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17 03:35:01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供电系统;操作安全管理;防雷安全管理

在各分公司、项目部安全管理意识增加中,应做好落实“安全生产法”,夯实安全管理工作基础。为此,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在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中,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新设备的涌现,也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作为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不仅可以对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以为单位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必须对管理中各个环节及各个部门进行全方位地管控,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 电气化铁路设备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保证铁路运输通畅及优质不间断向电力机车进行动力提供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任务,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接触网设备维修不仅是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还起到节约铁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如武汉供电段2006年全段发生牵引供电类故障的主要有30件,其中29件为接触网故障,只有1件为变电故障,故障总停时1101分。接触网故障中29件,供电总中断时长为1089分,每件平均停时37.6分。由此可见,供电系统故障中接触网故障是其主要故障因素。如故障出现在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中将对整个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影响,进而扰乱电气化铁路的运输秩序,如高速电气化铁路行驶速度大于200Km/h,其出现任何故障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给国家、企业及人民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必须完善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对电气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加以重视,确保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安全管理

严格遵循国铁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并与铁运公司具体情况相结合,加强电气化设备安全管理,是确保电气化铁路沿线相关人员电气化安全与避免触电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行安全管理,要求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此方针规定。如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如出现安全事故,应遵循《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则》对相应站段、科室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进行安全监察部门的设置,对电气化设备操作规章与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宣传,在加大设备安全管理力度的同时,加大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准入标准,确保其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在电气化铁路设备操作中,专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劳动保护用品及生产用具的正确佩戴及使用,必须选用专人对绝缘防护用品与生产用具加以保管,应用前期严格遵循相关检验检测制度对其质量进行详细检查,一般情况下,半年检查一次,并进行档案的建立,确保记录信息的真实性。

3 铁路信号电气化设备防雷安全管理

直击雷、感应雷及传导雷是铁路信号电气化设备遭遇雷击与过电流的主要类型。电气化设备自身电磁兼容性必须与相关规定要求相符合,综合整治铁路信号防雷的选用为通过等电位接连,促使过电压最快速度地向大地泄漏,进而对设备进行保护。选用法拉第笼的方式对信号机械室建筑物进行电磁屏蔽,屋顶避雷网、避雷带、引下线及接地系统是法拉第笼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提高防雷安全管理水平,应在信号机房建筑物一侧每隔2到3米,选用裸铜线,其面积为50平方毫米,连接环形接地装置,分别在两端进行两次连接,在贯通地线设置区段,站内各种室外信号设备的各种地线应就近连接贯通地线。

4 完善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1)各单位、项目部应对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进行充分认识与了解,在思想认识与责任意识提高的同时,应对设备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加以规范。同时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的建立,加强组织领导及相关责任落实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中,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充分结合,针对各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铁路设备检验验收、操作使用、检查维修、应急处理等制度的制定。在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电气化铁路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2)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加强信息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如生产信息日报系统、设备缺陷收集系统与安全问题库的管理系统等,进而达到设备管理安全性提升的目的。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选用远动视频设备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仪、红外测温仪及红外成像仪等检测工具的设置,对设备的检测水平与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3)为确保电气化铁路设备的安全性,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此必须确保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树立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管理制度进行充分完善。首先,在安全管理中人员监督检查行为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在人员考核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定期对人员实施考核,这样可以对人员的责任心进行有效提升,在预防设备问题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在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中人员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检测质量,在相关培训计划制定中,必须做好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全面检测系统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气化铁路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是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电气化铁路设备管理中其安全管理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及交通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交通的安全运行。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有效对策

0引言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要想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但目前电气设备安装管理受到制度、人员等制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量提高。为应对这些问题,提高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有必要探讨分析电气设备安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1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问题

1.1电气设备安装材料管理不到位

电气设备安装需要大量材料,为加强质量管理,首先就要保证材料质量,但材料管理存在多方面不足。例如,对材料供应商情况不了解,采购材料未能满足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要求。材料进场检查工作不到位,施工现场材料抽检不到位,导致不合格材料被运用到施工中,影响电气设备安装质量。

1.2电气设备安装进度和工序管理被忽视

对电气设备安装的工序质量管理不严格,安装人员水平较低,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装,导致质量不合格。忽视工程质量检测,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制约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提高。

1.3电气设备安装安全管理不被重视

电气设备安装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管理责任制,安装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装中常有违规操作情况出现,给工程施工留下隐患。

