金量,将水利工程的建筑与时代前沿的技术紧密结合更能够体现出水利工程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增强自身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够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故障发生率,从而给予水利工程建设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可塑性。在将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入到水利工程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层次的考虑,实施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实施有效的管理计划,确保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不佳,导致应用价值与实际不符产生损失。

1.电气自动化概述及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就是电力网以及控制理论共同支持下形成的技术,为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保障。从而能够使电气设备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发挥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电气自动化实际作用的发挥能够为设备运行提供控制模式的支持,保证生产活动可以高效快速的展开,满足工程进程的需要,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如期完成。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顺利发展,以及设备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1.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切实应用,保证其科学性的展开,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价值进行充分的了解。电气自动化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两点:一是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自身定义对电气自动化科学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利用水利工程现阶段拥有的设备运行管理系统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判断,可以更加明显的体现出设备管理的效果,有利于丰富设备管理中的技术内涵表现,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安全性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如期完成。二是在电气自动化的支持之下,有利于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以及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科学控制,及时消除设备工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安全隐患,实现工程的科学建设目标,为水利工程基础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水利工程当中的主要应用体现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对其应用价值以及功能特性进行了解之后就要对其水利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能够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切实发挥自身的优点,体现其系统带来的优势避免因工程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2.1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

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当中,对其进行远程的管理操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工作性能。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对水利工程设备管理进行质量升级优化技术本身,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融入进行更加符合实际运行需要的考虑,在此过程当中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给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具体应用足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在水利工程生产设备的运行当中起到控制作用,不断对其进行系统性能上的优化处理,不断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使其工程管理得到升级。从而满足水利工程的工作进程需要,为水利工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还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支持下的水利工程设备运转控制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在控制系统计划实施过程当中满足技术本身的内涵需要,高效率完成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的预备方案,保证水利工程实际运转过程当中的科学建设要求,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高效利用。

2.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要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中技术含量增加方面的应用。想要增加水利工程作业计划实施当中的技术含量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就要提供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需要工作人员时刻关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强化控制系统以及技术的支持力度,在控制方面进行技术优化,形成良好的控制模式,为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所需的技术手段,帮助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当中的运用,实现该技术对工程以及设备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其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水利工程的日常检查工作,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的如期进行,并设定基本的防汛抗旱措施。注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尽可能提升水利工程的相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水利工程的潜在价值造成影响,从而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水利工程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在工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命令步骤的传达,更加高效的完成工程设备巡视记录以及机组运行记录工作的督查。达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顺利运行。实现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管理价值以及其科学应用。

3.提升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效果的具体措施

(1)注重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的应用效果评估。根据水利工程自身管理需要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积极发现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估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下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计划预期内的标准,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科学应用。(2)重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运行。为了提升电气自动化管理的应用水平优化器控制方式,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控制要素的整合利用,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应当给予电气自动化系统足够的重视,通过高效展开控制指导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升级,拓展其管理方面的思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7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为了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精确性,企业逐渐尝试使用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针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供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效率提高;运用

1概述

工业电气自动化又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的大幅度提高,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软件技术在企业中运用迅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也在一定上促进了我国企业自动化的发展,由于工业电气在改革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较多,随着工业发展,自动化技术随着朝着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2.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现代工业为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精准性,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电气自动化,但是随着传统手工劳动的逐渐被提高以及现代大型设备的逐渐投入使用,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较多,因此设备综合的负荷量也较大。因此工业电气自动化在工作过程中,其处理任务较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机电设备出现了零件的故障,对于整个生产设备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用自动化系统,需要保持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使得设备能够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这样才能够将自动化系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2.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2.2.1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在设计中,首先需要保证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这也是企业在生产之前的保障和前提,因此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电气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针对在设计过程中不合理的位置和设计,需要及时的进行纠偏,使得电气设备能够符合相应的环境配套,各项设备都能够协调运作,同时自动化生产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型效益,在设计中,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生产的最大效益。