1.4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些单位忽视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培训工作,员工质量管理水平和技能较低,缺乏质量管理专业知识。一些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影响电气设备安装水平提高,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提高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建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前提,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应该由安装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员参与,对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组织机构设置等进行全面规定,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将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强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贯彻和落实。

2.2重视电气设备安装材料质量管理

电气设备安装需要大量材料,因此加强材料管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材料采购时应从质量可靠供应商采购,材料应该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加强材料进场验收,如果质量不合格,则不允许材料进入电气设备安装现场。对施工现场材料也应加强试验检测,确保满足施工规范与要求。还应该加强材料存储管理,使存储规范有序,防止材料出现损坏现象,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3加强电气设备安装进度和工序管理

第一,加强进度管理工作。合理编制电气设备安装计划。编制时应全面了解工程量和工序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安装进度。第二,加强工序管理工作。工序质量对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电气设备安装中必须重视工序管理,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一方面,对电气设备安装的每道工序都应加强管理,使每道工序都满足要求,质量合格,确保电气设备安装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每道工序质量,在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应该检查其质量,保证达到相应的标准,以此来强化每道工序管理,进而确保电气设备安装质量。

2.4重视电气设备安装的安全管理

为确保电气设备安装的安全,需要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对安装人员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同时完善电气设备安装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将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制定严格的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电气设备安装现场巡视和检查,规范施工人员各项操作,对违章违规操作应该立即纠正,促进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流程,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为电气设备安装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

2.5重视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安装单位必须重视人员管理,全面提高他们素质。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充实他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进而全面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在电气设备安装质量管理工作中履行职责,做好每一项工作。安装单位还需要注重引进和吸收优秀的质量管理人员,充实管理队伍。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促进质量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出色完成电气设备安装的各项工作。

2.6加大电气设备安装的资金投入

注重电气设备安装的新型机械设备采用,对原来的设备升级,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设备性能。重视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工作,做好设备安装,养护工作,促进其最佳性能发挥。电气设备安装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规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违规违章操作情况出现,使机械设备性得以最佳发挥,促进安装顺利进行,提高电气设备安装质量。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0-01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发电厂在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保障发电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发电厂的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益,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结合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实际安全问题,并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手段以及检修、维护措施。

二、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性能与工作状态对发电厂的稳定以及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设备效率的发挥以及整个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由于发电厂电气设备数量多、规模大、构造复杂,不同的发电厂对设备的需求又不尽相同,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维修以及报废等也较为复杂,因此,必须加强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以此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维修性,保持设备的精度与性能,实现生产的现代化,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以及费用与消耗的降低。

三、发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系统的现状

由于发电厂规模不断增加以及现代化仪器的投入,信息的作用逐渐显现,目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具有信息量大,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和查询等工作量大等特点。于此同时,由于落后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方法,使得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1.管理层次不清、信息收集方法落后、信息渠道不一以及同一数据不一致等;2.定额标准不统一,基础数据不规范、不完整;3.数据统计、汇总慢,综合分析不够深入、分析与决策缺乏科学依据;4.信息存储主要靠报表,查询检索不便、共享性差。

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

(一)完善规章制度管理

目前,我国发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合理、管理水平及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以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发电厂电气设备规章管理制度的完善十分重要。为此,应力争建立体制新、机制灵活高效、人员精简以及分工明确的电气安全运行管理机构。其中,中心站负责落实发电厂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保障设备管理的正常有序开展;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外联系、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制定相应规范标准,指导生产;安监部负责对发电厂的安全管理;运行发电部负责发电厂的运行、调度管理;检修维护部负责对电厂的检修,日常及大项维护等;建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制,以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为关键部门,负责电气运行安全。实行点检定修模式,树立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设备隐患专项排查、技术监控专项检查等工作,统计、分析设备问题或设备隐患,并制定责任到人的整改计划。

(二)做好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的重要部分,班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班组中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较低、班组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班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认识错误、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等现象。为此,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操作规范要求;结合班组成员的实际工作及切身利益以及反事故演习,从设备的安全隐患入手,做好对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督促职工学习安全生产规定及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教育应尽量做到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应选择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教育意义强的学习材料,并应注重班组成员安全责任感的培养。通过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教育,确保班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每一项操作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电气设备管理作为发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实现,合理、高效的电气设备管理十分必要。1.通过建立班组管理平台,协调解决班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建立对电气设备的信息登记制度,准确掌握设备在使用与闲置时的情况,了解设备质量。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方便资料的共享;利用技术管理平台掌握各设备技术信息以及技术要点,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培训。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4

1.1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原因分析

从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统计文献资料表明,电气施工发生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电气施工临时系统设计不合理、继电保护器保护不匹配、接地接线不规范等系统设备自身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气施工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因素引起。

1.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承包企业应该结合工程特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危险源识别与防护等方面,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采取动态监督,严格执行和监督检查各项安全管理条例和措施体系,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建设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2.1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工程技术复杂,通常位于较为偏僻的山区,加上受到工程区地质环境、流域水文气象、工程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会对工程施工用电安全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在施工过程中,风吹、日晒、沙尘、洪水、人为破坏等,均可能引起施工用电系统或电气设备发生失灵、大面积停电、漏电、短路等事故,造成严重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事故发生。

2.2施工电气安全管理不完善因素

由于受“重施工、轻管理”,“重质量进度、轻安全成本”等固有施工管理意识的影响,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承包企业项目负责人通常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较重视,忽略施工安全用电管理,相应存在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设立专门用电安全管理岗位、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偏低等问题,相应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水平偏低。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落实,执行力和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电气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技术和管理隐患。不重视安全用电的检测和检修维护记录,加上项目部安全用电管理经费的不到位,是的一些分项分部工程的临时用电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不到位,给工程电气施工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3临时用电系统不规范因素

在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由专门的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临时用电系统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TN-S系统要求,设置独立的保护零线;没有做到“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没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防护体系;三级配电箱间的漏电保护额定电流不匹配,存在“误动、拒动、越级跳闸”等问题;供电线路敷设不规范,埋深或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线路保护过于简单,无法保障施工工地现场的安全用电。用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责任感不强、综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人为因素,也大大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水平。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安全防护水平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各种安全防护制度、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并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制度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执行力和落实度。要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2-92)等国家或企业规范要求,认真编制施工临时用电设计方案,确保施工临时用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要组织相应安全操控技能培训和用电事故分析,加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使其充分了解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掌握安全用电操控技巧,减少或杜绝人为误操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电安全。

3.2加强施工电气机具安全的动态检测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和施工全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安装使用要求,对电气施工中的电气机具的电气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包括:耐压能力检测、漏电检测、绝缘性能检测等),只有电气、机械性能均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时,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另外,还需要在施工全过程中,定期对施工机具设备的电气、机械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对于检测资料,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电气设备和机具存在“带病”作业问题,提高施工现场用电安全。

3.3加强施工全过程电气安全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电气安全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性合理辨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源,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要保障施工电气机具相应指标在人体安全耐受范围(人体耐受电压为36V,漏电电流为36mA)。对于超出人体安全的机具设备,应采取穿戴绝缘衣物、增加绝缘隔离层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优选满足施工实际需求和工程特性的成套供配电设备,以适应各种用电环节需求,便于维护管理。要动态检测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性能,确保出现用电故障后,保护设备能准确动作切除故障。要叮嘱和监督操控人员安全要求进行安全操作,避免安全用电事故发生。

4、结束语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矿山电气安全;电气管理与技术;电气安全保护;预防措施。

结合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电气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要素,它能够预防和消除电气工伤事故的组织与技术措施。因此对矿山电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技术研究,可以促进和进一步规范矿山企业的生产管理,有效的减少电气事故和伤害,提高企业效益。

1 电气安全管理

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有: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矿山电气安全检查,实行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停送电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以及技术的培训,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资料的管理。

在健全安全机构方面由于电工是属于特殊工种,其自身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必须做到持证上岗,设专人定期对电气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建立规章制度方面做到安全操作,加强电气安装规程,促进运行管理以及维护制度,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建立相应的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特别是对高压检修工作中应落实监护制度,做好工作间断、转移以及终结的管理。

矿山电气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得合格,设备在部分是否出现了漏电的现象以及井下电缆的安全指数、各项保护措施是否接零或者接地操作是否正确,保护装置是否按照要求正常进行,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安装位置以及相关的制度是否完善等工作。井下电气应定期测定绝缘电阻,在各种接地装置中,要定期的测定其接地电阻,做好相关的保护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教育以及技术方面主要的是从工作人员掌握的电学知识以及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进行管理,要求作业人员要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有关的安全规程。在独立工作中的电工,要进行电气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熟练的掌握电工安全操作的规程,掌握触电急救的技能;另外在矿山电气资料的管理中,应注重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对于重要的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并保存相关技术资料及运行检修记录。