2.2.2要不断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机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电气运行中,对于能量的消耗以及能力和产品加工之间的比例进行计算,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在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线路需要紧密结合,优化计算方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从而能够降低养护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2.2.3电气工程设计合理地调整负荷,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在日常生产中,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核心,在企业使用电气工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提高电能的质量,从而对负荷电力进行及时的调整,在系统的各个阶段,选择最佳的节能设备,采用合理的节能措施,从而发挥出设备最大的负荷能力,降低成本。

3电气自动化工程在工业中运用现状

电气自动化工程DCS系统:工业的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自动的控制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在管理上,由于管理层面的控制,企业中各个部门都能够掌握到企业现代化信息的情况,采用软件设计并且和计算机连接,这样能够随时随地的对设备的新变化进行控制。其次在现代化的自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新变化进行不断深入的了解,发展横向的有效信息,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设备控制的重要作用,因此现代化的信息集成和自动化的关系是人们在电气设备过程中研究的重点。

4基于BIM技术电气自动化设计

流程BIM技术是信息模型的简称,这项技术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手段,在具体的BIM技术中,很多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这项技术中,最终将多个管理共同组成一个信息模型,从而对相应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较为合理的信息模型,和传统的技术相比,BI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建设设计动态管理,能够为设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较为直观的设计和施工内容,同时能够帮助工程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在管理中提供更多的优势。这种BIM技术经过100多年发展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和发展,目前其机制和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随着现代物理技术运用以及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他遥感仿真技术也运用到BIM技术中,信息化的结果导致了BIM技术的制定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这样对于BIM技术的应用推广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三维建模技术,对于三维技术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应用价值也比较高,这是因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信息资源更直观的进行整合,在展现给使用者上能够更加直观。(2)仿真技术,对于BIM应用技术而言,方针技术也是应用上非常广的一项技术,当各种仿真技术以实体展示到设计人员的面前,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手段能够将书面的设计转化成立体形式,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设计人员发现设计和实际中的矛盾,可以采用更为优化的处理方式,因此仿真技术在BIM技术的运用中已经起到了加强的效果。(3)优化技术,具体而言,优化技术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手段,在优化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也是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同时优化技术还需要运用到运筹学的相关理论知识。(1)电气设计和效应是相互协调的过程,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效应协调,这样能够解决在设计过程中的冲突问题。(2)对传统的二维图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在进行电气模拟和电气创建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二维图转化成可视图形进行制作,另外由于生成的二维图和制定的设计常常不符合,所以需要对二维图形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数据之间的变换,从而实现将各个专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数据转换。

从上述中,BIM技术的施工图设计流程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和传统技术相比,BIM技术能够按照设计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对于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能够有更高的提升,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电气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因素降到最低。(2)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工作量能够有所降低,在设计效率方面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现代电气设计需要有效协调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电气专业的影响,将设计周期和工作周期缩短,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帮助。(3)为设计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电气设计中,建立的BIM模型,在这些类型的模型中,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几何参担这些参数对于使用到电力和照明分析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电气负荷和照明计算等设计也可以使用到这些参数。在电气设计中,BIM优势还是体现在二维设计上,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本身电气专业和其他设计相互协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协调工作无法很好的完成,势必会造成返工现象的出现。在BIM技术的设计模式下,由于电气设计和其他设计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电气设计也需要和其他模型相互结合,如果电气设计和其他方面的设计出现了冲突,那么冲突突出的部分可以直接的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及时的进行修改。在设计的过程中,各个设计部分还需要对设计模型进行有效的统一,从而最大程度的了解到空间分布的情况,例如针对确定变/配电室、各弱电机房以及电气部分之间的尺寸做好测量工作,这样能够解决和其他设计之间存在的冲突。

5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趋势

5.1实现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系统产品的形式存在,在控制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已经成为关键,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在产品的研发,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的包装方面都需要重点进行关注,同时需要重视的是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此类方针是促进自动化系统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将研发系统和生产系统有效分离,能够实现分工明确,对于实现高效率的研发和生产有较大帮助。