2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

2.1 矿山供配电的研究

矿山供配电井下电压等级分三级:一级负荷指的是因突然中断供电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引起重要的设备遭损坏或者是报废,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二级负荷是因突然停电造成的直接减产;三级负荷是除了一、二、等级意外的其他负荷。

非煤矿山使用电压:高压一般为6~10KV,通过变压器降压转变成380V.220V供低压配电作动力和照明使用,检修灯电压通过220V变成36V使用有利检修安全。

2.2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

在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中必须要采用矿用电气设备,主要分为矿用一般型和矿用防爆型两大类。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指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的不防爆的电气设备,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防止任何人员从外部直接接触带电体;有良好的封闭性,能防止来自不同方向水滴的飞溅,有防潮、防止外部固型物的性能;有电缆引入装置,并能防止电缆扭转,拔脱和损伤;开关手柄和门盖之间有机械联锁,同时在设备外壳的明显处有接地装置,并标有接地符号。这种电气设备,在其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金属凸纹红色标志“KY” ,这种设备按照BG12173《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制造。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低瓦斯、高瓦斯和有煤尘与瓦斯突出、喷出的区域,根据其原理又分为10种设备类型。

2.3 矿山电气安全保护的主要方式

在矿山电气安全保护方式中,具体的内容表现在: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要通过金属接地与大地相连或者是中性点和大地绝缘,在安全装置中促进安全生产;在接地和接零方式中,要使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接触的其他金属物在出现触电中要做好保护措施;继电保护中,现阶段使用最广泛的是微机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及时的将故障进行切除,保障系统安全的运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以及防雷保护方式。

主要技术措施:

(1)绝缘―屏护―安全距离是防止人体触电,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故障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及工具与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35kv≤2.5m,10kv≤2 m ,380v以下≤0.1 m。

(2)中性点接地―属工作接地,在露天矿山地面供电系统中采用。

(3)接地和接零―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发生,最常用的保护措施。

(4)漏电保护装置―防止电网漏电造成触电保护措施。

(5)过电流保护―保护电气设备烧毁,引发火灾等危害。常用的保护装置有熔断器、热继电器,当过流短路时,保护装置跳闸、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6)防雷电措施―雷电放电现象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电流200~300A,放电温度可高达20000℃(2万度℃)破坏也极大。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

2.4 加强矿山电气安全的措施

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击、电磁伤害、感应电压电击、静电、雷击、电气火灾、爆炸等事故。矿山触电事故中:非电气操作人员低压触电事故最多,电工在高压触电事故为多。从作业看带电作业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手执长杆物体接触电体,误登带电电杆和设备,误入带电间隔,设备漏电等。促进直接触电防护措施以及间接触电防护措施,能够加强电气作业的安全措施在保障了电气工作安全的措施中,减少了矿山电气事故的损伤,加强对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

3 总结

在研究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电气安全技术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积极的落实促进成效,做到有效的预防减少矿山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矿山生产工作提供有利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国栋,张倩.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改进煤炭企业安全健康状况[J].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2012(25).

[2]孙锡良,朱向东.浅谈矿山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0).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运行;安全

引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前提,变电运行安全工作是电力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进行分析在变电运行的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控制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变电运行工作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1 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的问题

1.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电力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理念。并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没有力度,从而造成电力企业变电运行出现安全问题,并且在很多变电运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性不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有的制定的规章制度无人服从无人遵守,从而造成变电运行中存在安全问题。

1.2 变电运行中由于误操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企业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造成电气误操作,从而导致存在安全问题,变电运行防范工作不到位不但会造成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而且也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以及电网瓦解[1],电力企业不能安全运行。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票的制度进行执行,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变电运行的工作中,误操作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3 设备故障导致的变电运行安全问题

在很多的电力企业中由于电力设备的老化以及电力设备在检查的工作中,电气设备的检查不全面从而因电气设备故障造成变电运行中安全问题。在电力企业中,有很多的电气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设备的老化,使电气设备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检修人员没有定时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从而引起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2]。

2 变电运行中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

在变电企业中,针对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并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变电运行工作中安全问题,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2.1 加强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企业变电运行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对在变电运行的操作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票的进行操作,杜绝在没有操作票、没有调度指令的下进行变电运行的操作中,并制定变电运行的规章制度,应该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变电运行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3]。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时,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对于变电运行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实地监督、考察,从而保证变电运行工作安全可靠的运行。

2.2 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变电运行中,只有使每一个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在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应该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变电运行人员的道德修养,树立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4]。在提高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时,应该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以及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安全活动主题等。并且应该加强培训变电运行人员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对变电运行中突发的安全问题能够应便自如、沉着稳定,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应该使变电运行人员养成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且对工作中存现的问题善于总结,加强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从而可以降低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2.3 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有效防止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设备的管理工作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在加强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时,应该加强设备基建时和设备改造时期的管理工作,在对电气设备的选型中,必须保证选择设备的优良性。对设备选择时候,应该加强设备对设备试验,保证电气设备各项功能安全、实用。在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中,应该加强设备的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电气设备由于设备的质量或者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电气设备检查、巡视和维护、对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停机维修,并且应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不仅有效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5],而且也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应该做好维修记录,对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以及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新,并且应该加强电气设备的操作机构、接线装置、压板位置的检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3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只有从问题的根源进行解决,才能使变电运行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效的解决。在电力企业中,只有不断加强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制定变电运行的相关制度,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水平,加强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可靠的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杨东升.变电运行中安全问题的分析及控制措施.科技风,2011(8).

[2]周威.浅谈关于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探讨.科技信息,2011(18).

[3]荆哲.变电运行安全控制问题的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电气安装;质量监督;质量管理;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电气安装工程在工程项目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确保整个建筑安装工程顺利实施的核心硬件,并始终贯穿在整个安装工程中。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运行情况、节能效果以及投入实际使用后各种功能的实现。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功能的实现都要依赖于其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充分重视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严格按照规定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完成和财产安全。

二、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监管的目标及制度

在电气安装工程中,质量监管的制度应该包括:设计图纸的会审制度;质量自检、互检制度;不同工序工种间的交互验收制度;专管人员的定期检查制度;分阶段对施工质量的评定制度;隐蔽工程现场的检查签证制度;工程完工后的质量评测制度;电气装置定期采购和验收制度;施工记录的随填制度等等。在电气安装工程中一方面要完善各种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循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一)施工人员的水平和项目的组织情况。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是电气安装工程的核心制约因素,技术人员必须必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实际操作中,必须协调各项工种之间的配合,做好协同施工,同时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定期检查监督,确保整个工程的圆满完工。

(二)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电气安装工程不仅需要科学的施工方法和精确的操作工艺,而且需要配套的设备和工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才能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环境和施工的气候条件。一些特殊的电气装置很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施工环境条件就显得比较重要,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

(四)工种间的合理配合。电气安装工程可能需要多个工种间的交叉作业、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因此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协调各部门间的功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完成。

(五)电气材料的质量。电气原材料市场良莠不齐,应该在采购时把好关,选购质量合格的产品。运输和保管的条件也可能会影响到电气材料的质量,要提高材料的运输和保管水平,尽量避免材料的人为损害,在安装使用前要进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电气设备不能使用,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四、工程质量的监控过程

(一)施工前的质量监控。施工前还应当仔细分析影响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做到按章办事,确保工程质量。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提前编制对应的施工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工艺,选用配套的施工设备,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电气安装工程系统设备先进,操作步骤多,在电气安装前期的每一个阶段,应该仔细审阅设备的安装须知。电气安装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加深对电气设备的理解,熟悉规范的操作条例,对安装工艺与方法进行仔细的校对,确保电气系统安全、正确和可靠的运行。

在材料设备的采购阶段要做好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市场调研、做好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汇总。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监控贯穿在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过程当中,材料的质量水平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前提与基础。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项目质量的保证。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方案进行安装,如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不能按图纸要求执行,应及时告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更改图纸设计。严格落实施工“三检”制度,强化质量监控制度,防止监控职能流于表面形式。主体施工时,还应当严把电气管材等材料的质量关,将不合格产品拒于工程之外。每次采购材料都应申报材料报审表,只有当监理审查同意后,才能用于施工。在电气安装过程中,安全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编制适用于具体工程的安全措施,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同时要设立专职安全员,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后期的质量监控。施工后期要做好已安装电气设备的测试工作,并做好记录。将所有的电气材料的质保书合格证和测试报告整理成本,交给建设单位进行存档。后期的系统调试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电气系统全部安装完成后,要详细调试整个系统,确保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格依照质量标准对电气安装工程进行项目验收,在符合有关规定的范围内,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允许有细小的偏差,具体的项目质量允许的偏差及其检查方法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在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之后,要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质保义务。并且在交付使用时施工单位还应做好设备的培训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工程投入使用后要定期回访,了解实际使用效果。对于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施工方要及时分析原因妥善解决。