5.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期有效接纳外来文化,能够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到中国,随后进行不断的消化,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实际自动化能力。其次,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仅需要引进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加大科研投入,将研究的新技术为我所用,加大研究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够保证科研成果能够为企业所运用,就是政府需要充分的认识到电气工程系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完善体系,需要充分认识到电气工程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在企业中进行全面推广,从而能够充分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 控制系统

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概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以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电气理论为基础对电能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进行研究,它是集电力自动化技术、电气技术、各种电气设备及自动化设备为一体的电气工程应用技术。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信息的形成、传递、加工、控制等一般规律。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电子电力理论,推动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能源的节约、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场频的数量和质量,减轻了人工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沿用至今的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晶闸管到第四代电子电力器件集成电路,PIC的跨越,由低频电路发展为高频电路,实现了通用变频器在市场的广泛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它是通过人工预先编订好程序和参数,让机械或其他设备装置按照这个参数进项工作的一种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不需要工作人员的直接参与,这将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

2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2.1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监控方式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方式有三种,这三种控制方式也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的组成与设计体现。分别是:集中监控方式、远程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方式。具体应用分析见表1。

表1 三种监控方式应用比较

优势 不足

集中监控方式 设计方式比较简单,对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也不高,运行和维护都比较方便 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会受到信息量的影响,因为它是将整个控制系统的信息集中到一个处理器上进行处理加工的

远程监控方式 尤其适合相对较小的形同监控和运作处理,主要优势是节省了材料 它的线路通信速度不高,所以不适合建立大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科技、和智能化电气设备的发展而发展的监控方式,它的使用更为方便、快捷、高效,监控效果更强,比前两种监控方式更具优势 成本较高,不适合小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2.2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主要体现在它实现了对电网的实时监控,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在对电网监控基础上实现了对电网运行的经济调度,它通过自身的自动化运行手段,促使电网经济调度工作节省了能源资源,降低能源的消耗,以达到利用有限的能源供应更多电量的目的。(2)发电厂实现了自动化,水电厂和火电厂通过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电厂生产运行的经济效益、生产安全性和供电的质量。(3)实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化电压、接受电能、分配电能、控制电能流向等是变电站的工作内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产生和发展对变电站信息的处理和技术的传输控制有着极大的帮助,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4)实现了配电的自动化,配电的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供电部门的管理工作和配电网的监测、保护、计量融合在一起,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经济效益,改进了供电部门的管理方式。

3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趋势分析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对全国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计算机、电子科技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使用,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响应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由单一设备控制逐渐向集成的系统控制转化。开放式、信息化的控制系统将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广阔发展平台。工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就是现代分布式、开放式、信息化,所谓分布式就是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实现危险分散化而建立起网中网,就是在网络中又建立起新的独立的网络;开放化就是为了实现各方网络的连接,将内部系统与外界联系起来,以实现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而信息化就是通过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和管控的一体化。

4 结语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取得很大的进步,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众多领域的广泛使用,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意识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创新的必要性。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电气工程的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备的科技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琥.科学发展观旗帜下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J].硅谷,2009(1).

[2] 孙金明.自动化技术的三大革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9

关键词 电气工程;改造;自动化;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124-02

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要素,制定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效益增收的最佳方式。工业经济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决定了未来国民经济的改革发展趋势,搞好工业产业的内部结构模型是极为关键的。电气工程是工业经济的重点项目,对企业生产加工、系统供电、人机操作等均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来,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趋势,只有充分发挥本国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才能争取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角度思考,工业经济改革也应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实施电气工程改造既可以提升电力行业的科技实力,也能为广大用户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的相关问题。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 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代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正因为此,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一直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1.2 操控系统

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2 电气工程的实际运用情况

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国民 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电气工程的实际运用如下。

2.1 智能建筑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电气自动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高档智能化建筑无疑已经成为当今建筑界的主要发展方向。自然达到合理利用设备,在资源方面,人力的节省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这些电子设备及布线系统一般都属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是最怕受到雷击的部分。智能建筑多属于一级负荷,应该设计为一级防雷建筑物,组成具有多层屏蔽的笼形防雷体系。