五、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质量控制贯穿于电气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之中。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实施性的偏离。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电气安装通病。

六、结束语

电气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气工程的质量与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安装工程是一项全面而且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在电气安装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在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有效地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作为一名电气工程管理者,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材料采购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坚持安全第一,加强质量控制,防止出现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通病,以提升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使电气安装工程朝着一个经济、实用、可行和方便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将电气工程施工好管理好,以合格的工程和优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回报业主及本施工单位。

参考文献:

[1]张云龙.进度和质量控制在施工中的作用与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 电气工程 项目管理 优化

在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机制没有得到创新,作业制度没有得到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因此,加大力度改革电气工程项目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是电气工程管理中的首要问题。那么,优化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呢?

1 加强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

在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个别施工单位片面追求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这是由于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低下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对于施工基础和结构的问题却不加重视。其次,他们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相关人员在对于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严重缺乏,导致了电气工程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再次,电气工程管理队伍中缺乏专业的施工人才,难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利于电气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强电气工程项目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强化人们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的认知,明确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强化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防范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保证。可以管理企业为单位,开展安全的知识讲座、组织广播电视讲座等,对人们大力宣传安全知识,培养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安全教育宣传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对人员的教育使管理人员对安全能够更加重视。另一方面,还必须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建设,以保证在工程管理中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质量上的问题,保证工程的优质性。

2 改革作业制度,明确个人责任制

在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始终以“安全作业”作为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强化项目管理单位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其的思想政治和法律教育,帮助其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用法律指导行动,明确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办事。其次,要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促使其在管理中,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不得擅自修改工程图纸,不得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建筑材料,不得从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杜绝主观随意更改工程的施工图纸行为的发生。最后,明确责任制度。要想能够从细节上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使各项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明确责任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中,要促使施工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可以实行小组负责施工,并制定专人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各组和个人,从根本提高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3 创新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实现优化施工

要实现电气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实现优化施工,那么,创新企业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在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应该加大力度建立有效的工程管理单位,即是建立具有独立性、社会化、专业化特点的专门从事电气工程建设管理和其他技术服务的组织,不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要加强对电气工程的管理。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和管理好工程的质量问题和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要在电气工程管理中优化施工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就要做好对电气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创新。综合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各部门的人员管理,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度,以岗位定人才,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度。第二,消灭外行人员对内行人员的管理控制,保护专业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权利,合理的分配优化施工技术人员。将有优化施工管理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到相应的领导部门,实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起合理的工作制度,保证在电气工程中优化施工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是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强有力的监督,而且比任何评价方式都具有客观性。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表现好、业绩好、服务好的部门可以给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管理不合格的部门,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教育。通过这种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工程的质量,实现施工中的优化管理。

4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培训

一般说来,电气工程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这种岗位的性质要求技术人员应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有利于管理人员的经验积累,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下,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也较为缺乏,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电气工程的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管理工作的质量,且电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应比一般的社会组织的技术水平要高、要更专业化。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创新人才引用机制,减轻专业人才的责任制压力,可以通过放宽政策,提高工资水平和待遇水平,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公开招聘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有经验的专业管理技术人才,要不断地充实工程管理队伍的技术力量,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总之,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我国电气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从加强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改革作业制度,明确个人责任制,创新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实现优化施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培训等方面出发,共同努力,实现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许云兴.论影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3).

[2]张陇军,赵晓华.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3]张小红.关于电气工程管理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显得日益重要,电气工程的质量与社会生产、生活安全紧密联系,电气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健康情况。 电气工程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更多,电气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把电气工程项目做好、管理好,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则需要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和更新技术,在这些工程中需要不断学习,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与时俱进。 这样,才能确保对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安全的管理。

1 电气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电气工程施工过程是复杂的,所以在电气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复杂多面的。电气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1 设备和材料选择不合格

在电气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存在问题,例如:没有产品合格证等检测性文件;设备尺寸不合要求;电线管强度差;开关,插座等零部件接触不良,安全性差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电气工程质量,对电气工程的整个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阻碍工程顺利完成。

1 . 2 导线的穿管和包扎存在问题

在导线的穿管和包扎过程中要严格认真地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导线的穿管和包扎不规范,留下了安全隐患。

1 . 3 电线管的铺设和安装存在问题

在电线管的铺设和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没有完全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对于管子埋藏的深度,管壁的薄厚,钢管接地与否等问题都没有注意,从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1 . 4 防雷接地的设置不合规范

在现代电气工程中,特别是考虑到现在建筑的特点防雷装置非常重要,是确保电路线路安全的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防雷项目的设置要特别重视。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防雷接地地点不清,防雷设施施工不规范等因素存在,造成防雷接地的设置存在问题,不能保证建筑物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

2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工程的质量关系受到许多方面的利益,我们不可能把电气工程的建设当成是科学实验,失败可以重做。因此,电气工程的质量必须从开始就要得到保障。

2 .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的准备阶段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的环节。因此,为了保证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对施工准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对材料与设备加强质量控制。

在电气工程中,许多问题的发生都是由于材料设备不达标引起的,材料设备质量与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密切相关。对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基础。在施工之前,要有专门的部门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审查,质量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才会被用于施工中。安装单位为了确保材料的合理和规范使用,应该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材料和设备相关的质量合格证,使用报告以及检验报告等等,并且在使用前要向有关部门提交有关材料的报表申请,材料和设备的使用也是只有经过审批才能够使用。

对工程设计环节加强质量控制。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工程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工程的开展都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工程设计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在设计环节中,要保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就应该做好工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需要和设计单位的真实情况。其次,在设计电气工程施工图的时,设计师或是设计单位要从电气工程实际状况出发,在保证施工图实际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以符合电气工程设计的要求。电气工程更要与其他工程进行及时沟通,各个工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的质量。最后,设计环节还包括对材料和设备的设计,因此,在进行材料和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电气工程实际状况,材料和设备要切实符合电气工程的实际需要,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

2 . 2 施工阶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事先设计的并通过审查的电气设计图纸进行电气工程施工。同时,在电气工程施工中若发现图纸存在问题,应该及时提出并处理,避免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基础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就是在处理建筑物墙体防水之前要规范合理地完成,像吊杆,铁件,吊卡等零部件的预埋和预留工作。在主体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就是要,电气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线路技术的规范要求进行线路的布置和连接,保证线路的松紧度适中;导线穿管的连接和包扎要正确处理在外的导线,包扎要紧实防潮;吊顶层内的配管要尽量做到少交叉,还要做好相关的防锈和除锈工作;电线管的铺设要注意埋管的深度,保证明管和暗管都要顺直等等。安装后进行调试也要进行质量控制,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电气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工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电气工程项目中。在对电气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同时,更要注重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电气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以及促进电气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 1 强化安全意识, 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关系着电气工程质量,同时也对电气工程顺利完成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在电气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安全隐患。

3 . 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组织定期培 训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定期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电气工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且能够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因此,电气工程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定期培训,特备是岗前培训。根据电气工程施工的特点,在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全方面的岗前培训。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不仅包括专业的基本技术,更应该包括安全措施的防护技能和工作中遵循的安全规则。通过岗前培训,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电气施工中各环节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是促进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安全意识的形成不能只靠一次岗前培训就可以完成的。在电气工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凡是新进的施工人员都必须先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后才准其上岗。

3 . 3 在电气工程中, 促进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

电气工程施工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状况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和促进安全措施的实行对于电气工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制定电气工程中具体工程技术的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针对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流程,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操作,并且根据制定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要求,保证安全。此外应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对电气工程的施工设备进行审查,确保工程中电气设备的使用符合用电规范进行,确保电气工程设备的安全性。其次,建立和完善长效的预防和监督机制。在电气工程中,更是要注重预防和监督的作用。对于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的操作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制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但是,重要的是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预防的机制,相关的部门对工程进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不当或是施工不规范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且及时管理,保证生产安全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电气工程的工作人员,应该在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电气工程顺利完成,也提高了工程的效益。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维护