2.2 净化系统

净化空调系统控制自动监控装置,可以设计成单个系统的测量、控制系统,也可以设计成以数字计算机控制管理的系统。在温度控制方面,净化空调系统采用DDC控制。装设在回风管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送往DX一9100,与设定点比较,用比例加积分、微分运算进行控制,输出相应电压信号,控制加热电动调节阀或冷水电动调节阀的动作,控制回风温度应保持在18度-16度之间,从而使得洁净室温度符合GMP要求。

3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生产机械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是电气设计的依据,这些要求常常以工作循环图、执行原件动作节拍表、检测元件状态表等形式提供,对于有调速要求的场合,还应给出调速技术指标。其他如:启动,转向、制动、照明、保护等要求,应根据生产需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很多生产机械是采用机电结合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结构复杂性、使用维护方便等方面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确保使用安全、可靠;制造美观、使用维护

方便。

3.1 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监控方式不但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也不高,而且系统设计也很容易。但由于这种方式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所以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致使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这也会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比较复杂,查线也不方便,而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在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3.2 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和组态灵活等优点。但由于各种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使得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以这种方式大都用于小系统监控,而在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中却不适用。

3.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而且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就可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节省了大量控制电缆,节约了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此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具有可靠性而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趋势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电力系统可以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对电力系统实施自动化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其改造的主要趋势包括以下内容。

4.1 功能多样化

传统电力系统的重点功能集中于发电、输电,在传输期间对电能值大小的转换缺乏足够的功能。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之后,系统功能日趋多样化,电压转变、电能分配、用电调控等功能均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系统自动化状态,符合了系统高负荷运行状态的操作要求。

4.2 结构简单化

结构问题是阻碍电力系统功能发挥的一大因素,多种设备连接于系统导致操作人员的调控质量下降,部分设备在系统运行时发挥不了作用。系统自动化改造后结构得到了充分的简化,且功能也明显优越于传统模式,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4.3 设备智能化

电力设备是系统发挥作用的载体,电厂发电、输电、变电等各个环节都要依赖于设备运行。早期人工操控设备的效率较低,自动化改造之后可利用计算机作为控制中心,利用程序代码指导电力设备操作,智能化执行设备命令,以逐渐提升作业效率。

4.4 操控一体化

当电力系统设备实现智能化之后,系统操控的一体化便成为现实。如:机械一体化、机电一体化、人机一体化等模式,都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一体化操控“省力、省时、省钱”,也为后期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运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 继电保护运用于自动化改造

除了对原始电能进行调控处理外,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运行,添加继电保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其对电力系统具有多方面功能。

5.1 针对性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属于技术改造范畴,需要对系统潜在的故障问题检测处理。继电保护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功能,可根据系统不同的故障形式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如:电力设备出现短路问题,继电保护可立刻把设备从故障区域隔离;线路保护拒动作时,继电保护可将线路故障切除,具有针对性的故障防御处理功能。

5.2 稳定性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作用显著,特别是在故障发生之后可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免故障对设备造成的损坏更大。良好的运行环境是设备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如:继电保护装置能快速地切除故障,减短了设备及用户在高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通过模拟仿真,保证了系统在故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防止系统中断引起的

损坏。

5.3 可靠性

对电力系统实施自动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系统能否可靠地运行也决定了用户或设备的用电质量。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为系统可靠性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如:安全方面,强大的故障处理功能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效率方面,多功能的监测方式可及时发现异常信号,提醒技术人员调整系统结构。

6 自动化改造中的在线监测系统

“状态维修”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在电气设备维修时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促进了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改善。在线监测系统是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技术的关键系统,技术人员根据在线监测系统显示的数据可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引导技术人员尽快实施故障维修方案。

6.1 绝缘监测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关系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线路绝缘进行监测是状态维修的重要内容。我国电网建设期间设计的绝缘监测系统多数是挂网运行的绝缘子,如:瓷、玻璃、复合绝缘子等,这些绝缘装置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减弱性能,对绝缘元件积极配备监测系统可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作业。