1 前言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的发电厂在进行有关电气设备方面的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时明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电气设备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存在缺陷、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管理和维护技术相对落后等。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发电厂的生产。为了确保发电厂发电设备高度的安全性,维持发电厂正常运转,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先进的、适合的管理制度以及维护措施等解决电气设备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尽最大努力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2 做好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生产工作的稳定以及具体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能直接影响整体电气设备的功能发挥,从而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具有数量众多、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等特点,不同的发电厂由于其规模以及当地政策、条件等因素的约束对电气设备的需求和应用也不相同,另外,专业电气设备涉及到的安装、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通常也都比较复杂。所以,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其重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时刻保持电气设备的精度与良好的工作性能,从而实现发电厂生产实际的现代化,确保发电厂生产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3 实现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主要措施

3.1 完善管理电气设备相关的规章制度

当前,我国发电厂的电气运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者素质低下,还存在管理不够标准、规范等。所以,有关领导要重视发电厂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的工作。争取能够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电厂发展的高效灵活、分工明确的新体制,并建立相关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机构。在这种设备管理机构中,中心站负责分配各发电厂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以确保电气设备管理能够顺利、有序地发展;生产技术部则主要负责起联系外界以及各种企业、技术和设备等的相关管理,并制定标准,以指导电厂的安全生产;安监部负责管理发电厂工作环境的安全;发电厂的检修、维护工作则由检修部来负责;有关部门要建立一套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制,主要负责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树立专业技术检修维护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和质量意识,提高其全面的综合素质,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制定详细的责任到人的整改计划。

3.2 做好班组安全教育工作

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具体执行环节中,班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发电厂的实际工作中,班组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存在安全意识低下、认识错误、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甚至经常出现惯性违章等不良现象。另外,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形式过于单一化,安全培训工作也常常出现流于形式等假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严格要求安全管理制度中设定的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有关操作;总结归纳班组工作人员当前实际的工作情况,针对电气设备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督促班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电气设备的安全生产规定和相应的操作规范;针对不同水平、专业以及不同岗位的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时要选择目的明确、能够真正激发受教育人员的学习兴趣的学习材料,重点培养班组成员高度的安全责任感。通过规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教育工作,做到能够让班组成员在每一工作环节中的每步操作都能够规范、安全地进行,工作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完善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体系

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厂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为了实现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要科学合理、高效实时地管理电气设备。发电厂通过已经建立的班组制度,来协调解决发电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信息登记制度,以便工作人员准确掌握电气设备的情况,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质量;对电气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方便各种资料、数据进行共享;利用相应的技术管理平台掌握设备信息和技术要点,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要点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工作。

3.4 实行百分制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维护方案

3.4.1 搜集状态信息

搜集状态信息包括记录电气设备不良的运行工况和缺陷、检修情况。例如,断路器可能出现短路、断路、电流幅值超负荷、操作次数不符合标准等状况;缺陷记录要对电气设备的整个运行情况及试验过程进行记录;检修记录要重点记录检修原因、检修性质以过程及在检修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最终的检修效果等。

3.4.2 电气设备的状态分析及检修维护策略

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都具备一定的抗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参数不正常的情况下持续运行。状态分析的目的就是估计电气设备在参数不正常工作时所处的临界值,或者分析电气设备大概的运行状态。状态分析不能准确诊断设备是否存在缺陷、存在哪种缺陷,它只是做出初步的评价,为安排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在进行状态分析工作时,不比对设备的状态列出具体的缺陷,只需对设备状态评分。得到的评分越低,说明电气设备需要进行立即的检修维护工作;得到的评分越高,说明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越好。以100分为满分计,评分低于30分需要立即进行检修维护;评分到30~60分之间,需要立即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抓紧时间检修;评分高于80分,可以延期检修。

4 加强设备的维护调试工作

发每一个电厂都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计划,以备在安装电气设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电气试验。在进行调试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力争提前完成相关设备的单体调试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电气设备的联调工作准备充足的时间。另外,工作人员要切实做好电气设备现场的保护工作,在交叉作业期间注意做好保护电气设备基础、已经安装工作设备的保护工作。调试时,每道工序间的交接工作不能马虎应对。工作人员在安装施工期间要保证高质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到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与施工保证同步进行,并保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料能够及时完备。

5 结束语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涉及范围广,与厂内管理的制度、手段及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和采用的检修维护措施等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认真、科学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许景彦.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厂东科技,2013(02).