6.2 雷击监测

线路是向电气设备传输电压的载体,若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则会影响到电能的正常供应,不利于电气设备的持续性运行。状态维修方案中的在线监测系统需顾及到雷击的危害,参照电气设备的具体结构规划雷击监测系统。如:常用的雷击监测方法是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器,电气设备遭受雷击前后可起到监测、保护的作用。

6.3 环境监测

环境对电气设备或连接线路也有很大的影响,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电气设备,则会造成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上升。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对象是大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硫等,当这些因素对电气设备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后,监测系统会把异常信号传递给监控中心,警告技术人员尽快采取维修措施保护系统及设备。

7 设备状态维修的辅助技术

电网改造工程的广泛开展,使得国内电气设备的功能日趋多样,而相应的电气设备的故障形式更加辅助,给设备维修人员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随着电力科技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设备状态维修引进了许多相关的辅助技术,降低了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的难度。

7.1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状态维修时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维修人员将传感器安装于电气设备,可定期接收有关设备的状态信号,为异常故障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外,传感技术可以扩大电气设备的监测范围,其对电网工程建设范围内的任何区域的信号都能精准地捕捉。

7.2 传输技术

传输技术即“通信技术”,城市电网连接的设备数量、种类、型号等复杂多样。状态维修操作时需把电气设备的异常信号快速传输给控制中心,以引导维修人员尽快制定出处理方案,如:采取GMS或CDMA系统或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数字传输。

7.3 处理技术

利用传感器捕捉信号后,维修人员应对信号实施加工处理,筛选出最优价值的电气设备感应信号,保证后期故障维修操作具有针对性。一般信息处理技术要借助于计算机平台,凭借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等工作。

8 结论

总之,电气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关系着我国工业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情况。深入研究电气工程改造及其自动化趋势,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改造活动,企业应加强多方面的调控管理,确保改造工程达到预期的成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继电保护设备的实时数字仿真测试系统综述[J].电气应用,2008,12(05):30-31.

[2]梁小茹.电气人员仿真培训中培训管理系统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0(11):141-142.

[3]王邦志.电气工程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2004,15(8):66-67.

[4]付金山.国网电力动态模拟实验室启用[J].中国电力报,2009,40(18):77-7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形势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建设;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建设已经不断的提高,已经是保证我国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气工业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建设在国家建设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保证我国各经济职能系统的工业化需求,又能保证我国工业化自动化建设的生产能力。

一、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优势的分析

(一)安全性

过去国家的工业水平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时候,不仅生产的技术条件很差而且很多企业根本没有形成规范的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很多机械的实际操作还需要人工进行,而人为的操作总是存在误差或者是疏忽的,难免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各种安全问题,不仅对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还影响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让人能够在终端系统直接对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操控,每一个操作都有一个相应的程序,而且该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会快速的被机器识别,操作系统会对不规范的操作发出警报或者自动的切断电源停止电器的运转,以此及时的杜绝不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加强生产的安全性。

(二)效率高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这属于科学核心技术,通过自动化运行程序的不断提高完善,使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时候,各种电气设备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设备中显示出来的数据也会具有较高精确度,所以自动化运行系统发出的信息指令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误差,由此相应的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就减少了错误的出现;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具备反馈校对和验证的功能,也就是说当机器设备的操作情况和系统发出的指令不相匹配的话,系统将自行的对各个指令进行校对以验证问题的根源,通过这样的反馈,电气系统的运作信息就能时刻保持精确有效,机器设备的运行更加的顺畅在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促进系统的高效运作。

(三)监控作用

人工对机械的操作和电脑对机械的操作最大的不同就是精确性问题,尤其是在实时的监控方面,通常来讲,晚上是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情况比较多的时候,在夜晚加班的工人相对白天的人数要少,且不可能做到时刻保持警惕性,多个机器设备同时运行的时候工人根本不能随时监控所有的设备运行情况,更别说细致的排查每个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工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和运行的监督是存在盲区的,要实现对各种大小型工业设备的全天候监控就需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发挥作用,精确的调度和排除各种电器问题,维持系统高效的运转。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系统又称分散控制系统,它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是一个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目前,DC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中,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DCS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其模拟数字混合体系下,所用仪表设备的可靠性较低,生产安全性难以保障;二是生产厂家或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统一标准与规范,互换性很差,厂家产品的升级,就意味着老产品的淘汰;系统价格较高,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其未来的生产经营。

(二)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的控制系统

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的控制系统将所有功能统一集中到一个系统处理器中,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但也导致了系统处理效率低下,系统运行缓慢,严重影响了监控质量。一旦所有电气自动化设备集中至一个监控系统,则监控对象的数量就会随之提高,这不仅挤占了原有的主机空间,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电缆数量,导致整体成本上升。此外,电缆传输距离也是影响控制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传输距离越长,传输质量越低,安全性和可靠性越差。在进行集中监控时,监控人员为了便于系统检查和故障处理,往往在监控连锁与隔离刀闸闭锁时均使用硬接线,这就影响了系统设备运行的连续性。加上这一接线过程较为复杂,在查线时,工作人员必须借助一系列辅助设备进行操作处理,这不仅加大了维护难度,还直接影响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随着网络化、经济化建设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迅速提高,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造成发展速度的降低或搁置,是什么原因形成电气自动化建设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的需求不同、效率过低、成本过大、方法较为复杂、电气数据传输错误导致的,以下将对目前可能的问题最简要研究。

(一)电气企业需求与成本的变化

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基础建设是一项综合型的技术性研究,需要工作人员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分配,按照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这导致设计安排与实际需求成本发生变化,成本不断增加,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系统是多样性的,其具体设计、施工、调整、运行和维护过程,都需要增加成本费用,导致工程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不能完成企业的基础成本控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实际使用效率低、方法复杂

工作效率低、方式方法复杂,在实际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高效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这是保证其系统合理实施的关键,而当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高效快速的发展就是保证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对于不同对象的设计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操作方法,降低接收水平,保证技术可以更易于人们的接收。一个合理的高效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与网络系统结构是相互关联的,受到企业技术的发展,商业企业网络构建的不完善对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中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据的传输

在商业发展过程中,合理的电气自动化建设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保证数据信息的发展,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传输。在实际商业应用发展过程中,常常有一些数据信息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企业制造商对硬件、软件上的商业产品在信息系统中相互交换,通过商业传出接口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理的传输,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传输速度,然而虽然速度提高了,但是电气自动化建设的运营成本发生了改变,导致成本提高,因此,如何可以保证电气自动化数据的功能型安全管理,保证成本与数据信息应用的价值合理保证,是保证商业安全管理问题重要的研究,是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合理保证。

四、现代电气自动化的展望趋势

(一)系统开放化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核心,那就是,系统结构与外界的接口、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电力系统运动技术、信息管理、调度自动化等方面是主要的技术体现。而信息化技术的电力设备设计、制造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方面,现代电气自动化的作用更为重要。网络和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巨大作用。

(二)结构通用化

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生产商家企业的网络结构可以同不同厂家生产的软硬件产品数据进行正常化交换,且能基于硬件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如此就意味着在硬件方面自动控制与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了接口,方便了电气自动化和办公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三)产品创新化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生产商家务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强化生产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创新,特别是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我国大型国有电气自动化企业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端高科技产品极少,中小型项目的实施普遍采用国内生产的产品。电气自动化商家要提高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更新技术和制造工艺,实现生产产品创新化。

(四)生产安全化

现代电气自动化今后的发展态势是:自动化安全系统和自动化产品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亮点。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商家已经运用了将安全控制系统和非安全控制系统集合在一起的技术,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指数,减少了用户人力、财力的浪费,由此证明我国的电子自动化朝着多系统集成一体化的趋势和走向发展。与此同时,首先从安全等级最高的应有领域入手,逐渐蔓延到其他安全等级低的领域。并且努力的进行电气自动化安全防范系统的研发。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电气自动化建设,对于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精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雅玲.新形势下热能动力中电气自动化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4,0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